射雕英雄传17版 评价:新山塘 旧山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41:59

新山塘 旧山塘

顾 俊

“我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但如果能有山塘的美丽就好了。”几个月前,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重游山塘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莼鲈之思,桑梓之情,赤子之心,仿佛都与七里山塘的清嘉风物缠绵在了一起,再也分不开来。

难怪有人说,苏州是人世间的天堂,而山塘作为苏州的缩影,更是天堂里的天堂。

为了深入发掘苏州人文旅游资源,打造新时代的人居天堂,2002年苏州启动了举世瞩目的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复工程。这是千年山塘的盛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出谋划策。尤其是苏州人,更是翘首企盼,时刻关注着修复工程的进展情况。迄今为止,山塘保护性修复试验段和二期工程已基本结束,三期修复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之中。2004年9月30日,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渡僧桥至新民桥一段正式开街迎客。

新山塘究竟是如何来规划的?千年的文脉又将如何延续?一场新山塘与旧山塘的对话由此开始。

山塘的历史可上溯到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差不多有一千两百年。白居易在苏州刺史任上为方便城区南北交通,从虎丘凿渠直达阊门。这条黄金要道开通后,很快便繁荣了起来,白居易当时就颇为自得地赋诗: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鞍牵轿马,花船载丽人。这里说的山寺,是指虎丘山寺,作为山寺路的山塘街自然而然地成了苏州第一名街。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曾说,到苏州不游虎丘是憾事。而去虎丘,又怎能绕过这风光旖旎的七里山塘呢?

南宋之后,兵燹不断,山塘街屡经劫难,直至明代中期方再度兴盛。清代苏州山塘近阊门一带已是商贾交集游客如织的热闹之地,一到端午、中秋等时节,更可用“画舫珠帘,人云汗雨,填流塞渠”来形容。这里无疑是个冶游侈靡的销金窟,有些纨绔子弟们一天的花费就要抵上普通人数家之产。据说颐和园内的苏州街就是仿照山塘而建的。千年以来,山塘与古城共历沧桑,盛衰交替。

“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是此次山塘保护性修复的目标定位。为了展现千年古街的传统风情,使之成为集旅游和休闲于一体,历史遗存和现代生活交相融合的历史文化街区,有关部门按照“修旧如旧”、“分级分类保护”以及“保护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根据七里山塘不同地段的状况和特点,划分成六个功能板块。

东起渡僧桥,西至新民桥,为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试验段和二期修复工程范围,也是规划中的盛世繁华区。这一段全长不过四百米,却承担着两万六千平方米古建筑的保护性修复任务。由于年代久远,每一户古宅的建筑风貌、结构状况以及使用性质都有所不同。修复施工之前,有关部门对所有房屋都进行了精确测绘并备案存档。然后由专家进行鉴定评议,再分别制订出妥善的施工方案。为了保持原有街巷、水巷以及房屋的尺度形制,以存其真,修复工程严格控制修缮和新造建筑的比例,以玉涵堂为代表的属修缮范围的古宅民居占到了八成以上。此外则是别处移建过来的会馆、戏台等古建筑以及新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通过历时两年多的精心施工,一幅新的山塘繁华图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从新民桥到玻纤路一段则是盛世繁华区的延续,现有雕花厅、雕花楼和天和药铺等几处古迹均已修复完毕。星桥节点附近商铺林立,民居杂错其间。规划定位为市井风貌区,这里将继续保持原有的居民生活形态和商业街功能。此外将在星桥东北堍新建一处较大型游船码头,并拆除沿线少量凌乱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保证从星桥望虎丘的视线走廊不受影响。

玻纤路到北环路定位为历史风情区。这一区域主要以传统民居为主,文物古迹主要有猛将堂、谭宅、汪氏义宅、郁家祠堂、观音阁等,还有两处石牌坊。今后将从清塘新村北侧和北环路各引一条铺路在此与山塘街衔接,在观音阁东侧还将恢复一小段河道,重建历史上的桐桥。

北环路至普济桥称为半塘,曾是七里山塘最为繁华的所在,半塘寺、稚儿塔、普济堂、野芳浜等人文古迹都集中于此,历史传说数不胜数。规划中定位为传奇文化区,重点整修彩云桥及其北堍的山塘老茶馆,恢复全晋会馆墙门,并集中整修这一带的牌坊群,使山塘河上的游客也能清晰观赏到。

普济桥至虎阜桥沿线的工厂很多,现存的文物古迹主要有五人墓、鲍传德庄祠等。这一段水面最为宽广,两岸绿树葱郁,极富田园特色。规划中将此定位为名贤古迹区,保留好山塘河沿岸绿化和青山绿水桥一带的自然景观。三期工程中将在青山桥西侧恢复普福寺,绿水桥西侧恢复讲德书院,并搬迁香料厂,恢复张国维祠堂(即南社第一次雅集处),沿街再增设部分商业店面。

最后一站即虎阜桥到望山桥,规划为风景名胜区,基本建设已经完成,自此七里山塘到虎丘了。

山塘旅游街区开街几个月来,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一段临近石路商业区,旅游开发部门在力求反映历史文化,展现水乡风情的同时,有意识地引进了很多独具特色的工艺古玩、魔术玩具和休闲餐饮业,这不仅仅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就连土生土长的老苏州们也感到新鲜有趣。石艺斋的精美石雕,德艺轩的紫檀木雕,吴拓斋的拓碑技艺,江南衣馆的古代服饰,通贵桥堍的骆驼担,淳朴大方的蓝印花布,朱文茜的黄泥捏相,还有刺绣,苏扇,文房四宝,泉州会馆里唱着咿咿呀呀“南音”的木偶戏……

走累了你可以在山塘河边的藤椅上小憩片刻,点上一壶茶或是一杯咖啡。如果你喜欢喝酒,绍兴会馆前酒旗飘摇。细雨蒙蒙时候,在悠悠荡荡的游船里独个儿品赏山塘两岸的景色也惬意得很。老人们不妨带着孙子去尝一碗八宝糖粥,看看还是不是从前的味道。采芝斋的糖果,黄天源的糕团,五芳斋的面点,掺进了甜甜糯糯的姑苏情调,浮生半日已足堪回味了。

玉涵堂和安泰救火会是这段老街上两个新修复的景点,无论从建筑结构和历史内涵来看都很有特色。

玉涵堂是明代吏部尚书吴一鹏的故居,俗称“阁老厅”。明代苏州出了两位吴阁老,都曾入内阁,掌典诰敕。一个是礼部尚书吴宽,另一个就是虎丘山塘的吴一鹏了。吴一鹏为官正直,体恤民情又颇著风节。沧浪亭五百名贤石刻上对他的画赞是:侃侃吴公,独持大礼。宁被罪愆,不敢失礼。由于年代久远,玉涵堂几经变迁。清代中叶,这里已成了舞榭歌台,袁学澜有诗感叹:人间富贵原如梦,阁老厅高作戏场。解放后,此地被用作茶厂车间,部分建筑散为民居。

这座古宅修复前尚存三进,面积约六千余平方米,即便这样它仍是苏州城外最大的古建筑群。玉涵堂是它的第三进主厅,为明代遗构。厅堂面阔三间,进深六檩,两侧山墙均贴磨细方砖,格制宏朴。可惜厅前门楼上表现衣锦荣归的砖雕已被破坏,后花园内的荷花池和假山亭榭也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建筑木结构大部分损坏严重,连一扇完整的门窗都看不到,屋面也多处坍塌。施工队进去时候,头戴安全帽都觉得危险,冷不防就会掉下几块残砖碎瓦。

承接玉涵堂修复工程的是五百多名香山帮的能工巧匠,他们根据原有的建筑形制和结构布局精心施工。为做到原汁原味,仅砖雕修复就用了五名工匠,连头搭尾修了4个多月方始完成。造园大师薛福鑫根据史料记载,以传统造园手法,利用古宅基地西北角一处废弃的库场重造真趣园,梅林春晓、玉溪风荷、金秋待月、疏影亭等景点错落有致。畅游其间,不难领略玉涵堂昔日的风采。

修复完毕的玉涵堂经过专业艺术院校的重新规划布置,融入了许多现代审美意识。同时,考虑到现代化装修行为可能对古建筑本身造成破坏,施工时十分谨慎,小到一根钉子都不贸然使用。整体建筑被分作几个不同的展示区来表现吴地风貌。有陈列老山塘微缩景观、历史资料和旧物实样的山塘人文风情馆,有任嘒闲苏绣精品展览室,有乡土气息浓郁的桃花坞木刻年画馆等等。如果你喜欢猎奇,在这里还能看到中华第一澄泥砚,它足足有六个多平方米,在上面摆桌酒席都绰绰有余。有这么大的砚台自然也少不了金柱旁悬挂的如椽巨笔。玉涵堂楼上的“西洋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这里定时放映着全国最大的幻影成像片。片子里古代七里山塘河街并邻商贾云集的市井风貌栩栩如生,脆生生叫卖声,弦索叮咚的弹词,委婉动听的吴音细语,划过了时间的长河,让人忍不住想走进去,问得月楼的小二要碗黄酒来喝。主厅玉涵堂的装饰布置更有耳目一新之感,传统的文化理念,用现代艺术符号进行诠释,表现手段和装潢风格明朗简洁。这里被定位成举办重要会议和商务活动的场所,有人称其为“山塘高级会所”。贝聿铭、李政道参观过整修一新的玉涵堂之后都赞不绝口。

安泰救火会又叫安泰龙社,它是清末山塘街上的民间救火组织。苏州古城人口稠密,民居鳞次栉比且多为砖木结构,一遇火灾,极易蔓延。然而,当时地方上没有官方消防机构,于是通过社会募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自行组织龙社与火相搏。民国元年苏州开始成立救火联合会,全城五十一个龙社,划归五大区统筹管理,安泰救火会改名为“阊胥盘区第四段救火会”。两年后,苏州巡警总局增设消防队,姑苏城才有了政府救火组织。现在的安泰救火会里,当年消防员们使用过的铜盔帽、消防斧、火警钟,木水龙、长管水枪等救火设备实物一一陈列,大堂内还用蜡像重现了消防员们抢救儿童勇敢扑火的场面,所有这些仿佛向人们诉说着一部苏州近代消防史。

据有关部门统计,七里山塘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控制保护古建筑二十四处,古牌坊、古桥、会馆、祠堂等古迹不下三十处。平均算下来,像玉涵堂、安泰救火会这样的人文景观相隔不到百步就有一处。如果再把散落其间的名铺老店、古树古井、宅基界碑以及旧家门墙等等遗迹都算上,更是难计其数。山塘街简直就是一条活生生的姑苏历史文化走廊。

“变化实在太大了,变得伲老山塘都不认得了。”许好婆搀着老伴蹒蹒跚跚地跨过通贵桥,有点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居住了六十多年的山塘街。上世纪四十年代她从乡下出来嫁到山塘,一直就住在普济桥附近。如今年岁大了难得出门,最近听说渡僧桥一段大变了样,便趁着天气好出来看看。可这眼前的景象还是从前的山塘吗?

同样惊叹不已的还有来苏州参加世遗会的赵先生,只是他和许好婆的惊叹不大一样。赵先生祖籍苏州,小时候曾在山塘住过一段时间,在外漂泊了几十年,此次重回故里倍感亲切。他深夜一个人在山塘的酒吧喝了几杯,带着三分醉意踱步出来,渡僧桥,通贵桥,星桥,白姆桥、彩云桥,普济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这山塘七里仿佛走了整整一辈子,到这里却再也不想动了。清风徐来,桥边的栏杆上小坐,一种久违的少年情怀油然而起,这不就是儿时的山塘吗?这是他的杨柳岸,这是他的晓风残月,明朝醒来,山塘古戏台上衣袂飘飘的杜丽娘竟然还未老去……

其实,月亮还是从前的月亮,山塘也还是从前的山塘,变化的只是芸芸众生。

有一点最让许好婆觉得高兴,山塘街越变越好了,山塘河也越来越清了。她家位于山塘街中段,虽然看上去变化不及渡僧桥一段,但是这里的居民生活质量却是因山塘修复工程得到了改善。原来的山塘街基础设施不全,路面坑洼不平,下水道经常发生堵塞,部分民房年久失修非常破落,与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不相协调。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山塘街全线3600米路段的电力、电信、雨水、污水、自来水和有线电视等六条管线全部安装入地,再过几个月,整条山塘街上再也看不到形同蛛网的线缆,水泥电线杆也将全部拔去。这里的居民从此将彻底告别马桶、吊桶,享受到现代生活设施的便利。同时,山塘街路面都铺上了平整防滑的石板,公厕、路灯以及绿化带的建设也已经到位。在下来的沿街沿河立面整治工程中,山塘街的人居环境还将进一步优化。

不少人关心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复工程何时才能全部结束,相关责任部门对此却很是耐心。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山塘一千多年都存在下来了,整体修复也不急于一时。就硬件建设而言,三期工程用上三年、五年,哪怕是八年、十年都不要紧,焦点只有一个,山塘修复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

参与这项浩大工程的有很多苏州人,他们对山塘有着浓厚的感情,一些人甚至提出,自己不取分文工钱,只要山塘能够在自己手里变得更美。的确,还有什么事比天堂人在天堂建造天堂更加荣耀?!山塘是不仅苏州的,它更是世界的。

修复后山塘街区,如何合理保护利用却是一个新的系统工程。文化定位,旅游开发,商贸格局以及人居环境服务都要全盘考虑协调发展。由于城市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真要做到古韵今风并非易事。

苏州评弹《三笑》里面有这么一段唱词:姑苏城外有山塘,果是人间极乐场。沽酒店开蜂亦醉,卖花人去路亦香。”那是唐伯虎时代的山塘,充满了诗情画意鸟语花香。而今,苏州人的新山塘同样应该是一个活泼泼的,有人气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