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北海天气情况:论中国改革的制度边界等几个重大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45:19
时间:2011年09月29日 09时13分   来源:探索   作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总体上,中国自下而上的变革的确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政府主导下的改革仍旧举步维艰。中国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大多是变革所带来的成就,而非仅仅是政府主导下的“改革”所带来的收益。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难题,分析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并探讨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对于中国顺利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将具有启示作用。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边界——社会主义制度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大框架内进行改良和创新,探索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是中国政府对经济改革目标的定位[1]。这种定位决定了中国改革的政治方向,也框定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物质前提。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社会成本之后的制度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改革开放中,之所以坚持社会主义,主要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中包含着改革可资利用的巨大历史、价值、组织和体制资源。
一是通过革命获得的民族统一和独立的地位,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最大物质保障,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中华民族的统一与独立是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并为之付出巨大成本而获得的,这个成果的获得固然属于全中国人民,但是却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的革命路线密不可分。
二是社会主义道路所具有的价值资源。在中国救亡图存的革命历史中,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内地赢得民众的支持,就在于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潜在价值和发展有着巨大的预期和期盼。中国人民期盼社会主义能够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民族独立的期盼已经现实,至于第二个期盼——富强,中国人民还需作更大的努力。一部分人之所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发生了动摇,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计划经济没有满足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期盼。尽管目前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仍旧存在着巨大挑战,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取得的,而且社会主义制度也初步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三是中国政府所拥有的组织资源。首先,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政府组织系统,具有管理经济与维护民族统一、保障社会秩序的双重经济政治功能。把中国与同时期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有一个很强大的国家结构,可以作出非常“强硬的决定”,可以在没有很多人对这些决定制造政治诉求的情况下,作出强硬的决定。当然,这种能力和资源有可能会被滥用,正因为如此,党的正确领导是相当关键的[2]。强的政府管理体制,对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权力集中的强政府,是制约市场经济发育的障碍;另一方面,权力集中的强政府,它所拥有的强大社会组织和动员功能,又是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在保证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市场经济、导入市场经济、启动和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所需要的。从此种意义讲,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政府,既是中国改革对象,又是中国改革的资本。
其次,中国改革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奠定的某些物质经济基础是有目共睹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建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与计划经济遗留下的政府一样,同样具有双重功能。相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在计划体制下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是改革的对象,然而,在市场经济没有完全建立之前,这个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是原国民财富的保存体系,也是维持原经济存量的财富增长体系。而且,在改革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府为人民的健康、教育(包括技术教育)、生活水平等所订下的指标,是第三世界国家很少能够企及的。这段时期也为日后的改革开放培育了训练精良、条件不俗的劳动力。总之,改革前的许多成就,对中国的改革功不可没。
二、中国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安全防线——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
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改革启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刘易斯认为,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工业化的发展和解构传统农业同时推进的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相伴而生的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农村的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两元并存的结构将是长期的,在二元结构中,农业被解构中,工业被建构中。世界工业化发展进程通常遇到的困境是,由于农村、农业的解构速度往往快于城市建构的进程, 以至会引发出大量社会问题。对于拥有8亿农业人口的中国而言,现代化带来的解构农业的过程更是充满着巨大风险。如何将农业解构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是中国现代化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对于这个难题,中国政府是通过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的。中国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所产生的效应和意义是深远的,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这项改革本身。
首先,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在基层为中国的改革建立了一道坚固的政治和经济安全防线。通过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按人口数量均衡分配承包的土地为占中国人口总数80%的农民提供了一个起码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保障。从历史的经验看,大量失去作为生存依靠的土地的流民往往是社会危机与动荡的重要根源。在中国改革中,由于有一块能够给农民提供基本生存条件的土地,农民就不会因为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而成为流民。土地承包制不仅为中国农民提供了最起码的生存需要和福利保障,而且也是一种保障中国社会稳定的安全制度。
其次,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80年代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前期发育。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其实是一种关于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要素准市场化的改革,它是交换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农民的身份从公社社员转换为自由农民,成为了中国市场经济能够利用的最早的市场化的劳动力。土地要素的准市场化和农民自由身份的获得,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中国内地最早真正依靠市场而形成的资本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得以在计划体制之外形成。
再次,综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由于相比较于人民公社的生产队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一种与生产过程特性相匹配的监督制度,监管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高,因而成为了农民收入增加和逐步消除中国农村贫困的关键性制度因素[3]。农村承包制改革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19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且是在国家没有资金和物质投入的前提下,仅通过制度安排创新而取得的巨大成果,其意义不限于农村,它使中国整个工业化的道路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农村改革显示出的制度创新效应,极大地激励与推动了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
【打印】【纠错】【求是论坛】【网站声明】网站编辑:李飞
相关文章
·姚靖威:三个缺陷的存在将致我国经济难以走稳
·中国改革的外部动力
·樊勇:收入差距拉大根在一次分配不均
·转型的逻辑:中国经济之百年救赎
·当前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的再思
·亚夫:全球经济因何陷入“新危险期”
·《瞭望》:中国改革的新前景
·蔡拓:国际社会与国家改革
·曾铮:我国经济中的“两难”矛盾
·当前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发表评论
( 评论仅代表评论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求是理论网立场和观点。)
1、发言人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发表言论时请注意文明用语,所有评论经审核后发布,字数在1000字内。
3、本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