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教科书决断“躬耕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3:31:43
教科书决断“躬耕地”2011-05-13 1:06

      “诸葛亮躬耕地”是在南阳还是在襄阳(现襄樊市)?这桩悬案历史上已争论了上千年。2003年春季,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第22课是《隆中对》,第23课是《出师表》。课文中的“隆中”的注解是:“隆中,山名,在现在湖北襄樊”。《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南阳”的注解是:“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教科书上的注解是否正确,符合历史事实呢?南阳各界人士对此反应强烈,抗议“这种违背事实根据的做法,伤害了南阳人民的感情,误导了全国亿万学子。”8月12日,南阳市政府紧急召集南阳市文化局、教育局和南阳诸葛亮研究会等部门商议后决定:对新编教科书损害南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伤害1000万南阳人民感情的行为予以坚决还击。南阳市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认为,教科书使用《隆中对》篇名,违背了诸葛亮躬耕受三顾茅庐于南阳这一基本历史事实。书中的注解,把南阳划归襄阳,是极其错误的。“教科书对上千年的争论搞‘一锤定音’,不但阻碍了学术探讨,而且对全国中学生产生误导。”南阳市教育局局长雷恩州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南阳市政府将通过正当渠道,向国家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并对有关方面搞不正之风、在学术上搞学霸的行为予以揭露。同时,我们请求国家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对教科书误导下一代的大事予以重视,并对错误的编注尽快予以纠正。” 
      诸葛亮《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自述,曾让南阳人自豪了上千年。然而,诸葛亮躬耕地现在何处?“三顾茅庐”究竟在哪里?,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篇应该叫《隆中对》还是该叫《草庐对》?南阳与襄阳为此争执了上千年,史学界至今还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 
      “如果是湖北省编写的地方教材,人们或许会对这种作法一笑了之。”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张晓刚愤慨地说:“可是,此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且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的。” 
      近段时间以来,南阳人不断打电话向教育部和人教社提出质疑:教科书凭什么把南阳“割”给襄樊?国家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有什么权力给争论了数千年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作出裁决?这种取悦襄樊人民而伤害南阳人民的做法究竟是如何出炉的? 
       
     襄樊为《隆中对》复出“暗度陈仓”? 
      就在南阳人为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行径百思不得其解之时,2003年7月18日,襄樊一家媒体整版刊发了一篇题为《〈隆中对〉复出的背后》的文章,披露了襄樊为《隆中对》复出教科书所做的背后内幕 
     据该文报道,1983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上第一次出现了《隆中对》。后来,国家教育部为“减轻中学生文言文过多的负担”,在1988年年初语文更换新教材时,将《隆中对》从语文教材中删去了。 
      此事引起了时任襄樊市市长罗辉的注意。罗辉认为,《隆中对》从教材中删掉,是襄樊的一大损失,因为襄樊正在发展旅游业,他决定争取要让《隆中对》再次编入教材,为襄樊旅游造势。 
      在罗辉的重视下,襄樊市于2001年2月13日召开了“《隆中对》应重新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会。2001年3月,襄樊市派专人为《隆中对》再次编入教材到国家教育部游说。国家教育部有关领导让他们去找出版社。于是他们又找到了负责教科书编订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主任。语文室主任告诉他们:“《隆中对》的确是一篇好文章,至于能不能上教材,还要通过编审委员会的专家审定。” 游说人员无功而返。 
       襄樊市领导没有灰心,他们经过一番思考后第二次进京。此次,他们通过私人关系直接找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韩绍祥。但令他们失望的是,韩绍祥并未表态。 
   
     连续四次进京活动未果后,罗辉决定亲自出马,并很快见到了韩绍祥。两人会晤之后,韩绍祥对罗辉的举动大加赞赏:“你这个堂堂大市长,会为一篇小小的文章大动干戈,一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让全国亿万中学生知道隆中、了解襄樊,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呀!” 2001年10月,经教育部、人民出版社编审专家组评审,《隆中对》终于与《出师表》一起,被编入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社社长韩绍祥还专门给襄樊市领导寄来了一份教材清样。 
      消息传出,襄樊人欢欣鼓舞:“当我们孩子长大后,就不会再有襄阳、南阳之争了,毕竟教科书已把这件事情说得很明白了。” 
       
     宛人抗议把“南阳”划归襄阳 
      
     襄樊媒体发表《〈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后,南阳市一家媒体迅速予以全文转载,顿时在南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一场前所未有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再次在南阳掀起。 
      7月29日,南阳市文化局、诸葛亮研究会的有关领导和部分专家,举行座谈会,对《隆中对》重上教科书一事反响强烈。他们对《隆中对》的篇名和相关注解的内容表示异议,他们认为,对影响广泛的教科书上的《隆中对》,南阳不可等闲视之。他们认为,这篇文章本身是一篇值得上语文教材的古文名篇,这是毫无疑义的。该文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回答刘备问策时的一段话,这段三百余字的策论,本身并没有篇名,“隆中对”是后人加上的篇名,本身就存在争议。另外,课本上对隆中一词的注解为:“隆中,山名,在现在湖北襄樊。”这就使人产生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已经定论的错觉。 
      专家们认为,诸葛亮躬耕地宛襄之争由来已久,讫今没有定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目前,南阳市正在筹备全国性“诸葛亮与南阳”学术研讨会,正投巨资恢复卧龙岗原貌,在此情况下,《隆中对》在教科书上以如此面目出现,南阳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向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专家组提出说明,反映情况,争取得到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南阳的初中学生也将使用新教材,如何向学生讲明躬耕地问题,也是摆在该市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这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 
      在采访中,南阳市的一位初三女生告诉记者,“读了《出师表》里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再看着《隆中对》的篇名,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诸葛亮与刘备对话到底是在南阳诸葛草庐还是在襄阳隆中?”南阳一中一位姓张的语文老师则说:“看到了‘南阳’在‘现在襄阳一带’的注解,我总感到一种被羞辱、被欺骗的感觉,我们该怎样向学生解释呢?我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南阳人民共同的疑问是:“面对史学界久有争议的悬案和伤害南阳人民感情的大事,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什么就不认真考虑呢”? 
      郑州大学姜建设教授对教科书的这种做法表示异议:“为诸葛亮躬耕地,两地已争了好多年,但教科书一锤定音说在襄樊,显然过于武断。”他补充说,“谁真谁伪并不重要,不管持何种意见,实际上都客观地宣传了两地,提高了两地的知名度。” 
      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白万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了教科书《出师表》中的注解‘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我们感到震惊。因为这严重违背了刘备与诸葛亮是在‘南阳草庐’晤面的历史事实,况且堂堂的南阳大郡怎么会在‘湖北襄阳一带’呢?” 
      白万献说,由于历史原因,诸葛亮躬耕受三顾处,历来有“在南阳”和“在襄阳”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把“南阳”划到“襄阳”,是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学家谭其骧(已故)的观点。1990年3月,襄樊方面组织有关人士在上海召开诸葛亮躬耕地座谈会,论证诸葛亮躬耕受三顾于襄阳隆中。会上,带病参加的谭其骧发表了一个“声明”,说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东汉部分有关南阳郡与南郡的分界,即以汉水东西走向为界、今隆中不在南阳郡的划法“是有差错的,以后再版时要修改的”,并题词“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邓县之隆中,在襄西二十里”。但是,此后不久,谭其骧因病去世。他的一家之言的“声明”因没有事实根据,并没有得到广大学者特别是其他编辑《中国历史地图集》学者们的认可,因此,“再版时要修改”的说法至今没有得到落实。“南阳说”认为:据文献记载,自秦至东汉,汉水以南为南郡,汉水以北为南阳郡。东汉时,南阳郡根本不辖汉水以南的襄阳隆中。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湖北省古典名著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冈市三国文化研究会会长贺亚先在其编写的《诸葛亮躬耕地新考》中对《隆中对》与《草庐对》进行了如下阐述: 
   
   隆中是一地名,指今湖北襄樊市西南二十里,汉水南边的隆中山。当年诸葛亮是不是躬耕于此,史书记载并不一致,当今史学界争论更加激烈。一种意见认为在隆中,一种意见说在现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而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又关系到两地旅游、产品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教材应当稳妥慎重,尽量避开有争议的问题,不然就会给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改名为《草庐对》就避免了上述麻烦,不会给任何一方造成不快。而更重要的是更加符合历史的实际。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根本未说刘备见亮于隆中。陈寿主编《诸葛亮集》也未如此定名。”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张晓刚说:“《三国志》又录诸葛亮《出师表》中语说‘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点明了刘备见亮的地点是在草庐,未说明是在襄樊隆中,还是在南阳卧龙岗。既如此,若要加题目,则只能定为《草庐对》。” 
      南阳诸葛亮研究会的同志们认为:“教科书使用《隆中对》篇名和错误注解,造成在史学界本难定论的学术问题,在本不是解决历史悬案的中学教材中解决了的错觉,严重地阻碍了诸葛亮躬耕地正常的学术探讨,更为严重的是,将对中学生产生误导作用。为此,国家教育部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对此进行更改。” 昨日,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为避免进一步造成误解,在新版教材中已修订了该注释:在第23课《隆中对》中,对隆中的解释是:‘隆中,地名,现在湖北襄樊。’第24课《出师表》中,对南阳的解释是:‘南阳,地名,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在东汉时属南阳郡。’”对此,南阳史学界专家一致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修订意见仍然是在为“襄阳说”说话,是一家之言,不符合历史事实,南阳人不能接受。南阳襄阳千年之争为什么?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不绝于耳,如曹雪芹籍贯之争、西施籍贯之争、诗祖毛苌籍贯之争等等。但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在南阳和襄阳之间早已争论了上千年。今年5月,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邮票小型张最佳原地应在河南淅川还是湖北丹江口市,湖北、河南有关方面就争的不可开交,形成了“河南淅川说”与“湖北丹江口市说”。这是继十多年前“三顾茅庐”邮票发行地之争后,豫鄂又一次邮票纷争。邮票虽小,但涉及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方面面。南阳市集邮协会的杜全山说:“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和社会效应。争夺的目的是通过争得邮票最佳原地,并举行邮票首发式来抢夺源头、渠首的‘正宗’地位。” 南阳市直机关干部李某说:“邮票首发式仅有一天,但南水北调是永远的,其机遇、潜能及效应是无限的。今天,取得邮票最佳原地资格及举行首发式,将为我市‘注册’一笔无形资产。” 
     从邮票之争不难看出两地“躬耕地”之争的真正目的。两地争的不是虚名薄利。他们看起来是在争名人争祖业,实际上,从大处说,是在争资源,争世人对其历史文化积淀的厚度、深度的认同,争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的“卖点”;从小处说,争的是旅游胜地,争的是旅游者和旅游者的钱袋。两地相争不仅是“争吵”更是“争炒”,争的过程就是炒的过程。旅游业是一个靠炒作而操作的产业,愈炒愈热,愈热愈增值。因此,旅游业要发展,就得炒,而争祖业靠新闻做势,就为炒作提供了“求之不得”的途径。只要不胡说不胡闹不胡来,怎么炒都不会过分。不但炒而且争而炒之,结果就是双赢。 
     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姜建设教授认为:“南阳和襄阳为躬耕地不惜工本而争,目的还是为了争‘旅游资源’。诸葛亮躬耕纪念地襄樊可以搞,南阳照样可以搞。两地借争炒响知名度,也无可厚。” 这正如历史学家吴平所说:“古代名人之争大多是为了争夺旅游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