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斯诺克2012:全球最大有机杜仲良种基地景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56:45

洛阳林源杜仲惠泽四万乡民中国经济文化网www.pway.cn      更新时间:2006-6-14


汝阳县杜仲种植已成规模

  “汝阳有三宝,三宝都姓杜,杜康、杜鹃、杜仲”,到汝阳进行采访时不时会听到有人这样介绍。《本草纲目》载:昔有名曰杜仲者,修道山野,日采山树叶皮为茶,久饮津液,鹤发童颜,肢体硬朗,得道成仙,故以其名冠于此树,曰“杜仲树”,成为名贵中药材,录入药典,杜仲茶亦成为保健珍品,一直为世人所用。 


尝到杜仲种植甜头的唐万年喜不自禁

  “我去年种了117亩杜仲,今年纯收入可达到7、8万元,比那时候单纯种粮食挣钱多了!”汝阳县三屯乡三屯村村民唐万年望着即将收获的杜仲喜上眉梢。这些年来洛阳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依托交通部扶贫项目、大力发展杜仲产业,形成了种植、深加工、养殖业的产业链,使四万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洛阳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获誉众多

  地处伏牛山区的汝阳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耕地多以浅坡地为主,且较为贫瘠,粮食产量低,但却较适合杜仲种植。过去,汝阳农民也曾尝试种植杜仲,但该县缺少深加工企业,致使农民种植的杜仲白白的烂掉在地里,极大的挫伤了农民杜仲种植的积极性。去年以来,汝阳县大力发展杜仲深加工企业,洛阳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汝阳发展杜仲的龙头企业,已初步形成了种植、深加工、养殖业的产业链。如今,和唐万年一样的林农,汝阳县目前已有一万多户,共四万村民加入到种植杜仲的种植行业中,总种植面积达二十万亩,年产杜仲达130多万斤。


杜仲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喂鸡

  做为国内同行业唯一获得国家卫生部批号的企业,洛阳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坚持“科技支撑发展,发展带动科研”的方针,以“中原杜仲第一县”——汝阳20万亩杜仲林为依托,建立原材料培优基地,进而研制生产“龙翁诗”牌杜仲茶、杜仲饮料、杜仲口服液、杜仲胶囊等系列保健品及杜促胶、杜仲纯粉、绿原酸等高科技产品。年可生产杜仲茶160吨,杜仲饮料1500吨,实现产值5600万元,利税1680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汝阳7个乡镇,45个行政村,8200户。年生产用叶1100吨,每吨价格2500元,林农年增收入275万元,户均增收335元以上。不仅如此,洛阳市林源公司杜仲渣提供给养殖户,用杜仲渣做鸡的辅助饲料,用这种饲料喂养的鸡,产下的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比普通鸡蛋减少了24%。 


龙翁诗杜仲保健茶功效显著


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杜仲蛋

  “愿诚携八方有识之士,立‘杜仲开发创伟业’之宏愿,建高效运作体系,打造林源团队,‘为人生健康工作’,争创多赢格局。”洛阳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袁新兴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欣然表示,要继续加大杜仲产业化发展,为当地经济振兴,为帮助更多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做出不懈的努力。

编辑:emilchau 

全球最大有机杜仲良种基地景色

2010-03-15 16:58:48 生命方程 【大 中 小】 【打印】 我要评论(0)条

杜仲是我国名贵中药材,河南灵宝天地科技生态有限责任公司小秦岭山区的杜仲基地,经过近十年时间,由于依托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科研、技术,已成功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杜仲良种生态试验研究和规模化示范基地,总面积达3万余亩,成林杜仲树200多万株。

1996年,时任河南省省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和河南省副省长李明义同志赴杜仲基地考察,对杜仲种植、生产、加工全程作了高度肯定和评价,并亲自为基地题词表彰。

2008年12月,由日本能源产业部资助的中日杜仲胶研发项目落户灵宝杜仲基地,该项目是日本政府在我国唯一一个投资农业产业研发资助项目。





图文:浠水3万亩中药材盼“婆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05:13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成排的杜仲已成材

  (特约记者胡秋子 通讯员王峰)望着满山早已成材的药材,浠水绿杨乡乱石河村村民却愁上心头: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呢?!

  绿杨乡有山林面积14万亩,历史上就是中药材生产基地。史志记载,北宋医王庞安时、明朝医圣李时珍经常来此采药。昨日,记者在乱石河村药材基地看到,遍山的黄桅子盛开白色的花瓣,成排的杜仲树枝繁叶茂。

  乱石河村村支部副书记程登富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当地群众自主开发荒山,发展中药材生产,已建成8个中药材基地,总面积逾3万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药材价格急剧上扬,全乡药农人均纯收入翻了两番。近年来,由于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全乡药材基地处于休养阶段。据专家初步预测,目前,全乡中药材积蓄价格超过5000万元。“原本盼望药材能够畅销,改变农民生活状况,但是药材一直滞销,农民多年的血汗难以得到回报”。绿杨乡党委副书记郭国胜感叹:“真希望有关企业帮一把,把绿杨满山的药材‘嫁’出去。”

  编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浠水的药农们狠狠地呛了一口水。

  捆捆中药材,让药农们曾经乐开了花,但也很快让他们尝到苦涩。缺乏市场意识,不了解市场规律,浠水的药农们迫切需要补课。但是,在上课之前,他们最紧要的是走出困境,恢复元气。

  市场无情,人间有爱。真心希望能有热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药农们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