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我的心李宗盛:量子物理与解构主义联手摧毁世界 ——《Y先生的结局》书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22:09
         人类用语言来思考,如果失去语言,我们是否还能思考?人类凭借意识理解现实世界,如果意识不再存在,现实世界是否还存在?
    
  《Y先生的结局》是一部2007年出版的英国科幻小说,作者为史嘉丽-汤玛斯。凭心而论,这是一部比较“刁钻”的科幻小说,故事本身并不特别困难,写作的手法也不繁复,甚至可说是清爽、幽默和可爱,凡是看得懂美国电影《盗梦空间》的,应该都不会被故事本身给吓到,但难的部分是小说将当代最热门的物理学理论和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运用量子物理学和解构主义来诠释“意识”、“现实”和“存在”的本质,一一敲碎我们所信仰的逻辑与观念,然后重新塑造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面貌。  
  
  《Y先生的结局》的主角是一个正在修习英国文学博士学位的女子爱莉儿,爱莉儿的博士论文主题是一位十九世纪末的作家卢玛士,而卢玛士生前最后的一部小说作品就是“Y先生的结局”。“Y先生的结局”已经绝版,世上据说只剩下一本,而且传说凡是读了这本书的人,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结果爱莉儿在偶然的机缘下得到了这本书,而且毫不犹豫地阅读了书中的内容。
     
  原来书中记载了一个名叫Y先生的人的故事,这位Y先生在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一个配方,饮用这个配方所调制的药水后,身体便会陷入沉睡当中,而意识则进入一个Y先生将之称为“对流层”的地方,里头挤满各式各样的建筑物。这个“对流层”其实是Y先生的心智世界,里头的景象是Y先生的思想意识的具象化,其中的每栋建筑都是其他人的心智世界。因此,每当Y先生走进某一栋建筑物当中,便进入某一个他人的脑中,能够如同附身一般地知道这个人脑中的思想活动。Y先生很快就沉迷于对流层的世界,并最终放弃回到让人挫败的现实世界当中,因此现实世界中的Y先生的结局自然是饿死。
     
  
  无限联通的心智空间
  
  在读完“Y先生的结局”后,爱莉儿毫不犹豫地决定复制书中的配方,配方需要的成分虽然不普遍,但费点功夫还是能够找到并加以复制。就这样,爱莉儿也进入了对流层,见识到自己心智世界的模样。对流层里挤满了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排列混乱,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规则的,而是按照现实世界里距离爱莉儿身体所在位置的远近来安排,至于建筑物的样貌则是反映爱莉儿意识里对相应人物的印象概念来设计的,例如爱莉儿所讨厌的一个下流男子,在她的心智世界里对应的可能是一个上空酒吧。
  
  
  
  当走进其中一栋建筑物后,爱莉儿便进入了一个人的心智当中,与此同时,一个选项面板会出现,显示这个被“附身”的人此刻眼前所看到、而且心智出于开放状态的人,透过面板进行选择,爱莉儿便可以从原来“附身”的人跳到新选择的人脑中。就这样,爱莉儿可以透过这种“无规则运动”方式,从在自己附近的人身上一次次地跳跃到距离自己非常遥远的地方的人身上。除了借由直接接触这个方式进行移动,对流层里还有另一种移动方式,就是利用血缘关系,当爱莉儿“附身”到一个人上时,面板除了显示与其直接接触的人外,还会显示这个人此刻尚在人间的亲人,爱莉儿也可以选择移动到那些人身上。
  
  
  
  对流层的时间流速与现实世界有些不同,当爱莉儿在对流层里呆1个小时,现实世界中的时间大约过去1.6个小时。此外,在对流层中,时间和距离是相关的,当爱莉儿从一个人身上跳到另一个身上,而这两个人在现实世界里距离极为遥远,则爱莉儿的这种远距离跳跃会造成时间上的逆流,例如从第一个人的此时此刻,移动到第二个人的三个月前。距离越远,时间的差距就越大,但这种方法却达到时空旅行的实际结果。
  
  
  
  进入对流层里的人(心智)不会死亡,但他留在现实世界里的身体则是会死亡的,而在对流层里的移动方式,除了借由在一个个心智间跳跃的“无规则运动”(类似物理界的布朗运动)外,还有一种移动方式,那就是利用“情感”来移动。在对流层里,所有人的心智空间会幻化成一栋栋的房子,依照在现实世界里的物理距离彼此相邻排列,进入其中的人如果跳跃次数过多、跳跃的距离过远,可能会因此“迷路”无法回到出入对流层的入口处,因而无法回到现实世界里,但此时可以借由“情感”来进行瞬间移动。情感是一种所有人共同、长存的情绪感受,包括喜怒哀乐等,在对流层中,情感类似电流、类似一种不断行进中的“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极快,接近极速。在爱莉儿的心智空间中,“情感”幻化成一列列即将离站的火车,她可以搭上任何喜、怒、哀、乐或恐惧等列车,然后在其中的某一站下车回到自己身上,例如在十七岁因生病而恐惧的自己、或是昨天因偶遇而快乐的自己。
  
  
  
  此外,“附身”在其他人脑中时候,只能被动感受和理解被“附身”之人的情感和思想,然而极少数人,例如爱莉儿,却能影响被附身者的想法。
  
  
  
  对爱莉儿来说,拿到Y先生的配方、进出心智世界原来是件有趣的事情,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却突然出现两个男子在追查“Y先生的结局”这本书,还企图杀害拥有这本书的人。这两个男子拥有配方所调制而成的药水,能够进入心智世界,但却没有配方本身,为了独占配方,因此必须从爱莉儿那里抢到“Y先生的结局”或是透过“无规则运动”进到爱莉儿的脑中。为了保护配方和自己的生命,于是爱莉儿只好展开逃亡行动,而找到上一个拥有“Y先生的结局”的人,也就是爱莉儿那个突然失踪的指导教授,是她脱离当前困局的最大希望。
  
  
  
  透过一连串的“无规则运动”,爱莉儿找到了指导教授的女儿,并最终找到了指导教授。指导教授当时突然失踪,原因和爱莉儿一样,都是为了逃避追杀,他原以为只要不让任何人见到自己,就能躲过心智世界的“无规则运动”,没想到血缘关系也能让自己暴露行踪。于是爱莉儿和指导教授以及指导教授的同居女友,一同努力设法解开对流层的原理,毕竟配方已经在爱莉儿和指导教授的脑里,光是毁掉“Y先生的结局”并不能帮助两人脱离险境,唯有从关闭对流层来找办法。
  
  
  
  对流层的运作逻辑
  
  故事在这个部分并没有太多难度,和电影《盗梦空间》类似,都是塑造了一个意识(或潜意识)的空间,并对当中的运作方式进行形象描述。这部小说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是在对“对流层”运作方式的诠释部分。对流层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人们的心智空间,是由人们的意识所构成的。什么是意识?意识是思想与情感的综合体,但意识与物质是否相同?大家都知道动物是从植物演化而来的,植物没有意识,而动物有,因此我们虽然不知道是从哪一刻、哪一个物种开始出现意识,但可以理解为意识是生物演化的产物,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构成意识的是什么,与构成物质的成分相同吗?
  
  
  
  意识是由思想和情感组成,而思想其实是由语言组成。从柏拉图以来的传统的哲学思想中,认为意义是在语言之上,世间存在各种真理,而人们透过语言去理解和诠释外在世界,并发现和捕捉事物的意义。诸如因果、先后这些意义、真理,是一种超越人类、具有普适性的存在。然而法国哲学家德希达所提出的解构主义却抱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语言先于意义,是因为有了语言,人们才能思考,才能赋予事物意义,也不存在所谓至高无上、永世不变的“真理”。当语言形成后,人们不仅借由语言进行思考,而且人们的思考也受到语言的引导和限制,进而影响到外在世界的形貌。例如中国人所注重的孝悌,与其说孝顺父母是一种“天经地义”、“道德高尚”的行为,不如说是因为儒家思想透过《论语》、《孝经》等著作,透过代代的传承,而塑造出来的一种行为准则。
  
  
  
  从文化、政治、宗教等抽象议题思考时,可以很容易看出德希达的主张的力量和影响。例如绝大部分宗教都存在阶级制度,而且阶级高层的领袖人物都是男性,这点要说是基于某个超越个人、具有普适性的真理,更合理的解释是便宜行事下产生的,然后透过教条、规则次第流传下来,因此宗教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而是透过语言和思想产生出的“人造产物”,文化、政治亦然。但是如果将解构主义的思想运用在所谓的“物质世界”呢?毕竟世间确实存在因果、先后,就像因为重力的影响,苹果坠落并砸到牛顿。
  
  
  
  在古典物理世界里,世界确实是遵循几个简单且恒常的原理在运作着,就像牛顿认为这个世界就像一个设计精密的表,当上帝上紧发条的那一刻,就按照着绝对的规律性运转下去,因此只要知道开头,便能预测到中间和后来。然而,次原子世界却颠覆了牛顿的理论,在量子的领域里,古典物理学的规则完全被打破,一个量子同时可以出现在许多地方,同时朝着不同方向转动。在传统的物理世界里,一个人不是在家,就是在公司、在学校、或是在路上,总之他一定在某一个地方。但在量子的世界里,一个人可以同时在家、在公司、在学校、在路上,直到他被其他人看到,这个人的世界才崩解并只出现在被看到的地方。
  
  
  
  量子物理学支持德希达的解构世界观,意义是一种并不存在、或是无序变动中的事物,唯有被语言捕捉后才形成具体的内容与形貌,尽管如此,被语言捕捉住的意义也只是暂时性的成型,会随着语言的上下文、使用者而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当物理学家们努力地在量子世界中寻找符合传统物理学的运作模式,提出诸如平行宇宙的理论时,《Y先生的结局》提出另一种解释方式,就是这个世界其实是按着量子物理学的逻辑在运作着,所谓的外在世界、物质世界其实原本就是不存在或无序运作的,直到发生现实需要,也就是前后发生差异,人们才创造出相应的语言、规则来加以诠释,而这些语言和规则进一步将世界变成符合这些语言、规则的样貌。
  
  
  
  哥本哈根诠释的普适性
  
  以电脑软件程序作例。大多数人都玩过经典电脑游戏超级马力欧,在游戏中,马力欧运动的方式只有跑和跳两种。马力欧这个电脑人物是由什么构成的?显然是由某种电脑程序语言所写成的,追根究底也就是0和1的二进位码按照不同排列方式组成的。如果有一天,马力欧突然演化出意识,那这个意识会是由什么构成的?应该是同样的0和1。既然电脑软件中的人物、世界和意识都是由同样的0和1组成,也同样按照二进位原理运作,那么电脑人物所产生的意识,和人物本身及其世界之间便能相互影响和改变。而且无论是马力欧本身还是它所产生的意识、思想,都会被记录在电脑的记忆体当中。那马力欧在产生出意识、具备思想能力后,能不能以跑和跳以外的方式运动?正常来说是不行的,它只能在既定的软件程序中进行思想,想不到跑和跳以外的方式。然而如果这个马力欧是以机器语言而非软件语言来思考,那它就能够从新定义软件程序中的运作规则,也就可以出现诸如滚、飞等运动方式。还有一点,会飞以后的马力欧是否会发现自己与以前不同?可能不会。当马力欧重新定义软件程序时,原先的程序就被覆盖住了,它极可能会认为自己“本来”就会飞。
  
  
  
  回归到真实世界来。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目前所知道最小的单元是电子和夸克,也可能这两者是由更小的某些基础微粒所构成,既然意识的出现可能与所有物种一样都是来自演化的历程,因此构成意识的与构成物质的成分可能是相同的,于是意识与外在世界都可能会影响和改变对方。换言之,意识即是物质、物质即是意识。而且就像原子与原子之间既相连又相隔。原子的结构是电子、质子和中子,但三者在原子中所占的真实体积极小,主要的“大小”是电子在外围的运动空间所建构的,因此很难判定哪里这个原子的结束、哪里是那个原子的开始,也因此以此构成的人类意识可能彼此相通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对流层里那一栋栋的房子,至于情感,则可以比拟为电子的运动,因此是以极速在移动。
  
  
  
  按照量子物理学(哥本哈根诠释)的描述,量子是以无数种可能状态共存的方式运动着,直到被观察时才呈现出一种确定的存在方式。而如果世界是按照量子物理学的方式运作,而非传统物理学,那么世界是否有可能原先并没有逻辑、原则、意义存在,直到出于需要,有人开始去观察、思考,进而以语言提出原则,这个世界才最终定型成符合该原则的模样?就像人们原本安然地按照既有的模式生活,突然有人抬头观看天空,并起了一个新的念头,于是有了太阳才是世界中心的日心说。之后又有人进一步观察夜星,并起了一个新念头,于是我们居住的太阳系变成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系之一。当然,这个“有人”不是任何人,以电脑软件的例子来说,必须是以“机器语言”思考的人才能以思想塑造世界,其他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以软件语言思考,只能在原有的原则和逻辑范围内活动。
  
  
  
  让我们思考爱因斯坦这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可说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人,他自己一个人呆在小房间内,突然就提出了与原先的牛顿物理完全搭不上界的相对论,然后便有科学家观测宇宙,进而证实爱因斯坦的理论。就像有个做酱油的人,突然说出长生不老药的配方,而事后又被证实所说的配方是正确无误的。当然一种合理且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爱因斯坦是个不世的天才,而另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爱因斯坦是一个以“机器语言”进行思考的人,是他提出来相对论后,才让光速和宇宙按照他的想法运行。至于量子世界,则因为迄今尚无其他以“机器语言”思考的人提出想法和原则,因此仍兀自的胡乱运动着。
  
  
  
  当然,这当中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议题,就是时间。如果世界不仅塑造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想同样会塑造世界,那就会出现类似“时空旅行”、“改变过去”的问题。换言之,如果宇宙运行的方式是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才遵照既定规则运行,那么就可能发生世界运行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什么是时间?时间其实是一种对“改变”的体认,假如我们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睡觉,其中没有光线,既看不到日出日落,也没有时钟指示时间,那么在一觉醒来后,我们是否能够准确判断是睡了五分钟还是五小时?也许不行。我们赖以判断时间的基础,其实是“变化”,是因为太阳从日正当午变成日落西山,是因为时钟刻度从五点到十点。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些变化,意识里感受不到前后不同,入睡时和醒来时,太阳和时钟指针都仍在同一个位置,脑海里也没有留下任何之前与现在不同的记忆,那么我们会认定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我们根本没睡着。因此,如果有人真的是以“机器语言”思考,具有塑造世界的能力,无论这个人还是其他所有的人,在外在世界发生变化的同时,其脑中的意识、记忆和思想也相应发生变化,于是所有人都会认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或者可以说,外在世界“本来”什么都不是,直到被思想、语言确定的那一刻,才有了具体的形貌。而这个就是德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观。
  
  
  
  再次回到《Y先生的结局》,爱莉儿最好的选择是回到过去,在这本书刚被写下的时候就将它毁掉。但她如果毁掉这本书,她自身的生命轨迹是否也会受到严重的修改,她是否会因为蝴蝶效应而丧失存在或走到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上头?不一定会。所谓的蝴蝶效应,其实是一种因果原则,但如果“时空旅行”根本就不是按照现有的物理逻辑运行,而是类似量子物理学里的不可测原则,那么改变后的结果会如何并无法预知。还记得爱因斯坦的“外祖母悖论”吗?此时此刻的一个人时空旅行回到过去,在母亲尚未出生前将外祖母杀死,那外祖母就无法生下母亲,母亲自然也就无法生下这个人,那么在此时此刻,这个人就不存在,又如何能回到过去取杀死祖母?但是,这是一种完全按照“常理”、按照既有的“因果论”来思考的结果,认定原则不能被违反,改变前和改变后必须体现这个既定原则的运行逻辑。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世界不是按照“因果论”运行,这个人回到过去杀死外祖母,但这个人既是杀死外祖母之前的那个人,也是杀死外祖母之后的那个人,这两件事情是同时发生、同时存在的事实,那么结论就是这个人即使杀死外祖母,仍旧会被诞生到世界上来,只是用什么方法、遵循什么原理,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就像我们“暂时”还不知道量子们是按照什么原理的运行的。
  
  
  
  最后
  
  目前来说,用来解释量子世界的奇异状态的,主要有两个理论,一个是哥本哈根诠释,一个是平行宇宙假说,无论是从个人的主观情绪上,还是客观的实验研究上,比较多的科学家倾向于哥本哈根诠释,毕竟在平行宇宙假说中,人类的存在、思想和行动都变成极度无意义的一件事。而《Y先生的结局》展现的就是运用哥本哈根诠释来理解人世的可能状况中的一种,外在世界不再是一个独立于个人的绝对空间、事物的意义也不再是独立于事物本身或观察者的一种绝对存在,人们不仅是寻找真理、发现真理,而且也“创造”真理、创造意义、创造外在世界。所谓的物质世界并非独立于思想意识之外,两者在本质上相同且相互影响,讽刺的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思想演变,人们最终又走回了十六世纪理性主义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雅克-德希达是一个犹太裔法国人,出生于1930年,他在1967年提出解构主义的相关理论,但长时间来都被哲学界所排斥,因为解构主义就像一枚钻石,尽管看起来很绚烂美丽,但是除了作为切割工具进行破坏外,没有其他的用处。解构主义又被称为后结构主义,是在结构主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所有的理论都是为瓦解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二元对立论”和“逻各斯中心主义”,但在瓦解之余却没提出一个可赖以支撑思想的论据模式,没有如同其他思想学派般提出任何有助于寻找“真理”的方法,也因此德希达和解构主义受到很多嘲笑和讽刺。但假若这世界就是没有所谓的“真理”,就像量子物理学里的世界,不存在既有的、绝对的原则和逻辑,也像《Y先生的结局》中所幻想的一般,真实世界和所谓的“真理”可能是被思想、语言塑造出来的,那又如何能够提出一种寻找“真理”的思想方法?德希达于2004年逝世,虽然他的哲学思想被大部分传统哲学家所排斥,但他提出的解构主义哲学,无论是在文化艺术上,还是在政治社会的价值观上,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Y先生的结局》可说是是对德希达的一种崇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