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qq群活跃度:乔永锋:拿什么拯救你,北京交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46:50

耐心等待、缓慢挪动、10公里路踩60次刹车、北京交通电台播放着一长串拥堵路况信息,节目的名称却叫“一路畅通”。这样的矛盾场景有些滑稽,但这是多数北京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堵车成为了北京之痛,许多市民开始怀念起SARS时期北京街道上人稀车少的“美好光景”。

北京近年来的交通决策与治理,却始终基本停留在静态封闭的、部门加专家式的、被动解决式的状态。姑且不论像西直门立交桥那样建了又拆、拆了又建、建了又堵的怪圈;也不论多少标志标线、立交桥出入口的反复修改;就拿每条新建城市干线的周边楼盘而言,又有多少是先规划好再施工的,事实往往是路修好后,各类楼盘蜂拥而上,人流瞬间激增,岂有不堵之理?

 

大都市的困惑

 

与国内外其他大城市不同,北京城市道路是以皇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呈棋盘状格局,在中心地区很容易形成交通拥堵。北京市政府察觉到这个问题后,于20世纪80年代做出“打开两厢,缓解中央”的决策。东、西两厢的交通量由此提高一倍以上,市中心20%左右的交通量分流到了市区外围。

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往往出人意料。进入80年代后期,城市中心地区变成吸引外资的巨大磁场。海内外投资商以空前的热情,将数百亿元巨资投向这个地区。于是,在城市中心区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带来车流如长江汛期暴涨的江水。90年代以来,尽管新建成平安大道、两广路,以及四、五、六环路等一批道路,对于减轻市中心交通压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同期建成了一大批商业设施、旅游宾馆、中介机构、高档写字楼、剧院、音乐厅,这些可以吸引大量人群的机构几乎全部集中在市区。每日奔腾的车流无论怎样绕行,最终还是要绕回到市中心,市区怎么可能不堵车呢?同时,市中心缺乏贯通南北的干道,每天的高峰期有70%的交通量压向二、三环线,市中心外围怎么可能不堵车呢?

建设现代化的首都是北京人乃至每一个中国人的目标。一座座高楼拨地而起、一条条大道铺设一新,眼看着就要实现现代化了,而北京拥堵的交通却投下了这样的阴影:现代化是不是意味着“停滞与不便”。二00八年奥运会转瞬即至,最爱“面子”的中国人如果不想在自己的地盘上丢尽脸面,就得尽快缓解和改变“交通拥堵”的局面了。

 

 

困惑中的思考

 

笔者注意到这样几组数字:“九五”期间,北京交通建设投资总额达到602亿;2004年市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5.2亿元,而北京机动车预计今年年底保有量将接近300万辆(不包含外地在京车辆)。路建多长,车增多快,有人形容叫做“压路机跑不过‘切诺基’”。由于交通需求总量的增长远远超出交通供给的增长,北京城市交通逐渐失去应有的整体调节能力,系统脆弱性日益突出,交通压力愈显突出。

问题的症结在哪?症结当然不能归咎于所谓的“人多、车多,地小、路少”。看看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他们的城市人口密度、汽车保有量均不亚于北京,而交通却保持着应有的顺畅。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北京在现代化建设之前并没有很好地理解“现代化”,所谓的“现代化”并不是粗犷式的数量增长,而应该是集约式的质量飞跃。

 

求解北京堵局

 

笔者认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并没有速效药,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科学决策。

首先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必须摆脱过去那种粗犷式的建设,而转向集约式的建设,不再一味的追求城市区域的“大而全”,而是转向“小而精”的城市规划;在整个城市大区域中,有效的划分几个小区域,形成几个不同功能的中心区域,从而有效配置城市的功能。

其次是城市交通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交通的有序化建设:第一完善传统的公交系统,特别是公交路线的有效、优化设置;二是改善出租车公司的运营状况,应该完善牌照发放制度,进行市场化运作;三是大力发展新兴的交通工具例如轻轨、地铁及城际铁路,建立“相得益彰”、功能互补的城市交通网络。

最后是政策导向:政府不能用刚性的行政手段(例如:完全限制私人购车,私车出行)来解决,而是采用灵活多变的市场手段(例如用开征燃油税代替养路费的征收),来减少私车的无效出行、缓解交通压力,又不给经济增长、财政收入造成巨大冲击;还有,政府可以采用政策引导的方式,例如增大财政对交通设施的补贴额度或采用BOT的融资方式,聚拢、引导民间的游离资本来发展轻轨、地铁及城际铁路等高投入、回收慢的新兴交通工具。

 

俗话说:“重症需用猛药”,如果不在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果断措施,而是放任目前的情形发展下去,北京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开车比走路慢、“两小时在班上、六小时在路上”的惨状。对快速发展的北京而言,交通规划、管理都是一个动态而有预见性的过程,更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全面、开放的决策体系,让我们大家共同关注北京交通,为建设和谐北京献计献策吧。

 

     乔永锋(乔永峰)同志  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为吉林省优秀毕业生。自1996年进入传媒行业10余年来,在中央及地方媒体上发表文章1500余篇,共发表文字累计达800余万字。曾担任《汽车信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信息经理、团委书记;中华全国工商联汽摩配用品业商会专职副秘书长,全国汽车配件市场联合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华汽摩配》杂志总编、《中国汽配报》总编、《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主编等领导职务。

     现担任中国汽车后市场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汽配用品行业联合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配件用品市场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行业品牌推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汽配用品行业总评榜组委会主任、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公司策划推广部部长、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汽配市场》杂志总编、《中国汽配用品商报》总编等职务。

    从事汽配用品行业多年来,曾多次出席行业高层论坛(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以其睿智的眼光、独到的视角、犀利的文字、深刻的分析,积极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摇旗呐喊,为促进中国汽配流通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作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