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555红姐心水论:《灸绳》----------作者周楣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3:59:53


                           《灸绳》周楣声 ﹝全書 OCR 文本﹞ 
 
 
第一章  关于振兴灸法的思考
第一节  灸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作为中医临床治疗学重要手段之一的灸法,源远流长。追溯其起源,虽无确切佐证可凭,但它和任何事物一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因此它的诞生,必然是人类在掌握了用“火”的技术以后,才从火灼伤人发现和发展而来的,而“壮”的取义正是在这方面例证和遗迹。
  关于“灸”字的由来和取义以及“壮”字的正确解释,在《灸针探源赋》中再作说明,灸是指用火在孔穴上进行烧灼之意,在此不作重复。对于这些,不仅目前无人注意及此,就是灸的字形也被改变了!由于‘灸’与“炙”的字形相近因而出现了不少的《针炙学》、针炙科与针炙专家,曾见有一位具有权威性的针灸专家的名片上,竟然有五个针炙头衔,真叫人啼笑皆非,欲哭无泪!可见灸法的沉沦,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在灸与针疗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本来是灸重于针。在古代的中医文献中,人多足以灸为主,针为辅。嗣后则足针灸并重而相提并论。但是由于以往的灸法,方法原始。痛楚较大,因而使灸法逐步退居针下,降至近代,更是重针轻灸,且有淹没的可能。日前国内外对针刺作用机理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与获得一定的成果。而在灸法方面,不只是一个空白点,简直是无人区!既然是针灸并称,而对这种畸形发展就不能熟视无睹,而任其衰落!在临床实践中,灸和针固然是各有所长,而在很多方面,灸效却常常超出针效,故必须使针与灸同被重视.同为人类的生存和幸福作出贡献!
  自从针麻一度被推广和应用以来,灸法的地位更是江河日下,名存实亡,不仅在人民大众的心日中,灸法是久已生疏,即以针灸工作者本身来说,对灸法的情感也是十分淡漠。
  目前灸法的衰落,一方面由于灸法本身还存有一定缺点;其次正是由于灸法本身的缺点,因而使灸法的应用不广,而灸法的应用不广,又使对灸法的作用生疏,因此要想发挥灸疗的效果,提高灸法的地位,首先就要从改进灸具与应用灸法入手,从应用中尝到甜头,发现苗头,再作探索和提高,努力恢复灸疗的面目,发挥灸疗的最大特点,这是针灸工作者面前义不容辞的迫切任务。以下所述,主要是对传统灸法如何对待,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以供参酌!
第二节  振兴灸法的方向
  一、必须紧紧抓住以中医学说为核心的根本环节
  针灸学说是在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孕育与诞生过程中的产物,而针灸功效也正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体现,离开了这一点,对于针灸功效的理解与解说,均将是茫然无绪或是误入歧途。目前运用西医的观点与手段,来研究针灸学说与功效,已经是昌盛一时,如果不如此,则针灸本身似乎也就无存在余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方向性的失误,令人痛心的事!西医的研究手段与理论体系,不论如何高明与精湛,都足离不开片面、表面、孤立、静止、形而上学的范畴;中医的理论体系与认识方法,不论如何空洞与抽象,都是以对立统一,发展变化,互相依维与制约为出发,处处都在贯串着辨证法的思想方法,而阴阳五行学说,正是这方面的代表和典范。如果运用中医的阴阳学说,来对中西医的思想体系与研究方法作为划分,则西医无疑是偏重于阴、阴有形、强调生动具体,而中医则是偏重于阳、阳无形,着重于抽象思维。由于两者的基本观点与立场的彼此迳庭,则研究手段自然就难于一致。
  二、必须掌握传统灸法的基本特点
  (一)灸法必须以艾为热源,而针法也必须以手法运针
  离开“艾”与“手”,任何光电学领域内的针灸疗法,与传统针灸方法并不具有血缘关系,不能相提并论。以针刺治疗来说,既有针具本身的物理作用与病人身上的得气感应,更要有施术者的灵感与气功基础。因此高级的针刺手法,乃是“以人治人”。而艾热之热,更非其他发热的物质所能代替。自古以来灸法的作用方式,虽然已衍变为多种多样,而艾热的基本作用则是没有改变的。
  (二)要对传统灸法进行深入了解、探索与验证,在继承古人和前人的基础上,再有所发现和有所提高
  如果我们今天用似灸非灸似针非针的各种变法,以验证古人的原法,这就是以驴头比马面,以东施比西施,形既不同神就更难相似了!这并不是说传统灸法永远不变,而是首先要把传统灸法的作用机制与经验弄懂和经验学到手,然后才能考虑改进和代替。这也就是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如果由改进而达到代替则更好,或者是长短互见,则可以新旧并存,择宜选用。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目前对传统灸法尚不十分了解,而迳认为某种近似和改进的方法,就是传统灸法的进步和发展,这和饮酒一样,高粱与花雕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三)要保持灸法具有“点”的作用
  不论是针还是灸,都是针对孔穴进行的,而穴也就是“点”,艾热必须作用在孔穴的一点上,效果才能发挥,感传才能出现,使气至病所。在目前的某些灸具中,与其说是灸具,不如说成是暖炉,因为只有面的作用,决无点的功效。而感传作用也就无从出现。光电作用的灸法,是可能有“点”的作用,但又丧失了艾的效果,故两者均不能与传统灸法相比。
  (四)要对灸疗工具进行更新与改革
  灸疗的致命缺点,当然是由于直接灸所造成的创伤与疼痛,但自温和灸特别是艾条灸问世以后,对于这一缺点可以认为已经得到了改善和弥补,但随之而来的则是燃艾的烟尘又招来了新的困难,就是造成空气污染与未曾得到充分证实的认为艾烟具有致癌物质。而在以光电为热源的各种灸法与灸具,又在不断地兴起,而燃艾的烟尘,可算是又得到了解决,在闯过了两重难关以后,而灸法的功效仍然未能充分发挥,这又是一个新的难题。这就牵涉到灸材即发热源的问题,即灸法决不仅是热的物理作用,更需要有艾的药理作用,使药理与物理互相结合,方能相得益彰,而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这样既要求以艾为热源,而又害怕燃艾的烟尘,而在灸具与灸的改进时,就未免使人棘手!因此我们所说的对灸疗工具的更新与改革,乃是在传统灸法基础上的更新与改革,决不是指在光电学方面而言,当然也不排除光电在这方面的辅助作用。故尔对新的灸具的要求:第一热源不能离开艾;第二燃艾不能有烟;第三结构要简单轻巧,用途能广泛,适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与不同病种;第四要能进入千家万户,人人能用,人人会用,既能用于治病,又能用于防病。个人在这方面,虽然也做了一点工作,但距离上述要求还很远,需要我们一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历史任务!
  三、重视灸法治疗急性病与器质性疾病的研究
  目前有不少人与许多教材,均认为灸法对慢性病为有效,而对急性病就不适宜,所谓“急性病宜针,慢性病宜灸”,似乎已是深入人心。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埋没了灸法的主要功能。须知凡是病程愈短,病势愈急,则收效愈速,反之则较慢,近年来作者应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所取得的显效,更是有力的证明。
  灸针对功能性疾病有效,对器质性疾病则根本无效。这也是目前所公认和有商讨余地的,病理的机能和器质改变,是彼此结合的,并不是凝固和僵化的什物。只要机能和器质之间的联系未曾割裂,器质改变未达到不可逆的程度,则器质改变也可得到恢复、改善和消除。鸡眼与痣瘊,被称为良性肿瘤,通过针灸能使其脱落,这也是公认的事实。在腹股沟疝的患者,不仅可以促进疝内容的回复,而且还可以减少其发作。他如鞘膜积液、痔疾、翼状胬肉,及鼻瘪肉等,也能使症状有明显改进。至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肥大,应用灸针疗法而获效,更是不在话下。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提高也许能走出一条新路!
  四、对现行灸效临床指标不能过分强调
  人类可能出现的病症究竟有多少?不仅目前无法统计,而且在将来也将难以统计。有的是常见的多发病,有的是少有的罕见病,在目前来说对多发病的认识是比较熟悉,各种病理变化与病理过程,已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准则,就可把这一疾病与另一疾病明确分开而不致混淆。从而也可根据这些准则,拟定出系统的治疗方案与措施,然而目前在针灸作用的临床指导上,如果离开了目前依据西医方法提出的指标,有关的论文等就不可能给予发表,更谈不到什么重视和推广。
  须知在五光十色的许多病种中,其基本规律与治疗方法能被认识者固多,而未被认识者尤多,多发病固多,而罕见病亦多,而在罕见病方面,不仅对其客观指标的特定检查,尚不知如何掌握,而且在日常临症时,也不能等待完成某项特定检查后才开始进行治疗,特别是在广大中小城市与农村,以及广大基层单位的医务工作者,如过分要求与强调这一点,将会大大地削弱了针灸疗法的适应范围,使针灸对许多罕见病与疑难病的效果得不到推广和应用,我们祖先许多的宝贵经验和临床财富,并不是根据西医方法制订的指标才流传下来的。
  即以常见病来说,有许多也不是靠西医方法由特定检查的客观指标才能肯定其疗效的。临床症状就是最简单、最可靠、最现实的客观指标,轻视和忽视这一点,过分强调用西医的方法所获得的客观指标,乃是片面的。中医的效果,必须得到西医的承认才能被认可,这是系在中医与针灸疗法项上的枷锁,必须打破这一枷锁,使客观指标与客观效果同时得到重视,才能使针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和临床经验得到不断地扩大和推广,才能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章  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经络学说
第一节  研究经络学说不能忘记中医的认识论
  认识论和由此所产生的方法论,是任何学科与科研项目必须遵循与确定的前提,只有认识正确、方法合理,才有发展与进步可言。目前对于经络学说及针灸功效的理解,是人自为说,说自成书,虽可言之成理,也可顺理成章,但对经络针灸这门特有的学科和中医认识论与方法论这种根本的关系,则根本未曾涉及。作为东方瑰宝的中医学,在理论体系上既有自己的认识论,在治疗手段上更有自己的方法论,经络学说与针灸功效,是在中医认识论基础上所产生的具体产物,而方法论则是认识论的具体运用,因此要对针灸作用及经络学说的理解与探讨,首先应该从中医认识论与方法论中寻求答案。
中医的认识论就是已经说烂了的阴阳学说,而方法论则是运用各种手段以求达到调和阴阳与阴阳平衡。然而目前许多经络学说的研究者,恰恰离开了阴阳这一基础,这就首先犯了方向性与原则性的错误,40余年来,虽然在人力和物力等多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笔混淆不清的糊涂账,这不能不说是脱离了中医认识论所造成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与气不明
  有形为阴,无形为阳,阴为形,阳为气,这是中医工作者所熟悉的东西,这自然是形态结构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现已公认经络体系是人体内部维持动态平衡的一种功能和现象,为什么还硬要从解剖刀与显微镜卞寻求变动不居的功能和现象呢?
  当然阴阳是互为依附,有了有形之阴,才能产生无形之阳,属于阴的物质基础既然没有着落,则属于阳的功能和作用又将如何产生呢?要知人体的各种功能和作用,都是建筑在全身各个体系与组织这一属阴的生物之上的,经络体系属阴的形质基础,不是早就已经奠定了吗!
  二、动与静不分
  静为阴,动为阳,形态结构是静止的直观,机能现象是动态的表现,经络体系是人体内部活生生的机能活动,古人早就指出过“经气流注”是经络活动最基本的形式,离开这一情况,还有什么经络体系与循经感传可言呢?
  三、死与活不辨
  生命活动属阳,尸体形质属阴,经络现象只有在活人身上才能出现,在人死之后,生活机能停止,生命现象自然不复存在,只有最愚蠢的人,才能在发电机已经停止运转的时候,还是拚着命在金属导线上,测量电压与电流。
  四、人与畜等同
  目前有关对中医理论的研讨与临床效果的验证,均是采用西医的观点与方法,而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更是居于重要地位,以致出现了人畜不分诸多荒诞不经的测试方法与结果,狗也有三里,兔也有内庭,幸而在鸡鹅鸭身上还未曾见到有什么十四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说法,也就是挖空心思倾家荡产,彻底向西医投降!须知在动物世界里,各不相同的物种就有各不相同的生理特点与生活方式,最显而易见的猪就不能与狗相比,狗有盲肠、而猪却没有,而人与人也不能相比,男人总是男人,女人总是女人。一位儿科学家曾经说过:“婴儿决不是成人的缩影。”总之在动物实验之中,既要了解人畜相同之处,更要了解人畜不同之处(这谈何容易),总不能“人畜等同”胡搬乱套,其结果误了自己事小,误了天下苍生事大,不知崇洋者也曾言念及此否!
  还须顺便一提的是,目前崇洋的流毒,已经渗入到中医的骨髓深处,例如十四经与奇经八脉,这是流传千古的典范,目前竟然也有人给她穿上洋装,写成什么14正经与奇经8脉,奴才面孔竟然到达如此程度!
  
第二节  经络学说应与中医藏象学说相联系
  藏(脏)者藏也,即藏于内者也。象者象也,如形象、图象,即见于外者也,张景岳日:“象形象也,藏(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王冰日:“象谓见于外、可阅者也。”象也是想象之意,故中医的藏象学说,概言之既是脏腑功能的浓缩和概括,也是全身各个部位各种机能与相关脏腑之间,可供推理的内外联系。
  藏象的思想体系,贯注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之中,故张景岳的《类经》把《素问》与《灵枢》等与此有关的二十九篇经典,统统归于藏象的这一大类,足以证明藏象学说在中医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藏象学说是脏腑功能的浓缩和概括,也是各个部位各种机能与相关脏腑之间可供推理的动态联系,因之它也是中医认识论的一个方面,中医认识论三才学说的天地人,不仅是自身之人,而且也与社会的人事分工相比拟,所渭藏府十二官,也就是脏腑功能描绘在这方面的说明。而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则是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有诸内必然形诸外,而经络体系的经气活动,正是脏腑之官的外在表现。
  由此可见,中医的藏象与经络学说,乃是以脏腑生理机能的显示和表现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可以认为神经系统是从纵的关系把人体各部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而经络体系又是从横的关系把不同脏腑的机能加以贯串和结合。人身本来就是一种自动化系统的多路通讯与多路控制的整体,既有以形态结构为特征的各种沟通渠道,更有以机能作用相结合的感应通路。前者是西医解剖学的基础,是局部静止的直观;后者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根源,是全面生动的描绘。
  针与灸是在活人身上根据各个器官的职能范围,在相互联系的通路之上施加作用,以激发和活跃其感应程度,与加强其协调关系,从而出现了明显的感传线与治疗作用,只要藏象学说不被推翻,则以经络体系为主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络体系自可存在。
第三节  不能混淆经脉与经络的主次地位
  有人认为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由许多孙络和浮络所组成的,而十二经络则是这些体系的总纲,要知经脉与络脉,乃是一种从属的母子关系,络脉乃是从经脉系统中所分离和派生出支别,只有经脉能包括络咏而络脉决不能代表经脉,这种主次关系,在任何经脉体系中都是如此,决不容混淆。在日前的针灸及其他中医教材中,凡遇“经脉"一词,均认为是指“经络”,究竟什么是经脉?什么是经络?是同中有异?还是异中有同?还是甲乙不分,并未注意区分。如标题是经脉而内容则称之为经络,或标题是经络而内容则称之为经脉,使经脉与经络变成为一笔糊涂账!
  当然《灵枢?经脉》就是以经脉为题,而所描写的则是经络分布与病候的专章,这既是经脉与经络混淆的根源,同时也是经络学说尚未成熟的说明,而今天在对经络学说作出深入研讨时就不能再沿袭不改!
  
第四节  有形无形、颅内颅外之争应该得到澄清
  一、虚实和有无之争机械唯物论固执己见
  在机械唯物论者看来,经络体系必然有其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经络体系如果脱离形态,就不成其为经络,一股寻找经络形态的经络热席卷全国,国家出资、个人出汗、辛辛苦苦忙了几十年,到头来是一无所获,为了自圆其说,不惜牵强附会,移花接木,以自欺欺人的手法,创造出许多新的突破与新的发现,直到目前为止,这种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仍是相当流行,走到死胡同的尽头,已经撞得头破血流,还是不肯回头,而且还有若干研究者与从事针灸的专业人员,奉为典范,在这些研究者当中,最根本的失误,就是如上所述,研究中医的经络,竟然忘记了中医认识论的阴阳学说,因而误入岐途造成恶果。而且还振振有词,挥舞着大棒,说什么古人早就说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其死可解剖而视之”,正是由于你们反对这种观点,因而中医事业与针灸学说,都败坏在你们这班人手中!吁!究竟是败坏在谁手中,历史自然会作出公正的裁判!
  (一)经络的虚实异说,早已见于《内经》
  这种有形与无形之争,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虽然把经络体系混入在有形的经咏系统中而彼此难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乃是一种无形的功能通路,曾经明确指明经穴体系是在皮肉筋骨等形态结构以外属于“神气”的东西,《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此处之“节”是指经气集结与交会之处,三百六十五节,即三百六十五穴。古人是把节、穴、络等互相通用的,(参见《十二经与三百六十五穴的由来》),而这种节,并非皮肉筋骨等形态组织,乃是一种神气所游行出入之处,这就明白指出在皮肉筋骨等形态结构之内,还包涵着另一种属于“神气”的无形体系。这种游行在三百六十五穴之间的神气,不正是经络体系的经气吗?不难看出,经络这种无形的体系,古人早已对之有所了解,并且对于经络实质已经出现过虚实和有无之争。
  (二)经络体系是依附于形态结构人身的信息通路和功能产物
  由于经络体系的经气流注,并无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这就必然要以其他形态结构为依附,但与其他组织与体系又无固定关系。李时珍日:“火者五行之一,有气而无质。”又引邵子日:“火无体,因物以为体。”这与经气的活动,其义是相近的。故不论为经典的经络分布范围,或是针灸临床的感传所见,每是与其他体系既是互相贯串,又是变动不居。如经渠,尺泽,人迎,冲阳,太冲,以及复溜,神门,太溪等,均能搏动应手。而根据搏动应手之穴又可从而推理出内外相应的经脏关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本于睥,冲阳脉绝死不治……病本于肺,尺泽脉绝死不治……病本于肾,太溪脉绝死不治……病本于肝,太冲脉绝死不治……病本于心,神门脉绝死不治。”又如《灵枢?动输》:“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五邪》:“邪在肝……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这是指经络的循行分布,是和周围浅表动静脉分不开的。《素问?气穴论》:“愿闻溪谷之会也?答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这是指凡属肌肉分界明显所谓“分肉之间”,多为经穴寄附之处,而以谷和豁命名的孔穴,都是与肌肉有关。尺神经沟的小海,骶神经孔的八髎,下颌神经孔的大迎等,均是经络体系寄附于神经组织的说明。掌后腕关节腔之大陵,肩关节腔之肩髃,内踝尖之吕细,中指关节端之中魁,鹰咀突尖端之肘尖等,无论为正经或奇穴,均以骨骼系统为依附。但由感传所出现的循行路径,又常因许多因素而变动甚大,如果说人身的经络体系另有其形态结构可言,则对这些关系必须作出合理的解说。目前也有人认为血管壁或淋巴管壁及其周围的植物神经,也是经络体系循行感传的外周基础。这也是承认经络体系的经气流注,是沿其他组织与组织间隙进行的,其本身并无特定的完整关系。只是依附于各种组织与器官之间的一种信息通路而已。
  二、颅内感传与唯物论的观点相违背
  针灸的感传现象与感传途径是针灸作用的中心环节,与周围神经的分布并无共同之处,这才不得不使纯神经论的观点发生动摇与宣告让步,但颅内感传在一个时期内又复甚嚣尘上,颅内感传认为感传是针刺可以在皮层的体感区引起兴奋,并按一定方向扩布的结果,且以幻觉感传作为有力的佐证。当然大脑皮层的体感区,在少见情况下能出现幻感是可以置信的,这与截肢后的幻痛当属一致。是否为大脑皮层与全身各部之间,本来存在着一种固有的信息联系,肢体虽然残缺,但皮层的相应区其功能并未消失。因而在特定情况下又会出现幻觉反应的原故。如果用少数不常见的大脑的幻觉,用以说明大量常见的鲜明的感传,这就有充分的商讨余地。辩证唯物论早已反复告诉过我们,只有有了存的树,才能有头脑中的树!有了风吹、蚁行等这些客观存在的体表的感传作用,才能引起高级神经中枢的各种感觉。可见客观存在是一回事,而主观感觉又是一回事。两者缺一不可。而感传能被压力或他种作用所阻断,特别是灸感的感传所至,皮温能有明显的上升和沿感传线所出现的红白线及丘疹带等,这些现象都不是在颅内出现的。虽然颅内感传的观点,目前已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此所产生的影响,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是留下一道深深的烙印。
  
第五节  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不能混为一谈
  有如前述,经脉与经络一词,是包括人身各种联络体系在内而言的。凡是直行的都可叫做经,横行的都可叫做络,这是属于广义的经络,因此经脉与络脉是人身不同经脉体系所共有的存在形式,络脉是从经脉中所派生出来的,中医对于人身各种沟通联系的信息通路,既统称之为“经”或“脉”,也分称之为经隧,经脉,络脉,经筋,筋络和经络等,它们既是互相沟通,又是各立门户。如《灵枢?经脉》说:“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这就是说,人身有了各不相同的经脉,由此就可产生支分派别各不相同的络脉。由于有了这些不同的经脉与不同的络脉所形成的经络体系,才能使全身各个组织与器官之间不是各自为政处于互相依维与制约的关系之中。并能起到支持与附丽的作用。
  狭义的经络,则是指在物理因子、特别是在针与灸的作用下所激发出来的感传现象,这一体系是在《灵枢?本输》首先被提出的,这是不夹有其他经脉体系是经络学说惟一的独立专章,是经络学说的根本。“十二经络”这一专有词汇,和生动具体的用水流现象对经气流行所作的比譬,也是在本篇首先出现的。
  古人对经脉的各个体系之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不是以形态结构和各自的特有功能为区分,只是以沟通联系的共同作用为出发而综合论证,以致把经脉系统中的不同体系常常混为一谈,故尔统称之“经脉”。而特有的经络体系中的某些部分,又与其他体系的部分关系相当,因而张冠李戴,这是毫不足怪的。再则由于特有的经络体系,没有组织结构的形态特征,古人也要想从客观上找凹其存在依据,因而就不可避免地把其他经脉的某些部分现象,用来作为特有经络体系的说明和佐证,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正是这些原因,如果把古人所说的特有经络体系与其他体系相互对比参照,就是既相似又不相似,既不十分相似而又部分相似的根本所在。
第六节  生理经络与病理经络应有所区分
  一、经络的分布与现象应该有生理与病理、自然与诱发的不同
  目前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与研究虽是方法各异,众说纷纭,但归根到底,都是一种用人为的刺激方式,以激发和诱导出的所谓“循经感传”这种现象作为依据,用以证明古人所说的经络循行与分布状况,这就不能不存有争议与怀疑。因为属于人身生机和活力范围内的自然存在,是不能与人为的模拟推理相提并论的。这就是说,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与理解,首先应该对自然存在的生理与正常的经络,和由人工激发的病理与异常的经络,能有一基本的区别和划分,方呵便于讨论和研究。
  (一)对自然存在生理与正常经络的认识,这可认为是不被感知的经络
  这是指人身对内外界环境互相感应、沟通与联系的信息通路和窗口而言,通过这种途径,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与排除异常的有害物质,使人身的内部环境得以保持平衡和稳定。经与穴相连,这在《素问?气穴论》上早就指出过气穴的作用,就是“以溢奇邪,以行营卫"。这是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与人身的“生长壮老巳”息息相关的基础和条件。
  由于这些联络体系和信息通路,虽有其自身的特定范畴和运行轨迹,但并没有其自身的形态结构与稳定不移的反应形式,是随着内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随时在发生相应的改变,是以形态结构为依附,但又不为形态结构所决定的维持生活有机体动态平衡生机和活力的特有体系。古人所列举的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以及周身三百六十五穴等等,都是指这一方面而说的。
  (二)对人工激发病理与异常经络的认识,可认为是可被感知的经络
  这是指在用特定的刺激方法、对人体的特定部位给予一定的影响与作用,使之产生特有的感传反应而言。这种特有的感传反应,可以沿着或是超出生理经络的运行轨迹而向前流行,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最易出现,多数是以患处为其终点。
  由于刺激方式、作用量、被作用的部位、病理变化、以及病变位置的种种差异,再加上个体因素,因而由人工激起的感传路线与现象也就有很大差别。如方向多变,宽窄不一,可以部分地沿着生理经络的轨迹循行,更多地则是不受正常经络的限制而跨越或改道前进。这就构成了目前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所谓“循经感传”,如与古代经络学说相比,既相似又不十分相似,既不十分相似而又部分近似的又一根源。根据由人工激发和诱导出的病理和异常经络的不同现象,这就很难以之作为对正常经络的解说和依据。
  (三)人工激发的感传现象不能符合生理经络的理由
  1.生理正常的经络,有如前述,是以肺脏为中枢,是以手太阴肺之经脏为其终始。而由人工激起的感传现象,则在全身各处皆可出现,经气流行的发源点则完全取决于作用点、作用方式与作用量,而与经气中枢无关。可见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是脏腑之间生理机制的感应与沟通的关系,是属于内源性的,而由人工所激起的感传现象,是一种生物的物理反应,是属于外源性的。这种关系是十分明显而应该分清的。
  2.依照经气流行的顺序,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这样才能彼此衔接如环无端。这就是说,经气循行,有如血液的流转是不能倒流的。而在肺部疾患取手太阴之尺泽,感传为何入胸?在胃部疾患取足阳明之三里,感传为何入腹?可见这种逆行的情况,是属于在病理情况下和由人工激起的在正常经气运行的轨迹之上特有反应,而不是正常经气的循行规律。
  3.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是与病变的轻重程度相一致的。凡是症状愈鲜明,则感传作用也就愈明显,随着病情的好转和全愈,而感传作用也就减弱与消失。这已是为临床上所熟悉的事实。可见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既是一种病理反应体征,也是一种病理反应产物,是不能与正常的经络相提并论的。
  4.病理反应穴特以压痛反应,既可出现在相应的经络道路上,更多出现在并不相干的无经无穴的其他部位。而取用反应穴针灸,不仅效果明显,而且由此所出现的感传也是异常鲜明。这就不能用病理反应穴作为确定正常经穴的依据,同时也不能以正常经穴的位置,作为临床取穴的准则。这种变动不居的病理反应穴,不是又在充分说明同样也是一种病理反应体征与病理反应产物,而人身的经穴体系不是应该有生理与病理之分吗。
  5.“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这已是针灸工作者所熟悉了的口头禅,但有大量事实表明,根本是既无正经所过,更无别络可通,同时也无病理反应穴出现,却能出现气至病所极其鲜明的感传作用。比如腰痛取阴交用温和灸,感传却可由前向后直达腰部。再如阑尾炎取左尺降用温和灸,感传进入胸腔后,可以斜过胸腹中线、越过任脉而达右下腹。如果说这是通过正常的经脉途径而发挥其前后左右的相互联系,不但在古代针灸文献中未有说明,而在近代解剖关系上更不能证明有什么组织体系是跨越脊柱与胸腹中线而彼此衔接。可见这种由人工激发和诱导出的感传现象,与古人所说的正常的经络体系,根本上是两回事。
  6.“直行者为经,支而横者为络。”这也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东西。而由针灸所获得的感传作用,除在关节与肢体交会处,能有曲折行进外,当进入躯干及胸腹以后,均是直赴患处,从未见到与经络关系相符的迂回与交会的走向。可见不论是正常的经络或是由人工激起的感传现象,并不是沿着固有的或是类似管道装置而行进的。
  7.由针灸作用所激起的感传现象,决不只是限于经穴体系与反应穴,只要作用于身体某一敏感点,即能激起经气流行。现在五花八门的针刺方法,如头针、耳针、鼻针、舌针、眼针、以及手针、脚针等等,有的作用点是无经有穴,有的根本是无经无穴,而大多皆能激起感传作用与经气流行,这是不能用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关系来作为说明的。试问研究经络体系应以何种感传途径为准。可见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完全是一种生物的物理反应,而与正常的经络体系存在着截然的区别。
  8.由气功所出现的经气流行,如大小周天等等,也是在人为的意念作用下,从部分的生理经络的轨迹,所引导出的自身的能量蓄积与运行,也与自然存在的生理经络存有差异,而不是什么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生理的经络体系。
  由此可见,人身的经络体系,是各种组织与器官互相沟通联系的自然的生理机制,也是人体内部一个相对稳定的有机系统。在针灸或是其他作用激发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则是一种人为的生物物理反应,能因病变的性质、部位、刺激物的性质、作用量与作用方式等不同情况而有不同变化与反应。没有稳定的反应特点与特征。这就不能以人为的物理反应与自然的生理机制相提并论。再则在人为的针灸作用激发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在四肢虽可按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循经前进,但当进入躯于及头面以后,常是混淆难分,除在某一脏腑病症而取其相应之经穴,可以出现外经内脏的关系外,其余更多的情况则是交叉汇合,没有固定范畴,故可以直接称之为“感传作用”或“感传现象”,而省去“循经”一词,这样可以加深对针灸作用的理解,而不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拘。
  自从研究经络学说一开始,就是用人为的对人体某些部位加以激发和诱导出的生物物理现象,以之作为自然存在的生理经络的证明,并不仅在于部位不同,方法各异,各是其是,各执己见,而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自然与人为,生理与病理这种关系未曾分清,无疑这是一种重大失误。而且直到目前为止,还是沿着这种失误的道路走下去。
  
第七节  对经络内容与功能的认识不能笼统含混
  一、特有的经络体系竟然也能运行血液
  认为经络体系能运行气血,这是目前的普遍见解。古人虽然也有这种说法,如《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十四经发挥》:“故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还有各经气血多少之说,这是包括着血管之经络在内与全身经脉体系分布范围内其气血关系有着相对的偏胜而言,如果说在针灸的刺激方法下所能证明到的特有的经络体系,具有促进气血运行的间接作用,则是无可非议的,若是认为特有的经络体系也能行血液,则与血管体系又将如何区分?在《灵柩?邪客》中所说的:“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内注五藏六腑……。”明明是指血管之脉,决不能与十二经脉(络)混为一谈!如认为血管之脉,就是经络之脉,为何又把血管之脉,排斥在十二经脉之外,这种情况的存在焉能熟视无睹。
  二、把十二经筋也归属在十二经络范围之内
  十二经筋很明显地是指人身的肌肤与四肢头面的神经组织,是经脉系统中的另一种特有体系。但是目前虽然也认为经筋是肌腱附着于骨骼的部分,但却把十二经筋归属在尚未能从形态结构方面找出证明的十二经络范围之内,这种虚实混淆的情况,与经络体系能运行血液并无二致。
  三、把十二经水也列为是十二经络的内容
  《灵枢?经水》所说的“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这明明指出是人与天地相参,人有十二经脉,譬如地有十二经水,而不是在人体内部还有一种十二经水的体系。而现时的某些针灸教材中,居然把十二经水也列成是经络系统的内容之一,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贻误后学、其责难辞!
  有关经脉与经络体系,主次不分、混淆颠倒之处,当然还不止于此,这种情况,似乎不能也不应长期持续。
  
第八节  经气应该是经络的实质
  一、应重视经脉与经气的统一关系
  经脉既是体内各种沟通联系体系之总称,而分布和流行在这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宽经络学说些体系之内的不同的物质,古人就统称之为经气,《灵枢?经水》:“各调其经气”即是具体的说明。如血液是血管内的经气,电传导是神经体系内的经气,淋巴液是淋巴系统内的经气,而流行和分布在特有经络体系内的经气,自然也应与经络体系本身两位一体,紧密依存。因而在寻找和理解经络实质时,就不能忘记经气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认为经络形态学是经络的实质,则沿经络体系所流动着的经气,更是经络的实质。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单有血管而没有血液,就不能有血液循环,经络是经气流注的轨道,单有经络而没有经气也不能有经气流注,因此在研究经气流注轨道同时,对于流注在轨道上的经气,就不能不先行根据古典的精义进行探索、论证和理解。
  由于“气”的内容广泛,不可胜数,而我们所要讨论的只是在人身诸气当中有关特有经络体系内的经气这一部分,其他方面则不能过多涉及。为了能说明什么是经气,以及经气与原气的关系,所以必须从头说起。
  二、气的来源和存在形式
  什么是“气”?气是否有名无形空洞无物?还是有着特定的内容和形式?对此《灵枢?脉度》早已有了说明,即:“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血液之气而言,但也是说明“气”乃是人体内部时刻不能停息的一种流动着的物质,是一种生命现象。刘完素所说的:“元气动而不息、巡于四方”也是说明这种关系。
  人身的生理之气,尽管是“无器不有,无所不至”,(刘完素)和名称不同,功能有别,但都是先天赋与和后天获得的合金。先天之气,是禀赋与遗传之气;后天之气,是呼吸与水谷之气。后天之气是先天之气的泉源,而先天之气又是后天之气的根本。气的本身就是包括着精神灵感这一作用在内而言的。《礼记?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易?繁词》:“精气为物”。注:“阴阳精灵之气也。”单是后天之气,乃是物理之气,而先天之气,乃是灵感之气。也就是说人身生理活动的维持,聪明智慧的发挥,必须是天人合一,内外相成,才能“生气不竭”,命之日“人”。
  先天之气,对于先天禀赋与遗传之气,多用原气来作为说明,原,根源也,又与元通,故原气也作元气。《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难经?八难》“十二经脉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命日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这是说明人身的十二经脉与三百六十五穴,虽是接受五藏之气的灌溉与滋润,而五藏的原穴乃五藏的原气即肾间动气集中与汇聚之处,故日“所止辄为原,”所以各经的原穴,对各经的脏腑乃具有重要作用。
  《九针十二原》并未明确指明人身的生气之原是来自下焦,是《难经》对之所作出的补充,但《难经》的补充也可以说是从《内经》而来的,《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卫属气,下焦之气正是先天禀赋之原气。
  后天之气,这在《内经》上早已有了朴素的说明,《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渭气。”《素问?刺志论》:“谷盛气盛,谷虚气虚。“《经脉别论》:……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再则气从米生,从造字角度上看,也是说明气和水谷有密切关系。
  脾胃在中焦,如果后天的生气之源,完全是来自水谷的精微,就不需要有上焦开发而后才能宣五谷味。这就说明五谷的精华其所以能够宣化敷布,是和肺的呼吸作用分不开的。《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出入也。”《素问?五藏生成论》:“诸气皆属于肺”。正是指此而言。因此后天之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中焦水谷精微的地之阴气,(《灵枢?本神》:“地之在我者气也。”);二是由呼吸所得天之阳气,这就是必须有肺之吸氧助燃,而后各种营养要素才能燃烧而放出热能的道理,古今的认识完全是相同的。《灵枢?刺节真邪》又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这又有双重涵义,天,既是指自然界之天气,又是指人身天赋之原气。由于有了天气和原气,所以才能形成真气。
  综上所述,可见人身生机和活力的原气,既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也是在人身上中下三焦全部机能共同参与下的产物。它是来自于全身,也是充塞于全身,(《管子?心术》:“气者身之充也。”《孟子?公孙丑》:“气者体之充也。”)正和今天物理学上所谓动能与势能以及能量转换和守恒的道理完全一致。人体的动力泉源,就是由能量变化所产生的热力,“身之所存者热也,”(吴又可)有了热才能产生气,有了气才能产生力。气和力,本身就是两位一体,可以用这几句话来进行概括:“气之为物,有类于能,为火为热,力所从生。”这是目前对于气的认识一个共同的看法。
  三、气的依存和转化
  人身的元气虽是形体能动作用的力量泉源,而这种力量的泉源也只有依赖于形体的能动作用才能得到发挥。这种形气相生与形气相依的依赖关系,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着极其精湛和深奥的论述。即:“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对F这一段经文,历代注《内经》者阐述均欠明确,近代对此亦未能有所发挥。经义不彰乃后人之责,特为之解说如下:
  水谷的精微是具有势能作用溶解在血液里面的营养物质,因其有形且以水溶液为主,故叫作阴(水为阴),由营养物质经过吸氧燃烧后转换为动能,因其无形且以热为主,故叫作阳(火为阳);寄存于食物的性味,因其有形故为阴(阴为味),充塞于周身的热力,因其无形故为阳(阳为气);食物性昧之精华的营养要素,主要是充实形体,由身体储存以供源源利用(味归形),形体充实身体储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才能不断地发出热能,以供机体的正常活动(形归气);由于热能源源不断才能产生比气更高一级的物质,就是精神活动和精力(气归精),有了充沛的精力和精神活动,才能发挥无穷智慧的神明变化,根据客观世界的规律,再来改变和支配客观世界(精归化)。
  经文又概括地说,总的说来,有了来自热能人身的原气供应,才能由此产生精力(精食气),有了五谷精华的营养要素,才能充实形体(形食味)。“食”读如饲,乃饲养与供给之意。再转过来说,具有神明变化的无穷智慧,虽是由精神活动的智慧所化生的,但是也只有有了这种神明变化的无穷智慧,才能保证和保持人身的精力不致于衰竭而得长久地维持着聪明智慧和精神活动(化生精),储有各种营养要素充实的形体虽然是人身热能的仓库,和人体由此才能取得充沛的动力,但是也只有有了这种充沛的动力,才能从事劳动生产,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营养,使形体充实得到保证(气生形)。
这种古朴深奥的文字是颇为费解的,可用下面的几句话来进行概括:五味为阴,所以成形,形充归气,气足归精,由精归化,变幻神明。形能生气,气又生形。图解说明如下:

  四、气的内容和名义
  有关气的名称及其取义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如天地之气,四时之气,五行之气,六淫之气,脏腑之气,邪正之气等等。单就《内经》而论,经不完全统汁,气的名称就有一百三四十种之多。这就使气的内容成为博大无边,但气的名义并非空洞无物。它是事物现象的概括,也是事物功能的浓缩,是事物变化的体现,也是事物内涵的标志。因此,气的内容和名义,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灵枢?百病始生》:“气有定舍,因处为名。”《素问?至真要大论》:“以名命气,以气命处。”《六节藏象论》:“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这就是说,凡是所谓的“气”,是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或是由于同一名称,由于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不一样,而其含义也不一样。有了各种物质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部位,就有了表示其功能作用和现象的气的名义。所以气的名义不外是以形定名和以象(用)定名。气既然是来源于热能,而能量变化必然与变化的具体表现相联系,而又必然为具体变化所决定,这种物理作用的原理,也可在气的名义方面作出说明。故必须先对气的名义有所了解,而后方能对什么是“经气”找出答案。
  (一)名义各别(一名一义)
  如天气,地气,人气,脏气,腑气,胸气,腹气,头气,胫气,皮气,肝气,心气,脾气,肺气,肾气等皆是。这些都是不致互相混淆而容易理解的。
  (二)名同义异(一名多义)
  这种情况最为多见,约举如下:
  大气  ①指自然界之气候,《素问?五运行大论》:“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大气举之也”;②指呼吸之气,《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日气海,出于肺,循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③指运行在人体中的原气,《灵枢?离合真邪》:“大气皆出,故名日泻……大气留止、故命日补。”《灵枢?九针》:“……为之治针令尖如梃,其锋微圆,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④指致病的邪气,《灵枢?病传》:“大气入藏……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灵枢?刺节真邪》:“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灵柩?五色》:“大气入于藏府者,不病而卒死矣”。
  五气  ①指自然界气候的周期规律:《素问?气交变大论》:“五气运行,各终期日……五气之变,四时之应……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化气独治……收气不行……藏气不收……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五运之始……五气更应,各有所胜。”《素问?至真要大论》:“五气交合,盈虚更作;”②指自然界气候变化的现象:《素问?宣明五气篇》:“天有五行,御五味,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风气主之……湿气主之……热气主之……燥气主之……寒气主之”;③指自然界五种不同的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即臊气凑肝,焦气凑心,香气凑脾,腥气凑肺,腐气凑肾;④指天人相应的五脏功能,《素?六节藏象论》:“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为至阴,通于土气”;⑤指五脏活动的精神状况,《素问?宣明五气篇》:“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⑧指正常形体分由五脏之气为之主持,《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藏筋膜之气……心藏血脉之气……肺藏营卫阴阳……肾藏骨髓之气”;⑦指五脏机能以及与相应器官的关系,《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肾气通于耳……脾气通于口”;⑧指五脏病理在喉舌方面的反映,《灵枢?九针论》:“五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⑨指五脏之气上溢于口的病理表现,《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目脾瘅。”注渭:“脾热则四脏同禀,故五气上溢”;⑩指五种不同的色泽变化,《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黄色、赤色、白色、黑色等之五气;⑩指不同脏腑的病理象征:《素问?宣明五气》有肺、肝、脾、肾、胃、大小肠、膀胱、胆等五气为病之说。
  六气  ①指自然界叠加之气候,《素问?六节藏象论》:“三候渭之气,六气谓之时。”《素问?六微旨大论》:“……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六之气”;②指自然界主时之气候:《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分治……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⑧指自然界变化之气候,《素问?五运行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④指天人相应的内外关系,“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⑤指人身六种精血之气,《灵枢?决气》:“六气者有余不足……何以知之……。”列举精、气、滓、液、血与脑髓不足诸侯;⑥指六腑的病理变化,《灵枢?九针论》:“六府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⑦指六经之气:如《素问?气府论》手足三阳脉气所发,以及太少厥阴及三阳经六经之气。
  三气  ①指天地人三者之气,《素问?六节脏象论》:“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②指人身上中下三部生理之气,《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人以候心。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睥胃之气”;③指人身上中下三部病理之气,《灵枢?百病始生》谓致病有三部之气,即“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是谓三部”。
  分气  ①指季节与气候的分界,《素问?至真要大论》:“气至谓之至,气分谓之分”;②指呼吸出入分行之气,《灵枢?忧恚无言》:“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颃颡不开,分气失也”;③指分肉问的病气,《灵枢?九针十二原》:“圆针者……以泻分气”。
  宗气  ①指水谷之精微,《灵枢?邪客》:“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②指呼吸之气:《灵枢?邪客》:“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③指血脉运行的推动力量,《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④指下焦原气与上焦呼吸之合气,《灵枢?刺节真邪》:“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运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经络学说道”;⑤指管理嗅觉的人身常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
  清气  ①指天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净”;②指胃中水谷之气,《灵枢?阴阳清浊》:“胃之清气,上出于口”;③指湿气,《灵枢?九针十二原》:“夫邪气之在脉中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小针解》谓邪气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饮食不节病在肠胃,故浊气在中,湿气中人,必从足始,故清气在下。
  浊气  ①指血液,《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灵枢?九针十二原》:“针中脉则浊气出”;②指病气;《九针十二原》:“……浊气在中”。
  淫气  ①指正常浸淫滋润之气:《素问?经脉别论》:“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②指反常致病之气:《经脉别论》:“喘出于肾,淫气病肺,喘出于肝,淫气害睥,喘出于肺,淫气伤心。”《痹论》:“淫气喘息,病聚在肺……。”
  逆气  ①指亢盛之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逆气象阳”;②指上冲之病气,《素问?脏气法时》:“肺病者咳喘逆气。”
  肥气  ①指脾脏肥大,《灵枢?邪客》:“睥积为肥气”;②指积滞肥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急为肥气。”即身体有肥胖与积滞的疾患,当非脾积之肥气。
  疝气  ①指疼痛拘急的病理状况,《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大为疝气。”《素问?大奇论》:“……心脉搏滑疾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即心肺等处有疼痛拘急之疾患也;②指下腹及前阴等部之诸种疼痛拘急的病症。
  有关此类的内容甚多,不能逐一列举。
  (三)名异义同(一义多名)
  这种情况最易使人混淆,通过本节的对照和归纳,则什么是经气以及经气与人身原气的关系,自可得其梗概。
  真气  ①指天之阳气,《素问?离合真邪》:“真气者所受F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②指人身正常的生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②指与经气问义,《离合真邪》:“……真气者经气也”。
  经气  ①指与真气同义,见上条;②指流行在不同经脉系统中的不同物质,《灵枢?经水》:“各调其经气”;③指流行在血管中食物的精华,《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④指气血阻滞的病理状况,《灵枢?岁露》:“此病邪相搏,经气结代矣。”结代是结脉与代脉;⑤指体内气血盈亏的一般情况,《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宝命全形》,《针解篇》:“经气已至,慎守勿失。”《阴阳别论》:“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灵枢?经脉》:“经气不次。”
  精气  ①指天地之气,《素问?上古天真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六节藏象论》:“……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②指人身脏腑的机能,《灵枢?根结》:“调阴与阳,精气乃光。”《灵枢?大惑》:“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③指与血液及营气同义,《灵枢?卫气》:“其精气之循于经者为营气。《灵枢?终始》:“脉虚者浅剌之,使精气无得出,独出其邪气耳”;④指与营卫之气同义,《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⑤指为水谷之精微与谷气及胃气同义,《灵枢?小针解》:“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⑥指与神气同义,《灵枢?平人绝谷》:“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⑦指汗液,《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⑧指偏胜致病之气:《灵枢?九针》:“精气并肝则忧,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睥则畏。是谓五精之气并于藏也。”
  神气  ①指精神活动状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收敛神气”;②指水嵛之精微精气同义,见精气条;③指血液与营气问义,《灵枢?营卫生会》:“血者神气也”;④指正常的生理机能,与正气同义,《灵枢?小针解》:“神者正气也;”⑤指为流行在孔穴(节)之间的特有经气:《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胃气  ①指后天水谷之气,与食气及谷气同义,《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阴阳应象大论》:“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②指正常的生理机能,与常气同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③指与精气及神气同义,见各有关条。
  常气  ①指与胃气同义。见上条;②指正常的气候,《素问?六节藏象论》:“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灵枢?一日分为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
  正气  ①指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神气同义,见神气条;②指精神活动状况:《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③指正常的气候,《素问?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风从一方来,为实风,非虚风也。”
  营气  ①指水谷之气,与谷气,胃气及精气同义:《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营气》:“营气之道,纳谷为宝”;②指流行于经脉中之血液,《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得独行经隧,命日营气。”《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③指流行在经络系统中特有的经气,《灵枢?营气》:“……故气从太阴出……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顺逆之常也”。可见营气流行顺序,正与十二经络经气流注相一致。
  卫气  ①指充塞周身不为经脉所拘的阳气,《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于经者为卫气”;②指由水谷所转换成的人身的动能.《素问?痹沦》:“卫者水谷之悍气也。”《灵枢?邪客》:“卫气出其悍气之傈疾。”悍,勇也,性急也,即动而不息之意也;③指按照经脉轨道循行的人气,《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昼fI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复合于目,故为一周”;④指为致病之气,《灵枢?卫气失常》:“卫气之留于腹中……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
  浮气  ①指为浮露之阳气,与卫气同义;②指为循行在经络系统中的特有经气:《素问?气府论》:“其浮气之在皮中者凡五行,五五二十五。”
  弄清一名多义的关系,方可对“经气”一词作出理解。
  五、一般经气与特有经气的关系
  (一)一般经气是气的初级形式
  这是说,经气就是热能和原气,也是不同经脉体系中流行物质之总称。气在体内的存在形式,《灵枢?脉度》早就指出过是内濡藏府,外濡腠理的一种流动物质,经是概指经脉或经络。因此凡是流行在人身任何经脉体系中的东西,都可叫做经气。而所谓经气、真气、精气、神气、胃气、常气、正气、营气、卫气,以及浮气等等,其生成和涵义基本一致,而不是在许多的名义当中,另有一种特有的经气。经络是广义的,而流行在不同经脉体系中的经气也是广义的。并不是说只有“气至病所”流行在特有经络体系中的物质,才能叫做经气。在针或是灸的作用下所出现的气至病所之经气,在《内经》中,除《素问?宝命全形》谓“经气已至,慎守勿失”,与《灵枢?九针十二原》谓“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等处有所说明外,其余并无明确的条文。
  (二)特有经气是气的高级形式
  这是说,特有的经气是由热能和原气所转化成的高级物质,也是流行在经络体系中经气的来源。有人认为循行在人身特有经络体系中之经气,应该包括先天的原气与后天的水嵛之气,受到推崇和援引,殊不知这乃是人身生气之源的共同关系,这在七文“气的来源”一节中,已有详述。决不能把这种共同的一般关系}人为是独有的特殊关系。《灵柩?本输》虽是特有的经络体系的专章,但只是用“水”来比譬经气的流行,而并未明确指出“经气”这一名称。是在针和灸作用下所激起的气至病所之气,沿经络体系循行的当然也应该称之为经气,但事实上却与最初与广义之经气,已是同中存异.异中存同了。
  循行在经络体系中特有经气的形成,虽不能从经典中找出确切依据,但在经典中却也早有启示和说明。通过对“气的生成和转化”这一章节的温习,自不难找出其端倪。
  形和气虽然是由此生彼,由彼实此,气由形生,形为气用彼此相生和相成的关系,但是对于“精食气,气归精,精归化”的“精”,还应作出进一步的理解,方能由此引导出“精气”这一特有物质的作用和来源。已如前述,“食”是饲养与补给之意。“精食气”者,指明“精”是由“气”产生的。有了气,才能产生精(气归精),有了精才能出现化(精归化)。这种比气更高一级属于“精”的物质,自然与来自水谷精微的初级精气存在着体用关系上的区别。是和由热能转换为电能的关系基本一致。基于上述理由,则“气归精”和“精归化”之“精”就是机体各种组织与器官在其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体生电和电效应。认为流行在经络体系中之经气,就是人身生物电的一种传布形式,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
  人体各种组织与器官,由于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而所产生的各种生物电也就不能相同,测定这些生物电的不同特点,其应用范围已越来越广泛和被重视。测定循行在特有经络体系中属于生物电流的经气,找出和证明其特有规律,这也是研究经络实质的一个可行与可信的事。
  综上所述,可见经气流注是人体内部能量发放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体功能的动态表现。我们不能说经络实质就是经气,但经气则是经络实质的?个具体内容。离开经气根本无经络体系可言,
  通过对经气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研究人体的动态平衡向前迈出一大步,走出动与静不分,死与活不辨的困境,使东方医学永远屹立于世界医林。
  六、经络体系是以肺脏为中心经气流注的轨迹
  经气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虽是如环无端不知其纪,但它和任何运动领域内的情形一样,必须有其“始动机制”存在。血液前进的力量是取决于心脏的舒缩,以心脏为中枢。神经活动的各项机能是以大脑为中枢。经络体系的经气流行,《内》,《难》均指明是以手太阴肺经为其终始,这无疑是以肺脏为中枢,也就是说肺脏盈亏舒缩的呼吸作用,是经气流注的始动机制,《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当然是指血管之“脉”而言。《难经?一难》所谓“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并特别强调手太阴肺所具备的作用,这就有一定理由认为此处之“脉行”是指经气流注的速度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在《素问?经脉别论》中有“肺朝百脉”之说。即“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这是说明水谷之气入于胃,其浊者(各种初级营养物质)入于血脉归之于心脏的运输。其精者(各种高级营养物质,包括经气与热能),乃浸淫和流行于经络之内。经络体系的经气流行,必须归之于肺脏的呼吸机能,这是因为肺朝百脉,才能使经气向周身及皮毛流行。全身得到经气的灌注,才能使气行于府(此处之府,应理解为经气所聚之孔穴。《素问?气府论》就是孔穴的专章,所以也有中府、天府、风府、俞府、少府诸穴名)。而发挥神明变化的功能,使肺脏以外的肝心脾肾四脏皆能得到经气的充实。
  由于经络的走向均上下出入贯穿于胸腔,当呼吸时由肺脏盈亏所引起的胸腔压力的周期变化,既对血液循环具有挹注的作用,更是经气流注的推动力量。在针灸临床与文献中,特别重视运用呼吸进行补泻与催气行针,更可证明经气流注和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七、水到渠成是理解经络实质的关键
  《灵枢?本输》早已指出:“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深浅之状,高下所至……。”接着就用井、荥、输、经、合的水流状况来象征其功能和现象。把经络作为一个特有的动态体系,并列出各经的要穴,可以说是全部经络学说的浓缩和根源。而对于经络实质来说,通过水流现象这一生动确切的比譬,也有了原则性的提示。    、
  以经络比譬为河床,经气比譬为河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何等可贵。当河床中有了水才能叫江河,没有水只能叫洼地。只有“水到”,才能“渠成”。在病理状态下,经络体系的感传现象其所以易于出现,也可用“江河满溢,滂沛横流”来作为解说。今天如果想从尸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证明经络体系的存在,就等于在干涸的土地上找水,或是在发电机已经停止运转的时候,还在金属导线上测量电流与电压。
  目前早已证实,人身不同组织与器官的生物电是生活有机体在其生存和活动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凡是生理机能的发挥与病理过程中的演变,莫不与之息息相关。许多组织与器官的生物电波,早已应用于临床及实验研究,尤以当体内有病理过程与病理变化存在时,这种生物电的传导路径就更易被测出。各种脏器与组织所产生的生物电,既有其正常的生理常道,也有异常的病理歧途。常道是维持平衡与相互协调的保证;歧途则是破坏平衡与互相干扰的根源。无数事实表明,人身的经穴体系,是一种低电阻的传导路径与反应点。可见古人用经水对经气所作出的描述,与今天生物电的例证,是如何?致与吻合。
  由此可以理解,当身体某些组织间隙或组织结构能为经气流
  通的常道和有经气流通的时候,就叫经络,当经气流通停止,则经络体系也就不复存在。以这种“水到渠成”的关系来喻譬和理解经络实质,既来源于经典,也能与现行见解相符。
  八、经络体系在针灸疗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针灸疗法属于物理疗法范畴,但与其他物理疗法却不能等同,针灸疗法是作用于经脉系统,但经脉与经络却不能相混。这是由经络体系本身所具备的特点所决定的,而与其他经脉体系有其迥然不同之处。通过讨论,可以体会和理解到经脉学说与经络体系在针灸疗法中的共同地位和特有作用。
  人身可以接受针灸治疗作用的部位与体系是多方面的,如取皮,取肉,取骨,取脉(血管),取筋(包括神经)和取经络。但所引起的各种反应与感应却是互不一致。在针灸疗法中,所十分重视与强调的“感传作用”,只有在属于与病变相应的经穴上才易于发生,而加作用于其他不相应的经穴则常少出现感传现象。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能与病变相应的经穴或是反应点,对电阻与热感的阻力均大大下降,而不相应的孔穴,对热感的阻力就很高。在对与病变相应的孔穴施灸时,热感一经发生就直向患处灌注,好像流水经过空隙时就沿着隧道向前流动一样。局部的热感也就很轻微。如系不相应的孔穴,则热感就不向前流动,皮肤的热感就大大增高,局部发烫。有时取穴稍偏,灸具一半放在孔穴上,一半放在平常皮肤上,病人就会感到半边有热气向内灌注,皮肤不烫;另半边不感有热气向内灌,皮肤很烫。当调整位置后,就会感有热流能顺利地源源奔赴患处,使感传的路径与患处的发热反应,反而大于灸处的热感。这就使营卫能得以通调,而奇邪也就得以流溢。由于有经与穴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所以才能使经脉系统中的经络体系与其他体系作出明显区分。
  《灵枢?九针十二原》:“剌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这既是指针下之气已至与否,也是指针下之气已至病处与否。可见经络体系,主要是古人在感传现象中发现的。针刺疗法中的各种手法,都是为了促进感传作用而创立的。如果采用稳定持续的温和灸或是持续不断的直接灸,都可使感传出现而且极其鲜明,较之针感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经络体系在针灸疗法中的特有作用。由于感传的经络现象,经得起千古验证,才能使经络学说得到重视和迫使西医的承认。也由于有了感传作用和现象,才能使经络体系取得特有的地位和针灸疗法得以进一步发展。
  由于经络体系并无形态结构可言,而是一种功能传递的通络。因此在生理情况下既有其正常的规律性,而在病理情况下又有其异常的变化性。而病理变化必须受到生理情况的制约,而生理情况又常受到病理情况的干扰。因而在病理状态下感传作用的气至病所,与经络体系并不存在着固定的规律,是按照所取孔穴的位置与病患所在为决定的,常常是“经络不过,主治可及”。即在本经或其表里经以外的他经他穴,以至非经非穴之处,也能出现明显的远道感传使气至病所,而出现同样或更为优异的效果。这当是由于病理生理的各种变化,既是互相约束又是互相干扰所造成的。掌握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经络体系在针灸疗法中的作用。
  针灸的感传现象与病理反应穴的出现,虽是一种病理反应体征与病理反应产物,是随着病患的存在而存在,至于为何能在正常的经穴体系以外,出现这些异常的经穴反应,也可用十二正经以外的奇经八脉作为解说,即“天雨下降,滂沛横流”,当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过多,正经不足以容纳时,即可向其周围渠道分流,故加作用于这些反应经穴,就可收到“溢奇邪”的明显效果。
  在针灸作用下所获得的各种现象与效果,是一种点、线、面的关系,即由作用点而出现感传线,由线而及于患处之面。这种线的走向,是以患病的“面”所决定的,虽能以生理经络某一段的运行轨迹为其基础而流行扩布,但多数是以病患所在的位置为其终点。再则在以病(痛)为腧时,也有两种情况必须分清。其一是凡属病患所在之处,也常是痛感所在之处,痛与病相连。因此两者就不可分割。或是某些病症并未出现痛感,也可近攻直取而获效。其二是疼痛反应特别是压痛与触痛反应,既可出现在患病的处所,更可出现在远离患处的远隔部位。而根据远隔部位的压触痛及它种病理反应取穴,感传每可斜趋、直达、横贯、迂回和不受任何脏器的阻隔遮断而趋赴于患处。其途径不仅与其他经脉分布规律不符,也与经络体系本身的分布状况不合。这对“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陈旧观点,就必须重新认识和理解,而“穴病相连,经无常道”这一客观事实,则必须尊重和承认。
  由针灸作用所获得的感传现象,这乃是经络体系与其他经脉体系在针灸疗法中的最大区别,而由此所获得的感传材料,仅是正常经气运行轨迹的部分证明,而不是研究正常经络的依据和凭证。这是因为在病理或人为的状态下所激起的感传线,并不限于“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这一范围,多是“穴病相连,经无常道”的缘故。如果认为感传作用是“沿经循行”的这一观点不容否定,则根据感传路径的变化情况,更可对经络体系并无形态结构作出说明。因此我们在临床上,既不能用病理变化的腧穴,来否定正常腧穴的位置,也不能用正常腧穴的位置,来作为临床治疗的准则。只有掌握好病理生理的变化规律,才能在确定正常腧穴的前提下,对病理腧穴的发现和应用。
  由此可见,人身机能通路的运行轨迹,是属于生理经络的存在形式,这种轨迹常以低电阻的路径为其特征,故虽有体系可循,但无形态可据。了解其轨迹,与掌握其在与某一范围内的脏器机能活动相联系,就能通过这种轨迹发挥其调整与提高的治疗作用。这就足经络体系在针灸疗法中与其他体系的区别和其自身的地位与意义。
  
第三章 经脉系统的内容及在针灸疗法中的地位
第一节  经脉系统与经络体系的关系
  一、对古代经脉学说的基本认识
  (一)对经脉与经络涵义的剖析
  从《内经》可以明显看出,人身的各种沟通联系的组织结构与信息通路,既统称之为“经”或“脉”,也分称之为经隧、经脉、络脉、经筋,经络及筋络等。它们既是互相沟通,又是各有门户。如《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笥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玉版》:“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由于经隧之“隧”,含义狭窄,因此“脉“与”经脉“词既见于《内经》,更见重于后世。如《灵枢?决钭》:“壅遏著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营卫生会》:“营在脉中,卫在脉外,“阴阳相会,如环无端。”《经别》:“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可见“经脉”一词,含义相当广泛,凡是具有传导,感应,沟通与联系之诸种体系,均可叫做“脉”,所谓“一脉相承”或“脉脉相通”是也,而不是单指某一体系或是单指血管与血脉之脉而言。
  1.经脉的涵义
  (1)“经”是指经典和法度,经脉乃是人身经常存在的合乎典范的沟通联系的基本体系。人身必须有经常存在和合乎法度与典范的联络体系,才能生存和繁衍。《周礼?祭器》:“……以为礼之大经。”《祭统》:“礼有五经。”《汉书?司马迁传》:“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素问?离合真邪论》:“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地有经常存在的水之常川,人也要有经常存在的身之常脉。《素问?宝命全形论》:“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至圣不能欺也。”《脉要精微论》:“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都是说明“经”乃是天地阴阳变化的常规和常法。
  (2)“经”是指经常和恒定,经脉乃是正常和恒定的脉象。人身必须有了彼此协调的恒定脉象,才能保证机体的平衡和适应。《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这是用正常的生理脉象与异常的病理脉象互相比较与对待,对“经脉”所作出的说明。何谓经脉?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这就是正常的天人相应的经脉。而独大独小独疾独迟,这就是异常的参伍不调的病脉。必须先知正常而后方知异常,故此处之经脉乃是指经常和恒定的生理脉象,而不是指经脉的本体与实质。
  (3)“经”是指度量与里数,经脉是划分与度量人体表面的分界线;也是经脉所经过的地方。《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注:“经,度也”。《国语?楚语》“经始灵台”注:“经谓经度之,立其基址也。”《周礼?天官?序官》:“体国经野。”注:“经谓之里数。”《遂经脉系统的内容及在针灸疗法中的地位
  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注:“经,割分界也。”《司市》:“以次叙分地而经市。”注:“经,界也。”《遂师》:“经牧其田野。”注:“经牧,割地界与井也。”这均是指“经”为划分土地之分界线。又《汉书?五行志》:“……还经鲁地。”注:“经者还出其中也。”《淮南子?原道》:“经纪山川”。注:“经,行也;纪,通也。”《灵枢?终始》:“……经脉为纪”。故凡是经过的地方都可称“经”,如经历,历也是行过的意思。《战国策?秦策》:“横历天下。”《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集韵》:“部,界也。”《玉篇》:“部,分判也。”部也有分布之意。就是说f二经脉及其分支之络脉,都是以全身皮部作为划分。而《灵枢?脉度》就是各经长度的度量。故“经脉”一词也是各经的分布范围与长度之意,并因其所经过之处而有阴阳表里的不同名称。
  (4)“经”是指直行与通常的路径,经脉是联络体系的分布状况。凡是经常存在与直行的主干都可叫做经脉。《考工记?匠人》:“南北为经,东西为纬。”在时辰上来说则是子午为经,卯酉为纬。《释名?释典艺》:“经,径也,如路径之无所不通可常用也。”因之“经脉”也可从人身联络体系的分布纵横与行走方向作为说明。
  (5)“经”是指治理与经略,经脉也可指为是经营治理受病之脉。《庄子?渔父》:“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注:“经,略也”。略亦为治理之意。因此经脉亦可解释为是对人身的经脉经营治理,使之不为邪所干也。这在《素问?示从容论》中可以找出证明,即“年长者求之于腑,年少者求之于经,年壮者求之于脏。”又日:“夫圣人治病,当循法守度,援物比例,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以脏腑与经脉互相对待,正是说明在治理疾病时除了脏腑之外,其次就是治理经脉。但也必须遵循取象比类的法度与规律而神明变化,不能为治理经脉的局部情况所拘泥。
  2.络脉的涵义
  (1)“络”是网络之意,络脉是指包罗网络之脉。扬雄《解难》:“绵络天地。”注:“谓包络之也。”如《灵枢?动输》:“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灵枢?玉版》:“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素问?痹论》:“……故能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他如手厥阴经之心包络及脾之大络名目大包,均是指包罗网络之脉而言。
  (2)“络”是缠绕之意,络脉乃是指缠绕裹缚之脉。《山海经?海内经》:“有九邱之水络之”。注:“络,绕也。”《广雅?释诂》四:“络,缠也。”《楚辞?招魂》:“郑绵络兮”。注:“络,缚也。”人身必须有许多络脉裹缚缠绕,才能成为一种有机结合的整体。
  (3)“络”是络缜与张罗之貌,络脉是指人身张罗屏幕之脉。《后汉书?马融传》:“纤罗络缜”。注:“络缜张罗貌也。缜与幕通。”人身有了由无数络脉所组成的屏幕,才能在身体表面起到张罗覆盖的作用。
  (4)“络”是正经的旁支,络脉是指正经以外的支派之脉,包括经络体系之络脉。《后汉书?隗嚣传》:“断绝地络。”注:“络,犹经络也。”《广雅?释器》:“络,犹经络也。”《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痦,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灵枢?本输》:“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根结》:“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这些都是以正经与旁支互相对待而言。
  (5)“络”是联络与维系之通称,不同的经脉就有不同的络脉。《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这就明确地指出,人身有不同的经脉,因而也各有其旁行别出的络脉。脉有经络,筋也有筋络。《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筋络拘急,关节不利……。”《灵枢?邪客》谓肘腋髀胭为八虚,邪气留住,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可见不论是经还是络,其涵义是相当广泛的。
    3.经络的涵义
    在古代经脉学说中,除有经脉和络脉这两个名称外,还有把经脉与络脉合而为一的“经络”名称。而多被认为这就是指针灸学说领域内的特有经络体系而言。通过对经脉与络脉的了解,不难看出,所谓经络也是为各种经脉所共有,并非经络体系所特有。
  (1)《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是指人身经脉体系纵横分布的一般关系而言。此处所谓之“经脉”是相对于“支而横者”纵横交错之络脉而说的。孙络则是经脉支派中更为细小的分支。这种关系无论是对血管、神经、淋巴管,以及经络体系本身来说,都是说得通的。在《内经》的有关篇章中,很明显都是以这种关系为出发。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素问?五常政大论》:“夫经络已通,血气已从。”《厥论》:“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切循其经络之凝滴,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以上都是指明经络是人身经脉体系纵横分布与互相联系的一般关系,是各种经脉所共有,而非特有的经络体系所特有。不能把直行者为经,横行者为络,作为特有的经络体系的依据,也不能认为经脉与络脉这两大体系是组成特有的经络体系的主要基础。
  (2)《灵枢?小针解》:“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是指不同的组织结构,就各有其不同的联络体系。皮肉筋脉各有所处,就是各有其不同的地位,经络各有所主,就是各种联络体系各有其从属关系,不能断章取义撇开“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认为“经络各有所主”是指“全身经络所出现的症候及其主治所在”。这就值得商讨了。又如《灵枢?九针论》治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者就要用锋针以出血祛邪;虚邪客于经络而暴痹者就要用圆利针以取暴气;邪客于经络而痛痹者就要用毫针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以养正祛邪。邪客于不同体系的经络就有不同的见症,同时也就要用不同的针具。这也是“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经络各有所主”的说明。
    通过对脉,经脉,络脉与经络的涵义分析,可见经脉与络脉的关系,乃是人身各种联络体系分布状况的一般关系。经脉与络脉以及经络的基本涵义,是指明人身必须有各种经常存在的直行的经脉与支分派别横行的络脉,才能使各种组织与器官不是各自为政,而处于依维与制约的关系之中。并能起到支持附丽,网罗被盖与划分界限的作用。因此这种经络关系是属于广义的。而在灸针作用激发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并想由此对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获得旁证,这种经络关系是属于狭义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二、经络学说体系的形成
  经络体系的内容与学说的形成,在古代文献中,当然只能以《内经》为依据,但在《素问》与《灵枢》的各个篇章中,并无一篇有关经络学说的完整论述。只有从有关章节中综合归纳得出一个大体轮廓,而为后人奉行和遵守。
  (一)《灵枢?经脉》是以经络体系的分布和病候为内容
  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与病候,莫不以《灵枢?经脉》为依据,而“脉”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指血脉即血管而言,但《经脉》的内容对于血脉之“脉”,仅在篇首有所涉及,如“……脉为营……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其主要篇幅则以“经脉”之名,而指“经络”之实。由此可以明显看出,经脉是纲,而络脉则是目。纲可以概目,而目则不能代纲这也是与言脏可以概腑,而称腑则不能概脏的关系是一样的。由此足以说明,《经脉》篇,实际上就是“经络篇”,而其他有关篇章言经脉者也均与经络的内容相联系。把经脉与经络综合论证,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均有出现,这也就是经脉与经络的主次关系至今未曾分清的根源所在。
  (二)《灵枢?脉度》是指明各经的走向和长短
  篇中指出手之六阳、从手走头;手之六阴、从手走胸;足之六阳、从足走头;足之六阴、从足走胸。共长十六丈二尺,为气之大经隧。这明明是指经络体系的长度和走向。但接着又说:“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这又指为经脉盛者(盛经)必须放血以泻之,经脉虚者(虚经)则只宜用药物培补。这又意味着脉度是指血管的长度。这也是经脉包括经络和经脉与经络互相混淆的说明。
  (三)《灵枢?营气》是说明十二经络经气流注的顺序
  篇中说:“营气之道,纳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这就指明营是血液,经隧则是血管,营气流注的顺序,应当也是血液流注的顺序。但接着指出的是营气的循行先后,却与十二经络的关系完全一致,还把督脉也包括在内。任脉虽未明言,也有其路径可寻。这就说明,循行在血管体系中之营气与流注在经脉体系中的经气,两者是可以互通的,这在下文有关经气的名义中再作说明。其次也可见到经脉系统中的各个体系,互相交叉与混乱的情况。
  (四)《灵枢?本输》是特有经络体系与经气流注的专章
  在《灵枢?经脉》中详细记载了各经的组成和分布;《脉度》说明了各经的长短;《营气》指明了各经流注的顺序。这些虽都是经络学说的基石,但经脉与经络之间很难强为划分。仅有《本输》可以说是不夹有其他经脉体系的内容,是经络学说唯一的独立专章,是经络学说的根本。“十二经络”这一专有词汇和生动具体的用水流现象对经气流注所作的比譬,也是在本篇首先出现的。而在其他篇章中均称为“十二经脉”。至于《素问?经络论》虽然是以“经络”作为篇名,但其内容则是以阳络(浅表的孙络)的色泽变化作为中医色诊的一个内容,与经络体系毫无关系。    ’
  《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深浅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接着就用井荥输经合的水流,来象征其功能和作用。把经络列为一种特有的体系并举出各经的要穴,可以说是全部经络学说的浓缩。而对于经络实质来说.通过水流现象这一生动确切的比譬,也有了原则性的提示。“经络之所终始”,是指十二经络之起止;“络咏之所别处”,是指主要络脉、自本经分络他经(别出)所在之处;“五输之所留”,足指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的经气在何处留止;“六府之所与合”,是指《经别》所指出的六府的六阳经与六阴经的会合关系;“四时之所出入”,是指《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所指出的四时气候不同,而气血盛衰出入有异的不同刺法;“五藏之所溜处”,是指五藏与经络之气所流注与汇集的地方;“阔数之度”,是指经气流注的宽度;“高下所至”,是指经气流注所能到达之处。这已经包括着经络体系与学说的大部内容。特别是对经气流注的大部分现象,已经有所发现和作出了说明。而五输流注的关系,更是古今遵守的典范。
  “本输”者,输(腧、俞)注之根本也,除十二正经外,对任督二脉也有所说明。可见本篇实为经络学说与体系的根本和根源。
  (五)《灵枢》有关经络学说的其他篇章
  《经别》是说明在十二正经循行路径之外中途别出的六合交会;《经水》是用地之经水(经常存在的水之常川)有深浅广狭与十二经脉的气血盛衰作比譬;其他还有《根结》以及“标本”与“气街”等,都和经络学说与体系的内容有关。把这些有关篇章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彼此印证,才能对经络学说作出探讨和理解。
  (六)《素问》对孔穴作用的论述
    1.明确孔穴作用与经脏的大体关系。
    关于经脉(络)体系是以《灵枢》所载为主,而对孔穴的论述则是以《素问》较详。《素问?阴阳应象大沦》:“上古之人,理论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以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豁谷束骨,皆有所起。分别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各有经纪。内外之应,皆有表里。”指出在L古讨论人体的形状与识别脏腑之早期,就是把经脉的关系放在首要位置。除_r说明经脉能与四时阴阳内外表里的天人关系相应外,特别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呵见当时在识别经且『E关系之初,对于经脉(络)所属的腧穴,也已经有r相j越的名称。在《素问?气穴论》中是概言孔穴的大数,如藏俞三十六,府俞七十二I,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以及身体各部的要穴;《气府论》是分指各经的喻穴,如足太阳脉气所发七十八穴,足少阳六十二穴,足阳明六十八穴,手太阴二三十六穴,手阳明二十二穴,手少阳三十二穴,督脉任脉各二十八穴等是;《骨空论》是指骨间隙要穴和某些孔穴的功用和治则,以及任督二脉的见症。《水热穴论》又对水俞五十七穴与热俞五十九穴,进一步作出说明。可以这样说,经络是藤,而孔穴则是藤上的瓜,两者既是两位一体,但又有所区分,两者合观,就构成了以经脉(络)体系为主的经穴关系。
    2.明确经络与孔穴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经络体系是人身联络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孔穴则是经络上面的附属物。《素问?气穴论》对经穴的作用明确地指出是“以溢奇邪,以行营卫。”这是说明在生理情况下,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存有息息相通的通气孔;而在病理状态下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奇邪”是古人对病理产物的初步认识和概括。
  古人认为人身全部的生理机能,是以气血和营卫为其代表,而生理机能气血和营卫的运行,又是和经穴的内外输注的作用分不开的。由此才能发挥内外环境的彼此适应和各个器官功能的彼此协调。“以行营卫”正是这种关系和作用的说明。
  疾病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在某一罹病脏腑与组织所属的交通隧道即经脉之中,必然会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则病势必然会受到顿挫而走向全愈。如果出路堵塞或不畅得不到排泄,这不但使原先受病的器官加重其损害程度,而Ⅱ当这种病理产物积滞过多时,又必然向与之衔接的经脉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器官流溢,由此及彼而发生恶性循环的闪果关系(传变)。这种病理代谢产物,不fH古人不能道出其真实内弈,即以今人来说,在很多方面也只能笼统认为“物质代谢障碍所肜成的‘系列的有寄物质,是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i要机制之一。”古人对此无以名之,而名之日“奇邪”,是相当恰当而有意义的。这种奇妙与奇怪的对人体有害的邪气,必须藉助于与之相应的身体的排泄器官,以及某些特有的生理隧道与间隙(孔穴)而谋求出路。“以溢奇邪”就是这方面的说法。而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经穴体系,疏通渠道,打开缺口,使奇邪更易外溢。这不仅是经络与孔穴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而且更是灸针作用机制的有力说明。
    3.十二经脉与三百六十五节、络、穴的由来。
    在中医典籍中,自古迄今认为人身内脏器官主要有十二脏腑,与之相应的也就有十二经脉,这似乎已成为天经地义而为人所烂熟。至于这种根据的由来,以及与十二经脉相连属的三百六十五节,络,穴的关系,古人虽早有说明,也有必要加以温习,才能从陈章旧典中,对人身的经脏体系,进行新的探索。
  《灵枢?经别》:“余闻之,人之合乎天道也,内有五脏……外有六腑……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可见人身并不是真正的只有十二脏腑与十二经脉,是古人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援物比类,所作出的推理。因为年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时,故认为人身也要有十二脏腑,既有十二脏腑,自然也就要有内连外属的十二经脉。这就是人身十二脏腑与十二经脉的由来。
  由于岁有十二月、年有三百六十五日,周天有三百六十五度,而人身的十二经脉也就要分布于三百六十五节。《素问?阴阳离合论》:“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以成一岁,人亦应之。”《六节脏象论》:“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调经论》:“……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t五节乃生百病……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针饵篇》:“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气穴论》:“孙络之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又日:“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豁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气府论》:“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长刺节论》谓“九针可以除三百六十五节气。”《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经脉之渗灌诸节者也。”《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又日:“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节、络、穴,常是彼此混称,而所谓“三百六十五”则是根据天人相应的关系,是由推理和设想而来的。并不是人身真正的只有三百六十五个孔穴络脉或是肢节。
    人身的藏府与经脉,当然不止是十二,古人对此也早有所知,故在《素问?五藏别论》中又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种奇恒之府,在《素问?骨空》、《痿论》、《刺腰痛论》及《灵枢?脉度》、《经别》、《五音五味》等篇中,又列举了十二正经以外的奇经八脉。既有脏器就必然有派生的经脉,既有经脉也就要有连属的脏器。而奇恒之府是有府无经,奇经八脉又是有经无脏。可见人身的经脉系统虽是客观存在,而古人的经脉学说,则多是出自主观和推理,有待于重新理解之处正多,而不是目前对这方面的认识所能合理说明的。
    三、古代经络学说欠缺和错误之处
  经络体系当然是客观存在和不容否定的,但其学说内容却也存在着舛错和矛盾。这种欠妥和不足之处,出现在经络学说的萌芽和形成过程中,是毫不足怪的,当然不能动摇他的真实地位,但在探讨和研究的今天,予以揭露和不容掩饰,以免贻反对者以口实,也是事在必然的。这既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论证和推理,而又要有客观凭证作为补充和说明。

   (一)经气流行应当是一源三岐,
  十二经的经气流行,首尾衔接,在人身构成一个整体的圆圈,“如环无端不知其极”的传统见解,从未闻持有异议。但在这当中,却也存在着严重错误和混乱。对于这种混乱,读书不求甚解熟视无睹者有之;在崇古思想束缚下,知而不言或言而不力者又有之。学说本身的缺陷自应指出,研究者的思想障碍更应清除。一源三岐的认识,是根据以下各点而建立的:
  1.经气流行自应是左右齐头并进决不能单线运行。经气的齐头并进,误认为是单线运行,这是自古以来长期存在的最大错误。人身经脉(络)的经气流行,已如上述,是以《灵枢?营气》为依据,而各经的长度则是以《脉度》为准则,而《脉度》所载的各经长度又是根据《骨度》以身长七尺五寸为标准而来。大体上是以人身表面各经的循行路径作为估计。至于内脏及曲折交会之处,并未也不可能计算在内。因此各经的长短仅是一种粗略的估计,并不是经脏相关、内连外属的真正关系。
  《灵枢?脉度》所言各经的长短除任督二脉外,其余均是合指人身之左右而言,如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左右相合即成为六阴六阳。手之六阳各长五尺,合三丈;手之六阴各长三尺五寸,合为二丈一尺;足之六阴各长八尺,合为四丈八尺;足之六阴各长六尺五寸,合为三丈九尺;任督二脉各长四尺五寸,合为九尺。十四正经共长十四丈七尺,再加左右阴跻脉共长一丈五尺,合为十六丈j二尺。人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史、五十周于身,这种见解至今尚有人奉为典范而未曾得到澄清,这是十分遗憾的。
  人身除内脏而外,在头面躯干与四肢,不论是肌肉、骨骼与经脉等小问组织与体系,均是彼此并列,:互相对称,闽此在右对称的经气流行,只能齐头并进,决不能先后来临。如按照脉长十六丈:尺,?息脉行八、h『I仅-万:t匠百息,脉行五卜周卜身的单线运行作计算,大体上是可以相符,如将左右对称的长度一分为二作为计算,就是绝大的错误,这是十分明白的。
  2.经气应日夜各五十周于身。虽然古今历史条件不同,但人体的生理机制却不会有何显著差异。故呼吸与脉搏仍是~与四之比。人的呼吸每分钟约为十八次,则在二十四小时内约为二万五千九百余息,几与日夜一万三千五百息相差一倍.难道呼吸与脉搏的频率古今能有这样大的悬殊吗?如果日夜各为一万三千百息就可大致相符。左右对称的经脉备长八丈一尺,日间一万三千五百息,左右经气行程共为八百一十丈,脉行五十周于身,夜间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又五十周于身。这样才可大致说得通。
  3.任督二脉应属阴升阳降上下分行。《素问?骨空沦》:“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故任督二脉自下而上.历来已为众所公认。
  已如前述,《灵枢?营气》实际上是指经络体系中之经气而言。故营(经)气从手太阴出依次行至足厥阴而还注于肺。再“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鼻孔),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这就指明督脉的循行是自上而下的。篇中虽无任脉之名.但与督咏相交而“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这一段路径,显然与任脉的路径相当。
  督脉的起源虽然两说不同,但《营气》所言其理由较之《骨空论》与《难经》实为充足。其一,任脉自下而上,督脉自上而下,符合阴升阳降的一般规律;其二,经气的流行,左右各自成为一个圆圈,而任督二脉乃是人身的子午线,其上下周流可以自成体系;其三,任督循环,仍以手太阴为终始,与十二正经保持一致,也与肺朝百脉之义相符。因此任督二脉的循行方向,应以《营气》之说为准。
  通过以上的论证,足可证明经气流行在人身左右两半侧本是各自构成一个圆圈,而任督二脉又是一个小圆圈,同以受百脉之朝奉的手太阴为其枢纽,而成为一源三岐(见表1)。这固然是在古人学说基础上所作出的推理,但是这种推理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说得通的。

  【附】阴升阳降经文例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六微旨大论》:“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无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素问?太阴阳明论》:“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而下行循臂至指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阳气从手上行至头(手之三阳从r走头),而下行至足(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日: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阴极而上。”
  阳为天,在卦为乾,阴为地,在卦为坤,地气上升,天气下降,是为阴阳交接之泰卦地气下降,天气上升,是为阴阳决离之否卦,阳为火,在卦为离,阴为水,在卦为坎,火在下,水在上,是为水火相济之既济卦,如果水在下,火在上,这就是水火不交之未济卦。故阳升阴降虽事物之常规,而阳降阴升,乃变化之枢要,这乃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准则,贯串在中医生理病理与治疗原则的理法方药之中。
  (二)十二正经手足分布的对称关系不符
  十二正经阴阳表里的分布,都是分别用手足来说明的,可见经络体系与上下肢尤其是和手足的关系极为密切。故自古以来对肘膝以下各穴都非常重视,因此对十二正经分布的理解也应该从手足着眼。人体上下肢的结构大体上是互相应称的,如肱骨与股骨,挠尺骨与胫腓骨,以及手足指掌诸骨,都是彼此对称:如以手掌向下,手背向上,倪身着地观之,则这种关系就更为明显。从“行(琵)”字来看,原始的行走就是从四肢并用开始的。在十二正经当中,手之三阴三阳在手部和上肢的分布,古说很清楚,而对于足之三阴三阳在足部和下肢的分布就显然存在着混乱(阅表自知)。
阴阳同名经手足分布对照表:
┏━━━━━━━━━━━━━━━┳━━━━━━━━━━━━━━━━━┳━━━━━━━┓
┃    手之三阴三阳              ┃    足之三阴三阳                  ┃  上下关系    ┃
┣━━━┳━━━━┳━━━━━━╋━━━┳━━━━┳━━━━━━━━╋━━━━━━━┫
┃      ┃        ┃少商(内侧甲 ┃      ┃足太阴  ┃隐白(内侧甲角)  ┃与手太阴相符  ┃
┃大指  ┃手太阴  ┃角)         ┃大趾  ┃        ┃                ┃              ┃
┃      ┃        ┃            ┃      ┣━━━━╋━━━━━━━━╋━━━━━━━┫
┃      ┃        ┃            ┃      ┃足厥阴  ┃大敦(外侧甲角)  ┃  不符        ┃
┣━━━╋━━━━╋━━━━━━╋━━━╋━━━━╋━━━━━━━━╋━━━━━━━┫
┃      ┃        ┃商阳(内侧甲 ┃      ┃        ┃厉兑(外侧甲角、 ┃              ┃
┃次指  ┃手阳明  ┃            ┃次趾  ┃足阳明  ┃                ┃  大体相符    ┃
┃      ┃        ┃角)         ┃      ┃        ┃一作内侧甲角)   ┃              ┃
┣━━━╋━━━━╋━━━━━━╋━━━╋━━━━╋━━━━━━━━╋━━━━━━━┫
┃中指  ┃手厥阴  ┃中冲(指尖)  ┃中趾  ┃        ┃                ┃              ┃
┣━━━╋━━━━╋━━━━━━╋━━━╋━━━━╋━━━━━━━━╋━━━━━━━┫
┃      ┃        ┃关冲(外侧甲 ┃      ┃        ┃                ┃              ┃
┃四指  ┃手少阳  ┃            ┃四趾  ┃足少阳  ┃窍阴(外侧甲角)  ┃  相符        ┃
┃      ┃        ┃角)         ┃      ┃        ┃                ┃              ┃
┣━━━╋━━━━╋━━━━━━╋━━━╋━━━━╋━━━━━━━━╋━━━━━━━┫
┃      ┃手少阴  ┃少冲(内侧甲 ┃      ┃        ┃内侧甲角有经无  ┃  大体相符    ┃
┃      ┃        ┃            ┃      ┃足少阴  ┃穴              ┃              ┃
┃小指  ┃        ┃角)         ┃小趾  ┃        ┃                ┃              ┃
┃      ┣━━━━╋━━━━━━┫      ┣━━━━╋━━━━━━━━╋━━━━━━━┫
┃      ┃        ┃少泽(外侧甲 ┃      ┃        ┃                ┃              ┃
┃      ┃手太阳  ┃            ┃      ┃足太阳  ┃至阴(外侧甲角)  ┃  相符        ┃
┃      ┃        ┃角)         ┃      ┃        ┃                ┃              ┃
┗━━━┻━━━━┻━━━━━━┻━━━┻━━━━┻━━━━━━━━┻━━━━━━━┛

  1.大敦穴的位置应列于中趾尖。从上表可见,阴阳同名经手足分布的上下关系应该是相应相称的,只有手足厥阴的关系上下不符。使中趾这一重要的敏感点成为空白。阴经应行于身之阴,阳经应行于身之阳,这是中医阴阳学说与划分阴阳经络的基本原则(足阳明行于胸腹,可用人身内部为阴,外部为阳作理解)。足厥阴既为阴气之盛者,自应与手厥阴的关系一样,行于足底之正中而不应出于足背。再则阴阳表里经的井穴与分布关系均是相距不远,彼此呼应,如少商与商阳,中冲与关冲,少冲与少泽,隐白与厉兑,至阴与足少阴等皆是。独有大敦与窍阴,当中间隔次中两趾,而与其余诸井诸经不符。
  如果按照其余诸经的关系作推理,则中指尖既为手厥阴经之井穴中冲,则中趾尖自应为足厥阴经之井穴大敦。足中趾尖的功用古人早有记载,如《灵枢?厥病》及《甲乙经》日:“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先取手,是明指手中指尖,后取足,是暗指足中趾尖。有人对此理解为是指足大趾之大敦,是不恰当的。《素问?缪刺论》刺尸厥,是先刺隐白,涌泉,继刺足中趾尖,再刺劳宫,最后刺中冲。其后《千金》等书,对足中趾尖也多有应用。可见中趾尖的应用,早为古人所重视,而现时则很少有人注意及此。
  因此,根据阴阳十二经在手足分布的规律,则中趾尖自应为足厥阴经之井穴而循行于足底,但牵一发而全身动,就必须把传统的与足厥阴经有关连的各个经穴重新组合安排,由于相沿已久,是很难办到的。如果在临床上把老大敦的适应症移用于中趾尖,作为新大敦看待而两相对比,就可见到这并不是无凭推理而是有其实践凭证的。有关实例在“案例”中再作说明。
  2.足少阴经在足部分布欠妥。小趾尖既为足太阳与少阴的连接点,自应与其他诸经一样,井穴应列在趾端,在小趾内侧甲角也应当有井穴存在,不应使之远居足底。且劳宫与涌泉,一在手心,?在足心,劳宫为手厥阴经之荥穴,则涌泉也应为足厥阴经之荥穴,方能上下相称。再则关于足少阴经在足部的走向,《灵枢?经脉》仅说是“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并未指定是“绕踝”行走。故也有待验证。
  3.厉兑穴的位置应以《本输》为准。应该首先说明,古代对手指与足趾均称为“指”,五指的划分是大指称为大指或拇指;次指则称为次指或大指次指;中指则称为中指或中三指;四指则称为四指或小指次指(又称为无名指或环指);小指则称为小指。嗣后为了使手足有所分别,才有“指”与“趾”之分。
  足阳明经按照《灵枢?经脉》原文,正经是循胫骨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问,从足跗别出一支,入大指问出其端。又从三里处别出一支,下入中指外间。这就明显地说明中趾内外侧与大趾之端,这三条路径同是足阳明经所止之处。但中趾内外侧并未设穴,经文也未明言是在次趾外问。因此足阳明胃经在足部的关系也是混乱的。按照手足阳明经上下应称的关系和《本输》之说,则是“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这就与手足阳明经的上下关系符合,而对《经脉》之说和沿用已久的次趾外侧爪甲角的厉兑穴的位置,均应予纠正。
  4.足阳明少阳与厥阴经在足部的分布混乱重叠。不仅足阳明经在足部的分布混淆不清,而且也与足少阳与厥阴的关系混乱重叠。《灵枢?经脉》说是“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外间出其端。”《营气》也说是“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问,合足厥阴。”可见足阳明少阳与厥阴三经,都认为是出入于
第一二跖骨之间这一狭窄区域。这种分布关系不能认为是合理与事实相符的。
  5.足阳明经筋的分布与其余诸筋不符。在《灵枢?经筋》中有十一经筋是与各经的井穴紧密依存,只有“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而与《经脉》所云足阳明之经下至巾指内外问的关系符合,但又与次趾的关系不合,使次趾在经筋的位置上又出现空白。这也是经筋学说的不足之处。
  6.足少阳经在头部的分布不当。由于头部为诸阳脉之聚会而网织交叉,因而在经穴的安排上就难免出现张冠李戴,彼此混淆。姑不论足阳明胃经头部的起穴有头维与承泣的不同,以及其他经穴序次未尽相宜外,特别是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由完骨突然向前转向阳白,又由阳白再突然再折向风池而下行。这种“之”形的曲折,是不能获得实例作为佐证的。尽管这种布局是无足轻重,但在理论上却值得商讨。
  
第二节  经脉系统与心血管体系的关系
  一、古人对经脉的认识首先是以心血管体系为依据
  在人身的经脉系统中,由于血管体系在四肢的分布状况最为明显易见,因而也就为古人所首先注意到使之成为经脉系统当中的一个主要内容。《素问?宣明五气论》:“心主脉”。《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五运行大论》:“心生血……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脉要精微论》:“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经水》:“诸脉者受血而营之。”《素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吸脉五动……胃之大络名日虚里,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刺志论》:“脉实血实,脉虚血虚。”《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雾,上注貉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_f经脉……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外于踝之七,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本输》:“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独动不休何也……。”《根结》:“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枯竭。”以上所举之脉,经脉,络脉,孙络,经络,非血管体系而何!
  综合以上所述,以及对经脉含义的分析,可见“脉”乃是血液所居之处,通向周围的血管就叫经脉,胸腔里面的心脏乃是经脉的根本和经脉流行的宗气。经脉可分为两大部分,直行的叫经脉是舒直而深藏,横行的叫络脉,是纵横而浮露。经脉的虚实是由腕后的桡动脉来测知的。而呼吸与脉搏则是一与四之比。这不仅是和心血管体系是完全一致,而且经脉与络脉的经络关系也是十分明白的。
  二、血管体系之经络在《内经》中的有关论述
  《素问?调经论》与《脏气法时论》中之“经”,主要是指较大血管之“经”,以“调经”作为篇名,与特有经络体系的关系并不密切。在《调经论》中所指出的神、气、血、形、志之五有余五不足的补泻法,就是针对五脏经隧的补泻法,故着重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和守经隧的重要意义。隧,管道也,特有的经络体系是没有管道可言的。在《脏气法时论》中,对针刺血管之“经”用于五脏病的治疗,又有着重的说明。
  在《调经论》中,除“形(脾)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既可以认为是身体表面大小血管之阳经阳络,也可以认为是特有经络体系的阳经阳络,作为双重理解外,其余均是以血管之经络为主。如:
  “神(心)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则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虚络是指塌陷与隐伏不显之小缸管,相对的就是充盈浮露明显可见的盛络。刺小络出血,尤中大经,正是指血管体系之经络。斥,王冰注:“推也。”勿之深斥,即不能推针入内过深也。而对虚络来说,则只宜按而致其气,刺而利其气,以疏通其经脉。致,招致也,即引导与激发之意也。
  “气(肺)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即气有余者虽用泻法也不能伤筋出血,使真气受损。虽为不足则只能用补,更不能出气。(关于针刺血管的补泻问题,下文再作讨论)。
  “血(肝)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咏中,久留而视,咏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即血有余者宜刺怒张或浮露之血管,以泻出其血;血不足者其血管必然隐伏或脉搏细小,宜审视其经血不足之虚经进针,留针时间要长,并细心观察,如脉搏由小转大应及时出针,不能出血。
  “骨(肾)有余则泻其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饧卜善|=I:“然筋当是指然骨之筋。”即可对然骨之F的青筋出血。复溜虽是特有的经穴名称,但在复溜穴之下,正与胫后动静脉相当。
  在论中又说:“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刺留血奈何?视其血络,剌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什么叫“孙络水溢”?就是今之所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体液外渗。这是由于较大血管中血流阻滞所造成的,应该刺络放血,使停滞有害的血液得到宣泄免生他患。又说:“病在脉凋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这当然是指血脉之脉,与血络之络。可见《凋经论》中之经,络,虚经,盛经,大经,大络,小络,盛络,孙络,血络等,都是指血管体系而言,其中虽与特有的经络体系有其相关之处,但在主次关系上是不能含糊的。
  《脏气法时沦》对于五脏病与刺经的关系指出:“肝病者……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取血者;心病者……取其经,少阴与太阳舌F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睥病者……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肺病者……取其经,太阴足阳明之外,厥阴内血者;肾病者……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另如《灵柩?五邪》:“邪在肝……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邪在肾……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把“刺经”与出血联系在一?起,则“经”胙血管而何!
  《索问?皮部论》、《经络论》与《缪刺论》中之络,主要是指皮_F小血管之络。在《皮部论》中所列举各种浮络的色泽变化,也不能认为是属于经络系统之经络,假如特有的经络体系中之浮络、肉眼也能见到,则经络体系早已从形态学上得到证明。可见十二皮部中之浮络,乃是指身体表面广大面积之毛细血管而言。论中首先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说文》:“纪、别丝也。一丝必有其首,别之则为纪。”就是说,如果要对皮部作出划分,就必须以各经主干之经,与分支之纪作为依据。各经都是如此,就连互相纠结的经筋与不同骨骼的长短,都可包括在皮部的范围之内。可见这对所有的不同经脉体系都是说得通的,并不是单指特有的经络体系。在论中所列举的三阴三阳皮部中浮络的色泽变化,如色青则痛、黑则痹,自则寒,黄赤则热等,皆是毛细血管可见的功能状况,并不是特有的经络体系所呵说明。在《灵枢?经咏》中也说:“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则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手鱼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H而一取之,血尽而止……。”《邪气脏腑病形》:“鱼络血者,手阳明病。”这些都是指血管之络而言。
  存《皮部论》姊妹篇的《经络论》中,更有进一步的证明,《经络论》虽是以经络命名,但其内容与特有的经络体系并无直接关系,也是以毛细血管的舒缩与色泽变化,作为中医望诊的一个方面。所谓“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这就是说,因为经脉深藏,其色泽不会冈内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络脉浮浅,即能因内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不』卜…种的色泽改变。可见《经络沦》既是《皮部论》的补充,州时更可见剑《内经》有关经络学说的内容与涵义。在《缪刺论》中首先指出外邪中人的先后层次关系,如邪舍于经、内连五藏,必治其经。如邪未入藏、流溢于大络,而出现多样的病症时,就要用缪刺法以刺络。在刺络诸症中,明言出血者虽仅有7条,其余大多是刺手足指尖(爪甲上)为主,而在刺手足指尖时无有不出血者。并着重指出缪刺与巨刺虽同属左右互取而巨刺则是“必中其经,非络脉也。”可见这种刺经与刺络,正是血管之经络。在论中最后又指出:“凡刺之数,必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经脉可视,当然是指血管,必须循经按切,明其虚实,进行经剌。如身形有病经脉和调尚未受邪者,就应采用刺络的缪剌。并对皮部中可见的充血小血络悉皆针刺出血,方可尽去其邪。如果认为刺络与刺经,不是属于血管之经络,则又将如何解释。
  在《素问?缪刺论》,《调经论》,《皮部论》以及《灵枢?百病始生》等篇章中,均曾指出外邪中人先后深浅的关系。即先由皮毛而至于孙脉,络脉,经脉,最后至于藏府,这乃是外邪由浅入深、与人体各种经脉组织的一般先后与层次关系,决不是单指特有的经络体系而言。
  《内经》所常说的盛经,经盛,盛络或结络等,均是指膨胀与可见之血管《素问?刺疟篇》:“疟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水热穴论》:“盛经者阳脉也。”《诊要经终论》:……阳明络者,……其上下盛经不仁则终矣。”《灵枢?根结》:“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
  缪刺的取义:第一是指明这是左右互相交错的一种刺法,缪,错也。错读厝,交互也,《楚辞?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缪又读楞(读鸠),绞也,绞者交也,交结之也。第二是指明这是一种深奥的刺法.《庄子?则阳》:“圣人达绸缪”。注:“绸缪深奥之意也。”而缪刺正是?种左右交错的深奥刺法。E冰谓“缪刺言所刺之穴应用如纰缪纲纪也。”意为此乃左右互取之准则。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所谓结络脉,即浅静脉之连接交叉处。把经,络,经络,孙络,以及结络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可雄辩地说明古代的经络体系与学说,是包括血管在内而言的。
  酒后血管舒张状况,也是血管经络的佐证《灵枢?经脉》:“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这是说当饮酒之后,首先将是毛细血管的络脉扩张,而后经脉之气也呈现旺盛。《素问?厥论》:“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又是说当饮酒时,由于小血管的络脉扩张,而大血管的经脉血容量就会相应地减少。此处的经脉,络脉与血管的关系,也是十分明显而自然的。
  络脉分为阴阳,主要是指小血管之位置而言,《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所谓阳络是指浮浅可见之小血管,如鼻腔之小血管;阴络是指深藏难见之小血管,如肠腔之小血管。故阳络伤则为衄血,阴络伤则为后(便)血。如果是腹腔积血,当是由肠胃外膜之小血管受损而来。可见此处阳络与阴络,乃是血络之络,与经络体系的阴阳关系并不密切。
  血管体系之经脉与经络的病变是血泣不通的肌脉痿痹  《灵枢?经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痈疽》:“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素问?气交变大论》:“其藏心,其病内在膺肋,外在经络。”《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留,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血不通……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至真要大论》:“血脉凝泣,络满色变,或为血泄。”《痹论》:“痹在于脉,则血泣而不流。”《痿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咏痿……心热者色赤而络咏溢。”《离合真邪论》:“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这些都是血管之经脉与经络的病理变化,而不能用其他经脉体系强作解说。
  针刺血管之经脉与络脉,呵依肢体部位与肌肉纹理而随宜选用,《灵枢?寿天刚柔》:“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阳动而阴静,四肢多动少静为阳。浅静脉在四肢的分布均以内侧为粗大浮露,因此在四肢内侧的疾病,应刺其内侧较大血管之经脉。如在外侧由于浅静脉纤细隐伏,就应刺其较小血管之络脉。又《官针》:“分刺者剌分肉之间也。”所谓分肉即肌肉之分界明显处。相当于两肌肌鞘之间。在《素问?调经论》的微刺法中,进一步指出“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凡属两肌分界之间隙,均为血管稀少之处,故可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因此刺经与刺络是直对血管出血的刺法,分刺是避开血管不出血的刺法。
  针刺血管之经络,也应与不同气候相适应,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曾分别说明因外界气候不同,血管的舒缩与机能状况也就不一样,因而刺经与刺络也就应有所选择。
  三、血管体系之经络在针刺疗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可见属于血管体系之经络,不仅可以用经脉的生理病理以及与各种联络体系一般的分布关系作出说明,更为重要的是在针刺治疗方面的确切例证。《素问?针解》:“-一针皮,j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所谓脉,当然是指血管之脉。针刺血管之脉,常用的和早为人所共知的是刺破血管使之出血;还有不常用和为人所忽视的只是按摩血管,不令其出血。分述于下。
  (一)针刺血管经络出血的作用和方法
  1.针刺血管经络出血的意义和对“以经取之”的理解。箴砭是刺法的萌芽,刺法也可说是先从出血开始的。《灵枢?禁服》:“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泻其血络,血尽不殆。”《九针十二原》:“菀陈则除之”。《小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素问?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灵枢?忧恚无言》:“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故刺脉出血,具有开郁决滞,散结通经,去瘀生新,泻热解毒等诸种功效。
  在《内经》有关篇章中,针刺出血的适应症,除《素问?调经论》与《藏气法时论》是五藏病为主,《缪刺论》是对杂病为主外,而对疟疾(《素问?疟论》、《刺疟篇》)癫狂(《灵枢?癫狂》)与腰痛(《素问?刺腰痛论》)更是以刺血作为重要手段和以专章进行论述。如《灵枢?杂病》,《热病》,《寒热》、《周痹》,《五乱》,《官针》,《厥病》,《寿天刚柔》以及《刺节真邪》等篇,对于出血的适应症,均有散在的记载。
  针刺出血的另一作用,就是在虚实不分的情况下,可用以调和经脉或是作为针刺补泻的准备。在《灵枢?经脉》各经的条下,均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一段文字。后人大都认为“以经取之”是指经络体系本身之正经而言,但如细心考究,“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自应以各经之本身为依据,而“以经取之”,明明是另有所指,当以各经分布范围内血管之经为宜。这并不是出自臆测和杜撰,《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凋之。”《血气形志篇》:“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灵枢?水胀》:“肤张水胀可刺耶?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王冰日:“凡刺之道,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渭得道;经络有血而去之,是谓守法。犹当揣形定气,先去血脉,而后乃平有余不足焉。”足以证明“以经取之”是指血管之经与取其经血而言。降至后世,血管之经早为人所曲解,更不论先出其血管之经血而后再对经络体系之本身进行补泻矣。
  2.针刺血管经络的不同刺法和名称。由于血管粗细不等,深浅不一,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刺法和名称。而刺经与刺络,在《内经》中则属J:重要地位。《灵枢?官针》九刺条日:“三日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日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所谓大经,即直行与可见之血管,结络是指小血管互相交接或是指大小血管之互相结合处,经分是指血管分叉之处。《官针》又日:“病在经络固痹者取以锋针。”锋针正为出血之针,而此处之经络自应为血管体系之经络。又五刺条日:“二日豹文刺,豹文刺者前后左右针之,以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豹文斑点成簇,豹文刺也是簇针法之一种。即在某一病处前后左右同时进针,必须刺中其经脉,以取其经络之血。如认为在人身之前后左右皆行进针者称为豹文刺则误矣。《寿天刚柔》:“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故刺脉出血也称为刺营。可见《内经》中之刺经,经刺,刺络,络刺,豹文刺与刺营、刺脉等名称,都是指针刺血管之经络而言。
  3.针刺血管经络的所见和部位选择。《灵枢?血络论》对于针刺不同血管的各种所见有具体的描述。如“针刺血出而射”,是刺中动脉。“血出黑以浊”,是刺中静脉。“发针而肿”,则是皮下出血之血肿。至于“血出清而半为汁”,则是血块收缩后所析出之血清。认为这是刚刚饮水过多、水与血未曾混和所致,是错误的。
  关于出血部位的选择,在《内经》的许多章节中,均有具体的说明。如《血络论》特别指出说:“……相之奈何?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审视谓之“相”,血脉盛坚是指充实饱满之血管常是横暴青紫,而无固定处所,小者可细如针体,大者能状如粗筋(筷)。必须审视清楚以之作为准则而泻血施治。《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处必有盛络横加于大经,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于义亦同。
  《素问?举痛论》:“扪而可得奈何?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三部九候论》:“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因此除“视”而外,还应与扪索相结合。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切循其经络之凝滴结而不通者,此j二身皆为痛痹……其结络者,脉溘血不和,决之乃行。”《九针f。二原》:“……必无留m,急收珠之……审视血脉,刺之无殆……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针中脉则浊气出。”此处之“血脉”,以及《调经论》与《血络论》中之“血脉”,均是指充实饱满、血液停滞之血管,而不是畅顺无阻血脉流行的管道。水之清澈不流者谓之澄,在血液停滞之处不仅视之有异于他处淤积之状,而切之也有异于他处坚实之形。这就是针刺出血的最适宜所在。
  《灵枢?经脉》指出另一选择出血部位的法则是:“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去其邪,留之发为痹也。”即凡是通过主要关节的都是属于经脉的直行血管,而血管分支的络脉都是横行曲折经过绝道,在通过关节之后又在皮部中交接会合而浮露外见。绝是横越之意,绝道是横行别出之道。故凡刺络脉者必在其交接饱满之处进针,即或纠结膨胀之处不显,也应直刺其旁行别出之浮络,以泻血祛邪,不然是会发生闭塞不通的病候的。
  综上所述,可见古人对于针刺出血的部位选择,首先是要看清有无膨胀浮露之血管;其次就是要用手循经扪按有无僵硬纠结之处,因为血液凝滞的血管可以坚硬下陷而不浮露;再其次就是要用指头切触,以确定最适宜的针刺部位。如果以上这几种方法都不满意,就以静脉分叉处之浮络为宜。这些方法仍是今天刺血L的准则。
  4.针刺血管经络的各种失误。这在《素问?刺禁论》中已有着重的说明。论中所谓中大脉显然是指刺中动脉而言,如“刺跗上中大咏血出不止死,”这是误伤足背动脉。“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这是指误伤肘膝窝的动脉。“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是误伤腹股沟之动脉。“刺臂太阴脉,血出多立死,”是误伤桡动脉。论中的“刺足F布络,血不出为肿。”“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自然是指皮下血肿。
  所谓内陷与内漏,是指伤及深部血管之内出血。如“刺客t人内陷中脉为内漏耳聋。”“刺眶上陷脉出血为漏为盲。”“刺手鱼内陷为肿。”“刺脯肠内陷为胂”等皆是。又如“刺舌下巾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痞。”“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也是出血过多的不良反应。可见出血不当的各种后果,古人早有深刻的教训,并已引起高度重视。
  (二)针刺血管经络不出血的作用和方法
  1.针刺血管经络不出血的意义和工具。针刺出血与不出血的区分,前者是刺破血管壁,属于泻法的范畴;后者是不穿透血管壁,属于补法的范畴。在不穿透血管壁时,多以镊针为宜。《灵枢?官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提针。”《九针十二原》:“三日提针,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九针论》:“三者人也,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圆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由于提针的针锋像黍粟一样,是圆而微尖,在入针及脉(血管)时,不易穿破血管而中脉出血。对血管壁能具有按摩触压等作用,因而就能“以致其气”。致,招致与引而至也,致气也就是导引与激发经脉之气。故具有补的作用。
  2.针刺血管经络不出血的手法。
  (1)只能用提针的针尖在血管壁上轻轻反复按摩,不能使针深入。这在《素问?调经论》对虚经与虚络的刺法中已有说明,即“按摩勿释,着针勿斥”之意。按摩勿释者,是对准血管壁,反复按摩,不能释手;着针勿斥者,斥,推也,也不能推针深入也。
  (2)要对被刺之血管先行按压,脉之跳动者应按之不跳,脉之可见者应按之不见,而后再行进针。《灵枢?官针》:“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即指这种手法而言。
  (3)留针时间要长,出针时速按针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滴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瘠,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亦即宜用补法运针之意。又《官针》口:“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纳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这也就是锶针与《调经论》对虚脉与虚络刺法的应用。
  (4)用针时态度要严谨,运针时不能过分摇动针身。《素问?诊要经终i仑》:“针刺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即在刺痈肿时,能使毒血及邪气外泄,就要摆大针孔;如为通调血脉之经气,就要避免针孔开大,免使经血外流。
  通过系统论证与综合理解,可见血管体系既是经脉(络)系统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针刺疗法不可缺少的环节。古人只能先从有形可见的』fIL管体系之经络,逐步发现和过渡到无形可见的特有体系之经络。离开r血管体系之经络,对古代的经络学说与针灸治疗作用就会割裂不全;撇开特有的经络体系,就会对针灸治疗的作用机理大踏步向后倒退。由于血管经络在针刺疗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才在着重论灸的同时,不厌其烦地作了相应的说明。而灸法对于血管来说,就不能与针法相比。
  
第三节  经脉系统与经筋体系的关系
  一、经筋体系的组成
  筋是肉中之力,故从月从力,又从竹,象竹之多筋有力,经筋是指经常存在的肉中之力,对伞身的骨骼与肌肉等起着支持附丽的紧张与有力的作用,是经脉系统中的一个独立体系与组成部分。《灵枢?经筋》按照1一二经脉的体系,根据人身经筋的分布状况也分为十J二个部分,在篇中可以明显看出是包括着肌腱经筋与神经经筋两大部分在内而言的。
  (一)肌腱以及腱鞘与筋膜部分
  肌腱是由骨骼肌所组成的连接关节与组成人体支架不可缺少的组织,人身运动机能的发挥,形态结构的完整,都是由肌腱来承担的,将其连接部位及其病候,根据《灵枢?经筋篇》的原意列表说明如下,以见经筋体系与肌腱、腱鞘及筋膜的关系。
  (二)颅脑与周围神经部分
  人身的经筋与神经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在《经筋》中也有明确佐证,分述于下:
  1.手三阴三阳在前臂的经筋与臂丛神经的关系最为明确:如手太阴阳明的经筋是属于桡神经范围;手厥阴少阳的经筋,与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关系极为一致;特别是手少阴与太阳的经筋与尺神经的关系完全相符。如手太阴肺的经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这用尺神经沟处尺神经被触而引起小指酸麻的现象,来作为手太阳经筋的证明更是前臂三条主要神经即为手三阴三阳经筋,乃是不容否定的例证。 
十二经筋(肌腱)连接部位及病候简表
连接部位
手三阴
太阴    鱼后 肘中 肩颐 缺盆 胸里
少阴    腕锐骨 肘内廉 胸中
厥阴    肘内廉 臂 腋
手三阳
太阳    腕锐骨后腋下耳后颔
阳明    腕肘外顿
少阳    腕肘头角
足三阴
太阴    内踝髀脐
少阴    踵内辅下阴器枕骨
厥阴    内踝前内辅下.阴器
足三阳
太阳    踝膝 踵 胭 踹 外 臀 枕骨 鼻 肩禺 骨
阳明    跗上膝膝外廉辅骨髀枢缺盆鼻 耳前
少阳    外踝膝外廉伏兔尻缺盆
病  候
根据经筋的分布状况可见均与肢体关节紧密相连或正当肌肉缎密之处,故其病候的共同特征就是关节强直肌肉收引(转筋)疼痛拘挛或是弛缓痿痹这都是和肌腱的病理分不开的。
  2.手足三阳在头面的经筋也与脑神经的关系十分相近:手太阳之筋结于耳后,入耳中出耳上,故筋病的见症为耳鸣痛;手少阳之筋系舌本,筋病则舌卷,手足阳明之筋结于烦,故在面部的见症为引颊移口,而与面神经麻痹或痉挛相一致。这与第三对脑神经的病候实难强分。而足少阳头部经筋的见症更可以说是颅脑神经病候的典型。如“……维筋急,从左之右……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这与锥体交叉的解剖关系及病理表现完全相符。可见古人对于神经病理早已有了详细的观察,并且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和有了确定的命名。
  二、经筋体系在针灸疗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肌腱经筋的地位和作用
  《灵枢?经筋》对于肌腱及腱鞘等处经筋之为病均是直取患处“燔针韧刺,以痛为腧,”从未说明其宜取何经何穴、以及对全身病的治疗效果。《素问?长刺节论》也说“病在筋,筋节挛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刺筋上为故,不可中骨也,”这对肌腱经筋之为病,两者的治法是一致的。
  燔针即是火针,又称烧针,用火针进行针刺,古称烨刺,这是有效的针刺方法之一,至今仍沿用不衰。
  (二)神经经筋的地位和作用
  1.针灸作用是人身经脉系统的综合反应,不是纯神经论的观点所能解说。目前已经充分证明大脑高级神经的各项功能对全身各个组织与器官所具备的重要影响与作用,使之在现代医学中居f特殊地位。因而对针灸作用的理解也就大大偏重于这一方面,甚至一度有取经络学说而代之的倾向。当然在针灸学说领域内谁也不能排斥神经体系所具备的作用,但神经体系在这方面既有其本身的特点,同时也必须在其他体系的共同参与F,其作用才能发挥,任何方式的针刺或艾灸,任何不同部位的不同孔穴,都是包括着微血管、微淋巴管、神经末梢与孙络等在内而决不能单独存在,这就是说,灸或是针的治疗作用,既由各个经脉系统所分担,也是由各个经脉系统所组合,既不能用神经来代替经络,也不能用经络来说明神经,过分强调神经或其他经脉体系在针灸疗法中的作用,均是顾此失彼,以偏概全。
  属于经络体系全身的经穴分布,不仅与神经经筋的分布与走向是互相伴随与交错,而经穴体系本身也是经络与经筋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关系,除前臂的经筋与经络体系的手之三阴三阳经相吻合外,他如面部的大迎,则正当颏神经孔;骶部的八髂正当第1至第4的骶后孔,必须刺中神经孔其效方显,其余的孔穴亦莫不与神经分布密切依存。气以形为体、形以气为用,灸着肤和针入肉,所出现的酸麻l{长重,既是感传作用的先兆,更是神经反应的说明,如果没先有神经的感受作用,就没有感传的基础。没有感传作用,就没有经络轨迹的说明,因此神经与经络既是各有区分义是两位一体。
  再如,痛觉是神经中枢接受病理冲动的信号,止痛则是灸针临床的根本作用,没有痛觉就没有神经,没有止痛的功效就没有针灸。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即病理冲动特以疼痛,是向神经中枢发出信号,『面中枢神经接受信号后,就要动员体内一切储备力量,对患处施加影响与作用,以应付这种紧急情况,而针灸这时作为一种外援与外部力量,在人体十分需要的情况下其感应就可奔赴患处而发挥其效果。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所以感传才能以定向的方式进入患处。而在无痛的情况下,感传的定向关系就不能显示。因此就有理由认为神经体系信号的召唤与病理冲动对针灸作用的吸引,乃是针灸治疗作用气至病所的主要机制与基础。可见针灸的治疗效果既是经脉系统的综合反应,而针灸的感传现象也是经脉系统的综合产物。经咏系统的内容及在针灸疗法中的地位
  2.神经通路与针灸的感传途径叮用纵与横的关系作理解。神经体系是由传入与传出的冲动而发挥其调整与提高的各项功能,这就是大脑皮层必须先接受一个传入冲动,而后才能通过传出纤维到达各个效应器而发挥其功能,可见神经体系本身就是一种纵的关系,而由针灸作用所激起的感传途径,则是以病患所在为其终点,如左右可以互取,前后可以贯通,这就说明它是一种横的关系,这也可以把经络轨迹与神经通路作出区分。
  3.神经传导与经络感传可用隐性与显性作区分。I妇于神经体系外周与中枢传入与传出的关系均是不能为自身所感知,这就不能与在针灸作用下所激发出的感传现象相比。因而神经通路与经络轨迹也就存在着显性与隐性的差别。
  4.神经传导与经络感传可用放射与蚁行作出说明。凡是刺中神经分枝及神经f时,均可出现麻胀与闪电状放射,而根据经络学说所出现的感传作用,均是如风吹、蚁行,而缓慢前进,因此放射与感传也是神经与经络之间,所存在着的区别之一。
  
第四节  经脉系统与淋巴体系的关系
  一、十二经水是淋巴液分布的比譬
  全身淋巴组织自然也是重要的经脉体系之一,凡是血管神经与经络分布之处,也是淋巴组织分布之处,人体的淋巴循环,是踺康的“项重要保证。古人对其功能及其分布状况,虽无明确论述,但也有其线索呵寻,十二经水可能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的。水在体内的分布及其功能与作用,古人早就十分重视。在《灵枢?五癃津液别》及《决气》等篇中,概括地分为津和液两大部分,温肌肉、充皮肤、腠理开发,汗出溱溱是为滓;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其流而不行者是为液。行是行动与移动,“流而不行”,即可以流动但又不十分快速之意。由此可见,津是水的雾化物,而液则是移动缓慢的体内的水分。这正与储积和运行的淋巴管内的淋巴液,其流动是十分缓慢的这种情况相当。
  在《灵枢?经水》及《阴阳清浊》等篇中,又用地理上不同的水系作比譬,不同的河流由于流域不同,水的清浊多少就不能相同,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体现。至于所谓十二经水云云,不过是与十二脏腑互相比譬和比拟而已。
  二、足太阴脾经与淋巴体系的关系密切
  人身的淋巴器官,是以脾脏为其代表,有体内最大淋巴腺之称。在脾脏被摘出之后,全身淋巴结即将发生肿大而谋求代偿。而下肢的主要淋巴管可以认为是足太阴脾经的通路。足太阴经在下肢的孔穴与下肢淋巴管紧密依存。或是直接寄附于淋巴管之上。至于身体其他部分的经穴部分能与深或浅的淋巴管吻合,这是自不待言的,
  《内经》称,“足太阴之脉贯膈注心中”,“太阴主内”。又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这就可以理解为属于足太阴下肢及下腹的淋巴管,皆是向上汇入胸导管,因为全身的淋巴管是分布于深层组织及胸腹腔,故“太阴主内”。“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说明由睥脏所吸收来的水谷的精微最后是汇入左淋巴管(胸导管)及右淋巴管。“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是说明淋巴的回流与运行,除淋巴管本身的收缩,淋巴管外压力的变化及淋巴液不断生成这些因素外,更是和肺脏呼吸的推引作用分不开的。由此更可证明淋巴体系是人身经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在灸针的作用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作用。
  三、淋巴体系在针灸疗法中的方法与作用
  针灸疗法对于淋巴体系所产生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就近施治
  病在何部治在何处,这本是灸针疗法的常规常法,即“在骨守骨,在筋守筋”之意。而在淋巴体系则应用更多,如局部感染沿淋巴管所出现之红线,即可在红线末端直刺出血,以阻止其扩散。如再沿红线每隔3~5寸加刺一针更好。如为慢性淋巴管炎,也可沿索状硬结分段针刺。如改针为灸,亦可在红线与索状物末端,用艾条熏灸,并渐次向病处移行。效果也极优异,且痛苦极小。
  (二)远近结合
  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常见病症之一,可取同侧阴陵深针,效果甚显。如直取痛处,因疼痛较剧,每为病人所拒绝。而在应用灸法时,不论是点灸与熏灸,其效果远胜于针,且可远近结合,分用或同用,即患处可以直接点灸或熏灸,再在阴陵熏灸,感传可以直至患处。
  (三)钦针排液
  当淋巴通路如有压迫、阻塞等病变存在时,在阻塞以下部位,因淋巴液回流受阻,每多出现肿胀肥厚,除可以辨明阻塞所在直取病处外,亦可用铍针浅刺出液。古人对此也有一套特有的针具和针刺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日:“风瘃肤胀……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筒之,而内之。以尽其瘃”。这就是说对于淋巴回流不畅、在皮下肿胀之处,可以用末如剑锋之铍针刺破皮肤,使液体外流;或是在刺破皮肤之后,纳入一管状引流物,使液体继续外渗。可见今夫的穿刺排液及引流法在古人早已应用。
  
第五节  经脉系统与皮肤肌肉的关系
  一、皮肤是经脉分布的原野
  皮肤是人体表面广大的覆盖层,人身属于经脉系统中的各个分支与体系,都包罗在真皮与皮下组织之间。故《素问?皮部论》曰:“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又曰:“皮者脉之部也。”就是说不论是直行的经脉与横行的络脉。都是受到皮肤的包罗和统束的。并用十二经络的分布范围作为全身皮部的划分。《经络论》对此又加以补充。故认为百病之生必先于皮毛,而善治者亦以先治皮毛为主。
  二、皮肤为经气藏聚的城府
  肺主皮毛而朝百脉,由于肺脏的呼吸运动,才能将经气向全身输送,并能使各个孔穴得到经气的灌注,有如经气藏聚的城府。这在《素问?经脉别论》中已有说明,也就是经络体系是以肺脏为中枢的根据。可见皮肤既是百脉包罗统束的囊橐,又为百脉灌输的原野与精(经)气积聚的集市。正因为如此,所以由灸针作用所激起的感传路径均是沿皮肤行进。古人经气流注的比譬与生物电的产生和传导,基本是相符的。据研究,骨骼的电阻是10倍大于皮肤的电阻。因此,无论为灸为针,从未见过感传是沿骨骼或是穿过骨骼而前进。可见皮肤对于生物电的传导与灸针作用的发挥,具有决定意三、皮肤肌肉在针灸疗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皮肤是外治法的必由之路
    在治疗学上给药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在古代大致是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种,现时才增加了注射法。而外用法主要是通过皮肤而发挥其疗效。经由皮肤给药优点很多,比如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不易发生药物中毒;避免胃肠道的刺激;可与内服药相互配合等等。清代吴尚先应用各种外治疗法,对全身多种内脏病均可发生伟效,是这方面的光辉典范,也是“善治者治皮毛”的具体应用。在针灸疗法中,除针刺可以经由皮肤作用于深部组织外,而灸法则主要是藉助于皮肤而发挥其效果。可见灸针疗法与皮肤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他如拔罐、推拿和刮痧等灸针辅助方法,都是建立在治皮毛这一原则之上的。
  (二)皮肤的病理反应是针灸取穴的依据
  皮肤的病理变化,不仪是属于皮肤本身所发生的皮肤病,而常是内脏病在身体表面的反应。即以皮肤病本身来说,也是与全身机能联系在一起的。以脚癣为例,其发痒,渗出与静止,均与全身情况变化有关。在内脏病既可反映于全身或局部的皮肤,而作用于全身或局部的皮肤自然也就可以影响到患病的内脏。作用于全身皮肤的治疗方法,如淋浴、按摩、熏蒸与包罨等皆是。作用于局部皮肤,对全身各部及内脏病进行治疗方式更多,其中当以各种贴药与针灸勾其代表。而在针灸治疗时,除应用特定孔穴进行针刺或艾灸外,其次就是直对皮肤的病理反应处针灸,其效果也非常优异,常可超出常规取穴之上。目前常是根据F述的皮肤病理反应,作为刺灸部位的标志:
  1.小红点或红色斑块。见于多种热性传染病及化脓性感染,特别在背部容易发现。形状大小不一,小如针尖,大如绿豆。颜色每呈鲜红,也有淡红或紫红。加压不褪色,边缘多清楚,可略行高出于皮肤之上。如将小红点挑破出血,或挑出红点下面的白色纤维状物,不但可以顿挫病势,也可由此获得全愈。
  2.小黑点或黑色斑块。这种小黑点与普通痣瘊不一样,突出于皮肤之上者较少见,多是在表皮平面显露出小黑点,中心略可高出或略有凹陷,用针挑出,宛如植入在皮肤上的异物。有时好像痤疮(粉刺)一样。在溃疡病人甚为多见。挑去这种黑点,可以立即中止胃痛,但止痛时间不长,须在黑点处用灸法巩固。
  3.皮下块状或条状小结节。局部皮肤增厚,皮下组织较硬,并有结节状硬结,按之颇痛。有似皮下纤维织炎,常出现在背部及头项部皮肤。如直对患处针灸,不但可使结节消散,且可作用于某些相应的病变。
  4.局部皮肤过敏或迟钝。如某一区域内的皮肤虽经轻微的刺激,如按触及抚摩,常能引起疼痛、奇痒或酸胀等反应,或是加大刺激,加强刺激量也不发生反应。如对之进行针灸,除可改善局部症状外,同样也可作用于远隔部位的病理变化。
  5.皮下气泡。以脊椎两侧为多见,可为圆形、椭圆形或长形。用手来回轻轻按摩有如海绵,并有气泡样声响,酷似皮下气肿。
  6.其他方面。如局部皮肤紧张、隆起、增厚或发硬,或是柔软松弛、下陷、落屑(鳞片)等等变形变色之处,以及某一局部对温度及电阻降低之处,均是与体内某种病变存在着互相感应的关系。在接受针灸作用时,都能发生效果。
  (三)皮肤肌肉的疾病可以直接进行针灸
  主要是病在皮取之皮、病在肉取之肉,而不必牵涉到其他经脉体系。《灵枢?寒热》所说的“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这就是灸针治皮治肉的方法与原则。《灵枢?官针》日:“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如拔毛状,以取皮气。”以及其他各种浅刺与点刺法,均可用以去除皮肤之浮风浅痹,而收解表除寒之效。
  《素问?长刺节论》日:“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日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这是指病在肌肉者,即于叽肉之分界明显处大分小分进针,而不强调经与穴的关系。在《灵枢?官针》中之“分刺”即系指此而言。另如扬刺(直一傍四),齐刺(三针齐立)合谷刺(直一傍二,形如鸡足),傍针刺(直一傍一)、浮刺(一针斜入)等刺法,均系按照肌肉之深浅厚薄,以病为腧,而不拘于经穴。
  
第六节  经脉系统的联系和依存
  一、经脉体系与针灸的作用必须综合论证
  人体既是一种自动化系统的多路联系的整体,而多路的联系又须在整体的完整关系中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各个系统之间既不能互相取代,更不能彼此分离,都是处于互相依存与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之中。这种互为条件的依存性,正是人体各种组织与器官机能正常的主要保证。
  如果已经确认不论是经络、神经与血管等体系,都是经脉系统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针灸效果的一个因素,不是针灸效果全部或唯一的依据,则针灸学的内容乃是以全部经脉体系为其内容,针灸的治疗作用,自将由各个经脉体系所分担和综合。在针灸作用影响下,决不是仅对某一经脉体系发生作用而与其他体系无关。各种针灸方法,都是包括各种孙络如微血管、微淋巴管、神经末稍、经络的细小分支及体液等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决不能去除其中任何之一使其他体系不受影响和单独发挥其作用。如偏重于某一体系,而忽视其他体系自身与协同的作用,显然是一种偏见。
  医学上早已证明,即或是一种微小的局限性病变,也将是全身机能失调的一种反应,是全身病的一种局部表现。病理反应可以出现在许多方面,有的是以这一方面和这一体系为主,有的是以另一方面和另一体系为主。凡属病理反应所在,也为针灸作用最佳之所在,根据不同经脉体系的不同特点与反应特征,应用适当的针灸方法,自然可以在互相影响与彼此协调的情况下,缓解与消除局部与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反应与病理过程。
  二、针灸的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的经脉体系分别显示
  在针灸治疗中,各不相同的经脉体系是有着各不相同的地位与作用,而各不相同的地位和作用又是由各不相同的针灸方法所决定的。对不同针灸方式所获得的效果,必须给以不同的认识,而不能为一种思想所拘泥。在同一患者同一时间同一孔穴,由:F针灸的作用方式不一样,则人体可以通过不同的经脉渠道,出现不同的反应形式,收到近似或相同的效果,这乃是临床上常见的事实。以少商为例,同一喉痹患者,可以分别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急剧短暂的烧灼(直接麦粒灸、点灸或打灯火),或是以稳定持续的温和灸使之出现感传皆可获效。虽然是同时作用于经脉系统中的神经末稍、微血管、微淋巴管和经络,但在解释其效果与作用时,就可从不同角度出发而各有偏重。既可以认为是作用于血管由出血而获效,也可以认为是作用于神经末梢由反射机制而获效,也可认为是由经络的感传作用而获效。在这三者之间,虽各有其理论根据,但可以明显看出虽属同一部位,而不同的作用方式,就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其作用。因此在解释针灸作用机理时必须根据其作用特点与反应特征,认清其主次环节,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解说和更为合理的作用。
  三、不同经脉就有不同的针灸方法
  全身不同的经脉,既有其自身的特殊体系与特有功能,而在接受针灸作用时自然就各有其特有的反应。这就不能干篇一律地对待,必须作出合理的选择与采用合理的针灸方法。
  虽属同一针具,同样的火灸,由于经脉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就有多种作用方式与多种具体步骤。必须择具明宜,以病用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日:“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这就是不同经脉不同病症与不同针灸方法的经典明训。
  以针刺来说,《灵枢?官针》日:“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素问?针解篇》日:“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灵枢?终始》日:“在骨守骨,在筋守筋。”因而古代九针之制,就是为了取皮肤,取腠理,取肌肉,取血脉,以至泻血、排脓等不同用途而制定的。还要根据不同病位而有不同刺法,如取络血以络刺;取经血以豹纹刺;取皮肤以毛刺和半刺;取腠理以直针刺和浮刺}取肌肉以傍针刺、合谷刺、齐刺和扬刺;取筋脉以恢刺;取骨骼以输刺和短刺;以及在红肿处之赞刺等,均是因部用法,使用不同的针具,作用于不同的点和面,而不为某一经穴与某一针具所拘。
  以艾灸来说,虽然古代的直接灸方法比较简单,不适用于血管体系,但历代以来,各种的改进方法,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取得进展。何病宜直接灸,何病宜间接灸与温和灸,以及针灸联合应用之火针与温针等,就是不同经脉不同病症就有不同灸法的选择与应用。如与不同针法合观,自可相得益彰而收殊途同归之效。
  四、不同经脉就有不同的选穴原则
  这是经脉体系与针灸疗法的关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识穴知经,有经有穴
  《灵枢?本输》日:“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腧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经脉》日:“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卫气》日:“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能得病之高下。”《素问?气穴论》及《气府论》等篇,更是孔穴的专章。由于有了经穴学说,才能发展成为特有的针灸这门科学,并在经穴学说指导下,取得了临床上特有的效果,并且把针灸疗法与一般的物理疗法区分开来。这是针灸学说的精髓和基础。以下各法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补充。
  (二)定部守位,无穴无经
  《素问?刺要论》日:“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髓者。”《素问?调经论》日:“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官针》日:“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凡此诸说,均是指明凡是病患所在之处,即为针灸所取之处。《灵枢?经筋》可以说是以病为腧的专章,而不为经穴体系所拘。这种无经无穴的针灸方法,自上古以至近代,都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有穴无经,有经无穴
  在有穴无经方面说,所谓“奇穴”是指分布在经络体系以外或是未被收入十四正经的各个孔穴而言。自《内经》而后,历代以来,均有增益。特别是近代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有经无穴方面说,奇经八脉中就有六脉是寄附于他经而有经无穴,在其寄附的经脉上进行针灸时,其所发生的效果,是属于奇经还是属于本经?这就很难划分和强为解说。
  (四)经穴交错,从穴舍经
  不同的经脉体系在针和灸的作用下,既然均可发挥其自身所特有和彼此协同的功效,因而在针灸学说领域内的经穴关系就与经与络的关系一样,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经穴,凡是加作用于身体表面之某一点,使之产生治疗效果者,均可谓之穴。而沟通联系的许多体系均可谓之经。因而在十四正经经穴体系之外,凡是能采用针灸方式,通过特有途径而发挥治疗作用者,均可谓之经穴。属于经络系统的各个孔穴,仅是其中的一个体系,决不能包括和代替其他体系,古人对此早有所知。如《行针总要歌》日:“人身寸寸皆是穴。”以及现代《新针灸治疗学》中所说的:“周身到处皆是穴,幸勿局限十四经”。都是对这种情况所作出的总结和概括。有人认为针灸作用于经穴体系可以获效,而作用于非经非穴区域也能获效,因而对经穴学说抱有怀疑态度。这是对经穴关系与人身上到处有经、到处也有穴,认识不同的原故,并不是凡属于经络体系者始可称之为经穴,只不过是以经络体系之经穴为其代表和作为首选而已。
  取穴和选穴,虽是针灸的圭臬,而自古迄今“舍经从穴”早已应用于临床,不过未曾被注意与提出而已。有如前述,在对血管之刺法中,如“刺其结上甚血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刺郄中盛经出血”等等。在对经筋之刺法中,如“燔针劫刺,以痛为腧”,取经乎?取穴乎?以及沿感染淋巴管针刺泄毒诸法,均是证明。可见对经穴关系的正确理解,在针灸临床上是有其一定意义的。  

第四章 针刺与灸法功效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比较
  
第一节  针与灸的联系基础和作用机制
  针与灸本来是两种性质不同、作用方式不同的治疗方法,向来是针灸并称,使之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町见两者之间,必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共同的基础,决不是因为两者之间常常配合使用,故尔称为“针灸学”与“针灸疗法”。针与灸的内在联系及其共同的作用机制,可由下列各点作出说明。
  一、同以双相调节平衡阴阳为核心
  1.平衡阴阳是以双相调节为凭证。人体本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不论是生理作用的发挥与病理过程的衍变,都是处于阴阳转化和矛盾对立的运动过程之中,故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治病必求于本”,这就是指本于阴阳。因此不论用什么手段和方法,都是以恢复阴阳平衡为目的。《灵枢?根结》所说的:“用针之要在f知调阴与阳。”这就指明针灸作用是在于调和阴阳,这正是平衡阴阳的说法。
  有余可泻,不足可补,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有余为亢盛属阳,不足为衰竭属阴,亢盛的机能得到抑制,衰竭的机能得到兴奋,阴阳平衡,健康自可恢复。在平衡阴阳,双相调节的前提下,故不论为虚寒与实热之腹痛,均可取中脘与三里,不论为阴虚与阳亢之头痛,均可取合谷与太冲。针灸的作用其所以能百病皆治与异病同治,道理即在于此。这就是中医理论的正确与针灸疗法平凡而伟大之处。而针与灸互相联系的作用机制,首先也就是在于这一方面。
  2.阴阳互引的针灸法则正是平衡阴阳的具体应用。在针灸临床上,常有左右互取,以及前后上下的颠倒取穴法,必须根据阴阳学说才好理解,这在中医的阴阳理论上就是从阳引阴与从阴引阳的阴阳互引法,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就可有许多灵活多变的配穴与取穴法。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侧病可在右侧取穴,右侧病亦可在左侧取穴。从腰以上者属天之阳,从腰以下属地之阴,..卜半身病可在下半身选穴,下半身病亦可在上半身选穴,腰背为阳,胸腹为阴,前后互取,更为常用。又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在白天或夜间定时发作的疾病,而于昼夜相反的时间内选穴施治,可收显效,这也可从阴阳互引的法则中作出说明。
  二、同以连锁因果五行学说为指导
  (一)五行学说是以建立良性循环与打断恶性循环为宗旨
  字宙是一个大圆圈,人身是这个大圆圈当中的小圆圈,各种生理活动又是由许多更小的圆圈所形成整体的良性圆圈,病理变化又是在这一整体圆圈当中的一种恶性小圆圈,在生理的良性小圆圈当中打乱其一环,就可发生疾病,而在病理的恶性圆圈当中,打断其一环,疾病就呵痊愈。在人体内部,保证和保持生存的各种正常生理机制,和违害与破坏这些机制的病理变化,两者既是互相消长.彼此竞争,又是互为因果,彼此共存。事物的顺序衍进,就是资长和相生,反常的恶性推移就是相克和传变,五行学说,就是指明宇宙间万事万物莫不处于依维与制约的关系当中,才能维持着物质世界的动态平衡。治疗作用,针对罹病的组织与器官,改善其代谢功能,保护其形态结构固属重要,而掌握其因果规律,打断其恶性循环,却尤为重要,灸与针的作用,就是在平衡阴阳的基础上,以打断恶性循环与建立良性循环为目的的治疗手段。
  所谓良性循环就是相生,恶性循环就是相克。人体内部各种信息通路在生理情况下是互相联系与沟通相生的良性循环,在病理情况下就是彼此推移与相克的恶性循环。灸和针的作用就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促使其发生特定的感应,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中医治则之“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就是打断恶性循环的一种防治方法。
  (二)“神转不回,回则不转”
  这是五行学说的浓缩和升华,在《内经》上有“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的明文。这是对人身生理机能与病理衍变的高度浓缩和概括,也正是五行学说的注解和说明。顺序为转,倒退为回,人身机能的气血运行,只能顺序向前,决不能倒退向后。向前就是相生的良性循环,向后就是相克的恶性循环。如果恶性循环一经出现和形成,则人身的气血运行,也就不能正常地运转了。目前还是有人攻击五行学说为“玄虚”,“不科学”,试问这种高度概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说是真的不科学吗?!这是某些人的无知或偏见而已。
  (三)五行学说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和证明
  宇宙和人身都是一种因果推移的转化链,五行则是这个转化链上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的标志和符号,在承担疾病的人体来说足一个因果转化链,而在致病的各种因素特以各种致病的微生物来说也是一个因果转化链,因此改变病人自身或是改变致病因子的因果转化关系,都是一种治病与防病的重要环节,特别典型的以疟疾来说,就是一种周期性恶性循环,疟原虫的活动周期,一方面是它自身活动的一个圆圈;另一方面也是依赖于人身生理活动的许多圆圈才能完成。不论是用艾灸与针刺治疟,不外是在人身生理活动的许多小圆圈当中激起某种变化,改变疟原虫的外部环境,从而破坏和影响疟原虫的周期性规律,使这种恶性循环被打断,从而控制其发作与达到消灭疟原虫的目的。
  再以应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来说,也是根据这一思想体系所取得的突破性的成就。应用灸法治疗急性热性传染病既是根据灸法本身的特殊功能,改变流行性病毒的寄生环境,所作出的大胆尝试,同时也是与连锁因果的五行思想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过程的发热、休克、少尿、多尿与恢复这五个阶段,按照中医的观点就是“传变”,没有发热就没有休克,没有休克就没有少尿,如果在这种因果环节当中,打断其一环,则以后的环节自然就不会出现。以这种思想体系为指导,果然在发热期得到控制与消除,以后的各个环节就不再出现了,大大缩短了病程,提高了疗效。这就是以连锁因果五行学说为指导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是灸与针互相连系的作用机制之一。
  三、同以激发生物电疏通经脉为目的
  (一)经气流行是疏通经咏的主要形式
  人身是由不同器官与组织所形成的整体,是由直行的经脉与横行的络脉网罗交织的经脉体系把它们联系起来的。由于有了经脉体系的存在,全身各部之间才能不是各自为政而处于互相依维与制约的关系当中。因此不论是生理机能的发挥,与病理变化的出现,皆与人身的经脉系统息息相关。《灵枢?经别》说人身的经脉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正是对经脉的作用与意义所作出的高度概括和说明。而《素问?调经论》说是“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又进一步说明疏通经脉在治疗学方面的意
  灸与针的治疗作用,无沦为古人所说的“气至病所”,与今人所重视的感传作用,都是通过经咏出现的,而这种循经出现的经气流行,正是疏通经脉的表现形式,经脉疏通,血气自然畅顺,偏胜自然平衡,生理机能自然得到充分的发挥,疾病自然痊愈。故清?吴亦鼎说:“气流通即是补,非必以参芪为补也。”同此理由,则“气流通即是泻,非必以硝黄为泻也。”由此可见针与灸的治疗作用均是通过疏通经脉而显示的。
  (二)经气流行是生物的物理反应
  至于说灸与针这两种性质不同、作用方式不同的治疗方法,为什么都能激起经气流行而收到疏通经脉的功效呢?从物理疗法的角度与现代生物物理学方面试作说明砌理疗法中除冷冻方法外,其余大都是向体内导热与导电诱发体内生热与生电,各种理疗大多是将热慢慢传给人体,发生幅射与传导等作用,针刺主要是诱发体内生热与生电,而艾灸除了这种作用外,更可向体内导热与导电。人体本来就是一种复杂的电解质导体,在灸与针的激诱和导入等作用下所出现的局部电位差,就可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因而出现了经气流行,使经脉疏通,气血运行加速,组织营养增加,产生疏通经脉的治疗作用。
  四、同以改善病理基础调和气血为关键
  (一)气血不和是病理变化的普遍机制
  气血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个具体内容。中医对生理与病理的理解与治疗方法的拟定,莫不以之作为指导和依归。近代病理学证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由某种组织或器官三种基本病理改变所引起的,即代谢改变、机能改变和形态结构改变,首先将是构成与维持这一器官的基本物质、发生交换与更新的障碍,闪_面代谢过程发生紊乱,或转化为有毒物质,进而使机能失凋,衰竭或亢进,时H既久,必将导致在组织形态上发生异常,而血液的流通和供应也将随之发生改变,这又将加重其机能改变和代谢改变。反之,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如果首先发生改变,而功能代谢和血液供应的改变也将随之而来。因之它们之间不论是孰先孰后都是以气——代谢和功能,血——正常的血液供应这两大基本因素为转移,故《素问?调经论》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唐?孙思邈也说:“凡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宣通。”而灸与针的治疗作用,正是以平衡阴阳与调和气血为主要手段,尽管病理的具体内容是多样的,但生理机能的提高与血液供应的改善,这两者乃是治愈疾病的主要环节,认清和抓住这两个环节,就是抓住治疗学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因此就可以用具有普遍意义的治疗方法,以治疗具有普遍规律的病理基础,这也是阴阳学说在灸针作用方面的另一说明。可见中医对气血不和的病理认识,以及对这种机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不但与近代才被阐明的三项病理机制相符合,而且更能包括这三项基本变化于其中,这不能不令人叹服!
  (二)针灸调和气血可以对症治疗与异病同治中作出说明
  针与灸的治疗作用,早已一致认为其具有调整内部环境、增强抗病能力,使已经发生障碍的各种组织与器官的功能得到提高和恢复,促进其血流与淋巴流的重新活动,带走有害物质使之无害,使人体基本物质的供应和细胞代谢恢复平衡状态,这正是对“调和气血”的说明。
  临床治疗学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历来就分为治病与治症两大方面。治病就是针对致病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这认为是治本。治症就是对症治疗,认为这是治标。针灸的对症治疗不仅是治标而H同时也能治本。这是因为针灸治症足以调和气血提高全身功能为前提,从而达到减轻与消除症状的}1的,也就是说,在控制症状的同时,对疾病本身也有治疗作用。
  五、同以局部与整体生物全息为纽带
  人身是由许多局部所组成的整体,而在整体关系中,又寓存着许多局部,每一局部都是寓存在整体关系之上的。在生理上局部功能的发挥,必须有赖于全身功能的协作,每一局部与全身其他相应组织或器官,都可保持着一种息息相关或脉脉相通的明显或潜在的关系。所以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都是全身变化的一种表现,也是全身变化的一种反应。全身的反应和变化,既能导致局部功能障碍和失调,而局部的机能障碍和失调,也能引起全身的变化和障碍。因此在治疗方法上,既可从整体关系中影响和作用于局部,也可从局部关系中,影响和作用于整体,局部病症如采用药物内服治疗,这就是从整体以影响局部,整体病症如采用局部外用治疗,特别是针灸治疗,就是从局部影响整体。局部与整体是统一的,内治与外治的区别也是相对的。“生物全息论”的出现,对针与灸的作用部位,开拓了广阔的园地,诸如耳针、鼻针、眼针、舌针、手针、头针、脚针等等均可由全息论的观点,作出理解和说明。而对传统的循经取穴针灸法,更是一种新的补充和发展,值得重视!
  六、同以破皮损肉造成创伤为手段
  致病的有害物质与病理损害是多样的,而人体的反应则是有限和重复的,不同的原因均可形成头痛或腹痛,而不同原因的头痛与腹痛,均可取用灸与针的方法而收效,可见人体对恶性刺激的病理反应是重复的,而对良性刺激的生理机制也是重复的。以相同和相近的生理机制,以对待相同和近似的病理刺激,自然就可在千头万绪当中.运用其内在联系的特有规律,执简驭繁,而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果我们步随西医后尘重在治病,轻视治症,这就与针灸的作用不能切91占r!例如百会、上吊能治头痛,而能致头痛的疾病不下数十百种,倘若将这类的疾病,罗列在这类孔穴之F,那就繁琐无当,与针灸的治疗原则背道而驰。
  灸与针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以治症为主与同以造成创伤为主要手段,在直接灸时,常称为几“壮”,而“壮”乃是创与伤的意思,足指由艾火所成的创伤,而在针刺时,古代也有几痛(读委)之说,痛与壮同义,也是指被针刺的皮肉损伤,在灸则以引起灸疮化脓有效果为好,而针则是以针体较粗对皮肌刺激较重者为好。可见不论足灸还是针,都是以造成局部损伤所形成的慢性刺激作为治疗手段。在这一原则下,后世的割治、埋藏、挑治、以及穴位结扎等,都是和这种方法分不开的。
  七、同以定点刺激定向反应为目标
  不论是灸与针,都离开不了穴。所谓穴就是点,作用于一点,其反应既可及于全身,更多则是指向病处,“气至病所”,就是指这种定向反应而言。没有这种定向反应,就没有灸与针的治疗作用,没有这种定向反应,就不可能把灸与针联系在一起。
  八、同以求标求本标本兼顾为前提
  中医的标本学说和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在《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早有说明,大要不外是以疾病为本,症候为标,病是本质,症是现象。治疗方法既可以在标之症候为主,也可以在本之病原为主,即“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也可以把病本放在次要地位,直接以治标为:E;也可以把病标放在次要地位,而以病本为主。即“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病的手段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诸种原则。这就是说,治症与治病是同样霞要,不可偏废。
  以上足观IfjJ,痫‘.j疵足町以分别对待,缓急先后与轻重则各有不同,这当是偏重f对汤液的单相作用而言的,而与针灸的双相作用就存有相当的差异。在以J=的有关章节中,已经不止一次地提出过,针灸的作用主要是平衡阴阳与调和气血。在阴阳失调与气血不和的影响F,各种症状均可随之而起,在阴阳恢复平衡气血又复和调时,则各种症候自然就呵随之消失。针灸在以治标为主的对症治疗中,实际上则是标本同治,而治本更重于治标。在急则治标的情况下,虽然重在抓住发病的现象,自然也可影响到致病的本质。在以病因为目的的治本治疗中,则症状的消失自然不在话下。例如肝阳上亢头痛剧烈,取太阳风池是治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取肝俞以疏肝,阳陵绝骨以下气是治本(其在本而求之于本),这种标本兼顾、求标求本的思想体系和治疗方法,是针灸疗法的基本特点,是针与灸互相联系的主要基础,也是针灸优于药物之处。
  九、同以寓补于攻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素问?气穴论》对孔穴的作用,早已指出过:“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溢奇邪就是宣泄病理产物,通营卫就是发挥生理机能。因此,人身各条经穴本身,就起着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针与灸同属j:人为的物理刺激,都是对病理作用的一种攻击手段,但从补泻意义上讲,灸的作用则是补多而泻少;针的作用则是泻多而补少。这就表明灸法是先补而后泻,即在正气提高的情况下,则邪气自除;针的作『1J是先泻而后补,即在邪气得溢的情况下,则正气自复。因此,针与灸都是一种攻补兼行,祛邪与扶正并存的治疗疗法。
  十、同以因势利导适应需求为出发
  针与灸的治疗作用都是以适应需求为前提,故病理状态乃是决定针灸治疗作用的父键。钳‘灸平衡阴阳的双相调节,必须在病理状态卜才能娃爪。《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针刺与走法功效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比较
  引邰热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这就是说,当阳症和实症已具有泻的条件和要求,阴症和虚症正待有补的措施与作用,针和灸的物理『大l子在身体需要的病理状态F,自可顺水行舟,因势利导,产生其自身的调节功能。
  十一、同以生物物理学物理反应为体现
  1.针灸功效可以从物理治疗学范畴中得到借鉴。针灸作用本身就是属于物理刺激,物理疗法在天然与人工的两大类别中,品类繁多,但都是运用特有的物理作用,引起生物物理反应所产生的效果。针与灸自然是属于人]:物理疗法,许多物理作用,都能使组织温度升高,发生电荷、电位、细胞通透性、胶体状态、酸碱度、酶系统、分子结构、生化性质与生理功能等多方面的变化,形成生物活性物质,如组织胺或类组织胺,乙酰胆碱,以及某些细胞代谢产物及内泌素等,从而提高机体的调整能力和免疫机制。有利于病理过程向正常方向转化,促使疾病的好转和痊愈。这些都为针灸疗法所共有。
  要想达到物理治疗的作用,就需要有一套科学方法,如应用方式、剂量、时间及部位等,都需要加以考虑,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又与针灸疗法的基本原则相符合。可见针灸的作用与效果,既为其本身所特有,也为他种物理疗法所共有,因为针灸疗法的本身就是属于物理刺激。
  2.物理作用能提高免疫机制可能与促进干扰素的形成有关。f扰素是脊准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调节的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它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其重要性不亚于免疫系统。具有广谱性即几乎对所有的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片】,义具有选择性,即仅作用f异常细胞,对Il:常细胞作fH很小。在生理状态F动物细胞干扰素的基因是处r静I卜状态的,J{仃受到?定的刺激后,基『大1才开始活动,诱生i:扰素。而诱生干扰素的物质种类很多,统称为干扰素诱生剂。
  在针或灸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效果与干扰素的效果是十分相近的。特别是干扰素并不是直接地扑灭病毒,而是通过细咆的基因产生另一些蛋白质来发挥效能。这与针灸能间接扑灭细菌与病毒的作用更加符合。这可能就是人体在接受针与灸的作用下,就如同干扰素的诱生剂,当细胞干扰素的基因被激活,干扰素产生以后,治疗效果也就得以显示。这种设想当然是一种推理,缺乏实验资料的证明,但也不失为“实验针灸学”的一个新的探索内容。其他物理疗法所产生的效果,也可由此寻求解答。
  3.循经感传与神经反射,同时属于生物物理学反应。物理治疗的效果,西医的观点是十分重视神经反射与体液的作用,在体液方面的意义,中医的“经水”学说,已经有着类似和相近的内容,而神经反射学说,则与中医的“循经感传”,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对立,两者既是彼此抗衡,也是互相印证。是人体接受外来刺激,同时存在和互相协调的两种方式和途径。神经体系决不能脱离其周围环境与依存条件孤立地发挥其反射机制,循经感传也不能在神经麻木的肢体上,为患者自身所感知或被测出。从神经论的角度说,反射是物理疗法的主要作用机制。从经络学说的角度说,感传是针灸疗法的中心环节。感传现象完全是属于生物的物理反应,在物理作用的定点刺激下,局部能量蓄积至一定程度时,即可沿着固有的和有病理因素参与的某些或某种特有的联络体系运转和向病处运行,从而发挥与神经反射相协调的治疗作用,是两位一体不可分割。
  综观以上所述,可见针灸的作用机理,是既博大而又复杂,这就使我们在认识与理解时往往是注意了这一面,而又忽视了另一面,因而就没有一种学说能代替其他学说,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包罗其他学说,只有全面理解,才能重点突出,用以指导临床,自可心巾有数。
第二节  针灸与药物的比较
  一、针灸与药物相同之处
  1.针灸和药物一样,能提高和维护机体的功能和作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稳定机体的内部环境,使之不利于某些致病因子的存在和复制,进而达到控制和清除的目的。
  2.针灸和药物一样,能打断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打断病理作用的中间环节,这是治疗学上的一项重要手段。针灸的作用,不但与药物的效果相同,而且同以这种思想为指导而收到相应的效果。
  3.针灸和药物一样,能肃清和排除体内有害物质,安定内部环境。当机体的排泄与代谢机能失常,出现毒性物质的积滞和祛毒功能不足时,灸针与药物均可作用于物质代谢障碍,尽可能地除去或中和掉循环于血液或积滞在组织中的毒素。
  4.针灸和药物一样,也能有副作用出现,直接灸主要是灸疮与分泌物的不适,以及以后的瘢痕形成。即使是温和灸,如长期应用于头部、上肢或胸背,常可发生头昏,双目发红,鼻腔干燥。在腰腹或下肢长期施灸,可导致大便干燥,发生便秘。虽在停灸后均可很快消失,但也应作为副作用考虑。针刺的副作用主要是在超限抑制所引起的晕针,在神经机能脆弱及初经针刺者更易出现。(极少数病人也曾出现过与晕针相似的晕灸反应)。其次是进针运针以及出针后的后遗痛,是属不良反应抑或具有治疗意义,尚须慎重对待与研究。二、针灸优于药物之处
  1.针灸和药物不‘样,致病微生物决不会对其产生对抗与耐受作用。针灸作用的发挥,乃足促进人体lE常生理机能的提i岛,而不是依赖于外部某种物质的输入。只有在内部机能提高的情况下,才是健康的真正保证。
  2.针灸和药物不一样,在祛除致病因子的同时,虽长期应用,也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或造成腔道中菌群失调。而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对于人体正常的各项机能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干扰与影响。不论是旖灸或施针,除对局部组织有轻微的影响外,对内脏和全身除非操作不慎,决不会有损害作用。
  3.针灸和药物不一样,决不会形成习惯性与停药后药物反应。对某一药物如长期应用,因而代替了某种脏器的功能,改变_『内部环境就可产生依赖作用。如果骤然停药,即将使生活机能陷于瘫痪,或是使原有症状加重。而灸与针则决无此类情况出现。
  4.针灸和药物不一样,决不会因超过治疗的作用量而发生中毒。不论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针灸,或是针灸的作用超过最大的时限,都不会发生中毒而危及生命。
  5.针灸与药物不一样,决不会因配伍不当误犯禁忌。针灸配穴如同药物处方。处方不当误犯禁忌,轻则使药物失效,重则危及病人生命。而针灸的配穴不当,至多是减低疗效,决不会因互不协调的经穴同时应用而出现何种不良后果。
  6.针灸和药物不“一样,不受全身各种组织与器官的遮断和阻隔而有不能透入之处。由针灸刺激所激起的感传作用,可在全身各处畅行无阻。青霉素虽是常用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可以受血脑屏障的阻隔而使用受限。还有人体的某些组织如眼球的水晶体等,【天J血管缺乏,内服药及注射药均很难到达。而针灸的感传特别是灸感可以充满整个头面而尢处小到。对脑炎‘丁脑膜炎的患者效果明渺。7.针灸和药物不一样,不会出现变态反应,虽然因晕针而致的休克,有认为属血清样反应,为变态反应之一种。而在其他方面,不论病人的素质如何,均不会有变态反应出现。
  8.针灸和药物不一样,作用快捷,如鼓应桴,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末稍和感受器兴奋维持生命的中枢神经和调整相应器官的机能。任何药物均不能下咽即行奏效,必须通过吸收与分布。而针灸对f许多急性病来说,常足一经着艾或进针即行生效。尤其是对急救与止痛、消炎,其快捷实为药物之所不及。
  9.针灸和药物不一样,能调整和纠正体液的某些成份和调整体液的平衡关系。药物在这方面主要是依赖于从体外输入,以达到增损的目的。而针灸的作用主要是动员和充分利用体内的储备力嚣,以尽量维持平衡。例如霍乱与急性吐泻在一般的脱水情况下,可以不依赖于输液,在针灸的作用F即可得到控制。又如缺钾性瘫痪,也无须补钾,针灸特别是灸的效果,可以使其缓解。
  10.针灸和药物不一样,具有经济简便,一物多用与异病同治的最火优点,没有制造与保管的麻烦,而且艾叶是越陈越好,不会失效或过期。购买、采集、收藏均极方便,随身携带一套针灸用具,则百病治疗均在其中,fu』乐而不为战!
  三、针灸逊于药物之处
  1.针灸在人体功能衰竭的情况下,不能发挥补充支援的积极作用。由于针灸是以激发人体所固有的生理功能为主,当机体功能衰竭至一定程度时,此种激发方式已不足唤起反应。可以打这样‘个比办,当炉炭F富,化燃烧受l{II或不旺,町以通风助燃。如炭火L化为灰烬,虽有最好的通风设备.也不会使死灰复燃。而药物在这方面的补充和支援,可以使残灯再焰,f『Ii不是坐待油尽灯灭。此时刨‘灸最多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2.钳‘灸用f:预防疾病,其作用足值得怀疑的。虽然针灸呵以使机体非特异性的防御体系增强,但这是维持时间不长的一种短暂作用。根据现时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周血液中所能见到的各种免疫系统的功能,在针刺后确有升高,但到达一个高峰后即迅速下降逐步恢复至原有水平。由于针刺作用是一种异物反应,人体为了消除异物,就要动员一些非特异性防御机制,进行对抗和消除。当针刺撤除后,这些对抗与消除的作用也就很快消失,更不能唤起某种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如果应用直接的化脓灸,效果是会有所延长,这是因为刺激持续的原故。古人所说的“若要安,三里不能干”,当是指这一情况而言。因此若用针灸防病,并与疫苗接种形成特异性抗体相比,则存在着根本的悬殊。而且古人对于无病针灸早已提出过反对意见。《千金》、《外台》等书,对于无病小儿均有“戒逆针灸”之戒。《聚英》戒逆针灸条日:“无病而先针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之也。”如认为“未至而迎”,是指预防疾病而言,则“戒”字是不好解说的。
  3.针灸虽然对物质代谢障碍所形成的有毒物质的积滞具有解毒祛毒的功能,并对普通的蛇虫咬伤及某些毒性反应也可采用灸刺而收效。但是如因急剧的全身中毒,则将无能为力。
第三节  针和灸比较
  一、针刺的作用
  (一)针质的特点
    虽是同为金属物质所造成的针,但因金属的质地不一样,所产生的效果与物理反应也不一样。由金质所制成的针,不仅在进针与运针时滑利方便,而且目前已经证明针下的电位差较之钢针也大有提高。
    (二)针形的特点
  针的体积和形状,不仅决定着针的用途,更是关系到物理特性,古代的九针就是根据其体状而决定其用途。在今天则是以长短和粗细不同的毫针和三棱针为常用。而针身的粗细则可以影响到针效,细针虽不易出血,危害性小和病人的痛感轻微,但效果较之粗针也有所减低。粗针虽然易于出血,危害性可能较大,痛感增加,但效果也有所提高。这是由于针刺是一种急剧的损伤性刺激,透皮贯肉,必然有针孔的损伤与组织液向针孔中渗出。这种损伤在出针后也可形成为一种继发性刺激,因而粗针的效果也就较之细针的效果有所提高。
  (三)刺法的特点
  刺法是针刺的作用方式,不同的针刺方式就有不同的针刺手法。因此刺法是和手法分不开的。针刺作用是自进针、运针(包括得气补泻等各种手法)与出针三大阶段。也是在针刺过程中针刺技术的全部运用。因而针刺过程也就是手法过程。《灵枢?官针》可以说是刺法的专章,是因病因部,而有直刺、斜刺、深刺、浅刺,一针与多针,徐针与疾针等26种不同刺法。但由于手法的不同,而人体的应答性反应也就不同,特别是在针刺补泻时,其作用更是如此。所以循经感传现象常是在手法协助下才能出现。这种刺法与手法的特点,乃是传统针法所特有,而不是其他现代任何针刺变法所能比拟的。
  (四)针刺优点
  工具简单,操作简便,可以随身携带;痛楚较小,易为患者所接受;在某些场合较灸效为快;针治时间可以随需要而延长和留针埋针;针后不遗瘢痕。
  (五)针刺的缺点
    (1)操作似简而实繁,针刺方法看来似乎简单,但是如果要运用手法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如烧山火与透天凉等,使针下有热感。凉感产生,且能循经感传时,就颇为不易,必须手法纯熟,体力充沛。所以一个有基础的针科医生自幼即应练习太极拳与气功,决不是-刺二捻而了事;
    (2)效果虽快,每不能持久,故在许多慢性病例,必须长期坚持施治,针孔有感染机会,特别是在关节附近,能有r大J此而造成残废者,因此对消毒的要求就较严;
    (3)对同一孔穴也不能反复多次针刺;
    (4)有刺中内脏、犬血管与晕针的可能;
    (5)出针后能有针孔出血及皮下血肿,取穴必须准确,必须确中孔穴,针效方显;
    (6)单纯的物理刺激,无合并的药物功效,使用范围受限;
    (7)全身有许多禁针的区域,对体弱及久病者也不适宜。
    二、艾灸的作用
  (一)灸材的特点
  古人用艾绒作为灸材,自最初试用筛选以至成为后来的常规常法而载诸典籍,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沿用至今,绝不只是由于艾的易燃和单纯的温热作用所决定的,其中还包涵着未知的许多因素。同是一种温热作用,但凶产热的物质不同.而人体的反应也有小同。古人在这方面早已有了观察和比较,如《外台》卷}.九引《小品》厶:“小品论灸有八木之火……八木之火,凡灸用松木火则难愈;柏木火则疮多汁;橘木火则伤皮;桑木火则肉枯;枣木火则髓消;竹术火则伤筋,多壮则筋纵;杉I木火则脉渍;榆木火则伤骨,多壮则骨枯。凡八木之火,皆不叮用也。”卷一i卜八又口:“凡灸忌用松、桕、桑、枣、竹、柿、枫、榆八木之火,用以灸人,害人肌肉筋脉骨髓。”《医心厅》引《小晶》云:“杪I木之火以灸即陷脉,多壮即脉溃。”又口:“竹木之火以灸则伤筋,多壮筋死。”《红炉点雪》渭:“八木者:松火难痊;柏火伤神多汗;桑火伤肌肉;似火伤气脉;枣火伤内消m;橘火伤营j11经络;偷火伤骨失志;竹火伤筋损口。”《神灸经论》所载除桑、柘、枣、橘、榆、竹与t:述相同外,还有“金年i火伤神多汗”之说。以前有人认为灸的作用主要是在 “热”,任何能发热的物质 都可用来施灸,这是值得探讨的。可以先从日常生活谈起,以烹调来说,炊具的陶、铁、铜、铝,燃料的柴、煤、火油,食物品种的产地等,如各有不同,则虽在同一条件与火候下,食物的滋味即有明显的差别,这乃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不仅如此,而且不同热能,还能更变着生物的特性。以孵鸡为例,用人工热能所孵成的鸡,不仅成活率较低,而且母鸡天然孵卵的本能也大大下降。在农村都有这么一种体验,“炕鸡不肯抱窝。”可见热量虽同但热源不同,其中就蕴藏着某些尚未被发现的不同的差别。因此,用艾来作灸材,绝不单纯的是‘种物理作用,其中还有药理及他种作用在内。作者也曾做过多种比较,如烟叶、桑叶、木炭、硫磺以及电热等等,皆不能与艾热相比。艾热是温和舒适,刚柔相济。而其余不是干燥刚劲,就是涩滞无力。多年的经验证明,约有59.6%的病人在艾灸过程中,口鼻中町嗅到有艾的气味,这就决不是单纯地认为艾灸仅是温热对于皮肤感觉神经的刺激这种片面的认识所能理解的。
  (二)直接灸的特点
  在急性病例,如同针刺一样,在急剧强烈的刺激下,每可当即生效。如不使火力中断,同样能出现循经感传现象与灸感过程的三个基本时相(见后述)。而在慢性病例,则是通过灸疮这种续发性损伤、温和、持续与稳定的刺激所产生的效果。当灸疮的焦痂形成后,一般在5~7天焦痂开始脱落,有分泌物渗出(并非真正的感染化脓)。在第二周左右,渗出物最多,此期效果也最好。3~4周时分泌物减少,开始愈合,效果也就停止或减弱。可在原穴定期(5~7天)重灸,以加强疗效,或另换新穴。[太J此传统直接灸的主要特点,就是作用持久,刺激均衡,对慢性及久病具有潜移默化的为他种疗法所不及的优越之处,使疾病的好转和恢复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其他如割治、埋藏及穴位结扎等.也是?佯道理的不同方法)。
  (三)温和灸的特点
  由传统的直接灸进为现代的温和灸(不论为所采用何种形式,如艾条手持法与各种温灸器等,均不破皮损肉,故可统称之为温和灸),如与传统灸法相比,已存在着根本的悬殊。传统灸法艾火的作用是短暂的,或者说仅是造成灸疮的一种手段。而温和灸艾热的作用是反复的,虽不同于针刺,但与针刺的作用实有其相近和更为优越之处。它能不断地向体内导热与导电和诱发体内生热与生电。如能使其位置稳定,作用集中,时间延长,虽无须手法协助,亦可出现明显的感传作用。从广义上说也可称之为火针。由稳定持续温和灸所获得的许多感传现象与规律,不但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且能为经络实质作出许多旁证和说明。
  (四)艾灸的优点
  以直接灸单独言之,疗效延长,似慢实快。从表面上看灸效似较针效为慢,而实际是灸治时间虽短,但因灸疮的续发刺激而功效实长。可以在原处反复灸治,积累至数百壮以上。
  以温和灸单独言之,痛楚较之针刺更为轻微,极易为患者所接受,灸治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而延长,刺激量根据反应过程具有客观标准。对同一孔穴多次施灸后作用即逐渐积累。虽可形成一层黑色痂皮,在停灸后即自行脱落,不遗瘢痕。即或发生轻微烫伤仍宜在原处施灸,且可增强疗效。除心前区外,全身上下皆无禁灸之处。
  以直接灸与温和灸合并言之,灸具与灸材同样可以随身携带,操作同样简便,与针刺一样皆可及时收效。安全稳妥,最多也不过是皮肉受损,决无损伤内脏意外事故的发生。适应范围广泛,既适宜于体弱病久之慢性病人,更适宜于体壮病新之急性患者,特别是对热性病患者更宜灸治。操作单纯无须手法协助,感传作用可以自然发生。作用面积较之针刺为大,取穴稍有偏差亦无大碍。经济时间,直接灸可以维持多H,温和灸可以指导病人长期自灸,减少每f1就诊与施术的麻烦。
  (五)艾灸的缺点
  以直接灸言之,对病人的痛楚较大,术时是皮焦肉烂,术后是脓水浸淫,必须多日保护。使病人听而摇头,望而生畏。以致许多患者宁愿遭受疾病的折磨,亦不愿承受炮烙之苦。形成瘢痕,有碍美观,尤以在妇女身体的显露部位,更不愿着灸。选穴受限,如颜面、心前区、阴部、手足关节部位以及浅表动脉与大动脉所在诸穴,均不宜直接着灸,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以温和灸言之,在慢性病例,必须长期坚持灸治,要求速效缺乏信心与耐心者,每不易收全功。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灸效是远远超出针效,对目前重针轻灸的局面必须有所改变,再不能畸形发展而使灸效不彰。JD3
  
第五章 灸法选穴的基本原则与作用
  
第一节  灸法选穴的基本原则
  一、常用选穴法
  不论何种灸法‘彳针法,都离不开选穴,而选穴的方法不外足以就近与远道为t,敝根据这一共同基础,用以说明各种针灸厅法昕具备的基本功效与治疗规律。
  (一)就近(局部)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针刺直接作用于患部,古人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如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之处取穴,今人称之为就近取穴,两者的作用机制,都足以调整局部功能为置,提高仓身机能为辅的。种取穴法,凡ljJj患病器官邻近的各穴均具有区域性的就近治疗的作J}j,如头部各穴均能治头痛,眼眶周围各穴均能治日疾;耳廓周围符穴,均能治耳病,睃邪各穴均能凋理肠胃;腰骶各穴均能作用_rfji=『后阴及泌尿系统;胸背诸穴均能作垌心肺;pLl肢诸穴均能作H】】:火W,局痔f5取穴对J:患处的作用,既为就近取穴所特彳r,也能为远道针法选穴的基本原则与灸法的作用
  取穴所共有,不外是:
  1.改善患处血管和淋巴管之功能。使机能障碍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流重新再建,恢复维持细胞生命的物质供应,增强局部的营养,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渗出物之吸收,有助于减轻水肿和消退炎症。由于循环旺盛,可以带走或中和掉蓄积于患处的病理产物,打断病理的衍进过程,阻碍和减少病理产物的产生,减轻患病组织所发出的病理冲动,大大有利于健康康复。    。
  2.宣泄患处的病理产物。患处中心是病理产物蓄积最多之处,患处附近也是病理产物谋求出路最近之处,如果加作用于这些孔穴特别是针刺或火针,则病理产物自会更易得到宣泄;或是病理产物在灸针的作用’F,由于理化状态的改变,而减轻其毒性。尤以灸法对很多病菌与毒素,均有直接扑灭与中和的作用,在很多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初起、以及蛇虫咬等,直接在患处施灸,均有很高的疗
  3.作用于神经末梢及感受器。直接作用于患处及其附近之孔穴,既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及其感受器,向高级神经中枢发出冲动。激起全身与局部的各种反应,也可影响到经络体系,使感传向远处传导,产生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功效。
  (二)远道(循经)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针刺作用于远离患处之经穴,是由远而近,以提高全身机能为主、改善局部状况为辅的一种方法,其作用不外是:
  1.町以激起经气流行使气至病所。由艾灸或是针刺所激起的循经感传大多是向着患病区域与相应器官扩布,可以清除积滞在患处及与之相连属的病理产物和改变病理产物的衍变过程。
    2.叮以调整全身的功能。远距离的循经或不循经取穴,均具有调整伞身功能的作用,局部经脉的壅滞和失其畅顺,必然足以伞身功能失凋为其根源,[太J此在远离病处取穴,就叮统筹兼顾而收到渊整全身功能的作用,
    3.可以促进平衡状态的恢复。一侧或局部的功能失调,也就是全身平衡关系的破坏,因此不仅需要注意对病处及病侧机能的提高,更应促进全身平衡状态的恢复,针灸疗法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前病后取,后病前取等阴阳互引诸法,也就是通过远距离的经络感传与感应等作用,恢复生理平衡所收到的效果。
  4.可以运用生赳制约的原理,隔经取穴,以打断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根据人体脏腑的不同属性与互相连贯的关系而隔经施治,乃是中医治疗学的最大特点。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方法的一个主要内容,因此加作用于远离病处互相依维与制约的经穴,以打乱和改变其连贯发生的因果关系,就更见其重要。
  5.可以根据经络表里相通的关系,彼此互治。如脾与胃,胆与肝等皆是,这也是中医治疗方法的特点之一,用于针灸疗法更为明显而突出。
  6.适用于全身病及游走无定的疾患,可以根据全身状况及发病的特征与特点选穴施治。
  (三)传统特效穴
  如肾俞与气海,可以固本培元,三里与中脘可以宽中和胃,口苦取胆俞与阳陵,口甜取脾俞与阴陵,盗汗取阴郄,疗肿取灵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皆须依靠平时的经验积累,用时方可手到拈来。
  (四)临床经验穴
  如百会与肾俞同取,可举陷升阳,而治遗尿久泄;风池与阳陵同取,可降逆疏风、立即降低血压;耳尖可以统治全身百病,阑俞可以专攻肠痈。肩井消瘰疬如神,悬钟止鼻血立效,这些都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补充和验证而来的。
  (五)天人相应穴
  人的生理活动,时刻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息息相通,天人合.这是中医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针灸临床上不论是局部与就706
  近取穴,或是远道与循经取穴,总是以病人为主体,而与周围的外界环境,未曾统一考虑。而在“子午流注”、“移光定位”与“脏气法时”的几种取穴法当中,则是以天人相应的理论为指导,以顺阴阳而调气血为主体,把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统一对待,是一种高层次的针灸方法,有关“子午流注”的内容,自有专书专门介绍,其不足之处在另一拙著《针铎》也有讨论,而“移光定位”与“脏气法时”的两种取穴法,也在另一拙著《针铎》中再作说明,此处不赘。
  (六)病理反应穴
  有诸内必然形诸外,故内脏病变常可在体表的某些特定部位出现某些病理反应物与病理现象。即或是在体表的病变,也能在其附近或远隔部位出现某种反应,如小红点,小黑点,局部皮肤凸起凹陷之处。或按压体表之某一点时,指下即有空虚、硬结、索状物或舒畅与压痛等。在急性炎症时,以小红点最为多见,特以压痛反应最为重要,故另作专题介绍。
  另外,还有热敏点反应,也应注意选用。古方有神灯照法,是用辛温窜透之品,卷成药捻,点燃,在患处慢慢移动熏照。当照至敏感点时,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如有发现这就是最佳的灸点(亦可针)。低电阻反应亦与此法相近。二、压痛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先说说压痛穴的历史源流。压痛穴的出现和正确地应用,对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灸针的治疗作用更为重大,这在古代的许多文献中早有记载。如《素问?缪刺论》日:“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节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外台》卷十九,中管内俞条日:“主腰痛不可倪俯……背中怏怏,引肋痛¨…侠膂如痛,按之应手,灸立已。”他书不及具载。特以《资生经》一书,对压痛穴更特别重视,称之为“病体最觉酸痛处”。可见压痛穴的发现与应用,在我国医学史上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实践基础的。
  (一)压痛穴出现的规律
  寻找压痛反应,一定要心中有数,根据一定的规律方可伸手即得,总不能在患者身上乱摸一通,一般可按照F列途径寻找。1.远距离反应。
  (1)特定区域: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均可在身体的某一区域范围之内出现相同和类似的反应,针对其特有反应进行治疗,就可收到满意的效果。这就是
第四、五、六、七、八胸椎,更以第五至七惟及其两侧尤为重要。古人的四华穴、八华穴,骑竹马灸,灸哮喘,反胃,以及恶疮瘰疬诸症,都是在这一区域内进行的。而百病皆主之膏肓,也是在这一范围之内。由于背部的这一区域正在心脏的后方,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故笔者把这一区域称为“阳光普照区”。以见其地位之重要。更由于这一区域肌肉丰厚,地位隐蔽,安全稳妥,是化脓灸选穴的最佳处所,值得重视。
  (2)相应经穴:除身体的许多疾病均可在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上出现反应而外,其余也基本与疾病的相应经穴相符。如颜面病的反应经穴大都在手足阳明;侧头及耳前后病多在手足少阳、手足太阳;胸腹多在手足阳明、少阴;胸8办多在手足少阳、厥阴;其余脏腑也可大体与所属经穴相当。但如果按照正常的经穴体系来寻找反应穴的存在,并不能完全相符,总是存有一定的偏差。这有几种原因:第一是生理j二的差异,反应穴大体是以生理穴为基础,而每个生理穴因个体差异,不可能人尽相同;第二是病理上的差异,[天I病变的位置、性质与种种因素的不同,其反应点也有相应的变化;第~三今人所沿用的经穴位置,各家也互不一敛,不能与实际相符。故只能掌握其大体范围,不能按图索骥。
  (3)相应部位:当某种病症居于身体之某一侧时,压痛或他种反应,大多都是患侧强于健侧,或是只能见于患侧,如病变左右难分与左右对称者、则反应多见于身之正中,亦见于左右上下肢之对称经穴。
  2.近距离反应。在接近与紧邻病处的近距离反应更为常见,脏腑的俞募大体上是与所属脏器的高下相当,当其罹受病患时首先能在相应的俞募出现反应,如肝胆病在肝俞、胆俞与期门、日月等处能出现反应,这是近距离的,如出现在阳陵、中封等处则是远距离的。而在脓肿周围如出现有特殊的敏感之处,当然是近距离的,如《疡医大全》灸痈疽法日:“屈指从四围按之遇痛处是根,就是重按深入,自觉轻快,即此灸之。”至于取远取近、或是远近同取,则按情况决定。
  (二)压痛穴的存在形式
  压痛穴的强弱、大小、多少和深浅,同病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可特别强烈,常能为患者自身所感知,或是为患者在无意中触及。最大的能有指头大小,最小的也能像绿豆和芝麻。最少的只能发现一处,最多的能有五六处。最深的能在肌肉深处,必须用力按压才能发现,最浅的只要轻触皮肤即可被感知。疾病愈严重则压痛愈多、愈大、愈浅,反之则愈少、愈小、愈深。当疾病痊愈后,反应穴也就随之消失。症状已经改善或自觉痊愈者,如压痛仍然存在.贝0指示有复发的可能。
  (三)压痛穴的寻找手法
  ‘般的均是先行在背部探索为主。令患者露出背部,双手交叉抱肩,身体略向前倾,使肩胛骨分歼,首先进行目测,如发现有变色变肜之处,即商接用于.指尖对之按压,常叮一触即得。常规的方法足用人指第‘节指腹(食中指均町)先沿脊住正中、次沿脊柱两侧自L而F按压一次。朋力徐缓均匀,以便发现浅表的反应。再自下I酊f:细心推压‘次,用力要稍重,以便发现皮下组织及肌肉部分的
  反应。按压时切忌使指头跳跃前进。只要上下来回一次即可,如按压次数太多,使患者感觉疲劳,反而不易发现。用力要适当,用力过大可出现假阳性反应,过小则一些微小的深部压痛又不易捕获。如有发现应以一个指头确定,再做好标志。如属对称经穴,两侧应先后同时探索。
  (四)对压痛穴的选择
  一种疾病可以在几条或同一经络上面出现几个压痛穴或他种病理反应。例如面部的脓肿可以在左右手阳明经的合谷、手三里、曲池等处,或者在阳明经的库房、屋翳、膺窗、三里及督脉的至阳、灵台等处均有压痛反应出现。这些反应有强有弱,有远有近,是全用为好,还是单用为好,就应该区别对待。经验证明,如在不同的或是同一经络上面能出现几个压痛穴,并不需要全部使用,原则上是拣强的或近的先用,弱的远的则可用可不用。分别应用较同时应用为好。如果采用直接灸,则l~2穴即可。温和灸则可以分次应用或轮用。
  在绝大多数病例,是能有压痛反应出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学识和经验的限制而未被发现时,就不应为反应穴所拘泥,而应因病取穴。如所选的经穴恰当,效果同样良好。因此在掌握反应穴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因病选穴的法则。
  (五)对压痛穴的应用方法
  当压痛穴一经发现与确定之后,即可采用多种方法对之施加影响与作用,如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拔罐,挑割,埋藏等均可应用。老病以直接灸效果最为确实,新病则在其余诸法中任择一种即可。
  三、对禁灸穴的认识
  (一)古人对禁针禁灸诸穴认识并不一致
  在应用艾灸或针刺时,对于孔穴位置的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用之得当,功效自生,用之失当,灾害立至。故《素问?刺禁论》说:“脏有要害,不可不察……从之有福,逆之有咎。”由于灸与针是两种刺激方法,禁针者未必禁灸,禁灸者又未必禁针。故古人分别有禁针与禁灸诸穴,且非常重视,但各书所载甚不一致。故(明]高武日:“或问《素问注》,《铜人》,《明堂》,《千金》诸书,于髂穴有宜针灸,有禁针灸,刺浅刺深,艾壮多寡不同,将孰从哉!”现时有的针灸考试课题,把禁针禁灸穴列为考试内容之一,但究以何书作为标准答案,恐怕连命题者自己也说不清。
  (二)禁灸诸穴应按灸法种类分别对待
  一般地说,针害大于灸害,而灸害又因灸法的种类不同而应分别对待,决不能一概而论。古之所列禁灸诸穴,主要是指直接灸而言,与其说是“禁灸诸穴”不如说成是“禁灸诸部”更为相宜,故对于直接灸来说。一、凡属颜面部位,不论何穴一概禁用;二、身体暴露部位,宜不用或少用,即须应用也应征得患者同意,特以妇女更宜审慎;三、正当关节处,最好不用,也曾见有因感染而成残废者;四、动脉应手处,如经渠、冲阳等穴更宜切忌;五、手足冲要之处,如手足指及手足掌心;六、身体隐匿处,如腋窝,会阴等处,灸疮发作至为不便;七、特殊部位,如乳中、神阙等。以上主要是指在直接灸时,由于灸疮之位置可以产生某种后果与对生活作息产生不良影响而言,不必为孔穴所拘。《金针梅花诗钞》对此有扼要说明,摘录于下,以供参考。
  针灸必须藉孔穴,宜针宜灸须分别,
  诸说不同难适从,我今择要为君说:
  主病之穴有多般,择其安者自合辙,
  囿于古说亦非宜,穴失其用将湮没。
  颜面诸穴火难行,灸疮发作瘢难灭;
  腋胭肘掌灸亦难,行坐痛禁人不悦;
  动脉应手慎灸针,伤其筋脉防出血;
  背部多灸针略深,胸腹浅刺为妙诀;
  腹部诸穴孕不宜,足之阴阳亦可识。
  旁通博览一反三,始可仁心用仁术。
  在今天隔物灸与温和灸已经普遍应用的情况下,对于E述直接灸的禁忌范围自然已经大大缩小,或者说七列禁区已基本不复存在,决不能曾听说过某穴禁灸,而连任何灸法都不敢对之应用,那不是因噎废食了吗。因此要了解某穴是否禁灸,应该首先认清灸法的种类,而后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三)孔穴对灸与针不同的特异作用还有待探索
  何穴宜针,何穴宜灸,何病宜针,何病宜灸,虽然大体上叮以说得通,但何穴宜灸禁针,何穴宜针禁灸,则所见与体会不多,文献资料也颇缺乏。虽然《千金》曾有“至如石门,关元二穴,在带脉下相去各一寸之间,针关元主妇人无子,针石门则终身绝嗣。神庭一穴在于额上,刺之则发狂,灸之则愈癫,其道幽微,岂可轻侮之载。”但也未能得到广泛验证。这也是灸针领域内一个有待探索的奥秘,期望在这方面能有所发掘。
  
第二节  各种灸法及作用
  自传统以至近代的各种灸法,可以说是形形色色,花样繁多。但由于它们自身特点的不同、作用方式的不同,而机体的反应状况也就不能相同。因而在各种灸法之间,既是各有所长,也是各有所短。虽然对于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灸法都能获效,但是对r不同的疾病,只有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灸法,才能恰到好处。这就是说不同灸法在其自身特点的特定范围内,则是对:r不同疾病而有肴不同的作用。冈之在使用某种灸法时,必须掌握其不同特性与机体对这种特性所作出的反应特点,才能合理使用,而发挥其最好的效
  在我们所要讨论的灸法之中,主要是以艾为灸材的灸疗方法,而不是光电法或以其他物质为热源的灸法,就可用以显示传统灸法的特点与特性。即或是如此,而由此所产生的变法又实在太多,诚难逐一比较和说明,只能按照其作用方式与为人所习知与常用者,分为直接灸、间接灸与温和灸三大类,分别扼要列叙于下,挂漏之处,自属必然,旨在隅举,难望详备也。另外,还对个人经多年研制与被人窃取的“热流喷灸法”,也简要作了介绍,供参考选用。一、直接灸
  主要是对准孔穴,用艾火直接烧灼,造成轻重不同的烧伤,以延长其作用而收效。也可以短暂作用而收效,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一)化脓灸
  由于在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亦称瘢痕灸。这是最早与最古的灸法,后世的各种方法,都是由此派生和衍进而来的。取穴以背腹腰股等肌肉丰厚与隐蔽之处为宜,特别是背部的各个俞穴与反应穴更宜首先入选。取穴不宜太多,以1穴为最好,如两穴同取最好左右对称,最多不宜超过3穴。
  1.艾炷。这是直接灸的关键材料,可以预先做成大小不同的艾炷备用,但不如随做随用为好,必须上小下大,上尖下平,方可易于安放和点燃。根据取穴的部位,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尖之间,食指要向上,拇指要向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尖在左手拇食指尖之间,向内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球,压缩成为上尖下平,立体三角形之棱形艾炷。随做随用,至为简便。
  2.用火。灸处皮肤可略涂…点凡七林,使艾炷不易滚落,以烧完‘炷为一壮。町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间断法。待艾炷燃烧熄灭后,吹去残火,再重新点燃一壮,不易出现感传。
  (2)连续法。不待艾炷燃烧至尽,当其将灭未灭之际,即在余烬上,再加添新艾炷,不使火力中断,每可出现感传。
  (3)补泻法。包括疾徐强弱法和疾徐开阖法。疾徐强弱法;这是传统的艾灸补泻法,《灵枢?背腧》早已有过说明,即“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传是“及”与“布”的意思,也就是用口对艾炷吹气,使气传布及艾,使其燃烧旺盛之意,这是疾火与强火,能使邪气随火气而发散,这就叫泻火;若任其自灭,是徐火与弱火,能使阳气深入,这叫补火。这就是强刺激具有泻的功能;弱刺激具有补的作用。如咽喉与腮颊肿胀,用小艾炷直接灸耳尖或少商,可以立即显示泻的功能,尿频便溏,用温和灸关元或气海,每多缓慢收功,而具有补的意义。这种疾强为泻,徐弱为补的作用,亦即《灵枢?九针十二原》:“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之义也。根据这种疾徐快慢的补泻原则,在针刺手法上,古人早就有许多灵活多变的针刺方法。在灸法方面相应的也有许多变法。
  疾徐开阖法:出针后疾按针孔与不按针孔,这是针刺开阖补泻的常规,在直接灸的补泻上也得到应用,杨继洲日:“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此即在艾炷自灭之后,再加按压,以增强补的作用,后世又有灸后贴膏药之法,如张景岳及吴亦鼎等人皆有推荐。即“凡用火补者毋吹其火,必待其从容彻底自灭,灸毕即可用膏药贴之,以养火气。若欲报者,直待报毕,贴之可也。若欲泻者疾吹其火,令火速灭,待灸疮溃发,然后贴膏。此补泻之法也。”此即以徐火灸毕之后,当即贴膏药者为补;疾火灸毕之后,待灸疮溃发,再行贴膏药为泻。这也是属于开阖补泻的应用。
  3.减痛。直接灸的烧灼痛是病人最为畏惧的第一关。至于疼痛在针灸作用中的利弊,还难作定论。但至少说疼痛也是针灸作用中一个有效环节,是属于良性刺激,与病理的疼痛有着根本的悬殊。但病人往往不能忍受故必须极力减轻,以完成灸疗的作用量,当艾炷燃烧过半时,疼痛最剧,此时可用手拍打患者身体其他部位,或在灸处附近抓搔以分散其注意力。有人先用局麻,在穴位上作浸润麻醉,但常不必要。一般只有在第一壮为最痛以后各壮就可忍受了。
  4.壮数。古人以燃艾一炷谓之一壮,以之作为施灸的作用量的标准和依据,但对施灸作用量来说,无论为间断法、连续法或补泻法,首次均是以造成噩。烧伤,使灸处皮肤变为焦黑,四周皮肤向内收缩,出现车轮状皱纹为准,古人有几壮或以年为壮之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直接化脓灸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造成灸疮,只要造成灸疮,作用量已经到达,则不论是壮数多少,作用都是一致的。又有数十壮,数百壮,以至千壮与三报之说。所谓报,乃是重复与加强之意,而在同一孔穴之上,反复施灸与前后相催,而不必更换他穴。也有经验证明,在同一孔穴之上,可以连续灸数百壮而不焦腐,这乃是生活着的人体与死亡的尸体区别所在,作者曾经治疗过1例长达二十余年之久的背部溃疡,用比拇指头还大的艾炷,每次灸二十余壮,共连续十次,溃疡壁方见脱落,而患处周围之健康组织并未被烧焦,可见古人数百壮与千壮之说,是可以分次与一次应用的。
  对于“壮”的解释,历来多数人认为是强壮与少壮之意,误认为艾灸能增长人之元气,而使人少壮也。这是不正确的,“壮”是“创”与“灼”的意思,一壮就是对人体进行一烧灼,与给以一次创伤,在“灸针探源赋”中已有考证和说明。
  5.灸疮。直接灸的作用,主要就是造成灸疮以形成慢性刺激。当灸疮形成之后,火的作用已不复存在。故直接化脓灸的发挥,灸疮是居于重要地位。以下几个环节,应当重视。
  灸后保护:待灸壮完毕后,揩净灰烬,用干敷料覆盖,不用任何药物,待5~7天后,焦痂开始浮动脱落,有少量分泌物,可隔1~2天更换敷料,疮口周围用酒精或盐水棉球揩净,仍用干敷料覆盖。如需继续在原处用原法加强焦痂尚未脱落时,则疼痛每极轻微,如焦痂已经脱落再行直接烧灼,痛感每不能忍受。可在疮面上放一姜片或蒜片,在直接灸基础上再用间接灸。灸后仍用干敷料覆盖保护。
  促使发作:如果灸疮干燥,无分泌物渗出,古人称为“灸疮不发”,往往收效不大或无效。《资生经》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发,其病不愈。”古法有用葱煨,热熨,或用补气益血方剂。但终嫌费事。[明]高武云:。予尝灸三里各七壮,过数日不发再各灸二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各灸二壮遂发,亦在人以意取之,若顺其自然则终不发矣。此人事所以当尽也。”即如遇灸疮不发,可在原处再加添数壮。此法最为简捷可用。
  清洗止痛:在灸疮发作后,偶可见有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古法常用鲜柏白皮,鲜柳自皮,当归,薤白,生地,黄芩,竹叶等药,选取一二味,煎汤熏洗。可参阅《外台》卷二十九疗灸疮及火疮诸方。
  观察瘢痕:灸疮愈合后所形成之瘢痕,也是观察疗效的一种标志,如果瘢痕起坚硬疙瘩或是呈现紫暗颜色,是说明病根未除,还要继续在原处施灸。如果瘢痕颜色灰白,平坦柔软,就已达到治疗的要求。《外台》卷十八日:“候灸疮差后,瘢色赤白,乎复如本,则风毒尽矣。若颜色青黑者,风毒未尽,仍灸勿止。”古人在这方面早已有过观察和说明。
  适应症与效果:举凡全身各个系统之陈年痼疾与药物难以为力的病症几乎皆可包罗,如神经系统之头风,偏头风,中风及脑炎后遗症,癫痫,以及震颤麻痹等;呼吸系统之肺痨,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等;消化系统之溃疡病,慢性胃炎,肠炎,以及肝脾肿大等;心血管系统之心肌炎,心内膜炎,冠心病与脉管炎等;泌尿系统之肾衰,肾炎等;四肢及运动系统之肌萎缩,无力,骨髓炎及关节病等;以及五官科病之青光眼,雀目及其他眼底病,耳鸣,耳聋,耳源性眩晕,慢性鼻炎、鼻渊等。用之得当,均可收奇效、显效与有效的不同效果。有的病例可立即生效,如感传及于患处,各种症状即可轻减。但大多患者当时可无任何反应。等待灸疮发作,焦痂脱落,分泌物增加时,效果为最好,待5~6周后,灸疮开始干燥,效果也就有所减弱,如症状仍然存在,可在原处反复加强,持之以恒,以图巩固。
  (二)麦粒灸
  是用麦粒大小之艾炷,作用于身体之特殊敏感点及相应部位,虽是属于直接灸,但不引起化脓与形成灸疮,具有艾炷小,刺激强,时间短,收效快,仅有轻微灼伤或起泡,可在2~3日内结痂脱落,不遗瘢痕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较多。
  1.取材与操作方法。将艾绒做成麦粒大小之三棱形艾炷(方法见上),安放在预先选好的部位,为了防止艾炷滚落,可以在灸处抹一点油类物品,使之粘着。用线香或火柴点燃,任其自燃,或微微吹气助燃,至燃烧将尽时,每有清脆之爆炸声,将艾炷余烬抛出。灸至第2壮时,即不发生爆炸。一般2~3壮即可,灸处皮肤略呈黄褐色,可涂一点冰片油以防止起泡。第2次如仍在原处应用,每多疼痛,效果亦大减,故必须略行更换位置,但也不要超出太远。
  2.选穴与适应范围。小艾炷直接灸,对各种痛症与一般的急性炎症,效果明显,每可立即生效,不象化脓灸的收效是缓慢而持续。因此它的功效亦不是稳定而持久,故只能用于急症和轻症,对一些陈年痼疾就不能与急症相比。选穴远近同取与远近分取均可。
  (1)远道取穴以身体末稍部位为主。如耳尖,历来均以耳尖作为对目疾与偏头痛的常用穴,对其他方面似乎未被重视。本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到几乎对全身各个系统与多种疾病均可应用,足麦粒灸与后述之快速点灸法的常规与必取穴之一。现按照其效果之快慢与大小,依次列举如下。对全身备部的扭挫伤,特以下肢之扭挫伤与血肿更为有效,远非其他方法所可相比;多种化脓性与非化脓性炎症,不仅只限于急性结合膜炎,举凡扁桃体炎,腮腺炎,各种脓肿及蜂窠织炎等,其效果毫不亚于各种抗菌素而尤过之;消化道病诸如胃炎、肠炎、菌痢、胃脘痛,肠绞痛,肝炎与肝区疼痛,莫不包罗在内;心血管病,如心律不齐,急性心衰,以及高血压与高血压性头痛等,较之药物如速效救心丸收效更为迅速;呼吸系病如外感咳嗽,急性气管炎,以及支气管肺炎等,对于大叶性肺炎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如肾绞痛,尿道炎,睾丸炎等,效果均皆优异;手术后疼痛预防与控制感染,其作用更不可忽视;关节及运动系病,急性病例效果亦佳,对慢性病例效果则不太理想。以上的各种病症均是用之有效的,可能还有未被发现的特殊作用,有待继续观察。
  再如十二井,指头是人身最灵敏的敏感点,所谓十井与十宣,从所获得的感传规律及临床效果来看,其作用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外侧爪甲角与内侧爪甲角其功用亦大体相同,以咽喉与腮颊肿痛来说,取大指内外侧爪甲角皆可有效,故大指甲角既有内侧之少商,也有甲根这中商与甲角外侧老商之说。为了应用上的习惯与解说上的便利,故把十二井的选穴方法与适应症分别予以说明如下:
  ①表里同取:少商与商阳同取,可以清利头目、消肿止痛,对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及目赤肿痛等,可立即生效;中冲与关冲同取,可以清营止渴,泻火除烦,适用于高热烦渴,息粗尿赤,以及尿道灼热与刺痛诸症;少冲与少泽同取,可以守神泄热,清解上焦,对面赤面热,口舌糜烂,以及腮颊肿痛等尽皆适宜;隐白与厉兑同取,以消胀宽中,止呕降逆,对呕吐反胃有显效;大敦(中趾尖新大敦)足窍阴同取,以安眠镇惊,祛风止痛,对头痛叻痛,魂梦不宁,以及崩漏下血等为习用;至阴与小趾内侧甲角同取,可以引气潜阳,通闭利尿,对头目眩晕与手术后之尿潴留,每能立即解除。
  ②上下同取:少商与隐白同取,可以安心宁神,止咳平喘;商阳与厉兑同取,可以安中止痢、兼可清利头目;中冲与新大敦同取,可以舒肝降逆,活络祛风,对头痛口苦,睾丸肿大等,确可灸(针)到病除;关冲与足窍阴同取,可以解郁泄热,益气祛风,对偏头痛及耳鸣耳聋诸症,采用尤多;少冲与至阴同取,可以交通心肾,宁神安眠,对夜卧不宁,烦躁多梦者自不可忽视。
  以上仅是指手足指尖的常规配穴法而言,其他还有各人不同的经验配穴法,如少商与老商,少冲和少泽,四穴同取,对流行性腮腺炎是百发百中一次即愈,对急性结膜炎等也有显效,决无例外,其他不能具述。故灸针选穴,既要吸取与吸收别人的经验,也要建立和积累自己的经验,方可左右逢源,应付裕如。
  (2)就近取穴,可以按以下四种方法进行:
  ①以患处中心为主。某一病患如有其中心位置与中心症结所在,进行各种各样的针对性处理,每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胆绞痛,对胆囊压痛点着灸,每能立即缓解。各种痈疽瘠肿,在其中心部位烧灼,更是常用和习用。对此不必赘述。
  ②以患处之周围为主。中医外科在痈疽疳肿的治法上,常应用“围药”,促使炎症局限。我们在灸法当中,也常应用“围灸”,其目的与作用也是相同的。即在患处周围用小艾炷间隔适当距离围成一圈,然后同时点火。这样可使红肿范围当即缩小,起到顿挫病势与防止扩散的作用。此法尚未见有报道。
  ⑧以患处周围之痛点为主。在某些局部病当中,周围均可出现压痛或触痛,但分布决不是匀称的,有轻有重与特别敏感的不同,而特别敏感与压触痛明显处,在《疡医大全》上称为病根,也就是着灸的最佳处所,今人尚未广泛应用。
  ④以病变扩散方向为主。在外科的疔痈瘠肿中,常见沿所属淋巴管向前扩散,出现红筋、红线等症状。针刺的方法是在红筋末端挑破出血,以阻止其进行。艾灸同样也不例外,也可当其末端小艾炷烧灼,其功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红筋已开始逐步向后回缩,可再在其末端逐次灸之,直至症状消失为止。
  有如上述,可见麦粒灸的功用广泛,方法灵活,足可补瘢痕灸之不及,但操作也未免费事费时.特以儿童不易合作。因此也有待发展和改进。后述之“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法”正是在这方面所迈出的第一步。
  (三)灯火灸
  亦即民间所常用的打灯火法,由于是直接用火急速烧灼,自应属于直接灸范畴。
  1.取材与操作方法。用灯芯草蘸植物油点燃,对准孔穴一触即去。第…下同麦粒灸一样,每有清脆之爆炸声,第二下在原处即不再发生声响。手法必须纯熟,每遗有轻微的烫伤。
  2.选穴及适应范围。基本与麦粒灸相同,在躯干及胸腹亦多应用,多用于小儿,如初生儿抽风用十三灯火法,往往能获奇效。古方有歌日:“三朝七日眼边黄,便是脐风肝受伤,灯火十三能起死,回春只此是仙方。”初生儿抽风,古渭之脐风,认为是断脐时感受风邪所致,可在脐周围点灼八处,手足拇指四处,大椎一处,共十三处而称为十三灯火。亦可酌加肝俞与筋缩等穴,而不必拘泥于十三也。
  (四)桑枝灸
  古人曾强调桑榆等八木之火不能用之于灸,桑枝本具有祛风活血,通关节,舒筋骨之功,在古医籍中均十分重视,因此在八木之火中,也应分别对待。
  1.取材与操作方法。取干燥桑枝,或将桑木劈成细片,分三种用法:
  (1)点灼:将桑枝点燃,直对患处及孔穴上点之,以点一次为一壮,这也就是桑枝直接灸。
  (2)点熏:将较粗桑枝点燃,对患处就近熏之,这也就是以桑伎作为温和灸。
    (3)片熏:用于桑木劈成细片,扎成小把,点燃吹灭,就患处熏之。《本草纲F{》对此有载。
    2.选穴及适应范围。如用点灼或点熏,则以就近取穴为主。如用片熏则以患处为主。对风寒湿痹,关节疼痛,阴疮,臁疮,瘰疬,恶疮久不愈,以及痈疽发背不起发者皆可用之。
  (五)焯灸(火针)
  古称火针为婶针,与直接灸有着相同与近似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范围,故特列入灸法之内,而称为烨灸。
  1.历史渊源。火针是传统有效的融合灸针于一炉的治疗方法,最早的文字记载与具体的应用,当首推《灵枢?经筋》对经筋病“燔针劫刺,以痛为腧”的论述。人类由于掌握了火,才能发展到灸疗,掌握了冶炼技术才能制造出金属针。由于灸的作用是以热灼为主,针的作用是以刺入为主,两者的自身特点虽有不同,其作用机制则是卜分相近。如果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而联合应用,自然就可起到双重作用增强其功效。这在古人早就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金属针的基础上,出现了燔针,火针,煨针,焯针,烧针与温针等名称不同而作用相近的灸针联合法,这就使灸针疗法更为丰富多采,各有所宜。
  2.与直接灸的关系。直接灸与火针的功效所在,都是由人为所造成的一种烧灼伤,是由急尉强烈的刺激、再延续为温和持续的刺激所产生的效果。对许多急性病症也可当时收效,但其最大效果的出现,则是在针孔与灸疮化脓分泌物增加之高峰,故对慢性病更为相宜。等到分泌减少与疮口愈合时,病症每可痊愈或减轻。因为不论是火针还是直接灸,当首次的强烈刺激除去或停止后,其续发的创伤也是一种刺激,只要创口一天不愈合,其作用也就一天不停止。而常针(古称气针)的刺激除去以后,由此所产生的反应也就很快减弱与消失。故功效不能持久。《聚英》日:“凡治瘫痪尤宜火针,易获功效,盖以火针大开其孔,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若气针微细,一出其针,针孔即闭,风邪不出,故功不及火针。若风寒湿三气在于经络不出者,宜用火针以外发其痈,针假火力,故功效胜于气针也。破痈坚结积瘿瘤等,皆以火针猛烈可用。”因此火针与直接灸的主要特点是作用持久,刺激均衡,对于慢性病特别相宜。故可以认为火针是直接灸的变法而称为蟀灸。
  3.工具与操作方法。旧式火针是将粗长铁针夹在箸头上,用棉花蘸植物油卷在针头上,点燃烧红,然后迅速抹去棉花,向患处直接刺入,有时竟能深入7~8厘米,令人胆战心惊,故《聚英》说:“火针甚难,须有屠儿心,刽子手,方可行针……切忌太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则治病无动,但消息取中也。凡行火针,必先安慰病人,勿令惊心。”此法现时自然不能应用,因而出现了不少的改进方法,以下是个人所常用者,安全简便,可为患者所接受。
  取血管钳1把,大小不拘,火酒灯1台,办公用大头针数枚即可,安排好病人的体位,选定孔穴,皮肤及工具无消毒要求,将大头针在火酒灯上烧红,对准孔穴刺入,分点刺与按刺两种。
  (1)点刺法:垂直刺入,深约1~2毫米,每穴可点3~5下,可呈...或?i?形,各点之间距离不要太远,只是不互相重叠,一点即去,不要久停,点入时可冒出一缕白烟,并可嗅到人肉的气味,但痛感并不剧烈,取穴可以多至10个以上,适用于一般病种,这是常规的刺法,也是麦粒灸的改进。
  (2)按刺法:针刺入穴,约深2~3毫米,用力下按(不是使针深入),不要放松腕力,可停留10~20秒钟出针。灼痛增强,针感可向远处传导,常用于瘫痪及剧痛难忍之时,一般只取2~3穴,最多也不超过4穴。如症状未曾缓解,可在原处再重复一次。
  4.选穴与适应范围。除颜面,手足指及动脉应手诸穴外,全身各部皆可取用,特以头部诸穴,在瘫痪诸疾中为必取。在直接灸的取穴常以1~2穴为宜,而在火针取穴可以多至3~5个以上。对新病久病,轻重缓急,各种症候均皆适宜,特以高热神昏,瘫痪癫痫,四肢强直,角弓反张等危症重症,更为有效。曾救治1例42℃高热狂燥之患者,为之按刺大椎,第一针神定,第二针神清,第三针高热122立即下降至39|C,未用任何药物,6小时后降至正常。
  (六)发泡灸
  是采用刺激性较强之中草药,直接敷贝占于孔穴之上,促使局部皮肤充血渗出形成水泡,而达到治疗上的要求。故亦属直接灸的范围。
  1.取材与操作。最常用的为大蒜泥或片,其他刺激性较强的如斑蟊,白芥子,以及甘遂,大戟,芫花等,皆可单独应用或配伍应用。而麝香在古方中为必备,由于药源缺乏,价格昂贵,故目前已多不将选用之药物(一种或数种)捣和成泥,根据不同病种与选穴部位,捏成大小相应的小药饼,揩净皮肤,将药饼贴在穴上,外用胶布封严即可。
  2.选穴及适应范围。凡在肌肉丰厚之处,皆可选穴敷贝占,特以背部最为相宜。胸腹及四肢各穴亦可入选。适应范围亦较广,新病小恙,陈疴痼疾,皆可应用。新病如疟疾可贴内关或大椎.夕卜感可贴风门或肺俞;泄泻可j!占命门或水分;目赤肿痛可贴太阳或光明;痈疽疖肿可贝占至阳或灵台;急性肝炎可选贴肝俞,胆俞,期门,章门,以及清冷渊等皆是。老病如支气管哮喘可贴四华或膏肓;呕吐冷痛可贴中脘或至阳;肝脾肿大可贴章门或痞根。凡此等等,不难以例其余。
  3.作用量与效果。可以依照敷j!占时问的长短,作为作用量的说明。在贴药后,一般均可出现水泡,但因所用的药物和皮肤的抵抗力不一,故水泡出现之时间亦颇不相等。有的是在1小时左右,有的可延迟至3~4小时。在新病当水泡形成之后,即可将发泡剂去掉,外用干敷料覆盖,水泡最好任其自然吸收。因为水泡的压力也是延长刺激的一种方法。可以不遗瘢痕,仅有色素沉着,不久自退。在老病可以延长其刺激,待2~3天后,再除去发泡剂,局部再按常规用干敷料覆盖,灸疮愈合后,常遗有褐色瘢痕。对新病的效果迅速准确,常可一次收效。对老病如反复敷贴,作用也能巩固。如目前广泛应用的哮喘敷贴法即为例证。
    二、间接灸
  就是隔物灸。这是减轻直接灸的烧灼痛,避免瘢痕形成与配合药物作用以增强灸效,是源远流长,应用广泛的一种灸法。是直接灸的发展和进步。取材极为广泛,使灸法的内容更为丰富多采。按照所隔物品的种类,大致可分为隔虫、隔药、隔布与隔纸数种,分别说明如下:
  (一)隔虫法
  虫类也是药物,乃是血肉有情之物,较之草木之品更为有效。
  蟾蜍灸:将蟾蜍活剥取皮贴于患处,再用大艾炷灸之。适用于恶疮肿块及剧痛难忍诸症。
  2.全蝎灸:蝎入药有用尾者,有用梢者,全用者谓之全蝎,今称全虫。干虫研末,调和成饼用之。可以搜风活络,用于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诸症。
  3.蜈蚣灸:取千蜈蚣研和调成饼用之。与全蝎功用大体相同。
  4.蜣螂灸:取蜣螂(于鲜均可)捣和成饼,垫于穴上灸之。治一切恶疮疗毒,消肿排脓。
  5.地鳖虫灸:方法同上,因其善于行瘀活血,破积攻坚,故多用瘰疬及腹中肿块诸症。
  6.僵蚕灸:方法同上,用于恶疮肿毒,疔肿拔根,咳喘风痰,瘰疬结核等症。
  7.蝼蛄灸:方法同上,可以消水肿,利小便。
  8.蛴螬灸:将活虫剪去两头,取中段安在患处灸之。用以消肿散结,去痛排脓。《疡医大全》对此有载。
  9.露蜂房灸:蜂房用黄泥包裹,煅存性,加适量面粉调和成饼,当疮卜灸之。用于恶疮,附骨疽,疮口不合,瘘孔不收诸症。10。五倍子灸:将五倍子炒研蜜调成饼,于疮上灸之。消肿毒,收疮口。
  (二)隔药法
  这是为人所熟知与熟用的隔物灸法。草木药物较之虫类药物,品种更为丰富,例举数则如下:
  1.生姜灸:以老姜为佳,姜片厚薄以所取部位而定。主要适用于寒痰咳喘,呕逆反胃,冷痢腹痛,及关节风湿疼痛。并可解表发汗。
  2.附片灸:可将附片用酒或醋浸软再用,以培元固本,益气兴阳。
  3.大蒜灸:以独头大蒜切片为佳。散痈肿恶疮,去寒湿泻痢,功用甚多,对蛇虫蜇伤,用之较好。
  4。葱叶灸:取鲜葱一握,用线分段结紧,再切成半寸高之葱束,安于穴位上用大艾炷灸之,既可通脉行气,又可避免烧伤。用于外感无汗,头痛发热,小便不通,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等症。葱叶与葱白均可捣烂用之。
  5.韭叶灸:内服韭汁佐以姜汁。外用韭叶,捣烂敷在上脘或巨阙处,用大艾炷灸之,治噎膈反胃。
  6.芥子灸:捣烂做成饼用之,可以豁痰利膈,温中散寒,消肿行瘀。对腰肾冷痛亦佳。
  7.菔子灸:莱菔子捣烂,醋调成饼,敷在病处灸之。消肿定痛甚效。更可用以消食除胀,下气定喘,止咳除痰。
  8.蓖麻仁灸:据载将蓖麻仁捣烂,敷在劳宫穴上治口喁,左灸左,右灸左。亦可直对患处软坚散结。
  9.风仙花灸,风仙花具有软坚散结,舒筋利骨之功,渗透力甚强,能染指甲,故名透骨草,子名急性子,功用相仿。对关节强直,结积肿块,花子均可用以施灸。
  10.槐皮灸:鲜槐剥取内层白皮,衬在患处灸之,对皮肤麻木,效果较好。
  (三)隔布法
  这是指雷火针而言,古代的雷火针或是太乙神针,以及阳燧锭等,处方虽不尽相同,但不外是以乳香,没药,丁香,细辛,硫黄,雄黄,川乌,草乌与麝香等药为末,和以艾绒,搓成长条点燃,衬以红布,在孔穴上着力按压,藉药力、热力与压力的多种作用而收到治疗效果。如以今天的艾条灸来说,用作悬垂烘烤就是温和灸,衬布按压就是雷火针。由于雷火针的压力作用,就可使热力易于深入,因而它的效果也较之温和灸或他种间接灸有所提高。这和针刺一样,在针刺手法上用力推顶的压力作用,乃是催气行气的主要条件之一。也可能由于这种压力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才称之为针而不叫做灸。但由此所产生的烧灼痛,常是难以忍受,烫伤自然难免,所以目前应用较少,但其功效则不可忽视。
  (四)隔纸法
  这是在雷火针与阳燧锭的基础上,改制成的一种新的灸具和灸法,称为“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法”。把雷火针的隔布法改为隔纸法,操作方法、作用与效果,以及适应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虽不能代替其他各种灸法,但执各种灸法之牛耳,则毫无愧色。现将其有关内容列叙于下:
  1.药笔成分:人造麝香、肉桂、丁香、牙皂、乳香、没药、阿魏、川乌、草乌、冰片、硫黄、松香、细辛、白芷、蟾酥等名贵中药及适量的精制艾绒,加入甘草浸膏,拌和压缩成长条有如笔的形状而成。保持干燥,不能受潮。
  2.药纸作用:为了保护皮肤,同时更能增强药效,特制成专用药纸,与药笔配套应用。使点灸后皮肤不变色,不起泡,能保持效应2~6小时。待过1~2天后,点灸处可出现褐色焦皮,数日后焦皮脱落,不遗瘢痕。如果在点灸后涂抹一点水片油,可以防止褐色痴皮的产生。3.使用方法:药纸平铺在孔穴上,涂有药粉的一面贴近皮肤,无药粉的一面向外。将笔点燃,对准孔穴中心及其周围快速点灸3~4下,每点灸一次略行更换位置,不宜重叠。手法应轻重适中,不能将药纸烧焦烧穿,有蚊咬样轻微疼痛。手法过轻达不到治疗要求,太重如出现水泡时,涂一点龙胆紫即可。水泡虽略有不适,但每可提高疗效。用后将药笔插入所附的玻管中灭火。每支可应用10次以上。
  4.取穴要点:可按近取与远取分别或同时进行。如近取已经有效,就可不必再行远取,远取有效也不必再行近取。也可远近同取以增强疗效。近取是在患处及其附近进行点灼,可在患处周围点灼l~2圈,也可针对患处中心及其痛点进行点灼,或是根据患处大小进行片灼。远取是循经选取要穴或反应穴点灼;或是沿经作线状点灼。因此一次治疗可用十余穴或数十穴,可以根据当时的有效或无效,随时更换穴组,这是其他针灸方法所不能相比的。例如头痛可以取大椎、头维与太阳诸穴,如头痛尚未能得到控制,可以马上改取合谷、太冲与手足三里等,再不效可以立即点灼头足窍阴,以及关冲与少泽等穴。更可参照“麦粒灸”的方法选穴施治。以上这些操作,均可在2~3分钟内完成,最多也不能超过5分钟。
  5.适应范围:凡属灸针的适应症,也就是点灸笔的适应症。对全身各个部位与各个系统的疾病均可适用。特别是对多种痛症与多种化脓性与非化脓性炎症,以及多种热性传染性疾病,均可收显
  6.效果与优点:点灸笔是由雷火针发展而来的。按照古法所制成之雷火针,约如今时艾条之粗细,直径约在1.5厘米以上,由其所产生的灸疮,令人烦恼和不适。而“万应点灸笔仅有3—4毫米之粗细,即或造成烫伤也是很轻微的。雷火针古法均用红布衬垫,仅是减轻疼痛与灼伤,而点灸笔所衬垫之药纸,可以起到保护皮肤与增强药效的双重作用。雷火针或是直接灸,每次只能取1~2穴,最多也只能有3~4穴,而点灸笔一次能取数十穴,故效果迅速鲜明,每可在数秒钟内生效,如超过5分钟尚未生效者,则以无效或失败论。对急性病的效果最为明显优异,与其他灸针方法一样,也有一个回升过程与趋势,即在症状被控制与消失后不久(一般在4~6小时),症状又见再燃,决不能认为是一次即可收全功。这一点特别重要,必须对病人解说清楚,以免发生误解与产生怀疑。对陈年痼疾来说,不应单独依赖快速点灸,而应与其他各种灸法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三、温和灸
  也就是艾条灸,这是目前最通行的一种灸法,由于温和灸不会造成灸疮。温和舒适,所以得到普遍地应用与欢迎。常用的大致有以下两法:
  (一)手持移动法
  即点燃艾条,手持对准孔穴或患处,移动熏烤,而有上下移动之雀啄及左右移动之回旋诸名,这仅能收到灸疗的部分效果,实未能发挥灸疗的最佳功效,因为手持艾条移动施灸,总是或高或低.或左或右,决难使热力均衡,作用集中和时间持久。“灸”字本来是从火从久,时间必须延长,作用才能发挥,手持移动,极易疲劳,总是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结束操作.难以达到要求,这就是目前灸法未能充分显示其功效的原因所在。
  (二)工具支持法
  很早以来,广大灸法工作者就研制了各种各样的温灸器,有手持的有带系的,目的均是为了克服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而创用的.但均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此不能具述。个人也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设计成一种“灸架”,投入生产后,已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和应用。虽不能尽如人意,但也可聊慰我心,特介绍如
  1.结构说明:
(1)顶管。内部夹有弹簧片,可以上下移动,并适用于粗细不同的艾条;
(2)支架。是支持艾条的主体,便于清除灰烬,利于通风助燃;
(3)防护网。是防止艾火脱落发生烫伤的.如旋开底座将其去除,反可使火力增强;
(4)底袢。是固定支架的重要部分,防止损坏;
(5)橡皮带。用以固定底袢,长短各一,随宜取用;
(6)灭火管。用以熄灭燃烧剩余的艾条。
  2.使用方法:
  (1)选定部位(头面四肢躯干全身各处均可选用),必须首先系好橡皮带(双股)。绕身一周系紧。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使用本法的关键。
  (2)将艾条烧旺。插入灸架之顶孔中。对准选定孔穴.用橡皮带固定左右底袢,使器身与皮肤垂直。
  (3)调节温度高低,以温热略烫能耐受为宜,温度太小无效,太高会烫伤皮肤。对胸腹及四肢诸穴,可以嘱咐病人自行调节。
  (4)在燃烧十余分钟后,架内有灰烬积存,可使热力受阻,宜勤加清除,并应保持架内清洁。
  (5)灸后皮肤如出现潮红,停灸后自会消失,即或发生水泡。可以刺破涂一点龙胆紫即可,不必更换他穴。在多次对同一孔穴着灸后。可以形成一层黑色痂皮,效果并不减弱。
  (6)施灸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反应情况及病情决定。一般在新病或局限性病变。必须等待感应过程完善(感应规律另述)方可停,待3—4小时后再灸;对某些陈年痼疾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感应过程不明显者,每次施灸1~2小时,每天以两次为宜。
  (7)灸治完毕将剩余艾条,插入灭火管中。
  3.主要优点:
  (1)位置稳定,作用集中,热度均衡,调节随意,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而延长,故可以激起经气流行与出现灸感规律的三个基本时期。
  (2)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安全简便,可以对同一孔穴重复使用与对几个病人同时施灸。
  (3)病人体位不受限制,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或工作。更可指导病人长期自灸,免于每日就诊、减轻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负担。
  (4)城乡皆宜,综合医院及门诊单位均可应用。更可随身携带,作为慢性及老年病人的保健工具。
  4.选穴与效果:
  (1)全身皆无禁灸之处,除手足指因不便安放外,头面、四肢、胸腹、腰背无不相宜。取穴常以1穴为准,最多也不超过2穴。
  (2)具有艾条灸与温灸器的双重作用,症不论轻重,病不论久新,凡属灸之所宜与针之不足者,均可应用。如果说“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法”是以治疗急性病与新病见长,则本法对慢性病与老病白应列为首选。两者配合得宜,则在临床上将是无往而不利。
    (3)由于作用集中,时间持久,故感传作用较之手法运针大大提高,当局部热量储积达一定程度时,在无需手法协助的情况下,感传即逐步发生而向患处移行。故掌握灸具的使用方法与观察其感传规律,这也是研究经络学说的一种简易工具与途径。
    四、热流喷灸(多功能压力针灸法)
  (一)构思与创用经过
  鉴于直接灸痛苦较大,而日渐湮没,间接灸同样会造成皮肤损伤,取材也并不十分应手。温和灸则热量耗散太多,效果自不能充分发挥。而针则是作用于一点而缺少热效应。如能将灸的作用,由片集合成点,使药汽流直对孔穴及患处喷射,成为“热流喷灸”,使灸的作用变成为一种汽热针,作用自然就大不一样。这也将是灸与针在作用方式上的革命!故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多方寻求与探索新的针灸方法与工具,尽管条件艰苦,还是获得了第一手丰富的素材,本书《灸例》中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在这一阶段所获得的。
  记得第一次在试验这一设想时,是用一个废罐头空壳,装上两个通气口,一孔入气,一孔出气,各安装上一个细竹管用口吹气助燃,当初次试用尝到甜头后,越吹越有劲,但终因体力难支,无法坚持,后来几经周折,终于找来了一个牙科医生用过破旧皮老虎,又多方求人修复,用脚踏鼓风代替口吹,使效果得到飞跃地提高。取得不少新的收获与发现,为了能试制出可以应用的“药汽发生器”,又挖空心思,东求张良,西拜韩信,终难试制出一具可以应用的模型。为了能找出一个可以代替皮老虎的空气压缩装置——鼓风机,用养鱼的汽泵来代替,经过了大约十个年头的摸索,雏型方告实现。
  当第一代样品实现之后,研制者仍然在摸索前进,在原有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构思,使之既能针又能灸功能多样的集针灸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压力针灸仪”(至今未正式应用)。
  (二)基本结构
  1.药汽发生器:是一个带有电热加温的密闭容器,有三个管道开口:
  (1)第一个开口,连接压缩风泵,连续向药汽发生器内送风。
  (2)第二个开口,将药汽发生器内的热气引出,通过不同的喷头,作用于相应部位。
  (3)第三个开口,连接加雎皮球,向器内注气加压。
  2.压缩风泵:向器内送风助燃与加压;
  3.药饼:根据不同病种选用相应的药饼(处方附后);
  4.不同形状的喷头:根据作用部位选用。
  (三)使用方法
  将药饼放入药汽发生器内,通电加温,待器内热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打开风泵向器内送风加压,待喷头处的热汽流的温度适宜时,即可用于治疗。
  (四)适应范围
  通过特制的喷头,可以应用于以下各个方面:
  1.耳灸:将药汽通过管道的喷头,引向两侧或一侧耳道,这是作用最大的主要用途之~,耳道是大脑通向外界的天然孔道,直接向耳道注汽,对大脑神经与血管之功能其作用自可断言。举凡脑血管与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均可包罗在内。通过高级神经功能的提高,与脑血管功能的改善,对全身多种疾病均将发生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这是一块禁区,也是一块正待开发的处女地,其前景是无限的。
  2.肛灸:将药汽注入肠腔,对肠道诸病皆可发生作用,特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以直接承受治疗作用。
  3.阴道炎:药汽流可以直接作用阴道壁及子宫颈,对阴道瘙痒与宫颈糜烂等症已经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4.常规灸:作为常规在体表的任一部位与任一孔穴施灸,其功效如与旧法相比,优劣自不待言。
  药饼处方
  I号灸饼:药物如川草乌,羌独活,蜈蚣,全蝎,苍术,细辛,荜菝,r香,乳香,没药,威灵仙,急性子等。可以祛风定痛,活血舒筋。对各种陈年痹症,颇为相宜。
  Ⅱ号灸饼:药物如地鳖虫,僵蚕,三棱、莪术、青皮、皂刺、川芎、红花、摈榔、露蜂房、五倍子等。可以行瘀活血,破积攻坚,消肿散结。用j:各种痞块,瘰疬阴疽,恶疮瘘孔,自可有效。Ⅲ号灸饼:药物如白芥子、紫苏子、生半夏、苍白术、干姜、肉桂、附片,茴香、丁香等。可以止咳降气,快膈宽中。用于心腹冷痛,寒痰久喘,吞酸反胃等症。自可补方剂之不足。
Ⅳ号灸饼:药物如肉桂、附片、黄芪、韭子,硫黄、党参、补骨脂、菟丝子、五味子、九香虫、阳起石等。可以益气壮阳,强心复脉。用于心阳不振,下元亏损,腰腿乏力,易劳多汗,以及遗精早泄与阳萎诸症。

第六章 针灸辨证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节  临床辨证与治症的意义
  辨证是辨明某种致病因子侵犯人体某一器官或体系,或是某一器官与体系,自身罹受病患时所出现的凭证。所谓辨证就是以不同的病理体征所归纳出的不同的认识体系,为治疗手段指引方向。这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辨证施治”。辨证的要点不是在于症,其前提主要是在于一个“辨”字,因为症者证也,是某种事物客观存在的某种与某些征兆,而这些征兆或是明显或是隐晦的,不依赖于人们主观认识的客观存在。辨者,分别也,评审也,明察也,判定也。必须在纷然杂陈的许多现象之中,分别其主次,详审其自来,明察其因果,判定其转归。这就不是任何临床工作者所能做到的。必须是修养有素,才能洞悉事物的枢机,掌握其主次环节,与变化规律,熟悉疾病的临床表现;才能由表及里,见微知著,归纳出解决疾病的具体步骤与方针。如此逐步深入,做到心中有数,措施明确,从而达到认识疾病的辨证目的。由此可见,辨证的意义,至少使我们得到以下的启示,即明悉病变的大体性质与病种范围。症候的出现,是由病人身体所承担的,每一症状,都是患病人体的综合反应,决不是孤立存在的,根据症候的提示与显示,至少可以对病患的本身提供某些征兆,因症状是患病人体的征兆,而症状的某些与某种特点,又是致病因子本身的征兆,如此逐步探索,就可对患病性质与病种范围,有一概括性了解,同时也可估计到病情发展方向与预后,找出其中的主导环节,从而为治疗手段寻找依据,排除干扰,削弱阻断,进而达到消除与控制疾病的目的。
  一、辨证不是辨病
  症是征候,也就是人体在遭受病理因子侵袭时所产生的病理反应,而不是致病因子本身具体体现。当然症是由病产生的,有是症必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症,但致病因子是干差万别,而人体的反应则是重复有限。因此不同的致病因子,就能出现相同的病理反应,以最常见的头痛为例,外感内伤,七情六欲,均能出现头痛,故仅凭头痛,就不能判定为何种致病因子所致。必须循序深入,找出致病的根源。才能进行针对处理,故辨证乃是施治的第一步,而辨病才是最后的目的。
  二、治症不是治病
  疾病的征候,只是致病因子侵犯人体时,由于人体的适应调节机制受到干扰所出现的一些非特异性现象和凭证,故症状的出现是在于人体的自身,是一种间接现象,而不是致病因子本身直接的特有表现,故治症仅是一种扬汤止沸的消极手段,而不是消除致病因子的积极措施。例如“发热”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人体的非特异性反应。用了退热药,热势虽然能暂时下降,而致热之因依然存在,故热势旋即复燃,因此一致认为见症治症,乃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拙劣手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故对此莫不轻视。但在一般的f台疗方法中,治症却也有一定的地位与作用。
  三、治症的意义
  打断恶性循环:严重的症状干扰,未有不使精神困顿,体力消耗,平衡失调,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与恶性循环者,例证无须列举,适时与及时地控制症状,其意义自不待言!
  稳定内部环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古人早已认清内部环境的安定乃是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在各种症状的干扰下,内部平衡体系未有不受波及者,症状的消除与被控制,是说明平衡体系已经得到休整和恢复,这对任何疾病来说,都是有利的。
  恢复代偿功能:代偿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全身功能的调协。当某一症状的出现,无论为轻为重,均是人身某一器官与体系功能改变的说明。这就自然在调节机制的总体环节中发生干扰、阻断或是人体的适应代偿机制为这一症状所夺取,导致全身代偿机制的削弱与下降。
  消除劣性冲动:任何刺激都会向高级神经系统发出冲动,良性刺激自然会使人精神愉快,情志畅顺;劣性冲动,不仅使人痛苦烦扰,同时更是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根源。症状的出现,既是一种病理信号,也是。种精神与心理的创伤。如任其持续存在,其不利因素自不待言。
  四、辨证与辨人,治症与治人
  辨证所辨的既然不是病,那么所辨的对象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辨证与辨病,治症与治病在认识方法与对象上的主要区别所在,人体如果没有致病因子的侵袭,自然不会有什么病,也不会有什么症,只有致病因子在侵入人体以后,人体才能出现种种反应与征候,反应的形式和程度,既是标志病理作用的强弱和缓急,同时也是标志人体适应代偿机能的好坏和高F,故辨证主要在人而不在病,【夫1为致病W子本身是不会出现什么症状的。
  既然辨证是在辨人,这就可以同样推理到治症即所以治人,lⅡ不是治病。的确如此,临床上的对症治疗,确是对人的治疗。对人治疗既然所治非病,但的确也能愈病,这就需要从另一角度与认识方法去作理解,人体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要有一定的内在因素和条件,决不存在于致病因子本身,而主要是在于承担疾病的人体,扑灭和消除致病因子当然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是改善和调整好承担致病因子的人体,使之不利于致病因子的寄附和存在,也是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故辨证与治症均是所辨在人而所治亦在人,人是发病与受病的主体。
  五、针灸就是治症的
  虽然“对症治疗”为人所轻视,而针灸这一独特的治疗方法,就是治症而不是治病的,这样说来,似乎是贬低了针灸的临床地位与实用价值,但事实正是如此,既不容回避也不容否定。纵观历代针灸文献,莫不是以治症为主,治病次之。除少数病种外均是“以症概病”,以“心痛”‘症来说,这是包括能引起心前区疼痛的各种病症在内而言的,决不是单治心脏本身的疾患,现时某些针灸专著如《新针灸学》恰恰_未曾了解这一点,把凡能引起心前区疼痛诸多疾病,均罗列在能治心前区疼痛的一些孔穴之下,“以病概症”,自然难免挂一漏万,这是阅读针灸文献时,必须了解到的。为什么“以症概病”,而能异病同治与百病皆治呢?这就是针灸作用的最大特点、秘奥,值得深思。现代的针灸机理研究者,对此莫不是以针灸的作用是在于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脉等一套泛论来作为说明。是的!针灸的作用是能调和气血,疏通经脉与平衡阴阳,这的确是它的功能与作用,但它为何能有这些功能与作用,似乎是到此为止,不作深究_r!初步理解可以用一个“通”字来理解和说明。《易?繁辞》上:“一阖一开谓之变,往来刁i穷谓之通”。万物的机能都是时刻地处于变通之中。《论“通”在发病学与治疗学方面的意义》或许能反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真理与具j与普遍意义的治疗方法。
  六、针灸治症的理论依据
  通者,洞达也,畅顺也,开彻也,不滞也,得其理也,无所不流也。事物之情不能洞达,则迷惘而不知所适,举措乖张;天地之气不能畅顺,则万物不能化生,而疾风暴雨,灾害随之矣;政不通则人不和;情不通则理不达;货不通则滞;水不流则腐。可见“通”字的意义是上至天地、国家,下至昆虫草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事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准则和条件。
  理论人形,玄府不通,则发热喘喝;仓廪不通,则痞满梗塞;州都不通,则水道壅遏;九窍不通,则耳不能听,目不能视,鼻不知香臭,口不知五味,血咏之气,不得其流,则生机停息,轻则病,重则死矣!故疾病虽有万殊,而不通之害则一也。治病手段虽有万端,莫不是助其通也。人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我说:“通则不病,病则不通”。未有人身气血畅顺,而能发病至死者。唐?孙思邈日:“凡病皆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可见百病皆生于不通,而通则能治百病。
  药物虽有万殊,然莫不以通为用,麻黄桂枝通其表也;大黄芒硝通其里也;虚者用通,行其气也(吴师机日:“气流通即是补,非必以参芪为补也”。),实者用通,导其滞也,寒者用通,升其阳开其塞也,热者用通,助其散开其郁也。徐之才十剂之宣通,张子和吐汗下之三法,皆通法之彰著者也。当今之世活血化瘀之治法甚嚣尘上,此非通法之见重于后世,光耀于当前乎!
  针灸的作用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治症而不是治病的,但能异病同治与百病皆治,是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与之比拟的,也不是对症治疗能打断恶性循环、稳定内部环境、恢复代偿机能、与消除劣性冲动等对症治疗的功效所能说明的。对于这一问题,要想找出一项近似而又合理的答案,必须从针灸作用本身的功效中提炼、浓缩和概括。针灸的作用已经一致公认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与疏通经脉等种种功能,这不是已经明白告诉我们是“通”在起作用吗!针灸的本身既不能杀菌消炎,也不能退热止痛,但其作用效果则是既能杀菌消炎也能退热止痛,如追究其根源,即就是这种效果是由疏通经脉而来的,乃是由“通”所产生的功效,人身的经脉通畅,则阴阳和调、气血无所不周,百骸无所不用,生克制约,各得其理,代偿适应各司其职,五脏和调,六腑安定,六淫不能干,七情不能扰,对“通”这一简单而普遍的真理,似乎未曾得到足够的理解与重视。虽然针灸的作用主要是在于“通”,但如何得“通”与如何使之“通”,这种“通”的作用机理与规律,又是如何?这不是用推理所{i}说明的。
  
第二节  针灸辨证与汤液辨证的异同
  在临床上辨证的目的,虽然都是为施治指明方向,但是由于认识角度不同,理论体系不同,和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特别是病患的具体情况不同,故适用此者,未必适用于彼,适用于彼者,又未必适用于此。汤液与针灸是两种悬殊很大的治疗方法,因此在辨证角度上就应有所区别。
  一、汤液辨证与针灸辨证的一致性
  汤液与针灸辨证的基本相同点就是在于前者为理法方药,后者则为理法方穴,医者理也,就是根据事物的基本规律,进行推理论证,再据理而立法,由立法而处方,因方而选药。比如风寒外感、腠理不宣,因而头痛发热无汗,这是理,必须采取发表解肌,疏风泄热的治则才能收效,这是法又必须在众多的方剂中(如麻黄、桂枝、银翘、桑菊之类)进行选择,这就是方,待方剂确定之后,又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中的某些药进行加减,这就是药。如此,才能完成辨证施治的各个步骤与环节。‘
  方剂是如此,针灸又何独不然,仍以风寒外感,腠理不宣为例,同样也应采取发表解肌、疏风泄热的法则才能收效。而在众多的发表法中如手太阴阳明,足太阳少阳均可择穴入选,而后再配穴组方,由几个孔穴组成一个穴组,这就是针灸的理法方穴。
  可见针灸的孔穴,就如同方剂的药物,而在药物与孔穴之间,也有着基本的相同之处,如药味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穴性也有木火土金水之别;药性有寒热温凉平之分,穴性也有疼痛酸麻胀之异;药物能归经入脏,针灸更能气至病所;药物有宜丸宜散,宦膏宜酒渍水煮,孔穴也有宜出血、出气,宦敷贴的不同;药物能组成君臣佐使,孔穴也能配成母子生克。有了不同的药性药用和穴性穴用,就可灵活而切贴地完成汤液与针灸辨证施治的共同关系。
  由此可见,辨证是为施治服务的,首先是辨别发病之症,以审致病之因,再根据病变的性质,制定出各种相应措施和选用何种治疗方法,才能方随法立,法不离方,依法处方,因方选药(穴)环环相叩,一脉相承,这也就是说汤液与针灸的临床辨证其基本道理是完全一致的。
  二、汤液辨证与针灸辨证的区别性——八纲辨证不能适应于针灸
  八纲辨证早已成为中医辨证的准绳,这是临床辨证施治时所首先想到的。但恰恰相反,它就不能适用于针灸,其原因主要在于:
  阴阳同治与阴阳分治的差异:针灸作用的最大优点,在于双相调节,即阳虚者其效可以扶阳、阴亏者其效可以救阴,且扶阳而不伤阴,救阴而不伤阳,这在汤液来说,就不能与之相比。特别是在灸法来说,更是阴阳不分,虚实不辨。灸法的主要功效,在古代的有关文献中,曾不止一家与不止一书,多次地指出:“虚者灸之,使火气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使热邪随火气发散,火就燥之义也。”八纲辨证所强调的就是虚实寒热,而灸法则是不分虚实寒热,这对针法的功效来说,也可类似,但不如灸法之昭著而已,这乃是汤液辨证与针灸辨证的主要区别所在。
  异病异治,以病概症,异病同治,以症概病的差异:异病异治者,以病概症,所辨在病,所治亦在病,异病同治者,以症概病,所治亦在症。所治在病者求其本,所治在症者识其标,求其本者重在知里,识其标者重在知表。知里,不出抽象推理,失之模糊;知表,重在生动直观,得之真实。异病异治者其弊在繁,异病同治者其要在简,八纲辨证,也是以症状为基础所浓缩和概括出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临床症状的再提炼,由八纲辨证法而辨症施治,进行发表攻里等治则,还是一种见症治症,不出异病同}台范畴,故见症治症与异病同治,乃是临床施治的基础。而“辨证旅治”这一专有词汇,已经明白指出,施治是在辨证基础上进行的.而针灸的对症治疗,则是见症治症、直接了当、简捷明快,优于八纲及其他辨证法的转弯抹角,空泛繁琐这也是八纲辨证不能适用于针灸临床关键所在。可见针灸与汤液,同样都是在对症治疗,而针灸则是重在直观,汤液则是重在推理,这就是针灸直观辨证与八纲抽象辨证的差别。三、针灸的几种辨证方法
  历代以来,前人在临床上,根据自己的见地与经验,从不同角度与不同理论体系,创立了不同的辨证方法,尤以在汤液方面更为丰富多彩,后人根据这些用之于临床实践,都取得了指引与引导作用。而针灸方面不无相形见绌,能构成独立体系而为人所奉行者殊不多见。现介绍针灸的几种辨证方法,作为临床之一助,或能有所裨益。
  (一)经脏辨证
  1.对经脏辨证的认识。脏腑是根本,经络是枝叶,以脏象与经络学说为依据,识别与寻求罹患器官之所在而选穴针灸,自可免于无的放矢。《灵枢?经脉》对十二经脏病早有说明,但是古人所列举的征候,其中有许多今时并不多见,或根本未见,且常是互相交错重叠,如手太阴与少阴,同有“臂厥”一症,手太阴臂厥是交两手而瞀,这很难见到,而手少阴的“臂厥”则是嗌干心痛渴而欲饮,则名与症并不相符。又如目黄一症,手阳明,手足太阳,手少阴厥阴、均有目黄;足太阴、少阴、均有黄疸,而足少阳胆与足厥阴肝,则反而无此见症,这对今天的辨症来说,将是相当混乱而缺乏指导意义。现根据《灵枢?经脉》的原意,参以《千金》、《外台》、《圣济》,及《诸病源候》诸书,简表说明于下,以供参考!
经脏辨证参照表
┏━━━━━━━━━━━━━━━━━━━━┳━━━━━━━━━━━━━━━━━━━┓
┃        经  病                          ┃    脏    病                          ┃
┣━━━┳━━━━━━━━━━━━━━━━╋━━━━━━━━━━━━━━━━━━━┫
┃  手  ┃                                ┃                                      ┃
┃  太  ┃肩背上肢内外侧酸痛,掌心发      ┃                                      ┃
┃  阴  ┃热,大指无力,尿量少而频,尿    ┃肺胀、胸满、咳上气、短气、心烦口渴,  ┃
┃  经  ┃色清白或黄赤卒遗矢无度(大       ┃缺盆中痛,口中有金属气味              ┃
┃      ┃便次数突然增多)                 ┃                                      ┃
┃  肺  ┃                                ┃                                      ┃
┣━━━╋━━━━━━━━━━━━━━━━╋━━━━━━━━━━━━━━━━━━━┫
┃手大  ┃齿痛、颈肿、鼻干、鼽、衄、口    ┃                                      ┃
┃阳肠  ┃                                ┃泄泻肠鸣肠绞痛、鼓肠腹胀转矢气        ┃
┃明经  ┃千,肩瞒痛、食指酸软无力        ┃                                      ┃
┣━━━╋━━━━━━━━━━━━━━━━╋━━━━━━━━━━━━━━━━━━━┫
┃  足  ┃鼽衄口喎珍、颈肿、喉痹,恶      ┃                                      ┃
┃  阳  ┃寒发热善呻数欠,尿黄、沿经      ┃食不下或消谷善饥,善恶、心下急痛      ┃
┃  明  ┃脉所过有肿痛处或身以前有        ┃呕吐拒按贲响腹胀                      ┃
┃  胃  ┃寒热感,中(应作次)趾酸软无      ┃                                      ┃
┃  经  ┃力。面痈                        ┃                                      ┃
┗━━━┻━━━━━━━━━━━━━━━━┻━━━━━━━━━━━━━━━━━━━┛
┃足脾  ┃舌本强、身体沉重无力、下肢    ┃                                      ┃
┃太    ┃                              ┃左胁下胀痛,口甜、溏泄身黄            ┃
┃阴经  ┃内侧或有肿痛、大趾酸软无力    ┃                                      ┃
┣━━━╋━━━━━━━━━━━━━━━╋━━━━━━━━━━━━━━━━━━━┫
┃手心  ┃嗌干舌强渴而欲饮、腧臂内后    ┃心痛、心动悸、脉结代、盗汗、自汗、口  ┃
┃少    ┃                              ┃                                      ┃
┃阴经  ┃廉痛、掌中热                  ┃苦、下肢浮肿                          ┃
┣━━━╋━━━━━━━━━━━━━━━╋━━━━━━━━━━━━━━━━━━━┫
┃手小  ┃耳聋、颊肿、口舌糜烂、颈肿、  ┃                                      ┃
┃太肠  ┃                              ┃脐腹绞痛、泄痢、尿赤                  ┃
┃阳经  ┃肩腧肘臂外廉或有肿痛          ┃                                      ┃
┣━━━╋━━━━━━━━━━━━━━━╋━━━━━━━━━━━━━━━━━━━┫
┃足膀  ┃头囟、项背腰髀膪等处,或有    ┃                                      ┃
┃太胱  ┃                              ┃少腹胀痛、尿频尿急或癃闭              ┃
┃阳经  ┃酸痛拘急目胀痛鼽衄多泪        ┃                                      ┃
┣━━━╋━━━━━━━━━━━━━━━╋━━━━━━━━━━━━━━━━━━━┫
┃足肾  ┃口热咽干舌舞、目昏视物不      ┃腰痛、腰都叩击痛、小便短少、颜而及    ┃
┃少    ┃明,咳唾有血、喘促惊惕、不安  ┃                                      ┃
┃阴经  ┃心悬若饥、饥不欲食、口咸      ┃全身水肿                              ┃
┣━━━╋━━━━━━━━━━━━━━━╋━━━━━━━━━━━━━━━━━━━┫
┃手心  ┃                              ┃                                      ┃
┃厥包  ┃面赤腋肿,肘臂挛急掌中热。    ┃心烦,心痛,心中谵儋大动,胸胁支满    ┃
┃阴经  ┃                              ┃                                      ┃
┣━━━╋━━━━━━━━━━━━━━━╋━━━━━━━━━━━━━━━━━━━┫
┃手三  ┃耳聋腋肿,喉痹,目锐眦痛,颊  ┃                                      ┃
┃少焦  ┃肿痛,耳后肩瞒肘臂外侧痛,    ┃全身水肿,小便不利                    ┃
┃阳经  ┃四指酸软无力                  ┃                                      ┃
┣━━━╋━━━━━━━━━━━━━━━╋━━━━━━━━━━━━━━━━━━━┫
┃  足  ┃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  ┃                                      ┃
┃  少  ┃颈腋下胸胁肋髀膝胫外躁或      ┃                                      ┃
┃  阳  ┃有肿痛、或四趾酸软无力,多    ┃口苦、胁痛难转侧                      ┃
┃  胆  ┃汗畏寒                        ┃                                      ┃
┃  经  ┃                              ┃                                      ┃
┗━━━┻━━━━━━━━━━━━━━━┻━━━━━━━━━━━━━━━━━━━┛
┃  足  ┃                              ┃                                      ┃
┃  厥  ┃狐疝、遗尿、癃闭              ┃胸满、呕逆胸肋痛、右肋下肿胀          ┃
┃  阴  ┃                              ┃杯块、黄疸                            ┃
┃  肝  ┃                              ┃                                      ┃
┃  经  ┃                              ┃                                      ┃
┗━━━┻━━━━━━━━━━━━━━━┻━━━━━━━━━━━━━━━━━━━┛

  2.经脏辨证取穴法。经脏辨证可以按照外经内脏的关系选穴旌治。下述三法可供选用:
  (1)经脏同治:在经脏同时有症状出现时,叮以经脏同治、以内治其脏,外治其经。治脏以俞募为主,治经以五输穴为先。
  (2)经脏分治:经病未必连脏,脏病也尚未及经者,治脏以俞募及背部反应穴应用化脓灸为宜。取经以四肢相应穴用温和灸与针刺为宜。
  (3)经脏互治:即经病治脏,脏病治经。如盗汗届心脏的病理现象,可以迳取其经穴阴郄而收伟效。面痈属阳明经病(《灵枢?邪气脏腋病形》:“中于面则下阳明”)则胃俞、大肠俞与中脘、天枢,均可分别取用。又如嚅胭抽掣届足太阳经病,可取膀胱俞,口甜属足太阴脏病可取阴陵泉。诸如此类,不可胜述。
  (二)气血辨证
  病分气血,是临床辨证的重要环节,概言之病在气分者多属表,常变动不居,或阳热亢盛;病在血分者每固定不移,或伤阴动血。如用于针灸临床,则《针灸问对》较为明白易懂。即:“病有气血之分,针家亦所当知。病在气分游走不定;病在血分沉着不移。以积块言之腹中或上或下,或有或无是气分也;或者两胁心卜脐周,一定不移,以渐而长者,是血分也。以风气言之,左右七下,移动无常者气分也;着而不移者血分也。病在气分者,可以t病下取,下病上取,与左右瓦取。病在In【分者随病之所在mi取之。”如郁热在表者,当取手太阴阳明,以及大椎与风池等穴,最宜入选。如伤阴动10L者,则足太阴厥阴,以及血海期门等穴,亦属相宜。
  (三)压痛辨证
  对于压痛穴的产生及其临床意义,上文已有详述。一般的说,五脏俞募及其附近的压痛反应,大体上是与所属脏腑的病变相当。特以胆囊炎多在右肋下缘出现压痛,这是为人所尽知的事实。而阑尾炎的压痛出现在有下腹背面之阑俞,以个人经验而论,几乎有着绝时的准确性。症者佐证也,故压痛反应自然也是病理的佐证与针灸辨症的特有体系之一。
  (四)先兆辨证
  许多定时发作的疾病,常在发作之先,或是某种疾病将要发作之时,能先有某种不适或某种先兆,以疟疾来说,或先头痛,或先呕吐,或先背部恶寒,或先四肢发冷,然后方全身发热、汗出而解。又如《普济方》日:“凡热病未发,但见赤色来皆热诊也。在颜为心热,在颐为肾热,在鼻为脾热,在左颊为肝热,在右颊为肺热。见赤色当急刺之,审其井荥经腧之分,在阴则补阳泻阴,在阳则补阴泻阳。刺热之大法也。”其他的许多陈年痼疾反复发作者,多在发作之先,能有先兆出现。如能针对先兆,进行灸刺以图控制。则原有之病症也将不复发作。此即迎而夺之之治则也。这种辨证方法也可能为灸刺所特有,在汤液方面的应用可能不多。
  (五)随机辨证
  人身是一整体,某一脏器症状的出现,往往不在其自身,而是受到另一脏器的影响,或是影响另一脏器,以咳嗽而论,《素问?咳沦》早已指出五脏六腑皆能致咳,非独肺也。如咳而尿出,膀胱之气不同,乃膀胱咳也;咳而水泻,大肠之气滑泄,大肠咳也;咳而腹满不嗜食,是脾胃之气不充也;凌晨咳嗽风木之气旺盛也。病因是致病的根本,病机是发病的环节。随其机而究其原,辨证之要义毕矣,岂止:针灸辨证而已哉!
  (六)辨证的有关事宜
  1.局部辨证必须与整体机能相结合。中医辨证的特点,就是主要着眼于整体,根据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是仅仅注意于局部的某种变化。以麦粒肿为例,仅仅是一个芝麻大小的毛囊炎,而在远离眼睑周围的背部,却能出现压痛及小红点等反应,加作用于背部的反应点,而局部的症状就会迅速消除,如果只着重辨明局部的征候,与进行局部治疗,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会招来许多不良反应,与不必要的麻烦。
  2.抽象推理必须与生动直观相结合。中医的辨证方法,不论针灸或汤液,都是从中医理论体系中派生出来的。而中医理论的特点,都是从比类归附推理衍绎而来,因此就必然停留在抽象概念这一范围之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辨证多是以辨别人体在患病时的机能状况为主,而不是辨认病患之本身,这在上面已经有过着重的说明。而近代的诊察手段,均是以病变定位,以及确定体内的各种生理病理的具体变化为主,这自然就重在生动直观。因此在临床上既应以患病的机体反应为依据,又应以病患本身的情况为证明。古今结合,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发挥临床辨证的作用与意义。
  3.不同的症候必须与不同的治疗方法相结合。辨证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手段。虽然同是为针为灸,但病种不同,具体手段自然也就不同,同属针刺而有出气出血之分,同属艾灸而有直接与间接之别,故必须分别对待。
  
第七章 灸感病理感传规律及其意义
  要提倡灸法,推崇灸法,就必须切实掌握灸法的基本情况与规律,才能应用灸法,信任灸法,再从而提倡和推崇灸法。在这一章节中所介绍的各种情况,是多年的经验总结,目前针灸文献上绝少报道,特别是感传过程三个基本时相,能随时经得起重复。这对于中医基本理论的研究、灸疗效果的提高、经络实质的说明,均具有重大意义。也可以说这是本书的中心环节,其余各个章节,都是围绕着这一环节进行的。随着灸法的复兴将会不断有更新的发现,使千年铁树怒放新花。
  
第一节  灸感感传的一般规律
  一、影响灸感感传的因素
  感传路径的存在和出现,必然受着生理、病理、时间、个体等诸种条件和因素所影响,而反过来加作用于这种路径,又可对这些条件和因素产生影响与作用。以下的发现与目前的报道也有相同与不同之处。    。
  (一)刺激量的蓄积
  着灸时必须使火力均衡持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量,方能出现灸感与感传过程的各项基本规律。如使火力中断,则已经出现的感应也就由减弱、退缩而至消失。一般的则是刺激愈强,时问愈长,刺激次数愈多,则感传愈易出现。但有时也见有刺激的强度并不大,时间也不太长,也能出现循经感传。在感传迟缓难以出现者,虽加强刺激,感传也是十分迟缓或难以发生。
  (二)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对于儿童因合作不良,灸感情况无从得知,而在青壮年中,灸感的发生时间与感传速度,较之老年者是有所增强增快,感传出现率也有所增高,但差别并不太显著。在性别方面,女性的感传常较易发生,因而其感传率可比男性为高。
  (三)个体素质的不同
  这对感传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在正常人之中,由针刺所获得的材料早已表明,感传是因人而异,因而才有“经络敏感人”之说。而病人在采用灸治过程中,因个体因素的不同,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同一性别、相等的年龄与相同的病症,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方式进行灸治,甲患者的各种感传则是十分良好,而乙患者则是极其迟钝或是难以发生。在灸感迟钝者,则效果也就很不明显。
  (四)时间和环境的影响
  常见同一病人同一病患,由于发作时间的先后不同,灸感的感传途径及有效穴的位置即能出现差异和移动。例如在支气管喘息反复发作的病人,先取合谷感应良好,再次发作仍用原法则各种感应均极迟钝。而改用尺泽或曲池时,则各种感应又复明显。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同时皮肤湿润,思想集中,则感传较易发生,而感传速度也较快。反之,在寒冷、喧闹、皮肤干燥,同时和别人交谈思想分散时,则感传每多迟钝和不能被感知,而速度也较慢。
  (五)病理变化的性质灸感病理感传规律及其重大意义
  感传与患处的大小、病位的深浅、病原的种类均无明显关系。例如麦粒肿与角膜溃疡,病变范围极小,而感传却常能到达患处;在一个大片的神经性皮炎或顽癣,感传每不易发生与难以到达。在身体表面特别是化脓性炎症,都能出现感传;而在内脏深处的各种组织,感传更能直达深入。感传也不因致病微生物的不同,而有何明显差异。
  感传与病程的长短及病势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凡属新病,代偿机能良好及症状鲜明者,则与之相应的经穴也就增多,感应性也就增强,而灸感与感传作用也就易于出现;久病机能低落者,则各种感应自然就会迟钝与减弱。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久病感应良好,新病感应迟钝者,也属常见。值得注意的是,灸感与感传都是随着病情的好转与痊愈而逐步减弱与消失;也能因病情的深化和恶化,各种感应均趋低落而逐步迟钝与不复发生。
  感传与灸效的关系,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而分别对待,不是每一种病都能出现感传,也并不是每一种病必须有感传出现才能生效。例如疟疾、荨麻疹、外感、原因不明之发热等等,都是灸针的适应症,这就不能以感传的气至病所作衡量。另如痣瘊、鸡眼、肿块、及早期的癌肿等,对于感传作用,也未曾有人作过系统观察与报道。
  感传作用的决定因素,主要是以病患部位为转移,即不论是不同的病原,不同的病种,凡属感传所止之处,乃是局部组织受损最重之处。这也就是感传
第一相的基本规律。。
  (六)操作的态度与信心
  操作熟练、认真耐心与急躁生疏、草率怀疑,也是影响感传与灸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灸感感传的各种征候
  (一)感传先兆
  灸感的主要作用是循经行走,一般是当灸处的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感应即开始循经前进。但在不少情况下,当感传尚未出现或将要出现之际,灸处先发生酸麻胀等与针刺相同的得气感应。此种感应的范围有时比较局限,有时也很广泛,甚至使同侧肢体均受波及,而后在酸麻胀的区域当中,再出现感传线。凡是这种现象易于出现者,则感传必定易于发生,效果也必定良好。也有在灸处的先兆尚未出现,患处却首先发生某种感应,而后灸处的感应方开始向患处移行。
  (二)感传自觉征候
  灸感和针感一样,当开始沿经行进时,能出现多种多样的感应而为病人自身所感知。如发热,发麻,蚁行,风吹,水流,或是象向内打气及压重感等。灸感当然是以热感占多数,但也有先热后凉,或是先凉后热,也能在发热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的清凉感。自始至终均为清凉感者也有发生。也能有红线,白线,湿疹样线。在感传线与感传区域内皮温上升与痛阈提高,则是常见的。痛感则极少发生,只有当感传进入患处后,偶尔能出现疼痛反应,痛感停止症状也就好转。如有感传出现则灸处的灼痛即很轻,如不出现感传则灼痛即较强烈。
  (三)感传速度
  《灵枢?五十营》及《难经》
第一难中所说的“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咏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是可以认为这就是经气运行的正常速度。但在病理作用及人工激发的情况下,就不能相提并论。它是因人、因病、因刺激方式、因气候条件、因接受治疗次数的多少以及与单位时间内刺激量的大小等各种因素有关,并且是互为条件与互相影响的。一般均是在刚开始发生时最慢,在行进与接近患处时则较快,而在行进时也能慢如虫行或快如电掣,这就很难把感传速度用一定范围给以界说。有人认为能因经脉的阴阳不同而感传速度也不相同,甚至列表对比,这决不是事实。主要因素有是感病理感传规律及其重大意义
  以F几个方面:
  1.感传速度与个体素质及病患性质有关。感传能出现与不能出现,以及速度的快慢,均与个体素质有着极大的关系,素质敏感与迟钝是决定感传速度的一个主要方面。同时如再有病患性质与病理过程等因素存于其间,则速度就会有更大悬殊。在一定条件下,感传发生得快,其前进速度也较快,反之则较慢。但也能感传久久未见发生,而在一经发生之后,就好像开了闸门的水头一样,猛然向前冲去而流得很远,迅速到达患处。
  2.感传的速度与经络被疏通的次数有关。穴与病之间通过经络途经所存在的彼此感通的感应线,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畅行无阻的,特别是在关节及曲折等部位,每易受到阻滞。但如经过首次疏通和以后的反复疏通,就可逐次增快而流通贯彻。每常刚一着火感传不仅可以迅速发生,面且可以迅速传布,感应过程与感应区域,也逐次增强与增大。以后又随着病情的好转与痊愈,各种感应也逐步减轻与下降,以至不复发生。
  3.感传速度一般与刺激强度及压力大小有关。在刺激强、压力大时,则感传速度快;反之则减慢。吹灸法其所以较之其他灸针方法较易出现感传,而速度也较快,也有热流对孔穴喷射所给予的压力作用在内。但有时温和的刺激也能有十分迅速和近于闪电般的传导,强烈的刺激也能只是慢如虫行和易被阻断。
  (四)感传宽度
  这在《灵枢?本输》上称为“阔数之度”。与感传速度一样,变化很大,无固定范围可言。多数是以线状和带状出现,但也可以呈片状扩布。能由线成片,也能由片成线。多是中心明显,边缘模糊。与取穴的远近、作用方式的不同、被作用面积的大小、刺激的强度与刺激量的积累等,有着互相联系和影响。凡是距患处不远和就近取穴时,则以片状的扩布占多数;而在远距离循经取穴时,则是以线状和带状占多数。针刺以线状占多数;艾灸是以带状和片状占多数,这和被作用的面积愈大则感传线愈宽,愈小则愈细的情况是一致的。刺激强大则感传线可以增粗增宽;弱小可以变细变窄。因灸治次数的增多,感传线既可增强增快,也可增宽增粗。当到达数十次或百次以上时,大多可以从开始的线状循行成为后来的片状弥散。
  根据感传宽度的变化情况,在讨论经络实质时,就可提出一项严峻而突出的问题,即不能从大量的解剖材料中为“感传线”的存在找出证明,更难用同样方法来寻求对“感传带”的解说。这也就是说明经络感传的存在和出现,并不是由某种形态和结构所决定的。
  (五)感传深度
  这在《灵枢?本输》上称为“深浅之状”。感传的各种感觉,是会因深浅不同而有所差别。处于身体表面的病变,感传线的全程都是沿皮行进,因而多数能为患者自己用手比划出来。有时所出现的蚁行感好像是在皮肤的表面,以至患者不断用手去抚摸,认为是虫爬到身上来了。在四肢的感传线当行经关节处多是屈曲弯转;在躯体的表面则是直行向前。感传进入胸腹腔以后,必然是横穿斜达不受内腔的遮隔,畅行无阻。体表的浅感传,每与胸腹腔的深感传,互相衔接,构成一体,才能寻取捷径而奔赴患处。
  (六)感传走向
  所取孔穴的位置与病患的部位,是决定感传走向的一个主要因素。
  1.自内而外。四肢病在躯干特别是在背部取穴时,则感传的方向都是一种离中性的,即自内而外走向患处。如果习惯于在四肢取穴,或是内脏病在四肢取穴,则此种情况当然就不能见到。认为经络能将穴位下面的针感向上传至身体的近心端,这完全是片面的看法。
  2.自外而内。内脏及躯干病在肘膝以下取穴时,则感传的方向都是一种向中性的,即自外而内,走向患处。3.上lF分行。如身体上部与下部,上肢与下肢,或是某一经络的上端与下端,各有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疾病同时存在,而在身体之中部或某,一经络之中段取穴着灸时,感传可以分向上下方行进,也可先走向一方,而后再走向另一方。
  4.左右分支。在身体中线的任督脉诸穴,特以百会、大椎、命门及阴交等穴着灸,或是感传到达这些孔穴时,可以分向头面左右侧或是分向左右上肢与左右下肢齐头并进。这种正常的生理分支,与异常的病理分叉,又有所区别。
  三、灸感过程的阶段特征
  (一)感传的三个基本时相
  人体在接受灸疗时有一个感应过程,而这种过程又有其阶段特点,凡是感传能够出现者,这种过程均无大差异。其所以称之为“时相”,而不称之为“时期”,拙见认为所谓“相”有相关、相连、相承、相接与相感等义在内,这可以意味着在感传之全过程当中,既有各不相同的阶段特征,又有一脉相承的彼此联系。所以把感传的三个主要过程称为三个时相,而把各个时相中的主要作用称之为由于人体对于不同的刺激因子,和同一因子不同的作用方式,而有不同的应答性反应,因此这种时相和规律,主要是不使火力中断连施灸时所产生的,面与常针和他种作用方式下所产生的感应,就能有着相同与不同之处。
  1.第一相(定向传导期)。灸针的作用古人早就特别重视要能使“气至病所”便可“快然无所苦”。这就是今人所说的灸针的感传作用。在以针刺为主时,为了要能使气至病所,古人创立了多种手法,使针感加强,以催气和推气前进。但并不是每一病例都能达到这?n的与要求。当采用改良灸具和连续施灸时,其作用就可大大提高,使灸感易j:发生,和感传线离开灸处向患处移行。患处在头就走向头,在足就走向足。在不用手法协助的情况下,可以自然出现,而且极其鲜明。常在第一次旎灸时即可到达患处,有时也要在二次以上方能到达。这种几乎是无例外的方向性的传导,可以转弯抹角地沿着特有的途径(经络)朝着患病的区域前进,而远离患处的另一侧仅能前进少许或是连一寸也不能前进。如左右或上下同时施灸,则感传可以先后或同时到达患处而彼此集合。
  2.第二相(作用发挥期)。当上述定向传导到达患处后,感应并不由此停止,而是对患处能发生极其明显的治疗作用,确是可以立竿见影。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同第一相一样,完全能为患者自身所感知。既是多样性,也有规律性。大致均是感应首先从患处边缘到达患处中心,再逐渐向四周扩散,最后及于整个患处。但仍以中心为强烈。患处能出现发热、发凉、盘旋、蚁行、芒刺及压重等感觉。如系脓肿有时似感知有气体或脓汁往外流。患处的热感可较之灸处的热感为大。感应的轻重强弱及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可成正比。病愈重愈急,则感应亦愈快愈强,时间亦愈长。在严重病例灸处的热感似乎是被患处所抽吸。病较轻较慢,感应亦较轻较慢,时间亦较短。感应最后消失之处,也常是患处的中心部位。但有时也可见有症状并不十分鲜明,而感应时间却能久不消失持续至两小时以上,最后因病人的体位发生疲劳而中止。当作用发挥期开始不久和到达顶峰时,病人的自觉和他觉症状即开始逐步有所减轻,如产生舒适感,疼痛大减或停止,体温下降,咳喘平静等。如为化脓性炎症每见肿胀当时即有所消退,皮肤出现皱纹。所有以上这些效果,可以维持3~4小时,此后各种症状又见复燃,故必须连续旎治。但均是无例外的因病情之减轻与全愈,而感应亦逐步减弱与消失。
  3.第三相(下降中止与循经再传期)。不论是在身体表面或是内脏与深部组织的病变,感传过程的第一、二两相基本是相同的,但至第三相则有两种差别:(1)下降中止期:当作用发挥期到达顶峰时,感应即逐渐开始下降,并不能因火力之持续不断而感应亦持续不已。患处的感应多是由减弱而消失,贯串线(经络)的感应也消失,最后仅剩下灸处局部皮肤的灼热而别无任何作用。当上述情况出现后,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使感应再见,而一次治疗到此也应中止。因此,灸治时问的长短,不是固定的,是依照感应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下一次治疗间隔的时问,一般多在3~4小时以后为好,感应方可再见。如另取对侧或相距较远之经穴,则不在此限。
  (2)循经再传期:如仅取一个孔穴施灸,当感传到达病处,第二相的作用已经完成后,但有时并不以此为终点,而能有以下几种表现:
  先后再传:当身体有两处或多处性质相同与性质不同的病变同时存在(如头痛,腹痛,或是关节痛同时并存),或是同一病种而双侧同时受累时(如双侧急性结合膜炎,或双侧关节炎),则感传可以先达较近或病变较强的处所,使前一患处感应完毕后,再向后一患处移行,使两种或两处病变先后和连贯地各自发生一次感应过程。
  往返再传:感传先至甲病处,不久又走向乙病处,复由乙病处而返回甲病处,如此互相往返。
  轮流再传:一身有多处或多种病变同时存在,感传可以轮流与交替地出现。
  全身再传:因灸治次数的增多,而作用亦逐渐积累,当到达一定程度时,又可离开受病组织逐步前进,在全身上下可以反复周流,持续时间也可较长。
  (二)感传时相的作用和意义
  灸感过程三个基本时相的发现,其意义是多方面的:
  1.根据感传第一相的特征,能为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五行学说找出依据;根据感传现象与路径,可以对经络实质及其学说作出阐明(另作专论介绍)。
  2.根据感传第一相的气至病所,可为I临床诊断指明方向。由于感传
第一相的基本特点,是以病患所在为其投射目标和行进的终点,因此就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方向。例如肾脏疾患的病人,是一侧受病还是两侧同病?两侧同病是否轻重一致或是轻重不¨?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当然可以测知,但必须条件具备,而且病人也将蒙受一定的损害。而根据感传所见,则是右病至右,左病至左,左右同病左右皆至,左右轻重不同左右的反应也是强弱不一。另如在阑尾炎之早期,常会出现上腹症状,而感传则是到达右下腹。在上腹剧痛时,是心绞痛,胃脘痛,胆囊炎,抑或是胰腺炎?有时也不能及时分清,而根据感传的终点,可以作出有益的提示。在肺部疾患时,根据感传最后消失之处也可说明病患的所在与范围。如此等等,虽然仅是可为临床诊断指明方向,并不足以说明病患的性质,但这既是对病的治疗,也是对病的检查,无论从经济价值、节约时间与维护患者来说,都有一定意义。
  3.根据感传的受阻与被遮断,可以发现隐藏和潜伏的病变。例如上腹痛而灸治三里,当感传进入下腹后,竟迟滞不前久不上达,或终不上达,而下腹的反应却很明显,这就必然是感传中途受到另一病理改变所阻断的原故。由于这种病理改变尚未产生自觉症状,或是症状轻微尚未引起注意,这就必须跟踪检查,发现隐患。如已经发现到某一病患所在与所取孔穴之间另有一陈旧或轻微的病患存在时,也应另觅他穴,避开这种阻断。
  4.根据感传所至可以打破“经络所过,主治可及”的陈旧观点。定向传导不为经络体系与其所属范围为决定,无论所取为何经何穴或非经非穴,只要感传作用能够发生,则定向传导的过程即呵完成。在针灸学上的传统见解,均认为是“经络所过,主治可及。”而根据定向传导的感传所见,可从客观凭证中打破这一见解,感传叮以按照}1已的投射方向,不受内脏器官与组织的阻隔,斜行直贯而畅行无阻。足以证明是“经络互通,主治可及”。这也是经络体系整体作用的说明。
  5.根据灸感的消长情况,可以指示病情的好转和恶化。凡是病程愈短,症状愈鲜明,则与之相应的经穴也就愈多,而感传也愈易出现。故在感传良好,反应明显的病例,结合其他体征,其预后也是良好的。随着病情的好转和恢复,而各种感应也就逐步减弱与不复发生。另一方面原先反应也属良好,感传作用也颇明显,但随着病势的深化和恶化,而感传与各种反应也就逐步迟钝以至不复出现。这常是预后不良的象征。
  6.根据感传第二相反应时间的长短,可使灸疗的作用量具有客观标准。目前对针感的感传观察得比较仔细,而感传到达患处后所产生的现象与作用,则注意不多。这可能是受到《灵枢?四时气》所说的“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的影响。同时针刺均是用手法运针,能使气至病所已是十分不易,如运针时间太长,对医生与病人都是一种负担。而电针由于作用方式不一样,病人的感觉与现象也就与手法运针有所不同。至于艾条手持法,又为时间所限,达不到有效的作用量,更不能掌握作用量的客观标准。根据感传第二相感应时间的长短,则灸疗的作用量就可从客观上找出其依据,从而使灸效大为提高。
  7.根据感传第二相的临床疗效,可以扩大灸疗的适应范围。从第,■相的各种现象与疗效当中,可以明显看出灸的效果不仅远胜于针,而且对于许多急性病特别是多种炎症其效果更为优越而驾乎药物之上,这是随时经得起验证的。所谓“急性病宜用药物,慢性病宜用针灸,实症体强者宜用针,虚症体弱者宜用灸”,乃是对灸针疗法未曾深入体验、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是灸针疗法的枷锁,必须打破,必须解除。
  8.根据感传第一相的循经再传,可以减少不必耍的取穴。在‘人而身患二:病或多病,如果按病取穴,就必须是一病一穴或一病数穴,这就会增加医生与患者的双重负担。如果在某一穴对某一病的感应完毕后不必急于撤除灸具与立即停火而稍作等待,观察其是否能有再传现象发生。或是选取与同时存在的几个病种俱有联系的孔穴应用直接灸。古人对此早有所知,如《灵光赋》日:“针灸一穴数病除。学者尤宜加仔细”。不过未曾指明其有再传现象而已。
  以上所述,仅是感传过程三个基本环节及对这些环节的初步应用。至于感传现象的丰富内容,另作专题讨论。
  
第二节  灸感感传的路径与形式
  一、循经至病
  这是感传第一相的基本规律,是气至病所的常见现象。但热、麻、酸、胀,以至还能出现凉感等,诸种感觉则互不相同。
  二、自病人经
  对有效穴或反应穴进行灸针,感传可沿经走向患处,这乃是共知和常见的情况,而在患处着灸时,感传也可沿经走向有效穴或反应穴,在临床上也能见到。这对经络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有力的说明。也可称此种现象为逆经感传。
  三、表里交流
  即手足阴阳表里经其感传路径常可互相转换与彼此交流。例如取用手太阴经之少商,感传前进不远即可进入手阳明经而上行;取用手阳明经之商阳,也可在行过合谷之后即折入手太阴经而前进。在取用中冲时,这种情况就更易发生,既可由中指腹进入手厥阴本经,也可由中指背进入手少阳经,也町在发生转换行过一段路径之后又返回本经。这种情况最为常见。
  四、汇合重叠
  手足阴阳十二经在肘膝以下如同时取用其两经两穴,是可以互不混淆而齐头并进。但当行过肘膝的合穴以后,多数即互相汇合,有时在肘膝以下即行汇合而难以分清。古人指出十二经的合穴均在肘膝关节附近,足以证明其取义之精确。少数也可循着上下肢之内外侧而各自行进。但当进入胸腔或腹腔之后,如系在同侧之上肢或下肢两经两穴同取,则彼此分离者绝少,而互相重叠者实多。如系分别取用,则另辟新路者绝少,而互相重叠者实多。如系分别取用,则另辟新路者绝少,而仍循故道者实多。由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几乎无一不错综交会于胸腹,而胸腹腔诸病与各经之间的关系,就根本没有什么界阈与体系可言,从未见到有固定的途径与互相交会的穴位。
  五、吸引靠拢
对肘膝以下相距不远的两经两穴如同时施灸,感传既可彼此汇合,有少数在肘膝以下也可互相吸引而彼此靠拢。与彼此汇合不同之处是当撤除其中之一时,靠拢和移位的感传即可返回自己的路径继续前进。如再行恢复两穴同灸,则又可彼此靠拢。
    六、改道跨越
  同一疾病,同一孔穴,用同法多次着灸,感传路径基本上是前后一致。但也有前后不一,出现改道和跨越者。如头面病在督脉取穴着灸,感传可以先在脊柱左侧上行,以后又改在脊柱正中或右侧上行。如取用中冲,第一次是由本经前臂正中上行,第二次则是跨入手太阴经上行。取用至阴,感传可以进入足少阳经。取用关冲,感传可以进入手太阳经。这种前后改道和互相跨越的情况,在平行并列的各经之间实为常见。
  七、中途横贯
  感传在前进的中途,可以转向肢体的对侧继续前进。如取鱼际时感传行至尺泽即横贯肘部转向上肢外侧前进,取劳宫感传可以贯穿前臂内侧转至外侧进行。这种中途横贯与一开始即前后直达.以及到达患处附近时自后向前,有着不同之处。
  八、前后直达
这在前后互取诸病例中最为常见,所取无论为孔穴与非孔穴部位,只要与患病区域高下相当,感传多可垂直下注,不受任何内脏器官的阻隔与遮断而直达患区。这在腰痛取阴交,及前胸病取后背相对处,后背病而取前胸相对处的诸病例中,尤为明显。
    九、左右互通
  在一侧的上肢病或下肢病,而于对侧(健侧)应称的部位取穴着灸时,感传可以横过前胸或后背,下腹或腰骶,横行越过中线而行至对侧,发挥感传
第二相的治疗作用。
  十、上行下达
  在上肢病或下肢病而上下互取时,与左右互通的关系一样,当感传进入躯体以后,即行过躯体的侧旁,上行或下达而至于患处。这在肘膝诸病例中,均有典型的例证。
  十一、两侧环抱
  在腰脊病于腹部中行特别是下腹中行取穴时,反复证明感传既口丁垂直下注而前后直达,更可双侧环抱(双抱)与单侧环抱(单抱)经过腹壁环行向后而达f患处。这种感传走向与带脉相似而又不同。
  十二、偏向斜折
  走感病理感传规律及其重大意义
  当偏居身体一侧的某一脏器或某一部位出现有病理改变,如在其对侧相应的经穴施灸时,则对侧的感传进入躯体之后,均是斜行越过中线而进抵患处,如双侧同取则病侧的感传均是直接到达患处,健侧的感传则是折向患处。这在肝病,一侧肺病,一侧肾病,心脏病及阑尾炎等诸病例中,均有规律性的证明。
  十三、分叉多岐
  (一)起步分叉
  除在灸处上下方各有一患病处所,感传一开始即可上下分叉的情况外,也有在感传开始后出现分叉,齐头向一个患病区域前进,曾有1例出现过6叉之多。
  (二)中途分叉
  感传在一线前进的过程中,中途忽然出现分叉,变成两股相距极近或较远的感传线齐头并进,分为两路抵于患处。或是在分叉后行过一段路径又复汇为一股再抵患处。如有两处患病区域或左右相称的疾病(如双日同病),也可在分叉后各自走向两个患处。在第一次分叉出现后,仍用原法原穴,也可仍有分叉或不再分叉。十四、弥漫扩散
  (一)起步扩散
  在患处就近取穴时,感传开始发生后,即可呈片状向病区扩布。如系远道取穴,多数是呈线状或带状,少数也可扩散成片状。
  (二)中途扩散
  感传开始以线状形式出现,当行进不远即迅速向全身扩散,使个身温暖弥漫,汗出津津,感传线呵被其掩盖而隐约不见。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十五、左右同感
  在一侧的某一部位接受一定的刺激,而在对侧肢体也能出现同样感应,有三种情况:
  (一)同向同感
  即在一侧的上肢或下肢着灸或进针,感传现象可以在双侧同时出现。
  (二)反向同感
  曾见有1例消化不良患者,在左合谷着灸,感传自外而内沿手阳明经由肩进入上腹,当上峻正感温暖舒适时,忽感右肩也发热,也沿手阳明经自内向外以相反的方向至大次指之间,随同左合谷的感应完毕而同时消失。
  (三)同位同感
  在一侧的肘膝关节肿痛,以及蛇虫咬伤而在对侧的相同部位进行灸针时,则健侧的感应可以在患侧同时出现。这种交经缪刺的作用较为常见。
  十六、左右不称
  在同时和先后取用上肢或下肢相称经穴时,其感传路径基本上是左右一致。少数情况也可左右不一,如头面病,取用双侧合谷,一走上臂内侧而经过前胸,一走上臂外侧而经后背。但以患处为终点则是不变的。
  十七、起源异位
  感传不是在灸处发生,而是在另一区域或另一经穴却能出现明显的感传作用。与灸处的联系虽不为患者自身所感知,但与火力的大小却是密切相关,其过程也完全一样。能有两种情况:
  (一)同经异位
  比如在足三里与上巨虚着灸,感传出自厉兑与次趾尖,再上行至灸处前进而止于患处。
  (二)异经异位
  在灸治中府及肺俞时,气流能出现于下腹,并向上传布周流全身。灸治尺泽及阴交亦曾有感传出自涌泉。取用食指尖能见感传出自养老并沿手太阳经上传。这些情况不但以往未见记载,在今天也未见报道。
  十八、阴阳转向
  (一)起步转向
  即在阳部和阳经着灸,灸感及其感传作用可在其对面的阴部或阴经发生;而在阴部和阴经着灸,灸感及其感传作用也可在其对面的阳部或阳经出现。例如在外关着灸,感传可出现在其对面的内关并沿手厥阴经上传,在内关处着灸于外关处也曾有同样情况。灸太冲感传可出现于涌泉,灸昆仑感传也可出自太溪。这类情况并非罕见。
  (二)中途转向
  这在阴部病于阳部取穴为常见。例如病在腹壁或脐周时,于至阳取穴着灸,当感传行至中途或距病不远时,即转向穿过腹腔而达于病处,与中途横贯相同。
  十九、绷急如弦
当感传发生后,患处与灸处之问曾出现有如弓弦样紧张之绷急线,所过之处皆沉重酸麻,最后方逐渐减弱而消失。
    二十、浮越外溢
在感传尚未到达患病区域,能在远离感传线之外出现某种一过性浮越反应,如轻微的头晕耳鸣,某处肌肉发跳,面部耳部或是全身发热。对感传线并不干扰,可自数秒钟以至数分钟迅即消失。
    二十一、催惹激发
  感传线绝大多数能为患者自身所感知,但也有必须在他种作用协助和影响下方可被感知。如有时在着灸的肢体仅有酸重感,面在循经按摩之后,方可感知有麻木线出现。
  二十二、弹丸连射
  曾遇一例,感传不是以线状形式出现,而是如弹丸一样,一次又一次地以闪电般的速度从灸处出发,射向患区。连续数分钟,最后方减弱而消失。
  二十三、潮式起伏
  感传在行进时能如波浪状一起一伏地向前推行,好象流水的潮头一样。当这种潮头被激起以后,潮头后方的感觉反不明显,而感传线也就若有若现,若有若无。
  二十四、原经回传
  感传的作用并不完全是一往直前有进无退,而在一定情况下也能有进有退和能进能退。在病与穴之问能发生来回传导。这又有两种表现,第一是感传自灸处到达患处后,并不随着作用的发挥而F降中止,而是自病处又逐步回传至灸处,再由灸处回至病处,如此反复多次而最后消失。第二是直对病处着灸时,病处的灸感循经向着相应的孔穴传布而“自病入经”,也可由相应的孔穴回传至病处,往来回传与反复。这是真正的回传,有人把撤除刺激后感传的退缩与消失,认为是回传,足很不恰当的。
  二十五、全身周流
  对某一孔穴经多次或次数虽然不多,但已可激起经气向远处流行时,当到达指(趾)尖及顶心以后,即照例地仍由原路回传至灸处,再从灸处出发向全身反复周流,也可不回至灸处而向全身周流。在取用大椎或阴交等身体中行诸穴时较为常见。对同一孔穴如多次着灸经气已经能够在全身周流,而随即或间隔不久别灸他穴时,则此种现象在初次发生虽较首穴为迟缓,但仍可较快和较易地出现,而不必等待多次施灸。这类情况较为常见。
  二十六、沸腾上泛
在后病前取诸病例中,当感传到达患处后,能出现沸腾感,自后向前泛起,历时较长。如有此种感应出现者,则效果必定良好。
    二十七、重复再见
  感传作用均是随着感应过程的消失而同时消失。至少在2小时以后方能再次发生。曾见有1例在感传过程完毕已将撤除灸火时,又出现第二次的感传作用与第二次的感应过程。如此连续3次,方最后消失。
  二十八、首尾分离
一般的是作用点(灸处或针处)、感传线与患处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但在很多的情况下,感传线并未能为患者所感知,而患处却能出现明娃的第二相的治疗作用。这种首尾分离的情况,既能在灸处与一个患处之间出现,也可在循经再传的几个患处轮流出现。
    二十九、潜藏隐匿
  这也足所}}了隐性感传,感传第  、:两相的现象均极隐约模糊,或根本未被感知,但也能收效,或效果较差。这与针灸无效之感应不良,有时也难以分清。
  三十、徘徊停步
  感传行过一段路径或是已经将至患区,也可停止不前而渐趋消失,故必须中途加灸以助之。有时虽在中途加灸也难使感传完成,必须另觅他穴,分别选择。
  三十一、错向知返
  感传照例是向患处行进,少数情况也可先向相反方向行走,当行过一段径之后再行返回而走向患处。这种情况多在躯体与某一经络之中段取穴,或是在灸处的下方另有一敏感性较高的反应穴存在时发生。如在肢体末端取穴,当然就不能出现。
  三十二、迷途失向
  极少数感传也能不按照定向传导的规律而是朝着无关方向行走,并能走得很远,最后是毫无作用而隐没消失。
  三十三、紊乱无定
    同一经穴感传的途径与方向每次不同,彼此差异很大而变化无定。是说明体内有多种病变同时存在,或虽属同一疾病而受病组织已不止一处(实例是癌肿转移),这对预后的判断有很大意义。
    三十四、超限迟钝
  感传能因作用次数的增多而加强,但如因对同一孔穴长期连续多次施灸(数十次或百次),每因表皮反复剥脱与局部组织长期遭受温热刺激,使其反应迟钝,而感传的发生与传布均可逐渐延迟。
  
第三节  经穴感传作用的若干特性
  一、经穴感传的整体性
  这也就是经络体系生理的连贯性。人身本来就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不仅是经络系统与其他各种系统和器官具有完整统一的互相依存与互为条件的整体性联系,而经络体系本身也具有完整与统一的整体性关系。例如手足三阴经除足厥阴经外,其它各经古说均不上走头面,而在头面诸病中,不仅手太阴经的太渊与列缺为习用,即以足之太少二经而论,亦可使感传上头而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次在人身的左侧或右侧的上肢和下肢之间,按照传统的经络学说以及从现代解剖学的关系中,都没有直接联系的体系存在,而在上下左右互取诸病例中,均可使感传互相通达。有时取用一个孔穴,即能激起经气在周身上下反复回传。故任取某经某穴,只要能对患处发生影响与作用,既可由外经内脏的关系而趋赴于病所,也可由表里与衔接的关系而迂回及于病所,更可规律性地从身体的一侧越过中线而走向另一侧。这并不是说经络体系没有它自己的生理的正常途径,而事实说明在病理影响下,生理的正常途径更可彼此延续,互相连贯,另辟新路和寻找捷径的原故。在全身上下反复周流与回传的实例中,更是表明它自身的这种完整与统一的体系。这些都是孔穴感传的整体作用,亦即经络体系整体性的说明。而各经各穴的整体作用也只是相对的,对于传统的循经取穴,也就不必过分拘泥。如果认为经穴体系与身体某种特殊的形态结构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这不是事实。
  二、经穴感传的征候性
  经穴体系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自然存在的,在病理情况下就更为鲜明而活跃,因而经穴感传的存在和出现,既是一种病理反应的体征,也是一种病理反应的产物。它和其他病理生理反应一样,也是一种适应防御和代偿机制。故凡是其它病理体征愈明显,经穴反应也就愈明显。随着病情的好转和消退,各种反应也就随之减弱与消失。这已是被证实_『的事实。因此,不同的病理过程,就有不同的经穴现象。所以在健康人的身上,也就常是隐约而模糊。三、经穴感传的方向性
  这也是灸感第一相的定向传导,这一特性是和征候性紧密联系的,凡是征候所在之处,也是感传所止之处,没有这一特性,则循经感传就不能显示,针灸作用也不能发挥,这种特性是无可置疑的客观存在。
  四、经穴位置的变化性
  灸针的感传作用,在经穴与非经穴之间,似无十分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反应穴较之传统的有效穴,其作用可更为优越。前面已经说过,经穴体系在生理情况下既有其正常的规律性,而在病理情况下又有异常的变化性。既不能用病理变化的腧穴来否定正常喻穴的位置,也不能用正常腧穴的位置来作为治疗的唯一准则。这就是灸针选穴的
第一个难题。其次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所发现和被确定下来的各个孔穴,大多是一致和正确的,但也有不少是分歧和混乱的。加之人体的肥瘦长短与男女老幼各不相同,许多孔穴的位置义无特殊标志,这更是选穴的
第一:个难题。拿f如何克服这类问题,j{有根据lF常经穴的所属范ffj,米、7.取病理变化的反应喻人,当病理喻穴未能发现时,再以通常所确定的腧穴为依据,以免尤所适从。
  五、经穴感传的穿透性
  这是和感传的趋向性分不开的,感传的定向传导,根据病变部位可以向着内外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行进,同时更是为了要达到某一部位而不受内脏各个组织与器官的遮断和阻隔,迳行穿透而过。这种穿透作用,可以出现在前后互取感传横贯胸腹腔之诸病例中,或出现在感传之中途,忽然横贯肢体改道改经继续前进之诸实例中。这不仅与神经及其他经脉体系的分布状况毫无共同之处,而且更可证明它的本身是没有任何形态结构可言的。
  六、经穴感传的选择性
  感传经穴的治疗作用,既有整体关系普遍的共性,即各经各穴之间对许多疾病的作用可以功效仿佛而优劣不分,同时也具有选择作用的特殊个性,即某一孔穴对某一疾病的功效优异而为他穴所不及。有时某一疾病取用的理论上与之相应的孔穴,感传可能不见发生或效果较差以至无效;而取用在理论上不相应的孔穴时,反而感传鲜明,效果良好。这种选择的作用,也可表现在病与穴之间的距离上,按常理说,穴与病的距离有远近,而感传的到达也就有快慢与难易。但事实并不完全是如此,每可就近取穴而感应与感传都极其迟钝,而远道取穴却感应鲜明,同时远道取穴还有整体性的治疗作用在内。因之其效果也可较之近道或局部取穴为优越。孔穴作用与疾病之间的这种选择性,也就是在它普遍性当中所存在的特殊性。故因病选穴,或因病选经、囚经选穴,虽不呵过分拘泥,但也未可一律摒除。
  七、经穴感传的应激性
  通过孔穴所激起的感传作JfJ,乃足在人r激发F所出现的生理病理与生物物理的自然反应,这种反应体系在未曾遭受影响与接受刺激之前,既不能为患者自身所感知,也很少能出现某种或某些他觉的特有象征。但当一经接受到特有作用后,就可使之从静止的状态下积极活跃起来,起到一种非特异性的特有的治疗作用。而且这种应激过程也和人体其它组织与器官的应激过程一样,同具兴奋、诱导、不应与抑制等各个阶段与时期。了解这些时期,对于灸疗过程的三个阶段和施术时间的长短以及治疗间隔时间的掌握,均是不可忽视的。
  八、经穴感传的交感性
  人身左右两半侧在形态和结构方面,除内脏外,都是处于互相一致的对立和对称的关系当中。而腧穴的作用和感传途径同样也不例外,也能出现左右对称与左右交感的关系。灸针的循经感传是以所取的孔穴为起点(少数例外),而起步的方向也就决定着前进的里程,其特点是在左右同名经上取用同名穴,不论是先后分取或同时并取,其起步与前进的途径,均是左右保持一致。例如左中冲是沿中指背及前臂外侧上行,则右侧也不例外;右合谷是折入手太阴前进,而左合谷也就不进入手阳明。在头面及躯体病而在四肢取穴时,均可保持这种均衡与对称的关系,但当行过四肢进入躯体及胸腹腔以后,都成为汇合重叠,这种关系就不能分清。
  在交感性的对称反应来说,即在身体一侧的灸处或针处所出现的感应与感传作用,在对侧未接受灸针的相同部位,有时也会有感应与感传线出现。比如灸右合谷,而在左合谷及左手阳明经的路径上也能出现有同样现象,但对侧的交感反应,同时也能与同侧同样鲜明。这既是古法巨刺与缪刺的客观凭证,也是人身左右两半侧经气运行齐头并进的证明。这种齐头并进,不仅是在生理的自然情况下是如此,在病理和人为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九、经穴感传的特异性
  人身许多的孔穴,既具有左右对称的位置,也就有着左右相称的作用。但在左右对称的作用之中,却也存在着左右不同的某些差别:
  (一)对称经穴的应激性互不干扰
  所有的孔穴均是当
第一次的刺激所发生的各项感应刚刚完毕后,如随即再接受
第二次刺激,感应即不再发生而有一个不应期。但对侧的同名经穴却不在此限,可以随即接受刺激而产生同样的感应与过程。因此对一些紧急病例,可以左右轮流施灸,缩短间隔时间,以加强效果。
  (二)病侧的穴效常高于健侧
  在局部病及偏居身体一侧的疾患,所出现的反应穴均是病侧强于健侧,而其功效也是以病侧为好。
  (三)右侧的穴效又常高于左侧
  在人身左右两半侧相同与对称的孔穴上,对同一疾病如分别用相同的灸针方法,仔细观察比较,可以发现右侧孔穴的功效,常是明显地大于左侧。如腹痛取三里这乃是常规常法,但有时在左侧进针或着灸,效果可能较差或不满意,但当加作用于右侧时,则效果立显。同样也曾发现耳针也是右强于左。这是否因人体右半侧的机能,本来就是强于左侧的原故,留待讨论。因此,凡是全身病及左右难分的病,右侧取穴是优于左侧。
  十、经穴感传的协同性
  这是选穴与配穴的精髓所在,也是肥沃而又荒芜有待开拓的园地,以下所述仅是个人的点滴经验而已。
  (一)同经协同
  又可分为在一条经络上两穴同取的协同作用和上下同名经两条经络上两穴同取的协同作用。同一疾病在同一经络上如同时取用其相距较近之两个孔穴时,其感传有时也能比单取一穴者为强为速,但到达患处后第二相的作用,并不比单取一穴者有所增强。如鱼际与太渊,太渊与列缺等穴,古人每常推荐同时并用,但根据感传第二相的作用来看,单取与同取并无显著差异。而对同一经络如同时取用其相距较远之两个孔穴时,其感传每可增强增速。尤其当感传路径较远,感传逐步减弱与难以达到患处时,如在中途选穴相助,确可使各种感应明显提高。比如至阴与阳关同灸,可以大大加强下腹病与下肢病的效果。在上下同名经两条经络上同时取穴,如手足阳明或手足太阴,上下同取,均可较之单取一经者其作用有所提高。
  (二)上下协同
  对同一疾病如同时取用其一侧之上肢及下肢之不同经穴时,感传每可彼此吸引而衔接,而后方扩布于病区,而与同取左右上肢或同取左右下肢之不对称经穴不同。古法所谓“使上下之气相接,便快然无所苦”和八脉交会八穴,以及在《金针梅花诗钞》中所列举的“上下交征”法,就是这方面的具体运用。在肩并与商丘之间,也曾证明有互相加强的效果。这是属于异经协同,而与同名经上下同取的同经协同,也有相同与不同之处。
  (三)对称协同
  在一侧取穴时,既可使其对侧的孔穴出现同感反应,而在双侧对称取穴时,自然就可产生对称的协同作用。所以对同一疾病,如同时取用其双侧之上肢或下肢的对称经穴时,双侧感传可以同时或略有先后地到达患处,并不互相影响而减弱,其效果也可较之比单取一侧者有所提高。
  十一、经穴感传的干扰性
  在目前一病多针的潮流影响F,对.r这种关系似乎末f注意。故特为拈出,以供参考。
  (一)同经邻穴干扰
  在第一次取用的孔穴反应刚刚完毕后,如再取用另一穴,则感应即不再发生。例如刚取过少商,再取鱼际与经渠等穴,即不能再次出现应激反应。
  (二)两经邻穴干扰
  同一疾病如紧接取用其相距较近之两经两穴时,只有第一穴的反应良好,而第二穴的反应可极其迟钝。如刚取用过商阳,而随即再取少商,各种反应与感应,均不能与第一穴相比,甚或不能发生。
  (三)强弱反应穴干扰
  对同一疾病如同时有两个相距较远的反应穴(如压痛反应)分别存在时,如分别取用则感传可以分别地发生,不受影响。如同时取用则只有反应强的反应穴可以出现感传,反应弱的反应穴即可遭受干扰与抑制,各种反应均极迟钝。
  (四)左右颉颃干扰
  对同一疾病如同时取用其双侧上肢或下肢之不对称经穴时,感传很少是彼此协同而加强,多数是互相影响而减弱。感传每不能彼此皆抵患处,而且各种感应比之单取一侧者显然降低。这也就是说明对称与均衡关系的孔穴可以彼此协同,而不对称高低上下的颉颃孔穴则可出现彼此:f扰。
  十二、经穴感传的间时性
  孔穴的功效及其感传作用在多数情况下,是由灸治次数的增多作用逐渐积累。但有时也能因连续使用和时间的间隔而有所改变。如同一疾病,同一经穴,同一作用方式,原先的感应本是十分良好,而在数次甚至仅是一‘次,或是在间隔数日之后再用原法,感应却显然减弱或是不复发生,与病情的好转和恶化并无关系。如另觅新穴,一切感应仍然良好。
  十三、十井与十宣的一致性
  取用手足指(趾)尖与诸井穴相互比较,十宣与十井的感传路径基本上是彼此相同。如大指尖与少商,次指尖与商阳,四指尖与关冲,大趾尖与隐白,次趾尖与厉兑,四趾尖与窍阴,以至小指(趾)尖与少冲及少泽及至阴等,其感传路径基本无大差异。可见十尖(宣)与十井之间是紧密依存,而十尖的功效更是远胜于十井。

第五节  灸感规律对中医基本理论的验证
  灸针和药物是中医治疗学J二的两大主要手段,故中医理论体系,既是药物治疗的指导和依据,同样也是灸针治疗的指导和依据。因此在灸针和药物方面所出现的治疗效果,不仅要求能用中医理论体系对之作出解说,而且还应该也是必须从中医理论体系中得到证明。这是区分理论真伪的关键,也是中医理论体系能不能够存在的关键。根据灸疗感传作用的规律,对中医基本学说的探讨,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凭证。
  一、对五行五味与五脏关系的验证
  (一)口甜与脾脏的联系
  口中发甜(口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素问?奇病论》认为是睥气外溢而称之为“脾瘅”,与睥热有关(《集成》日:“脾热则口甜”)。虽然在药物方面可以应用醒脾化湿等治法而获效,但口甜的根源是否真正出自于脾,难免被认为是出自推理和假设。根据灸感
第一相的趋向特性,对五行学说重要内容之一的甜味与睥脏的关系,果然获得_r明显的凭证。
  作者二十余年来,曾先后对口甜患者(有记录的24例)进行过灸治,其中除有5例感传模糊外,其余均是进入脾区,路径鲜明,作用良好。可见古人对这一疾病的命名及其根源的认识,确是有其真实见地,决非无凭推衍与随心噫测可比。
  在上述之24例中,所采用之经穴除足太阴本经之阴陵、地机、商丘等穴外,曾分别在上肢与F肢左侧及右侧,采用其他经穴以作比较,虽感传情况稍有差异,但感传进入脾区则是一致的。
脾瘅患者灸感概况
┏━━━┳━━━┳━━┳━━━━━━━┳━━━━━┳━━┳━━┳━━━━━┳━━━┓
┃      ┃性别  ┃    ┃采用经穴      ┃感传情况  ┃    ┃    ┃  效果    ┃      ┃
┃选例  ┃      ┃年龄┃              ┃          ┃感传┃灸治┃          ┃有效率┃
┃      ┣━┳━┫    ┣━━━┳━━━╋━━┳━━┫    ┃    ┣━━┳━━┫      ┃
┃      ┃男┃女┃    ┃最少  ┃最多  ┃鲜明┃模糊┃终点┃次数┃显  ┃不  ┃ %   ┃
┃      ┃  ┃  ┃    ┃      ┃      ┃    ┃    ┃    ┃    ┃效  ┃显  ┃      ┃
┣━━━╋━╋━╋━━╋━━━╋━━━╋━━╋━━╋━━╋━━╋━━╋━━╋━━━┫
┃      ┃  ┃  ┃  均┃      ┃      ┃    ┃    ┃    ┃    ┃    ┃    ┃      ┃
┃  24  ┃19┃5 ┃  成┃    1 ┃    8 ┃ 19 ┃  5 ┃睥区┃I-8 ┃ 18 ┃ 6  ┃ 75   ┃
┃      ┃  ┃  ┃  年┃      ┃      ┃    ┃    ┃    ┃    ┃    ┃    ┃      ┃
┗━━━┻━┻━┻━━┻━━━┻━━━┻━━┻━━┻━━┻━━┻━━┻━━┻━━━┛

  病案举例
  例1高××,女,24岁,会计。形体浮胖,双手足尤为明显,双侧膝关节酸软无力。脉濡弱,苔腻,口甜如含糖。取左尺泽着灸,灸感沿上臂内侧由锁下而至乳外,直达脾区。感应停止后,又立即改灸右尺泽,臂部感传路径与左侧同。当行抵乳下方时,即斜行向左进入脾区。当时全身汗出很多,双手汗出如洗,口甜当即稍减。停灸后,突然出现脾区胀痛,持续约3小时方消失。次日口甜大减,浮肿亦有消退。又改灸左阴陵,感传基本是沿足太阴本经而上抵脾区。口甜续减。
第三日又灸右阴陵,感传上抵少腹,至脐上方即斜行向左而抵脾区。又续灸3次,口甜消失,浮肿大减。睥区疼痛仅在首次施灸时出现。
  例2管××,男,44岁,工人。口甜发腻,食欲减低3月余,取左右阴陵着灸,感传路径基本与例1相同,左右汇合。感传至左上腹后,热感逐渐扩大,上平乳下方,中平胸骨,下达十二肋下缘,嗣而渐次缩小如鸡卵大小,集中于脾区,久不消失。约30分钟突感此种热气团一下子落到腹沟股处,最后渐次退至灸处而下降中止。前后约1小时,当时口甜大减。
第二日灸左尺泽,感传过腋后,即直抵睥区。
第三日灸右尺泽,感传斜折至脾区。每当感传到达脾区后,肠鸣音特别亢进,数步外清晰可闻。口甜逐次减轻以至消失,未再发生。
  (二)口苦与心胆的联系
  这有两种情况,即“心热则口苦,胆热则口苦呕苦”(《集成》)。心热则口苦可以从发热的病人每多口苦咽乾作为解说。在临床上也多可见到心气不足的患者,舌尖常有发苦的感觉。但在感传现象上尚未有所发现。
  胆热则口苦,在《素问?奇病论》上称为“胆瘅”。《灵柩?邪气脏腑病形》、《四时气》及《甲乙经》等均指明胆气溢则口苦,以阳陵泉为特效穴。根据感传所见,所取无论为足少阳本经或他经,感传均是进入右上腹,且多与胆囊点的位置相当,除针刺阳陵泉确可获效外,举灸感实例一则如下:
  房××,女,23岁,教师。口苦发涩少津,清晨尤甚。
第一次灸右悬钟,感传经由下肢外侧,由髂嵴前缘进入右上腹。热感先如手掌大小,渐而缩小如鸡卵大小,正当胆囊点的位置,最后消失。口中苦涩当时减去大半,喉舌转润,次晨口苦又略有回升,又在右郄门着灸,感传经由腋下从乳外方进入右上腹,过程与前一次相同。灸后,口苦全除,未再发。
  (三)口辛与肺脏的联系
  辛不是指食物中的辛辣味,而是指金属的特有气味,特别是用新的金属器皿烹调食物时更易尝出,因此辛是金属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肺结核病的早期,口中常会有金属气味出现,这是为西医所熟悉的。这样,金——辛——肺三者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肺结核病的症状明显时,感传入肺乃是常见的现象。如果是在早期,肺部体征尚不明显而口中金属之辛味出现,根据感传所至,既可为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而这种依据恰好又是中医五行学说的佐证。附一例于下:
  万××,女,13岁,学生。数月来,纳差乏力,消瘦低热,口中整日唷铁腥气,肺部听诊无所见。第一次灸左尺泽,感传自上臂内侧由腋前横过胸骨,达右_I:肺而止_F胸骨右侧。第一:次灸右尺泽,感传自上臂内侧,由腋直入右胸及胸骨右侧。口辛即有轻减。第三次灸右阴陵,感传自股内侧入右F睃,|r脐外四指上抵右胸。以后又续灸5次,『J辛显减,胃纳亦增,低热接近消失。为了明确病情,经拍片证明,右上肺有浸润性小病灶数处,伴右肺门淋巴结lj中大。
  (四)口淡口酸与胃的联系
  口酸常与胃中泛酸并存,如按照五行属性作推理,应该是属于肝的见症,但感传到达上腹后,肝胃之间每不易分清,不如口甜与睥的关系为明确,病例不必赘举。而口淡与胃的关系则是获有凭证。在正常情况下,虽不咀嚼食物,L]腔及唾液中也存在着一种天然淳厚的滋味。口淡则是缺乏这种天然的味觉,有似空虚无物,或粗糙少津。也是胃的症状之一(《集成》日:“胃热则口臭口淡”)。在灸治中确是以胃部为其终点。录取一例如下:
  管××,女,24岁,农民。头昏,四肢无力,食欲不振,上腹不适,口淡,苔厚自乾燥,六脉细数无力,已1。余日。第一次灸左足三里,灸感经股上方由脐旁进入上腹,满布胃区。感应停止后,全身舒适,口和。第二次灸右足三里,感传情况基本与第一次相符。全身发热,汗出津津,[】更和,舌湿润。次日口淡全除,但稍有苦涩感。又续灸2次,味觉及食欲恢复正常。
  (五)口成
  口中出现咸味,是否能与肾脏发生联系,因这类病例太少,尚无线索可寻。
  二、对心主汗与汗为心液的验证
  《素『nJ?寅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H,睥为涎,肾为唾。”《欠楸?九针》义指明:“心卜汗,且f主泣,肺}涕,肾i!唾,睥上涎,此K液所出也。”这和Ii味f.j五脏的关系‘样,也是根据咒行学说进行9_l纳和慨括成的娜论体系。而从灸感的感传作用中,对于心和汗的关系,同佯也找出_『明确的客观依据。
  如果说人身汗腺的功能除r受植物神经支配之外,心脏还能对之具有重要影响,则不仅在生理情况下正常的汗液排泄要与心脏有关,而在病理情况下异常的汗液排泄也要与心脏有关。如此则在自汗与盗汗的病例中,就应通过灸感的感传作用而抵达心脏。情况正是如此,多年来对盗汗的治疗,凡属感传能够发生者,皆以心脏为其终点,而与心律不齐及心膜炎的感传情况完全一致。虽然自汗病例所遇较少,但也有同样证明,决不是什么偶然巧合。
  1981年全国针灸学术贵阳会议期间,均以实例作为示范,曾由大会提供女性成年盗汗患者一名,进行现场验证,结果感传路径、过程与终点皆如预期。足以证明古人见解的正确与灸感发现的真实。在有记录的病案中,选取19例作一说明,具体情况如下:
  盗汗患者灸治概况
┏━━━┳━━━━━━┳━━┳━━━━━┳━━┳━━━┳━━━━━┳━━┳━━━━━┳━━━━┓
┃      ┃  病          况  ┃      性别┃ 年 ┃      ┃感传      ┃    ┃效果      ┃        ┃
┃      ┣━━┳━━━╋━━╋━━┳━━┫    ┃ 选穴 ┣━━┳━━┫    ┣━━┳━━┫        ┃
┃      ┃    ┃      ┃    ┃    ┃    ┃    ┃      ┃入  ┃未  ┃灸治┃    ┃    ┃        ┃
┃例数  ┃肺结┃病后  ┃原因┃男  ┃女  ┃ 龄 ┃      ┃    ┃入  ┃次数┃有  ┃无  ┃有效率%┃
┃      ┃核病┃体弱  ┃不明┃    ┃    ┃    ┃      ┃心  ┃心  ┃    ┃效  ┃效  ┃        ┃
┣━━━╋━━╋━━━╋━━╋━━╋━━╋━━╋━━━╋━━╋━━╋━━╋━━╋━━╋━━━━┫
┃      ┃    ┃      ┃    ┃    ┃    ┃均  ┃以阴郄┃    ┃    ┃    ┃    ┃    ┃        ┃
┃  19  ┃  8 ┃  7   ┃  4 ┃18  ┃ l  ┃成  ┃为主  ┃18  ┃ 1  ┃1—5┃18  ┃ 1  ┃  90    ┃
┃      ┃    ┃      ┃    ┃    ┃    ┃年  ┃      ┃    ┃    ┃    ┃    ┃    ┃        ┃
┗━━━┻━━┻━━━┻━━┻━━┻━━┻━━┻━━━┻━━┻━━┻━━┻━━┻━━┻━━━━┛

  在肺结核病兼见盗汗者,感传并未见其奔赴病肺,而每是直入心脏。町见肺结核病并发盗汗者,是以心机能出现某种障碍为主导环节,肺部病变此时反居于次要地位。当盗汗经过灸治得到控制后。则心脏之感应即逐步减弱,或不复发生,肺部的温热感也就随之析来。
  在选人方面,以手少阴本经传统治盗汗的阴郄穴作用最为优片IIJj娃,其它经穴或下肢及对侧穴,其效果即有不同程度的减低。
  三、中医基本理论与五行学说终会找出更多的凭证
  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哲学思想为指导,由阴阳五行玄思理念所构成的中医理论体系,决不仅是一般的说理工具,而必须是临床实践的指南。中医其所以不是草药医生和与草药医生的具体区别,主要就在于这一方面。
  肝心脾肺肾五脏,与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关系,是中医辨证施治与药物归经的重要准则。只是由于不能从客观上找到证明,而被认为是由五行学说所推衍出来的虚构的公式。如果能在这种公式当中,虽不是全部的哪怕只能找出部分的凭证,也将是一种重大的突破而具有实际意义。通过灸感所发现到的外在的口中不同的味觉,是内在的不同脏腑的机能反映这一客观事实,与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相符合。在所发现到的五昧分属五脏的实例当中,以口甜与脾的关系最为明显典型,其余除口成因缺乏病例未能验证外,均有相应的证明。可见五行属性与人体机能的联系,还会表现在其他更多的方面。认中医的五行学说为唯心与不科学,即以我中医界本身来说,也是大有人在。如能就此开展一次深入广泛的探索,获得更多的实例与可靠的数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奠定五行学说的唯物基础,将是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五脏化液与五液所主的理论,其中除肺和涕、脾和涎、肝和泪的关系,还可以用中医传统的理论作为解说,而心和汗,肾和唾,在现时的许多中医文献中,已多避而不谈。特别是心主汗和汗为心液,这一重要生理与病理机制已将逐步湮没无闻。或是用心为阳中之太阳,阳热旺盛则血行加速和汗出则心慌这种推理来作为强为解说的解说。而在汗病病例中特别是盗汗病例,只要感传能够出现,均是以心脏为其终点,可见心机能和汗腺机能之间,确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这对心机能的研究无疑是一种新的途径和课题。而五液所主与五液为病的理论,就有其一定的客观依据。
  由于灸感过程第一相的主要特性,是以患处为其投射目标与感传终点,这既是针灸治疗的作用所在,也可为患病处所与病患根源指明方向。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几项验证,是在隐晦难见的药物作用以外,用提高灸效和掌握感传规律由明显可知的作用所获得的。这是用中医治疗方法本身来证明中医理论的正确,从而显示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完整和统一的关系。这比用西医的方法来证明中医理沦更为可贵,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与大有希望的苗头!
  由此可见,中医的五行与脏象学说,既是生命有机体功能现象的概括和归纳,也是对脏腑实质生理病理的理解和阐明,是对事物认识提炼浓缩与精湛深邃的抽象概括,决不是无凭推理与随意假设的臆测虚构。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些地方确是存在着粗糙和错误,而有更多的地方则是有待探索和发掘,特别是阴阳五行的核心部分,实未可过分怀疑与轻率否定。
  四、感传现象与特性是对经络实质的有力说明
  灸针的感传途径既认为是由经络体系所决定的,或者说灸针作用的感传所及,就是经络所在。如果这种前提不容否定和为一致所公认的话,则我们就可以根据感传的特性与现象,作为经络实质的佐证和说明。
  经络系统与学说,既是通过感传的途径而得到承认,更是通过感传的形式而充分显示。在所获得的材料中,既有生理的常道,更多病理的歧途;既有正常与常见的一般表现,也有异常与不常见的病理变化;能与古说及他人所见相同者固多,而不相同者则更多。从各方面都表明它既是以其他不同组织结构为依附,而又不为不同的组织和结构所决定的,既是经常和恒定,又是随时在变动的、不受阻隔遮断,畅行无阻的特有体系。对于其中常见的情况是可以作出某种解说,而对于不常见的情况就更会增加对常见情况的解说困难。比如说,其中的“起源异位”,就很难用一般的感传作用来理解。可见感传机制,还有若干难以解说的问题,有待探索。
  尽管灸针的感传现象与特性,是临床上所常见的客观存在,但经络实质有形与无形的争议则尚未结束。如果要想否定这些现象和特性与经络实质的关系,就得从灸针感传的路径和特性以外,另觅他途,另创新说,另去寻找新的经络体系。假如这是不可能的话,则感传现象与特性,对经络实质的说明,就不容否定。
  
第八章  热症禁灸与可灸对灸法的影响
  热症可灸与禁灸,自古以来即出现过不同的见解和争议,直至目前认识还未一致。主张热症可灸者固然大有人在。但反对热症用灸者更属沿习成风.以许多的针灸教材与书刊来说,莫不认为是虚寒宜灸,实热宜针。这似乎是已经成为灸针适应症的科律。如果认为热症可灸,就是离经叛道,狂妄无稽。因此这一问题如果不j:以澄清和阐明,必将对灸法前途带来深远影响。也可以说,灸法其所以得不到,“泛应用与莺视,热症禁灸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根据临床实践所得,不仅热症可灸,而且如果把热症排斥在灸疗范围以外,则灸法的效果就将大部被埋没而丧失其应有的地位。这实是不能容忍的。
  当今的针灸临床家在实践中,必然虽曾发现到灸法对热症的功效,但在习惯与守旧的思潮影响下,准也不敢和不愿公然有日的与有意识地对热症施灸,招来无情的责难与承担无安的罪责,致使灸效始终被埋没,无出头之日!因此必须对灸效有深刻地了解和无畏的冒险精神,选择一种烈性典型的发热性病种,作为突破口,才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为灸法洗清尘垢,使之重放异彩!
  中医的瘟疫’了西医的流行性出血热基本相符,如果以这一病种作为典范,则必然会一举突破这种陈章旧典对灸法的束缚与制约,而使反对者哑口无言!本书《灸例》的第一章介绍的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不仅说明热症可灸,而且说明热症贵灸,对于焕发灸法的青春,也算略尽个人的一点绵薄!
第一节  热症禁灸的错误根源
  一、热症禁灸是对《伤寒论》的误解
  自《伤寒论》问世,后人对于书中的“火逆”与“火害”之处,作了过高与偏重的理解,而发热禁灸之说也就随之而起,凡属发热的病症均在禁灸之列,并奉为科律,莫敢触犯,致使灸效长期湮没,得不到正确理解与运用。统观《伤寒论》全文,共有28条,31处,是论及采用“火”与“热”来作为治疗手段的,并不是单指灸法一项而言。其中太阳病脉症16条,阳明病脉症1条,少阳病脉症l条,少阴病脉症4条,厥阴病脉症3条,不可发汗脉症1条,不可下脉症2条,称为被火、火熏、火劫者有11处,称烧针与温针者有8处,称熨者有2处,称灸者有10处。被火、火劫、火熏、热熨、温针与烧针,以及灸的各种名称和方法,也表示出作用的强弱不同,被作用面积的大小不一与形式的变化多样。既有不同的功效,同时也蕴藏着不同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23处之多。
  在10条论灸当中,只有4条认为如用灸不当,就会有咽燥、唾血、焦骨伤筋、腰以下重而痹等这几种不良作用。至于惊痫、瘼疚、烦躁、谵语、发黄、起卧不安、奔豚以及衄血、便血等19条,则是其他方法的不良反应与坏病,不能与灸混为…谈。比如火劫、火熏等法,是属于古代作坑烧地,布桃叶、松柏叶、菊花、稻草及其他药物,盖卧熏蒸取汗之法。由于热力强烈,全身受热,必然大汗淋漓,亡阴耗液。使用不当,各种反应自然就随之而来。如果把这类情况也归热症禁灸与可灸对灸法的影响,咎于灸,显然不是仲景的原意。
  即以灸法的4条不良反应而论,这类情况是否能够出现,是以具体方法与具体操作决定的。在采用直接灸如艾炷大,壮数多,灸疮面积大,创口深,则焦骨伤筋必然难免。如果灸疮处于腰骶部,也可能出现下肢沉重与运动受限。在头部与上肢反复用灸,口干鼻燥确属常见,引起咳血也未尝不可。这些反应如果能掌握适当的作用量与作用方式,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不能因噎废食。
  仲景一方面是告诫人要注意火逆,一方面自己也是时有应用。如在太阳病脉症中说:“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汗,若吐,若下,若温针而不解者,此为坏病”。又如“二阳并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而伤寒热病应用火疗,后世一直在沿用,并未废止。如《外台》卷一,疗伤寒即引用阮何南蒸法。卷三,天行热病,引支太医桃叶汤熏身法。又引廪丘蒸法。此等熏蒸之法,直至明清的许多医籍中仍有出现。又如《东医宝鉴》引《得效方》日:“伤寒初得一二日,头痛寒热,宜灸巨阙、上脘、中脘各五十壮。”艾性苦而辛温,在伤寒及温病等,也有采用作内服者。如《肘后方》卷第十三:“伤寒及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大,取干艾三斤,水一斗,煮取一升,去滓,饮服取汗。”《本草纲目》引《伤寒类要》日:“妊娠伤寒,壮热,赤斑变为黑斑,溺白,用艾叶如鸡子大,酒三升,煮二升半,分二服。”可见热性病不仅外治可以用艾作灸,而且内服也可用艾作汤。
  《千金要方》卷九,对伤寒“初得病或先头痛身寒热,或溜溜欲守火,或腰背强直,面目如饮酒状”等症,即主张用灸,竟遭到无情的痛斥。如清?汪琥在其《伤寒论辨证广注》第十四卷中即日:“琥按以上灸法大误之极,彼孙氏岂以‘滔滔守火’为真寒耶,夫日‘面目如饮酒状’,其为热病无疑矣,热病用灸法是以火济火,此与仲景法大相背谬,而《千金》录之,其害多矣J”由于仲景是被尊称为医圣,因而其片言只语,即为后人信奉不移,以致不加分别地把仲景论述有关用“火”的各种不良反应,统统归咎于灸,使灸法遭到千百载的无安之灾,这也是崇古与泥古者应引以为戒的!
  二、热症禁灸是金元医家所造成的影响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与李东垣,世称金元四大家,虽然在学术上各有不同的建树,代表了四个不同学派,但是对灸法也带来了不良影响与后果,特别以刘、张、朱三家所造成的影响为最大。
  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疾病多用寒凉药,提出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的治疗法则。故世称寒凉派。对热症不能用灸,自然不言而喻。
  张从正,以擅长汗吐下三法为主,治病着重在于祛邪,邪去则正自安。在传世的《儒门事亲》一书中,涉及针灸者也屡有所见,在针法中特以出血最为重视,古人对于热病出血,认为是红汗,可收热随血出之效,这是和其汗法的思想方法分不开的,而对于灸法来说,在书中则是深恶痛绝,认为“热症用灸是两热相搏,犹投贼以刃,以热投热,毋乃太热”。又说:“诸痛痒疮痛,皆属于火,燔针火针是何义也。”又反复说:“燔灸中脘、脐下、关元、气海、背俞、三里等,燔灸于百壮者,全无一效,使病者反受其殃,岂不痛哉!”张氏反对热症用灸,可说是不遗余力。
  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多以滋阴降火为法,世称养阴派。这当然也是与热症用灸,彼此不能相容的。
  李东垣认为人以胃气为本,长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上派。虽未明确提出热症禁灸,但也未曾提出热症可矣。
  随之而起的崇古与泥古者,推波助澜,又对《伤寒沦》作r偏重的理解,把张仲景抬出来作为热症禁灸的最高的人物形象,而热症禁灸也就风靡一时,凡届发热的病症均在禁灸之列,金科1三律,莫敢触犯,致使灸效长期湮没得不到理解与应用。
第二节  热症可灸的理论依据
  一、《内经》中早有“热病二十九灸”的例证
  中医学说的思想是以经典和前人的见解为典范,则热症贵灸与禁灸,也应以经典为依据。通考《内经》全文,不仅无“发热不能用灸”的条文与字样,而且特别重要的是有“热病二十九灸”之说。《素问?骨空论》日:“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尾穷)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肩翻)灸之,两季胁之间(京门)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阳辅)灸之。足小趾次趾问(侠溪)灸之,喘下陷脉(承筋)灸之,外踝后(昆仑)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天突)灸之,掌束骨下(阳池)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气冲)灸之,膝下三寸分间(三里)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冲阳)灸之,巅上一(百会)灸之,犬所啮处灸三壮,凡当灸二十九处”。
  在以上各穴中,背俞陷与缺盆骨上硬结处是反应穴,灸犬所啮处,意为遭受外伤而感染高热者亦可直接在该处施灸。连此三穴在内,其中单穴五,双穴二t‘,只有二十八穴,所谓“二十九处”者只是概言热症可以在全身多处施灸,不必为二十九处所拘也。现今仍有不少人认为“热症禁灸”,观此不知何以自懈。
  有人说,经文二十九灸是指灸寒热之法,因为有寒所以才可用灸,这是脱离临床不通之见,发热的机理在《素问?调经论》中,对发热恶寒,以及内热和外热早有概括性的说明,即“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问,今寒气在外,则J二焦不通,J二焦不通则寒气蚀留j:外故寒栗;阴虚生【土j热者,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阳盛则生外热者,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寒战的出现,必然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和肌肉抖动,产热增多。以及体温升高,反而感到外界气候寒冷,因此恶寒必然就有发热。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除此之外,在《内经》全文中,仅是指明气虚寒凝与阳气下陷等症,灸疗具有重要作用。如《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经脉》:“陷下则灸之”。这是说明在上述诸症中,是灸胜于针,并未说明发热不能用灸。仅有《素问?八正神明论》有“天寒无刺,天温无灸”之说。细玩文意,当是在天气寒冷时,针刺不易得气,故应以灸法为宜,而当天气炎热时,针刺得气较易,作用得到提高,就不必专于用灸。因此,“天温无灸”与“天寒无刺”,是互相对待而言的,而不是“天热禁灸”,也可能是因天气炎热,灸疮发作常感不便之故。再则,这也是和《素问?异法方宜论》五方五时与针灸的各有所宜之思想体系分不开的。后人以词害义,以“天温无灸”作为“热症禁灸”的经典依据,这就有充分的商讨余地。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禁”与“无”,“火”与“灸”是不能彼此不分,相提并论的。“禁”是禁令,法令与制止之意,《易?系词》:“禁民为非”,《荀子?议兵》:“兵者所以禁暴除害。”“无”与“毋”通,是不要,没有,《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斯为贵矣。”《礼记?曲礼》:“坐无箕,立无跛,寝无伏”。可见“禁”与“无”在词义的轻重上,是有很大悬殊的。因此“天温无灸”就不能与“发热禁灸”同日而语。
  热症可灸,当然不是反佐,是反治与从治的运用。这不是属于个人的偏见,前贤早已作出过说明。
  二、以《素问?至真要大论》“正反逆从”的治则为指导论中说:“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何谓逆从?逆者正202
  治,从者反治。”所谓“正治”与“逆治”,就是以寒治热,以热治寒,逆其气而折之,这乃是正常的治法。“反治”与“从治”,就是以热治热,以寒治寒,从其气而达之,这乃是反常的治法。说明正治与逆治是同一治法,而从治与反治又是同一治法。正治与逆治易于理解,而反治与从治除相对于正治与逆治而言外,从阴阳学说来讲更可以说得通。物极必反,促其向相反方向转化,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这也是自然规律。阴阳学说是属于中医的认识论,而正反逆从的治疗原则,是属于方法论,对中医学说与治疗方法的理解,不能脱离基本原则。
  在汤液内服方面,正治与逆治,视为常规常法,而从治与反治法,在外治法中尤为重视。如《东医宝鉴》及《针灸集成》均引《纲目》日:“灸法所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义也。譬如盗入人家,必开门逐之使出,万一门不开而无所出,必伤生乃已。”又如《理瀹骈文》中说:“若夫热症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即从治之法也”。又在太乙雷火针条下日:“寒者正治,热者从治。”反治与从治也并不只是限于外用,表症发热,辛温发汗,又何偿不是热因热用的说明。从治之法也不只是限于热症范畴,在寒症中也有应用,比如冻疮初起,用冰雪摩擦发热,即可促其消散。近有同道传一法,在汤火烫伤,皮肤未起泡之前,立即将伤处浸入50~C左右热水中,随即提起,随浸随提五七次,可以立即消肿止痛,不起水泡,已试有验。曾记某医籍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某一患者周年畏冷,虽盛夏亦需棉服拥被,某医者在冬日使赤身卧石上,以冷水浇之,患者奄奄垂毙,仆不敢再浇冻之,医鞭仆,续浇冷水不停,俄而患者肌肤转暖,并见有热气冒出,渐而热气蒸腾,汗出如洗,此后虽严寒亦无所畏惧矣。此虽无实例可凭,但反治从治之理,亦《易》复卦之义也。三、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为准则
  郁的繁体字为铹,是积聚与塞滞之意,五郁为病,即五脏之气不得宣通也。对于五郁的治则,论中指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_}: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这正是热症用灸的主要依据与准则。因势利导,不失时机,乃是掌握与支配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热症用灸,也是因势利导、火郁发之的具体应用。张景岳在《类经》中对此作注说:“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灸法正叮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宜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散热退热与祛邪外出的日的。
  四、后世对热能引热的阐明
  被埋没的真理,总是时刻在闪烁其固有的光芒。热症禁灸虽为多数人所奉行,但热症可灸又为不少的人所提倡。不仅在以往的灸针文献中对热症用灸的效果有着大量的实例可资凭证,在理论方面也多所论证。如《理瀹骈文》中说:“若夫热症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即从治之法也”。又在太乙雷火针条下日:“寒者正治,热者从治。”《红炉点雪》痰火灸法条日:“病之沉痼者,非针灸不解。以其针有劫夺之功。
第今之针法,得妙者稀,且见效少,若虚怯之体,倏至天绝者有之。而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实病得火丽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谚云:火有拔山之力,岂虚语战。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药力多矣……然火之功用,固有生发之妙。必其人肌肉尚未尽脱,元气尚未尽虚,饮食能进者乃能胜此痛楚热症禁灸与可是砷灸法的影响
  ……若肌体虺赢,元气虚极,饮食不能进,则亦不能禁此燔灼。病本自剧,若灸后病不得起,不惟无益,必反招病家之怨也,至嘱至告。”这对灸和针的比较,热症可灸及灸的优点和适应症,以及施灸所应注意之处,作_『精辟的阐明和论述。
  义如《东医宝鉴》及《针灸集成》均引《医学纲目》日:“灸法所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义也。譬如盗入人家,必开门逐之使出,万一门不开而无所出,必伤生乃已。”可见“热能行热”朴素的正确见解,始终未被“以火济火”的误解所埋没。
  五、反对热症用灸者也模棱两可,不能自圆其说
  在过分扩大《伤寒论》热症禁灸的影响下,因而有人是人云亦云地在反对热症用灸,另一方面却又不知不觉地说是热症可灸。甚至是在竭力反对的同时,也在提倡热症用灸。这种例证当以《针灸问对》为其代表。在反时热症用灸及天热时忌灸是这样说的:“若身热恶寒,时见躁作,或面赤面黄,嗌乾,咽乾,口乾,舌上黄赤,时渴,咽嗌痛,皆在外也,但有一二症皆不宜灸。其脉必数,或但数,亦不可灸,灸之患立至。”义引丹溪日:“夏月阳气尽浮于表,今医灼艾多在夏月,宁不犯火逆之戒乎!或者因火而生热胀,发黄腰痹,咽燥吐血者往往有之,尚不知为火逆所致,宁甘心于命运所遭,悲夫!经日:春夏养阳,以火养阳宁有是理,虽愚者亦当有知焉。”这在反对热症用灸来说,已经是不遗余力。但接着又模棱两可地引用高武的话说:“《难经》云:热症在内,取会之气穴(考《难经》并无此语),为阳陷入阴中,取阳气通天之窍穴,以火引火而导之,此宜灸也,若将有病,一概而灸之,岂不误哉。”
  由于汪氏对热症可灸与不可灸是胸无成竹,因而在同书中既是极力反对热症用灸,却又明明白白地提倡热症可灸。如引卢氏日:“灸法不拘虚实寒热,悉令灸之。”又引丹溪的话说:“用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义。”又说:“虚者灸之使火气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语出《医学入门》,《东医宝鉴》亦加援引)这不但承认热症可灸,而且更能概括出灸疗功效的基本内容,可见热症可灸,是有着历史的根源和理论基础的。六、大量临床实例的证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热症不仅“可灸”与“宜灸”,而且更是“贵灸”,这从中医文献中和大量的临床实例中获得证明。在以往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论是对肝炎、肺炎、脑炎、肠炎以及对许多化脓性与非化脓性的发热病症,不论是细菌、病毒与原虫感染,不论是内脏、体表。局部与全身的病种与病变,均可采用灸法取得速效与伟效,这足以充分证明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对于自金元以来迄今尚未能肃清的影响与未曾得到纠正的偏见,必须大力清除,方能使灸疗的功效得到充分的理解与应用。
  综上所述,可见热症可灸,乃是对中医传统理论应有的理解,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别出心裁,如果至今仍顽固不化地认为“热症禁灸”,这不是古人误我而是我误古人。
  
第三节  如何对待热症用灸
  一、对火疗的不同方法应该作出区分
    在《伤寒论》中所列举的火逆火戒之说,是统指古代的各种火疗方法在内而言的,古代的火治法是包括媪、蒸、熏、熨、灸等五种作用于全身和局部的用火方法之总称,如《汉书?苏武传》载,武因拒降匈奴,引刀自刺,仆地将死,匈奴驰召医,医至,凿地为坎,置媪火,覆武其上,踏其背出血,乃苏。注:“煜火即为聚火无焱之火”。后世的煅坑法,掘地为坑,如人长短,烧之令热,布桃叶、松柏叶、菊花、稻草等及其他药物于其内,人卧其中,覆盖熏蒸取汗,即属媪火范畴。蒸是湿蒸,熏是用干烤,熨是用药加热包罨,灸则用艾叶点灼。由于火蒸火熏,热力强大。作用于全身,必然是大汗淋漓,用之得当,自然有助,用之不当,灾害立至。而灸仅是作用于身体的某一点,决无大汗亡阳的情况出现。火虽能包括灸,而灸则不能代表火,如因以火劫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统统归咎于灸,这是不公平的。
    二、热症是否禁灸应从灸法本身作探讨灸与针皆物也,而用物者人也,物虽为一,而用各不同。功与过、利与害,均是因不同的应用方法而有不同的分别。灸法沿用与衍变至今,已不下百余种之多,在各种方法之间是短长互见,如果把各种灸法与用火的一切不良反应,统统归在“热症禁灸”之列,这是使灸法因人受过,徒蒙不白之冤。    ’
  古代的灸法是以直接的化脓灸为主,在仲景的时代,不但没有今天温和的艾条灸,即或是隔蒜与隔姜等间接灸法,也可能还在萌芽时期,由古法急剧强烈的化脓灸,衍变为今天徐和舒畅的温和灸,已经有天壤之别。因此既不能为盛名和崇古的思想所束缚,更不能用古代的直接灸与今天的温和灸相比拟。
  古代直接灸的灸疮是固着和持续的,艾火烧灼的物理作用,仅是在开始时有效,是作为造成灸疮形成续发刺激的一种手段,当灸疮形成之后,是由人体自身所产生的生物反应所发挥的效果,所谓以火济火之说,已经根本不复存在,但是这种续发刺激之灸疮,已经不能改变和及时撤除。而热症和热性病,是以急症居多-,其本身的病程并不太长,如果采用直接化脓灸,常是灸疮尚未愈合,而热症早已痊愈,这就使人承受不必要的负担。如果从这一情况出发,认为不是热症禁灸,而是不能滥用直接灸,这不但不能反对,而应极力赞成。又因灸疮是一种难以愈合的创伤,因而在灸后一个时期内,如果出现某种并发症,虽与灸无关,也可能归咎于灸,这也是较自然的。
  今天的温和灸,是艾热的物理与药理的复合刺激,因而人体也就能发生复杂反应,虽是脱胎于古代的直接灸,但两者的作用方式与效应,已存在着截然的区别。它和针刺一样,其作用虽是短暂的,但是可以连续和积累,即或出现某种不良反应,可以即时停止或更换他法。任何治疗方法是因具体手段不同而效果也就不同,这是无须赘言的。
  由此可见,热症用灸,应该从灸法本身作探讨,如果把古代固着的化脓灸,原封不动地作为今天可变的温和灸的说明,这是讲不通的。
  三、热症用灸的注意事项
  作者临床50年,用灸30年,经过亲身体验与反复观察,以及艾灸、针刺与药物的反复对比,均有生动具体的病种,可供反复验证。决非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者可比。因此针之所宜即为灸之所宜,而针所不及又为灸之所兼有。故对以往所规定的灸与针的适应范围,就应重新估价和安排。在应用灸法与施灸过程中,所能出现的几个问题,也应充分注意。在许多发热病例中用灸退热会有以下两种临床表现:
  (一)当时退热,但必须连续施灸方可巩固
    灸疗作用量的客观标准,就是灸感过程的三个基本时相,即定向传导、作用发挥与下降中止三个连锁反应。对热症施灸多在灸感过程完毕后不久或尚未完毕时,热度就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自感全身凉爽,患处舒适,疼痛大减,或是有思食的要求,但在3~4小时后仍可回升,故必须连续数次后始可逐步下降而趋于巩固。随着病情的好转,热度亦不再复燃。也有的病症特以上感等轻型发热病症,经一次治疗,即可完全消失。
    (二)灸时或灸后不久,热度反而上升
  这有几种情况,不能认为是用灸的不良反应:
  1.郁阳暴升:发热本身是机体抗病机制之一,灸后病理的抑制作用被解脱,机体反应性增强,抗病力提高,故尔不降反升,但无其他不适。这在低热或中等度发热时常会出现。停灸后热度即下降颇速,回复至正常后每多不复再燃,这是一种良好反应,不能误认为是热病的发展和变化。如清?吴又可日:“应下之症,下后当咏静身凉,今反发热者,此内结开,正气通,郁阳暴升也。即如炉中伏火,拨开虽焰,不久自熄”。可见这种情况在汤液中也是存在的。
  2.作用量不足:如施灸时间太短,未达到三相的要求,或是灸治次数太少,原先的发热进程未被打断,所以灸后热度仍在继续上升。如《医宗金鉴》:“灸法大小多少歌”注日:“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病。”故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发挥其退热的作
  3.取用的孔穴不当:全身的不同孔穴,并非均能与不同的疾病相应,如选用不当,或是作用方式未曾掌握好,不但灸效不能发挥,而且在灸时或灸后热度仍然继续上升,并感到讨厌和不适。古人对于退热穴的选用可以借鉴,如《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二十九灸,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再依次灸其余各穴。经验证明,用大椎熏灸或火针代灸,其退热作用,确是迅速而神奇。
  如遇有灸后热升的情况出现时,必须仔细分析,严密观察,在变换孔穴与调整操作后可以继续施灸。如发现病情确实不宜用灸,自应以另觅他法为宜。
  (三)热症宜灸,并非说对任何类型的高热,均为唯一的治疗手段
  热症是灸疗的适应症之一,但这也和其他各种疗法一样,绝不是死板和一成不变的,应当根据发热的类型,单独或配合使用。当高热神昏,谵语狂躁,阴亏水涸的严重病人,在养阴输液等药物治疗的同时,再采用温和灸,将是适当而稳妥的,如果置其他各种有效疗法于不顾,而以凝固的思想方法对待和责难热症贵灸,自然是行不通的死胡同,也将是反对热症用灸的顽固立场,这也是需要澄清的。
  由此可见,热症可灸、宜灸与贵灸,是来自于古人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我们既应从以往的医学文献中找出热症用灸的先例与理论依据,更应从临床实践中进行细心观察和反复验证,打破“热症禁灸”的陈规,使灸效得到发挥和光大,这也将是人类的福音。
  四、热症用灸与八纲辨证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的主导思想与中心环节。八纲辨证更为人所熟知,为临床各科所遵守。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中,特以虚实寒热更被重视。如果热症用灸,就被认为是以火济火,火上加油,与八纲辨证的思想不相容。目前有人利用这一观点,作为反对热症用灸的口实。对此不能不有所说明,使热症用灸的理论更为充实,观念更为明晰。
  (一)不同的辨证方法是为不同的治疗手段服务的。
  八纲辨证是为汤液服务的,因为汤液的作用是单相的,是以逆治为主。所谓逆治,即以热治寒,以寒治热,是逆其气而折之,对于热症来说,自然不能再用热药。而针灸的作用则是双相的,即所谓平衡阴阳的双相调节,热症用灸,就可以用从治法而收效。所谓从治,即顺其气而达之,这就可以以热治热,以寒治寒则应用甚罕,清?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说:“寒者正治,热者从治”。从治也叫“反治”,意为此乃反常的治疗方法,是相对于“正治”而言的。
  反治与反佐不能混为一谈,汤液中的反佐法,是在以寒治热或以热治寒的正治方法中,恐寒热不能相容发生格拒,故在以寒治热或是以热治寒的方药中,酌加少量的寒药或热药作为接应,从而收开渠引水的引导作用。但也有人利用这一点,说什么以热治热实际上还是以寒治热,只不过是加上一点热药作为佐使而已,这是对“反佐”与“反治”认识不清所造成的误解。
  针灸临床这种认识方法与治疗手段,是由它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与作用所决定的,也就是由它基本作用双相调节的平衡阴阳所决定的,有了平衡阴l阳的双相调节,自然就可使已亢盛的机能得到抑制,被抑制的机能恢复兴奋,在这一前提下,古人不止一家不止一书,对灸法的功效,已经作了精湛的提炼和概括,即“虚者灸之使火气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使热邪随火气发散,火就燥之义也。”八纲辨证所强调的则是虚实寒热,而灸法的功效则是包罗虚实寒热,这还能用八纲辨证的认识体系来反对热症用灸吗?
  (二)不同的治疗手段就有不同的辨证方法
  临床上各不相同的治疗手段,都有表现其自身特点的理论体系,它们既互相补充,又各有门户。八纲辨证既然是为汤液服务的,而在针灸来说也应有其自身的辨证方法,针灸辨证的认识体系和汤液一样,也是丰富多采,名目繁多,在此不能列举,主要是在于说明针灸临床的基本特点,不是在于辨证而是在于认症。“辨认”本来是~个词,但如分别对待,即能显示其区别,“辨”不能脱离抽象思维,而“认”则是重在生动直观。针灸临床的认识中心,是以对症治疗的认症为主,而辨证则次之,例如以常见的头痛来说,不论其起因与类型如何,但痛则是施治的着眼点,止痛则是主要的目的。以热症来说更同样是如此。退热则是施治的目的,而以对症治疗来说,历来均认为是扬汤止沸,不是去火抽薪,针灸治疗正是以对症治疗为主,不谈治病,针灸如真的不能治病,而它的实用价值也就发生动摇。须知症状的出现,都是人身内部平衡失调所形成的外在表现,内部平衡关系的改善和恢复,则症状自然消失。故针灸的对症治疗不是扬汤止沸,而正是去火抽薪,是既治症又治病,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
  自从热症用灸的序幕揭开受到注意与被重视以后,引起了不同的反响,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思潮:第一种是赞成派,属于在临床上已经发现到灸疗对热症功效的针灸临床家,他们已经初步尝到甜头,只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向这一陈旧观点宣战,一旦有人揭竿而起,自然会闻风响应;第二种是反对派,他们对“热症禁灸”这种陈腐的观念,抱有深厚的感情,不忍使流毒千载的毒瘤被割除,总是想在将被时代洪流冲走的死尸上,抓住一根头发,使之免于沉没,因而把八纲辨症这一万金油,拿出来当迷魂药,用以迷惑外行,淆乱视听!同时也表现出对针灸作用的陌生,以针灸行家出现在针灸队伍里,从针灸界内部继续散发流毒;这是最危险的一种人。第三种是折衷与调和派,对于热症用灸,在事实面前不敢公然反对,但对陈腐的见解却也不愿旗帜鲜明彻底清除,总是吞吞吐吐,提出一些模糊论调,诸如说什么:“热症可灸与禁灸,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应当深入研究”。持有这种相同或相似观点的人,既见于口头,更多见于书刊,事实上这也是对“热症用灸”无形的否定,与胸无成见的自我解嘲,同时值得庆幸的一点,也是说明“热症禁灸”这种错误的见解,已经发生动摇,摇摇欲坠,所可虑的则是余毒未尽,将会继续阻碍着灸法的发展。
  总之热症禁灸与可灸已经由地下提升到地上,如能再加一把力,则蒙在他身上的尘埃自然就会被彻底清除,焕发出被埋没的光彩。

第九章 灸    赋
  
第一节  针灸探源赋
  盖闻洪荒初辟,日月往还,人为万物所养,亦为六淫所干。稻粱麦菽,食分五谷;箴石汤火,医有四端。
  人生天地之间,天生五谷(《周礼?夏官》称黍稷菽麦稻为五谷)以养人,而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亦因之而害人。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既要觅取各种食物以养活自身,也要寻求各种手段以消除痛苦。上古的治病方法,从现存的有关文献中,可以看出是分为箴、石、汤、火四大类。至于巫祝等法,当然不在其列。
  针是镀的俗字,而镀又是从箴衍变来的,钺又作箴。故针、镀、箴与蕨,四字音义并同。箴从竹从咸,《易?杂卦》:“成,速也”。草竹之筋坚韧,人与物被刺则入之甚速,故可用以连缀。《说文》:“箴,缀衣箴也。”人类的活动必然首先是同竹木打交道,在发现其能缀物与伤人的同时,也有消除痛苦的另一作用。所以谏诫之言,至今仍称为箴言。可以想见:必然是先有草木之箴,而后才有金属之镀。故用针治病,必然是先由竹木伤人而产生的。
  “箴言”一词,最初是出于《尚书?盘庚》:“犹须顾于箴言”。《左传?宣十二年》亦有“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之语。《尚书》是现存最早的上古时典章文献的编汇,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可见在殷商时期虽然金属物已经出现,金属针必然已经得到应用,但是用“箴”来治病可能还在沿用或是仍存于人们的心目中,所以才把用语言规劝譬作用箴治病,以至一直沿用到后世,而有许多以“箴”命名的告诫与劝世的文章。这是“针”来源于“箴”的有力的佐证。
  人类在茹毛饮血之世,投掷石块当是猎取鸟兽的重要手段,砭从石从乏。乏,《说文》引《左传》日:“反正为乏。”因为在篆文上,乏是反写的“正”字(芦)。段注日:“受矢者日正,拒矢者日芦。”故砭也有石矢之意,即锐利伤物的石片。人为砭石所伤,破皮出血,也发现到能用以解除病痛,这当是用砭治病的由来。在《内经》上,常称砭石为石针或饶石,而饶石之名,必然是在金属针出现以后,是砭的后期名称,是相对于饶针而言的。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微针与九针从南方来;灸从北方来;导引按跻从中央来。《山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日:“可以为砭石,治痈肿者。”可见砭石之石,是一种特有的坚硬滑利之石,是来自东方的高氏之山,与《素问》的说法是一致的。
  由天然锋利的石片,经过磨琢加工,可以仿制成针的形状,因而就有箴石(可以制针之石)、石针与饶石诸名,而使铖与砭互相接近。但铖毕竟是由箴而来,砭是由石而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目前多数认为砭是针的前身,由石针才发展到金属针,对于这种关系必须审慎对待。
  在《异法方宜论》上早已指明砭与针的来源是各不相同,而在用途上来说也不能一致。由于针体细长,可以深刺入肉而不易出血,而砭石则是形体粗大,只能浅刺而用于出血。出土的上古石针是属于饶石的范围,与竹木之箴及金属之针均不能相比,所以在古代还是金石并用的。
  例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日:‘‘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镜石针火治其外也。”《病能论》日:“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铖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日: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钺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身体赢瘦者,无用镜石也”。《疏五过论》日:“刺灸砭石,毒药所主”。《示从容论》日:“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这是把砭与针的地位各自分别对待。
  又如《素问?五脏别论》日:“恶于铖石者不可与言至巧。”《五脏生成篇》日:“铖石缘而去之”。《移精变气论》:“毒药治其内。钺石治其外”。《汤液醪醴论》日:“铖石,道也……铖石不能治。”《血气形志篇》日:“病生于内,治之以铖石”,《通评虚实论》日:‘‘闭塞者用药而少铖石也。所谓少铖石者,非痈疽之谓也。”这是铖石并称以同等地位对待的,因而易误认铖石为一物。
  也有只言灸刺而不言石者,如《素问?血气形志篇》日:“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玉机真脏论》日:“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等皆是。
  《灵枢》号称为“针经”,即以灸而言也,是居于次要地位,对于砭石之法就更少记载。通观《灵枢》全文,言“石”及“砭”者仅有四处,即《九针》日:“病生于内,治之以针石。”《玉版》日:‘‘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针之所取也。”《痈疽》谓痈发于腋下,赤坚者治之以砭石,发于膝,色不变坚如石者,不可用石,石之则死。以及《论痛》所云耐针石之痛与不耐针石之痛。在《素问?征四失论》上,列“妄用砭石”为一失。可见砭法是一种出血较多的治法,易于发生事故,故应用已少。因此在《解精微论》上,只说是“阴阳灸刺,汤药所滋。”对于砭石一道,已不再提及。
  《汉书?艺文志?医经》中说:‘‘用度箴石汤火之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颜注日:“箴所以刺病也,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说文》:“砭,以石刺病也。”段注:“按此篇(指《异法方宜论》)以东方砭石与九针并论,知古金石并用也,而后世乃趋湮没。”如认为石铖是金属针的前身,从事物发展规律和历史文献中是找不出充分根据的。
  如上所述,箴石治病,不会是出现在火灸以后。由于掌握了火,人类知道了熟食,而烧灼伤也就随之而来。由烧灼伤也发现到对许多疾患可使之轻快与消失,因而火也是最初找到的一种治病手段。同时在选择各种食物时,更发现到有许多草木的根茎花实,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能治病。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为汤液,因而火灼与汤液两种治病方法,当同是以火为其根源。
  生息需求,汤火自为时重;铁铜坚利,砭石遂为等闲。
  砭石的衰落,必然是在金属针问世以后,由于金属坚硬锋利,制作随意,不易断碎,自然就取砭石而代之。所以在《灵枢》中砭法早已不受到重视。至于汤和火因为取材广泛,形式多样,而且是和人类的生养作息分不开的,故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使之日臻完善和形成其各自的理论体系。
  灸始于片,针始于点,点片同归于一辙;汤液治内,灸针治外,内外乃分为两般。
  自砭石为金属取代以后,就存下了汤、针与火三种方法。不难想见,针的作用最初必然是由针对一点而获得的,而灸则将是先由面而后才能缩小到点。古代的火疗,是包括熏蒸熨灼等多种方法在内而言的,经过长期的应用,从面的作用中也逐步发现到点的功效。而灸与针的相互联系,也是建立在点的基础之上的。因为汤液是以内治为主,灸针是以外治为主,故汤液与灸针在统一的阴阳学说思想指导下,成为东方医学主要的两大医疗体系。
  既分为二,亦衍为三。汤液被誉为大方,作诊家之上客;灸针乃沦为小道,扬医海之孤帆。为食肉者之所不齿,而悬壶者亦只作空谈。
  以内外分治言之,则汤液与灸针也。以灸针之本身言之,则来源不同,用法有别,则灸为灸而针为针也。故既统称之为汤液与灸针,也常分称之为汤液及灸与针。各辟蹊径,而又相辅相成。
  避劳就逸,喜甘恶苦,拒疼畏痛,这是人类也是所有动物的天性。而不论为灸为针,疼痛首先是第一关,这就给灸针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更何况富贵肉食之家,骄奢淫逸,参茸燕桂,何求不得,岂肯以身试痛,以痛为快乎。即以行医者之本身来说,悬壶行道,为了迎合人心,莫不以方剂为重,脉诊为能,视灸针为小道,纸上谈兵,不知实效。只有在药物无能为力、求生怕死时,才愿姑妄试之。这就是灸与针所共有的艰辛历程。
  然而物有责贱,功无品目。珠藏镜掩,待拂拭而重辉;奥旨微言,必搜寻而可读。沉疴可起,瑕瑜本自分明;斯道终存,灸针原为一脉。尔乃针花馥郁,已举世风靡;坐视灸道沉沦,实吾侪大辱!
  但物品虽有贵贱之殊,而功用则无品目之别。能治病者则虽残亦贵。灸针为人所畏惧者主要是疼痛,但其特有的功效,却未被掩埋。哲学家们曾经说过:“被埋藏的真理,总是时刻闪烁其自身固有的光芒。”故针刺之花乃能在世界医林中日放异彩,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灸法来说,其厄运并未解除,事实上是针而不灸,势将由重针轻灸而趋向于存针废灸矣。既然针灸并称,而灸效又超过针效之上,如坐视瑰宝销残,不仅是医学上的损失,也将是中国医界的耻辱。
  振臂高呼,王公有灸源之考;苦心孤诣,鲰生续论灸之篇。附塞为灸,《周礼》可证;烧灼为壮,《广雅》曾言。灸与久通,义须明晰;壮非强壮,另有根源。
  作为炎黄子孙,决不会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趋于湮没。在春回大地,百花齐放之时,古老的灸法亦从而出现生机。中医研究院王雪苔院长,对灸法的源流就作过详细的考证(1982年《中国针灸》1—3期),登高振臂,对灸的复兴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古人论灸之专著虽已多亡佚,但遗风未泯,泽在人间,述先贤之遗意,续作此篇,此心亦良苦也。
  考“灸”字之由来,并不是先从治病产生的。《仪礼?士丧礼》:“……用二鬲于西墙下,幂用疏布,久之。”疏:“久读为灸,幂(读觅,覆尊巾)谓以粗布盖塞鬲(读力,是古代盛谷的鼎属与瓦瓶)也。”《既夕》:“……皆以木桁久之。”郑注:“久读为灸,谓以盖按塞其口。”《周礼?冬官?考工记》:“凡试庐事,灸诸墙,以5氐(古视字)其桡(弯曲之意)之均也。”疏:“灸诸墙,谓柱于两墙之间,观其体之强弱均否。”庐是矛戟之柄,《考工记?总叙》:“秦无庐。”疏:“庐读为缱,取细长之意。谓矛戟柄。”即制作矛戟之柄,须柱塞于两墙(屏障)之间,以观其弯曲是否均称。可见“灸”最初是用物盖塞在器口,或是填塞在某一空间的意思,其后对于“灸”的字义,虽然多用于治病,但是和塞的意思仍然是分不开的。
  有关灸法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壮”,壮数的多少,是灸法重要术语之一,是古代灸疗作用量的标准。沿用至今未改,但对“壮”字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日:“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多倍于此数;其人老小赢弱者,可复减半。有依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至千壮,皆临时消息之。”《东医宝鉴》针灸篇日:“着艾一壮如人丁壮之力,故谓之壮。”《梦溪笔谈》卷十八日:“医用艾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其言若干壮,壮人当依此数,老弱赢瘦者量力减之。”《本草纲目》卷十三日:“-一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也。”《红炉点雪》日:“所以灸法不虚人者,以一灼谓一壮,以壮人为法也。”以上对“壮”的解释,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强壮与少壮,虽也有烧灼之意在内,而对其真实含义,则终欠明晰。
  壮者灼也,是用艾炷附着于人体进行烧灼之谓。《说文》:“灸,灼也。”段注:“今以艾灼体日灸是其一蛊(端)也。引伸凡柱鼻日灸……灸犹柱也……故作久,久、灸,皆附着相拒之意,凡附着相拒日灸,用火则日灸。”鼻是古塞字,《说文》:“穿,窒也。”段注:“穴部日窒,穿也。”柱也是塞的意思,《庄子?徐无鬼》:“藜藿柱乎鼠生鼬之径。”柱,又是住的意思。《后汉书》邓禹传:“辄仃住节。”注:“住,或作柱。”住又是驻的意思。《文选?东征赋》:“怅容与而久驻兮”。注引苍颉:“驻,主也。”一般称艾团为艾炷,燃烧一炷为一壮。炷,本作主,《说文》:“炷,灯中火主也。”段注:“主,炷,古今字。”炷也就是灯心,《旧唐书》皇甫无逸传:“夜宿人家,遇灯炷尽……无逸抽佩刀断衣带以为炷。”古诗:“燃灯不下炷,有油那得明。”艾炷就是指象灯炷状的燃烧物。《北史》李洪之传:“疹病久(灸)疗,艾炷团将七寸,手足十余处一时俱下。”故焚香也称为一炷香。可见主,炷,柱,住的音义是相通的。古称艾灸为艾炳,炳读如纳,炳纳音近,也有塞的意思。灸法正是用艾炷塞在孔穴之上,使其停伫而不脱落,令火烧灼肌肉,两相格拒的一种治疗手段。故《说文》日:“灼,灸也。”段注:此与灸为转注。凡物以火附着日灼……医书以艾灸体谓之壮,壮者灼之转语也。”朱起凤亦日:“灸字通灼,医书以艾灼体谓之壮,壮即灼之转音。”故几壮也就是烧灼几次之意。
  壮者创也,是由灼与刺对人体所造成的创伤。《广雅?释诂》二:“梗,刿,棘,伤,荣,刺,壮,箴也。”注引《方言》三日:“凡草木刺人者,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荣,或谓之壮;自关而东或渭之梗,或渭之刿;自关而西谓之刺;江淮之间谓之棘。”《山海经?西山经》:“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郭注:“枳,刺针也,能伤人。”袁坷日:“此言枳叶有刺,盼木叶似枳叶而无刺,故云无伤也。”《尔雅?释草》:“荣,刺。”郭注:“草刺针也。”王念孙日:“是古谓箴为伤也。铖,针,并与箴同。”《广雅?释诂》四:“壮,创,伤也。”注日:“壮,伤也。”《易?大壮》:“壮于五趾。”《娠》:“女壮”。虞翻,马融并注云:“壮,伤也。”《汉书?叙传下》:“安国壮趾。”颜注:“壮,伤也。趾,足也。”《淮南?椒真》:“形苑而神壮。”高注:“壮,伤也。”《释躬?释疾病》:“创,戕也,戕毁体使伤也。”王念孙日:“创、壮,声并近,敞壮亦为伤。”艾灸与针刺,同样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而壮和创的意义又完全是相同的,故几壮也是刺激几次之意。
  由此可见,烧灼与致创,也就是灸法上的所谓“壮”。在古人的当时,以此来作为灸法的说明和灸疗作用量的单位,本来是十分自然而普遍的,只是由于后代语言和语音的转变才令人难解和费解。如果从训诂学的角度作探讨,这一在灸针学上常用而未曾得到满意解决的问题,看来是可以作出合理的解说。
  不揣愚浅,妄陈狂狷。百炯争流,终登彼岸;一言可采,何敢息肩,仰先哲之鸿猷,自有玄书可考;助新知之启迪,聊当精卫之填云尔!
  对于灸针一道,先圣既已奠基于往古,而重楼百尺,尚待建于今朝。汇涓滴而成江河,聚砂砾而成丘争。春风春雨,百花以盛世而争荣,而见智见仁,百川亦殊途而归海。贡一得之愚,献他山之石,亦精:巳填海不自量力之意也。
  
第二节  灸不离宗赋
  孔子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不能倒置,终始自有后先,本末既明,终始有序,则树有本而水有源
  夫灸者艾之用也,艾者灸之法也。灸不离艾,热由艾生,为光为电,难与同论。《王风》作采葛之咏,《楚辞》有点污之笺,却病有三年之用,辟邪焚五月之烟。灸经灸法灸方,功既永垂于后世,医草病草灸草,名亦见重于前贤。冰台常蓄,螨火能然。泽被海南,传有鲍姑之神术,芳流宇内,常留黄帝之真传。
  灸不离宗,首先就足要以艾为热源作为灸材,而不足光电领域内或其他发热物质的灸法所能比拟和代替的。由于有_『艾,才能使灸法得到长期与广泛的流传。用艾作灸,起源于何时,虽无从考究,但《孟子?离娄》早就说过“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在当时不仅用艾作灸已经成为常规,而且艾是越陈越好的这一性能也已为人所周知。灸和艾的关系,在其他古籍中也不断出现,如《诗?王风?采葛》:“采彼艾兮”。注:“艾,蒿属,乾之可以灸疾”。《楚辞?七谏?沉江》:“唐虞点灼而毁议。”注:“点,污也;灼,灸也。犹身有病,人点灸之。言尧舜至圣,道德扩被,尚点灸谤毁。”《庄子?盗跖》:“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在《尔雅》中称艾为冰台,疏:“盖医家灼艾灸病,故师旷谓为病草”。《名医别录》称为医草。《本草纲目》称为灸草,不仅可以灸病,而且更能辟疫。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之良。《荆楚岁时记》谓五月五日采艾,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且艾味芬芳,燃之更可驱蚊辟疫。晋?葛洪妻名鲍姑,行灸于海南,每获奇效,所用之艾名鲍姑艾。(见《裴钸J传奇》崔炜)古代之灸法专著虽流传甚少,而由各家缀集成书者多,然亦功在后世,泽及遐方,传轩歧之遗意,为医坛之瑰宝也。
  夫灸者灼之用也,灼者灸之法也。灸不离灼,效由灼生,为熏为熨,法用有分。灼肉成疮,功效自能延续;隔姜发泡,触类在于引伸。云灸非灸,云针非针,形既相异,效更难同。喜新不能厌故,发扬在于继承。长短本来互见,新旧可以共存。
  灸不离宗,其次就是要保持传统直接与间接的各种灸法。必须要在传统的灸针方法,即以艾为灸材和以手法运针的基础上才能谈改进和发展。离开这一基本原则,都是向他种物理疗法靠拢,非灸非针的灸针方法,失去灸针的本来面目,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夫灸者穴之用也,穴者灸之法也。灸不离穴,效由穴生,为烘为烤,尽失本真。穴为一点,灸针取点,由点方能生线;面为一片,烤烘成片,可与取暖同称。点面必须分别,灸烘岂可同名。
  灸不离宗,其三就是要保持孔穴的地位。既然十分强调“取穴”在灸针作用中的重要意义,为何目前的施灸方法除了直接的化脓与隔姜等少数几种灸法而外,其余均是对身体表面作较大面积的烘烤,而称之为灸疗,这已经失去灸法的基本面目,而与用火取暖无所区别。孔穴是一点,由于对点的刺激,才能出现线的感传。点面的关系既互相混淆,因而灸疗的感传作用也就被埋没。弥补祖国医学的这种巨大损失,已经刻不容缓了!
  夫灸者久之用也,久者灸之法也。灸必须久,效由久生,从火从久,灸义可征。上下来回,号称雀啄;左右摇幌,有类飞腾。车薪难仗杯水,炉火必须纯青。位置保持稳定,作用贵在均衡。灸感之三相可以出现,普天之寿域可以同登。
  灸不离宗,第四就是要保持“灸”与“久”的关系。灸从火从久,火必久效始生。古法用灸,有数百壮以至千壮之说。如果不能坚持久治,是达不到灸疗效果的。这也就是“灸”字的取义。今之用灸者,不仅直接灸不能久受炮烙之苦,即以通行之温和艾条灸来说,更是同“灸”与“久”的关系相距万里。总是手持艾条上下来回而称为雀啄,左右幌动而状如飞翔。热未着肤,迅即移去,欲求灸效,岂非空谈。如能久治不厌。久着不移,耐心久待,久而久之,不仅灸感之三相可以出现,而沉疴痼疾亦可得以消除矣。
  物不离宗,江汉必朝宗于沧海;事理为道,方园必合乎于矩规。寻事物之本源,则宗派自别;识灸法之要义,则本末可分矣。
  宗者主也,道者理也。事有万端,理归一体,《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亦即百川归海,万物不离其宗之意也。识艾、灼、穴、久,为灸法之所宗,则本末明而用可知矣。
  
第三节  经脉求真赋
  夫经脉者乃人身之道路,脏腑之钩连,阴阳待之以调燮,气血赖之而周旋。为医家之圭臬,是灸针之蹄筌。此言经脉在人身的地位及其与灸针疗法的关系。圭,古量具名,又为古代测量日影之器。臬是法度与规矩之意。圭臬,指为应该遵守的准则。蹄是猎兔的工具,筌是捕鱼的工具。意为必须通过它才能取得收获。
  而乃经脉与络脉既未明晰,神经与经络又相互纠缠。各执己见,以偏概全。言之者必须成理,而用之者始免茫然。
  在目前经脉与经络的关系并无明确的区分,经络与神经的地位争议也未平息。难免各执一词,互有偏袒。这是灸针学说与临床实践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如能言之成理,心中有数,自能应用得宜与对灸针的作用作出合理的解说。
  须知经为大道,络属旁通。经者正直,络者纵横。直贯斜串,交织于中。统称经脉,分各不同:血脉之脉,首当其冲,经筋经络,以次相从。
  人身之脉,本来是各种沟通联系的体系之总称,端直的就叫经脉,旁出的就叫络脉。亦即《内经》所说的“直行者为经,支而横者为络”之意。由于体系不同,功能各异,故既统称之为经脉,而分称之则有血脉、经筋、经络等许多支派与名称。所应注意的是经络体系之经络,决不能与纵横关系之经与络相提并论,发生混淆。在经脉体系中,首先是血脉之脉最易被发现和得到描述,而经筋与经络等其他体系,无疑是古人在逐步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所获得的。
  心为五脏之大主,百脉之总司,动应寸口,虚实可知。箴石既为针刺之伊始,而泻血之用亦在于斯。菀除热泻,应急可资。
  以上是言血脉之脉居于经脉体系之首,而针刺的作用主要在于出血。菀读郁,即“菀陈则除之”也。
  肉中有力,经筋以名,撑持运动,力作力行。趋翔矫捷,感应敏灵。维筋相交,头有病而足不用;高下相应,中于面则下阳明。是神经学说之基石,为现代医学所遵循。后来居上,薄主厚宾,位尊为一身之主宰,功难为灸针之中心。脉脉相通,而脉脉本自有别;头头是道,而头头各有服膺。分担综合,彼此不容抗拒;肢解割裂,互相徒自迳庭。灸针之感传与扩布,明明在于外周之经络;而感知与调整之效应,则端赖于高级之神经。主观与客观必须统一,思维与存在早已分清。燔针劫刺,以痛为腧,终有复兴之日;感传兴奋,由点及面,彼此各得其情。
  古代经筋之脉,既是包括肌腱与腱鞘等致密组织在内,更是和神经体系分不开的。《经筋》是最早的关系到神经体系的论著。也可以说,神经的作用先是由中医发现的。《邪气脏腑病形》所渭“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也是和神经体系具有密切关系。
  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神经功能逐步得到阐明,而对于灸针机理的研究,几乎是以纯神经论的观点为出发。既然人身的经脉系统是包括各种沟通联系的组织在内而言的,自然各有其服膺承受,则此脉与彼脉之间,既不能互相割裂,各持偏激迳庭之见,当然也就不能彼此混同,主客不分。灸针感应的感传与扩布,自古迄今均认为是沿经络行进的,但与周围神经的分布状况,却存在着基本的悬殊。说是感传能被大脑所感知和通过神经作用,使全身机能得到调整和提高,这自然无可非议,如果说是感传必须通过神经体系才能行进和有颅内感传之说,这就与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的基本原则出现矛盾,争议就会更大,也是不能得到公认的。
  古代对经筋病的治则,就是以局部取穴的“燔针劫刺”为主,这和直接灸一样,由于烧灼痛和使人望而生畏,以及因操作不当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因而比直接灸更为衰落,但其效果确是不可磨灭。随着工具与操作方法的改进,终会被受到重视与发挥应用的作用。
  由艾灸或针刺的治疗方法,姑不论为是通过经络感传或是神经兴奋,都是以点及面为主,不能取一切的局部治疗而代之。因此,不论是新法与老法,局部与整体,必须互相补充,不断改进,才能成为保障人类健康的一个有用的环节。以上是说明经筋之咏与神经之脉,本是同一体系,以及说明感传与感知的相互关系。
  经络之脉,众说纷纭,抉微当搜古典,推陈亦忌标新。述先贤之遣意,作后学之梁津。
  关于经络之脉,是灸针学说的中心,内容极为丰富,诸说亦多异同。纷争未已,无所适从。既不能陈陈相因,也不能妄标新异。在阐明古人见解的基础上,加以引伸,或可有当。
  体察阴阳,理论人形,列别脏腑,各以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罅隙无痕,奇邪可出;通调有路,营卫能行。以脉分经,亦以经而概络;分经别脉,而经脉自有主宾。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文意,略加序次增损,以见经络系统“以溢奇邪,以行营卫”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经脉与经络的主次关系。《灵枢?经脉》就是以“经脉”概括“经络”的代表篇章。
  云经云络,有形无形,虚实忌说,早见于《经》:非皮肉与筋骨,乃神气之游行。是脏象学说之体现,以肺朝百脉为中心。水到渠成,《本输》首奠基石;机械唯物,百骸枉自搜寻。
  有关经络实质的有形和无形,从经络学说形成之初,从《内经》上已经发现到有过争议,直到目前仍未得到合理解决。根据经典原意,特提出以脏象学说为体现,以肺朝百脉为中心和用水到渠成作理解,当非无稽之谈。如果仍以机械唯物的思想为指导,必须从形态结构方面找到证明,看来是很难取得为众所公认的何种突破。
  远道感传,是经络之所特有;近攻直取,乃经脉之所多同。病与穴连,自有贯通之轨辙;经无常道,每能偏折而西东。
  经络与其他经脉体系的最大区别,主要是灸针作用的气至病所,是通过经络体系而显示的。其他经脉与皮肉筋骨等,均是以就近取穴为_主,所产生的感应与效果,不能与循经感传相提并论。病与穴之间互相感通与呼应的关系,都是通过感传线而取得联系,而这种感传线并不因常规的途径而固着不移,主要是以病与穴之间的位置为决定。这种病与穴连,经无常道的基本规律,是临床上十分重要的一环。
  或交流而汇合,或改道而贯横,彼此可以靠拢,前后又能直通,双侧环抱,左右斜攻,分叉扩散,交感同踪。起源异位,自古未闻此说;全身流转,临床更属常逢。且又因疾病之进退而隐现,受激惹而兴奋以徜徉。病强健弱,左低右昂。上下左右同名,可协同轮替;阴阳表里不一,能消沉颉颃。两穴相邻,常受干扰;强弱互见,每致彷徨。穴可挪移,不离规矩;经因病异,亦有界疆。效应能因时间而转换,十宣常较十井为优良。可贵者错向自能知返,可畏者行程紊乱无方。形式多般,不遑列举,三相为则,恪守典章。
  经络的感传路径与形式,虽变化多端,但终有规矩可寻,感传过程的三个基本时相,是灸感各种形式共同的基础,内容均详见上篇正文。
  瑜中存瑕,往古之遗言必须细究,离径畔道,师心之管见聊供争鸣。左右侧之经气自应齐头并进;任督脉之起止当遵上下分行。一源三岐,以肺之太阴为其终始;周身五十,一日一夜应各自分循。中趾尖不能独成空白,新大敦可设;厉兑穴不应中次互混,《本输篇》宜遵。足之少阴少阳,头足安排欠妥;一二酿骨间隙,阴阳重叠难凭。凡此诸端,用之者虽可不分清浊,而言之者必须权衡重轻。天衣贵在无缝,百炼始可成金。
  对古代经络学说的欠缺和不足之处,在上篇首论中已作过评述,但这是根深蒂固沿习已久的传统观念,颇难轻易动摇,且师心自愎之说,亦颇难获得赞同,故改变诚非易事。但如从经络学说的完整性的观点来看,对于这些问题,也应值得提出,不应避而不谈。任何一门有生命力的学说与学科,都是在不断补充和修正中得到提高的。    ’
  以上是根据传统的观点,对经脉与经络的主次关系,以及经络实质用水到渠成作为说明。并列举感传的各种形式与路径及其美中不足之处。内容均详见上篇正文。
  淋巴之脉,古说未详,太阴脾土,略可相当。皮司包裹,肉为基墙,经水体液,骨骼柱梁。为针为灸,用各有方。
  以上是说明淋巴、皮肤、肌肉、骨骼以及体液等体系的各自地位,及其对不同灸针方法的各有所宜。
  互相联系,彼此协调,综合论证,分别推敲。经穴不拘于常轨,灸针功在于崇朝,斯乃经脉之大法,聊当九牛之一毛!
  全身经脉系统中的各个不同体系,相互协调的作用本是自然存在的,而不同的职能又是各有专司的。经穴乃是包括经脉体系中能接受灸针疗法之所有孔穴而言,即以经络体系本身之经穴来说,也并非是固着不移的。这在首论中已有详述,如运用得宜,则崇朝(自清晨至早晚的一段时问,即时间短暂之意,朝读zhao)之功,自可举手而得也。
  
第四节  灸针同异赋
  为针为灸,并驾齐驱,挛生兄弟,同气连株。循经感传,同归一辙;气至病所,互不悬殊。水乳相亲,两点贯通以一线;彼此结合,同以治人为机枢。
  此概言灸与针其所以能互为连理,两位一体,不可分割,是因为二者之循经感传的气至病所,均是由物理作用所激起的生理反应;皆以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为指导;病与穴之间又同是以经络体系相贯串;又同是以治人为目的的治疗手段。这些既是灸与针互相结合的基础,也是中医特点的有力说明。
  治人以异病同治为主,治病以调和气血为师。气滞血壅,斯乃病理根本;阴平阳秘,是为生命础基。
  中西医思想体系与治疗方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在治人与治病的主次关系上。治人也就是异病同治,而异病同治又是建立在调和气血这一原则之上的。而灸与针的治疗作用,正是在于调和气血。气血凋和,阴平阳秘,则百病皆可不药而愈。
  对症治疗,乃异病同治之要务;标本兼顾,为灸针作用之专司。恶性循环可以中断,新陈代谢得以维持。导热与导电同理,局部与整体兼资。异中存同,连理枝头灸针乃同栖之鸟;同中有异,百花园里梅兰自各有其时。
  所谓异病同治,也就是对症治疗。但对症治疗常可误认为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方法。但灸针作用的对症治疗,乃是在向体内导热导电与诱发体内生热生电的作用下,于解除局部症状的同时,埘于气血不和的病理状态更具有调和通达由标及本的全身作用。这就可使治人与治病,局部与整体,得到有机的结合,成为灸针治疗的共同原则与兄弟的关系。而在这种相同的基础,又因具体的作用方式不同,功效互有长短,自然也就存在着相互的差别。
  灸效在火,火有温灼之别;针用在刺,刺有深浅之殊。刺法不精,气难至病;火能中的,经自通疏。灸灼成疮,遗有瘢痕可恶;深针贯肉,刺中内脏堪虞。灸效久而针效暂;针刺疾而火力徐。
  略言灸与针不同的作用方式及其优缺点的比较。
  若夫灸变温和,功称广溥,皮不破而肉不损,实可泻而虚可补。全身无禁忌之区;感传少难至之处。前景正大有可为,须不断更新灸具。
  当今的温和灸,虽与古代的直接灸也是同中有异、异中存同,但源远流长,与古代直接灸是一脉相承。如能在保持传统艾灸的前提下,借助于灸具的不断更新,则对其适应范围的扩大与功效的提高,自将是不言而喻的。
  灸针之同异能分,原则与比较是据。比较互有短长,原则方为基柱。据原则以求原理,蹊径能通;因陈义而推陈言,精英自露。欲求真谛,不薄古而厚今;刻意求新,毋乃为拾他人之牙慧以自诩乎!
  灸针是因其内在的共同基础与治疗原则而彼此结合,也因相互比较互有短长而出现区分。但基础和原则乃是灸针原理的朴素说明。如能因古人之意而叉不墨守古人之言,又以今人之言谋合古人之意,作为对灸针原理探讨的一个方面,也是发掘与发展中医学说的可循之途。如一意喜新厌故,置传统见解于不顾,拾他人之片占只语以沾沾自喜,岂非无源之水与无根之木乎!
  
第五节  灸针辨证赋
  夫物有疑似,象有假真,显者易识,隐者难明。临床辨证,医之所遵。症候有宜攻宜补之别,孔穴有出血出气之分。药有君臣佐使,穴有母子主宾。五味药有凭证,五行穴性为真。药有七方十剂,穴有三才九针。汤液处方既以辨证为其依据,而灸针立法亦以认证为其权衡。
  此慨言辨证的意义,以及孔穴与药物的一般相近之处。主客指原络主客穴,三才指百会、璇玑、涌泉三穴。九针渭回阳九针,即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三里、合谷九穴。
  病自内生,形从外应,审形辨证,足可凭信。神败形坏,赖参附以济倾危;鉴貌因人,针药可各分途径。详察六部,则在脏在腑可供参详;明辨生克,而为补为泻亦堪论定。
  此言审形察脉与辨证的关系。在神形败坏者,切不可单恃灸针,应急以药物扶元固本,以防油尽灯灭。而诊察寸口六部的目的,主要是明悉脏腑的虚实状况与依维制约的一般关系。
  阳取阳而阴取阴。视为取穴之常法;实热针而虚寒灸,亦为时下所赞同。阴阳互取,阴阳相引,自难持有异议;寒温热灸,以热引热,则将众口交攻。表里本同于内外,六经亦在于其中。在表者手太阴阳明与手之三阳可主,在里者足太阴阳明与足之三阴可通。虚实则彼此交织。八纲为概括包容。
  此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的一般取穴法则。伤寒的六经辨汪也不能出此范围。并对表里与内外的取穴方法及热症可灸,作一简要说明。
  治病求本,不可忘标,先后缓急,古训昭昭。脏腑主客,原络相交。在脏在腑,各有症结之所;取俞取募,当寻直人之刀。
  此言标本辨证与脏腑辨证的选穴要点,而原络主客的配穴法,也是脏腑辨证与标本辨证在选穴法则上相互联系的一个方面。
  属气者变动不居,病在浅表;属血者沉着不动,病已里深。在气在表,可以颠倒取穴,在血在里,则宜近取为真。
  此言气血辨证可与表里辨证相结合,且说明病在表在气者,可用上病下取、左病右取与前病后取之颠倒取穴法。在血在里者,则宜就近取穴与直取病处为宜。
  脏腑为根本,经络为枝叶,经脏内外连,同属主与客。是动与所生,经络病所则,是动为在气,所生为在血。既为气血分,亦为标本别。隔二与隔三,母子与生克。侈谈经与络,宜知得与失。
  此言经络辨证既应与脏腑辨证相结合,同时也是和气血辨证,标本辨证分不开的。根据辨证所见,可以按照生克制约的一般规律,定出隔二隔三等取穴方法。例如补土生金,金再生水,是为隔二;助金伐木,使土旺制水,是为隔三。如单谈经络辨证而不与其他辨证方法相结合,则得失是可以想见的。
  表里内外分,三焦高下别,高下与表里,深浅同可说。高者抑或越,下者举或竭,上下可分消,亦可互交接。
  此言三焦辨证与表里辨证,存有殊途同归之处。高下选穴法,可以用三焦辨证作为思想指导。即病在上者可以上病上取,或上病F取;病在下者可以下病下取,或下病上取。既可上下分取,亦可上,同取。岁月有寒暑,脏气如潮汐,病发如有时,可推生与克:病甚在子丑,木气有虚实;寅卯疾转加,金气盈亏说;辰已忽反常,土气自可述;午未与戌亥,火气忽明灭;申酉病来临,水气有涨落。不足责其母,太过求其克。子丑助木肝胆通,寅9口助金肺大识,辰已培土脾胃先,午未益火心小人,申酉壮水在肾胱,戌亥包络三焦宅。辨证能法时,自如锁有钥。日夜有阴阳,彼此相调燮,取穴不失时,两者归一辙。
  此言因病应时,以时取穴的一般规律,内容详见“灸海乘槎赋”中之日夜相应取穴法,则邪气之应时而至者,自可应付裕如矣。
  辨症有要诀,理法与方穴。医之为言理,法因理而设,因法以处方,穴因方而列。如云补与泻,手法须贯彻。灸针之本身,即有双调节。舍偏执其全,用之斯切贴。
  此言辨证的目的,就是在于运用理法方穴。医者理也,因理以立法,由法以处方,因方而选穴。如云辨证的目的,是为了补泻,则必须先行使手法得到复兴和推广应用。而且灸法本身即具有双相性调节作用。故必须放弃“辨证是为了补泻”这一偏见,才能使灸针辨证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理解与应用。
  
第六节  灸感三相赋
  夫二气感应以相与,水火相济以相成。因灸生感,感而能行。内外通达,穴病相承。一脉贯串,三相攸分。为灸法之规矩,乃斯道之准绳。
  《易?感》:“二气感应以相与。”灸感之发生,须由艾之火气与人之真气,两相结合,方可生成。亦因艾热之火气,与体液之水气,水火相济才能出现。由灸而生感,因感而扩布。使病与穴之间一脉贯通,彼此连接。在其全部过程之中,划分为三个时相。相(xi弧g)乃是相连、相关与相承之意,亦即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这乃是灸法的重大发现,而为灸疗作用量之客观标准。
  定穴着艾,气随火生,酸麻胀重,先兆初萌。举步前进,自有循遵,理无反顾,直向前程。如水人渠,如风吹云,清凉可见,温热常存。疾徐不能一概而论,宽窄亦无界限可分。气至病所,古人之说虽久,由此及彼,触类更多引伸。五液之所出不同,称汗为心液确有凭证;苦甜之脏腑有主,对五行学说初探源根。路径变动不居,为经络实质之依据;投射直趋目的,可辨症候之假真。消长进退,为预后提供朕兆;周身连贯,则循经自应推陈。
第一相之定向传导虽已实现,而肤功可奏尚须待其后尘。
  灸感和针感一样,在感传出现之先,也有如同针刺得气的同样感应,然后再以水流、风吹或蚁行等不同形式,循经向患处行进。火能生热,温热感自为必然之理,但寒热转化,清凉感也常见发生。感传速度与宽度是因人因病因作用量的大小与作用次数的多少而互不相同。气至病所虽早为古人所发现而列为针灸有效标志之一,但对其作用与意义并未有进一步的阐明。根据定向感传的这一基本特性,既可为中医基本理论找出部分凭据和对经络实质找出有力的旁证,同时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与预后的估计,均有提供启示与参考价值。再则“病与穴连,经无常道”的基本规律,也可取“经络所过,主治可及”,这一传统凝固的观点而代之。感传第一相气至病所虽已实现,也仅是功效刚行产生。如认为“气至而有效,乃去之,勿复针”(《灵柩?九针十二原》),则灸针的功效就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火能到候,食称可口;气满病所,方可言灸。量足则效始彰,用当而功不左。初只氤氲扩布,嗣乃弥漫升腾,凉者有如拂扇,热者可同熏蒸。或如蚁行旋转,或如气泄风生。体温每能下降,肿处可见皱纹。既平烦躁,亦定吟呻。病势有轻有重,感应有减有增。高峰既已下降,低者即不再升。第二相之作用发挥虽毕,而三相还必须有待评论。
  烹调食物要讲究火候,而灸治疾病同样更要重视火候。当气至病所以后,必须使病处为灸感所充满,方可发挥灸疗的最大作用。在气至病所之初,均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有的如凉风习习,有的如热气熏熨,有的如蚁行盘旋,有的如气体外泄,病状每可即时轻减。当到达高峰后,即逐步下降而不再上升。在一般情况下,一}欠治疗到此即应中止。但也因病理变化的不同及患病部位的多少,还会有第三相的情况出现。下降中止,虽为常规;循经再传,亦为多见。数病一穴,可以彼此相通;全身周流,可以上下连串。既可原路往还,更能轮番出现。三相之大要如斯,乃来自于长期实践。
    第三相的两种情况,即下降中止与循经再传。内容详见《灸感三相赋》。  灸法已沿用千年,要旨在其中关键,火力必须均衡,作用不能中断。听来不值一钱,用之足当万贯。寄语我界同人,切莫视为河汉。灸感三相的阶段特征,以往其所以未被人们注意到的原因,第一当是在采用直接灸时,仅是着重对灸疮的造成,在施灸过程中,火力总是时断时续感传作用自然不能出现;第二,虽是有所发现,但并未注意总结与重复验证观察;第三,能著书立说者未必有多少临床经验,而有临床经验者又未必能著书立说,故虽有发现也未能流传;第四,在应用艾条灸时,总是以手持法为主,而不断移动,或是用大片烘烤的方法,不是定点刺激,故尔不能激发感传与观察到感传的全部过程。对于火力必须均衡稳定,作用必须持续集中,这一平凡而又重要的基本环节未曾掌握,因而使灸疗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至希我界同人,共同验证,再作提高,为灸法的复兴奠定更为充实的基础。
第七节  热症贵灸赋
  夫人有虚实,药有补攻;病分寒热,治有反从。寒凝气陷,灸之所擅;热升火郁,灸更有功。真知自当恪守,陈言未敢苟同。
  此概言虚实既有宜攻宜补之常规,而寒热亦有反治与从治之权变。寒凝气滞与阳气下陷者自宜用灸,而热升火布与阳气怫郁者亦可用灸。对于发热禁灸之说,决不能人云亦云,使灸效不彰。
  伤寒火逆,岂止一端。煜蒸熏熨,功过相参。煅坑覆体,早见史官,亡津夺液,害岂等间。因噎废食,灸螨蒙谗。
  发热禁灸之说,一般均认为来自《伤寒论》,但《伤寒论》中所出现之火逆是包括古代多种用火劫汗方法而言的。用之得当,自可有功,用之不当,灾害立至。如《汉书》苏武传:“凿地为坎,置媪火覆武其上,蹈其背出血。”注:“煜火,即聚火无焱之火。”当为最古之煅坑法。此法不仅在汉代为常用,即在明清许多医籍中仍有记载。决不能因此类以火劫汗之法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统统归咎于灸,坐使灸法蒙不自之冤。    ,
  寒热互治,正逆所由;寒热同治,反从可筹。药有反佐,火能艾投。虚热用灸,元气周流;实热用灸,郁结能瘳;表热可灸,发汗宜谋;里热可灸;引导称优。热能就燥,寒以温酬。火郁宜发,早有嘉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开门逐贼顺水行舟。
  正反逆从的中医治则,在灸针与汤液方面是各有所宜。反佐法在汤液方面为常用,反治法则以灸法为可贵。虚热用灸,所以助元气之周流;实热用灸,所以解热结之郁毒;表热用灸,可以发汗解肌;里热用灸,可以引邪外出。总之,热用灸是使火能就燥,寒用灸是使气可复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日:“火郁发之”。热症用灸,亦同气相求,引而发之之义也。
  事因时变,物以用分,灸名虽一,灸法纷陈。古法为灼,今重在温。灼创久着,温可变更。
  灸与针皆物也。而用物者人也。物虽为一,而用各不同,功与过,利与害,均是因不同的应用方法而有不同的分别。灸法沿用与衍变至今,已不下百种之多,如把一切用火之法,均列在发热禁灸之内,这岂不是因水能覆舟,而载舟之功亦因之而废弃乎!
  阴亏水涸,高热神昏,孤注一掷,诚所未闻。试金有石,实践为真,扬我灸效,寿域同登。
  热症可灸,并非说是凡属任何高热危重病人均是以灸为唯一的治疗手段,而置其他各种有效和配合方法于不顾。如果以这种凝固的思想方法对待和责难热症可灸,无疑仍是反对热症用灸的顽固立场,这也是须要反对和澄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打破热症禁灸的陈词滥调,使灸效得到发扬光大,这也是人类的福音。
  夫医者意也,意与理通,则方法自中规矩;灸者火也,火德贵显,则万物变化无穷。医海无涯,乘桴且先浮泛;高山仰止,向往贵在攀登。
  《后汉书?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之谓之意。”意非臆测,必与理通。意念专注,则事理始通。故医者理也,得医之理,则处方立法,自能如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矣。灸是古代火疗之一,也是火疗的发展和进步。火者阳也,阳用事为明,故火德贵显。《白虎通?五行》:“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则万物变化也。”火之变化由人,则灸之为用在我矣。司马氏日:“诗有:‘高山仰止,影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徒云向往,终归仰止矣。医,海也,孔子日:“乘桴浮于海”,以一粟之桴,浮无涯之海,虽力有未逮,而路有可通,此灸海乘槎赋之所由作也。
  阴阳为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识阴阳之大道,作灸海之南针。心为阳,背为阳,阳中之阳,求至阳之上下;肾为阴,腹为阴,阴中之阴,在阴交之周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故灸针之用,亦阴阳之道也。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督脉为诸阳之统帅,太阳主一身之表,均循背而行,故多种疾病均可在心俞及胸椎的两侧这一区域内,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物与病理反应现象,对临床各科具有广泛的联系。这是早被发现与被重视的灸针选穴方法之一。如五脏热穴,崔氏四花与四花变法的六花、八花,华佗侠脊,骑竹马,各种灸痈疽,瘰疠,哮喘,还有所谓九连环(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卜三,{‘五,十七椎下陷中皆灸)诸种取穴法,以及膏育有百病皆主诸说。各种说法虽多,其功用亦广博显著,但均离开不了心俞与至阳上下这一区域。故特将这一区域称为阳光普照区,在这一区域内选穴与应用灸针治疗称为阳光普照法。在F篇的灸例中,多数的选穴方法与循经感传的实例,都是在这一区域内应用灸法所获得的。
  腹为阴,肾为阴中之至阴(《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肾也”。《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解精微论》:“至阴者肾之精也。”)脐下一寸之阴交穴,为任脉,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其两傍则属足少阴之中注穴。肾为先天之本,生气之原,而阴交与至阳又居于人身之重要地位。阴交的病理反应虽不如至阳之显著,但就其功用而言,与至阳实可并驾齐驱,特别是对下腹及前后阴诸病,功用更为优异。举凡脱肛便血、崩漏带下、痛经、月经不调、淋浊尿闭、腹胀腹痛、泄利不止等均有良效。他如头部眩晕、全身瘫痪、四肢厥逆、下肢酸痛等,效果亦好。与气海不仪彼此位置邻近,且功用亦难以强分。故特称在左右中注,与阴交、气海,这一狭小区域内的取穴法,称为百川归海法,在灸例的许多验案中,均是应用这一方法而获得的。
  百川归海,前后相通;阳光普照,四末可及。
  在背部阳光普照区选穴着灸,不仅效用宏伟,而且由此所出现的感传作用,虽在手足指尖同样也能到达。而在腹部百川归海这一范围内、特别是用从阴引阳、后病前取以治腰痛及其他病症,其感传作用更能前后相通。同理在前病后取于腰背部取穴时,感传也能直达病处。其中命门与阴交,不论为前后同取或单取,对下腹及下肢病均可收良效。
  头戴天为阳,两耳多功于两足;足履地为阴,五趾均上达于顶巅。
  头在上为阳,头部各穴如百会、风池、风府等穴,用于下部及下肢病,既早见于经典,更已验于l临床。而在双侧耳尖以及在耳壳边缘取穴针灸,固然对全身诸病均有作用,而对足部诸病效果更为明显。足在下为阴,不论为足之三阴三阳,均可对头面诸病有效。同理,足为阴而手自为阳,故十指尖对下腹及下肢病亦具有作用。在“点刺十宣”节中,根据传统观点已作出过说明,如再以阴阳思想为指导则更可相得益彰,两者可以互观。
  掌心为阴中之阳,阳热炽盛可取;足心为阴中之阴,阳虚发热宜谋。
  手在上为阳,而掌心之劳宫穴则属阴,是为阴中之阳,用治阳热炽盛,神昏窍闭诸病,以助阴制阳.自可生效;足在下为阴,足心之涌泉穴为阴中之阴,用治阴虚发热,特别是对原因不明之长期低热,以引火归原,效果更好。
  左为阳,阳升不降,宜思左地之阴;右为阴,阴降不升,当求右天之阳。《素问?阴阳应象人论》:“清气为天,浊阴为地.地气卜为云,天气下为雨。南出地气,云出天气。”《六微旨大论》:“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犬,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F相召,升降相斟,而变作矣……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变化也,在德为化,在邪亦为化。《阴阳应象大论》又日:“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杨上善日:“阴气右行,阳气左行。”凡面赤耳鸣,头目眩晕,升而不降等症,可于身之左及左下肢取穴,以引气下行;气短懒言,腿足浮肿,降而不升者,可于身之右及右上肢取穴,以引气上行。顺阴升阳降之理,求右上左下之道,则变化在德而邪不居矣。
  日,阳也;夜,阴也。从卯至申,日之阳也;从酉至寅,夜之阴也。邪正进退,日夜能有其时;着艾行针,阴阳亦可相应。以日之阳,应夜之阴;以夜之阴,合日之阳。此亦阴阳相引,水火相济之又一用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日夜之阴阳互有倚伏,而人身之邪正进退亦可以时往来。以一日合言之,一日分为十二时,十二时分为四等分,则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日从卯时出,酉时入,日出为阳,日入为阴。以十二时分言之,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故子与午相对;卯与酉相对;丑与未相对;寅与申相对;辰与戌相对;巳与亥相对。如日间阳时手太阴经脏之病按时而至,可在夜间相对之阴时按照脏腑关系或生克制约的原理而隔经施治;夜间阴时某一经脏之见症按时发作或加剧,可在日间相对之阳时立法针灸。用日夜相应之取穴法则以调燮阴阳,则邪气之以时而至者自可平息矣。
  法繁而理反昧,言简贵在义明,投木桃之俚语,待琼瑶之佳音。23R
  弋鸟于天,网鱼于渊,物各有用,难得其全。灸不忘针,彼此互为肱股;法因病异,取舍贵在衡权。针道与灸道互通,守形是重;刺法与手法同理,守神为先。刺法早肇基于秦汉,手法则昌盛于金元。推陈出新,各树一帜;治病求本,不离根源。
  通过针和灸的比较,可见艾灸的许多地方是优于针刺。但这并不意味着“存灸废针”或是“重灸轻针”,目的是在于把目前这种“重针轻灸”的这一偏向能得到补救和矫正,重在互相补充,并不彼此排斥,何病宜针,何病宜灸,医生职在司命,自能取舍权衡。
  不论其为针或为灸,都是根据经脉分布与孔穴的位置,以“守形”为施术准则。而在《灵枢?官针》上所列举的各种刺法与后世兴起和发展成的各种手法,都是以“守神”为重。所谓“守神”,就是要诊知患者气血之往来与经脏之虚实,神在秋毫,属意病者,而采用不同的刺法和手法。刺法与手法虽然不可分割,有了不同的刺法,就有不同的手法。但也并不是一种手法,可以适用于不同刺法。刺法早已见于《内》、《难》,而手法则是在金元以后才开始盛行的。手法虽然名目繁多,操作各异,但其根本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以阴阳学说为思想指导,用不同的刺法,辅以相应的手法,以提高针刺效果而已。
  统称手法,而进、运、出,三步宜分;概言运针,而单与复,二者有别。治神养身’,乃手法之机枢;择具明宜,为用针之要诀。
  谈针刺首先就要讲手法,所谓手法乃是在针刺过程中,自进针之初,以至出针之后各个阶段的综合,也是在针刺过程中,针刺技术的全部运用,是包括进针、运针与出针三大阶段而言的。决不能认为针刺补泻才能叫做手法。进针也有单手进针与双手进针之分;运针也有单式手法与复式手法之别。至丁:出针,也不能认为是一抽而出,也有应予注意之处。
  手法的运用,决不能单纯局限于手技本身的操作娴熟,历代针家均十分重视“治神”在针刺中的意义。守神与治神,义虽相近而又有不同,守神和守气候气,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运用针刺过程中,必须精神收敛,意识集中,以观察针刺时各种微细的变化。而治神则是和养身分不开的,必须以不病之身,方能治有病之人。医生本身在平时必须神完气足,然后才能使“神”为我用,把精神体力应用于针刺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手法是通过针的作用而显示的,古代九针之制,就是为了不同病情与不同的患者而创用的。有了适合病情的针具,又有了充沛的体力和娴熟的操作方法,这就具备了针刺手法的基本条件。
  进针之说虽多,不出传统六法,揣切绷展正指,乘机疾直推御。责在无痛透皮,必须人穴中的。单手方便从容,双手呆板拙劣。
  传统的双手进针法,无非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应用揣切——左手先行按摩与压准孔穴;绷展——也可用左手将针处皮肤绷紧,便于进针;正指——右手持针端正,指腕有力;乘机。一在转移病人注意力之瞬间进针;疾直——快速垂直刺入,不必旋捻;推御——右手推针旋捻前进,左手扶持针身。目的是在于无痛和入穴。但在双手进针时,仅在病人的左半身取穴较为方便,且不能双手同时进针。如改用单手或双手同时进针,则左右咸宜,从容方便。
  运针之道,单复有分:云单则提按插顶、捻搓与盘捣兼行;摇摆刮搜,颤弹与斜抽并列。云复则上下、左右、深浅,多少、轻重、快慢。上下同于提按;左右在于捻搓;深浅为先后层次之别;多少乃相互比较之殊;轻重有如强弱;快慢古称疾徐。御针守神,右手是重;压循叩摄,左手持扶。操纵以阴阳思想为指导,病苦因矛盾转化而消除。是乃以人治人,以人治病,迥异金石草木,藉物力以图谋也。
  进针入穴之后,就是在于运针,主要分为单式与复式两种。单式是复式的基础,复式则是为丁加强单式的作用而创用的。无论为单式与复式手法,均是名目繁多,必须眉目清楚,方可便于应用。
  以单式手法来说,大要不外是:提——指力上浮,或是将针略行提起;按一~指力下沉,或是将针略行按入;插——分次或一次将针入至需要的深度,不能与按混同;顶——指力下沉,凝神鼓气,顶针不动;捻——拇前食后或食后拇前的捻针动作;搓——拇食夹持针柄,细细来回搓动;盘——拇前食后,或食前拇后,有进无退,反复行之;捣——轻提重按,不进不退;摇——夹持针柄,前后左右,四面回旋;摆——夹持针柄,左右摆动;刮——食中二指抵住针身,大指爪甲沿针柄向上或向下反复刮之;搜——进针至适当深度,移动针尖向四方细细搜索敏感点;颤——轻握针柄,抖动手腕,如手颤之状;弹——弹敲针尾或针身;斜——以针尖斜指病处;抽…一次下插,一次上提,小捻转,大提插。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目,但大要不过如此。
  以复式手法来说,在单式手法的基础上,再运用上下(出入提按)、左右(捻针向内向外)、深浅(进针先后深度)、多少(相反作用量的比较);轻重(刺激强弱)、快慢(手法的速度)等六项矛盾相反的基本法则,灵活组合和分解而成。这就是中医阴阳学说在针刺手法方面的应用。由于有了这些阴阳对立矛盾相反的手法,才能促进病理反应阴阳转化和矛盾推移。因此运用针刺手法治病,乃是以人治人的治病方法,而与药物的金石草木有着根本的区别。
  因单成复,手法亦有成方;由简而繁,补泻乃存妙义。欲求补泻,得气为先,得气针感,义属两般。必须分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把单式手法看成是单方,则复式手法也就是复方。而在临床上也就有剂量的增减和组合的变化。古人在这方面也就创立了以针刺补泻为目的的各种手技和方法。但各种古法不仅名目繁多,彼此重叠,同时古代的许多命名,取义也颇为含混,必须有所整理和提高。在此不作赘述。针刺的作用,不论为常规手法或补泻手法,“得气”是首要的一环。针刺得气,是说明在针刺的部位已经得到了经气的感应,是针刺作用已经出现的最初反映,是针刺是否得当与效果高低的主要指征之一。因此,得气的意义与作用,在针刺疗法中,有着确定的地位。
  近代针灸学者,把古人“得气”这一术语,称为“针感”。认为针感与古人所说的“得气”与“气至”,是一个意思。当然这是对古人“得气”见解的发展和提高。但在应用过程中,则又深深体会到“得气”和“针感”是有着各自的内容和不同的特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认为“针感”町!:l包括“得气”,而“得气”则不能代替“针感”。因为“得气”仅是针刺作用的
第一步,并不能包括在针刺过程中机体反应的全部内容。而“针感”则能包括和包罗针刺时不同阶段的许多感应与反应情况,可以从下列各点进行比较和区别。
  比如在针刺入穴后,所出现的酸麻胀重等一系列的即时反应,既可称为得气,也可称为针感;在得气基础上所出现的感传,使气至病所,或引起内脏器官的相应变化,称为针感就较为合适;在针刺作用下,所出现的红白线或丘疹带等可见反应,当然不能称为得气;针刺后出现在远隔部位的发热、发凉或出汗等反应,以及在针刺对侧相应部位所出现的某种感应,也难称为得气;在运针或留针过程中,能有全身舒畅,以及在特殊手法作用下所出现的凉热感,更不能与入针后的得气相混淆;晕针是一种强烈急剧的针感,更难称为得气;出针后常能在局部或全身留有酸胀温暖,或凉爽舒畅等后遗感,自与得气不同。
  可见“得气”与“针感”这两个概念,既有其相互的联系,又有着彼此的区分,既不能等同,也不能割裂。准确地运用好这两个概念,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在针刺过程中机体反应的阶段性与特殊性和更好地说明针刺作用与手法在这方面的意义。
  双相调节本针刺之自然;寒热消长属人为之控制。补泻有其依凭,感应在乎手技。
  人体在接受针刺作用时所发生的反应,会有两种情况出现,其一是在常规的针刺手法中,所自然发生的适应调节等各项双相性应答机制;另一种是在特殊补泻手法协助下,既可加强加速自然反应和可以改变、控制机体的反应状况。而手法中补泻作用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后者。虚实辨证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原则,而对于常规手法来说,就无严格的要求。
  在特殊补泻手法作用下,针下的寒热反应并不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机体状态,是可以在针刺本身的普遍性和补泻手法特殊性的作用下,人为地得到控制和促其消长。因而在同一患者,同一时间,同一孔穴,同一针具,由于操作方式的改变,而机体的反应状况也就随之而发生改变。这就足以说明一般的针刺作用,可以出现一般的应答反应,而特殊的作用方式就可出现特殊的适应反应。如果用基本常规手法来代替特殊补泻手法的作用,从而对针刺补泻抱有怀疑与否定的态度,这就有充分的商讨余地。
  出针虽云末技,贵在适时中机,补泻必须分别,滞针处理得宜。带针出血致晕,针后三防常思。
  针刺手法自进针、运针以至出针,可以说是已经完成了针刺的全部过程,但在出针阶段来说,也有几点必须注意:如必须掌握出针的时机,不可拘于几呼和几分钟之说;出针也要与补泻手法相配合;发生滞针时要处理得当。要有针后三防,即防止针后出血与皮下血肿;要防止在出针后发生晕针;在目前用针贵多的风气下,要防止将针遗留在病人身上,使其带针而去。这些虽属细节,但也是提高针刺的效果与防止某螳可以防止的麻烦。
  手法略陈梗概,选穴再献萄荛。出处不离绳墨,用来自应推敲。
  有关手法的梗概已略如上述,而在临床实践中对古法古方的验证与个人的点滴经验与体会,也略举数端,以供参酌。这虽足指针m寿,当然在施灸时也有许多共同之处。穴不在多,针贵中的。乱矢加身,有害无益。
  一针中的  《金针梅花诗钞》日:“用针由来如用矢,引矢中的斯为贵。”《入门》日:“百病以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故一针有效即不必再行加针。下列诸病,均系可以一针而获效者。
  鼻血落枕,悬钟可求同侧深针2.5寸;头晕耳鸣,阳陵可息右侧或双侧深针3寸;  肠痈初起,阑俞可以久留实例见肠痈条;  瘰疽叫号,直贯无须另觅见灸例代指及瘭疽条;  牙疼太阳深针同侧深针2—3寸,针尖稍斜向下前;囊狂鸠尾点触在癫狂大发作时,将病人按稳,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体,露出针尖二分许,中指按准穴位,针尖轻触皮肤,不必忙于刺入。用冷水一杯,猛浇病人面部,随即立刻点针入穴,一刺即去,患者立即清醒;钢刀悬命,神志可宁上唇系带中央,古称悬命或鬼禄,用剪刀剪断约二分之~,出血,有安神定惊之奇效;少商出血、腮颊自利同侧点刺出血,不仅对喉痹赤眼有效,而且对痄腮效果更佳。可单用,亦可与少泽同用,见灸例痄腮条;唇痈险恶,莫妙于背部一挑见灸例唇痈条;呕吐频仍,贵在于三里二穴双侧同取或单取右侧;手指弹响、内关与间使择一而施取同侧二者择一即可;髀股肿疼、阳陵与阴陵一针可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针透二陵有良效;疟生寒热,液门下透阳池深针液门,过少府、中渚而下达阳池疟前针之,留针约当疟退时出针,过早出针无效;肩背寒凝、承山直通条口  条口透承山,用治肩背疼痛,多被推荐,有己有效;一针一穴,妙用既多;数穴一针,功效更溥。贵隅反之适宜,非一枚之可举一针一穴,一矢一的,自然可贵;一针数穴,一矢数的,更为有用。《金针梅花诗钞》单枪直入与直斜贯串法,可以互相参证。
  八脉交会,上下相求,同气相应,古法新猷。
  上下相求即上肢与下肢同取,可分同经相求与同气相求。在古法中的八脉交会八穴中,临泣与外关,后溪与申脉是L下的同经相求;公孙与内关,列缺与照海,同属手足阴经,可谓同气相求。推而广之,在手足的相应部位均可上下同取,而收同经同气与上下应称之效。
  合谷太冲,功用广溥是对企身各病皆可有用的传统穴;曲池三里,肠胃全收是对胃肠诸病均可有效的穴组;劳官涌泉,手足发热宜取  手足发热与手足心发热者取此最宜;少商隐白,精神错乱宜谋是对精神失常与神志不宁的传统穴,对咽喉病尤效,针宜点刺出血,灸时可将左右手足大指缚定,一火两穴;目赤头风,有解溪与通里是传统穴组;胸胁胀痛、取阳陵与支沟单用与同用均可;手足中冲,囊肿丸搴莫忽手中冲与足中趾尖,上下同取对前阴及下腹病有效;承山二白,便血崩带宜投单取与同取均可,同取功胜于单取;咳喘频仍,太溪鱼际是传统穴组;心疼脉伏,间使复溜同用胜于单用;左右交叉轮取;上下同侧兼筹如需多次针治可左右交叉轮取,一般以病穴与右侧为宜。
  阴阳对立,左右平衡,经穴应称,功效自增。
  左右平衡人身的左部和右部,上部和下部,都是处于阴阳对立、平衡应称的关系之中,故左病可以取右,右病可以取左。如左右双侧同取,常较之单取一侧者功效有所增强。但以同经同穴及互相应称的部位为宜。如同时取用左右不相应称的经穴,每可反而降低效果。
  左右耳尖、全身百病可却  点刺出血或直接灸,对全身百病均可收效,对此以往并未曾受到注意和被发现,特以右侧耳尖为必取;双侧少泽,头面红肿皆除点刺出血或与少商同用更好;合谷三里皆双,能通三焦之里手阳明主身之上,足阳明主身之F,左右或上下同取,则三焦全在其中矣;昆仑太溪同贯,头疼咽肿能担太阳上巅顶,少阴循喉咙,两穴一针同贯,则两症兼治,表里同收矣;脚肿腿疼、左右风池莫忽对下肢及足部病有显效;咳喘上气、双侧尺泽兼收高热咳喘病例,可以点刺出血;矛盾归于统一,偏胜责在同筹病理生理的阴阳矛盾既须统一,左侧右侧的阴阳平衡也须统一。人身是一具精密的天平,天平不平,既可在一侧加减砝码,也可在双侧调节轻重。左右同治,亦即左右互相调节之意也。
  感应灵敏,经气交接,点刺十宣,功多效捷。
  手足十指(趾)尖,被称为十宣,因肌肉浅薄,疼痛较剧,故向来’只是点刺出血,用于昏迷急救。由于指尖感觉灵敏,且又为各经交通连接之处,在应用吹灸法时,感传可以无处不至,点刺出血(或不出血),对急性病来说,用途更为广泛。较之手足各井,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手之太阴、阳明,拇食指尖并列,颜面及腰以上者可取躅尖与食尖为手太阴、阳明经气之所结聚,对咽肿喉痹、唇焦面赤,咳喘高热及腰以上之实热诸症,均可点刺出血收效;足之太阴、阳明,躅次趾尖为伍,胸腹及腰以下者兼收躅趾尖与次趾尖为足太阴、阳明经气之所结聚,凡属胃肠绞痛,吐泻不止,及腰以下之实热诸症,均可点刺出血收效;中四指连,何惧心烦热炽中指尖通乎心包,四指尖通乎三焦,凡属心烦神昏、三焦热炽者,点刺出血,自可应急;四中趾近,可平胁痛头疼中趾尖应为大敦所在(新大敦)通乎厥阴,四趾尖通乎少阳,风火煽动、角弓反张,用又何疑;小指与手少阴、太阳相通,头面及胸膺莫忽小指尖为手少阴太阳互相纠结之处,自可用于头面红肿、胸膺剧痛等症.,J、趾与足少阴、太阳相接,下焦及巅顶难忘小趾尖为足少阴太阳互相纠结之处,自可用于头痛喉痹及下腹诸病。手优于足,单不如双,上下可以相应,左右列为同行。凡属火升气逆,常如沃雪之汤取用十尖,不仅手之功效高出于足,而且更便于取用。单取一尖,不如多取一尖,单取手尖,不如同取足尖,单取一侧,不如同取双侧。凡属火升气逆诸种实症,用之皆可相宜。
  病重于健,右重于左,右病是重,说出于我。针逊于灸,灸逊于针,灸针并用,自见章程。
  病侧的穴效高于健侧,右侧的穴效高于左侧。以往对这方面并未曾明确提出过。针效既逊于灸,灸效亦常逊于针。针灸能同为我用,则章程自见,应付裕如矣。
  
第十节  灸贵变通赋
  轩岐旧典,后世新符,万方类聚,诸说仓储。运三才而应五行,贯百骸而通脏腑。灸针汤液,扬万世之仁风;导引按踌、登斯民于寿域。华夏枕四海之交,医道有东西之美。致知格物、为直观描绘之师宗;抽象思惟,有金匮玉函之宝库。
  中氏的典籍当然是首推用黄帝与歧伯问答而成的《内经》。黄帝亦称轩辕,古代传说黄帝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称轩辕。歧伯是古之名医。《汉书?艺文志?方伎》:“太古有歧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汉兴有仓公。”因而中医就向称为“轩歧”或“歧黄”之术。《内经》虽托名为轩歧所传,但推陈出新历代医家均有所补充和发展,可以说是诸说盈仓,诸方逾万。但都不能超出运用三才五行、天人合一的这一基本思想体系之外。用灸针汤液、导引按摩等内外通达诸法,使中医学说不仅为本民族的生存和繁衍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仁风所及,泽被寰宇。今天西方的格致之医,重在生动直观,而东方的理哲之医,则是在玄思理念的宝库中所诞生和发展而成的。两者虽有门户之分,但殊途同归则是一致的。
  然而物各有宜,因宜是用;事贵权变,用贵多方。灸与针殊,灸针又各有变通之法;病随人异,而病人自应择法而施。
  不同的医学体系,就有不同的认识方法与不同的治疗原则。一项原则不能适用于不同方法,而不同方法正是为了适应不同疾病而制定的。即在灸与针之间来说,既有相同,又复相异。而在针与灸的本身,也是有了不同的操作,就有不同的适应范围。这也就是病随人异,法以人施,而不能一成不变。特就几种常用有效的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灸不忘针,灸针互为依辅;灸针并重,用针不可忘挑。挑破皮肌,宣邪退热;撮挤出血,毒解炎消。
  用针决不仅足为了针刺,在针刺的同时,还有挑治的方法。这也是传统有效的方法之。
  部位颜面除太阳穴常可应用外,其余均应少用与谨慎使用。在肌肉丰厚,特别是在背部选取相应俞穴最为常用。胸腹腰骶与四肢等处均可入选。直对病理反应穴与反应物进行挑治,亦多良效。而直接在患处挑治,则应审慎从事。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食二指沿肌纤维行走方向横行连肉捏紧,右手用三棱或圆利粗针连同皮F组织挑破,作3—5毫米之小切口,再横行向下深挑,将白色纤维状物皆行挑断挑出。病人略有疼痛,任其出血或撮挤出血。揩尽血液,覆盖或不覆盖乾敷料。如一次不愈,可更改部位再挑。
  功效对急性病效果最好,经挑刺出血后,大多可以收到退热消炎的作用。对急性化脓性炎症效果最好,如麦粒仲、急性结合膜炎及唇痈等,背部多有小红点出现,挑挤出血,常可一次而愈。妇女乳痈,以挑治同侧肩井为宜。在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或吐泻不得者,除可在尺泽、委中等穴挑刺出血外,井可采用刮法配合。对慢性病的效果则较差,只可用以减轻症状或暂时中止发作。
  由挑而割,自浅而深,延迟愈合,与灸为朋。
  割法是比挑更进一步的作用方式,目的是在于延迟愈合,与灸疮的作用机理大体上是相同的。
  部位除颜面、肌肉菲薄与筋脉显露之处外,其余在肌肉丰厚之处特以胸腹背腰以及四肢与手足掌诸处,均可采用特定部位或循经割治。在年老体弱,肌肉瘦削,出血素质,皮肤破损处,孕妇的下腹及腰骶区,以及直对患处割治,均是禁忌的。
  方法需准备常规的局麻,刀剪、血管钳、缝合针及乾敷料等简单的外科用具。①单割法:对选定部位常规消毒,沿皮肤纹理作一长约1.5公分之纵行切口(如为横切口,愈合后可遗有瘢痕),深及皮下组织,摘除皮下少量脂肪,并给以一定的机械刺激(如夹持皮下组织牵拉数次,以及在骨膜上来回摩动等),揩净渗血,可以不加缝合或缝合一针,覆盖包扎,任其自行愈合。如无感染,可以不必更换敷料。②混割法:即在割治的同时,适当加深与延长切口,在皮下组织、筋膜或肌层之间,再进行穴位结扎,或埋植他种相应的可被吸收的物质,以延长刺激,提高疗效。
  功效凡属针灸的适应症均可应用,具有直接灸的效果,而无直接灸的痛苦,疗效较之针刺与挑治为巩固。一次旖术可以维持多日,而无每日就诊之烦,最适宜于慢性病症。如小儿疳疾割治鱼腹穴,是应用较广的方法之一。耳鸣耳聋,割治肩井用已有验。喉鼻病割治大椎及背部反应穴,多可收效。肠系膜淋巴结核,天枢与大横均可选用。
  由割而埋,功在植人,刺激延长,有如异物。
  由挑而割而埋,是逐步加强与延长刺激的不同步骤,实际上混割法也就是埋藏法的一种。现特介绍由本人所创用多年的手续简便、痛苦毫无、效果显著之鬃针埋藏法,以供临床应用与验证比较。
  部位与割治法同。
  方法①取猪的项背部脊鬃(以粗壮者为好)一束,剪去两头,留取中段约二寸长左右,先用苏打或石碱水煮沸,去除泡沫,再用清水煮沸三十分钟左右,泡在酒精中备用。②取用较粗针头(以猪鬃在针孔中能自由进出为准)将猪鬃穿入针孔,鬃根在针头底部,鬃梢在针头尖端,不能颠倒(必须顺猪鬃表面细芒的方向埋植,方不致脱出)使鬃梢藏在针尖之以内,再行临时煮沸消毒。③根据选好部位皮肤常规消毒,肌肉丰厚处为适宜,特别是背腰诸穴。在肌肉菲薄处如头维、阳白、神庭,以及大钟、通里等也曾应用,并无不良反应。④用左手拇食二指,在选定部位连皮带肉捏起、捏紧、右手将带鬃之针头,横行刺入,使针尖透出皮外,不能放松左手,将猪鬃推出针孔以外,再用左手按住鬃梢,右手随即拔出针头,此时猪鬃即横卧于肌肉之内,猪鬃两端均露出于皮外。⑤夹住猪鬃的末梢部分,将猪鬃根部拉入皮内,以皮外看不出为度。如欲作长期埋藏,即将露出表外的部分平皮剪齐,再行用手拉一下皮肤,使猪鬃两端完全埋入于皮下,不露任何痕迹,任其自然存在(全埋)。如系短期埋藏,即将鬃针露出皮外的部分不用剪平,而贴一块胶布固定,可以埋藏五至七天上下,随时可以连同胶布拉去(半埋)。⑥在体力劳动者,肩部最好少用或不用,以免负重压迫而引起红肿。全部埋藏过程,不过一分钟即可完成。
  功效①本法虽不能说是十全十美,但如与割治、埋线及穴位结扎等法相较,更具有经济、简便、快捷、安全等优点,既特宜于慢性病,更适宜于急性病,对于门诊特别适用。②埋藏后局部能有芒刺感及轻微疼痛,很快即会消失,别无其他严重反应。⑧埋藏后生效时间,一般在1周以后,也有当时即可生效者,至2周后效果最好,3周后即停滞或减弱。如病未全愈,可以选穴再埋。④所埋藏之猪鬃在三个月后尚完整如故,有的能在远离埋藏处发现,是因肌肉运动使之移位之故。⑤本法其所以较之其他埋藏法为优越,不仅是在于手续简便,更重要的当是吸收不易,作用延长,具有异物机制而无异物反应的原故。
  拔吸毒邪,大开门户,箢陈可除,挑割能助。
  拔,就是拔罐,这在目前已广泛应用,无须在此赘述。如以祛除恶血为目的时,可与挑割等法相配合,开大门户,以助其宣泄之力。
  熨同热敷,药热结合,给药由皮,与灸有别。
  熨法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安全稳妥,早已见于《内经》。如《灵枢?刺节真邪》、《寿天刚柔》及《素问?调经论》等篇中均有记载,后世亦极为重视。清?吴师机认为熨法是奇兵制胜,在膏药以外,特反复推荐。民间尤为流行。
  部位除心前区须谨慎使用外,全身各处皆可随宜选用。
  方法将与病症相应的各种药物制成粗末,在锅内加热后再适当喷酒洒醋,用纱布包好,衬垫在患处熨之。
  功效熨的主要功用是在于温中散寒、通经活血、消肿止痛、回阳救逆与行淤破血诸方面。既适用于新病暴病,更适宜于虚寒久病。如中寒厥逆,肢冷脉伏,寒痰停饮,心腹冷疼,久利暴泄,腹中痞块,腰胁疼痛,关节肿痛,偏枯转筋,遗精阳萎,小便不通,妇女月经不调,宫冷不孕,带下痛经等,均极相宜。且可就地取材,人人可用。应用的药品广泛,不论内服与外治的药品均可应用。酒醋的作用,一方面是使药物的成分易于析出,更易于为皮肤吸收。再则酒醋的本身对于各种疾病又具有疏通经脉与消淤活血的药理作用。使药用与热用互相结合,与灸法相近而又截然不同。
  刮必循经,单向重复,决滞开凝,活络通脉。
  刮法俗称刮痧。痧,一是指某些发疹传染病而言,一是指在许多发热的烈性传染病中,由于毛细血管的扩张,在刮后常会使毛细血管破裂,可出现许多小红点与红色斑块,形如沙粒的原故。这也是流行民间用之有效的简便方法之一。
  部位脊柱两侧(如病人肥胖,脊柱不太显露者,亦可连同脊柱正中刮之),后脑(颈椎、风府、哑门及其两侧),肘弯,膝弯,左右肋间隙(沿肋骨刮之)。
  方法、用具可就地取材,如瓷汤匙,酒杯,以及其他边缘较厚、光滑完整而不锋利的各种用具。将刮治部位露出,左手固定患者肢体,右手用刮具自上而下反复刮之,顺序不可颠倒,用力宜均匀,不宜过大过猛,以免发生疼痛与刮破皮肤,刮具与皮肤上均宜涂少许滑润剂,或不断用水湿润,直到刮出大量紫红色出血点,与病人感到轻松为止。
  功效高热或高温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如头昏脑胀,烦燥不安,恶心呕吐,胸闷不舒,呼吸困难,面色爪甲青紫,神志昏迷,皮下淤斑或小红点及四肢发麻等,应用本法确有起死回生之妙。在发热及各种热性传染病在背部刮治,可立时退热与缓解症状。急性胃肠症,如霍乱,乾霍乱,痢疾,胃痉挛,肠绞痛,以及因饮食不慎所引起之上吐下泻等,功效亦显。对小儿吐舌弄舌,尤为有效。在形体壮实者更为有用;体质瘦弱及虚寒病例,自不相宜。
  叩取皮毛,可敲可击,定穴循经,各有绳墨。
  叩法可分为针叩与槌叩两种。针叩是属于古代毛刺即今之七星针与悔花针范畴;槌叩可用特制之木槌或金属槌进行敲击。
  部位针叩除颜面不宜应用及身体末梢部分使用不便外,全身各处均可进行;槌叩除面部及手足指不宜应用与不便使用外,特以背部及四肢最为适宜。
  方法一般均是自上而下自内而外,顺序弹叩。可分为:常规叩:沿脊柱两侧按华佗夹脊弹叩,每侧重复2—3次,各病均可取用:循经叩:按照病情与经络的行走方向而循经弹叩,特以四肢为宜;局部叩:即在病处与其近旁弹叩;定点叩,即选取有效穴,或反应穴与病理反应区域进行弹叩。
  功效各科均可适用,可根据病情与有关资料,斟酌化裁。
  物为我用,自能左右逢源;事不守成,端在旁通类触。
  物无废物,人有愚人。物各有用,其用在人。万物为我所用,则万事可兴,万端在握矣。《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离娄》:“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同源,水源。意为功夫深,则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矣。万事莫不如此,岂特针灸而已哉!
  阴阳生克,穷性命之玄机;切望问闻,列诊家之奥秘。内治与外治同观,汤液与灸针一体。承先启后,是有望于群公;继绝振衰,幸师承于远祖。
  病在外者治其外,病在内者治其内。病在内者既可治其外;而病在外者亦可治其内。故外治与内治可以同观,而汤液与灸针也可同理,都是以阴阳生克为准则,四诊八纲为依凭,用虽不同,而理归一致的治病方法。当今杏林春暖,硕果已在枝头,而梅岭孤芳,灸法仅存一脉,祖绩必须师承,兄弟不能偏袒也。
  嗟乎!韶光坐逝,曲径坷坎,虽曾赭服南冠,寸心未改;所幸眼明身健,一息犹存。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关山之志。桑榆虽晚,终存报国之情;灸道能兴,愿效秦庭之哭。敢竭鄙诫,恭疏俚句,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聊为老骥之嘶,藉供他山之助云尔!
  朱颜易改,岁月蹉跎。四类之南冠压顶,廿年之赭服加身。风雨危舟,鼓棹曾穿巨浪,山花烂漫,攀缘再上重峦。为灸道呼号,未甘伏枥,作他山砥错,意在承蜩。聊尽我心,不惭齿冷也。
  异病同治推针灸,权变圆通在琢磨,挑割拔埋熨刮叩,不拘一法起沉疴。古训昭垂有冕旒,玄思理念足千秋,抉微何必皆新异,自有遗芳万古流。
      第十章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第一节  中医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
  一、瘟疫中的瘟痧与流行性出血热的渊源
  温病是发热病之总称。《索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司天,终之气,其病温”。温疫或瘟疫则是一种人尽皆知的可怕的急性传染病。疫,役也,差遣无所逃避也。即为多数人无所逃避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谓之瘟疫。关于瘟疫的病症及瘟疫与疫疠等病《素问遗篇?刺法论》及《本病论》中早有记载,如“五疫之至,皆相易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并指出疫疠为病的主要条件是天气非时与正气虚弱。而在《诸病源候论》中所列举的温病与疫疠诸候,也是时气为病的进一步说明。
  时气,也就是非时之气,是天地间的一种异气,或称疠气、戾气。吴又可《温疫论》首先在序言中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气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徐灵胎医书全集,伤寒约编》与《六经病解》叙述疫痧症状与病因病机时说:“疫疠之发,乃天地不正之气,或染病气尸气,发于阳明而乱志昏神……。”又说:“疫疠乃酝酿温热,发于阳明,或染病气尸气,天时乖戾之气。”这些见解均是十分吻合而一致。
  其后,由于瘟疫的范围不断扩大,症候日见复杂,在发病过程中,多见有皮疹出现,故瘟疫这一热性传染病又有瘟痧、痧疫与疫疹诸名。中医所谓之痧与疹,均是指在许多热性传染病中,出现有隐约于皮内或高出于皮外的小红点或出血斑块。石碎谓之沙,有形可见,据以得诊者谓之疹,《释名?释疾病》:“疹,诊也,有结气可得诊见也”。《玉篇》:“瘾疹皮外小起也”。疹又通疚(仍读疹);疚,热病也,即热病而又出现小红点也。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当然无此名称,就其症状而言,可见中医早已有了类似的专著和记载,瘟疫不仅是中医传统的病名,而且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流行性出血热这种发疹性热传染病也正是属于瘟疫当中的瘟痧或疫疹。在病因上来说,中医认为是一种异常的乖戾之气,也正是今天病毒为害的生动描绘。发热,面目及全身虚浮(渗出体征),胃肠功能紊乱,正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症状之一。这和“酝酿湿热,发于阳明”,瘟疫的发病机理又是不谋而合的,因此,认为流行性出血热是中医的瘟疫与瘟痧中的一个特有类型,将是无可置疑与无可置辩的。这从流行性出血热与瘟疫及瘟痧的症状对照上,更能有所说明。
  二、瘟痧与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比较
  关于瘟痧与瘟痧的症状,《痧胀玉衡》中有三十一种痧,以及散见于其他诸条中见症,共不下五十余种。《疫疹一得》列有五十二症及瘥后二十症。《瘟疫明辨》将各症分为表症三十种,里症四十种,后遗症六种,共有七十七种,但大多重见叠出,且亦难用表里强为划分。因我们所接触的病例毕竟不多,经验浅薄,虽有许多症状尚未遇到,但经初步归纳整理,与205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所见对照比较,基本两相符合,特列表说明如下:
流行性出血热与瘟疫(瘟痧)症状对照表
┏━━━━━━━━━━━━━━━━━┳━━━━━━━━━━━━━━━━━━━┓
┃    瘟疫(瘟痧)                    ┃    流行性出血热(205例)               ┃
┣━━┳━━━━━━━━━━━━━━╋━━━━━━━━━━━━━━━━━━━┫
  恶寒发热                     此为必见症状占100%
  寒热往来                     恶寒发热不定时出现,或阵寒阵热也属常见
  日哺(申时)发热               下午热度较高,是热性病的一般规律
  发疹                         此为必见症状,是出血热的主要依据,占100%
  发斑                            皮下青紫瘀斑,见24例,占1.70%
  周身红肿                        未见
  发黄                            未见
  周身如冰,身冷                  见4例,占2%
  偏身作肿,作胀                  周身浮肿似肿,见24例,占11.70%
  身体重滞,不能转侧,四肢
  不举,四肢无力,疼痛沉
  重,周身骨节疼痛,发痿         此为常见症状,占100%
  半身疼痛,麻木不仁,不能屈仲   见13例,占6.34%
  发疮,红l冲,大肿、火毒,
    流火,流痰                     肢体局部红肿,见12例,占5.85%
  烦躁                           常见症状,占100%
  虚烦不寐                       见18例,占8.78%
    闷晕倒地                         未见
┏━━━━━━━━━━━━━━━━━┳━━━━━━━━━━━━━━━━━━━┓
┃    瘟疫(瘟痧)                    ┃    流行性出血热(205例)               ┃
┣━━┳━━━━━━━━━━━━━━╋━━━━━━━━━━━━━━━━━━━┫
┃    ┃昏迷不醒,狂言乱语,循衣    ┃                                      ┃
┃    ┃摸床,谵语,或醒或寐,或    ┃                                      ┃
┃    ┃独语一二句,多言,昏闷无    ┃见5例,占2.44%                     ┃
┃    ┃声,默默无语                ┃                                      ┃
┃    ┣━━━━━━━━━━━━━━╋━━━━━━━━━━━━━━━━━━━┫
┃    ┃喜睡,多睡,昏沉,昏睡,善  ┃                                      ┃
┃    ┃忘                          ┃见11例,占5.37%                     ┃
┃    ┣━━━━━━━━━━━━━━╋━━━━━━━━━━━━━━━━━━━┫
┃    ┃自汗                        ┃见8例,占3.90%                      ┃
┃    ┣━━━━━━━━━━━━━━╋━━━━━━━━━━━━━━━━━━━┫
┃    ┃盗汗                        ┃见3例,占1.46%                      ┃
┃    ┣━━━━━━━━━━━━━━╋━━━━━━━━━━━━━━━━━━━┫
┃    ┃战汗,狂汗                  ┃未见                                  ┃
┃    ┣━━━━━━━━━━━━━━╋━━━━━━━━━━━━━━━━━━━┫
┃    ┃索泽(病后身体枯瘦,皮肤     ┃                                      ┃
┃    ┃甲错)                       ┃                                      ┃
┃    ┃                            ┃属出院后情况,未见                    ┃
┃    ┣━━━━━━━━━━━━━━┫                                      ┃
┃    ┃发蒸(病后有如骨蒸痨瘵)      ┃                                      ┃
┣━━╋━━━━━━━━━━━━━━╋━━━━━━━━━━━━━━━━━━━┫
┃    ┃头痛,头胀,头眩,头重      ┃此为必见症状,占i00%                 ┃
┃    ┣━━━━━━━━━━━━━━╋━━━━━━━━━━━━━━━━━━━┫
┃    ┃偏头痛                      ┃见11例,占5.37%                   ┃
┃    ┣━━━━━━━━━━━━━━╋━━━━━━━━━━━━━━━━━━━┫
┃头  ┃                            ┃颜面潮红青紫,每多浮肿,可连及两耳,  ┃
┃面  ┃头大,头面肿胀,面赤如火    ┃为主要体征之一,在各例中均有不同程    ┃
┃及  ┃                            ┃度的出现,占100%                     ┃
┃    ┣━━━━━━━━━━━━━━╋━━━━━━━━━━━━━━━━━━━┫
┃    ┃头出冷汗,头汗如涌          ┃见3例,占1.46%                    ┃
┃    ┣━━━━━━━━━━━━━━╋━━━━━━━━━━━━━━━━━━━┫
┃    ┃头部怕风,怕冷              ┃见9例,占4.39%                      ┃
┃    ┣━━━━━━━━━━━━━━╋━━━━━━━━━━━━━━━━━━━┫
┃    ┃面部发麻,日唇麻木          ┃见3例,占1.46%                      ┃
┗━━┻━━━━━━━━━━━━━━┻━━━━━━━━━━━━━━━━━━━┛

┏━━━━━━━━━━━━━━━━━┳━━━━━━━━━━━━━━━━━━━┓
┃    瘟疫(瘟痧)                    ┃    流行性出血热(205例)               ┃
┣━━┳━━━━━━━━━━━━━━╋━━━━━━━━━━━━━━━━━━━┫
  红丝绕目,目赤肿痛如桃,       球结膜充血水肿,上睑水肿,沉重难睁,
  甚则眼球突出,视物昏花,       眼眶痛,视力模糊,在各例中均有不同程
  目胀                           度的发现,占100%
  
  脸上燎炮,大小不一,有红,     未见
  有白,有紫黑相间,痛不可忍,
  流清水或血水

  嘴唇锨肿                      口唇肥厚,泡疹,见15例,占7.32%
  唇燥,舌燥,口渴,口甘,口苦  见58例,占28.29%,特以中后期为多见
  口甘                          在秽浊之白腻苔中常有伴发
  大渴不已,思冰饮水,百杯不足    在多尿期见2例,但程度较轻,占O.98%
  口中胶粘,口秽喷人            见16例,占7.80%
  舌强,舌蜷短                  见4例,占1.95%
  舌衄                          舌上出血点及瘀斑,见13例,占6.34%
  吐舌、弄舌、舌上珍珠(舌         均未见
  上白色泡疹如珠)、舌如铁
  甲、舌丁、舌长
  
  满口如霜、舌厚大舌                 苔白腻秽浊,或干白无滓,布满全舌,
                                     舌肥厚,共见87例,占42.44%
  齿燥                               在口干苦中有伴发
  齿衄                               牙龈出血见8例,占3.9%
  咬牙                               未见
  鼻燥,鼻孔干                       常与唇干、舌燥同时伴发

┏━━━━━━━━━━━━━━━━━┳━━━━━━━━━━━━━━━━━━━┓
┃    瘟疫(瘟痧)                    ┃    流行性出血热(205例)               ┃
┣━━┳━━━━━━━━━━━━━━╋━━━━━━━━━━━━━━━━━━━┫
┃    ┃鼻衄,鼻红                  ┃见54例,占36.34%                    ┃
┃    ┣━━━━━━━━━━━━━━╋━━━━━━━━━━━━━━━━━━━┫
┃    ┃鼻孔扇张                    ┃见2例,占0.96%                      ┃
┃    ┣━━━━━━━━━━━━━━╋━━━━━━━━━━━━━━━━━━━┫
┃    ┃鼻如烟煤                    ┃未见                                  ┃
┃    ┣━━━━━━━━━━━━━━╋━━━━━━━━━━━━━━━━━━━┫
┃    ┃耳聋                        ┃见11例,占5.37%                     ┃
┃    ┣━━━━━━━━━━━━━━╋━━━━━━━━━━━━━━━━━━━┫
┃    ┃耳鸣                        ┃见8例,占3.90%                      ┃
┃    ┣━━━━━━━━━━━━━━╋━━━━━━━━━━━━━━━━━━━┫
┃    ┃耳旁肿痛,痛连两耳,耳后    ┃                                      ┃
┃    ┃硬肿,痄腮,发颐            ┃见6例(内中l例化脓),占2.93%         ┃
┃    ┣━━━━━━━━━━━━━━╋━━━━━━━━━━━━━━━━━━━┫
┃    ┃项强酸,腰背巅顶连风府      ┃                                      ┃
┃    ┃疼痛                        ┃见2l例,占lO.24%                    ┃
┃    ┣━━━━━━━━━━━━━━╋━━━━━━━━━━━━━━━━━━━┫
┃    ┃颈肿,颈项肿                ┃未见                                  ┃
┣━━╋━━━━━━━━━━━━━━╋━━━━━━━━━━━━━━━━━━━┫
┃    ┃干呕,呕吐,或欲呕不吐,    ┃                                      ┃
┃    ┃胸膈郁遏,气必长吁,胸必    ┃                                      ┃
┃胸  ┃填满,胸中作闷,心胸烦      ┃上腹膨胀呕吐,胸中烦热不食,为常见症  ┃
┃    ┃闷,胸腹热胀,胃热不食,    ┃候占100%                             ┃
┃及  ┃心胸痞满,一似结胸          ┃                                      ┃
┃    ┣━━━━━━━━━━━━━━╋━━━━━━━━━━━━━━━━━━━┫
┃    ┃胸满痛,胸胁痛,心痛心      ┃                                      ┃
┃上  ┃                            ┃                                      ┃
┃    ┃I}长,心胸大痛,心腹绞痛,  ┃常与上项症状并存,但轻重程度不一      ┃
┃    ┃胁满痛,胁肋胀痛       ┃                                      ┃
┃腹  ┃                            ┃                                      ┃
┃    ┣━━━━━━━━━━━━━━╋━━━━━━━━━━━━━━━━━━━┫
┃    ┃呃逆                        ┃见8例,占3.9%                       ┃
┃    ┣━━━━━━━━━━━━━━╋━━━━━━━━━━━━━━━━━━━┫
┃症  ┃咳嗽烦闷,有类伤风          ┃此为常见症状                          ┃
┃    ┣━━━━━━━━━━━━━━╋━━━━━━━━━━━━━━━━━━━┫
┃    ┃咳嗽痰喘,气逆发呛          ┃见13例,占6.34%    、               ┃
┃    ┣━━━━━━━━━━━━━━╋━━━━━━━━━━━━━━━━━━━┫
┃候  ┃吐血,痰中带血              ┃共见22例,占10.73%                  ┃
┃    ┣━━━━━━━━━━━━━━╋━━━━━━━━━━━━━━━━━━━┫
┃    ┃胸红肿                      ┃胸红常见,肿未见                      ┃
┃    ┣━━━━━━━━━━━━━━╋━━━━━━━━━━━━━━━━━━━┫
┃    ┃冷气上冲                    ┃未见                                  ┃
┃    ┣━━━━━━━━━━━━━━┫                                      ┃
┃    ┃吐鱿                        ┃                                      ┃
┗━━┻━━━━━━━━━━━━━━┻━━━━━━━━━━━━━━━━━━━┛
┏━━━━━━━━━━━━━━━━━━┳━━━━━━━━━━━━━━━━━━━━┓
┃    瘟疫(瘟痧)                      ┃    流行性出血热(205例)                 ┃
┣━━━━┳━━━━━━━━━━━━━╋━━━━━━━━━━━━━━━━━━━━┫
┃        ┃背酸痛,肩背酸痛          ┃常于腰背与全身疼痛同时存在              ┃
┃        ┣━━━━━━━━━━━━━╋━━━━━━━━━━━━━━━━━━━━┫
┃        ┃腰痛酸,腰痛,腰如被杖    ┃此为常见与必见症状,占100%             ┃
┃背      ┃                          ┃                                        ┃
┃        ┣━━━━━━━━━━━━━╋━━━━━━━━━━━━━━━━━━━━┫
┃        ┃泻血,便血,便脓血,似痢  ┃共见9例,占4.39%                      ┃
┃腰      ┃非痢                      ┃                                        ┃
┃        ┣━━━━━━━━━━━━━╋━━━━━━━━━━━━━━━━━━━━┫
┃        ┃                          ┃大便频,舡门坠胀,共见15例,占          ┃
┃及      ┃自利,泄泻不已            ┃                                        ┃
┃        ┃                          ┃7.32%                                 ┃
┃        ┣━━━━━━━━━━━━━╋━━━━━━━━━━━━━━━━━━━━┫
┃下      ┃大便闭,大便不通,便结    ┃见9例,占4.39%                        ┃
┃        ┣━━━━━━━━━━━━━╋━━━━━━━━━━━━━━━━━━━━┫
┃        ┃小便不利,小便缩短如油,  ┃小便短少,尿道口刺痛,共见14例,占      ┃
┃腹      ┃                          ┃                                        ┃
┃        ┃小便黄赤黑,小便溺血      ┃6.82%                                 ┃
┃        ┣━━━━━━━━━━━━━╋━━━━━━━━━━━━━━━━━━━━┫
┃症      ┃小便不通                  ┃见7例,占3.41%                        ┃
┃        ┣━━━━━━━━━━━━━╋━━━━━━━━━━━━━━━━━━━━┫
┃        ┃小便多                    ┃在恢复期为常见                          ┃
┃        ┣━━━━━━━━━━━━━╋━━━━━━━━━━━━━━━━━━━━┫
┃候      ┃                          ┃                                        ┃
┃        ┃遗  尿                    ┃昏迷,小便失禁,见6例,占2.93%        ┃
┃        ┣━━━━━━━━━━━━━╋━━━━━━━━━━━━━━━━━━━━┫
┃        ┃囊  缩                    ┃未见                                    ┃
┣━━━━╋━━━━━━━━━━━━━╋━━━━━━━━━━━━━━━━━━━━┫
┃四      ┃    四肢逆冷              ┃    见7例,占3.41%                    ┃
┃        ┣━━━━━━━━━━━━━╋━━━━━━━━━━━━━━━━━━━━┫
┃        ┃    四肢手足浮肿          ┃    见29例,占14.15%                  ┃
┃肢      ┃                          ┃                                        ┃
┃        ┣━━━━━━━━━━━━━╋━━━━━━━━━━━━━━━━━━━━┫
┃        ┃    十指尖青紫            ┃    在四肢浮肿症中有伴发                ┃
┃        ┣━━━━━━━━━━━━━╋━━━━━━━━━━━━━━━━━━━━┫
┃        ┃    腕  痛                ┃    未见                                ┃
┃症      ┃                          ┃                                        ┃
┃        ┣━━━━━━━━━━━━━╋━━━━━━━━━━━━━━━━━━━━┫
┃        ┃    膝痛酸,胫腿酸痛      ┃    在四肢酸痛症中常可伴发,足跟痛2例, ┃
┃状      ┃                          ┃    踝关节痛3例,占2.44%             ┃
┗━━━━┻━━━━━━━━━━━━━┻━━━━━━━━━━━━━━━━━━━━┛

  中医对于瘟疫和瘟痧的诊治手段,自然是按传统辩证旋治方法进行的。所谓辩证就是辩别和认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的机体状况,以改善机体状况,作为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与减少死亡率的主要环节。
  流行性出血热既属于瘟疫的范畴,则中医对于瘟疫的一般治则自然也同样适用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流行范围已相当广泛,就应该有中国的治疗方法。中医早已有许多类似的专著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自应参照选择和发扬开拓。在对流行性出血热大规模的预防措施尚未实现之前,把消灭病原放在第二位、治疗措施放在第一位.不仅是在现在,就是在将来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中医对于瘟疫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即一刮、二放、三服药。这在郭又陶《痧胀玉衡》中已反复说明与强调。如:“痧在皮肤者刮之而愈,痧在肌肉者放之而愈,此二者皆痧之浅者也,虽重亦轻。若夫痧之深而重者,胀塞肠胃,壅阻经络,直攻手少阴心君,……非药莫能回生,则放刮之外,又必用药以济之,然后三法具备,救生而生全”所谓“刮”,即刮痧疗法,“放”即放痧法,亦即放血疗法,在这三种方法之中,实际上只有二种,即刮与放为外治法,服药则为内治法。灸法则是对外治法的补充和发展。
  《痧胀玉衡》刮痧法日:“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臂肩背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脚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痧用食盐以手擦之”。“肌肤痧用油盐刮之,则痧毒不内攻。”又日:“刮之则点见于皮肤,有红有紫,红者为热,紫者为热甚。”常用的方法是用酒杯或瓷碗口涂蘸植物油,沿胸椎两侧,稍为用力,自上向下反复刮之,不可倒刮。一二下后皮肤即出现小红点,愈刮愈多,可融合成片,直刮至小红点不再出现为止。用于头痛发热,愎痛呕吐,以及高热神昏等症,每可使症状立即缓解。
  放血疗法即浅刺出血法,民间称之为“放痧”。《痧胀玉衡》指出放痧之处有十:一在头顶心百会,一在印堂,一在两太阳穴,一在喉中两旁,一在舌下两旁,一在两乳,一在手}指尖,一在两臂弯,一在两足十指尖,一在两腿弯。这是作为一般的放血之处,当然不必全取。书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寻取“痧筋”之放血法,认为痧筋是原于血中之毒,出血可以使毒血外泄。如日;“痧有青筋紫筋,或现于数处;或现于一处,必须用针刺之,先去其毒血;然后据痧用药。“又日:痧筋有现有微现,有乍隐乍现,有伏而不现。痧筋之现者,毒入于血分者多……,其微现者,乃其毒之阻于肠胃而痧筋不能大显,故虽刺而无血,即微有血而点滴不流,治之之法,但通其肠胃而痧筋自现,然后俟其痧筋之现刺而放之。若乃痧筋之乍隐乍现者,须俟其见而放之。至有伏而不现者,虽欲放之而亦无可放,亦未有能识其为痧者,必以其脉之不合于症者而辩之。”又日:“痧筋现者,放之而毒血流,微现或伏者,必有瘀血恶毒攻击于脏腑问矣。”又日:“痧症危急,大便不通,急宜放痧而攻之。小便不通,急宜放痧而利之,”又日:“腿弯上下有细筋,深青或紫色,或深红色者,肌肉白嫩者有紫红色,即是痧筋,刺之有紫黑毒血。其腿上大筋不可刺,刺之亦无毒血,反令人心烦,腿两边硬筋上不可刺,刺之恐令人筋吊。若臂弯筋色亦如此辩之……。至如头顶心一针,惟取挑破,略见微血。以泄痧毒之气而已,不可直刺。其指尖刺之太近指甲,虽无大碍,当知令人头眩。若一应刺法不过针锋略微入肉,不必深入。”又日:“只须针尖微微入肉,有痧毒者,方有紫黑血流出,若无痧毒则点滴全无”。又日:“痧忌热汤热酒,或误饮热汤,则青筋紫筋反隐而不现,即略见青筋紫筋而放之,其毒血亦不流,并刮痧亦不出,热汤之为害也,此当急饮冷水以解之,然后再放而血流,再刮而痧出矣。”由于刮法和放血简便易行,在民间仍以广泛应用于急性发热病,我们也曾用于对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的配合。
  至于药物的应用,则中医的瘟疫专书具在,自毋庸赘述。所特应注意的则是下法的作用与意义。瘟疫宜用下法,《痧胀玉衡》早巳十分重视,如“痧胀宜下辩":“……盖痧胀非有寒邪入胃变成热结之患,但因痧毒在肠胃,则肠胃中肌肉作肿作胀,盘肠绞痛,遍及脏腑,故外宜用刮放,以泄毒于表,内可即下以攻毒于里,则肿胀自当之以潜消,而食积亦因之以通利……。”迨至吴又可对于下法更有进一步的认识,不仅认为瘟疫可下者有三十馀症,而且对下法的论述,更是贯串在《瘟疫论》的全书之中。戴天章对于吴氏的见解更多阐明,在《瘟疫明辨》的下法中说:“时疫下法与伤寒不同,伤寒下不厌迟;时疫下不厌早。伤寒在下其燥结;时疫在下其郁热。伤寒里症当下,要待表症全罢;时疫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症即下。伤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待结在中下二焦方可下;时疫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待结至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伤寒一下即可,仲景承气诸方多不过三剂;时疫用下药至少三剂,多则有一二十剂者……。”并列举时疫的六种下法。由此可见,荡涤胃肠积秽,清利中焦湿热,在瘟疫病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
  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衰少尿期,是整个病程中的关键环节。应用下法作为一种急救手段,是有其一定意义。如用灌肠导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功能衰竭,亦有用桃仁承气汤加味和用胃肠透析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衰期等,都是下法应用的变通和例证。通过下法,可使各种有毒物质和水分从大便排出,中毒症状可以减轻,小便可以复利。可知古之瘟疫与今之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上基本并无二致。只是由于把瘟疫与出血热未曾合并对待,因而才使古人早已应用并列为准则的对瘟疫的下法,至今才又被重新认识和开始应用于临床。
  四、对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流行史的探讨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流行性出血热是1935年在我国东北黑龙江地区首先发现的,1942年始正式定名。因此认为此病在我国流行才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如果对流行性出血热是属于瘟疫的范畴,或是属于瘟疫症候中的一种特有类型的看法不被否认,则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的流行历史,就有充分讨论的馀地。    。瘟疫这一病名与病症由来虽早,但“瘟痧”与“疫痧”这些名称,并不见于宋元时期的医籍中,古字书中也只是有“疹”而无“痧”。“痧”的字与症的出现,最早可能是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疗疮,太乙紫金丹条的“绞肠痧”。其后由于痧症的涌现,因而就更有许多论痧的有关专著,如郭又陶的《痧胀玉衡》,余师愚的《疫疹一得》,吴又可的《瘟疫论》,戴天章的《瘟疫明辨》等,均相继问世。也有了瘟痧、疫痧、闷痧、暗痧,以及满洲病等许多相应的名称。故痧症的专著,多成于明末清初这一时期。
  《痧胀玉衡?痧胀发蒙论》日:“……满洲谓非药可疗,不知载籍之内原有云绞肠痧者,有云干霍乱者,有云青筋者,有云白虎症者,此皆痧之见于诸书,但略而不详,未有专家,然后见有云是宜绝药者。况痧有为真头痛,寄于头痛之条;痧有为真心痛,寄于心痛之条;痧有为头面肿大,一似大头瘟;有为咽喉闭锁,一似急喉风;有为眩晕昏闷,一似中风中暑;有头痛寒热,类于伤寒;咳嗽烦闷,类于伤风。诸如鼻红,吐红,泻血,便血,由痧而得者有之;大肿大毒,流火流疫,因痧而生者有之;又有痧而手肿足肿,手痛足痛,连及偏身,不能转侧者有之;又有痧而胸胁肚腹结成痧块,一似痞满,一似结胸者有之;又有痧而心胸胁痛,腹痛、腰痛,盘肠吊痛,偏身疼痛,几不能生者有之。盖痧之为病,种种不一,难以枚举。”可见郭氏在著述《痧胀玉衡》之前,痧症在我国早已是流行广泛,症状复杂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只不过是未有专人从事专著,因而零星散碎之故。也有痧症是从国外传入的记载,如徐灵胎《六经病解?湿燥番痧》条日:“至若番痧,种起外邦,寒热俱有,往往腹痛,人都觉之。更有不痛之痧,发病时但觉心膈饱满,忽然迷闷昏乱,此名闷痧,斯乃痧之尚有证据者,独不痛不胀,惟据证诊脉不合,用药对症不效,乃为暗痧。世医罔觉,每多错误,祸不旋踵。”如果流行性出血热是由俄国传入东北,开始在黑龙江地区流行,这就不能不使人联想到中医的满洲病番痧与痧症也就与今天的出血热相符。迨至西方医学崛起,在病毒学方面自然是为西医所发现和证实,因而认为在五十多年前,才开始在我国传播。如果这一推理可以成立,则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的流行,至少已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今天对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的观察,固然已远非古人可比,但在各种并发与续发病的认识上,却又不及古人细致。
  
第二节  中医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辨证与分型
  一、流行性出血热中医的四诊辨证
  (一)望诊
  包括望神色、望舌、望形体和望斑疹:
  1.望神色。人身的精神状况和肤色的各种变化,都是生机活力和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是中医望诊的首要环节。在流行性出血热之早期,大多有萎靡疲乏,烦躁不安,眼睑下垂,沉闷思睡,颜面及颈部发赤,严重者可呈现青紫,甚至延及两耳等神色异常。正如戴天章所说:“瘟疫初起,令人精神异常而不知所苦,大概烦躁者居多,或如痴如醉,扰乱惊悸,及问其所苦乃不自知,间或有神清而能自主者,亦多梦寐不安,闭目即有所见,如有所见,即谵妄之根。”又说:“面色多松弛而垢晦……头目之间多有垢滞,或如油腻,或如烟熏,望之可憎者,皆瘟疫之色也。”而危重患者的神志昏迷,更是一望可知。
  2.望舌。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在瘟疫病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临床辨症与预后估计关系甚大,古人对此非常重视,西医则很少注意。如吴又可日:“温疫发热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积粉……。”又日:“温疫舌上苔白者,邪在膜原也。舌根渐黄至中央,乃邪渐入胃”。余师愚日:“……色如蒙垢,满口如霜”。戴天章日:“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厚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徐灵眙在《伤寒约编》中对白苔与温病的关系曾多次提及。如“湿温”及“热传厥阴”条:“……舌白砂苔……。”温病”条:“舌苔白润……苔白口燥……舌白尖红……。“温热疫疠有别”条:“………舌上白苔满布……舌白中干……。“暑疫”条:“……舌白砂苔,中有红点……。”又“舌白总论”日:“……其温病热病,实由火燥金伤,元阴告匮……。”可见白苔乃是瘟疫的主要见症之一。
  瘟疫之苔白,与风寒在表之苔白实有不同,有表症中常见之白苔,多为舌质淡红,苔白滑湿润而不干燥,舌根与舌心略厚,舌边渐薄,绝少满布全舌之白苔。作者此次在经治之流行性出血热205例中,白苔与舌质浮肿者共有87例,占40.24%,在病程各期中均有出现。在发病之早期,苔多白腻秽浊,布满全舌,中心常见灰暗,舌质每多浮肿。中期白腻如前,或稍有减退,常干燥少滓,但仍布满全舌。至晚期如为好转,则白苔常斑驳如豆渣,舌质由浮肿变为红润;如属恶化,则满舌白苔不退,枯燥少滓,舌质可由浮胖而转向干薄。在病程中后期其他各种症状均有缓解,惟有满舌白苔不退,干燥粗糙,则病势多有反复或趋于死亡。如住院号1948及2354病人就是如此。
  白腻苔的出现,多与舌质灰胖并存。如舌质鲜红不胖,则苔多薄白呈斑片状,且多有凝血附着。此时患者多有高热神昏和尿血、便血及咳血等症。又是热毒入营和邪入心包之候。此外黄燥苔当然是湿热化燥,阴液受损之象。如郭又陶日:“唇舌色黑者凶,色黄者重,色淡红者较之略轻。蓝色黄而知内热,黑色而知热极,淡红色虽热,用药不可太凉。又要看有苔无苔。”至于中心灰黑苔也有发现,尚未观察与体会到在流行性出血热病理过程中的特有意义。
  3.望形体。双目红胖充血,眼眶周围浮肿,特以上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更为显著;颜面浮胖每如头面变大,加之颜面常发赤或青紫,即所谓大头瘟;鼻腔、牙龈多有血块附着,即徐灵胎所指出的“齿龈如凝脂,揩拭不净”之候;喉头每多潮红,或有出血斑点;口唇早期多肥厚、晚期多干燥皲裂,如出现口唇泡疹,则多为好转与向愈之兆;早期腋下及前胸常有潮红、出血点及搔痕;腹壁丰满膨隆、全身亦常轻度或明显浮胖,手足指变粗,如手足指青紫,则常与颜面青紫并存;肘膝弯静脉每多青紫浮露,即中医所谓之“痧筋”。此外尚应注意四肢躯干特以耳前后等处有无红肿硬结。
  4.望斑疹。皮疹是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医判断病情的重要标准。《疫疹一得》分疹形与疹色分别说明。疹形是:不论疹之颜色为红紫或赤黑,凡属浮露外现,如洒于皮肤之表面者,为受毒不深,虽有恶候,亦属易治。若疹形紧束有根,其色青黑,似从肉内钻出,多见于脸背者,是热毒已深,脏腑将烂之候。疹色:红活荣润,或淡红而润者佳;深红、艳红、紫赤等是血热已极;淡红或淡红娇艳,干滞不荣者,也是血热之象。如疹形细碎如粟米,其色或红或白,红者谓之红砂,白者谓之白砂,疹后多见此症,乃余毒尽透之佳兆,脱皮即愈。
  疹之重者即为斑。疹与斑的主要区别是疹形颗粒细小,或云头隐隐,常各自分离。多平摊于皮肤之上,摸之并不一定碍手。是热窜入营,从血络外发,病未深入之象。轻型出血热患者,疹形常稀疏难辨,常见于颈腋及前胸等处,或见于上腭。若热毒渐深,则疹形密集,互相融合,压之不退,呈典型之条索状,或胸颈大片潮红,其间密布细小红点,色赤如殊。
  斑是斑点较大,是燥热迫血之候,始则若隐若现,继则逐渐显露,轻者斑片分开、紫红润泽,重者有如云锦,模糊稠密,色变紫暗,甚则发黑。有阳斑与阴斑之别:阳症发斑是发热,面红,目赤,烦闷狂言,口渴引饮,头痛,腰背疼痛,或吐血便脓血,斑色鲜红,舌红绛,脉象洪大数实。是阳热亢甚,热毒深入营分,迫血妄行,孙络受损,毒血外溢之故。阴症发斑是四肢清,面赤,或唇青面黑,身痛背强,腹中绞痛,下利清谷,心下坚硬,短气呃逆,口不渴,斑色紫暗或淡红不显,或胸腹散见数点,舌青紫,脉象沉小虚弱。是体质素虚,以致邪热内伏,气血不宣,故斑出不透,故亦称为虚斑。对于流行性出血热,阴斑常较阳斑为多见,特别在曾经注射过的部位及其周围,更易出现皮下青紫之大片瘀斑,常因经脉阻滞而引起化脓。
  (二)闻诊
  也就是听诊,应当是包括直接运用听觉或是借助于听诊器所能听到的病理声音。目前把应用嗅觉所察觉到的某种特殊气味,也称为闻诊,这是不恰当的。一是用耳聆音,一是以鼻辨气,两者决难等同。
  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之初,可有轻微咳嗽有类伤风外感。当肺泡毛细血管扩张,淤血和肺内有大量渗出,以致发生水肿与出血时,则全肺可出现粗大湿性罗音和咳喘气急。呃逆的出现,并不完全意味着病情的危险和恶化,在此次所见到的8例中,并无一例死亡。
  干呕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常见症状,有时能持续多日,常和早中期上腹痞满胀痛同时并存。由于消化道出血和水肿,下腹疼痛膨胀,因而肠鸣音也就减弱,矢气声也不易听到。
  早中期的心音均是弱速无力,与脉搏的沉小细数同时并存。适至中后期病情向愈时,则心音可以转强,脉搏也能转为饱满。
  (三)问诊
  可按中医常规程序进行,也应注意以下各点:有无视力模糊及眼睑疼痛;头痛的情况如何;有无鼻腔干燥或出血;是否有口苦口渴或口中胶粘;痰中是否带血;胸中有否闷热感;有无血尿,尿道刺痛及尿量如何;大便有无出血,秘结,泄泻及颜色异常;特宜注意腰痛及下肢沉重情况。
  (四)切诊
  1.切脉。这是中医传统的诊法,用于瘟疫及流行性出血热,更具有实际意义。其主要表现则是阳病阴脉与脉症不合。对此,古人早已有过细致的观察。如:郭又陶日:“治病须凭脉,若犯痧胀则脉不对症,症不合脉……凡痧脉有一部独异,有六部俱异……。”又日:“痧症之脉与诸症之脉不同,如伤寒伤风、自有伤寒伤风之脉。若伤风伤寒兼痧症其脉必变,病必凶暴也。凡遇杂症有痧皆然。”又日:“痧毒之气,阻抑于经络血肉之间,故其脉多沉状,即有别病兼痧者亦然。如人有伤寒,脉沉微无力,是直中三阴经之脉也,如外观症候稍有不合于三阴经症,便取痧筋而验之,有则为痧,无则为阴……。,,
  余师愚谓疫疹之咏“病形颇似大实,而脉象细数无力。”又指出:“疫疹之脉未有不数者,有浮大而数者,有沉细而数者,有不浮不沉而数者,有按之若隐若现者,此《灵枢》所谓阳毒伏惹之象也。诊其脉即知其病之吉凶,浮大而数者其毒发扬,一经表热,病自霍然。沉细而数者其毒已深,大剂清解,犹易扑灭。至于若隐若现,或全伏者,其毒深矣,其症险矣。”
  戴天章日:“瘟疫之脉传变后与风寒颇同,初起时与风寒迥别。风寒从皮毛而入,一二日脉多浮,或兼紧兼缓兼洪而皆浮。迨传入里,始不见浮脉,至数亦清楚而不模糊。瘟疫从中道而变,自里出表,一二日脉多沉,迨自里出表,脉始不沉,乃不浮不沉而数,或兼弦兼大而皆不浮,其至数则模糊而不清楚。其初起脉沉迟勿作阴寒断,沉者邪在里也,迟者邪在阴分也。脉象同于阴寒,而气色、舌苔、神情依前诸法辨之,自不同于阴寒。”
  把这些意见归纳起来,就是该瘟疫是阴毒伏惹,毒气阻滞于经络血肉之间,脉道受阻,故起病之初,多见沉伏细数诸种阴寒之脉,浮脉则绝少出现。虽然他病与瘟疫并存,也会出现这种脉象。当脉症互参,仔细辨别,则绝非阴寒症候,而是一派阳热的见症。如果瘟疫初起见有浮大而数的阳脉,这便是轻病,愈见沉细而数或是若隐若现之脉,则病热就愈深愈危。
  在此次经治的病例中,具有阳病阴脉,脉症不合者,以发热期为多见,在低血压期为必见,甚至难以测得。洪大而数之阳脉,只有在低血压及休克期渡过后,循环机能转旺之病例中能常有见到。在热毒入营有出血倾向及症候者,脉象亦常呈现数疾。可见流行性出血热的脉象变化,与舌苔变化一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作用。
  2.切背。主要是用按切的手法寻求背部的压痛点。在一般的内外科病症中,大都能在背部胸椎中段及其两侧出现压痛反应。流行性出血热特以早期也多有发现。所不同的是以第五胸椎以上及第十二胸椎以下为多见,胸椎中段第五、六、七椎处反而少见。两侧足太阳第一行及第二行则未见。在病例中,经不完全统计约在30—40%左右。如在发热期即进行检查,可能还不止此数。由于这种压痛反应是非特异性的,只能作为选穴施灸的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中医分型
  (一)西医病程分期应与中医辨症分型彼此结合
  流行性出血热,根据其病程特点与病理特征,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划分和说明。目前西医界根据其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的病理特征,而分为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为特点的5个病理过程。而在临床实践中,典型的病理过程很难恒定不变,多是交叉重叠,或是跨越跳跃。因此就不能完全根据各个时期,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同时也不能反映出病情的轻重与错综的病理变化。因此在分期的基础上,也就相应地出现了许多的分型标准。如《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分轻、中、重3型;安徽省卫生防疫所也有危重、重、中诸型;根据发病情况,有急腹症型、胃肠炎型、慢性肾炎型、大出血型、脑型、肝炎型、类白血病等特殊类型;又有根据传染源,有农村型(野鼠型)、城市型(家鼠型)、实验动物或实验室感染型(大白鼠型)等。这些都是从一个侧面与一个角度,来进行分型与分期的。
  再则西医病程分期的五个阶段,如果用中医的话来讲就是传变。说起传变,特别是瘟疫的传变,决不是按程序进行的。吴又可在《温疫论》统论疫有九传治法中说得最为明白:“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表里之间而已。所谓九传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这是说,按照表里的关系可以把不同患者不同传变形式分为9种。这就“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的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后里者;有先里后表者。”在我们所遇到的病例中,有发热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又复发热者,这就是表而又表,就不能用发热期来说明问题;也有在呕吐、呃逆、腹痛腹泻停止之后,间隔数日,上述症状又复重见。也就是里而又里。可见西医划分出的5个时期,虽是出血热的一般规律,但并不足以说明该病的错综变化。如结合中医的辨症分型,互相补充和彼此印证,于某些病例虽是无期可分,但却有型可辨,可能更有利于说明问题和作为中西结合的一个方
  (二)对中医辩证分型的初步方案
  由于我们对流行性出血热经治的病例毕竟不多,接触时间也不太长,治疗的经验更是不足,在此仅能提出一种初步方案,供大家参考,并广泛征求意见以便重新修订。
  1.阳气怫郁,腠理不宣型。从中医角度出发,瘟疫与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理基础,就是湿蒸热炽,毒在胃肠。也就是徐灵胎所说的“酝酿湿热,发于阳明”所出现的症候。阳明多气多血,经脉上走头面,合太阳之筋与脉而网络于目之上下及鼻旁。故在发病之初,即壮热头痛,面赤如火,目赤肿痛,颈腋潮红,隐疹成簇。阳明与太阴为表里,脾为湿土、水湿停滞,故中焦痞满,舌苔白腻。全身腠理肥厚,身体重滞,骨节酸痛,特以腰痛为著。更因经脉阻滞,阳气郁遏,故六脉细小。此型相当于发热期,治则当以解肌泄热,行气利湿为
  2。湿浊内阻,心阳不振型。在发热或热度稍降之同时,胸腹胀满,呕吐频繁,腹痛下利,肢冷神疲,舌质肥厚,苔由白腻趋向秽浊,脉由细小转为沉伏等症,可由初期症状逐步增剧或相继发生。如症状进一步加重,则烦躁神昏,气促虚脱,二便失禁等危候,也将随之而来。此型相当于低血压期,治则当以宽中化浊,复脉宁神为主。
  3.热毒入营,风动水涸型。在高热或热度并不太高,舌苔黄燥少滓,或白苔斑驳,舌质鲜红纯赤,舌面常有凝血附着,与舌质肥厚,舌苔秽浊截然有别。是热已伤营的标志。此时多有咳血、鼻血,溺血或便血。因肾气告竭,小便短少,渐趋点滴全无。以致邪入心包,神志昏迷,水不涵木,四肢抽搐,热炽阴伤,险象迭出。此型相当于少尿期,治则当以清热开窍,养阴利尿为主。
  4.湿热化燥,阴液受损型。在热度降低或热退之后,所出现的口苦舌燥,鼻乾唇焦,咽痛口渴,耳鸣耳聋,胁肋痛,苔白少津,脉细数,或仍感时有轻微寒热,在轻症或进入恢复期过程中也为多见。如进一步发展则将成为阴亏水涸。此型的治则,当以清利三焦,和解少阳为主。
  5.湿蓄热蒸,经脉阻滞型。瘟疫或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理过程,主要就是湿热凝滞过程。水气不化,湿热相搏,泛于全身则为浮胖;经脉受阻,血溢经外,结于局部则为肿块。这就是西医所谓之渗出体征。当渗出严重时,不仅肢体浮肿明显,而且局部青紫肿胀更为突出,甚至有引起化脓者,决非孤立的存在。在中医瘟疫专著中,早有红肿、大肿、大毒、流火、流痰、发颐等诸种症候的记载,而在经治的病例中,也多有发现。此型的治则,在全身则是化气利水,在局部则是消肿散结。6.脾肺失调,气化太过型。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这是中医水液代谢的理论基础之一,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当热毒已解,阴液已滋,脾气复利,肺气重宣,纳佳尿畅时,多尿期的出现,也是恢复期已经来临,注意调摄,自可向愈。但大病之后,正气未复,统摄无权,如气化太过,小便过多,则又宜补肾扶无,固金益气为主。
  辨证分型与病程分期一样,其传变关系多是互相交叉与重叠跨越,难以截然区分。由发热期直接进入恢复期者,在治疗过程甲更为常见。即以进入恢复期而论,也有因调理失当或他种原因而再次发热,如中医所谓之食复与劳复者。因此不论是分型或是分期,目的只是在于说明病程中的病理特点与阶段特征,便于处理时心中有数,免于无的放矢。各型关系可以从下表中略见梗概。
  流行性出血热辨症分型相互关系表
第三节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实践
  一、选穴原则
  (一)舍症求穴
  在四诊切背法中已经说到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约有半数在背部能出现压痛反应。因之无论症状表现如何,直对这种反应穴进行灸治,均可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这虽不是针对症状的对症取穴法,实际上则是真正的对症取穴法。因为某一疾病所出现的病理反应,也是这一疾病的见症,通过压痛反应的见证,再消除另外一些见证,乃是最好的对症取穴方法。
  (二)因症选穴
  这是离开不了传统的对症取穴规律,范围比较广泛的对症取穴法。在此次所应用过并已取得成效与体会的穴组、分述于下:
  1.头痛发热合并颜面潮红或青紫浮肿,以及球结膜充血等症,是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必见的症状,大椎或再加大椎左右上下各一寸(简称大椎五针),火针代灸,乃是祛风解表、泄热止头痛的首选穴组。再随宜加用手足阳明,太阳、风池诸穴,在发热期与阳气怫郁,唼理不宣阶段,自属适宜。三棱针点刺手足诸井亦有泄热解表之功,并可防止热毒入营。
  2.偏身浮肿作胀,口唇肥厚,舌胖,苔秽腻,关节疼痛,全身沉重,四肢不举,是早中期湿浊内阻,水气不化时的主要体征。常取中脘、脾俞以宽中化浊,四渎、阴陵以利湿行水。前后上下同用,较之单用为好。
  3.腰痛是肾脏受损的主要体征,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均可出现。中医的瘟疫症中也有“腰痛如被杖”的症候,可见出血热与瘟疫的关系密切。灸法的作用不仅在于缓解症状,主要乃是改善与维护肾功能。腰痛停止以后,少尿症状就很快得到改善或是就不再发生。常用穴组是阴交四针(即阴交、命门、左右肾俞),火针代灸,能立即止痛,效果接近100%,是最有效的穴组之一。阴交、命门前后相对,是属于“偶刺”法的应用。再配合左右肾俞,对各类腰痛均有
  4.轻微咳嗽再合并有头痛发热,常易误诊为伤风感冒,单取大椎或大椎五针,再加风门、肺俞,在轻型病例极易收效。严重病例、咳喘气急或泡沫血痰、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当取用膈俞、血愁,以降气止血。膏肓、肺俞、至阳等穴皆不可缺少。用三里以引气下行,亦为必要。
  5.上消化道症状如干呕、痞满、胀闷、厌食与食入即吐等症,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早中期常与发热浮肿等同时并存或单独出现。三脘加左右梁门,再随宜选加手足三里,是宽中快膈,止呕进食的首选穴组。
  6.烦躁不宁或眼睑不开昏沉思睡,常见于湿浊内阻,热毒入营与心阳不振之低血压休克期,亦见于阴亏水涸之少尿期。前者可轮用巨阙、至阳,以强心复脉,阴交四针以养阴护肾,亦可用百会五针以醒脑安神,心俞、肾俞以交泰水火。大钟、通里亦有交通心肾,调燮阴阳之功。
  7.语言无序,谵妄昏迷,烦躁发狂,惊悸抽搐,多见于邪入心包,阴亏水涸之少尿期,除百会五针,阴交四针以醒脑养阴外,三棱点刺手足指尖出血,以泄入营之热毒,或再加关冲窍阴,以熄少阳之风火,对于平息症状,每收显效。
  8.失眠烦躁,低热不退,纳差,在中后期为多见。取百会、大椎以安神徼热,中脘三里以和胃宽中,可以有助。
  9.腹部膨满与少腹胀痛,或合并便血,以及似痢非痢,泄泻便频,肛门堕胀等症。中脘、下脘、水分、阴交、腹中行诸穴,以及天枢、水道、手足三里等,也是常用穴组之一。
  10.小便黄赤短少,尿血、尿道刺痛,以中期热毒入营时为多见,除以阴交四针为常用外,特以列缺与照海,对消除尿道刺痛更为有效。虽不用照海,单用列缺,效果亦极明显。
  11.鼻血、牙龈出血,以及内脏腔道出血等,取膈俞以泻热清营,兼以强心,用血愁以止血养阴,兼以护肾。在上肢可配尺泽、鱼际;在下肢可配血海、三阴交。在清金培土的基础上发挥其泄热止血的作用。
  12.口渴口苦,唇焦咽燥,胸中烦热,在中后期为常见和必见。用阳陵或阳陵三针(阳陵留针,先点刺足中趾尖,再点刺手中指尖)以清营生津,舒肝利胆(按照手足应称的关系足中趾尖应为肝之井穴大敦),具有显效和特效。常在入针后,症状即可缓解和消失i液门、清冷渊、消泺,以及阳辅、丘墟亦可入选。于义亦同。取用三椎下间以泄胸中之热,在《素向?刺热论》早有记载,取用亦效。
  13.局部红肿青紫,硬结肿痛,在病程之中后期,因经脉阻滞,湿热蓄积,可出现于身体之许多部位,特别在耳前后常可出现。并常引起化脓。除针对全身情况采用相应穴组外,局部火针代灸,用于消肿散结,实非任何药物可比拟。
  14.大便不通,支沟与照海是传统穴组,用之有效。
  15.常有全身症状均皆消除,惟舌苔秽浊灰暗久久不退,食欲迟不恢复,三脘脾胃俞与手足阳明诸穴,虽为常规穴组,但效果有时却很迟缓。如有此种情况出现,应考虑投以理气宽中,化浊醒脾方剂,不应偏重于灸而忽视药物的作用。
  16.在所遇8例呃逆患者中,取用攒竹与膈俞,亦可有效。而内关与公孙,上下同取,针刺或点灸,效果较佳。
  二、施灸方法
  (一)灸架熏灸法根据辨症原则,取用相应孔穴,一般均以一穴为准,不超过两穴,对需要反复和持续旌灸的病人特别相宜。可以嘱咐病人家属协助日夜施灸,每次];甑灸时间至少为1.5~2小时,时间太短,效果不佳。作用虽较火针代灸为缓慢,但方法简便,刺激温和,是灸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灸架结构图见第五章。
  1.使用方法:选定部位(头面四肢躯干全身各处均可选用)必须首先系好橡皮带(双股);
  将艾条点燃插入顶管中,不能过松过紧,以上下可以自由移动为准,再将“灸架”罩在穴位上;
  将双股橡皮带分开,固定在灸架两边的底袢上,即可附贴牢固而不脱落;
  升降艾条调节火力,以微熨而不疼痛为适中,火力过小,效果不佳;
  经常吹去或弹掉艾条上的灰烬并保持灸架清洁;
  灸治完毕后,将剩余艾条,插入灭火管中。
  2.灸架熏灸法有八大优点:避免手持,解放人力;热力均衡,调节随意;位置稳定,作用集中;提高灸效,易见感传;体位自由,安全舒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除疾苦,医疗亟需;强身保健,家庭良友。
  (二)周氏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法
  这是在古代内府雷火针、观音救苦针、阴症败毒针以及阳燧锭等法基础上,选用舒筋通络,活血行瘀,祛风解毒,镇痛消炎等20余味名贵中药与浸膏等压缩成笔状外形,再点燃使用。为了增加药效,保护皮肤,配有专用药纸,与药笔配套使用。使点灸处皮肤不变色、不起泡。约有10%的病人,口中还能呼出药物的气味。保持干燥,不能受潮。
  1.使用方法:用酒精灯或打火机将药笔点燃,将药纸平铺在穴位上(药面朝下),不能与皮肤存有问隙;
  将药笔隔纸对穴位进行点灼,有虫咬样轻微疼痛。避免将药纸烧穿,造成烫伤;
  手法宜轻重适中,手法过轻达不到治疗要求,太重可出现水泡(但无碍、而且可增强疗效);
  可在点灸后立即少量搽一点薄荷油或特制的冰片蟾酥油,不但可以防止起泡,而且也可防止灸后l~2日所出现之褐色瘢痕(这样瘢痕虽不加处理,亦很快自行地脱落、不留遗迹);
  点灸完毕,将药笔插入所附之玻璃管中灭火。
  2.取穴要求灵活多变,常用者有以下数法:穴灸:对准孔穴中心及周围快速点灸5~7下,不宜重叠,可呈梅花彤;
  片灸:是针对某一患病之局部进行片状点灸,范围以患处大小而定;
  围灸:是在患处周围进行点灸,如同在患处周围加贴围药,使患部渐渐缩小;
  条灸:根据经络分布与走向,进行条状点灸,以达到疏通经络的要求。
  以上各法可以交叉或同时进行。以就近或局部取穴、配合循经或远道取穴更为合适。特以双耳尖这一经外奇穴,对多种病症均可有效,是应用本法的常规穴。
  3.十大特点:先进简便。在目前的各种灸法中,均无类似的方法与报导,是属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使用时,一次操作大多在l~2分钟内完成,故称此种方法为快速点灸法”。凡是具有针灸临床经验者,稍为练习,即可应用。
  收效快速。一般均在1分钟左右生效,特以痛症更是如此。有效率可高达95%以上。对于节约时间来说,有着无比的优越性。这是目前其他各种针灸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安全稳妥。目前在针灸临床上,多以针刺为主,为了防止感染,肘f针具及皮肤的消毒要求均较高。尽管如此,交叉感染还是时有发生。而在采用“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时,既不破皮,更不入肉,每支药笔所附药纸每人可以更换,更无互相感染机会。可以说是绝对安全、绝对稳妥,不会招致任何事故的发生。
  基本无痛。不论是直接灸,隔物灸或何种针法,疼痛都是难免的,而快速点灸,则仅有虫咬样轻微痛感,对于老弱妇孺、格外相
  选穴灵活。根据当时收效的快慢以及有效或无效,可以随时增加或改变穴组,少者可以2~3穴,多者可达数十穴,灵活多变,直至收效为止。
  微烟芬芳。由艾灸烟尘所造成的室内污染,这是目前推广灸法的一大障碍,在应用“万应点灸笔”时,烟雾极其稀薄,而且气味芬芳,对室内空气消毒也有一定的作用。
  作用积累。绝大多数病例经过点灸治疗均是在1~2分钟内可以立即使症状缓解与消失,有效时间可以维持6~8小时或更长,也有一次而愈不再复发者,但多数症状可以回升,故必须连续按时旌治,不能间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回升的情况亦逐步减轻,疗效亦趋于巩固。特以病情愈急,则效果愈佳,疗程愈短。对老年慢性病则疗程较长,效果较之急性病亦略逊。在首次治疗时,必须将这一情况向病人说明,以免对这一疗法发生怀疑。
  用途广泛。既为城乡各个大小医疗单位所必须,也是家庭与个人、居家与旅行的良友。
  携带方便。全部工具仅需药笔数支,打火机1只而已。
  用量节省。每支药笔可以应用10~15人次,如与目前药品价格昂贵的情况相比,更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4.适应范围:凡属针灸的适应症也属本法的适应症,对全身各个系统与多种病症均皆相宜。特别是对各种痛症与炎症收效更为迅速奇特。取穴原则,一般均是单穴单用,双穴用双。以1日2次为最好。依次分述于下:各种痛症:例如全头病或前头痛。就近取穴以百会、耳尖、风池、太阳、头维等穴为主;远道取穴以至阳、涌泉、合谷、太冲等穴为主;偏头痛近取以耳尖、风池、太阳等穴为主;远取以窍阴、丘墟、关冲等穴为主。
  胃脘痛,近取以上脘、中脘、梁门、胃俞等穴为主;远取以耳尖、合谷、手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为主。
  肠绞痛,近取以天枢、水分、阴交、命门、肾俞等穴为主;远取以耳尖、合谷、太冲、手足三里等穴为主。
  肾绞痛,近取以京门、天枢、肾俞、命门等穴为主;远取以耳尖、涌泉、复溜、阴谷、列缺等穴为主。
  腰痛,近取以局部片灸与腰椎夹脊为主;远取以耳尖、阴交、后溪、申脉等穴为主。
  肋间神经痛:近取以沿肋间神经条灸为主;远取以耳尖、支沟、丘墟等穴为主。
  多种急性化脓性与非化脓性炎症:如急性结合膜炎、腮腺炎、扁桃体炎,各种疖肿,以及蜂窠组织炎等,其效果确可超出各种抗菌素之上。对头面部各种炎症,远道取穴以耳尖、合谷、少商等穴为主;局部以患处周围及直取患处为主。躯干及四肢炎症远道取穴仍以耳尖为主;局部则以片灸或围灸为主。
  各种软组织损伤:如扭挫与撞击伤等所致之局部肿胀,皮下青紫与运动受限等,远道以双耳尖为主,局部采用片灸,当时生效,每日1~2次。轻者1~2次可愈,重者亦不超过3~5次。
  发热及热性传染病。退热以取用大椎穴为最好,其余可按症取穴。本法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中,与他种灸法互相配合,更独具特色。
  心血管疾病:对高血压效果最好,取穴以风池、耳尖、阳陵、三里(均双),每可立使收缩压下降20~30,舒张压下降10—15毫米汞住,且较稳定。对低血压之虚脱,休克,以及心律不齐等,取用耳尖、心俞、巨阙、阴郄、涌泉等穴,亦可立即收效。
  胃肠病:特以急性吐泻,小儿腹泻与菌痢等最为有效,取穴以耳尖、水分、阴交、左右天枢、命门与肾俞等穴为主。有效率基本为100%。
  肝病:对急慢性肝炎及肝区疼痛均叮有效,不仅可使肝痛当即缓解,而且经过10多次治疗后,肝功能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或正常。常用穴组以腹背相应诸穴如日月、期门、章门、肝俞、胆俞等,于足十指尖可参伍应用。
  呼吸系疾病:如上感咳嗽发热,急性气管炎等,取穴以大椎、风门、肺俞、膏肓等穴为好。对老年慢性咳喘,如能坚持治疗,效果亦佳。
  泌尿生殖系病:如睾丸炎、尿道炎、痛经、尿潴留等。取穴:列缺、于足中指尖、下腹中行诸穴,以及命门、肾俞与八髂等,均可立收显效。
  其他:如带状泡疹,与肋问神经痛同治;甲状腺肿大与颈淋巴结核以肩片及局部围灸为主;外伤感染与疖肿同治。其他适应症尚多,可以类推,不逐一列举。
  (三)火针代灸法
  火针常被看成是难以使人接受的野蛮手段,故目前的应用范围已越来越窄。由r我们所采用火针方法,与传统的火针不大一样,功效显著,痛苦轻微,故能为多数患者所接受。此次应用于流行性出衄热,就是以火针代灸为主,而火针在我院也是常规的方法之一。
  工具:血管钳1把,酒精灯1只,办公用大头针数枚。
  操作:取咀管火住大头针中问稍偏向L方,在酒精灯七烧红。对准相应孔穴,垂直刺入1毫米左右,以针下冒出白烟且能嗅到轻微的肉香为最侍,-一刺即去。对同一孔穴呵点刺3—5下,要稍有间隔,不宜承覆。对顽同与剧烈之疼痛,刺入后可按压不动,停留5—10秒钟左彳i,此时也可出现感传现象。
  优点:皮肤与工具均无消毒要求,针孔的焦痂亦可阻止感染;由火针所造成的针孔有如苴接灸的灸疮,一一时不易愈合,效果町以延长,具有针与灸的双重作用,故称为“火针代灸”;刺入浅表,不会伤及深部组织,不会发生任何医疗事故;操作与工具均极简单,一看就会(工具与操作方法正在改进中)。
  注意事项:避开可见之浅静脉,以防出血;针体必须烧红,町以减痛或微痛,不然疼痛增加且无效;头皮痛觉迟钝故在头部取穴最为相宜。手足末稍不宜应用,其他部位均可选择。
  三、配合挑刮
  流行性出血热既是属于瘟痧与疫疹的范畴,则流传在民间用之有效的“刮痧疗法”,自然就不应废弃。特别是在早期发热阶段。以及对许多发热病症、效果确属显著,工具以牛角或象牙为好,亦可就地取材,如瓷汤匙、酒盏,以及其他边缘较厚、光滑完整不锋利的各种质地坚硬的用具均可取用。刮治部位以脊柱两侧肌肉丰厚处最为适宜,后脑、肘弯、膝弯以及左右肋间(沿肋骨刮之)亦呵。左手固定患者肢体,右手用刮具自上向F反复刮之。顺序不可颠倒。用力宜均匀,不宜过大过猛。以免发生剧痛与刮破皮肤。刮具及皮肤E均宜f余少许润滑剂。或不断蘸水湿润。刮至有大片紫红色出血点,病人感到轻松时为止。
  刮法不仅对发热病为有效,在慢性病如关节疼痛,胃肠功能紊乱,心绞痛,以及咳喘等症,均可有效。主要是使毛细血管破裂,发生火片之皮下点状出血,通过与之相关的许多因素,达到平衡与凋节的治疗作用。从广义E说这也是一种放血或出血疗法,因而与之相嘘的也就有另一种“挑痧”疗法。
  挑治的部位除在头部宜慎用与少用外,和刮法一样,也是以背部最为相宜。胸腹,腰骶及四肢等处均可入选。直对病理反应点挑治更多良效。直对患处挑刺,则应谨慎从事。
  流行性出血热既宜于刮法之皮下大面积的点状出血,自然也宜于皮外着重一点的点状出血。而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不多。最近收到江西省进贤县张幼玲同志来信,介绍当地应用挑治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经验,具体操作如下:
  工具:三棱针或不锈钢粗针,酒精棉球,乾敷料。
  取穴:下廉泉(天突穴上一寸,喉结下方凹陷处,正坐仰头取之);巨阙;下命门(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方法:前取仰卧位,后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掐起穴处皮肤,右手持针横行挑破皮肤及皮下组织0.2~0.3厘米,然后再深入向下挑断皮下纤维,将白色纤维状物挑断,可挑出十多条。左手要掐紧,可减轻疼痛,再行双手齐压出血约0.1~0.2毫升,干敷料覆盖即可。挑治的顺序是先挑巨阙,次挑下命门,再挑下廉泉。挑后忌辛辣生冷等食物。术后加强护理及休息。可隔日施术1次,一般不超过6次。再次施术时在原穴之周围即可,颈部不挑第2次。巨阙与下命门可重复应用。
  据云: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热期,疗效最为明显,挑后10~15分钟,患者自觉全身舒适,热势也逐渐下降。确有针到病除之效,也有仅施术1次各项症状即可使控制与消失者。如病性重、病期长,可同时采用中药综合辨症施治而相得益彰。
  上述的方法,虽然临床资料及诊断依据均不齐全,但亦可供参考。可见中国医药这一伟大宝库对许多凶险的病症简易有效的方法尚多,灸法仅是其中之一而已:
  四、临床观察
  (一)病例来源
    以砀山县人民医院传染科1985—1987年住院患者中有选择的病例为对象,前后共205例。
    (二)临床资料
  1985年79例。男54例,女25例。20岁以下11例,20~40岁41例,41~50岁10例,51岁以上11例。病程,1~4天54例,5~10天25例。
  1986年106例。男75例,女31例。年龄范围,9—6l岁,以20~40岁者为最多,占54%,20岁以下占15%,50岁以上占31%。
  1987年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8~32岁16例,35~42岁4例。
  (三)诊断依据
  按照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科研座谈会七项标准(流行病学资料;感染中毒症状;毛细血管中毒症;渗出体征;肾脏损害;血像;典型经过为依据),结合本地及邻县情况与发病季节,临床表现为三疼(头疼、腰疼、眼眶疼)、三红(面红、眼红、颈红),皮肤粘膜出血,颜面特以眼眶浮肿及全身轻度肿胀,蛋白尿(表现为进行性的,即上午为(一),下午为(±)(+),红白细胞及管型,自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及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等。以5天内为早期。同时作血清免疫IgG检测,诊断明确者。
  (四)治疗方案
  1985年方案。中西结合,相互补充,灸药兼施,齐头并进。我们应用灸法对本病的治疗乃是一种大胆的新的尝试,因此第一步只能在西医的退热,升压、抗休克、利尿、扩容和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方法的同时,应用灸法对症治疗作为配合,用两条腿走路,以补单纯西医疗法之不足。
  1986年方案。分组施治,彼此对照,慎密观察,确定灸效。根据这一原则,分为三组:西医组,即仍以西医的各种常规疗法为主,不配合灸与针或中药方剂;中西结合组,即西医的常规和灸法同时应用。这也是1985年对本病洽疗方法的再次观察和验证;灸法组,以熏灸,火针代灸与点灸法为主,对退热、升压、利尿与激素等西药一律小用。征病程后期,适当配合中药方剂,以养阴培元,促进体力恢复。
  (五)疗效标准
  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饮食恢复,尿篮自(一),其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者为痊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但仍有食欲不振,尿蛋白(±),其他检查均接近正常而出院者为娃效。经过连续施灸,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又加用西药而最后死亡者,为无效。
  (六)治疗结果
  1985年79例疗效总结
┏━━━━┳━━━━━━━━━┳━━━━━━━━━┳━━━━━━━┳━━━━━━━━━┓
┃        ┃  痊    愈        ┃  显  效          ┃  无  效      ┃  有效率          ┃
┃总例数  ┃                  ┃                  ┃              ┃                  ┃
┃        ┣━━━━┳━━━━╋━━━━┳━━━━╋━━━┳━━━╋━━━━┳━━━━┫
┃        ┃例数    ┃ %     ┃例数    ┃    %  ┃例数  ┃ %   ┃例数    ┃    %  ┃
┣━━━━╋━━━━╋━━━━╋━━━━╋━━━━╋━━━╋━━━╋━━━━╋━━━━┫
┃    79  ┃    56  ┃ 70.86 ┃    21  ┃ 26.58 ┃    2 ┃ 2.53┃    77  ┃ 97.47 ┃
┗━━━━┻━━━━┻━━━━┻━━━━┻━━━━┻━━━┻━━━┻━━━━┻━━━━┛ 
    1986年106例各组对照分析与各组病情比较。病人由于发病至入院时间不一,其病情不同。现将3组病例按入院时病情的轻、重、危症分析统计如下表。
  各组病情统计
┏━━━━━━┳━━━━━┳━━━━┳━━━━┳━━━━┳━━━━━┓
┃  分  组    ┃总病例数  ┃    轻  ┃    重  ┃    危  ┃    F     ┃
┣━━━━━━╋━━━━━╋━━━━╋━━━━╋━━━━╋━━━━━┫
┃    西医组  ┃    40    ┃    11  ┃    19  ┃    10  ┃          ┃
┃    中西组  ┃    33    ┃    10  ┃    14  ┃    9   ┃ P>0.05  ┃
┃    灸法组  ┃    33    ┃    8   ┃    16  ┃    9   ┃          ┃
┃    合计    ┃    lOO   ┃    29  ┃    49  ┃    29  ┃          ┃
┗━━━━━━┻━━━━━┻━━━━┻━━━━┻━━━━┻━━━━━┛  
    由表可见,入院病例以重症为主占46%。轻、危症各占27%。各组轻、重、危症比例相近,经F检验表明组问病情无湿著差异P>O.05,说明分组方法合理,其治疗结果有可比性。
  各组发热期疗效比较。以入院病人体温在38‘C以上者,经各组治疗后之退热_人数统计如F表。
  各组退热疗效比较
┏━━━━━━┳━━━━━━┳━━━━━━━┳━━━━━━━┓
┃    分  组  ┃    病例数  ┃  发热总天数  ┃平均退热天数  ┃
┣━━━━━━╋━━━━━━╋━━━━━━━╋━━━━━━━┫
┃    西医组  ┃    33      ┃    117       ┃    3.55     ┃
┃    中西组  ┃    19      ┃    65        ┃    3.42     ┃
┃    灸法组  ┃    21      ┃    51        ┃    2.43     ┃
┗━━━━━━┻━━━━━━┻━━━━━━━┻━━━━━━━┛
  经统计在发热期,西医组与中西结合组退热疗效相近P>O.05。灸法组与西医组退热天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灸法退热疗效优于前两组。凡热度愈高用火针代灸其退热作用愈快,针后常可在1分钟左右热势即被控制,下降1~1.5℃,再渐次缓懈而回升者亦少,经比较在发热波动期各组效果无明显差异。
  各组抗休克升压疗效比较。低血压与休克是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过程中重要表现。、现择其血压在90~70/60~40mmHg者列为低血压范畴,各组升压稳定至正常时间见下表。
  各组升压抗休克疗效比较
┏━━━━━━━┳━━━━━━┳━━━━━━┳━━━━━━━┓
┃    分    组  ┃    病例数  ┃    总天数  ┃    平均天数  ┃
┣━━━━━━━╋━━━━━━╋━━━━━━╋━━━━━━━┫
┃    西医组    ┃    11      ┃    35      ┃    3.18     ┃
┃    中西组    ┃    16      ┃    39      ┃    2.44     ┃
┃    灸法组    ┃    16      ┃    33      ┃    2.06     ┃
┗━━━━━━━┻━━━━━━┻━━━━━━┻━━━━━━━┛
    经统计分析表明,灸法组升压至正常血压天数最快,与西医组比较P<0.05,有垃著差异。中西结合组也比单纯西医组时间短,各组均有l~2例休克病人,经采用不同方法抢救均很快控制险情未发生死r二。有资料认为低血压与休克期时间,在本病一般为l~3天,认为帆压轻度降低时其维持时间亦短。经临床观察表明,在血雎轻度降低者其持续时间反而较长,恢复或接近正常水iP最迟呵达5~6天.一般也在2~3天。如血压急剧下降至“O”时,其l:升反而快,经治疗,常在1小时内或稍长即可升至低血压水平。
各组对尿少尿闭疗效的比较。尿少尿闭是本病一个阶段程度略有差异的两种严重表现,多由尿少衍变为尿闭,再由尿少而恢复。腰痛是肾脏受损的主要体症之一,在早期腰疼者,阴交四针(火针代灸)具有奇效与速效。火针功效优于熏灸,常可针入痛止,效果亦较巩固。迨至晚期腰疼尿少尿闭出现者,此时熏灸阴交、涌泉优于火针,现以各组对少尿期恢复至正常尿量时间比较如下表。
各组对少尿期疗效比较
┏━━━━━━┳━━━━━━┳━━━━━━┳━━━━━━━┓
┃    分  组  ┃    病例数  ┃    总天数  ┃    平均天数  ┃
┣━━━━━━╋━━━━━━╋━━━━━━╋━━━━━━━┫
┃    西医组  ┃    27      ┃    87      ┃    3。22     ┃
┃    中西组  ┃    28      ┃    57      ┃    2.04     ┃
┃    灸法组  ┃    23      ┃    45      ┃    1.99     ┃
┗━━━━━━┻━━━━━━┻━━━━━━┻━━━━━━━┛
    经统计学处理表明,灸法和中西医结合组对少尿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的对症治疗,PO.05,表明这两组效果相近。西医组有2例病人少尿尿闭治疗无效死亡,而灸法有3例病人尿闭经灸治痊愈,无一例死
  各组对尿蛋白转阴疗效的比较。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过程中,肾脏是受害最早也是最重的器官。尿蛋白的变化则是肾机能变化明显而易检测的指标之一,现以各组尿蛋白转阴天数统计如下表。各组尿蛋白转阴时间比较
┏━━━━━━┳━━━━━━┳━━━━━━┳━━━━━━━┓
┃    分  组  ┃    病例数  ┃    总天数  ┃    平均天数  ┃
┣━━━━━━╋━━━━━━╋━━━━━━╋━━━━━━━┫
┃    西医组  ┃    38      ┃    306     ┃    8.05     ┃
┃    中西组  ┃    32      ┃    210     ┃    6.56     ┃
┃    灸法组  ┃    32      ┃    203     ┃    6.34     ┃
┗━━━━━━┻━━━━━━┻━━━━━━┻━━━━━━━┛
    由表可见,中西结合组和灸法组尿蛋白转阴天数均少于西医治疗组.PO.05。
  各组住院天数及总疗效比较。各组病例经西医对症治疗,中西结合及灸法治疗,以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食欲恢复、精神状况良好、蛋白转阴者为痊愈。西医组痊愈38例,死亡2例,有效率为95%,中西结合组和灸法组痊愈数同为32例,各死亡1例,有效率97%,其死因均在主要病情已解除或消失,最后出现新的病征而死亡。各组住院天数比较如下表。
  各组住院天数比较
┏━━━━━━━┳━━━━━━┳━━━━━━┳━━━━━━━┓
┃    分  组    ┃    病例数  ┃    总天数  ┃    平均天数  ┃
┣━━━━━━━╋━━━━━━╋━━━━━━╋━━━━━━━┫
┃    西医组    ┃    38      ┃    478     ┃    12.52    ┃
┃    中西组    ┃    32      ┃    344     ┃    10.75    ┃
┃    灸法组    ┃    32      ┃    329     ┃    10.28    ┃
┗━━━━━━━┻━━━━━━┻━━━━━━┻━━━━━━━┛
    由表可见,灸法组和中西结合组病例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西医对照组。经F检测表明PO.05。
  综合各组对本病退热、抗休克和防治肾功能损害等多方面比较结果,证明灸法和中西医综合治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1987年20例治疗结果如下表。
  1987年20例治疗结果
┏━━━━┳━━━━━━━━━┳━━━━━━━━┳━━━━━━━━┳━━━━━━━━━┓
┃        ┃  痊  愈          ┃    显效        ┃    无效        ┃    有效率        ┃
┃总例数  ┃                  ┃                ┃                ┃                  ┃
┃        ┣━━━━┳━━━━╋━━━┳━━━━╋━━━┳━━━━╋━━━━┳━━━━┫
┃        ┃例数    ┃    %  ┃例数  ┃    %  ┃例数  ┃    %  ┃例数    ┃    %  ┃
┣━━━━╋━━━━╋━━━━╋━━━╋━━━━╋━━━╋━━━━╋━━━━╋━━━━┫
┃    20  ┃    16  ┃    80  ┃    4 ┃    20  ┃      ┃        ┃    20  ┃  100   ┃
┃        ┃        ┃        ┃      ┃        ┃      ┃        ┃        ┃r       ┃
┗━━━━┻━━━━┻━━━━┻━━━┻━━━━┻━━━┻━━━━┻━━━━┻━━━━┛
   以上连续3年对流行性出血热这一严重的发热性传染病的临床观察,以铁的事实证明,“热症贵灸”的实用价值与巨犬意义,为灸法的适应症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第四节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研究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观察表明,灸治能退热、抗休克、防治肾功能损害、改善临床症状和缩短疗程,对EHF各期均有一定的疗效。因此进一步探讨艾灸治疗EHF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迄今的针灸机理和实验研究,几乎是多偏重于针而略于灸。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对灸法的实验研究作了一些工作,但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讲还远远不够,在不少方面几乎还是空白。本研究应用生理、生化、免疫和病毒学等一些指标,观察艾灸治疗的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抗休克、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和纠正液体因素紊乱等多方面的作用,以验证灸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
  一、抗病毒作用
  实验建立感染流行性出16L热病毒(EHFV)大鼠模型来观察。应用离乳18天左右的Wistar大鼠,雌雄不拘,腹腔接种EHFV(陈株),其剂量为1000IDs。实验随机分正常、对照、灸治:三组观察。灸治大鼠“肾俞”穴区,每天灸一次,每次30分钟.连灸7天。在接种后第14天,将全部实验大鼠断头取血,并迅速摘取肺、肾等组织,按各规定方法处理后测定分析有关指标。
  (一)EHFV抗体效价
    应用问接免疫荧光法(IFA)测定EHFV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对照组抗体滴度效价为1:267±82,而灸治组为l:336±176,统计学处理两组结果有非常显著之差异。提示经艾灸治疗后,灸治组大鼠血中特异性抗体效价、显著升高,体液免疫功能增加,抗病毒作用增强。
    (二)肺组织内EHFV抗原的检测
  按常规制备冰冻切片,应用猪抗EHFVIgG—F(ab)2’,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肺组织中的病毒抗原。结果灸治组肺内EHFV抗原阴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提示艾灸治疗能促进机体对病毒的清除作用,现已清楚,无论EHFV从何种途径进入体内,其病毒抗原叮在仓身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分布,肺、肾、肝与骨髓是重要的靶器官。灸治对EHFV的抑制或抗病毒作用,目前尚无直接的实验或证据来证明。从本实验结果分析,灸疗的抗病毒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来实现的。灸治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效价升高,其中和、清除感染病毒的能力增强,以抑制病毒的散布、复制和增殖,使肺组织内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降低,灸治起到了抑制或抗病毒的作用,减轻或缓解各种直接的或继发的病理损害。
  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EHF的发病机理研究表明,EH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凋控紊乱,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着重要而密切的关系。因此,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是防治EHF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仍用感染EHFV的离乳人鼠模型,观察艾灸对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一)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于大鼠腹腔内注射2%鸡红细胞lml。1小时后抽腹腔液推片,Wright's染色,镜下汁数1 O。一160个巨噬细胞,计算吞噬百分率。
  实验观察到,灸治组腹腔臣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为29.8±8.O,感染对照组为19.0±9.2,灸治组吞噬盯分率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显著。揭示艾灸能增强感染EHFV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由于巨噬细胞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自稳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及其对抗原的捕获,并将降解的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同时又作为效应细胞直接参与免疫过程。因此,艾灸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在抗EHFV感染中具有重要的防御意义,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以提高自身保护的能力。
  (二)红细胞C36受体花环试验
  取肝索抗凝血0.5一lml,提取红细胞后,取其悬液5滴,加致酸酵母菌悬液5滴,在试管内充分混匀,27℃水溶30分钟。经涂片、瑞氏一姬姆萨染色后,在油镜显微镜下计数200个红细胞中的酵母花环数,并换算成百分率作为红细胞c。。受体活性的指标。结果灸治组为9.1±1.6,感染组为6.5~2.7,两组差异明显。
  红细胞Ca,受体花环率是反应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实验观察到,灸治组红细胞C。。受体花环率明显高于感染组,提示艾灸可以提高感染EHFV大鼠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这对及时清除增多的抗体与EHFV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建立有效的细胞反应,避免或减轻免疫病理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积极和有效的促进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性物质,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所发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主要功能在于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机体的免疫反应受神经~体液调节。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产生多种疾病。研究表明,针灸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或调整作用。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在机体遭受外邪侵袭的情况下,针灸的调气作用,主要指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祛邪”。所以针灸可以治疗感染性疾病。实验证明,针灸有抗炎、退热、影响免疫反应、促进机体防卫免疫功能的作用。
  关于艾灸增强感染EHFV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据有关资料及我们的观察推测,可能与神经免疫调节有关。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艾灸可以使EHFV大鼠血中和组织中的5一HT含量降低。另有研究提示,5一HT可能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5一HT受体来影响免疫应答反应。因此作者认为,艾灸对感染EHFV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可能与5一HT通过免疫细胞上的相应受体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关。上述看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三、抗休克
  EHF由于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害,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使血浆外渗,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同时,由于病毒血症和机体的应激反应,致使体内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分泌释放增加,组织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促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微循环障碍及DIC形成。
  EHF的低血压休克属中医厥脱症范畴,其发病机理在温热病中多因热毒内陷,耗伤气阴,阴竭阳亡所致。因此改善厥脱、稳定症情是降低EHF病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本实验建立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观察了艾灸或针刺内关、关元等穴位的升压及提高心泵功能等作用。
  (一)升压作用
  艾灸或针刺的升压作用较明显。前者作用慢而持久,后者作用快但维持时间短。血压一般能上升到正常时的75%左右。休克家兔灸治后平均动脉压由5.4±0.3上升到9.04-O.3kPa。且脉压差增大,使机体基本脱离了低血压休克状态。
  (二)增强心泵功能
  休克后心泵功能减退。灸治或针刺均能增强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黾增加,心泵功能增强,防止休克向不可逆的方向发展。针灸后家兔心输出量由69±3l上升至111±35ml/min左右,心指数由0.44±0.19上升到0.70士0.04ml/min/M。,使低心输出量和高外周阻力的mL流动力学紊乱得到纠正,休克时的循环状态得到改善。
  (三)改善血液流变
  失血性休克时,由于血细胞和血浆的锐减,组织液进入血管,使血液粘度明显减小,机体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离子浓度改变,严重妨碍机体新陈代谢和体液调节。经针灸后动物的血球压积明硅增加,血液粘度升高并趋于正常,这对维持机体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和细胞组织的正常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对体液因素的影响
  休克时体液因素分泌及代谢的紊乱造成恶性循环,促进了休克的发展。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被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 I)分泌增加,使血管痉挛,造成缺血缺氧。而心钠素(ANP)的大量释放增强了降压利尿作用,使休克更加严重。我们观察到针灸使休克家兔的A I,ANP等含量减少,并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调整作用。这可能与针灸的升压抗休克、使机体应激反应趋向稳定、内分泌机能亢进有所缓和有关,对防止休克的恶化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调整作用。
  针灸具有明显的升压抗休觅作用,这早已为针灸临床所应用。有关针刺抗休克的实验研究资料比较丰富,而灸法抗休克的研究则很少。关于针灸的升压与抗休克作用途径,一些实验已表明,穴位所在的神经是针灸信息的传入通道,传入冲动在中枢可引起比较弥散的中枢兴奋,脑干可能是针灸升雎和抗休克作用的基本整合中枢,其传出途径看来丰要为交感神经,但副交感神经也有‘定作片J。此外,?螳内分泌腺及体液闪素也足其作用途径的蘑要组成部分。
  (五)改善微循环障碍
  EHF由于其病毒在疾病早期直接侵入血管内皮细胞,引起了广泛性毛细血管损伤,造成微循环功能的障碍。因此,改善微循环足EHF重要的治疗原则和措施。本研究应用灸法治疗EHF,观察灸治对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临床病例均为确诊之EHF患者。以发热、畏寒、头痛或腰痛入院。体俭有皮肤或粘膜充血,醉酒貌。身体局部有针尖样出血点。
  灸治及微循环检测方法:应用周氏万应点灸笔、清艾条或火针代灸,辨缸E取穴。采用甲皱微循环观察仪和心血管功能测试仪,定性或定量检测观察微血管形态、功能、流态和微循环的半更新率、半更新时间及平均滞留时间等。结果,本组病例灸前可见发热期甲皱微循环管袢数减少。动脉支纤细或模糊,静脉支扩张。低血压期可见管袢数明显减少,长度明娃缩短。动静脉支痉挛,血流缓慢或停滞。有团块状血细胞聚集,轻度渗出或出血。少尿、多尿期见血流稍慢,少数伴颗粒状细胞聚集,渗出或出血吸收,色淡,微循环半更新率略增大。半更新和平均滞留时间稍延长。灸治一个疗程或至病人出院时,可见甲皱微循环管袢数目、口径、长度、流速等均有改善。管袢周围不规则出血吸收。微循环半更新率等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
  EHF属中医瘟疫范围,均有气滞血淤之症候。灸疗有温经通络,通调气血,调和阴阳之功效。一般认为微循环障碍与EHFV感染过程和免疫病理反应密切相关。由于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减退,使自主交替性毛细血管灌注功能长时间紊乱,引起了周围组织缺血缺氧,使肾组织等器官功能严重损害,并造成一些体液因素分泌和代谢的紊乱。现已清楚,体液调节是微循环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者分析,灸治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神经体液的渊常来实现的,这一点我已在动物实验中初步得到证实,艾灸有抗病毒和细胞保护作用,并对一些紊乱的神经体液因素、血管活性物质有促使其正常化的调整作用。综上所述,在EHF病程中,微循环障碍始终存在,以血瘀为主的症候随EHF病情的发展而改变,也是该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病理变化,应用灸法治疗EHF,有利于微循环障碍的改善。
  五、保护肾功能
  EHFV属中医疫毒之列,当该病毒侵入机体后,可损伤脏腑,阻塞肾络,热郁血瘀,壅阻下焦,以致出现血结水阻、“癃闭”、“关格”等证候。现代医学已证明,肾功能不全和损害是EHF的主要特征,因此保护肾功能是防治EHF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灸治EHF对肾功能改善的基础上,对部分患者进行了肾脏B超的检查,并仍应用感染EHFV大鼠模型,观察灸治对血清尿素氮(BUN)的影响。
  (一)EHF患者肾脏B超的检查
  EHF病人肾脏增大明显,肾内可见数个呈放射状分布、大小形态相似的无回声区。据病理资料分析认为系肾髓质肿胀、充血、出血所形成。经灸法治疗后再次复查比较,其肾脏各径均有所减小,液性暗区逐渐消失。提示艾灸有促使肾肿大恢复的作用。
  (二)灸治对感染EHFV大鼠血清BUN的影响
  实验测得正常大鼠BUN含量为15.3士2.2(mg%),感染E—HFV后BUN水平升高为24.6±7.2mg%,差异非常显著。而灸治“肾俞”穴区后,BUN降为16.3±4.5m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很显著,而与正常水平相近。提示灸治确能减轻病毒对肾实质的损害,减轻了氮质血症,对肾功能起到了保护作用。
  有文献报告针灸“肾俞”穴能利尿消肿,改善肾功能,并推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体液因素作用于肾脏。也有分析认为,针灸可促使肾内前列腺素的释放,经其反馈作用,实现其利尿效应。另一些实验观察证实灸治能增加血清自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从而减轻肾间质水肿,使肾血流量增加。
  灸治对肾功能保护作用的机理探讨,目前研究的还不多。据现有资料分析,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灸治抑制EHFV、提高免疫能力、抗休克、改善微循环、调节肾组织内某些神经递质和活性物质含量等功效,均能减轻对肾脏细胞的损伤,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六、对体液因素的调整作用
  在EHF的病程中,体液因素的变化对EHF的发展与转归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观察已发现一些体液物质含量的改变与EHF病情的轻重程度呈平行关系,并可作为分析病情、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然而在动物实验中对此作系统研究的工作尚不多见。为从体液因素角度研究灸法治疗EHF的病生理机制,本研究应用荧光生化技术和放射免疫检测方法,观察了大鼠正常和感染病毒及灸治后体内多种神经递质及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讨论了神经体液分泌及代谢紊乱的病生理学意义。
  (一)灸治对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对照组大鼠血浆中NA和DA含量显著增多,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在灸治组,其血中NA,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与正常组很接近。大鼠腹腔感染EHFV机体受到病毒攻击后,其血浆中NA,DA含量显著增多,表明机体引起应激反应,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循环中儿茶酚胺等物质大量增加。而经艾灸治疗的太鼠其NA,DA含量减低并趋于正常水平,提示灸治能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抑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的兴奋,从而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使其含量降低。
  NA,DA属儿茶酚胺类,是体内重要的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当EHFV侵入机体后,由多种动因使机体应激,交感——肾上腺走境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循环中的NA,DA含量也明显增加。在EHF初期,NA.DA的增多,可使全身小血管收缩、组织液回流增加、外周阻力加大,具有一定的代偿作用。但持续的交感系统机能亢进,NA,DA的大量释放,则使毛细血管收缩、痉挛甚至闭塞,使肾脏等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微循环障碍加剧,组织代谢产物堆积,出现组织缺血缺氧,并造成恶性循环。使EHF的出血、休克、肾损加重。因此儿茶酚胺的大量增加使机体内环境欠衡,对EHF是一种不利的因素。
  实验观察到。经艾灸“肾俞”后,大鼠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镀明显低于感染EHFV的对照组,并与正常组水平接近,表明艾灸能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提示灸治能纠正机体受EHFV攻击后所引起的体液因素分泌和代谢的紊乱。儿茶酚胺的合成和向血液中释放的减少,有利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的缓解,使微血流障碍得以解除,肾脏等微循环得以改善,肾功能受损减轻。儿茶酚胺被认为是机体应激反应和休克发病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灸治使儿茶酚胺分泌释放的减少,阻断了其恶性循环,因而促进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对EHF的转归是一种积极的调整作用和有利的因素。
  (二)灸治对5一羟色胺(5一HT),5一羟吲噪乙酸(5~HIAA)的影响
  EHF属中医温疫范畴,在整个病程中,既有疫毒伤络,五淫动血,也有三焦阻滞,气血逆乱,病变涉及心血管、肺、肾、胃肠等多个系统和脏器。实验结果表明,当大鼠接种EHFV,机体受到病毒攻击后,其血浆和肺肾组织中5一HT,5一HIAA的含量显著增加,超出正常水平。而经艾灸治疗后的大鼠,其5一HT的含量明显降低,并趋于正常范围。实验结果提示,感染EHFV的大鼠,其机体内环境发生_r变化,出现丁神经体液因素分泌和代谢的紊乱,而经艾灸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体液因素的紊乱,促进了机体内环境的改善和稳定。
  5一HT是体内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和重要的神经递质,广泛参与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调节和某些病理生理的过程,5-HIAA是其代谢终产物。在正常情况下,5-HT保持低而比较恒定的水平。5一HT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而中枢和外周的5一HT基本上分属于两个独立的系统。外周5-HT主要的生理效应是缩血管作用,除了其本身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外,还能增强血管紧张素等多种物质的缩血管效应,对心血管功能、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都起重要的作用。
  现已清楚EHFV在全身血管内皮广泛分布,肺、肾、肝和骨髓是重要的靶器官。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及免疫病理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激活补体,释放中介物质,5一HT等大量分泌和释放,使得外周5一HT增加。同时由于EHFV的免疫复合物引起肺肾损伤和功能不全,使得5一HT等清除能力减弱,血浆和肺肾组织中5一HT及5一HIAA水平相应增高。大量的5一HT等增加,能加重小血管的损伤,造成一些重要器官功能受损,同时5一HT的增多对机体免疫机能有抑制效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EHF的基本病理变化就是广泛性小血管损害,细胞免疫功能减弱。因此,5一HT等大量增加对机体是一种不利因素。同时也表明,5一HT及5一HIAA与EHF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艾灸有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等多种作用。我们也观察剑史灸能提高感染EHFV大鼠血中特异性抗体效价,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同时艾灸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病理反应,因此减少了中介物质的释放,使得5一HT,5一HIAA等分泌释放减少。此外灸治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等也提高r对5一HT,5一HIAA的灭活和移除,使其排出增加。灸治能通过多种途径,起到纠正机体受到EHFV攻击后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的紊乱,从而促进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灸治对5一HT,5一HIAA的调整作用,是其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作用的部分。
  (三)灸治对组织胺(Hm)的影响
  Hm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等生理作用。Hm在动物血液和各组织中广泛存在,成人各组织的肥大细胞中含量丰富。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Hm保持低而比较恒定的水平。本实验观察到机体受到EHFV攻击后,血浆Hm含量显著增多,这就使得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也可帮助解释EHF病人组织液渗出增加和出血等一些临床表现。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I型变态反应参与EHF早期发病作为先导,为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免疫损伤创造条件。在I型变态反应中,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的Hm活性物质,通过组胺受体影响血管功能,因此Hm与EHF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实验观察到,经艾灸治疗后,Hm水平降低,并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范围,表明灸治对Hm亦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四)灸治对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l2)的影响
  TXA:和PGIz是前列腺素前身花生四烯酸环氧酶代谢途径的主要产物。由血小板合成和释放的TXA:能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由血小管壁内皮细胞生成的PGIz则可扩张血管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生理状态下,这两种物质的拮抗效应及处于动态平衡的浓度比例,对维持血小板一血管壁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构成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TXA:和PGIz的半衰期极短,因此目前测定其稳定的代谢产物——TXB,及6一K—PGFI,作为判断TXA:和PGI。水平的指标。本实验应用放免法检测了TXA:和PGl2的代谢产物——TXB。及6一K—PGFl.在感染EHFV前后的变化,观察了灸治对它们的调整作用,以探讨艾灸治疗EHF的机理。
  实验观察到,腹腔接种EHFV的大鼠,其循环血中的TXA2明显增多,PGI。水平降低,两者比值增大,因此引起内环境失衡,造成血管的强烈收缩和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加强。有资料表明,当机体感染EHFV后,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和循环中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引起免疫病理反应。在疾病的早期就出现全身性小血管损害和功能障碍。已经证实EHFV的嗜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当血管壁有轻度损伤时,循环血中的血小板就可粘附在受损的血管壁局部。从血小板,释放和转化生成的TXA。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小板的聚集致使微循环障碍,并进而使得血管痉挛、缺血缺氧。血管壁的损伤,也使PGI。合成减少,生成受抑制,而不能同增多的TXA:缩血管作用抗衡,减少或缺失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效应,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EHF病情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在EHF病人中,其PGI。明显减退与TXA。比例失衡,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经艾灸治疗后,感染EHFV的大鼠血浆中TXA:含量降低、PGI。显著增多,其比值减小。实验结果提示,灸疗调整了TXA:及PGIz的合成、分泌和代谢。对EHFV所引起的血管强烈收缩、血小板大量聚集和微循环障碍等有改善作用。灸治使体内PGI。的大量增加,使其在对血小板一血管壁生理功能调节中发挥主导作用,众所周知,PGI。能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能降低滤过压,减少血浆外流,有保护缺氧细胞损伤的功能,因而有细胞保护作用。灸治对TXA。,PGI。这种积极的调整作用,对EHF的发展和转归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因素。
  灸治对血浆TXA。,PGI。的调整作用,与灸治的多种效应有关。灸治具有抗炎,抗病毒,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和调整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灸治对TXA。和PGIz的调整,是其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作用的一部分,可能是艾灸防治EHF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离子机制可能与灸治对钙离子(Ca2+)的运动和细胞膜的作用有关。灸治使Ca。’通道开放,Ca。’内流及线粒体和内质网释出结合的Ca2+,胞浆内游离Ca2’浓度增高,Ca。’激活磷脂酶A。,分解膜磷脂以释放大量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与磷脂结合而存在于细胞膜内。当细胞膜上的磷脂酶A。被激活或抑制、或环氧合酶活性发生改变,或TXA:、PGI。合成酶受到催化或阻抑等诸因素,均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生成不同种类或含量不同的TXA:,PGI。,这方面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感染EHFV的大鼠,其体内儿茶酚胺、5一羟色胺,组织胺和前列腺素类等多种神经递质和体液物质发生了变化。体液因素的变化在EHF病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和病生理学意义,与EHF的发展和转归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纠正EHF病程中体液因素的紊乱,促使内环境的稳定是一条重要的治疗原则,并提示,机体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调控的紊乱可能是EHF发病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各项实验,在唐照亮研究员主持下,由宋小鸽助理研究员、刘冰怀副研究员参加了本研究工作。另外,倪大石研究员、产美英副教授,董朝阳助理研究员等亦为本实验提供了帮助并作了部分工作,谨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