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爬vip视频可以吗: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21:39
第1节:从心理学中探索人生智慧(1)
  笔者寄语:从心理学中探索人生智慧
  虽然我早已知道自己进入40岁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但在年少时,我曾经认为40岁的自己会高尚很多。一踏入不惑之年,人就如同着了魔一般,逐渐对人生产生出许多感悟。40岁的我在待人处事方面变得更加宽容、大度,40岁的我正热衷于成为一个智者。然而,已然迈过40的我,却也仍会被一个风趣的笑话逗乐、仍喜欢玩耍、仍会因被忽视而勃然大怒,这些,似乎从未改变过。
  原以为智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理想与现实却是如此的大相径庭。为此,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妥协之策---使用最利于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智慧"。如此,我会感觉自己较之以往明智了很多。"智慧就是敢于承认自身的极限。"
  这就是我给智慧下的定义。我一直坚信,智慧是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为基础的。恪守着这一定义,我发现,现在的我分明比年轻时的我睿智了很多。我为什么会如此肯定呢?因为现在的我较之年轻时的我,更加清楚自己的极限。可读者也许并不知道,对于"极限"的感悟,与其说是"岁月"之功,莫不如说得益于我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心理学不但可以将一个人所有的错觉与错误、傲慢与偏见、失误与误会,毫不保留地展现出来,同时,还证明了这些问题都是由我们的心灵产生出来的。我们的心灵有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这个"窗口"可以被命名为"心态"。正如窗口的朝向、大小,可以决定我们看到的世界形态一样,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其实就是透过"心态"这扇心灵之窗所看到的那一部分。我们一直认为,帮助自己观察世界的眼睛,向来是很客观的,却不知道,事实上人的心态已经在无形中为我们带上了有色眼镜,从而使我们的眼睛歪曲了这个世界。由于人类的内心极限受控于"心态"这个窗口,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正视这一问题时,一定要谦虚,这才是最基本的人生智慧。
  自主地认清我们的心灵上的局限,从另一方面说,就是向存在于"局限"之外的、相对而言仍很陌生的"疆域"积极进发。大家知道,只要房子的任何一扇窗被挡住,我们就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外部世界。但也许你并不知道,建筑师的最大精力,就用在了开设拥有最佳视野的窗口之上。
  因而,为了使自己的人生能够拥有最美丽、最幸福的风景,我们一定要努力为自己开设一扇最好的窗口。读者一定要认清一点---以怎样的目光去观察世界,以怎样的心态去接近世界,将决定我们能够从生活中得到什么,"以最佳心态来装备自己的人生" ---这份信念,才是我们培养人生智慧的目的所在。
第2节:从心理学中探索人生智慧(2)
  这本书不可能将所有的智慧涵盖进来,而且,它的主旨,也不是纯粹为了讲述成为智者所需要具备的具体实践理论。因为,"你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原本就不是我的风格,更何况,我也不具备这样的资格。此外,本书亦不是鼓励人"下定决心"的作品,那种"著作"你完全可以去书店寻找,而且一找就是一大堆。
  本书的重点只集中于一个方面---我们心灵的局限性---我只想针对这一点与大家进行讨论。痛下决心者不乏其人,但绝大多数未必能够坚持5天以上,我非常肯定的是,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他们对"心态原理"知之甚少。
  在编写本书时,我尽量将能够纳入其中的研究成果全部加了进来,虽然我也担心内容太过繁冗,会为读者带来负担,会因此遭受读者的指责,但独享这些宝贵的知识,确实非我所愿。
  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曾说过:"我从不认为世人有强者、弱者,抑或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分。我只将世人分为两类---学习者与不学习者。"
  就此而言,我认为,每一位翻开本书的读者,都应属于"学习者"。这本书吸收了笔者此前出版的作品---《挣钱心理与支出心理》中的一部分内容,此外,位于书尾的参考文献,希望能够为读者的继续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编写此书的过程无疑是充满喜悦的,因为我知道,这些内容必须要与众分享,我为我的工作感到无比的高兴与自豪。最后,请允许我将与创作完全不同的另一份喜悦,献给我亲爱的妻子、孩子,以及父母。
  2007年6月
第3节:观览世界的心灵之窗--心态(1)
  序言:观览世界的心灵之窗--心态
  粉色国王伯西
  对于"frame"一词,最常见的解释就是窗子、相框、或是眼镜架等边框物,总而言之,它与"看东西"可谓是密不可分。frame具有从没有清晰界限、相互混杂的几个对象中挑选出特定场面或特定目标,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功能。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着无边无际的美景,却不知该把镜头对准何处。无奈之下,只好将左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合在一起,拼成一个四边形"镜头",然后再透过"镜头"一会看向这里,一会看向那里……此外我们知道,即便是面对相同的场景,不同的摄影师也会拍摄出不同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每个摄影师使用的frame不尽相同。物理学领域有一个术语叫做"参照物(frameofrefer鄄ence)",可以说,这是观察世界的一种必要方式,在表示某种物体的位置及运动坐标(X轴和Y轴)时尤为常见。而且,这一术语在心理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也有对应的概念,那就是:"心态" --这种审视世界的心灵之窗。
  心态,如果用一句话解释就是--看待世界的心灵之窗。看待问题的角度、世界观、对人的固有态度等,这都属于心态的范畴。作为"心灵之窗"的心态,除了担当引导我们以特定角度看待世界的角色以外,同时还发挥着制约我们视野的作用。
  西方有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叫做《粉色国王伯西》,其内容如下。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叫做伯西,他十分钟爱粉色,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他不仅穿戴粉色的衣装、配饰,他所拥有的其他东西、他每天吃的食物,也都是粉色的。即便如此,粉色国王伯西仍不满足,因为他的城堡中除了粉色以外,仍有其他颜色存在。于是,苦恼的国王颁布诏令,要求全城百姓将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换成粉色的。虽然很多百姓对国王的这种强迫性行为感到不满,但他们无从反抗,只能服从。自此以后,全城的百姓都穿上了粉色衣装,
  都在使用粉色的碗筷、家具……
  然而,这仍然无法让伯西得到满足,因为世界上仍有粉色以外的颜色存在。因此,国王又下命令--将全国的花草树木以及动物全部染成粉色。于是,军队被大规模地调动起来,漫山遍野地进行"染色行动",其景象简直可以用"壮观"二字来形容。可怜的是,小动物们刚刚出生就失去了原有风采,被染成了粉色。
  终于,大地之上,一切事物都着上了清一色的粉色装。但是,唯独一处,无论如何也染不成粉色--那就是天空。即便是拥有无上权力的国王--伯西,也无法将蓝色的天空涂成粉色。为此,国王愤怒,百姓一连数日战战兢兢,但终究没有一人能够想出解决之策。最后,无计可施的国王只好请求他的老师寻找对策。国王的老师昼夜冥思苦想,终于拍膝而起……是的,老师找到了将天空化为粉色的办法。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妙计呢?
  老师来到国王面前告诉国王,他已经将天空变成了粉色,随即,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眼镜,让国王戴上。国王半信半疑,按照老师的要求戴上了眼镜,然后抬头向天空望去……天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云朵、天空,怎么突然间全都变成了粉色的?
  难道国王的老师会变魔术吗?当然不是,其实他只是送给了国王一副镶有粉色镜片的眼镜而已。国王的老师虽然没有办法将天空染成粉色,但他却找到了能使天空看上去呈现粉色的方法。粉色国王感到非常高兴,从此以后,他每天都戴着粉色眼镜看世界,就此度过了幸福的一生。而他的百姓,从此也无需再穿粉色的衣装、无需再将小动物的毛染成粉色了,因为戴上粉色眼镜的国王,无论看到什么,都是粉色的。第4节:观览世界的心灵之窗--心态(2)
  难道我们与粉色国王不是一样的吗?只不过粉色国王在用有色眼镜看世界,而我们是透过"心态"--这个心灵眼镜看世界。
  心态下的世界
  2006年夏天,为了接受内窥镜检查,我从检查的前一晚至翌日上午,一直粒米未进。同时,为了达到禁食的目的,我又无奈地服下检查前的必用药,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跑向卫生间。这一晚,我共计折腾了数十次之多,几乎已经进入了虚脱状态。难以入眠的我躺在沙发上无聊地调换着电视频道,这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电视剧中不断地出现吃饭的场景。然而,对于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的我而言,这无异于是在受刑。那晚,在我无聊地利用电视剧打发时间的过程中,吃韩餐、吃中餐、吃日本料理的场景竟然统统出现了一遍。饱受折磨的我强忍着食欲,久久不能入睡。翌日早,也就是做内窥镜检查的当天,在前往医院的道路上,我又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怎么韩国的街道上会有这么多的餐厅?
  难道这么多的饭店,竟是在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当然不是。事实上,对于我而言,无论是发现街道旁的餐厅多,还是发现电视剧中的进餐场面多,都不是偶然现象。归根究底,就是因为我的肚子"饿"。我当时完全被一种"食物心态"所掌控,所以此前被我忽略的电视剧中进餐场面以及街道旁的餐厅,此时此刻统统进入了我的视线。其实,世界并没有发生变化,变的只是我的心态。但当时,我对此却一无所知,所以错误地认为是世界发生了变化。受心态变化影响,产生"世界发生变化"的错觉---我想,很多人都曾有过我这样的经历吧!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以32名本校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次有关"食品产业"的意见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现在电视上出现的食品广告较之10年前,是多了还是少了?"等。调查结束以后,研究人员又向这些调查对象追加了"你是否在减肥?是否在控制自己的饭量?是否在避免食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等问题。
  其结果显示,较之未减肥的女大学生,正在减肥的女大学生更加赞同"食品广告比10年前多"这一观点。难道她们观看的电视节目不一样?当然不是。实际上,原因很简单---正在减肥的女大学生与准备做内窥镜检查的我拥有同一种心理,我们都在以"食物心态"看世界。
  而且,人类的这种错觉不仅仅局限于食物之上。若是不信,你可以尝试着问问别人,"你生活的社会危险吗?""你所在的学校暴力事件程度严重吗?""你所居住的地段出现交通事故的几率高吗?
第5节:观览世界的心灵之窗--心态(3)
  出现其他安全事故的几率又如何?"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哪类人群会给我们社会的安全性打最低分呢?我想,最有可能的就是初为人父人母的那些人。因为在所有正在抚育幼儿的父母看来,生活中的危险真是无处不在。任何家具的棱角都具有极强的杀伤力,所以年轻的父母往往对家具分外注意。他们会一边抱怨修改家具的辛苦,一边在家具的棱角处安装安全装置,尽量使棱角变得圆滑,避免伤及孩子。甚至有时,他们会将乒乓球一分为二,然后将其扣在家具的棱角之上,将那些锋利的棱角全部包裹起来。另外,电源插座是多么的危险,如果孩子用不锈钢筷子捅进去……只是想想,就让人冷汗直冒。还有,现在拐卖儿童的事件为什么如此之多?
  难道以往完全正常的家具,真的在突然之间变得非常可怕了吗?难道拐卖儿童的事件,真的在瞬息之间突然增多了吗?怎么会呢。事实上,世界并没有改变,只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变了。即,此时此刻,他们站在了"为人父母"的角度上,所以才会以"孩子安全大于天"的"父母心态"看待这个世界。
  康奈尔大学研究小组,以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师及教职员工为对象,对他们进行了一项询问调查--"如今,孩子们所面临的危险状况,较5年前是多还是少了?"继而,又询问了一下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其中一个问题是"您长子或长女的出生年份是哪一年?"然后,调查小组将回答"近5年内有孩子出生"与"近5年内没有孩子出生"的调查对象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近5年内做了父母的人,较之另一类人(不是在这一时间段成为父母的)更加赞成--"如今,孩子面临的危险因素较5年前有所增加"这一观点。也就是说,人们一旦成为人父人母,就会开始认为世界上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也正因如此,为人父母者对于现在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以"F"打头的某国"国骂",表现得非常不满。对此,记者伊
  丽莎白·奥斯丁指出:
  "人们一旦做了父母,就会对电影、爱情剧、音乐,以及没有子嗣的朋友口中,频繁出现的污言秽语表现得异常敏感。"
  如此看来,我们每天看在眼里、听在耳里的内容,都受到了"心态"的极大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对身边人所做出的评价,与其说是他依据自己对于世界、对于该人的了解所得出的结论,莫不如说是他当时的心态所做出的决定。
第6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1)
  第3章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
  心理学家将"自我"称之为"独裁政权"。
  我们无法阻挡自己通过各种手段去认识世界,可是,智慧要求我们,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创造的极限面前,要将谦虚进行到底。
  数年前,有一个名为《传播见闻录》的节目,一直颇受观众喜爱。此节目是这样的,主持人首先会请一位小朋友以儿童的视角去解释某种事物,然后让参加节目的艺人们分组猜测儿童解释的是什么。由于目标事物是从儿童视角被做出诠释的,所以艺人们若想准确猜出答案并不容易。下面,我就为大家列举几个曾在《传播见闻录》中出现过的问题,读者们不妨一同去猜测一下。
  1)"妈妈会吓一跳,爸爸会按下去。"→(?)
  2)"一旦他走了,我就会挨训。"→(?)
  3)"我得到100分时,爸爸妈妈会说这句话。"→(?)
  4)"没有这个唱不了歌。"→(?)
  5)"这个东西老是在晃荡。"→(?)
  此节目备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对待同样的事物,儿童和大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态。看到那些大人因心态长期以来被惯性思维所驯化,在这些无厘头解释面前手足无措的搞笑模样,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而更加有趣的是,在节目进行中,主持人只将正确答案展示给观众。当观众知道答案以后,再去看那些一头雾水的艺人们,就会感觉他们的样子异常搞笑,甚至忍不住想要数落他们两句--明明已经给了那么多提示,怎么还答不上来?事实上,这是因为我们(观众)已经知道了答案,所以才会觉得这些提示非常清晰,并且有可能会认为,即使不知道答案,自己也能依据提示猜出一两个来。
  那么,在看到上述提示以后,读者朋友猜出答案来了吗?我们不妨去看看自己到底猜对了几个。
  1)"妈妈会吓一跳,爸爸会按下去。"→(蟑螂)
  2)"一旦他走了,我就会挨训。"→(客人)
  3)"我得到100分时,爸爸妈妈会说这句话。"→(真的吗?)
  4)"没有这个唱不了歌。"→(预备-起)
  5)"这个东西老是在晃荡。"→(爸爸的大肚子)
  当我们得知答案以后,再去看这些提示,是不是感觉很贴切呢?
  自我中心性
  美国耶鲁大学史端博教授认为,愚蠢的第一表现就是"自我中心性"。而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进行的实验,则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是多么的以"自我"为中心。
第7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2)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将两名大学生分成一组,其中一人用手指敲打桌子演奏某首歌曲,而另一人则需要猜测对方演奏的是什么。此时,演奏者既不能告知对方歌名,亦不可哼唱,只能用手指敲打桌子以表现曲调。当演奏结束以后,扮听众的一方需要猜测歌名,并将其记录下来,而演奏者则需要猜出并记录对方猜对的概率。
  实验以这种方式反复进行几次,最终,演奏者的期望值和观众的正确度,又会各是多少呢?
  实验结果显示,至少有50%的演奏者认为,听众在听过自己的演奏以后,应该能够猜对歌名,但是,真正猜对的人却只有2.5%!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听懂的听众甚至连25%都没达到,而只有可怜巴巴的2.5%,这种结果是不是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难道演奏者的手指演奏有问题吗?
  我们不妨自己做一下这个实验,由你本人充当演奏者,顺着"噢!必胜KOREA"的节奏,用手指在桌子上敲打、演奏。这时,如果你闭上眼睛,头脑中应该会出现自己要演奏的音乐,并会伴有架子鼓声、贝司声,以及铿锵有力的欢呼声。"噢~"的部分,强力敲打,"必胜KOREA"部分,缓和节奏,然后再上升到"噢~"部分,又是强力敲打……当你睁开眼时会发现,自己已然在不经意间开始耸动肩膀了。是不是感觉这是一场很享受的演出?节拍、音乐、情感……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无可挑剔、堪称完美。
  那么,再让我们换个角度,当回观众吧。你在不知道对方演奏什么曲目的情况下,只能凭借该人用手指打出的节拍来猜测歌名。没有歌词、没有哼唱、没有架子鼓声、电子琴声等任何音律,有的只是根本揣测不出任何意义的敲击声。你丝毫感觉不到任何旋律或演奏所带来的兴奋,无论你怎样努力,试图进入状态,耳边响起的声音只是"啪……啪……"可相反,这时演奏者却会认为,他向别人传达的是自己头脑中所形成的、可谓幻想性的节奏。
  一旦进入名为"自我"的框架中,我们时常会认为,自己表达出的意志既正确又客观。但是,我们所传达的语言、记录、文字信息、邮件信息等,其实只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是清晰的,别人若以自身的心态去参详,就会感到含糊不清、不确定,而在这种因信息传达不正确引发的误会和矛盾面前,人们又往往会误认为是对方没感觉、没能力、冷漠无情。
  父母总是会以"学前教育"为借口,将那些难度高于孩子所处年龄段的知识,硬塞给自己的子女,且又经常会把"这么简单你都不会"挂在嘴边。很显然,做父母的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知识其实只是对大人而言才是简单的。男女关系中同样如此,面对数小时一直闷闷不乐的女友,男友往往不会去安慰她,反而会说"只不过开个玩笑,你就这样小肚鸡肠!"这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虽然在自己看来这只是个玩笑,但对于女朋友而言,她的内心已经受到了伤害。
第8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3)
  我们经常要求对方"当别人打你右脸时,将左脸贴上去让他打",可事实上,别人若是打你的右脸,你一定会迅速还他一记左勾拳。
  人们为何会相信自己的选择带有普遍性
  世界完全如感官上所体会到的那般实实在在,在这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中,人们更易相信自己的主观经验与客观现实毫无偏差。哲学、心理学上将这种观点称之为"朴素实在论(Naiverealism)",在这种理论的作用下,人们普遍认为"我所选择的,别人也会选择"。
  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李罗斯教授带领团队进行过如下实验。[2]研究人员询问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你能否手举写有'悔改吧'三字的牌子,走到校园内,并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当然,如果不愿意我们也可以换作其他实验。"询问结束以后,有一部分学生对此表示了同意,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了拒绝。随即,研究人员又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们推测,在本校中,回答"Yes"或"No"的同学会呈现怎样一个比例。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实验的学生中,有64%认为其他同学会做出与自己相同的选择;但拒绝参加实验的学生则预测到"答应这种要求的同学不会超过2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具有普遍性的。
  同意参加实验的一组学生,其解释如下:"如果遇到熟人就对他说,只是实验而已。这有什么可丢脸的?""如果一定要参与某种实验的话,这种新奇的实验更有意义。"
  但是,拒绝参与此实验的学生却普遍认为,这个实验盲目且荒唐,他们说道:"举着这种牌子!别的同学会怎样看我啊?""未必非要举起牌子看别人的反应,才能知道结果吧,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即使能够得到学分,又有谁会冒险参加如此荒唐的实验?"
  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这些学生是选择"做"还是"不做",在他们的意识中,自己的想法和感觉都是"正常"的。同意举牌的学生认为,其他同学应该不会在意这种举动;而表示拒绝的学生则预测,其他同学一定也会认为这是一个很荒唐的举动。
  正因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在作祟,所以我们时常会认为,别人的想法应该与自己相差无几,并误以为这就是"事实"。此现象被称为"错误共识效应"(falseconsensuseffect)",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误认为自己的意见、偏爱、信念、行动比实际中更加普遍的错误理论。被"错误共识"所包围的我们必须要认清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与自己想法截然不同的人,远比我们想象之中要多得多。
第9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4)
  映射形象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怀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因此在评价他人时,往往会将自身形象映射到他人身上。[3]例如,有些人在评价他人时,习惯于用"聪明"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无论遇到谁,他们总是会说"看着很聪明"、"看上去很有能力"、"没能进入好大学"、"他只是性格不错而已"等等。与之相反,另有一些人则爱从"热情四射"、"好客"等角度去评价他人,例如,"真是个好客之人"、"真的很热情啊"等等。
  心理学家列维奇研究发现,评价他人时以"能力"为最佳衡量标准的人,在评价自己时,最注重的也是能力。事实上,这是因为他们在做自我评价时,最看重"能力"这一点,所以才会将这种标准转移到对他人的评价之上。同理,在自我评价时,注重"热情"的人,评价他人时同样会采用这一标准。
  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周边人群吧。通常我们在评价10个人的时候,评价标准也就一两条而已。看重金钱的人会以这10个人的身价为评价标准;注重身材的人会去评价对方的身材;没有房子的人,在看到路人甲时会说"他看起来像是有房子的样子",并会因此感慨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何唯独没有我的栖身之地呢?"
  就此而言,从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及其内容上看,与其说我们是在对某人做出评价,莫不如说我们是在暴露自己的人性。因此,倘若某人喜欢发牢骚说身边有人诽谤自己,那么你最好对他敬而远之,这样做的原因不在于他身边那个"毁人不倦"之人,而是因为此人本身就极有可能是个喜欢揭人短的人。相反,如果有人常说"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我身边有很多好人",那么,你则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去亲近他,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无论和谁在一起,首先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俗语云"佛眼看佛,魔眼看魔",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假。
  大脑中的自我主义
  我们为何会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呢?在我们的大脑中,是不是也有一个领域专门负责控管"自我"呢?如果当真存在这么一块对其他信息不做反应,只对"自我"有感觉的"自我中心",我们应该就可以确定一项事实--在眼观世界时,"自我"的确能够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假设下方这一单词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中。
  Polite(有礼貌的、客气的、殷勤的)随后,在下列四项问题中挑选一项对你进行提问。
  1)这个词能表现出你的品行吗?
第10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5)
  2)这个词能表现出乔治·布什总统的品行吗?
  3)这个词是大写的吗?
  4)这个词是Rude(粗野的、粗鲁的、无礼的)的同义词吗?
  如果你表示同意,就按"P",如果不同意,则按"Q"。如此这般,使用几个形容词反复进行这种提问,一段时间过后,研究人员会突然对你进行记忆力检查,要求你列出实验中出现过的所有词语。读者不妨想想,你列出的单词,会与上述四项提问存在什么联系呢?如果真有联系,那么这些单词在接受哪种形式的提问后,会被记得最牢?
  问题4)与单词的含义有关,所以在作出回答前,你需要去思考该词的含义;问题1)、问题2)同样与词义有关,但在回答问题1)时,你需要琢磨的是"自己",而回答问题2)时,你需要琢磨的却是"别人";只有问题3)涉及的是该词的物理属性,也就是说除此以外,其他三项提问都需要你对这个词做出思索。
  反复进行这一实验以后,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被问及问题1)时,记下的词汇量最大。就是说,虽然是同一单词,但只有牵涉到"自己"时,人们才会记得更加清楚。例如,人们在自问"我正直吗、有礼貌吗、有创意吗"时,往往要比回答"哲洙正直吗、有礼貌吗、有创意吗"时,印象更为深刻。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我主义"确实存在着特别的含义。这种无论面对什么,只有在牵涉到自己时才会将其铭记于心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另外,通过脑电波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当某一词汇与"自我"有关时,大脑中的"内侧额叶前皮质"状态会十分活跃。
  然而,虽然是同一单词,如果该词用在别人身上,或者干脆只思考它的物理属性时,内侧额叶前皮质并不活跃。"唯独在使用单词描述自己时才会活跃"这一点充分说明,该领域就是大脑中的"自我中心",如同"自己"这个字眼一般,在我们的大脑中,它占有一片特别的领域。
  心中的监视器--照明效果
  1992年,改编自同名电影的电视连续剧《吸血鬼猎人巴菲》(BuffytheVampireSlayer),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引发了一场收视高潮,其中,金发美女巴菲与独臂吸血鬼之间有这样一段经典对话:"我无所谓,但对你来说这将是非常糟糕的一天。""I'mfinebutyou'reobviouslyhavingabadhairday.""badhairday"原意为发型糟糕的一天,引申之意为任何事情都不如意的倒霉一天。这句话最先出自谁口,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在成为巴菲的经典台词以后,才被广泛流传起来的。事实上,人们在发型确实糟糕之时,很少会用到这句话,大多情况下,它被用来表示"别人认为是'finehairday',而当事人却指着自己的头发一脸不满"。
第11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6)
  例如,某人某日清晨突然发现洗发精已经用尽,无奈之下他只能以香皂代之,随后便匆匆赶往公司上班。这种情况下,虽然公司没有任何一位同事察觉到此事,但他却自己发牢骚说"badhairday",即典型的不打自招。事实上,别人根本不会关心你用的是洗发精,还是香皂,甚至不会关心你洗没洗头,但这一天,你总会觉得别人一直在盯着你的头发看,并因此妄断--他们一定会发现我用香皂代替洗发精的事情。那么,这种情况仅限于头发问题吗?
  每日上班,上班族最大的烦恼就是--今天穿什么衣服出门呢?虽然衣柜中挂满了各式衣物,但对于他们而言,却没有一件衣服是能够穿得出去的,在人前时,他们会一直为此感到非常的难为情。在他们看来,连续数日都穿同一件衣服,别人一定会看出来,一定会因此而笑话自己,所以刚一下班,他们就会跑到百货公司去购买衣物。但难道这就是长久之计吗?虽然衣柜中衣物满满,可一到早上就又会觉得无衣可穿,又会跑去买衣服。同样,鞋、手提包等装饰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种错觉属于一种心理现象,其名为"照明效果(spotlighteffect)"。我们知道,话剧舞台上的主角,自头到脚总是会被各种照明灯照射着。圆圆的灯光会随着主角的步伐移动,观众因此才能看清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乃至瞬间的感情流露。此时此刻,演员的着装、口中的台词、动作表情,都会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以常受照明灯环绕的明星,身边总是会有形象设计师如影随形,悉心为明星打造形象。我想,上述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此吧。
  不过,现实中的我们并不是话剧舞台上的主角,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自己与明星一样,生活在各种灯光的照射之下,因此他们对于别人的目光会过度地敏感。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康奈尔大学教授--托马斯·季洛维齐的实验,它会告诉我们"照明效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不知道40岁以上的读者,是否还记得美国歌手巴瑞·曼尼洛,我估计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过他与奥莉薇亚·纽顿强同唱的"Thiscan'tbereal"。巴瑞·曼尼洛虽然未曾受到音乐评论家们的好评,但他却创下了"唱片全球狂售7000万张"的傲人记录。后来,他又为几个电视广告创作了一些音乐,并且偶尔也会亲自参加演唱活动,但他却一直没有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在当时的大学生看来,身穿印有 曼尼洛头像的T恤,简直就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第12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7)
  季洛维奇教授在实验中,要求一名学生身穿印有曼尼洛头像的T恤,进入有4-6名学生在做实验的实验室。在此停留片刻以后,教授让这名学生猜测,他在实验室见过的几名学生中,有几人会注意到他穿的是"曼尼洛"T恤。当得到答案以后,季洛维奇教授再次来到实验室,询问这里的学生--"刚才进来那人穿的是什么T恤?"借以对比数据反差,实验结果如下:
  穿T恤的学生预测,有46%的学生会看出自己穿的是"曼尼洛"T恤;但事实上,只有23%的学生回答"他穿了印有曼尼洛头像的T恤。"
  随后,季洛维奇教授又让一名学生,分别穿印有喜剧演员杰瑞·宋飞,及黑人人权活动家马丁·路德·金牧师的T恤,以相同方式,反复进行了这一实验。
  实验结果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能够记住对方穿何种衣服的学生,实际上只占了8%的比例,但穿T恤者预测的数据却是48%。
  偶尔,我们也会担心"穿这种衣服该怎么入场呢"、"这双鞋与衣裤不搭配啊",但是要知道,这种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尤其,当你的顾虑别人根本不会在意时,例如袜子的花式或皮鞋尖的角度等等,你又何需去理会它呢?
  我们一直觉得别人在注视着自己,其实注视我们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可以这样说,是我们自己在心中安置了监视器,将自己监控起来,但却误把别人当成了监控者。现在,是我们关掉监视器开关的时候了,如果能够将自己从"世界中心"的位置上低调挪出,我们又怎会再为小事而抓狂呢?
  "你不了解我,但我了解你"
  如果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即"我非常了解别人,但别人却不够了解我"。我们普遍认为,自己在看待别人时,非常的客观、公正;而别人在看待我们时,则往往会出现偏差,误会便由此而产生。同时,我们会一直坚信,虽然自己时常被人误会、被人歪曲,但自己却"非常地了解他"。
  这种误会同样会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上。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受到了其他国家、民族的曲解,而我们却非常地了解他们。我们虽然义愤填膺地说"日本人并不了解我们"、"碧姬·巴铎了解我们的民族吗?竟然就这样把我们列为野蛮人",但我们对于其他文化存在多少误解,自己却毫无感觉。
  为了对"我非常了解你,但你并不了解我"的想法做一个深入剖析,笔者及团队进行了如下实验。[6]在实验中,我们向参与者提出两个问题。一,如果有机会与陌生人见面十次,你认为自己到第几次时,能够准确了解对方?二,你认为对方与自己见几次面以后,才能准确了解自己。前提是,两人初次见面,此前对对方根本一无所知。
第13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8)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普遍认为,自己了解对方的用时,一定会少于对方了解自己所需花费的时间。也就是说,站在"我"的立场上看,别人是一个"单纯的存在"、是短时间内就可以了解的;而"我",则是一个不易被任何人解读的"复杂存在","我"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被了解。即,在我们心中存在这样一种情结--"我一眼即可看穿你,但你却无法一眼看穿我"。或许,某人在五分钟之内断定你的为人会令你感到气愤异常,但相反,你却一直坚信,自己只需五分钟时间就可看透某人。
  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轻而易举就可以看透别人的内心,感觉仅凭外在的几个特点,就足以了解一个人。例如,他走路的样子、他的发型、穿着、声音的大小、字迹、喜欢的颜色、常听的音乐……认为掌握这些信息以后,辨别对方的为人已然不成问题。因此,当人们看到某人字体较小时,就会先入为主地断定--这个人心眼很小;当看到对方喜欢音乐时,就会认定--这个人毫无创意;甚至在对方吃方便面时,也要观察他是先吃面,还是先喝汤,希望借此判断出该人的性格。而这些,会不会让人感觉有些荒唐呢?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恋人对你说"因为你是B型血,所以不适合跟我结婚",这时你会作何感想?当你询问对方为何认定自己心眼太小时,对方若是回答"因为你的字体太小",你又会怎样?就因为喜欢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欣赏音乐,上司就不再将需要创意的工作交付与你,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不会感觉它十分荒唐?会不会因为没有得到正确评价愤然做声:怎么可以拿这些小事,来妄断我的内心世界!
  因此,我们亟须走出这一误区。我们必须认清一点--"我了解你,但你并不了解我"这种想法,只不过是"自我主义"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错觉而已,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一种迷信。我们应该秉持的正确观点是--"我并不了解你,你同样也不了解我",或是"我对于你的了解,只相当于你对于我的了解而已"。"耶稣也没有得到过家乡人的认可"--请不要再用这种华丽的说辞为自己的错误做辩解,不要再固执地认为"我正在被人误解",其实,在我们身上产生的最大误会就是--我很了解别人!
  我活下去的理由,你活下去的理由
  当人们自问"我是否正直、勤奋、外向"时,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是"视情况而定,随时都会有所不同"。事实确实如此,人活于世,免不了有时正直一些,有时来个善意的谎言;有时候勤奋一些,有时候偷个小懒儿。可是,当话题涉及他人品性时,大部分人则都会十分自信地给出一种答案--或是正直或是卑琐、或是勤奋或是懒惰、或是外向或是内向。也就是说,人们习惯于以这种固定方式、以一个特定心态去表述他人。
第14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9)
  描述他人时,我们倾向于针对对方性格、信念这种内在因素,去做说明;但轮到自己时,我们就会使用情境因素来解释自身行为。[7]例如,"你"没有守约,就是因为你没有责任感,但"我"迟到则是因为塞车;"你"忘记了我的生日,是因为你对我的感情已经变淡,但"我"忘记了你的生日,则纯属是个失误;"你"口出狠话,一定是你的内心之言,而"我"口出狠话,则只是一时的失言而已。就这样,人们总是会寻找各种借口,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人们若以这种方式去评价他人,必然会使人际关系中经常产生误会。那是因为,他们首先并没有考虑到对方为什么只能那么做,而是极其武断地认定"你本来就是这种人",这就如同"我这么做就是浪漫,而你就是乱搞男女关系"一样,毫无客观性可言。可偏偏,大部分人又都是透过这种"自我主义"来判断他人的。
  真正的智者应懂得"易位思之",以看待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别人,这才是我们应着重培养的良好习惯。
  总结第三章ZHIHUI
  心理学家将"自我"称之为"独裁政权"。"自我"就像干涉国民言论自由的"独裁政权"一样,也在片面地限定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摆脱"自我主义"的瞬间,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沉浸的快乐》(《FindingFlow》)一书作者---米哈里教授认为,沉浸于某一事物,进而进入忘却自我的状态,就是快乐(Flow),他同时强调,快乐状态能够为我们带来幸福和成就感。
  精神病病理学家们指出,将身边一切事物都与自身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为自己做出解释的倾向,就是危害人类精神健康的主犯。从许多心理学研究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会促使人们频繁地拿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进而导致自己的幸福指数不断下降。
  我们无法阻挡自己通过各种手段去认识世界,可是,智慧要求我们,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创造的极限面前,要将谦虚进行到底。
第15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1)
  第4章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
  如果能够明白,"过去"只有站在"现在"这个角度上看,才会有序可寻,我们就不会时常嚷嚷"我早知道会这样",借以夸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不会再犯将愚蠢合理化的低级错误。
  现在我们口中的"古人",在当时并不会自称为"古人",只是因为我们是现代人,我们在以"现代"的目光看待他们,所以他们才会被冠以"古人"的称谓。透过现在的心态去看古人,他们既原始又拙劣,但他们自己却绝不会如此认为。而且,生活在被我们定义为过渡期的人,也绝不可能会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过渡期人生"。
  再经过数百年或数千年,我们生活的时代,也有可能会被子孙后代定义为"古代"、"过渡期"或是"突变期",甚至有可能会被称之为"黑暗期"。因为生活在"未来"的子孙后代,必然会以他们的"现代目光"来评价我们。但即便如此,我们对于未来的看法也不会有所转变,我们对于未来的态度,也只会随着所处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说,"现在"在解释"过去"及"未来"过程中,发挥着"核心心态"的作用。
  马后炮效应
  过去无从知晓,而今看起来最重要的,就是某种事情的"结果"。走进2007年的我们已然知道,韩国在2006年的世界杯中没能挺进16强,但在世界杯开赛之前,又有谁能够预先洞悉此事呢?刚刚分娩的产妇会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男是女,但在分娩之前,她又有把握对孩子的性别做出准确判断吗?现在大家都知道,名动一时的黄禹锡教授里程碑一般的成就,乃是出自造假之手,但在不久前,又有谁对他的科研成果提出过质疑呢?由此可见,事情的结果并不存在未卜先知的可能,但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却或多或少都会存有"我早已预见此事结局"的回忆式倾向。
  我们一旦错误地认为,自己现在才知道的答案,早在过去就已经存在于大脑之中,就会很自然地强调"不用猜就知道会这样"、"我一开始就知道会这样"。笔者将这种现象与"未卜先知效应"进行一番比较以后,委婉地将其称为"马后炮效应(hindsight)"。"hindsight"是英文"behind"与"sight"的结合词,正如词意一般,它含有"知道结果以后,就能一眼洞悉真相"之意。
  1994年,韩国发生了圣水大桥坍塌惨案,此后不到一年,1995年6月29日,韩国再次发生了三丰百货大火灾事件。当时,在各类大型事故频发的背景下,韩国各大报纸和电视媒体简直将这种"马后炮效应",演绎到了极致。所有媒体异口同声地在报道中强调"这是预料之中的人祸"!各大报纸的头版新闻都在标题中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必然的"。事实上,若以正常程序来讲,这些问题应该需要利用几年的时间,经过分析再分析以后,才能得出定论。但事故发生仅仅几天的时间,媒体就已经把这些情况分析得"透透彻彻",开始口诛笔伐,大呼"未能发现事故隐患、未能预测大型事故的无能负责人,应被予以退职"!而且又强烈质疑"如此明显的后果竟然没有被预测到,玩忽职守的监督人到底是谁?!"
第16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2)
  那么,这些言辞凿凿、坚信"灾难可以预料"的专家和新闻媒体,为何不事先向人们做出提醒呢?以现在的视角去评价过去形成的一切,这难道不是人性中的一大弱点吗?丹尼尔·吉尔伯特在其著作《邂逅幸福》(《Stumblingonhappiness》)中指出,以现在的心态去评价过去,就像现在要以1900年没系安全带为由,拘捕那个当事人 一样,简直荒唐至极。
  在以现在支配过去的现象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体育竞技。因为在比赛结束的瞬间,一切就会立即成为"过去",此时此刻,人们最乐钟的莫过于以现在的视角去评价比赛的进程。2002年世界杯,上演了一场韩国与美国的对决,比赛进行中,韩国队有幸得到一次点罚机会,这一重任最终落到了运动员李乙容身上,但很遗憾,他的罚球并未获得成功。然而,在裁判判罚点球以后,首先站出来的,并不是李乙容,而是李天秀,是李天秀将球放到了罚球点上,再由李乙容进行主罚的。很可惜,李乙容主攻球门左路的策略,被对方门将弗里德尔轻易识破,球因此直接被对方"没收"。当时,我正在大邱世界杯体育场观看这场比赛,恰好能够看到观众席上四处弥漫的"马后炮现象"。"为什么要选李乙容呢?""为什么让左脚球员主罚呢?""如此关键的时刻,怎么不让天不怕地不怕的李天秀主罚呢?教练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就这样,观众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谴责着希丁克教练,但是我敢断定,如果当时李乙容将这一球罚进,那些谴责教练的人肯定会说:"不用猜也知道会这样,要想迷惑对方门将,左脚球员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比起缺乏经验的李天秀,经验老到的李乙容显然更适合罚这个 点球。"
  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还没有成为过去之时,即现在,我们根本预测不出事情的发展方向。而只有在我们以现在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去时,它才是有序可寻、可以预测的。
  不用猜也知道会这样
  马后炮效应缘起于人类的一种本能--我们能够在事后将一切剖析得头头是道。事实上,如果不是事情已经成为过去,我们根本就无法对它做出合理、正确的解释,但为了维持自己对于生活的"控制力",我们自欺欺人地将这种"解释能力"视为了必要手段。然而大家也许并不知道,这种能力的过度使用,必将产生一种副作用,即因为任何结果在事后都可以轻易做出解释,所以无论怎样的结果摆在自己面前,我们都不会为之感到惊讶。
第17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3)
  例如,当某研究结果表明"身体机能毫无问题的夫妻若不能生育,领养孩子便可提高受孕几率"时,很多读者并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他们反而会说"这是当然了,领养孩子以后,因不孕产生的心理压力会得到缓解,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过夫妻生活,怀孕的可能性当然会有所提高了。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也值得研究?这些教授、学者真是……"
  相反,如果研究结果是"身体机能毫无问题的夫妻不能生育时,若再领养孩子,更会减少怀孕的几率"。他们同样不会感到惊讶,或许他们会说"这是当然了,领养孩子以后,夫妻二人对于孩子的渴求已经得到部分满足,他们就不会再为怀孕加班加点了,怀孕的可能性自然会有所减少。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也值得研究?这些教授、学者真是……"
  按一般逻辑去推理,如果没有因为结果A感到惊讶,那是不是应该对相反结果"note-A"感到惊讶呢?但事实上,在已经得知答案的现在,无论怎样的结果,对你而言都是正常的。如果研究结果指出"相隔太远,感情会因此淡化",你会说"当然了,没有了耳鬓厮磨、没有了花前月下,时间久了,谁还能坚守着一份感情呢?"相反,如果研究结果指出"相隔两地,感情也会因此加深",你又会说"当然了,不是说距离产生美吗?一旦两地相隔,两个人就会不断思念对方,这种思念无形中就会增加爱情的浓度。"
  再举个例子。如果有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适应战场。那么人们一定会说:"那是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缓解压力的能力要较一般人强,因此适应能力也会很好。"但若研究结果是:低学历人群适应战场的能力更突出。人们则会说:"当然了,想的太多心会很累,单纯的人更容易接受一切。"由此可见,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件事在事后是解释不清的。
  如果对已发之事进行分析时,认为此事的发生理所当然,并确信自己"早知如此",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现在心态"的牺牲品。我们只知道,无论面对任何事,自己都可以及时做出解释,我们会因此感觉自己很聪明,但殊不知,这只是"现在心态"制造出来的美丽假象而已。
  如果想要成为智者,我们就应该摒弃自己对于事后判断的执著。当"不用猜也知道会这样"脱口而出时,客观地问问自己:"我真的知道吗?"在质问下属"难道没有预测到会出现这种结果吗"之前,请先扪心自问"我能够预测到吗?"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人生智慧。
第18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4)
  忘记过去
  10年前的我幸福吗?第一次与丈夫相见时,彼此的第一印象是?年轻时的我算得上勤奋吗?
  读者不妨思考一下,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能否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呢?如果有一块硬盘,能够将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甚至是每一刻的情感波动,全部都记录下来,那么,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而言,就不再是问题,因为我们只要按下回放键一切就都OK了。但事实上,我们的大脑以及国家档案中心,都无法将过去的资料完整储存下来,所以回忆过去也绝不仅仅像按下回放键那么简单,可以说它就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
  过去并不存在,只有现在才会显现出很多事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现在的自己"。诸如现在的工作、现在的约会对象、现在的伴侣、现在的政治态度、现在的兴趣、现在的能力、现在的幸福度等等,这些信息都是我们过去无法把握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仍会错误地认为,现在的样子早在过去就已经存在。
  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马可思带领研究团队,在1973年与1982年,以898名中年父母及其子女1135人为对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首次调查的1973年,子女们的平均年龄为25岁而父母们的年龄是54岁。过了9年后,马可思教授再次进行了跟踪调查。此时,子女们的平均年龄已增长到34岁,而父母们则是63岁左右。在这次跟踪调查中,研究人员依旧针对"社会保障制度"、"优待少数民族政策"、"对于贩毒、运毒、吸毒的惩处"、"在政治上是属于保守派还是自由派"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提问,并要求参与者尽量回忆自己在1973年对此是如何做出回答的。
  此研究的重点有两项。其一,考证1973年的实际答案与1982年回忆的1973年答案之间的相似性(图中A)。研究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度为0.39~0.44(相似关系度以-1~1之间的数值来计算,越接近1表示二者越相似,相反,越接近-1则表示二者的差别越大)。透过这一实验我们便可看出,实验参与者9年前与9年后所持有的态度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重点二为(图中B),查验现在(即1982年)所持有的观点,与回忆中1973年的观点之间存在多少相似性。
  分析得出,此二者间相似关系度为0.56~0.7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参与者1982年所持有的观点,与回忆中1973年的观点颇80 为相似。
第19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5)
  这项研究的最终结果是B>A,即较之1973年实际答案与1982年回忆答案之间的相似性,1982年持有的实际观点与回忆中1973年的观点之间,相似性要更大一些。也就是说,人们回忆中的往昔模样,与自己过去的真实模样并不相似,而是更接近现在的自己。
  然而,参与这次实验的大部分人却认为,自己9年前的态度与现在的态度并没有太大差别。他们觉得,既然现在的自己支持的是保守派,那么9年前的自己应该也是站在保守派一边的;既然现在的自己支持的是自由派,那么9年前的自己声援的也应该是共和党。
  与之相似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无论时代怎样更迭,长者总是会责备年轻人没有礼貌、缺乏自制力,教授们也普遍会担心现在的学生不够上进。
  但事实上,这些责备与训诫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根据的。教授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们在评价学生时,脑海中会很自然地显现出自己学生时代的模样,并认为,当时的自己就与现在一样,一直未曾放松过学习、一直在秉持着认真的态度度过每一天、一直不曾浪费一丝时光。
  那些长者们的回忆同样如此。他们认为,小时的自己也与现在一样,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与自制力。他们将自己"近乎完美"的往日形象与现在的年轻人作比较,结果可想而知,年轻人当然要"更逊几筹"。
  站在这个角度上看,乔治·范伦特的一段话堪称是至理名言:"幼虫破茧成蝶以后,便会认为自己从始至终就是一只小蝴蝶。在成熟的过程中,所有人都让自己变成了骗子。"
  "我从来就没有这样做过"、"那时的我就没有这样做"---一旦这些话脱口而出,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就会因此而冻结,因为这些话根本就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表达。当自己在子女、在学生、在下属面前,想要说出"我那时没有这样做过"、"我像你这么大时就没有这样做"等一类话语时,请先扪心自问"以前的我果真如此吗?"人活于世,我们绝不能缺少这种处世智慧。
  抹杀过去
  "现在心态"不仅能将过去重塑成与现在大致相同的模样,必要之时,它也会制造出一个"过去与现在存在天壤之别"的假象。尤其是在人们经历过某种特定事件、由此对自己的发展及变化抱有很高期望的情况下,这种倾向表现得尤为明显。
  通常,一个人在结婚以后,会产生一种"一定要比婚前更懂事"的思想压力。如果结婚以后当真更懂事了,这就不会再有什么问题可言。然而,如果结婚以后依旧不懂事,人们又会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他们只能在回忆中,将婚前的自己想得一无是处。
第20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6)
  皈依某种宗教时,相同的心理机制也会产生作用。例如,基督教徒总是会说自己在信奉上帝以前,甚至连一只虫子都不如,并且坚信皈依以后,自己已经脱胎换骨获得了新生。就是这样,
  人们为了将现在的自己看做是"优胜者",宁愿将过去的自己看成是"傻瓜"。
  最早通过实验验证"抹杀过去"现象的人,是心理学家迈克尔·昆威和迈克尔·罗斯教授。[5]二人以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施了一种"学习技巧训练计划"。计划开始前,他们首先让每名大学生对自己具备的学习技巧进行了一番自我评价。待为期三周的训练计划结束以后,两位教授又让大学生们重新评价了他们现在的学习技巧,并要求他们回忆,计划开始前自己对当初的学习技巧是如何作出评价的。
  结果,学生们此时对于计划开始前自身学习技巧的评价,远比当时更为糟糕。这是因为他们太期望这次训练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技巧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提高,他们只有尽可能去贬低过去的自己。
  大学时期,我在做家教时也曾遇到过类似状况。当时,在我辅导的学生中,一些孩子的学习成绩确实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也有一些却丝毫不见起色。前者自然是皆大欢喜,而后者,无论是对于学生家长、作为老师的我、学生本人以及中介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处于这种尴尬的局面中,我们总是能够找到一种既可维持彼此面子,又能维护课外辅导正确性的妙策,即贬低学生在请家教以前的学习态度--"他以前在书桌前连30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至少能安静地学一个小时了"。事实上,如果能够以牺牲过去的方式,突出现在的自己,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样去做。
  与此相反,有时人们还会选择以夸大过去的方式,来抚慰自己现在的寒酸。离开拳坛的拳击手总是会回顾自己的全盛时期、回想自己斩获拳王金腰带的瞬间;当平凡的大学生再也无法听到别人称赞自己是"天才"时,他们回忆最多的,就是自己广受欢迎的高中时期。其实,"回顾荣耀"一事原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我们在回想的过程中总是会将过去比实际中更为夸张、更为美好地再现出来。
  退掉尖锐牙齿的我们,如今只能依靠回忆过去曾拥有多么尖利、多么强硬的牙齿,来保护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将过去的再现,想象得比实际中更为荣光。
第21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7)
  自传的秘密
  徐载弼在自传中,一直强调自己是1866年生人。但是,如果我们去查看他中状元时的1882年《国朝榜目》就会发现,他其实是1863年出生的。
  徐载弼说,自己当时的年龄在13~14岁之间,是当届年龄最小的状元。但根据李光麟教授的调查,他是在自己20岁时的1882年,在庆祝中宫病患好转的"别试文科"中,以丙科成绩摘得的探花。也就是说,他所说的"年龄最小的合格者"是事实,但他并不是状元。
  上面这段文字,引自历史学者朱镇五教授发表在《历史批评》上的论文之中。朱镇五教授以徐载弼的自传为例,指出许多历史名人在写回忆录或自传时,都有歪曲事实的现象。以下就是朱镇五教授最终做出的结论: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那些历史伟人的一生,是为了借此去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并将他们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正因如此,我们绝不能允许"制造神话"的现象在这里出现。
  自传并不是少数名人的专利,平凡的人们虽然没有将其编撰成书,但他们也在不断地"撰写"着自传。他们时常回顾自己的过去,从中抽取素材编造故事、记录故事,并将这些故事讲给自己的子女及后辈们听。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常常为了美化自己的历史而制造神话,一直不能摆脱那种"扭曲过去"的错误习惯。
  社会心理学者康达教授带领研究小组进行的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自传"会被"现在心态"歪曲到一定程度这一点。[7]研究人员将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一分为二,首先对其中一半说道"据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上获得成功",然后让参与者们回想自己的过去,并评价自己与别人交流时活泼与否、与陌生人初见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等。但他们对另一半参与者介绍的则是"性格内向的人在工作上更容易获得成功",随后又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结果,与接受"内向--成功"这一条件的参与者相比,接受"外向--成功"的参与者,明显对自己的社交性及外向性格,做出了更高评价。而且,在"初见陌生人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这项问题上,二者的作答情况依旧如此,当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回想能够
  表现自己社交性的事例时,"外向--成功"条件者想到的事例,远比"内向--成功"条件者想到的更多。
  我们的记忆就像是一只百宝箱,只要你现在需要什么,它就会毫不吝啬地给予你什么。当然,我并不是说要用怀疑态度,去看待一切传记或是自传,但我们有必要培养自己对比其他史料、参考资料真实性,摒弃武断认为书中记载一切属实的人生习惯。尤其是在我们每天都"记载"的自传中,更需要一种彻底贯彻批判精神的人生智慧。
第22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8)
  自己过去的样子,"很土"吗
  一些以公开当红艺人处女秀影照或视频为主题的节目,在韩国很受欢迎,那是因为他们过去的样子真的"很土"。20世纪90年代初,受"徐太志和孩子们"影响,一度流行起来的瓦楞帽和背带裤,在现在看来简直土得让人无法接受。再看看歌手全永录标志性的大黑框眼镜,现在看来,它又如何呢?但我敢保证,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徐太志还是全永录都不会觉得自己很土。如果十年以后,我们回顾自己现在的照片或是视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对自己土里土气的样子感到搞笑。事实上,以现在的心态去看过去的模样,"土"是必然的,但我们并不会去想"10年以后我将感觉自己现在的样子很土",也不会因此感到搞笑或是害怕。
  这种现象不仅仅体现在着装方面。现在,我们回顾古人的习惯或是制度,会感觉他们非常的野蛮、原始,但其实,这与以当前标准评价以往衣装会感到土气的道理,如出一辙。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如今的制度或是习惯,也会令后世子孙感到原始的事实,那么,就应该更加客观、更加包容地去评价我们的祖先。
  在对自己过去的所有评价中,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我们回想自己10年前的智力水平时,并不会因此感到羞愧或不安,或许是因为我们以前的智力水平与现在真的相差无几吧。我们为了拥有符合时代特色、不被流行所淘汰的外表,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对于具有与时俱进的智力所作出的努力,却少得可怜。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成为一名智者,就不要再看着自己10年前的土气模样枉作羞赧,而应仔细去想一想,自己现在的智力水平较之10年前,到底增长了多少?
  计划表的陷阱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做了一项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实验的37名大四学生,预测自己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用时会是多久,学生们给出的平均答案是33.9天。然而,在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的学生却只有30%。其实,发表论文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应该是55.5天。[8]"现在心态"无论是在对过去的回忆,还是在对未来的预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我们本身对于未来的预测就很不确定,我们很难说现在存在的东西,将来也一定会存在,也很难说现在不存在的东西将来也绝对不会存在。所以,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往往不会脱离当前观点太远。
第23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9)
  记得上小学时,每每放假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制定圆形计划表。现在想想,那些计划表的内容真的不太现实,甚至可以说成是搞笑之作。但至少在制订计划表的那一瞬间,我的态度的确很认真,而且还一直带着"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憧憬着自己一一做到的那一天。
  起床时间一般不会是计划中的6点,而是6点30分,6点起床,即便是在上学时我也很难做到,不过,我还是执著于制定那种不切实际的计划表。我将平时根本不做的"晨练",也像中药处方中必备的甘草一样写了进去;小学生读报纸吗?一般不会,但我像模像样地写进去了。当然,这里的确有一些必要的项目,如晨读等。就这样,每个假期我都会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去制定一份周密的计划表,甚至将所有时间接合的连一分钟误差都没有。
  可别说是三天,每次我的圆形计划都会在放假的第一天就失去光芒,最终成为上交假期作业时一并交给老师的装饰品。我想这种情形各位读者也一定深有体会吧?但不幸的是,我们在小学时期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还不够,甚至到了初中、高中,我们也一直在反复地做着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一直认为"这次只是意外",我们的"现在意志"一直在支配着大脑对于未来的想象。"制订计划错误"这种情况,直至我们进入大学时代依然没有停止。20世纪80年代,《vocabulary22000》、《vocabulary33000》两本词汇集曾在我国各大学府风靡一时。记得那时,我们每人几乎都会拥有这两本书。如果有谁能够熟记《22000》并进入《33000》阶段,他就会在同学中被视为"英语高手",甚至会被敬为"毅力不凡的韩国人"。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熟记《vocabulary22000》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依然记得,当时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学生们,每逢假期就会如同上小学时一样,满怀激情与希望地鏖战《vocabulary22000》。此时此刻,大家毫无例外地都会经历以下心理过程。·首先购买《vocabulary22000》,然后数一下一共有多少页。·按照假期天数,计算每天要看多少--计算一天要学习的页数。·脸上浮现出会心的微笑。"每天才2~3页,就这么点儿……"
  但不知为何,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单词书依然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还好,时间还算充裕,这一星期过后,开始将总页数重新分配到剩余日数中,再次计算每天要背诵的单词量。就这样,虽说确实实践了几天,但离预期计划却越来越远,不知不觉中,假期就这么虚度过去了。当下一假期来临时,心中又会去想"这次一定要做到",遂重拾激情再次挑战,但结果无非又是在重复上一假期的过程而已。周而复始,毕业典礼近在眼前……很遗憾,直至今日,《vocabulary22000》对于30~40岁的中年人而言,仍是一项未能完成的"心愿"。
第24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10)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意志力薄弱,而是我们在制订未来计划之初,严重受到了"现在意志"的影响。如果未来计划为"现在意志"所左右,那么我们就会只注重自己的主观意志及心态,认为坚强的意志、火热的激情、思想准备、对于过错的认识、对于"这次肯定会有所不同"的确信等"现在意志",必将一直持续下去,同时断定,现在不存在的东西,将来必然也不会存在。所以,过度疲劳、旅行、亲友的死亡、天气变化、必须要看的电影、与异性朋友之间的矛盾等无法预料、妨碍我们实践的因素,在我们憧憬未来之时,就不会被列入考虑之中。这与我们驾车驶入隧道时,只能看到隧道内部情况,而无法目睹外界状况的原理如出一辙。
  如果在预测未来之时,不想犯主观性错误(只考虑存在于自己内心的现在意志),我们就必须拥有能够考虑到各种因素的智慧,如现在虽不存在,但未来或许会存在的各类状况等。在做业务的时候,对于那些"乐观主义者(计划制定得过分乐观)"的话语,我们必须先挤出一点水分,为自己留下一份余地。
  难以预测的"明日感情"
  我们现在的选择与判断,针对的都是未来将要享受的事物。例如,在周三预定周五晚要看的电影;春季预定暑期的休假地;小时候预测并决定将来的职业;甚至死前还要定好死后的葬礼怎样举 行,等等。
  因此,以某种角度去衡量,可以说,我们的人生质量取决于我们预测未来的准确性。但令人懊恼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反复证明,我们对于未来的预测往往是不准确的。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假设有一个人中午刚刚吃过大酱汤(此人最喜欢吃的就是大酱汤),这时我们让他预定第二天的午餐食谱,他还会不会选择大酱汤呢?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概率非常之小。因为他会感觉"如果明天还吃大酱汤一定很'腻'",为了追求人生的妙趣--多样性,他有可能会点意大利面或是炒饭。
  但据研究表明,如果第二天该人继续吃大酱汤,这时他的满足感才是最大的。这是因为在第二天中午以前,我们还需要吃两顿饭(今晚晚餐与明早早餐),所以即使翌日午餐依旧是大酱汤,也算不上是连续吃着同样的食物。可为什么人们不去选择能够带给自己最大满足的项目呢?其原因在于,我们无法正确评估未来的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无法正确预算未来的24小时。我们的预算会使今、明两日间的24小时缩水,会让人感觉它非常的"短"。这是因为我们在想象的过程中,将未来24小时内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不由自主地排除掉了,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感觉今、明两日的午餐像是连在一起的一般,为了不使自己连续吃着相同的食物,所以人们很自然地做出了其他选择。
第25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11)
  但事实上,在未来的24小时之内,我们至少还要再吃两顿饭,其间或许又要吃些零食,也许还会去喝酒,去开会、去见朋友,也有可能经历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在我们此刻的预测中,未来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这些详细事件,都被我们直接省略掉了,所以感觉上,现在与未来就好像是连续发生的一样。
  现在马上打开冰箱你会发现,冰箱里仍然存有买来后一次都未用过的调料或是食材原料。而且,越是习惯在周末一次性购买一周所需的家庭,这样的存货越多。这是因为主妇在购物之初,已然秉持着"即使很喜欢,也不能一直吃一样"的想法,预先定下了一周的食谱,所以她们买回来的食材原料一定也是多种多样的。但真到了做饭的时候,她们就会以家人平时的喜好为主来准备食物,因而那些大胆买来的特殊调料及食材原料,就会被锁入深宫、备受冷落。
  因此我要奉劝广大读者朋友,面对未来之事时,一定要以通常"我最喜欢的"为选择标准。请切记一点,反复选择钟爱之物,远比选择一份多样混合的礼物套装更容易使我们快乐不已、更容易使我们获得满足。当然,不能不说,多样性的确是人生的妙趣所在,但要知道,想要真正的享受多样性,握准时机也很重要。在生活之中,我们需要这种智慧。
  套装礼物为什么卖得好
  慰问病人时,我们常带的礼物之一就是水果篮。在我们的意识中,果篮中盛有各种各样的水果,看上去既好看又好吃,因此对于病人的身体应该也会大有帮助。但我们为自己买水果时,却很少有人会去买果篮,除非是有特别兴趣的人,否则大家都只会买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来品尝。
  经笔者研究发现,较之为自己购买物品,人们在为他人购买礼物时,更倾向于多样性。因为他们推测,如果反复赠送一样东西,别人会比自己更快地出现"厌倦心理"。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人们预测,自己连续5天吃某一钟爱的特定零食时,满足度会怎样,同样,别人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度又将如何。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实验参与者预测,即使彼此吃的都是自己最喜爱的食物,但在连续吃很多次的情况下,他人一定会比自己先感到"腻"。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在对他人"未来时间"做出预测时,缩水现象会更严重。诚然,虽然人们在预测自己的未来时,也会排除很多因素,但与预测他人未来相比,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事实上,想象别人在未来24小时内将要经历怎样的事情、或是产生怎样的情绪,这一点非常困难,因此人们对他人的未来24小时做出的评估,其缩水程度往往会更大,相应的,买礼物时坠入多样性诱惑的概率也就大大提高了。多数礼品都以"套装"为卖点,原因就在于此。
第26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12)
  每逢节日或父母的生日,最令人为之苦恼的事情就是--这次该送什么礼物呢?除非父母事先告知我们自己想要什么,否则子女们无一例外地,都会为此大费脑筋。这时人们也许都在想"送什么才能既让他喜欢,又与上次不重样呢?"就这样,人们在买新年礼物的时候,总是希望准备有别于中秋的物品,送圣诞礼物或生日礼物的时候同样如此。
  尽管春节与中秋之间,已然相隔5个月之久,但在我们脑海中,它就像连续发生的一样。所以我们会认定"上次中秋已经送了排骨,如果这次还送,人家一定会感到腻"。事实上,两个节日间距数月,父母是不会像子女想象中那样,对相同礼物感到厌烦的。在那几个月中,父母身上发生了多少事?又吃了多少种食物呢?在我们的意识中,排骨似乎是在连着顿吃,可要知道,那已经是6个月以前的事情了。
  心理免疫系统
  在我们预测未来时,能够产生作用的不仅是现存因素,那些此时并不存在的因素同样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这种因素中,占据绝对地位的就是,面对否定事件时启动的心理免疫系统。事实上,正如身患疾病时,身体为了自我保护会启动免疫系统一样,在我们的心理中,其实也存在着一种免疫系统。一旦我们受到强大压力的侵扰,这种心理免疫系统就会高速转动起来,随之给予我们一种意想不到的、能够独自解决问题的力量。但是,在尚未达到那种状态的时候,我们往往只会考虑未来可能受到的压力,却不会想到有心理免疫系统为我们撑腰,所以经常会过高地估算消极事件所带来的冲击。
  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与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吉姆·威尔森,是"情感预见"这一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这两位教授在实验中要求参与者预测,倘若自己现在与恋人分手,那么"悲惨生活"将会持续多久。同时,他们又以真正的失恋者为实验对象,让对方报告,自己现在有多幸福或是有多悲惨。结果表明,想象分手的人们一致预测到,自己的"悲惨生活"必将持续很长时间,但事实上,真正经历分手打击的人,他们找回快乐的用时,要比想象者预测的时间短很多。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在于,一旦我们身受失恋打击,心理免疫系统就会自动展开各种活动。它首先会促使我们在心中指责对方,接下来又会引导我们安慰自己"自始至终与她就毫无缘分可言",甚至还会告诉我们"这只是为了遇到更好的缘分而必须经历的过程"。不仅如此,为了尽快治愈失恋所带来的创伤,有的人会投身宗教、有的人会重新培养兴趣、有些人会大胆地改变自己的发型,而这一切都源于心理免疫系统的卓越活动。这些行为虽然会令人感到些许意外,但借此,我们确实能够从失恋的阴霾中很快脱离出来。不过此时此刻,我们在预想中并没有将心理免疫系统的存在及其活动考虑进去,
第27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13)
  所以对于与恋人分手后的伤心程度,我们往往会预测得过于严重。
  如果在大学比赛中败给对手;如果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在选举中落马;如果没能通过晋升审查……面对这些,人们势必会灰心丧气。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很快走出失败的阴影。
  想改变发型却不敢付诸行动的人,通常都是对发型改变后投向自己的目光感到忌讳,由于事先就感到畏惧,所以他们连做都没做就选择了放弃。但事实又会怎样呢?减掉飘飘长发以后,虽然最初会因为别人的目光而劳神费心,但数日之后不就很快适应了吗?暗恋一个人却又不敢告白的人,往往是因为害怕对方拒绝、害怕自己会丢面子。可是,纵然受到了拒绝,我们不是依然心中会想"幸亏我说出来了"、"和我心目中的理想对象还是有差距的",很快就将创伤丢到九霄云外了吗?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觉得很重要的东西也会变得渺小。
  总结第四章
  站在由各种已有"结果"造成的现在,我们将"过去"看成是一个能够预测的所在。所以我们一直错误地认为,如果能够回到过去,就能够早点发现并提拔人才,在分配任务时,就能够人尽其才,使比赛走向胜利。同时,我们又得出了一个看似正确的结论--现在乃是由过去衍生出来的。
  对于过去的这种自信,可以说是现在所造就的祝福,同时它也是一种陷阱。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过去"只有站在"现在"这个角度上看,才会有序可寻,我们就不会时常嚷嚷"我早知道会这样",借以夸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不会再犯将愚蠢合理化的低级错误。
  在"现在意志"充斥其中的现在,我们将未来看得比实际中乐观得多。我们充满斗志,我们认为未来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计划顺利展开,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诚然,以积极的目光看待未来,这种心理素质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但要知道,正视自己对于未来的美丽错觉,也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智慧。
第28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1)
  第五章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
  "名字",就是左右你心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领域中,受名字影响最大的就是钱。
  如果能够记住一个单纯的原理--给钱冠以不同的名称,其用法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即便没有成为大富翁,至少也能成为拥有智慧的富人。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经济学家们称作是一种"异变"。理由是,其得主之一--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并不是经济学家,而是一位心理学家。那么,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为何会捧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呢?答案也许会有些出人意料,事实上,正是他对于心态的研究成就了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由于卡尼曼"将心理学研究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尤其是在有关不确定情形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方面。"
  传统经济学一直以"假设人们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为出发点,因此,当被问及"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时,你的答案应该是很明确的。
  例如,无论别人问你"苹果和橙子之间更喜欢哪个",还是"更讨厌哪个",你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才对。如果前者的答案是苹果,那么后者的答案就应该是橙子。再比如,无论某种月刊的订购价是"12万韩元/年"还是"1万韩元/月",人们都会做出同样的订购决定。就是说,如果感觉12万韩元/年的订购价太贵,进而放弃了订购,那么也不会因为感觉1万韩元/月便宜,而选择订购。
  表面看去,这种分析似乎合情合理,但卡尼曼教授的研究证明,它是错误的。卡尼曼教授在反复实验以后得出结论,人们在经济方面的选择,会随着心态变化而变化。这项心态研究最终得到了学
  术界的一致认可,为他斩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添上了重重的一笔。而左右心态的因素之一,就是名字。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意向去命名一切,再以名字来判断世界。对某人的命名是"恐怖分子"还是"自由之神",在本质上都会引发不同的行为产生。例如,支持堕胎的人称,这是"选择的权利",但反对堕胎的人则称,它是"生命的权利"。在这之中,一个很典型的事例,就是人们对于希拉里·克林顿的支持度。人们在称她为"希拉里·克林顿",和添加婚前名字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时,态度上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根据CNN在2006年4月进行的舆论调查,称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时的舆论,比称希拉里·克林顿时更为友好。但我并不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究竟何在)。
  那么,在众多领域中,受名字影响最深的又是什么呢?它就是钱。
  外财
  在市场经济中有一个重要的事实--"钱没有名字"。假设我们在超市中以一万韩元的价格购买一套礼品装饮品,如果这笔开销是从"工资卡"中直接取出的,它的价值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万元;但如果是在书中捡到的"外财",那么,它的价值在我们心中就只能 按5千元来计算。当然,这种事情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
  不过,人们确实习惯于以钱的来源为钱命名,并根据名称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花法。特别是当钱被贴上"外财"这一名称以后,在"原本也没有"这一心态的作用下,这笔钱很快就会被花光。
  下面这个故事似乎带点传奇色彩,但它却很形象地向我们反映出了钱被冠以"外财"这一名称的瞬间,会变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容易出手。
第29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2)
  一对新婚夫妻为小过赌瘾,带着1000美元进入了酒店内设的卡斯诺赌场。数小时过后,这1000美元已然全部易主,夫妻二人虽然还想再玩,但终究拒绝诱惑回到了酒店的房间中。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自制力感到满足吧。
  新娘洗澡时,新郎无精打采地坐在床边,就在此时,他突然发现了5美元的卡西诺筹码。对!这是刚刚留下的"纪念品"。17!这里竟然有个17!新郎手捏着这枚筹码,目光完全被上面的数字所吸引了。"这一定是个好兆头!"这样想着,新郎背着妻子再次来到了赌场。进入赌场以后,新郎首先选了个轮盘游戏,并将手中的5美元全部压在了"17"上。天啊,球真的进了17,新郎乍一出手钱就翻了35倍,5美元变成了175美元。于是,新郎又把这175美元全部压在了17上。不会吧!球又滚进去了,新郎的钱又变成了6125美元。如此反复几次以后,小小的5元钱,摇身一变已然成为近750万美元的巨款。新郎原打算将这些钱再全部压在"17"上,这时卡西诺经理走过来,郑重说道:"对不起先生,现在现金已经不足,希望您能到此为止。"其实,新郎应该在这个时候就停下来,但那一瞬间,新郎实在无法抑制住自己的冲动,他想试验一下,幸运女神是否会一直站在自己的身边。于是,新郎乘坐的士去了更大的卡西诺赌场,在那,他又一次将所有的钱赌在了"17"上。??球惊人地滚进了"17"!这次,新郎拿到了近2.62亿美元的巨款。这一次新郎真的应该停下来了,可是他还在试,他又赌了一把。不知是不是命运在捉弄他,球毫不客气地落在了"18"上,新郎一下子输光了赢来的所有钱。输光2.62亿美元的新郎回到酒店后,妻子问他:"你去了哪里?"新郎回答"去了卡西诺赌场"。当妻子继续追问结果时,他无精打采地回答:"嗯,还不错,才输了5美元。"
  如果是自己不辞劳苦赚回来的薪水,新郎绝不会用它继续这种无理的赌博。他之所以在输掉那2.62亿美元以后认为自己只输了5美元,是因为他觉得除了作为本金的5美元以外,其余的钱都是外财。可事实上,新郎输掉的钱共计是2.62亿美元,而绝不是他所说的5美元。
  很久以前借给别人、在已然忘记之时还回来的钱,整理衣柜时找到的钱,在睡眠账户里发现的钱,捡到的钱,奖金等等,这些钱带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发了横财一般--痒、酥、麻……但同时又都不会存留很久,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外财"。
第30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3)
  要想拥有智能型经济生活,就应从拒绝为"钱"取名开始,尤其是"外财"这一名称,我们要坚决躲避。但是,如果"外财"在我们的意识中已经挥之不去,那么,不妨按照社会心理学者托马斯·季洛维奇的建议来做做看。"将外财存入银行,就存两个星期。"
  钱存放在银行的这段期间,就会自然从"外财"变为"存款",经历一次"心中洗钱"以后,无须怎样坚决的努力,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珍惜那些钱。
  小财
  同样不够智慧、其程度与外财不相伯仲的名字就是"小财"。"小财"是指那些数额较小的资金,从被贴上"小财"之名起,这笔钱就很难逃脱被轻易消费的命运了。
  我的家人常去某一教堂,那里的教父每逢月末都会向教徒们推荐宣传冥想用的月刊,这时他总是会说:"将买一杯咖啡的钱节省下来,就能买到这本书。"
  事实上,即使他不这么说,虔诚的教徒同样也会去购买此书,因为他们有着虔诚的信念。但相对于我们这种"表面上的教徒"而言,"只是一杯咖啡的钱"确实会令我们心有所动,这就如同36000元/年与3000/月虽是同一个意思,但带给人的感觉却有所不同一般。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会给我们带来两种不同的心态。购买心态在受到月订购价的刺激以后,我们就会将这笔钱看成是微不足道的小钱,就会把它当作小财对待。
  很自然地,喜欢喝星巴克咖啡的人与喜欢坐出租车的人都会这样想--"省下一杯咖啡的钱就可以了"、"做一天地铁就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月刊一年的总价是相同的,但若把这个价格以月份为单位重新进行组织,人们就会将这笔支出与意识中的小支出作比较,认为它是一种小财。
  事实上,确有一项报告证实,较之出示年订购价,出示每本单价能够提高10%~40%的订购率。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杂志选择出示每本单价,而不是年订购价,其原因就在于此。采用相同原理进行促销的还有近期的健康保险广告,这些广告中经常会出现"一天**元,就能摆脱所有的担心"等说辞。因为保险机构知道,如果人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健康保险的总额,势必会觉得这是"一大笔钱",会因此产生一些负担;但如果把这一价格以"日"为单位,重新组织、展示的话,人们就会认为这只是一笔"小财",只是在自动售货机上买一杯咖啡的钱而已。
第31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4)
  通过哈佛大学教授约翰·古维尔的研究,我们就能真实感受到这种"小财心态"(在销售学中叫做"Pennies-A-Day"技法)的影响力。[3]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们回答:假设公司准备为某救护队捐款,你愿意捐一年吗?同时他们将参与者分成两组,并向他们各自展示了一种条件:其一,年捐款30万韩元;其二,每日 捐款850韩元。
  那么,究竟哪种条件下的参与者会更多呢?结果显示,在"年总额心态"条件下,只有30%的人表示愿意捐款;而在"日心态"条件下(即小财心态条件),则有52%的人表示了捐款意向。难道说,日心态条件与年心态条件下的参与者相比,要善良很多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他们的小财心态被激发了出来,从而引导着他们去做好事罢了。由此可见,有时要做善行,仅凭善良的意志是不够的,那种能够引导你更容易去做善事的心态也是必要的。
  就是这样,小财心态有时会引导我们从善,有时也会引导我们进行意外消费。例如,某周刊杂志创刊之初,为激发读者购买欲望,向公众表示:为庆祝本刊诞世,希望读者能够依据自身意愿对周刊定价做出提议。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当你被问及"每本(也就是每周)定价为多少,才会有勇气订阅"时,你会写多少?而问及年订阅价时,你又会写多少?
  如果心态无足轻重,如果在你心中已经认定了"一年的订购价",那么无论引导你进入何种心态,你都会写下相同的价格。也就是说,如果你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1000韩元/本,那么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应该是52000韩元/年(1000韩元×52周)。但事实上,我们的答案却与此大相径庭。
  研究结果表明,以年订阅价为标准计算,人们在被问及每本(每周)订阅价时写出的价格,几乎是年订阅价的两倍之多。换而言之,就是说,如果他们写下的当年订阅价为52000元(换算为每本单价则是1000韩元/本),那么每本单价他们就会写成2000韩元(换算成年订阅价是2000韩元×52周=104000韩元)。这是因为,"每本心态条件"诱发了小财心态的产生,使人们认为"一周2000韩元,也就相当于一杯咖啡的价格",从而很自然地写出了这一价格。
  因此,那些巧舌如簧的销售员,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激发消费者们的小财心态。信用卡分期付款式销售,利用的就是这一原理。面对这种现象,若想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我们必须具备"将小财心态转换为总额心态"的人生智慧。
第32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5)
  一向认为一包烟无非才2000韩元的人们,此时应该认真想一想,自己一年的烟钱共计会有多少;一周购买三四张彩票的人,是否也应该计算一下,自己一年内或是今后五年中,每周买彩票的钱加起来又会是多少。
  为期5年的"交通安全分担金退还申请"已于2007年1月2日正式结束,但占据总金额比例45%的582亿韩元,却因无人领取最后被收入国库。也就是说,在总返还额1267亿韩元(3300万名)中,仅有685亿韩元(1700万名)办理了领取申请。
  所谓交通安全分担金即是一种准税金。当时政府规定:如持有两类驾照,应按新法规在领取或更新驾照时缴纳为期9年的分担金(5400元/每年);驾驶计程车的人应在年检时,缴纳为期4年的分担金(19200元/年)。该制度已于2001年12月30日宣告废除,政府为此发表声明--至2002年12月30为止,将为办理申请的领取人返还分担金。届时,依据个人条件的不同,每人可领取4000~19200元不等的分担金。
  此后,因"纳税人联盟"以"宣传不足"为由,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政府遂将返还期延长,但即便如此,仍有1600万人没有办理领取申请。或许你也认为,这与政府宣传不足存在很大关系,但与之相比更为根本的原因是,在所有国民的意识中这只是个"小 财"而已。
  我们再来想一想,自觉缴纳同学会备用金,与利用"一次性自动转账"(转账后也可以取消),这两种情况,哪一个会收到更多的备用金呢?答案显而易见,自然是后者。然而有趣的是,一些会员虽然在缴费时百般拖延,但一旦进入自动转账模式,对于转账后退还的部分备用金,领取得却也并不积极,这是因为这点钱在他们眼里只是"小财"而已。因此,聪明的同学会负责人,总是会先利用自动转账收取备用金,然后再将部分费用返还给有意领取的会员。
  当然,将钱称之为"小财"的习惯也未必都是不可取的。只要我们能够聪明、合理地利用小财,同样可以带给自己一个"长久的满意"。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有意义的事情时,如果能以"一生一次"的心态,将那笔钱看得轻一些,或许我们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去年,我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带家人前去旅行。虽然对于并不富裕的我们而言,"旅行"似乎有些奢侈,但在决定性的瞬间,那种"或许一辈子也很难有这种旅行"的想法突然提醒了我--与一年的家庭支出相比,旅行费用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并不是负担不起的费用。就这样,在导入所谓"一生一次"的长期心态以后,钱的分量一下子就减轻了许多。我和家人们尽情地享受了那次旅行,迄今为止,每每忆及,我都会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兴奋不已。
第33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6)
  人生在世,不免会有许多因条件限制一直拖延或未能做到的事情。这大部分是因为人们在以短期心态看世界,他们认为"每月维持家计已经很困难了,哪有余力再去奢华"、"勉勉强强能够自理,哪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其实不然,如果我们能够确定它的确有意义、的确有价值,那么就要以"一生一次"的长期心态,去看待这笔可能会为自己带来经济负担的费用支出,要利用这种智慧将它转型为"小财"。试想,如果有一个孩子因饥饿即将夭折,我们要不要拿出钱来救他呢?以"一生一次"的观点来看,你是不是认为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钱而已?是的,这种转换心态的智慧,正是我们创造多彩生活的一种便捷手段。
  原始价格
  "小财"这一名称,并不都是针对零钱、碎钱而言的,被大家视为"小财"的100韩元,依据不同情况,也有可能成为"大钱"。卡尼曼教授及其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教授于1981年发表的研究结果,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下述问题,正是自该实验中整理、改编而出,读者若有兴趣,不妨一起来回答一下。
  【状况A】
  你为购买电视机来到商场,虽然目标已经锁定,但它的售价--100万韩元却高于你心中的理想价位。正在苦恼之时,商场销售人员向你建议"另有一家商场在搞特价活动,相同的物品要比这里便宜3万元,不过距这里有一个小时的车程。"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为省这3万韩元,驱车前往该商场。
  【状况B】
  你为购买计算器来到商场,虽然目标已经锁定,但它的售价--5万韩元却高于你心中的理想价位。正在苦恼之时,商场销售人员向你建议"另有一家商场在搞特价活动,相同的物品要比这里便宜3万元,不过距这里有一个小时的车程。"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为省这3万韩元,驱车前往该商场。
  面对上述问题,大部分人表示--购买售价100万韩元的电视机时,不会为了省3万韩元驱车一个小时,但为了省3万韩元买计算器,可以开车前往该处。甚至,有些人为了使自己的选择看上去更加合理化,还在鼓吹自己的经济学理论--购买100万韩元的电视机,为了省小小的3万韩元就要开一个小时的车,这不仅会浪费油钱、劳动力,而且开车时还有可能会出现事故、意料之外的费用支出,所以这绝对是个不合理的选择。但在购买原价5万韩元的计算器时,他们的想法则又有所不同了。他们认为,3万韩元已经是"不小的一笔钱"了,原价5万韩元的计算器只花了2万韩元就能买到手中,甚至可以说还挣了3万韩元呢!并一再强调"有人会白给你3万韩元吗?"
第34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7)
  但事实上,二者节省下来的金额是相同的--3万韩元。如果你在经济上确实是一个有理性的人,那么这两种情况下,就都应该前往特价卖场去购买,或者是表现出自己"一贯"的反应--两种情况下都不去。我们认为买计算器时节省下来的3万韩元是宝贵的,但要知道,没有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曾指出,购买电器节省下来的3万韩元就没有前者宝贵。同样,买豆芽时砍下的100韩元,与购买数十万韩元的高档商品砍下的100韩元,也并不存在什么区别。"买豆芽时砍价的人具有绝对的节约精神,买高档商品砍价的人就是小气"--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说明你已经走进了误区。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又都会选择这样去做呢?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钱的价值并不是用绝对金额来衡量的,他们受到了"原价"这一名字的迷惑,在以相对价值来掌握金钱关系。所以在购买计算器时,他们感觉在5万韩元中省下3万韩元(60%),相对来说已经省了很多;而在买电视机时,因为100万韩元中省下的3万韩元,只占了总额的3%,所以他们就会认为"并没有省下什么(也就是说这只是小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大部分人在促销期间会冲动购物,就是因为他们陷入了"原价"的名字陷阱。一般情况下,当人们以20万韩元买到所谓原价50万韩元的物品时,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挣了30万韩元。而且一回到家就会向丈夫或老婆炫耀:"你知道这个多少钱吗?"那样子,就像自己真的赚了很多一样。但事实上,你并没有赚到30万,只不过是花了20万而已。读者不妨想想,难道购物后,你的存折中会多出30万韩元吗?可以肯定,这样的奇迹绝不会发生。然而,愚蠢的消费者还是会为了寻找原价标签而徘徊在商品四周,也正因如此,聪明的商人大多会在打折商品上标明原价。
  真正智慧的富翁,看重的是金钱的绝对金额,他们拒绝在相对比较的情况下,将钱定义为"小财",虽然他们身家数亿,但同样会珍惜每一个"小小"的100元。可持有"相对心态"的人却与此完全不同,他们在买豆芽时,会将100韩元看得很重,但在购买价值10万韩元的物品时,则会认为这100元根本微不足道,如果此时提议给他们优惠100元,他们甚至还会为此感到不快。
  文化消费费用
  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去游乐园玩耍,并花5000元为他买了一个纪念品娃娃(孩子对此期盼已久)。看到孩子满脸洋溢着快乐,我心里也觉得美滋滋的。但不幸的是,中途,孩子却不知将娃娃丢在了哪里。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他想再买一个同样的娃娃),我却一口回绝道:"买这种娃娃干吗要花1万元呢。"不过,为了哄孩子开心,我还是带着他高高兴兴地去吃了比萨饼(买比萨饼的钱要比娃娃更贵)。第35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8)
  大家可能都经历过这种事情吧?为什么在这种状况下,笔者会拒绝以买娃娃的名义再次支付5000韩元,却带着孩子去吃了更贵的比萨饼呢?其答案就在于"名字"。
  我们来看看以下两种状况。
  【状况A】
  假设你以5万韩元的价格买来一张音乐话剧门票(一直就想一睹为快),但在剧场入口处确认门票时,却发现门票在途中不小心丢失了。现在,剧场中还有剩余座位,而你钱包中的钱也够买一张门票,那么你会为此再花5万韩元吗?
  【状况B】
  一场我们期盼已久的话剧即将上映,为此我们来到了剧场。但当我们打开钱包准备买票时,却发现途中丢失了5万韩元。现在,剧场还有剩余座位,而钱包中的钱也够买一张门票,那么你会为此再花5万韩元吗?
  面对A和B,哪种情况下你会选择重新购买门票呢?据行动经济学研究,大部分人遇到A这种情况,都会为是否重新购买门票而犹豫不决,但面对B时,则会痛快地掏出钱来再买一张。我想,读者朋友们可能也不例外吧。[5]事实上,无论我们遇到的是A还是B,若重新购买门票,所支付的费用是完全相同的(5万韩元)。如果说有差异,那就是--A是因丢失了一张门票,所以购买两次门票,花费了10万韩元;而B则是因为丢了5万现金,又用剩余的5万买了门票,所以共计花费了10万韩元。然而,虽然二者支付的绝对金钱数额是相同的,但却会引发心理上的极大差异。
  倘若是A这种情况,人们会以"文化消费"或"音乐话剧门票费"的名义,去看待这10万元消费。于是便会责备自己"一张音乐话剧门票居然花了10万元",并就此犹豫不决起来。
  但B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因为丢失的5万元并不会被视为"文化消费",而是"生活费"。所以人们不会去想"一张门票就花了10万元",只会认为"花5万元买了一张音乐话剧门票而已"。也就是说,人们在心理上将"丢失了5万元生活费"与"支付了5万元文化消费"彻底分离开了。
  客观上,同样是支出了10万元,可这些支出是被划分在两个不同名义中,还是相同名义,将决定着金钱的开支。如果看演出对自己很有意义,会让自己觉得很幸福,那么即使丢了门票,也要当做丢失的是现金,这才是饱含智慧的消费心态。
  一次性门票与套票
  高中同学H君与S君,在休假期间(4天3夜)来到了滑雪场。因为下班时间有所不同,到达滑雪场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因此二人各自购买了日后4天使用的上山吊椅票。H军买的是4天用套票(X图),而S君买的则是4张每日用上山吊椅票(Y图)。当然,二人最终的消费总价是相同的。
第36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9)
  在享受了三天疯狂的滑雪刺激及快感以后,当夜天气突转,下起了雨来。而且由于已经到了休假的最后一天,所以他们喝酒到很晚,才各自休息。第二天,雪场状况还算可以,但对于滑雪而言,却并不是最好的条件。同去的同学N君提议"既然天气不太好,而且大家也都有些疲惫,不如早点吃完午饭,避开车流高峰,回到首尔吧。"
  H君和S君都非常喜欢滑雪,而且昨晚同样喝了过量的酒,因此身体状况也相差无几。试想,这种状态下,二人谁会更执著于滑 雪?谁会更心疼已支付的钱呢?
  如果非说二人存在区别,那就只是上山吊椅票在物理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即,一份是套票,一份是4张单票。若是果真喜欢滑雪,一定不会在意这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差距。但恰恰就是这点差距,却使两人产生了不同的心态。其结果是:较之购买套票的H君,购买日票的S君会更执著于最后一天的滑雪。
  我们来看一下研究该主题的梭曼与哥维利教授是如何解释的。[6]购日票的S君情况如下:首先假设一张票的价格为3万元,乘坐上山吊椅时S君每天使用一张,最后一天他手中仍持有一张未使用。由S君的情况可以得出下述公式---"一张票=一天上山吊椅使用权=3万元"。由于人们习惯于将自己所受的服务与有关价位连
  接在一起(以上称coupled),S君如果第二天不去滑雪,便会剩下一张票,这样他会强烈感到是自己浪费了这3万元。
  但是,支付12万元购买4天套票的S君,情况则有所不同了。他没有"使用一次要消费多少"的物理凭证。因为不很清楚自己得到的服务与与之匹配的金钱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以上称de鄄coupled),所以即使最后一天不去滑雪,他也不会去想相对浪费了多少。只会认为自己在以12万元的价格,充分享受了三天而已。
  购买过旅游套票(提供餐饮、住宿、机票、观光游览各项服务),却因中途更改路程而错过用餐时间,或放弃部分观光行程的人,对此应该会有同感。然而那些购买联票的人,因为自己手中持有各种相关票据,所以放弃任何一个,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很可惜的。相反,购买套票的人却很容易会想"已经以这个价位换来充分的享受了",所以他们并不会在乎放弃其中的一两个。
  如果你办理了健身月卡却不经常使用,请马上到健身中心将其换成30张单票。我们不能坚持前往健身中心,除了与自己的意志力有关之外,也因为它是套票,所以漏掉几次也不会在乎。
第37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10)
  韩币和美元
  以厘米计算笔者身高为174厘米,但如果以英尺来计算则是5.7英尺左右。因为计量单位不同,所以当使用厘米时会出现"174"这一个大数字,而使用英尺时就会出"5.7"这个小数字。虽然这两个数字代表的分明是同一高度,可如果因为觉得5.7这个数字太小,不能感到满足,而将自己的身高说成为174英尺,那就一定会被别人拿来当作笑柄。
  钱亦如此,钱也有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之分。20世纪80年代的1000元与21世纪的1000元,虽然名义价值相同,但实际价值却不同。而且,随着每个国家使用货币基本单位的变化,也有可能出现名义价值变大或变小,而实际价值依然相同的情况。以1美元兑换1000韩元(为方便计算)为例,虽然两币种的面值1与1000看上去有很大差距,但其实际价值却是相同的。所以,就像计算身高时如果认为174厘米高,就不能说5.7英尺矮一样,如果花"1万韩币"买东西时感觉到贵,就不应该认为花"10美元"买东西便宜。
  那么,假设你正在免税店准备购买高级领带,面对两个标价--200美元、20万韩元,你认为自己会在哪一个免税店中更犹豫呢?
  研究结果证实,在用韩币进行购买的情况下,人们犹豫的可能性较高。即,人们面对基本单位价值高,而实际金额看上去很少的情况时,往往不会犹豫。也就是说,人们在面对美元标价时,很容易产生"仅仅是200美元"的想法,这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名义数字"200"的影响。那么,当人们面对基本单位小而表面数字大的情况时,也就是在使用韩币时,又会表现出怎样的心态呢?是的,他们会认为这20万韩元是很大的一笔数目。200美元与20万韩元虽然在实际价值上是相同的,但金钱价值的体现--基本单位的不同,将会促使人们对等额金钱产生出这种心理上的差异。
  如果读者朋友感觉这一事例缺乏真实感,那么我们再来做一项假设。假设是以罗马尼亚货币购买同样的领带,1美元可兑换2.45万列伊,因此购买200美元的领带就要支付490万列伊左右。纵然我们知道钱的实际价值是相同的,可是谁又会轻松甩出490万列伊去购买一条领带呢?因为金钱单位决定着人们看待钱的心态。
  如果海外旅行之时,能够依照目标国家金钱单位的大小,去改变开销,就不会再在旅行回来之后,为信用卡结账日的到来而心惊胆战了。如果感觉这样多少有些麻烦,那么不妨在海外购物时,以基本单位实际价值小的货币来结算,就像在仁川机场的免税店那样,要支付韩币而不是美金,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38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11)
  信用卡与积分
  在有关钱的心态方面,钱的物理形态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信用卡只是塑料材质的小长方形卡片,但是它与现金同样具有支付功能。虽然支出时期要略有延迟,这一点与现金有所不同,但是信用卡显然也是钱。我们是在用现金支付信用卡的还款额,而不是塑料不是吗?可是为什么人们一拿到信用卡,就会为"认真工作的您!尽情享受吧!"所诱惑呢?
  有这样一个实验,在美国一家餐厅,以一周为期,随意抽查135名客人的结账记录,看看他们选择的结账方式是信用卡还是现金,调查他们给服务员的小费金额是多少,[8]并要记录一同就餐的人数及消费总额。然后再将消费金额相差无几的餐桌划分出来,比较他们给服务员的小费数额。结果发现,信用卡结账者给出的小费要多于现金结账者,现金结账者给的小费占消费总额的14.95%,而126信用卡结账者给的小费,则达到了总餐费的16.95%。
  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让参与者品鉴几样商品,然后评估一下,自己会愿意支付多少金额购买这些商品。实验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环节,即第一组参与者品鉴物品时,在摆放物品的桌面上附加了印有信用卡标识的标志物;但在第二组中却没有这一项。结果显示,看到信用卡标识的参与者较之后者,其所给出的支付金额明显要更多一些。举例说明,受信用卡标识影响,前者愿意给出的男款毛衣平均价为20.64美元,而后者(未受信用卡标识影响)则只有13.91美元;同样,在面对烤面包机时,两者给出的价格比例为67.33/21.50,差异要更大一些。
  也就是说,金钱形态能够改变支出规模。因为我们心中存有"信用卡=消费"的强烈意识,所以几乎一看到信用卡就会引发消费行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研究结果。
  如果说信用卡是金钱的另外一种物理形态,那么,各种积分、得分俨然与这种物理形态无缘。它只存在概念上的"数字",并没有纸币、硬币或塑料的具体形状。但是要知道,在某些特定时候,积分也能够起到与现金相同的作用。
  但是,人们使用概念型的积分要比使用物理形态的现金更容易耗费,这样看来,积分似乎真的没有现金那般有价值。也许正因如此,很少有人会将积分计入总资产中。我们在西餐厅与朋友就餐时,倘若自己被要求结账,就会显得有些犹豫,但如果让自己出对等积分,则会欣然同意。而且,大多情况下,同行的朋友也不会去想应该减免那个用积分支付餐费的朋友的餐费,因为无论是使用积分的人,还是共同受惠的人,都不会把积分当作是钱。
  "光有钱而没有理想的人只会堕落。"--陀思妥耶夫斯基
  近期像流行歌曲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并令人为之感到心焦的新潮之一,就是对于理财的过分强调。如今,不仅是上班族,就连大学生们也都开始为理财而疯狂。当然,对于理财及其相关知识的关注确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我认为,首先探索决定我们消费的心理习惯,才更为迫切。因为,理财为我们带来的是财富,但对心理习惯的学习则会为我们带来智慧。
  总结第五章
  在第五章中,我们了解了为钱取名字--"名字心态"的危险性。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个单纯的原理--理性消费应从不为钱取名字开始,请切记--钱没有"外财"之名,也没有钱的名字是"反正是个没有的钱"或"反正是要花掉的钱",任何时刻都一定不要产生"反正有没有这笔钱都能活下去"的想法。仅凭恪守这几点,你就足以成为经济上的智者了。
第39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1)
  第6章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
  有一种能力,无论在任何心态的提示下,都能做出相同的决定,这就是充满智慧的经济观之核心。当察觉到自己的选择是个错误时,请先不要怪罪于自己的性格,而应冷静分析一下,这一决定究竟是在何种心态影响下形成的。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
  当被问及"如因意外事故失去手脚或下半身瘫痪会怎样"时,没有人会毅然决然地回答"那太棒了"或"一开始打击肯定很大,但马上就会好起来"。大部分人甚至想都不敢想,只能在这个恐怖的假设面前摇摇头。
  但是,当对对此不幸有过切身体验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其实并不似我们想象中那样的悲哀,也不曾认为自己有多么不幸,甚至有些人还能够像《五体不满足》的作者--武洋匡一样,比普通人活得更加幸福。相反,一些得中彩票即将成为富翁的人,也未必就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幸福。
  那么,为什么我们对于幸福或不幸的预测,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如此大的差别呢?其原因在于,人类拥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其实,我们适应某种环境的能力远在自己的想象之外。这与刚进影院时还眼前一片漆黑、但仅几秒钟过后就能看到周边事物的道理,如出一辙。
  现在我们都知道,成为富人并不是通往幸福的捷径,但你我却又都想成为富人,这是因为成为富人的过程要比"富人"这一状态,更令我们感到开心。事实上,就是因为我们容易适应某种"状态",所以才会对"变化"表现得异常敏感,而这也正是带动我们做出经济选择,并发挥判断力的另一个核心原理。
第40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2)
  选择的岔路口
  以下状况里,你会在A和B中选择哪一项呢?
  【状况1】假设,你有了100万韩元的收入。
  A:确保能收另外附加的50万韩元。
  B:扔硬币,出现正面就会再多收100万韩元,出现反面则一 分也不能多收。
  虽然少点可是要确保多收50万韩元呢?还是,虽然概率只有一半,但甘受一分也不能多收到的风险,挑战附加收入的100万韩元呢?
  现在来看第二种状况。
  【状况2】假设,有了200万韩元的收入。
  A:无条件地拿出来50万韩元。
  B:扔硬币,出现正面就需拿出100万韩元,出背面一分也不 用拿出来。
  在状况2中,你会选择哪一项呢?无条件拿出50万韩元?还是,虽然概率只有一半,一不小心就会被罚100万韩元,但仍坚持挑战一分也不出的可能性呢?
  如果使用"状况心态"进行分析你就会知道,【状况1】与【状况2】其实并没有任何差异。在【状况1】中,如果你选择的是A,那么你的最终状况就是--获得实实在在的150万韩元;而如果选择了B,则有50%的几率使钱最终变作150万韩元。【状况2】也是一样,选择A你的最终状况为--拿到实实在在的150万韩元;选择B,有50%的几率最终获得150万韩元。由选择结果来看,【状况1】与【状况2】完全一样。因此,以"状态标准"来看世界的话,这两种状况下的选择也只能是相同的。
  但是,若以"变化心态"来看世界,【状况1】与【状况2】之间又存在着决定性的区别。【状况1】的变化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钱,也就是在以"获利"的观点看待问题;而【状况2】的变化则是在现有基础上减少钱,也就是在以"损失"的观点看待问题。
  卡尼曼教授与特沃斯基教授有关"风险决策行为"的前景理论表示:人在面临获利时,往往会小心翼翼,选择既安全又保守的对策,不愿去冒风险;[1]但在面对损失时,人人又都成了冒险家,往往会放弃安全、保守的对策。由此可见,在上述问题中,【状况1】与【状况2】相比,前者选择A的比率明显要更大。两位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可以说,这是一次使心态的重要性获得学界认知的历史性研究。
  由此研究可以看出,我们的冒险性选择或是保守性选择,客观上并不是最佳之举,而是受到了心态的一定影响的。因此,当我们犹豫在两个方案中该选哪一项之前,请首先确认一个问题--你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获利还是为了避免损失。
第41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3)
  损失心态和获利心态
  假设在某一商店购买一件物品,如果用现金结账只收1万韩元,而刷信用卡则收1.1万韩元。如果你是这家店的老板,你会怎样让客人明白这1000韩元的差异呢?请在以下两种方法中任选其一:
  1)用现金购买时,优惠1000韩元。2)用信用卡购买时,附加1000韩元。
  1)与2)的状况是相同的。但1)会给予消费者一种"获利心态"--用现金结账会有优惠;而2)给予消费者的则是一种"损失心态"--用信用卡刷卡会产生附加费用。如果是理性、完美的人,因为两种状态是相同的,所以无论在哪种情形下,他或许都会做出相同的选择。然而大部分人却并非如此,在1)与2)这两种情形下,他们会更多地选择用现金购买。
  这是因为,与同等既得利益所带来的满足相比,相同损失所造成的冲击会更大。据卡尼曼教授研究,损失所产生的影响力在获利的2.5倍以上,心理学上将其称为"损失厌恶感(lossaversion)"。据此可知,使用信用卡时带来的1000韩元损失,与用现金购物优惠1000韩元带来的喜悦相比,前者的刺激性会更大,所以人们自然要避开前者。
  在曾经风靡一时的美国电视连续剧《欲望城市》(Sexandthecity)中,主人公凯利是个十足的皮鞋狂,且又对品牌皮鞋--莫罗·伯拉尼克尤为热衷。一次,他在拜访朋友后,丢失了刚买不久、价值485美元的皮鞋,朋友得知此事后声言要赔偿给他,但当其听到鞋价为485美元时,反而责备凯利粗心大意、恣意浪费,并就此拒绝了赔偿。于是,凯利发挥了自己特有的才华。他骗朋友说自己将要结婚,并派送了结婚礼物购物单(在美国,新郎、新娘将特定店中的物品列成一张单子,前来道贺的人要购买其中一项作为结婚红包,这算作是一种惯例)。凯利列出的礼物自然是莫罗·伯拉尼克皮鞋,而朋友也就不得不买给他了。
  我们对于皮鞋的执著虽不及凯利那般,但同样也无法割舍对于皮鞋的热爱。在百货店里买鞋的时候还感觉皮鞋舒适异常,可第二天刚穿不久脚后跟就开始发疼,此时此刻,我们一般会采取以下的愚蠢行为:
  1)越贵的皮鞋越能忍住疼痛,勉强也要穿出去。-
  2)因为不合适所以决定不再穿,可是越贵的皮鞋越舍不得扔掉。
  从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损失或浪费其实存在着极其强烈的嫌恶感。下面我就为读者再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第42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4)
  2000欧洲杯足球赛酣战之际,某大学生在超市购买了一份能够边看球赛边吃的"微波炉用意大利面"。当时正逢超市举办优惠50%活动,所以他只花了3000韩元。
  不过,他感觉跟朋友一起看球赛应该更有意思,于是就打电话向朋友发出邀请,而朋友也欣然应允。于是,为了给朋友买意大利面,他再次来到了超市。不过这时优惠活动已经结束,所以这份意大利面他只好花了个原价--6000韩元。
  回家以后,比赛开始之前他用微波炉将两份意大利面热了一下,可朋友突然打电话,说临时有事无法应约前来。因为不是很饿,所以他感觉自己吃不下这两份意大利面。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吃哪份?都是同样的意大利面,所以随便选择一份?或者是吃半价的?又或是吃原价的?其实,最合理的答案就是--无所谓,二者之间任选一个就可以。可是,许多人都会回答:既然如此就要吃掉原价意大利面。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吃原价意大利面才不会心疼。
  借用经济学用语来说,购买意大利面的资金就是"沉没成本(SunkCost)"。因此,即使吃掉原价意大利面,其中的一部分钱也不会回来,同样,吃掉半价意大利面,也并不意味着就遭受了损失。但很多人都以"心疼"为由,决定吃掉原价意大利面,其实这是人们拒绝损失的一种心态在作祟。
  单以"可惜"或"杜绝浪费"为由,继续某些事情或是继续投资,是由恐惧损失所引发的、最为典型的非理性心态。如果以"杜绝浪费"为借口,勉强吃下很多东西,日后必然会为大肚腩而感到后悔,这就是恐惧损失所带来的弊端。
  维持现有状态的执著试想,某日幸运女神突然眷顾你,出现如下事情:
  【状况1】虽然你对理财投资很有兴趣,但由于匮乏资金,所以一直没做什么投资。可是出乎意料地,你从伯父那里继承了一定数额的"现金"遗产。而后却又开始为在以下投资选项中各投入多少而大感苦恼。
  1)A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其股价上升30%的概率为50%·股价下跌2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为20%
  2)B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股价上升100%的概率为40%·股价下跌4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为30%
  3)国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9%左右,而且安全性较高。
  4)地方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6%左右,而且免税。
第43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5)
  如果是你,面对这4项投资,你会选择各投入多少资金?再假设,此次你所面对的状况如下:
  〈状况2〉虽然你对理财投资很有兴趣,但由于匮乏资金,所以一直没做什么投资。可是出乎意料地,你从伯父那里继承了一定数额的遗产。但这些遗产全部都是"A公司股份"。现在,你正为继续持有这些股份,还是重新购买其他有价证券而感到苦恼,以下4个选项在你的考虑范畴之中。
  1)A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股价上升30%的概率为50%·股价下跌2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是20%
  2)B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股价上升100%的概率为40%·股价下跌4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为30%
  3)国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9%左右,而且安全性较高。
  4)地方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6%左右,而且免税。
  以上状况,是经济学家威廉·萨缪尔森及理查德·济科豪瑟在实验中,向参与者做出的真实提问。上述两种状况提供的选择方案完全一样,若说区别只是前者提到的遗产均为现金,而后者则均为A公司的股份。另外,A公司股份在第一种状况中属于"中立方案",而在第二种中则处于"现有状态"。在此一研究中,最值得人 们关注的便是"你"对"A公司股份"的选择。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状况1中,继承现金遗产后如果决定投资A公司股份,那么在状况2中,直接接收到该公司股份遗产以后,也应该决定继续持有。同样,如果在继承现金遗产后,没有选择购买A公司股份,那么在继承A公司股份遗产时,就应该将其卖掉,选择其他投资。
  可是萨缪尔森和理查德·济科豪瑟的研究表明,A公司股份呈"现有状态"时,维持此选择的倾向,要远强烈于处于"中立方案"状态下,选择重新购买该股票。而且,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持有A公司股票时,只要"现有状态"位于四选项中的任何一项,人们都会表现出强烈的维持现状倾向。
  由这项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方案,只要该方案处于"现有状态",人们便不会提倡改变,而是极力维持现状。即使它只是第一次接触的陌生方案、即使它被选择的可能性不高,但依然如此。因此可以说,我们决定持续某种状态时,并不是因为这一决定是最佳选择,而是因为它处于"现有状态"。
  以下是我近期听到的一则故事,此故事很好地表现出了人们维持现状的心态是何等强烈、它在现实中发挥的作用又是何等的直接。
第44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6)
  某公司员工,经公司领导层研究决定,准备将其派往海外工作一年。得到这份美差以后,该员工非但没有喜上眉梢,反而陷入了深深地苦恼之中:是卖掉现有的房屋--位于江北地区的楼房(市价5亿韩元),然后购买江南地区(比江北地区繁华)略贵的住宅呢?还是将现有的房屋出租出去呢?为此,他征求了很多同事的意见。结果同事们一致认为--在江南地区买房子更划算,他们甚至当面驳斥道"这根本就是没有必要考虑的事情!"可是,这名员工在几经考虑以后,最终还是决定将房子出租,随即便出国了。
  是不是因为该员工太胆小、太谨慎,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对于他本人而言,江北的楼房属于"现有状态",但对于同事们而言,江北的楼房仅仅是"中立方案"。如果该员工能够将自己的状况换种方法描述--目前拥有5亿韩元现金、被派遣到海外工作一年的人,或许他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决定。
  "现有状态"心理值得我们关注的理由也就在此。人生在世,我们必须面对无数选择:该读哪类报纸、该喝哪种牌子的牛奶、该买什么品牌的手机、该选择什么车、该入哪类保险……然而,我们每次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大多未能将现有的产品及服务重新构架,所以便一直继续维持着同样的产品和服务。
  其实,最智慧的方法,就是将处于"现有状态"的所有方案都定义为"中立方案",然后重新加以选择。现有的物品、服务甚至是职业,只要将这些作为"中立方案",对其重新构架,你的人生必将全然不同。
  赠予效应
  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H.泰勒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时,将印有大学标致的茶杯,分给了一部分同学。因为得到茶杯的同学是从全体学生中随意抽取出来的,所以没有任何依据说,得到杯子的学生就特别贪心、或是特别喜欢茶杯。
  随后,理查德·H.泰勒教授召开了所谓的拍卖会。他让得到杯子的同学写出,自己最低愿意以怎样的价位将茶杯出售给其他同学;同时,他又让没有得到茶杯的同学写出,自己愿意以怎样的价位购买茶杯。这一实验,为理查德·H.泰勒教授带来了非常有趣的结果。
  拥有茶杯的同学给出的平均出售价,是5.2美元;而愿意买茶杯的同学给出的平均购买价,只有2.75美元。为什么在同一种杯子面前,卖家会写出比买家更高的价位呢?而且这些杯子并不是花钱买来的,不应该有"回本心理"在起作用。
第45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7)
  其实,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是"心态作祟"。拥有杯子的同学将卖杯子一事界定为"损失",而准备买杯子的同学则将买杯子一事界定为"获利"。对于卖家而言,那只杯子是"我的杯子",但对于买家而言,那只杯子就只是个杯子而已。上文曾言,损失带来的痛苦要强于获利带来的喜悦,因此卖家为了弥补自己的丧失感,给出的价位一定会高于买家。这种售价与购价之间的差异现象在谈判学上被称之为"赠予效应(EndowmentEffect)"。
  不管是什么,只要成为"我的",它对我而言就处于"现有状态",它在"我"心里的价值也会有所上升。因此,即便是平时闲置不用的东西,当别人想要索取时,你也会感到依依不舍。在二手交易市场,买卖双方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就是因为,以"这是我的"心态与以"还不是我的"、中立心态看待问题的区别,双方计算出来的价值相去甚远。
  于是,在责骂二手货卖家贪婪、自私之前,我认为大家有必要记住一点--当东西到了我们手里,我们也会如此;同样,当你认为二手货买家出价荒唐时,当你要责怪对方贪婪、眼拙之前,也需要记住一点--无论是谁,在没有得到之前,都会抱有与买家同样的心态。
  居民与政府、企业围绕"拆迁"、"问题设施"赔偿金问题,发生矛盾的原因之一,同样是心态差异。站在该地区居民的立场上说,"土地"并不仅仅是土地,而是"我的土地";由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健康威胁,也不仅仅是一般威胁,而是直接威胁到了"我的健康"及"我的生态系统"。但在其他地区居民及政策决策者眼中,这无非就是"土地"、"生态系统"及"健康"而已。所以,他们才会单方面指责该地区居民的合理要求为"地区自私主义",其实这就是一种不能理解心理差异而做出的草率举动。
  后付制的威力
  一对夫妇因无法解决家庭矛盾而决定离婚,围绕着儿子的归属及养育权问题,二人闹得非常紧张,谁都没有让步的意思。问题一再恶化,已经无法在夫妻之间协调解决,最终不得不交由法院裁定。
  如果你是该案件的陪审员,要依据以下条件,将养育权判给【父母1】、【父母2】中一方,你会判给谁?若以爸爸、妈妈来表示二者,恐将对客观判断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这里我们只将其划分为【父母1】与【父母2】。
  【父母1】 【父母2】
  收入一般 平均以上的高收入
第46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8)
  健康状态一般 略有健康问题
  业务量一般 频繁的业务出差
  与孩子的关系一般 与孩子的关系亲密
  社会生活一般 社会生活活跃
  据普林斯顿大学艾尔达·沙弗教授的研究团队研究显示,约有64%的人决定,将养育权交给【父母2】。那么,假设法官对陪审员提出的问题,不是"养育权判给哪个父母",而是"养育权不能判给哪个父母",又会如何呢?如果心态并不重要,无论是肯定的提问、还是否定的提问,都应该得到相同的答复。再者说,既然有64%的人决定将养育权判给【父母2】,所以应该是36%的人决定不能判给【父母2】对吧?可实际结果却是,足有55%的人决定养育权不能判给【父母2】。曾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应该将养育权判给【父母2】,现在又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不能将养育权判给【父母2】
  怎么会出现如此矛盾的结果呢?我们不妨站在陪审员的立场上看一下。当他们听到"养育权不能判给哪个父母"时,"找短处"的心态就会被激发出来。所以很显然,【父母2】无法好好照顾孩子--频繁的出差、社会生活也活跃,如此看来他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一定会受到限制。
  相反,当被问及"养育权应该判给哪个父母"时,被激发出来的则是"找长处"的心态,这样【父母2】无疑是最佳选择--高收入、与孩子间的亲密关系,因此【父母2】理应拿到养育权。这就如同,2006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AP问卷调查中,被选拔为2006年度最为杰出的英雄,同时又被选拔为最坏的人一般。
  在后付制销售中,这种心态也在巧妙地发挥着作用。消费者购物时,如果遇到的是先付制,便会担心因选错而为自己增加一定负 担,所以他们便会利用"找长处"的心态来解决这一问题,因而常常自问"这个东西确实最好吗"、"现在必须要买它吗",然后尽量慎重地消费。但在进行后付制订购时,消费者最常持有的心态则是"它有必须退货的缺陷吗",即,自然而然"找短处"的心态。
  因此,除非发现不可原谅的缺陷,否则消费者们一般不会要求退货。其实,在打算使用后付制订购时,消费者一般都在想"不喜欢就可以退货"。但一旦订购物入手以后,他们的心态就会由"有非要购买的价值吗"转变为"是否存在必须退货的缺陷呢"?
  在这种后付制的诱惑下,守住阵脚的最好方法就是:收到订购物品以后,心态仍要维持在"它有我非要购买的明显长处吗?"而决不允许它转移成"有非要返还的明确缺陷吗?"
  在优惠期,以价格便宜为由购物、心中想着"不喜欢退货就可以了",然而终归没有退货的人,对此大概都有同感吧。如果不想再犯类似错误,大家就需要秉持住一种正确的消费心态--无论碰到任何情况,都要做最好的选择。
  总结第六章ZHIHUI
  在做出选择或抉择的瞬间,必须自问:我所做出的选择、决定是最佳的吗?还是在心态影响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无论在任何心态的提示下,都能做出相同的决定,这就是充满智慧的经济观之核心。
  当自己的选择过分保守、过分维持现状时,在责怪自己过分小心的"性格"前,有必要先分析一下,这一选择究竟是受何种心态影响形成的。若是自己抱有"先买回去,不喜欢再来换"的想法,并因此反复地冲动购物,在责怪自己喜欢"浪费"的性格前,请先品味一下售货员的亲切话语(买回去以后,如果不喜欢随时可以回来退货)中所隐藏的巧妙心态智慧。因为我们在经济方面的选择,正是无硝烟的战争---心态之战的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