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k命令与sed命令:中国长城史 第三章 战国长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7:52:15
中国长城史 第三章 战国长城

白狄建的长城
中山长城

一、春秋时期鲜虞是个强国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春秋时期白狄所建的鲜虞国。《中国地名大辞典》说,鲜虞是春秋时夷国,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今河北正定东北40里之新城铺)。战国时改称中山国。关于鲜虞、中山的历史文献上资料很少,由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的发现,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对该国历史有了粗略了解。
鲜虞系白狄的一支,其名来源于鲜虞水。鲜虞水即发源于今山西五台山西南而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其最早的发祥地。而约当公元前8世纪今河北境内已有鲜虞人建立了鲜虞国,这个鲜虞国是殷商人箕子后裔所建立的子姓小国。公元前8世纪末周室东迁,中原诸侯混战之际,原生活在今陕西北部和山西西北部的白狄人乘机东进到太行山东占领了鲜虞之地,并继承了它的国号,白狄成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攻城略地,扩大势力范围。《管子•小匡》说,齐桓公元年(前685)管仲被囚在鲁,鲍叔牙求和于鲁,请鲁交出管仲,由齐戮之。鲁大夫施伯谓鲁庄公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可见当时有个和齐、楚、晋一样强大的狄国,就是鲜虞国。
鲜虞为□姓,后来为齐国所败。《管子•大匡》说,在一次狄(鲜虞)侵齐的战争中,桓公会合诸侯之兵,“先至缘陵(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70里),战于后故,败狄。其车甲与货,小侯受之;大侯近者,以其县分之,不践其国。”没有灭掉狄国。这次战争狄被晋等国割去大片土地,由强国变成弱国。
白狄建的国家除鲜虞还有肥国和鼓国。
肥,春秋时白狄国,子爵,其国在今山西昔阳县东50里昔阳故城。晋昭公二年(前530)“晋中行穆子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初十,灭肥,以肥子□皋归。”晋灭肥后其族散居各地。肥子奔燕,燕封于肥如,故城在今河北卢龙县西北。河北藁城西南肥□战,山东历城县东有肥城都是其族。
鼓,春秋白狄国,祁姓,子爵,其城在今河北晋州。晋昭公五年(前527)“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弗许,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围鼓三月,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返,不戮一人。以鼓子□□归。”“晋之取鼓也,既献,而返鼓子焉;又叛于鲜虞。”晋顷公六年(前520)六月,荀吴略东阳(太行山东地),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以鼓子□□归,使涉佗守之。
二、战国时的中山国

1、中山是个小国,介于晋(魏、赵)、燕、齐大国之间,三次被灭,三次复国,民族生存意识极强。有关专家推断春秋后期的公元前515—前510年之间,中山曾亡于楚。《战国策•中山》载,中山王以羊羹乡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因未得到羊羹,怒而去楚,说楚昭王伐中山,因之亡国。因战士效死保护中山王,大约在公元前507年复国,国都在顾(今河北定州市)。
战国时中山传了七代君主:文公—武公—桓公—成公—王□—王□—王尚。
2、公元前472年(赵襄子四年),“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周语•晋语》)可能这是晋灭中山的战争。当时中山还保留着浓厚的少数民族习俗,国力弱小,生产落后,据《说文•辨物》载,“其国数散,其君幼弱,其诸卿货,其大夫比党以求禄爵,其百官肆断而无告,其政令不竟而数化,其士巧贪而有怨。”中山文公可能是被晋灭后的复国者。赵献侯十年(前414)中山武公初立,仍都于顾。(《史记•赵世家》)。
3、《吕氏春秋•先识》载,“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也,以其图法归周。周威公见而问焉:天下之国孰先亡?答曰:晋先亡。……居三年,晋果亡。威公又见屠黍而问焉,曰:孰次之?对曰:中山次之。威公问其故,对曰:天生民而有别,有别,人之义也,所异于禽兽麋鹿也,君臣上下之所以立也。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康乐歌谣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臣故曰中山次之。居二年,中山果亡。”这是中山第三次亡国。中山第三次亡国是在赵烈侯元年(前408)“魏文侯伐中山,灭之,使太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魏亡中山后未绝其嗣。经过魏三十年统治,大约在公元前378年中山桓公再一次复国。桓公定都灵寿,在今河北灵寿县城西24里。
中山成公与王□两代是中山国最强盛时期,国土“方五百里,”有今保定地区南部和石家庄地区大部,位于太行山东侧,昔称“东阳之地”。王□时期国力达于鼎盛,中山的华夏化和儒学在中山流行,同魏国在中山的三十年统治有密切关系,中山基本已与中原同俗。中山介于齐、燕、赵三个万乘大国之间,励精图治,与三国争强。《战国策•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中山并通过自己的谋士司马□,巧智敏才,用时乘隙,周旋于齐、赵、魏之间,而使“燕、赵固辅中山而称王”。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韩、魏、赵、齐、中山并称王。
燕王哙让国于相国子之,自己反北向称臣。周赧王元年(前314)齐宣王乘燕内乱,攻燕破之,中山也取得燕部分国土。中山王□十四年由相邦司马□选择所获燕之吉金(青铜)铸成的铜升鼎(铭文469字)、铜方壶(铭文450字)、兆域图铜版(文430字)、铜圆壶(铭文182字)等铜器249件。以及中山王墓群出土的各种器物19000余件和长篇铜器铭文可知战国时期中山文明技艺之高是惊人的。
中山王□时国势日衰,从公元前307年到前300年赵武灵王先后对中山发动五次进攻,中山五次割地与赵。按《吕氏春秋•先识》载魏国学者白圭的说法,中山有五尽,“莫之必(信任),则信尽矣;莫之誉,则名尽矣;莫之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尽,无幸必亡(必定灭亡,无可幸免)。”《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八年(前399)“赵破中山,其君亡(此君为□),竟死齐。”
中山王尚立,《吕氏春秋•当染》载,“中山王尚重用幸臣魏义,□长,国皆残亡,宗庙不血食”。赵惠文王三年(前295)赵与齐、燕共灭中山。赵迁其王于肤施(今陕西绥德县东南50里)。

三、赵为什么执意要灭掉中山

赵为什么一心要灭掉中山?因为中山和齐、鲁、卫、郑等国支持赵的世仇晋卿中行氏、范氏。请看春秋末期晋赵鞅经过八年多战争灭掉中行氏、范氏即可见证。
晋顷公时公室益衰,韩、赵、魏、知、中行、范六卿皆大。
晋定公十二年(前500)赵简子(赵鞅)帅师围卫,卫人恐惧,贡五百家,赵鞅置之邯郸,予同族邯郸午。定公十四年(前498)冬,晋中行文子荀寅、范昭子范吉射入于朝歌谋叛。明年春,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我舍诸晋阳。”午许诺,归告其父兄,不听,皆曰:“不可,卫是以五百家为邯郸,而置诸晋阳,绝卫之道也。”鞅怒,捕午,囚之晋阳,使其从者说(解除)剑而入,涉宾不可。鞅告邯郸人曰:“我私有诛午也(午不听我的话所以杀他),诸君欲谁立?”遂杀午。午子赵稷、涉宾以邯郸反。夏六月,晋君使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荀寅之甥也;荀寅,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肯助籍秦围邯郸,而谋作乱。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在晋都新田,亦谓之新绛,在今山西曲沃县西南),赵鞅奔晋阳,晋人围之。
范皋夷无宠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荀跞,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不佞与荀寅相恶,魏襄子哆亦与范吉射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夷皋代之。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盟书沉在黄河里)。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已不钧(公正)矣,请皆逐之。”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佞,魏哆奉公命以伐范、中行氏,不克。范、中行氏反伐公,公击之,范、中行氏败走。丁未十八,荀寅、范吉射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言赵鞅罪轻于范、中行)。十二月辛未十二,赵鞅入绛,盟于王公。
定公十六年(前496)晋人围朝歌,鲁定公会齐景公、卫灵公于脾、上梁之间(即牵地,在今河南黎阳东北牵城),谋救范、中行氏。析成鲋、小王桃甲率狄(中山)师以袭晋,战于绛中,不克而还。士鲋奔周,小王桃甲入于朝歌。秋,齐侯、宋公会于洮(在今山东濮县南),为范氏故也。冬十二月,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潞(今山西潞城东北40里),获籍秦、高强(中行氏幸臣)。又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卫地,在今河南辉县西北7里苏门山)。
定公十八年(前494)赵鞅围范、中行于朝歌,荀寅奔邯郸。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在河北大名东,即沙鹿)。秋八月,齐侯、卫侯会于乾侯(乾音干,在河北成安县东南),救范氏也。鲁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中山)人伐晋,取棘蒲(今河北赵县)。冬十一月,赵鞅伐朝歌。
定公十九年(前493)秋八月,齐人输范氏粟,郑子姚、子般送之,范吉射逆之,赵鞅御之,遇于戚(卫邑,在河北濮阳县东10里)。甲戌初六,郑师大败,获齐粟千车。赵鞅喜曰:“可矣。”
定公二十年(前492)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求援于中山。刘氏(周王室权臣)、范氏世为婚姻,苌弘(周大夫)事刘文公,故周与(亲近)范氏。赵鞅以为讨。六月癸卯十一,周人杀苌弘(苌弘与范、中行有联系,故被杀)。冬十月,赵鞅围朝歌,师于其南。荀寅伐其郛(外城),使其徒自北门入,已犯师而出。癸丑二十三,奔邯郸。十一月,赵鞅杀范皋夷,恶范氏也。
定公二十一年(前491)秋七月,齐陈乞、弦施,卫宁跪救范氏。庚午十四,围五鹿。九月,赵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降。荀寅奔鲜虞(中山),赵稷奔临(河北临城县西南10里)。十二月,弦施(齐帅)逆之,遂堕(拆毁)临。国夏(齐帅)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以上均晋邑,在今河北),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河北唐山西)。
定公二十二年(前490)春,赵鞅围柏人,荀寅、范吉射奔齐。初,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王生、张柳朔均范吉射幸臣),言诸昭子范吉射,使为柏人(做柏人地方长官)。昭子曰:“夫非而雠乎?”对曰:“私雠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臣敢违之?”及范氏出(奔齐),张柳朔谓其子曰:“尔从主,勉之!我将止死,王生授我矣,吾不可以僭之(王生授我以重任,我对他不能没有信用)。”遂死于柏人。赵竟有邯郸、柏人。范、中行余邑入于晋。赵鞅名为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等)于诸侯。夏,赵鞅伐卫,范氏之故也,遂围中牟。
定公二十三年(前489)春,赵鞅帅师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
晋六卿权力之争,牵连周天子及齐、鲁、卫、郑、中山多国,可见春秋末期各国及其权臣间的复杂关系。

四、中山筑长城

赵敬侯(赵章,赵鞅5世孙)十年(前377)“赵与中山战于房子(故城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南)。”敬侯十一年(前376)“伐中山,又战于中人(一名中人亭,在唐县东北41里)。”时间在中山桓公刚刚复国之后。
成侯赵种(赵章子)六年(前369)“中山筑长城。”中山筑长城是为了防御赵国的。可是,赵都邯郸在中山南,中山长城建在其国之西北,大约是防御赵国南北夹击而筑的。当时中山与齐、燕相亲,无须防御东、北两方。
及至成侯之孙武灵王赵雍立,认为中山“在我腹心,”必欲灭之。武灵王十七年(前309)“王出九门(今正定西南),为野台(今新乐县西南63里),以望齐、中山之境”。遂连续五次进攻中山。武灵王十九年(前307)“王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曰: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吾欲胡服。虽驱世以笑我,中山、胡地吾必有之。”二十年(前306)“王略地中山,至宁葭。”二十一年(前305)“攻中山。赵□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今曲阳西北)、华阳(曲阳北140里)、鸱之塞(即鸿山关,唐县西北洪城村北)。王军取鄗(柏乡县北22里)、石邑(今获鹿县)、封龙(获鹿县南)、东垣(今正定南8里)。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二十三年(前303)“攻中山。”二十六年(前300)“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五原。”
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王传国王子何,是为惠文王,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败中山兵。”三年(前296)“赵与齐、燕共灭中山。赵迁其王于肤施(故城在陕西绥德县东南50里)。”也就是说,三个万乘大国联合出兵,方灭掉了一个千乘小国,说明中山民族战斗力很强。      

五、中山长城的走向和现状

据《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四期李文龙写的《保定境内战国中山长城调查记》中山长城分布于保定西部太行山区的涞源,唐县、顺平、曲阳四县,总长178里,顺平县境48里,唐县境88里。
唐县境北端起唐县北部花塔乡周家堡,这里自古就是要塞,明代予以重修。长城起周家堡东南16里顺平县神南乡大黄峪村西北3里、海拔700多米的“大簸箕掌”山峰半山腰,沿山脊走向东南,经大悲乡、团结乡、齐各庄乡,至顺平、唐县海拔747米的马耳山,转向西南唐县峒笼乡,经白合乡、大洋乡,终点在灌城。
长城险要地段筑墙扼守处有二,一处在顺平县清醒乡,当地人称为“教场”,曾在此出土青铜镞。一处在曲阳县党城乡。长城上发现“骑墙墩台”7座。长城沿线发现夯土城墙古城遗址二处,一处是唐县葛公乡的洪城遗址,很可能就是中山国西北部的重要关隘鸱之塞。二是唐县的灌城遗址。详情请看原文。
该文所说:涞源县司各庄乡黄土岭也有中山长城,黄土岭东北面与易县交界,四周山势险峻,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1939年11月抗日战争中震惊中外的黄土岭战役,就发生在这里。黄土岭城址位于黄土岭村东北两山相夹的沟谷中,城长约450米,宽约200米,城址的东西两侧筑翼墙向山峰延伸,西翼墙转而向北止于村西北的北崖之下,东翼墙接于城址东南角,向东南方向延伸至虎头山下。墙体为石砌,内外两面均用较大石块垒砌,中填充碎石,底宽约3.5米,残高0.3至3米,城墙总长约6公里。作者定为中山长城。本人有不同见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威王元年(前378),三晋因齐丧(桓公卒)来伐我灵丘。”《史记•正义》说此时灵丘属齐,其故城在今山西灵丘县东。既然灵丘属齐,其东涞源必然属齐,齐在黄土岭筑工事防三晋是必要的,中山国界没有达到涞源。因之又引出一个新的课题,战国初期灵丘为齐国属地是怎么形成的呢?晋国士大夫会食采于随,称随会,后更食采于范,称范会,即范武子。范邑故城在今河南范县东南20里,战国时为齐邑。齐支持中行氏、范氏也因其采邑在齐地的缘故。
可是《孟子•正义》376页说齐国也有灵丘。孟子谓虫氐蛙曰:“子之辞灵丘(齐边邑小官)而士师(求当治狱官,以接近齐王)……”此谓齐之灵丘,齐境不得至代北(今山西)。胡三省注,齐灵丘以汉清河郡之灵县当之。东汉赵岐注,灵丘为齐之下邑,楚、魏皆尝伐齐至灵丘,正是汉之清河郡,今之东昌府地。元于钦《齐乘》则云,今滕县东三十里明水河之南有灵丘故城。
魏长城
魏建有三道长城

魏国据有今山西南部、陕西、河南部分地区。魏文侯、武侯时曾是强国,惠王即位后与诸侯争霸,东败于齐,西败于秦,不得不把国都从安邑(山西夏县西北)迁到大梁(河南开封)。魏建有三道长城,西境今陕西建有河西长城,南境今河南建有卷长城和崤山长城,主要是防御秦国的。

河西长城

一、魏筑河西长城

秦献公即位,励精图治,欲恢复先前被晋国侵占的河西国土,发动对魏的战争,魏师屡遭挫败,河西长城建于此时。
魏惠王七年,(前363)“秦将章虫乔与魏战于石门(陕西三原县西北30里),斩首六万,天子贺秦以黼黻之服(绘有白与黑、黑与青花纹的礼服)。”
惠王九年(前361)“秦与魏战少梁(陕西韩城县南),虏魏将公孙痤,旋取少梁。魏筑长城,自郑滨洛有上郡。”这是开始筑河西长城。
惠王十二年(前358)“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鄙。”
惠王十九年(前351)“诸侯围我襄陵(山西临汾东南35里),筑长城,塞固阳。”惠王二十年(前350),“秦卫鞅围固阳,降之。”
惠王后元二年(前333)“秦使犀首伐魏,大败魏师四万五千余人,擒将军龙贾,取雕阴(陕西富县北20里)。”后元五年(前330)“秦伐魏,围焦(河南陕县东北百步)、曲沃(陕县西南32里),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至此魏河西之地完全为秦所有。

二、迁都大梁

魏迁都大梁年代史书有二说:1、《竹书纪年》为周显王四年、魏惠王五年(前365)夏四月甲寅(四月无甲寅日),迁都大梁;2、《史记•魏世家》说,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秦用商鞅,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本人认为以上二说均是,第一次是魏知秦强己弱,安邑近秦,故决定徙都大梁;第二次是国都所有机构均徙至大梁。

三、固阳在什么地方

固阳在什么地方?《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说,战国魏邑。《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稒阳县,汉旧县也,在银州银城县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北达银州,至胜州固阳县为塞。”认为此稒阳即今内蒙之固阳县,按今固阳县本武川县西境,茂明安旗、乌拉特旗各一部,民国八年(1919)以其地过于辽远,置固阳设治局,寻改为县。地当包头门户,外蒙古孔道,形势极为险要。
唐银州故城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80里,胜州在今内蒙托克托县和土默特右旗之地。战国之时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均属赵国领土。赵灭中山,徙其王于肤施,肤施故城在今绥德县东南50里,可见绥德为赵地。银州、胜州都在绥德之北,魏长城怎么能筑到今包头北之固阳去呢?魏、秦在“固阳”频繁发生激战,可见固阳乃魏战略要地,应该在古雕阴,今富县一带寻之。像《括地志》说的“固阳有连山,东至黄河,西南至夏(治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会(治今甘肃靖远东北)等州。”都是臆断。
张维华著《中国长城建制考》也说:“秦孝公元年(前361)魏之所筑长城,仅至上郡,惠成王十九(前351)年所筑则北达固阳,即汉之稒阳县境,于今为包头之北地。自《正义》如此解释,而后世言魏长城者率不敢违离其说,余考《魏世家》所举固阳,不当与汉之稒阳县视为一地,盖其时魏之势力尚未扩展至此。上郡而北,尽为他族所盘踞,魏人何得于此立塞?

四、河西长城遗址

1999年4月18日《中国文物报》载文说:魏西长城贯穿于渭南地级市属华阴、大荔、白水、澄城、合阳、韩城市六县市,遗址全长300余里,现仅断断续续保存50余里。列为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寰宇记》载:“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今华州东南三里长城是也。”
《水经注•渭水》云:渭水又东,沙渠水注之。水出南山北流,西北入长城。城自华山北达于河……渭水又东,迳长城北,长涧水注之。水南出太华之山,侧长城东而北流,注于渭水。”
清乾隆《大荔县志》云:《史记》:“魏筑长城,自郑滨洛而北以摈秦。”《旧志》:“今自沙苑(在大荔县南12里)至同(同州即今大荔县)、澄间,往往有故址。”光绪《大荔县续志》云:“古迹若长城,其遗迹在大荔境者。今县西北三十里高原后有长城村,村南里许,自原之半济原而南,有城址数十丈。又南有数丈,近高原村。又南有四五十丈,至原之前巅。在党川村西北,其东有沟,曰城墙沟,皆长城故址,尚确切可辨也。
明嘉靖《澄城县志》说,县南三里许有长城遗址。清嘉庆《澄城县志》说,县南五里有古长城基,一致认为不是蒙恬所筑万里长城,而是魏所筑长城。
近年调查,魏长城自陕西华阴县城以西华山南麓小张村起,沿长涧河之西岸向北,穿过渭河,循洛河西岸北行,又穿过洛河,至大荔县长城村,经澄城、白水、合阳,至韩城的黄河岸边。
华阴、大荔两县境内长城遗址保存较好的各有12处。华阴县最长的一段有700米,最宽处有20米,最高处达18米。朝阳洞西北方长500米一段长城,宽21.6米,高14.1米。大荔县长城遗址从县城西北党川村往北,至长城村南北7公里线上均有长城遗迹。其中最长的一段是从长城村至东高恒,长2.1公里,宽16.25米,高2.2~11.4米不等。调查发掘得知,长城墙体都是从生土上直接筑起的夯土墙,底部宽而上部稍窄,剖面呈梯形。夯土层厚多为5~10厘米,最厚13厘米。墙体是先夯中心部分,然后再加宽两边,分三次筑成。带有许多夹棍眼,可知它和战国古城城墙筑法一样,都是版筑而成。
从魏长城现存的厚度、高度看,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雄伟壮观的长城,也可见当时魏、秦两国战争的激烈情况。

五、河西长城是否达到富县

上述魏长城走向与《史记•正义》;“魏西界与秦接界,南自华州郑县,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向北有上郡鄜州(鄜音夫,即今富县)之地,皆筑长城以界秦境。”之说不合。
魏长城是否达到洛川、富县,请看两县的记载:
清嘉庆《洛川县志》载,县境长城云:“长城,秦孝公元年,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今县东北原阜崭绝处,疑即当时遗迹。”
清光绪《鄜州志》云;“长城,州西南四里,按周显王时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则境内长城,魏长城也。”
但《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皆云鄜州(富县)长城为秦建。《元和郡县志》鄜州洛交县(今富县)长城条云:“秦长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太平寰宇记》鄜州洛交县长城条云:“秦长城在县东南四十里,因河为塞。”
《文物》1985年11期载史念孙《洛河右岸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的探索》文中说,陕西蒲城县洛河右岸前阿坡村与后阿坡村之间存有324米长一段长城,顶部只长216米。顶部最宽处为11米,最窄处只有1米。夯土层系用圆碓夯实,遗留圆碓痕迹十分紧密,可见当时筑城的坚实。遗迹中杂有许多秦代残砖断瓦。清《蒲城志》说,“尝见洛畔南自高原以南,北自长乐以北,皆有城址,相传以为长城。”长乐村,今作常乐村,就在后阿坡村的正东。
史先生文章说,阿坡村秦长城遗址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深约9米的大沟。这在防御设施上是个变态。如果原来就是这样,可以说从事防御,却失去了对象,也减弱了防御的力量。史先生认为深沟的形成系由洛河侵蚀而成。
阿坡村隔着洛河和大荔县长城村的长城相望,这是战国时的魏西长城。史念孙先生认为魏西长城是在秦长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章附记说,蒲城北黄陵县文化馆李延年同志说,黄陵县也发现长城遗迹两段:一在黄陵县西北桥山黄帝陵东侧;一在黄陵县东1公里印台山,经周家□至韩庄原。
本人认为,魏河西长城是惠王十二年(前358)由龙贾帅师所筑,向北一直修到今富县。惠王十九年(前351)“筑长城,塞固阳”。固阳就指上述阿坡村地方,长城东西深9米的壕就因双方打拉锯战而修筑挖掘的防御工程。魏塞固阳后,放弃了北段长城才把长城后缩修到韩城黄河边。

六、其他问题

至于,绥州龙泉县,即今绥德县,“长城,一在州西一十五里大力川,一在州北二十五里无定河,是蒙恬所筑之遗迹。”肯定无疑。
《史记•魏世家》1849页《正义》引《括地志》云:“上郡故城在绥州上县(今绥德县)东南五十里,秦、魏之上郡地也。”……魏筑长城界秦,自华州郑县以北,滨洛至庆州洛源县(在今甘肃庆阳县东北)白于山……”此文是把秦、魏长城混为一谈。洛源县白于山之长城乃隋在秦蒙恬长城走向上,向西今宁夏银川方向所筑的长城。《隋书•崔仲方传》开皇五年(585)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至黄河,西拒绥州(应是西拒黄河,东至绥州。),南出勃出岭,绵延七百里。”勃出岭是白于山1823米的主峰。南出勃出岭一段则是隋利用了原来的秦长城。                             
卷长城
一、文献资料

《资治通鉴》周慎靓王四年,魏襄王二年(前317)张仪说魏王曰:“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则大王之国欲无危不可得也。”《后汉书•郡国志》:“荥阳卷县有长城,经阳武到密。”
卷在原阳县西北7里,衍在郑州北30里,那里是韩地.衍应在卷之东;酸枣在延津县东北15里。汉阳武县即今原阳县,古密县在今密县东南30里。
卷长城,《水经注》也有记载,《济水》卷七云:“济水又东南流,入阳武县(今原阳县),历长城东南流,蒗荡渠(今贾鲁河)出焉……济渎又东迳阳武县故城(在今原阳县东南28里)北,又东绝长城。”
《阴沟水》卷二十三云:“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东南迳卷县故城南,又东迳蒙城北……故渎东分为二,世谓之阴沟水。京相璠以为出河之济,又非所究,俱东绝济隧。右渎东南迳阳武县北,东南绝长城,迳安亭北,又东北会左渎,左渎又东绝长城,迳垣雍城南。又东南迳封丘县,绝济渎,东南至大梁。”
卷长城迳卷之西南,又在原阳县迂曲了一个圈,县境今有长城里之名,长城又南入中牟县境,自圃田泽之西而南行。《水经注•渠水》卷二十二云“渠水自河与济乱流,东经荥泽北。东南分济,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里许,南北二十里许……。”
《元和郡县志》:“圃田泽,一名原圃,在县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圃田泽在中牟县治西北7里,泽东西长50里,则长城当在中牟县治西北60里。
长城又南行,迳百尺水之西而南行。《渠水》又云:“渠水又东,不家沟水注之。水出京县(在今荥阳县东南21里)东南梅山北溪……其水自溪东北流,迳管城西……俗谓之为管水。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注黄雀沟,谓之黄渊,渊周百步。其一水东越长城,东北流,积为渊,南北二里,东西百步,谓之百尺水,北入圃田泽。”

二、卷长城走向及建筑时间

根据上述记载,卷长城自阴沟开始,经卷之西、之南,在今原阳县转了个圈,经秦阳武城北,跨过济水,经圃田泽西,直到华城,全长约400里。张维华著《中国长城建制考》认为卷长城不会修到密县,因为密县是韩国境,应是修到密之东境。该书附有卷长城图,可供参考。
《竹书纪年》云,魏惠王十五年(前355),“遣使龙贾筑阳池以备秦。”《水经注》“阴沟右渎东南迳阳池城北。”阳池即今原阳县治。盖即指筑这道长城。这道长城建筑在魏西界领土上,是防御秦国通过韩国来进攻的。

崤山长城

《元和郡县志》卷七,陕州硖石县下载:“魏长城在县北二十里。魏惠王十九年(前351)所筑,东南起崤山,西北至河,三十七里。”
硖石县故城在今河南陕县东南70里。
1956年黄河水库考古队在陕县的东原刘家渠村发掘一批唐墓,出土两座墓墓志提到了崤山长城。其一,张琰墓志说,张琰与其夫人陆氏,“以开元十五年(727)十月十六日合葬于信义乡长城北原。”其二,尚君墓志说:“开元二十四年(736)十月二十七日葬于长城北原。”墓志证实了《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属实。
当时崤山是韩、魏两国争夺之地,后来又是魏、秦交界,魏在此筑长城是符合军事防御要求的。上面只说长城长三十七里,究竟全长多少不可考,只存零星资料。
此文见叶小燕《中国早期长城的探索与存疑》。





战国时期

魏文、武、惠、襄四代纪年研究


研究战国魏纪年是因研究魏长城开始的。比如《史记•六国年表》魏惠王十九年,“诸侯围魏襄陵,魏筑长城,塞固阳。”时为公元前352年。可是《辞海•战国纪年表》则是魏惠王十八年,与《史记•六国年表》相差一年。经过核对,《史记》、《资治通鉴》、《竹书纪年》对魏文侯斯、武侯击、惠王罃 、襄王嗣在位年数以及有无哀王一代分歧很大。《辞海•战国纪年表》依据的是《资治通鉴》。下面就魏文侯、武侯在位年代,惠王即位之年,惠王有没有后元四个问题加以研究。

一、魏文侯即位之年及卒年

魏文侯即位之年及卒年有三说:
1、《纪年》云,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即位,安王六年(前396)文侯卒,在位五十年。此说除《资治通鉴外纪》载贞定王二十五年(前444)“是时韩、魏共灭伊洛阴戎……自此中国无戎寇。”再无其他例证,故此说不可取。可是《辞海•战国纪年表》采用此说。
2、《竹书纪年》:周考王元年(前440)庚午,魏文侯立。周安王十五年(前387)文侯卒。此说文侯在位54年。周考王元年为辛丑,不是庚午。此说也不可取。
3、《史记•魏世家》:“魏文侯元年,秦灵公之元年也。与韩武子启章、赵桓子嘉同时。”时为周威烈王二年(前424)。文侯立三十八年卒。时为周安王十五年(前387)。此即《史记•六国年表》之说,应采用此说。

二、武侯立年与惠王立年

既然采用文侯卒于周安王十五年(前387)之说,武侯立之年即在安王十六年(前386)。文侯卒年为周安王六年(前396),武侯立年为安王七年(前395)之说予以排除。
武侯卒后,惠王立年有二说:
1、《史记•魏世家》“武侯立十六年,卒,子罃立,是为惠王。”其年为周烈王五年,第二年烈王六年(前370)惠王立。
2、《资治通鉴》也是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惠王不是周烈王六年立,是烈王七年“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两说相差一年。据《竹书纪年》显王三十四年(前335)“魏惠王三十六年改元一年”之说,惠王立年应是周烈王七年(前369)。惠王与公中缓争国,因赵,韩两国参与,经过一年多内乱后惠王才即位的。
至于《竹书纪年》说,烈王元年丙午(前375)“魏公中缓如邯郸以作难,反对惠王。”时武侯在位,显然是错记。

三、惠王有无后元


关于魏惠王有没有后元,除前引《竹书纪年》说外,再以《孟子》一书考之:
1、孟子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已酉(前372),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壬申(前298),年八十四。有人推断孟子生卒年代要比烈王四年,赧王二十六年早。但也不会大早。
2、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按“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在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即《史记•魏世家》“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予秦河西之地。”在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南辱于楚”据《战国策》载,“魏围赵邯郸,楚使景舍救赵,取魏睢□□之间。”即《史记•魏世家》襄王十二年“楚败我襄陵(今河南睢县西1里,宋襄公所葬,故名襄陵)”。而在《楚世家》则云怀王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时为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这年是惠王后元十二年,不是襄王十二年。
3、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魏世家》云,“惠王数被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六国表》云,魏惠王三十五年(前335)孟子之魏。“叟,长老之称也,犹父也。孟子去齐,老而之魏,故王尊礼之曰父。”如按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至前335年,不过38岁,怎能算老?清人江永《群经补义》云“孟子见梁惠王当在周慎靓王元年辛丑,是年为惠王之后元十五年(前320)。至次年壬寅,惠王卒,子襄王立,即去梁矣。”(见《孟子正义》296页上6行)这一年孟子也不过53岁,刚可以算老。
4、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孟子正义》疏云,“盖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在后元之末年,而《史记》误谓在惠王即位之三十五年也。此年惠王尚未称王,孟子何得称之为王。如《通鉴》周显王三十三年(前335)“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慎靓王二年壬寅(前319)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又入见,岂孟子久淹于梁(孟子在梁长达17年)如是耶?不然,以襄王之庸,岂能以礼聘孟子而复至梁耶?不以礼聘孟子,而孟子肯枉见耶?果受其礼聘,至而初见时即讥议之耶?”可见《史记》、《通鉴》于此均有可疑,当以江永之说为是,魏襄王之元年,即惠王后元元年。
据此重订魏文、武、惠、襄四代纪年如附表。


魏文、武、惠、襄四代纪年表:
公元前 干支 周王纪年 辞    海
魏纪年表 柏  杨
魏纪年 史    记
六国年表 订  正
魏纪年
445 丙申 贞定王介24 文侯斯元 文侯元 
424 丁巳 威烈王午2 文 侯元 文 侯元
396 乙酉 安王骄6 文 侯50 文侯50 
395 丙戊 安王7 武侯击元 武侯元 
387 甲午 安王15 文侯38 文 侯38
386 乙未 安王16 武 侯元 武 侯元
371 庚戌 烈王喜5 武侯16 武 侯16
370 辛亥 烈王6 武侯26 武侯26 惠 王元 内乱无王
369 壬子 烈王7 惠王罃元 惠 王元 惠  王元
335 丙戌 显王扁34 惠 王36 
334 丁亥 显王35 后元元 襄王嗣元 后 元元
319 壬寅 慎靓王定2 后元16 惠  王51 襄 王16 后元16
318 癸卯 慎靓王3 襄王元 襄王元 哀王元 襄王元
296 乙丑 赧王延19 襄王23 襄王23 哀王23 襄王23
295 丙寅 赧王20 昭王遬元 昭王元 昭王元 昭王元 
韩长城

一、 是韩长城,不是郑长城


《水经注•济水》引《竹书纪年》及《郡国志》说:“梁惠王十二年(前358),龙贾筑长城于西边即河西长城。惠王十五年(前355),筑长城自卷迳阳武至密。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说明在魏卷长城华阳之南,接着有郑国所建的长城,本人认为是韩国所建的长城。
梁惠王即魏惠王,其十五年,为韩昭侯四年,公元前355年。韩长城建于这一年。
罗哲文著《长城》说,这道长城为郑所筑,后来韩灭郑。继续修筑使用,而在历史文献上有时称韩,有时称郑,因此把它称作郑韩长城。这道长城与魏东南河外长城相连,共同防御秦国。
按《资治通鉴》周烈王元年,韩哀侯二年(前375)韩灭郑。郑灭亡后20年,韩昭侯四年所筑长城,应是韩建,不是郑建。韩先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后徙阳翟(河南禹县)。哀侯灭郑,自阳翟徙郑都居之,故时人亦谓韩王为郑王。《史记•魏世家》1868页《索隐》云:“是韩既徙郑,因改号曰郑,故《战国策》谓韩惠王曰郑惠王,犹魏徙大梁称魏惠王为梁惠王然也。”


二、 韩长城所在


亥谷其地不明,时韩、魏两国不断发生战争。韩懿侯五年(前366)懿侯“与魏惠王会宅阳(魏地,在今郑州)。”九年(前362)“魏败我于浍(在今开封)。”昭侯二年(前357)“魏取我朱。”
朱在什么地方不明。亥谷之亥或许与朱有关,可能在今朱仙镇地方,亥谷长城可能建在朱仙镇一带,是与魏国共同防御秦国的,其走向长度已无资料可查。





战国时期
韩哀、懿、昭三侯纪年研究

研究战国时期韩国纪年表也因长城引起的。如韩昭侯四年筑长城,《史记•六国年表》为公元前355年,《辞海•战国纪年表》则为前359年,相差4年。
《资冶通鉴》周烈王五年(前371)韩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廆、遂不和,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期,兼及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是年为哀侯六年。《史记•韩世家》与之相同。《索隐》年表懿侯也作庄侯。懿侯为公元前370年立,《辞海•战国纪年表》作前374年立,不知依据什么?
《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前359)韩懿侯薨,子昭侯立。是年为懿侯十二年。《史记•韩世家》与之相同。昭侯前358年立。《辞海•战国纪年表》作前362年立。依据什么?
应以《史记•六国年表》为准,《辞海•战国纪年表》有误。
公元前 376 374 370 362 358 332
周王 安王骄26 烈王喜2 烈王6 显王扁7 显王11 显王37
史记
六国年表 哀侯元 懿侯若山元 昭侯元 宣惠王元
辞海战国纪年表 哀侯元 懿侯元 昭侯元 宣惠王元 
赵长城
赵建有三道长城

赵也建有三道长城:肃侯南长城、肃侯北长城和武灵王长城。

肃侯南长城   
  
一、肃侯筑南长城

《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七年(前333)“围魏黄,不克,筑长城。”《正义》“黄县在魏州,山阳有黄县(今河南内黄县)。前拔之,却为魏,今赵围之矣”。按,疑此长城在漳水之北,**界。
是时赵、魏之间不断发生战争,赵都邯郸受魏之严重威胁。《史记•魏、赵世家》、《竹书纪年》载,魏武侯元年(前386)与公子朝袭邯郸,不胜而去。赵敬侯八年(前379)赵拔魏黄城。魏惠王元年(前369)魏败邯郸师于平阳(河北临漳县西)。惠王七年(前363)围邯郸。惠王八年(前362)伐邯郸,取列人(河北肥乡县东北15里)、肥(肥乡县)。惠王十七年(前353)拔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将田忌用孙膑“围魏救赵”计,大破魏军于桂陵(在山东菏泽东北21里。)十九年(前351)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
《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九年(前307)“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谋臣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故城在今高邑县西南),遂之代北,至于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山(在河南林县西20里)。召楼缓谋曰:‘我先王(肃侯)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可见这道长城是阻漳水之险而筑的。

二、肃侯南长城走向

魏黄邑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北19里。
据《八达岭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10期赵增午、李银录合写的《豫北长城遗址的探索》一文,**长城北起河北省武安县故城(今县西南)南太行山下,经涉县、磁县交界的岔口村西、岭低村东岭上。清《河南通志》有“赵之长城残存于涉县境内之毛岭、铁角峪等处。”记载。岔口村西、岭低村东岭上,可能即毛岭、铁角峪地方。近闻这个地方发现石筑长城遗址,南北走向。
长城逾漳河,进入河南省林县,沿林虑山东麓或山脊南去,至鹿岭东南行,又在秦王垴作东西向,进入卫辉市和辉县。明嘉靖《彰德府志•林县》载,“秦王堤在县西一十里,南接河内,北至滏阳。古老传云,秦赵分界堤也。”《重修林县志》云,“关墙岭,在县西南与辉县接界之分水岭上,垒石为之,或有或无,或高或低,长数十里,盖昔人防戍所设,然时代不可考矣。”
该文说:在林县、卫辉、辉县发现十余段长城遗址。林县有6处:1、任村镇西寨一段建在山巅,长300余米,基宽1—2米,残高1.6米,用紫黄杂色天然页岩砌垒。2、姚村镇一段长120米,基宽4米,残高2.5—3米,土石混筑。3、城关镇有4段,计1260米,天平山段倚山就势呈梯级状,全用青条石建成。4、合涧镇一段为南北走向,长约6里,多以碎石块杂土混筑,村民称之堤岭。5、茶店乡长城峰壁如削,时而入辉县界,南北走向,长约6里,红黄青色石砌筑。6、临淇镇秦王垴长城遗址,崇山峻岭,海拔990米,地处林县、辉县、卫辉市交界。长城东南进入卫辉市拴马乡、太池山乡,长约26里,乱石碎块、杂土或青石块筑成,村民称之边界岭。
由秦王垴进入辉县张村乡、南村乡交界鹿岭上有长城,西北、东南走向,向北进入林县茶店乡,绵延60多里,为青石块砌筑。据村民说原来石墙有半人多高,在那里时常捡到铜铁箭头。大约这里是长城的最南端。
至于文中说,东面鹤壁市大河涧乡肖横岭西山发现约2里长城,基宽1米,残高1米,南北走向的石筑长城,大约属多层防御工程。
肃侯北长城
赵肃侯北长城之筑史无明文记载。《史记•赵世家》《正义》的分析认为肃侯十七年(前333)在筑南界长城的同时也筑了北长城。原文如下:
《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正义》按: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北,尽赵界。又疑此长城在漳水之北,**界。
清《光绪蔚州志•古迹》引明尹耕《九宫私记》云:“余尝至雁门,抵岢、石,见诸山多有斸(音竹,斫。)削之处,逶逦而东,隐见不常。大约自雁门,抵应州,至蔚东山三涧口,诸处亦然。问之父老,则曰古长城迹也。及读史,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有赵肃侯筑长城事,乃悟,盖是时三胡(东胡、林胡、楼烦。)并强,楼烦未斥,赵之守境,东为蔚、应,西则雁门,故肃侯所以筑之。则父老所谓长城者,乃肃侯之城,非始皇之城也。”
尹耕,明蔚州人,字子莘,嘉靖十年辛卯(1531),年十七举于乡,明年成进士。官礼部员外郎,出为河南知府,罢官。所著《九宫私记》、《四镇三关志》皆自成一家言。
宋、辽因河东边界发生争执,神宗雍照八年(1075)宋遣知制诰沈括使辽,括至枢密院查阅旧档案,得前岁所议疆界事,以蔚,应、朔三州古长城为界。此应即赵肃侯所筑北长城。
叶小燕《中国早期长城的探索与存疑》说,这道长城是赵武灵王拓地楼烦、林胡前的赵北界长城。推定长城路线东起河北蔚县与涞源交界的飞狐口,西行入山西,经灵丘、繁峙、代县至雁门,部分线路在明内长城线上。本人认为其西段自雁门、宁武、岚、离石抵黄河,或自宁武走偏关;至河曲的长城,则不是赵建,乃是北周、隋或明代所建。
武灵王长城
一、武灵王长城建筑年代

武灵王筑长城见《史记•匈奴列传》,文中说:“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傍)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索隐》,林胡即儋(澹)林,在朔州,为李牧所灭。《括地志》云,岚州,楼烦胡也。
武灵王筑长城的年代史无明文。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定易胡服之议。二十年,略胡地,至榆中(今内蒙伊盟)。二十六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今河套五原)。二十七年(299)传位王子何,是为惠文王,自号主父。惠文王元年(前298),“主父身胡服,将士大夫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三年(前296),“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起灵寿(即九门,在今河北藁城县西北。),北地方从,代道大通。”四年,主父被困饿死于沙丘宫(河北灵寿县东30里)。推断长城之筑在武灵王二十六年至惠文王三年(前300—前296)之间。

二、武灵长城走向

武灵王长城东起于代,代为今河北蔚县,经雁北进入内蒙,究起于蔚县什么地方不明,雁北也找不到遗迹。内蒙古集宁市、卓资县、呼和浩特市均有赵长城遗迹。高旺编《内蒙古长城史话》说,集宁西北24里察右前旗三成局乡高凤英村北,有长城向西北延伸,直至卓资县东边墙村,这段长城全是夯土修筑,黑沙土,高2—3米,宽4米。卓资县境内的长城,由哈达图乡东边墙村进入,经边墙村和油葫芦湾村北,依傍辉腾梁南麓而行,这段长城遗迹绝大部分已被摊平,修成公路。公路修在长城脊上,向西一直延伸到马盖图乡官家坝村。没有被公路占的,其遗迹清晰可见。长城从卓资县三道营乡土城村向西,经黑山子、平顶山、斗金山、旗下营乡边墙壕村,到油坊营进入呼和浩特市。这段长城东西绵延120里,沿线有烽火台和城障。旗下营一带的长城是早期长城保存较好的一段,在山口内还有用土石混筑切断山路的墙,称为“当路塞。”不过这不是赵长城的配套工程,这是汉代建的防御设施。
呼和浩特市北的赵长城,高旺著《博览长城风采》140页记载颇详:呼和浩特北去武川,通过大青山南北有一条重要孔道,今名蜈蚣坝,古名白道。因路口千余步土色灰白,故名。后魏时南谷口有白道城(即今坝口子古城),南为白道川,北为白道岭。《水经注•河水》:“又有芒干水(今大黑河),出塞外,南迳锺山,山即阴山。其水西南迳武皋县(武川县境),又南迳原阳县故城(土默特右旗界)西,又西南迳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萦带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城。自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沿路惟土穴,出泉,挹(音邑,汲取)之不穷。余每读《琴操》,见《琴慎相和雅歌录》云:‘饮马长城窟’,及其跋涉斯途,远怀古事,始知信矣,非虚言也。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可知谷口白道城萦带长城,是沿大青山阳坡建筑,而不是建在山顶。呼和浩特西北24里攸攸板乡西烏素图村北,沿大青山脚下东西有一段长城,高1—2米,从山洪刮开的长城剖面看,是就地取黄土夯筑而成,土中含有大量砂粒,夯土层厚一般10厘米,遗迹最高的有23层,异常坚固。
高旺同志文中还说,大青山主峰上还有一道长城,既不和大青山南麓的赵长城连接,也不和大青山北麓的秦(应是后魏)长城相合,而是单独的一条长城,扼守在大青山主峰的险要道口,东经边墙梁村进入卓资县,西沿大青山止于武川县碌碡村溪谷,长约30里。这道长城大约是后魏长城的重城。
包头市东河区北行10里到大庙村,可以看到包头境内的赵长城。最清晰的一段东起大庙东,西至哈什脑包的哈德门沟口,长约90里,最高4—5米,最低1—2米,犹如一条长龙蜿蜒起伏,盘桓在群峰之间。大庙村东2里有一座烽燧遗址,建在很高的土山顶上,居高临下,极目远眺,数里内景物可尽收眼底,这段长城正如郦道元《水经注》所描述的“南面长河,北背连山,连峰刺天。”之语。
包头以西之长城,据张维华著《中国长城建制考》108页《绥远通志馆采访录》载,包头境内有古长城,东自什拉淖起,沿大青山、烏喇山之麓西行,至西山咀而止,长凡二百六十余里。为土石所筑,高二三尺以至六尺不等,或断或续,尚多存在,而以什拉淖至城塔汗一段为较完整云。

三、长城西端高阙在什么地方

武灵王长城西端终点在高阙,高阙在什么地方?《史记•匈奴列传》2886页《正义》引《地理志》云,“朔方临戎县北有连山,险于长城,其山中断,两峰俱峻,土俗名为高阙也。”《水经注•河水》“河水自屠申泽(今腾格里泊)又屈而东流,为北河……东迳高阙南。《史记》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王氏校本作峨然)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自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汉元朔四年(前125)卫青将十万人败左贤王于高阙,即此处也。河水又东迳临河故城(今临河)北。”有的专家认为,今杭锦后旗(陕埧)东北的狼山口,即石兰计山口为高阙。《文物天地》1986年2期《战国秦汉长城调查笔谈》说,“赵长城终点高阙,应在烏拉山西段某山口,不在狼山口,即石兰计山口。因为位于烏拉特前旗宿荄乡张连喜店的烏拉山大沟口东,不太远的达巴沟口有百余米长的长城残墙,而大沟口往西至狼山口,在400多里的广阔地域绝无赵长城遗迹。”也有人认为高阙可能即今磴口县的哈隆格乃山口。高阙所在尚无定论。武灵王长城从代至高阙全长约1300余里。 

燕长城
燕建有二道长城

燕建有二道长城:南长城、北长城各一道。燕北长城是北京最早建筑的长城。

燕南长城

一、燕南长城建筑年代

燕南长城建筑在燕国南部与赵国分界线上。《资治通鉴》载,燕昭王元年(前311)张仪乃北之燕,说燕王曰:“今赵王已入朝,效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秦,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且今时齐、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举师以攻伐,今王事秦,长无齐、赵之患矣。燕王请献常山之尾(燕之西南境)五城以和。”《史记•张仪列传》所载与此相同。可见燕昭王之前,南长城就已筑成,其筑成年代尚无准确记载。大约建筑在燕易王之时,即公元前332年~前319年之间,易王也效各国称王图强之际。也有说这里原是燕和中山国的分界线。

二、南长城走向  

南长城之所在和走向,《水经注•易水》载:“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闫乡西山。易水又东流,屈迳长城西,又东流,南迳武遂县南,新城县北。《史记》曰:“赵将李牧伐燕,取武遂、方城是也。俗又谓是水为武遂津,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史记.赵世家》云: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与燕;燕以葛城、武阳与赵,即此也。亦曰汾水门,又谓之梁门矣。易水又东,梁门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于梁水,东入长城,东北入陂。陂水南通梁门陂,方三里。淀水东南流,出长城注易,谓之范水。”《水经注•滱水》载:“滱水(今唐河)又东北,迳阿陵县故城(任丘县东北20里)东。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
《日下旧闻考》2004页引《大清一统志》载:“长城在文安县东南,接大城界,延袤百里,相传燕、赵分界处。”《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2001年第4期载,廊坊市对其所辖文安、大城两县燕南长城作了详细调查报告,两县境内有长城遗址300多里,东线分内外两支长城。沿线遗址、城址出土燕明刀币,文安县曾出土“郾王职作□萃锯”铭文戈,表明长城属燕国始筑无疑。他们认为西支长城极可能修筑在燕昭王时期乐毅伐齐(前284)之前,为完成伐齐的军事准备,抵御齐国入侵而建。
燕南长城西起河北易县西北太行山下,迳易县南境,向东南经定兴、徐水、文安、任丘之间,终点在大城县东马村,长约600余里。今徐水县西太行山下,有一条沿瀑河东行至安新县的夯土残垣,高2~4米,宽4~6米,即是。

三、长城口

长城口:在徐水县西北25里,战国时燕、赵分界处。《水经注》“易水东流屈迳长城西。”即此。历代在此发生过战争。
燕王喜四年(前251)燕以赵国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出兵攻赵,大败,反遭赵连续三年围攻,城邑被赵占领。
长平,赵邑。赵孝成王六年(前260)秦使武安君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坑降卒40万,其地在山西高平县西北20里王报村,今犹称高平旧县。其地有省冤谷,东西、南北各60步,即白起坑赵卒处,旧名杀谷,唐明皇过此改名省冤谷。
燕王喜八年、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与燕易土,赵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按龙兑,在徐水西南;汾门,今徐水;临乐,今山东宁津县北;葛,今安新县;武阳,今易县东南;平舒,今山西广灵县西。此次易土,调整了长城南北的城邑。
燕王喜十二年(前243)“赵将李牧攻燕,拔武遂(今徐水西25里)、方城(今固安县南17里)。”
后来,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冬十月甲寅十六,“北面前阵钤辖张斌与辽师遇于长城口,时积雨,辽人弓用皮弦皆缓湿,斌击败之。渐近界首,辽伏骑大起,而三路统帅未及进,前阵兵少,为辽师所乘,退保威鲁军。”(见《续资治通鉴》105页)。威鲁军,也作威虏军,宋、辽澶渊之盟后改名广信军,在徐水县西25里,即燕武遂邑。
《罗哲文长城选集》252页引《狄道州续志》说,宋咸平四年,张斌奏破契丹兵于长城口,其地在今甘肃临洮。北宋时宁夏为西夏国领土,宋兵怎么会破契丹兵于甘肃之长城口呢?



北京最早建的长城
燕昭王长城

一、燕昭王长城建筑年代

燕昭王长城是北京市,也是延庆县最早建筑的长城。
《史记•匈奴列传》载:“燕昭王有贤相秦开,为质于胡,留胡十余年,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故城在辽宁辽阳县北70里),达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拒胡。”秦开就是与荆轲西入秦刺秦始皇秦舞阳的祖父。
清《光绪延庆州志》载:“古长城,在延庆州南二十余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辽西。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逦而至永宁一带遗址犹存。”
这道长城建于哪年,史志无明文。现将昭王时期主要事件列下:
昭王元年(前311)昭王立。
昭王十二至十六年(前300~前296)赵武灵王筑长城。
昭王十六年(前296)赵、齐、燕共灭中山。
昭王二十二年(前290)长城专家李文信说燕筑长城年代。
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燕破齐。
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密云县志》说秦开破东胡年代。
推断,燕筑长城应在昭王十六年(前296),是时燕巳强大到与赵、齐共灭中山,也和秦开质于胡十余年之说相合。

二、长城西端起点造阳在什么地方

昭王长城西起造阳,东至襄平,造阳在什么地方?李文信著《中国北部长城沿革考》说认为今怀来、延庆一带为造阳地自然是不对的,就是指独石口一带为造阳也是错的,推断造阳大体在独石口到滦河源一带,地近草原,无险隘可守的地方。”《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16日吴尧亮《三燕故都一朝阳》也说,造阳在今河北省北部独石口至滦河源。可是《罗哲文长城文集》47页说,“燕长城西起河北怀来县,东至辽宁省辽阳市,长一千余里。”故定准造阳的所在地是理清燕长城走向的关键。
《汉书•匈奴传》3766页两处提到造阳,一说元朔二年(前127)“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汉亦弃上谷之斗僻县造阳地以予胡。”又说“当孝武世,虽征伐克获,而士马物故,亦略相当,虽开河南之野建朔方郡,亦弃造阳之北九百余里。”《资治通鉴》两卷本124页对造阳注释是;三国魏人孟康曰:“县斗僻,曲近胡。”唐颜师古曰:“斗,绝也,县之斗曲入匈奴界者,其中造阳地也。”唐杜佑曰:“造阳在今妫川郡之北。”后世历史学家多以上谷郡治沮阳(怀来县大古城村北7里,官厅水库畔有废城),就是造阳。1992年12月29日怀来县地方志办公室复信本人说:“造阳是燕国上谷郡治所在地,即是后来的沮阳,今怀来境内的大古城旧城。”
新保安镇北7里有个枣二口村,有人告我那里是古枣阳县城。那年我到枣二口村去,一到新保安当地群众对枣阳城就有很多传说。古城址在枣二口村东土崖上,遗址上一片砂砾,不见清代以后砖瓦。村里人说曾在崖上挖出汉砖。我在崖上捡到一块新砖,一个里面带布纹的残大瓦当和作砖箔用的小方砖残片。经延庆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于秉银同志鉴定:残大瓦当乃属晋代以前之物,那块新砖不明。当是从地下发掘出的砖遗下之物。有大瓦当和作砖箔用的小方砖,说明这里原来建有官府,确是一座古城。枣阳县城就是造阳。这和杜佑说的“造阳在今妫州郡之北”相合,唐妫川郡治在今旧怀来县城,枣二口村正是在怀来县(妫川郡)北部。杜佑,唐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著有《通典》200卷。
汉元光五年(前130)冬,匈奴入上谷杀掠吏民,武帝决定出兵四路各率万骑击胡关市下,其中只有车骑将军卫青一路取得胜利。 “卫青出上谷北七百里,至龙城(内蒙察哈尔左翼旗界,大约在锡林浩特一带。)匈奴祭天大会诸部处,得胡首虏七百人。”上谷郡即指今延庆、怀来、宣化。到了元朔二年(前127)汉在西线夺取匈奴河南地(内蒙古伊克昭盟),取得大胜;而东线遭到匈奴的报复,汉不得不弃造阳以北地九百里,就走放弃了居庸关外从延庆至宣化的二百里,加上卫青新收复的宣化以北七百里。如果从独石口、滦河源一带往北推九百里就快到蒙古国了,岂不太远。故上谷斗僻县造阳地即今怀来县地。怀来、延庆当时和匈奴相邻,经常受其侵扰。如果造阳在独石口、滦河源一带,燕国西北面300里大缺口,该怎么防御敌人?

三、燕北长城走向

造阳既在怀来,燕长城必西起怀来。《宣化府志•塞垣志》说:“燕与秦之长城俱在上谷之南……若秦人所筑则今宣府南山万里长城是也。其自居庸(指八达岭)至辽东,当因燕城之旧而整饬之。”与罗哲文先生之说相合。
怀来县地方志办公室复信本人说:”据普查证实,今西起官厅水库拦河坝西,向东沿川东行,经大山口、东湾、羊儿岭,然后向东北入北京市延庆县西拨子乡营城子一带,此段长城为燕之北长城。”
延庆县八达岭西南16里帮水峪村南2里花家窑沟中有一道土长城,2002年5月21日经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前所长于秉银根据夯窝鉴定为我国早期所筑的长城,即燕、秦长城。
《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九期刊延庆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程金龙撰《延庆的长城》中说:“2001年6月本所在调查八达岭长城时发现了一段长城遗址,自羊头山向东至西二道河,断续起伏,约几十里,走向与《延庆州志》记载大致相符,大都是由干石碴堆叠的边墙,但损毁严重、有些地段只能隐约地看出痕迹。”又说;“据实地考察发现,延庆城南西拨子、营城子一带山上确实有夯土层的古边墙,自西向东北延绵数十里。”
根据《延庆州志》“自上谷以北至辽西”之说,燕长城经过延庆四海冶、怀柔、密云古北口,河北滦平、隆化,辽宁建平、朝阳而至辽阳。“东胡却千余里,”不是从延庆往北退千余里,而是往辽东方向退千余里。
《长城百种全书》998页说:“怀柔慕田峪长城最早建于战国燕昭王时,距今己有2200余年,址己无存,”宋苏辙使辽过密云古北口.写诗道“燕强不过古北阙。”又说“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他认为古北口是燕长城所在地,还是历代夷汉的分界线。
吴炎亮《三燕故都一朝阳》有这么一段话“燕长城(应是秦长城)南面,还蜿蜒盘桓着另一段长城,它由内蒙古宁城县甸子乡跨过老哈河,进入辽宁建平县三家乡小五家村,翻过哈塘沟北梁入奎德素乡,延至张家营子乡,沿海棠河右岸东行,辗转南折进入孤山子乡,经朱碌科镇、喀喇沁镇向东进入敖汉旗境内。辽宁境内长城达140多里。这段长城是汉帝国在此地统治的北部边境。本人认为汉长城是在燕长城线上修筑的。
冯永谦、何溥滢合编《辽宁古长城》说,在内蒙古敖汉、辽宁建平、朝阳三旗县交界老虎山发现一条石筑长城,现存长度有十余里,两端走向不明。它基本呈西南、东北走向,从建平县东去,入敖汉旗境,由老虎山南坡而上,直至山顶,在山上转了一个弯,又从北面另一个山头下去,到了老虎山河岸边,越过河去,奔上羊山北坡,向东北而去。其后当向四家子村东方向延伸。《魏书•长孙陈传》,“长孙陈,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时为羽林郎。征和龙,贼自西门出,将犯外围,陈击退之,追斩至长城。以功赐爵五等男。”和龙即今朝阳,北燕都。一说长城在朝阳北。此段长城即燕长城。
燕长城经宁城、建平、敖汉、朝阳,而达辽阳。 
秦昭襄王长城

一、昭襄王筑长城

《史记•匈奴列传》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义渠戎王与宣太后(昭襄王之母)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在陕北甘泉县西南岩谷上,甘泉去地一丈,飞流激下,水味甘美。),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义渠,西北诸戎之国,其地在今甘肃省东北角庆阳地区及泾川之地。前此秦曾两次伐义渠。历公三十三年(前444)“伐义渠,虏其王”。惠文王十一年(前327)“悬义渠(取义渠地为县)”。陇西郡,治狄道。在今临洮县西南,辖今甘肃陇山之地。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西峰市,辖今宁夏及甘肃部分地区。上郡,治肤施,在今绥德东南50里,辖今陕北地。

二、昭襄王长城西端起点和走向

关于昭襄王长城的起点和走向,何钰、苟惠迪两位同志写的《定西地区战国秦长城考察记》对甘肃省定西地区临洮、渭源、陇西、通渭四县境内的长城已基本查清。长城西起临洮县北31.2里新添乡三十里墩村古洮之滨的望儿咀,也叫望儿台,或小坡头、杀王坡。和清《乾隆狄道州志》:“长城在州北三十五里”的记载相吻合。长城沿东峪沟北向东延伸,经新添、沿川子、峪弯、老甸4个乡,渭源县黎家湾、庆坪、七圣、北寨4个乡,陇西县德兴、柯寨、福兴、云田、渭阳,和平6个乡,通渭县榜罗、文树、第三铺、锦屏、北城铺、寺子川6个乡,然后进入平凉地区静宁县。临洮、渭源、陇西、通渭四县境内长城达600多里。长城沿线有许多名长城岭、长城梁、长城坡、长城湾,城壕、城壕里、城墙梁、城墙湾、墩墩梁、墩墩村、城壕山、城墩地等地名。
该文接着说:静宁县境内长城经田堡、四河、红寺、高界、原安5个乡42个村,共长124里。长城又经宁夏西吉县将台、马莲两乡而到达固原。甘肃《隆德县志》载:“秦灭义渠,筑长城。在县北六十里,有遗址。”《水经注•河水》53页载:“高平川水(今山水河)又北出秦长城,城在高平县(今固原县)北一十五里……次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城西山中。”皆指此长城。
长城从宁夏彭阳县东入甘肃庆阳地区镇原县武沟乡,东行复入彭阳、镇原交界,经武沟乡、马渠乡、三岔镇进入环县演武乡。经何坪、虎洞、西川三乡,环县城北,樊家川乡、华池县乔川乡,在元城乡营盘梁进入陕北吴旗县。庆阳地区境内长城484里。《太平寰宇记》载:“秦长城在通远城(今环县)北一里。”即此。
长城经陕北吴旗、靖边、横山、榆林4市县,于神木县北窟野河侧傍,而达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全长约1100里。

三、长城建筑法

甘肃文物考古所蒲朝绂写的《战国长城纵横谈》说,秦长城多建在山坡长梁上,或翻山越岭,或沿河流而筑,有的劈山削崖,外削内堙,有的以沟为堑,只筑墩台,不筑长城,有的利用自然独立的险山作屏障,无需再筑长城。长城全是黄土版筑,不打地基,直接筑在生土上,基部深下地表1米以上,宽5~14米,自下而上,逐层内收,宽度递减,纵断面呈梯形,夯层清晰,薄的5~7厘米,一般8~11厘米者居多。厚者12~14厘米少见。夯窝有两钟,临洮马家山梁夯窝为方形园角平夯,直径30厘米;陇西清吉堡张家寨子、通渭四罗坪都是园夯窝,直径7.5~8厘米,深2厘米。有方夯、有园夯,可见不是一个时期夯筑。
长城沿线烽燧,大部分修筑在山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多是半圆形墩台。长城沿线采集到筒瓦、板瓦、水管、灰陶器残片,品种繁多,形制不一,其烧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有青灰色和红褐色,为战国、秦、汉遗物。依据同一地区采集物形制不同分析,长城筑成后,曾经过多次修缮和长期利用。定西地区地方志认为长城为秦始皇所筑。《渭源县志》所列八景中有“秦皇长城”一景。《陇西县志》曰:“长城遗址在县北百里乌龙沟北山,跨山过涧,其土独黑,状若乌龙蜿蜒,俗名长城岭。始皇十三年(前234)命蒙恬伐休屠(今甘肃匈奴部),却七百里,收河南地,筑长城。”
该长城为昭襄王所始筑,始皇统一中国前曾向东延伸,统一中国后建的万里长城,对此段长城全线予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