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专家:从多角度与视野理解“风水”_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26:40
专家:从多角度与视野理解“风水”http://view.QQ.com  2006年09月25日17:01   人民网  蔡伟  评论68条

风水与地理学是一种什么关系?

风水文化的神秘性和地理学的可观察性之间有原则界限。

唐晓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风水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地方是“相宅”,解说阴宅、阳宅的神秘的“凶吉”,它并不单独关注外在的宏观环境世界,基本不解说与“宅”(包括官宅、商宅、民宅、阴宅也就是墓地)无关的事情。关于大范围的山脉、河流、湖泊,以及交通开辟、人口流动等,风水文化并不注重。在古代,风水文化最接近建筑文化,在宅院、居址、墓地、城池的建设中时有表现。我国古代有一个体系很清楚的地理之学,与风水文化很不一样,这是古代学术文化的客观形势。我们最好不要将风水文化混同于地理学。我们既保留风水文化的神秘性,同时保留地理学的可观察性,注意二者的界限,我认为这个界限是原则性的。

需要纳入中国古代地理学范畴的,应该是古代地理学的主流及其他具有知识贡献的部分。

侯甬坚(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在中国古代,正宗的地理学是历代正史中的《地理志》,从《汉书·地理志》开始的17部正史地理志系列著作,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流。风水学说虽有名为《地理大全》、《地理正宗》这样的书籍,却不能因此作为它一定属于古代地理学的依据。地理志之外,还有一些著作里面也包含有地理的内容,它们是水道、地图、游记、风水、星占类著作。

我认为中国古代地理学不必包括风水学说,因为两者的主要目的和作用都有显著不同。地理是讲一个地方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情况,地理学的目的当然是指认识自然世界、积累科学知识的努力,不断地为人类造福的作用。而风水学说宣扬,讲究风水的人家其后人会发福发贵,明显是一种谬说。它先是广布“阴阳之书,使人拘而多畏”,然后引人入歧途,浪费钱财。尽管相宅的积极意义要大于相墓,但在思想领域中都属于迷信意识。

风水学说讲究对住宅的选址,实施中会联系到水、土壤、地形等因素,有一些自己的表述和认识,但大都微不足道。风水中讲“九星”,指山川的九种形状;讲“五势”,是指五种山势(正势、侧势、逆势、顺势和回势);讲“形势”,是指地形与地势。虽然风水要对山川作一些描述,涉及一些像是地理学的内容,却多不可取。比之同时代、甚至前代的地理学认识和成就,它都差之甚远。

近20多年来,在建筑学领域,风水学说获得了一些别开生面的评价,并得到了“古代环境工程学”、“环境美学”这样的称誉,这可能是将风水学说纳入中国传统地理学著作中的缘由。说实在的,需要纳入中国古代地理学范畴的,应该是古代地理学的主流及其他具有知识贡献的部分,不能因为与地理有牵扯就纷纷收入。

风水学说中的糟粕和精华长期以来总是纠缠不清。

韩增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化研究所教授)

风水和地理的关系很密切,与周易的关系也很密切。在周易文化中,存在着易学与占术这两种传统的历史分野。在风水的内容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除了源于巫术活动的迷信说法之外,还有与建筑、地理等实用学科相关的来自生活实践的经验内容。前者是糟粕和支流,后者才是精华和主流。不过,风水中的这两部分内容不像周易中的易学与占术的界限很早就泾渭分明,而是长期以来总是纠缠不清。

中国传统地理学也可称为“学术风水”或“易经地理”。

于希贤(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

“风水”在古代也被称为“堪舆”或“地理”,因此说它是中国传统地理学也不为过。中国传统地理学是指近现代地理学系统传入中国以前发生、发展于中国的地理学。西方现代地理学系统地传入我国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在此之前长达数千年间,中国自有一套地理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学术系统,以此作为观察研究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选择不同的居住环境,布置和创建自己的生活空间。这一套地理学思维系统有自己的概念、术语、理论、方法,也建立了一些规律和法则,如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看作是一个活的有机体,进而研究气、势、理、形等问题,把辨明地形的阴阳、刚柔、高下、强弱作为首要任务等。中国传统地理学洗刷掉了风水的神秘外衣,保留了它的合理内核,可被称为“学术风水”或“易经地理”,在中国乃至在东亚的汉文化圈运用了上千年。

风水先生和风水建筑

虽然风水长期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加以挞伐,但仍在中国农村及某些城市向人们展示着它顽强存在和蓬勃生机。在我国港台及东南那亚地区,风水一直备受推崇,起名、算命、调风水等都是风水先生的分内之事。甚至有些市民遇到感情问题,也喜欢找风水先生指点迷津。

山水画中的风水模式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们主张“内得心源”,在笔端抒发心灵深处的理想境界。历代山水画家们评论山水的价值:“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居者,有可游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所以,他们心目中理想居住地地景观多表现在他们地作品中,这幅北宋画家郭熙的《早春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俞孔坚教授解析了这幅画中的景观结构(见小图)发现它与风水模式十分相像:同样的山环水绕,同样的围合态势。这说明,风水模式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景观模式。

惹了麻烦的中银大厦

香港中银大厦(上图三棱形蓝色塔楼)的建筑设计贝聿铭曾说:“香港的风水先生好比律师:他们无处不在,你不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就寸步难行……”贝聿铭把中银大厦比作雨后春笋——中国传统中再生和希望的象征。但是风水先生却说:在他们眼里,大楼是一柄三棱尖刀,每条棱都是一个寒光四射的刀刃,向外辐射着杀气。风水先生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中银大厦周围随后兴建的建筑物,要么没有棱角,要么其中轴线避开了刀刃的指向。据说,有一条棱是直指总督府的,当时的总督卫奕信在那条棱和总督府中心位置之间的直线上种了两棵柳树:柳树柔和圆润的形态对大楼尖锐的角起了缓冲作用。这才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