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直播运营:永中沦陷回忆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3:35:03

永中沦陷回忆录

(2011-08-30 17:15:29) 转载标签:

杂谈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梦想,而是千辛万苦实现梦想后,猛然发现它已经不属于自己。永中科技的悲情回忆,除了我的无奈与愤慨,也许还有更重要的意义。”2011年夏,永中科技创始人、67岁的曹参如是回忆。

永中沦陷回忆录

□口述/曹 参 整理/本刊记者 曹一方

 

1983年~2000年:疯狂的梦想

  故事的开端是20多年前,当时的我还在美国俄亥俄大学主修系统工程学博士。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实习时,我无意间发现,微软Office软件其实有不少缺陷。

  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能不能开发一款全新的办公软件,向微软发起挑战?

  1983年,回到台湾的我决定小试牛刀。我带着十几个工程师研发出了一款电子表格产品,还一度荣获美国《电脑》杂志年度编辑推荐奖。然而,5年后因为缺少营销资金,我最终失败了,还赔上了我和太太在美国自建的450平米别墅。

  但是,我的梦想并没有死。

  微软Office软件在1979年问世,开发历史超过40年,从1990年就开始了垄断。当时Office软件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善,不少用户甚至认为不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了,在整个软件业看来,挑战微软Office软件的地位,是一件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继续我的梦想,我四处找人融资,七八年来,我大多时间都漂泊在外,但他们只是说:“曹参不是疯子就是骗子”,没人敢相信我。

  但我很坚持。我认为,微软Office软件有着相当明显的缺陷:Word、Excel和Power Point是三个独立的、无法集成的应用软件。

  如果把文档处理、电子表格以及幻灯片制作集成在同一个程序里,那么用户修改了文档里的数据后,电子表格和幻灯片里相应的数据会自动修改过来,不需要用户再亲自逐一找出必须修改的地方。

  我想,这就是我的突破口。

  1999年夏天,我到江苏无锡探访远房亲戚、任职于江阴市统战部的章燕青。当时无锡正在兴建新区科技创业园等产业园区,当地政府也对外商投资创业和高新科技项目给予了不少配套政策。

  其实,内地的环境更适合我的项目落地生根。一是这里人力成本低,市场前景大;二是办公软件被外资垄断,会对国家信息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章燕青听说了我的想法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随后她带着我到北京、西安、南京、上海和苏州等地考察,还拜访了中科院、清华、北大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对我的项目进行进一步论证。

  看了我的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效祥、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专家的评价是:看到了国产基础软件未来发展的希望。专家们的肯定,不仅推动了这个项目后来被列入“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名单,还极大地增强了无锡市政府对这个项目的信心。

  在章燕青的牵线搭桥下,2000年1月,永中科技终于正式在无锡新区创业科技园内成立。公司由无锡市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出资270万美元,占有69%的股份,美国永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20万美元,加上技术股,占有31%的股份。

  当时的我,怀着一种激动与担忧交织的忐忑心情,出任了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时至今日,那种复杂的心情仍然清晰无比。

  我的软件一定会做出来!然而我们又会遭遇哪些困难呢?不管怎样,我的梦想终于开始了!

 

2000年~2004年:强敌的称赞

  来自美国的资本,是通过我的一位台湾朋友搭上线的。当时,资本方问他:“这个软件真的可以被开发出来吗?”

  他拍着胸脯打包票:“我相信曹参的人品和技术,软件一定能被开发出来!”

  对方又问:“那么风险在哪里呢?”

  他诚实地回答:“软件能不能彻底打开市场。”这的确也是我唯一的担心。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告诉自己:只要把软件做出来,优秀的产品自然会被市场接受。

  对于创业初期的永中科技来说,最艰难的是难以招到称心如意的技术人才。有时候,我真是恨不得把那些技术高手绑到我们公司来。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亲自主持面试,为了不错过好苗子,我定下标准,只要做过IT工作,不管什么文凭、什么专业,先招进来再看。

  有一次,一名英语教师来公司应聘文案策划。在办公室里,他看到技术人员正在专心致志地编写代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随口对我说:“我也想试试编写代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并没有一口否定他,而是与他约定了6个月的试用期,并表示欣赏他勇于尝试的精神。没想到的是,6个月之后,在其他同事的帮助与自己不懈的努力下,他编写代码的能力与日俱增,达到了试用合格的标准。后来他还成了公司里最顶级的软件工程师之一。

  如何挑战微软Office软件?很多软件工程师初到永中科技,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而我颠覆性的想法是:与基于C语言开发的微软Office软件不同,永中Office要用Java语言来开发。

  Java语言?!工程师们不禁瞪大了眼睛。Java语言的优势是适用于各种CPU、操作系统和软件平台。但Java运行慢、耗内存的技术难题,使其根本无法用于开发办公软件。

  几乎全公司的工程师都告诉我,Java耗内存的问题是无解的。可我的回答斩钉截铁:“我就不信这个邪,就把Java语言当C语言用!”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才是对抗微软Office软件的制胜之道。

  在员工们眼里,平常的我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但我也有忍不住发火的时候。有一次,我路过软件工程师们的座位,看见他们竟然正在研究如何模仿微软Word菜单增缩的功能。我一下子就发火了:“这种烂东西都要抄,微软放个屁都是香的吗?不是它成功了,就什么都好。”

  通过这些观念上的碰撞,员工们也渐渐明白了我的想法,理解了我的心情。在我的坚持和他们的努力下,我们用通常用于编写小程序的Java语言,编写出了繁复浩大的永中Office软件,而且还能集成应用,数据在内部可以直接、快速地进行交换。更关键的是,经过三个版本后,用户数据的内存降了近90%。

  2004年2月,我和团队带着刚出炉的永中Office软件2004版,飞赴美国参加业界著名的DEMO展示大会。在盛大的开幕式上,当我在台上介绍产品时,望着台下外国观众们赞许的目光,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我激动地用英语大声说:“人们都说我们挑战微软是疯了,但中国将来不会总按微软的出价来掏腰包。”

  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走下讲台时,一位白人男子迎面走过来,竖起大拇指对我说:“干得好!”没等我反应过来,他随即恭恭敬敬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印着“史蒂夫·西诺夫斯基——微软Office软件开发部资深副总裁”。

  后来我才知道,史蒂夫在微软工作了15年,负责微软Office软件的研发、推广和创新。第二天,他特地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大致内容是:永中科技的集成和创新让人激动。永中Office软件覆盖了微软Office软件93.1%以上的功能,其中11%的创新功能是微软Office所不具备的。它挖掘出了用户巨大的潜在需求。

  美国一些媒体也评价说:单凭这个数据集成,就有足够的理由让用户抛弃微软,而使用永中集成办公软件。

  其实,最激动的人是我。永中科技的集成创新,终于被业界甚至包括竞争对手承认。然而,在这光环的背后,有谁能够理解,我这么多年背井离乡,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只为做成这么一个产品的决心与付出?

  不少人说我是二愣子,认死理。如果这能够实现我的梦想,那么我也无怨无悔。

 

2004年~2008年:一时的辉煌

  从美国展会回来后,国家科技部邀请了专家对永中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测试论证。专家们给出的结论是:永中Office是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集成办公软件,它的技术达到了该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多方面用户的使用,已能替代微软Office,适于政府办公、教育等领域使用。

  这让无锡市领导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永中Office软件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政府采购的大门。我高兴得跟同事们开了一瓶朋友送的法国红酒,大家举杯庆祝。

  2004年4月,无锡市开始在党政机关推广使用永中Office软件,直到10月,5000套永中Office软件安装到了各级党政机关的电脑上。让我感到无比高兴的,不仅仅是政府采购帮我们打开了销路,还有用户们的积极反馈——无锡市相关部门还开办了一些永中软件培训班,免费教授永中集成Office的使用技巧,其中很多人成了永中软件的粉丝。

  紧接着,传来一个令我感到兴奋的消息——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专门针对永中Office软件作出批示:请给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件以更大的支持。随后,永中Office软件在全国政府部门和教育系统逐渐铺开,进入了江苏、新疆、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的教育系统。

  这一年,永中科技的销售额一举达到了2071万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成绩。

  然而,我却冷静的意识到:政府采购只是短期行为,要长久的立足,还是要依靠真正的大众市场。我提醒同事们:“政府的支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项目也好,陆续的投资也好,这些都是奶瓶,我们一定要把奶瓶丢掉。”

  怎样才能丢掉奶瓶?现在反思起来,技术出身的我,并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当时,永中Office软件带来的成就感充斥着我的大脑,我一心认为:如果连产品都做不好,还谈何销售!只有永中集成Office一版比一版有创新和超越,才有本钱与微软一较高低。

  在销售方面,我们的资源十分缺乏,仅组建了一个10人的销售团队。他们薄弱的力量无法面对微软Office软件统治下的大众市场。更恼火的是,国内市场上盗版软件横行。倘若有人要去盗版,从经济收益上考虑,盗版者只会选择知名度更高、用户使用范围更大的微软Office软件。

  让我感到无比悲哀的是,即使正版永中Office跟盗版微软Office的价格一样,消费者大多还是会选择微软。这更刺激了我,一定要在研发上超过微软!

  其实,期间也有人劝我,公司销售市场未打开,有必要探索其他盈利点,比如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等应用性的软件,以分散市场风险,维持公司生存。但当时我认为:只有专注才有希望。

  现在来看,那时的我,对市场营销的理解比较肤浅。这也让我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

  2006年,没有了政府的采购,永中科技的年销售额下滑到888万元,2007年又降到549万元,2008年为613万元。一面是日趋完善的软件产品,一面是节节下滑的销售业绩,那段时期的我很焦虑,仿佛活在一道夹缝中,但我仍然抱有希望,只要软件产品足够完善,总有渡过难关的时候。

 

2008年~2011年:最后的呐喊

  难道真的有宿命吗?

  我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自2000年到2008年,永中科技获得政府拨款达8000余万元,投在产品研发上的资金达1.52亿元。同一时期,产品销售收入仅5000余万元,公司累计亏损了5000余万元。

  作为永中科技的投资方,无锡市政府方面看到钱花完了、时间等久了,却没有预计的收获,便开始采取一些补救行动。2008年3月,中外股东双方进行了新一轮的增资,同时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方存好出任永中科技董事长。

  当时的我饱受“重研发轻市场”的指责,抱着向股东负责的态度,我没有反驳地让出了总经理职位,只担任副董事长。不过我仍然心里存疑:没有一天企业管理经验的方存好,能够带领永中科技走出泥潭吗?

  令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事实竟然向着另一个吊诡的方向发展!

  方存好上任后,虽然做出了一些变化,比如,将销售队伍扩大到50人;投入到新兴的网络Office、移动Office等领域。但是永中科技并没有明显的起色。

  2009年夏天,我听到了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消息:永中科技即将进行破产重组!当时,永中科技200多万元的年销售收入已经不能负担一年近2000万元的研发投入。

  按照方存好的话说:“资金流断裂,核心人才外流,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中外双方股东无法继续增资的情况下,唐敏和她的华软投资出现了。从事软件行业投资的唐敏,亦是技术出身,旗下中软国际公司是微软在中国最大的软件外包合作伙伴。

  2009年10月,永中科技两次召开临时董事会,对华软投资2500万元的增资方案,以及是否同意以清算为手段对永中科技重组进行表决。我作为外方股东的法定代表人,两次都明确表示不同意。

  按照法规,我的否决是有效的。但这竟然没能阻止方存好和唐敏,他们继续对永中科技进行了破产重组。对于这个事件节点,我无论如何都想不通。我可以接受因为经营不善撤掉我的职位,但我怎么也无法接受,不按法规地对我一手创立、并尚有经营能力的公司进行破产重组。

  但是,事实却残酷地碾过了我的意志。2009年11月27日,一家新的公司——永中软件公司成立,注册资金2501万元,由永中科技出资1万元,占股0.04%,华软投资出资2500万元,占股99.96%。

  随后发生的事情,更令我感到无比愤慨。在方存好和唐敏的主导下,永中科技的50项专利和39项著作权被无偿授权给永中软件使用。与此同时,永中科技的团队纷纷跳槽至永中软件,用他们的话说,如果继续留在永中科技,他们拿不到一分钱的工资。

  一切就像一个黑色魔术。如今,我历经艰辛一手创建的永中科技沦为空壳,面临破产清算;我和团队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技术专利,落到了他人的手里。

  至今,我仍然在为永中科技呼喊,因为我仍然相信公义,仍然坚持梦想。只是,我的无奈与愤慨,外人无从体会。

  今年我已经67岁,也许不会再有下一次机会。我想,这段关于永中的悲情回忆,不仅仅是我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后的呐喊。它更是一面镜子,留给后来者。

 

 

编 辑 胡茜

E-mail:mengdanh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