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易资产 新财富:孔子的“五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0:03:06

点将台·老鲍谭古⒀

孔子的“五不”

鲍鹏山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4日   15 版)

    上一篇我们讲到孔子的“不逆诈,不亿不信”。孔子是在告诉我们:被骗一两次,根本不能证明你是傻瓜,更不会损害你的人格。因为别人是用合情合理的方法骗你的——你不是相信了坏人,而是相信了合情合理的东西。对合情合理的东西的信任,是人生的必要信念。如果因为害怕被骗,牺牲了这样的必要信念,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其实,《论语》之中,孔子不仅有“不逆诈,不亿不信”这两个“不”,他还有另外三个“不”,一样的重要,我姑且把它们合称为孔子“五不”。

    我们知道,孔子很推崇伯夷、叔齐两兄弟,说他们是“求仁得仁”。确实,“义不食周粟”的两兄弟,道德上自律极严。但是,《论语·公冶长》中,孔子又为我们描述了伯夷、叔齐的另一副面孔,说他们“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有人把“怨是用希”译成: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就少了。这当然也可以,但我觉得似乎更应该直接译成:因为他们对别人不念旧恶,所以他们的内心就没有对别人的怨恨。这样不仅从语法上讲更通达,意思也更好。

    你的内心没有对他人的怨恨,对谁最有好处?不被怨恨的人当然会得到好处,因为你不怨恨他,也就不会去伤害他。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你自己,因为你的内心会因此而阳光,而轻松,而干净,轻轻松松,清清爽爽。

    相反,如果你的内心充满了对别人的怨恨,储存着过多不良的心理能量,你的心灵必然是扭曲的,心理负担必然是沉重的。所以不念旧恶,不记仇,对别人有好处,对自己更有好处。

    一颗没有怨恨的心灵,一种健康的与人为善的心灵,是多么轻松。

    要获得人生的快乐,伯夷、叔齐为我们做了个好榜样:不念旧恶。孔子也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他曾感慨:“莫我知也夫!”子贡以为老师郁闷,就说:老师,怎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回答说:“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他一生遇到那么多挫折,受过那么多打击,但内心仍然那么快乐,没什么抱怨。对人也好,对事也好,对社会也好,他的心情依然平静、温煦而友爱。靠什么?就靠这两个“不”:“不怨天,不尤人”!

    这样的境界,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

    不逆诈,不亿不信,不念旧恶,不怨天,不尤人——此“五不”中,包含着人生的正知正见,包含着对他人的宽恕和自我的放下,包含着对天命的认同和领受——这样的智慧,为圣人所拥有,为我们所追慕。

思考者说

为“述而不作”正名

刘仲林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4日   15 版)

    9月30日,本版刊登了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文章《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读者反响热烈,来电来函,现择精华刊登,以期引发对今日学者为学态度乃至中华文化复兴的讨论。

——编者

    每到孔子诞辰纪念日前后,各种纪念活动便纷至沓来:祭孔典、拜师礼、开笔礼、万人宴等等,但笔者觉得,如今最急需的事情,当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探索建设会通中西、融贯古今的中华新文化,并推动它向社会大众传播。这才是对孔子最好的纪念。

    孔子有一句自谦的名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述,有“传旧”的意思;作,有创始的意思。古人认为:圣人创始,贤人、能人传承。孔子不能自比圣人,故谦称“述而不作”。事实上,孔子如果真的只述不作,他就不可能成为儒家的创始人。

    遗憾的是,后人把孔子的谦辞当成了真实,止于观言,疏于察行,特别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述而不作”成了很多学者的信条,原创精神和独立思想有所衰颓。不可否认,宋明新儒家、当代新儒家,发展了儒家理论,但其理论内核和基本框架,一直没有变化。同时,这种“述而不作”的“经学”信条束缚,不仅发生在儒家,也发生在中华文化的其他学派,以致可以与战国诸子百家时期相媲美的“百家争鸣”,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再难出现。

    前不久,张世英先生在《智慧版》发表的《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一文中提出了“述”与“作”背后的“知识”与“智慧”问题。他认为,“智慧”之不同于单纯“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智慧”包摄“知识”而又超越“知识”,“智慧”是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

    若继续追问:“知识”与“智慧”背后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学”是一个“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为道”是一个“知识”不断减损(贯通)的过程,亦即“智慧”形成的过程。换言之,智慧是认识主体(自我)把已有知识融会贯通而获得的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一个重在知识的学习,一个重在智慧的养育,这是“为学”与“为道”的根本区别。当然,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当是“为学”和“为道”的统一体,“为学”是“为道”的基础,“为道”是“为学”的升华。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教育,重视“为学”有余,忽视“为道”已久。世上流行急功近利的小聪明,而缺乏融贯古今的大智慧。

    透过孔子的自谦,考察孔子的足迹,我们才能够看到一个在学问探索上朝气蓬勃、充满原创精神的真实孔子:他不仅在“述”,更是在“作”。因此,就孔子开创儒家时代的实质而言,孔子的这句话可以修正为“述而步作,新而好古”,他说的是“述”,但迈开的步伐是“作”;他传承的是“古”,追求的目标是“新”。

    如果炎黄子孙都践履“述而步作,新而好古”的追求,中华文化的复兴还会远吗?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