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胜任力素质模型:引用 三槐堂:中国教育之“九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55:15

 一问--谁在加大功课的难度?

现行教材难度肯定比以前容易了,以初中语文为例,新世纪前语文有语法内容,仅多重复句就足以让孩子们头晕目眩,甚至老师们也经常为“第一重”在哪儿划分争论不休,还有句子成分、词性、古汉语语法等无不错综复杂。然而这一些早已淡出了教材,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选文可谓文质兼美。

但是,孩子们的负担轻了吗?题目容易了吗?没有。先是作业种类:日记、钢笔字帖、词语抄写本、“每课一练”、“单元练习”、作文本、课堂笔记、错题本;再看看主打作业:每课一练,每课分成“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名目繁多,题目刁钻古怪;再看看他们教材外的“教材”:优秀作文选、“课外美文”、名著、“古诗文诵读”、“本土语文”;还有家教等着语文成绩“不好”的孩子。

数学呢?还有哪家不在补充了另一本教材--奥数?

英语呢?已经下放到了幼儿园了,据说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要问:是谁加大了功课的难度?

国家?国家不是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教材也变得容易了吗?

教育部?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自然有难度,但不论怎样难,都靠了“考纲”的谱呀。

学校?对,是学校,为了创“品牌”,保“名气”,制定了各种办法,确保中高考的胜利。但学校能承受如此之重吗?又是哪只黑手操纵着懂“教育”的人违背教育规律办事?

家长?有几位家长能像郑渊杰一样为逃避疯狂的应试而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自学,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看着孩子就心疼,但是,没办法,大家都这样。

教师?教材是国家的、教辅是配套的、资料是正式出版社的,任务是学校下达的,关教师什么事?学生学业负担重的背后是教师的“教业”负担重;学生题目难,教师就难不倒?现在的“奥数”题,教师自己就很多不会做,不是教师无能,是题目太狡猾,可怜了我们的孩子!

国家、教育部、学校、家长、教师都不是。

谁是凶手?站出来! 

二问--是谁在“妖魔化”教师?

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禽兽教师”这个关键词,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4,200篇;我输入“有偿家教”搜索找到相关网页约93,600篇。网络舆论正热衷于此类信息的发布与炒作,网友们甚至把前者当做黄色小说在阅读;把后者当做嫉恨教师的理由。而当我输入“体罚”二字的时候,更是出现约1,320,000篇相关网页,大多数网页上,网民借题发挥,以偏概全,贬低所有教师的人格,辱骂所有教师,甚至要求取消教师节,一时间,昔日光鲜的教师被严重“妖魔化”。

我相信教师群体中确实有一些败类,他们的禽兽行为永远不会得到人们的原谅,他们的灵魂也永远不会得到超度;但我也相信,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有更多“禽兽大款”、“禽兽明星”、“禽兽官员”,甚至禽兽不如。再退一步看,某教师犯了罪,人们愤怒之下将他个人称为“禽兽”,一吐心中愤懑,可以理解,但把这种恶名置于一个社会职业之前,谓之“禽兽教师”,泛化为一个群体,给所有教师无一幸免地背上了黑锅,这未免太以偏概全了,“公仆”中几个不包二奶、但我们却不去称他为“禽兽公仆”。人民教师全国有1200多万,禽兽毕竟是少数。我所在的学校有300多名教师,他们无不恪守着职操、奉行着名誉校长(原)冰心老人的题词“有了爱,便有一切”的教导,深得社会之信任。

我相信教师群体中有不少人在经营着“有偿家教”,甚至违反规定在地下运作;但我更相信,教师,作为技术性工种,他们的账面收入大大低于同类人收入,更别提与“公务员”相提并论,《教师法》中所云“教师月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永远是“神话”,你看看公务员们所抽的,所喝的,所住的,还有他们雄气的态度中就知道是什么给了他们“胆气”;我也相信最广大的农村教师面对更为贫穷的农民,他们拿着以“元”计算的补课费。

我相信有教师在体罚着孩子,但我也相信有学生在挑衅着教师,挑衅着课堂;我更相信有很多教师被家长辱骂、殴打,甚至殴打致死!我还相信有更多的教师在用全身心的爱呵护着孩子们,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论怎样,教师依然是这个社会大的人群中文化素质最高、品德修养最好、收入最不合理、为公民要求最高的人群;但我们无悔!

肖川博士曾建议媒体对教师中的类似于“禽兽教师”的现象要少报道或不去报道,否则会降低教育的力量。我以为然。武打小说和打击犯罪的报道无不在宣扬惩恶扬善,但有很多人看后去做了“恶”,杀了“善”;太多的报道会让我们的公民轻视了教师这个称号,一旦孩子们也加入了这个轻视的行列,请问:我们的教育还有力量吗?尤其是今天,污浊的社会风气已经紧逼到学校的墙下,学校,这最后的诺亚方舟将承载一个民族走向清明,我们再超它去泼尽污水,最后受害的恐怕不是几个人了。

我们爱着这个教育,社会的文明全凭它才得以薪火相传,家庭的美好未来也依仗教育去实现;我们又恨着这个教育,它几乎榨取了我们收入的一半。于是我们也学会了用商人的眼光去打量我们的教师,不仅表现在价值的交换上,也体现于对产品质量的本然怀的疑上。我的一位同时是河南人,他们那里依然保持着2000多年前的尊师重教的淳朴民风,过年的时候,总要送上一点腊肉什么的,半夜里挂在老师房檐下,然后悄然离开……如此世风,受益的恐怕不仅仅是教师本人吧。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凡是文明的国家都有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传统。我从来没有看到哪一个国家和社会像我们今天中国这样作贱教师的,从来没有看到有什么群体像这些人一样缺乏最起码的分析能力与认识能力,没有,从来没有。

如网友所问:“五四”后,我们把孔子打倒了,收获了什么?文革间,我们把“臭老九”批倒了,又收获了什么?今天,我们要把教师批臭,又想收获什么? 

三问--谁动了课外活动这块奶酪?

 学生的课外活动被老师或作业“霸占”已经不是新闻,随着年段的增长这种“霸占”现象趋严重化,至于初三、高三毕业年级,拥有一节课外活动已经是一种奢望了。有的学校,有课外活动,但却是一种变味的课外活动,搞什么集体“研究性学习”,有的则强迫学习学习“钢琴”“绘画”等艺体项目,名曰:素质教育,这是另一种变相“霸占”。

班华老师主编的《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对课外活动的意义作了四点阐述: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二)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三)能够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四)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这很权威了。似乎可以用这样四个词去概括:品质、特长、视野、创造性,这应该是作为人才的重要原素,但恰恰被我们无情的抛弃了,我们只在收获一个词--“应试”,现在大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品质问题、社会交往能力问题、动手能力问题、想像能力问题),是否可以简单的追溯到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被“霸占”呢,当然不能简单归结于某个时段的取消,但中小学是简单的取消了这个时段吗,取消的恐怕是一种理念、一种素养、一种文化。

就拿“创造性”来说吧,你说现在的孩子幸福吗?物质上确实是幸福的,但很多情况下这种“幸福”的孩子们并不“领情”,你在餐桌上说“儿子,你吃得多好呀,爸爸当年……”,你的孩子一定会说“我的儿子今后比我这时候还要好”的话,并且现在孩子好像并不在意自己的吃穿。精神上呢,还幸福吗?首先他们不会“玩”了,一切都是现成的,玩具厂商已经包办了一切的思考和创造,孩子们只要动动指头就能实现声光电的炫目耀眼,我不知道不能享受劳动的快乐是否还叫快乐,我也不知道不能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快乐也是否能称作快乐!

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活动课程首次被列入课程计划,这一重要举措对于我国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应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进步。

它将原来那些属于课外的活动--这些活动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变成正规课程的一部分,表明我国在课程设置上第一次出现超越传统的学科划分范围的活动性课程,开始重视活动学习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与当今国际上中小学课程改革中,重视以体验、活动为基础的综合学习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它不仅有利于课程类型的多样化,而且可以说是我国学校课程观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纵观全国,十五年来,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水平,“活动课程”也好,“课外活动”也吧,面对应试,安能有你的立足之地?

相对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课外活动)是一块芬芳的奶酪,不要动它了,岂止是孩子们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发展与进步之需要。 

 四问--“德育”安在?

世风不淳,德育焉附? 

现在有人怀念毛--泽东时代,不是怀念那个时候的物质匮乏,而是世风,还有坚定的信仰;现在的世风,可以用“江河日下”来形容。我有一个英国朋友,他很诧异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防盗窗”、“防盗门”,我实在不好意思告诉他“那是防不住”的,别以为我是说小偷本领大,我是在说“防盗窗”、“防盗门”是假冒伪劣呢!而最让国民痛心的是官员腐败,我们来看一组近20年省部级以上腐败官员总汇的资料:

(资料附后)    

这些腐败的背后是什么,这不是贪污、挪用了几个钱的问题,关键这些腐败的背后是--鱼肉乡民、草菅人命和由此而形成的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和世风的堕落!这才是最可怕的。

世风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土壤,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文化传承的标志。有人指出学生德育的“5+2≤0”的现象,是说学生5天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效果,遇上2天的休息日接触社会,使得教育的作用消失殆尽甚至还有负作用。学校德育在固守着校园这片土地而孤芳自赏,我们不要指望有一个真空环境从而对不良现象闭目塞听,国民整体道德水准下降和国风不淳让我们的德育如同风浪里的孤舟,随时都有可能葬身于无形。

还有那个网吧,现在青少年犯罪80%是受网络影响。根除不了引诱人犯罪的网络内容和游戏软件,还根除不了大庭广众之下的网吧?我对吸烟有害健康但国家却在认可烟草业十分不理解,有人告诉我这牵涉国家税收和国际惯例。那么网吧呢,这里面的税收可能少得可怜吧。现在很多准门户网甚至就是门户网都有“敏感”内容和“敏感”广告,要知道,浏览网站的还有未成年人呢!

 唉,世风不淳,德育焉附?      

       应试不改,德育安存?     

学校真的还在固守着一片纯洁的“孤岛”吗?未必。在应试的压力下,教育已经窄化成学科教学,进而继续窄化成做题,甚至做题也“八股化”了。

看看德育教材,从小学到高中,整体缺少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又过于抽象。德育许多内容常以理论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很多时候忽略了人的认知规律,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抽象。谈及爱国,就是“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什么是中国,却不能很明确具体地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就是黄河、黄山、长江、长城;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皇汉武;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客观上,单列的思想品德课也为道德教育的穷途末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许正是目前人们的道德水准大大缺失,所以才特设以强调。其实思想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门功课的学习中自然生成的,而不是你随意附会在上面的,因此有专家指责“渗透说”,应该是不无道理。

这仅有的教材还在使用吗?回答是否定的,很多学校就开设统考科目--语、数、英等,正规一些的学校课表上排上了,只有在检查的时候才匆匆上上几节,并且教学生撒谎,说“我们一直在上”(可怜的德育!),检查团一走,一切照旧。

教材是死的东西,活的人是如何德育的呢?去年我招了一个高二新生,那天我领他去见班主任,班主任是一脸的冷酷,问学生道:你知道我们的规矩吗?你看你的头发,我们这里不准打赭喱水的,还有你的耳环要摘下来,你有手机吗,让家长带回去!孩子唯唯诺诺的答应着,过了一会儿,班主任又说,你上课听不懂是要回炉的。

我站在一边十分尴尬,这个孩子是一所重点学校的“好生”,家庭殷实,穿戴自然要好一些,这且不说,你凭什么判断别人“听不懂”,你又凭什么“一脸严肃”?后来我与这位班主任交流,他笑笑(老天,他居然会笑!)说:给他一个下马威吗,要不以后不好办,影响班风,没有好的班风如何应对高考。

又是高考!

把学生首先当着“敌人”去德育,或许又是一项“中国特色”吧,我有一个朋友,他写了一本书--《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版再版。他给我也寄了一本,实事求是的说,我没看,不是我“孤傲”,而是这本书的名字我不喜欢,“兵法”,学生是敌人?在“教育在线”上我们就他的书名争论的很凶,他还是没有改名。或许你要问了,不是很畅销吗?我只能说,“中国特色”,再问我,我又会说:感冒也很流行。所以,“政治工作要靠说服,不能压服,压而不服。”(毛--泽东)

之所以如此急功近利,谁之过?

呜乎,应试不改,德育安存!  

                 五问--教育,是谁“qiang奸”了你? 

今日浏览“教育在线”,有网友贴出这样一则消息: 

                                       某县教育局长新官上任大喊分数 

“只有分数,只要分数,考试成绩出不来,一切都是屁话!”

“以前我们总是说,重结果,更重过程,现在,我要说,一切只看重你的分数,你说你做得在好,成绩出不来,你是在做无用功,我只看你的分数!”

“以前我们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我们还是要回到这条路来,这是务实的态度!”

“今年,职称评定只看分数。”

“我给两年时间教研室,如果还不能把分数搞上去,你们统统下岗!”

“我们要教会学生应试,有时分数这东西是很容易得来的,根据我多年的经验,现在考试的选择题,答案多是B。”

 读罢,十分震惊,甚至怀疑事情的真实性,但环顾一下中国教育的现实,又不能不信。

这位新上任的教育局长这段讲话的层次还是非常清楚的:一开始先声夺人的用了“只有”、“只要”强调了“考试成绩”是“一切”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突出其重要,不惜暴露自己语言修养的粗俗,用了“屁话”这个脏词,足见其“自我牺牲”的精神;第二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过去“重了过程”、“走了弯路”,我理解,新上任的干部总要对前任的政策作一些“反思”,以提醒属下,现在我是局长了,我有我的思路,这是官场潜规则,况且“我只看你的分数”还有“白猫、黑猫论”的理论依据;第三层是提出配套措施:“职称评定只看分数”、“不能把分数搞上去,你们统统下岗”,“职称”、“下岗”,这位局长大人正好抓住了教师的“软肋”,可谓“切中要害”,不简单;最后一层的“现身说法”:“现在考试的选择题,答案多是B”,问题是,现在考试“选择题”越来越少了,至于答案“多是B”我这里就叫他“B局长”吧,原谅我也用了一个脏字,其实,局长能用,我也能用。

“B局长”的“宏论”使我想起了“注水牛肉”和“圈养牲畜”,商人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无条件的选择了“圈养牲畜”去投放市场,甚至以身试法对牛肉进行注水。他的“惟分数论”何尝不是“圈养牲畜”甚至就是“注水牛肉”。但现在很多商人都在讲“品牌服务”,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这个意义上看,“B局长”就有点“奸商”的味道了。

高考的取向是“分数”,从人才的终极意义上来说,“分数”不高,不等于素质不高,现在有很多学者在关注“十名左右现象”,也有很多公司打出“只要中等成绩的毕业生”的用人口号;从高考的命意上来看,它有着目前无法替代的价值,但这并不能掩盖高考的不合理因素,高考改革的呼声正是源生于此;从分数的取得来看,它应有几条底线,学生的健康是第一条底线,第二条底线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还有第三条,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如此道理,“B局长”应该懂得,“应该懂得”却还如此叫嚣,唯一的理由是“昧着良心”、“不怀好意”,当然,他也有难处,不这样“矫枉过正”,难显其“魄力”,更不能在未来取得“政绩”,没有“政绩”,何以报答“组织”信任?又何以为今后升迁捞下“资本”。只是这“资本”比国库里少一些社保资金更具有危险性。

“B局长”的这种思维我们并不陌生,某些地区为单纯追求GDP,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影响了城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环境可以治理,资源亦可再生,唯独人才难以重铸。明知不能为却为之,是民族未来的屠夫。

前一阶段,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他们原来工作的县里新任的教育局长是某乡乡长,这位局长一上任就召开中小学校长会议,宣布:高考各项指标(重点线、全市排名等)分配到各高中;严令,不能达到,校长易人。校长们又将指标分割到班级,班级再分给给各科任老师,科任老师在落实于每一位学生。这位局长很得意自己的这一套,自称是“企业产量承包制在我县教育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噢,我差点忘了,他的乡长出生。

“政客”插手教育,是喜,是忧?难道又是“中国特色”?

无独有偶,在同一个帖子下,又有网友提供了一则新消息:                                    

某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完中高三年级教师及高一,二年级组长会上,县委宣传部长的发言:⒈分数第一,育人次之。⒉我们是老子,你们是儿子。⒊素质教育是骗人的。⒋学校领导管不到教师就是无能,老师不听领导的话就是无德。⒌农村中学老师干得好,调到一中来;一中的老师干不好,就把你给送到**学校。

 我已经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不过,我读了他的话以后,倒明白了许多问题的原委。明白了国家教委为什么要三令五申的提出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明白了现在考公务员那么热门;明白了指鹿为马的痛快;明白了极端主义的思维;明白了教育不均衡发生的“人祸”。

血淋淋的五条,jiang奸着中国教育,“宣传部长”们在中国未来命运的痛苦的叫喊声里获得着淋漓的快感。

该结束了。  

六问--“规则”因谁而定? 

张元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作品,听我的同事介绍剧情后我一直以为是美国电影(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和“月亮是外国圆”的习惯思维),里面有这样几个镜头:

1、一声哨响,小朋友一个个撅着小屁股来了,班主任李老师给他们擦一下(算是洗了屁股了?); 

2、早上集体上厕所,谁拉出了屎就奖励一朵小红花; 

3、孩子们洗了手后一个个举起双手(多么熟悉的镜头,仅仅是熟悉吗?),老师替他们一一擦手; 

4、孩子们学习“小褂子,穿穿好,扣子扣眼要对齐……”的童谣,并由正反两个典型现场表演穿衣服。

 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幼儿园的小朋友--规则,要按规则行事,专家们说这是养成教育。谁不按规则行事,就得不到象征荣誉的“小红花”,谁“出轨”,谁就会遭遇“孤立”,影片中主人公是“叛逆”的方枪枪,屡次违“规”,策划“暴乱”,最后被关禁闭,黑暗的屋子里,他想起了救命恩人,他呼喊着:孔院长(这个老太太,如何姓“孔”?服了流氓王朔了)!正是这个孔院长对方枪枪一番“苦口婆心”后,召集她的属下,用低沉的音调斩钉截铁的说:“告诉所有老师和小朋友,孤立他……”

何止是幼儿园有太多的规矩?孩子们在成长的一生中都被“规矩”所囿:中小学生守则、实施细则、校规、班规等等等等,我无意于指责“规矩”,只是想问一句:这些规矩为谁而定?为孩子?还是为成人世界?以孩子为本,还是以管理者为本了?

电影里出现过无数次哨声,每一次都在敲击我的心灵,管理者把对生命(虽然弱小)的呼喊和关爱简单化为“哨声”,这使我想起了对于羊群、马群的饲养,不也是用哨声在下达着各种命令。我们到底是把这群孩子当做人在教育,还是当做牲口在喂养?我明白老师们的辛苦,面对那些幼儿,用嗓量是何其大?但一声急促的哨声和一声深情的名字呼喊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是如何不同的感受啊。我真当心,今后这些小朋友走在大街上听到哨声会不会神经质般的脱下短裤、撅起屁股?

“哨声管理”在军营里常见、在监狱里也有、在室外体育课上也不少,对于幼儿,包括中小学生日常管理我还是喜欢人的声音,具有温情的人的声音。闻鸡起舞,提醒的是韶华难再;闻哨而动,运用的则是动物的条件反射。

“小红花”在影片中具有线索意义,也是“看上去很美”之“美”之表面所指。孩子们真有好的表现用“小红花”予以鼓励的却无可厚非,关键是老师怎么看待“好的表现”中“好”。帮助同学了是“好”;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了也是“好”,这些“规则”还是要提倡的。但“谁拉出了屎”就“好”,就要“奖励一朵小红花”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这统一,那统一,“拉屎”也能统一?或者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力“养成”能促使统一?

请你们检查一下自己所定的“规则”,有没有这样的“拉屎规则”,如有,请从墙上摘除。

再看看第三个镜头:是老师为孩子们擦手,因为孩子们洗手了,手上有水,这似乎无可指摘。问题是,为什么不让孩子们自己用毛巾去擦手,不是养成教育吗?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劳动,却无法代替孩子成长,更不能剥得孩子们成长的权力,何况这种“擦手”是以“关爱”的名义!如果问题仅仅是替代,我们还可以说一句:用心毕竟是好的,就像我们无法去埋怨爷爷、奶奶们的溺爱一样。请大家注意了:孩子是举着双手过去的,常识告诉我们,水完全可以顺着孩子们的嫩滑的手臂钻进任何一个可以到达的地方,冬天,假如是冬天,仅仅为了老师能正好够得着、顺手。你说:规则为谁而定?

那首“穿衣服”的童谣我们并不陌生,更不反对用童谣让孩子们学会自己穿衣服,我们反对的是一定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穿,否则就要“示众”,方枪枪努力的自己脱着毛衫,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旁边的李老师冷冷的说:你就耗吧,没人帮你。一旁的生活老师看不过去了,要帮他,李老师说:不行,这孩子,不能惯他。方枪枪在众人的“哈哈哈”的笑声中终于尿了裤。因为“规则”,方枪枪付出的也忒惨重了,“闲看的人们”“酒醉似的喝彩”莫非是“养成”的另一种代价?抑或的国民劣根性的复苏?

我就不相信,方枪枪今天不会穿,明天还不会,为了规则,为了显示自己教育“成果”,抹杀差异,无视区别,不知道这样“规则”和“潜规则”还有多少?这样的养成方式还有怎样的触目惊心。

李老师们制定着那个幼儿园的“规则”,是以“狼外婆”为本,那么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则(守则)”,是以谁为本,该不是以“群狼外婆”为本吧?

如果不是,我怎么满世界听见“救救孩子”的呼喊! 

七问--谁在导演“免费教育”下的乱相?

 新《义务教育法》去年9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同时,第八章第六十一条规定:“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这应该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动作,全国人民无不欣喜,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我所看到的情况着实令人担忧。

我调查了一所乡办完小,原来学生人均可收180元(不含书本费),现在县财政划拨办公费用是每生80元,活生生的少了100元,这所小学共1000学生,每学期少收十万元人民币。校长担心:学校正常运作和教学积极性如何体现?老师埋怨:日子怎么过?办公经费一下子少了55.56%。原来用以刺激老师工作积极性的奖金没了;代课费也没了;小的教学设施、设备改造经费没了;房屋维修费没了;当然,请客吃饭的来源也断了。应该说前几项还是合理的,甚至需要加大的,尤其在老师待遇不高的情况下,适当的“开源”是可以理解的,况且,是一种奖金形式。或许您要说,县财政还可以多划拨一点,那简直是异想天开,与虎谋皮。

所以,我常常跟我的同事们说“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是不配套的“好制度”。办学条件的改造、教师待遇的跟进,应该与《义务教育法》同步进行,以法律形式促进地方政府作为。可惜,地方政府你掏老百姓的钱他睁一眼闭一眼,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乱收费,甚至坐地分赃,让他自己掏钱给教育,尤其是给农村薄弱学校,就如同割他的肉了。有时,我看到种种乱相,甚至怀疑“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是政府在“作秀”。

你看,学校没钱了,于是到处在挖空心思,4月12日央视《午间新闻》报道杭州某些学校双休日补课现象“猖獗”,还美其名曰“素质教育”,开设“记者班”、“创新思维班”、“口语交际班”,其实就是恶补语、数、英文化课,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参加,班主任、课任老师一开学就打电话等做家长工作,好让他们“自愿”,为了使自己的补课行为“合法”化,所有补课活动都由一所民办教育机构(行知民办学校)承办,其实那些搞“素质教育”的均是孩子们的课任老师,而这所民办教育机构的董事长就是该区教育局局长。央视记者评论说,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为利益的驱动。我很为我的同事抱不平,我还是要追问一句:谁在逼良为娼?

更为过分的是安徽某县,总人口不过区区五十几万,在狭小的县城就挤有大小十几所民办小学,这些小学的学生都采用寄宿制,每学期都要缴纳2000~5000元不等的各项费用,各乡镇有相当大比例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私立小学读书,可怜了乡镇小学,合并的合并,剩下的是苟延残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陈旧;更可怜了我们的家长,没有享受“免费”的一点益处,倒是将自己纯收入的几乎全部都“寄宿”了;孩子们呢,打小就远离父母,似乎“独立”了,然而他们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家庭教育的及时补位,可怜见的!(今天,是星期天,很多学校接送车到乡镇接小朋友,那些接送车,很破旧,一看就是二手车,车里挤满了小朋友,我当心,总有一天,这些车要出点问题)。我又要问:又是谁在操纵这些咄咄怪相?教师有这么大法力么?你要知道,这十几所私立小学没有一所投资人是教师身份,当然,“拿干股”的教育局官员们除外,他们好歹也是教师出身。

教育,没有“一揽子”解决方案,光靠“免费”,“乱相”还会不断滋生。 

八问--留守儿童岂能一寄了之?

留守儿童,已经扯动了中华民族的神经,我们与其反思“80后”现象,到不如勇敢面对“90后”的现实,予以考量解决。

早上,听央视“朝闻天下”说我国留守儿童已达2200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我国有1.5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每年还在以500万速度递增,各地出台了很多办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其中有:办全寄宿学校、代理家长、安装可视电话、网络视频对话。其中“办寄宿制学校”据说孩子们受惠最大,果真?

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全国妇联等12个部门共同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组长、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张世平说,留守儿童主要面临五大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道德问题、安全问题。

全寄宿制只是部分解决了这五个问题,并且还因此产生了新的问题。

“生活问题”应该说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很多寄宿制学校无论是营养配餐,还是生活管理,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是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得到有效保障。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很多寄宿制都属于民营,利润是他们的唯一追求,势必对外出打工的家长们产生一笔不小的开销,还有的学校,零食未禁,孩子们更是争相购买,甚至攀比,“回家总是要钱”成了家里大人的苦恼。

关于“心理问题”,张世平说: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寄宿制解决了这些问题了吗?客观上的寄宿制学校之间的竞争,大家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辅导,应试的压力让老师们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心理,即使顾及了,试问:血浓于水的亲情岂可替代?孩子们需要家长抱一抱、亲一亲、听他诉说诉说,老师能做到吗?况且,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本身工作等压力就很大,不客气的说,自己就有心理问题,程度不同而已,何以疏导别人?何暇疏导别人?

“教育问题”好像能全部解决,至少解决了辍学率高的问题、学习时间的保证的问题、基本学习任务完成的问题。但这是教育的全部吗?教育是社会、学校、家长三方的事情,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组成,尤其是15岁以下儿童,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笔者曾经呼吁“家庭教育紧急召回”,指出家庭教育的“三缺”:一是教育“缺位”,管养不管教;教育“缺损”,教而不得法;教育“缺德”,重智轻德。并指出要:重拾家庭教育的条律,与学校、社会联手,共筑孩子成长的“防火墙”。

学校教育毕竟是以集体教育为主,而孩子所遇到的问题是个性化的,家长的阅历和“权威”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现在很多孩子遇到问题的处理办法比如与同学产生矛盾了,都是从游戏和影视作品中取得,后果很可怕!

至于“道德问题”,全寄宿学校更是无能为力,一方面中国的道德教育要么取消、要么文本化,缺少言传身教和濡染,卢梭曾经指出:“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话,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至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孩子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的随时纠偏而最终形成的。

最后是“安全问题”,应该没问题了吧?我提一个字,你会心惊肉跳:校车安全!很多寄宿制学校的校车为减少运营成本,是“病车”,有的没病,但超载严重。5月31日傍晚,在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街道上,一辆简易的三轮机动车载着14名幼儿园小朋友回家。还有寄宿制孩子因为不能每天与家长沟通,校园伤害、体罚、女童侵害并不是个例了。

必须承认:全寄宿制的确部分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放养”问题,但出现的新问题绝对不止以上所述,安徽某县,总人口不过区区五十几万,在狭小的县城就挤有大小十几所民办小学,这些小学的学生都采用寄宿制,每学期都要缴纳2000~5000元不等的各项费用,各乡镇有相当大比例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私立小学读书,可怜了乡镇小学,合并的合并,剩下的是苟延残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陈旧;更可怜了我们的家长,没有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一点益处。

寄宿制在乡镇的兴起恐怕不仅仅为了留守儿童吧,我们的作为,一旦出发点出了问题,别指望有好的结果,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张世平分析说:产生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从宏观上说,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又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应当说,这个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这一现象也反映了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

现在出台的办法,如全寄宿,都没有从源头去解决,政府应尽快确立一个长效机制,原则是15岁以下儿童必须跟父母在一起,冲破城乡壁垒,从解决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在一起做起,尽快立法。

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呀! 

九问--应试教育下教师还用读书吗?

关于老师不读书的指责屡见媒端,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承者--教师,不去读书,的确有点匪夷所思。三槐堂混充教师队伍二十又三年,亲见大部分教师不读教参、教辅、快餐文字以外的教育类或教育边缘类的文章(或书籍)。如果是个别的化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成为主流现象,何哉?

老师的素质低,理解不了读书的意义?非也。教师的素质在各种职业应该是最高的群体,“官老爷”在读人生的无字书、老板们在读人情的书,唯有教师方需读有字的经典,如此,方能堪当传承之重任。

然,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下,教师可以不读书而照样变得很“优秀”。现在老百姓欢迎的是能抓成绩的老师,他们是学校的“脊梁”,而他们只要学会应试的“三样本领”便能成就一切:控制课堂让学生怕;剪贴试卷能抓住考点、勤勉批卷讲卷。这些本领无需通过读书即能练就,再去花时间读书岂不多此一举。君不见那些“典型”学校,“三流师资”照样能给您“揪”出个全市“第一”来便是明证。

您要问了,那些“名师”呢,不是在读书吗?应试再厉害也成不了全国名师呀。您就不懂了,这叫“两面性”,宣传的“素质教育”是轰轰烈烈,推出的名师们一个个代表着最先进的教育生产力;同时,“应试”在各地扎扎实实、如火如荼的开展。两件家伙,各有用处。才明白呀:“名师”是遮羞布,“应试”才是男根。

再者以知识为全部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让老师们应付自如,读书“充电”,成为可有可无。那点知识让那些科班出身的教师游刃有余,稍微有点难度的知识,反正有“教材”这根拐杖。学生不能有疑问,“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就是真理;课程不用设计,一切都有人打点好了,认识字就行了。教师书读多了,容易“胡说八道”,净扯一些书上没有、考试不考的东西,什么“正确的答案不知一个”,胡扯嘛!高考的答案只有一个。您看,这书读多了不误人子弟才怪呢!

再说了,现在的教育已经严重“紧身”了,由“教育”变成“教学”,由“教学”再窄化成“做题”,考什么,讲什么,这叫实在。您的那些“经典”,什么《论语》,什么《大教学论》的,都是些人文的东西,我们要的的科学,人文不能当饭吃,只有科学才能救国。让教师去读书,一个个都成了陶行知、胡适、叶圣陶那还得了,高考怎么办?总不能像陶行知一样去种庄稼。

第四,让老师读书,您给时间那?白天校长、主任盯得厉害,晚上又要搞点“有偿家教”,别说教师没师德哦,他们那点工资还不够他家二丫头买复习资料呢?在全民抓应试的今天,教师的压力全所未有,奖金的多寡、待岗的威胁,让每一个教师无不透支着他们的体力,你同情学生,教师更同情,每天都面对两难选择,再说了,谁来同情教师,你以为教师“亚健康”是他们自作的,整个的在逼呢?“闲暇出智慧”,教育还需要智慧吗?我们仅仅去做好生产线上的操作工就阿弥陀佛了。

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有四百所,大部分是小学,为什么?新教育实验的第一大行动是“阅读”,中学阶段只能望之兴叹。

不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