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调整浪形态:皇家园林的代表——团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52:32
团城——皇家园林的代表 2009-11-04   来源:看中国网   作者:徐刚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北京城里中心区有一处皇家园林——北海公园,原是辽、金、元的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1925年开放为公园,园内水面比陆地面积大,水面开阔,全园以神话中的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亭台别致,游廊曲折,湖光塔影,绚丽多姿。琼岛上有建于1651年高67米的藏式白塔,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奇洞引人入胜,如同画中,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团城景观  独树一帜

    在北海公园的南面有一处 “城中之城”,处于故宫、景山、中南海、北海之间,四周风景如画,苍松翠柏葱葱郁郁,碧瓦朱墙掩映其间,这就是屹立水滨的团城。

    团城原是元代时的一个小岛屿,明代重修时筑起城墙,并将东南二处水面填为平地,基本上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四周环境。除承光殿外,增建了玉瓮亭。现在的团城,基本上是乾隆年间修建后的建筑群。它的平面呈圆形,周砌城砖,高耸仞壁,城台高出地面4.6米,周长276米,面积4553平方米。东、西两侧城墙下各有随墙门一座,上建门楼,东为昭景,西为衍祥,入门可沿蹬道登至城顶台面。蹬道处各设罩门,城台上建筑布局采取对称中兼以园林的布局手法。承光殿为全城台的中心,其南有玉瓮亭,亭内玉瓮为元代作品,体积大,雕刻精美。其北为敬跻堂,组成了城台的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有古籁堂、余清斋东庑和西庑等。朵云亭、镜澜亭高踞假山之上,整座城台黄瓦红墙,金碧辉煌。

    城台中央绿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将原半圆殿改成十字形平面,中间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四面各推出抱厦一间。南面有月台一座。正中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抱厦为单檐歇山卷棚式,覆以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飞檐翘角。上檐重昂七斗,下檐及抱厦重昂五斗。殿内施大点金旋子彩画,有佛龛一座,供奉着用整块玉雕琢的白色玉佛像,高1.5米,头顶及衣服缀以红绿宝石。佛像面容慈祥,洁白无瑕,光泽清润,是为国宝。

    团城上遍植苍松翠柏。金代所植的栝子松,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树林,还有数百年树龄的白皮松两棵,探海松一棵,三树皆枝叶苍翠,生长繁茂,更加衬托出团城的幽雅环境和与众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北海及团城的保护非常重视。50年代初,疏浚了湖底,清除淤泥11.6万立方米,清除园内垃圾近1万立方米,并护砌驳岸,改铺路面。1954年,由于拓宽金鳌玉莲桥,发生了拆除团城南部的问题,周恩来亲自到团城实地考察,最后决定保留。他还指示在团城北面修一座台阶,把团城和北海连接起来,但不要拆墙挖洞。1953年以来,国家先后拨款近2000万元对所有古建筑基本上都进行了修葺,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改装电路和管道,避免引起火灾。同时修建污水管道,截流36个流入湖内的污水源。1984年起,对全园古建筑进行了近景摄影和测绘,逐步建全档案资料,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保护和管理工作。

团城生态  独有奥妙

    从远处望团城,巍然的城墙之上殿宇耸立,古木葱葱。一个高出地面四五米、面积不过6000平方米的小小围城,却生长着数十棵根深叶茂的古树,数百年来,无论是久旱无雨,还是大雨滂沱,这些古树始终绿意盎然,四季常青。这里头有着怎样的奥妙?

    园林科研人员披露,在团城地下发现了一座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古代雨水利用工程,它结构巧妙,布局合理,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和朴素的环保思想,体现了我们祖先集雨节水的智慧。

    查阅北海历史,辽代(公元907年至1125年),团城还是一个大土堆。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这里建起了第一座殿宇,团城上最古老的树木大约就是在此时栽植的。一进团城,迎面就会看到一棵高约30米、要三人才能合抱的古松。据介绍,它至今已有800多岁,曾被乾隆皇帝册封为“白袍将军”。离它不远,还有一棵枝繁叶茂、足可荫庇数百人的大油松,它与“白袍将军”同岁,被封为“遮荫侯”。除这两棵老树外,团城上被园林部门挂上树牌、重点保护的“寿星”树还有很多,粗粗数一下,挂蓝牌、树龄过百的有21棵,挂红牌、树龄超过300岁的有17棵。

    团城上的这些古树,绝大部分是油松、白皮松、侧柏和桧柏这四类,它们虽是北方常见的树种,也都有耐旱的习性,但要在这样一个面积不足狭小的“桶城”里生存,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团城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单元,城内地面高出北海水面和地面,它们的根系很难从北海湖面形成的地下水中得到补给,古树生长所需的水分只有来自天然降水。一棵大树一年要“喝”掉10吨以上的水,而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北京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5毫米,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450毫米至500毫米,这样算来,大树光“喝”雨水是很难满足生长需要的,更何况北京7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夏秋两季,雨势稍大又会形成地面径流,白白流走。

    在这种情况下,团城古树如何能获得充足的水分,以致百年常青?2001年,在市园林局和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北海公园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开始破解团城古树生长的奥秘。

    古树是活的文物,公园不时要给它们施肥复壮。专家说:“当时北海公园想给老古树施一点肥,可是在哪里施肥呢?按一般的规律,吸收根都在树冠的靠边上一圈,所以我们就选了几个地方把地下的砖拿开,看看底下根的生长情况,再对症下药,可起开砖一看,却发现很有意思。这块砖上大下小,砖跟砖之间的缝儿没有灰浆,所以砖跟砖之间纵横的都有一些通道。再看砖底下衬砌的材料,拿一块到水管子一放,水就哗啦哗啦的从衬砌材料漏下去了,原来从铺装到衬砌材料又透水又通气。”当场实验,一瓶矿泉水倒进去,十几秒钟就渗得一干二净。

 

    这一发现让专家们又惊又喜,他们还注意到一个多年来一直被人忽略的情况:在环绕团城的270多米长城墙上,没一个泄水口。而故宫、天坛、正阳门、鼓楼等古建筑都留有各式各样的泄水口,与团城相去不远的北海琼岛上也有大小几十个泄水口。不仅如此,在团城地面上也没有一条排水明沟,这一切都说明古人在建造团城之时,便有意要将雨水留在城内。

    在团城全部地面上,除建筑物占地外,其余的地面都铺有地砖。这些地砖的铺砌样式也挺有讲究。一小部分为甬道,由方砖铺成,它们质地致密,不渗水,专供人行走;绝大部分铺的是倒梯形方砖,供渗水集雨之用。团城地势北高南低,雨水从北往南流,铺在城北和城南的倒梯形砖在尺寸和质地上也不相同:城北的砖较厚,上表面还有一层两三厘米厚的致密层;城南的砖稍薄,没有致密层,砖体还遍布气孔,其吸水性比前者要强。此外,城南的砖体表面积也小于城北的砖,这样做可以使城南地面的缝隙更多更密,更利于雨水下渗。

    2001年7月19日,北京下起中雨,12小时内集中降水7毫米。专家们到团城观测雨水入渗及地面径流情况,发现团城外雨水四处流淌,而团城地面却没有产生径流,雨水被土壤很好地吸收了。也就是说,团城有着非常完备的蓄水功能。

    说起团城地下集雨涵洞的发现过程,还得归功于“白袍将军”的一次生病。有一天,这棵老树的两个枝杈打了蔫儿,北海公园管理处立即请来专家诊治。专家左看右看,老树既没遭受病虫害,也不是营养不良,各种原因排除之后,专家提出查看树根。正好树下有一口渗水的古井,打开井盖钻进去一看,里面竟然别有洞天。

    此洞呈拱形,高约1米多,宽有六七十厘米,洞壁由青砖砌成,地面上淤积着一层厚厚的黑土,黑土下是同样由青砖砌成的洞底。走不了几步,人们发现洞刚刚坍塌,“白袍将军”的根系也因此而受伤。专家们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意外的发现后一定隐藏着更大的意外。

    团城共有9个入水井口,呈椭圆环走向排列,每个井口均与地下涵洞相通。课题组借助先进的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明了涵洞的走向。探测结果显示,地面上雨水口所处位置均是涵洞走向的转折点,以9号井口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经8号、7号、6号等井口,最后到达1号井口,整个涵洞走向呈“C”字形。这下,专家们摸清了团城雨洪排灌的过程:每当大雨或暴雨来临时,雨水就顺着井口流入涵洞储存起来,形成一条暗河,使植物在多雨时不致积水烂根,在天旱时不致缺水干枯。了解了这一点,“白袍将军”的病根也就清楚了:涵洞坍塌,导致积水烂根。专家们对树下坍塌的涵洞进行了修补,用一段新铺设的混凝土圆管取代原先的青砖涵洞。一两个月后,既没吃药又没打针的“白袍将军”恢复了生机。

    可是,团城集雨工程究竟建于何时?课题组取了几块青砖到北京大学作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这些青砖烧制年代最早为公元1411年(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590年之久;年代较晚的为公元1821年(清道光年间),距今180年。可见早在五六百年前,这座构思严谨的节水工程便已存在,而后几经修缮,保存至今。明永乐十四年(1416)定议迁都北京,随后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至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由此看来,北海团城比明北京城还要大几岁。

    团城上百年不凋的古树,是古代节水工程卓越能效的证明。这一杰作,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水是自然的恩泽,生命的源泉。如今人们已意识到它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地表水开发程度已达90%以上,雨水已成为北京仅次于地下水的第二大水源。借鉴古代科学的集水思想,创造更为和谐的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型园林,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市园林局已经在团城召开了现场工作会,推广古代集雨节水的做法。目前,参考团城的做法,中山公园在园区甬路上更换了铺装,新铺的全部是上大下小的倒梯形方砖,砖下的砌衬材料中还加上30%的粗锯末,以利于雨水下渗。紧邻北海的景山公园也在前山坡面上建起了蓄水池,以阶梯式串联的管线涵养水源,使山上的树木得到雨水的充分滋养。去年,北京植物园在樱桃沟低洼地带开挖了三个人工湖,它们不仅蓄积了雨水,弥补了植物园水源的不足,还为园中新添了“三潭碧水映西山”的美景。

    据市园林局提供的数字,眼下北京城区只有30%是渗水的绿地,另外70%的地面被建筑物、道路及广场所覆盖,这些“硬铺装”好比一层厚厚的防水服,使地下很难得到水补给。在城市一场降雨之后,“硬铺装”的地面90%的雨水形成径流白白流走,10%被蒸发,十分可惜。为此,北京市已于近年改变了雨污不分的情况,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分别埋设雨水和污水管线,并将蓄积的雨水回补到地下水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团城上,古人于数百年前建造的集雨工程为今人留下了一片绿阴;同样地,今人收集雨水,补给土地,也将泽及后代。

    团城古树  留有传说

    团城是镶嵌在古典皇家园林上的一颗绿色明珠,郁郁葱葱的古松古柏中有的竟然被封官,而且是由乾隆皇帝所封,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说。

    团城上的承光殿东侧,巍然屹立着一棵巨大的古油松,其青翠的绿冠高达20多米,鳞斑的粗干周长达3.18米。它是金代种植,距今已八百多年,其巨冠如伞,遮荫有地。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有一年盛夏,天气十分炎热,乾隆登上团城游玩。因承光殿内又闷又热,酷暑难当,宫人们就摆案于殿外这棵古松的浓荫之下。这时正巧清风徐来,乾隆顿觉凉爽,暑热全消,他望着太液池内,绿荷蔽水,粉花朵朵,十分高兴。就效仿秦始皇游泰山时,因避雨而封“五大夫松”的故事,御封团城上的这棵古松为“遮荫候”。受到皇帝的御封,此树身价倍增,成为京城名松。从此以后,乾隆经常来到“遮荫候”荫下,观赏北海和中南海美丽的湖光山色。又相传在给这棵古松封候以后,也是在一年的炎热夏天,乾隆乘龙船下江南去巡视,在他的头顶上方,总有一块绿云挡住太阳,为他遮荫。随行之人觉得这块绿云的形状很像团城上的名松“遮荫候”,而此时“遮荫候”的长势正弱,等乾隆回到京城,它又恢复了生机勃勃的原状。从此,“遮荫候”随乾隆爷下江南的故事就在京城传开了。

    在团城的西侧墙里,过去有一棵名松,它的主干弯曲后向北海湖面探去,犹如蛟龙探海,姿态极为优美,乾隆封它为“探海侯”,遗憾的是后来死掉了。1980年春,园林工人又在原址补栽了一棵松树,并通过人工整型,使它的主干弯曲后仍探向北方。

    承光殿周围有两棵高大的白皮松,俱是金代所植,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周长达5.1米,人们远远就可以看到它们银白色的雄姿,就像两位威武的将军,所以乾隆御封它们为“白袍将军”,并写有《古栝行》,诗云:“五针为松三为栝,名虽稍异皆其齐。牙嵯数株依睥睨,树古不识何人栽……”(白皮松古称为“栝子松”)

    团城上还有很多古柏,殿前西侧的一棵特别高大,高达20米,干周长达5.2米,亦为金代遗物,人称“承光柏”。据《日下旧闻考》载:“殿前古桧一株,为金代遗物。苍劲妖矫,似有神物呵护之”北京的古树名木不少,保护是个大问题。团城的古树保护为北京和全国古树复壮工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贡献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