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基督教堂学院:【佳片U约】日本电影:《八月の狂詩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26:52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日本电影:《八月の狂詩曲》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大师有生之年倒数第二部作品,在这个年龄段的黑泽天皇已经被载入了史册,当然在电影上就更入化境。不可否认,原子弹当年的爆炸对于黑泽明有着伴随一生的无法想象的巨大影响,这在他的电影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几十年前,当黑泽明在《活人的记录》中悲切至极地表现着战后原子弹后遗症的时候,他40多岁,而这一次,他80岁,他用着内敛的爆发力讲述着人间情感,缠绕一生的原子弹情绪依旧无法忘怀,但与四十年前的他相比,多少能感受到那一阵释然的空气。
[剧情资料]
又名: 八月狂想曲
外文名称 Rhapsody in August
更多外文片名:
Hachi-gatsu no kyôshikyoku
8-gatsu no rapusodî.....(Japan) (alternative transliteration)
Hachi-gatsu no rapusodî.....(Japan) (alternative transliteration)
导演: 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编剧:
本多猪四郎 Ishirô Honda ....uncredited
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Kiyoko Murata ....novel Nabe no Naka
主演:
井川比佐志 Hisashi Igawa ....Tadao
茅岛成美 Narumi Kayashima ....Machino
根岸季衣 Toshie Negishi ....Kane's daughter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98 min
国家/地区: 日本
对白语言: 日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Dolby
上映 1991年
八月狂想曲的获奖情况
1992年 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摄影 Shôji Ueda
1992年 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艺术指导 村木与四郎
1992年 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摄影 Takao Saitô
剧情
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一位住在日本长崎乡间的老人,突然接到发自美国夏威夷的航空信。寄信人是老人的侄子克拉克。信中称:老人的哥哥早年移居美国,靠经营菠萝园而成为富翁,现患不治之症,希望死前能与妹妹见上一面。老人的儿子、女儿对在美国突然出现这样一位有钱的亲戚感到兴奋不已,便立刻把四个孩子寄放在母亲家中,动身去了美国。孩子们在与祖母的朝夕相处中,听祖母忆起祖父死于原子弹轰炸的往事,理解了祖母对祖父的怀念和不愿去美国的心情。在孩子们的劝说下,祖母答应在8月9日祖父的忌日去美国看望哥哥,因为1945年这一天是长崎被原子弹轰炸的日子,村里人要在这天集体举行对死者的追悼。孩子们的父亲和姑母从美国归来,当听说祖母已复信给美国的哥哥,便责怪她不应向他们提起有关原子弹的往事,担心将断了这位有钱亲戚的往来。然而,克拉克从美国回来表示了真切的心情。
克拉克和大家一起来到了祖父死去的现场,那里至今依然保留着当年被原子弹冲击波扭曲的孩子们游戏用的攀登架;美国来电告知老人的哥哥去世。克拉克匆匆离去。久久伫立在院子里的老人,眼里盈满了泪水手里紧紧握着电报。夜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老人仿佛失去了常态,一边狂喊着“原子弹来了,原子弹爆炸……”,一边用白布单蒙住孩子们……一觉醒来,老人不见了。看到远处她隐约可见的身影,孩子们冲进暴雨中,踏着泥泞,向远处追去。
影片以长崎作为本片的拍摄背景。透过四个孩子的眼睛,记录了麻麻获旅居美国七十年的兄长邀请前往夏威夷,以圆兄妹团聚的美梦。然而麻麻的亡夫多年前被原子弹炸死,这事令麻麻梗梗于怀,迟迟未答应前往相聚,藉著美日混血的侄儿到访,一场缠绕四十多年的仇恨,终于得到解结。
幕后制作
影片结尾,老婆婆在暴风雨中狂奔的场面,含蓄地表现了影片对死亡的认识:即与自然走向同一。这部黑泽明影片既没有展开用绚烂的服装装点的壮丽故事,也没有逃避过去与梦幻,只描写了当代的平凡家庭生活。影片采用人物相互交插的故事,情味极深地描写了乡间的一个夏季。在将衰老、死亡、战争这流转的主题与人类、自然这一日常的主题相对比的同时,构筑作者独自的世界。使人的感受到了与塔尔柯夫斯基的作品相通的诗情。
[精彩影评]
今天的长崎已经忘却了伤痛
我们也是。
面对原爆,日本人处于非常悲痛却又矛盾的状态。
战后日本的高速经济发展,有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的帮助。
在这部电影中,面对美国来的所谓亲戚时,一家人中的态度也就随着年龄分化开来。从奶奶不想去美国的态度,到爸爸妈妈去了夏威夷之后不停夸赞别墅到担心美国的亲戚们知道爷爷死于原爆的态度,最后到孩子们听到看到原爆的消息时的愤怒但仍抑制不住想去美国的态度。
孩子们与奶奶的对话,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兄弟的故事。
其中一个是关于私奔后的兄弟。孩子们去看了烧毁后的小屋,而烧毁的东西,它永远都在。
而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眼睛的。孩子们的猜想最后都错了。那只眼睛是原爆那天的天空中爆炸后的光芒。
影片处处都充满了象征。这些象征让人压抑而又痛苦。
而美国人克拉克的到来,则把整部片推倒了高潮。
克拉克是来道歉的。虽然美国从来没有公开道歉过。他对奶奶说了对不起。这也是导演借他的口对所有的日本人道了歉。
“美国人扔下了原子弹是为了结束战争,战争已经结束了45年了。但现在他们不仍然继续么!为了战争,人们什么都做,最后大家都会灭亡。”这是奶奶对推崇美国的儿女们说的话。
我不禁想起了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日本人从来不认为他们是败给了我们,他们一直都认为他们败给的是美国人和美国人的原子弹。
对于日本人而言,原子弹是痛苦的回忆。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它却提早结束了漫长的战争。
影片借助奶奶之口,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战争,但却避开了战争以及原爆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但是,侵略战争结束后,我们也并没有迎来和平。而是自我残杀的国内战争。我常常在想,如果抛开民族,抛开压迫以及剥削老说,那么每场战争都是人类的自相残杀,而战争却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因为杀戮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在影片的最后看到在暴风雨中奔跑的奶奶和她高举的伞之后,我还是哭了。
如果真的有造物主,他会不会后悔创造了人类这样的贪婪而又丑恶的生物?可是他会不会又因为人类对于美还有和平的追求而又于心不忍?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就像《四月的某时》一样,让我看了后长久不能忘怀。
[请您观看]
',1)">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cxNzI5MzY0/v.swf
编辑于2011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