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站房:黄芪建中汤的运用思路与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41:08

黄芪建中汤的运用思路与方法

(2010-10-15 17:42:11)转载 标签:

黄芪建中汤

运用

思路与方法

杂谈

分类: 中医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王付    来源:原创    

    【方药歌诀】  小建中汤加黄芪,脾胃虚弱用之良,

              虚劳里急诸不足,温补脾胃气血养。

【学用导读】  黄芪建中汤主治脾胃虚寒证以气虚为主,方中用黄芪大枣益气补虚,用桂枝生姜辛散升举,治疗脘腹疼痛因劳累加重者最为适宜。

【中医辨证】  脾胃虚寒证以气虚为主者:胃脘或腹隐隐作痛或急痛,喜温喜按,疼痛因劳累加重,饮食不振,四肢无力,倦怠,或自汗,或盗汗,或身重,或手足不仁,面色萎黄,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黄芪建中汤,以主治脾胃虚寒证为基础方,以主治心肺气虚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病变证机:脾虚不运,胃虚不纳,寒气乘虚肆虐中气,以此而演变为脾胃虚寒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脘腹疼痛,喜按,体倦乏力,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或弱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大部切除后倾倒综合征,胃轻瘫综合征,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肝炎,乙肝等。

【衷中参西】  合理运用黄芪建中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消化疾病,还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等,都必须符合黄芪建中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临证选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

1、血液及心血管疾病:室性早搏,心肌缺血,心绞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其他疾病:带下症,崩漏,过敏性鼻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及血卟啉病等。

【中医治法】  补中益气,温养气血。

  【方药西用】  具有抑制肠胃运动、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溃疡愈合、改善胃黏膜、抗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

【处方用药】  桂枝去皮,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芍药六两(18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  胶饴一升(70ml)  黄芪一两半(4.5g)

    随证加减用药:若气短、胸满因于寒气充斥,壅滞气机运行者,加大生姜用量,以散寒和中;若腹满因于湿邪阻滞,当去大枣之壅涩,加茯苓,以健脾渗湿,使湿有所去;若肺气不足者,加茯苓健脾益肺即培土生金;若湿邪阻滞中气,中气因湿而生成不足者,加半夏,以燥湿理脾和胃,以达补气之效。

【煎服方法】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方证研究】  脾胃虚弱,脉络失养而拘急,则脘腹隐隐作痛或急痛;寒得温则行,故喜温喜按;因劳伤气,故疼痛因劳而加重;胃气虚而不降,则饮食不振;气虚不得温养,则四肢无力,倦怠,或身重;气虚不能固护,则自汗,或盗汗;气虚不能温煦于外,则手足不仁;气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萎黄;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均为脾胃虚弱之征。其治当补中益气,温养气血。

方中黄芪补益脾胃,建立中气,益气生血。胶饴补益脾胃,生化气血,缓急止痛。芍药养血补血,缓急止痛。桂枝温阳化气,辛散升举。生姜温暖脾胃。大枣、甘草,补益脾胃,和合中气。

【使用禁忌】 脾胃湿热证,慎用本方

 

来源http://www.wfjflt.com/web/viewarticle.asp?userid=1128713&lanmuid=7866881&contentID=205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