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78基金怎么样:我国当前群体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9:00:05

我国当前群体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


  摘要:本文从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事例及心理特征入手,通过探究不同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加深了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并从社会心理环境建设方面探讨了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策略。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中国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116—02
  
  一、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心理特征
  1.人员的从众效应。从众行为的产生源于个体客观上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的全面透彻,对于自己不熟悉、不了解、没有把握的事情,在特殊情境下容易采取从众行为。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多数人参加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和说服力,现在日益推崇的团队精神以及团队共同的利益取向也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的团队成员就是担心失去团队而表现出从众性。如安徽池州城区秋浦路的群体性暴力事件,从最初一青年被江苏老板撞死,到后来在少数不法分子的鼓动下,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派出所,烧砸车辆,殴打民警,哄抢超市,酿成群体性事件,显示出典型的心理从众效应特征。
  2.人员的观众效应。群体性事件中情绪唤起奠定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础,心理学家齐尔曼 (D.Zillman &J.Bryant ) 等人的研究都证明,一般化非特异性的唤起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人们侵犯性行为的增加。群体性事件中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聚集,注意力和视野都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影响。由于生理唤起水平的提高,情绪开始高涨,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观众在场时,某一行为的当事人往往认为旁观者会自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虚荣动机。在任何社会情境中,人们总希望被别人喜欢和接受。当许多人聚在一起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当事人对他人评价的关心,往往会唤起个人的行为内驱力,从而产生“观众效应”。此外隐蔽性的内在竞争因素以及个体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也容易导致“逞能”行为,“逞能”行为也会对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产生推波助澜作用。
  3.人员的责任扩散效应。责任扩散效应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别人不管,我干吗要管?另一种是大家都在干,我为啥不干?现实中有很多事例都蕴藏着责任扩散效应。事例一:一个女孩深夜独自路过一个居民区,突然一个歹徒出现并欲实施抢劫。女孩立刻大声呼救,周围居民区的楼里都亮起了灯,但是竟然没有一个人肯下楼来援助。绝大多数人只是打开窗户观望,后来也只是有人打电话报警,女孩幸免于难。这里面除了大家不明就里怕引火烧身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责任扩散效应。事例二:我们在清查贪官过程中“拔出萝卜带出泥”,贪污者的共同心态就是“大家都在干,我为啥不干?查出不一定查到我头上,要处分先处分大的,我们只是跟风……”,这也是责任扩散效应在作怪。2005年8月在湖北黄石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近两万群众冲击黄石市委市政府,砸玻璃、烧汽车、打武警……事件结束后很多来自大冶的参与者谈到他们当时的想法时都认为:最初没有想这么多,反正法不责众,而且当时黄石市市政府改大冶市为大冶区的动议触及了部分大冶矿主的利益,也伤害了具有3000年以上历史的大冶人民的感情。
  4.负强化效应与客观纵容。心理学中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个概念,正强化是指通过“愉快刺激”提高某行为的发生概率的行为(如表扬和奖励),而负强化则是指撤销或免于一个期待或理论上的厌恶刺激导致某一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行为。如现在很多城市屡禁不止的闯红灯群体事件,无论是汽车司机还是路上行人,由于在他们第一次闯红灯时没有受罚,或者看到其他人闯红灯没有受罚,结果是日后更敢闯红灯,而且越来越多。由于机动车相对处罚要比行人严格的多,所以,机动车相对比行人闯红灯事件要少得多,这也是心理学上的负强化在起作用。此外,像公共场所禁烟、禁止随地吐痰等现象屡禁不止原因也是如此。负强化效应表明在群体性事件之后政府有关部门对主要参与者的批评教育、处罚甚至法律制裁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处理越及时、越透明越好,否则就成了负强化,一些部门在事件处理后的及时宣传也十分重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实就是一种对负强化的抑制。
  二、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社会心理根源分析
  1.社会阶层的分化造成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有调查显示,中国社会存在十大阶层,倡导“人往高处走”的理念,多数人都希望向上层流动,处在社会变革中的人们在竞争中容易重利轻义,缺乏社会责任感,这种心理在独生子女群体中更加普遍存在。专家指出,群体分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显性化的客观现实,不同种群体间的生存“鸿沟”所引发的矛盾和摩擦将使阶层群体间利益变得难以调和,社会差异变得更加明显。重庆事件就是由于群众听说其中有官员涉及,就蜂拥而至,酿成了一场自发的集体运动。此外,随着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部分职工收入大大降低,导致新的贫困阶层的出现,一些下岗职工精神状态低落,对现存的“贫富两极分化”与社会的分配不公(如职业收入的较大差别)存在极大不满心理,很容易被诱导、爆发,产生过激行为,形成群体事件。
  2.农村城市化使农民心理负担加重。转型时期的社会变革加剧了农村的社会矛盾,传统的农村社会观念和体制被打破,农村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利益分化和冲突及基层党政行为失范造成农村权威结构失衡;农村社会在城市社会扩张中处于两难境地,渴望改变现状以及对未来前景预期的不足使很多人放弃农村,走入城市,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解决问题方式不够完善等,导致农民工群体事件发生的潜在危机,于是各地近年来频繁出现农民工因工资拖欠而跳楼轻生或者聚众政府门前讨要工资等,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农村的儿童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也对农民工群体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3.当前的教育体制及教育环境导致青少年的“认知失衡” 。现有教育体制内的学生群体被心理学家称为中国最辛苦的人群,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造成他们整体“认知失衡”,使他们成为知识能力较高、自我意识较强,对社会事件敏感,对不良现象愤世嫉俗,容易厌世而又极具攻击力的群体。青少年时期他们生理蓬勃成长,急剧变化,智力快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增强,生活中更加追求平等、自由和被尊重,容易情绪化,容易“动感情”。这一时期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四大特点。尤其是作为大学生的青年群体,他们一方面在人格和心智逐渐独立,在生活和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而又渴望独立,另一方面他们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单一,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但又渴望在社会中有较高的价值认可度。所以,当现实与期望值达不到统一,也就是说当个人受到挫折时,往往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
  4.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压力加剧并引发了心理危机。早在世纪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就针对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的主要压力与时代特性、职业类型、年龄阶段、性格特征密切相关,其中以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压力更为突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的人们面对社会表现冷漠麻木,容易言行过激。这其中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是社会忧虑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现代化将经历“侵蚀、转型和重建”三个阶段,强烈高速的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大规模变动,社会群体利益的大幅度调整,不断的分化组合触动了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社会发展与公众认同心理间的不同步性必将造成心理失衡,导致“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进而引发普遍的社会焦虑。市场经济本身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是普遍的社会焦虑生成的第三个原因,随时可能下岗的压力以及个体对未来职业的发展难以把握,竞争无处不在的压力也会导致群体心理危机。这些都不是中国独有的。
  5.媒体的传播扩大催化了人们的“模仿尝试”的心理冲动。随着当代媒体种类的增多及快速发展,在群体事件中,媒体的“宣教”作用日趋增大,媒体的介入导致消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自由度、透明度也高。不同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角度、程度以及着力点也有所不同。而在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有时有关部门为保稳定及尽快平息事件总会“尽可能满足”闹事人的要求,这使得一部分人认为只有把事情闹大,政府才会重视,事情才能得到解决,于是他们一旦遇到问题,便也刻意模仿尝试,且规模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激烈,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雷五明,陶惠芬.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2).
  [2]花蓉,付春江.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心理原因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孙正.组织化群体:关于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基本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5).
  [5]陈永利.大学生群体危机及应对机制初探[J].北京教育,2007,(10).
  [6]原方,于晓媛.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问题考察[J].理论探索,2005,(2).
  [7]杜岗.社会转型时期军官心理困扰的调查与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4).
  [8]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党政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4).
  (责任编辑/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