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斯狄娃:天眼看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14:15
天眼看历史---激烈的民族碰撞年代(8)(2011-09-12 08:57:52)

  英雄榜!

  一个民族的衰落,必定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西晋开始,中华民族衰落了,经济  科技  文化是外在因素,而信心是内在因素,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是转折。

  这是如松不依不饶的要写这段历史的原因。

  这也是如松极度推崇明朝的根本原因,在历史衰退的进程中实现阶段性再次勃起,朱元璋  朱棣及其子孙功不可没,尤其是朱元璋居功至伟 ,阶段性恢复汉民族的自信心,虽然此时的汉民族已非传统意义的汉民族。

  现在的中华最欠缺的是什么?虽然可以罗列很多,但是最欠缺的是自信心!看如今的欧美人士,奔放   崇尚自然  崇尚自由   进取精神,而国人甚至衣着    行为出格了一点点都会受到自己内心的压力和周围的压力,差别一目了然。

  但是依旧要列个英雄榜,造成中华民族转折的英雄榜,虽然这个英雄榜有正有反。

------------------

  

第一个英雄是气候。

   在《天眼看历史---激烈的民族碰撞年代(1)》中曾经说明这一时期气候变冷,北方民族受到生存的压力而不断南侵,最终是为了争取生存权,因为气候变冷周期,易于生存的土地空间(易于耕种或放牧的土地空间)持续向南压缩,空间变小,而事实证明,原始意义的汉族没有承受住这一冲击,虽然原始意义汉族的科技  文化得以部分传承下来,但是汉族的原始意义消亡了,民族自信心被极大的摧毁。

  汉族既可以说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因为最终少数民族被同化,但是,也可以说是一个柔弱的民族,原自秦汉的自信被摧毁,成为过眼云烟。

  这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衰落的根本,当然也包括中华文明,至少本人是这么认为。

 

 

第二个英雄是曹操。

  因为曹操的存在,使中原延缓了进入五胡乱华这一历程的时间,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年代,曹操坚守住了北方边界,功不可没。

 

 

 第三个英雄是苻坚-王猛

  苻坚和王猛是两个人,但是合为一体是一个完美,苻坚的宽容加上王猛的法治,成就十六国时期累累白骨中的一片绿洲(柏杨语),并最终统一了北方,如果将两个人割裂开来,很可能难有作为,苻坚的宽容进一步就是妇人之仁,最终淝水之战使其丧失了所有的筹码,国破家亡;而如果没有苻坚,王猛也难有如此大的作为,不过是又一个商鞅   王安石而已。

  一个胸怀天下的氐族人苻坚加上法治文明的汉族人王猛成就了前秦“人民安居乐业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的前秦,这样的评价历史上极其罕见(也仅仅汉朝文景时期  唐朝前期和明朝中前期可以如此形容),而在十六国时期成就这一伟业就更为难得。

   据资治通鉴记载:《361年,苻坚下令各地,保荐“孝悌”、“廉直”、“文学”、“政事”人才,考察实质内容,如果保的人才是真实的,一律奖励;如果不实,一律处罚。于是,各地官员都是由有才能的人才担任,农田深耕,荒田开垦,仓库粮食充实,盗贼绝迹。》。《王猛当宰相,苻坚高坐宝座无所事事。王猛主持政府,文武百官全体听命,无论国内外,军事外交都由王猛来决定。王猛刚烈英明,正直果断,清廉严肃,对善恶是非,分的清楚。》《苻坚说:“我努力的目标是,把天下四方,混合成一个大的家庭,把夷狄当做我怀抱中的婴儿。你们不要担心,不要念念不忘,天地之间,只有增进自己的品德,才可以化解灾难,只要经得住自我的考验,怕什么外患!”》

   苻坚加王猛,当得起伟大的字眼。

 

 

第四个是冉闵

  冉闵的年代是公元350年前后,颁布著名的杀胡令,那些历史上金戈铁马   残酷杀戮的故事不想重复,不过是以暴易暴的故事,最终冉闵也被前燕所灭。

  杀胡令全文: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屠戮胡狗为天下汉人义之所在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追溯欧洲史,公元370年左右,大批匈奴人涌入欧洲,以他们超强的战力迅速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关于它们的来历在德国人说来是在公元350年左右,匈奴人在中国遭到了种族灭绝的灾难,共有二十万匈奴人被杀,所以匈奴人离开中国迁移到蒙古高原,又受到暴雪的威胁,只能继续西迁。 

  中国专家考证一般认为统治欧洲百年的匈奴人是公元89年,被东汉大将军窦宪所击败的北匈奴,西迁到中亚西部的后裔。但存在疑点:为什么此后三百年,中亚各国均无有关匈奴西迁后的相关历史记录?也没有听说过这支善战民族在中亚入侵某国?而且直到今天中亚地区的考古发现中,都没有找到中国专家认为的匈奴西迁后在里海和咸海周围生活的证据?直到公元370年左右(德国人记载是350年前后),数十万匈奴人突然涌入欧洲?

 公元前35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胡乱华时期,也是杀胡令的时期,(五个胡族详细为:匈奴、羯、氐、羌  鲜卑,此外还包括丁零   乌桓   卢水胡  巴氐、铁弗(鲜卑化的匈奴和其它民族的杂合)、和夫余别部和入侵的高丽、九大石胡的一些远迁部落等等),胡族大闹中原, 冉闵发布了“杀胡令”,致书各地,号召中国汉人扫清中原,在这场民族的血腥报复中,有些长的像羌、氐(应该是现在的藏人和青海人)的汉人也被滥杀,山西南部更被滥杀过半。冉闵还亲自带兵杀胡,魏书中冉闵攻下邺城后,仅在邺城一地就杀灭胡族二十几万(主要为匈奴和羯族,还包括部份羌、氐、鲜卑、巴氐等,这个数字和德国人记载的数字是近似的)。这一时期:冉闵驱逐诸氏羌胡蛮数百万“各还本土”(各自返回自已老家去),路上互相杀掠,饥疫死亡,得到家的十止二三——这一方式又变相的造成了数百万胡人的死亡。 公元350年到公元353公,羌、氐大量迁回陇西,以后在关中建立了前秦和后秦,一些匈奴人返回蒙古河套等地,五大石胡的那些部落甚至远迁回中亚的老家。 冉闵虽然一度基本扫清了常山以南的中原地区,虽然后世人说他的民族报复政策,导致各胡族的空前大联合,在攻襄国时为众胡联军击败,军民死十余万,不久为鲜卑所灭。邺都被攻破,大臣王简等人也都自杀,但是当时的情形,可以说冉闵的以暴易暴是唯一的方式。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 冉闵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史称攻战无前。 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朱龙马,每战冲锋在前,杀敌数百人。在众胡联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攻中创造了很多军事奇迹,与鲜卑的决战前,他以一万汉军敌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中计被困的冉闵骑朱龙马,持矛戟,于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一说朱龙马是累死的)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 死后被其对手追封为“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

   这里必须要说以羯族为主的石胡的来源,史载“匈奴别部”,说明和匈奴不是一个部族,只是匈奴的奴隶,从深目高鼻来看,不是亚种人,虽然历史有很多争议,有说来自里海-高加索地区,有说来自波斯,有说来自塔什干,还有说是犹太人,但是基本可以肯定来自中亚地区,是纯种白种人,和白种匈奴的历史记载是相对应的,九大石胡应是近亲(从地域上),这一部族和鲜卑族一起是最为凶悍残忍的(以汉人为食物),南朝的侯景之乱既是羯族所为,一万羯族士兵基本杀遍南朝,京师地带(南京地区)“荒芜遍野”,侯景是羯族人无可非议。

   最可能的结果是,冉闵杀胡令造成匈奴裹缚石胡(为匈奴部落的奴隶)在中原无法立足,回到蒙古高原,而蒙古高原气候寒冷不断暴雪,造成西迁,形成欧洲的黄祸,时间上是可以对应的。

   冉闵对汉族具有不世的贡献,以匈奴和石胡族在中原的所为(将汉人作为两脚羊,不如现在猪羊的地位),汉柞岌岌可危,对民族自信心是一个巨大的平复,对人种是一次延续,否则汉族的历史很可能改写。

   汉民族需要向冉闵致敬!

  

 

第五个英雄   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

    孝文帝即位时,正当大有作为之盛年,同时国运之隆如日中天。太和十七年(493年),他决定迁都洛阳,其动机如下:北魏从道武帝建国(383年)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洛阳,统治中原历一个世纪之久。在这一个世纪中,他们不断迫害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因而引起了各族人民和汉族的武装反抗。这种反抗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地区遍及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各省。孝文帝除了在中原地区推行均田,减轻租调,对各族人民作出让步外,为了更有力地镇压中原地区人民的反抗,进一步巩固政权,不得不把国都迁进关内来;为了解决塞北一带的严重粮荒,北魏自道武帝定都平城以后,人口集中,游食者多,粮食供给感到困难。太和十一年(487年),平城一带发生严重的旱荒,北魏皇朝至此不得不迁都。况且自从孝文帝扩大推行均田制以后,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已经为北魏皇朝的主要基础,从关外的平城移都到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洛阳,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来说,就有其特殊的意义;北避柔然的包围,当时踞居北方的柔然,势力强大,如北魏仍都平城,便有被柔然包围的危险,甚至平城也有失守的可能。倘南迁洛阳,可免累卵之危,而有磐石之安;北魏政治,久已汉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中心。北方统一以后,若图吞并江南,必须将首都南移,此时南齐国力,日趋衰颓,不但不能威胁洛阳,而且孝文帝认为如大举南侵,南北统一可期。何况要南伐便得大量利用汉人,那就要迁都比较向南之处,就近征兵,更为方便。因此孝文帝迁都,实抱有侵略江南的野心。藉迁都的政策,以振鲜卑颓风,当时北魏皇朝,虽逐步汉化,而一般鲜卑,则以建国已逾百年,不免暮气渐重,孝文帝实在想用迁都政策,来给他的族人一种新的刺激。

  孝文帝迁都是适时之举。
  政治方面;魏初百官无禄,取给于人民,以致廉者不得温饱,贪者坐拥厚资。太和八年(484年)从尚书中书监高闾所请,采用汉制,规定百官俸给等差,并严防贪污;立三长制;所谓三长,就是恢复古代的闾里制度。太和初,从给事中李冲之言,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本身免官役,又邻长家有一人得免官役,里长家有二人,党长家有三人。三长制提高了汉人的地位,认为他们是老百姓,而胡人的特殊地位也有改变,使胡人与汉人的地位相同。行均田制;公元485年,孝文帝采纳李安世的建议,实行计口授田的均田制,此制之施行,仍由政府调查户口,把荒芜的田地按户分配给无地贫农,按耕田征收地租。均田制规定:男子在十五岁以上受露田(种谷物之田,不种树)四十亩,女子二十亩;有耕牛者,一头可分三十亩,但以四头为限。露田不得买卖,身死归还官府。人口增加时也可领新地。另给桑田(住宅或种树之田)男女每人二十亩,称永业田,桑田皆为世业,身死不还。 改官制;北魏初年的官吏名称,大都汉、鲜卑杂用。孝文帝迁都以后,用王肃原订官制,采用南朝汉族封建政权的官制。在孝文帝看来,北魏就可以成为华夏正朔相承的皇朝了。修刑法;以中国固有的法律,重新修订。变度量;依汉法改用长尺、大斗,做汉之五铢钱,而制定太和五铢钱。

  习俗方面:禁同姓相婚:太和七年(483年),下诏禁鲜卑族人的同姓相婚,有违犯者以不道德论。禁袒裸之俗;太和16年(492年)孝文帝又禁革鲜卑人的袒裸之俗。禁胡服:鲜卑族起自塞外,其俗编发左衽,衣狭而短,汉衣宽而长。至孝文帝时,自己著汉人帝王衣冠,而臣下百姓亦采用汉人的衣冠。又制定五等公服,悉依汉制。断北语;北魏初定中原,自然使用本族的语言。军中号令用的是鲜卑语,汉人仕宦北魏皇朝,也要学习鲜卑语。孝文帝时,下令禁用鲜卑语及其他各族语言,以汉语作为北魏唯一通行语言。朝廷中有说北语者,免其官职。 改姓氏;鲜卑族的姓氏多缀语,孝文帝既废止使用鲜卑语,自然也需把鲜卑复姓改成汉字单姓。如拓跋氏改为元,独孤氏改为刘,丘林氏改为林,出大汗改为韩等。诸臣旧族,也改从汉姓。定氏族;规定所有鲜卑氏族与汉人立相同的谱牒,奖励胡汉通婚,先从他自己及其子弟实行,令诸王子娶中原女子为妻,而将本族前妻列为妾,于是汉人民族与鲜卑民族变成了在一条阵线上。当时汉人世族与平民仍有界线,他利用汉人世族与平民之冲突,将鲜卑加入到世族的阶级之中。于是胡汉世族得到互助。但是鲜卑人到都城者日益奢侈腐败,而边疆上未受汉化的胡族,对于他们显然的分化起来。 禁归葬;命鲜卑贵族死于洛阳者,葬于洛阳北邙山,不得还葬平城。同时又令北人迁到洛阳,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郡洛阳县人。 建明堂(行大典所在),辟雍(太学),征求典籍,并定礼乐。在洛阳建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大兴儒术,重用儒生,以爵赏奖励学士,如刘芳、李彪著人以经学进身;崔光、那峦诸人以文学进身,都是很好的例子。

   汉化政策的实施,使胡汉两族的血统、宗教、言语、风俗,和习惯等,融冶于一炉。鲜卑族之接受汉人文化,由野蛮而进入文明,文化水准自然提高,政治学术方面,亦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此,胡族便彻底溶入于汉族的集团中而不复识,使中华民族又来一次扩大。所以这时期在政治上说,被征服的是汉族;但就文化上来说,被征服的却是胡人。汉化政策实施以后,北人同于南人。北人“南染吴越”,南人亦能晋语,中原正统文化与吴越土著文化交流,艺术文学儒学,因之兴盛。在北方,胡汉同化;在南方,文化交流的推展,胡族骁勇劲悍之雄风,熔冶于中华民族的大洪炉。中华民族亦注入新血,获得新生机。汉人与胡族的融和,亦沾染胡族的武风,重振蓬勃的朝气,致有隋朝的一统局面出现。

  孝文帝南迁,对汉族文化是一种延续和进步,但洛阳的鲜卑贵族王室,尽是锦衣玉食,穷奢极侈之徒,他们沉醉在汉化绮梦中,“以征服民族自居,视榨取被征服民族以供享用为当然之事,因而日入于骄奢淫佚”。当日奢侈之风,弥漫整个首都,王公大臣,类皆穷极豪华,生活靡糜,风气如此,纪律自然废弛,也走上了西晋的老路。

  汉化了,彻底的汉化了,对汉民族是福音,对少数民族就难说了,最终虽然推动汉民族历史的进程,但是也间接的造成了北魏的灭亡。

  汉化的鲜卑族,固有的骁勇善战的民族精神,却反而没落了。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北方空虚,一部分留戍北边的族人,犹如奴隶,而禁军官兵,又时常受文臣的排抑。所谓“自非得罪,当世莫与之为伍,一生推迁,不过军主”。因此,他们对于京城贵族的享乐生活,十分不满,曾掀起变乱,公开杀戳大臣。这样一来,文臣与武人间隙日愈加深,重文轻武的观念,也愈来愈明显。

   汉文化中好的方面不知道学到了多少,腐化堕落的一面彻底的学到了,西晋短期得到复制。
   最终导致六镇的叛变,按南北朝时代,最重者为“婚宦”,以此分别门弟之高下。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在六镇(即:怀朔、抚冥、武川、柔玄、怀荒、御夷,特别需要留意武川,也即今日的呼和浩特武川县,是隋杨和李唐先祖的发源地)的人,不论“婚”或“宦”,都不及在京师的人。洛阳的人成为清流,六镇的人成为浊流;洛阳的人变为很有钱,生活舒适;而六镇人很穷,生活艰苦。在洛阳汉化深,文化水准高;在六镇汉化程度浅,尚保有其原始的朴勇性格,文化落后。因此,逐渐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集团:一个是洛阳集团;一个是六镇集团。这两个集团在文化上,社会组织上,社会地位及政治地位上都不相同。所以,由隔阂而致对立,终于造成北魏帝国空前的六镇大内乱,使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就是后来的北周和隋朝甚至唐朝的血统,代表的是北魏六镇的延续;而东魏和北齐是北魏的洛阳血统,最终消亡。

   汉化(文化)落后的六镇后裔最终取代汉化深(文化进步?)的洛阳后裔建立统一的隋唐统一王朝,所谓先进的文化取代落后的文化成为历史的必然进程(中学课本和老师这么说的),历史从不是这么回事,这一幕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后来的典型的就是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的马刀(杀戮)最终取代文化极其先进的宋朝和明朝。

  先进的东西必定自然取代落后的东西(文化和制度),在这块土地上从不是!唯一只有“马刀”才是真理;或者反过来说,你嘴中的先进本身就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