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钗怎么死的:《财富人生: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55:34
《财富人生:中国人自己的创业故事》
 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1)    原永民:北京科源轻型飞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永民和他的即将出口美国的蓝鹰AD-200轻型飞机原永民,上世纪70年代插队,80年代开饭馆,90年代造飞机,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私营的飞机制造公司,而且他的飞机已经出口到美国。原永民的人生有财富、有传奇、有心跳、有刺激。在他看来,你要想活得和别人不一样,就要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餐饮起家纪春:您从一个飞机制造的门外汉发展为国内民营飞机名副其实的领航员,制造飞机是您的钟爱,将近20年,您一直在这个领域里挣扎、拼搏,在聊这个之前,先说说您开饭馆的经历好吗?原永民:我是在1986年辞职下海,原来在国营服务公司干餐饮。1986年我正好赶上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拍卖濒于倒闭、破产的小饭馆。我经过8轮的竞标,以14万2竞标到一个200多平米的快餐店,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搞餐饮了。纪春: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自己下海做生意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您那会儿有这个自信能把它做好啊?原永民:那时候人们对下海还是挺生畏的,但是我感觉我的出路应该在这地方。当时拍卖只交1/3定金,剩下的可以匀几年还清,所以我很有底,我觉得我能干好。纪春:据说,您把定金交完了以后连买面的钱都没有了?原永民:很难很难,开业就剩2000元钱了,支撑一个9个人开的饭馆,卖一些烧饼、饺子、面条,一些冷荤之类的普通小吃,想挣钱是很难的。但是我每天起早贪黑,慢慢地也就干起来了。我自己采购,自己和面做饭,还得教他们。一般早上3点多钟就起来了,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钟,每天如此,连着干了3年。纪春:3年之后呢,怎么样?原永民:3年之后,我们有炒菜了,所谓的正餐,利润相对来讲比小吃好一点儿了,像有包桌之类的,这样营业额就逐步地扩大了。没有做小吃那么辛苦了,就这么干起来的。纪春:听说您90年代初的时候因为做餐饮已经有100多万了?原永民:不光是100万,那时我们有自己的楼了,盖了一座4层楼,面积有2000多平米。那时候我们饭店是很火的,90年代初通过银行贷款抵押我们把这个又干起来了。纪春:那时候您的饭馆叫“科苑酒家”?原永民:对。因为我姓原,又是在科学院,所以就起了这个很中听的名字,而且很有亲和力。纪春:其实要做餐饮的话,到现在开连锁店可能都好几十家了?原永民:做餐饮我是北京最早的,而且算是很成功的。如果我现在不搞飞机的话,我可能会拓展别的行业了。也会有餐饮的连锁店,不至于像现在干得这么艰苦。改弦更张纪春:虽然您热爱飞机,但它也牵动了您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吧?原永民:是,牵扯了13年,一言难尽呀!纪春:真正的有了造飞机的想法是在哪一年?原永民:1993年的一次吃饭交流,有一个朋友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这样一个技术。我是《航空杂志》的爱好者,对这个感了兴趣,并得知这项技术值340万。当时我都睡不着觉,我就跟我爱人讲,一定要干这件事情。钱很紧,要找银行贷款,房子得抵押出去,我就找行长谈。他说,要你和你爱人都同意。我们俩就一起去求他们,给我贷一部分款,我要买这个技术。纪春:这么大的投入,您怎么就这么着迷呢?有些人可能看这么大的投入都害怕,都退了?原永民:是,当时这批款要投入房地产,现在可能都不是几十倍的问题了。但是那时我就老幻想着天空肯定有很多飞机在飞的,所以就一下子到了南京,给买回来了。是坐飞机去的,那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钱坐飞机。纪春:听说您340万掏出来都没含糊,也没讨价还价?原永民:没有,基本上就是学校怎么说的,我就怎么做。其实从现在看,那时太冒险了。买回一堆纸,那时候我这儿一个造飞机的人都没有,就是我自己和一两个好朋友。 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2)    纪春:买回来以后,一开始是怎么度过的?原永民:当时南京的副市长听说这技术出了南京,专门到北京来看一看。看到我们的酒店经营得很好。他说,这个人还行。我回来就找到海淀区政府,当时的王区长很支持我们,就让我和当时最穷的北安河乡合作,他们出地、出房子,我出技术、出资金、出人员,合作生产飞机。当时学校写了一份很动人的可行性报告,我看了很兴奋,觉得终于有这个我可以施展的东西了。就这么签合同,开始招兵买马。当时有很多难处,首先是不知道这个行业的深浅,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当时是通过在我们这里买早点的偶然认识的宋工找到的一些技术人员,宋工是航空工业部民机处搞小飞机的,他那时已经快退休了。纪春:买专利花了340万,那这些前期的准备投入多么?原永民:当时教授说这些千八百万就够了,我感觉这个数目我还能筹措,但没想到越投入越多,简直是个无底洞。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体现在我身上,我胆子太大了。纪春: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您的飞机事业是用您的饭馆等等其他一些事业养出来的?原永民:是,应该这么说。因为在筹备造飞机的过程中、试生产过程中的这几年根本不挣钱,是很难的一个行业,我们碰到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怎么样把这个行业做起来,包括生产工艺流程、质保体系的建设,能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这全套的东西还不能按大飞机走,要考虑怎么切合实际搞小型的航空器,来进行系统的生产的程序的建设。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找不着标准,不知道怎么去做,碰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光取得生产许可证就用了3年多,很难。路,终于走出来了纪春:现在您的这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原永民:对,实际上我是得益于航空工业一批离退休的专家。现在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了。是可以年产100架飞机的规模、30艘热气飞艇,还有热气球、游船等很多种类。而且有自己的飞机跑道、空运权的使用等等,已经形成了占地145亩的规模。整个工厂有员工70多人,离退休的专家27位,最小的63岁,最大的74岁,都是航空业的专家,这么一批人在帮助我发展这个。目前我们的企业已经进入到了一种良性循环状态。纪春:有一位朋友发短信说,原总,您会不会改行呀,做得这么难?原永民:不会的。我13年能够坚持下来,我认为这里面有巨大的诱惑力。因为这是一个行业要诞生了,是一个市场,这个市场在呼唤着我们,而且这种市场是低空资源要开放。21世纪中国人要玩什么,玩的是天。我有一个信念在坚持着,这个行业在中国是个空白,但是在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很普遍的东西。所以我想这个行业我会坚持做下去,并不断地发展、研制不同的航空器,大施拳脚。纪春:您有没有开过自己制造的飞机?原永民:1997年我就开始开了。当时是在沈阳,沈阳飞机制造厂邀请我们小飞机进行表演。我们去了两架飞机,我们的飞行员让我在前座驾驶,第一次摸驾驶杆,那种刺激难以表达。纪春:在空中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原永民:空中跟地面不一样。从空中看我们祖国的河山太美丽了。稻田、公路都是那么整整齐齐的,都是那么漂亮,感受祖国最美就只能从空中看。那种感觉就像老鹰一样翱翔在空中,只有航空器能帮你完成这种梦想,像飞机、飞艇、热气球、动力悬挂、动力伞、滑翔伞等等这些轻小型航空器,是最能够让你最快地实行你的梦想。纪春:这种飞行的体验对您来说太有诱惑力了,所以您一直放不下飞机这份事业?原永民:不光是从飞行的体验,我觉得从制造来讲,也是一个人生自我的挑战。你没搞过这行业,你怎么样去搞,你必须靠你的精力和坚忍不拔的学习的状态,而且通过跟专家学,怎么样组织专家,把你的企业运转起来,这是最难的。这里有很多怎么样运作,又有很多情感沟通的事情,就是怎么样让专家来帮助你。 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3)    我的成功得益于这些专家的帮助,不是我原永民有能耐,是这么多航空界的专家老前辈,为了发展我们祖国的航空事业来帮助我。他们说,在我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不是金钱方面的希望,是我一种精神的执着的追求,能够带头完成这个事业。他们都是从祖国各地来我公司的,沈飞、哈飞、石飞、南飞等地的专家组成一个智囊团来帮助我。纪春:您是高薪聘请他们么?原永民:不是。这些专家不是为钱来的,都是到了我们公司看了我们的现状被打动了。纪春:有人问,您从开始创业就从来没担心过自己会失败么?原永民:有过,但担心失败不是我的全部,只是我很少的一部分经历。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下海是冒险,我干飞机还是冒险,包括做船我还是在冒险,我是只要认定了,就会执着地坚持下去。纪春:您的家人能理解您吗?原永民:我干飞机以后,原来的餐饮都交给我的家人管了,她一直干到2000年,很辛苦。飞机公司能坚持到今天,完全靠餐饮来养活。用干餐饮的辛苦钱来养活一个航空企业,很难。但是我相信这个行业的前途很好,我们的低空资源还没有得到利用,但在不远的将来会有很多的小型航空器在天空中飞翔。纪春:虽然这对您来说现在还是一个梦想,但是我相信这个梦已经不太遥远了。原永民:很快会实现。我想我的未来不是梦。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将来我们国家能够把低空资源对百姓局部开放了以后,哪怕是大西北,也是能够对经济发展起作用的好的行业,好的资源,这种资源不用国家进行多大的投资。可以用小飞机喷洒农药,一次作业,可以喷洒500多亩地,一个小时,可以作业两次,就是1000多亩地。100公里10公斤油,售价仅仅35万,一次加油可以飞1000公里,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小汽车,所以进入家庭也不是梦了。纪春:很多朋友都问了同一个问题,就是您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您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其实刚才您的这段话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了,因为您坚信这个行业大有希望,这是您能够坚持下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原永民:对,还有一个就是很多领导都理解我,支持我。而且我们这个企业干的事情又是在为国家干。纪春:一位朋友说,您现在工厂的销售收入怎么样,现在是盈利还是亏损?原永民:我们从1999年开始造船了,现在北京市昆玉河跑的大船都是我们制造的。包括新疆的天池、宁夏的沙湖、东北的大连等很多地方都有我们的液化气环保游船。现在我的企业实际是靠游船的订单来活着,我们还搞了遥感。我的体会是,要想拓展,就必须搞一些奇新特的东西。我们的游船是环保的,都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是我们企业的支柱产品。还有就是全国热气球烧的燃烧器都是我的企业生产的,一年几十具。我是靠其他产业来养活飞机。等有朝一日,市场开放以后,我会一下子就膨胀开了。纪春:我看到一段话,“人的一生会做各种各样的梦,每一个梦都需要金钱来实现。有的人花钱醉生梦死,但有的人用钱来证明自己。”这是您说的吗?原永民:对,我是证明自己。如果要是为了挣钱,我就去发展餐饮行业了,可能是亿万富翁。但是我觉得人生如果能有一个好的机遇,让你进行挑战,那就还是要冲上去。我不是为我自己,是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干一件事情。能够为这个行业添砖增瓦,我认为也是我的荣幸。从餐饮进入到航空制造业,我觉得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好,否则是天方夜谭。金点箴言:我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不是金钱方面的希望,是我一种精神的执着的追求。人生如果能有一个好的机遇,让你进行挑战,那就还是要冲上去。21世纪中国人要玩什么,玩的是天。我有一个信念在坚持着,这个行业在中国是个空白。 “红高粱”PK麦当劳(1)      乔赢: 红高粱食品有限公司总裁乔赢,一个胸怀伟志的人,1994年开始寻找挖掘财富的钥匙。麦当劳快餐店中人潮涌动的景象,在他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北京、广州、深圳,凡有麦当劳的地方,都留下过乔赢的身影。为什么不能用中式食品创造出同样的效果?很快,乔赢看中了中原百姓百吃不厌的羊肉烩面以及当时轰动世界的中国大片《红高粱》。1995年,“红高粱”在郑州亮相,开业没几个月,便名利双收。1996年,“红高粱”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距麦当劳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开张营业。挑战麦当劳的新闻炸开了锅,爆棚满座的“红高粱”一夜之间,名声大噪。此后,与创办人乔赢头顶上的光环背道而驰的却是事业上的一败涂地。公司董事长乔赢也因涉嫌非法集资而被公安机关逮捕收审。历经如此大起大落,数年之后“红高粱”却又重新开张。纪春:乔先生,您的故事可能有的人知道,因为有些媒体对您有过报道。原先都以为“红高粱”可能是您梦开始的地方,没有想到的是“红高粱”这段经历带给您的却是一个个失败的恶梦。但是好像常人看来是失败的恶梦,在您却没有什么,对您未来的第二次创业和第三次创业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我们已经知道“红高粱”又重新开张了,为什么又选择重新开始,您能不能谈谈这个时刻您的心情?乔赢:当我从部队大学放弃大学老师下海的那一刻开始,就认准了中式快餐这个目标。我相信一句这样的话:“路找准了,不要怕路遥”。当时下海就觉得这个事情不会一帆风顺的,因为中国没有一家成功的中式快餐,世界上更没有。没有这条路,就要探索这条路,就做好了失败、挫折的准备。从意志上锻炼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红高粱”的失败仅仅是暂时的挫折。根本没有想过放弃,所以二次创业是很自然的。  第一次创业纪春:先说说您第一次失败所遭受、经历的那些故事。那个时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此之前您已经有在一家国有企业也就是当时的亚细亚集团工作4年的经历,当时也是任总经理?乔赢:那4年对我学会创业、学会经商、学会管理、建立团队意义太大了。那4年总经理的位置跟创业是一样的,并没有享福。就是一份任命书,并没有资金、人手。单枪匹马地开始融资、建立团队,把酒店做起来。这4年的经历让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在大学里还教过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等,但是在现实里用的要比在学校里多得多,所以这一段我是很自豪的。纪春:为什么又放弃了做总经理,出来自己创业呢?好像和您经历的一段故事有关系?乔赢:当酒店总经理不是我的目标。我之所以愿意离开部队那种优厚的待遇去下海,也就是为了实现快餐的梦想。这个梦想来的也是非常的偶然。1989年,我在课堂上读一些案例,偶然当中看到麦当劳的故事,跟学生讲,有个学生就问我,为什么中国没有麦当劳这样的企业,把我问住了。后来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读了大量的麦当劳的书,那个时候整个中国还没有麦当劳,是从书本上认识的麦当劳。越研究越有兴趣,就开始想能不能做一个中国式的麦当劳,于是开始决定去实现这个梦想。纪春: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您毅然辞去了总经理的职务,而选择了自己去创业?乔赢:我认为1995年是个分水岭,将是可能产生一个快餐时代的开始,当时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预测的。我是1990年进入亚细亚的,1994年我就觉得我应该赶快进入自己的快餐创业了。我的目标就是1995年我要建立起快餐公司。于是1993年我提出辞职,1994年批下来,我就离开了亚细亚,开始创业了。这时候我一无所有。但由于前面的经历,我并没有感觉到陌生。纪春:您觉得自己创业和在别人手下做总经理的区别是什么? “红高粱”PK麦当劳(2)    乔赢:区别可大了。我过去到银行融资,几千万、上亿元都能融来。我后来个人创业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不是我多么厉害,是亚细亚的牌子放在那儿呢!同样是我,下海后再去,没有一个人给我一分钱。创业的头一年我一分钱都没弄来,非常地艰难。感觉压力很大,这就是区别。纪春:没有银行的贷款,可能会有其他的渠道,是怎么解决的?乔赢: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遇到这些挫折,我并没有放弃。1994年12月,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但是否极泰来,恰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正是解决问题的时候,咬咬牙,一定会有结果。结果出现了,发现一个二期广场,最好的位置,空着,做快餐位置很重要。于是就做公关工作,见酒店总经理,用我的精神,用我对快餐的理解,感动了他。3天之后,打电话说,给你了,但是需要30万,没有30万我不会跟你签约的。我当时一分钱也没有,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得到这个位置,我就能弄来钱。经过双方多次的联系沟通,最后他同意签约,要求3个月内必须开业。签了约之后,我立即找自己的好朋友,因为有了这个创意,得到了许多人的理解,3个月之后,不是弄了30万,而是40万,是朋友们支持的。结果到了1995年的4月15日就开业了。3个月就把款还了。纪春:一开始是蛮好的,红红火火之后您就想到要扩张?乔赢: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着自己品牌的快餐连锁。当时因为缺少知识体系,缺少技术,中国的快餐业一直落后。我分析了一些原因之后,认为不能只是一家店在赚钱,要扩张。首先就选择了北京王府井。这是实现“红高粱”梦想的重要的一步。选择在麦当劳对过,这是听了麦当劳一个技术总监的话,要置于死地而后生。这个位置原来是个鞋店,经过几个月的谈判,转移给我了。200平米,它的房租是260万。这个价格在当时是天价,包括我的合作者、朋友,没有一个人赞同我。但我认为贵是贵,只当是在投广告费。在所有人的反对下,悄悄运作了半年时间,在1996年3月开业了。当年“红高粱”在首都北京的金街王府井,在麦当劳的对面开业了。引来了各方关注的目光,开业之初也确实迎来了红红火火的一段时期。一开业就来故事了。没想到北京所有的媒体都关注这件事,蜂拥而至。这给自己带来了收获,就是学习。与其说是向麦当劳挑战,不如说是向麦当劳学习。实际上是自我挑战,每天的压力非常大。员工的压力也非常大,因为面对着强大的对手,面对着媒体的报道。一炮打响,并没有飘飘然的感觉。  第一次失败纪春:什么时候您发现企业整体情况不太行了?乔赢:我要说的是,经过现在的反思,其实一个企业的成长,遇到挫折,遇到失败,是个规律性的东西。第三年的时候,也就是1997年,有一个事件,导致“红高粱”进入一个拐点,由上升开始下降。这个事件就是增资扩股。创业到一定程度肯定要做资本经营,要增资扩股,要融资,要向外找合作伙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老板一定要有高的境界。不能因为自己的控股权的出让,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当时有一个很大的房地产公司看中了“红高粱”,想一下子投资2000万,把基础做好,组团发展,力争在3年以后做成上市公司。我对这个目标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条件就是控股权要让出来,我占40,他们占60,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产生了顾虑。在犹豫的时候,另一家房地产公司提出不控股,只占49,这时我答应他了。这一合作,出现问题了。合约签的是三个月到位资金2000万,实际上没到。当时是房地产政策遇到变化,它的钱没法投进来。但我已经按合约的计划走了,把我现有的钱都投到租金上了,租房子呀,筹备呀,结果到了交房租的时候,我们的后备资金没有到,店一个也没开起来,等于钱砸到地里去了。这个时候是骑虎难下,全国对“红高粱”有很多期待,到处都希望你来发展,挑战麦当劳,做民族的品牌。 “红高粱”PK麦当劳(3)    这时我的压力是很大的,我不能放弃,也不能撤退,我要继续向前。这时候没办法,就走向了另一条道路,就是内部员工集资。后来才知道,这个法律是不允许的,政策是不允许的。所以就出现了非法吸收工人存款这件事。“红高粱”就彻底地走向了第一个阶段的失败。纪春:这给您带来了两年的牢狱之灾,您觉得值得么?乔赢:作为一个男人,经历了这几件事,破产、牢狱之灾、失败,这是一个极好的锻炼的机会。再没有什么比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了。现在看来这是个财富,我觉得应该是值得的。当然经历的时候也很痛苦。在鲜花掌声的舞台上,一下子进入地狱,没有人格,没有阳光,没有一点点能让人看见希望的地方,到处是黑暗。希望纪春:就在这种情况下,您依然是把“红高粱”这个梦想牢牢地锁定在您脑海里?乔赢:我说过,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想方设法转化自己的心态,当时想得最多的还是“红高粱”。我相信自然力是公平的,一个企业遭受了挫折,它一定有回报,我相信通过这件事“红高粱”的价值不是小了,而是大了。我是这个心态,于是利用这段时间充电、反思、学习,不能落伍。我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当人的物理空间很大的时候,思维空间反而很小了;而物理空间极小的时候,思维空间无限地大了。那个时候我写了很多的东西,有一本书,已经进入出版程序了,就是在那个时候写的。纪春:您付出这么多,感觉快乐么?乔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从来没有痛苦过。把痛苦转化为快乐,我就喜欢这样的生活。我是体验主义者,我喜欢体验。纪春:现在已经是第二次创业的开始了,您有信心吗?乔赢:很有信心。我发现二次创业与第一次创业有极大的不同,社会资源更加丰富了——快餐业离开资源是根本做不成的。第一、融资更好融了。第二、食品工业起来了。第三、农业发展了。第四、人才比过去要不知多出多少倍。最难的是对市场的把握。现在不再是一个定位的时代,而是一个细节的时代,现在消费者很挑剔了。金点箴言:当人的物理空间很大的时候,思维空间反而很小了;而物理空间极小的时候,思维空间无限地大了。“路找准了,不要怕路遥”我从来没有痛苦过。把痛苦转化为快乐,我就喜欢这样的生活。我是体验主义者,我喜欢体验。  白手起家你肯定经常会看到这些场景:街头一个西装革履,但白衬衫领子发黑的年轻人向路人推销着什么;街边没有暧气的小铺,蒸腾着一屉屉的包子,老板和老板娘飞快地包着包子;快要拆迁的门脸房内,堆满了皮鞋,小喇叭重复着甩卖的信息;年轻的小姑娘,素面朝天,背着大包的衣服穿梭在拥挤的服装批发市场……然而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如今有掌管着几十家连锁店的,有拿着自创品牌占据市场的,有开创新型经营模式的……他们曾经在社会的底层挣扎,他们没有雄厚的资本,他们没有太高的学历,他们甚至没有一技之长,但他们成功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吃苦的精神、灵活的头脑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创造了一个个普通人的财富神话。 “小馒头”大理想(1)      刘会平:上海巴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买包子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龙纪春:刘董,我看到楼下你们的包子馒头卖得真不错,现在临近下班时间,楼下已经排起了长龙。看到这个情景,您是不是很高兴?刘会平:习以为常吧。纪春:这么平淡的一句评价?刘会平:如果没有人排队,我可能就不能悠闲地在办公室里了,就该急了。纪春:从什么时候开始,巴比馒头卖得特别好了?因为我知道,您在上海最初的创业不太顺利。刘会平:真正好起来应该是在2001年的时候,当时还没做巴比品牌,我开的店名字叫“刘师傅大包”。刘师傅大包当时就卖得不错了,后来就在2003年搞了连锁化的经营,品牌也改成了“巴比馒头”。纪春:您刚才的这段话浓缩了您的创业经历。我们一点点来追溯吧。您在1998年来到上海。在此之前您在其他地方也做过餐饮,已经有了一些做包子做馒头的经验,后来怎么想到来上海来创业?刘会平:其实在来上海之前我已经有将近十年做包子、馒头的经验。小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很早就辍学了。我的家乡可以说是中国的馒头之乡,是安徽的一个小镇。全镇人都是以做包子馒头为主,受家乡环境的影响,后来我也和师傅学做包子点心,也到中国很多地方开过包子馒头店,去过江苏、贵州、云南等地,都是一个人去闯荡。在那些年,因为自己年龄小、社会经验少,创业都没能成功,只是自己能混口饭吃。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累了很多的社会阅历,自己也不断成熟,我还了解了各地人不同的口味。后来,来上海是因为一个亲戚说,上海的经济发展好,肯定能赚钱,而且赚钱容易,于是我就在1998年来到了上海。纪春:其实赚钱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这些年对您来说,赚钱是容易了一些,但在创业之初,您是不是感觉赚钱很难?刘会平:您说得很对。说容易非常容易,说不容易又非常不容易。但总的来说,还是不容易的。不过,和其他地方相比,上海的经济发展得确实比较好。纪春:但是上海人是比较挑剔的。有人说,一个企业如果能在上海立足,在其他地方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您同意这种说法吗?刘会平:我基本同意这种说法。如果一家企业能在上海取得成功,那在其他地方发展就比较游刃有余了。  创业之初,是天天吃着馒头过来的纪春:好,我们就为大家具体来呈现您在上海的创业过程。您最初来到上海事业发展并不顺利,虽然您已经有了一些做包子馒头的经验,但您对上海的口味还不了解,您初到上海,事业面临的是怎样的局面?刘会平:确实,我刚来上海的时候事业发展很不如意,开了很多店都失败了。我记得,1998年的时候,我就开了两次店,但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做的时候真是满怀信心,感觉自己找了个很好的铺面,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自己真是很伤心。因为当时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很高,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可以说,1998年、1999年直到2001年,我都没尝过成功的滋味,到处寻找店面。纪春: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能用这句话概括您当时的生活状态吗?刘会平:还真是这样,我是天天吃着馒头过来的。纪春:创业初期非常地艰辛啊!创业初期的失败让您很伤心,情绪很低落。但您当时有没有痛定思痛,或者说冷静下来,认真地考虑一下您到底失败在哪里?刘会平:我确实冷静下来思考了。虽然当时是失败了,但我也有所收获,收获了很多的经验,特别是管理方面的经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经验。对于上海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的口味,我也比较了解了。这为我日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纪春:能不能说一两件对您刺激比较大的小故事?比方说有没有一些顾客吃了他们认为不是太满意的包子馒头之后,对您出言不逊的? “小馒头”大理想(2)    刘会平:那倒没有,顾客要是感觉你做的包子馒头不好吃,他们就不来了,倒是没有恶语攻击行为,最多说不好吃就完了。上海人素质还是比较高的。纪春:您能不能回忆一下对您来说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刘会平:记得在1999年,刚开始做点心的时候,是在上海的福建路上,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后来隔壁来了一家,也是做包子点心的,但是他们的味道比我们做得好,就把我们的顾客都给抢去了。经过了这件事后,我觉得,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不比别人强就会遭到淘汰。我自己也感觉很惭愧。大家都是做生意,别人比我们做得好,我心里的滋味很不好受。纪春:有很大的挫败感?在上海最初几年的创业过程是失败的,但这并不是件坏事,这些失败的经历为您日后的成功作了很好的铺垫。不过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在其他地方创业的时候您失败后就离开了,而在上海创业的时候,虽然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失败,但您却依然坚定地留下来继续您的事业?刘会平:因为我感觉到上海的经济环境实在是太好了,不仅能给我带来很多赚钱机会,也给我带来很多学习机会。我能够在上海看到很多的创富传奇,我能从中学到很多,而在其他地方根本学不到。  转机,一天10倍的增长纪春:这是您留下来的理由。刘董,刚才您告诉我们您为什么到上海创业,以及在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下面您能不能告诉我们3年后发生的事情,您的事业发生了怎样的转机?刘会平:在2001年的时候,在我自身的努力下,再加上运气来了,我找到了一处比较理想的店面。做餐饮店面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店面地址好,再加上做的包子又合上海人的口味,我还在点心的制作工艺上做了一些创新,店开起来之后,从几百元的营业额做到三四千元的营业额。纪春:您是指一天吗?刘会平:对,是一天,当时真是10倍10倍的增长啊!纪春:您当时看到这个变化后是什么心情?刘会平:我觉得这是正常吧,我做得很用心,付出了很多努力,有努力应该会有回报,这是我努力的结果。纪春: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还记得那一年那个铺面给您带来多少利润吗?刘会平:我记得那一年应该是赚了十几万吧。纪春:但我看您的巴比馒头在上海卖的还是比较便宜的,这是不是意味着您的包子馒头生意利润率并不高?刘会平:我们确实是以量取胜的。我觉得我们的利润率还是比较合理的。我们走的是大众化的思路,针对的是大众消费者,不能搞暴利。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利润率,好好保持住就行了。纪春:你们的包子馒头在价格上有一定的优惠,是不是上海的百姓很认可?这是不是他们排队光顾你们店的重要原因?刘会平:绝对不是!在上海卖包子、馒头比我们便宜的有很多,我想还是从口味方面、从制作工艺方面,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他们排长队来买巴比馒头,肯定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  发展,突破自我纪春:是由很多种因素决定的。刚才说到您在2001年时事业的发展状况,那么,在此之后呢?事业发展一帆风顺吗?刘会平:在以后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就是企业的管理问题。公司在不断地扩大,人员也越来越多,我必须在企业管理方面多下些功夫了,要多学习。我觉得我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突破自己。纪春:怎么理解“突破自我”?您觉得您的知识结构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吗?还是在管理理念上您的想法有些落伍?或者是其他事情对您有困扰?刘会平:我早年辍学,没有系统的学习经历,所以对我来说,将一个店面发展成一个大的连锁餐饮企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也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要突破自己。不但是在知识上丰富自己,还要从经营思路上获得更多的突破。 “小馒头”大理想(3)    纪春:这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能不能具体说说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难题?刘会平:主要是如何吸引人才的问题。一开始的时候是吸引一些技术类的员工,现在是要更多地吸引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经验、有思路的人。要发展企业,人才是最重要的。纪春:巴比连锁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刘会平:在2003年下半年,开始尝试着做连锁经营。纪春:有没有遇到阻力?刘会平:倒是没遇到什么问题,想加盟的人非常多。我们会为这些想加盟的人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让它们的经营有所保障。纪春:巴比连锁的这种新模式是您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做出的决定?刘会平:应该是深思熟虑之后所做出的决定。即便是突发奇想,但要完善这种想法也要经历一定的时间。绝对不能脑袋发热特别冲动地做事情,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一步一步地去实施。纪春:为此您做了怎样的积累和准备?刘会平:2001年、2002年,我都在不断地学习。在此之前我是一心做包子,但包子做好了还不够。企业要发展壮大,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纪春:您再次提到了学习。刘会平:没办法啊。不学习就没有发展。纪春:您刚才告诉我们,加盟连锁经营方式是您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从巴比连锁的发展速度来看,真是很惊人!现在您在上海已经拥有60多家连锁店了,但目前依然在快速增长,是吗?刘会平:是的。也许对于外人来说,大家会觉得我们的发展速度惊人,但我觉得,我是有步骤一步步地推进的,发展加盟店是有计划的。我们会依据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来发展加盟店,我们要对这些店的各方面服务负责,我们的各方面服务要跟得上。纪春:你们会给加盟店什么样的服务呢?刘会平:加盟商在选店址的时候,我们回去帮他们做评估。因为我们对上海的市场比较了解,知道在什么地方开店会比较有生意,我们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选好店址之后,我们会帮助他们做技术培训和服务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从店面的装修到操作规范,我们都要进行统一。纪春:从一家小小的包子铺,到现在的巴比餐饮连锁,您做了很多努力。在这么多年的奋斗中,让您感到最欣慰的是什么?刘会平: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能够得到上海市政府的支持,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纪春:刚开始经营包子馒头生意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干了这么多年,您觉得快乐吗?卖馒头您觉得有意思吗?刘会平:做餐饮行业,我有我的理想,越接近理想,每接近一步就让我感觉到非常快乐。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是件快乐的事情。纪春:您能不能展现一下您的事业理想到底是什么?刘会平:我希望中国的传统包子、馒头能够和国外的汉堡一样,弘扬全球。金点箴言:我希望中国的传统包子、馒头能够和国外的汉堡一样,弘扬全球。 只许成功 不许失败(1)      周大虎: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所在的大楼是一座很新的建筑,楼内崭新的一切显示出这家企业的生机。在周大虎的办公室,我们看到许多不同的老虎造型,看得出主人对自己名字中的虎字还是颇为偏爱的。但是当穿着一身运动服的周大虎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在他身上并没有看见万兽之王的咄咄逼人,因为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位体育教练,事实上周大虎除了领导着一个打火机生产企业以外,手下的确还有两个足球队。当我问他给自己的产品和足球队都冠以虎牌的名称是否是因为虎字听起来很威风,周大虎的回答却有点出乎意料,他说,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产品上,主要是想让自己的身家名誉和企业捆绑在一起,同生死,共命运,因为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挨骂的首先就是他周大虎。靠着对质量和品牌的执着,靠着一开始就要做大的胸怀,周大虎终于把一家家庭作坊做成了全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的龙头企业,这虽然给他带来了种种压力和磨难,但也使他在大浪淘沙中站稳了脚跟,创造出许多行业第一的奇迹。1996年虎牌打火机获得“中国质量万里行”五年回顾展荣誉产品称号,成为全国同行业产品当中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企业。1998年,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家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认证。2001年率先进入对打火机质量要求极高的加拿大市场。2003年,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年产3000万只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能力的企业。2003年,周大虎带领十几家打火机企业取得了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实质性胜诉,这是中国入世以来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打赢欧盟反倾销的第一案。面对种种成绩和荣誉,周大虎却说,人应该在逆境中非常地顽强,在成绩面前非常地清醒。现在,他的目光已经转向了下一个目标,创造世界品牌,成为世界打火机的龙头企业。  目标瞄准最强周大虎:1992年的时候,我是邮电局的一个中层干部,每年的奖金、福利非常好,那么我为什么会丢掉这个铁饭碗,出来闯一闯呢?这跟我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关系。1991年我爱人的单位提出让她下岗,我们果断地选择了一次性地买断工龄。当时主要是考虑我们年纪还比较轻,精力充沛。我想我们终会有办法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我觉得自己非常有个性,平时也很努力。我在邮电局开始是看邮包,开车,后来提了干,当了服务公司的经理,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拿了爱人5000元钱的下岗费,把儿子十几个平方的房子腾出来,找了三五个工人,用这5000元钱起步。当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爱人的下岗问题。不知不觉地我对产品发生了兴趣,就是做打火机。但是当时下海时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记者:打火机是一个小商品,您为什么会认为它有很好的前景?周大虎:主要是因为这个产品起步快,投资少,当时日本垄断了这个行业,它的产品质量比较好,档次比较高,品牌做得比较强,产品卖到三四百、五六百,当时我们生产的成本只有十几块,这么低的成本,可以卖到那么高的价钱,如果我们可以做到日本那样,前景是很好的。记者:您是一个有心人,当时也就是小作坊的规模,您就开始研究市场,研究最强的对手。周大虎:我个性很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做得很好。我当时是黑五类的子女,下放了9年,这是我个人的背景。我父亲是“严重的右派分子”,当然现在平反了,其实是老革命,我母亲下放到山区。我17岁就去打工了。因为家庭的关系,我从小就受到了磨练。不管什么都要靠自己去做。所以我十分珍惜回城时的邮电局的这份工作。虽然那时奖金不是随着工作量来算,我还是努力干好它。后来单位里组织服务公司,选中了我当经理。我在那个岗位锻炼了几年,觉得非常有效果。我的公司办得好点,公司里几百个职员可以拿到工资,再好点,有奖金,搞得更好,那么他们有福利劳保。所以我把服务公司搞得红红火火。当我离开时,领导舍不得我走。 只许成功 不许失败(2)    1992年2月份我辞职的。我在外面弄堂里租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小的场地,刚开始是很艰难的,白手起家,没有钱去做更好更大的厂房。每天半夜回家,早上六七点钟又赶回厂里,工作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干脆下定决心,动员爱人和孩子一块住到厂里,厂房只有200多平方米,又搭了个小阁楼住进去,7个平方米左右,没有窗户没有空调,一住住了5年。吃了5年的“地摊饭”,最困难的是没有卫生间。弄堂的公共厕所在100多米远的地方,而且条件很差。虽然经历了种种艰难,但是我没有后悔过。我儿子那时还小,十几岁,抱怨这么破烂的家,都没有同学来玩。我对他说,你老爸现在在创业,等将来成功了,我给你补偿。后来两三年后我成立了两个虎牌足球队,一个是虎牌少年足球队,一个是虎牌成年足球队。当时是先成立了少年足球队。1994、1995年还是我创业的时候,办足球队实力还不够,这里也有一个背景,主要是为了我儿子。有一天儿子高高兴兴地回家来跟我说,要我给班里的足球队请一个业余的足球教练,我答应了他,因为觉得他们母子跟我这么艰苦地生活,很欠他们的情。我还做他们班级足球队的领队,帮助他们赢球。我的个性就是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赢,输了太没面子。后来他们成了学校的代表队,成了区里第一,成了温州市第一。他们比赛,有时候我动员全厂停工,做啦啦队,足球赛用不了多少钱,全厂停工的话,那个费用还要大。所以为了当赢家,我是这样做的。后来拿了全省冠军。有人说我运气好,我就为了这句话不服气,第二年又办了一支成年足球队,又拿了省冠军。记者:那时厂子发展的转折点是在哪里?周大虎:转折是在1997年。自己办了一个新厂房。我曾发誓不成功不回家。1997年的上半年,我找了个不大不小的地方,搬厂子,同时也搬家。  坚持品牌战略记者:周大虎的厂子走上轨道的时候,也正是温州打火机生产的高潮。订货的人拿着现金等着要货,温州打火机厂家也从最初的几十家一下子发展到几千家。许多人抱着捞一把的心理拼命扩大产量,一时间劣质产品泛滥。周大虎在捞钱和创品牌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说到赢球,您很兴奋。那在创业的过程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周大虎:印象最深的,最艰难的那一次,是1993年的下半年。一个礼拜开摩托车出三次事故。不是我车子开得不好。那时正是创业最艰难的时候,压力比较大。1993年打火机厂由原来1991年、1992年几十家,几百家,一下子上到3000多家。打火机行业发展到了最高潮。再一个产品价格国内和国外相差了几十倍,国内价格低,世界上各国的经销商、贸易商都知道转口的打火机是温州产的,各行各业都看到打火机最赚钱。大家也都明白,有高潮就有低潮,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当时有个口号叫快捞:捞得快,有的捞,捞得慢,没的捞。一个星期,厂子里的工人跑了几十个,上百个。因为他们说跟着我这个有毛病的老板赚不到钱,说我的要求还是那么严,别的厂子打火机赚了几百个,我厂子里只能赚几十个,那时品牌意识还是比较淡的,“品牌值多少钱?”都这么说。所以我当时压力比较大,开摩托车一个礼拜出了三次事故。因为当时面前摆着两条路,一个是走自己的路,一个是随当时的高潮,随着潮流走。最后我还是决定走自己的路。当时没工人了,没有技术工、熟练工,所以我就办培训班,办新的加工点,最后还是我成功了。半年以后,温州3500多家打火机厂,最后关掉了3000多家。后来他们发现了我这个产品,发现了我这个牌子,每天的订单都是5万到10万。记者:那个时候,在那种环境的压力下,您为什么还是坚持着走品牌的路,是因为一开始您就给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标吗?周大虎:这可能跟我的个性,跟我的背景有关系。因为我当时丢掉铁饭碗的时候,我是给自己许下愿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另外我对自己有个信念,我的思路一定是对的,眼光要看远一点。我成功之后,很多人叫我卖牌子我不卖,我不是不要赚钱,而是这个钱要慢慢赚,要子子孙孙赚下去。当时很多人说我是运气好,1992年,1993年是这么说,到了1995年,就没有人这么说了,因为大家看到我走的这条路是对的。提出一个口号,“学虎牌,赶虎牌,超虎牌。” 只许成功 不许失败(3)我给我的员工提出一个口号是,“人家走小步,我们跨大步,永远走在最前头。”我的第一句口号是1992年提出的,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叫做“劣质产品将使你我丢掉饭碗”。现在我的车间还挂着这句口号。所以说我的品牌与质量意识就比较强。记者:80年代末,很多人还不知道注册商标,您平常对这些东西是不是也比较关注?周大虎:关注,我是我这个行业全国认证的第一家。我的想法是,我既然当初选中了这个小产品,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金点箴言:我成功之后,很多人叫我卖牌子我不卖,我不是不要赚钱,而是这个钱要慢慢赚,要子子孙孙赚下去。 5元钱起家办清洁公司(1)      万克文、耿建荣:武汉万家洁清洁有限公司  两个人的轨迹纪春:你们两位是在武汉做清洁工作的,而且有自己的公司,现在的事业发展可以说非常的快。你们是在2002年结婚的,但好像你们很早就认识了,是不是?万克文:我们是1997年认识的,当时在推销一种清洁剂。觉得耿建荣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女孩,对她的印象非常好。后来我们一起销售清洁剂,之后就越来越熟悉了。耿建荣:我当时觉得这个男孩也挺好的,非常的帅。纪春:后来你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耿建荣:我们当时一起卖清洁剂的时候还比着卖呢。其实认识他之前,我在武汉已经很多年,中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初的时候我在武汉的一个食堂洗碗。天很冷,刚过完春节,我的手都冻坏了。万克文:我来武汉以前在宜昌,是个电工。我1983年进厂,已经做了14年合同工,按规定,做到15年就可以拿到一些钱,但我实在不想再干下去了,于是就在第14年的时候不干了。我刚到武汉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住在一个阁楼里。武汉的冬天非常冷,没有暖气。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我知道,在任何一个城市生活,要想扎根或者在任何一个行业做的很好,要至少3年的时间。所以在武汉的时候,我就觉得这3年的时间是我最重要的时期,所以我一点都不怕苦。我就是不满足于在宜昌的安逸生活,所以才选择来武汉。纪春:耿建荣,你在认识万克文以前也做过很多的工作,都不是很成功,这段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吗?耿建荣:在认识他以前,我觉得好像在这个城市待了这么多年,我当时已经25岁过了,觉得自己不小了,很多行业打工都要求年龄、技术,还有文凭。我就考虑到底我能做什么,使我自己以后能够在这个城市扎根,不用租房子住了。相对于万克文来说,我当时对武汉的风土人情和语言都比较熟悉,这是我的优势。纪春:耿建荣,你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孩,你的家乡离武汉应该说也是比较近的。但是你有好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这是为什么?耿建荣:一个原因是我当时自己过的不太好,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欠一个表哥钱,大概有2万块。所以我特别回避和亲戚见面。我并不是不回家,比如一年春节我就是初二回家,初四就走。就是为了躲。虽然表哥没催我还钱,但他促使我挣钱。“价格由你定”纪春:你们是怎么从卖清洁剂转到做清洁工作的呢?耿建荣:当时我们几个卖清洁剂,就想怎么才能卖的好?我们就想上门推销,但是很多人反感这样,于是我们就想变一种方式,就是我们给你做清洁、做示范。于是我们就学着怎么做清洁。万克文:我们刚来武汉的时候,什么人都不认识,我们当时就想要推广,给别人做示范。我们当时的广告是“价格由你定”。目的就是进武汉市民家门,向他们推销清洁剂。纪春:你们第一步走出去以后,又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呢?万克文:首先就是不会做生意。做了这个工作以后,可以维持自己基本的生存,然后看到了市场,刚开始做的是家政服务,然后做了新房清洁。因为耿建荣会说武汉话,所以当时谈价格都是她去谈。纪春:耿建荣你是怎么谈的?耿建荣:我们开始的价格是客户定,然后我们就慢慢摸索出客户的接受价格。然后逐步定的比较细。万克文:当时我们是第一家专门的清洁单位。但是后来发展就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未来的发展、员工的培训、如何管理等。纪春:那会不会很多员工自己后来出来干呢?万克文:对!清洁行业的门槛比较低,我们的确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管理能力、培训能力。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5元钱起家办清洁公司(2)    纪春:耿建荣,你觉得除此以外,你们还遇到了什么问题?耿建荣: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资金紧张的时候。但我们发展当中求稳,量力而行。我们曾经为了赔偿一个客户,几乎把所有的存款都赔进入了。万克文:我觉得虽然是赔钱了,但是我们觉得信誉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员工觉得你负责,另外客户也非常信任你。纪春:武汉市的清洁工作,现在你们承担了多少?耿建荣:我们主要是有自己的特色项目,比如物业保洁、饮用水箱的清洁消毒等。万克文:这个行业有好做的地方,也有不好做的地方。纪春:在夫妻创业中,你们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耿建荣:2002年以前我们不是夫妻,到现在我们还是比较回避告诉外面我们是夫妻。在公司我们有分工,管理是他负责,而我的想法比较多。大事是双方商量。万克文:遇到大事,我们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执行。我们的执行能力都很强,所以在执行的时候就考虑谁更合适去做,也许最后是一起去。纪春:耿建荣,你们现在都买了车和房,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度是多少呢?耿建荣:很满意,应该说是90%。纪春:你们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呢?耿建荣:我们每年都有总结,每个人都要写总结。还有来年的计划。纪春:你们的总结都写什么?万克文:基本上是我一年的成绩、不足,还有来年的计划。耿建荣:我可能是想来年增加5家大客户。万克文:她有点保守,我可能想的更多。在这里其实我应该更加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现在我们想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让我们的员工在公司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我觉得在回报社会的过程中,受惠的也是我们自己。金点箴言:我们曾经为了赔偿一个客户,几乎把所有的存款都赔进去了。我觉得虽然是赔钱了,但是我们觉得信誉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员工觉得你负责,另外客户也非常信任你。 梦想是走出来的(1)      王振滔: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因为生活困难,王振滔16岁的时候就辍学成为一个小木匠,偶然当中王振滔走进鞋业,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将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十几亿元资产的全国民营500强企业。王振滔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管理英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全国各地推销中低档电器和皮鞋等日用品的温州人很多,不满足于当一小木匠的王振滔也成为其中一员。虽然推销阀门也让王振滔轻松地赚到了一些钱,但是对产品质量的担忧,使他决定改行推销皮鞋。从而踏上了成就中国鞋王的道路。  从木匠到鞋商记者:在北京的时候,奥康鞋我们经常能够见到。有一句口号叫做“穿奥康,走四方”。我们在许多专卖店还见到一句新的广告词“梦想是走出来的”。这是不是代表着一种新的变化?还是下一步的一个什么目标?王振滔:“穿奥康,走四方”虽然朗朗上口,但让别人感觉这个鞋子很普通。而“梦想是走出来的”,让人感觉有个回味,有个深的层次。中国人有个千年的梦想,比如杨利伟上天,也有个百年的梦想,就是奥运。记者:您的梦想是什么?王振滔:我的梦想也在不断地调整。小时候的梦想是当警察、当飞行员;上了高中之后就是当科学家,当教授,当然现实中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现在的梦想就是:我们的企业精神就是为人类的进步服务,可能名称比较大,但作为我们的理想,我们是希望在自己的人生当中,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对我个人来讲,除了把企业做好以外,能帮助更多的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记者:像您刚才说的,小时候的梦想和现实有一些差距,您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成了中国的鞋王。您16岁的时候学了一门手艺,做木匠。王振滔:对,我高一的时候就出来学木匠。为什么不想读书去做木匠?这和家庭的背景有关系,也和温州的文化有关系。当时家庭6口人,只有几分土地,生活艰难,作为家里的长子,选择了辍学,我在学校的学习很好,一直都是班长。另外温州人当时认为学一门手艺是不错的,生活有了保障。温州的一些年轻人都是出来做推销,慢慢地形成了跑市场的风气。我学木匠只学了一年多,师傅就把他的徒弟交给我带了。记者:您学木匠学得挺好的,为什么做了两年就没再做了?王振滔:我当时也在想如果继续做木匠的话,也许可能成为中国的“家具大王”,当时我不只是在做木匠,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设计的。我们在漳州为部队服务,所有的设计都是最新的,甚至想到要开一个厂子。后来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感觉这个东西不是我想做的,当时兴起了推销,做木匠赚钱很辛苦,所以想别人能做的事情我能不能也尝试去做,这也是个人性格要强的一个原因,决定在不懂电器的情况下,尝试一下,就入了这行。一开始是“皮包公司”,但也接了很多单,一个原因是我当时非常年轻,人家认为我不会骗他,第二是我在一些地方做过木匠,比较熟。但是推销不是自己做,比较担心质量,当时温州的做法都是一个工厂好几个牌子,今天谁家的公司来了就挂哪个牌子,这都是私人的做法,所以后来又感觉这不是我自己做的事情。偶然的一个机会,从武汉经过南昌,我去看一个朋友,他是卖鞋的,向我介绍卖鞋赚钱又简单,所以当时就想是不是也试一试,结果一试就试到现在。当时鞋子价格很低,利润很薄,但量很大。跑了几年的供销,我们的方法比别人多得多。一般是单一地租一个地方卖,没有想到要形成一个大的批发,进到商场里去卖。我们跟他们不一样,做的不一样,成功就要容易得多。记者:最早开始起步的时候,厂子是一个什么状况? 梦想是走出来的(2)    王振滔:我们起步的时候没有厂子。是利用温州的一些小厂子,把他们批发过来,当时是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还没有明确的时候,赚钱比现在容易得多。只要鞋子做出来,打到市场里去,不愁卖不掉,当时市场是紧缺的。当时像总统鞋、老板鞋等都是自己设计的,样子好,也好卖。一些名称都是自己起的,像健美鞋。就是别人做的时候,我们给他规划一下,重新给他一些理念,在鞋子上设计一个名称,做出来。很多名称现在还管用,货号看不懂,但是把名称一打上去,就不一样了,细节很重要。当时考虑鞋子要做得比别人更细一点,更精一点,这样才能有一些优势。记者:有自己的厂子是哪一年?王振滔:应该是在1988年开始的。这跟1987年的8月8日,温州的“火烧”有关系。有一次我从湖北回来,听说杭州的武林门把几千双温州鞋子全烧掉了,还不让卖了,没过两天,湖北武汉也有了相关的报道,当时温州的名称就造成销售不好,只要打着温州制造,那就全完了。所有的商场都没有温州鞋。后来我们就5元钱一双自己在街上卖,后来有很多朋友包括政府的,说既然鞋子能卖,那就不是劣质产品,也不是假冒的,说你们可以跟他们打官司。经他们提醒,我们就请了律师,打了几个月时间,官司打赢了。这时是继续做鞋子,还是不做(因为已经没钱了),是个关键时刻。当时我们选择了还是继续做鞋子。  品牌的诞生记者:那时的市场应该说是在低谷时期。王振滔:温州当时比较萧条,行业是根本没法做,就是其他行业也遇到不少问题。但是机会和危机是平等的。企业已经是名声不好了,但如果你有自己的品牌的话,要做起来容易得多,这个时候自己振作起来,肯定可以走出一条路子。当时有这样萌芽的想法:自己能不能创出一个品牌?当时设计了一个奥运的五环的商标,但他们说这是国际上特有的,不能在企业上用。当时就是取的奥运精神的意思。后来改成“奥林匹克精神健康地发展”的意思,改成“奥康”。解说:1987年,在杭州武林广场发生火烧温州鞋事件。一时间,温州鞋和假冒伪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温州的鞋业也一下子跌入到低谷。就在别人纷纷退出的时候,王振滔却认为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更何况好胜的他对于那把火也是一直耿耿于怀。记者:那12年之后,您是报了一箭之仇了。王振滔:十几年时间一转眼很快就过去了。有一次温州在杭州举办一个大型展览会。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1999年12月15日,经我的建议,在杭州武林门同样又烧了一把火。当时“奥康”1998年刚评上中国十大真皮鞋王,温州也有三大真皮鞋王,所以当时各地仿冒温州鞋子的比较多,我们就把它们全部没收了,放了一把火。这把火烧得挺红的,一烧就把温州的牌子烧出来了。记者:这应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广告策划的例子,但这是不是和您的性格也是很有关系的?王振滔:应该是和我的性格有关。我的性格是要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1998年、1999年的时候,上了一定的规模,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就看你怎么去运作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做强。记者:除了这个行业要做大以外,我知道现在奥康已经在做别的行业了。王振滔:社会在变,除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不变,其它的都在变。原来我们的想法就是把专业做大,这几年由于企业的发展,考虑到企业自身的一些情况,我想做一个企业好像一个人成长一样,从成长期、成熟期到衰落期。企业创业开始是成长,到了成熟的时候,企业员工的信心、技术都会下坡,所以不让它成熟,成熟了就会衰落,就放慢了脚步,所以我们就必须考虑到多行业发展,根据自己企业发展自身的需求,我们做的是多元化发展,专业性经营,在多元化的当中,分开几大行业,比较专业。 梦想是走出来的(3)记者:刚才也说到了很多创业的经历,您觉得自己能够从小做大的关键的原因是什么?王振滔:首先有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这和我个人的性格有关系。做任何事要想着把它做专业,做好。不断地创新也很重要,还要不断地学习,适应市场的变化。做一个企业家,只能走国际化的道路,才能做强,做大。当然走国际化道路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时间。金点箴言:做任何事要想着把它做专业,做好。不断地创新也很重要,还要不断地学习,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国的“阿信”(1)      徐愫玲:北京九华芳源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愫玲,1959年出生在北京,1977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丽源日化公司当工人,1994年下海创天下。她是在北京的小市场经营贴画、小商品,然后做服装销售,1996年创建了自己的九华芳源工贸有限公司,从设计、制作、经营自己的惠迪思中式服装,到创惠迪思中式服装品牌经过整整经过十年的磨砺。如今徐愫玲的惠迪思中式服装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熟悉徐愫玲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中国的阿信”。  从零做起纪春:我们知道你们的中式服装遍及全国,能不能跟我们说一下做中式服装怎么起了个洋名字?徐愫玲:当时我们公司叫九华芳服装公司,公司的理念是要做中国文化传统服装,要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九华芳”的“九”在中国数字里是最大的,“华芳”呢,我希望我的服装在中华大地处处芬芳,那么我们随之要起这个品牌的名字时牵扯工商认定,“九华芳”中有两个字与其他公司是重的,不能注册。所以我们请了一位爱新觉罗家族的老先生给起名,我把我们的理念告诉他,他给我们起名叫“惠迪思”,“惠”是智慧、好的意思,“迪思”在古代表示男人和女人。这个名字看似洋,实际上是最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意思,就是代表男人和女人穿上惠迪思这个牌子的服装都非常好看、非常美丽。纪春:您要是不解释的话,可能谁也猜不到“惠迪思”这个外洋内中的名字,很有寓意。据我们了解,惠迪思中式服装受到很多消费者青睐,对于目前公司的发展,您满意吗?徐愫玲:因为一直以来,从零开始做起,每个想法、每个策略都是经过三、四年奋斗才能达到。我目前的目标还很大,路途还很远,所以我还要继续努力。纪春:大家都对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经历感兴趣,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创业初的一些故事。因为大家都知道,您过去的工作是非常稳定的,可以说是“铁饭碗”,也是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是您后来为什么选择下海创业,中间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徐愫玲: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改革开放已经有不少年头,市场十分繁荣,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社会也进步的非常快,跟小时候相比,市场变化太大了,所以感觉生活将会非常美好。再有就是看到参与改革开放之中的许多在北京工作的人是外地人,还有很多农民,他们文化素质不是很高,来到北京后生活上也有很多困难,但他们很多人都做出了成绩。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有很大的舞台让人们来展现,我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经过那么多年的学习,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避风遮雨的住处,有朋友亲人在周围,只差勇敢地迈出一步,只差一份勤奋,只差一份克服困难苦的精神。于是我蠢蠢欲动,终于在1994年下决心不能在这样等待,因为当时我已经30出头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一定要让人生少一些遗憾。纪春:但是身为北京人,北京人挺要面子的,而且生活比较安逸,能够像你这样迈出这样一步的人是挺少的。您那时住在四合院里,据说那个时代,您还是第一个从四合院出来创业的人。徐愫玲:是的,其实我做生意好几年后,有的同学还不相信,说:你要是去做生意了,那大家都去做生意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小家境不错,家中三个孩子我最小,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对我疼爱有加,上学其间,学习也比较好,大家认为我是个好孩子。因为身体差,学工学农劳动时,大家都呵护我,在大家的印象里,我是一个比较娇气的人,所以他们觉得我出来做生意,要风里来、雨里去,要克服生活、工作中的许多困难,都觉得不可思议。纪春:您看上去的确很柔弱,但是我觉得您可能有外柔内刚的特点,所以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绩。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最初您在小市场里做什么生意? 中国的“阿信”(2)    徐愫玲:因为我周围没有做生意的朋友、同学,一切从零开始,从小一步一步地了解进货渠道,明白进销存。我从最基本的做起,自己摸索经验。心态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要我想做,就踏踏实实地从第一步开始。那时我在我们家附近的小市场租了一个摊位,用我妈的名字办的执照。我到附进的批发市场批一些我认为能卖的东西,卖一些,有了流水再批一些接着卖。其实做大了也是这个规律。这个市场周围居民密集,附近还有一个小学和一所中学,每天上学、放学,孩子多,人也非常多。市场时除了卖菜的,没有小商品,我就卖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喜欢玩的,包括贴画、变形金刚、呼拉圈,还有文具,放学后,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上学了,我就低头看书,有小说、有散文,看两个小时,他们就放学了。纪春:您最初下海后的那段经历,总得来说还挺顺利,挺快乐的。徐愫玲:虽然克服了很多困难,但精神上有享受。记得刚开始的那个冬天,虽然穿上军大衣、棉鞋,但回家后,手冻得像胡罗卜似的,每天都要拿伤适止痛膏给裹一下,幸好现在没落下毛病。那时要自己去进货,自己销售,最初我们这个市场离批发市场比较近,我卖完了,就可以马上进货,但后来我发现批发市场有许多人是直接从白沟那批发来的,我为了能增加利润空间,我就自己去白沟进货,如此一来,同样卖这么多钱,因为减少了中间环节,利润增加了。那时无论风霜雨雪、春夏秋冬,都要自己一边大包小包地背着,一边讨价还价。这还不算什么,困难的还是来自于生活上的,每天收完摊,还得骑上自行车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再做饭,12点前从来没睡过觉,第二天5、6点种就得起来送孩子,然后把摊儿开了,再上货、补货,这个摊位离我家有四五十分钟的跟程,那时体力上真的很幸苦,但心情非常好,因为我的目标就是将来想做一番大事业。我的定位不在这个小摊上,这只是起步、入门,当初我想做一个给人创造美、享受美的事业,比如给女性美体、美容的行业,或是做服装,但那些行当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经验,做小商品市场就是我的敲门砖。因为目标、理想定的比较远、比较高,所以觉得当时的困难应该克服,也能够克服。纪春:这么多的困难,都让您柔弱的肩膀扛下来了。请再说说您是怎样做好储备去经营服装生意的?什么时候基本上觉得羽翼丰满了?徐愫玲:一年以后,我这个小商品很快发展起来了,因为我不断地在观察什么是小孩子喜欢的、学生喜欢的,不断地充实品种,那么从一个小摊位,又给他加大,最后给他盖了一个大棚子,并且装点的特别漂亮,里面品种也非常多,每天的流水也挺好。这样把原来没有小商品的这个市场一下带动起来,后来有好几家了。但我最终的理想不是这个,正好一年后,我的一个表哥告诉我东大桥服装批发市场有一个摊位,我赶紧去了那里开始做起服装生意。原来的小摊位给我妈经营,她后来经营的挺好。纪春:那服装是怎么做起来的?徐愫玲:那时我在东大桥市场的服装区域,对服装经销根本没经验,不知道进货渠道,当时一个同学给了我一些库存的陈旧毛衣,挂上后没人问津,半个月后,在这儿做生意的一个小姑娘告诉我人家都上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上货,第二天我就拿着钱,早早地去了,一看,各种款式都有。那时正值卖春秋夹克的时候,就选了一款女夹克、一款男夹克,买回去一挂上,就开张了。这样后半个月就把这些台租给挣回来了。当做到一定地步时,发现大家都上动物园拿货,互相竞争、互相压价,谁做得都不太好。于是我开始关注外贸服装,外贸甩下的货款式比较新颖,没什么人竞争,一般都到厂家直接拿货。那我又去寻找外贸服装的来源,厂家一般都在平谷、顺义。我就像做小商品一样,坐着长途汽车,到平谷、顺义,下车就到处打听哪儿有服装厂,是内加工还是外加工,是不是做外贸的,有没有剩余等等?然后我开始拿他的外贸服装,一试销,非常不错,在东大桥做了半年,又不想在那做了,于是又到了西单,因为那儿的客流量更大,之后做服装生意基本上是半年一个台阶。 中国的“阿信”(3)    做中式服装可能也是因为一个机缘。我有一个朋友,有一些积压的旗袍,南方人做的,款式比较老,面料也比较旧,原来是在饭店里代销,结果饭店里卖不动了,剩下的我就挂上了。大家闭塞了那么多年,头一次看旗袍出现,凡路过的都要看看,反映非常强烈,尤其是一位在国外开饭馆的女士,问我能不能给她做十几套到美国去,她在美国开中式餐馆,但是没人做旗袍,在国内人们不敢穿,美国一定会有人穿,而且一定会招揽很多顾客。我答应下来,先去丝绸店扯面料,然后找小裁缝,但小裁缝还不太会做。后来我原来住的大杂院有个老太太过去自己会做,于是我请她跟小裁缝配合,终于在人家取货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客户非常满意。从此我就开始做中式服装了。  脱胎换骨纪春:您的创业故事太引人入胜了,总得来说,您的创业历程还是相对顺利的,但顺利背后,您也付出了很多,特别是健康的代价。您好像说过,这么多年创业过来,发现自己的个性都有所改变。徐愫玲:对,最初可能充满希望,希望值非常高,冲劲也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心态就非常不平静。那时有点急功近利,为了达到目的,就顾不上吃、渴,有时非常急躁,这样带来了负面的东西,主要是身体的透支比较严重。但近几年感觉这样下去不行了,要想把公司做大、把品牌做大,如果没有旺盛的精力,心态调整不好,就没有办法带领大家往前走。纪春:对于您的事业,你现在是不是胸有成竹?会怎样一步步推进您的事业呢?徐愫玲: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过去走过的路,我认为现在我基本上处于第二次创业阶段。我现在在通州已经建了自己的工业基地,就是有了自己的工厂,规模非常大,这样我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不用处处租地方,工人生产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环境,还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接下来,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把这个企业的的策略定好,把班子带好。我想“惠迪思”这个品牌一定会向我最初的设想发展,就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北京,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处处芬芳。纪春:我听说你们公司用“真善美”这样的理念来管理,能不能讲讲其中的故事?徐愫玲:我比较信奉佛教思想。我经常开会跟大家、跟工人探讨这个问题,就是咱们既然在人世间工作、生活,那么咱们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面对困难,只要你心态调整好了,就能有一个很稳固的性格,你就能做好应该做的工作,真诚相待。你真诚地对待工作、真诚地对待消费者,用一颗真心出你的产品,给大家不仅带来形象美,还带来一种精神享受,其时同时你也会有相应的回报以。如果大家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生活就会愉快一些。纪春:您认为心态好才能把事情做好,您作为领导者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徐愫玲:我在清华读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有一个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老鹰的故事:老鹰应该有70年的寿命,当它活动40岁的时候,面临着一个生死的抉择,因为它的牙齿长得很长咬不住猎物;它的爪子老化抓不住东西;翅膀的羽毛很厚重,抬不起来。那么它要想活到70岁,就得脱胎换骨。它就到山的最高处筑一个巢,在那里把牙齿往石头上碰,一点点碰碎,然后长出新的;用新牙把指甲一个个地叨下来,以长出锋利的指甲;再用牙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才能长出新的羽毛,经过150天的的痛苦的煎熬,最终蜕变,重获新生,重新展翅飞翔。那么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像老鹰一样,存在着这样的抉择。作为企业领导,要能否定自己,因为当初创业时,社会发展的平台不是很高,现在社会发展了,人的思维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你心态跟不上、素质管理跟不上、产品跟不上,那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如果要想继续飞翔,继续在这个社会的舞台上表演,那么你必须否定自我,否定你的产品,要不断地创新,要学习、要改进、要进步。 中国的“阿信”(4)    纪春:鹰的故事会给大家很多的人生感悟。现在您不仅工作,而且非常注重健康,经常健身吗?徐愫玲:对,我觉得风风雨雨十多外,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健康状况也非常严重,等于用健康换来了一些东西。所以要权衡一下,如果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身体,你的事业才会做大,你才会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你才会使跟着你的这些工人生活得更加美好。如果身体没了,你什么都没了。纪春:这提醒了现代的朋友们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您觉得这份事业让您的收获的是什么?徐愫玲:收获很多,尤其我非常非常喜爱这个事业。虽然我们做的服装是中式的,但我把它叫时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公司现在的理念不是一味地复古,我们想把它做成很时尚,但很有中国味道,穿上它走在大街上,使人很艳美。现在年轻人也好、中年也好,文化素质、个人修养都非常高,他们不仅想穿出时尚,还要穿出个性,穿出文化品味。还有一个契机就是2008年奥运会即将来临,那么中国人要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在穿着上更要有中国特色。服装上的一个花扣、一个刺锈、一个包边就很有民族感,而且与众不同。外国人来中国要想融入这个大都会,也一定喜欢穿入乡随俗的这些服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没法与之相比,所以我觉得我们公司要致力于开发非常时尚,带中式味道,或者说是有民族味道的时装。年轻姑娘穿上会很俏丽、时尚;中年女人穿上很庸荣华贵,体现出她们的风采和韵味。我觉得给大家带来美,我的心情会非常愉快。尤其这两年,比如,全国妇联的领导,还有周围的一些朋友,穿上从我们这儿订做的服装出国访问或工作,回来反馈的信息让我们特别欣喜。特别是我们开发的一些便装,穿上后效果特别好。看到大家努力创造了美,换来了满意和笑容,我心里非常非常高兴。金点箴言:我从最基本的做起,自己摸索经验。心态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要我想做,就踏踏实实地从第一步开始。现在社会发展了,人的思维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你心态跟不上、素质管理跟不上、产品跟不上,那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如果要想继续飞翔,继续在这个社会的舞台上表演,那么你必须否定自我,否定你的产品,要不断地创新,要学习、要改进、要进步。 “拧老太太”闯商海(1)      张书英:北京市燕兴隆集团公司董事长张书英今年62岁,人称“拧老太太”,说起她的“宁”那可真是出了名的。在1987年她44岁时,这位只有小学文化、有着三个孩子的农家女,立志要改变家里的窘迫的生活,在丈夫的支持下,硬是靠从亲戚那里借来的500元钱办起燕兴保温材料厂,开始了她的创业生涯。经过十几的奋斗拼搏,滚动发展成了拥有4000万元固定资产,集新型墙体材料、装修土建、餐饮、饮料、饮品生产、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北京市燕兴隆集团公司,企业年产值达亿元,利税一千多万元,解决了两千多劳动力的就业。  44岁开始创业纪春:您是从44岁开始创业,从这个年纪开始了全新的人生,非常不容易,您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创业?张书英:说来话长。因为我是农村人,家里兄弟姐妹7、8个,能让我上小学已经很不容易。结婚之后有三个孩子,日子也很穷。那时没有关系、没有靠山,只能眼巴巴地看别人上下班,自己却去不了。因为我们俩太穷了,三个孩子都不用我们带。我觉得被别人用白眼瞅太难受,怎么样也得争口气。后来改革开放了,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做了一个管道保温的厂子,第一年才卖了600多元,老伴想关张,可我觉得还行,说要坚持。因为当时共借了17000多元,而且三个孩子,一个刚结婚出去过了,一个在重庆念书,还有一个在读小学,面临还钱和培养孩子,所以我觉得还得坚持。纪春:您真不容易,一开始没有资本、没有技术,又没有设备。张书英:我们当时一无所有,为了搞企业,管人借了点钱,老伴怕我把钱给花了,就偷偷把钱锁在抽屉里,为这个,我们还打架,他一回来开抽屉,我就去抢钱,他就不让我抢。一来二去,他也不管了,就这样,我坚持到第二年,有一家单位订购了我的棉管,结果一算账有2.5万元。我去结账,他们给了我一张纸,我当时就气哭了,说他们别把老太太看扁了,用一张纸来胡弄我。他们说这叫支票,就是钱,我说没见过,非得要钱。后来打电话问二弟,他说支票就是钱,我还是不相信,对他说,要是钱,你拿回去给我买汽车。二弟问我买汽车干嘛,我说送货、拉料,省得我们租车了。回去后,就拿这支票买了一辆130车。坐在大儿子开得这辆车上,我还问他,这车是咱们的吗?别睡一觉就没了?他说不会。这130车又新又高,那时感觉比轿车还好。就这样才有了信心,从此一点一点发展起来了。纪春:听说您小学二年级文化,连支票都不知道,就敢干,为什么您能够成功,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张书英:我有这么一个毛病,就是只要想干件事,不睡觉、不吃饭都行,不干成功就不放弃。纪春:特别执着。张书英:对,执着。大家说我“宁”,给我起个外号叫“拧老太太”,我就顺水推舟,把这个“宁”字作为品牌。我说,谁要从我的饮料里喝出色素、香精,我就让他骂我;谁要喝着觉得好,就想着我。我把“拧老太太”的相片印在饮料上。纪春:很好的创意。做企业要坚持,但坚持当中包含了很多辛酸苦辣,会遇到很多问题,说说您曾经受到过的最大打击是什么?您又是怎么度过的?张书英:可多了。企业发展必须要更新换代,所以我94年又上了保温管,当时是北京市一流的,即便别人把我的产品学到了,我也不跟他争,我想要发展必须走出去(开拓市场),于是我往北京跑,北京市面大,北辰集团的一个工程,就是我跑了好几个月终于拿下来的。经过是这样的:开始我请人家去看我的企业,人家到了一看,厂院没有、砖也没有、瓦也没有、还是烧炕的,是个小作坊,就说,他们这么大的公司不敢用小作坊的产品,怕保证不了质量。然后就走了。我当时不甘心,想人都能变,社会会发展,环境也能变。于是我找到砖厂买砖,砖厂的人说,你要借钱,我还能凑两万元,要砖,一块也没有,因为当时有36辆拖拉机、4辆大挂车排着队等砖,一出砖,拉了就走。我把人家认为我是小作坊的事对他说了,并表示我不想被人看成是小作坊,被人瞧不起,这砖是非要不可。说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说得他没办法,给了我七万块钱的砖。拉回了砖,我就带着工人开始建厂,28天盖了7间房,买了一台电脑,置备了办公桌椅。然后,我又去了北京,找他们经理。经理看见我,说:“去去去,这回又来干什么?你这小作坊还来呀,我可不上你的当了。”我说:“经理,您别误会,我不是来定货的,我是告诉您,我把厂房和办公室盖好了,想请您去看看。”他不相信,说:“你别跟我开玩笑了,才一个月,你还能盖出‘花’来?”我说:“没有盖出‘花’,盖得是办公室、接待室、厂房和院墙。”他不信,说不去。我说:“您不去,我明天还来。”等了一天,他没来。第二天,我又去了,还是说这事,他说不去,我就说:“您不去,我明天还来,直到您到我那儿看我们的厂子变成什么样。”他还是没来。第三天,我又去了,人家经理外出有事,我以为他躲着我,气得直流眼泪,那天就等于没来。第四天我又去了,他被我磨得没办法,说:“你还真‘宁’,好吧,到你那儿去看看,但可不签合同。”就这样,他们跟着我来到厂里。来了一看,大家全乐了。我亲自做饭,招待大家,吃完饭,碗还没放下,经理就叫总工把合同拿来,说把合同给签了,还叫一个人锯了一些保温管走。一星期后,那个人问我:“你对你管子的质量有信心吗?”我说有信心,我的保温管是合格产品。他说:“告诉你啊,你的产品在北京市是一流的。”又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质检站的站长。”我当时非常高兴,欣慰极了,因为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就这样,我们进入了北京市场,现在,北京有五、六百家企业在用我们的产品。 “拧老太太”闯商海(2)    纪春:开始别人不搭理您,但您通过努力改变现状,让他们改变想法,是您这种“磨”的劲头,使事情有了圆满的结果。您那时面对别人的疑虑,有什么感想?张书英:那是过去的事了,我现在也理解人家。人家是为了企业、为了质量,严格把关是应该的。我很佩服这个经理,我还要找到他,去答谢他,因为他给了我一个改造我人生的机会。其实我当时比他还有压力,因为如果我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是绝对不会出厂的,我就是这么个人。  活到老,学到老纪春:有朋友问,您认为学历重要还是实践经验更重要?您认为家族企业想发展,最重要的的什么?张书英:我认为学历和能力都很重要。因为我没文化,在刚开始搞企业时,只要能吃苦耐劳,能创造,能坚持,能把握住质量,服务到位就能胜利。那时企业小,人来管理还行。现在企业规模大了,有10个企业,3000多人,我是董事长,每天的事情相当多,好多人都见不着我,要靠哪一个人来管理是不行的。所以现在的管理要用制度来管理,制度很重要。纪春:您今年62岁了,听说您还要抽时间在北大学MBA课程,您能学懂吗?张书英:我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北大学MBA,有一天大儿子没去,我就替他听了一节课,听完之后,很受益,于是我马上交了学费自己去学。老师讲的财务管理、企业管理、销售管理,我很受启发,我明白了企业要发展,必须将管理现代化,必须跟上时代。我们的企业是学习型企业,我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习型企业家。我的企业还成立了燕兴隆大学,让企业的每一个人,包括来自农村的、有十几工龄的都来学习,都来学电脑,因为我们用现代化管理模式,用信息化管理。我们的每一个部门,包括业务部、调度部、信息部、采购部、生产部都用电算化管理。为此我这个董事长更应该学习,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MBA不仅让我在企业管理上上了一个档次,也让我的3000多工人走向现代化,让他们更进一步地学习,跟上时代,与时俱进。  成功的秘诀纪春:您认为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哪方面的能力?张书英:最重要的是要质量、必须服务到位,必须要人品。要想把事做好,首先要会做人,人做得正、做得好,就会有人缘。有天时、地利、人和,企业才有发展。改革开放的政策好,各职能部门的支持,还有自身的努力,哪一方面都不可缺少。纪春:确实,那在保证质量的过程中,您自己有没有遇到过一点坎坷,比方说质量不过关的时候?张书英:有,事情没有完美的。我们的质量没出过问题,因为我们搞研发,研制的产品是一流的。我们投入几百万的研制费进行设备改造、技术改造、厂房改造。可是我们在运行方面受到过很大的挫折,遇到过很大的困难。比如刚开始经营时,执照被抢走过,公章被抢走过,认为我们的假集体、真个人,那是因为处在对民营企业不支持的时代。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也为此哭了很多次,不过我擦干眼泪,始终报着没有攻不下去的关的念头,不断努力。纪春:就是说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是态度最重要。对您来说,做什么事都能够特别积极地去面对。那在这样的一种性格、一种指导思想之下,您做事好像都能达到目的,有没有努力之后,没有达到的呢?张书英:每年我们发奖的时候,给工人发日记本,日记本上让我留言,我没文化,但我还能写上几句: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你只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没有做不成的事。就像我,还没有做不成的。现在我已经十个公司了,17个项目,哪个项目都受人欢迎,得到客户信赖,我的产品超过国家标准。纪春:您的个性比较开朗,特别喜欢交朋友,每天,尤其是周末,全国各地的朋友到您那儿座客,听说您有两个度假村。 “拧老太太”闯商海(3)    张书英:我看过很多“农家乐”,卫生间不规范,不能接会议,晚上睡农民家里,很不方便,有很多弊病。所以我想填补一下农家乐的空白,做了两个度假村,都是两星级的,有百十间房,都在一个大院,人们在一个院热闹,院里有大舞台。度假村建在山沟上,那里的老百姓特别欢迎我们,因为当地的羊、鸡和鸡蛋都被我们采购了。纪春:您当初办企业是为了改变家里的窘境,但是慢慢地发展起来之后,您会不会发现您的责任越来越大了?张书英: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挣钱是需的,但对于挣多少钱我没有目标,我没有存折,因为我觉得干点事,干成功了,就是我的目的,当我百年之后给儿女们留下一个:他们的母亲人品不错,能干点事。邓小平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所以我认为,应该为更多的人服务。将来我还会建敬老院。纪春:您能简单地说说在人际沟通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好吗?张书英:我觉得人际沟通就是要实实在在,别耍心眼,先把自己的心亮出来,让人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心。处处为别人着想,别老想着自己,不要算计别人,这样才能被人认可,对人要真诚。题外话:笔者在本书快要完稿前与“拧老太太”见过一面,在攀谈的过程中,她三句话不离本行,不停地谈她的企业发展和宏图大业,她的敬老院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不久的将来,一座占地100多亩的国际老年公寓将金点箴言:要想把事做好,首先要会做人,人做得正、做得好,就会有人缘。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你只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没有做不成的事。  80后的崛起本书选择的人物可以说是泛80后,他们有些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与比他们小几岁的弟弟妹妹们经历着相同的历史。80后,似乎有着一种符号的意义,因为他们身上明显印刻着国家变革、社会变迁的烙印,他们有许多特殊的地方: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接受到更多的教育;他们被各种信息包围;他们游走于网络空间;他们面临就业难题;他们充满激情;他们张扬个性……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刚刚步入社会,刚从父母的羽翼下展开翅膀,对未来、对人生还没有来的及思考,但是他们当中也已经有人做出了令同龄人和整个社会刮目相看的成绩,甚至是开了一些领域的先河。 中国彩铃歌手第一人(1)      周稀稀:彩铃歌手周稀稀,眼下最火爆的彩铃歌手,第一张专辑就被100万元买断。周稀稀,曾经是北京邮电大学的高才生,却放弃了最热门的专业前景,一心想做音乐人。周稀稀,一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痛苦挣扎,为了挣钱糊口,开始尝试做彩铃,没想到一举成名,财源广进。“不务正业”纪春:《等咱有钱了》,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歌名,也算是你最新专辑中的一个主打,很多的彩铃都用到这首歌,可能一些朋友已经了解了《等咱有钱了》,可能最想问的就是你现在有钱了么,生活状态好多了么?周稀稀:比以前是好很多了。纪春:以前大学毕业选择这条道路,很多人都反对,都觉得你真是不务正业,别人骂你的时候你生气吗?周稀稀:我不觉得,我只觉得有一天我会证明我做的是对的。纪春: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周稀稀:我喜欢创造的感觉。音乐是我人生第一个梦想。所以坚持到现在,有5年了。学业我也没放弃,顺利地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了。纪春: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不错的学校,想上这个学校,也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怎么上了学以后,不好好学自己的专业,钻研下去,天天搞创作?周稀稀:第一年我是全年级的第一名,但是第二年基本上时间都耗在音乐上了。每天写歌,找感觉,坚持到现在,回想一下,也许我没有第二次的勇气了。纪春:找到感觉了么?周稀稀:那时的歌还是有人喜欢的,至少我的妈妈喜欢我以前写的那些作品,但音乐是有一个时尚性的,不可能说你写给自己人听就可以的,它必须有一个流传性和时尚性,所以彩铃的出现给了我一个机会。接触新事物纪春:自娱自乐之外还得让别人认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彩铃的?周稀稀:是2000年4月左右,打一个朋友的电话,听到一个狗叫的声音,一问才知道是彩铃。接下来就听到很多很多不同风格的彩铃,然后自己开始做,由于有以前做音乐的底子,上手要比那些业余的快得多。纪春:写歌的人很多,唱歌的人想成名的我也接触过很多很多,但通过彩铃这个媒介,展现给大家的,好像并不是很多?周稀稀:所以为什么称我为彩铃歌手第一人。歌手是我的本质,彩铃是我的特征。纪春:你为什么想借助彩铃这种方式?周稀稀:因为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毕竟存在一定的争议,争议的结果就是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如果一个作品出现之后,没有人去表示关注,这个作品就是失败的。纪春:谈谈你的作品吧!第一个彩铃作品是什么?周稀稀:第一个彩铃作品是《学校恐龙满地跑》。创作的初衷是一个心态问题,就是身边的不是风景。没想到很受欢迎。纪春:能给我们来一段吗?周稀稀:行。“都说学校的美眉好,我来学校就到处找。看了半天我直想说,我晕倒。”大概就是这样的。因为我对中国传统的诗词比较喜欢,写的时候就对平仄、押韵、对称等等比较注意,比较符合中国传统诗词的风格。调侃的意味也挺浓的,这是彩铃的特征。我觉得把中国诗词的风格和调侃的意味结合在一起,这应该是音乐前进的一种象征吧!要有人敢于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事情,这样才会有进步。纪春:你的《恐龙》出来以后怎么样,有人用吗?周稀稀:有,下载量还是很大的,也有反馈,基本上都觉得好玩,嘻嘻一笑,这就是彩铃要达到的效果。创作的背景是其次的,能给人带来快乐,这个作品才有意义。纪春:创作的过程难么?周稀稀:有些词我也是网上看来的,不完全是自己创作的,但是总的来说,90%都是我亲笔创作的,作为一个歌手、一个彩铃歌手、一个原创型的彩铃歌手,他必须关注一个很时尚的话题,这才会让人家更能接受。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引领时尚。 中国彩铃歌手第一人(2)    纪春:光写彩铃能养活自己吗?周稀稀:见仁见智吧!彩铃关键是在创意,别人关心什么,你能第一时间把它做出来,它就是你的。这样才能保持一个下载量和新鲜度。还是要动脑子。纪春:是不是创作的越多,收入就越多?周稀稀:这是肯定的。纪春:那个时候你就和公司合做么,还是自己单干?周稀稀:我从开始写第一个彩铃的时候就和龙乐公司合作,双方一拍即合,半个月就签约了。我的所有作品版权都属于公司。纪春:彩铃歌手和一般的歌手还是有区别的,你觉得彩铃歌手意味着什么?周稀稀:彩铃是特征,歌手是本质。我现在应该算是一个职业的歌手。纪春:彩铃歌手是不是意味着比较好的创作力?周稀稀:彩铃这个事情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很难。就像说笑话,同样的一个笑话,不同的人讲起来就不一样。我因为有了5年做音乐的基础,觉得比较容易一些。首先你的作品自己要比较喜欢,彩铃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创意。因为它是在电话里用,在听筒里音乐的表现力是有限的。在短短半分钟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他能听到你这个彩铃说的是什么,能被你不经意的幽默给逗笑,这个彩铃才是成功的。纪春:对,一个是创作力,还有一个是个性。要有鲜明的个性。周稀稀:对,彩铃就是要调侃、搞笑,这是彩铃最基本的特征。纪春:粥稀稀,一个古怪的名字,说说它的由来吧?周稀稀:我本身姓周,1997年上网,就取了个网名,叫周稀稀,但那是拼音。去年想改一个中文名字,就随手写下来了。和公司签约的时候,公司认为这个名字很符合我的风格。就由网名做了艺名,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人生状态纪春:你最初和公司的合作顺利吗,利润是怎么分的?周稀稀:跟公司合作是比较顺利的。我在和公司签约之前有4年的挣扎,每一天都在想是不是应该放弃,当时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包括我的朋友、同学和家人。至于签约,和公司合作,因为都有一个目标,就是做一个好的彩铃歌手,公司经过考察之后,觉得我很适合。用我们老总的话说,一个歌手好不好,首先在于他的做人好不好。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他觉得和我的交往非常的融洽,认为我能做。关于分成的比例,这是机密,不好透露。纪春:在此之前你是不是在寻求这种合作?周稀稀:虽然我喜欢那种创作的感觉,但是音乐如果你不能把它推向更多的听众的话,那不是做音乐的初衷。我一直想做一个职业的音乐人,做歌手只是走出的第一步。纪春:你说过曾想过放弃,是怎么支撑下来的?周稀稀:我最穷的时候,就是200块钱的房租我给不起,向父母要的。但是我总觉得第二天就会有希望的,希望永远是最美好的,我觉得我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也许是从小就比较独立的个性吧!但是坚持是有一定的底线的,如果那时家里需要我的经济援助,那我可能就会放弃了。但是坚持了5年,终于走出了第一步了。我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就是做个音乐人,就是这个理想让我坚持了下来。纪春:终于签约了,也出了专辑,你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快乐吗?周稀稀:其实哪怕是在向父母要钱的日子里我也很坦然。在这一点上很多朋友觉得很奇怪,但我觉得现在我的状态和以前的状态,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从那个身份变到这个身份,做的事不一样。用父母钱的时候,是为现在打下基础,经历过最困难,才知道什么是最幸福,并不是说有多少钱或有多大的名你才幸福。幸福是你在最困难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你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心态是很重要的,可以失望,但不可以绝望。现在我是基本上满足了,但永远不会到最好的那种状态。我永远在无限地接近那种最好的状态。 中国彩铃歌手第一人(3)    纪春:年轻人想发财的很多,你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发财么?周稀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对金钱的渴望不是很大,我并不因为我经济好了就要上大馆子吃饭,买名牌衣服,这都不是人生的目标。我觉得我的价值应该体现在我对理想努力的程度上,而不是体现在我挣多少钱上。北京专门唱歌的就有20万,但每年出来的也许只有20个人,但是如果我做计算机这行的话,这个概率怎么也比这个大。所以如果以钱来体现的话,可能我当初就不会选择这行了。纪春:让我们再来看看听众朋友的回馈。一位朋友说,我觉得《学校的恐龙》这首歌旋律和节奏都不错,有底气,韵味也够了。他问,在调侃方面,你有没有调侃自己的歌?他觉得话锋转向自己会更有趣,这是他的一个建议。周稀稀:其实很简单的,周稀稀就是我调侃自己的一个最好的证据。纪春:确实是的。我看到你专辑上的歌,第一首是《等咱有钱了》,然后是《学校恐龙满地跑》、《你去哪儿了》、《我们村里我最帅》、《郁闷》、《结婚条件》、《网络辣妹》、《小的们加班了》、《人生百态》之“说唱篇”、《人生百态》之“叙事篇”、《招聘会》、《混的哲学》等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话题。周稀稀:彩铃和传统的创作相比就是它的点位很多。有时候就是从一句话写出一首歌来。我的歌很多都反映一种社会现象。纪春:你的生活状态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坏走到好,从心态上来说是一种好的转变,但也许有一天,你的东西别人不喜欢了,没人再理你了,现在社会也是瞬息万变,如果又出来一个什么“饭多多”呀,什么其他的一些人,那这个时候的心态又会怎么样?会不会经受住这种考验?周稀稀:这么说吧,我以前做民谣做了4年没有成功,彩铃我只做了半年,能让我签约,能让我出专辑,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我觉得这没有什么,该放弃的就放弃,要用更好的状态去面对将来的生活,生活在不断地前进,年岁在不停地增大,你必须得考虑自己的出路在哪,放弃民谣是我一个比较明智的决定。有失败才会有成功,这是我保持心态的一个砝码。金点箴言:幸福是你在最困难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你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我觉得我的价值应该体现在我对理想努力的程度上,而不是体现在我挣多少钱上。 最年轻的创业新锐(1)      李想:泡泡网CEO出道纪春:李想的网站现在是越做越大,凭借在网站上不断取得的骄人业绩,李想的经历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在2006年5月举行的中国十大创业新锐颁奖仪式上,在众多阅历丰富的企业家当中,年轻有为的李想显得有那么一点点另类,在这十位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的人群当中,作为80年代出生的新一辈,李想是进入这个榜单的第一人,你当时置身其中是什么样的感觉?李想:当时我感觉是比较冷静的,没有说因为这个奖而自己冲昏了头,当时更重要的是感谢,感谢媒体对我们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越来越认可,整个社会给我们年轻人一个非常包容的环境,允许我们大胆地去做,即使做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是感觉最开心的一点,而并非获得这个奖。纪春:来说说你的创业故事,你是20岁来到北京,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吗?李想:我是2000年,在石家庄创办的公司,开如尝试商业化,但是因为在石家庄一直不会有什么收入,我们客户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所以在2001年年底的时候,我们把公司的运营部分放到北京,石家庄继续进行技术的开发和技术维护。从北京开始,我们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纪春:也就是说,你是在19岁时就真正地开始创业了。别的孩子19岁在考大学,或者刚上大一,而你已经开始了创业之路,非常特殊,当时周围人是怎么说的?李想:可能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比如说,为什么不去上学或小孩不懂事之类。但其实我自己有很明确的想法和目标,因为我在上高三的时候,开始做自己的个人网站,那时利用这个网站,一年挣了十万,等到要去考大学时,就有一个选择,是考大学还是创业,最后还是选择了创业。因为满足了几个条件,第一互联网和IT,包括数字产品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我可以全力以赴去做;第二,高三那年证明我做的一些事情可以挣到钱,而且我一边上学一边来维护我的网站都可以赚到钱,而如果投入全部精力,以一个创业的心态去做这个网站的话,同样可以赚到更多的钱;第三,其实我已经具备了运行网站的基础,什么都会,比如技术、架构,做市场和别人联络等。满足这几个条件后,家里人也很清楚地看到我确实在踏踏实实地做这些事,并非是玩,赚的钱也并非是通过什么不正当的渠道获得的,而是依靠广告费,所以自然也就支持我选择去创业。纪春:在此之前,就是在高三运营这个网站之前,建立和维护网站的知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积累的?李想:对电脑、电子产品的感兴趣是从小学开始的。小学四年级时,父母给我买了一台游戏机,从此喜欢上这些电子产品。那时非常喜欢玩游戏,但不会沉迷其中,因为我想玩的时候,家里人就让我玩,而且有时会跟我一起玩,这和很多家庭有很大不同。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出的每一台游戏机,我都会买上一台,虽然已经没有时间玩了。上初中开始接触电脑课,感觉电脑有那么大的魅力,但当时电脑很贵要两万多一台,家里买不起,所以从初中开始,就把零花钱用来买电脑杂志、电脑报、电脑爱好者等等,然后通过看这些杂志不断地去学习。到高一时,我拥有了自己的电脑,过去积累的那些知识拿到电脑上很快就得到了应用。高二时我开始大量地给媒体写文章,如怎样用好电脑、如何选购电脑等等。那时每月可以通过写文章有一千多元的收入。上高三后,就开始上网,做个人网站,因为原来具备一些基础,所以个人网站做的是电脑的DIY,非常新颖、有诱惑力,也和当时那种电脑时代相吻合,网站出来后,很快就有大量的访问,从而有了广告收入。纪春:广告是怎么拉来的,是自己运作的吗?李想:不是。最开始的时候,各种上网的费用是相当贵的,我一个月上网大概要用掉600-800元,上网的费用主要是靠稿费,接下来做网站也没有想到要去赚钱。当时互联网泡沫非常多,国外有很多网站有钱花不出去,就通过中国的广告代理商,在中国的网站上发广告。当时我的网站在个人网站的排行榜的位置比较靠前,访问的人数多,所以广告代理商找到我,要做广告,我其实也无所谓,做就做吧,反正也不缺钱,就给他放上去了,过了两个月,他让我去银行办一个存折,说要给我汇款,我也没问多少钱,就办了,结果第一笔汇了6000多元,第二个月以后,就超过10000元了。 最年轻的创业新锐(2)    纪春:相当可观的数目,是一个很大的惊喜。李想:是,非常非常高兴。纪春:我发现你创造财富的过程好象并不是那么有目的性,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李想:因为可能我并非是盯着钱去做的,而是把我要做的事定为目标,不断地把这个目标变得更大,同时我坚信一点,当做到了的时候,有金钱的回报是自然的。纪春:那赚来的钱是怎么分配的?用它做了什么?李想:最开始只有几个人做的时候,赚的钱就分掉了,当时没有意识要做多大、去怎样竞争,那两年我们买了房子、买了车。但到了2004年2005年,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我们的对手不是手里握了几十万美金风险投资的,就是背靠着几个亿、几十亿集团公司,他们的资源要比我们好,所以为了更好地竞争争,我们基本上把所有赚的钱都投入到持续发展上。纪春:从你描述的创业经历来看,好像是你的创业是顺理成章的?李想:我不太愿意去记一些困难。因为记住那些困难也没有太多作用。我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问题,但我愿意去面对他们。在我的脑子里,当有一个难度更大的目标时,必然会有相应的困难,只要解决了这些困难,你自己就会有一个提升,才能完成目标。  管理和沟通纪春:你的理想是什么?榜样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是比尔·盖茨吗?李想:我的榜样不是比尔·盖茨,原来是没有什么榜样的,但是慢慢地从自己爱好电子产品开始到喜欢做媒体,到现在是如何管理和运营一个公司。现阶段我有一个比较好的偶像是GE的CEO杰克·韦尔奇,因为他是过去多年大家公认的最成功的CEO,他对公司的管理经验、思路对我们都会有帮助。纪春:对你来说,你觉得他的哪些方面的经验是最有效的?李想:比如,按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要做沟通的时候,要做管理的时候尽可能地“曲线救国”,但是对我们而言,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没有太多的经验,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们。杰克·韦尔奇提倡的那种高效率、直接、扫除一切腐败、官僚的方式更适合我们的团队。纪春:你在工作中是不是非常严肃?李想: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我有多么严肃,但当真正做一件事的时候,我认真的态度可能是100%的。纪春:有听众朋友夸你,说李想这个名字很好听,有实现理想的感觉,听你的故事也很羡慕和欣赏你。我相信,许多同龄人都非常羡慕你,而且渴望创业,而你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后面的几步也走得很精彩,你觉得创业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对你来说成功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李想:在我头脑中,其实始终没有成功,而只有一次又一次的目标和挑战,最重要的。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就是靠毅力。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会一样多、一样大,只有坚持下去,解决困难,提升自己,从而完成目标。纪春:你好像是在2003年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挫折?李想:也不算什么挫折。只是媒体希望我讲一些困难,我就讲了2003年那件事。2003年,因为我自身的管理经验不足,加上一些竞争对手的搅局,造成当时我们网站里最主要的编辑队伍里的一半编辑集体辞职,离开了。原因是,最开始做网站时,因为人少,所以有什么事只要喊一声,大家就冲着一个方向去了,当人越来越多时,自己又不太会沟通,不太会管理,就不容易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别人一搅和,就出现问题。事情一发生,我一下就慌了,因为带头走的这个编辑来北京后,一直和我住在一起,当时非常难受,给他们每一个人打电话,我们公司剩下的所有人都在给他们打电话来沟通,都希望他们能够回来,因为他们都是优秀人才,只不过过去没有太多的沟通。但是沟通的结果并不是很好,他们去意已决。当天我们饭都没吃,搞得很晚,最后觉得实在无法挽留,于是我们就定了一个新目标,去招新人,大概第二天,我们招的人就到位了,有很多可能是了解一点点电脑的大学生,有的甚至连写文章都不会,我们就手把手地去教他们,每天都做到很晚,大概一周的时间,整个网站的运营就恢复正常了。当时来的新编辑,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的骨干。 最年轻的创业新锐(3)    纪春:经历了这样一次风雨,收获是什么?李想:收获是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反省,因为我们的团队不再是几个哥们儿一起往前冲了,重要的是要会管理,要对每个人负责,要多与他们沟通,多听他们的意见。这个问题告诉我,不是只要你带着大家一起努力做事就可以了,你一定要发挥你作为领导管理的作用。纪春:现在你们公司有160人左右,是一个比较大的团队,你现在在管理方面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政策?什么样的风格?李想:其实我觉得管理,最重要的还是沟通。现在公司跟其他公司一样会有高层、中层、基层,然后一层对一层进行业务领导,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最大的价值。纪春:你怎样跟比你年长的员工沟通?李想:最开始跟我创业的人中,2000年有一个做技术的,2001年有一个帮我开拓北京市场的,我们三个人是泡泡网的创业团队,我眼他们性格非常互补,大家非常了解,他们也愿意听我的。比如说,我擅长的是做具体的事情,做网站的架构、内容和一些长远的发展思路。那个做技术的,非常懂技术,他为整个网站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平台,而且他是一个稳重的人。我是一个比较急,急着往着冲的人,当我犯些错误的时候,他会在后面拉住我,告诉我要稳一点,我们俩懂得如何把网站做得更好,如何吸引更多的人。而开拓市场的这个人,又是一个很能把网站的优点卖出去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好的销售,他来帮我们赚钱。这就是我们的创始团队。我们的好处就是沟通非常直接,有什么说什么。无论对方多么难受,也要把心里话说出来,让对方知道。后来有更多的非常有经验、有能力的高层加入我们的团队,他们有的工作过很多年,有的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单位工作过,在他们看来,沟通或管理时应该绕来绕去,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比如可以相互制衡。但我们的创始团队向他们证明,其实他们是这样绕来绕去的受害者,而非受益者,如果沟通更加直接一些,反而会把价值发挥到最大。慢慢地,他们融入我们的文化当中。这种直接的方式能换来比较高效的结果。纪春:这样直接会不会有时会得罪人或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你们自己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处事方式,但有些新人会觉得太直接的批评和指责,让他们受不了?李想:确实会有这样的问题。但直接也有直接的方法。比如当众表扬,私下批评。纪春:这是直接的策略。李想:对。纪春:这是你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感悟。那么从目前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来看,你感到自己满意吗?李想: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比如说管理上还有一些混乱。纪春:我记得你好像给公司所有人写过一封信?信里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李想:那封信其实没有什么,只是可能被传出去以后,有点被夸大了。那个阶段我们发展的还比较好,但我看到很多人心态上有一些自满。我对自己的团队看得还是比较清楚,尽管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人做出了很多优秀的成绩,但其实并不是我们的能力一定比别人的能力强多少,或者资源强多少,只是我们非常简单,干扰少,从而有这样的结果,我们自己可以提升的空间太大,还可以做得更好。但那时候有一人有满足的心态,甚至有一些老一点的人有养老的心态,所以我觉得不把这个问题抛出来,不但会害了企业,也会害了有这些心态的人,于是我写了这封信,把这个问题比较直接地表达出来。纪春:写完后有没有什么回馈?大家是怎么反应的?李想:分两种层次。自省能力强的,很容易明白我的意思;有些人比较年轻,看到后会很不舒服。面对这样的人,我们整个团队会跟他们进一步沟通。纪春:泡泡网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你是如何处理企业的危机?李想:我们是IT的垂直媒体,收入主要来自品牌的广告、效果的广告。因为我们有大量浏览这些数字产品的用户,要购买这些产品得到相应的经销商那里,经销商为我们的效果付给我们费用。其实做这种模式的网站很多,几年前有三百多家,现在做得好的还有不到十家。大家都很雷同,但每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最大的特点是, 一方面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内容的品质更高。我们更多的不是横向发展,我们更多的是做深度,所以内容和品质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另一方面我们网站的方方面面在做互动的事情,我们与用户、与经销售商互动;用户与我们的平台、与我们的内容互动。 最年轻的创业新锐(4)    处理企业危机跟沟通是一样的,最主要的是把问题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清清楚楚地看这个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也不是掩盖问题,而是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纪春:有象你一样做网站的朋友问,他担心自己的网站被别人复制,你有没有什么保护性的建议?李想:我从来不担心我的网站被别人复制,因为我想信我有自己的特点,别人复制的只是形式,他永远复制不了的是我的团队。而且我的内容总是在更新、在变化,让他很难每天去复制。纪春:你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李想:不抽烟、不喝酒,更多的时间是用在工作上。因为创业者跟企业家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家可能很多的时候会游刃有余,而对于我们创业者来说,很现实的是,我们要在商场中竞争下来,最重要的是要做比别人更多的事情,比别人更努力才行。纪春:也就是说,你现在定义你自己的阶段是创业阶段?李想:对。还是创业者的阶段。.纪春:在创业的过程中,可能这个阶段也是最艰辛的。李想:也是最有乐趣的。纪春:乐趣体现在哪些方面?李想:体现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去达到目标,这是最大的乐趣。每天都有事情做,有不同的目标摆在面前,有很多困难向你挑战,觉得非常有意思。  年轻的经验纪春:你觉得80后的人优势在哪?劣势在哪?李想:80后最大的优势就是敢想敢做,想到就去做。劣势可能就是考虑得很不周全;或者可能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或者是出现困难后,不愿意负责任。纪春:那你的优势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呢?李想:优点跟所有80后一样,没有区别,就是敢想敢做,想到就做。而且这个社会环境特别好,非常包容,对于80后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去做,做对了,有价值;做错了,也有价值;最没有价值的,就是不去做。缺点也一样,有时我会很自私,很自我,也会不负责任,但这些可能要比同龄人好一点,因为我经历了那么多年了。纪春:你对没有上大学遗憾吗?李想:在我看来大学是一种比较好的生活体验,也许大学的东西,如果想学的话,在社会这个很好的学校中,一年就可以学到,但比较遗憾的是没有体验到四年的大学时光。纪春:很多很多年轻的朋友都想走上创业之路,你对他们有没有一些中肯的建议?李想:我觉得我没有上大学就直接选择了创业,其实是个案,而非普遍现象。因为其实我在创业之前,已经有6年非常扎实的电脑基础。我给大家,尤其是年轻人的建议就是:当你选择创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创业,是否到了创业的时机。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第一就是你要知道你所选择的这个产业市场有多大。第二你要了解你自己及你的团队能够在这个市场中实现多少,当这个数字可观的时候,你就可以去创业了。也很有可能你做的这个市场根本不存在,那企业注定要失败。但如果这个市场确实存在,而你又什么都不会,在竞争中又不可能脱颖而出,这样也就不要去创业了。一个好的创业者一定会是找工作没问题的,很多人抢着要的,这样的人才适合创业。如果说因为工作都找不到,所以去创业,那我认为这不现实,是不可能的。要做理性的创业人。金点箴言:对于80后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去做,做对了,有价值;做错了,也有价值;最没有价值的,就是不去做。要做理性的创业人。 大学校园的依恋(1)    饶维维:北京京师同文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渭临:北京京师同文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总监两个女孩在她们的大学校园里发现了商机,为企业做校园推广,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索尼、搜狐、康师傅这些知名大企业为什么会先择与他们这个新创办的小公司合作。她们因为在校园里曾成功运作社团的经验而被投资人挖掘出来,又由于和投资人在沟通和运营理念上的冲突,而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京师同文。两位青春靓丽的女孩三年间已经创业两次,美丽的背后又是怎样的智慧和艰韧。  立足校园饶维维:京师同文公司是专门把中国的大学生当作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推广服务的企业。当时做这个公司,罗渭临更早,因为她在学校时就曾参与这样的学生组织,后来以一个公司的形式在运作,为一些企业进行过这个方面的推广服务。公司运营一年多,就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得到一些客户的认可。罗渭临:当时我进大学时,那时的网络烧钱,在学校内碰到了刚刚推出的“中国人校友录”,就在学校的社团里帮“校友录”在学校里做一些推广活动,后来又接触了“康师傅”一些华北区和北京市的决赛,比赛都是在北方交通大学举办的。我发现一些客户常常问这样的问题:“能在你们学校做活动,你能帮我们在其他学校做吗?”他们可能由于人手有限,所以希望能统一交给一家能够为他们服务的公司来做。当时也是机缘,碰到了之前那个公司的投资人,所以就出来做了。纪春:那其实你满早就发现了这个行业的这块蛋糕了。罗渭临:当然了。纪春:所以也是你们选择毕业后自己创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吗?饶维维:对她来讲,应该是这样。因为她在学校的时候就基本上开始做了,有了一个在北京范围内可以做很多高校活动的组织了。我不是,我毕业后在搜狐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在成都的一家广告公司也做了一段时间。之所以回北京,是因为我们之前那个公司的投资人在搜狐时是我的上司,他跟我讲了他想做一家这样的公司,我们在QQ上聊了大概半小时,一拍即合。那个公司我们俩个是管理者,他是投资的股东。因为这个偶然的事情,我就加入到这个行业里来了。纪春:饶维维毕业于北大,学得是信息管理,罗渭临毕业于北方交大,学的是理工专业。大家会问,好像一个人最终的职业选择和创业选择和自己当初所学的专业不是很贴近,对吗?罗渭临:是这样的,我觉得大学带给你更多的是怎样去学习。我在学校不算是好学生,因为经常要参加社团活动,比较活跃,乒乓球打得也可以,参加过北京市高校的联赛。饶维维:我是非常不活跃的。大一时可能比较活跃,参加了很组织,还加入过校园广播电台,所以今天到这儿,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但是大二开始,一切的活动都不参加了,受网络影响比较深,网上得比较多。所以现在我接触的客户,也是以IT行业为主。纪春:在第一次创业时,你们并不是投资人,你们只是做经理人这样一个角色?罗渭临:我是先进入这家公司的。投资商是我的一个大客户,我跟他聊起校园这块市场的时候,他非常感兴趣,很愿意投资,于是就做了一家比较小的广告公司。在最初的三个月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本身缺乏经验,也是刚刚毕业,在很多方面不够成熟,投资方不是很满意。这时,他就请来了饶维维来重新作为总经理经营公司。当然,在我心目中,一开始就认为饶维维是一个非常职明的女孩,很多新鲜事物,她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对公司业务的推动也起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都年轻,在沟通上存在一些分歧,致使公司内部管理出现问题,投资方对我们这样一个管理层也不是特别满意。所以后来,我们就离开原来的公司,出来做了我们自己的公司。 大学校园的依恋(2)    饶维维:我是偶然加入这个公司,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创业和做校园这个市场。这两点都是突然提到我面前,我觉得这是一个暂时的机会,所以几乎没有怎么考虑,就过来了。我有一点冲动的性格,便这个想法确实很吸引我,他是模式非常的明晰。我当时大学毕业不久,我很清楚商家在学校里进行推广的情况,所以我认为这个市场很有前景。同时刚毕业的学生对校园生活还有感情,所以就义无反顾地进来了。纪春:进来之后,遇到很多问题,包括管理等等各方面的,真正开始运作后,你有没有什么困惑?饶维维:没有困惑是不可能的,现在我和罗渭临是人前互相吹捧,人后互相挖苦。那时我们是人前人后互相掐架,这只是当时公司所碰到种种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两个高管之间就有很多矛盾。这些都是因为做这个公司比较仓促,而且对这块也没有太多的接触。很多事情在京师同文创办之后,对照之下才发现我们之前哪个地方有错,哪个地方做得不好。纪春:那个时候有很多矛盾,到底为什么事情吵呢?罗渭临:可能是因为她是投资方从另外一个地方请过来的,难免有些年轻气盛不服她。又觉得彼此之间不够信任,也很少进行沟通,在一些事情上意见不统一。纪春:当时离开这家公司,是你们主动提出来的吗?饶维维:也谈不上主动,但是离开是必然的事情,因为股东失去了耐心,而我们失去了信心。于是另起炉灶,创办了京师同文校园文化传播公司。  另立门户纪春:听说你们在刚开始做业务的时候也闹过不少笑话,在客户提出需求后,往往没有清楚对方的预算、掌握基本情况,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做策划案,结果是煞费苦心。罗渭临:因为公司成立的时候是三、四月份。当时在二月底、三月初时,很多大公司客户计划都制定完了。所以我们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很多客户虽然有很多想法,便不可在上半年投放。所以那段时间,公司开拓阶段,只要碰到客户有想法,对校园活动感兴趣,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兴奋地做方案,然后经常是方案过去,那边没有回音。反复几次之后,大家开始产生怀疑。我记得有段时间,每当有客户要过来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些极端的想法:他真的要做方案吗?他真的想做校园吗?别给他做了。纪春:那怎么办呢?饶维维:现在来讲,就不会再有那样的问题。因为那时公司刚成立,我们新招进来的员工基本上都是大学应届毕业生,没什么经验,对客户意图不能够充分地了解。现在我们知道根据不同的客户,针对他们的需求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原来那种错误不会再发生了。罗渭临:我觉得关于策划和客户方面,小饶更加有感想,而且给我很多启发,我们之间会有很多火花碰撞出来。纪春:你们公司作为连接企业和大学校园的桥梁,很多知名企业都是你们的客户,比如说索尼,他们产品线很长,特别种类也很多,他们能够信任你们,你们有什么样的魅力吗?罗渭临:最初接触索尼的时候,是因为时间的缘故,赶上七、八月份学生放假,当时我们是做一个学生夏令营的活动,想找一个赞助商,所以人找上了DV或者摄像机企业,当然索尼对我们的方案最感兴趣。接触了一、两个月,学生开学时,他们想进入学校做他们的产品宣传。我们就策划了方案,目的是宣传他们的DV和照相机。大概当时在华北地区做了5个城市125所学校的宣传和25所学校的现场。现场主要是一个产品展示,展示时除了照相机、DV、笔记本及一些其他产品。我们在现场还做了摄像大赛和照片大赛,选出优秀作品,然后颁奖,当时作品收集的挺多,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一开始我们还是出了不少问题,第一次活动在北京,上午10点把所有的展架,我们的、索尼的和他的新产品摆上去了,但因为展架刚从库房拿出来,有的有磨损,有的没擦干净,索尼的人来了后极其不满意。第一天做完活动后,我们赶紧把展架清洗了一遍,一直干到凌晨。第二天索尼的人再到现场,看到干净的展架,满意了。我认为做公关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服从,让客户高兴,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大学校园的依恋(3)    饶维维:那次风波之后,有媒体特地去采访索尼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索尼公司是这样评价我们的:他们这个公司一开始确实不太专业,但学习和改进的速度很快,而且非常有热情,态度也很好。我们当时做很多事情确实是从头起步,有很多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做商场路演很熟了,而我们那次是头一次,很多细节上的事情可能没注意到,但我们是怎么打动客户的呢?我想我们靠得是我们的定位,我们有独特的校园渠道,我们了解很多校园比较有特色的,比如校园媒介、操作上的一些细节,除此之外,客户还比较欣赏我们是年轻人,认同我们这种创业的态度和我们诚实、热情、积极的工人面貌。所以我们有机会拿到那么多单子。纪春:从两方面获得他们的信任,另外我还听说你们的要价也是蛮低的,这是不是吸引他们的另一个原因?饶维维:我们不确定是否要价低,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和别的公司比较,当然跟大型的公司比起来,我们是低的,但据我们所知,也有比我们更低的。纪春:那么一单生意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利润呢?现在公司收入怎么样:罗渭临:一般我们的毛利最高是30%。去年公司营业额接近200万。  成功之道纪春:挺历害的,你们总共才6个人。公司的注册资金大概是多少,是你们自己投入的吗?铙维维:公司注册资金30万,都是自己投入的,心态上和过去的公司完全不同,花自己的钱非常心疼,所以我们学的第一课就是节约。纪春:节约成本有没有经验?罗渭临: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从前做那家公司仗着手里有钱,不管是股东还是我们,因为从来没有踏踏实实做小公司的经验,所以我们一开始租的就是写字楼,第一单生意之后,我们就搬到了一个更大的办公地点,月租7000元,而我们现在租的办公场地,面积差不多,月租仅2000元,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5000元,我们可以雇4-5个销售人员,可以为公司带来收入。这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诸如办公耗材等等,都可以找到省钱的办法。纪春:有外地的朋友问,你们在创业之前都做了那些准备?他们也想做一家公司,可是有很多顾虑,感觉是不是北京的创业环境更加宽松。你们有什么体会?饶维维:北京的环境当然很好,尤其在文化方面,但我觉得在创业之前,不管你做什么行业,首先都要了解这种行业内的规距,然后做到你心中有所把握,再来开属于自己的公司。罗渭临:说到创业准备,我想我们之所以做这个公司,考虑得很简单,首先这样的公司门槛低,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同行在做校园公司,它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其次不需要太多的客户储备。第三没有核心技术,不需要申请专利与产权。所以种种这些造成进入的门槛低。当初我们做的时候,这个行业内的公司屈指可数,我们占据了一个行业领先的地位,我们认为对此我们有一些优势,另外我们对它还有兴趣。纪春:你们到底推广什么?能不能明确地概括一下?饶维维:我们是一个推广的服务性公司,我们自己不做产品。我们是为那些想把产品推广给大学生的一些企业来进行服务。比如刚才说的索尼公司,他们想把索尼的数码产品介绍给大学生群体,想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的产品,认同它的品牌,想在学校举办一系列活动,我们就为它进行这方面的策划和操作。纪春:那你们是主动地和这些有意向的公司接触吗?罗渭临:前期基本上都是我们主动接触,现在也会有一些公司来找我们,也有可能是以前客户的介绍,也可能是从网上看我们的资料等等。纪春:有一位广州的女孩说,她也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现在在一家外贸公司做普通工作,她快毕业时,和几位室友商量想要创业,做一些高校服务工作,但最终还是没有行动起来。 大学校园的依恋(4)    罗渭临:其实离开前一个公司后,当时我们并没有马上做这样的公司。我们碰到一个自己开公司的人,他跟我们说,中国每年有很多自己创办的公司,但第一年就会倒闭90%,剩10%,,而三年内倒闭的公司又占90%。我当时处在低潮时期,之前做事又非常失败,听到这个情况,我想我没有把那家公司做到倒闭,说明我们还是满成功的。饶维维:其实创业真的是件满艰苦的事情,我觉得也许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我想每个人真想去做什么,还是最重要的。纪春:那你觉得创业适合你们吗?饶维维:至少目前为止,我认为它带给我的收获比我付出的还是要多。我对我做的事情感到很快乐,而且我有一个很好的信息和预期,所以我认为它适合我。纪春:一位江苏的朋友,说自己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两年了,想问你们有没有相关专业的学习,包括管理方面学习,这些学习是在实践中学的,还是补的课?罗渭临:实践中会碰到很多困难、问题,当然需要下去补课,看很多这方面的书,然后再来解决,另外我觉得管理是由你的胸襟来决定,:心有多大,才能决定成就有多大。饶维维:我对管理这方面感触比较深。原来我们不论是做业务,还是做管理,都是纸上谈兵、纸上练兵。后业自己做公司,发现没有那么多钱请人做,所以不管投资人也好,员工也好,都要从第一线的业务员做起,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你慢慢地精通了业务,然后,你才有自信去指导和带领你的手下,才能具备一个管理者的资格,再慢慢摸索管理的经验和技巧,我觉得这些要一步一步来。当然这是我们公司发展的情况决定了这样的做法。纪春:有些大学生朋友想听一听你们对创业方面的指导意见。饶维维:指导意见谈不上。我觉得每个人选择这样的道路时,首先应该要慎重。象当初我们离开之前的那个公司时,我们也曾彷徨过,是再去工作呢?还是继续做这样的公司?经历了地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当时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最终我们觉得真是想去做那件事,也确实认为我们有一定的可能性和信心,才下决心做了。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你真那么想做的话,可以去尝试一下,但无论做什么,事先一定周密地考量,思索成功的条件,这是很有必要的。纪春:在创业过程中,特别是一年轻人容易遇到的一些问题,能不能举一、两个例子?饶维维:第一可能是经验不足。特别是象我们这样一开始涉及管理职能的,特别容易出现问题。第二可能是资源不太够,你做什么东西,一般来讲不是靠单打独斗来的,最好是能够广泛地合作,去看看什么资源是你可以借用的。第三可能是踏实。如果你选中一个目标,必须认真、投入地去做它,必须坚持。我们之前就有一个合伙人,就因为没有坚持而退出。我们去年有很多没有谈成的客户,今年就有可能重新考虑和我们合作,因为他们今年可能会有预算,因为坚持了,就能得到这单生意。所以很多创业的人都会这么说,坚持下去。金点箴言:不管投资人也好,员工也好,都要从第一线的业务员做起,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你慢慢地精通了业务,然后,你才有自信去指导和带领你的手下,才能具备一个管理者的资格,再慢慢摸索管理的经验和技巧,我觉得这些要一步一步来。我当时大学毕业不久,我很清楚商家在学校里进行推广的情况,所以我认为这个市场很有前景。同时刚毕业的学生对校园生活还有感情,所以就义无反顾地进来了。  品味人生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更多地参与社会,向社会展现自我的诉求更加迫切;追求艺术和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文化、时尚、品味和情调成为一种挖掘自我、彰显个性的通道。有一群人,他们为我们创造着品味,营造着情调,引领着时尚,我们内在的那些美、那些艺术的气质,通过他们释放出来,让我们或亮丽地展示人前,或悠闲地隐于闹市,或超脱于心灵之外…… 大学校园的依恋(5)他们不是艺术大师,甚至谈不上是艺术家,他们自己在享受情调的时候也物化着他们的情调,制作着他们的情调,并把很多人带入这个氛围中来,他们并不特别在乎金钱,然而情调的确也给他们带来了财富。 塑造美的人(1)      李东田:著名形象设计师  自学成才记者:我知道您是在1990年从蒙妮坦学校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了一年。1991年正式进入中国的文艺界。参与许多影视作品的首席化妆师工作。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踏入影视圈,当时您多大?李东田:我是1988年入的这行。当然有一个学习的过程。1990年有机会去拍电影。所谓的契机应该这么讲,因为我当时发型特别怪,走在大街上被星探看见了。我当时表演没什么天分,所以表演没被记住,但是我有个技术,就是我会做头发,当时我还不会化妆,我帮了当时化妆师的忙,就是做头发,他们觉得特别好。几个月后,他们要拍一部电影,让我来做这部电影的化妆。是发型师的工作,我就去了。认识了潘虹、丁嘉丽、盖克等大师。那个年代做这行的不多,尤其年轻人不多,他们觉得我做得挺好,慢慢地就正式做了电影的发型师的工作。因为不能老是请假,后来就离开学校了。我很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很多机会,教了我很多技术。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在国外学的,我说没有呀,我就是在北京学的,北京蒙妮坦学校。很多人愿意说我是在哪里哪里学的,我觉得没必要,哪里学的就是哪里学的,应该诚实。加入娱乐圈是从电影开始,我认识了当时的明星、歌手,很多人都是大红大紫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给他们做了头发,之后有机会做了化妆。后来我觉得我做的头发和别人做的化妆有点不太匹配,我就考虑自己除了做头发是不是还能做化妆,我没学过化妆,就来了个自学成才。自己拿了本书,就开始化妆了。做一个东西要好,应该有一个好的投入。我就把家里给的仅有的几十块钱,攒一攒,帮人家做头发,来挣钱,买了很多专业的书。做了以后,很多人喜欢,别人就给了我更多的机会了。做了几部电影,像周晓文、张艺谋、李少红等,这些都是很大的导演,我跟他们都合作过,但是都是10年以前了。当时我对于我的工作没有想得太多。很多人羡慕我今天有这个成绩,我自己不这么想。我当初想做这行的原因是因为我数理化太差,没办法只能选一个技术性的工作,既然数理化学不好,应该把选择的这个行当学好,我确实有这个想法。所以我觉得学东西,还是要用心和努力,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在这个前提下,我选择了这个行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合作了很多有名的艺人、歌手、导演,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做得更好一些。在电影合作中,导演们给我很多的空间让我去发挥,给我很多很多方便。特别要提的是李少红,她给了我机会做电影《红粉》,很重要的一部电影,那是1994年,我做完这部电影就有机会去美国。到了美国就开始想有一个新的发展,自己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受的是传统的教育,我感觉自己做这行应该有新的模式去发挥,所以我就决定留在美国。留在美国的这段时间对我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朝元老”记者:您是历年MTV盛典的主造型师,更获得中国化妆师世界杰出成就奖,也是中国大陆众多选美及模特大赛的评委和造型顾问,毫不夸张地说,您是中国时尚造型界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这么多年来您一直在前面领跑,有什么感觉?后面没有人追上来,您自己跑得有意思吗?李东田:说我是领军人物,我觉得我是所谓的“三朝元老”吧。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做一项工作做15年,其实从入行开始算已经17年了,是很长的时间了。我看到许多明星从出道,到鼎盛,再慢慢退下去,然后又有新人出现,我觉得有几代人了,而我还在一线工作。得奖也好,做顾问、评委,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头衔,很多人说你现在是明星了,是名人了,我没有那个概念。我觉得我还是我,我还和当年一样,没有改变。我照样起床,叠被子,收拾屋子,我觉得这就是生活。当人们给你很多头衔、冠名时,有很多事情是变得方便了。人们会以你的意见为主,这对很多人来讲确实是很困难的。 塑造美的人(2)    所谓的领跑,一个人跑在前面,后面没有人跟着你跑,高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我觉得我自己的努力没白费。至于有没有人竞争,我觉得竞争存在于每一天,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竞争对手,但是竞争需要良性的竞争,而不是恶性的竞争。良性的竞争是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借鉴,这才是关键。在领先别人很多的时候,你的眼光应该放得更远。因为生活在美国的原因,我可以中国、美国两边跑,可以到做我这行出色的很多国家走走,认识了很多化妆师、模特、导演、演员。人是要见世面的,见的人多你才能想法多,所以我不认为我很孤单,相反我很高兴。我把我个人的生活,我的角色要放在不同的时候,比如说我在公司,大家都知道东田造型,在很多杂志上可以看到东田造型这个名字,这是我一手创办的公司。我特别高兴做这个公司,因为我打破了中国人惯有的想法,中国人喜欢的都是单打独斗,“我特别好,别人都不行”。我们不是,东田造型是把所有好的全都集中起来,拆散了是完美的个体,合起来又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中国人有句话,“团结就是力量”,我觉得这确实是正确的。团结就是力量,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东田造型是一个群体的工作,是一个大家和睦相处的家庭,我把这个做起来以后,让外人,全世界各地到中国来的人,要见这个行业的人,一定要谈到我们公司,一定要谈到我,那我很高兴。在公司里我要做董事长,一个行政人员。同时我还是个发型师,还要做培养工作,我们公司自己有个美容学校,我做校长,做李老师,每两个星期要给学生去讲课,同时我还要照顾好我自己,方方面面我都要插手,都要参与意见,我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你要担任不同的角色。我跟我的朋友讲,别人可以认为我是名人,我个人认为我只是在我的这个行业里出名。像演员,他只是演戏行,要他做科技就不行。像我,我做头发可以,但要我做电脑就不行,我对电脑完全不懂,完全外行。所以任何人只是在他的行业里做得好,离开他的行业就不能说好,不能说比别人强多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我在不同的环境处于不同的角色的时候,都很高兴,我会让我自己舒服。我不会认为我孤单、郁闷等等。我很高兴我能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处于不同的角色。生活是很有意思的,我很热爱生活。记者:1999年您创办了以您个人名字注册的东田造型工作室,您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时尚造型公司的董事长,从单纯的造型、化妆转向商业运营,这个转型对您来说困难吗?您更喜欢被称为化妆师还是董事长?李东田:在美国我去过很多经纪公司,他们给我的理念很好。当时中国还没有做经纪公司的,很多人对我做这个表示怀疑,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想法,因为外国已经有很先进的例子了。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而且这个行业又是刚刚起步,我觉得更应该把这个路子走正,这样才会越走越顺。做这间公司让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经营,经营艺术家。我们把公司分成了几个部分,有发廊的部分,有化妆师的部分,另外还有学校,三个部分。不同的项目分好之后我们开始做经营。有些人在当时并不很出名,但是我们看中了他的潜力,所以公司就跟他签合约。大家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技术上我们给予支持、指导,让他慢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到摆上台面,让大家喜欢他做的东西。现在许多杂志上都能看到东田造型的人。东田造型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男生比女生多,因为我认为男生比较好接触,大家沟通起来比较方便。再说这一行特别累,很多人只看到做头发,做化妆是时髦的行业,没有看到背后的东西,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辛苦的。至于董事长与化妆师的称呼,我认为最好是叫我东田,叫我的名字,公司里一般都叫我东田,我认为挺好,因为东田就是我,所有的东西都是我。 塑造美的人(3)    男人穿裙子一定要让别人看出来是男人在穿裙子,而不是男扮女装。记者:能否评价一下国内时尚界与国际时尚界的区别?李东田:我认为国内好的东西与国外没什么区别,国外可能更正规一些,人们可能更强调文化性质的补充。国外做这行业的比较久,它的规律性比较强,而且都是有经纪公司的。国内的像我们公司做了五年,这五年我们积攒了一些经验,当然跟国外比我们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国外的走动性强,国内的比较弱,来往的不多,各自为政。相比之下国外的可能更有系统,国内做东西个人性比较强,但是这并不是不好,万事都有一个开头,作为经纪公司,我们特别想把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正规一些。记者:你现在居住在北京和纽约两地,往返于伦敦、巴黎、纽约、香港等很多地方,在这些地方你更喜欢哪个城市?李东田:最喜欢的就是北京。我在北京长大,我喜欢北京这种开阔的马路啊,天空啊等等。北京人比较直爽,不是那么造作。上海比较商业化,表面的东西多一些。当然上海也是非常棒的城市。相比之下,国际上的城市我比较喜欢伦敦,我觉得伦敦简直就是北京。记者:你参与过许多名人的化妆,比如王菲、陈娟红、刘欢等等,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李东田:我没有什么印象最深的。但是跟他们相处都是难忘的。我更关注他们的态度和个性。记者:2003年在巨星旋风超级盛典上,您因为穿裙子出场,引起大家很大的关注,您说“我是内地第一个穿裙子的男人,我觉得穿裙子特别美”,那么在您心目中什么是美,您对美的理解是什么?李东田:美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并存的。外表、形态、性格、心态等等,太多了。美是综合的。对于女人来说,优雅就是美。我不是那么强调面孔。更多的在于举止,在于言谈,在于动作。我觉得内心的状态是最容易打动人的。我觉得这个才是美。记者:您曾经说过,“男人穿裙子或者化妆,张扬的是个性,而非性别”。在您的造型中有很多都是中性,而且比较性感。在您的心目中,您觉得您离男人的心灵距离比较近,还是离女人的心灵距离比较近?李东田:我的所有的作品都是非常性感的。每一个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性感的。就穿裙子来说,没有人规定男的不准穿裙子。但是男人穿裙子一定要让别人看出来是男人在穿裙子,而不是男扮女装。如果穿成一个女人的样子,我认为那是哗众取宠。服装是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你对这种文化的向往。比如我穿裙子,人们都说,“你穿裙子很好看”,我自己也觉得我穿裙子就能穿出男人穿裙子的样子。没有人感觉我穿裙子是一个女的,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我觉得我穿对了。至于说离男人的心灵近,还是离女人的心灵近,我觉得都近。我自己是男的,我了解男的,男人还是愿意和男人在一起的,即使他结了婚。可能因为荷尔蒙的原因,大家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对我来讲,女性是很神秘的。“像雾、像雨又像风”。女人比较多变。但是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最重要的是你要和他沟通好。要敞开心扉去互相了解,这才是关键。只要是好的,都会打动人,和他(她)相处都会其乐无穷。记者:您要出新的专集了,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李东田:我即将要出版我的一本作品集。是我从业17年来一个小小的总结。不管化妆呀、摄影的人呀,都会喜欢的,因为我花了很多的心血。花了很多的时间,买了无数的参考书,看了世界各地的很多东西作为借鉴。合作了非常多的、有名的摄影师。拍摄了很多照片。包括很多杂志上的东西及广告。把我做的化妆、发型的照片展示给大家。这本书的设计我请了一个很好的设计师叫王朝。他做的东西我很喜欢。这本书从纸张、设计、排版印刷——从头到尾,我都参与了。希望这本书出来大家都喜欢。 塑造美的人(4)    记者:东田先生能否教我们一些平常化妆的简单技巧?李东田:女性都需要化妆,男性你有这个兴趣也可以化化妆。总的目的是要精神一些。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些简单的小窍门,比如说哪种化妆品比较好?我觉得有三种必需品:一是干湿粉,粉饼。可以让脸上不泛油光,使脸色看起来均匀;二是唇膏,唇膏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女性焕发神采;再就是睫毛膏,很多人惧怕涂睫毛膏,怕变成“熊猫眼”。其实很简单,在涂睫毛膏之前要涂一些干湿粉在眼睛下面,这样可以防止本身的油脂把睫毛膏融化。另外对于上了点年纪的女士,涂一点腮红是比较关键的。金点箴言:我觉得学东西,还是要用心和努力,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生活是很有意思的,我很热爱生活。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而且这个行业又是刚刚起步,我觉得更应该把这个路子走正,这样才会越走越顺。 庄仔的“咖啡人生”(1)    庄仔(庄松冽):“雕刻时光”咖啡馆老板庄仔:台湾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和学服装设计的女孩若欢白手起家,开起了咖啡馆。在他们质朴无华的咖啡馆里,你很容易就能找到一种亲切的、家的感觉。咖啡已不仅仅是一杯饮品,其中有电影、有温情、有时光掠过后留下的印迹。  时光印迹纪春:我看到有一张冰镇电影的菜单蛮有意思的,怎么会有这样的创意?庄仔:我喜欢去市场上搜集一些胸章,我就想:我那么喜欢搜集他们,为什么不自己来制作一些胸章送给客人。送给客人就要确立一些游戏规则,于是我们就发明了一些新的饮品,假如你喝了一种新的饮品的话,我就送你一枚小胸章,鼓励大家来搜集我们的小胸章。所以新的饮品通通用电影的名字来称呼。这是一种促销的手段。纪春:这些饮品都有什么特点?比如说“萨丝比尔”是什么口感的饮料?庄仔:它是一种冰饮料,里面加了一点点酒,喝起来会有一种晕醉的感觉。纪春:“迷失东京”呢?庄仔:这一款带有一点酸味。“冷山”就是一款加了两个冰淇淋球的咖啡。纪春:咖啡馆门脸不是很大,但很有特点,能说说它的名字“雕刻时光”的来历吗?庄仔:“雕刻时光”是我上大学时,研究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他曾经写了一本书叫《雕刻时光》,我的毕业论文是写这个导演,所以就把“雕刻时光”用来当作咖啡馆的名字。“雕刻时光”的意思是说:用胶片拍摄下人生的一些过程都必须具有时间的感觉在里头,所以时间是这个导演电影里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元素。比如说人和人之间感情流逝的过程,要反映在景物上可能就是树皮的变化之类的东西。纪春:那这个咖啡小屋有没有时间元素流逝的感觉?庄仔:我想多少有吧。因为我们用一些比较旧的东西,比如说像这张桌子是属于清华图书馆淘汰下来的老桌子,或者比较古老形式的灯,或者是一些去旧货市场淘来的旧货。我们比较喜欢怀旧的风格。我们的第一个咖啡馆开在北京大学东门那边,现在拆了。刚开的时候,因为没有钱,我也得出去做编导的工作,做了大半年,那时主要是她在管咖啡馆大大小小的事务,她也熟悉这边的员工,她很辛苦,管得挺好的。当时我们的店夹在北大和清华之间辅街的小区,主要的客人都来自于北大、清华的学生、留学生、外国老师、本国老师,在我的感觉里,好象有点塞纳河左岸的感觉,属于拉丁区。纪春:那时开了多长时间?庄仔:开了近三年,后来拆迁,我赶紧在拆迁前又忙着找地儿,找来找去,觉得海淀区魏公村不错,因为魏公村那条路两边都是树,那种感觉很好。北京理工大学南门恰好有两幢二层小楼,有一幢不出租,另一幢我磨了大概三、四个月才租给我。纪春:坎坷就象一个学走路的孩子,“雕刻时光”终于以它独特的气质在北京城扬名,魏公村店、五道口店、香山店顺利地开张了,让庄仔更加地繁忙,但同时也更加充实。庄仔:为了适应每个店的不同客源,每个店有不同的特点。比如,魏公村店以本地学生为主;五道口店以外国学生为主;香山店有登山的、还有比较有钱的,开着小车来的。所以香山店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比室内面积还大的庭院,院里种了枣树,还装饰了船甲板,而且它的风景本身就有很大的优势。魏公村店就更加学生味一些。五道口店就更加洋味一点。  电影加咖啡纪春:可以从不少时髦杂志了解到这家咖啡店老板原先是学电影的,说到电影,庄仔会两眼放光,因为他从台湾只身来到北京,就是为了自己所钟爱的电影。庄仔:当时因为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刚起来的时候,他们拍了一些片子,比如《黄土地》、《红高粱》,还有谢飞老师拍的《本命年》,我在台湾租他们的录相带看,觉得很不错,就过来考试,然后就一直读了四年大学。四年中主要跟同学们之间相处的感觉比较好,中国大陆的同学的想法基本上跟我不太一样,所以经常会有想法上的冲撞,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 庄仔的“咖啡人生”(2)    纪春:其实学导演的过程中,大家可能都希望做本行,作导演或做电影,但您最终选择的道路却是咖啡馆,怎么想的?庄仔:做咖啡馆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留在北京,刚结婚,我太太是湖南人,婚后发现如果马上去拍电影的话,作为一个台湾人可能比较难一点吧。然后想能不能在北京有一个立足之地,这就是先做一个我喜欢的咖啡馆,里头有很多书,书又是可以卖的,我们又生活在咖啡馆后头,于是咖啡馆就做起来了。纪春:你从1993年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在北京了,感觉怎么样?庄仔:一言难尽啊。北京其实还是满养人的,它可以容纳很多不同的人在这里生活,它比较大方,能容纳各种各样的想法。纪春:包容性比较强吧。庄仔:对,比上海、广州、香港都要强很多。纪春:在那边也居住过吗?庄仔:住过,上海、广州、台北、香港都住过。我觉得台北文化艺术比较发达,有特别多的书店、音像店、花店,毕竟是南方的一个城市,它特别“软绵绵”。北京呢,更加粗糙一点,但是它有需求,它允许这种环境存在,它对于这种书香式的环境有需求。上海更加注重表面化,它即使有这样的环境,也还是表面化,上海不用太往里走,北京则是很需要精神上的东西。纪春:庄仔说他是走到哪都能在哪住下来的人,但无论走到哪儿,都离不开咖啡的陪伴。庄仔:我本身非常爱好喝咖啡,没有它好象活不下去,就连旅行,也要带上咖啡,如果那个地方有咖啡馆的话,就直接去喝。我觉得只要是新鲜就好,最好是新鲜而又稍微强一点,不要那么淡。我们这儿用的是意大利进口的咖啡豆,这个品牌是最好的品牌,属于口感温润又香味十足。咖啡很好玩,它长得很精神,黄昏喝两三杯感觉很好。我来咖啡馆第一件事就是点杯咖啡喝,因为我们规定每天每家店都有一杯免费咖啡,普通员工是一杯黑咖啡或是美式咖啡,我们的干部群体是一杯卡布其诺或别的贵一点的,多喝是要交费的。纪春:原本以为“雕刻时光”的老板可以在自己的咖啡馆里随意畅饮。没想到庄仔自己的特权仅仅是一杯比普通员工稍显豪华的卡布其诺,对自己如此吝啬的庄仔现在显出更加浓厚的商业气质。庄仔:还好,我觉得还不够严格,我希望再严格一点。因为我和我太太都属于学艺术的人,比较散漫,做商人不是那么专业,但后来我们营业部的人来了后,就比较专业点,他每天都在做表格,管理比较死一点,但很好。纪春:在“雕刻时光”咖啡馆一层有一个小小的杂货铺,玲琅满目地放着各种各样古怪奇异的挂件、布艺、器皿等,每一件物品上都有一种淡淡的怀旧色彩,这个杂货铺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时光杂货铺”。庄仔:“时光杂货铺”是我太太开的,这跟我的关系不太大,她是学服装设计的,所以特别喜欢这个,他们杂货铺的几个股东(女孩子)一会儿跑印度,一会儿跑泰国或广州淘货,加工的比较少。我们的钱基本上还是在一起使用,但生意上划分的很清楚,比如说她的杂货铺还要交租金,各有各的帐。纪春:《雕刻时光》是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的名作,他透过对于时光的涂画描抹,表现着内心深处的言语。庄仔寄情于“雕刻时光”,以咖啡的方式实现着对于电影的梦想,在这里,他既得到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同时也获得了无限的创作源泉。别具匠心的创意让庄仔在京城激烈的咖啡馆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但庄仔说,他不能在既定的环境中停留太久,这会让他感到磨灭了激情,他渴望写作,渴望用胶片记录时光,记录人生。庄仔:第三个剧本是写北京题裁的故事,故事还没成形,主要是讲发生在底层一些人物的故事。纪春:咖啡馆的营业时间是上午9点到晚上12点,来这儿的人常常是为这里的温馨所沉醉,但还有很多人是为了电影,为了共同钟爱的电影。 庄仔的“咖啡人生”(3)    庄仔:好多人喜欢来这里写剧本,我们在每个桌子旁边附上了插座,方便充电,还有无线上网设备。公司规定,各家咖啡店对属于艺术活动,如诗歌朗诵、绘画或戏剧表演,都给予支持。商业型的活动是要收费的。金点箴言:我不在咖啡馆,就是在咖啡馆的路上。  淘金网络可以这么说,网络就象这个时代的空气和水,成为人们的必需。人们通过网络获得新闻、学习培训、认识朋友、购买东西、听歌看电影、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除了拥抱和触摸,网络几乎能完成一切人们的交流。网络的社区、论坛、博客、各式各样的网站也构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社会。巨大的虚拟空间蕴藏着的巨大财富,随着空间的不断扩大而不断增加。到网络淘金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制造着一个个网络传奇,财富的积累速度比任何时代都快;他们是时代的宠儿,他们开创了另一个世界,让人们在一个多维的世界里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东西。世界从此被无限地扩大了。##创造网络购物传奇的女性  俞渝: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1965年5月生于重庆;198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1987年在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北京分公司任美方总经理翻译兼秘书;1987~1988年在俄勒冈大学国际研究硕士班肄业;1992年获得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及国际商务MBA学位;1992~1997年在美国纽约创办TRIPOD国际公司(企业兼并财务顾问公司);1996~至今,与李国庆结婚并共同创办当当网上书店任联合总裁。接触过她的人都说,她像一本书,越读越精彩。她带着丰富的经历和多个学位,从纽约回到北京,跨越时空进行了一场书香革命。她是当当网的女掌门人,她更是当当网的好母亲。看好网络纪春:说说您是如何由零开始,到今天“当当”发展为拥有7000万美元资产企业的创业历程。我们也知道前不久“财富全球论坛”也选中您参会并做演讲。据我所知,你在创办当当之前,在美国的一家公司工作,也有五年的从业经历,当时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公司自己创业?俞渝:1996年我认识我先生并与他结婚,我等于是嫁回了北京。当时要结婚,所以面临着要么他去纽约,要么我回北京。因为我中英文都很流利,所以比他的可移动性高,于是我就从纽约回到了北京。纪春:回到北京你并没有闲着,你总觉得女性也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俞渝:我一直觉得女性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应该有自己的经济基础,这样可以活得更加自信,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结婚一段时间之后并且有了孩子,就开始想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慢慢地就想到能不能在网上卖书?1999年底开始做“当当网”的。在做“当当”之前我也做了很多的调研,调研的时间就用掉了我两三年。纪春:为什么选择在网上开书店?俞渝:我回到北京的第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花钱花不爽,比如走进一家书店,从一层到七层,你不可以把书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后结帐,必须一楼排一次队,二楼排,每一层都要排。另外,书的摆放,没有任何的逻辑或者顺序而言。我去赛特买一条裤子,我习惯在美国所有的裤子都放在一起,所有的衬衣都放在一起,但是在国内的百货店是按照品牌来分类的。所以我感觉买东西很不方便。我就想到能不能在网上开店。纪春:不过在1999年前后,当时国内的网上购物并不是很火热。俞渝:在1999年底至2000年初,全国上网的只有几百万人,现在互联网的用户已经有9000多万,也有人说是过亿。纪春:但是在当时无论是上网的人数还是网络软硬件都不能和现在相比。而且当时能够接受网上购物方式的人还很少。你怎么能够确定未来网上购物就一定会火起来呢? 庄仔的“咖啡人生”(4)    俞渝:当时网上购物方式在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模式了,而且我深信在中国网络的发展会很快,发展前景会很好。   “家有当当初长成”纪春:具体说说当当网的创立和发展。俞渝:1999年以前,我丈夫国庆创办了很多公司,从图书出版公司到出租车公司,几乎那个时代能够有机会创业的途径他都尝试过了。可是一直都没有做大,当时记得国庆去美国,别人都叫他“小业主”,他听着很不舒服,后来他才知道,美国人把这个叫做创业企业家,做的虽然小,但是公司的创办人,所有者。在美国第一次接触按利润和增长速度为公司估值,算下来他的公司那时候就很值钱,也坚定了他创业的想法。我认识他以前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给跨国公司做些小的资金项目,也是规模不大吧。我们认识以后,想找一个长期而且有前途的行业,开始考虑公司长远,那个时候互联网也开始热起来了,网上书店在美国蒸蒸日上,国庆对图书市场很了解,我们对互联网也都很有信心,就一起回国创办了当当网上书店,我也嫁给了他。到今天当当网已经实现了季度盈利,年度收支持平,中国网上零售市场第一名,想想我们当初的判断还真没错。2001年,2002年当当网还是在亏损,但到2003年当当网实现了净收支平衡,2004年销售额突破了1.6亿元。现在的当当网已经被缔造为全球最大中文网上图书音像城,占内地图书市场图书品种的9%。我丈夫李国庆全面负责公司内部管理,我负责资本市场。泾渭分明却又珠联璧合。这一安排“导致”的结果是当当在第一个五年内取得了成功。下一步的打算是,当当网的目标仍不是盈利,而是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当当现在有600万用户,用户超过了40个城市,但是每个城市的潜力都很大。就拿上海来讲,上海目前的销售无论是订单和金额都是北京的50%左右。这和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是极为不相称的。所以,未来当当网的打算是,继续保持年增长100%的势头:2007年销售10个亿以上;2009年达到40个亿以上,占有全国图书市场份额的10%。这是我们的下一个五年目标。纪春:一个五年,又一个五年,在你心里,当当网就像自己5岁大的孩子,对于它的成长及未来,你有感触,也有憧憬。众所周知,当当网成立之初的模式完全是亚马逊模式的复制,但当有一天,亚马逊提出要绝对控股当当时,你却坚定地说“不”。为什么?俞渝:相信“当当”独立做会做得更大,一亿多美元是个好价钱,可我们觉得再过三年,公司会比这个价值高很多。如果亚马逊愿意做一个小股东,我们会同意,可他们想要90%,他们想全买了。“当当”这样的公司还没有做到最有价值的时候,董事会和我们自己对当当期望值都很高。“当当”不是一个制造商,作为一个零售店品牌,其涵义就是对顾客的一种承诺。“当当网”所有的东西便宜是一个方针,久而久之,让顾客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只要上到“当当网”就能买到最便宜、最称心的商品。“家有当当初长成”!看着“当当”一天天的成长壮大,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纪春:“当当”这个名字也好有趣。俞渝:现在很多人都说当当这个名字起的好,朗朗上口,还好记。其实,当初想名字的时候,惟一的条件就是简单。我记得当时最早想好的名字叫“网上”。没想到已经被别人注册了。于是,就广泛发动亲朋好友起名字。前提条件就是,名字一定要响亮。很快,收到了幽静、开卷、梧桐等30多个名字。后来,我出了个主意,让大家都坐下,找个人挨个念名字,听着哪个响亮就用哪个。结果,一致认为我的“当当”最响亮,所以,就这么定下来了。纪春:希望今后“当当”能越做越红火!再说说你们这对创业夫妇的生活。俞渝:偶尔我们也会把工作上的矛盾带回家,不过我们都是不记仇的人,很快就过了。平时回家都挺晚的,吃完饭,我就看看书什么的。国庆就去看他的泡泡剧,他可是什么明星都知道,公司里你要听见有人唱流行歌曲,唱了第一句就没第二句了,那人肯定是国庆。不过我俩能吃到一起,没事就到处找好吃的。周末带着孩子,三个人一起打打高尔夫什么的。我们都很爱旅行,每年都会安排几次外出度假。 庄仔的“咖啡人生”(5)金点箴言:我一直觉得女性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应该有自己的经济基础,这样可以活得更加自信,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另辟蹊径的创业人创业这个词中的“业”是一个没有限定词的概念,对于创业人来讲,身边周围的很多事情都有可能成为“业”,纵观成功人士,他们做的许多事情,成功后,你才如梦初醒: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念头。其实,不一定非要走前人的老路,因为一条路走出来了,肯定会有其他人的跟进,你再走,可能资源所剩无几。为什么不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念头,找那些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别人没走过的路呢,也许当你走出一条新路,别人也会恍然大悟:原来路也可以这样走。 冲破价格坚冰(1)      吴斌:北京大场面平价眼镜超市创始人、总经理1967年出生,武汉大学法学专业毕业,1989年在湖北司法局机关工作,1992年后取得律师资格,从事律师工作,2001年调动到北京做专业律师,之后曾先后和朋友一起开办服装公司、传媒广告公司,2006年投资创办大场面眼镜平价直通车,现有一家总店,准备再发展四家分店。冲破价格坚冰的眼镜直通车,无疑是对传统眼镜零售业的一种创新与挑战。有人说,吴斌创办眼镜平价超市是蓄意扰乱行业格局的叛逆者;也有人说,他是新一代航母的探路者。商场如战场,这话一点都不假,对于常胜将军来说,就是不断地变化战法,痛击对手的软肋,制定出对手意想不到的战略。对于一直相安无事的眼镜行业来说,2006年9月28日打着平价口号开业的北京首家眼镜超市真的是打破了这种平静,面对于来自同行业的种种压力,“大场面”的平价战略能走多远?   “大场面”入场纪春:您原来是律师,这么好的职业为什么会进入眼镜行业呢?吴斌:去年我妈妈到北京来玩,她高度近视,七、八百度,我们就到北京一个非常知名的眼镜店去配镜。因为度数高,配的眼镜就必须要薄的、轻的,于是选了一个最好的的镜片和最软的镜架,价格是3000多元。配回来之后,一个做眼镜行业的朋友对我说,这3000多元的眼镜,他帮忙的话几百元就能搞定。我惊叹眼镜行业竟然有这么高的利润。从此我就比较关注眼镜行业,也对它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个行业的利润真的很可观。这就是我做眼镜行业的一个主要原因。纪春:进入这个行业,你有过犹豫吗?吴斌:我也曾经投资做过其他一些项目,还比较成功。因为我觉得眼镜还有一个很大的市场,我有这样的信心,认为眼镜可能比做其他行业更能成功,所以也没有考虑失败的问题。纪春:“大场面”这个名字挺有气派,也挺有吸引力,能否讲讲这个名字诞生的过程?吴斌:一天在看电视,正是刘翔在洛桑破记录的那天,媒体报道说刘翔破记录为国争光,开创了我国田径事业的大场面。我感觉这个词不错,我的公司能不能叫大场面,因为虽然我是一个刚想做眼镜行业的新人,但我有想做大事业的理念,所以当时就决定用这个名字,为公司取名叫“大场面眼镜连锁服务有限公司”。纪春:大场面有多大?吴斌:目前有660多平米,在北京眼镜行业是最大的卖场之一,而且装修得比较现代,有种时代的气息。纪春:您开店的时间不长,但听说卖场十分火爆,特别是周末。吴斌:确实是这样的。当时我们开店的时候,觉得一天能卖几千、一万的就很不错了,因为对平价的概念,消费者是否认可还未可知。但没想到的是,随着媒体的关注、消费者的口口相传,火爆的场面越来越大,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整个卖场的流量几乎饱和,应该有4000多人次,最高峰时,我一天就卖了13万。真的没有想到消费者那么支持我们,有消费者对我说,我来买眼镜不一定戴,只是来支持一下你,支持你这个平价的概念。纪春:外行看来,眼镜行业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行业,有“三分眼镜,七分费用”的说法,这已经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作为一家平价的品牌眼镜连锁机构,平均价格只有传统的一半或更低,有时甚至到了五分之一,那这么低的价格,企业的赢利点在哪里呢?公司又是怎么控制成本呢?吴斌:眼镜行业在2004和2005年就被媒体称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它的销售环节中有很高的利润,我现在做平价仍然是有利润的,与其他传统零售业相比,利润还要高一点,所以我不会刻意控制成本,但我在经营中不在最豪华商业圈租底商的门面房,因为租金太贵,我尽量租二楼或地下室,由此可以降低房租的费用;另外,就是从渠道上,我们用现金直接采购,可以拿到更低的价格;还有就是大场面眼镜公司股东有很多厂家参与,也就是说大场面眼镜公司不是狐立的,它是很多品牌、很多厂家的联合体,是联合起来做平价这个概念,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冲破价格坚冰(2)    服务至上纪春:在创业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感到欣慰的事?吴斌:一个周六下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配眼镜后去交费,当时有十几个人在排队。我们的店长看到他排在后面,就主动上前说:您可以优先交费。老人说:我可以排队,要守纪律嘛。其他排队的消费者也同意,对店长说:你们这样的服务理念,值得赞赏。当老人离开的时候,他的一个随从跟我们店长说,他是国家**部的部长。老人姓什么我们也没去问,但我们的服务的确得到他的赞许。还有一天,一位中年妇女慕名而来,要配一个她指定品牌的老花镜,可那个牌子的眼镜当天断货了,她很失落,说她特意从通州赶来,这么远就是为买这种眼镜。我们的店长当时说:没关系,您把度数告诉我们,明天我们把眼镜送到您家。当时她非常感动。我希望员工在服务中追求细节,有人情味,要把消费者当上帝。纪春:一位保定的朋友问,你们的价格低廉,能够给消费者更多的利益,可是品质是不是能得到保障?吴斌:我在这说一下,平价并不等于不赢利,平价绝对不会不保证产品的质量,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服务质量。因为虽然我们在做平价概念,但与传统眼镜店里那种暴利相比,也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我们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保证产品质量。大场面的每一款产品,包括镜架、镜片、墨镜、太阳镜都有它的出生证,每一款都有质检报告。还有,我们的设备是一流的,我们的从业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了相关的职业资格。我们的平价也高质量、高服务的。  阳光交易纪春:这是吴董给大家的承诺、真诚的承诺。我们知道在眼镜行业当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成本不足二十元的镜架二百元卖给你就是讲感情,三百元卖给你就是讲友情,四百元卖给你就是讲行情。那应该说,您的这种行为打破了这种规则,有人说,大场面是价格屠夫等等,会有各种各样的言词在您耳边萦绕,您肯定也承受了一些压力,那您感觉如何,您到底想做什么?吴斌:我现在做平价,始终说不等于不赢利,一百元的镜架,别人卖三百,我那怕卖二百,也会有很高的利润。我想我只是做我自己的事,别人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我是按市场规律办事,我是让利消费者。开业以来,市场给我的信心和消费者给我的信心对我总体的信心提升非常大,我认为只要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东西,有消费者支持的东西,它一定有生存的空间,一定能成功,我坚信不移。纪春:听说过广东因为眼镜业内人士把价格应该的成本告诉了别人,而引起一个价格大战,您对这事怎么看?吴斌:我认为行业把价格底线通报给消费者是一种进步。作为商家,我们都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赚取合理的利润应该在阳光下进行。纪春:有朋友问,一路走来,您经历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放弃呢?吴斌:在开业之初,确实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也就是有极个别的品牌的厂家迫于其他同行的压力,断我们的货,仅是太阳镜,而且是在社会上可比较的品牌。他们面对的是,如果供货给我们,其他商家全部撤柜,他们只能牺牲我们,暂不供货。但实际上我们从其他渠道还是能拿到这几个品牌的货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对平价眼镜超市的认可,我估计不足,造成人手不够。当时我策算,每天人流量几百人,一天卖几十幅眼镜,我以此来配置人手。但现在远远超出。  自认为不适合经商的商人纪春:太原的一位朋友问,您自已非常适合做商业吗?与以前法律专业背景相比,您觉得您更适合法律呢?还是更适合做商业?谈谈您的感受。吴斌:我认为我不是一个适合做商人的人,我更适合做律师,或者是做一个项目的策划,而具体管理一个团队、管理一个公司不是我的强项。我个人认为我的心是比较善良的那一种,而且有同情心和责任的人。从商战而言,我这个性格可能不太适合。 冲破价格坚冰(3)    纪春:那是不是在管理方面,您会请其他的人?吴斌:对,我会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点企业。纪春:您对事业方向、定位和眼镜公司全国连锁市场肯定有您自己的想法,能否告诉我们这个战略规划是怎么设计的?吴斌:我们既然叫“大场面”,就要学一下刘翔、姚明,在眼镜行业做出一番事业,但目前我们个头还很小,在业内没有更多的话语权。我下一步会快速、健康也把我们的网络建立起来,我会分两步:第一步在北京和全国的重点城市发展自己的直营店,也就是由总部投资做卖场;第二,我们会吸收对眼镜行业有兴趣,并且能认同我们这种经营理念的投资者,欢迎他们加盟。我们大力发展直营店,占领市场;选择性地吸叫加盟商,快速在全国搭建网络,如果网络有了,我们在这个行业会有更多的话语权,我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来回报消费者,规模越大,成本可能会降得更低一些,因为生产厂家了认同我们在这个通道里更多地卖他的产品。纪春:一们听众说:听完您的故事,真的非常佩服您,想问问要获得创业的成功,您是怎么看待经验、经历、资本和眼光的?吴斌:我认为资金不是最重要的,首先是人,人是第一位的,有了人,你才能选项目,人的综合素质,他对市场敏锐的眼光,我认为是最重要的。项目没有好和坏,任何行业都有成功的失败,事在人为,同一个项目,不同的人做它、包装它、推广它会起到一个不同的效果,这是经验。纪春:对于财富,您有什么想法?您自己是怎么看待财富的?,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您看重的又是什么呢?吴斌:财富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我现在不是很富裕,我会努力地创造财富,但是一旦我有财富后,我一定会回报社会。金点箴言:作为商家,我们都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赚取合理的利润应该在阳光下进行。  儒  商他们具有知识分子的气质与品格,也有商人的胆识与魄力。他们除了创造财富以外,还创造了一些新的理念和经营模式。他们象所有的创业者一样经历过沟沟坎坎,然而他们用理性与智慧一次又一次跃过障碍。 从特警到商人(1)      郑林林:星超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郑林林,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勇斗持枪歹徒的刑警,2001年退休之后,毅然地选择下海经商,成了一名从事体育文化传播广告产业的商人,如今已经成为传媒广告界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不仅是商人,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喜欢文学创作,追求浪漫自由,追求真、善、美,是他做人和从商的准则。性情中人经春:感觉到您是一个性情中人,个性也比较豪爽,而且特别愿意交朋友。您曾经是一名有7年工作经验的刑警,后来一直也在政界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到2001年退休后,并没有选择休息,而选择了下海经商,从事体育、文化、传媒广告方面的工作,大家一定非常奇怪,您的跨跃实在是太大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郑林林:我自小就很喜欢文学和体育。比方说,我很小就读了很古今中外的名著,体育方面我喜欢打乒乓球、排球、武术。我经历过上山下乡,当过刑警,后来到机关做事,不管做什么,我都一直认为,人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因为这样,我觉得机关那种公文式的办公十分枯,所以就选择了内退,和朋友办起了星超国际体育文化公司,做自己喜爱的体育事业。纪春:您内退也得等到四、五十岁,之前有那么长时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业,但是我相信那时您依然做得非常认真,也非常成功,因为据我所知,好像您的岗位也不是一般的岗位,算是领导干部,您能不能回顾一下,在那段经历中,您收获的是什么?经验又是哪些?郑林林:虽然我没有很快地圆我的梦,去做喜欢做的事,但在一些行政、管理等工作岗位上,我也要做好。这样既可对得起自己,又可以提升自己。同时我在1980-1986年,通过电大,自学考试拿了两个文凭,一个是中文,一个是法律。我认为知识什么时候对我都很重要。另外书籍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知识,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激励。纪春:总算有机会圆您的体育文化之梦?怎么个圆法?下海之后该干些什么,您当时有把握吗?郑林林:当时没有什么底,但如果一旦做出一个决定,我就愿意而且敢把它做下去,竭尽全力。选择体育文化也是考虑自己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我的文学功底来自于家庭的熏陶。我一直以为文学就是人学,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学密不可分,好的书籍成就了我们兄弟姐妹,我们一直都是在互相交流、勉励。我觉得看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心灵在交流。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让我们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沦在泥沼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一定要做一个有心灵的人。纪春:您在四、五十岁选择创业,很有胆量。那么在创业当中什么最重要,资金重要吗?您创业的时候,有资金做保障吗?郑林林:创业时有一部分资金。在创业时资金当然重要,但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就是人。我经商这么多年来,很有感触,人海茫茫、商海茫茫,商场的竞争很激烈,经商的确非常难,所以有一条十分重要,就是选好合作者。合作者一定要是一个志同道合、优势互补的人。象我现在的合作者翟总,他就是搞体育产业的一个精英,在把握商机方面,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纪春:你们是怎样结缘的?郑林林:先是通过朋友认识的,在交往过程中,发现我们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爱好,比如,我们会在一起朗诵、唱歌,慷慨激昂;我们都认为任岁月流失,真善美永存。我们的优势互补体现在,我主要在机关做一些管理工作,对人的一些心理方面掌握的好一些;翟总在业务上,体育方面比较专业。这种互补对我们来说得益菲浅。纪春:创业有没有感到非常困苦的时候,您是怎么做的? 从特警到商人(2)    郑林林:创业确实不容易,中间也有困苦的时候,但是没有想过放弃,我觉得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但坚持不是盲目,应该在这个时候做一些思考,根据市场来定位、来思考,看有没有必要做一些思路和发展方向上的调整。调整之后,应该有一个切实的近期和远期的目标,最好还能找到最好的合作者和朋友帮忙来做。  做事先做人纪春:您提到的经历的那个困苦的时期是什么时期?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郑林林:在刚开始的阶段,大家热情很高,但做到一定时候,就会有一个停滞阶段。就是说有了一定的客户,也有了几个项目,但如果停滞在那儿,就会没有进步。这时需要找到更大的平台,实际上就是要突破、要上一个台阶。当时我们在国内做得不错,但一直考虑发展的问题,想跟国际接轨,特别在体育方面,应该有国际的平台。当时我们得知国际体育总会,它是一个新兴的国际组织,主要做一些非奥运的项目,一些大众的、社会的和个人的体育项目,它很新颖,它的总部设在悉尼。当时它的一个执行主席到中国来考察,想在中国找一个总代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非常想入选,但我们做这行时间很短,从实力、知名度上跟北京、上海、南方的一些大公司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个执行主席是个华人,来北京后,在一个自助餐上,很多体育公司的老总都围着他,都想做这个代理,我也与他攀谈,但没有太多的时间。后来,偶然得知,他是个北京人,20年前离开北京,在国外读研,因为很优秀,就留在国外,入了藉,他的父母还在北京,而且父亲的身体不太好,他总是非常牵挂。所以当时我就对他表了个态,说别的不行,在医学上我还懂一些,而且有一些朋友,你在国外不用太担心你父亲的身体,我会定期帮你看望。这样我很快就去了,发现他父亲身体基本不能动,一动心口就疼,连吃饭心口都疼,我认他是有冠心病,可他父亲却不太在乎,我就劝他,并亲自开车送他到人民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他的冠状动脉的三条血管,两条半教堵了,病情相当严重。当时这个执行主席因为国际性的工作很忙,在北京只能呆一、两天,所以特别着急。我劝他不要担误行程,我会陪他父亲的,而且对他做了承诺。这样他如期走了。之后我与医生一起分析病情,认为应该尽快手术。我托了朋友,很快在安贞医院给他父亲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很成功。我认为有些时候我们不能太急功近利,我们需要有爱心,用真诚去完成我们的目标,尽管是有求于人,也可以先帮助别人,这样别人才会对你有好感,最后反过来帮助我们。纪春:从这件事中,又一次感受到您做每件事都是全力以赴的。郑林林:是的。经过这件事,这个执行主席向他们主席团汇报,说我们公司不仅我的品格好,而且有能力、有关系、有组织协调能力。纪春:您完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这对于商人非常重要。郑林林:所以很快我们就得到了国际体育总会的授权书,授权我们公司作为总会的亚洲地区体育产业独家市场开发。纪春:非常好的结果。我相信通过这个故事,大家会认识到要想成功,做人是非常重要的。从故事中感受到了您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公司中您主抓管理工作,您对在政府机关做管理工作和在公司做管理工作感觉有什么不一样?郑林林:确实不一样。机关工作比较死板,公文式的办公,中间有时候还要玩一些权术,我很不习惯,也不喜欢。我比较喜欢直接。因为做事我喜欢坦诚,我觉得坦诚和真诚是最可爱的品质。作为现代管理者,一定要知道利益和荣誉是推动人们前进的两个杠杆,要很好地协调这两个问题,要给员工比较合理的回报。就是要制定好奖励制度,比方说,拿一定的底薪,不一定很高,但如果业务成绩做得好,一方面可以升职,另一方面要有一定比例的奖励。完善的激励机制非常关键。 从特警到商人(3)    纪春:您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您跟大多数商人经商的感觉不太一样,我觉得您取胜的最重要原因不是采取了什么样的商业手段,而更多的是以情动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说自己现在工作非常安逸,但特别渴望下海经商,可是不知道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一个突破口,想向您讨教一下。郑林林:我觉得如果工作稳定的话,应该慎重考虑下海的事。因为现在下海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各行业竞争都很激烈。最好是性格上、心理素质比较强的人,才能够选择创业;另外可以去公司帮帮忙,尝试一下,感觉有先机再做,先淌淌水。纪春:很好的建议。说到竞争,任何领域的竞争都是大家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传媒广告业,能不能谈谈在这个环境中,您有什么法则,让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郑林林:我们有一个项目叫“篮板工程”,是和北京市教委签的一个项目,题目是:“迎奥运,送健康”,就是免费为北京市500所中小学安装新的篮球架。因为现在学校经费有限,有的学校没有篮球架,有的学校篮球架很破旧。所以我们很愿意做这个项目,为了孩子的健康,很有意义。这是一个公益项目,我们采取的办法是,请一些企业一起来做这个事。篮板进入校园后,企业可以在篮板上开一个长方形的小宣传条,用一些生动活泼,而又健康的形式宣传企业。这个项目深受学校欢迎,很多学校还邀请我们去剪彩,当看到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打篮球,我们感觉很快慰。因为这件事实现了多赢。纪春: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不仅仅赚到了钱,而且成就了您的梦想、理想、事业,您觉得在这其中,除了收获了财富,还收获了什么?什么对您来说是最快乐的?郑林林:我觉得出来做事后,就有了一份责任压在肩上,要让员工跟着自己一起往前走,就得更好地培养自己领导公司的能力和责任,同时社会责任也加强了,不像原来工作那么单一,这个工作比较全面一些,另外也懂得把握商机的重要。纪春:您觉得把握商机,什么最重要,是先知先觉吗?郑林林:要把握商机和市场,一定要大家在一起讨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们管理层的三个人都是职明人,各有所长,大家在一起会有很多最好的方案冒出来。纪春:那有没有争吵的时候?因为都是职明人,会不会有谁也不服谁的情况?郑林林:这种情况比较少。会有一些争议、争论,但不存存服不服,因为大家都有涵养,对文学都有一些爱好,争吵的时候,插一段诗、词什么的,幽默一下,就过去了,因为职明人一定不会固执己见,感觉到谁的主意好、谁的方案好,就自然按他的方案做。非常理性,非常默契。纪春:真的很难得,能够找到这样的合作者,是一种缘分。有听众说,非常渴望象您一样获得成功,您觉得年轻人应该做怎样的准备去迎接成功呢?郑林林:年轻人现在应该学一些真的东西,一些真的本领。比如要搞业务的话,就要学一些精尖的来务;人脉关系也很重要;一定要有一个目标,不要在其他方面耗费过多的精力。纪春:您的人生愿望是什么?郑林林:随着2008年奥运的临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光荣和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做体育传媒,就应该造声势,造氛围,为奥运推波助澜。我最大的一个人生愿望就是办一份奥林匹克杂志,为奥运呐喊,宏扬奥运精神。金点箴言:轻人现在应该学一些真的东西,一些真的本领。比如要搞业务的话,就要学一些精尖的来务;人脉关系也很重要;一定要有一个目标,不要在其他方面耗费过多的精力。职明人一定不会固执己见。坦诚和真诚是最可爱的品质。  财富女人财富路上,成功的女人不在少数。在商海中,女人拥有男人无法企及的优势,也存在比男人更大的劣势。他们细腻、敏锐、坚韧,他们用细腻来经营事业;用敏锐来洞察市场;用坚韧去面对挫折。但他们潆弱、负担沉重,还要面对偏见,比起男人,他们要付出更多,用一个“难”字实在无法概括他们经历的风风雨雨。 从特警到商人(4)他们毕竞是女人,也许财富对他们并不重要,他们需要的是美丽,需要的是家庭、需要的是关爱,需要的是自尊。本书的其他部分还有很多女性创富的故事,我们在本部分一并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 用成功诠释女人(1)      余立新:北京沐泽电脑公司总经理《财富人生》今日嘉宾——北京沐泽电脑公司总经理余立新。从中关村的8平米小店,做到中国十大PC品牌之一,10年前,跟联想在一个院子里,一大一小。10年后沐泽跟联想站到了一起,一前一后。沐泽电脑因为这个女人不能再被忽视。女人的敏锐让沐泽电脑成为中关村大街上最早有品牌概念和最靓丽的门店之一,女人的坚韧又使它在男人称雄的IT业脱颖而出。起步8平米纪春:说到沐泽电脑,可能一接触这个名字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个名字很有意境,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余立新:起这个名字挺偶然的。在注册这个商标的时候,找来找去都没有合适的名字,就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就打出了这个名字,觉得还不错,就拿到了工商去注册。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没有任何含义,只是在后期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地注入了很多的意义。“沐泽”这两个字,就渐渐地有了它的含义。“沐”是沐浴的沐,“泽”是润泽的泽,这两个字都带水,有沐浴阳光、恩惠人生的意思,就是在付出和回报之间,“沐泽”更讲究的是先付出,再回报。纪春:1994年6月,多雨湿润的季节,狭窄凌乱的街道,组成了沐泽最初的画面。在北京四海电子市场的杂院,一个面积大概是8平米的小屋里,两个热血腾腾的年轻人,以销售光盘、硬盘、打印机为主要项目,开始了他们的创业生涯。这样的描述准确么?余立新:应该讲是非常准确的。当时8平米的那个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终端台,还有一个铁皮的储物柜子,一个从别人那里买来的200多元钱的保险箱。下雨时常常漏雨,漏得满屋子都是水,我们就用吃饭的碗往外舀水,那时候卖一些硬盘和光驱,就这样我们的创业开始起步。纪春:为什么要创业?余立新:就如同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一样,起初就是为了生存。纪春:后来,沐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余立新:在8平米小屋的时候,中关村就已经开始有一些变迁,国家要规范这些临街的铺面,让他们正规化,开始要求办理生产许可证。沐泽一开始只不过为了生存,后来是越做越有意义了。这期间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在四海市场拿到第一个生产许可证的时候,其实我们在那个8平米的小屋里已经坐不住了,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生产线,从8平米到15平米到60平米。1996年我们参加了一次展示会,才终于跳出了井底之蛙的世界,看到了IT行业的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这之后我们搬出了四海市场,搬到了临街的门市,开始精心地布置自己那个60平米的小店。花了自己仅有的积蓄做了店面的形象,包括员工的工作服都统一了,让电脑个性化,那时候我们那个店面几乎是门庭若市。经营纪春:一开始您没有太大的野心,要把沐泽办得多么多么的大,多么多么的宏伟,是这样么?余立新:是的,起初仅仅是为了生存,没有野心,有一个自己的小店铺,每月有一定的收入,觉得蛮好的。在后来的过程中,跟随着自己创业的员工都让人蛮感动的,每天起早贪黑地送电脑,组装电脑,都很辛苦。最可喜的是那些客户,一开始我们经验不足,造成了一些客户的困惑和麻烦,可是他们能够理解。有的客户电脑出了问题,他们是一边带着电脑,一边提着水果来看你,让人很感动。有了这样的员工和这样的客户,让我逐渐地有了创业的责任感,今天卖出了这台电脑,就要对我的客户负责任,既然带着大家一起做了,就要对我的员工负责任,就是人生当中的这点点滴滴地触动,令我有了今天的成绩,有了当时的那种责任感,要继续地把沐泽企业做下去,做得更好更大。纪春:您是一个性格比较感性的人,在商场中这种性格是不是不太适合? 用成功诠释女人(2)    余立新:我有创业的责任心,其实是跟我容易被感动很有关系的。在IT行业的竞争中,有太多的不容易,也有太多的困惑,令很多人无所适从,别说是女人了,男人做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在这之中我感恩于客户给我的回馈,感恩于我的员工的付出,我更加努力,也更加坚强。在这个行业里能够认认真真地做下去,我认为和我感性的个性是分不开的。纪春:有没有遭遇到一些非常大的困惑、困难,怎样克服的?余立新:中国的IT行业经过了10年的起起伏伏,沐泽在中关村见证了这10年。经营一个企业一定会遇到沟沟坎坎,在人才的选用上,沐泽经历了很多,由于企业的不规范,在留人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只恨当时自己进步太慢,没有能够留住人。可是在这期间也有很多员工看到了我们在这条路上非常有韧性,他们认为沐泽的领头人是非常懂得感恩的,所以留了下来。因为我们前期非常守信用,我们的经销商的队伍和我们的一些合作伙伴,我们的供应商,在我们困难的时候,能够伸出手来帮我们一把。我要非常地感谢支持我的那些伙伴,包括我一路走来,一直跟着我的经销商。在IT业竞相打价格战的时候,沐泽也受到了撞击,但是由于沐泽坚持走品牌的路,我的这些经销商一直和我们合作得很好。纪春:过去,沐泽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慢慢地企业发展以后,是不是这种管理方式就不太适合了?余立新:其实不能叫不适合,我认为是一个加分的概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好的东西一直要秉承下去,只是说这样不够了,要再加以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对员工的一些要求。纪春:很多人会拿您和与您一起起步的那些公司做比较,他们可能采取一些非常激进的方式做宣传,但您却非常的低调,您是怎么想的?余立新:市场是要靠大家共同来烘托的。比如说联想,一直是中国电脑的一面旗帜,也是沐泽学习的榜样,我们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机会,在别人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失败和成功的案例。但一个市场如果“有你没我”,那是不健康的。纪春:您认为,沐泽的优势是什么?余立新:沐泽秉承的经营方式第一个是创新,我们没有能力与一些大的品牌在广告等方面竞争,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是创新,然后就是速度,市场反应的速度。第二就是成本的控制,包括采购成本和人力成本等点点滴滴,我们都非常细心地去照顾它。说不上是什么优势,只是我们更细致。纪春:好像在价格上,沐泽更有自己的优势?余立新:对,但我们不是一味地低价格,而是更强调性能价格比。纪春:有报道说,1997年,沐泽创造了第一个100万,这个情况属实吗?余立新:是的,1994年创业,1997年拿到100万,那时正是IT创业的高潮期,沐泽也有幸在那个时期开始创立了品牌,快速地淘到了第一桶金。到了后期,到了2002年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蛮大的低谷,那就是市场竞争。那时候在打价格战,但我们还是秉承了保证产品性能的传统,但在价格和质量的取舍之间还是蛮矛盾的,因为你的价格高,配置高——顾客是看不到的,只有用了才能体会到。沐泽在服务上做到了人性化,我们第一个提出了一年上门服务。一对一的培训,上门服务,这解除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这样坚持下来,我们度过了难关。纪春:有没有赔钱的时候?余立新:有,创业的酸甜苦辣就像人生是一个过程的体验,所有经营企业的人没有一帆风顺的,只是看你怎样坚持。我有一个理念,经营企业的使命感不在大胆,而在细心,因为细心,所以专业。企业要有序经营,不在冒险,而在持久。因为持久,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纪春:一位听众朋友说,余总,为什么很少见到沐泽的广告呢?资讯中也提到今年全球广告业收入已经达到了4000亿美元,可见广告是能够产生很大效益的,不然别人干嘛投入那么多呢? 用成功诠释女人(3)    余立新:是的,最早的时候,沐泽也投过不少广告,可是在IT业随着利润的越来越薄,很多大的公司也都削减了他们广告投入的力度,沐泽是在其中。我们是采取不断扩张门店的方法来经营,我们在北京已经有40多家的门店,有时也在节假日的报纸做一些相应的广告,只是不像过去一样盲目地投入广告。纪春:一位朋友说,“我特别佩服白手起家和自主创业的人,想问一下您为什么选择IT产业,您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在选择创业的行业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对了,还没问你为什么钟情于IT业?余立新:其实选择IT业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就像我当初注册品牌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起初选择这个行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准备,只是打工的时候做的是这个行业,所以后来顺理成章的就做了它。纪春:河南的一位朋友说,“余总,开始有没有朋友反对,8平米的小屋那么简陋,您在用饭碗舀水的时候,灰心吗?有没有困惑的时候?”我倒挺关心您的家人反不反对?余立新:当初创业时,身在其中,没有什么舒服不舒服的感受,艰苦也好,欢喜也好,都是一颗平常心。也没有觉得是个女人,要娇气一些,或者要更坚强一些,这都没有。就像一日三餐一样的顺其自然。家庭纪春:一位朋友说,是因为有爱心,所以感动、感恩,余女士,你对家庭和事业都是这样充满了感恩的心态来经营的吗?余立新:我认为,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很多的创业者都有这样的困惑——时间分配的问题。在创业最初的一个阶段自己是蛮盲目的,家庭和事业不能两顾,我在这个困惑中挣扎过。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觉得时间的分配可以更加的合理,有些事情可以不用这么拼命地跳进去做,可以更加智慧一些。所以,在后期,我逐渐地把工作的时间和照顾家庭的时间区分开来,该工作的时候就全力以赴地工作。该照顾家庭的时候,就一分不少地去照顾家庭。否则的话,后院着火了,真的不知道我这个事业还能不能长长久久地经营下去。纪春:能不能说说您在家里觉得非常温暖的小故事?余立新:我的儿子现在9岁了,他真的蛮懂事的。我出差的时候,他让我非常的感动,一个是非常听话,另一个学习也挺不错的,这一点是让我非常欣慰的。每一次回到家里的时候,他总会说一些暖心的话,让我蛮感动的。纪春:您先生和您一同创业么,他也是做IT行业吗?余立新:是的,沐泽能够做到今天,是和我先生的付出分不开的。他为公司、为我做出了蛮多的付出和牺牲,在这里我也要特别地感谢他。金点箴言:经营企业的使命感不在大胆,而在细心,因为细心,所以专业。企业要有序经营,不在冒险,而在持久。因为持久,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他不容易的地方,不管经营怎样的企业,细心是最关键的,最最关键的还是要持续、坚持、韧性。 勇做先行者 三年赚得一千万(1)      李莹:北京盈之宝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莹,盈之宝儿童艺术基金创始人,曾经获得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被誉为2004年度亚洲最具时尚魅力的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李莹,曾经是校园文化的活跃分子,做生意,做纪春,时刻富于挑战激情。对于爱情,她相信一见钟情。校园里的一次不可思议的邂逅,改变了她的一生。走出学校的她,从二手汽车销售维修起家,与爱人相互扶持,共同奋斗,曾经在3年时间创造了1000万元的财富神话。她所创办的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在2000多名经销商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第一个授予德国宝马汽车代理权。李莹大学时就有一个拥有私家车的梦想,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代理商中的典范。   “名”付其实纪春:盈之宝,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好听,很有女人味,也朗朗上口。说说这个名字的由来好吗?李莹:最初在给这个公司起名的时候,因为是为我新任的宝马的代理这样一个公司来征名的,按照宝马公司的要求,必须在名字当中有一个“宝”字,而“宝”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的一个字,许多公司都用了它,容易重复。我想,如果用我的名字加上“宝”字,可能重复的几率比较小一点。于是,就用“盈”和“宝”加一个“之”字,组成了这个名字。“盈”取喜庆、盈利的意思。纪春:盈之宝这两年的发展是不是像它的名字这么响亮和顺利?李莹:基本上达到了我原先给自己的规划。2004年年初,我刚刚拿到宝马的代理的时候,我说盈之宝刚刚出生就遇到了冰天雪地,因为在同年的4、5月份,中国的汽车业遭到了近几年来最冰冷的一个寒冬期,整个汽车市场急剧下滑,对于我来说,更是一个压力和挑战。但是由于我没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而是把宝马代理作为终身的长期的投资,用我终身的精力去奉献它,也是实现我的一个价值吧!所以,经过了这么一个练兵期,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纪春:有必要提一下盈之宝是怎么样来角逐宝马代理权这样一件事情的,当时有2000多家经销商同时参与这样的角逐,你们可以说是脱颖而出。说说这个过程,好吗?李莹:在2003年的下半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这件事情,因为宝马要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我1992年从北大毕业之后就跟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宝马在中国的代理商,是每一个从事汽车行业的人的梦寐以求的愿望,因为在汽车里面,宝马应该算是顶级品牌了,我于是也投入了这场大家称之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角逐的过程中,当然是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我能脱颖而出,我觉得除了有一个强大的资金实力之外,也得益于我多年来从事德国高档车的一些经验。我以前是做保时捷和奥迪品牌的。但是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大有人在,我觉得我比别人稍有优势的,是我对德国文化、汽车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于宝马品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看中了我长期跟宝马合作的决心。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宝马在中国的成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它一定是要靠多年的积累。纪春:好像你对于宝马的文化也是非常认同的,这也是你看中宝马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李莹:对,我所理解的宝马,它是非常时尚的、运动的、倡导驾驶乐趣的一款车,跟我本人的性格、爱好,包括为人处事的风格等,有一脉相承的这样一个关系。所以,我觉得我做这个品牌可能更得心应手。投入激情工作,享受快乐生活纪春:您被誉为是2004年度亚洲最具时尚魅力的女人。有必要提一下,坐在我对面的李莹,非常的青春,要说20岁都相信。李莹:过奖了。纪春:一个人对于事业的热爱,包括他的这份心态,也决定了他外在的一些表现。李莹:对,它可以洋溢在你的脸上,始终是一份笑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勇做先行者 三年赚得一千万(2)    纪春:虽然在经营的过程当中您经历了冰雪期,但是这份快乐却一直洋溢在内心,这是为什么呢?李莹:还是对自己人生的追逐吧。从1992年涉足商海,我更多的是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觉得归功于自己很幸运,一路都走得一帆风顺,,所以很快就积累了一些常人得不到的财富,但是在达到财富上一定的目标之后,我也曾经一度非常的迷惘,好像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是为了什么活着,我也跟很多朋友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在我初步找到一个答案后,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纪春:这个认识是什么样子的?李莹:在自己快乐的同时给他人带来快乐。就像我给我的公司员工的一个从业理念,就是“投入激情工作,享受快乐生活”。生活它不是一味的奉献,也不是一味的享受,而是在享受的过程中去奉献,在奉献的过程中去享受。纪春:你刚才说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才想到这个迷惘的问题,为什么?李莹:人在不同的时期,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不同的梦想。比如在读中学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怎么能读自己心仪的大学;读大学的时候,可能就会去想将来能够从事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我和其他的女孩一样,在读大学的时候,也在构想自己美好的未来。我的脑海中定格着一幅图画,那是在1987年8月底的一个傍晚,我是第一天踏进北京大学,在报到之后,站在宿舍的窗前。北大外语系的女生楼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女孩子,我会看到不时地有辆小轿车停在楼前,接一个女孩子走,或者送一个女孩子回来。这些女孩子都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心和那种优越感,很震撼我。当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将来有一天,我也一定会开着非常好的轿车回到北大,但是我深深地知道这辆车一定是我靠自己的努力去挣来的,而不是别人来送我的,或者是来接我的。纪春:能不能说一下你对成功的理解,包括你是怎样成功的?你毕业之后第一个行业并不是做汽车行业?李莹:对,我一开始是做了一家医疗器械的代理。当时是白手起家,我认为做别人的首席代表,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因为他们替我付房租,替我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只需要为他们打开中国的市场,我拿我的工资,销售业绩好的话,还可以拿到一笔可观的佣金,随着这个积累的过程,我自己会有一笔资金,到那个时候,我就跟他们提出来我要买断,因为你把他们的产品买断,然后再卖出去,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就相对于原来拿佣金的比例要高得多了。我觉得一个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去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看看在这种状态的你,最适合做什么,然后等到你过了一段时间,自身有了变化和发展之后,再去给自己确定一个新的定位。纪春:你是学外语的,又是北京大学毕业,很多女孩子不会选择一毕业就去做生意,但是你却选择了这条路,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了金钱你就可以去实现梦想么?李莹: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个波峰,很多人拼命地去投入商海。我毕业的时候面临几个选择,第一是到政府机关去。我是一个从小就喜欢标榜自己与众不同、去展现自己个性的一个人,到了严肃的政府机关,我觉得对自己的个性是非常压抑的,应该不是我理想的选择。第二是到日资企业去,我的很多同学还在这些公司里工作,我当时思索了很久,也放弃了,虽然我学了5年的日本文学,日语也很好。我考虑到中国和日本本身两个民族是有差异性的,日本民族内对女性的歧视较重,这就注定了一个中国的女性不可能在日本的公司里有美好灿烂的明天。所以拿一个比较好的薪水,做一个平庸的雇员,应该也不是我的梦想。这两个比较大的趋向排除了之后,我觉得唯一可以选择的是自主创业,因为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这对我的个性是比较合适的。 勇做先行者 三年赚得一千万(3)    纪春:女性单枪匹马去创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你是这样的吗?或者说因为有了其他人的帮助,而使你的创业之路一开始就比较平坦?李莹:从我的整个的职业生涯来讲,我没有遇到特别多的挫折,但也不是说没有不顺。这其实是跟心态有关系的。当你面前的水剩下半杯的时候,如果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就会说,我已经有半杯水了,再加把劲我就可以有满杯的水了。但如果是一个悲观的人,他会说,我的杯子里只剩半杯水,很快就会没有了,我该怎么办。对于人生也同样需要一个乐观积极的态度。我开始创业的时候,也不是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是我并没有把这种创业的艰辛认为是自己的不顺,我觉得更多的是对自己人生的挑战,是对自己人生的积淀。正因为有这样一种人生的积极态度,我才会去积极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积极地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接触的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的回报。我从一开始做生意,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生意人,更多的是怎样去做人。我觉得做生意没有什么诀窍,把人做好了,你的生意自然就来了。纪春:你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性,这是不是也有关系,你有非常好的亲和力?李莹:亲和力是最主要的。一个人的容貌,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会起一点积极的作用,但是根本不是决定性的。  3年挣1000万纪春:你是什么时候凭借自己的力量买了自己的车?李莹:非常快,在刚入商海之初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毕业后一年多我就得到了自己的车。但在实现了一个小小的物质上的愿望之后,更多的是在自己从商的道路上给了自己更多的勇气,因为我看到了自己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纪春:第一个小小的愿望实现了以后,有没有马上给自己定第二个、第三个更大的梦想?李莹:有,后来给自己设定了1000万的梦想,3年实现了。纪春:大家会觉得特别奇怪,一个女性在3年里挣了1000万,这是个神话?李莹:我觉得是时世造英雄,其实很多神话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90年代初,从商的机会是非常非常多的,如果你能抓住的话,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去创造神话的梦想。纪春:你是怎么实现的?李莹:我在做医疗器械代理的时候,同时还开展了很多其他的业务,包括做二手车的销售。1992年、93年、94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允许进口车包括二手车免税,当时的需求量非常大,我们也就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从德国进口了很多二手车,当时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对自己的第一桶金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纪春:后来这个业务不能再开展下去了?李莹:对,在1994年的4月份,国家取消了进口免税的规定,我当时看准了这么多的机动车在若干年后都要面临着维修等等,后来开了一个修理厂,开始修这些车。在这个过程中,也接触了很多德国的一些汽车代理商,也就逐渐地认识到了走品牌专卖,做某一个品牌的代理,应该是今后中国汽车发展的一条道路,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就申请各个品牌的代理。纪春:走汽车专营这条路,其实你也是个先行者?李莹:对,开展得非常早。在1995年的时候,我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金点箴言:生活它不是一味的奉献,也不是一味的享受,而是在享受的过程中去奉献,在奉献的过程中去享受。 为胖人找到美丽的人(1)      张桢:北京鸿富临桢商贸公司胖夫人服装连锁总店董事长纪春:1995年,您成立了北京胖夫人服装公司,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您为什么会定位在给胖人做衣服,卖衣服?张桢:我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常常感受到胖人买衣难。尽管自己并不胖;但是我发现人稍微胖一点就很难买到合体漂亮的衣服;而社会上往往把这些胖人推到了中老年服装,比较宽松、肥大,蓝的、黑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想如果有人为这些胖人设计制作漂亮的衣服,一定是件好的生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便开始运作起名字。起名字的过程也挺有意思的。开始的时候,我想起个胖胖装,叫个胖大嫂感觉有点土;叫个胖小姐太局限了。小姐里面胖的也不是太多。叫个胖大姐也不好,总而言之都不好听。想来想去,人结了婚以后就可以叫夫人。女人20多岁就可以结婚;那么从20多岁到50―60岁都可以叫夫人。夫人这个名字叫起来比较好听,而且叫胖夫人还比较滑稽、有点幽默感。所以,我觉得叫胖夫人这个名字比较好一点。就这样一夜之间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来做服装的名称。我想胖夫人服装专卖店,就是专门为胖体型的人们设计制作服装的这么一个服装店,让它能一针见血地表达这个内容,于是我便起了一个胖夫人服装专卖店。纪春:这个名字起得很响亮的,当时这个小店是不是一开张就引来了众人的目光?张桢:的确,起好了名字,在工商局注册好了,然后就开始做灯箱,装饰专卖店。专卖店快装修完了的时候,做了一个大灯箱放在商店门上,灯箱就是胖夫人服装专卖店。我们第一家店就开在燕莎商城的旁边,也就是燕莎商城的南边,三环路的边上。这个名字一挂起来就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当时在装修过程中,在装修的现场,经常有许多路人问这是不是将来专门为胖人卖衣服的地方。还没开业就不断有人问,而且问的人都是胖人。当时,我想这真是个好兆头。到处都在关心这件事,同时也不断有记者问:你们这个店是不是专门为胖人做衣服、卖衣服的啊?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取的这个名字很对,反映很强烈。开业以后也发生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事情。记得开业以后的17天,我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因为我是从一个外事机关来搞这项工作的,当时就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火。很多胖人听到这方面的报道,看到这个广告后,竟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来到我们商店买衣服。比方说,有一位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女同志,不到40岁,她看到这个商店后对我们的一位服务小姐说,我看到这个商店的名字,我的眼睛里都涌出了眼泪。她说,这种心情是常人很难理解的。我这一生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漂亮的衣服穿,因为我做的工作出场面的机会特别多,出国的机会多,但是就是因为我胖,所以就没有合适的衣服穿,经常把我先生肥肥大大的军装或者肥肥大大的毛衣穿在身上。她说,她到处找都找不到,今天有这么一个商店,真是太好了。社会终于关心我们了。还有一件事挺有意思的,就是有一位胖夫人到我们店里,挑了许多衣服。有一天晚上,已经很晚了,9点钟关门以后,我们正在盘点,这时有人敲门,一个年纪在5、60岁比较胖的女同志,还有两位年轻的小姐,她们一进门便手舞足蹈非常高兴地说,这样就好了,是什么人搞了一个积德的事情。她说,现在谁没有两个钱,像我们稍胖的人到哪买衣服都招白眼。这个商店就是专门为我们服务的,便叫那两位年轻人给她挑衣服,只要能穿都买。于是,那两位小姐就给她挑起衣服来。她们一共挑了6、7000元的衣服,连试都不试共提了4个包。第二天,这位夫人派人给我们送来一个非常大的干花,临走时这位小姐对我们说,你们知道昨天买衣服的人是谁吗?她是我们干花店的老板。她最大的问题是买不到合适的衣服。实际上,她穿着还不错,因为她个子比较高。之后,她便成为我们专卖店的金卡贵宾,忠实顾客。现在,她的四季衣服都在我们这里买。 为胖人找到美丽的人(2)    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发现社会对这些体形稍胖的人有一个误区,认为人胖了以后是不爱漂亮的。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的。人胖了以后,她更需要用服装,用服饰来修饰自己。用服装来修饰自己身体的不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她们比一般人更爱美。她们更希望有人为她们设计制作更加时尚,让她们更漂亮的服饰。所以,恰恰在这方面我们有意无意地做了一些工作,就得到了这么大的回报。当时,把我弄得手足无措,意想不到。在当时就有30多家媒体报道了我们,包括海外媒体,一时间沸沸扬扬,凡响之大出乎预料。这说明胖人需要美,需要服装。纪春: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您顺应了市场的需要,也必然引发后面的成功。其实,您在和我交流的时候,也提到在宣传过程中,您可能有意无意又撞上了一个成功的点。我记得您说,为了让自己的店更有影响力的时候,用这样一种宣传方式,即有多少公斤给多少折扣这样一个说法,这个创意挺好玩的!张桢:当时,做服装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虽然感觉到胖人买衣服比较难。但是我做了,人家会不会认可,会不会需要,在这方面一点底都没有。当时,我们就想如果体重在120斤,我们就给她打八折,130斤的就打七折,140斤以上的人就给她打六折。当时就想吸引胖的人都到我们店里来看看。于是,想做这么一个宣传,但最终没有实施。在我们胖夫人服装专卖店的灯箱挂出去以后,这种宣传就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光这个灯箱就引来许多胖人前来观顾。许多胖人都急不可耐的想买到她们的服装,根本就不需要打折了。开业没多久我们就出现断货,供不应求,销售非常火暴,出乎我们预料。因为当时我们设计制作的每种服装款式只有100件;没有准备过多。不光衣服受欢迎,就连我们为这些衣服制作的各种佩饰也大受欢迎;这些都出乎我们的预料。一次,我们负责销售的张经理,跑过来对我说,张总,您千万不要再宣传了,我们都没有货买给顾客了。可见,胖人多么需要人们对她们的关注和呵护。从经营的过程中,发现胖人非常直爽,大大咧咧,心宽体胖。不计较小事,非常好打交道。金点箴言:我想胖夫人服装专卖店,就是专门为胖体型的人们设计制作服装的这么一个服装店,让它能一针见血地表达这个内容,于是我便起了一个胖夫人服装专卖店。  镀金海外五千年文明的积淀造就了一个智慧的中华民族,如今遍布天下的华人正用这样的智慧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程。学习是智慧的来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人的天性,一批优秀的中国学子选择了走向海外,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俗称“镀金”。镀得一身金的他们,用勤奋和智慧创造着财富,他们的成就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世界,然而最值得我们感触的还是他们都有的那颗“中国心”。 华尔街走来的中国女人(1)      毛区健丽:亚盛投资总裁毛区健丽靓丽的总裁纪春:很开心能和你度过晚上这段愉快的时光,你是做投、融资工作的,自己也是总裁,但是看上去非常的靓丽,很难想象您在金融领域里叱诧风云,能不能谈谈你的工作感受?毛区健丽:酸甜苦辣都有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从事的工作是很艰难的,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你的心态怎么样。比方说,我每天都会穿的很漂亮,所以我觉得做任何事情心态很重要,你要有信心。纪春:很积极的想法!能够看到您的人生态度很积极,而且听我们的编辑说,您在来之前就想好了今天节目的题目?毛区健丽:没有想好,因为我也不知道你们具体的构思,做这个节目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纪春:您自己做总裁、自己做投融资是2002年的时候,是吗?毛区健丽:实际上,这个总裁是我自己给自己的一个title,你想自己叫什么都可以。实际上,1991年的时候,我自己就出来创业了,那么创业的时候你可以叫总裁,叫什么都可以。不过我在美国做了8、9年的职业经理,都是一些正统的、有训练的大的机构,我一直在安达信工作,这样的工作经历给我的人生一个很大的经验,给了我信心,培养了我的能力。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的重要。但同时我也知道,中国人在海外的机构工作,你会遇到一个看不到的玻璃天花板,所以我很早就有想法,自己出来做点事情,不再给别人打工了!所以总裁这个title是我2002年来中国,如果不叫总裁的话,人家不会和你做生意的。实际上人家叫我毛总,我还是有点不太习惯。纪春:不管您是什么,但是我感觉您的角色还是定位的比较清晰的,您把您的事业定在了中国,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有的?毛区健丽:是这样的,我在最后两年,1989、1990年吧,在安达信的时候,因为我在纽约的时候,在主要负责跨国兼并、跨国的收购了,我们做过日本进入美国,也做过欧洲做过美国等等。中国的话,我是第一个接触中国的企业,比如台湾要做一个很大的收购,我也参与了这个项目,然后银行也进来了,所以我就变成了台湾很多大型机构的顾问。那么后来我就开始学国语。纪春:以前你不会说吗?毛区健丽:对:纪春:现在说的很流利!毛区健丽:是台湾人教我的,也开始听邓丽君的歌。后来台湾的朋友也介绍给我一些中国内地的企业。怎么说呢,在海外,中国人就是中国人,那种感觉是很亲切的。1991年的时候,就是中国第一家汽车企业沈阳金杯海外上市,那个时候我也参与过这个项目,也争取了一些基金来中国投资。所以我是很早就介入了中国的投资界。当时是以顾问的身份,比如说介绍一些基金,比如utstar-com的一些基金,就是一些海外留学的人想回国创业,那么我们也当他们的顾问、朋友。然后慢慢的,朋友就越来越多了,后来也有一些朋友介绍了,我就变成了一些中国去美国营业的银行的顾问。所以就这样口耳相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客户。1990年底的时候,那个时候是网络世界,很多人对internet都很疯狂,我们也回来投资。纪春:好像那次投资有一些失败?毛区健丽: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我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失败,比如说当时我们做的几个网络公司,就是随着股票市场来做事,比如说今天股票市场流行什么模式,我们就改变我们的商业战略来迎合它。这是我在金融泡沫里学到的教训。纪春:也就是说,做事情要踏踏实实的来做。毛区健丽:对!如果你相信你的公司能够创造怎么样商业模式的话,你就要执着的去做,无论外面的股票市场现在流行什么,现在别人对你的质疑啊。比较成功的创业者必须要具备这种执着的精神。 华尔街走来的中国女人(2)    纪春:Monita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投融资的理念,也运做了很多成功的项目,能不能给我们说一个印象最深的项目呢?毛区健丽:可以说有两个,都是失败的结果。可是两个都是中国的先河。第一个1995年的时候,我帮助黑龙江的两个煤矿,因为煤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这两个企业都是黑龙江政府拥有的,但是中国能源是非常有前景的。从很多的宏观因素来说,你投资能源是非常有前景的,肯定是不会错误的。当时从财务、从懂的一些专业上,都没问题。所以我们做了第一个在美国买壳上市的,第一个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然后我们也帮助它融来了600万美元,而且基金的来源也是非常有名的基金,比如说一个很著名的阿拉伯的王子就是我们的投资者之一。所以说在融资和上市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可是我们失败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国营企业,它的体制不是用经济学来走的,它完全是一个政府支配、按照政府的计划来走的企业。所以在业务上面,钱回来以后,就发生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比方说,政府需要企业来帮助完成一些任务,我们有很多应收帐款收不回来,都不是商业原因,都是一个政府的行为。所以,后来我们也和政府交涉了。90年代,这是非常典型的,就是外国人来了,以为在书本上是非常美好、非常有逻辑性的投资,可是就是会失败,因为政府的干预、没有自由经济的环境来培育,所以这600万很快就没了,花光了。因为在华尔街不像在中国,你没有赢利的话,你的股票会被杀死的。后来我们就把这个公司转给了一个中国的企业,它比我们行,更能搞定中国的企业。这是我的一个比较辛苦的、也比较辛酸的一段经历。因为本来它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企业,而且它是第一个在美国上市,所以感觉是不一样的,可是当时的环境没有让这个企业在自由的经济环境下面做应该做的事情。  向犹太人学习纪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做投融资,一方面要遵循经济方面的规律,有的时候也要看企业所在的土壤、所在的环境,如果你不了解你所在的环境,也会陷入一些失败或者被动的境地。其实大家也非常关心,这样一个在投融资领域非常成功的女性,她曾经经历的求学之路,包括她过去的一些道路是怎么样走过来的?您怎样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据我所知,您曾经向犹太人学做生意。很特别,能不能说说您当时的想法?毛区健丽:当时我是19岁,因为我去留学,有一首歌不是说if you can make it in new York,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 就是说,如果你在纽约能够生存下去的话,你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生存下去。所以我就知道要去纽约。纽约是一个犹太人比较多的地方,我也开始了解到美国的经济、还有很多的产业、还有政治,都是和犹太人有关系的。我就觉得犹太人肯定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的。纽约也有很多的犹太人,所以我在大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和他们学东西。虽然他们支付的工资是比较低的,你知道的,犹太人是出名的小气、很小家、很会算帐,那么一个民族性格,所以我就放弃了工资比较高的。因为那个时候打工是按照小时来算的,我的工资真的是远远低于平均标准的。纪春:您和犹太人学到东西了吗?毛区健丽:学到了!他们开始的时候对你会比较严,你很难通过他给你设的关卡,但是如果他认定你的能力的话,他就会给你很多机会。第二,他也会愿意教你很多东西。另外,他和中国人的人情味是比较像的,比如家庭观念等。他们在商业上面的想法是非常聪明的,所以这也是犹太人有这么多财富的主要原因。比如说他想一个事情的战略了;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会如何解决,怎么样都不会放弃一件事情。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纪春:我也听说,您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有很多的选择机会,有很多大的公司都要您,为什么呢?您怎么就这么出色呢? 华尔街走来的中国女人(3)    毛区健丽:因为我4年大学,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不是拿A的学生,我从来都不是最聪明的。因为我喜欢把我学到的东西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喜欢跟人沟通,所以我在大学的时候一边做全职学生、一边全职工作,虽然我是打小时工,但是加起来也有每天8小时。所以我可能比别的学生优秀的地方就是我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比别人多很多,而且当你面试的时候,他不是考察你会计学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考察你的交流、你怎么处理一些问题、你是不是很成熟、你的应变能力怎么样,所以我觉得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出色的。所以我每参加一个面试,都会拿到工作。  羽翼丰满纪春:很厉害!这也是和年轻朋友分享的一些经验。最后您做决定的时候是怎么来衡量的呢?毛区健丽:因为你是学会计的吗,那个时候的梦想是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现在是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去工作,当时我去了不但是八大,而且八大以外的3家,一共11家,我都去了。当时我都参加面试了,而且都通过了。因为我曾经工作过,所以我知道我到会计事务所想做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位置,所以我当时选择了做税务的东西,就是有计划的东西,需要动脑筋的东西,我就没去做审计的工作,我进去以后做的工作咨询方面比较多。因为我觉得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有挑战。纪春:因为你喜欢和别人沟通?毛区健丽:对!我喜欢帮别人解决问题。纪春:你也不嫌麻烦吗?因为帮别人解决问题需要考虑很多。毛区健丽:我也从我的客户身上学到很多,第一,我选择咨询是因为它工资高,因为在美国这个社会你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是要有代价的,这个代价是挺高的。因为我4年里跟犹太人打工,我赔了很多钱,所以咨询第一个任务是赚钱,它的工资比较高。第二,这个工作永远都是双向的。我也教别人我懂的东西,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知道为什么一个企业、一个公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从他们的工作中了解到更多的东西,这个工作很好。你如果做审计的工作,你今年做完这个公司的帐,以后明年还会再做。所以我觉得咨询给我的挑战比较多,同时我学的东西也更多。纪春:你喜欢有变化、有挑战的工作,进到这个行业真的是挑战很多,你有没有感到压力很大?感觉到没有办法应付一些事情的呢?毛区健丽:有啊!我们在这种大公司工作,尤其是在80年代,又是那家公司第一个中国女性,所以在公司里是比较受冷落的。在这种大公司里,环境是竞争的,你要去竞争工作,而不是像中国的企业,你做这个岗位,自动就有人委派工作给你。在这种环境不是的,如果你要追求上进、追求表现的话,那你必须要争工作,所以当时有一些大的兼并收购,你要去抢的。不是说公司一定会给你的,所以说虽然人家是给你工资、给你工作,但是如果你上进的话,你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你要付出。人家可能付出100分,华人就要付出双倍。当时我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差不多每天都要到10点、12点才能回家,而且很多问题并不是说你的上司会教给你,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去找答案的。很多时候,我都要在图书馆里翻很多的书去找答案。那个时候也没有网络,我就打电话给同事,要和同事搞好关系,要不然人家不告诉你。所以当时的工作环境是那个样子的,在安达信的工作是比较有进取心的。从安达信出来的员工给人的感觉都是很知道自己要什么,性格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培育的。纪春:我想在这个环境中,您需要自己去寻找一些机会,主动的去争取一些项目、去抢这些项目,能不能给我们说一两件很具体的事情?你是怎么样来抢这些机会、抢这些项目的?毛区健丽:比方说,当时贝塔斯曼要收购美国的很多媒体,那时就是一个非常出名、天天报纸都能看到的兼并收购。当时我是一个小女生,没有人会把我加到他们的队伍中的,所以我就跑到负责这个项目的伙伴那里,跟他讲,我可以做一些很小很小的工作,我不会占用你的时间。是这样的,我们那里,你为谁做事,你就要写单子,你付出的时间,客户是要付钱的。所以我当时说,我不占用你的时间,意思就是我的工作是免费的。 华尔街走来的中国女人(4)    我做了很多免费的工作,而且也没有加班费,完全都是自愿的。我如果白天做了这个工作,这是免费的,我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是要补回来的,要不然老板对我是不满意的,所以我做了很多的辛苦功。然后他们觉得你行,你也能做,所以就被纳入到他们的队伍当中了。  人的诚信是在华尔街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纪春:要获得的话,首先就要先付出,好几次您的经历都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则。Monita过去的人生经历很精彩,很多的故事在晚上这一个小时里面讲也讲不完,您是从华尔街走出来的,华尔街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现实的,也是非常充满激情的,非常讲求效率的,非常注重金钱的,可以这么来理解吧!那您在这个环境当中,感受到的是什么,您的直接感受是什么?毛区健丽:我觉得你刚刚讲的因素都对,可是我觉得如果你要在华尔街成功的话,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有诚信,你要有信用,要诚实,要很老实!不能做假的东西,不能做假帐。人的诚信是在华尔街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有了这个因素,你刚刚讲的那些都是第二等级的。纪春:在华尔街赚钱,有人说很难,也有人说很容易。您觉得呢?毛区健丽:这个,如果你有一定的诚信,你就有一定的成功案例。我刚才也讲了,我们把华尔街的投资带到煤矿,这也是一个失败的案例,我们的投资者也赔了钱了,可是在这个时候,你怎么去面对这个问题,用怎么样的一个诚信的态度去挽救这个公司,去告诉你的投资者到底发生什么事情,这个我做的比较好。所以我今天还可以回去找同样的投资者,他还会继续投我第二个项目,所以华尔街的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承受风险也是有的,也就是说,他不会因为投资一个失败的公司或者一个失败的案例,就说这个公司是不行的,或者说中国是不行的,他就不回来投资,他不会这样的。所以你怎么处理当时的危机,怎么处理一个失败,人家是会看的出来你这个人是不是有诚信,你这个人有没有解决困难、解决问题的态度。这个是一个长期的合作,所以这个也不会断定你给他带来多少财富。当然,他也会希望你第二个比第一个成功,可是如果有一个失败,并不是说你的机会就没有。所以,还是你怎么从第一个失败里面学到更多的经验,在第二个、第三个做出更成功的事情出来。纪春:我们能够感受到在您个人事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创富的过程当中,您都特别勤奋,一路走过来不停歇的感觉,有什么样的动力让您对事业这样的执着,或者说这样的投入呢?毛区健丽: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很喜欢这个职业,并不是为了去赚钱,当然赚钱也是一个动机了。可是我觉得我喜欢的东西我必然会做好,我必然做好的话,我必然赚钱。是这个逻辑!纪春: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吸引您的是什么?毛区健丽:嗯,可能是不服气。因为很早进入中国的时候,很多的失败,你知道吗?就是这个事情所有天时、地利、人的东西都有,为什么它就会不成功呢?所以,就会有一个不服气的心态。就是说,我当时不服气就要拍桌子骂他,我就敢做这种事情,然后他不听我的,我也要骂他,我是这么一个人。我可能因为不服气,我再来一个,所以一直做。有时候失败了就回家了,休息半年,再想一想,就又回来了。纪春:有时候也会有和人家吵架的情况?毛区健丽:经常!纪春:这个时候结果怎么样?毛区健丽:我觉得结果不会有单方的赢,或者单方的输。可是这些争议里面,起码我让别人知道我的出发点,我也会让别人告诉我,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些事情来,增加我下一次成功的机会。纪春:确实是,成功给人带来很多满足,您的那种事业心、您的那种不服输,也是促成您的事业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个人很懈怠的话,对成功的敏感也不会那么高。 华尔街走来的中国女人(5)    毛区健丽:是的!是的!  两个女孩的妈妈纪春:刚刚我们谈到了很多您的事业、您钟爱的工作,您的很多时间都花在工作当中了,那享受生活还有时间吗?毛区健丽:也不是啊,我可能是在安排上面很不一样吧。比方说,我也和一般的女性一样,我也结婚,我该生小孩的时候就生了两个女儿,所以我一点都没有耽误。我也可能是一个比较贪心的人吧,我觉得我要所有的东西。我要事业、我也要赚钱、我也要家庭、我也要爱情、我也要小孩、我也要比较美满的生活。纪春:你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你自己在事业当中非常独立果敢,那你怎么要求她们呢?是不是也要她们像您一样,有一个自己的事业、特别独立呢?毛区健丽:不会、不会!我不会希望她们像我一样,我觉得教育她们的方法主要是给她们很多不同的环境,让她们去体验生活,有一些时候是比较尖锐的,比方说,你现在是学生,你的责任就是要读好书,可是你也要了解世界各地不同人的生活、世界上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我会给她很多机会去看世界,然后她自己去做出来或者想出来她将来要想做的事情,我不会说,你一定要做医生或者要做什么的。不过我会有倾向性的,比方说,我希望她做医生,她的暑假工作我就安排她到医院里面更多接触了,我觉得还是介绍这个机会给她,最后的决定还是她们的。纪春:您的做法就是让她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然后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听说您安排她们到国内来,和一些中国的孩子交流,是这样吗?毛区健丽:对!因为我在中国有很多的公司,她们很小的时候,我就每两年安排她们来中国的,所以她们也去过煤矿,也看过那些农村的小孩子怎么生活,也来过北京,和那些大姐姐一起去游览北京,今年我和我的小女儿也做了一些义工,去一些老人院、养老院,帮人家服务,我们都做过这些。我们也看过中国的大自然,去过内蒙古,看一望无际的感受,看中国的名山大川。纪春:您给她们安排这些她们喜欢吗?毛区健丽:开始的时候不喜欢。第一,语言是一个障碍。第二,她们觉得中国很脏,人很多,很拥挤,很恐惧的感觉。可是她们深入的做了一两天以后、深入的做了一个星期以后,她们就觉得挺喜欢的。这次我比较惊讶的是,我的小女儿,16岁,当时她说,你有没有搞错,让我去住养老院,我为什么不能在这里住?可是半个月以后,她舍不得离开,她自己哭,她舍不得离开这些老人家。因为和这些老人家聊天,聊他们以前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是做什么事情的,他们的小孩、他们的家庭,最后她觉得自己很幸福。纪春:我觉得您做这样的安排也是源自您对中国深深的情感,一份中国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毛区健丽:对!纪春:生活当中总是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但是我发现您总是微笑着去面对很多事情,您的态度很积极,您的状态好阳光,能不能分享您的秘诀?毛区健丽:我的秘诀是不要刻意的去追求一个事情,但是你一定要尽你的最大努力,就是要尽你最大的可能去完成一个任务,永远都不要有失败的阴影,我们的经验就是每一件事情你都有你做的成功的一面,它不会是完全失败的。比方说,我刚才给你讲的那个案例,我在融资、在上市这一方面是非常成功的,我开了一个先河,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买壳上市成功的。那它也有失败,因为我们的经营不善,对不对。每次我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会分析,我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我失败的地方在哪里,所以我不会给我们一个结论,就是说我这个是一个完全的失败,所以我心情都不会这么难过。而且我知道失败在哪里,我下次就会有勇气,就会比较聪明一点了。金点箴言: 华尔街走来的中国女人(6)我很喜欢这个职业,并不是为了去赚钱,当然赚钱也是一个动机了。可是我觉得我喜欢的东西我必然会做好,我必然做好的话,我必然赚钱。是这个逻辑!不要刻意的去追求一个事情,但是你一定要尽你的最大努力,就是要尽你最大的可能去完成一个任务,永远都不要有失败的阴影,我们的经验就是每一件事情你都有你做的成功的一面,它不会是完全失败的。  职场风云无论是打工还是做老板,所有人在职场中都会遇到困境与烦恼,当你过关斩将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却被周围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办公室政治、潜规则甚至“厚黑学”也因而成了职场中人工作之外热心关注的话题。 如何解决老板与员工间的冲突(1)      孙虹钢:前程无忧《人力资本》月刊主编孙虹钢是前程无忧《人力资本》月刊的主编,还有很多很多的职务孙虹刚先生都在担任,还是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博士德文化管理公司高级顾问、教育电视台中国考试栏目特邀职场观察员。经常和媒体交流。关于职场有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非常好的理念。出版过《工作就是生意》、《老板这边员工那边》、《普通人不普通的六种模式》、《未来十年热门职业》等书。  一个轰动的职场案例纪春:我看到您写了特别多的书,这些书也是和职场相关的,有《工作就是生意》、《老板这边员工那边》、《普通人不普通的六种模式》、《未来十年热门职业》等等,这些书您是怎么总结出来的,是自己的感想?孙虹钢:其实我这几年自己也在做媒体,关注职场人力资源的话题比较多,大概有差不多10年时间了。其实职场这些年变化也很大,大学生从开始找工作、分配很容易很抢手,变成找工作越来越难,各种职场的歧视、各种话题都纷纷出现,总是有很多人讲为什么工作这么难找。我想,升职为什么这么困难呀,为什么同事对我不好呀,为什么老板这么黑心呀?我就琢磨,这些现象到底是从哪儿产生的?有很多体会,有很多故事,我们也分析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你们节目上经常报道的一些人,我们也分析过。纪春:我相信您还有一颗帮助大家的真诚的心。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怎样来认识职场当中的角色定位和处理其中的人际关系。这其实真的是一个挺大的话题,人际关系就包括很多层面的关系,能不能先给我们捋一下人际关系是怎么回事?孙虹钢:其实在职场当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工作关系产生的。比如说老板,还有老板、直接老板、老板的老板、大老板;你可能还有同事,然后还有其他部门的同事,还有下属;还有客户,就是在企业外部还有你的客户,还有你的供应商,还有合作伙伴。不同的人际,大家在工作当中有不同的利益关系,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希望,就构成了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相处的时候,有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问题,尤其是很多不和谐的问题。最近有一个案例,有一家跨国公司,还是财富五百强企业,在大中国区的CEO和他的秘书产生了冲突。纪春:这个事情还真是非常地火,而且相关的邮件还传到了我的邮箱里,广为传阅。孙虹钢:估计像你这样的,恐怕收到这种邮件不止一次。我们算过,开始那个老板批评他的秘书的邮件,大概送给了四五个人,过了两天秘书回复了一个措词很强烈的、情绪非常强烈的邮件,抄送给整个公司所有人,然后迅速通过外企渠道传出去了,结果邮件按照几何级数扩散,造成现在的案例。现在的结果是这个女秘书已经离职了,并且听说这个总裁的去留现在也有问题。从这件事情本身来看,两个人本来因为一件小事,老总没带钥匙,你这个秘书怎么不等我,秘书讲,你并没有要求我等你。这么小的事情,闹成了职场中很大的事件,最后有一些人因此丢了饭碗。这样大的一家公司,因为这么大的一点事情,被别人所议论,他会是一个好的形象吗?也不会。职场上因为人际关系当中一点小事情,最后引发成一个大事件,最后的结果没有人从中得到好处,没有受益者。这个秘书本来是一位很资深的秘书,在这个公司做了很多年,她很爱这份工作。据说,她现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有很多老板认为她是一个性格暴戾的秘书。其实不这样的,我们在网上看过她的照片,很温柔很漂亮的女孩子。那么CEO这个人,他也是董事会派他来做这个位置的,董事会请他来做中国区CEO这个位置,一定不是让他跟秘书去吵架的,他应该有更大的价值。纪春:不过,说实在的,这件事情我也觉得很奇怪的,其实作为老板说一两句自己的秘书或者下属还是很正常的,我想,你我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但是为什么这位秘书的反应如此强烈呢? 如何解决老板与员工间的冲突(2)    孙虹钢:据分析,其实在职场这种事情很多,往往有的时候你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情爆发了。老板发邮件大概过了两天,这个秘书才给回复,回复的措词很激烈,这两天时间,有可能是她在做了一些总结,或者是她很不开心地过了两天,实在是忍无可忍才爆发的。在我们周围其实每天你都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好像表面说是一些小事,两人突然之间就脸红了,但之前有可能是很长时间的积累,长时间的不满累积起来的,长时间的一种坏情绪累积起来的,这种我们称之为职场的冷暴力,往往是由于职场中人际之间的关系不和谐。我有一个期望,我对我的期望有一个投入,我希望这个投入能够得到回报。但是人跟人不一样,由于大家伙期望不同,对于你投入的评价不同,每个人得到的回报不一样,很多人就经常觉得,我的投入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就产生负面情绪,积累、积累、积累,然后他想我得不到回报,我的这个坏的命运或者这种运气,就是你造成的,就是老板造成的,于是就爆发了。我们有的时候看到这种爆发是长时间的积累。纪春:如果我们非常理性地看这件事情的话,这位秘书的做法您觉得妥当吗,值得吗?孙虹钢:我想妥当不妥当,这件事情大家伙要是很理性地来看,恐怕已经不好再说了。因为显然从职场的规则来讲,作为一个秘书,去批评或者置疑老板,总是有点过分,即便是同事也应该有点礼貌,但是可能从这个事情本身来看,又是老板不礼貌在先。我想要分析的是它背后的东西,为什么它会在这个时候爆发,我想这个秘书一定是自己不想这样对她的老板,如果她本来是这样性格的话,也不可能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做这么多年,因为她已经服务过不止一位总经理了,评价都很好。纪春: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老板和秘书自身都应该检讨一下?孙虹钢:从这件事情上,恐怕需要检讨的不只是他们两个。比如从CEO本人,他发这样一个邮件出去以后,他是什么样的思维,他认为:你应该在办公室等我,你应该等我确定没有问题以后你才能够离开,否则不然的话可能造成我的一些麻烦,果然我没带钥匙,你不等我,我拿不了东西了。他事先有没有跟秘书讲过,你一定要等我回到办公室你才可以走,你们有没有定过很明确的职场规则。在很多公司,秘书的工作时间是由老板来安排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要提前跟人家说清楚。如果先说清楚了,秘书没有做到是一回事,当然你说了,人家不同意是另外一回事。我想可能作为老板他没有把这个事情说得很清楚。在你没有说得很清楚的情况下,你去指责别人的错误,像我们家如果有孩子,给孩子定规矩,吃饭必须按时吃,吃饭不许挑食,你要提前说吧,咱们家的规矩就是这样,这样的话不健康,第二次挑食你可以再批评他,你总不能第一次就不让他挑食。你没有跟别人说过规矩,上来就处罚,咱们踢球也是这样,限定规矩后处罚吧。纪春: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孙虹钢:对,从这个秘书的角度来讲,即便老板提前没有说明白,发了一个邮件,我想之前两个人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可能通常这种情况就会说,对不起老板,下次我知道了,就完了。为什么这次会爆发,一定跟以前不和谐关系的积累有关系。所以我想这样爆发,可能对她的健康还有一点好处,要不然的话长时间的积累,很多坏情绪的积累,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负面影响,并不好。     职场就是生意场纪春:我们再来上升到一个理论方面的高度,再来总结一下,您觉得,员工和老板之间的这种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是水火不相容,矛盾重重的关系?孙虹钢:在我来看,员工和上级,或者在职场当中,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非常非常简单,简单到什么呢,叫做合作伙伴关系。或者把话说得再诚实一些,再真实一些,叫做生意伙伴关系。 如何解决老板与员工间的冲突(3)    纪春:怎么理解?孙虹钢:其实在职场当中,人和人之间在一起做事情的目的是什么?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这样,为了完成企业的一个经营目标,能够有盈利、有发展,即便非盈利组织,我们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完成一个社会的或公益的目标,每年都能有新的目标产生,每年都是希望上升。你说每年都在上升,我们都有投入,希望我们所有投入的这些时间、经历、情感,我们投入这些资源,都能够产生合理合适的回报,这不就是一种生意行为吗?生意是一种经济行为,我们投入了我们的这些资源以后,我们能够得到合适的回报。如果用这样一种关系来理解职场当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比较简单了。老板是什么?老板是我们的客户。领导是我们的客户,领导提出工作的要求,希望孙虹钢你给我把一本杂志编好,我希望什么样的质量要求,我希望什么样的读者能够看到,我希望什么样的读者喜欢,我希望什么样的读者看到你的文章有什么正面的评价。好,我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我做的事情,在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需求甚至稍微再超过一点。客户说很好,你的工作业绩不错,就来评价,发给你工资奖金,这些等等,还可以给一些奖金,这就是投入的回报。纪春:您刚才已经亮出您的观点:职场就像生意场一样,人人都是生意伙伴,和老板之间的关系要这样来处理。和其他人的关系也能够归结到这一点上来吗?孙虹钢:对啊。其实你看,我们如果站在员工角度看老板,如果说领导是我们的客户的话,你心里平衡很多是吧。如果是领导,下属是什么?下属是我们的供应商,因为什么?人家员工贡献了精力、智慧、心智、体力,为我们贡献了很多价值,我们应该付给人家合适的回报,对不对?你要想到他是我很好的供应商、很好的生意伙伴,你可能就不会把你的员工当成是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的那种关系。有些企业当中,很不和谐,老板老觉得自己就是救世主,老觉得我救了你,我给你们提供了机会,你们应该对我感恩戴德。其实不是的,没有人家给你工作的话,你拿什么去挣钱?同事是什么?同事之间的关系更简单了。表面上看,同事之间可以是朋友,但在工作关系当中,他们往往表现出要么是合作伙伴,一起去做事,团队就是这样的,要么就是竞争对手。有时候在企业当中,上下级的关系相对好处理,因为谁通常会跟老板过意不去,作为企业老板,你看待员工的时候,多少有点宽容谦虚的态度在那儿。往往同事之间的关系最不好处,要不觉得别人可能会整我,小人,他会害我,我的一切遭遇都是他造成的。其实是因为什么呢?你们两个人之间多少有一点竞争关系,同样的一个职位,谁能够提升得快一定,谁提升得慢一点,工作机会谁多一点,谁少一点;同样做事情,老板对谁更重视一些,给谁资源更多一些;有的时候在一起合作,因为大家需要合力才能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分工,我这部分做得好,你做得不够好,他觉得别人做得不好,拖延了整个团队的效率,因此对人会有意见。同事之间的问题,往往在工作环境当中产生的。  沟通最重要纪春:一位听众朋友关注的也是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他说:“在职场当中我和一个同事相处非常不好,可是每天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处于敌意的状态,觉得被折磨一样,我一直和他处于冷战状态当中。专家能不能给一些建议?”孙虹钢:这种情况非常非常多见。首先问这个朋友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要去和他冷战?当你觉得别人跟你是冷战关系的时候,你首先是你自己觉得你跟别人是冷战。你觉得他跟你有敌意,就是咱们刚才讲的竞争。两个人大概在同一个部门,做类似的事情,谁做得好,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他觉得别人挡了他的道了,或者抢了他的资源,心里有点不平衡。你要反过来想这个事情,为什么这个事情要你们两个来做?从企业的角度,从老板从领导的角度来讲,他是怎么安排的?其实在领导来看,你们两个角色一定是分工,甚至包括你们两人之间在有些方面有些互相的牵制和制衡也分工的。这不是潜规则,在任何工作单位都是这样。在社会上有执法部门,还有监督的。有新闻媒体,一定有人去管新闻媒体。在企业内部也是这样的,本来你们两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岗位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你跟他这样去相处,其实可以做得很好,你做你的,他做他的,两个人之间有一定的边界,该去竞争的时候,在共同的规则之下去竞争。因为职场当中竞争是很正常的,你不跟同事竞争,在市场上也要竞争,如果连内部都不敢竞争,你还怎么出去竞争。如果他能够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一些,他是我的同事,有的时候我们俩是合作伙伴关系,要去合作一些事情,有的时候我们俩就是要去竞争资源,他再看人家会怎么样?你干嘛冷战啊,你可以热战啊。你可以跟人家讲,这件事情你怎么做,我怎么做,咱们俩说清楚。 如何解决老板与员工间的冲突(4)    纪春:沟通很重要。孙虹钢:有很多事情其实是这样的,之所以冷战,说明他们在搞潜规则。中国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什么话都不说,俩人对视一眼,可能脑子里已经过好几招了,都是武林高手。其实两个人在一起坐下来说就好了,今天你对我有什么不满没关系,咱俩谈谈。你说对我的不满我觉得我可以接受,对不起我错了,我接受;如果不可以接受,咱俩谈。沟通其实是一种谈判,如果咱俩是生意伙伴关系的话,变成谈判就好了。就跟去市场上买东西,你跟小商小贩砍价你会真生气吗?不会的。砍价的时候疾言厉色,对方做出副无奈的样子,其实都是做秀,最后成交以后大家还握握手。你跟你的同事是这样一种关系,用这样的心态做事情,你还会冷战吗?你还因为冷战去伤害你自己吗?纪春:所以虽然我在平时生活当中,和一些朋友接触。大家经常会提到和某一位同志之间的矛盾的存在,但是一方面他们说,也没有什么可计较的,无所谓,另一方面晚上又睡不着觉。经常是这样。孙虹钢:他们在心里是计较的。计较就是算计,算计就是做生意的筹算嘛。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期望,期望值不一样,方向不一样。比如说咱俩一起做几件事情,我希望我投入三分的力气,我觉得可以了,我可以得到这个回报就合适了;你说不行,你做这个事情应该投入四分,差了一分。我想投入三分,你想投入四分,如果咱俩谁不说的话,就会说,纪春这人怎么这样,对我这么刻薄啊,老对我不满意,你可能就想,孙虹钢这人怎么这么懒,什么事情都不好好做。如果说开了,咱俩一起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投入三分力量就够了,你觉得,投入三分不够,达不到工作的要求,要投入四分。如果把这些话谈开了说,最后咱们商量,也许商量出几种只要两分力气就做好这件事情的方法,效率更高,就是因为不说,暗暗使劲,可能还使反劲,结果效果更差。然后同事一看,这两个人心态不好,领导一看这个人性格有问题。其实可能有些话说出来,很简单地跟对方去沟通,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纪春:很多时候大家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很郁闷很痛苦。孙虹钢:可以试一试,因为咱们长时间在潜规则状态下去生活,好多事情不太敢做。举一个例子,以前咱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最苦恼的是买单。大家吃的时候很开心,到买单时候就抢。其实抢着买单的人,一定不是每个人都想买单,很多人觉得,别人说自己跟着说,抢着。也许今天不想买单的人赶上他了,他买了。回去跟太太还不好交代,老婆说怎么回事,钱呢,买了单了。后来都是AA制了。我们的朋友在一起吃饭,说清楚,吃饭也是AA制,出去玩也是,甚至长途旅行也是。大家讲好,多少钱,一家一份,讲清楚,非常简单非常清楚,没负担玩得很开心。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分析,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这种所谓的利益,明确的期望摆在桌面上来说呢?大家形成共识,或者叫做形成交易,为什么不可以呢?既然在买单这样一件小事上,我们可以做到,在工作当中很多事情也可以做到,包括你在跟老板相处时候,包括你在跟同事相处时候坦率是可以做到的。不光我们在讲这个,被称为上个世纪最伟大的CEO,杰克伟尔奇,他最近写了一本书,说其实在一个大的组织当中,这种坦率是很难得。但是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你最要倡导的就是一种坦率,因为如果不坦率的话,大伙花在沟通上的成本很高,人和人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沟通的目的是,咱们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咱们把这件事情做成,我来说我对这个事情怎么判断怎么分析,我的方案是什么,你的方案是什么,咱们说哪种方法可行。如果你想快速达成目标的话,一定用最简单的方法,不要用那些很复杂的、说了半天人家听不懂的方式。纪春:要不然就内耗实在是太大了。孙虹钢:有的时候因为内耗损失的效率太多。从经营职场生意的角度来说就不合算了。 如何解决老板与员工间的冲突(5)    纪春:上海有位听众说:“当老板不信任或者不了解自己的部门经理,然而又心怀嫉妒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孙虹钢:这位朋友自己可能是一个部门经理,他觉得老板不信任他,或者不了解他。我觉得他这个问题一定提错了。因为什么?如果你的老板不信任你,不了解你,他可能提拔你做部门经理吗?你以为老板智商都很差吗?人家能做到老板这样的位置,一定有过人之处吧,至少比咱们强。比如就像你做纪春我做不了,您在这方面肯定比我强很多,受过专业训练,这是区别所在。可能他认为的不了解是什么,通常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心态,叫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既然提拔我了,你现在是我老板,我是部门经理,你就应该对我完全地信任,完全地放心,完全地授权。这位朋友,你想这个可能吗?咱们以前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成语是从古代打仗来的.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卫星,没有互联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能要打几年的仗,他不可能时时进行监督,时时跟你说,只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就相信你,你去打吧,结果你来负责,打成什么样是你的。现在是一个信息很发达的时代,而且市场变化也很快,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他坦克上都要装着摄像头,他在前沿的所有的情况,指挥部随时可以看到,随时可以进行指挥。现在在市场上也是一样的,包括你一个领导和你的部门经理,你部门的工作,每天要面对市场很多的变化,你不能完全地决策,完全是你自己做主的。等你出了结果之后,被竞争对手打下去了,我们再来调整是不行的。现在是一种信任,并且监督,并且调整。他对于你的信任,是对你的基本能力的信任,然后要随时进行沟通,随时进行调整。作为职场中人,应该适应这样一种新的条件下的工作环境,你不能再指望我什么事闷头干,老板根本不要管我。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去做呢?纪春:要不断地沟通,不断地谈判。孙虹钢:对,这是现在职业生意环境的一种特点。保持良好的心态纪春:一位朋友提到了被人排斥这样的话题。他说:“别人都排斥我,包括老板和同事,我有这样的感觉,感觉自己非常地孤立,想要放弃工作。”孙虹钢:他是自己觉得自己被排斥,是不是真的被排斥?如果连老板和同事都排斥他的话,他还能可能在这个地方继续做吗?可能早被开除了。他今天还在这个地方,还在团队当中,甚至可能还是队团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说明他也许没有被排斥。他是不是可以用理性的方式判断一下,自己和老板、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有的时候我们是这样的,我们期望自己跟老板的关系很亲近,跟同事关系像朋友一样,上班在一起,下班在一起,成为无话不谈的哥们或者家里人一样。如果你有这样一种希望,而同事觉得咱们是工作关系,上班是同事一起合作,下班该干嘛干嘛,他觉得我是不是离他们比较远?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刚从学校出来,大学里面大家在一起,宿舍胡闹的都有,是那样一种关系;到工作单位以后,上班大家在一起很客气,开一些玩笑,一下班以后,各自都走了,他想找别人,人家不理他,他想我是不是被孤立了?其实不一定,每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跟你不一样,每个人的期望是不同的,你不能用你自己所想象的方式去跟别人打交道。他就应该看,在工作场所,在业务方面跟别人合作的时候,大家伙该支持的是不是支持了?比如你做纪春,今天咱们直播,如果人家工作上,该给你准备话筒,准备技术,准备设备,各种准备都好好的,那就是很好了,那就是很好的同事关系。是不是他自己对同事关系的理解上有一些偏差。如果真是周围人全排斥他的话,一定是他的问题。他为什么让周围所有人排斥他。是不是我们做的什么地方做不对,人家觉得我没有按照人家的期望去做?比如说我太自私了,我有点个色,融不进别人的群体里面。职场当中,是人和人构成的一种人际圈,你在工作当中,想要做成什么样,你要发展成什么样,不是靠你自己的,是靠别人认可的。我有多少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够认可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也想来中央电台做纪春,但是我做不了,因为台长不认可我,就是这样的。 如何解决老板与员工间的冲突(6)    纪春:又有一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因为我看到了,有四五个朋友都提到了同一个问题。都说从古到今在职场当中,其实有一些小人的,我们非常渴望与他坦诚交流,但是他却时刻阻挠我们,甚至没有营造非常好的沟通氛围,甚至使一些暗算的做法,我们应该怎么办?孙虹钢:这些小人存在,而且从古至今已经有了。一种人际角色能够存在几千年,说明什么?需要,说明他就是我们在职场当中非常需要的一种角色,在领导来看非常需要的角色。你看他是小人,是因为什么?你觉得他给你实施障碍,要不打小报告,你觉得他多跟你算小帐,在利益上斤斤计较。在领导来看,一个公司当中,一个组织当中,我就需要不同的角色,我需要不同的信息渠道,我需要了解整个公司全面情况,我需要有一些人给我传递信息。从这些人来看,你有你的利益,人家有人家的利益,你会进行算计,人家也会进行算计,你凭什么说我算计了别人,就是对的,人家算计了就不对,人家就是小人了。有的人可能对自己的期望要求的高一些,对自己的利益看得更重一点,有的人看得轻一些,这只是人和人的区别而已。因为在职场上我们都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你要允许你自己去为你自己的升职加薪,为你自己更美好的未来去奋斗,你也要允许别人去做。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当你觉得跟他之间关系有问题的时候,你要想他想要的是什么,他从你身上想得到的是什么,哪些是你可以给人家的,哪些是你不可以给的,你可以用很轻松的方式去处理。往往有的时候,你说这种小人,不见得真的整你。有的时候人是一种什么心态呢,觉得别人是在整自己,其实不一定的,没有那么复杂。纪春:人心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险恶。孙虹钢:当他觉得别人是在害他的时候,他越看越觉得别人在害他。我们小时候读的一篇古文就有,有一个人家里丢东西了,越看邻居越像邻居偷他们家东西的,后来东西找到了,怎么看怎么都不像了。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会戴着一种有色眼镜去看别人。在职场当中,如果我们自己抱着很阳光的、很开放的心态,了解他有他自己的期望,我有我的期望,我们两个人是能够成交,就成交,不能够成交的话,其实无所谓。纪春: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职场中利益的存在,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种利益关系。孙虹钢:首先,承认利益存在。我有我的利益,人家有人家的利益。孔夫子讲过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括现在,我知道有很多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国际之间的冲突,或者文化,或者价值观冲突的时候,大家都认同孔子讲的这句话可以解决任何的问题。纪春:一位听众说:“组织当中的一些人感到非常圆滑,这些人又真的挺受上司青睐,我个人觉得这些人比较虚伪狡诈。我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人?要不要向他们学习?”孙虹钢:你看用他用这个词,首先说人家是圆滑。一个圆滑的人给人感觉是什么?比较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不太去触犯别人,这种人给人感觉圆滑,这种人受欢迎。他马上心态转了,又说人家是狡诈了。你可以从这个短信分析,这些人的心态有点问题。首先你自己有利益的时候,你要不要保护,然后你再看,如果这种人在职场能够很好地生存,说明他有他的生存价值。特别在企业领导来看,老板不会因为一个人圆滑就重用他,因为从领导角度来看,这个人一定能够为组织创造更多的绩效和业绩。一个你看上去圆滑的人,不光在组织内部是圆滑,他在搞定客户方面也很强。他很善于维系客户,他的客户会很多,他在外面帮助企业做的价值会很大。你不圆滑,你天天跟客户吵架的话,老板可能明天就会开你的。因为最终我们在职场当中为了什么,为了帮助企业去获得更好的收益,帮助组织获得更好的收益,帮助企业和组织去完成目标,然后我们也完成我们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去生气是没有用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如何解决老板与员工间的冲突(7)      认清自己,摆正位置纪春:再来继续看问题:“我是一个刚刚被提拔上来的领导,我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快速成长,怎么样才能能够让我在广大的群众当中有很好的影响,嘉宾有什么招吗?”孙虹钢:刚刚被提拔起来,说明他的能力是被认可的。现在你要做的事情是迅速地带领你的团队创造更好的绩效,至少不要把你组织的绩效降低。你首先应该想的不是让周围人怎么认可你,而是怎么样让你的客户、你企业外部的人去认可你。你的下属,以前可能是你的同事,甚至有的人是你的上司,现在是你下属,他们可能有点不适应,这时候你最好不要把太多精力关注在内部,如果你现在能够带着大家伙去搞定更多的客户,开发新的市场,大家伙服你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一点,老板会更重视你,这才是作为一个新官最重要的价值所在。纪春:一位朋友说,我是特别勤恳的人,工作上让领导满意,但是就是感觉到自己是埋没在大家当中了,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提升机会。因为他不能特别愿意展示自己的一些东西,这个情况他应该怎么处理?孙虹钢:这种情况现在很多,我首先特别坦率地说,这个朋友,您肯定不是一个你自己所想的老板对你很满意的人。你的勤恳是工作态度,但是你产生工作的结果,是不是让领导觉得非常能干呢?如果你说我真的很能干,我就是不干,那就是你的问题;你说我很能干,我没有条件干,还是你的问题。很多朋友觉得我没有功劳,有苦劳,我很辛苦,我加班加点,为什么领导不重视我?就是这样的,职场是一个生意场,大家是要创造绩效、创造业绩的,国家是这样的,企业也是这样的,你可能创造的绩效和业绩没有别人多,无论你说出任何一种理由,在领导来看,这个人工作态度不错,就是工作能力有问题,工作结构有问题,老板只看结果。最麻烦的一种心情是什么?很多人会讲,我没有功劳我会有苦劳,觉得自己很受伤。其实没有,职场当中,没有苦劳只有功劳。有功劳,苦劳就有价值;没有功劳,苦劳变成没效率。老板说你勤勤恳恳地干没有效率的事情,这样的人没有被开掉,算是幸运吧。纪春:上海的朋友说:“我是一家德国企业的出纳。前天我因为要离开公司一周,进行财务软件培训,想把一件事情拜托给老总去做,老总说这不是他的工作。请问我是不是做错了。”孙虹钢:对,老总说得很对。你要出去学习的话,包括跨国公司去休假,一定要把你自己的工作给安排好,不能把你的事情让你的领导去干。纪春:看来他还是错了。那他应该怎么做。交给其他的同事?孙虹钢:对啊。有些工作可能是不能给其他同事的,你需要提前处理好的,有些工作作为出纳的工作,大部分是你同事可以代劳的。公司里面一定有财务制度,因为财务这样一个部门,它的规则要求很严格的。你可以问老板,你说我现在培训一周,我的工作交给谁比较合适?办公室男女纪春:有好几个听众都提到了同一类的问题。有一位朋友说:“我过去曾经对一位男同事表达过并非是一般友谊的感觉,但是后来觉得自己选择错了,想要摆脱这种关系,但是那个男同志一直纠缠不休。”所以她现在想辞职。另外还有一位朋友说:“我应该如何处理男女同事之间的关系?”孙虹钢:男女同事之间如果没有办公室恋情也就无所谓了;但有恋情以后,为什么很麻烦呢?麻烦就在于,办公室当中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它是等距离交往的,如果变成恋人就变成不等距交往了,这是两种不同的人际交往规则,两种规则搅合在一起,很乱的,成本很高的,可能离开是最好的选择。纪春:是不是不建议办公室恋情?孙虹钢:至少我是不建议的。两个人好没关系,但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两人之间在业务上合作怎么办,业务还要不要相处,见面以后还要不要像同事一样去工作,别人跟你们怎么相处?你会带来一种人际结构的紊乱,成本太高了。 如何解决老板与员工间的冲突(8)纪春:最后一个问题,经常会遇到一些小心眼的人,您经常遇到吗?孙虹钢:我觉得这种人特别可爱。小心眼人特别在乎自己的利益,你别伤害我,他会把自己包装起来,设一个框框。通常小心眼的人是特别讲规矩,他答应了这个事情,他会很好地去办。不像有些大心眼的人,好像什么都行,答应得很痛快,说了都不干。我们看有些小心眼,有些问题处理比较细致,你跟他清清楚楚地把问题讲清楚,把规则定明白,非常非常好相处。金点箴言:在职场当中,我们的工作结果一定要被别人所认可,我们的特点和能力一定是要别人认可,这样我们自己才能够成功,我们自己的成功一定是别人认可之下的成功。 永远快乐的打工者(1)      王登云阿登,改革开放之初,由国家知名文化部门下海。凭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取得了令人羡慕的业绩与高薪。他怎样与难伺候的老板打交道,怎样争取在私企中少受剥削?他为什么只愿意打工,而决不自己当老板?今晚8点至9点,《财富人生》,阿登与您娓娓道来,欢迎收听。纪春:欢迎您,刚刚片花介绍了,今天我们和大家讲述的是与老板的相处之道,您曾经写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相当的引人关注,《在老板的刀刃上行走》,这个名字起得特别好。这么多年的体会吧?说到您下海,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了?阿登:是的,1992年。纪春:在此之前您是在——阿登:我原来的单位是北京图书馆,现在叫中国国家图书馆。它是国家图书总库,一个文化单位。纪春:在那儿工作感觉怎么样?阿登:轻松,自由,那个时候我时间比较多,除了看书就是写诗,还很浪漫。后来下海以后诗也不写了。纪春:光忙着赚钱了。阿登:忙着谋生吧!纪春:当时怎么想到要下海呢?阿登:当时是这样的情况,大学老师,有知识的人谈挣钱,很粗的人,像一些工人,倒谈诗歌,颠来倒去的。我正好是在文化单位,所以大家都谈怎么挣钱,就把钱放在第一位了。纪春:倒也行呵,看看怎么挣吧。真正下海以后就去了一家文化公司吗?阿登:对,文化公司。第一个是一个国际艺术品公司,第二个是一个文化动漫图书公司,第三第四个都是图书公司。大概有3、4家吧!纪春:但是听说你一到公司就成为了第二把手?阿登:对,这一点我在我的书的前言上写了。我说,我的父亲一辈子始终不明白,他职位特别低,我们的生活很窘迫,捉襟见肘的,但是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一到社会上就被看成了第二把手,就是带着这个不明白,才写这本书。写完了之后明白了。纪春:是么,最终明白了,还行。那您说说为什么呀,您怎么一到公司就能成第二把手呀?阿登:可能我有激情,眼睛里有激情,懂不懂的反正是对事业、对工作,非常热情,老板看着就高兴。所以,奉劝打工者,在老板面前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激情,眼睛放射出光芒。纪春:您个性是不是也属于特别乐观的那种?阿登:我乐观、向上,这个可能也是老板欣赏的。纪春:会不会跟您选择的公司有关,这些公司都是刚刚起步的公司?阿登:也有可能。有一个公司,倒数第二个,它起步得很好,我去的时候也是让我当副总,而且给了当时本行业全国最高的年薪。纪春:那不一样,因为您前面已经有了两个公司,都是副总了,有这样的基础。阿登:对,相互之间有这样的了解。认识老板纪春:我看到您这本书上的第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老板很难伺候”,怎么难伺候法?阿登:是的,往前不行,往后也不行。比如说,第一个公司,国际艺术品公司,老板是一个画家。他作画、写诗,正好符合我们呀。但是我第一次到公司时,我认为公司是搞经济的,吟诗作画有点不对,可是我也说不上来哪儿不对。人家是老板,咱们跟人走吧。果不其然,3个月以后他就非常严肃了,说公司不是请客吃饭,公司是以效益为中心的,宣布了一个被辞工的名单,我在其中。所以一下海就呛了一口。通过这个例子我想你决不能认为老板和你志趣相投,老板跟你掏心窝子说话,你就认为你什么都可以了。实际老板不管你是什么性格,他还是为了赚钱,为了效益。纪春:得了解资本的力量。阿登:对。有一次有一个公司让我去讲业务课,我讲课过程中发现他们需要提高的业务能力没有问题,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打工意识。 永远快乐的打工者(2)    纪春:真是呵,而且我认为可能打工者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夸夸其谈,还得做实事。老板最喜欢什么样的人呢?阿登:老板最喜欢既忠诚又能干的人。前一段时间这些老板喜欢我,可能都是因为我比较忠诚,然后还比较能干。纪春:其实有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聊这样的话题,老板是喜欢能力特别强的人呢,还是害怕能力特别强的人?他们会不会担心这些人抢了自己的位置?阿登:这个担心有可以理解的方面。就有的人,把自己的业务搞大了,暗度陈仓,把业务转走了。老板就需要具备一个慧眼。比如像我这种相对比较正派、守规则的人,他看不出来,他也会怀疑你,如果没有判断力,没有坚持力的人,他也会摇摆,经济社会么。所以说老板实际更难,老板也在给我们打工。纪春:给老板打工真的是挺难的,而且我还在书里看到了“忍住”和“挺住”这样一个区别,我觉得这个太难拿捏了。阿登:有些读者在网上跟我联系,他认为“挺”跟“忍”是一样的。我就跟他解释了,一个要忍,“小不忍则乱大谋”,“挺”就比较积极,比如我有的同事,他跟我一起入的公司,他不太得志,因为业务也不太好,是个教授下来的,同事对他是不太友好的态度,领导也不欣赏他,可他就是忍。他有个名言,我就是那木头,这木头做椽子,就是房梁,房子准塌;做船,船准漏。我漂着,我要活。因为他是大学教授,他说出的话比较有哲理,比较有人文气息,但是确实是个“忍”。而我呢,采取的是“挺”。老板批评我,我觉得挺好玩,我做这个事情不应该被老板批评呀,我觉得挺有意思的,那我还很快乐地跟老板沟通。比如有一次,在怀柔的一个地方开会,老板一坐下,第一句话就说,要开,先开阿登,我莫名其妙。因为前一段时间工作有点凌乱,我抓得有点不够紧,或者有点员工的问题,当时在座的肯定都有点为我难为情,可是我自己觉得挺好玩的,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后来我一想,老板说要开先开我,那就是不开,要开的话就先跟你说了,我这么一想,很快乐。过几天老板说,老板对员工总是不满的,这些人一个个的都以为自己行,没有一个检讨的,只有你检讨自己的工作,我倒成好人了。所以说“挺”和“忍”确实有区别。怎样让老板偏爱你纪春:其实这一点挺有意思的,这是一个处事之道。现在我们再来聊一个大家可能最关心的话题,为什么下海?刚才您也说了,真是想赚点钱,又说了,给老板打工就得受剥削,那怎么处理这种矛盾呢?阿登:我们在社会上应该自己找好自己的位置,自己就是打工的。资本的力量嘛。第二,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位置,我们不能老在最底层。比如出纳,老在出纳么?前台老是在前台么?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在工作中提高。然后我们要跟老板同舟共济,把公司办好。在这个过程中,老板就会无意中发现你。一开始从简单做起,不要做很高的位置。我换了几个公司,我都愿意当业务员,因为我的沟通能力比较好,我跟客户在一起的时候,人家都觉得我比较真诚,愿意在一起。那么我业务做得特别大,老板就欣赏你,就提得很高,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只要你认真去干,不怕从哪儿做起,老板逐渐地就不剥削你了,老板怕你走啊。纪春:对,你得给他创造价值。阿登:我有一个老板,他在会上说,我承认我剥削你们了,但是我始终把握在分寸上,他自己很得意,确实是,他留我也是把握在分寸上,那么我留在这儿,也把握在一个分寸上。所以就像片头说的与老板打工的大智慧,一定要大智慧,不要小聪明。所以说社会以强者的逻辑为逻辑,老板是强者,有的时候你不要跟他讲道理。这里边除了有一个公共的、规矩的按劳分配之外,还有一个老板的情绪分配。而情绪分配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每个打工者都希望老板能够把心灵的砝码多往这边挪一挪,倾斜倾斜。 永远快乐的打工者(3)    纪春:刚才阿登先生给大家教会了几招,怎么样让老板心灵的砝码朝自己这边斜一斜。说到加薪,能直接跟老板说么,肯定不行吧?阿登:看你平时做得怎么样了。如果说你自己自认为做得很好,比如说过年的时候给老板带包茶叶,送条烟,经常地让老板觉得你是那么的懂事——你收入并不高呀!你提醒他,暗示他,暗示不行再直说。我就暗示几次都成了。纪春:真的,您就这么暗示的吗?阿登:反正经常跟老板叫苦吧。但是得有道理,叫得很幽默,很激情,老板听着很高兴,那你缺什么呀?你看10万够不够?我说够了够了,就这样。纪春:还得注意方法。 有些人可能胆小,有些人可能胆大,胆大是不是能培养出来?阿登:胆小的人都是自己吓唬自己,自己老吓唬自己的人胆越来越小,自己自信的人胆越来越大。纪春:让我们继续在老板的刀刃上行走。有一位朋友说话了,这是一位来自北京的朋友,说:“老板他总是特别的忙,经常和老板沟通,老板会不会烦呢,烦了怎么办,会不会讨厌我呢?”阿登:如果你沟通,你的水平比较高,说的问题比较准,你就反复去说。如果你挺罗嗦的,你自己没有那个水平,他是烦,但是如果你说得准,开始老板第一次觉得你那么烦呀!第二次,噢,你是最关心公司的人呀,就任用你了。就愿意打工纪春:刚才那个听众也问了,其实我们节目也得跟大家聊聊的,就是您给老板打工,都是做的二把手,那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一把手么?阿登:这个我这书里写了,我为什么不愿当老板,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老板的,当老板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有一章专门谈这个问题。就是说,什么样的人呢,有20%的把握就去干的人,是当老板的料。哪怕你是烤白薯的。纪春:敢冒险。阿登:对。有80%甚至100%的把握,你才去干的人,那只能去打工。我就属于这个事情有80%以上才去干的人,就是这种类型,心理培养、性格、遗传等等。有些人稀里糊涂就当了老板,实际他里边蕴涵着许多他敢干的这种因素。我出版的书的这个印刷厂,有个女孩子,她当老板,现在有上千万的资产了。她就是3000块钱,就脱离了工友,下去干了,所以她才成。谁有3000块钱就敢去创业呢!从装订做起,现在做一个大型的印刷企业。这是一个例子。反过来呢,很多人老说,自己智商也不比人差,自己学问、学历都行,都不比别人差,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还在检讨呢,实际他不是这种类型。所以说我这本书是专门给决定在给老板打工的过程中,取得财富,过好日子的人的,是写给他们的。纪春:一位广州的朋友说:“我是在广州的一家私人服装店做销售工作,因为生意的问题,有的时候经常会被老板指责,心里很难受,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应该怎么做,您能不能给些建议,您在书中好像也提到了,有的时候老板骂你了,真的需要一个非常坚强的内心?”阿登:对,你要觉得自己在这个岗位能够获得比较宽裕的,能使自己过好生活的薪金,那么你就坚持下去,如果还有更好的,你就调换岗位,一定要坚持,坚持是金。就是我们打工者,也需要一个坚强的神经,到哪儿都一样,不可回避的。我建议他坚持一下,能乐观,至于老板骂么,老板骂你证明还用你呢,应该这么想,老板不骂了,就让你走了,是吧?纪春:就像您在书中提到,要快乐地打工,要有一个道德的底线。阿登:我刚才说了一些技巧,说了些心里的小隐私,但是我们都不能损害别人。如果你做那种跌破底线的道德的事情,你这样做了,老板也是火眼金睛,早就不用你了,不重用你了。纪春:其实有的时候老板不会直接指出你的问题,他好像默不做声的,但都给你记在心里头,算总账。快要结束之前,咱们来聊聊快乐打工,怎样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打工者? 永远快乐的打工者(4)    阿登:热爱生活,所以你就会快乐。打工的时候,我前面说了,老板也有他需要提高的地方,那么我们按快乐的心态去想,我们想办法去爱老板,只要事业、公司有发展,那么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个快乐。金点箴言:热爱生活,所以你就会快乐。在你打工的时候,老板也有他需要提高的地方,那么我们按快乐的心态去想,我们想办法去爱老板,只要事业、公司有发展,那么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个快乐。  白领生涯作为经理人的他们,都有一段独特的经历和一些独特的理念以及一些独特的管理方法。这些独特的元素勾勒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企业领导,他们在带领企业走向成功的过程中的每一步,无不渗透着他们的个人魅力。无论是经营业企业,还是经营人生,他们都有自已的见解。做事如做人,可以说在他们的白领生涯中,他们成功地经营了企业,也成功地经营了人生。 低调为人 高调做事(1)      李大可:上海飞洲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大可生于江苏无锡,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2002年受聘担任上海飞洲企业集团总裁,2004年被授予上海市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荣誉副会长。飞洲集团是一家以信息企业、生物制药、房地产开发产业为支柱,集电器制造、国际贸易、绿色食品、拍卖行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市场规模达到21亿元人民币,目前拥有8个全资子公司和一家控股公司。   政治素质和商业素质纪春: 和李大可先生相遇是在北京世界杰出华商大会上,李先生儒雅宽厚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李先生的采访就从这次参会给他带来的感受谈起。这次来北京参加华商大会您有什么特别的感悟吗?李大可:华商大会确实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平台,并不是我们要利用这个会场或者这个机会去开拓更大的市场。我觉得通过一些交流,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产生一个共鸣。这次会议,可能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注得比较大一点。具体来讲,总结个人的想法就是: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的层面,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就是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和商业素质结合起来,一个企业才能突破一个瓶颈。我想,来参加世界杰出华商大会的人是贡献和成绩比较大的人。当然,华商的成绩本身来自于自己的努力,来自自己的管理。我所说的商业素质就是我们从商的方式和方法。政治素质是反映我们跟社会接触面的问题,这次参会的商人多半是来自于内地。自从来到飞洲集团担当这个职务之后,我提出了要和社会与时俱进的各种措施,这主要反映在我们集团组建了党团委。组建党团委的目的有以下几个:一是让现有的这些党员和一些团员有归属感,也就是为企业产生一种凝聚力。二是成立党工委组织,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作为企业的员工来说,他就会对自己有特别的要求,所以说政治素质很重要。对于企业来说。我们要让他们发挥作用,发挥作用以后要让他们得到社会的承认,希望我们集团的员工中优秀的党员和工会成员都能成为社会的优秀党员和劳模,这样,我们的员工在我们的企业所做的努力会得到其他企业的认同。我想,这方面可能比单单给一笔奖金或者只是给我们单位自己的奖励更有意义,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纪春:您刚刚提到两点,一个是政治素质,一个是商业素质都要高,在这两方面,您是怎么要求自己的?李大可:我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3岁由于我出国的原因,按照国家的政策,出国时间过长就算退党离党,我在国外待了10多年。回来以后这些问题对我来说是比较难一点,我已经入了外国籍,但是无论怎么样,人的信念还是一样。很多人包括上海很多政府领导,他们跟我沟通以后都发觉我的观点还是比较超前的。我说并不是“超时代”的,既然我们融入到这个社会里,社会提供了与时俱进这个概念,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你的企业不与时俱进早晚会被淘汰。与时俱进的概念很广,它包括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包括管理者对事业的一种责任。社会的责任表现在很多层面,一个是我们的政治素质,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关爱社会。关爱社会的层面我们的做法是:收养了山东省的五胞胎。当时在社会上是比较轰动的,因为这五胞胎是自然分娩的,在比较贫困的山区,我们已经担保这五胞胎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大学的所有学习生活费用,全部由上海飞洲集团来承担。当时我们这个决定并没有通过媒体来进行大量的宣传,这其实也反映出飞洲集团整个集体的管理风格还是比较务实的,也反映出一个企业关爱社会的一种责任,我们做这些不是为了宣传,我们一定会拿这个例子来让我们的职工感受我们是同社会一起存在的。 低调为人 高调做事(2)    纪春:飞洲集团的风格是低调的,也是非常务实的。感到您个人的风格和飞洲集团的风格非常融洽。李大可:应该是这样,其实回国之后我的选择是比较多的,但是自从和飞洲集团董事长宋春华先生接触以后,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思维和他对人的真诚,让我非常信服,我很愿意跟他在一起,在这个企业共同奋斗。我们有共同的信念,我们的奋斗是为了我们的员工,为我们的社会创造效益。纪春:对于你自己来说呢?李大可:每个人的意义不同,我是吃够了住好了就可以了。对于我来说,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精神主导这一切。如果我有这种精神存在,我每天和我的员工和我的同事都相处得很好,和我周边商业的各种合作也非常愉快,大家在一起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企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我想,这对我来说,这个人生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岁月的历练纪春:飞洲集团是非常大的集团,您能够成为这么大的集团的总裁,相信您是非常有能力的,是非常优秀的。据我所知您的这种优秀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得十分明显,是这样吗?李大可:我不应该这么自夸吧,也不应该这么讲吧!但是从小我确实思想是比较成熟一点,小时候很多人说我像大人一样,因为我可能见到的比较多。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搞高分子有机化学的,母亲是医生。父母的教育,对我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我6岁的时候,我的姐姐大概10岁吧。我们两个就独立生活了6年,因为那个时候父母都到苏北,下乡去了。所以6年的生活给我个人也好,给我家庭也好,确实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从6岁到10岁左右,当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现在还历历在目,包括我自己的生活。纪春:你自己当时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李大可:我记得有外面下大雪,自己家里下小雪的情景。纪春:这真是很难想象!您现在是总裁,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岁月,您觉得您的父母对您的影响大吗?李大可:是的,我的父母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孩子无论多大,只要父母在,孩子永远是孩子。父母的关爱、父母的谆谆教导和一些有哲理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对于我的个人成长是非常关键的。纪春:您的这份儒雅的气质是不是也是得到他们的遗传?李大可:应该是的,我的个性是能快能慢的,活跃的时候非常的活跃。我喜欢体育,也喜欢学习,几乎包括各个方面。大学的学习时光是很快乐的!因为我可以在很多层面锻炼自己,从一般的学生到后来的学习部长,兼文娱部部长。这一段时光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因为自身的努力,也受到周边一些因素的影响。做了集团公司的总裁后,会遇到好的一面,也会有不好的一面,有人会鼓励你,也会有人妒忌你。就拿我来说,我学会了怎么去判断,怎么去忍耐,怎么去看待,最终学会如何去沟通。这几年的锻炼对我来说特别重要,不怕人与人的接触,不怕与员工的沟通,我也不怕矛盾的存在,任何问题都要靠人去做的。所以我很自信地讲,我现在所在的飞洲集团,我的员工和我的同事们应该说是非常喜欢我的,我很自信。魅力纪春:李先生,您是不是有超强的化解危机的能力?李大可:也不能这么讲,我做了企业的领导之后,我觉得一个企业领导者能否取得成功,其实是一个领导人魅力的问题。对我和我的下属来说,我最关注的是我是否有魅力,是否能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事。从更高的层面来讲,我的董事会、我的董事长是否有魅力,是否有魅力是我追随他的原因,然而他的魅力和他的魅力所反映的内涵必须跟我的个性是吻合的,或者我们之间能够产生互相吸引,这样我们才能走到一起,然后我们汇成一股力量来感染我们的员工,这种魅力非常重要,会形成最终的企业凝聚力。 低调为人 高调做事(3)    纪春:您刚刚提到了魅力这两个字,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评价说,这个男人有魅力或者这个女人有魅力。对您个人来说,有魅力的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李大可:魅力不单单是指这个人的外表,当然外表也很重要。但更反映在这个人的个性、素质和诚信方面。如果一个人整天都是随意出口,不负责或者对出口后的事情的后果不加以设想,或者他所说的话,最终都不能兑现,长此以往,这个人的信誉就没有了。人格魅力的内涵很丰富。一个人的交谈方式体现他的魅力,有的人很风趣,有的人很悠然,有的人说话很有哲理。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要让他人信服,这也是一种个人魅力的描写,还有就是从事职业的一种魅力。那么,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说,更多地是强调他的管理魅力,对我来说,这是更重要的一点。纪春:您说,您不喜欢自夸,我希望您能自夸一下。您觉得自己最大的魅力是什么?李大可:我想,不存在魅力不魅力的问题,因为刚才我说的是一个企业领导人的魅力。要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反映,就是我们企业的核心力的问题。作为我个人来说,我的魅力在哪里,我自己对自己没有下过定义和归类,确实有人这么对我说过,你有魅力,但是我问他们有什么魅力,他们也说不上来,就是一种好感。纪春:看来是一种综合的感觉,继续来说您在人生过程当中对事业的追求,包括对于生活的理解。刚才提到您的大学求学阶段,大学毕业后每个人都会面对事业的选择、职业的方向定位等等,当时您面临什么样的选择?李大可:对我来说,因为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比较多一点,所以我的大学分配可能和别人不一样。当时临近毕业的时候,大学里有人跟我说,市里在物色你、在培养你。我也没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反正他们说,当时干部的培养要下放到基层去锻炼两年,后来我就到基层去,基层也为了这件事挺开心的,还付了一点奖励给政府部门。在基层待了两年多,我就离开了,去了澳大利亚。纪春:在澳大利亚奋斗了10多年,你的大家庭都在澳大利亚。能简单说说您在澳大利亚的奋斗经历吗?是为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在奋斗着?李大可:当时去澳大利亚也是有很多原因,倒也不是去追求什么出国的热潮,因为对我来讲,我觉得在中国发展会更好一些。包括现在回来以后,中央和部里的朋友跟我讲,如果你早点回来,你应该是什么样的职位,我说过去都过去了。其实当时出国,也是在一种很随意的情况下就出国了,而且去了澳大利亚一个生活很平稳的国家。从我的大家族来讲,我们除了非洲和澳大利亚大洋洲这些地方没有亲戚,其他都有家族成员在,所以选择了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一待就是13年。在这13年里面,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创业和自己学习,应该说是换取了一定的成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面,完全是靠了自己的双手,能够组织家庭,能够增加自己的职业经历,包括家庭物业也好、事业也罢,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当时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中文报也登过文章,说我是未来的一颗新星。我也曾经看到过这篇报道,照片也附上了,但后来我改行了。我从事的行业比较多,其实这对我也是很有好处的。后来我选择了回国,来到飞洲集团这个多元化的企业,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纪春:您在澳大利亚经历过多少行业的转换?李大可:有饮食行业、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还有汽车业、传媒业,所以办报纸我是非常拿手的,做过编辑。纪春:是吗?这么多的人生体验,做这些体验的原因,是因为生存所迫吗?李大可:开始是生存所迫,因为澳大利亚整个社会是比较清闲的,对我来说,我没有不良的嗜好和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从来不打牌。喜欢打打球,听听音乐、拉拉琴,有空闲就参加到一些项目当中去了,参与一些商业机会,一起跟其他的伙伴合伙或者是个人进行一些投资项目的开发,所以这也是为我创造了许多机会。 低调为人 高调做事(4)纪春:也做了很好的人生铺垫啊!在处理家庭问题方面,您有什么秘诀?李大可:秘诀谈不上,但我可以和大家共同分享我的做法。我不管多累,回到家都会抢着做家务。虽然我太太很心疼我,不让我干,但我都会抢着干。我喜欢做家务,习惯自己动手,也是这么多年来的习惯。金点箴言:企业不与时俱进早晚会被淘汰。魅力不单单是指这个人的外表,当然外表也很重要。但更反映在这个人的个性、素质和诚信方面。 追求卓越的公关人(1)          吴锦屏:纪春:说到公关这个话题,大家在心中都会有一点模模糊糊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对公关了解得并不是很全面,也不那么深,能不能在节目的一开始,给我们说一说什么是公关,公关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它的精髓是什么?吴锦屏:一年多前,我来内地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公关就是喝酒、吃饭、拉关系,我好生失望啊。我写了4本书,在台湾地区也教很多学生,我觉得跟广告最大的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是用新闻的方式来跟消费者沟通,而广告是你知道的,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媒体上面,它会是什么样的颜色,你都会晓得,你知道预期在哪里,但是公关你是没有办法预期的,因为这个媒体对你提供的新闻喜不喜欢,他愿不愿意写,写了以后总编有没有把它拿掉,拿掉以后,你这个新闻就出现不了。事实上,我们做公关的难度是比较高的。今年是公关的100周年,是蛮有意义的一年,而在内地这边,是20周年,我觉得这特别有意义,我希望全球最大的公关公司能够调我们上海来工作,今年是我在这边工作的第一年,是蛮有意义的。纪春:您刚才说到,今年是您在内地工作的第一年,感觉怎么样,跟在台湾的工作经历相比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别?吴锦屏:这边的素质也是蛮高的。因为现在中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有很多大的活动、展览、会议,都会选择在北京和上海主办,所以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如果这样大起来,年轻人的心情是很浮躁的,因为机会是很多的,所以他们常常是“向钱看”,如果是几百块人民币的差距,他们就希望再跳另外一个工作,所以我去大学演讲的时候,常常自己找自己的班底,我希望这些人能够了解公关的重要,愿意往公关这条路跟我一起努力。纪春:不知道在您刚刚进入公关领域的时候,会不会跟今天的有些年轻人一样,心态有一些浮躁,或者也并不是太了解公关的意义?吴锦屏:我是文科出身,念外文,曾经在一家外商公司做总经理的秘书,为什么会去做公关呢?机缘是这样的:这家外商公司请了“美国小姐”来做产品的代言人,其实当时很多公司是没有公关这个部门的,是由老板来当发言人的,因为我是秘书,老板就说:“你去请一家公关公司帮忙新闻方面的事”。结果我就盯的很紧,比如美国小姐出去应该做些什么,新闻稿应该怎么写,结果这家公关公司的人有些吃惊:怎么这个秘书小姐做得比我们公关公司的人还专业?因为我就喜欢不同的活动,我也喜欢不同的公司,我还喜欢演员张艾嘉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问她为什么喜欢当一个演员,她说:吴小姐,一个人只能活一辈子,但是做一个演员,你可以活好几辈子。那我说喜欢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高科技有高科技的好玩,财经有财经的好玩,消费品有消费品的好玩,那健康方面,医药方面有它的好玩的地方。我不甘心老在一家公司,但是总不能跳到可口可乐呆一呆,万事达呆一呆,GE呆一呆,但是公关这个事业真的太适合我了,我可以做不同的活动,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打交道。今天做一个“fasion show”,明天可能做一个研讨会,后天可能做一个上市活动,我觉得公关对我来讲就象一个万花筒的人生舞台,我在这15年当中,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我自己的个性就是很喜欢做不同的活动,参与不同的新闻发布,我也在3年当中得了18个大奖,这都在鼓励我。在我的工作上面、职位上面、金钱上面,其实都给我很大回馈。所以我很希望年轻人走向公关这条路,但是公关这条路是很辛苦的。纪春:吴女士,第一次跟您接触,感觉您很热情,而且才思敏捷,刚才在交流中,感觉您非常热爱公关,在公关的事业中你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人生,做不同的尝试,但据我所知,公关这个行业的竞争也是十分的激烈,甚至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淘汰率非常高,刚才您也说到确实有很多的困难在其中,能不能具体地谈一谈您的感受。 追求卓越的公关人(2)    吴锦屏:公关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学新闻和学外语出身,但是我发现现在许多年轻人,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是“草莓族”,很容易就踩烂了,他们的刻苦的能力不是很好。做公关,我们常常说要“一个蜡烛两头烧”,左边要了解各种媒体的沟通方式,右边要了解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一个年轻人刚刚出来,对他们来讲是非常辛苦的,就像开车总用一档来开,很快就磨平了。有时候,我很心疼他们,这就是我出书的原因,可以让他们减少挫折感。其实,在公关业,大家都不出书的,因为都觉得这是独门绝活,干吗把自已的心得告诉你。我倒不觉得,我认为,公关是一个“人”的行业,人是重要的,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的教育出一些杰出的人员?我希望年轻人能够了解公关的快乐,公关的魅力。纪春:您对公关业充满了热情,也充满着投入。在公关业中,您也得到了很多的满足感。在您的书里,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大家都觉得公关相对来说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可是您却说,希望自己越老越值钱,现在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吴锦屏:当然了。其实在欧美的顾问业,他们的平均年龄是45岁以上。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市场经历已经可以当顾问了,这个顾问不是说,你是一个小毛头就可以当顾问的,可是在我们这边平均年龄是23岁。其实这个行业,你的经验越多,做的活动越多,象我已经做了300多场记者会,这个行业在国外是象律师一样或者象财经分析师一样,他一出去就算钱,他每小时是250元差不多的收费。所以这个行业,只要你越渊博,你是越老越值钱。纪春:我还发现,您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一句话:公关业是拿生命作赌注的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吴锦屏:这个行业是对那些喜欢挑战,喜欢新事物的人,他需要对生命的热爱,对挑战的热爱,如果不是这种个性的话,可能不适合在这个行业。纪春:做赌注,可能会有输有赢,有没有输的时候?吴锦屏:当然会啊,象我在公关业已经呆了七八年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我的体重也直线上升,后来有一天,我意识到这样不行,如果这样下去的话,会有“过劳死”的状况。我这个人做事是很有恒心的,我的一个最好的朋友因为“过劳死”死了。我就对自己说:不行,我一定要把自己照顾好,不然,我不会有下一个10年了。我下定决心,注意饮食、运动。我每天晨泳一个小时,很长时间。那个时候,我的头发剪得很短,一方面是因为游泳很方便,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立志要在公关业出人头地,因为当时公关业做得很好的都是男生。那时,很多男士就笑我:你的工作不比男生差,你的精神也比男生强,你甚至穿西装都比男生好看。那时候,其实也塑造了我在公关业里的一个风格。纪春:其实,在台湾的公关界,您名誉地位已经非常高了,为什么会选择到上海开始新的挑战?吴锦屏:大家非常清楚,现在是中国的时代。我们都说,现在这个运走到中国了,这个我自己觉得很光荣,你看看现在哪一个国家可以同时主办奥运会,主办世博会,我觉得中国真的是太伟大了,有多久可以再来一次我不知道,所以我常常呼吁年轻人不要浪费这些年的时光,因这个时代太美丽了,不管你是哪一行的,你都是会成功的,所以我会来内地。我觉得,现在几乎所有杰出的中国人好多都在上海或者是在北京,大家都想在这个时代里发一分光,我们常常讲“不要在这个时代缺席”。我对公关有一股热情,我希望这个热情能够传到下一代,传到现在20几岁的年轻人身上。我常常跟我手下的员工说:“干掉我。”“来拿我的位置。”我现在管4家公关公司,都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公关公司,其中一家是跟麦当劳做了50年的,我已经到了再过几年就要退休的时间了。我希望年轻人来接我的位置。对不起,我不希望很老的时候才退休,我已经挣够钱了,我希望,在我还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去花我的钱。公关人就是应该努力赚钱,努力花钱。所以我常常跟年轻人说:来拿我的位置,来享受我在公关业所享受到的成就。 追求卓越的公关人(3)金点箴言:现在是中国的时代。我们都说,现在这个运走到中国了,这个我自己觉得很光荣,你看看现在哪一个国家可以同时主办奥运会,主办世博会,我觉得中国真的是太伟大了,有多久可以再来一次我不知道,所以我常常呼吁年轻人不要浪费这些年的时光,因这个时代太美丽了,不管你是哪一行的,你都是会成功的。“不要在这个时代缺席”。 后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尝试着从财富人生栏目采访过的、涵盖着各行各业的、数百个财富人物中挑出几十个人收入到书中,实在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有闪光点,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反反复复听了很多遍节目,感觉到每个人物的财富故事都不应该错过,都应该奉献给读者,但由于书的篇幅有限,只得忍痛舍去了大多数,只能等有机会出版续集时,再弥补这个缺憾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我们选择的人物不是名声远播的大腕,也不是富可敌国的巨贾,他们甚至没有登上各种各样的财富排行榜,但是他们足以代表这个时代,至少代表这个时代的某些范围广大的群体。如果你仔细聆听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些故事的某一段好象曾经发生在你的身边;故事的主人公好象曾经与你擦肩而过。他们对你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经历过的事你也曾经历过,他们的想法你也曾有过,但他们现在的状态,可能你还没能体会或者还没能达到。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处的行业或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和他们一样在走着同样的路,只不过他们先于我们到达了一个目的地,而我们或许离这个目的地还有一步之遥。他们的经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他们的成功之道也给了我们一些启迪。解读他们,也许会使我们少走弯路;解读他们,也许会让我们更快地接近成功。财富人生也是百味人生,他们中间有男人,有女人;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各异,性格特点鲜明,他们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生的曲折,命运多舛,也体会到了社会的变化。他们中有改革开放第一批参加高考的,有企业改制下岗的,有出国热留学海外的,有走出农村进城打工的,特别还有体现生机和活力的80后们……在编写过程中,通过他们的故事,仿佛又重温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历程;思絮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走遍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情感也随着故事跌宕起伏,感受着创业的艰辛、生活的悲喜、成功的喜悦。从故事中不仅能学到他们的创富金点,也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取一些人生的感悟,这也许可以称为“小故事,大道理”吧。当你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财富人生”栏目已经又采访了很多财富人物,会有新的故事、会有新的感悟,如果还有续集,他们也会跃然纸上,没准你会在他们其中。“关注财富跌宕,体察人生起伏,经济之声财富人生,财富路上的一处人文风景。”一句熟悉的话浓缩了“财富人生”栏目以及这本书的内容,体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主旨,希望大家在财富路上处处都有好风景。编者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