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何姓满分名字:推进上海文化建设的文明进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06:40

推进上海文化建设的文明进步


日期:2011-10-31 作者:胡惠林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胡惠林
    
    自觉地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文明转变时期,适时调整国家文化战略,明确国家文化战略目标,常常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文明成熟的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这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所追求的实现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在历经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人类文明社会的重要转向,我们党适时提出这一伟大目标,顺应民意,体现民心,合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与世界潮流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期待相一致。这是一种掌握自己发展命运的深刻的文化自觉。在这个伟大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上海的文化建设该肩负起使命与责任。
    
以近代中国文明的引领者,界定上海文化的性质
    
    思考上海文化建设有三个维度:战略机遇期;社会变革;文明转型。战略机遇和社会变革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共性和普遍性,而文明转型则具有上海文化建设历史发展的个性和独特性。
    
    上海不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来定义的,而是以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摇篮和策源地被认知的,体现和代表着近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在农耕文明的社会中,上海成为中国人认知、感受和体验近代工业文明的活生生的载体。所谓“白相大世界”本质上是对工业文明在文化上表达方式的一种朝拜,具有接受和礼赞的意义。也正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上海产品和能拥有上海产品就成为一种用以衡量幸福指数的标准和生活质量的尺度。物质生活是如此,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如此。
    
以在近代文明的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自觉,认识上海文化发展的特色和经验
    
    正是因为上海是以中国近代文明的策源地来定义的,因此,在一百多年来的上海文化发展过程中,上海总是能够在中国文化和文明发展需要的时候,作出创造性贡献。这就是在文明的历史进步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自觉,这是上海文化发展的最大特色:领文明风气之先。
    
    从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80年代的《伤痕》与《于无声处》和90年代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上海文化总是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头。包括上世纪80年代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研讨,90年代中后期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划研究,进入21世纪后基于对工业文明遗产的改造而兴起的创意产业运动,都鲜明地反映出上海文化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这种文化自觉。
    
    这种自觉不是几个人的自觉,也不是若干个文化种群的自觉,而是整体性的城市文化自觉,是这个城市的一种集体性灵气,一种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默契。正因为是一种内在的文化默契,因此,当时代的发展需要这座城市贡献出它的独特文化的时候,它便能满足这种时代需求而贡献出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思想、作品和人物,并以整个城市的集体无意识来缔造这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前行步伐。这个思潮是以文明的历史进步为依据的。因此,上海的文化作为不是要引领时尚,而是要引领文明,引领文明思潮;寓对文明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于时尚的感性表达之中,从而使时尚具有文明的质地、文明的内涵而成为上海文化的文明表达。
    
    这是上海文化发展的特色和经验,而这种特色和经验的形成,是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相关联的。形成与建构基于新的文明基础上的上海的文化自觉,应该是推进上海文化建设的战略根本。因为,只有自觉,才会有创造,而唯有这样的创造所形成的文化成果才会作为文化资源被积累下来,被储存起来,成为一种文明的积淀,并且构成它的历史性。
    
以在近代文明的历史转向中,寻求上海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
    
    上海的文化自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主体性,即在文明的历史转向过程中能够主动把握文明发展的“形”和“势”。也就是说,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角色,同时又能够审时度势,在文明发展的历史转向中适时地调整和重建自己的历史角色,再定自己的历史方位。
    
    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向,使得上海在文化建设中率先转变文化的生产方式,以大规模机器复制取代了文化生产的手工作坊,率先建立起了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比较完整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现了文化生产方式和形态的现代文明转向;从而使得上海曾经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中占据着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文化中心地位;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向,使得上海率先将文化引进到对城市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成果的现代改造,开辟创意产业园区;从而为上海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经验。
    
    上海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型的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之中,上海文化建设应当从这样的文明转型中寻求自己的目标定位。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上海工业文明的光荣呈现,同样也标志着上海对未来文化的文明追求的伟大梦想的开始。
    
以建设文明型城市文化,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缔造上海城市精神
    
    上海是以近代文明的中国发展来定义的,建设文明型城市,并以此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缔造上海城市精神,应该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
    
    在百年来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文明是和进步相联系的,体现和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和价值追求。因此,文明是一个高标准。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应该建立起这个标准,因为只有这个标准才能起到引领文明思潮的作用。
    
    上海文化一直被看作是“海派”,而北京文化则被看作是“京派”。倘若说“京派”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古典代表,那么,“海派”则是中国工业文明的现代符号。这是两种不一样的文化身份,体现和代表了两种不同文明形态的城市文化样式和城市文化精神。
    
    城市化是当今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过程。上海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进入到后现代化,也就是后城市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上海就要有与这个时代相称的、能够集中体现这个时代的城市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这就是它高度的文明性,以及与这种高度文明性相一致的城市精神,并且以这种精神与其他城市文化相区别。这在上海城市景观的文化演变中已经初见端倪,特别是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和上海文化广场的落成开幕,标志着一个新上海文明时代的到来。
    
以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价值认同,缔造引领社会舆论的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一种文明形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种文明形态的中国发展和意识形态的中国表达。正因为它的生成与以往传统文明国家的崛起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才造成了“中国震撼”。
    
    中国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多发期。利益的多元化和利益群体构成的多元化,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诉求和表达的社会机制与舆论生态。
    
    应当承认,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文明形态还在完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文明样式还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实验性。虽然,它还很不完善,甚至还有很多缺点,乃至有与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应有的先进性不相称的落后方面,但是,百年中国的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来说是最好的文明发展选择。因此,在上海的文化建设中,应当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价值认同,并以此来改造、变革我们的社会舆论表达机制,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完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五大文明尺度之一。在这里,生态文明不仅仅只是自然环境保护意义上的,而且也应该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文化上所达到的文明高度的一个标识,本身就体现着文明的实现程度,这对于推进上海文化的文明性建设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而所有这一切,只有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认同上才能实现。这是提升上海文化建设能力、推进上海文化建设的关键。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伟大的历史宣誓性。上海面对这样伟大的宣誓,也应当以自己的方式面对国家和民族宣誓:在文明的历史进步中,推进上海文化建设的文明进步!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