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变粤语:浅析如何做好校对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5:57:43
文/郑红 编辑/云笑
校对工作实际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完善,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应成为编校队伍的重要组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校对工作的外部环境变化很大,校对工作也面临了新的挑战。
如果把校对比作辛勤的园丁,那么校对人员就好比是勤劳的啄木鸟,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同时对校对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校对工作已由校异同为主向校是非为主转化,校对方式也由专一校对向校对编辑方向发展的趋势,因此,校对人员要具有政策理论知识、法律知识、标准化规范化知识。 还要有对工作负责的精神,责任心是搞好校对的关键,也是提高报纸质量的制胜法宝。
所谓“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实则说的就是编辑和校对的关系,可用几个词来概括:同源、分流、合作、同归。所谓同源即校对工作是与编辑工作同时出现的。分流即是指在出版生产逐渐形成规模时编辑与校对也随之走向了分工。校对工作从编辑工作中分离了出来,但校对工作作为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属性并未改变,它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出版物文字质量的把关环节,将差错消灭在出版前也就保证了报纸的传播和积累价值。
校对是件需要有耐心和诚信的工作,要遵守校对的规律,实事求是。
在校对中,要静下心来,去除浮躁,聚精会神,遇到问题要追根溯源,辨其真伪,去其糟粕。
有责任的校对,它不仅以原稿为基础,还能脑眼并用,凭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找出原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疏漏。做到了既校异同,又校是非。两者的结合就能使校稿质量达到准确完整,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校对人员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大都也有同感,有时陌生的东西反而出现差错较少,而较为熟悉的东西却容易犯错。
那么,怎样克服这种思维定势,更好地开展文字校对工作呢?我认为,管理学中的“哥顿法”值得提倡。“哥顿法”是管理学中管理决策创新思维方法中的一个,它是由美国学者哥顿发明的,其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变熟悉为陌生”,即抛开对事物性质原有的认识,在“零起点”上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文字校对工作中,也要提倡“变熟悉为陌生”,在校对时,把所有熟悉的东西当成陌生的东西,对每段话、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保持高度的警惕,带着疑问的心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校对,然后把“学”到的东西与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相比较,看有无出入,这样就能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减少出错的可能,确保文字校对工作的实效性,提高为领导服务的水平。
校对人员还要做到对错别字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和高度的辨析力,善于从字里行间寻找出隐藏其中的各种差错。校对时的阅读以一个个的字、词、标点符号为阅读单位,力求发现其中细微的错误,在这种字字落实的过程中,往往进入一种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专注状态。
重视书刊的校对工作,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关于“校雠”的记载,虽然与现代校对意义有所不同,但在“消灭谬误”、“求其完整”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校对工作是书刊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书刊出版之前,从而保证书刊的传播和积累价值,处在编辑后、印制前的关键环节,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因而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革命导师非常重视校对工作,马克思亲自参加校对《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恩格斯更是参加所有文稿的校对工作,他认为,看校样“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每一印张都要校对三次”。
中国新文学的旗手鲁迅先生,无论是自己写作,还是帮刊物编稿,都非常重视校对工作。“必须是精粹的本子,这才可以救读者们的知识的饥荒”,“精粹的本子”即是指文字、标点经过精心校对,没有错误的原书。《呐喊》一书,鲁迅亲自校对了五遍。经典作家和文化旗手这种高度重视校对工作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校对工作在许多人的眼中是枯燥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校对工作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是枯燥的,或者说,这并不等于说校对工作就真的是枯燥的。校对是保证报纸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人员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校对工作的外部环境变化很大,校对工作也面临了新的挑战。
传统校对是以原稿为基础对校样进行核对,纠正原稿排录差错。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虽然省去编校人员大量繁琐的工作,但电脑也存在局限性,虽然容量大,速度快,但不能校是非,因此,校是非成为现代校对的主要功能。在这方面实际上也给校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责任心此时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校对人员转变观念,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的精神,认真校好每一篇稿件,这样才不辜负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读者对我们的希望。
此外,除了严肃认真地对待校对工作,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外,还必须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校对工作。
一、坚持一种精神——奉献。通常,人们认为校对工作就是拿着原稿一个字一个字地比对校样,发现并改正其中的错误,是一种“简单劳动”,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其实,校对工作不仅是一项费时费力、重复烦琐的文字性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精力和时间,而且校对工作的重要性,也决定了校对人员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繁忙的工作状态,没有高度的工作热情,积极的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精神,要想把校对工作做好确实很难。有一首诗这样描写辛勤的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也许正是对校对工作的最好描述。
二、强化一种意识——责任。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实践表明,校对工作不仅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一种再创造性劳动,而且是出版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出成品、出精品的保证。校对的明确定位,决定了校对人员在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负有重要责任。在校对环节,责任就是质量,责任就是精品,责任就是效益。同样的工作,责任心强,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精益求精;相反的,缺乏责任心,就会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斤斤计较,不思进取,导致工作出现问题。因此,对校对人员来说,工作的首要标准就是尽职尽责,努力保证图书质量。
三、把握一个原则——善疑慎改,改必有据。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质疑,指校对人员针对原稿中存在的差错与不足之处,以疑问的形式向责任编辑提出的行为。它是“校是非”的特有表现形式,展示了校对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实际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发挥着补充完善编辑工作的作用,对提高图书内容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校对人员来说,能够发现并改正错误是一种能力,但是具有质疑精神同样也是一种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只有具备必胜的信心,质疑的精神,才能够首先在心理上占有优势,充满信心地投入工作。发现了问题,还要善于改正问题,切忌妄改,没有根据地改。要讲究证据的充分、确凿和权威,改正准确无误,那种没有根据的大删大改,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工作浮躁的表现,应该坚决避免。
四、掌握一种规律——出错规律。这里的出错规律,指客观上书面材料的出错规律和主观上实际工作的出错规律。在工作中,虽然校对人员工作十分认真,可是差错仍时有发生。这是因为很多差错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单纯就原稿校对校样是发现不了的。因此,要研究和掌握差错发生的规律,从源头上就把它清除掉。书面材料的差错具体表现为语言文字的差错,具体包括三类,一是文字差错,二是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三是格式差错。造成错误的主观原因,主要有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校对方法不当,能力欠缺,环境因素干扰等。对于校对人员来说,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出错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技能,才能出色地完成校对任务。
五、培养一种能力——语言直觉。校对工作需要经常和文字打交道,对语言文字常识的掌握,对遣词造句规律的把握,对语言材料的敏锐语感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引用的同一篇文章,有的人就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理有据的改正,有的人就发现不了。工作中还发现,很难校对的稿子并不总是容易出错,反倒是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容易把我们绊倒。这不是说工作能力有差别,原因在于没有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常识,缺乏敏锐的语言直觉。实质是对语言材料的把握欠缺,不能从整体上考虑,有时是不良思维定式在作怪。语言直觉能力的养成,在于实际工作中的多想一想,多问一问,多查一查,也许就在这不经意的一想,一问,一查之中,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养成一种习惯——乐知好学。有位校对专家曾经说过:“三至五年的经验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校对工作者,十年以上的丰富经验才能真正胜任各种复杂的校对工作,能够为书籍做最后的把关,校对需要日积月累的学问。”这表明校对人员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从事校对工作,不但要做“专家”,具有某方面的专业优势,更要做“杂家”,具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校对人员的学习,除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学问等,更主要的是做个有心人,养成乐知好学的习惯,加强在工作实践中的学习,具体包括:向作者学习,通过作者原稿增加各种知识储备,拓展知识面;向编辑学习,通过学习编辑的工作技巧,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向同事学习,通过不同校次之间的互相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向自己的错误学习,认真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少犯错误,不犯错误。
七、追求一种风格——精益求精。现代校对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校异同,以发现改正排版过程中的错漏为工作宗旨。因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现在作者的原稿大量采用电子文本,原稿和校样几乎一模一样,其中隐含的知识性、逻辑性和语法性差错,仅仅通过原稿与校样的比照而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过程,是很难发现的,而且有时候这样的错误是大量存在的。所以校是非已经上升为现代校对的主要功能。我们应该坚始终持这样的信念:首先把事情做对,然后再把它做好。首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本职工作做好做扎实,努力消灭校样中存在的差错,争取达到质量合格。其次,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专业优势,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不断发现并改正校样中存在的不足。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避免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矫枉过正,表现为违反校对规律,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没有根据地删减增添,这样做不但会造成作者风格的丧失,也可能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从而造成质量隐患。
八、克服一种惰性——职业倦怠。整日耕耘在文字的田野里,有时一路顺畅,顺利圆满地完成校对任务;有时又需要披荆斩棘,大浪淘沙,孜孜以求校样中隐含的错误。工作时间久了,原本旺盛的精力渐渐变成与日俱增的疲惫,先前高涨的工作激情慢慢变得平淡乏味,在身体上感到疲惫,在心理上产生惰性,虽然工作上依然尽心尽力,但莫名其妙就会犯错误,这就是产生了职业倦怠。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首先要学会加强自我修养和心理维护,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正确看待工作压力和成就感。其次,要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对管理机制,比如改变评价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增强竞争机制等,从而激励校对人员不断完善自我,为校对人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最后,要努力优化外部环境,不断改善校对人员的生存状态,对校对人员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压力,建立良好的工作人际环境。其实,工作并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它也是我们的理想所寄,事业所托,价值所在,只有与企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工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一种幸福,从而让我们远离职业倦怠。
书籍出版承担着延续文明、传承文化、引导社会的重任。社会的繁荣发展,为图书出版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出版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校对工作者,我们肩头的责任是重大的,光荣的,也是艰巨的。只有始终对工作抱有一份执著,一腔热情,甘于寂寞,甘于奉献,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校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