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总医院肾内科:戛纳G20 各国法人的一台大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35:56

戛纳G20 各国法人的一台大戏 


多味


今年的G20峰会在浪漫的法国海滨小城戛纳召开,这是一座以电影节著称于世的城市。一样的镁光灯、一样的红地毯、一样的媒体云集,但不同于电影节星光闪耀的明星大腕云集,此次汇聚戛纳的是各国首脑和政要。不同于电影节轻松愉悦的氛围,此次峰会是在世界经济阴霾笼罩、欧债危机不断恶化、恐慌情绪传导蔓延的背景下召开的。G20峰会能出什么样的成果,能否出台有效措施,全世界都翘首以盼。

G20作用受质疑

在中国国际问题观察人士杨国威看来,萦绕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疑问很多,期待戛纳给出答案。首先就是G20能否保持团结?记得第一次G20峰会,各国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精诚团结,通过协调合作出台了很多切实举措。但眼下,随着各成员国经济周期和政策导向不一,G20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一些成员国出于内政考量,摒弃危机之初的同舟共济精神,转而“各扫门前雪”。甚至打着“平衡”旗号将危机转嫁他国,以他国增长放缓为代价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是携手合作还是以邻为壑?是努力“保增长、促稳定”还是求得“平衡的衰退”?是释放“团结、合作、信心”的信号,还是无果而终?这些都关乎G20的前途命运。

另外,一贯浪漫的法国人提出极富浪漫主义的宏大目标,力图将G20打造成一艘承载量巨大的“泰坦尼克号”。从全球治理到经济金融,从贸易发展到能源粮食,一口气罗列出十多个领域的议题。很多国家对此感到不满,认为不仅议题分散难以集中精力应对重点,而且议题取舍上出现“选择性盲区”,对严重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欧债问题视而不见,反而拿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和汇率等问题说事儿。

杨国威认为,电影可以追求新鲜刺激,用些避实就虚的表现手法,但峰会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可以想见,与会的各国领导人绝对不会轻松。如果各国领导人在戛纳各自为政,纠缠于枝节问题,在房子着火的时候还在花园里修剪花草,那么戛纳峰会恐怕会成为一场过后即忘的“元首电影节”。

事实上,在去年首尔峰会后,G20峰会就已受到学术界和媒体的猛烈批评。批评人士认为,首尔峰会达成的可交付成果少得可怜,而全球失衡和汇率问题依然陷于僵局,他们据此对G20自诩的国际经济协调“首要论坛”角色提出质疑。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G20究竟起了什么作用?“雷声大雨点小”,似乎已是舆论对G20比较“中肯”的评价。

但北京观察人士向多维新闻表示,G20出现的主要历史情境在于:首先,二战后,以联合国为主要全球事务协商平台的国际多边机制,过于空泛,缺乏应对重大危机的效能和潜力。其次,以安理会为主要平台的大国协调机制,焦点却主要聚焦于传统的军事安全,而非经济领域。其三,各种区域化的经济多边机制均不具备处理全球课题的资源和能力,而旧有的经济大国对话体制,如G8或IMF等,基本只能代表1980年之前的世界经济格局,而不能反映最新的国际经济权力的现实。正是在这一转折性的历史时刻,1999年,有关国家基于共同应对危机和协调创造可分享的持久繁荣的目标,开启了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机制,后在2008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一机制自然升级为G20峰会。 

北京的宏观经济分析师刘涛指出,曾经有人认为,G20峰会的诞生是缘于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衰退,那么当危机过后,人们自然有理由认为G20峰会存在意义和必要性或将随之丧失。然而,还在匹兹堡峰会时,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G20峰会应当以机制化取代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被誉为“富人集团”的 G8 集团(八大工业国组织) 角色大削,就此沦为国际安全等个别议题举行的事务会议,不再召开专门峰会。到了首尔峰会时,新兴国家不再是跑龙套的配角,一股“东风压倒西风”之势,正式成为分庭抗礼的两大主角之一。 

G20未来成忧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指出,20国集团各个国家围绕现在的世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已经吵得一塌糊涂。而且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相关的政策选择也存在着很大的冲突性。就像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它本身缺乏足够的协调和对应能力。去年的首尔峰会亦乏善可陈,在这些问题上所产生的所有矛盾,目前还在积累和掩盖,而不是被引导和解决。朱锋认为,这会对未来G20的前途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戛纳峰会可能会真的成为一个分水岭,各国到底怎么办,是继续吵下去还是坐下来商谈,真正拿出互谅互让的方案,否则G20这样一个机制真的会边缘化。 

G20华盛顿峰会,达成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完善问责制、加强管理、促进金融市场完整性、强化国际合作以及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措施。伦敦峰会再次重申,有必要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新建了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取代现在的金融稳定论坛;匹兹堡峰会,除了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行的份额向发展中国家转移5%和3%,以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特别在金融监管方面提出,对金融高管薪酬进行改革、把金融衍生产品纳入管理、实行跨国金融监管。多伦多峰会,《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宣言》指出,当前首要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和强化经济复苏进程,为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奠定基础。首尔峰会,同意在各自差异性经济增速之间建立“指示性方针”以衡量贸易失衡……

上述观察人士指出,历届峰会的所谓成果,有多少兑现?且不说金融改革摇摇摆摆、进进退退,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连对金融高管薪酬的改革,也举步维艰。眼下“占领华尔街”运动全球蔓延,正是抗愤银行高管领取高额奖金。每每G20峰会,全球最主要国家的元首齐聚,号脉、开方,可总是不能再往下推进一步,以至于问题总治不了根,甚至衍生出其他新的问题。

此外,自2008年G20峰会正式开始运作,先是美国危机,这边还没有完全结束,欧洲又出了大问题,即便在这样的窘迫下,西方势力还是“位高权重”,只有在匹斯堡会议时,同意将IMF和世行的份额向发展中国家转移5%和3%。对此,朱锋指出,G20虽然表面上看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国各占一半,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一个整体,这也就造成了这些发达经济体还依然把持主导着G20的话语权。这就造成了每次峰会都能审慎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但落实到行动中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消息指出,在10月15日结束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一些与会的新兴市场国家建议向IMF注资3,500亿美元,以增强它对欧债危机的救助能力。建议获得了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法国的支持,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却表示坚决反对。有分析认为,美国之所以反对增资,主要是担心新兴经济体借机扩大在IMF所占的股份权重。对此,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表示,IMF将向G20戛纳峰会提交一份书面报告。

胡锦涛开“中国药方”

胡锦涛出席G20峰会前,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二十国集团而言,当务之急是保增长,在增长中求平衡。

胡锦涛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实行强有力的内需刺激政策,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进口和对外投资加快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口总额达到12,851亿美元、增长26.7%。这些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中国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从2007年的7.5%降至2010年的3.2%。

胡锦涛同时称,“今后5年,中国消费增长率将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预计进口总规模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这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分析人士认为,胡锦涛在前往G20之前大秀“中国模式”,是告诫正处于债务危机中的国家,应该如何“保增长,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