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路一小招生简章: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20:54

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韩明辉

  要:反馈思想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教学管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益,管理者要将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反馈变成一种制度。实现的路径是建立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专业设置评价机构和制度,在教学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环节建立反馈机制,从师生双方互动中获得反馈信息。

关键词:反馈思想;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教学管理;课堂教学

职业教育教学的管理系统是个相对稳定的控制系统,教学管理过程实际上是系统信息的传递、加工、反馈的过程。管理者只有及时掌握反映实际工作与预期工作、学校教学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偏差信息,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反馈。

一、教学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反馈

一般来说,教学资源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如教师、教学辅助人员等;二是空间资源,如教室、实验场所、操场等相关教学场所的数量;三是时间资源,指学生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来说,由于多方面原因,总是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配置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率,降低教学设施建设投资和办学成本,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只有加强对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资源的管理,及时反馈教学、科研、实验设备的数量、质量、技术参数、功能、特点、先进程度、精密程度等信息,才能提高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质量和效果。

首先,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要对存量设备的单价、型号、功能、特点、购买日期、服役时间、使用频率、使用效果、使用年限等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并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这样不仅为设备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为设备资金的投人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确保新增设备的稳定性、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使用寿命周期最大化,而且为设备的科学选型、功能设置等提供参考。

其次,对设备实施动态管理。一方面,要求校内所有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全面、详细、规范的设备档案,明确检修的工艺流程、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要求等,详细记录各项情况,确保设备维护、保养、检修的高质量和设备运行的高效率、高效益。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位、设备、学生岗位安排和企业合作表现、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等情况进行分析,为学校调整实习实训计划、拓展与企业合作领域等提供依据。

二、专业设置过程中的反馈

专业设置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包括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等要素,这些要素彼此联系、相互制约。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一般包括以下环节:行业需求调研,区域内院校专业分布调研,国内专业建设状况调研,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投资调研,实践基地建设规模调研,师资队伍建设规格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立专业设置方向,并结合现实基础拟订专业设置框架。专业设置是一个内外交叉融合的过程,遵循动态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专业设置必须注重反馈和评价,只有信息反馈及时、通畅,各要素才能协调并进,提高专业设置效益。

(一)是建立独立的专业设置评价机构。目的在于使评价工作摆脱众多烦琐事务,由专职人员、专门机构与外界评价机构建立起有效联系,与校内专家评价组、教师代表评价组、学生代表评价组、校外评价机构一起形成上通下达、内外结合的专业设置评价机构网络,使专业设置评价工作能深入细致地开展。

(二)是建立专业设置评价制度。职业院校不仅要制订专业设置评价方案、专业设置评估标准、专业设置评价指标等,更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配套制度,如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校外评价机构参与制度、校内教师与学生评价细则等。整个评价制度要弱化行政色彩,鼓励企业、教师、学生等积极参与评价。

(三)是建立专业设置评价信息反馈体系。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信息的反馈主要依靠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自我反馈,忽视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学生及用人单位的意见,不易形成激励机制。因此,有必要借助专业设置评价机构网络建立一个渠道畅通、反馈迅捷、具有激励效应的专业设置评价信息反馈体系,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修复问题”。

三、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反馈

计划反馈。计划由学校教学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组成。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要征求各方面意见,使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成效性和发展性。从计划的纵向层次看,教学管理者要审查各层次的教学计划是否与学校总体要求存在偏差,是否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各教研室及教师本人。

实施反馈。通过沟通个别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各教研室对学校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根据任课教师教学计划落实情况,评估其能否胜任分配的工作任务。此外,要建立教学信息收集制度,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职能部门和各系(部)定期召开学生调查会、教师座谈会,听取学生和教师意见,进一步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保障教学计划的实施。

检查反馈。要求管理者深入实际,并且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各教研室及教师。教研室检查的重点是计划落实情况,存在的困难,教研室成员是否团结、上进等,以使工作协调进展,形成风气;检查教师授课情况,主要看是否按期初计划授课,作业、辅导是否到位,是否遵守教学纪律等。

总结反馈。每一层面的教学计划都要有落实情况总结,通过总结积累经验、改进纠编,为下一个教学管理周期提供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四、课堂教学中的反馈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尊重人和发展人是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是发展人的重要途径。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人教学行为当中,需要教学主导者对自身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教学艺术、敬业精神等进行整合,反映出主导者的潜质,借以确定其发展的方向,也可诊断出主导者的不足,以对症下药。

从学习主体方面获得反馈。从思维状态看,学习主体的思维状态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活跃的,促进学习主体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形成是教学的最高层次目标。不同的学科以及课程进程的不同阶段,学习主体的思维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学主导者要注意激发、引导、保持学习主体思维的积极状态。从结果状态方面看,学习主体对问题的回答、对观点的认识等可以看作是教学的结果状态,这个结果状态从纵向看是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不断反馈调控所获得的具体目标,从横向看是主体的智能、品质、心理的动态结合体,从主体自身看是其内在认知与心理成熟的相对现有的稳定界面。

从主导者和主体的互动关系方面获得反馈。这种反馈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相容方面。主导者要教好,主体要学好,这两者愿望的实现要以主导者与主体之间的心理相容为前提,心理相容高则沟通较为充分,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否则相反。心理相容的主要责任者应是教学的主导者。二是思维相容方面。主导者与主体在乎等的条件下,共同探索、研究、发现,相互促进、互相激发,主导者是个体,主体是群体,主导者面对群体的思维要善于捕捉主体的正确与错误倾向,及时调控以使学习者思路正确。

参考文献:

[1]薛成龙,邬大光.论学制的本质与功能——兼论学分制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北京大学评论,2007

[2]刘义荣.科学配置教学资源与建设节约型高校.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3]吴结,高职专业设置评价体系的要素模式及解释形式.中国高教研究。2005

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