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co硬盘盒说明书:庄子的成就!(搜寻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4:05:05



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其代表作《庄子》(又称《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鉴赏与评析】
庄子本人既是一个哲学家,又富于诗人气质。因而,《庄子》这部哲学著作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战国文章,多借寓言、故事以说理,但仅仅作为比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庄子》不仅如此。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与此相关,在表现手法上,许多篇章,如《逍遥游》、《人间世》、《德充符》、《秋水》,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这就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而且,作者的想象奇特而丰富,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出人意表,迷离荒诞,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 《庄子》的文章结构,也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有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后代文人在思想上、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鲁迅先生也曾评价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精彩语录】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庄子·外篇·马蹄第九》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今安徽蒙城人,“曾为蒙漆园吏”。在我国历史上,庄子不但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古往今来,不少学者名流,教授专家,无不认为他是中华民族的语言大师,其文学成就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时势造英雄,凡是有作为、有成就的作家,往往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有关。庄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燕、韩、赵、魏、齐、楚、秦七雄争斗,相互兼并最激烈的年代,也是劳动人民受苦最深、受难最重的年代。正如《孟子·离娄上》所载:“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在这烽火遍地、干 戈不息的动乱年月,庄子目睹山河之破碎、黎民之涂炭,而自己又没有变革现实的勇气和力挽狂澜的巨手。所以只好忧心如焚,仰天长叹,力图避开阶级斗争锋芒,去追求一个顺应自然、与物无争、逍遥自在、无为而治的理想天国,表现出对仕途的厌倦,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就当时来说,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他曾在《山木篇》一文中说:“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备,奚可得乎?”意思是说,在当今这样混乱的政治舞台上献身出力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同时,他还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死于暴人之前”,受到恶人的残害。殷纣之淫乱,比干以死谏,终被挖心,就是一例。因此,他做了很短时间的漆园吏就不干了。楚威王听说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就派人持“黄金百镒,文锦千端,安车驷马,聘为上相”。他坚决拒绝,甘愿过着编织草鞋、濮水垂钓、借贷于监河侯的清贫生 活,也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作他们送往太庙的“牺牛”。因此,他“终身不仕,以快吾志”,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生涯。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正如古人所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甚者见蛟龙。”社会之动乱,处世之艰难,生活之贫困,丰富了庄子的生活内容,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奠定了他文学创作的基石。为倾吐内心的悲愤和忧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就把亲自感受,所见所闻,全部注入于文章之中,写出了约十万余言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作品,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
   庄子在政治上虽没有什么建树,但在文学上却称雄一时,独树一帜,成为先秦诸子之冠。庄文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犹如汪洋大海,辽阔浩瀚,奔腾无涯。他写战乱,也写人情;写帝王将相,也写乱臣贼子;写煊赫一时的儒墨学派,也写耕夫和渔夫……。无论一事一物,一鳞一爪,到了他的笔端,则有声有色,变幻莫测,情趣盎然,使人读之,如坐春风,如饮醇醪。其文学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寓言的体裁,写出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秋水篇》中,他通过井底之蛙和东海大甲鱼的对话,说明久居狭小之地,焉知大海辽阔浩瀚,用来比喻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而又爱吹牛的人狂妄无知。通过燕国少年去赵国邯郸学步的故事,说明有些人好高鹜远,贪多求快,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还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在《徐无鬼》中,庄子写自己送葬,路经好友惠施坟墓。触景生情,对随从之人讲了一个“匠石斫垩”的故事。说楚国有个人,鼻尖上沾一点象苍蝇翅膀那样薄的白灰。他站立不动,让一位姓石的木匠用斧头把白灰砍掉。匠石抡斧,一阵风起,白灰削落,而楚人鼻子毫无损伤。故事仅三十余字,写出了匠石在楚人配合下所表演的一出绝技。这是一曲合作共事,密切配合,完任务的颂歌。也是对劳动人民高超技艺的赞颂。  关于美与丑的问题,庄子也有自己的见解。在《山木篇》中他讲了这样一个风趣的故事:一天,阳子去宋国,晚上住在一家旅店里。店主人有两个老婆,一俊一丑。丑的被人尊重、而漂亮的却使人厌恶。阳子问其原因。小伙计回答说:“那长得漂亮的总以为别人不比,夸耀于人前。可我们却看不出她美在什么地方;那长得丑的,总认为自己比别人丑陋,十分谦虚。可我们又看不出她丑在什么地方。”阳子感慨地说:“弟子们,要记住这个道理,有美好品行却不向别人炫耀,到哪里会不受人欢迎尊敬呢?”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思想品德之美,比容貌之美更重要。一个人容貌美,并不能说明其心灵美。那些以容貌之美而故意抬高身价的人,其实心灵是丑陋的。
   另外,庄子对一个人的事业心也有自己的高见。他曾在《骈拇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孩子一块放羊,可是都把羊放丢了。其原因是:一个孩子到旁边念书去了,一个孩子到 别处玩耍去了。尽管他们所干的事不同。但在丢失羊群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责任心,不可一心二用,如果玩忽职守,造成损失,再强调客观原因也无济于事。
   庄子就是这样通过一篇篇生动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一个个令人深省的道理。
   (二)用讽刺幽默的笔调,或嘲笑、或怒斥、或鞭挞,以暴露社会现实生活的丑恶和虚伪。
   在《秋水篇》中,庄子听说惠施当了梁国宰相,要去看望。有人对惠施说:“庄子来是想取代你的相国地位,可要当心!惠施很害怕,在国内 下令戒严,搜捕庄子。庄子知道后,主动会见惠施,并以凤凰与鹞鹰作比,说明自己是一只非梧桐不栖,非楝实不食,非甘泉不饮的凤凰,表现丁高洁的志向,决非惠施那样如鹞鹰得到一只臭老鼠还怕丢掉似的,说明惠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寥寥数语,即把统治者惟恐失去已得的权势和地位的丑态刻画了出来。
在《齐物论》中,庄子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善于玩弄欺骗手法的人。他说:过去有个玩猴子的人,对猴子说:“早上给你们吃三个橡子,晚上四个,怎么样?”猴子听了很生气,认为给少了。这个人马上又变换手法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回行了吧?”猴子一时未识破他的花招,都高兴了。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后来用以比喻那些善于玩弄骗术,反复无常的家伙。
   在《盗跖篇》中,庄子把“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的孔丘称为“巧伪人”;在《胎箧篇》中,把封建统治者讽刺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伪君子。庄子还认为“盗亦有道”、“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把封建社会的所谓“贵贱”、“尊卑”等级界限打得粉碎。
  (三)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一个理想的境界。
   庄子是一位富于想象力的文学家。在他的作品里,浪漫主义色彩特别浓厚,可以说开创我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先河。特别是《逍遥游》一文,想象丰富、神奇莫测,纵横跌宕,挥洒自如,成为庄子浪漫主义文风的代表作品。文章的开头,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常开阔、神奇的画幅:“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意思是说,北方深海中有一条不知几千里长的大鱼,而这条大鱼又复化为大鹏鸟。这大鹏鸟的脊背也不知有几千里宽,他飞起来的时候,两个翅膀如两片垂天之云。他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游。由北海一直飞到南海天池。这种神奇夸张的描写,正是庄子浪漫主义文学特色表现。同时,他还描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想象丰富,气魄宏大,不能不令人惊服庄子文笔的巧妙和胸怀的宽阔。
   总之,寓言的表现形式,幽默讽刺的笔调,浪漫主义的手法,构成了庄子文学的特色,而那一篇篇发人民之怨,呼人民之声,如匕首,似投枪的寓言故事,更使“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庄子的文学成就,一直受到后代著名文人、学者的赞赏。汉代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规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晋朝郭象在《注庄子序》中称庄文为“百家之冠。”唐代大诗人李白称庄子的文章“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大鹏赋》)。近代学者马叙伦在《庄子·义谊序》中称之为“辞趣华深,度越晚周诸子。”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中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在他的《今昔蒲剑·今昔集》中说:“庄子固然是中国有数的哲学家,但也是中国有数的文艺家。他那思想的超脱精微,文辞的清拔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他的书中有无数的寓言和故事,那文学价值是超过他的哲学价值的。中国自秦以来的重要文学家差不多没有不受庄子的影响。”安徽已故的历史学家李则纲教授也在《安徽历史述要卜—书中说:“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说理达情,深浅俱妙。”特别是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秋水篇》,都成为后来文入学习、借鉴的名篇;他的《庖丁解牛》、《螳臂挡车》、《东施效颦》、《望洋兴叹》等寓言故事,更是中小学生喜读的教材或课外读物。
   古今学者文人对庄子文学成就的评论是公正的。庄子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一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具有反抗性格的作家,如稽康、阮籍、陶渊明、李白、李贺、关汉卿、吴敬梓、曹雪芹、蒲松龄、鲁迅等人,都接受了庄子思想中的批判精神,对当时腐朽的封建制度和罪恶的社会现实作了猛烈的抨击和深刻的揭露;在语言艺术方面,历代诗人、散文家或小说家,如王维、岑参、韩愈、柳宗元、苏轼、陆游、马致远、王实甫、冯梦龙、施耐庵以及安徽的桐城派文人等,无不受到庄子文学启示,仿效庄文优美生动,简洁凝炼语言艺术。特别是一些浪漫主义色彩颇浓的作家几乎都受到庄子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