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的化学符号:专家眼中的“三生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22:04
专家眼中的“三生教育”来源:中国教师报

    在人本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现代课堂教学具有重大影响。“三生”是皮,知识是毛;“三生”是本,练习为末。我们研究讨论“三生教育”的现实意义,借鉴学习“三生教育”的操作途径,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服务教学,实现和谐教育。

 

    1.由于心理压力,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轻生,“三生教育”如何从社会教育环境中探索对人性的正确引导?

    从青少年漠视生命现象谈开去

    青少年存在着生命漠视和生命困惑问题,表现为近些年青少年的自杀与他杀等极端社会问题呈现上升趋势。我们必须对今天所处的社会教育大环境,尤其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三生教育”的欠缺问题进行认真反思。
    缺乏必要的生命教育和人性启蒙教育
    20世纪60年代始,一些国家青少年吸毒、自杀、他杀等社会问题高发,人们开始反思并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教育应当使每一个人关注生命,认识生命,从而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对生命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敬畏感的人,无论对自己生命和人生,还是对动物的生命,甚至对他人的生命,都会采取漠然、轻视的态度,甚至会在残虐生命中寻找发泄和快感,在生活中也一定不懂得尊重、同情、关爱他人。要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热爱生命,珍视生命,除了基本的生命教育外,还必须加以生存能力培养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热爱生命必须和热爱生活、具有良好生活能力结合一起,才能够达到相辅相成的最优教育效果。
    社会应更加注重爱心教育
    从家庭教育看,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溺爱子女,“小太阳”在家里唯我独上,说一不二,对父母亲缺乏起码的尊敬和爱心,长不长,幼不幼,必会养成纵性执拗、自私自大的不良品行;二是对孩子过分压制严管,不论出于对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态,还是对孩子缺乏应有的爱心和耐心,总之动辄严加训斥甚至打骂,在这种环境中未成年人极易形成冷漠和仇恨的情态。从学校教育看,存在着“重智轻德”的价值倾向。受应试教育的导向,许多学校教育重心在知识智力教育和精英培育上,一方面爱心教育、尊人教育基本不占什么分量,另一方面某些学校、教师在对待优、中、差不同学生时,不自觉地采用不同的目光和关注态度,这很容易使部分非优学生产生心理失衡,放弃自我,自暴自弃。
    生命、生活教育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爱心培育开始,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是不会漠视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所以,生命意识塑造中一个重要和首要的任务,是从培育爱心开始。
    社会教育中欠缺人际沟通、人际合作素质的培育
    社会教育应使每一个人具备起码的“他人意识”和沟通能力,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与他人和社会沟通顺畅和谐相处,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互爱、信任的开放互动的关系。“三生教育”理念,就是把“生存能力”教育当作生命意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来加以强调的。许多人对生命的漠视和困惑,就是由青少年生存能力欠缺而导致的。沟通合作等生存能力培育的意义还在于,一个人只有保持一种与他人和社会和谐愉快相处的开放心态,才可能防止由内向、孤僻、自我封闭而引起的种种心理扭曲和病态。一个孤僻、封闭,甚至仇视他人和社会的心灵中,很难生长出热爱生命、尊重并关爱他人、有责任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消除“暴力文化”在青少年成长中形成的误导
    全社会要积极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但同时也要注意抑制社会环境中不良的诱导因素。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可塑性也非常大。近些年许多网络游戏内容以暴力为主题,孩子游戏娱乐间把“打”、“杀”、“消灭对手”意念不知不觉浸染了心灵。另外,虚拟世界的隐匿性,使青少年在网络行为中可以随心所欲,尽情想象和满足幻觉,在网络行为中可任意打杀而不负法律责任,人也可以死而复生。虚拟世界的这一切使人们体验到的是另一种“游戏规则”,青少年容易混淆这两个世界,不自觉地把虚拟世界中的随心所欲和不负责任的意识行为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因此,社会应对网络文化和网络生活加强管理并进行必要的教育干预,这一点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葛晨虹)

 

    2.“三生教育”从生命、生存、生活方面出发,对素质教育具体化来说,价值在哪里?

    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三生教育”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是一个人学问题,还是一个教育观的问题。“三生教育”堪称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中国教育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我们的教育:重知识轻方法;重应试轻应用;重分数轻素质;重精英轻大众;重书本灌输轻创新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人才批量生产轻自主创新人格培养。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由知识点教育走向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统一,这样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核心。
    然而,当今中国的教育在总体上依然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在探索当中,进展不大。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到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突破口和可行的操作方法。云南省提出的“三生教育”,可以从4个方面理解其价值:第一,推进教育创新,从事教育管理的领导干部首先要进行创新。第二,“三生教育”具有内在的逻辑:(1)人首先是活着,这就是生命,生命是人生的载体,生存、生活因生命而有价值、有意义。(2)人还要活下去,这就是生存,生存是人生的基础。理解生存,应从认知、观念、行为三方面入手。(3)人应有体面、有尊严地生活,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生的目标。第三,“三生教育”对素质教育问题上有新的发展,即“三生教育”对现代教育进行了新的诠释(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统一),明确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三生教育”使以人为本得以具体实现;“三生教育”把素质教育具体化了,找到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突破口和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第四,在云南省,“三生教育”把口动、心动真真切切地变成了行动。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庆祥)

 

    3.开展“三生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哪些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回应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提出,是对教育本质进行深刻哲学思考的结晶,是对教育本真旗帜鲜明的回归。“三生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人——作用是巨大的。
    开展“三生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需要。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就不可能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如果没有这些构成公民意识的基本单元,公民意识就可能是镜花水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培养公民意识提出了明确要求,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恰恰是培养公民意识最基本的途径。
    开展“三生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众所周知,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需要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确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非常复杂而艰巨,分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是,通过扎扎实实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新一代”。
    开展“三生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为什么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概念会在此时出炉?因为,在我们的青少年一代身上已经折射出了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偏差迹象。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关注人的内在发展,着眼于人的健康成长,着力于开启心智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必然成为培养高智商、高情商有血有肉的人的独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开展“三生教育”是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基本方法。素质教育与“三生教育”,实际上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三生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重视内在发展与和谐发展。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着力于养成学生仁爱之心、感恩之心、正义之心,而且可以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进行,因而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
    总之,开展“三生教育”是对教育基本规律的主动探索,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我们相信,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还会成为中国教育里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
(作者系中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长 李秋芳)

 

■链接

什么是“三生教育”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活教育,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若干方面组成;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