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嗪化学结构式:为了活着而活着——读余华作品《活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0:51:30
为了活着而活着——读余华作品《活着》(2009-11-27 19:41:37) 标签:书评 杂谈  分类:杂【念】

先锋派代表作家余华一直是中国文坛的独行者。他善于对死亡,残酷,阴暗进行冷静、细致的描写,“用文字制造疼痛”。看他的文字,多年以后也许你已经忘了他的情节,可是他的文字带来的那种直撮心底的疼痛感是无论多久依然清晰地的!

余华说:“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活着》,为我们讨论了活着与死亡这两种生命形态的意义。《活着》以一个冷漠的方式讲述了故事主人公福贵的一生遭遇,以生者的视角全景式地描写身边人物的死亡,主人公福贵看着家人、朋友一个个相继地死去……无能为力!最后只剩下自己与一头老牛,他给这头老牛起下了自己的名字:福贵!《活着》这部小说以活着为题,却通篇叙述着死亡!故事表现了中国式的黑色幽默,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那是一种人力无法掌控的痛……正是在这种人力无法掌控的命运下挣扎着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才给了我们直撮心底的疼痛!

小说中福贵,甚至是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的生存形式都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个时代已经容不得理想这些高尚的概念的存在,我们所说的理想,爱情,事业...在福贵这样一些连生存下去都是一种理想的人身上显得荒谬和奢侈。他活着只是为了简单的生存下去…在那死亡就像家常便饭的战争中,福贵从未认为生死能被自己控制,能够活着那应该算是恩赐吧……福贵在战争中看着几千号伤兵被一堆一堆胡乱丢弃在雪地里,依依呀呀亦哭亦笑地呻吟叫唤,最后被活活冻死饿死。看着战友被漫天飞舞的子弹射中,倒在脚下。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会死去……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如同动物一样的生存:“弟兄们像牲畜一样扑上去乱抢,叠得一层又一层,跟我娘纳出的鞋底一样,他们嗷嗷乱叫着和野狼没什么两样。” 福贵他们一家的生存方式也是最低等无意识的动物生存,没有任何奢求,他们的一切努力在大多时候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吃饱然后活下去,“为了活着而活着”。但是,如此卑微活着的愿望亦是奢望。他们一个个地走向死亡……战友老全说的“老子死也要活着。”可是,他死了……死的不知所措……

我们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始终感受到的是一个“苦”。人物命运的苦,在我们看来的好人,本该好好生活着的人,一个个地在苦难中死去。甚至让我们找不到希望。它打破了我们思维中,“好人有好报”的思想情结。硬生生地塞给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它残忍得让我们欲哭无泪,将希望毁灭给我们看.

余华在《活着》的前言里说道“事实上我只能成为现在这样的作家,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因为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他的愤怒和冷漠不是他情感的零度,正是因为他对那种情感的热烈无以表达,所以,只能沉默……那种看似冷漠的沉默,只因他的无能为力!

《活着》是一个悲剧,它的悲剧色彩不是戚戚哀哀,不是对社会的愤怒,不是鄙夷。是一种冷静的残酷,他以犹如手术刀一样的冷峻、残酷的文字描写现实社会中的丑恶,揭示生存的荒谬。我们又何尝不是被这种冷峻后的思考而深深震撼呢?

余华惯于将目光投射在那些阴暗的角落,而不是光明,他不告诉我们他对阴暗是如何的恐惧,对这种恐惧如何的厌恶,他只做一个画家,一个摄影家,将那个阴暗的角落给你看。让你看看那阴暗的真实存在,只寻找只呈现却不解说表达···“只诊断,不救治”所以,它无法给人一种指引。它只能够缓解痛苦,却不能够救治痛苦。这也算是他的一种缺失吧!

我不得不思考:《活着》中“为了活着而活着”“我死也要活着”的生存口号式地叫喊,是对生存的坚韧还是一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