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舞银牌恰恰:初中生作文写物15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19:40
初中生作文写物15讲 作者:鲁修贤  
  • 热点推荐:
  • 赵克明:行走在语文路上
  • 李震:如何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 朱瑛:经历字词学习过程 感受文本语言特色

初中生作文写物15讲

鲁修贤


第1讲:始于写生素描
跟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一样,学习写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写生法,是就物体进行真实、自然的描写,文字的表现以真实的呈现为主。用写生的方法描写物品,一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二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紫藤萝的外像:“从未见过开得这样旺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一下抓住了紫藤萝的特点:花多(“繁盛”);由“株”、“穗”、“朵”组成;每一穗上的花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每一朵花的颜色是“上浅下深”。先是粗略扫描,接着细腻刻画,因而紫藤萝瀑布就是立体的,有了质感。
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有鳞和鳍。用静态素描的方法就可以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比如,《绿色蝈蝈》将蝈蝈这样描写道:“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采用静态素描的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素描也可以捕捉某些动感情形下的动物情态。郑振铎写《猫》,写了家中三次养的猫,每只猫都有着不同的外表,其中第一只猫是这个样子的:“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作者分别从两个时间(“刚要来”“后来”)和两种形态(自身的形态、逗着玩时的形态)进行描写,写得神态活现。

第2讲:把握全面观察
把握全面观察,要么是转动物品仔细看看,要么是依照时间次序详细了解。
转动物品可以保证观察的多角度、立体化。采用转动物品的方法描写物品要注意三点:①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②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③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核舟记》写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立体化的细致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在总说一下王叔远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后,立即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继而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从舟的正面介绍起,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然后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介绍也最为详细。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之后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再后介绍舟的顶部,略写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叫作季相。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写物时,也要充分抓住植物季相特色。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就是依照时间次序采用季相变化法描写植物。此法注意点有二:①平时多多积累资料。要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②观察应有连续性。

第3讲:着眼内部结构
着眼内部结构,一是要条分缕析地化难为易,二是要有点面线块的呈现。
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我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地按一定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结构。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典型的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对文中不少重要“景点”的说明颇见技法——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区域”,一处一处地介绍。如,对“宫城”进行“分解说明”:“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南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对大殿进行“分解说明”:“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于是,“宫城”和“大殿”均被分解成四部分来介绍了。又如,对三大殿的台基进行“分解说明”:“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对广场进行“分解说明”:“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这样,“台基”和“广场”便分别是两部分和三部分的内容了。这些“部分”也可谓“层次”,只是这种层次更细腻,在说明建筑物一类说明对象的时候,框架得更明晰。
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旅鼠之迷》中,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第二大奥秘、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所以这样的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第4讲:比拟强化相似
很多运用比拟手法的形式,都能够使写物更加生动,并强化物征。
《那树》通篇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人以沉重的悲剧感。拟人化的笔法由远及近,从自然的生存到有情的生命,从生动的描摹到刻意的比拟,最后赋予“那树”以真实的性灵,让真实的性灵敲击着读者的感知:“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它不但赋予人生存,更赋予人美好:“千掌千指托住阳光”,在酷暑中洒下一片浓阴;“于是鸟来了”,才带来了孩子们的欢乐;“于是情侣止步”,在树的荫庇下生长着自己的爱恋;即使“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它也默默地站在那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它也只默默地“一厘米一厘米”地生长自己。在这“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的时代,它还在“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地下森林断想》写物事宛如人事,原因就是因为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我们看到,峡谷的深沉与坚韧,长风、清泉的理解与帮助,鱼鳞松、白桦、青杨、黄菠萝的仗义行侠,阳光的无情与偏私,地下森林对生命热烈真挚的爱和它的坚硬、挺直……无不都是人的品格与禀性。
运用自我表述的方法写物,可谓最佳比拟手段之一。
可以采用自述法即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使物品具有人的特点。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又不失去物的本色。具有人的特点,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可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譬如《一盆绿色植物的自述》:“我叫绿萝,是一盆常见的观叶植物。我原先长在园林苗圃里。园林工人用心地栽培着我,我变得十分强壮,十分美观。有一天,一个陌生人抱着我,把我带到了一个学校。我站在楼道的拐角处。刚开始,我非常喜欢这儿。天天听着朗朗的书声,看着孩子们在我的面前玩耍嬉戏,天天净化着空气,我觉得生活十分美好……”
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时都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可以采用自述法即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动物,也就是文章要把“我”当作动物来写。这里要注意:写作时要把“我”和动物融为一体,不能露出痕迹来;要抓准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进行细致的描绘,既要反映动物外形、动作、习性的特点,又要体现人的一些特点。这样才能使文章既具有科学性,又显得生动活泼。譬如《一只青蛙的自述》:“小小的脑袋,大大的身子披着一件绿衣裳,强劲有力的后腿——这就是我,一只青蛙,一只渴望自由的青蛙。我想大家都读过《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我是由一只小蝌蚪变成的……”
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宜于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第5讲:突出重点说明
写物时,一要真实地说其特点,二要抓住重点来说。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要么说明它的质地,要么说明它的特点,要么说明它的作用。而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若是描写建筑物,则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的中心进行必要的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介绍的过程中力求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还要有着整体的连贯性,即在介绍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要有过渡词(句)。
陈从周《说“屏”》这篇文章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有关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第1段是引子,既表现了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又点出屏风的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第2~3段介绍在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种种好处: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屏风上面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仍然是流动的。对于室内安置屏风,文中只说“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下文又说从前女子的房中,有了屏风“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其实我们不难体会到,放在室内和室外的屏风在材料和样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的。随后,文章由女子室内置屏,引出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将屏风分出不同类别。第4段讲要发挥屏风在建筑美上应起的作用,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等。最后一段再次强调屏风是很吸引人的,并热切希望建筑师和家具师们能在屏风的使用上推陈出新。
突出重点地描写动物,则必须仔细观察这一动物,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描写动物的最主要特点时,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比较等方法,使重点部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对主要特点详细描述,次要特点一笔带过;或者只写主要特点,不写次要特点。至于描写一群动物,最要紧的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要选择具有特色的动物,重点观察,重点描写,其它的或者概括地写,或者略写一笔,要做到选材典型,重点突出。对重点描写的动物,要抓住它的形状、颜色、动作,进行具体的描绘。对略写的动物,可抓住某一方面略提一下。描写一群动物,更忌面面俱到。
沈石溪在《斑羚飞渡》中,描写了七八十只斑羚的感人飞渡,巧妙之一就在于详略得当。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它的方法,突出地写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一群斑羚在被追得走投无路即将走向死亡的情况下,借助一道神秘彩虹的提示,用牺牲一半保护一半、两两合作的方法飞渡悬崖,拯救种群,最后以牺牲一半成功飞渡一半而结束。故事塑造了一个神话般的斑羚头羊,即镰刀头羊,这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有智慧,有指挥才能,有头领的威严,有人的灵性,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是这群斑羚的“领袖”,是这次飞渡的策划者、组织者、指挥者。开初它也感觉无能为力,但它并未绝望,而是“神态庄重”地“思考”,巡视地形,终于想出了挽救种群的不是办法的办法——使两拨斑羚大致均衡,以老斑羚们义无反顾的献身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而它坚持到最后一刻,“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指挥的斑羚飞渡,不是让人感到有部分奔向死亡,而是所有的斑羚驾着一道道七彩祥云追求幸福,悲惨的背后让人看到的是凄美的希望。头羚,一个神话色彩的人物,一个可敬的形象。另外,那群为了年轻斑羚而献出生命老斑羚(包括头羊在内),更让人感到悲壮。在这智慧悲壮的背后,让人敬佩的是动物群体的组织性纪律性,试想如果有几对斑羚,不按秩序飞渡,或有几只斑羚不作出牺牲,都会给飞渡带来更大的损失。

第6讲:细化感官体验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丰子恺在《爆炒米花》中有这样的描写:“……把水磨年糕切成小拇指大的片子放在太阳里晒干,然后拿去托他爆。爆出来的真好看:小拇指大的年糕片,都变得同十支香烟簏子一般大了!爆的时候加入些糖,吃起来略带甜味,不但孩子们爱吃,大人们也都喜欢,因为它质地很松,容易消化,多吃些也不会伤胃。‘空隆空隆’地嚼了好久,而实际上吃下去的不过小拇指大的一片年糕。”其中有视觉间的“真好看”,嗅觉与味觉间的“略带甜味”,触觉间的“质地很松”,听觉间的“空隆空隆”等,把个别样的爆年糕状写得十分诱人,让人恨不得马上尝到这“闲食”。
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把观察的地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起来具有真实感。由于现场目击是以作者的观察视点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因此,描写时不强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选择描写的内容,做到突出重点。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注意在叙述过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亲眼见到的,哪些是猜想的。这样文章具有科学性。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裏边,发出一种尖细而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直视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又赶忙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我不管它,仍然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地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这小家伙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跳到稿纸上,绕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细微的嚓嚓声。”《珍珠鸟》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雏儿的怜爱之心。“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多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初到新环境中流露出的忐忑而好奇的神态。“起先……在屋里飞来飞去……神气十足……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这又像一个淘气而又听话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作者冯骥才用人性化的眼光“现场目击”小鸟儿无知而又富有灵性的娇憨可爱样,信笔写来,笼罩着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

第7讲:依序远近内外
物体可以远眺,也可以近看。远眺,或从外面看物,主要了解物的轮廓,使读者对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但远眺不可能看清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对物在空间的位置缺乏一种整体感,往往有一叶障目的感觉。从内部看物,主要了解物的构造,也就有必要作详细的介绍。
我们描写物时,应把远眺和近看的结果结合起来写。从外面观察物的所得要着重从整体上进行描写,切忌写得支离破碎。从内部观察物的所得要细致描写,以按方位顺序依次进行介绍为好,这样就能条理清楚,就可以使读者看得明白,对物的整体和各部分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
《核舟记》一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同一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远近结合着描写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物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这里强调两点:一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看的;二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袁鹰《井冈翠竹》是这么开篇的:“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这儿的“远处看”着重写颜色,“近处看”着重于写形状,结合起来就“形形色色”多姿多彩了,于是平添人们对竹子的偏爱,从而对那生机盎然的翠竹情有独钟!

第8讲:依据行踪时序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为具体全面地了解事物发展的变化过程,就必须进行跟踪观察,以了解不同时间事物的变化特征。
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把读者搞糊涂了。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故宫博物院》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也有它的总体构造和组成部分,课文一般也是按先总后分、先外后内的顺序加以介绍,即先写它的外观,再写它的内部装饰、陈设,有的接着还介绍它的用途,说明它的象征意义。
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影。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郭沫若的散文《银杏》中银杏:“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摺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澄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熏风会媚抚你,群鸟时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的江湖气息。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搓枒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洒脱呀,巩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会产生过象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象音乐一样洋溢入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你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这里,“在暑天”“秋天到来”“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等时间段里的银杏之状,由树及人,对独立不移、傲岸毋折的坚强革命者的热情礼赞,蒙太奇似的逐一特写在我们眼前。
描写植物的生长情况采用此方法,描写动物,乃至描写人物的成长过程都可以采用此方法。
用成长变化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把动物从小到大整个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写下来,不能采用写流水帐的方法。描写动物成长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时,要注意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避免中间衔接不上,使读者看了莫明其妙。动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系统地观察,要有意识地写系列观察日记,把观察结果写下来。最后,只要将观察日记加以剪裁,就可成一篇反映动物成长过程的文章。例如《蟋蟀的住宅》一文,作者观察蟋蟀建造住宅,经过多次观察,从初寒动工到冬天整修,“一连看了两个钟头”。正是由于作者对蟋蟀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观察记录,才写出这样具体、形象、生动的文章来。

第9讲:喧宾而为事主
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是衬托的效用。衬托法就是重点突出法,适用性广泛,写建筑物,写动物,写植物,均可藉以突出主体。
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筑物就显得突出。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置。吴冠中《桥之美》写长桥之美,说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这就是桥在特定环境中所起的别致的形式作用,长桥横跨在苍茫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俨然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用景物衬托动物,首先要集中笔墨描写好动物,写出动物的特点,动物的描写要成为文章的中心。其次景物要为描写动物服务,景物的描写在全文中不能喧宾夺主。在《斑羚飞渡》中,从彩虹架起的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彩虹”出现多次。彩虹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细节,它似乎是一个指挥棒,文章的情节随着它的变化而发展,最后到高潮。当那斑斓的彩虹第一次出现时,给镰刀头羊指出了生的启示,挽救种群的启示,也是给了青年斑羚通向生存的七彩桥。因此,文章第二次写彩虹时,则采用了虚拟的手法,去烘托用生命、用死亡架起的一座座七彩桥。每一座桥都有前辈的生死抉择,有着前辈对死亡的无畏,有着前辈的那种悲壮的牺牲,有着人类的自私与残忍。这种悲壮充分体现在文章最后那一道最靓丽的彩虹上。当所有的斑羚成功飞渡后,那只成功指挥、组织飞渡的镰刀头羊,自己却无伴可搭,在面对成功飞渡和掉进山间的同伴,在面对着人类的追杀时“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使得这次悲壮的飞渡具有了更悲壮的色彩。
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陶铸《松树的风格》写松树:“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作者从松树的生长特性上概括出松树生命力顽强的特点,进而阐述松树的用途,同样是从其自然性出发讲述它的有用、大用,围绕着松树的特性、用途,引出结论之后,笔锋一转,运用对比,以杨柳桃李衬托松树,突出松的特点。

第10讲:彩笔细腻描绘
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同样是红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盛开的花就不一样。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是这样写紫藤萝花的:“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显然,作者所写的紫藤萝花体现出外形、颜色、香味三方面特点。“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些都是绘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这些都是绘形。“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这些都是绘态。
叶圣陶先生在《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写道:“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一段是在写叶子的特点;绿、整齐均匀;从“一顺儿……没有……也……”说明作者观察得认真,而“新鲜”“拂”“舒服”等,则反映作者彩笔描绘的精湛。“新鲜”一词,突出出了叶子的嫩、绿。“拂”,表示风儿轻轻掠过,用“吹”便收不到这种效果。如果把“舒服”换作“漂亮”,则不能更好体现作者的感受。

第11讲:举例说明特征
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描写和说明某物,一般先指出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证实,说明它的作用,或说明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接着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绍物的其他特征。采用这种方法写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物的这一方面的特点,要注意科学性,要有依据,不能只是想当然,而且要尽量写具体,使读者觉得可信。
《中国石拱桥》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等语句突出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坚固优美。接着文章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小,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桥之美》用一段文字为读者开辟了一个“以完全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桥”的视角,随后举了四个例子,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像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第12讲:对照形成比较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动、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突出动、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动物或植物与另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动物或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动物或植物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动物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动物或植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张晓风写《行道树》,运用了两个对比,来表现其自我牺牲精神。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原始森林同伴的对比,让人能够准确地理解所谓的“堕落”;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的对比。注意到这两个对比: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他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他们寂寞、孤独、苦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读者就此可以体会“痛苦”二字,“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进而,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布封的《马》就全文来看,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这里盛赞马的高贵姿态,赞誉它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就是用马和驴、狮子、牛、骆驼、犀牛、鹿、象等另外七种动物作比较来使彰显与突出的。

第13讲:展开联想想象
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台湾散文家王鼎钧《那树》有许多生动活泼的状物,成为文中的“亮点”,如写大树的形态,“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比喻非常奇特,形象感、动感都很强;又如写入夜后的大树,“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可谓神来之笔,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独特感觉。
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长于描写,工于细绘,如开篇写森林一般景象,“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写得简练,但形象感很强,尤其是“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这一对称句中的两个比喻,更具有美感。然而,我们读本文更应该品味这种形象化的描述背后的巨大的感情力量。事实上在开篇描写大地森林一般景象之后,马上笔锋一转,“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情势突变,情感的力度陡然强化,表示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关切、询问、同情,对生命不公的怨恨,对自由、公平、创造、奉献的渴望和追求,这些感情、感受,在后面的各段中都串穿和渗透着。作者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表达了“景仰”之情(最后一段“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因为地下森林在作者心目中具有高大无比的形象,当然除“景仰”之外还有对森林的亲切之感,用“你”毕竟比用“它”来称呼更加热情,距离更近;另外作者这么描写地下森林,其实是在写“我”,即写作者自己的心灵感受、抱负志向,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个“你”字具有丰富的意味。由于作者满怀激情,言语中似有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使得文章具有一种“流动”感,即读起来感情激荡,思绪连贯,不容停留,一泻千里。

第14讲:掐准共鸣之处
好的文本所写之物,必然与作者本人,乃至读者众人常常共鸣。共鸣的方式不一,对物抒情,借物言情,托物寄意,写物忆趣,咏物明理,即物抒怀,写物喻人,物我交融,运用“象征”,演绎“内涵”……视状物目的与需要而择。
托物寄意。就是在对某种事物进行足够的吟咏、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或观点。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构思写作的方法。作者描绘事物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这种事物,而是为了引出一种见解、一种哲理。巴金的《日》和《月》这两篇短文中,《日》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月》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的这样写。将这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物我交融。“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能想到、谈到、看到、遇到能触动自己情怀的事物。在这种事物面前,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遭遇、自己的成长等等。于是有的人就会把这种联想化作文章。这种笔法的特点是:先写物,然后写自己也成了此“物”。“物”在文中经历了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的转换,作者的经历、情感也就同时渗透在了这种“转换”之中。童话《丑小鸭》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可以说是作者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生活体验,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这正应验了作者本人的话:“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 写物忆趣。此法讲究有三:第一,它点示了文章的大致思路,先写物,再忆趣;第二,它规定了文章的写作方向,一定要写“忆”;第三,它表示出文章的写作情调,也就是要表现出“趣”。所以,这样的文章有着“往昔”与“今日”相联的意味,有着深长的情愫,有着活泼灵动的笔调,散发着清新的生活气息。例如,沈复《童趣》的主旨是写儿时的“物外之趣”。开篇先说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旨。“张目对日”,说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说看得清极细小之物。好视力,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以下分述。其一,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儿时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看得入了迷。随后又联想到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真见到了这样的图景。其二,儿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用想像来实现己愿。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
要对能给予启示的物议论、抒情,一定得知道:只有进行仔细观察,详细描述,这样议论或抒情时才会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也好,抒情也好,均要把物的某些特点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要具有的精神、品质、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描写物的特点时,要为议论、抒情作好准备;议论、抒情时,要围绕所描写的特点进行,更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第15讲:采纳实验证明
记叙实验的过程,把实验的方法、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写下来,通过实验来证明动物确实具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及习性,我们管这种方法为采纳实验证明。这样的写物文,一般按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明白道理的顺序写。
法布尔《绿色蝈蝈》写蝈蝈的食物习性是文章的主体,这部分内容是观察金属网罩里的蝈蝈。作者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不仅到野外去观察,还捉了许多养在家里,这就是他的实验室。写蝈蝈的食物,作者把蝈蝈和螽斯比较着写,它们都不太喜欢吃莴苣叶。这使作者遇到了“麻烦”。“麻烦”一词表现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作者推测蝈蝈可能吃鲜肉。这样的介绍,与一般的说明文不同。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是法布尔《昆虫记》的特色。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一句话,通过观察。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那么蝈蝈为什么最喜欢吃蝉的肚子呢“是不是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作者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实验和观察。第7段写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文章没有丝毫机械呆板的介绍,自始至终饶有兴趣。比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这些语言都很传神。像“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处在一起的”等都运用了拟人手法。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桥之美》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术工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呢?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为了能让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个观念,文章从大家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入手,首先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接着以粗笔勾勒、大块涂抹的方式迅速将小桥、流水、人家提炼成构图所需要的块、线、面,并把它们搭配、组合起来,构成画面,强调了桥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又大而言之,指出桥在江南水乡和威尼斯同样在构成当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这段文字为读者开辟了一个视角:可以完全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桥,同时也为下文展开描述预设了心理准备。




(通联:448200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