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贴纸:贺自珍的风雨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3:12:56



王行娟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一家医院的病房里,雪白的病床上,雪白的被单下,半卧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虽年近古稀,却仍然容貌端庄,风度不凡。她就是贺自珍。王行娟对她的采访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也充满了传奇,又因为她特殊的身份,而带上了一丝神秘色彩。
王行娟是第一批被允许采访她的记者。当时已年近古稀的贺自珍并不愿意回忆过去,但是,记忆的闸门一经打开,所有的过去都如洪水般向她涌来,她的记忆甚至因为奔腾而来的往事而有些杂乱,王行娟认为,有些叙述难免带有个人主观的色彩,有些叙述则因为她的猜疑而与事实不尽相符。为此,这位记者几乎变身为学者:查资料,访问那些曾与贺自珍一起战斗过、生活过的老革命家,听到她们对贺自珍的了解、介绍与评价。[详细]

“双枪女将”传说的由来
贺自珍听到这些传说,笑着对人解释说:“这些说法都不是事实哟!我的枪法并不好,打单枪都很勉强,怎么会打双枪呢?当时,在永新城头,打死两个敌人,有很大的偶然性哩,那是形势逼出来的,哪里是什么神枪手呀!”
战斗结束后,贺自珍两枪撂倒两个敌人的事迹传开了,而且 越传越神,有人说她是“神枪手”、“百发百中”,还有人说她是“双枪女将”。直到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永新还流传着不少有关她的种种传说。
“要再'疯'下去,趁早嫁出去算了”
她白天在修水女学上学,晚上到政治夜校听课,还要抽时间做同学的工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她的妹妹贺怡,总像影子一样跟着她。姐姐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姐姐做什么工作,她总是最得力的助手;贺自珍每天老晚才回家,她也从来没有早过。
两个女儿整天不着家,越来越引起两位老人的忧虑:她们是不是投奔革命去了?当革命党可是要杀头的呀!这天晚上,两位老人都没有睡,秉烛等待两个女儿归来,他们决定同女儿摊牌了。当姊妹俩有说有笑地推开家门的时候,迎面见到双亲端坐在堂屋,板着面孔。父亲劈头就问:“你们又疯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家?”平时最柔顺的妈妈这时也拉下了脸:“女孩子家,成天在外面疯疯癫癫,也不怕别人说闲话!”
珍贵历史照片:贺自珍的风雨人生
辽宁人民出版社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千里伴君行
·美丽的永新,美丽的女儿 
·黑暗造就了她叛逆的性格
·井冈豪侠和革命星火
·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
·井冈山第一个女战士
·“井冈山大王”的绿林经历
·“你是个好姑娘,我很喜欢你”
·留贺当秘书,毛泽东儿女情长
·使毛泽东“拨开云雾”的报纸
·毛泽东思想的“最先接受者”
·毛泽东一生中一段最黑暗的路
·“我一定要走”
·毛泽东多次挽留

关于她的名字
上学以后,贺自珍给自己取了个学名:自珍,取善自珍重的意思。她同毛泽东结婚以后,曾经请他为自己另取个名字。毛泽东说:“不必了,自珍这个名字就很好。”后来,在中央苏区,贺自珍同古柏的爱人曾碧漪一起为前委保管文件,曾碧漪把自珍写成子珍,于是子珍这个名字被沿用下来。但贺自珍自己在签名时始终用的是“自珍”。毛泽东给她的书信,也称她自珍。
采访贺自珍
1979年6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条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增补三名政协委员的消息,这三个人是:缪云台、王光美、贺自珍。在刊登这条消息的同时,还发表了一组有关他们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面颊丰腴、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一张轮椅上,慈祥地同身边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她的外孙女孔东梅,一起看画报。这位老人就是贺自珍……
简短的消息,不大的照片,却像一声惊雷,震撼着国内外人们的心,引起了万众的瞩目,许多人奔走相告:贺自珍出来了!
几十封热情洋溢的祝贺信件,从遥远的新疆、青海,从南海之滨的福建、广东,从她战斗过的井冈山、宁冈,从她的家乡江西永新,飞到了贺自珍的身边。有人觉得,鸿雁传书的速度太慢,无法迅速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特地拍来了电报。写信的人中,有她过去的亲朋故旧,有曾在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有素昧平生的年青一代,还有远在海外的侨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