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帽作用:中青报:下调检疫费降肉价,一个冷笑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49:36

肉价高企惹“洋猪肉”抢滩中国 猪肉进口创新高

2011年11月03日09:52    来源:《南方日报》   

前期国内猪价的高涨引发中国猪肉进口量激增,不少国家纷纷奔赴中国寻觅“猪生意”商机。近期,墨西哥、芬兰等国派团访华,希望把本国的猪肉出口到中国。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

  分析人士认为,猪肉进口量的激增是近期国内猪价暴跌的原因之一。随着养殖成本的上升和风险加剧,部分散户开始选择退出,而规模化养殖未能及时补上,从中长期来看,国内猪肉供给将保持偏紧状态。

  专家指出,大量进口“洋猪肉”或将是常态。但国民要吃到低价猪肉已不太可能,因为养殖成本已经高企。

  中美生猪养殖成本差距超过1.5元/斤

  猪肉进口量的激增最大的推手便是国内高企的价格。从今年5月份开始,国内猪价一路高歌猛进,到7月份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价格飙升主要是存在供求缺口,而且这个缺口非常大,这也让贸易商们看到了商机,他们从美国等国大量进口,9月份到岸量非常大。”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冯永辉介绍说,中国生猪养殖成本在6—6.5元/斤之间,而美国养殖成本则为4—5元/斤之间,成本之差超过1.5元/斤,这就使得美国猪肉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美国的大豆、玉米都是自产,饲料成本要(比中国)低很多。”

  美国农业部10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国内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增长,2011年中国猪肉进口量将达到55万吨,比2010年增加10多万吨。截至8月份,中国累计从美国进口猪肉2.66亿磅,成为美国猪肉的第五大进口国。其中7月和8月单月进口量激增至0.44亿磅和0.65亿磅,环比分别上涨63.6%和49.8%。

  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农产品报告,1至9月份,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分别为美国、丹麦和加拿大,来自美国的进口数量和金额的增幅均超过700%。

  国内肉价高企靠进口补充

  “我们的研究表明,猪肉进口量跟国内肉价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即国内价格越高,进口量就越大。”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王晓悦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仅以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今年全年猪肉进口量将大幅超过2008年,若从这两轮的最高价格相比来看,前者仅略高于后者。“这主要是近年来国内生猪行业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养殖成本的上升和疫病频发,农村散户开始退出,养殖业规模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但缺口还没能及时补上。”王晓悦分析说。

  在本轮猪价飙升之时,南方日报记者便调查发现,面对猪价创出历史新高,与2007—2008年的疯狂养猪热相比,养殖户们更趋于理性,补栏积极性大不如上一轮。

  冯永辉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也多次指出,当时尽管出栏肉猪、仔猪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并创历史新高,但母猪补栏积极性却与之不成正比。王晓悦表示,相比玉米价格等饲料成本的上涨,猪价上涨幅度其实并不算大。成本的不断上升侵蚀了相当一部分养殖利润,加之猪病频发,养殖风险加剧。特别在经历了2009-2010年的长期低迷后,部分养殖户心灰意冷选择退出。“现在其他机会也多,很多农民宁愿选择外出打工或做点别的,而不愿意来养猪了。”

  在王晓悦分析看来,散户的退出无疑会减少一部分供给,而规模化的提高无疑需要一段过程。尽管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农业巨头开始纷纷布局生猪业,但这些大项目从上马到最终投产需要一定周期。

  “根据我们的分析预测,到2015年前中国猪肉供给总体上将呈偏紧状态,缺口需要从国外进口,以后每年进口100万—200万吨将是常态。”王晓悦称。对于全球猪肉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这个量并不大,目前中国猪肉消费量达到5000万吨。

  王晓悦进一步表示,尽管当前全球猪肉贸易量只有600万吨左右,但美国等国仍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状况,贸易总量增加到800万吨难度并不大。

  “洋猪肉”暂难控制国内市场

  “进口量的大幅增加是导致近期猪价暴跌的原因之一。”冯永辉指出,全国猪价已从9月初的19.4元/公斤跌至目前的16.8元/公斤,每公斤下跌2.6元,跌幅超过13%,终端市场肉价也开始走低。“进口猪肉直接投放市场,对终端市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消费市场的价格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生产环节,“这对养殖户显然是不利的,虽然仍处在盈利周期,但猪价的下跌引起了恐慌性抛售,导致价格急剧往下走。”冯永辉称。

  王晓悦认为,从未来看,随着“洋猪肉”进口趋于常态化,国民要吃到低价猪肉已不太可能,因为国内养殖成本已经高企。另一方面,国内猪价肉价波动幅度将减小,有了外部市场的调控,生猪波动周期将延长,也将更为平缓。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进口猪肉等低价农产品无疑有利于平抑国内市场价格,缓解通胀压力。

  猪肉进口常态化是否会加剧对外依赖程度?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国内5000万吨的猪肉年消费量,百万吨级的进口并不足以控制国内市场,但中国首先还是要立足于国内供给,鼓励大企业进入养殖业,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因为中国猪肉需求量实在太大,一旦出现大的缺口,国外进口也无济于事。”(记者 黄应来)

中青报:下调检疫费降肉价,一个冷笑话

殷国安

2011年09月21日08: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几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降低牛羊等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多项种类降幅都达30%以上。此举旨在降低农副产品流通环节成本,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下调肉类价格。(《京华时报》9月20日)

  为什么要下调动物检疫费?我也用一句官话表达:这是因为检疫费具有下调的空间。具体说应该有两点:一是,过去检疫费从率征收是不合理的,所以现在改为按定额征收;第二,过去的检疫费标准偏高,所以才下调收费标准。当然,这是我的分析,两部门的通知并没有告诉我们,检疫费原来收费是多少,材料和人工成本是多少,利润多少;当然我们也不知道下调30%以后,是不是还有利润,或者是亏损——总之是一笔糊涂账。

  最感到有趣的是,两部门的文件在谈到下调检疫费时,居然说是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下调肉类价格”,这倒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了。检疫费下调与降低肉价,我看几乎不存在联系——因为效果太小了,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专家说了,“检验检疫费只占六七元,降幅30%也就是一二元,对于整体费用来说微乎其微。”记得在前不久曝光的“健美猪”案件中,那些拿钱买检疫证的,明码标价也就是10元一张。那么,降低30%,每头猪也不过少了3元检疫费。一头200斤重的猪宰杀后可以有150斤肉,把下调的3元分摊,每斤肉可以降价2分钱。我们虽然很穷,但对于2分钱,还是很瞧不起的。何况,现在市场上计价的起点就是精确到“角”。可见,靠下调检疫费降肉价,简直是一个大笑话。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一负责人说,根据全国人大提供的数据,一头猪从仔猪到屠宰完成供需缴15种费用,除检验检疫费、经营税等合理税费外,还有类似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管理费等和养猪关系不大的税费,这些费用加起来大约1头猪要六七十元。那么多税费不下调,却只在检疫费上降低一两元,还指望靠这降肉价?

  前几天有两条新闻,一条是河南省审计厅公布对全省10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010年度税费征管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去年审计部门抽查15家房地产企业,共查出偷逃税887万元。在对27家房地产企业的审计调查中发现,少缴纳土地增值税2527万元。一条是地税部门答复月饼税符合法律规定。于是人们说税务部门收税是“抓小放大”:房地产商的税可以放掉上千万,工薪阶层的税连月饼也不放过。现在,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抓小放大”,这就是政府在减轻老百姓负担时也是“抓小放大”:减的是几元钱的检疫费,而那些压得许多家庭喘不过气来的税费却纹丝不动,例如,房地产的税费占整个房价的50%,最高的择校费涨到25万元,却没有人去管。

  不反对“抓小”,下调检疫费也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反对“放大”:那些起决定性的大额的税费项目更应该下调,违规乱收费更应该得到治理。 (责任编辑:齐贺)

中青报:请否认存在地沟油的孙院士认个错

严辉文

2011年09月21日08: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财经评论员叶檀在腾讯微博发表言论称,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曾否认市场上存在大量地沟油的传闻。其理由是:地沟油要处理到没有异味的程度,需要投入很大成本,因而“回到餐桌上是不可能的”,孙院士还据此推断“一些引起热议的食品安全话题都有杜撰成分”。这条微博发出后,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专家”的质疑。(《城市晚报》9月20日)

  不久前,警方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证实了地沟油回流餐桌,远不只是一个传说,而是早已形成一大真实的坑爹产业。这一次警方终于给力,捅开了流传已久的地沟油黑幕,让我们看到了“地下循环经济”之险恶,监管部门之失职;看到了地沟油管理制度的漏洞,食用油“国标”的笑话。而从工程院院士孙宝国的地沟油言论看,这一次的破案,也再一次显现出权威可信度的尴尬。

  在公共事务上,无疑总是需要专家发言的,许多专家发言,的确呈现答疑解惑之功效。不过正所谓尽信专家,不如无专家,我们又大可不必迷信专家。因为许多事实已证明,如今在公共领域的发言,有时并不因为专家拥有院士或者什么家、什么长之类的头衔,就可以增进其发言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还是那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专家发言走偏,不外如下两种情形。一是专家与利益集团牵扯不清,被利益绑架而故意误导舆论。这样的情形我们其实并不少见,比如在股市、房价、企业责任、环境污染、药品食品安全等领域,我们就没少听见某些专家别有用心的发言。二是专家因为缺少调查或者研究视域所限,而抛出大失水准的结论。我宁肯相信孙宝国院士属于后者。孙院士是我国著名香料专家,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和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如此资深食品香料专家,何以其在地沟油方面的科学认知还不如地沟油作坊主呢?怎么就没有想到那些黑心作坊居然能够用土法上马,且使地沟油符合食用油之“国标”呢?也许他站在香料专家的角度,用纯而又纯的食用香料知识对黑心产业进行无恶意的理论推衍,且据此进而得出媒体对于食品安全话题的报道都有杜撰成分的判断,作为一己之见,完全可能吧。

  与专家发言走偏同样剑走偏锋的是,对于专家发言失误的一味讥讽和叫骂。现在回望孙院士当初的“科学结论”,网络上骂声大于理性的纠偏声音。与其将此当成又一次网络骂战的肇端,不如当成一次公共发言的反省良机。如今之计,我建议孙院士真诚地道歉一回。

  于孙院士个人而言,道歉符合科学精神。知错而能改,有利于孙院士拓宽研究视野,在食品香料领域取得更大成功。从公共舆论的层面,道歉更符合公共精神。孙院士作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常务理事,也有义务在食品安全领域以正视听。从善后机制上看,道歉也符合公平精神。至少能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不必神化,专家也可能有失误;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专家发言大失水准之后,尤其应该有“出来混说,总是要还的”机制以毖后! (责任编辑:齐贺

广州日报:“三代无大学生”争议背后的真问题

徐锋

2011年10月31日10:01    来源:《广州日报》

 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公布该校“圆梦计划”自主招生政策,特别规定:被推荐的考生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该规定引得不少人大呼“雷人”。

  “三代无大学生”的规定乍一听,着实颇“雷”。一则,此说法极易让人联想起当年“工农兵上大学”所要求的“三代贫农”,也难怪有网友嘲笑人大此举让人恍然重回讲究“根正苗红”出身的年代;二则,如此限定,似乎有将不少成绩优秀、但不符合条件的农家子弟排除在外的嫌疑,与唯才是举的选才宗旨相悖。

  但作为校方,恐怕也有充足理由——须知,该项政策属于“圆梦计划”的自主招生范畴。既然属“自主”招生,学校有自己的考量,似乎也无不妥;再说,该政策针对的本就是“低学历世袭”的特定人群,旨在改变农村贫困世袭之现状,有所限定,也是必然……这么一说,好像学校也并不理亏。

  什么才是这一事件背后的真问题?其实,舆论的揶揄背后,潜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忧虑——一所大学如果出台一项有待斟酌的“自主招生”政策,在招进一批“符合”某种条件限定的学生的同时,却挤占了其他“更应该”获得入学机会者的名额,从而未能实现有限教学资源的效率最大化,怎么办?这种忧虑并非空穴来风,比如,为什么要求“三代”无大学生而不是“二代”、“四代”,为什么只规定三代“无大学生”而不是“无官员”或“无老板”……在制定这一可能涉及众多农村学子命运的规定时,是否存在某种草率或臆断,是否经过严密严谨的调研和论证?

  于是便触及一个悖论:作为自主招生,我们理应尊重高校的自主选择,对他们的办学能力、选才机制持有某种基本的信任;但作为纳税人,公众又有足够的权利对这些公立高校进行监督,确保其每一项措施尽可能最大程度符合公共利益。这才是每次关于自主招生甚至很多看起来像“高校家务事”的风波中,舆论对有关高校“管得太宽”的本质原因。

  诚然,我们应该给大学更多的自主办学空间,但很显然,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大学来自权力的干扰太多,来自公众的有效监督则太少。理论上说,由于效率和现实性问题,对于大学这样的公共利益机构,纳税人由于不可能直接管理,必须进行一定的授权和让渡。但是,在眼下“公器”屡屡被“私用”的语境下,公众这种警觉也是可以理解的。当公权寻租越来越常见和理直气壮,当“红头文件”在一些地方变得太不严肃,当“萝卜招聘”层出不穷……便不能怪公众喜欢习惯性质疑、习惯性误读,实在是因为一些公共利益部门屡屡辜负公众的信任和委托,导致公众频频被“误伤”。

  在这种不信任氛围中,高校也并非全然受害者。从不分顽劣争夺明星学生、明星客座教授,到一掷万金办奢华校庆,从不绝于耳的高校腐败案,到令人大跌眼镜的教授抄袭和“潜规则”事件……莫不暴露出一些大学肤浅、媚俗、媚权、急功近利的时代病;莫不佐证了公众的疑虑:现在一些大学,确实呈现出“行为能力缺失”的病征。既然如此,纳税人行使更多“监护人”的职责,便是一种必需的纠错机制。

  “三代无大学生”的规定到底雷不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其背后暴露的高校与公众的思维差异,更值得咂摸。

(责任编辑: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