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金赛药业好进吗:能否给我介绍几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谢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5:30:25
参考资料里是百度文库。有几个心理学实验,你去看就可以了。研究人性---介绍几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一)1、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们之间的行为怎样互相影响。研究的主题非常广泛,从两性关系到一个团体的行为,及人的偏见、歧视和人的侵略行为等。人总是要在一个社会中生存,和别人有着各种关系,因此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能给我们展示一些以前没有想到或看到的东西。1963年,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密尔格莱姆做了一个关于服从的心理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如此令人震惊,使它在以后的心理学史上被无数次地提起。每个研究心理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个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调查人们会如何服从一个损害他人的命令。他之所以有这个主意是因为看到在二次大战中那些人为服从所犯下的耸人听闻的暴行,以及贯穿在历史中无数由于服从而做出的不人道的事例。密尔格莱姆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服从命令变得如此紧要以致使人失去了按照基本道德伦理行动的能力,甚至同情心。要做这样一个实验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你不能在实验中真的去伤害别人。密尔格莱姆设计了一个相貌可怕的电机,上面有 30个标明伏特的开关,从30伏一直到450伏并且注明了'轻度电击','中度电击'及'危险:重度电击'。但实际上这只是具模型,并不能发出真正的电击。被试是40个年龄20岁到 50岁的男性。其中15个是蓝领或白领工人, 16人从事商业,还有 9个专业人士。他们是从报纸广告或邮中得知耶鲁大学要做一个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心理实验而自愿来应徵的。他们将得到报酬,但事先也说明了不管他们来到实验室后如何表现,他们的报酬不变。这是因为怕被试在实验中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还有两个工作人员装扮成一个被试,一个'实验主持人'。这个主持人穿一身灰色的实验室制服,显得很权威的样子。每个被试都是单独进入实验室的,并安排坐在那个假扮的被试旁边。'实验主持人'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研究惩罚对学习作用的实验。他们一个做'老师',一个做'学生',由抽签决定谁当哪个角色。真的被试总是被抽中当'老师',假的被试总是当'学生' (安排好的)。然后'学生'被带到隔壁一间房中,当着'老师'的面,在手臂上套上通向另一间房中的电机的电极。'学生'的手臂仍可活动,可以按在他面前标着 ABCD的按钮,这是为回答'老师'的提问准备的。'老师'拿到一张印有各种单词的纸,他会把这些词组读一遍,隔壁房间中的'学生'听到后就要记住,然后作答。这是些很难记的词。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实验主持人'就指示'老师'给他一次电击。每次电击都须比上一次的厉害 ( 加大伏特数)。这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使被试觉得完全象真的一样。'学生'的回答有时对,有时错。随着'电击','学生'渐渐发出难受的声音,到电击达到三百伏时,'学生'开始敲墙并要求把他放出来。三百伏后他就再也没有声音了,也不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主持人要求'老师'继续下去,把不回答当作错误并实行电击。大多数被试在实验中会向主持人请求指示是否要继续。当他们请求时,主持人会说:"请继续","实验需要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你一定要这样做, 没其他选择!"最后实验的结果是以每个被试最后愿意发出的电击伏特数来计算的。电机上一共有三十个开关,开到最后一个的被试是最服从的,而中途停下的是不服从的。设想一下实验的结果吧。如果是你,你会听从主持人的命令而把电机开关一直推到450伏吗?在实验中有多少人会这样做呢?在公布实验结果之前,密尔格莱姆召集了一班耶鲁心理学高班学生还有他的同事,让他们作一个预测。他们的平均预测是只有百分之 1 。2的被试才会这么做。实验结果如下:首先所有人都按到了300伏以上(这是那学生开始撞墙并哀求出来 )。在300 伏停下的有五人,315四人, 330二人,345一人,360一人, 375 一人,450二十六人。其中十四人没有听从命令,继续到最高点。但是二十六人,也即百分之六十五的人服从了这个命令。尽管他们之中有些人也表示了对'学生'的关切,甚至对主持人不满,但他们最终还是服从了命令。当然,最后在实验完成后,真正的主持者向全体被试报告了实验的真相。对这个实验的讨论和批评密尔格莱姆在这个实验的结论中说,第一个没想到的是被试对命令服从的程度。他们都是些普通的人,在做一个关于学习的实验。并不是些残酷的虐待狂。而且他们从小就知道强迫并且伤害别人是不道德的。为什么他们还要这样做?虽说'主持人'以一个权威的身份出现,但你仔细想想,他究竟有多少权威呢?如果他们不服从的话,他们也不会失去任何东西。第二个使人惊奇的是在实验中有些被试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焦虑,按说他们如果拒绝继续的话,就不会焦虑了。但他们并没有。有个旁观者是这样描述的:"我看见一个成熟的、神态自若的生意人带着微笑和自信走进了实验室,但过了20分钟,他却变成了一个震颤着的口齿不清的可怜人,好象马上就要精神崩溃。他有一会用拳头顶着前额喃喃地说,天啊,让我停下来吧。可是他却听从'主持人'的命令直到最后。"密尔格莱姆提出被试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种解释。一是这个实验是耶鲁组织的,因此一定是有道理的,谁会怀疑这么有名的学术机构呢?二是这个实验看来很重要,我是自愿参加的,我要尽力。三是那'学生'也是自愿来的,他也有义务完成这个实验。四是我是碰巧当了'老师',要是我是'学生',就要换个样了。五是我是拿报酬的,我得好好干。六是我对被试应有的待遇及权力不甚了解,相信主持人不会干错事吧。七是他们告诉我这电击虽然痛但不危险。使人有些安慰的是,在实验中当被试可以自由选择电击量时,没有人选用超过 45伏的。有人对这个实验提出了批评,认为在实验中被试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不可忍受的,也许可能延续到实验后。而当他发现自己上当后,也可能由此产生对现实中的权威不信任的态度。这个实验使大家在对待被试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实验中的道德规范问题有了新的注意。 关于道德的研究---心理学实验介绍 ( 二) 个性心理学的实验 个性心理学的研究期望能揭示使每人不同于他人的那些特徵,并找出产生这些特徵的来源。'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人们问的是那个人比较持久的一些品质,由这些品质可推断出他会有的一些行为。一个人的道德原则常常在他对事情的决定中起作用。而人们的道德原则又常常是那么不同。何为道德?心理学家说那就是人们用来辨别事情对错的看法和信仰。一个人的道德观念是由那个人生长在其中的社会文化所阐明的行为准则所决定,并把它'内化'了。道德观并不是一出生就有的。随着人的成长,由儿童,青少年而至成年,人的道德观也逐渐形成。那么这种道德观是怎样形成的呢?社会文化怎么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形成呢?在道德形成的心理研究中最有名的是皮亚杰和考尔伯格了。考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工作。他在芝加哥大学所做的研究工作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一个儿童是怎样从无道德意识而变为有道德观的。他想证明的是,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是在儿童时代分阶段发展起来的,这与皮亚杰所说的人的智力是分阶段发展的一样。换句话说,一个儿童只有达到了一 定的智力水平才有可能发展那一阶段的道德观。考尔伯格是这样设计他的实验的。他有这样一些问题:1) 乔的爸爸对他说他可以用他自己挣的五十元钱去夏令营,但后来他爸爸又改了主意,并要他把钱上交。乔告诉他爸爸他只挣了十元并准备用那剩下的四十元去夏令营。在走之前, 他把整件事告诉了他弟弟。这弟弟该不该把哥哥撒谎的事告诉他爸爸呢?2) 在欧洲的一个地方,有个妇女得了一种癌症并快要死了。医生说只有一种药可能会救她。那个镇上有个药剂师发明了这种药。虽然这种药很难造,那药剂师的要价比他实际化费的要高了许多。他买原料化了 200元,他要价 2000元才卖一小瓶制成的药。那丈夫到所有他认识的人那里去借钱,才刚借到了1000元。他告诉那药剂师他妻子要死了,请他卖便宜一点或以后再还。那药剂师说,我造出了这种药,就是指望它卖大价钱的。那丈夫走投无路,晚上撬门进去把那药偷了出来。问题:这丈夫该不该这样做呢?考尔伯格找了72个分别为十岁、十三岁、十六岁的男性少年儿童,每个年龄组有一半来自中上层家庭,另一半来自中下层家庭。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是看孩子们怎么回答。他们是这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丹尼,十岁,回答问题1) ---我想乔告发他哥哥是对的,不然他爸爸要生气打他。但是不说也可能是对的,因为说了他哥哥要揍他。唐,十三岁,回答问题2) ---那确实是药剂师的不对。他那样做是不公平的,想要高价,看着别人死。那丈夫想要救他的妻子才那样做的,任何人都会这么做。我想法官不会把他关进监狱,法官会全面考虑,而看到那药剂师是要价太高了。安迪,十三岁,回答问题1) ---如果我不说哥哥的事,我爸爸以后发现了,他就不会信任我了。但我说了,我哥哥就不信任我了。但我情愿哥哥不信任我。乔治,十六岁,回答问题2) ---我不认为那丈夫应该那样做,如果那药剂师有权定药价的话。我不能说那丈夫所做的是对的,尽管我想人人会为他妻子那样做。看来他情愿为救他妻子进监狱了。在我看来他这么做是有正当的理由,但在法律看来他是错的。我只能说这么多了。考尔伯格根据被试的回答总结出道德观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一,前道德水平阶段一:对错是根据行为产生的后果来决定的(受不受大人惩罚) 。在这阶段儿童还没有认识到其他人的利益,做'好'事主要是怕不这样会受惩罚。阶段二:对错根据是否满足本身快乐需要。孩子做好事只是为取得同样的回报,为了本身的需要。二,道德观与传统要求一致水平阶段三:遵照'好男孩好女孩'标准,使大人满意就是好的。这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别人的利益需要,及自己在同别人关系中的作用。儿童想要满足大人的期望,并保持那种信任的关系。阶段四:遵照外界权威的标准,如法律,命令等。 把完成规定的义务作为'好'的标准。这时人开始按社会的观点来判断,认为好的行为就是遵守法律的行为。在这点上,考尔伯格认为遵守社会次序没错,但相信法律说的都对,就有疑问了。三,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阶段五:开始把那些公众同意的法律和条约作为对与错的标准(尊重社会价值和公民权力) ,人的道德判断开始超越已有的社会规定,认识到有些法律比另一些好,有时合道德的并不合法,或合法的并不合道德。在这阶段,被试认为应为社会和谐而遵守该法律,不过会按规定程序寻求改变那些法律。他或她会感到道德和法律统一中的冲突。阶段六:形成以普世公理为准则的自己的世界观,认为有适用于全体人的道德原则,他或她的道德判断也应基于此。当一个特定的法律与其相左,他或她会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行动。考尔伯格认为很少人能达到第六阶段。只有那些领袖才能做到,如甘地、马丁路德金。实验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孩子的回答越向高级的阶段接近,尽管每个年龄中孩子成熟的程度不一。对实验的讨论和批评考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观的形成是儿童和他周围的文化、社会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儿童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道德教育,而是会进行一番自己的'构造'。在道德观的形成中只有通过较低级的阶段才能达到高级阶段,不能跳跃。有人提出考尔伯格的道德阶段恐怕只适用于西方社会。对此,有人特意调查了在 27 不种不同文化中生活的儿童,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又有人提出,考尔伯格的理论可能不适用于男女两性。她提出女性在作道德决定时较多考虑人际关系,对别人的责任,避免伤害别人,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性。她认为女性可能在考尔伯格的道德阶段表上在较低阶段上得分较多,而男性由于在道德判断上较注重正义一面而会在高级阶段得分较多,其实这两种态度并没有高低之分。但有学者发现男女在道德观上并没有很大区别。考尔伯格实验的意义,正象他指出的,在于道德教育应根据儿童道德发展的程度来进行。他有一次听到教师对13岁的孩子们这样说:你们别作弊,因为你抄的那个人可能是错的,所以对你没好处。而大多数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能对不要作弊作出较高级的思考。儿童会拒绝低于他们道德发展水平的教育但也不能吸收太高于他们程度的道德理念。 学来的无助心态---心理学实验介绍 ( 三) 这是另一个有关人格心理学的实验。 每个人都希望他的所为能给他带来他所预想的结果。你的愿望指导你的行为向期望的那方面进行,而尽量避免导致失败的行动。换句话说,你的行动是基于你行动的后果的。举个例子。你对你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并且寻求改变。你会联系同行,留心报纸上的召人广告,还可能晚上到夜校去学新技术。你做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相信通过你的努力,最终会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你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你是有能力控制你的事情的,至少在某一段时间内。这是因为你曾经运用过你的能力去控制事情,并且成功了。所以你相信你有能力达到你的目标。如果你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失去了信心,剩下的就是无助的心态和沮丧了。因此对于自己有没有控制能力的观念对一个人的心理、生理健康至关重要。想一想为什么老年人常有忧郁症呢?当你想到你的行动再也不会对事物起作用,你就不会再去试图努力,并常会陷于忧郁中。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赛列格曼认为,因为人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的观念是由过去的经验产生的,因此如果一个人试图控制他生活的努力一再受到挫折,这个人可能会完全停止努力。而如果这种挫折经常发生,这个人可能会得出所有事情都无法控制的结论,甚至当他有可能控制的时候也会这么想。这个人会把自己看作'命运的人质'而沮丧。赛列格曼把这种沮丧的起因叫作'学来的无助心态' (由以前的失败经验学来),并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做了一系列有关这方面的实验(1975) 。这些实验最初是用狗来做的,就象巴甫洛夫用狗做的有关条件反射的经典实验。实验是这样进行的。24 只身高15 至19英寸、体重25 至 29磅的混种狗,分成八只一组,共三组。第一组定为'逃亡'组,第二组是'无法逃亡'组,第三组是自由组。实验的目的是考验它们遇到危险时逃亡的能力。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狗在逃亡之前要进行'学习'。所谓'逃亡',其实也很简单。把狗放在一个分隔成两边的大箱子里,箱子两部分的底部都可通电流。当狗受到电击时,它可以跳过隔板到箱子的另一边去避免电击。我们知道狗和其他动物对这种反应是很灵敏的。而且,当狗感觉到一个表明电击要来的信号,如闪光或蜂鸣信号声时,它会在电击之前就跳过箱子那边去。可是赛列格曼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经过一番特殊'学习'后,这两组狗的'逃亡'能力有明显不同 ('自由'组不参加'学习')。它们是这样'学习'的。赛列格曼给狗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颈套,在颈套的两边都有可以切断电击电流的控制板。当狗受到电击时,它只要移动头碰下控制板就能停止电击。'逃亡'组的八只狗都带有这种控制板的颈套。但是'无法逃亡'组的狗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它们的颈套上没有控制板,因此无论怎么挣扎,它们也不能逃脱电击。不过它们每个和'逃亡'组的狗拴在一起,'逃亡'组的狗可以切断袭击它们的电流。这保证了这两只带有不同装置的狗在实验时接受的电流是同样频率同样强度的。经过几十次电击,'逃亡'组的狗很快学会了'自救'。 24 小时之后,三组狗都被带到了大箱子旁。箱子两头都装有指示灯。当一头指示灯灭了时,10秒钟之后那一头就有电流通过,如果这只狗能在10 秒之内跳到另一头去,它就不会受电击了。每只狗都给于十次机会。实验结果是这样计算的。 1) 计算每只狗从指示灯灭掉到跳过另一头去之间的平均时间。2) 计算每组狗里拒绝'逃亡'的百分比。结果如下:'逃亡'组和'自由'组比'无法逃亡'组用的时间明显短了许多(20 秒比50) ,虽然'逃亡'组和'自由'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逃亡'组拒绝逃亡的百分比是零,'自由'组是百分之二十以下,而'无法逃亡'组则高达百分之七、八十。这结果说明了什么?赛列格曼认为,'无法逃亡'组的狗从它们以前的电击'学习'经验中得知它们的行动对结束电击是完全无效的,因此当它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有能力'逃亡' ---有控制能力时,也放弃了这种努力。它们学会了不去帮助自己的心态。它们既失去了逃脱的期望,也就没有逃脱的行动了。过了七天,他们又对'无法逃亡'组中拒绝'逃亡'的六只狗进行了实验,有五只狗还是拒绝'逃亡'。以后又有其他心理学家用这个理论作了人类的实验。当然不是用电击。在一组婴儿的摇篮床上面吊有一个会旋转的玩具,他们的枕头上有一种装置,婴儿移动脑袋就能控制玩具转动的方向。而另一组婴儿则没有控制玩具的装置,这玩具就没规则地乱转。过了两星期 (每天10分钟),这些有装置的婴儿就能很有技术地让玩具转动。而使人诧异的是,当那组没有控制转动装置的婴儿过了一段时间也给他们学习控制玩具时,他们居然好长时间也学不会。看来他们以前的经验阻碍了他们在新的环境中的学习。对实验的讨论和批评赛列格曼认为人发生忧郁症的过程正象在实验中的狗所显示的那种无助现象一样。他们同样会变得被动、放弃一切,'坐以待毙'。进而产生失重,甚至回避人际交流。有这样一些事常常使他们觉得失去控制事物的能力,如亲人的死,失去工作,虐待的家长,或严重的疾病。赛列格曼按照他的理论写出了一些公认有效的忧郁症的起源和治疗方法,使人们对忧郁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们还把他的理论运用到其他方面,如萧条期的失业对人心理的影响,如人对控制能力的看法会减轻或加重人的心理压力等。有人对住老人院的老年人做了调查,当老年人由于某种原因失去对他日常生活的控制后,得病和死亡机会都比那些自信有能力控制的高。另有人指出,在医院中,医生总是希望病人能'听话'而放弃自己的努力,而这可能使病人产生'学来的无助心态',而对以后的康复不利。可能对这个实验最大的批评是关于如何对待实验动物了。尽管这种电击对动物只会带来疼痛而不会丧命,更尽管人们制定了许多保护实验动物的规则,也尽管这些心理、医学实验确是减轻了人类的痛苦而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人们不禁要问自己,这是否就使运用这样的实验方法有了充分的理由?  你的记忆可靠吗?--- 心理学实验介绍 ( 四) 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实验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思维过程,研究作用于思维过程的智力、思考和推理能力、以及我们怎样储存和回忆经验中有代表性的信息。这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使得人类区别于其他任何动物。但是研究这种过程比研究可观察到的行为困难得多。人的思维离不开记忆。当事物不再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它并不随之消失,而是能在人的记忆中保持一个相当的时期。在一定条件下,还能重现出来。例如我们以前看过一幅画,现在这幅画不在眼前,但我们能把它的内容大致想起来。记忆使人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没有记忆,一切心理的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就算人的记忆发生了局部或一时的障碍,如脑外伤或精神疾患引起的对某一段时间或某一类经验的遗忘,也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极大的困难。但是我们的记忆在多大程度上能反映过去的经验呢?换句话说,回忆能够精确到什么程度呢?这不单纯是个学术研究问题。我们知道,在刑事案件中,证人即目击者的报告对案件有极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一般信赖人类记忆的可靠性,认为人的回忆是发生的事件的再现。但是研究记忆的认知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疑问。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劳夫塔斯通过她的一系列实验 ( 1975 ) 提出,人的记忆并不是单纯的过去经验的再现,而是经过了对过去经验的再造。她的实验对记忆理论的研究和刑事法律都产生了影响。实验 (1) 150 个学生看了一段关于撞车事故的电影。撞车是由于肇祸司机冲过了停车标志牌而与驶来的车辆相撞引起的。事故只持续了 4 秒钟,整段影片也不到一分钟。看完影片后,每个学生都要回答十个问题。 150 个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的第一个问题是:肇事车冲过停车标志牌时时速有多快?第二组的第一个问题是:肇事车右转弯时时速有多快? 其余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两组人都要回答:你有没有看到那里有个停车标志牌?结果第一组的40个人 (53%) 回答他们看到了标志牌。而第二组仅有 26 人 ( 35%) 说他们看到了标志牌。实验 (2) 40 个被试看了另一段自编的影片。影片中显示了8 个学生示威者进入一间教室。看完后回答的问题除了一个外,两组学生都相同。那个不同的问题是:12 个示威者中领头的那个是否是男的?另一个是:4 个示威者中领头的那个是否是男的?一星期后,这些被试又被叫回来回答另一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那个问题是:你看见有几个示威者?结果第一组人回答的平均人数是 8.8 个。 第二组人回答的平均人数是 6.4 个。从这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提问的措词改变了目击者对事件的记忆。实验 (3) 那么误导的提问会不会使目击者再造他们的记忆,甚而加进本来根本没有的东西呢?请看这个实验结果。150 个学生看了一段车祸的录象后回答10 个问题。一半学生的问题中有: 那辆白色的跑车在乡间公路上开的时速是多快?另一半学生要回答:那辆白色的跑车在乡间公路上,开过那个农仓时的时速是多少?一星期后他们一起回答另 10 个问题。其中的一个是: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农仓? 说看见的学生在那一半回答过'农仓'问题的被试中占了 17.3%, 而在另一半中只占2.7%。事实是那里根本没有一个农仓。实验 (4) 在最后这个实验中, 劳夫塔斯想证明的是,当被试在回答误导的先入之见的问题时会使他对事件的记忆受到影响,而很可能把错误的信息'再造'进他的记忆中去。但是,如果只是间接提到一个不存在的事物,他的记忆会不会受到影响呢?实验过程如下。 150 个学生分成三组:A,B, C。 他们一起看了一段影片:一辆车碰撞了一个推着婴儿车的男人。看完后三组人拿到的问题各不相同。 A 组的问题中问到五样影片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如,你在影片中看到一个农仓吗? B组类似的问题是这样问的:你有没有看到一辆旅行车停在农仓前?C 组没有此类问题。一星期后他们再回答关于那些影片中不存在的事物的问题。结果是在预料之中: B组的肯定回答最高,29.2%; A 组次之,15.6% ;C 组仅8.4%。这个实验结果对刑事调查有直接意义。劳夫塔斯指出,证人通常在整个刑事案件调查中会被讯问多次,他们可能在犯罪现场被警察讯问,又被案件的检查官讯问,最后在法庭作证时更被讯问。在这些各式各样的讯问时,很有可能会有误导的先入之见产生,尽管有时是无意的。象'那家伙的枪看上去是什么样的?''那辆预谋逃走的车原先停在哪里?'类似这样的问话是很普通的。但事实证明这样的问话增加了使证人更肯定那人有把枪或有一辆预谋逃走的车的机会,尽管事实上可能没有。所以劳夫塔斯认为,与目击者本人、律师、法官和陪审团所想象的不同,目击者的回忆并不完全是当时事件的再现,而是很可能加进了其他因素。对实验的讨论和批评劳夫塔斯的实验和理论引起了对目击者证词的进一步讨论。有人认为有些律师在法庭上的复杂的提问影响了证人的精确性和自信。劳夫塔斯也经常被请到法庭向陪审团作证,提醒他们在听取目击者证词时须多加小心。现在心理学界和法学界都认识到目击者的报告是会受到很多影响的。另一方面,劳夫塔斯关于记忆的理论支持了对所谓被压抑的记忆的质疑,从而与佛罗伊德以来的传统心理。
 
挺多的。有操作条件反射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关于感觉的实验有感觉剥夺实验、关于从众的阿希实验、关于暗示的罗森塔尔效应、关于服从的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还有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延迟满足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