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搜集涉及国家安全:石头树疙瘩的魅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6:01:23
               石头树疙瘩的魅力

                   

     2010年9月28日,继8月份临沧市观赏石协会成立暨首届奇石展举行后,云县又召开了“云县奇石根艺协会成立大会”,开办首届奇石根艺展。我应邀与会,并怀着好奇的心理多次出入展厅,饱览了琳琅满目的奇石根艺。300多件展品,以云县的为主,兼展临翔区的90多件。这些展品不知是否荟萃了目前临翔区和云县奇石根艺的精品、佳品,但对我来说却是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了。开展七天,观众络绎不绝,男女老少都兴致勃勃,或左右徘徊上下打量,或驻足凝眸躬身细赏,或颔首认同会心一笑,或指点评说,品奇论艺,情趣盎然,留连忘返。这些发掘于河畔泉边山间林下奇形怪状的石头、树疙瘩,确实折服了慕名而来的观众。再看展览的“前言”,也是一篇言简意赅的好文字,千把字的短文已把赏石文化、根艺文化、云县山水、奇石根艺协会成立和人们寻石赏石、玩树疙瘩的意趣都说得很到位了,由此也可见云县奇石、根艺玩家的修为了。我谈不上玩家,没有藏石雅趣,不谙根雕技艺,但对“前言”所说和此次奇石根艺展高雅的艺术审美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美”却也感同身受。首届展览已经过去,但奇石根艺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美好的,期待类似展览的接二连三也许是众多玩家和观众的普遍心理。

    中国文化有相当部分是玩出来的,奇石根艺历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赏石玩根是古往今来中国人的一大雅好。现代人“赏石玩根”是中国古老哲学“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审美情趣的体现。目前全国各地观赏石协会,根艺协会、学会如雨后春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可见赏石玩根的魅力。临沧观赏石协会和云县奇石根艺协会的成立,将赏石玩根的队伍由民间自由散打状态凝聚为一个团体、组织,赏石玩根融合一体,由此可以跻身全国奇石根艺协会之林,与境内外同好同欣赏,互品鉴,共交流,也是临沧、云县文化艺术史上的一桩盛事。

   “奇石”“根艺”往往相提并论,因为二者都源于自然,取之自然,都是大自然惠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历来是园林、庭院、书房、客厅的清供、雅玩。

   古人说:“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人无石不乐。”石头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石相伴,人为石而喜、为石而忧,人与石头的故事不胜枚举。早在唐代,国人玩赏奇石便蔚然成风,大诗人白居易对奇石情有独钟,提出赏石之妙在于“三山五岳,百洞千壑,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赏石、大书法家米芾拜石已成千古佳话。石头为我国古典名著生色不少,《水浒传》中杨志运送花石纲;《西游记》中石头开花、石生美猴王,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原名就叫《石头记》等,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清代书法家画家郑板桥善画石,近现代国画大师如齐白石、张大千等赏石之好直追前人。当代赏石玩石风气之盛更是前所未有,长期积淀而成的中国赏石文化博大精深,内涵隽永、外延宽广,含蓄浪漫、富于想象力。现今以中国为主,遍及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国的东方赏石文化已蔚为大观,美不胜收。

   奇石是天然艺术品。纵观奇石类的赏识标准,见仁见智,无非是从形、质、色、纹、韵五个方面去阐述。在形质上,传统赏石标准是“瘦、漏、透、皱、秀”,而现代赏石的时尚潮流是“丰、柔、明、润、神”。“瘦漏透皱秀”,奇崛多姿,虚实有度,“丰柔明润神”,灵秀匀称、端庄稳重、丰润圆满。但是在我外行看来,不管什么标准,都是“奇”都是“美”,爱石赏石,不妨兼收并存。看此次展品,我觉得基本上也是“瘦、漏、透、皱、秀”与 “丰、柔、明、润、神”二美兼具。临沧以特产石种黄蜡石出名,云县山水纵横,奇石遍布,尤多黄蜡石,而且在县城周围就随处可寻。据玩石者言,他们收藏的奇石,不出县城周围三公里范围。此次展品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黄蜡石,精品、上品、佳品也多出自黄腊石。如“古松”:撑空拔地,傲然立世。恣肆的枝干配以粗砺的石质,意境美妙,浑然天成,神韵尽显。又如“一叶知秋”:秋风起,黄叶凋零,枝条疏朗,秋意萧然,换个角度,又未尝不可这样去想象:经冬树木,蕴蓄生机,春风一吹,即将发芽长叶;如“古树”,撑天拔地,纵横枝杆奇崛盘虬。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无论怎样看,都是很地道的中国画的意境,引人遐思无限;再看“玫瑰”:不是人工,胜似人工,自然造化,美妙无比。

    奇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石性,美在神奇,美在意蕴——美在爱石者的心中。南宋大诗人陆游“石不能言最可人”的佳句道出了古往今来无数玩家内心那种怡然自得的感觉,那种温情、愉悦恐怕是很多圈外人无法体认的。

   生活中的枯木断根,似乎是一种丑陋的东西,一旦经过根艺美术家用形体把它真实地表现出来,却转化为艺术美。玩树根的魅力是“化腐朽为神奇”。它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具有自然美、雕琢美及造型美的多重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根艺在中国源远流长。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的出土,显示出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根艺发展至现当代,从事根艺创作的人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全国各地根艺团体的有增无减,说明了根艺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为文明时代所接受和推崇。

    根的艺术,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据根艺玩家介绍,根材造型的选择标准是“稀、奇、古、怪”四种类型,根艺的特点是巧借天然,因材施艺,突出意趣,在爱护天然,不损天然的基础上,依形度势,十分谨慎地略加整删,在似与非似中寻求意境,在树根的节、疤、瘤上找传神,化腐朽为神奇,借天工造化,抒发人生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展出中,“飞天”、“鹰”、“金龙腾空”、“喜上梅梢”、“忠贞不渝”“孔雀开屏”等作品,可让你在似像非像之中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根艺玩家的巧妙创意,会心当在不远处。

     观奇石赏根艺,少不了要注目作者的命名。命名是奇石根艺的点睛之笔,可赋予奇石根艺以生命,启动观者以遐思。给一块块冰冷的石头,或一件稀奇古怪的树根命名,可以深化内涵,表达情感、点化主题、启迪思维、拓宽联想、升华境界。命名是对奇石根艺作品的再创造,是作品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学和艺术水平的表达。观赏奇石根艺是一种审美活动,看作品、再看命名,结合自己的认知、理解、思考,也许你觉得有的作品命名不太自然、贴切,也许你又觉得有的作品命名恰当巧妙,但这些都不相妨碍,把玩奇石鉴赏根艺,无须拘泥作者命名,大可见仁见智,独抒性灵,自出机杼。玩家寻觅奇石、创制根艺、给作品命名、把玩作品是一个审美过程,观者欣赏作品、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审美过程,玩家与观者相互交流、品评、鉴赏更是一个审美过程。赏石玩根,情趣意味尽在其中。

   赏石玩根,是一种心情,一种精神上的拥有,是一种没有利益挂碍的情感投注。想想李白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的忘情,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无语,赏石玩根是心灵与石的对话、与根的沟通,是一种人性与天性交融的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

2010-10-27

 

 

发几张图片,请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