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会自己好吗:语文教什么 真谛是“懂”“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07:37
语文教什么 真谛是“懂”“会”            关于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的问题,大多数语文教师似乎并不关注——他们关注的较多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即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翻阅一下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就可以很轻易地得出结论。这是否已经说明“怎么教的问题”已经掩盖了“教什么的问题”呢?众所周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应该落实到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但是,怎么培养呢?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显然,这些都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当然,就确定的具体文本对象而言,谈怎么教也必然会渗透教什么的内容。但是,这只是在论述个案,而非阐述共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让学生“懂”与“会”两个层面上。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懂”。“懂”属于认知范畴,应将着力点放在知识积累、能力增强、技能提高等层面上。学习新课时,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十分重要。为此,教师既要让学生弄懂词义,又要让学生弄懂用法,还要让学生理解语言环境对确定词义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分析品味重要的字词,辨清其色彩,掂量其重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分析句子。因为,阅读教学只有着手于语句,着眼于关联,才能抵达文本深处。文本中的重要句子往往是起提纲挈领作用的句子,或表意含蓄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只有细嚼慢品才能品出真味。不仅如此,这些句子往往还是教师备课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教学重点的切入口。比如,复句与句群要弄懂各语句间的语义联系、逻辑事理联系与语法联系,以及它们在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于文段和篇章,则要掌握“连贯”“一致”“过渡”“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语文课不分析字、词、句与篇章结构,不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就不是语文课,或者说至少不是好语文课。
  课文的文体不同,语文课需“懂”的内容也不同。比如,叙事记人的文章要掌握人物、时间、地点,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弄懂课文通过对某事或某人的记述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或什么样的人格品质,以及作者对其所持的情感与态度。散文则要抓“线”捕“神”。散文形式上虽散,一般情况下却有一条或明或暗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比如,有抒发作者喜怒哀乐情感的;有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有描述行为过程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整理课文的线索,即可弄懂课文的主旨,即课文的“神”。教学小说,要通过分析语言,再现人物形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形象是构成小说的要素。学完一篇小说,学生不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明白小说反映的主题,这样的学习简直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教学议论文,要抓“论据”推“论点”,即要弄懂论据是什么,论据要证明什么论点,以及论据怎样证明论点。教学说明文,要弄懂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使用的说明方法。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必须读“懂”的东西,更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抓手。
  再说第二个层面的“会”。“会”属于实践的范畴,应将着力点放在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层面上。
  首先,是教会学生审美。美景能产生愉悦,美情能震撼心灵,美文能塑造人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恬适;“花前月下,树影婆娑”是幽静;“轻歌曼舞,秋波流盼,两情依依”是柔美;“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更是可以使人在多层次的情感涟漪中荡漾;泰山的巍峨,“大江东去”的雄壮,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悲壮,“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壮美,都让人肃然起敬。凡此种种,唯语文课方可尽其能。
  其次,是教会学生“为文”,即教会学生写文章。语文能力的强弱不仅表现在是否能读懂文章与理解文意方面,还体现在写作方面是否能写出表情达意真切深刻的文从字顺的文章。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考核其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语文课不管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也不管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果学生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学习还是不能写出一篇象样的作文,就只能说明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黄厚江老师说:“教语文就是教学生学会运用民族的语言。”此话真是一语中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77篇文质兼美的阅读鉴赏类课文和22个写作专题,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紧紧抓住它们不放,强化训练,教会学生“为文”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再次,是教会学生“为人”。古语云:“立事先立人,立人先立德。”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语文课的教育功能分不开。这首先体现在人格塑造上。比如,“精忠报国”是岳飞的人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人格;“浩气长存”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人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张思德、焦裕禄等人的人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白求恩、雷锋等人的人格……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人格魅力已经超越时空,影响过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当然也会影响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不仅如此,语文教学还非常有利于学生儒雅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同人相处要谦虚谨慎,和人交往要和蔼礼貌,言行要得体适宜,要关心与尊重他人……所有这些,语文教材中都有典范的文本对其进行关照。再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语文课塑造学生个性人格的育人功能自然是其他学科不能比的。
  总之,如果说“懂”是吸纳与厚积,那“会”就是释放与薄发;如果说“懂”是前提与基础,那“会”就是目的与升华;如果说“懂”是“量”的积累,那“会”就是“能”的聚变;如果说“懂”是指“听”与“读”,那“会”就是指“说”与“写”。为此,教师面对一篇篇经典课文,只有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到“教懂”与“教会”上,才能不让语文课变味,才能不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大打折扣,才能不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架空。
  (作者单位:安徽六安市孙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