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一手清肤老铺激素:以人为本 狠抓“三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52:44

以人为本    狠抓“三农”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全面建设小康就无从谈起。邓小平同志说:“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国家没有摆脱贫困。”当前,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更为困难,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水平低等等,可以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决好“三农”问题,说一千,道一万,眼下最紧迫的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宜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立足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富,按照“五化”要求,着力抓好五项工作,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促进了全县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

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服务“人本”化

解决“三农”问题,农民是根本,政府是关键。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营造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建设法治政府、高效政府、服务政府。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改进作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热爱农村工作,心系农民群众,在感情上贴近广大农民,在工作中依靠农民,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近年来,我们把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三农”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大力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宜阳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宜发[2004]2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大涉农案(事)件查处力度的意见》(宜发[2004]21号),对损害“三农”的行为坚决查处。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和干部驻村帮扶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最盼的事和最难的事,以实际行动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努力营造支农护农的良好氛围,把全县干群的思想凝聚到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上来。

二、发挥比较优势,农业发展产业化

当前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市场供求不合理,产业结构雷同,产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发挥比较优势,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专”的路子,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综合效益。宜阳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还是按传统种粮方法和使用传统品种,单纯追求产量增长,难以实现增收目标。只有创新粮食生产思路,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目标去安排种植,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才能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我们着眼于市场形势和我县县情,把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抓好烟叶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强力打造烟叶大县和畜牧大县。一是烟叶大县建设。宜阳县是豫西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和省定“崤山”牌烟叶主产区,烟叶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坚持规模种植,强化技术措施,搞好典型示范,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2003年全县收购烤烟600万公斤,实现税收1123万元,上中等烟比例达到90.7%。二是畜牧大县建设。宜阳荒山坡地面积大,饲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把畜牧业作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强力推进,目前全县养殖专业村50个,养殖专业户1200户,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养殖企业61家。三是特色基地建设。发展大豆、蔬菜、芦笋、大蒜、黑色作物、花生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30余个。其中花生8万亩、大豆8万亩、无公害蔬菜2万亩、黑色作物5000亩。

三、狠抓项目建设,农业发展工业化

实践证明,要增加农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还必须深化结构调整。而调整的核心是以优质、高效为标准,运用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组织方式,把粮食的生产、加工、转化、流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综合开发和整体建设,使粮食不仅产量增长,而且价值增加。传统的农业企业规模偏小,经营粗放,管理落后,内部竞争无序,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源调动能力低下。因此,只有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市场开拓、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坚持加工型企业、流通型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形式并举;坚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粮食由产量的增长向价值的增加。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我们通过贷款贴息、扶贫资金、金融信贷等多种形式,为龙头企业注入资金8000余万元,全县龙头企业发展到67家,资产达10.5亿元,其中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骨干力量。洛阳高航公司是豫西地区最大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年加工大豆能力9万吨,目前已带动5万多户农民发展高油大豆种植6万亩。城关荣昌养殖公司年产万头种猪,带动全县10个乡镇80个村1500户养殖户发展肉猪养殖。洛阳恒碧食品有限公司带动周边乡镇的4000户农民发展芦笋种植1.5 万亩。二是加强市场建设。不断加大对市场建设的投入,初步形成了以肉牛交易屠宰加工市场、大蒜、大枣市场、小杂粮批发交易市场、蔬菜批发市场为主的一批专业市场。其中,小杂粮销售到河北、贵州、四川等省份,2003年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三是加强科技推广。2000年以来,建成县级农林业、养殖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科技示范村30个,培养农村星火科技带头人25名,重点科技示范户130户。科技推广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6.5亿元,受益农民35万人,农民人均增收120元以上。

四、重视劳务输出,劳动力转移组织化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一,而能否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目前有两个重点急需解决,一个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另一个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关乎小康大业能否实现。从当前全国各地解决就业的途径来看,劳务输出是一条捷径。发展劳务输出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成功的务工人员,通过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形成输出人员与输入资金、人才、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省委书记李克强多次指出,要充分发挥农村富余劳动力作用,搞好劳务输出的引导、组织和服务,加强教育培训。这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视。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将劳务输出提升到劳务经济的高度,将其列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给予重点培养和发展。一是健全网络。在19个乡镇建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电话等设备,在全县381个行政村设立了专职劳务信息员,对全县农村劳动力分布状况进行了拉网式普查。二是加强培训。拿出专项资金,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包括思想教育、观念更新、学习专门技能等,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增强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今年前7个月,共培训农村劳动力近2.5万人。三是拓展基地。组织人员先后多次到江苏、上海、广东等地考察,建立了江苏沙钢集团、广东河源两个新的劳务基地。今年前7个月,全县共完成劳务输出6.3万人,实现劳务纯收入约2.1亿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60元。

五、加强城镇建设,乡村发展城镇化

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管理难度较大,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发挥人口积聚效应,促进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盘活土地存量,吸纳社会资金,改善农村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发挥典型辐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我们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加快小城镇建设,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利用小城镇发展商贸,搞活流通,聚集产业,增加税收,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乡镇的经济中心和商贸流通中心,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加快农村工业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消费和流通的重要载体。2002年我县掀起小城镇建设高潮,全县共投资2.56亿元,新建改造临街门面房39.1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市场16个15.1万平方米,城镇建成区增加6.9平方公里。2003年以来,深入开展小城镇经营管理活动,出台优惠政策,动员鼓励工商户、经济能人、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安营扎寨,干事创业,吸引投资者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使小城镇的人气、商气得以聚集,去年以来新上项目75个,引进资金1.6亿元,增加小城镇人口3万人,小城镇发展逐渐步入良性轨道。

 (2004年9月发表于《农业  农村  农民》杂志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