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触摸屏一体机屏幕闪:防治心脑血管病 穴位按摩就有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39:45
防治心脑血管病 穴位按摩就有效

    在我国,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头号杀手”,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近年来,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为此,本报特邀中医专家介绍一些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方法,以飨读者。

   
●“强体穴”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关元穴 气海穴 足三里穴
    经常按压或灸关元穴(仰卧位,腹中线上,脐下3寸处,以自己的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横量的宽度即为3寸)、气海穴(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足三里穴(在小腿部,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处即是),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足三里穴适合指针(用指尖代替针具)按压或艾条灸。采用艾条灸时,点燃艾条后靠近穴位,3~5分钟后以穴位皮肤感觉发热即可。若艾灸过程中皮肤发烫,可适当增加艾条与皮肤的距离。
    关元穴、气海穴适合用隔姜灸。隔姜灸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生姜可升发宣散、调和营卫、驱寒发表、通经活络。将新鲜姜和艾结合起来施灸,既能避免因直接灸分寸掌握不好容易起疱、遗留疤痕的缺点,又能和生姜发挥协同作用。
    具体方法是:选取新鲜老姜1块,切成厚约2~5毫米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炷在其上点燃。待局部灼痛时,略略提起姜片,可移动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能增强艾灸活血化淤、散寒止痛的功效。

   
●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守护神”——
    心包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一科主任王兴认为,人体内有“十二经脉”,其中有一条经脉叫做“心包经”。心包经在中指对应的这条线上,起于胸中,经腋窝至上肢内侧进入掌中,沿中指桡侧出于指尖。
    凡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都应该好好调理一下心包经。没有这方面病痛,但压力比较大的人也要多与它“打交道”,因为它就是您生命的“守护神”。如果一个人心脑血管有问题,那他的心包经肯定堵塞了,这时一定要尽早打通心包经。如果您经常心里发闷、发憋、胸骨刺痛或经常后背痛,每天揉揉这条经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则后患无穷。值得一提的是,选心包经时,通常选择左臂,因为左边离心脏近。

   
●心脑血管病患者常用方——
    高血压
    有些高血压患者经常会感觉头疼、头晕、急躁易怒、面红、心烦、失眠、口苦、大便干、舌质红等。王振涛教授说,这些症状在中医辨证里属肝阳上亢型,是高血压的常见证型,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以下方药。具体方法是:天麻、山栀、黄芩、益母草、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各9克,川牛膝、钩藤(后下)各12克,石决明18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中风
    中风后3~7天就应指导患者进行手部的主动及被动锻炼,以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同时配合外洗方(生川乌、生草乌各9克,威灵仙、防风各10克,桂枝8克,花椒6克,红花、当归各15克,黄芪、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局部熏洗患肢,每日或隔日1次)效果更佳。
    心率慢
    心率慢的人一般属于阳虚体质,经常手脚发凉,加之工作压力大,过度思考问题耗伤了心血,使血液无法正常供应全身的需要,就会明显地感到困倦乏力。下面推荐一个方子,具体方法是:红参80克,西洋参、胎盘粉各40克,三七参、鹿茸各30克,藏红花10克,肉桂60克,寸冬120克。以上中药可交给药房粉碎后装胶囊,每个胶囊药量0.5克,每天3次,每次4粒。值得一提的是,若是气血阴虚引起的心率较慢型心悸,表现为心烦失眠、手足心热等,就别照搬上述方药了。

    
●心脑血管病患者常用穴位按摩法——
    心绞痛
    当心绞痛发作时,一时无法找到硝酸甘油片,旁人可用拇指甲掐患者中指指甲根部,让其有明显痛感,也可一压一放,坚持3~5分钟症状便可缓解,或用指针按压内关穴(患者采用正坐位,手掌面向上,紧握拳头,掌横纹上约3指的地方会出现一个凹窝,即内关穴)、至阳穴(俯卧位,在后正中线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的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来缓解疼痛。此外,内关穴还是所有心脏病的保健穴位,每天用指尖按压内关穴,每天早晚各30次,白天休息时也可按压,可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穴位指针按压要有一定的力度,感到酸、沉、胀时才有效。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可经常用指针法按压曲池穴(屈肘,肘横纹外侧端)、百会穴(头顶正中心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每天早晚各30次左右,也可有空就按压。另外,按摩拇指指甲(坐位、卧位均可,先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左手大拇指末端的指甲与指腹,转动揉搓50次,然后自指甲远端向指根方向慢慢推揉50次;两手交换,同样按摩,可于每日醒后、午睡前和就寝前各做1次,宜长期坚持)、涌泉穴(每晚温水泡脚后,坐于床上,用左手心按摩右足心、右手心按摩左足心各100次),捏手掌心(血压急剧升高时,捏手掌心可作为紧急降压措施,先从右手开始,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右手掌心,并从手掌心一直向上按到指尖,再从掌心开始按,直到每根指尖都按到,然后再按左手掌),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头晕
    大家都知道,头晕时按按太阳穴会很快缓解,如果配上风池穴(头后颈部两侧凹陷处)则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