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加密门禁卡复制教程:经穴学-董氏奇穴·第一篇(上)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7:45:52

经穴学-董氏奇穴·第一篇(上)

 

(此处为肱桡骨肌内缘,屈拇长肌外缘,正中神经之分枝,桡骨神经与后臂神经之分布区,有桡骨动脉,头静脉,肺支神经,心分支神经)

主治:气喘、感冒、头疼、肾亏、心脏病。

取穴:手平伸、掌向上,去腕横纹七寸,即距人士穴后三寸,当前臂桡骨内侧是穴位。

手术:针深一寸治气喘、感冒、头病及肾亏。针深一寸五分治心脏病。

【天士穴】

部位:在前臂桡骨之后部内侧,距地士穴三寸。【附图】

解剖:(肌肉)有肱二头肌肌腱止处之外缘。(血管)有头静脉,桡动、静脉。(神经)为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分布处。

(肱桡骨肌外侧。为桡骨神经、后臂神经及正中神经分布区,有桡骨动脉,头静脉,肺支神经,肾之副神经)

主治:气喘、鼻炎、臂痛、感冒、胸部发胀。

取穴:在前臂桡骨之后部内侧,距地士穴三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五分。

运用:天士、地士、人士三穴配灵骨穴、双手同时用针为治哮喘之特效针。

说明及发挥:

※人士、地士、天士简称三士穴位置均在肺经上,因此治疗呼吸器官病效果极佳,人士在太渊上四寸,地士则与孔最穴位置相符。孔最为肺经郄穴,治哮喘疗效本佳,配人士、天士倒马效果更好。

※三士穴配水金或水通疗效更好。

【曲陵穴】

部位:在肘窝横纹上,试摸有一大筋,在筋之外侧。【附图】

解剖:(肌肉)在肘关节当肱二头肌健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血管)有桡侧返动、静脉之分支,头静脉。(神经)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本干。

(有肱二头肌腱,为后臂皮神经及桡骨神经,正中神经之分布区,有桡骨动脉,头静脉,心之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主治:抽筋、阳霍乱、气喘、肘关节炎、心跳。

取穴:平手取穴,在肘窝横纹上,在大筋之外侧以大指按下,肘伸屈时有一大凹陷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运用:用三睦针刺曲陵穴内侧之静脉血管,使其出血,可治霍乱。尸

说明及发挥:

※曲陵穴与肺经之尺泽穴位置相符,主治功能亦相同,点刺放血所治之病尤多,实为要穴。

※本穴可治尿意频数(配肾关),半身不遂,咳嗽(配水金),泻之可治筋痉挛拘急,肺经一切实症,扁桃腺炎、咽喉等颇有效(详见拙著《针灸经穴学》之尺泽部分)。

※点刺出血治疗胸闷、胸痛、心脏病变及肩痹痛(五十肩),气喘皆极有疗效。

第四章四四部位(后臂部位)

【分金穴】

部位:在后臂肱骨之前侧,距肘窝横纹一寸五分。【附图】

解剖:(肌肉)二头肌外侧。(血管)头静脉、肱动脉。(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肺之交叉神经)

主治:感冒、鼻炎及喉炎之特效针。

取穴:手抚胸取穴,当后臂肱骨之下部中央,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说明及发挥:

※分金穴位于肺经上,在侠白下三寸半,距尺泽一寸半,由于其位居肺经之上,因此治疗上述之感冒、鼻炎及喉炎有点效。

【后椎穴】

部位:在后臂肱骨之外侧,距肘横纹二寸五分。【附图】

解剖:(肌肉)三头肌外侧、有喙肱肌在深层。(血管)肱动脉、桡尺动脉。(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肝副神经,心之副交叉神经。直属脊椎骨神经)

主治:脊椎骨脱臼、脊椎骨胀痛、肾脏炎、腰痛。

取穴:手臂下垂,在后臂肱骨之外侧,距肘横纹二寸五分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说明及发挥:

后椎穴位于三焦经上,约当清冷渊穴上五分处,由于位居三焦经上,基于肾与三焦通之脏象原理,治疗与肾有关之脊椎骨脱臼,脊椎骨胀痛、肾脏炎、腰痛确有显效。

【首英穴】

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距肘横纹四寸五分。【附图】

解剖:(肌肉)三头肌外侧、有喙肱肌在深层。(血管)肱动脉、桡尺动脉。(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主治:脊椎骨脱臼、脊椎骨胀痛、肾脏炎、腰痛。

取穴:手臂下垂,在后臂肱骨之外侧,距后椎穴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运用:后椎、首英两穴通常同时用针(即所谓回马针),效力迅速而佳。

【富顶穴】

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首英穴二寸五分,距肘横纹七寸。【附图】

解剖:(肌肉)三头肌外侧、有喙肱肌在深层。(血管)肱动脉、桡尺动脉。(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肝之副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疲劳、血压高、头晕、头痛。

取穴:手臂下垂,在后臂肱骨之外侧,距首英穴上二寸五分。

手术:针探三至五分,针浅扎治疲劳,针深扎治头痛、头昏及血压高。

说明:首英穴及富顶穴皆位于三焦经上,首英穴约当消泺下寸半。富顶穴约当消泺上一寸。

【后枝穴】

部位:当肩中与肘之直线上,距富顶穴一寸,离肘横纹八寸。【附图】

解剖:(肌肉)三头肌外侧、有喙肱肌在深层。(血管)肱动脉、桡尺动脉。(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血压高、头晕、头痛、皮肤病、血管硬化。

取穴:手臂下垂,在后臂肱骨之外侧,距富顶穴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七分。

运用:富顶、后枝两穴同时下针,可治颈项疼痛扭转不灵及面部麻痹。

说明:后枝穴位置约当消泺上二寸,臑会下一寸。

【肩中穴】

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二寸五分。【附图】

解剖:(肌肉)三角肌外侧,二头肌与三头肌腹间。(血管)头静脉、腋动脉、反肱动脉。(神经)腋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膝盖痛(特效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

取穴:手臂下垂,自肩骨向下二寸半中央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运用: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

说明及发挥:

肩中穴位于肩臂三角肌之中央,去肩骨缝依经验实际系三寸,此穴治膝盖痛及肩痛确具卓效,治上述其它症效果亦佳。

【背面穴】

部位:在肩骨缝之中央、举臂时有空陷处。【附图】

解剖:(肌肉)三角肌外侧,二头肌与三头肌腹间。(血管)头静脉、腋动脉、反肱动脉。(神经)腋神经。(丹田神经)

主治:腹部发闷,发音无力。

取穴:举臂时,肩骨连接缝之空陷处中央取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运用:用棱针可治全身疲劳,两腿发酸,呕吐,干霍乱,肠霍乱,阴阳霍乱。

说明及发挥:

※背面穴位置相当于大肠经之肩髃穴,一说后一寸,运用三棱针点刺治疗上述各症,确有卓效。

※本穴与肩 穴相符或相近,肩髃穴原有调理肺气之效,本穴治腹部发闷及发音无力皆系调理肺气之功。

※用三棱针点刺在肩髃穴至其后一寸之周边点刺出血即可,不必拘泥穴位。

【人宗穴】

部位:在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间之陷处,去肘窝横纹三寸。【附图】

解剖:(肌肉)二头肌与肱骨间。(血管)桡动脉、肱动脉。(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

(肺之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肝之副支神经)

主治:脚痛、手痛、肘肿痛难动、面黄(胆病)四肢浮肿、脾肿大、感冒、气喘。

取穴:屈肘测量,以手拱胸,在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间之陷处,去肘窝横纹三寸是穴。

手术:用毫针,针深五分治感冒气喘,针深八分治臂肿,针深一寸二分治肝、胆、脾病。

注意:下针时,偏外伤肱骨,偏里伤肱二头肌,扎针部位应准确。

说明及发挥:

※人宗穴位置与大肠经之手五里穴相符,古人视手五里为禁针穴,唯据经验刺之其效尚佳,亦无副作用,所谓禁刺,恐系古人用针太粗之故,有伤及动脉及神经之虞,因此董师亦告诫“扎针部位应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