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还信用卡的软件:苏联与朝鲜战争——俄国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21:12

苏联与朝鲜战争——俄国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上)

作者:政右经左   2010-07-05 17:44 星期一 晴沈志华[1]
  
  目录
  
  一、斯大林曾阻止金日成发动进攻
  
  二、苏联参与策划和发动朝鲜战争
  
  三、斯大林把责任推给毛泽东
  
  四、苏联空军直接参与朝鲜战争
  
  五、莫斯科是中朝方面的真正决策者
  
  自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至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五十多年来,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真相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的光环之中,特别是关于苏联与朝鲜战争的关系,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由于缺乏详实的文献证据,人们大多是根据猜测、分析和推断进行描述和评论的。直到最近几年,情况才发生了变化。1994年以来,有关朝鲜战争的俄国历史档案开始陆续解密和公布,使各国学者得以依据不断披露的档案文献从事研究,从而把苏联与朝鲜战争相互关系的真实历史逐步展示出来。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和利用这里刊出的俄国档案文献,本文拟在整理和分析这些俄国档案的基础上,对苏联在朝鲜战争进展各个阶段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概要的论述,以反映苏联支持、策划、指导,以及直接参与这场战争的历史真相。
  
  不过,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提醒读者注意:第一,本文的目的只是向读者介绍苏联参与这场战争的背景情况,而档案文献本身反映的历史则要全面得多,细致得多。例如,中苏在战争中是怎样合作的,又有哪些矛盾?苏联对中国的武器装备供应究竟持什么方针和态度?金日成与毛泽东和彭德怀之间分歧和矛盾到底在哪里?苏联对朝鲜的政策在战争进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朝鲜停战谈判的问题上,苏联、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立场有哪些异同,又有什么变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的解答,都有待于研究者对这些档案文献的进一步解读和研究。第二,要想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朝鲜战争的历史,仅仅利用这些档案文献是不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历史文件公布于世,这就需要研究者不断地进行发掘和探索。过去的历史已经凝固了,但历史学将伴随着史料的不断出现和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
  
  一、斯大林曾阻止金日成发动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莫斯科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只有一个初步轮廓,即在那里建立起对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保障。1945年6月,由苏联外交部第二远东司提交的关于朝鲜问题的参考报告清楚地说明,在雅尔塔会议后的几个月里,苏联对朝鲜问题的考虑只是原则性的。这份为参加即将召开的波茨坦会议的苏联谈判人员提供背景情况的报告指出,“朝鲜的独立必须足以有效地防止朝鲜变为未来侵略苏联的基地,不管这种侵略来自日本还是任何试图在远东对苏联施加压力的其他国家。朝鲜独立和苏联远东地区安全的最有效的保证就是建立苏联和朝鲜之间的友好密切关系。将来在建立朝鲜政府时必须要反映这一点”。
  
  战后初期,苏联与美国在远东地区既有矛盾,又需合作,既要划分势力范围,又要避免直接冲突,朝鲜半岛上三八线的确定就是这一状况的反映。大体说来,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先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日渐加剧后,又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治、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政府实行对苏友好的政策。尽管此时美苏之间的冷战已经兴起,在柏林甚至出现了军事对峙,但苏联在远东依然与美国保持和平相处,以至金日成在1949年3月访苏前提出与苏联建立秘密同盟关系的要求,也遭到莫斯科的婉言拒绝。
  
  在朝鲜南北双方先后于1948年夏季分别实行选举,并建立单独政府后,苏联立即提出美苏同时从朝鲜半岛撤军,而且首先实行了单方面撤军。莫斯科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表示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和平愿望,敦促美国撤军。因为苏联一方面满足于对北部朝鲜的控制,一方面相信北朝鲜的能力足以对抗南方,甚至可以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
  
  自从三八线划定以后,分别受到美苏控制的南北朝鲜就一直处于对立状态,特别是南北双方各自成立了单独的政权机构以后,形势更趋紧张。李承晚和金日成都想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朝鲜民族的统一问题,三八线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不断发生。从1949年年初,苏联驻朝鲜使馆就不断向莫斯科发来有关南朝鲜可能发动进攻的告急电报。然而,除了同意向北朝鲜援助武器以装备在三八线的两个警备旅,并决定让苏联海军分队继续留驻咸兴港协助朝鲜进行防御外,莫斯科并没有急于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在3月初与金日成的会谈中,斯大林只是轻松地询问了南北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情况,以及三八线附近发生小规模军事冲突的结果,并对金日成充满信心的答复表示满意。
  
  此后,南北双方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在美国撤军前后,李承晚政权不断发出战争叫嚣,并一再对北方进行军事挑衅和边界侵犯。1949年4月20日,苏联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和总参谋长什捷缅科就三八线的形势向斯大林报告说:“我军撤出北朝鲜以后,‘南方人’对三八线有关规定的破坏己经具有挑衅性和经常性。近一个月,这种破坏规定的事件频繁发生”。“从今年1月1日至4月15日期间,在整个三八线上发生了37次破坏规定的事件”。报告估计,南朝鲜“可能对北朝鲜政府军队采取新的挑衅行动,并动用比迄今为止更大的兵力”。考虑到这种情况,苏联军方拟“建议北朝鲜政府军司令部采取适当措施,以回击‘南方人’可能做出的更大规模的挑衅行动”。
  
  5月2日苏联驻朝鲜大使什特科夫报告说:“南朝鲜当局为了实行武装入侵北方的计划,扩大了‘国防军’人数。据情报说,‘国防军’人数已从今年1月1日的53600人,增加到了第一季度末的70000人。同时,他们还特别重视技术兵、机械化兵和特种兵,这些兵种增加了1-3倍。”报告还说,南朝鲜当局在三八线附近地区集结的部队已达41000人之多,其中在平壤方向将达到30000人。“进攻北方的作战计划已经制定,并且在第1旅中已传达到营长一级。预计可能在6月份会有积极行动”。
  
  5月28日什特科夫向莫斯科转达了金日成的通报:“南朝鲜军的几个营在金川市以南45公里的鸡井里一带,发动了进攻。南朝鲜的一个营得以向三八线以北推进并占领了高地”。“南朝鲜军指挥部已在开城地区集结了两个营,企图占领三八线以北若干高地”,另据谍报,“在春川地区的铁原方向,南朝鲜已集结了辅助团的两个营和第6旅第8团的一个营”。金日成还通报说,“南朝鲜方面最近把曾参加镇压济州岛起义的部队调到了三八线附近”。
  
  到了6-7月间,形势更加紧张。6月18日什特科夫报告,南朝鲜领导人都主张“用军事办法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只是在确定时间上有分歧意见”。报告说,南朝鲜军队和警察多次在瓮津地区擅自越过三八线。这个地区的战斗,到现在还在进行,而且南朝鲜部队的数量有所增加。南朝鲜部队一度侵入北方地区10公里。由于北方警备旅采取了行动,他们被逐回三八线。北朝鲜部队占领了两个在战术上有重要意义的高地,现在双方正进行争夺高地的战斗。由于瓮津地区事件,李承晚6月11日发表正式声明,说“正在制定将给共产党分子带来重大损失的突击计划。在最近二三周内,将实现这个计划”。7月13日什特科夫致电维辛斯基说,根据在瓮津地区俘虏的南朝鲜军士兵(属18团2营)供认,“他们的指挥官7月以来多次讲话,断言北朝鲜军企图进攻南方,因此南朝鲜军应先发制人,给北朝鲜军以突然打击,并在8月15日(朝鲜解放日)前占领北朝鲜。”俘虏还供认,“第12团的任务是攻占格里山高地(海州以西30公里)。第18团的任务是从瓮津地区出发,在第13团(据现有情报该团配置在开城地区)的协同下,向北进攻,合围海州,歼灭该城北方军队的集团,在一周内占领海州道。”什特科夫还通报了李承晚声称要“在7月对北方军队发起进攻”的情报。
  
  面对如此局势,金日成一方面不断要求苏联增加武器装备援助,一方面派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秘密访问北平,与中共领导人商谈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编成中朝鲜族部队转属人民军的问题,并表露了准备采取军事行动的意向。毛泽东答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中共军队中的两个朝鲜师转给北朝鲜,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中共“将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特别是上述师的给养和武器”。但是,毛泽东“劝告朝鲜同志”,即使在美国撤军而日本人也没有回来的情况下,也“不要向南朝鲜发动进攻,而是等待更有利的形势”。
  
  斯大林的态度与毛泽东不谋而合。莫斯科在保证北朝鲜不受侵犯的同时,批准了什特科夫提出的建议,即在美军撤出南朝鲜后,苏联也应设法撤除在咸兴的军事基地,以及苏联在平壤等地所设立的军用飞机场。因为这些设施有可能被朝鲜人民军所利用,从而使苏联在国际局势中处于被动地位。此外,苏联主张在北朝鲜建立祖国统一民主阵线,通过在全朝鲜进行普选实现和平统一。
  
  尽管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表示不希望北朝鲜主动采取军事行动,但金日成对来自南方威胁的反应却十分强烈,他甚至踌躇满志地认为这是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朝鲜统一的有利时机。除了积极调动军队进行防御部署外,7月初平壤已经下令三八线地区的各部队进入战斗准备,并“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朝鲜师调回朝鲜:沈阳师配置在新义州,长春师配置在罗南”。做好准备之后,9月3日金日成的私人秘书文日向苏联使馆通报,南朝鲜最近企图夺取瓮津半岛三八线以北的部分地区,并炮击海州市的水泥厂。因此,金日成请求准许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夺取瓮津半岛及其以东到开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鲜地区,以缩短防线。如果国际局势允许,还准备继续向南方挺进。金日成相信,他们能够在两周,至多两个月内,占领南朝鲜。
  
  由于苏联驻朝鲜使馆代办顿金在报告中提到,北朝鲜提供的关于南方将进攻的情报并没有得到证实,9月11日,维辛斯基回电,责成顿金尽速与金日成会晤,进一步弄清:南朝鲜军队及其数量、武器装备和战斗力;朝鲜南方游击运动的状况;如果北方首先发动进攻,舆论和人民将会怎样看待这个事实;南方群众会给北方军队何种实际帮助;金日成认为当北方发动进攻时美国会采取什么措施;北方如何估计自己的军事能力。同时要顿金做出自己对情况以及朝鲜领导人所提建议的现实性和合理性的判断。
  顿金在9月12日和13日两次会晤金日成和朴宪永后,于9月14日向莫斯科报告了南北朝鲜军事力量的详细情况、金日成的考虑以及他本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报告说,“金日成认为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北方军队“在技术装备(坦克、火炮、飞机)、纪律、官兵训练素质,以及士气等方面,均优越于南方军队”。但是对于舆论和人民对发动进攻的反应,金日成心中无数,他认为,“如果内战拖延下去,他们将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地位,而现在的条件是不可能指望速胜的。因此,他不主张发动国内战争,只是建议夺取瓮津半岛和该半岛以东大约到开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鲜地区”,并指望在北方军队越过三八线时“能在南朝鲜组织一系列起义”。但如果进展顺利,则“可以继续向南方挺进”。金日成和朴宪永还认为,当朝鲜发生内战时,美国不会直接出兵干预。不过,顿金本人却认为,金日成计划的局部性战役,能够导致,而且一定会导致朝鲜爆发内战。“要对南方进行胜利的速决战,北方军队还不够强大”,而“持久的内战,不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对北方都是不利的”。因此,“发动金日成所预想的局部性战役是不适宜的”。
  
  然而,什特科夫大使却有相反的看法。他在第二天在给斯大林的长电中表示赞同金日成的计划。什特科夫首先强调了朝鲜领导人的基本想法,即在朝鲜人民要求统一,而使用和平方法统一祖国已经不可能的形势下,“如果现在不用军事方式实行统一,那么统一的问题就会拖延许多年”。南朝鲜反动派则会利用这一时机“镇压南方的民主运动”,并会“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军队以进攻朝鲜北方”,“消灭北方这些年来所建立的一切”。什特科夫详细地介绍了南北朝鲜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他认为,“南朝鲜政府的政治地位是不牢固的”,朝鲜半岛的形势对北方有利。尽管不排除“美国人将干预这场冲突并给南朝鲜提供积极帮助”的可能性,而人民军的数量及其拥有的物质力量现在还不能保证完全粉碎南方军队和占领南朝鲜,但他仍然认为,“发展朝鲜南部的游击运动并给予各种各样的支持和领导是可能的和适宜的”,在有利的形势下,“可以利用南朝鲜人在三八线上的挑衅,并且作为对他们破坏三八线的惩罚,占领瓮津半岛和开城地区”。
  应该说,当时整个亚洲局势的发展对苏联与美国对抗的政策是十分有利的:中国革命在没有美国干涉的情况下已经顺利地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美国军队已经撤出了朝鲜半岛;朝鲜人民表现出高涨的革命情绪;南朝鲜社会内部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不稳定等等。然而,斯大林还是拒绝在朝鲜半岛采取军事行动。
  
  9月24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朝鲜的局势,并做出决议,责成什特科夫严格按照决议的文本向金日成和朴宪永声明:“由于目前北朝鲜的武装力量与南朝鲜相比没有占必不可少的优势,因此不能不承认,现在进攻南方是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所以从军事角度看是不允许的”。由于南方的游击运动和群众斗争没有积极开展起来,建立解放区和组织人民起义的工作进行得很少,“从政治方面看,你们建议的对南方的进攻也是没有做好准备的”。此外,进攻瓮津半岛和占领开城地区的局部战役就意味着“朝鲜南北战争的开始”,而战争的持久性“可能给美国人对朝鲜事务进行各种干涉提供借口”。所以,“目前争取朝鲜统一的任务要求集中最大力量:第一,开展游击运动,建立解放区,在朝鲜准备全民起义,以便推翻反动政权和成功地解决整个朝鲜统一的任务;第二,进一步全力加强人民军”。这一决议表明,莫斯科此时的方针显然是希望通过南朝鲜内部的人民革命而不是由北朝鲜采取军事手段来达到统一朝鲜半岛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布尔加宁、葛罗米柯等人起草的另一份指示稿中,还要什特科夫提醒金日成,“他们远没有充分利用争取以和平方式统一国家的一切可能性,如祖国阵线关于和平统一国家的宣言这样一个重要的和政治上对他们十分有利的文件”。这进一步证明,苏联领导人从其整体战略出发,此期主要考虑的还是采取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
  
  金日成等朝鲜领导人虽然勉强接受了莫斯科的意见,但并没有完全停止采取军事行动的计划。10月14日,三八线附近又发生了激烈战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3警备旅对侵入三八线以北1.5公里法音山高地的南朝鲜军队展开攻击,并占领了这两个高地。由于苏联大使和军事顾问事前参与讨论并默许和支持了这一军事行动,而事后又未向莫斯科报告,斯大林对此极为不满。葛罗米柯严厉指责什特科夫没有“严格地、坚定地”执行“禁止未经中央允许而向北朝鲜政府建议对南朝鲜采取积极行动”的指示以及“中央关于防止三八线形势复杂化的指示”,并对他提出警告。
  
  在此同时,斯大林还与毛泽东交换了对朝鲜政策的意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认为北朝鲜此时不宜采取进攻性的军事行动。毛泽东在去电中说,朝鲜同志想通过武力解决南朝鲜问题,中国领导人曾劝阻他们不要这样做。斯大林回电说,完全同意中国同志的意见,在朝鲜不应开始一场战争,不能用军事手段统一朝鲜。目前北朝鲜还没有准备好,最好的办法是在南朝鲜组织游击队。
  
  目前掌握的俄国档案文件显示,至迟到1949年底,斯大林都没有改变在朝鲜半岛不得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政策,以避免引起美苏在远东地区的直接军事对抗。然而,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和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结果,使苏联失去或即将失去其在远东以中国东北为基础的政治和经济权益,从而迫使斯大林为保证实现苏联在战后远东地区的战略目标而改变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即必须把整个半岛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而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为苏联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
  
  二、苏联参与策划和发动朝鲜战争
  
  就在毛泽东访问莫斯科期间,斯大林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对朝鲜半岛的政策。
  1950年1月19日,即斯大林同意与中国签订一个新条约之后,莫斯科收到什特科夫发来的报告:1月17日朝鲜外务省为欢送朝鲜大使李周渊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职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午宴。宴会结束后,金日成激动地对苏联大使馆参赞伊格纳季耶夫和佩利申科谈到:在中国完成其解放事业后,下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如何解放祖国南方的人民。他说,“朝鲜南方的人民信任我,并指望我们的武装力量。游击队不能解决问题。南方人民知道我们有一支优秀的部队。最近我夜不能寐,考虑着如何解决统一全国的问题。如果解放朝鲜南方人民和统一祖国的事情拖延下来,那么我就会失去朝鲜人民的信任。”金日成又说,他在莫斯科时,斯大林同志对他说,不必进攻南方,在李承晚的军队进攻北方的情况下,可以对南朝鲜进行反击。但是李承晚一直没有发动进攻,这就意味着祖国南部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统一正在被拖延下来,他认为需要再次会见斯大林,并就人民军为解放南朝鲜人民而采取进攻行动的问题得到指示和批准。伊格纳季耶夫和佩利申科回避了这些问题。于是,金日成又拉住什特科夫,向他提出,希望“同斯大林会面,讨论南方的形势和向李承晚军队发动进攻的问题”。金日成说,如果不能同斯大林会面,那么,他想去会见毛泽东。金日成还向什特科夫提出:“现在人民军比李承晚军强大得多”,“为什么不许可他进攻瓮津半岛,本来人民军在三天之内就可以拿下瓮津半岛,如果人民军发动一场全面进攻,就可以在几天之内进入汉城。”什特科夫汇报说,金日成是借着醉意说这些话的,但“他说这些话不是偶然的,而是预先想好的,目的是要表达他的想法,试探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在谈话中,屡遭批评的什特科夫坚持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9月24日会议决议的精神答复了金日成。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斯大林在听到这次汇报后却改变了态度。
  
  1月30日,即斯大林与毛泽东进行第三次会谈并确定了中苏新条约的基本原则之后,他亲自回电说:“我理解金日成同志的不满,但他应当理解,他想对南朝鲜采取如此重大的举措,是需要有充分准备的。这件事必须组织得不冒太大风险。如果他想同我谈此事,那么,我随时准备接见他并同他会谈。请把此事转告金日成并且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在迄今看到的档案文献中,这是斯大林第一次表明他改变了对朝鲜问题的态度。
  
  第二天,什特科夫便报告说:“根据您的指示,1月30日会见了金日成同志。在提起1月17日朴宪永举行午宴时的谈话后,我准确地转达了您第一点指示的内容。金日成十分满意地听取了我的转告。看来,您同意接见他并准备在此事上向他提供援助一事,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显然,金日成为了再听准确些,便问我,那么,是可以就这个问题去会见斯大林同志喽。我回答说,从这个通知上看,斯大林同志准备接见您。”金日成立即表示,他随时准备着斯大林的接见。
  
  随后,金日成提出再组建3个步兵师,以便把军队总数增加到10个师,并要求把苏联政府将于1951年提供的贷款用于1950年,为计划组建的3个步兵师购买苏联装备。对此,莫斯科立即答复,完全满足金日成的要求。同时,为了加强朝鲜人民军的组织和指挥能力,莫斯科还任命瓦西里耶夫中将为朝鲜人民军军事总顾问,以替代自苏联从朝鲜撤军后兼任这一职务的苏联大使什特科夫。此后,苏联便开始大规模向朝鲜提供武器装备。3月9日,朝鲜照会苏联,“为了给人民军补充装备、弹药和技术器材并加强人民军,请苏联政府于1950年按照以前提交苏联政府的申请单向朝鲜提供1.2-1.3亿卢布的军事技术装备”,朝鲜则相应地保证向苏联提供价值1.33亿卢布的黄金、白银和钼精矿。随后,金日成提供了所需武器装备的详细清单。莫斯科答复,同意朝鲜提前使用1951年的贷款购置武器装备。斯大林还亲自致电金日成,对于“朝鲜人民军所需装备、弹药和技术器材”,苏联政府决定“完全满足您的这一请求”。
  
  在进行物质准备的同时,3月20日,金日成要求于4月初对莫斯科进行秘密访问,并提出将与斯大林讨论“国家南北统一的途径和方法”及“经济发展远景”等问题。在一份“金日成提请斯大林同志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清单中,明确写道:“关于统一国家(南方和北方)的途径和方法,拟采用武装方式统一”,还提到与毛泽东会晤和同中国签订条约的问题。得到莫斯科的同意后,3月24日什特科夫报告,他已经为金日成的莫斯科之行做好了具体安排。3月29日维辛斯基报告斯大林,“金日成和朝鲜外务相朴宪永将于3月30日离开平壤前往莫斯科,苏联驻朝大使什特科夫将军随同来访,他们将于4月8日到达莫斯科”。
  
  关于斯大林与金日成秘密会谈的具体内容,目前在俄国档案中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的文献,出现在研究论著中的说法,引用的都是当事人的回忆。但是,1966年8月9日苏联外交部向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提交的《关于朝鲜战争的背景报告》承认,斯大林“对朝鲜人所拟方案的最终认可,是在1950年3月至4月金日成访问莫斯科期间”。因此,完全可以断定,在1950年1月至4月间,斯大林决定改变对朝鲜半岛政策,即使用军事手段解决朝鲜统一的问题。
  
  不过,斯大林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处理,即在朝鲜半岛采取军事行动必须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因为就在不久前刘少奇访苏期间,斯大林建议,在国际革命运动中,中苏两家都应多承担些义务,而且应该有某种分工,希望中国今后多担负些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方面的帮助。斯大林还说,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以后,革命中心由西方转移到了东方,而现在又转移到了中国和东亚。因此,中共“应当履行对东亚各国革命所承担的责任”。然而,斯大林非常清楚,中共目前的军事战略中心是准备发动解放台湾的战役,而且就在毛泽东访苏前夕,他本人还表示支持毛泽东关于“北朝鲜此时不宜采取进攻性的军事行动”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当然不便直接向毛泽东提出这个问题。所以,斯大林嘱咐金日成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务必征得毛泽东的同意。
  
  其实,朝鲜所处的政治地位使金日成比斯大林更懂得在东亚地区采取如此重大的举措,是一定要得到毛泽东支持的。于是,在斯大林对自己的意向已经表示赞同的情况下,金日成指示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拜访毛泽东,提出了金日成访华的要求。3月底,毛泽东在会见李周渊时,表示同意金日成访华,同时指出,“如果已经有了统一朝鲜的具体计划,那么会晤必须秘密进行”。毛泽东还谈到,“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朝鲜不可避免也要参战”,因此必须做好军事准备。作为东亚地区革命事业的“负责人”,毛泽东在原则上当然必须支持朝鲜的一切革命行动,但显然毛泽东还不知道金日成已经同斯大林达成了默契。金日成必须得到毛泽东的明确表态,于是决定5月13日秘密访华。毛泽东在金日成到达北京的当晚立即会见了他。会谈中,“朝鲜同志通知了菲利波夫同志的如下指示:现在的形势与过去不同了,北朝鲜可以开始行动;但是,这个问题必须同中国同志和毛泽东同志本人讨论”。当夜11时30分,周恩来造访苏联使馆,转达了毛泽东的要求:想得到“菲利波夫同志本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明”,并请求迅速回电。
  第二天,斯大林回电:“在与朝鲜同志会谈中,菲利波夫和他的朋友们提出,鉴于国际形势已经改变,他们同意朝鲜人关于实现统一的建议。同时补充一点,这个问题最终必须由中国和朝鲜同志共同解决,如果中国同志不同意,则应重新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会谈详情可由朝鲜同志向您讲述。”鉴于莫斯科已经明确表态,毛泽东只得同意在进行解放台湾的战役之前首先解决朝鲜的统一问题,并表示愿意支援朝鲜的行动。
  至此,通向朝鲜战争的道路对于金日成来说已经畅通无阻,需要的只是确认和实施具体的作战计划了。根据人民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俞成哲的回忆,5月上旬苏联大量调换了在朝鲜人民军中的苏联军事顾问,以作战专家替换了那些以个人名义在朝鲜负责军事训练的军人,并且为朝鲜军队制定了“先发制人的进攻作战计划”。到5月底,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和苏联军事顾问团联合向莫斯科报告,朝鲜人民军向三八线集结的行动已经准备就绪。在金日成的坚持下,军事行动开始的时间确定在1950年6月25日。接着,莫斯科又接到报告说,按照进攻计划,朝鲜人民军每天可推进15-20公里,预计主要的军事行动在22-27天之内完成。据什特科夫的报告,“人民军在三八线地区的集中开始于6月12日,结束于6月23日,完全按照总参谋部的计划进行。各部队的调动组织严密,未发生意外”。尽管“敌军的侦察大约已发现各部队的调动,但各部队的计划及行动开始时间均得到严格保密”。报告特别指出,“各师作战计划制定及地形侦察过程均有苏联顾问参加”。
  
  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依照计划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南朝鲜发动了进攻。什特科夫的报告详细说明了战争开始阶段的真实情况:
  
  战役全部准备措施已于6月24日完成。6月24日已向各师师长发出“Д”和“Ч”的命令。
  各部队均宣读了民族保卫省的政治命令,其中指出南朝鲜军队侵犯三八线,挑起军事进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朝鲜人民军转入反攻的命令。
  
  朝鲜人民军官兵以高涨的热情听取了关于反攻的命令。
  
  各部队于6月24日24时进入出发位置。军事行动于当地时间(25日)4时40分开始。进攻前进行了20-40分钟的炮火准备,其中包括定位瞄准和10分钟炮轰。随后,步兵开始行动,迅速展开进攻。在开始的3小时后,个别部队与军团已向前推进了3至5公里。
  人民军部队的攻击完全出乎敌军的意料。
  
  敌军仅在瓮津、开城与汉城诸方向进行了顽强抵抗。而较有组织的抵抗则在第一天12个小时以后才开始。
  战斗第一天攻克的城市为:瓮津(瓮津方向)、开城、松隅里(地图1:1000000,1943年总参谋部印制)。
  在春川方向,人民军部队推进了12公里。
  在东部海岸推进了8公里。
  就在第一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海军即有两支登陆部队在日本海沿岸登陆:第一支登陆部队在江陵地区,包括2个营的海军登陆部队和约1000名游击队员;第二支登陆部队在蔚珍地区,包括600名游击队员。
  登陆部队于6月25日5时登陆,整个过程进展顺利。
  游击队登陆部队攻占了蔚珍市及其周围的若干乡镇。
  在登陆部队登陆过程中,人民军军舰与南朝鲜军队的舰艇曾发生战斗。战斗结果有一南方扫雷舰被击沉,另有一扫雷舰被击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海军没有伤亡。
  6月26日,人民军部队继续进攻,在战斗中不断向南朝鲜领土纵深推进。
  在6月26日一天的时间内(从右至左)彻底扫荡了瓮津半岛、开城半岛;第6师的部队强渡海湾并攻占了金浦机场方向的居民点。
  在汉城方向,第1、4师攻占了汶山、东豆川等城市,第2师攻占了道府春川市。
  在日本海沿岸一带,部队的推进仍在继续。注文津港已被攻克。
  与在洪川方向移动的第12步兵师、越过松隅里在议政府方向进攻的第3步兵师及机械化旅整整一天没有联系。
  
  以上情况表明,苏联参与了进攻南朝鲜军事行动的所有策划、准备和实施过程,只是为了避免引起美国的干预和遭到世界舆论的指责,斯大林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措施。战争爆发前5天,什特科夫报告说,金日成要求苏联提供进攻和登陆需用舰只以及作为驾驶舰只的10名苏联顾问。斯大林立即答复,拒绝这些要求,以免为美国进行干涉提供借口。在进攻开始时,斯大林还下令召回了在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中的所有苏联顾问。当时赫鲁晓夫询问其中的原委,斯大林回答说:“我们不想留下证据被人家指控我们参与了这件事”。
  
  斯大林的思路十分明确:从苏联的安全战略出发,莫斯科既要掌握这场战争的指挥权和主动权,又不能公开参与到战争中去,如此就需要中国站出来说话。所以,在策划战争时,莫斯科要求平壤征得北京的同意,而当战争形势发生逆转时,斯大林则想方设法鼓动中国出兵朝鲜。
  
  (未完,接中篇)
  ————————
  
  注:编者注:这是1990年代,沈志华自费取得苏联档案 馆的解密档案后复制的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部分,回国后他又专门找到俄语译者进行翻译,并将所有资料向社会公开。这是他2002年夏天与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合作出版的档案文件集的代序部分,于朝鲜战争停战50周年纪念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