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镀金十二生肖邮票:奋斗在海外的人们(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14:47
奋斗在海外的人们(一)

中国女工闯约旦:高强劳动生病不敢休
一名中国女工正在约旦的一家制衣厂辛勤工作。
落笔的一瞬间,想起一句被说得很滥的话——“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俗归俗,但这句话的确切和形象却是无法否认的。在国土面积不足10万平方公里的约旦,就有着1万多名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女工。她们大部分分布在约旦各地的服装厂,从事制衣和服装加工工作,多数来自江浙地区,大的30多岁,小的只有十七八岁。自1998年建立合格工业区(QIZ)后,约旦制衣业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同时,巨大的劳务需求使这个中东国家向吃苦耐劳的中国女工敞开了大门。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推动着约旦经济的发展,也编织着自己的希望,有欢乐,有悲伤,中东火一般的骄阳照耀着她们的喜怒哀乐。
最低工资220美元
碰到萍的时候正逢“十一”,我到安曼市郊的侯赛因工业城看望朋友未遇,在女工宿舍楼下与她和另两名女工攀谈起来。萍来到这里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了,在一家台资制衣厂工作。她初到约旦时从普通工人干起,因为表现出色,现在已经当上组长了。她说,这里的工作条件还不错,女工们每月可以保证拿到220美元的最低工资,在这个基础上,计件算钱,做的越多,拿的越多,大家基本每个月的收入都能达到300至400美元,个别干得出色的,能拿到600至700美元。
而且,工人的福利制度还比较好。工厂每月会扣除工资里大约7%的金额,厂方再出一部分钱,为大家设立类似保险的基金,以应对工伤医疗等方面的花费。在合同到期时,还会将没花的钱退还给大家。平常,工厂会组织大家外出购物、游览,并经常发一些鱼、鸡蛋什么的,可以自己到食堂做点喜欢吃的改善伙食。在这个中东国家,大家甚至还能经常吃到猪肉。
正好萍要到工业区里的超市买东西,我也就随着她逛了逛。这里超市、银行、邮局等各项生活设施虽都不大,却也一应俱全。我在一家水产店门口,居然看到了硕大的用中文写着“活鱼”两字的幌子在迎风飞舞。
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我不禁对萍说:“你们在这边很不错啊,比国内做工划算多了。”萍想了想,笑道:“好的都和你说了,我们苦的时候,真是哭都没时间。”原来,工厂的工作强度也真是很大。萍说,她们早上7点30分就上班了,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6、7点钟能下班就算好的了。现在约旦服装厂的订单都很多,一天工作十五六小时,到晚上11点才能下班是常事,每个月能保证有两天休息就不错了。
这种高强度劳动,时间长了是吃不消的,很多女工都有累病了的经历,由于不是工伤,所以要自己花钱看。而且,赶订单任务重,歇病假是很奢侈的事,一方面厂方催得紧,另一方面,大家也为了多挣些钱,没什么人歇,甚至有人是拔了吊水的针头,就又回去干活了。也有人觉得太累受不了,就提前终止合同走了,但要交违约金。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出来之前就交给劳务公司1万多元人民币,违约金又差不多要这个数。于是就想把损失的钱补回来,有人就在回国时不上飞机,从机场偷偷跑回来给一些约旦人的公司打黑工。但那是没有法律保护的,病了、伤了都没人管,还不敢去告,因为抓到了要被遣返。虽然那些公司可能工资高一点,但不比这里轻松,还每天提心吊胆的。
而且,因为有些人打黑工被抓到,连累其他人也跟着受怀疑,走到街上,警察老是用特殊的眼光看她们,好像每个人都是非法入境者似的。约旦人因为失业率比较高,觉得中国女工抢了他们的饭碗,对她们印象也不是那么好。
盼望回国开个服装厂
听了萍的话,我有点沉默,不知道说些什么,半天挤出一句:“嗨,你现在不是挺好吗,好好干吧,过几年升个部门经理什么的……”萍笑了,说:“没事,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那么好,我觉得多数姐妹们适应能力还是挺强的,累归累,但能出来干活,长些见识也挺好的,而且,工资毕竟要比国内高。至于我,不会在这儿长干的,挣点钱,学点东西,就回家,弄不好我也开个服装厂呢。”
看着这个22岁的江苏女孩脸上那自信和充满希望的神态,我感到心情愉快起来,“不是猛龙不过江”,在中东10月份依然灼热的阳光下,眼前的这个中国人,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而坚定……
]
 
海外打工:纽约外卖郎活得很艰辛
在纽约,大多数中餐馆开在地价低的地区,因此治安情况也较差。许多外卖郎因不懂英语,一般也不开银行帐户,挣的钱都揣在身上,出了事不也不敢声张,这使他们往往成为打劫者的目标。轻者被抢劫一空,重者命丧黄泉。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外卖郎遇害至死事件发生。
据了解,在客人的叫餐电话中,有些是犯罪团伙故意下的诱饵。这些歹徒心狠手辣,往往一动手就往死里打。纽约皇后区的牙买加对许多华人来说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地方,更是被许多外卖郎视为地狱的地方。
去年2月,年仅18岁的外卖郎陈煌在皇后区的一栋公寓内惨遭暗算。两名非洲裔少年为了凑到够买运动鞋的钱而大开杀戒,他们先用棒球棍将陈煌打晕,再用刀子将他捅死,之后将尸体丢弃在附近公园的池塘里。
 
 
此前,还有一名叫刘锦盛的外卖郎在那里被5名黑人歹徒活活打死。杀人之后,这些歹徒竟然若无其事地分享了刘锦盛送的外卖。此外,哈利姆、南布朗克斯和布鲁克林的一些区域,也都是纽约市治安差得出名的地区。
外卖郎生活情况痛并快乐着
在纽约,小本生意人只要肯吃苦,赚钱总比在其它中小城市容易得多。正因如此,许多华人辗转小半个美国后,最后选择了在纽约开中餐馆。由于很多中餐馆店面很小,无法提供就餐环境,送外卖就成了这里华人餐馆的一大特色,而且成为一个固定的职业。
舍命淘金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纽约中餐馆的外卖郎以福建人居多。为了生计,他们承受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劳动条件:白天,他们骑着自行车送外卖,寒暑无阻,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送一次得到一美元小费,年复一年,年年如此;晚上,他们就睡在厨房里,条件好的睡在老板家的地下室里,多个人挤在一间房内。
今年37岁的陈先生(不愿透露名字)来自福建乐清,在纽约曼哈顿中城一家餐馆送外卖。他告诉记者,1999年他来到美国,先后呆过几个城市,最后在纽约落了脚。每到一处,他就一头扎在中餐馆里,每天从早10点干到晚10点。
他说,4年前,他刚到这家餐馆求职时,老板问他送过外卖没有,他说送过,对纽约的路也很熟。其实他是在说谎,但不这么说老板是不会要他的。
刚开始干时,由于路不熟,想打听道,街上都找不到人;即使遇到人,自己英语也说不利落。有时好不容易找到了顾客住址,但顾客说等得时间太长了不要了,别说小费,连饭钱都讨不回来。遇大雨或雪天时,鞋子都湿透了,一天下来脚都被泡发了。
我在美国打工记
出国留学,我开始考驾照,因为拿到驾照就能到偏远地区找下午班或者夜半工。当我捏着一张没有通过的考试单走出路考考场的时候,我还真没骂人,忙着盘算糟蹋了多少银两。
上了半个月的课,对洋同学的鄙视与日俱增,可是账户余额的下降幅度让我寝食难安。我虽脑子好使,写作业跟玩儿似的,可付房租是硬碰硬的事情,于是赶紧排了一次快期,终于拿到驾照。当晚用700块买了辆破车,拉着同屋就上了湖边的高速,一切都是以15年赶英超美的速度进行着。在下城区闯了一次单行线,前方有俩骑自行车的警察正在给另一辆车开罚单。我二话不说,当场倒出巷口,根本就没看后面有没有人,总之不能在拿到驾照的第一天就吃罚单,同时也验证了倒车档还是管用的。
朋友说,在学校边上有一家快递公司,美国人开的,UPS,大公司,在招工,说是给报销学费。还有一个工在下城区便利店看夜更,工钱不高。我当时没说二话就去了UPS报名,心想这可是洋人的公司,一不留神我这就入了主流了。后来事实证明,虚荣心要不得。
UPS倒是爽快,填张表,算几道两位数的加减乘除题,就给安排业务学习三天,这三天还给最低工资。给的工种是preloader,早上3点到9点。我这心里高兴的,看三天录像,每天还给4个小时的工钱,早班工说不定没工头看着,还能偷点儿懒,这一高兴不打紧,忘了问学费的事儿。等到安排到工段上才知道,这是个标标准准的重体力活儿。
给我派的活是给四辆车装车,把当天要送的货按地址顺序往卡车后箱里装。每天3点到9点,中间一刻钟休息,吃点喝点外加一根烟,多伦多的冬天,半夜四五点钟,是全年最冷的时候了,我出厂房抽烟愣是不用穿外套,真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每天最累的是最后的半个小时,所有的非常规(主要是地毯、汽车配件这些超长超重的货)货品上车,全手工,8:30清仓,陆续出车,然后我们这些苦力就开始磨洋工,蹭个10分钟一刻钟的,因为这是算加班,付1倍半工资。
这点儿猫腻还是一意大利老哥告诉我的,他住得离厂不远,每天走着去,到下雪天就不方便了,腆着脸顺我的破车。我们从小读“纪念白求恩”长大的,这点觉悟还是有的,那时候油也便宜,5毛多一升,按现在的行情,估计得收点儿费了。
意老大是一写歌的,估计是谱曲的那种,在他住的地下室里有一廉价电子琴,我老送他回去,他也挺不好意思,就拉我去他的一个窝点(一商场)喝咖啡。这是我第一次喝那种浓缩咖啡,一小杯子跟药似的,一口下去,咣叽,那感觉就像吃多了芥末。
不过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几次这老哥就开始跟我借钱了,每次也不多,5块10块的,买烟或者买咖啡早饭。过了个把月,这老哥让我捎他去下城区一间银行,一路喜笑颜开,我估摸着他哪门子富亲戚给他寄钱了。等他出了银行门才告诉我,是他离婚了,他老婆给他的钱,有4000块。我当时就纳了闷,这意大利人是邪行,没敢问他是不是西西里出来的。
这老哥那天上午是豪气勃发,硬是要我陪他回他的窝点,见一个人还一叠钱,那一圈路走下来,我是真庆幸他成功的离婚,不然我的80多块可就打水漂了。老哥挺仗义,溜了一圈以后一定要请我吃顿饭才让我走,第二天上工的时候才知道,这老哥不来了。
过了元旦前一个学期的成绩下来了,我特意花了十几块现大洋办的加急成绩单,上工的时候带去问工头,这小1000块的学费我上哪儿领去。人事处管事的人说了,申请学费补助得在开学的时候填报告,学期结束了凭成绩单领钱,我当时嗓子眼一甜,这是英语不好,一肚子的苦水愣是倒不出来。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买报纸,我决定再也不给美国人卖命了。我,打算放下身段,去找餐馆工,这个主流,咱不要了。
 
在美国当土木工程师的故事
说来惭愧,当初只是持H-4同妻子从德国来美。为了找到一个好的了解美国并同时提高语言能力的机会,就先在一个local 大学读economics. 功课之余,看到报纸上有招收civil engineer 的广告,因在国内有十几年的经验,就将简历整理好,亲自跑到那家公司,敲门进去,说明来意。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将我的简历马上递给老板,老板当场面试,并决定offer我一个entry level engineer 的位置。我自己当时都有些发懵。回家问朋友,大家都祝贺。后来发现我的身份不对,赶紧打电话过去,因为这是个近有三十几人的小公司,从来也没雇过外国人,弄不清H-1, H-4 等乱七八糟的事。老板说,你请律师,我出所需证明。那几年,H-1好办。就这样,在来美不到一年,就由H-4变成H-1了。这是1999年的事。
因为还是扛着国内学的知识,对美国的系统不熟悉,开始工作后才发现自己不行。很多简写都不知道,所用的规范,条例等更是差别很大。尤其是在国内只是干的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的一个分支而已。和我现时的职位就像是国内的外科到美国干内科一样。其下场就可想而知了。尽管勤勤恳恳,态度相当的好。老板还是坚持不住了。四个月后被下岗了。走时对老板千谢万谢。还买了两个dozen 甜面圈,感谢所有的人。
四个月学到很多东西。还明白了在这里混,需要一个P.E. (Professional Engineer) 证。
被下岗是个星期四。星期五就又背着精心准备的简历向本城的大小有关的公司敲门递简历了。我采取亲自递的方式主要是可以更快的得到答复。在那天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挺大的建筑,上面挂着大招牌,上书:Civil Engineering. 就赶紧闯进去。迎面预见一苗条淑女,说明来意并麻烦她将简历递给有关人士。觉得公司比较大,必是藏龙卧虎,并没有太在意。回家还和太太打趣。
没想到星期一有人电话打到家,正是此公司。说是要面试,越快越好。就约定第二天。因为觉得希望不大,也因此较放松。三个人面试,最后将大老板请出来说了几句。因为公司要的是我的本行 (岩土工程),感觉还可以。当时问薪水,就开口要了个大价。比第一个高出50%. 星期二来电话给offer。同意薪水要求,并要求星期三上班。当时差点晕倒。我告诉他们,H-1 需要转换,他们说, 没关系,可以付现金。真是晕。
后来才知道,公司的 chief engineer 已经辞职 那个周末是他的最后一天。公司原来有个刚从大学毕业的美国孩子,担不起来。看我的资历比较符合,就要我赶紧上班一便工作交接。
因为有第一家的经验,且又是本行,上手就容易多了。很快,我就成了主力。一年后生为高级工程师。工资也水涨船高。第二年一年内,通过EIT, PE 考试,正式成为注册工程师。
在此公司一呆就是六年,到第六年时,升为 VP。六年中,工资平均年长12%。
前年,全家因太太做住院医搬到另外一个城市。公司因此给开了个branch 由我来主持。没想到,事情就坏在这里。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大客户 (全美国第一)的项目占总收入的九成。去年底今年处,不知什么原因,这个客户突然大量减少给我们的工程。原以为只是临时调整,上个月竟然完全停止给我们任何项目。更不幸的是,在我知道这个消息的第二天,我的直接上司开车来我的城市通知我,当天是我的最后一天。公司决定要关掉我的branch。可以想象当时的我有多么晕。原来还以为我会是公司最后一个下岗的。
尤其可气的是,我不是公司一个下级雇员。我手下还有十几个人那!他们没和我打任何招呼就决定关掉分部。且是当天!让这里的人怎么应付?原以为自己辛辛苦苦,不分白天黑夜,人总会有谢良心吧!到现在才知道,business is business!   当老板亏本时,他会眼都不眨一下。
无奈,赶紧找工作吧。好在已经在此混了两年,对这里的公司一清二楚,也有些熟人。发了七八份简历。得到四个面试。最后选择一家。下个星期上班。薪水不如从前。但公司比较稳定,客户也较分散。
回想过去,就像梦一般。总结这些年的经验,首先是爬得高,跌得重。在畏难时候,公司首先要裁掉高薪水的人。所以,应该居安思危。其次的是,工作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做。耍小聪明的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话外题是,我在招人时,见了同胞也是格外亲,因为知道大家都不容易。觉得国人也大多聪明,勤奋。缺点是有时候不 make sense。部分人爱耍些小聪明。
话多了,就此打住。真诚祝网友们事业顺利,发达。
飘流异国三十年
异乡的任何一块土地,很快都能由陌生过渡到熟悉,只要不过分期盼故乡的那份亲切……
那天我和先生在黄昏的微风里散着步,西天的彩霞像整片散开的金沙,飘荡在小城青蓝的天空。走着走着先生忽然感叹一声:“如果让我今天再选择,真的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选择这条路。”一阵微风拂面而过,飘散了他对异国30年生涯的叹息。
先生32岁那年,一天晚饭后轻轻放下碗筷说:“我想去美国读个学位。”
我劝说他年纪大了些,跟20几岁的年轻人去竞争相当辛苦。两个孩子年纪又小,正是需要父亲在身边的年龄。他却积极地考托福办手续,说是最多两年读完学位就回来。
那年年底,他口袋里揣着30元美金,手里提个小箱子,连大门都不让送出去地挥别了妻子儿女,跨开大步走出了我们的视线。4岁的女儿听到飞机飞过房顶的声音,揉着红肿的眼睛问:“妈妈,那是爸爸坐的飞机吗?”6岁的儿子正在学校上课,没能看到爸爸离家的身影。
一年后一个寒冬的深夜,先生提着同样的行李箱,悄悄地用手敲着卧室的玻璃窗。他那声“是我”让我惊慌的心落实了下来。门外寒风吹得落叶簌簌作响,一弯残月高挂在清冷的天空。
先生在家待了两个多月,试着找了几个有可能去做的工作。他后来说如果当初真有任何一家公司雇用他,他可能就留在台湾,不会再次离家了;异乡一年里他最受不了的,是那种思家无处诉的痛苦。但是他没有那张国外大学的毕业文凭,原来教书的学校正是学期的中途,也没有空缺。于是他再次提起行囊独自走出了家门。那是个落雨的星期天,儿子女儿推着门儿跟爸爸摇手说再见,他的声音透过雨帘稀稀落落地:“进去陪……妈妈,叫妈妈……不要难过。”
又过了一年的秋天,我和孩子们办好了一切手续,带着惶惑不安的心情也踏上了这条出国路。送行的学生给我挂上个夏威夷式的花圈,好友们围绕着我说着祝福的话语。我用满脸的笑意和大声的响应,希望掩饰内心里那份连根拔起的伤痛。
白天读书晚上打工的先生,抽空开着车带我去找工作。几次碰壁后他交代说:“在美国找工作不能太谦虚,有八分的能力你一定要说成十分,不然工作就被有七分说成十分的美国人抢去了。”不争气的我,就是话还没出口,满面先泛红地用那结巴的英语,把原本的八分缩水到五分。后来乖乖地到职业学校学了半年的打字,结业后老师介绍到电力公司去做最基本的“打卡”工人。
工头是个40多岁的白人老太太,总对我们几个有色的女士们患有重度的色盲。对我们每天的早安问候,也是重听般地从不响应,要周末加班或临时赶工的时候,我们又特别鲜明地屡次中选。好在比她高一级的总管工头,对我们倒是一视同仁,还常常夸奖我的工作快速而正确。
我离开的时候,非常意外的,全办公室40多位员工替我开了个惜别会,连那高傲的老太太都过来跟我有了唯一的一次临别拥抱。让我最感动的还是总工头的那封推介信,在夸赞我的工作如何优异之外,最后还加上那句“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我们都会毫不考虑再次雇用她”。对一般的美国人,这也许是封最普通的介绍信,对我这异乡人得来不易的第一份工作来说,却给了我这一生里最高的成就感,那份喜悦和骄傲,完全驱散了白人老太太3年来布下的阴云。
要离开是因为一位朋友急如星火的催请,先生毕业后的工作又不是很称心。这次把家从繁华的大城再次连根拔起,一大一小两部车,装下了全部的家当。心里再没有拔根的伤痛,反而有一些旅行的兴奋。
跟我们居住3年的大城相比,这里是沙漠里的小小绿洲。大城也好绿洲也好,对我倒是没有太多的差别。异乡的任何一块土地,很快都能由陌生过渡到熟悉,只要不过分期盼故乡的那份亲切,日子是很容易打发过去的。
催请我们搬过来的朋友一年后搬离了小城,先生才真正地一脚跳进了中国厨房的火坑里。可怜洗碗切菜打杂一年,还没一次靠近过炉头,没正式拿过锅铲的他,就这样在火坑里翻滚了20多年。身在炙热的烧烤下,倒没受到什么伤害,在中国厨房里那份紧张焦虑长期煎熬的一颗“心”,却提出了严重的抗议。连续3年发作3次心肌梗塞,却都能有惊无险地存活了下来,真是奇迹加幸运了。可是那火坑周延散发出的余威,却波及了无辜的儿子和女儿。两个人都是告别童年,走进 teenager的时代,最需要父母靠在身边,我们却昏天暗地地在火坑中自顾不暇地求生存。他们只好在自我摸索中撞得鼻青脸肿,造成了他们性格中一些无法弥补的缺陷。
每每深夜梦醒,脑海里的思绪像小城冬日飘散的飞雪,一点点、一片片,最后是一坨坨敲打着我寒冷的心房。如果我们还在台湾,即或是在当初落脚的大城,我每天下了班跟孩子们一起吃晚饭,看他们做功课,教他们学中文;晚上在他们的床边道声晚安。早上一起出门,傍晚一起回家。多么简单的日子,而那种简单却是儿女们未来幸福生活的保障。小城的日子,他们难得有跟父母见面的时候,造成了他们往后日子里种种的遗憾。
想起小女儿在搬离大城时一再的请求:“我们为什么要去开餐馆嘛,我一个父母开餐馆的同学,好可怜啊,成天见不到爸爸妈妈。”
想起我们给小女儿那永远没有兑现的诺言:“我们不一样,我们最多只开两年,而且我们有合伙人,我们会每天……”
小城20多年的辛劳,的确给了我们一份生活无虞匮乏的保障,一份安享晚年的舒适。但是内心里那份失落与伤痛,却是没有人能摸得着看得到的。
跟台湾的朋友谈起内心的感慨,谈起先生对当初选择出国的疑问,朋友们各有不同的安慰。有的说你们这些年的辛劳,总算走出了一条康庄的大道。有的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人生路途上难免遇到荆棘险坡,这正是给他们考验的机会。
一位美国朋友说得好:“你要做你自己,完成自己的责任。不要再把下一代的担子来捆缚住你的心灵。”
看来做异乡的中国父母,该学习的确实不少啊!
苦涩的美式“炒鱿鱼”
记得那个寻常的星期五,公司上下漂浮着一股轻松的味道。
同事张君象往常一样与大家讨论工作。下午四点时,部门主管道格拉斯请他参加一个临时会议。不到一刻钟,老板竟与他一同回来,在一阵翻箱倒柜中,张的声音显得有点颤抖,不知所云。接着道格的半个身子歪进我的隔间,快速说了一句:“让他走很不得已”。转而
又轻描淡写地补充道:“很抱歉,我们没有足够的工作量”。我跳起身,见张君已经拎着手提箱向门外走去,便不知所措地追向停车场。其实我并不知道要说什么,也不知道这种时候安慰话还有何作用。匆忙中只与他交换了家中的电话,表示愿意做他找新工作时的推荐人。
返回大楼时,老板正静等我去他的办公室,说是要将现有的项目整理一下。我尚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双手颤抖着无法书写,耳中嗡嗡作响,脑袋则一片空白。见他若无其事地谈论著技术上的话题,怎么看都摆脱不了冷血杀手的印象。不仅因为张君是公司里唯一的中国同胞,而且想到他才被转正不到一年,我实在有点打抱不平。
想当初我们都是以顾问身份来到这家公司的。所谓“顾问”者,原本是在技术和经验上造诣深厚的指导人员,但是现在美国给工程和科技等行业打临工的人都冠以这个美称。由於编外人员不享受公司福利,而且项目一结束便没了饭碗,因此在给薪上往往偏高作为补偿。就业市场繁荣时,许多人反而喜欢日程自由的计时工作,乐得这样到处打游击。当我们的项目进行到一半时,公司忽然提出将两人同时招安。考虑到美国的经济正开始衰退,我们便接受offer做了正式雇员,当然薪水也顿时降低许多。谁知在第十一个月时他被裁员,原本做满一年即可享受的福利转眼随风而逝。这一来岂不损失了很多收入?他们的做法实在有失厚道,甚至有重大阴谋之嫌!
前不久的一个周五,公司总部不动声色地发起又一波裁员行动,在全美各分部(包括加拿大)瘦身 6%。部门中一位勤勤恳恳十五载的电脑操作员不幸被裁,要知道美国人在同一间公司做十几年的实数难得。周四晚间罗伯特曾打电话给其组长安琪儿,说人事部约他隔天早上谈话,原以为是关于太多加班工时的问题(美国按时拿薪的员工加班费是平时的1.5倍)。结果安琪儿中午来接班时被告知罗已经离去,当时便愣在椅子上痛哭失声。她含泪对我说:这么多年来,鲍伯在工作上是她的得力臂膀,在精神上则如可靠的兄长,如今却连个告别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说裁员本身还不够令人痛苦的话,那么被扫地出门的感觉更是让人铭心刻骨。因为最难受的是美国公司炒鱿鱼时,一旦宣布便只给员工极短的时间收拾私人物品,立刻交出办公桌钥匙和身份名牌,并且一定要由部门主管亲自“押送”出公司大门,让人感觉就象被扔掉的垃圾一样。尤其是有机会接触公司资讯的人员,谈话一结束大概就无法进入电脑了,因为他们生怕人家破坏商业数据。似乎转眼间你便成了陌生人、甚至是不受欢迎的敌人。如此冷酷的雇佣关系,哪里谈得上相互尊重和忠诚?!
我们这批劫后余生的幸存者,虽然被总裁召去安抚、鼓励一番,可是人人脸上都写着明显的悲哀,因为心中有着太多的焦虑和疑问:下一次裁员多久将要发生?会不会轮到我自己?记得罗伯特的隔间曾摆有结婚照、全家福,孩子的涂鸦画以及各类可爱的饰品,无形中已将那儿当作自己的家。真难想象一、两个纸箱怎能盛得下十五年的日子与回忆?所以我常提醒自己尽量少在办公室摆放个人物品,万一那个时刻不幸来临,一个小纸箱端了就走人。
知识分子在美打工 挣小费好尴尬
刚来美国不久,经朋友介绍到一家汽车公司打工。主要工作是对回公司交接班的汽车进行常规的保养和检查。第一天开始工作,本以为有师傅在一旁照应,谁知一开门就有两辆车同时驶入,师傅只简单地吩咐了几句就忙自己的去了,我也只得自己做自己的。
在我为一辆车做好了例行检查,关上车前盖的时候,那司机一连说谢谢,一边掏出一把零钱递给我。我当时一下楞住了,嘴上说着不用谢,手就是不敢伸过去接钱。我想自己在国内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啊,接了这钱岂不成了乞丐啦?多丢人啊!
这时,值理经理看到了,他立刻用命令的语气说:“赶快接过来!,这是给你的‘小费’。”我无可奈何,只好接了过来。此时我的心跳加速,脸上发热(恐怕要红到脖子根了)。用自己才能听得见的声音说了谢谢,就赶快转过身去避开大家的视线。
我心想,长这么大,还没这么尴尬过。经理看到我的表现,连连摇头,不解其意。那位司机也是莫名其妙。终于下一辆汽车开了过来,才给我解了围,打开了车子的前盖,我马上把整个上半身都塞进车子。想到草原裹的鸵鸟遇到危险也是这样把头藏在土里吧。司机看着我这个羞答答的白面书生满头大汗(紧张所致),目不转睛(真的是羞于碰到别人的目光啊)显示出一派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于是他很是欣赏。
回到家中换衣服的时候,碰到了塞的满满的口袋,才想起了小费。于是我掏出口袋里一把一把的钱,把它们一张一张铺开,整理好。铺好一数,竟有几十元。我把钱数了好几遍,排好叠齐。刚才那种尴尬的心情早已无影无踪啦。此时此刻只是沉浸在兴奋中,自己第一次挣到了这么多小费﹗电话铃此刻正好响了起来,是一位朋友打来的。我禁不住把今天上班的情景讲给他听。他听了放声大笑。说我还停留在“为人民服务的”原始阶段。这里是美国不是中国。
其实过几年大陆也会和这里一样的。不要再死要面子活受罪了。顾客给你小费是对你工作的一种肯定。如果不给你小费才是说明你的服务有问题呢。在美国时间久了,你就会习惯的。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就适应了这样的场面。现在接小费的时候再也不尴尬了,脸也不会红了。即使人们给的再多,我也不以为然了,因为我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的啊。
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情我不仅始终没有丝毫忘记,而且时常会想起,像品茶一样细细地回味。我想到初到美国的新移民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也迥然不同。一定会产生非常多的不便。但是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水土不服”的困难,改善自己,以便适应这个国家,融入这个社会。
 
 
美华人外卖郎安全状况堪忧
海外媒体报道 在过去的4、5年内,大纽约地区已先后发生几十起中餐馆外卖郎被劫、被抢、甚至被杀害的事件,凶案发生率远远高于其它族裔餐饮业(如比萨饼店等)中的外卖人员出事频率,这不能不使人瞠目。
“求求你了,快点醒来吧,看看我。我已经在这里了。我知道你爱我,你想我”,24岁的陈婷10月15日在纽约雅可比医疗中心(Jacobi MedicalCenter)陈尸间泣不成声地说。
她的父亲,陈发华,10月10日晚在布朗士(Bronx)东149街一个公寓送完价值9美元的外卖后遭遇抢劫,被事后逃逸的歹徒开枪击中左眼。11日下午4点35分,陈发华在布朗士林肯医院(Lincoln Hospital)经抢救无效死亡。
10月17日,陈婷从英国伦敦来到纽约,在市政听前,悲情地在记者会上说,“我和父亲本来约好圣诞节见面的”。每日新闻(Daily News)拍下她伏在市议员刘醇逸肩膀痛哭的一瞬间,场面令人心痛。
陈婷在记者会上表示,她现在唯一所想的就是照顾她50岁的母亲魏秀梅。魏秀梅现正在大陆办理签证赴美与女儿见面。
惨剧发生一周后,凶手仍在逃。刘醇逸在记者会上敦促警方加紧破案,并呼吁华人外卖工人注意安全。
52岁的陈发华10年前只身赴美,希望能赚钱送女儿读大学。陈婷即将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就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而这一惨剧的发生离她开学只有几个星期。而她现在不得不来美参加其父的葬礼。
陈婷在中国海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今年7月赴英准备攻读硕士学位。她有10年没有见她父亲了,但他们经常通电话。陈发华每个星期都会给他妻子和女儿打电话。
在陈发华被枪杀的前一天,陈婷还在和父亲讨论她圣诞节来美看望他的打算。
“他那时是多么快乐。而一天间,什么都改变了。我无法接受这一事实”,陈婷哭着说。
纽约市警总局(NYPD)13日宣布以13000元的奖金悬赏,呼吁民众提供信息协助警方缉拿枪击陈发华的两名非洲裔嫌犯。民众可致电:(800)577-TIPS。
美国外卖郎的血史
在过去的4、5年内,大纽约地区已先后发生几十起中餐馆外卖郎被劫、被抢、甚至被杀害的事件,凶案发生率远远高于其它族裔餐饮业(如比萨饼店等)中的外卖人员出事频率,这不能不使人瞠目。
纽约福建工商总会主席赵伯铭告诉记者,目前,仅是纽约、新州、康州三个地区,中餐外卖店保守估计就超过8000家,而其中80%的外卖店由闽籍人士经营。他说,在三州地区约有50万福建人,确实的数据难以掌握,因为没有身分的人仍占大多数。“他们不仅为身分努力着,也为工作、生活努力着,肯吃苦是福建人共同的特色,还债、创业则是他们专心一致的目标。”
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黄克锵对记者分析,在布朗士、布碌仑、牙买加、哈林区等地开业,这些治安不佳的地区本身就为中餐馆的经营蒙上危机的阴影,而不懂英文、身上总有现款的外卖郎自然成为不肖人士下手的对象。
1999年6月,54岁的外卖郎钟南春被歹徒用棒球棍乱棒打死。
2000年9月1日晚,五名想吃霸王餐的非裔少年男女,为了20多元的食物,用砖头活活打死了送外卖的44岁中餐外卖店“金锅”(Golden Wok)店主刘锦盛,刘锦盛倒在血泊中后,五名男女若无其事地分享死者送来的食物。刘锦盛身后遗下年轻妻子和一双年幼儿女,造成悲剧的五名少年嫌犯,后来仅以一级抢劫罪判刑16年至17年,逃过杀人罪判处终身监禁或死刑的惩罚。
2002年10月15日,另一名也是来自福建长乐的36岁外卖郎林建春,在纽约布碌仑区的“快乐”中餐馆(Happy House)送外卖时,被三名非裔青少年开枪杀害,歹徒没有拿走食物,却抢走他身上仅有12元。林建春身后欠下1万多美元的偷渡债,他10岁的儿子还在大陆乡间。杀害林建春的主谋最近被判处25年至终身监禁,另外两名凶徒因主动认罪,只被判刑15年。
2003年7月19日10点30分,来自福州琅岐的林丽珍在纽约皇后区远洛克威Cornaga大道21-03号的“美丽园中餐馆”收银时,被两名持枪非裔男子持枪抢劫枪杀,年仅25岁。
2004年6月16日晚间10时许,来自福建长乐的外卖郎林建辉如常出门送外卖,不久后致电给老板,说遭到两名非裔尾随,叫老板报警,没有多久就连络不上。警方沿途搜查,发现五名非裔少年正在享用中餐,此时林建辉已遭近距离射杀。37岁的林建辉,惨遭杀害时儿子仅3个月大,女友董为娜与林建辉已摆过结婚酒席,但因尚未注册,在处理身后之事时遭遇诸多困难,赖华人社团协助才获解决。凶嫌于今年1月26日分别被处12年至30年监禁。
2004年12月9日晚11时,在水牛城承包了百老汇大道890号的金城外卖餐馆、时年30岁的李行建在餐馆中遭非裔歹徒枪击。两颗子弹一颗打中李的脚跟,另一颗则穿过背部。李被送往医院后,被宣告不治。李行建是福州官头人,来美10年,餐馆当年12月1日开业,9天后即惨遭横祸。
2004年2月13日晚10点半左右,福建长乐移民陈兴寿的儿子、外卖郎陈煌在纽约皇后区牙买加区127大道168-24号七楼E室的合作公寓住宅,被三名非裔少年,16岁的米勒(Nayquan Miller),16岁的布莱恩(Charles Bryant),及布莱恩的表兄残酷杀害。
帮你了解美国——职场不兴攀比
比名次,排坐次,崇尚地位,讲究排场,似乎是中国自古代科举制沿袭至今的习俗之一。华人们也难免将其带到海外,比房子比车比收入比头衔,尤其是比孩子成绩和能否上名校之风,在华人社区盛行不衰。这却与美国社会风气大相径庭!
在美国的职场做事与创业不能跟他人比。看别人偷懒你也磨洋工,看别人出
色你也想较劲,或者想踩下去别人而自己往上爬,到头来只会给自己惹麻烦。美国职场评估是根据每个人的自我表现,不兴“矮子里面拔将军”。在美国想成功得凭真本事,并不靠比较家世背景或有否傲人的学历。而中国好虚名爱攀比的风气,却使假学位文凭和拉大旗作虎皮的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想去除攀比心要有个基本出发点:“个人的言行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要与别人比或秀给别人看。”在这方面,中美两种价值观造就的基本素质相当不同。例如,当资历水平不如自己的同事被提拔为上司,是否甘愿被其领导?失去了高薪职业,是否能够接受薪资低得多的新职?拿了高学位却找不到称心工作,能否泰然任职于普通岗位?住过了大房豪宅,搬入小屋能否住得惯?曾经有过名声显赫时期,退休之后能否承受冷落?老婆收入地位比自己高,大男人是否能心理平衡?优等生考试不及格或没进入向往的名校而名落孙山,学生和家长是否觉得丢面子?等等……
美国本是个提倡公平竞争不讲阶级的国度,其民族也善于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上下,并不以身份职业高低贫富来划分人的等级。职场中的上下调度,经济局势的朝起暮落,更不足为奇。因此美国文化注重从童年时期就锻炼能上能下、居安思危的逆境应变力,一帆风顺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没有好处。
其实,在中国长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来自两岸三地的华人们往往都有过上上下下贫富交替的坎坷经历。中华民族的忍耐力和韧性,也使我们不难做到上下自如。但另一方面,华人们爱面子好攀比的心态,却又常使人们在青云直上时得意忘形,而遭遇挫折时感到无脸见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识下,对各种职业也分三六九等,认为白领高于蓝领,科研业高于服务业,当老板总比为人打工强等等。常有华人因“大材小用”而感到心理失衡,因落入生活就业低谷而产生沮丧,甚至发生精神变态或厌世悲剧。
人往高处走,追求任高职挣高薪是人之常情,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掂量是否配坐此交椅挣这份薪水。如果此职位或行业对你来说压力太大或过度辛苦,说明并不适合于你,最好有自知之明主动降级转行,反而会工作得舒畅而持久。因为在经济不景气时,高职高薪者往往是首当其冲的解雇目标。
 
在美国,哪一座城市最干净?它是怎样处置污染的?
《读者文摘》通过对全美50座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的调查比较,排列出全美最干净的城市名单。
什么是干净城市?
干净城市到底指的是什么?实际上,干净城市就是指一个地方的空气质量是优良的,水是卫生安全的,工厂不往自然环境中排放有害的化学废物。换句话说,这个地方,你在街上走,可以看到有垃圾收集箱,在公园里散步不会泥泞难行。
我们走访了五个最干净的城市的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艺术家和公务员,他们的经验可能对我们颇有启示。
第五名:旧金山
背景:旧金山曾经是航运和制造业的中心,现在是繁荣的金融和贸易中心。自1980年以来,它的城市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但它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是全国最高的。旧金山的每一个公民都有环保意识。
问题:就像加利福尼亚州一样,旧金山现已经完成同温室气体效应和一氧化碳排放的斗争。旧金山的治理重点是两家高污染重工业和Naval造船厂。现在这三家企业已关闭。在2002年,一份联邦政府调查报告发现,在整个旧金山,水源地的水是安全的,但水管里的水却存在着较多的像卤代烃、氯仿等致癌污染物(这些都是水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属物)。
解决办法:旧金山从加利福尼亚政府制定的那些大胆的和有争议的有关空气质量的规定中受到启发。当联邦环保署还在全力调查那些造船厂的时候,旧金山已经自行关闭了污染点上的所有重工业。在当时,有许多自治州很少关心这些事。旧金山一直走在推广汽车使用清洁气体为燃料的最前沿,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上率先使用。旧金山计划将其包括700辆电车在内的所有公共汽车,都转变成以清洁气体为燃料的车。对于普遍关注的饮用水问题,旧金山政府承诺将改进水的处理工艺,将氯仿的含量降至安全点。当地政府还想方设法节约能源,包括鼓励市民使用更节能的灯。
第四名:哥伦布
背景:哥伦布市作为俄亥俄州的首府,成为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行政面积不断扩大。它的经济依赖于工业,它的金融、保险和零售业也有较快增长。
问题:哥伦布市有计划的发展,使它的水源得以长久保持清洁。但近几年该市也出现了下水道阻塞、污水横溢现象。垃圾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哥伦布市的垃圾循环利用率只有4%,上世纪90年代,该市突然增多的是公共和私人设施上的涂鸦。
解决办法:格莱曼市长支持水源地等敏感地区暂缓发展。同时积极推行被污染地区环境恢复工作(被污染的土地在环境恢复之前不得使用)。市长积极在公众中开展“绿色哥伦布市创建”活动,并为此在政府机关中设立了一个环境监管部门。在城市地下,现代化污水管网已建成。该市清除了建筑物表面的全部涂鸦。通过在市民中开展“以邻为荣”活动和有些社会团体每年开展的“清洁周”活动,组织大家修整树木,维护消防栓,清理涂鸦、废物和垃圾。
第三名:水牛城
背景:以钢铁生产著称的水牛城,很久以来就像一块生锈地带。近40年来,它因为工业生产衰退而没落。随着水牛城工业关闭,它不得不进行经济重建。现在凭借其优势,包括便宜的生活成本、建在尼亚加拉大瀑布旁的观光水电站等,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目光。
问题:钢铁企业和炼油企业被关闭,这些企业所造成的污染却留给了城市。这其中就包括重度污染的水牛城河、被破坏的土地、废弃的厂房。在20世纪90年代,水牛城人口减少,税收也在减少,财政出现了问题。为此,政府不得不减少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其中包括公共卫生方面。这样做的结果是,垃圾在居民家门口堆积如山,不能及时运走。同时,水牛城还面临着鼠害威胁。
解决办法:在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企业补偿费的帮助下,水牛城已经迈开大步,开始治理被破坏的土地和污染点。一个旨在将伊利湖畔Bethehem钢铁公司共1 100英亩被破坏的土地改建成风力农场的计划正在实施。届时,它将给附近居民和经济发展提供清洁电力。对于城市垃圾,水牛域着手制定了一个名为“奖给胜利者”计划,重构了垃圾收集系统。13套现代化道路保洁设备,除冬天以外的所有季节里,24小时帮助清扫街道。对于鼠患,水牛城则通过向每个居民区放置密封性和安全性非常好的垃圾桶来解决。
第二名:圣何塞
背景:20世纪80—90年代,该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被人们称为“硅谷”。在众多半导体和电脑芯片生产企业里工作的高学历职员,将这里的房价和生活成本抬高。由于dot-com泡沫化,硅谷一时间缩减了20万个工作岗位。现在该市已经开始重塑创新中心地位,并致力于在制药、汽车制造等不同的领域发展。
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一个埋于地下的三氯乙烷储存罐发生泄漏,污染了半导体厂附近6.5万人的饮用水。事故影响了环境恢复和经济发展。此后几年,硅谷又成了星罗棋布的Superfund的一个基地,没有哪个城市像硅谷这样拥有那么多基地。除高新技术产业的污染外,由于硅谷四面环山,它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交通和空气污染。
解决办法:在圣何塞,大范围污染导致了更广泛的环保行动,企业也加入到环保工作中来。企业承诺将厂房迁往郊外,并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生产标准。由于地下水受到污染,Santa clara流域成为新的生活血脉,它的水源被检测和保护起来,成为圣何塞的饮用水。关于交通污染治理,圣何塞感谢加州政府制定的关于减少空气中一氧化碳和柴油污染物的严格规定。这座城市现在是以干净的街道、新鲜的空气、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著称于世。
第一:波特兰
背景:波特兰长久以来一直是重要港口和造船中心,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充满活力的造纸、金属冶炼和运动服生产制造基地。
问题:2000年,在威拉米特河的波特兰港口,Superfund公司设立了一个面积为54平方公里大的基地,下水道年久失修,设计不合理,致使污水外溢。在哥伦比亚河谷的企业仍持续不断向空气、水和土壤中排放了185万吨有毒物质。
解决办法:波特兰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如在市中心建立“发展特区”,在此“落户”的都是一些好的发展项目。而在这个区域之外,都是开放的空间和农田。这样做的结果既保护了农业发展,也为居民建立了良好居住环境和交通环境。为满足公众需求,城市公交车和有轨电车将过去郊区终点站延伸到某些旅游胜地。在调研环保型工厂建设时,波特兰还做出一个惊人决定,他们同200多位发展商进行会谈,以便能够找到更加正确的方法或财政支持方式,帮助发展商建设环保型企业。现在,波特兰市在这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关规定。关于下水道问题,波特兰投资近百万美元建设污水管网。该项目将沿威拉米特河铺设下水管道,并送往污水处理厂。波特兰还将沿威拉米特河山崖的高速公路改建成环保型的沿河公园。
奋斗在海外的人们(二)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有一支“留学大军”闯荡到袋鼠家园来“镀金”抑或“淘金”。一时间,黄皮肤、黑眼睛的男儿女儿踏着南半球的露水夕阳,读书打工“捞”世界,喜怒哀乐众生相,上演了一出出正剧、悲剧、喜剧、闹剧……为袋鼠家园的历史留下一段难忘的篇章。
“消息树”:窗台上,有一把扫帚
那时,许多从中国来袋鼠家园“洋插队”的学生只付第一个学期的学费是为了获得签证,来澳后,必须立马找工挣钱偿还出国时借的债。许多人钱紧,就在学期顺延时拒交学费,签证因此不能延续,过了期,沦落成为非法居留者,即所谓的“黑民”。于是乎,便给澳大利亚的移民局增加了工作量,开始了到处抓中国留学生“黑民”的“扫黑行动”。
话说我的18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的同学,租住了靠近悉尼路上的一栋老房子,人多密集那是为了省房租,把开销降到最低程度。感受到这几天抓捕风声紧,临时房东托尼便在这日午夜召开一次紧急会议。门栓紧锁,窗帘紧拉,大家眉头凝聚,满脸忧思,共谋对策。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和七嘴八舌的议论之后,房客们英雄所见略同,达成了这样一个对付移民局抓捕“黑民”的共识:无论谁在家里突遭不测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想方设法将一把扫帚放置于房屋正门前旁的窗台上“报警”,以便保护其他同学不遭逮捕。每个人回家之前,都应躲在远处小心翼翼地观察窗台上是否放有扫帚,如果有,那就是有“敌情”,因为移民局警员的惯例是在某一住处抓住“黑民”后,总要在房子里“守株待免”,“放长线钓大鱼”,期待在此抓住更多的“黑民”。窗台上有了“扫帚”报警,回家的人们看到后就绝不“自投罗网”,而是立即远走高飞,转移藏匿,让移民局警员空守以待,毫无斩获。
一天黄昏时分,住在老房子里的我的同学琼斯突然气喘吁吁摸到我的住处,连说:“不好了!不好了!有敌情!有敌情……”
扫帚高置,“敌情”严重,人们立即作“鸟兽散”,纷纷转入“地下”。此时,老房子里还有一个人,他就是菲利普,夜深了,他感到非常奇怪,往常这时间,全体房客早已烧饭的烧饭,洗澡的洗澡,睡觉的睡觉,今天是不是碰上鬼了,咋一个都不露面,难道一块儿捞上加班的美差了不成?那也不对呀,好几个房客都没事干,正忙着找工作呢!菲利普想,就是人不回窝,你们列位兄弟姐妹也总该往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一下吧,怎么17个房客好像商量好了一样,没有一个人往回打电话呢?
直到第三天晚上,才有不是“黑民”的同学小心谨慎地打来电话问询这老房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菲利普就像孤儿找到了亲娘,一肚子苦水往外倒,诉说这三天来莫名其妙的“空巢现象”,最后竟是声泪俱下。打电话的皮特连忙安慰,说:“你等着,我马上开车过来看望你。”皮特来了,菲利普诚惶诚恐迎驾。皮特看见偌大明亮的窗户台上放着一把脏兮兮的扫帚,便随意问了一句,这一问,问“醒”了菲利普,他猛然一拍脑袋,连连跺脚,哎!是我铸成了大错……皮特听不明白,如坠五里雾中。
原来,三天前菲利普打工放假,洗衣服时溢了水,便拿扫帚扫水。用毕,为了扫帚干得快一点,便随手把扫帚放到了阳光明媚的窗台上晾晒,可他却全然忘记了,这是情况紧急时的报警信号!
监狱“掉包”记
福建籍同学汤姆签证过期,成为“黑民”。一天,移民局接到“线人”举报,说某某区的某某工厂里的“黑民”在打“黑工”,便立即派警员前往包围抓捕,可怜命运不佳的汤姆此日刚到此工厂上班两天,就成为移民局的“网中之鱼”被关进了移民局拘留中心,等待审讯完毕后遣返中国。
消息传出,在海外特抱“团”的福建同学会的成员都坐不住了,马上聚集到一起开紧急联席会议,想找出一个万全之策来解救同乡。 这天,星期日,春风荡漾,碧空万里,是个探监的好日子。三位持着有效签证(俗称“白民”,与“黑民”相对)的福建同学买了一大堆慰问品驾车前来移民局监狱探望福建同乡汤姆。狱警严格查验了三人的护照后,随即放行。三位自由人与一位不自由人相见,又是在异国他乡的监狱里,更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氛围增添了几分悲壮色彩!三位探监的和一位被监的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狱警虽然来回巡逻,并不时地探头探脑谛听什么,无奈,他听不明白福建话,至于人家即将实施的代号为“武夷山”的越狱计划,他更是一头雾水,毫无察觉了。
探监的时限到了,几位来探监的福建同学起身告辞,临迈出监狱大门时,他们还很有礼貌地向狱警们挥手“bye-hye”,道声珍重。
半个小时后,被囚在监狱里的“汤姆”按下了牢房中的紧急情况按钮,狱警在第一时间赶到,只见“汤姆”挥舞着自己的中国护照,并指着上面由澳洲移民局签发的合法签证,大声抗议道:我是来探监的,规定的时间快到了,去了一趟卫生间,时间比较长,回来后,同伴们就不见了,现在,我要求放我出去,因为,我是来探监的呀!我有什么罪?
狱警哪里能想到,此“汤姆”已非彼汤姆!现在狱中的已是一个假汤姆,真汤姆已由其福建同乡以“掉包”的方式“撸”出去了。
还有一个大垃圾箱,是专门放花园垃圾的。大部分英国人家有花园,花园有大有小,但都得自己动手整理。整理后的碎石泥土,还有剪下来的树枝、废弃的花草,就送到这里来了。
回去的路上,我问彼得,花园垃圾必须送到这里来吗?他说不是必须,是应该。
彼得说,收花园垃圾的大铲车每两个星期来一次,等垃圾箱满了以后,我们把它推出去,工人们就会帮我们弄上车去。修剪下来的树枝和树篱,才需要送垃圾中心,因为太大了,通常得租辆小卡车,否则放不下。
我深有感触地想,在中国,处理垃圾太随便了。但如果我们也被要求像英国人那样处理垃圾,简直不可想像我们的生活将多么不方便?彼得在中国的时候,看到我们的“垃圾”可以这么轻松地卖钱,一个劲地说,啊,中国人太幸福了!
回英国后,我们曾和一对英国夫妇谈起关于垃圾的事。当他们知道中国的“垃圾”可以卖钱,还登门收购,非常惊讶。那位丈夫说,我们家有一大堆铁,我们想送到垃圾中心去,但是太沉了,我们俩搬不到车上去,这里可没有人对它们感兴趣。彼得开玩笑说,我们可以运到中国去卖钱。
原来,移民局监狱里的狱警很天真,缺乏警惕性,认为探监进来三个人,探完监又出去三个人,这还能出什么问题?而他们万万没料到,中国福建籍同乡就是钻了他们的这个“空子”,成功营救出老乡汤姆,跟澳洲移民局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狱警非常仔细地翻看了假汤姆的签证,并迅速通过移民局的电脑查验,证实假汤姆是合法的良民,只有苦笑几声,在万般无奈之下礼送假汤姆迈步出监。
从此之后,移民局监狱管理层吃一堑,长一智,中国人来探监的只能隔着铁窗见面,严禁与被关押者进入同一个房间;走时,必须再一次严格查验探监者的护照,看是否人证相符。
后来有人评论说:这真是“救”了一个中国汤姆,毁了千千万万个中国汤姆的声誉。
“黑民饭店”
“黑民饭店”原本不叫这个名字,芳名“珍奇菜馆”,菜肴烧得好,价格又不贵,因而食者如云,遐迩闻名。在珍奇菜馆的斜对面,有一幢二层小楼,那就是澳州墨尔本市某区移民局所在地。从珍奇菜馆飘出来的香味,移民局官员当然闻到了,久而久之,珍奇菜馆成了移民局官员最爱光顾的地方,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在这里进餐的确物美价廉;二是距离很近,很方便。  据说,这幢二层小楼里几乎所有的移民官都在珍奇菜馆里吃过饭,中国的南北佳肴,这里都敢“忽悠”。虽不那么正宗,但澳洲人却大饱口福,竖起大拇指夸个不停。就这么吃来吃去常常见面,移民局的官员还真跟珍奇菜馆的员工“吃”出了感情,关系处得非常融洽。
其实,珍奇菜馆又被旅澳华人称作“留学生菜馆”,因为无论是大厨、二厨,还是收款、跑堂的,以及洗碗、切菜的,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他们刚来澳时都是在校读书的学生,后来交不起学费,就自谋职业干起了餐饮,而且一开还就把菜馆开到了移民局的眼皮底下。每次移民局的官员来珍奇菜馆就餐,都会与菜馆的员工亲切交谈,时间长了,这些留学生员工的英语口语也练得可以,直追菜肴的水平。常常是,移民局官员昨天深夜的抓捕行动,就是今天午餐桌上绘声绘色的故事,那真正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啊!
要讲与移民局官员的交情,那大厨杰姆斯与二厨汤姆逊没的说,是“铁磁”。原因嘛,很简单,因为他俩是掌勺的,每次对食客中来自对面那二层小楼里的移民局官员侍候得最“到位”,所以也就最“受宠”,移民局官员都与他俩称兄道弟,几乎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每次吃完饭,移民局官员仿佛微服私访一般,都要多绕几步走进操作间,拍拍杰姆斯与汤姆逊的肩膀:好好干,有前途!
这年中国农历春节除夕夜,移民局接到“线人”(还是一位与杰姆斯、汤姆逊同期来澳的中国留学生)一个惊人的确切的并且颇为翔实的举报:珍奇菜馆其实就是一个“黑民饭店”,除了登记注册营业执照的老板有合法身份之外,其余员工都是签证过期的非法居留者,都是地地道道货真价实的“黑民”!
从情感上讲,移民局官员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但从肩负的庄严职责上来讲,又不得不立即采取抓捕行动,将珍奇菜馆的“黑民”一网打尽!夜空里,刺耳的警笛声连绵响起……
大年初一,移民局官员无法像往年春节那样被盛情邀请去珍奇菜馆当佳宾了,他们专门到唐人街的“食味香”订了可口的中餐送到移民局拘留中心,请往日的老朋友过年享用,这回他们真正当上了主人。
当问起大厨杰姆斯“黑”了怎么还斗胆敢在移民局的鼻子底下“折腾”的原因时,杰姆斯颇幽默且很坦率地答日:“风暴中心最平静,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留学生之间常互相理发
小高是一名留学生,自从来了英国,他就没有进过理发店,一年下来,原来一直保持的运动发式如今成了“长发飘飘”,“国内的朋友看了我的照片,都说我到了英国就是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前卫了。其实只有我们留学生自己才知道,在英国根本理不起发,我之所以留长发就是为了省钱。”小高无奈地说。
理发要花上百元
和国内不同,英国理发店的数量明显要少很多。据说英国职业标准局对职业理发师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想成为一名初级理发师,最少要在4年的时间里,接受3000个小时的培训和实习,这还仅仅是最低标准,很多理发店都要求理发师至少有6000个小时的培训和实习经历。此外,政府对理发店的卫生环境以及专业设备都有明确要求,所以要在英国开一家理发店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于是英国理发店也就坐地起价了。
据了解,在英国最普通的理发店,男宾普通的平头一般都要10镑左右(1英镑约合人民币15元),最便宜的少说也要七八镑,如果要做一个全套的“洗剪吹”,要20镑左右。对于许多中国男学生来说,在国内理发只要5块钱,每月上百元的理发费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女生做一个发型少说也得要30镑,也许花费还是次要因素,无法与理发师顺畅地交流让很多女生对英国理发店望而却步。一位英语还不错的中国女生曾对记者抱怨说:“鬼才知道离子烫、陶瓷烫用英语怎么说。”
尽管价格不菲,但剪完的效果“实在不敢让人恭维”。也许是因为发质、脸型不同,英国理发师似乎不太会给中国人做头发。宋磊刚来英国时,去理发店理过一次发。“理发师倒是挺热情,问我有什么要求。之后就拿起剪子,在我头上套了一个控制长度的塑料箍,然后在头上从左至右转了一圈,然后再稍微修了修,就告诉我‘OK’了。等我一照镜子,头发倒是短了,但头顶上出现了一个厚厚的盖子。居然还要了我11.8镑。回去之后,自己又照着镜子修了半天,直呼上当。”
解决理发难各有高招
短发需要经常修剪,为了节约开支,大部分女生都留起了长发,简单地把头发扎成一个马尾辫。记者经常听到有留学英国的女生自嘲,说自己的发式是“清汤挂面”头,就是没有任何修饰的长发。还有的人在出国之前把头发烫成小卷,这样方便打理,一年下来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平时只要用剪子简单修一下就解决问题了。
倒是一向对发型要求不高的男生经常会为理发犯愁,“我在国内的时候,一般不到一个月就得去一趟理发店,来了英国之后,经常是坚持两三个月才理一次发。有意思的是,一次我回国到机场一看,全都是明显好几个月没理发的中国留学生。”宋磊说道,当记者问留学生如何解决自己的理发难问题时,他笑了笑说,“我们是各有高招啊。”
宋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很多留学生都从国内带来了推子、剪子、细齿梳子,甚至还有电动理发器之类的一整套理发工具,三五一伙儿,同学之间相互“操刀”。“刚开始,大家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但理完了却实在没法见人,几个人出门都不约而同地戴上了帽子。朋友们见面时,打趣对方‘坑坑洼洼’的脑袋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宋磊说,为了这,他们几个人还专门到一家理发店“观摩”了一阵子,看看专业的理发师理发到底是个怎样的步骤和手法。“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的理发水平也进步了不少,最初像狗啃的一样,现在起码没那么难看了。其实理发跟做饭一样,有的人有些天分,学得快,我们剩下的人就经常找那一个人理发,渐渐也把他‘培养’出来了。”不少留学论坛号召留学生学会理发再出国,因为掌握了这门手艺,会在同学之中颇有人缘。   但理发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的,很多留学生相互间理了几次就再也不理了,实在是“太损坏自己的形象”了。于是很多人开始求助于价格相对低些的理发店帮工。
“我们每次理发都找王姐,她是一家理发店的帮工,剪得也还可以,主要是价钱比理发店便宜不少。”刘哲远说,每次几个同学该理发了,就会一起商量好时间给王姐打电话,一次最少3个人,王姐到时就来他们宿舍“上门服务”,每人收5镑。“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重视自己的外表,虽说出门在外没那么讲究,但起码也得过得去不是?”
理发师收入不菲
刘远哲对记者说,在英国当理发师是个很赚钱的职业,他说他的房东有个兄弟现在已经开了3家理发店,据说已经是百万富翁了,还买了豪宅度假用。现在,不少人盯上了留学生这块“理发市场”,“尤其是来英国陪读的或是没找到合适工作的中国人,只要手艺不太差,收入还是不错的”。
连中文报纸也常常凑个热闹﹐有一则评德哥之战的新闻﹐说德国队“充分体现出德意志人的纪律与配合的特征”。试想有谁会用这种形容词来形容一个国家的人民? 这些有意无意被使用的词汇﹐就象一片乌云﹐常常围绕在那让人高兴的充满阳光的体育新闻上。
听了妇人的这句话,跟她争论的男人居然不出声了。我有不少人也会跟那个妇人一样,反对京都的做法吧。这种来自于对自然纤细的感受,以及对季节景观的推崇是那么具有说服力,好像日本的风土中潜藏了某种日常性的执著,这种执著或许就是为了一种进入细腻的感受。
无疑,在我的周围,也可以说在我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能够与这样的对话相遇,同时也能转换为心灵上的细腻的感受。如果说,来日本以前,我对自然以及人文的感受只是一个概念上的,或者说是存在于知识记忆中的内容的话,那么我现在的日常所感,所知,乃至于所想所思,就象突然退回到了少年时代一样,便成了追求直观的,感受的,从而能够排斥空洞理念的人。这样的气质当然不靠外部的指教而获得,它是从内心深处萌发出的一种领悟。
我常回过头来,重温一下那走过树林时的那种祥和而宁静的心态,有时,我问自己,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当中,中国与日本的相互交往,到底有多少次机会是用这样的心态来观察对方的呢?对于人类来说,历史是不能要求的,但是我愿意珍惜自己的这份心态,从而在和平的时代中,能够更多地理解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文化。
日本印象:感受日语中的风景
我是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日本留学的,在这以前,中国对日本的理解比较单调,作为同一个时代的日本形象,我们几乎无从知晓。记得80年代初期,中国曾经流行过日本的电影,在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尚未全面展开,为什么突然会有日本的电影出现,我不明白。但是,把同一个时代的日本形象,通过电影带给中国,对于当时的我们无疑是一种震动,同时也成为了改变我们对日本印象的一个契机。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日本发生了兴趣,尤其对当代的日本,这个从来没有机会进入我们知识视野的社会,似乎变得新鲜起来。我的愿望得助于一家研究所,在当时,那里为我提供了许多日本的文化书籍。阅读的过程就是我对日本了解的入口处,它为我展示的并不是概念上的日本,而是需要我的某种切身的体验,或者说,需要的是我个人的感受。
新老语言空间重合
走出国门来到日本以后,这种感受是不是已经得到了呢?尽管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这里面也存在了一个意外,至少对我个人来说,所谓的感受,有很多部份是从语言内部发生的,而且这种感受有时比真实还生动。
不过对于日本语来说,我是一个外来户,有一段时间,它简直就象被人硬往肚子里塞食料的北京烤鸭一样,无论我是否能消化它的来势很猛。老师教我学日语的时候,每天一大早必须大声朗读,对不懂的意思不怕似是而非,但每天用嘴巴放声读出来是关键。如此填鸭式的方法显然与我生来就会讲的母语是不一样的,作为中文的母语是自然生成的,而作为外语的日本语则是后天养成的。
到日本之前,我只有一个语言的空间,而所在的这个空间似乎与另一个新的语言空间重合到了一起,在它们相接的部份有时会出现偏差,扭曲,错节,甚至冲突。但是,这样的空间却为我的感受性开拓了新的领域。这一点尤其是在我用日本语开始写作以后,变得十分敏感。日本语有平假名和片假名,还有汉字假名对汉字进行的是一场瓦解的运动,有时面对一个优美的汉字,假名甚至是在完成对它的摧毁行为从视觉上说,汉字是油,而假名是水,油是稠密的,而水是稀释的两者不相融,但是,在一片清水的浮面上,如果倒入几滴油的话,水中的油自然会绽出花纹,一丝一丝的小圈子也会呈现出斑斓的模样。
于是每当我用日本语思考文章的时候,那种以中文思考的定式似乎也随之发生变化,于是前面所描述的情景,就会自然地出现于我用日本语写出的文章上面。相反,作为母语的中文,每当从我的笔端溢出一个个方块的文字的时候,它给我的直觉更多的是一种凝重的感受而且这种凝重感是无法削减的。
感受日本语的风景
说来也怪,一天清晨,在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光景。当时,因为熬夜赶日文书稿,一直到凌晨,我忘了拉窗帘就睡着了。不久,窗外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在我的眼帘上,我被耀眼的金光照醒了,也许是因为昨夜太困的缘故,日文的稿子,一张张地摊了一地都没有收拾。这时,我勉强地挣开被照得火辣辣的双眼,随意地看了看地上的日文书稿,忽然,发现每一张书稿上的铅字,由于假名与汉字的深浅不同,居然呈现出一种诱人的凹凸状,汉字忽而象一个铁块,假名忽而象一道流星在汉字的间隔处划过……,这时,我的两只发热的眼睛所看到的似乎不是日本语的文字,而更准确地说,它是日本语的风景。
也许这样的感受与我那个早上的特定状态是有关的,也许这是某种机遇,它让我从视觉上贴近了这种语言。于是,从那以后,当出版社寄来日文书稿校样的时候,我就把它们均一地铺开,并且与我的视线保持在3米以外的距离,然后就开始注视着这些作为图像的文字,同时也是欣赏着这一作为风景的日本语。当我觉得某一个部份颜色过深,太浓的时候,我就故意把那个地方的汉字去掉,而换上同样意思的假名,有时我用比较柔软的平假名,有时则采用比较刚直的片假名。这样的作业,几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观赏之中而完成的。 这样的作业对于我的日文表达能够发挥多大的威力,我无从可知,而且也没有期待过,因为实现这样的文字作业,仅仅是一次对风景的观赏,它没有别的隐喻不过。最近,令我高兴的是,有些日本读者写信来,说他们好像有所察觉,并问我用日本语写作的时候,是用什么文字思维的?当然,我不会告诉他们,我已经把日本语当成了风景看,而不是进行头脑的思维,因为这样说未免太神秘了。
心灵上细腻的感受
我有时想,如此感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那个清晨偶然给了我一个领悟的机会呢?还是我的日常就是处于一种能够细腻体验日本的状态之中呢?我想,后者的因素是比较大的。京都具有一种细腻而古朴的文化,一天,在从神户开车到这里的中途,我在半山腰的一家咖啡馆里休息,听见一个男人与穿和服的妇人之间有以下这样的对话:
“京都每年一到季节就砍路边的树叶,这真是太过份了!”
“不砍不好办呀,下雨的时候,落叶都变成了泥巴,走路也难”
“可是落叶不单单是落叶啊,我们从小就是踩在落叶上,获取了对季节的那种特别的感受呀,你说不是么?”
连中文报纸也常常凑个热闹﹐有一则评德哥之战的新闻﹐说德国队“充分体现出德意志人的纪律与配合的特征”。试想有谁会用这种形容词来形容一个国家的人民? 这些有意无意被使用的词汇﹐就象一片乌云﹐常常围绕在那让人高兴的充满阳光的体育新闻上。
听了妇人的这句话,跟她争论的男人居然不出声了。我有不少人也会跟那个妇人一样,反对京都的做法吧。这种来自于对自然纤细的感受,以及对季节景观的推崇是那么具有说服力,好像日本的风土中潜藏了某种日常性的执著,这种执著或许就是为了一种进入细腻的感受。
无疑,在我的周围,也可以说在我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能够与这样的对话相遇,同时也能转换为心灵上的细腻的感受。如果说,来日本以前,我对自然以及人文的感受只是一个概念上的,或者说是存在于知识记忆中的内容的话,那么我现在的日常所感,所知,乃至于所想所思,就象突然退回到了少年时代一样,便成了追求直观的,感受的,从而能够排斥空洞理念的人。这样的气质当然不靠外部的指教而获得,它是从内心深处萌发出的一种领悟。
我常回过头来,重温一下那走过树林时的那种祥和而宁静的心态,有时,我问自己,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当中,中国与日本的相互交往,到底有多少次机会是用这样的心态来观察对方的呢?对于人类来说,历史是不能要求的,但是我愿意珍惜自己的这份心态,从而在和平的时代中,能够更多地理解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文化。
海外留学生遇困惑 留下还是离开难抉择
留学生是这群人中最特别的一群——他们不属于这个城市,因为他们身上永远有个烙印——Visa Student,他们不可能像本地人那样得到任何福利,工作的机会又少。但他们又是最熟悉这个城市的,因为是短暂的学习,他们不放过了解这个城市的机会——哪里的餐馆好,哪里的酒吧有特色;春天开始去钓鱼,夏天去wonderland ,秋天去亚冈昆赏枫叶,冬天去Blue Mountain滑雪。街上最漂亮的车是他们的;头发染得无颜六色,周身名牌的也是他们。于是很多人说:这些孩子是来浪费家长的钱来了。不管人们是怎么看待他们的,他们依然在这个城市挥洒着他们的青春:读书,打工,找异性朋友同居。渐渐地,他们熟悉了这个城市,没有当初的好奇,只是觉得那是一种生活。他们的成长就像他们的头发——第一年是刚来时的中国式的现代,第二年是像本地嬉皮士式的五颜六色,第三年以后就回归成传统的中国黑。所以在街上你只要根据他们的发型就可以判断他们来的年限了。         呆上三年的学生,已经很像一个老道的Torontonian——几个同学或男女朋友share a condo‘s room, 那里完善的居住条件和运动设施,令他们可以像加拿大人一样热爱锻炼;买一部二手的名牌车上学和返工;买整套烧烤用具,天气好的时候和一帮朋友去大自然里烧烤。每个人谈起这里的生活都会用一个“闷”字来形容,但真让他们回去中国,似乎又很多的顾及。虽然他们并不觉得他们已经是一个多伦多人,因为他们根本都进不了所谓的主流社会,工作的歧视令他们只能做一个廉价的苦力。虽然加拿大移民局一直鼓励留学生去其他省份,那里可以容易找到工作,同时移民政策也优惠,但对这个城市的熟悉使他们变得懒惰。他们只能选择的方式是:读college两到三年,然后工作签证一年(很多时,这种工签都是廉价和被人剥削的),再回到大学继续深造同时递表,申请移民,一边读大学,一边等移民结果。那些不能进大学深造的学生,只能挂在那些所谓的“私立学校的项目上”在加拿大混。因为现在虽然好多其他省份的学生已经可以工作签证两年,但只有安省和BC还只能工签一年,所以学生如果在加拿大申请移民就只能又转回学生签证继续留在这里等。通常学生申请移民递表 Buffalo需要一年时间可以得到移民身份,但如果回中国申请可能要等四年。而一旦回到中国再出来就很困难的了,所以很多人选择在加拿大耗着,为了那个所谓的“身份”。
从来留学,工签,申请移民到转大学,如果顺利的话至少要6年的时间。真拿到身份和大学毕业,接着的问题还是留在多伦多找工作,还是回国发展。留在这里找工作很难,但回去还有一个保持移民身份的问题。按照加拿大现时公民法,居民要保持身份需在每5年累计住够2年,只有公民才可以不受居住条件影响,来去自由。但公民的申请要在4年内住够3年的人可以申请。如果学生在拿到永久居民前一直连续在加拿大两年的话,可以最多当有一年居住,所以从拿到居民那天起,如果要等公民的话,要至少居住两年才可以申请公民。一个莘莘学子从18、9岁来到加拿大,一晃就是8年。当他们完成了学业和拿到身份回到中国的时候,发现原来他的老同学在中国有的已经发达,有的已经拖家带口。而他们却在无意间把青春丢在了无尽的等待中了。在那个时候他们决定回去的话,却发现已经很难适应。
似乎是一个很残酷的结局——和他们当初出国的愿望不同。但大多数人不愿回国的原因还有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是他们父母为他们留学几乎要花费上百万的费用,但如果他们没有拿到加拿大身份的话,他们回国后的工资也就是2000元人民币,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回他们在留学中的投资。所以拿个加拿大身份似乎是一个回报,因为虽然是廉价劳动力,但毕竟在加拿大可以每月收2000加元,所以在加拿大混着,至少比在国内混着强。 来加拿大的留学生除了第一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外,以后的日子都是在“去和留”的困惑中度过。其实不管“去和留”,都应该客观地认识。来加拿大留学,不管你学的好坏,你除了从课本上学的东西外,最重要的是学会认识这个世界,并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其实这点很重要。Zhou是我的一个学生,他来加拿大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连中学毕业证都是靠父亲的关系搞来的。他的第一次留学签证拒签了,我告诉他父亲,他的英语很差,也不爱学习,你就放弃了吧。有钱的父亲说:“只要他出去学会自己洗衣服就行。”来多伦多四年,他连 college都没有毕业,读了几间语言学校,换了几个女朋友(有日本,韩国和中国),但公子哥不见了,他知道钱不容易。他也学会了在加拿大不像中国什么事情都可以靠人际关系搞定,所以你要按照规矩来。终于在四年后,花了一大笔钱,“一无所获”地回国了。他很快在父亲投资的一个公司工作,但加拿大的经历给他人生一个重要的能力——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世界。所谓值不值其实是一个大众的价值观,但对每个留学生来说,出国就是他们人生的一个特殊经历,不是可以用价值来计算的,留学给了他们一段成长和成熟的经历,这也许是最有价值的。
“围城”里说:世界就像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留学如此,回国亦然,但在决策那瞬间的确很难,人是很难打破自己已经熟悉的一切的。当初留学八成的决策在父母,看着自己的存款,跑遍城市里的所有中介,一怕受骗,二怕孩子出去后受苦。但回国的决策就在于学生自己。一来怕拿不到身份,二来怕回国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其实,身份即便是回国也一样可以申请,一辈子的事情用不着几年内一下搞定,加拿大政府其实很欢迎在加拿大读书的学生移民加拿大。回中国作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收入低是自然的,不管你是国内毕业还是海外留学。但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比国内的学生有很大的优势:一是他们有很好的英语基础,这个英语基础不像国内大学生是考出来的,没有实际应用能力。但留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用西方人接受的方式来沟通;二是西方的实用教育模式加上几年独立的生活使他们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国内大学生虽然也是离开父母,远离家门读书,但中国的大学几乎提供他们生活的一切,衣食住行,这种象牙塔里的生活和留学生自己租房,做饭,打工,甚至于寂寞和困难时无人相助的日子比实在是天堂一般,所以留学生更加能够适应生活;三是留学生比国内学生更加能够吃苦,在国外不管你家庭是多么富裕,每个留学生几乎都有打工的经历,而所谓的“工作”因为是不合法的Cash work,都是特别辛苦而且人工最低,本地人不愿做的工作。比如:餐馆服务员,搬运和工厂最脏的活。在这样的工作中,他们深深体会工作的来之不易,所以他们会更加珍惜工作的机会;四是留学生没有国内大学生的浮躁,也许加拿大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国家,新来的总是机会最少的,大家只有慢慢地熬才能有出头日,所以每个人都培养了较好的打工心态。但国内的大学生却不同他们觉得自己大学毕业好了不起,所以往往容易高不成低不就。虽然留学生刚回国和国内大学生站在同一个起点,但长期来说他们比国内大学生更加具有发展的潜力。我相信一份投入一份收获的道理,但要将眼光放远点。
下面就是回去的实例:
Jiang & Lisa是学计算机和管理的,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后,在多伦多工签一年,因为要一起申请移民,所以他们在还没有见过对方父母的情况下,在一帮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在多伦多结婚了。工签的那年很无聊——Jiang在一个小电脑公司做维修电脑,同时业余时间就帮一个餐馆送餐,Lisa就到处打些散工。工签一年后他们又申请了原来大学的双学士录取信,然后打算递表移民申请。但他们实在不愿在加拿大耗了,就决定递表香港回国了。回去到深圳不久,他们分头找到了 IBM和Microsoft 两家大公司的工作,而且收入也比较客观。他们的移民申请由于递表香港可能比在 Buffalo慢很多,对此他们已经不在乎了。 Kevin在中国大学毕业以后,又来加拿大读书6年,在拿到加拿大大学毕业证后,也结婚申请移民。他说他想回国看看就回来,所以搞好所有可以回来的签证,将一堆申请移民的资料丢在我那里,说:回国将不齐的材料搞好就寄给我,让我帮助他递表香港。但现在他回去一年了,却没有动静。打电话过去他似乎很忙,我想在新疆石河子政府工作的留学生他可能是第一个,所以重视程度可以想象。
William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他当初父母移民美国都是为了他,但到移民申请下来了,他却超龄了。父母只好把他送来加拿大“曲线救国”,他在加拿大一呆就是六年。他已经是所有留学生中在加拿大发展最好的了,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找到一份洋人公司的工作,顺利移民。当他开始像一个正常的加拿大人那样生活的时候,他的美国移民拿到了,放弃加拿大已经拥有的一切——工作,朋友似乎很难,他也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后离开。他在美国很快找到一份工作,而这份工作还会日后到中国发展。
Raymond走的时候已经将移民材料递到Buffalo,现在只等他的雅思成绩了,但在国内做小个体户的他似乎没有时间去考试。用他的话说:离开加拿大,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染上了加拿大情节,其实我们并不在乎所谓的“身份”,我们只是希望能够经常有机会去加拿大放松一下,去回味我们经历过的一切。其实回国后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和他一样的想法——加拿大是他们成长的故事,是“闷”出精彩的日子,是他们最自由的日子,而这个日子在回去以后就很难找到了,因为生活在中国是现实而又残酷的,机会和压力是并存的。
“去和留”的确是很难决策,但我始终相信:只有破才能立。有个数据是很有意思的:每年大约有10000左右来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但最终留下的可能只有1/3,但每年加拿大移民局要完成的移民指标是24万,其中技术移民占一半,而且中国的技术移民占技术移民的一半,也就是说每年要有6万人口的人从中国技术移民来加拿大。而在技术移民中优先考虑的是那些有加拿大教育背景的学生。所以其实每年的留学生根本不能满足加拿大移民的需要,所以学生回国再申请移民是时间问题,只要能够保持他们的英文水平,他们移民没有任何问题。
从我在韩国的衣食住行中细说留学韩国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的学校,大邱大学校是1956年成立的,位于庆山市,校园面积在韩国学校前5,附近还有岭南大学,也非常大,只用车行20分就可以到, .学校宿舍是2人一间房,有床,不是硬板床,大概就是一个半米高的木床,床下部是抽屉可以放衣服,床面有一层5厘米左右厚的很软的东西,然后用皮包在床面上的,夏天的时候睡在上面既软又凉快.还有书桌,书柜,衣柜,取暖器,电风扇,日光灯4盏,用电器插头网线插口等.

每层楼有1个电视室.2个卫生间,每天都有人打扫,比国内3星级宾馆还干净,洗澡室在卫生间的另一边,绝对不会出现什么人多没地方洗澡的情况,我来这里2个月还没遇到谁和我一起洗.....卫生间内还有洗衣机一台,1楼和4楼有饮水机,有冰水和热水,对了,卫生间的水龙头也可以喷出冷水和热水..1楼还有自动售货机,有咖啡,冷饮,泡面,还有公用电话,有学长卖国际电话卡,2毛4一分钟,比在国内打长话还便宜..以上说的设备,都是免费的,不用另交什么水电费使用费.只用交45W=3690人民币一学期的住宿费,不过暑假寒假你要住在宿舍的话要另交钱.还有....一年要搬4次宿舍,学校规定的,因为,寒假和暑假的时候,住宿的人少,一共有6个普通的宿舍楼,他要把人集中到几个楼,所以要搬,过了假期,人多了,又要再搬一次,搬一次就等于打扫一次宿舍.
住在学校的韩国学生,都是好学生,学习成绩排在规定的多少名内才有住宿的机会,大家对住宿条件大可放心.
以上说的是普通的宿舍,高档点的还有国际馆,1万韩元一天,也就是82人民币,电视电冰箱都有,好像连空调都有吧,没去过,不大清楚,略了
顺便再说一下..男生宿舍楼前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园子...里边养有7头梅花鹿,女生楼前养的是兔子..经常看到有松鼠从马路上跑过....
再说说吃饭的问题,住宿费不包吃的,吃东西都是去食堂吃,不过你也可以和层长订面包和牛奶,价格也比市场价便宜
我们学校的食堂非常好,很宽敞,明亮,旁边就是一个小湖,里面有很多鱼和...长得象天鹅的鸭子.在里面吃饭特爽,还有自动售票机(吃饭是先要买票再去换相应的食物),很方便刚来到韩国的留学生,可以投纸币,钱多了他还会找零.正食物的价格在1800~3000之间(用韩元*0.0082就是人民币了),也就是15~25人民币,相对韩国来说是很便宜的了,而且学校照顾学生,吃不饱还可以添饭,卖饭的大婶都是笑脸相迎的,在其他学校,一碗白饭就要600=5元人民币,当然是小碗的一碗.这里的饭和猪肉都比较贵....猪肉比鸡肉还贵,2300的鸡肉饭,3000的猪肉汤饭,2000的鱿鱼丝炒饭,2500的牛肉炒饭,我吃得最多的就是1800的正食,经济实惠,绝对不吹,6菜一汤.还有偷偷告诉你们...我们学校卖票的那个MM....超靓。   食堂下面还有一个不大的图书馆,小商店.和电脑室,....虽然是韩文系统,但每天电脑都有QQ...不要小看中国人的实力(但是只能用拼音聊天,韩文系统不支持中文显示).还有健身房,跑步机,采自行车那个机(你们能听懂就行了).还有练腿力练手力的...说到练手力的机器,至少有6个不同种类的机器,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穿超短的MM来跑步...还有些MM更幽默,入口有一个称体重的..进来后称完体重就走人..
学校还有一个超大的图书馆,还有电脑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大超市,足球场我发现了1个,篮球场我发现了N个,校园我只逛过一小部分,刚来那几天还是带着地图逛的..不然迷路了就尴尬了
学校附近有个电脑店,老板娘会说中文,我估计大邱大里的500多个中国学校已经有一半人光顾过那里了 再说一下大家都担心的语言问题,每个班12~16个人.小班式教学,效率高.在国内不需要上什么语言班,只需要自学点音标和几句日常用语就行了,实在不行我先交你一句an niong ha sei yo,你好的意思,和mo la yo,是不知道的意思,这两句话已经可以打遍天下了.遇到人就说你好,他和你说韩语你就说"mo la yo"...来这边的学生,50%是连音标都不懂的,48%是会音标会几句日常用语.虽然老师都不怎么会中文,但你不需要担心,这里的老师教学水平很高,因为他们拥有超高的肢体语言.....而且非常非常幽默.对学生也非常非常好..特别是教我的申阿达老师.....教语言的老师好像都是女的.
这里的老师还有一点超牛...中文不会说多少句..但是能写出很多繁体的汉字...上课时有些单词不会,老师不会念..但是会写出..而且写得很漂亮.
再说一下更多人关心的打工问题,学校规定是入本科后半年才允许打工,也就是说来到韩国1年半后,到时候中国学生会会免费帮你在学校附近找到适合的打工机会,当然是非常安全的。
补充,课程方面,每天只上4个小时的课,有上午课或下午课,上午是9点到13点,下午是13点到17点,星期1~5上课,6,7放假,有时星期5学校会组织出去看看....也就是玩玩...放心,学校开的校车,完全免费
奖学金方面,本科生是免50%学费,一年学费3W2左右,就是说只用交1W6,国内一些好的3本学校学费都要1W8一年.
奋斗在海外的人们(三)
 
 


 
美国,相信能力和实力的地方
2004年8月,我来到美国印地安纳州立博尔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的政治学系学习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时间飞逝,转眼间进修已结束,我也如期回到了日夜想念的家人身边。然而,每每回想起短暂而紧张的留学生活,记忆中总有些片断十分鲜活……  印第安纳州是美国中西部12州之一。在美国,每当提到“中西部”这个词,总是会有一些固定的标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首先是保守。中西部各州、包括印地安纳,一直是共和党的传统领地,在近年来历次总统大选中从来都毫无悬念地支持该党候选人,组成很坚定的“红州”阵营(选举中肯定投共和党票的州被称为红州,作为民主党基地的各州则被称为蓝州)。其次,是各州鲜明的农业特色。以印地安纳为例,该州土地平整、肥沃,农业用地广阔,玉米是其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去年来校报到,是我父亲和姐夫开车从田纳西州来送我,进入印州,下了高速路,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车子竟然在玉米地里穿行。
博尔州立大学坐落在印州一个名叫曼西(Muncie)的城市。该市距州府印地安纳波利斯一个小时的车程,有人口近7万,就这个数字来讲,已经是印州第八大城市了。在上个世纪早期美国汽车工业的鼎盛时期,曼西和其他周边一些城市都设有福特、通用等公司的汽车部件生产厂。当初的小城欣欣向荣,更由于一篇发表于1929年、名为《中部城镇研究》(Middletown Studies)的社会学报告闻名全美。该研究即以曼西的发展作为案例。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曼西都一直享有“美国的故乡”(America’s hometown)美称。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美国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逐渐转向海外,曼西失去了全部工厂,也由此导致这个城市不断走下坡路,至今经济状况仍不景气。
从知道这所学校开始,就一直很好奇它的名称:为什么叫Ball State?考究一番之后才弄清是怎么回事。Ball曾是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曼西市一个最大的家族,经营玻璃制品,十分富有,但由于无法继续在印州获取烧制玻璃器皿所特需的矿产,该家族已于几十年前搬离曼西,前往科罗拉多,经营范围也不再仅限于玻璃产品。
博尔大学的前身是建于1899年的一所教师学院,后被博尔家族的兄弟买下,并于1918年捐献给印地安纳州政府,改现名,成为一所公立的高等教育学府。学校现有在校生18000人,使得曼西成为一个“大学城”。学校开设的专业全面,在全美比较有影响的是建筑学和一些与传媒相关的专业,工商管理领域的“企业家创业”教育在美国大学的同类专业里名列前茅。博尔大学曾培养出几位名人,在世界范围出名的是“加菲猫”的创作者吉姆·戴维斯(Jim Davis),更为美国人所熟知的则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学校也主要因为这两位名人校友而增色不少。
虽然本科在国内学的是英文,工作后用英文的机会也多,但初入美国的课堂,还是有些不习惯。开始的两个星期,一个很可笑的感觉是我可以听得懂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但这些话连在一起,我就有些糊涂了。后来想想可能主要是由于公共管理的专业知识对我来说很陌生的缘故。不过很快这段适应期就过去了。
接踵而至的就是大量的阅读和论文。文科和理科学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文科无需动手实验,而阅读量却比理科大很多。第一个学期修了4门课,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很头疼。但后来发现,其实阅读并不只是国际学生的难题,也是让美国学生十分费力的事情。我们的差距在阅读的速度,而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更用功:用勤能补拙的办法,我还是能比大部分的美国同学多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章节。
写论文是另外一项挑战。老师有的时候会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题目,而更多时候则是让学生在这门课讲授的范围之内随便选题。经过近一年的磨练,这两类论文已经都难不倒我:知道题目后,去图书馆查资料,包括期刊、学术著作,还有网上数据库里的学术论文,作出参考书目,之后列写作提纲,静下心研究找到的资料,然后就可以开始写了。  我从来都不是能等到最后的截止日期才把文章做好的人,总得提前几天,这样才好修改,心里也有底。所以这截止日期对我来说一般没有什么“威胁”作用。而对美国学生可就不是了。我绝大部分的美国同学从来都是要等到这个日期临近的前几天才正式开始写论文,在规定的“几点几分”前的几分钟把打印出来的文章交到系办公室。他们说只有这样才有动力干活。这也就是为什么图书馆总是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的两三个星期人满为患的原因。
每天晚上都要到厨房坐着,这好像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今天晚上6点多,厨房里就我、家璇、Ed、Susana,大家都觉得好安静啊,禁不住都在问“Where is everyone?”,平常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在厨房吃饭、聊天......的确,厨房确实成为了重要的社交活动中心,在那里我们互相认识,互相开玩笑。现在总是感觉厨房太小了,椅子太少了,装饰太单调了****
除了学习,吃是留学生的主题。这位小妹妹想来现在非常幸福:)
对我来说,写作论文的过程是非常好的学习的过程。感觉这里老师课堂的教学只是提纲挈领的作用,更多的知识却是在准备论文、查找资料、自己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的。因此,虽然写论文很辛苦,现在想来却也值得。
我的一点亲身经历告诉我美国是一个相信能力和实力的地方。这里的研究生课程都规定了一门叫“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的必修课,涉及一些数据统计知识,教给学生做学术研究的方法,通常被学生认为是相当难修的课程。我们的教授要求班上的同学自愿结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学期论文。我和一位韩国同学以及两位美国同学米切尔和查德因为都对国际关系的论题感兴趣,所以组成了一个小组。开始的时候,那两位美国学生对我们两个亚裔的组员不太以为然,可能担心我们两个母语非英语的人会给研究项目拖后腿吧(班上只有我们两个外国学生,恰巧还分到了同一个组)。
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我和韩国同学积极找资料,主动承担具体的写作任务,还能提出有一定见地的论点,我能够感觉他们对待我们的冷漠在慢慢消除。很快到了期中考试,成绩虽然不公布,但米切尔还是问了我们的成绩。我和查德的成绩相同,大约是全班第二名。从此之后,若隐若现的“敌意”就彻底消除不见了。
我们4个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常聚在一起学习,更多的时候是做自己拿手的菜,请其他人来分享,或者在周末去酒吧放松。在这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友谊是我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博尔大学的国际项目做得比较有声色。学校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近500名国际学生,其中有30多位中国内地的学生,还有不少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同学。我做助教工作的国际办公室对国际学生的照顾也很周到,不单定期组织各种有国际学生参加的文化交流讲座、国际周展示、晚餐,负责学生工作的黛比拉还十分耐心负责地定期给全部国际学生发电子邮件,通告近期的活动信息,如有学生卖车或家具,这样的广告也会集中到国际办公室,由她广而告之。6月中这里的天气突然变化,黛比拉专门发邮件,告诉学生们可能有飓风,并详细解释如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里的飓风预报;如遇到飓风,应如何躲避等等。国际学生如有事须与办公室工作人员面谈,只需提前预约,就可以见到从办公室主任到普通工作人员中的任何一人。
国际办公室还组织多种多样的到其他国家学习考察的项目,当然,这些活动基本都是针对美国本土学生开展的。办公室的伦敦中心和澳大利亚中心组织学生到这两个国家的有关大学学习一个学期,虽然费用不菲,但总能吸引不少美国学生。我所在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博尔大学合作开展招收美国大学毕业生赴中国教授英语的项目,也给很多对中国和亚洲感兴趣的美国学生提供了一个切身感受中国文化的机会,比较受欢迎。
很多美国朋友问我对美国社会以及美国人有何感想。在这个中西部小镇生活学习近一年,深刻的体验谈不上,简单的体会有一些。
首先,美国社会是一个整体构架比较完善、稳固的整体,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还是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虽然改革措施不断,但基本属于微调,不是结构性的大动,而且在三权分立、联邦主义的框架下,立法、行政、司法,联邦与地方权力互相制约,比较好地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其次,虽然美国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与物质生活水准仍在不少方面优于国内,我还是能感受到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大部分中年及老年的美国人有很强的家庭观念,而年轻人则更愿意在30岁前享受自由的单身生活,不愿轻易谈婚论嫁。我的美国同学米切尔就因为男朋友几次谈及结婚,而几乎患上了婚姻恐惧症,最后两人以分手告终。这些与改革中的中国社会在家庭道德观念上发生的转变和现状倒是很相似。
有一点不同之处我觉得很值得国内的年轻人学习。这里的美国青年对自己的未来一般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设计。在进入政治系学习前,查德就打算好毕业去华盛顿的一个政府智囊团工作,而米切尔则是看好了一家公司,只是由于本科毕业生入门薪水太低,所以才来学一个硕士学位,以便有更好的起点。相比起来,国内的大学生可能对将来的计划就不是很明确了,或许还有不少学生到了毕业的时候仍在为选择怎样的道路而犹豫。这虽然与就业市场的压力有关,但也有自己举棋不定的原因。
加拿大上班乐趣多
去加拿大之前我还很是担心,在资本主义的企业里,是否会是一派老板高高在上、员工低声下气的景象,而且会受到“无情的剥削”。然而来了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我所在的这家美国软件公司加拿大分公司,老板是位女性,说起话来和风细雨的,没半点“拿摩温”的影子。在这样的氛围里,每个成员都在愉快地工作,而且都把工作作为有趣的事情。
在许多人看来,上班总是件苦差事。那么,在加拿大上班,为何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
弹性工作制,是最有趣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制度,却寓有很深的哲学道理。弹性就是收放自如,员工身心放松了,工作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特别是像我这样搞软件咨询工作的,干的是“脑力活”,有时候碰上个紧急项目,或要编个大些的程序,脑子不能停下来,而要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而有时候却特别空,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或是上图书馆“进补”些新知识。因此,这种弹性工作制给了我相当大的活动空间,能把工作安排得滴水不漏而又游刃有余。
有属于自己的小空间,这是第二个有趣的地方。在国内的时候,十几个人挤一间大办公室,吵吵嚷嚷的很难安静下来。这里就不太一样,搞技术的大多是两人一间办公室,部门经理有单独的办公室,行政人员即使在一起办公,也都有隔板隔开,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公司上班时还播放背景音乐,据说老板是受日本公司利用音乐提高奶牛产奶率的启发。虽然被当作了“奶牛”,但我们看在工作环境的“面子”上还是照单全收。为了照顾我这个公司里唯一的中国人,每周还会播放俞丽娜的小提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每次当熟悉的音乐缓缓地响起,我都会感动不已。
第三个有趣的是地方就是沟通方式。同事之间的沟通方式以电子邮件为主,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发个电邮咨询一下,有时甚至连远在法国分公司的素未谋面的同事也会帮着解决问题。员工和老板间的沟通也是如此,偶尔也有电话沟通,那只是让员工去签一些文件,其它的事大多在网上解决,而不占用员工太多的时间。也出于这个原因,公司里的会议不多,每周的早会定了10分钟,但一般情况下,老板检查一下员工的工作进度,问问有何新问题,言简意赅,3分钟就搞定了。我印象中较大规模的会议只有一次,因为老板要宣布公司开发部和美国公司合并的重要决定,并回答员工的问题。那么大的事,会议也只开了半个小时,没有长篇大论,大家都拣精要的说,说完了就散伙。与国内一些企业文山会海的场景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
此外,公司的文化氛围也十分有趣。公司里各色人种都有,不同的人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看上去就像个小联合国。中国人在加拿大还是很受欢迎的,每逢中国的农历新年,很多同事都会赶来祝我新年快乐。公司的产品中有不少采用中文系统,我就理所当然地成了“特级顾问”,同事们纷纷拜我为师,令我好不得意。但得意就会忘形,有一次同事问我一个怪字,《新华字典》查了半天也没有,想来得查《康熙字典》才行。同事们在惊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时,我却暗自惭愧功夫不到家。
外面的世界的确很大,而且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景。我觉得,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出国发展,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同时增长自己的人生阅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体验在日本的留学生活

在纪念中国留学生留日110周年之际,恰逢每年一度的东京工业大学“大学祭”。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展示中国文化、丰富自己生活的好机会。中国留学生组成的展示区格外引人注目。

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于隶群(左)对东京工业大学留学中心主任日下部治、龟范财团理事康本健守(右)热心中日交流表示感谢,并向他赠送国画。康本健守表示,大多数日本人大概和以前的我一样不太了解国外,但是我现在住在香港能够更切身体会到两国风俗习惯、文化的不同。正是因为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国际间的交流才更加重要,我们成立龟范财团就是希望以亚洲为中心促进国家间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他还表示,作为龟范财团出资家族的代表,愿意为在日中国留学生提供支援。

纪念留日学人110周年活动,吸引了大批在日的留学生和旅居日本的华人代表。中国国内也派出了代表团。

留学生摆起了中华料理小吃排档,味道相当正宗
今年是中国学生留日110周年。10月28日,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举办了隆重的留日学人与中国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留学生留日110周年纪念大会。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孔铉佑、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于隶群,社团法人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申一郎、东京工业大学留学中心主任日下部治、龟范财团理事康本健守、高桥润以及30多所著名大学的100余名中国优秀留学人员代表出席纪念会。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孔铉佑、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于隶群,社团法人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申一郎、东京工业大学留学中心主任日下部治、龟范财团理事康本健守、高桥润以及30多所著名大学的100余名中国优秀留学人员代表出席纪念会。
在新加坡 我学会了学以致用
我是一名来自山东的学生,现在留学于新加坡,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就读。
一年前高考结束的那段日子里,面对并不理想的国内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及四年后残酷的就业竞争,在经历了无数次家庭会议后,我选择了出国留学。
于是,新加坡,一个美丽的热带城市成为了我理想的目标。同是华人为主的社会,西方式的教育系统,相对低廉的费用,使新加坡成为我心中的最理想的留学目的地。在那里,父母不需要为我的生活和安全担忧,又不必承担太重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申请入读新加坡的政府院校。这些院校都是国际社会上承认的院校,同时毕业后还可以申请到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权。
学校在招收程序上很严谨,都在国内举办定期的招生入学考试,学生通过考试后顺利入读理想的专业。在经历了报名、培训、考试、等待等一系列的过程,我终于拿到了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个月后我便踏上了这个我向往的岛屿---新加坡。在万和国际穆先生的安排下,我在这里受到了全程的接待安排。从下飞机那一刻起,就一直有学长陪着我们,为我们安排住宿,带我们购买生活品、熟悉新加坡,带我们办好入学前的一切手续。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新加坡理工学院的正式学生,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涯。
我觉得任何国家的基础教育都没有中国那么牢固,我也是受益匪浅。但是中国的教育太格式化了,学生都被固定在一个框框里面,缺乏创新思维和那种敢于尝试的勇气。新加坡教育就灵活了很多。学校实行英才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而且注重团队精神,很多活动或者课题研究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另外,新加坡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会理解知识之后,懂得学以致用。
通过和一些学长的交流,我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非常乐观。在这里,理工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后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起薪平均在1500-1600/月新币左右。在这里工作,能接触到世界上最新的资讯,最先进的科技,最科学的工作方式。有了在这里的工作经验之后,我对今后去别的国家发展和回国工作,都充满了信心。同时,对于国际学生来讲,在政府院校毕业之后,都会收到移民厅发的邀请函,邀请你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在找到工作三个月内,就可以办理完申请手续,成为永久居民,进一步还可以办理移民。
新加坡留学的众多优势,大大吸引了广大家长的关注。很多合法或非法的机构都开始办理新加坡留学业务,在此提醒家长和同学要慎重选择。首先作为中介服务机构必须是中国教育部、中国工商总局、中国公安部联合批准的合法留学中介机构资质;其次,中介机构要具备外方学校授予的招生委托书;同时,家长也要向有留学资质的中介机构索取留学协议书,协议保护性条款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查询。有关新加坡政府院校的信息,最好登录新加坡政府公立院校网站或新加坡教育部和移民厅网站。
 
中国留德学生薪情看涨 一毕业就跨进"中产"阶层
中国留德毕业生近期在德国人才市场捷报频传,不少学生与德国公司签订工作合同,报酬一般为年薪四、五万欧元,如果仅按经济划分标准,能迅速步入德国中产阶级行列(德国中产阶级年收入税后2万欧元左右)。
高学历热门专业走俏
来自德国波茨坦大学的IT博士蒋女士,近期顺利通过通用公司德国分公司的严格考试,由于专业特别,公司提供的年薪达4.7万欧元。而上月底,留德博士毕业生黄先生与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某电信公司签订工作合同,作为软件工程师,起始年薪也在4万欧左右,公司还承诺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据记者调查,像蒋女士、黄先生这样的留学毕业生还不少,在经历几年德国的留学生活,他们获得比较过硬的毕业文凭,有比较好的专业研究方向,因而受高新企业青睐。据悉,尽管德国就业市场目前充斥数百万失业大军,但在高新领域仍然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好机会。德国知名公司西门子,博世,埃克发,通用德国,Google德国,SAP软件,海德堡印刷机等知名公司近期都有全球招聘人员计划。另有不少中小公司也对中国毕业生表现出极大兴趣。来自信息,医学,环保,物流等理工科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就业机会较多,当然前提条件是学历高,专业对口,语言水平较好。
蒋女士向记者透露,她从事的研究为所在领域前沿位置,因而被德国某猎头公司相中,层层通过电话考核,互联网在线测试以及最后三轮严格面试。考试由该猎头公司与意向公司联合进行。来自德国某FH 信息学专业的陈姓女生在海德堡印刷机公司做软件开发实习,优秀的表现被老板赏识,经过培训后已被送往香港亚洲中心工作,据称所获年薪也不菲。
英语好,德语也重要
已经签订工作合同的黄先生告诉记者:本打算回国发展,前两个月才开始集中精力发送简历,包括德国,英国,爱尔兰,荷兰,瑞士,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公司都有比较积极的回应,但考虑到工作生活环境,黄先生最终选择了德国这家公司。
据了解,黄先生的博士论文获得导师非常好的评分,他说,优秀的成绩在求职者中肯定会占有一定优势,首轮评估就给用人单位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但黄先生坦承,虽然英语不错,由于自己德语知识不够,也失去了不少进入知名跨国公司的机会。而现在的公司也是跨国公司,虽然英语是主要工作语言,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德语更好一些:“从长远计,在德国工作生活,良好的德语非常重要。”黄先生表示将报名参加一个德语强化班,尽快提高德语水平。
“如果在发出求职信后得到正面的回音,比如通知电话考试或者面试等,则表示你的专业和学历条件已经基本符合公司需要,接下来就看语言与面试技巧了。”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她在考试前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一是加强英语强化训练,二是请人模拟考官,培训考试应对技巧,效果非常不错。
据悉,不少德国中小企业对中国毕业生表现极大的兴趣。如果你学的是经济或市场,德语英语流利,那么你是很多想寻求中国商机公司的理想伙伴。目前在一家德国物流公司工作的小杰,学经济出身,外语很不错,被德国公司一眼相中,工作一年后,小杰已被多次派往中国开发市场,目前薪水也已经翻番。
求职心得:准备+自信+应变
“一份好的详细的工作简历,能打动招聘主管。”这是不少成功求职者的共同心得。因为要在众多的求职材料中脱颖而出,求职简历没有特色是不行的。
蒋女士看起来是做事有章法的人,她在成功走向目前这家知名跨国公司的求职路上非常顺利,从投递资料到最后签约,前后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据介绍,她开始并不急于发出自己的求职材料,而是用一个月时间来搜寻相关专业方向的公司,再缩小自己的求职范围,有选择地投递自己的简历,并大量借鉴成功求职者的应聘经验。“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个比较高的成功率。”蒋女士对记者说。在考试前她做了大量的模拟测试题,除了智商还有情商测试。“因为大公司除了看重你的专业水平,还要考虑员工的个性,思维方式,是否与将来的团队合拍等。”蒋女士深有体会地说。  作为求职者要求能熟练回答出简历上的内容。黄先生的成功要领之一是事先对公司的信息掌握得非常清楚,比如公司的最新动态,合作伙伴信息,行业内现状,新产品发布等,甚至在回答考官时能对公司产品的未来也有一定把握。毫无疑问,自信的黄先生赢得了主考官的青睐。
在面试时的应变技巧也很关键。据他们介绍,面试时一般都有技术部门主管问到关于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这要求专业知识比较过硬,进入下一轮会有人事部门负责人以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参与面试,涉及求职者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应变能力,思维方式等。黄先生有一件印象比较深的事:主考官一般会在最后问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那么你一定要问,掌握主动权,让主考官觉得你并非是个书呆子,千万不要沉默不语。
另外,与公司谈到薪水预期也是很重要的一门技巧。求职者事先可以了解相同学历相同行业的基本报酬,再结合自己的基本条件,做出比较合理的报价。蒋女士在闯过多次考试,经过慎重考虑后报价年薪4万8千欧元,公司最后给出了4万7千欧元的年薪,和预期基本一致。有些学生毕业找工作心切,不考虑收入,结果很多公司给的起始工资很低,不利于将来的工资晋级。
多伦多留学生活四大悔
四年前,我来到多伦多开始了留学生活。这段生活让我看清了那个卖“后悔药”贩子的真面目,原来他叫“懒惰”。每当我犹豫不决,缺乏信心的时候,懒惰总在旁边怂恿我:“先歇着,别怕,我有后悔药给你吃”。如果我可以穿越时空,我要将这个贩子告上法庭,以免他危害社会。以下便是他的犯罪证据。可是,如果逝去的日子真的有takeⅡ,我希望自己能弥补以下这四大悔:
一悔没来念高中,一流大学擦肩过;国内申请不容易,本地成绩好就行
我是在约克大学念的本科,我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当时的中介和这所学校有合作办学的关系,同时也是着急出国,不管什么学校,先将签证拿了再说。约克大学是一所很年轻的大学,和同城的多伦多大学不在同一等级上。过来以后,我也很想申请多伦多大学,但因为刚到多伦多,一切都不知道从何入手,心里总是担心,这样一来,会不会耽误了上大学?呆的时间长了,费用不也增加吗?就在这时候,懒惰说话了——你还是先念着吧,你以后还有机会转到多伦多大学。
上了大学以后,虽然可以转学,但要求也比较高,一般要求平均在80分以上,而且当你已经适应一个环境以后,惰性更是变本加厉。相比之下,如果你在这边念一年高中(也称预科),然后再申请“重点”大学,难度会比从国内申请,或者转学低。高中的课程应该难不倒中国学生,需要多花时间的是托福考试,“重点”大学一般都要求分数达到600分以上。当然,多花一年的时间,就需要多花一年的钱,但如果能换回日后的平坦大道,这也很值得。人总会注重第一印象,就像男生看到美女,多少都会刮目相看。“重点”大学的证书就像美女一样,在找工作时多少都有些特权或优待。
二悔少和人沟通,表达能力仍平平;课堂演讲很有用,找工作还靠嘴巴行
在大学时,经常有些课需要Presentation(演讲)。我并不喜欢上这种课,因为一是我不喜欢说话,二是,通常Presentation都采取一种互动的形式,你在上面讲,底下同学可以提问,你需要当场作答,通常只在这时候,我才觉得自己的英文是如此之烂。原以为学会计的不需要有很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我的审计学教授彻底地否定了我的看法,他说会计不只和数字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和人打交道。他还说,如果你想在公司里当中层干部或高层,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我知道了这个“秘密”,但为时已晚,因为上审计学时我已是大四的学生了。
所以如果我可以打开时空之门,我想我不会将我的学习时间全部用在图书馆里,我会安排一半的时间和外国同学交流。因为即使我学不好专业课,起码我还能很流利地表达。光有学历而不能表达,就像一支没有上子弹的枪;而能流利地表达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依然有杀伤力。我曾经看过CNN的一个节目,里面访问了一个人。这个人没有任何医学的背景,在上世纪90年代还因为诈骗而坐过牢。他最近出了一本关于如何获得良好睡眠的书,这本书卖得非常好。然而一些医学研究人员却发现,作者所提出的一些建议一点医学根据都没有,有些甚至会危害到身体。所以CNN请来了他,和他当面对质。原以为可以将这个骗子的面具掀开,他反倒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媒体不要误导我的读者。难道这真的应了张朝阳的那句话:“我们的这个世纪,将是眼球世纪”。任何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产品,便是成功的产品。那要吸引别人,需要游说别人相信你。流利的表达便是你游说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三悔暑假忙修课,没到公司去实习;工作经验很重要,雇主争请好欢喜 要在多伦多立足,除了能说会道以外,还得了解这里公司的文化,毕竟学校和外面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一直在暑假修课,以为早毕业,早找工作。虽然师兄早就告诫我,找 internship(实习)的重要性,但懒惰一直在旁边说,以后再找也不迟。这样一晃,就是4年。然而在毕业以后,才真正体验到没有加拿大工作经验在这里找工作是多么的艰难。寄出的简历就像逝去的感情,一去不复返。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招聘都要求至少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我曾经纳闷地问自己,我刚毕业,哪来的一两年工作经验?但如果我在暑期去找co-oporinternship的话,3个暑假加起来也有1年多的工作经验。所以如果我可以回到从前,我会选择暑假不修课,而找internship,这样既可以提供我一个实战的场地,同时可以令我的简历更具有竞争力。
四悔假期没旅游,呆在学校心烦忧;应到城市里走走,开阔眼界美景留
这四年几乎都呆在多伦多,没有到别的城市去玩,一是想尽早毕业,二是觉得出去玩费用高。在我毕业的时候,爸爸来到加拿大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也借此机会,陪他到了温哥华和加东等地走了一下。加拿大的西岸,被称为Himalayas的威尼斯,以花园和强烈的英国性格闻名于世。花园城市——维多利亚的景色深深迷住了我。我第一次发现大自然可以如此之美。空气里就像加了兴奋剂一样,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小松鼠和浣熊还会摆出一个漂亮的姿势让你拍照。同行的一位朋友说,这种动物在广东,肯定给吃了。是呀,在中国,这种地方肯定是人山人海,哪里还有小动物敢出来呀,而且收费关卡重重,然而这里的大部分公园是不收费的。听说加拿大其他省份的景色也很漂亮,如果我可以跑赢“时间老人”,我一定回到过去,重新计划一下我的旅程。
前段时间,一位好友非常感慨地说:“如果我们现在只有20岁该多好呀”。可我们还是20岁吗?不是,因为我的脸已经出卖了我。我能回到过去吗?不能,因为我的“11路车”永远都追不上时间老人的“法拉利”。我能将懒惰绳之以法吗?不能,因为懒惰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20岁的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努力,将懒惰逮住,一起改变我们的人生呢?
作为求职者要求能熟练回答出简历上的内容。黄先生的成功要领之一是事先对公司的信息掌握得非常清楚,比如公司的最新动态,合作伙伴信息,行业内现状,新产品发布等,甚至在回答考官时能对公司产品的未来也有一定把握。毫无疑问,自信的黄先生赢得了主考官的青睐。
在面试时的应变技巧也很关键。据他们介绍,面试时一般都有技术部门主管问到关于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这要求专业知识比较过硬,进入下一轮会有人事部门负责人以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参与面试,涉及求职者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应变能力,思维方式等。黄先生有一件印象比较深的事:主考官一般会在最后问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那么你一定要问,掌握主动权,让主考官觉得你并非是个书呆子,千万不要沉默不语。
另外,与公司谈到薪水预期也是很重要的一门技巧。求职者事先可以了解相同学历相同行业的基本报酬,再结合自己的基本条件,做出比较合理的报价。蒋女士在闯过多次考试,经过慎重考虑后报价年薪4万8千欧元,公司最后给出了4万7千欧元的年薪,和预期基本一致。有些学生毕业找工作心切,不考虑收入,结果很多公司给的起始工资很低,不利于将来的工资晋级。
留学打工各国时薪一览
在国外打工,多数都以时薪计算工资,不同国家打工的情形略有不同,有的国家工作比较好找,有的国家工作时薪比较高。
英国:艺术类薪高
留学生每星期可以打工20小时,一般来说可获得的平均时薪4-5英镑。在餐馆里当服务生,具体的工作是端盘子,时薪3英镑多,到酒店当经理助理达到9.8英镑。晚上6-12时,还可以在酒吧当调酒师或者服务生,去麦当劳和肯德基当服务生,周末可以去邮局或写字楼帮忙打字、写信封,这些工作的时薪在四五英镑。
艺术类的工资相对较高,如弹钢琴的时薪20-30英镑;博士生给教授当助教的机会较多,而硕士就要少一些,助教的时薪一般在10英镑左右。
很多商店会在门口贴着招工启事,可以上门面试,也有熟人介绍,英语能力和反应能力很重要。
美国:校内机会多
高中毕业去美国读书,最好家里有足够的钱,或者能申请到全奖。一般去美国读博士的,助学金必须通过帮老师打工才能获得,快毕业时有了充足的时间,白天可以去一些公司兼职,把课程选到晚上,获得的收入一般不会比校内的助学金少。
在美国打工,校内的机会多一些,一般是校园餐厅、图书馆或者提供一些服务、接待类的工作。
澳洲:最低10澳元
澳洲规定留学生平时可以每周工作20个小时,假期无工作时间限制,可做餐馆的服务员或刷碗工、超市的收银员或清洁工,或去农场帮摘水果、收割等,最低时薪10澳元;校内提供的工作以打扫教室为主,时薪在人民币60元/小时,每月打工可获得的收入在5000-7000元人民币。
学生期间的打工基本上能够满足个人的生活费,澳洲的打工机会很多,可以多选择。
荷兰:可固定兼职
在荷兰留学的本科或者硕士生,可以申请图书馆管理员、超市收银员、社团义工、接待、导游等工作,呆的时间长可以有一份固定的兼职,如旅馆管理员,一般时薪在8欧元,平时每周工作10个小时,假期可以全天工作。
在餐馆刷盘子时薪约5欧元,学校也会有一些工作提供,如学生会、国际办公室等提供助教、清洁等工作,但是机会较少,收入不一定比校外高,工资在20-30欧元/天(2小时)。
工资较高的的有酒店管理员、接待员或导游,这些工作可以获得小费,收入达到100欧元/天,熟练的餐馆服务生可拿到1000欧元/月。
荷兰的工作机会大多集中在大城市,荷兰北部、南部的工作机会相对较少,很多留学生放假了去大城市全职打工。
爱尔兰:兼职容易找
在爱尔兰很好找到兼职,校内工作有图书馆管理员、清洁工、电脑维修员、学生会酒吧等,一般安排在下午或晚上,时薪约7镑。校外的工作主要是酒吧和餐馆,切菜或配菜的时薪6.5镑,厨师在15-30镑。还可以去农场打工,收入相对较高,时薪在10-20镑。
在爱尔兰靠打工挣到生活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爱尔兰的英语语速较快,出国前要提高语言水平。
 
做“二奶”成“垃圾”? 留加学生:我们很委屈
近来,一则有关于留加中国留学生被包养沦为“二奶”的报道,将公众的目光再次吸引到了留学生的身上。有报道称,现在留学来的女学生,为了个人的一些原因,甘愿被有妇之夫包养,过着“金屋藏娇”的生活。这些女留学有的为了身份,有的为了金钱,有的单单是孤独寂寞。该报道表示,这些留学生“有些女孩早已放弃学业,或安于现状,或随波逐流,其间的快乐及悲哀并非外界所易理解。”
对于“留学垃圾”的定义,有中文网站是这样表示的:“所谓‘留学垃圾’主要是指那些不学无术,却仗着父母显赫的权势或雄厚的经济实力得以出国深造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在国外吃喝嫖赌、打架斗殴、吸毒贩毒等,肆意败坏整个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象,在国内外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也许,这次的“二奶”现象是继众多涉及留学生的社会问题的新警示。
留学生:“我们很委屈。”
很多留学生对于“留学垃圾”一词不屑一顾,认为这不能代表全部。但更多的留学生则是对此表示愤慨。一位来温哥华留学有三年之久的留学生就认为,其实对留学生的一些负面的报道都是个别现象。在他周围就有很多学习非常努力的同学。其实,他认为,确实是有很多人靠着父母的钱买好车,穿名牌,但是并不表示这些人是“垃圾”。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一看到年轻人开好车,就主观的认为这些都是留学生中的“垃圾”。在他看来,家境富裕一点,生活的舒适一些,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当然,据他了解,也有一些同学“打肿脸充胖子”的现象,虽然经济条件一般,还硬是追求名牌好车,对于这样的作法,实在是不敢恭维。在他周围的朋友当中,就有不少家境不错并努力学习的同学。
不过,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留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破坏整体形象的害群之马也不会是空穴来风。但是,除了因为在国内骄纵成性,不学无术却试图用出国来给自己镀金的这些主观因素外,还有很多在留学生们的出国生涯中难免会遇到的客观因素,而这些因素也会造成本来就定力和阅历都不足的他们走上歪路。
因素一:被骗,不良中介与私立学院
不少留学生可能现在还对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温哥华某学院负责人卷款逃跑一事记忆犹新。在那次事件中,不少留学生除了面临着经济损失外,还要承受着学生身份没有着落的心理压力。对于很多十几二十岁,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独生子女来说,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往往会令他们不知所措。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甚至会产生焦虑,沮丧等等一些心理障碍。一名来自东北的留学生就表示,当初来加拿大之前申请学校时,各种学院的广告都做得非常引人注目。
除了介绍说有良好的课程安排以及师资力量之外,学院内还设有大型的体育馆场以及运动设施,广告照片更是拍得美轮美奂。可是当他抵达这所位于加拿大一个中部城市的学院时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所谓的校园不过是一个占地不过百米的平房,而师资力量加上校长在内也不过4人。至于前面提到的大型体育场,原来是在离学校3条街远的社区中心。不少留学生都因为对加拿大不了解而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往往会使这些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除了一些仅以赚钱为首要目的的私立学校以外,琳琅满目的留学以及移民服务中介公司也是留学生们另一个容易吃亏的地方。虽然这中间有既负责任,服务又好的正规业者,但是在市场上也有一些为这个行业抹黑的机构。据一些中文网站报道,现在一些留学生自己表示“我们就是待宰的肥羊”。文章中表示:“从我们开始准备留学之初,我们就被视为肥羊,一把把刀等着宰过来。尤其是到了彷徨之时,许多中介公司适时推出了‘假’的系列服务。从‘假结婚’到‘假’工签,甚至于到‘假’难民不一而足。看到的都是我们口袋中父母的钱,但却不管我们最终是死是活。” 因素二:生活压力以及学习压力
学费贵,加上留学生缺乏理财概念,很多家庭没有预想到花销会如此大,因此经济上处于崩溃状态,对于一些要面子或是不甘心的留学生来说,一方面因为没有学成,因此不愿回国面对亲戚朋友;另一方面,认为花了如此多的金钱和精力,什么也没有学到,内心十分的不甘心等一些其它因素,有些留学生很可能想到就此“黑”下来。而在早些时候,加拿大政府又取消了对留学生的助学金申请,给一些经济并不富裕的学生及家庭造成了经济及心理上的负担。有很多留学生自费出国留学是因为在国内的成绩不理想,因此想来国外镀金。
不过,有教育专家表示,其实学习态度是关键。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国内学不好,是因为学习不好,学习压力太大,所以认为国外的教育环境优秀,有利于孩子学习。但是据温哥华一所学院的负责人表示,其实学习在哪都一样,有些学习在国内,在家长监督的情况下都不好好学习,来到国外,没有父母在身边更不会自觉的学习了。她表示,早些时候,在参加教育会议时,中国驻温哥华教育参赞薛亚霖就在会议上说,父母的教育对留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目标及信心。
也有留学生表示,学习主要是靠自觉,在国内都不好好学习的人,怎么到了国外就能发奋图强的学习呢。也有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现阶段在校的学生中,她认为,这样的学生还是少数。
因素三:缺乏关爱与重视
没有家长监督,本身自律能力又不高,学校能管的不多,所以留学生成了三不管的灰色群体,孤独,缺乏关爱,不被认可,使得一些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一个留学生表示,留学生在加拿大的社会根本就是处在最底端的阶层。他说:“留学生很难找到能够在社会上替他们说话的声音。虽然我们缴着比本地人要贵好几倍的学费,政府也承认留学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收入,可是比起我们这些外国人,政府更愿意去帮助新移民。”因此,他认为,孤独寂寞可能是造成留学生当“二奶”的原因之一。
另一位负责国际留学生事务的学院负责人表示,并不知道有留学生真正过着被人包养的生活,据她所知,确实有留学生和已婚男士存在着比较暧昧的关系,例如:定期出去约会吃饭,男士送礼物给女学生等。“二奶”现象因为这些女留学生缺乏关爱,自己一人在国外比较孤单,尤其是相比男生来说,女孩子比较脆弱,需要别人的照顾。而她认为,多数已婚男士都比成熟,体贴,给这些需要关爱的女留学生一个心灵上的安慰。
加拿大的法律重视对妇女权益的保护,据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家庭法案》规定,妻子如果发现丈夫吸毒、赌博、包“二奶”、或未经妻子同意把家庭财产转给第三者,就有权向法庭申请“分家”。有留学生甘当“二奶”的原因之一是认为可以解决她们的身份问题,而实际上因为并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想要通过婚姻途径获得加国身份也是相当有困难的。
留学生被包养的情况各有不同,有的留学生凭着年轻貌美,被“黑道”人士包养,也有人被一些有社会地位的人包养。加上留学生首先要解决的语言问题,也使她们愿意与当地人交往。一方面可以加强口语,另一方面,同当地人约会交往看起来或许让其它朋友同学羡慕。当然也有留学生认为做“二奶”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双方都是为了各自利益,只要大家都愿意,也就相安无事。只身一人来到加国,凡事都需要旁人指点,而一些居住于此的事业有成的男士有能力帮助她们,虽然双方都知道并无结果,在不影响家庭的情况下则会继续保持这种关系。
解决之道,共同努力
目前对于一些“留学垃圾”及“二奶”现象,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媒体,大都采取一个口诛笔伐的姿态。中国国内的舆论往往认为这些不学无术的留学生们破坏了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而国外一些舆论又往往觉得这些留学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夹在中间的留学生们难免会遭到排挤。不过,毕竟留学生也是组成加国社会的一部分,当他们出现问题时,社会中也会出现相应的不和谐音。而要避免这种情况,除了留学生自己应该洁身自好之外,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对他们的关注或许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奋斗在海外的人们(四)
 
 
 

美国青年人的“正面积极性心理”一瞥
前些时间,我与阿易曾就美国人的“三种意识”与国人的政治教育问题,有过探讨与交流,现就美国青年、尤其是美国大学生的“正面积极性心理”问题,展开了讨论。
阿易说:有关青年的话题,总是离不开未来,如,“青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得到了青年,就得着了未来。”因此,知道现今青年人的想法,就多少知道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有一个方法可以知道未来的精英们今天在想什么,只要看看大学里选课最多的课程是什么,多少就可以看出来未来的社会精英们会有什么样的发展。1980年代末期,美国大学校园选课最多的是经济学入门,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那些热衷于经济理论的大学生在社会上历练几年后开始创业,果然造就了新经济热潮。
现今的大学生最想学什么?以哈佛大学为例。今年春季选课最多的是《积极性心理学》这门课,共有八百多人选课。这门课程教学生如何使用积极性的思维,对事物有乐观态度,和学习如何快乐。大学生选课一是为了毕业,二是为了将来的发展,选积极性心理学的学生中,显然不全是冲着毕业的要求而去,他们完全是出自本身的需要。
积极性心理学无非是教导学生如何积极性思维看待世界,并教导学生如何快乐起来,并感到幸福。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的学府,它的毕业生可谓是前途无量,按世人的标准。他们乃天之骄子,或是受上天宠爱的一群,但他们最需要的,却是要被教导如何快乐,如何有正面积极思维。
正面性积极思维在上世纪最后几十年里十分流行。一个不快乐的人,一个失败的人,可以借着积极思维,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他要做的不是努力工作,而是改换思维,只要对着镜子重复说,“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我决不会失败”,就可将生活中难处一扫而光。
这只是一个口号,谁会相信这个?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喊口号的作用,并努力去实行,在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堂,星期天崇拜的开始,是牧师带领会众一齐高呼“我是个人物”,这些贫困的会友,家里的冰箱是空的,从事的工作是低薪的工作,是社会上的隐形人。因此每周日牧师带领他们高喊“我是个人物”时,心情就舒畅了,感觉上自己也就成了社会上有用的人。如果正面的感觉给人带来向上的动力,真正通过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环境和生活,那么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是个成功的人”,并无不可,如果这种口号并不能转化为行动,那么它只是个麻醉人灵魂的迷幻药。
未来的社会精英们,惯于用积极思维,凡事看正面,对于世界而言,这或许有两重意义,一是未来的十年,社会精英们是一群有积极性思维的人,是重视快乐的人,社会将呈现出积极向上,快乐幸福的文化特征来,这是好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这群社会精英,看事情只看正面,忽略负面,从不承认失败,因为凡事都用正面的思维去看,因此坏事被说成好事,好事被说的大好事,社会将呈现出虚幻的幸福光景。人们将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觉之中,直到灾难的降临。而这,与美国人的危机意识、全局意识等等,是背道而弛的。
美国今天的青年们热心于积极性思维,必定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内带来新的社会风尚。这个未来的风尚是积极向上,快乐和谐?还是自我麻醉,如埋首于沙堆的驼鸟?这就要看今天的学校和社会如何去教导青年学子们了。
听完阿易的介绍,我不无感慨地说:“中国的青年和大学生,也亟需进行‘正面的积极性思维’教育呵!”

瑞典生活:少管别人的“闲事”
走出国门以前,好友洋洋只知瑞典有海盗称雄的历史,以及寒冷的地理位置。所以在精神和物质上作了充分的准备。精神上准备如何对付海盗传统可能遗留下来的凶悍、直率和占有欲;物质上准备了充足的防寒衣物、皮衣皮裤加两件防寒服。数年过去了,他回头看当时对瑞典的假设可谓出了错。这里,仅给大家提供几个生活中的片段,以提醒人们:走进异国留学,在生活中不能想当然。
重视自重超过被尊重
学校里有一位教授已近七十岁了,我很尊重他。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学术水平,还因为他的年龄。我们中国人从小就接受尊老爱幼的道德教育,我当然要落实到行动中,更要在国际场合发扬光大。于是,我时常主动帮他提沉重的包,捧文件夹子等。开始他还“THANKS(谢谢)”,可终于有一天他正色地问我:“你是不是以为我老得自己拿不动了?真到了那一天,我会叫你来帮忙的。”
这地方怎么做点好事也难!?我当时感到莫大委屈,觉得他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可后来才发现,这是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少管别人的“闲事”,要有求才能应。可见瑞典人的自重要远超过对尊重的接纳。
劝酒劝饭却视为强迫
说到请客吃饭,来自礼仪之邦的我们中国人那自然是盛情款待,席间,给客人不断夹菜,不断斟酒。直到客人第三遍说酒足饭饱了,吃不下了,方才罢休。有一次我请教授及夫人到寒舍吃顿饺子。要表达我感谢他们的照顾之情,当然是格外殷勤。不等他们吃得漏出盘底,我赶紧就补上了。他们两口子开始边吃边夸好吃,过了一会儿改说饱了,然后说不再要了。我以为他们是客气,只回答说别客气,好吃再吃点。
谁知这位平日里一脸友善的教授突然重重地放下餐具,脸色难看地对我说:“你为什么要强迫我吃你的饭,我不是告诉你我已饱了不吃了吗?”我一时张口结舌,难以回答。是啊,他不止一次说过,我为什么不听呢。我只好难堪地连连道歉,然后解释了一下,说这只是我们中国人好客的一种方式,并无恶意,方解除了误会。不然,他还以为是我为他们摆的“鸿门宴”呢。
本该浪漫却成了辛酸
到瑞典后头一回过年,那天晚上一个人在宿舍呆着也没事,闲得也难受,就跑到实验室编程序,做项目。不知教授为什么开车路过,他看见实验室的灯亮着,便以为是谁忘了关灯。进门见了我在工作,大吃一惊。问我是否太孤独,并热情洋溢地介绍给我一种解除孤独的妙方。他代我买了几支漂亮的蜡烛和一盘音乐磁带 (后来才知道那是圣诞歌专辑)。他让我回宿舍后不要点电灯,而点上蜡烛,放上音乐,就不会孤独了,而会感到浪漫。我赶紧回到宿舍照做了。
可那昏暗的烛光让我立刻联想到国内城里停电时用的小油灯和那喊着一二三才能钻进去的冰冷的被窝。越想越凄凉,越想越孤独。那天晚上我爽快地大哭了一场。第二天就把那浪漫的玩艺还给了教授。当然,也没法跟他解释清楚,浪漫是怎样变成了辛酸的。
路边的东西不能捡
记得刚到瑞典不久,还没来得及买辆自行车,却意外发现离宿舍不远的水沟里躺着一辆半新的自行车。捡回来,稍加整理,便成了我的“坐骑”。上学时还得意忘形地告诉异国同学,标榜自己如何能工巧匠,变废为宝。没想到我那同学非但没赞杨一句,反说我贪“地”功为己有,说这自行车是属于国家的,或属于自行车躺在那儿的那块地皮的主人的。
说实在的,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难道这就是当年抢劫行凶的海盗们的后裔?我当时心想他准是嫉妒我新增了财富,胡说八道。不过,后来才知道,他是对的,瑞典法律确有规定,地上的东西是不能捡为己有。

丹麦---最幸福的国家
“远征”丹麦,总是带着对童话国的向往,因为在这里,伟大的安徒生创造了陪伴全世界儿童长大的童话世界,而“登陆”阿胡斯后,这里的确向记者展示出了童话世界的美好。
阿胡斯的秋季气候宜人,有着典型的北欧美丽自然风光。虽然丹麦人大多高大威猛,但跟他们的身材比较起来,他们的街道是小小的,车子是小小的,房子也是小小的,以红色为基调色的房子有着尖尖的屋顶,带着烟囱和阁楼,房间和窗户都是小的,窗台上往往都有一盆小花,小小的门口前有几级石阶,旁边放着一两辆代步的自行车,如果有什么例外,那就是婴儿车显得特别大,而且有着严实的帐篷,看起来是一所特别舒适的微型房子。
晚间,走在阿胡斯的街道上,你与丹麦人的家庭生活只有一墙之隔,他们家里小院门口的栏栅都是半掩着的,你可以通过这些人家的灯光,看到他们的餐厅、书房和书架,看到他们在吃饭、读书。周末的清晨,阿胡斯的某条街道中有着卖鲜花的墟市,当中几辆卖早餐的餐车冒着炊烟,不少市民冒着露水而来……
阿胡斯人给人留下的是纯真善良的印象,中国记者们在这里多次路遇贵人已经不是新闻了。在问路的时候,对方都主动提出用自己的车将他们送到目的地;昨天,记者向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问路,得到指示后已经走出200米之多,却突觉脑后生风,原来那位可爱的女士狂奔而来,告诉记者她说错了,然后指出正确的方向。
这些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遗憾的只是,这里远非游客的天堂和童话世界,就像《卖火柴的小姑娘》中的小主角一样,丹麦的幸福只是那火柴火焰里的欢乐,可望而不可即。“昂贵”是这里的另一代名词,本次采访,最令中国记者无法承受的就是旅馆的价格,一间双人房一晚的价格就是1200丹麦克朗,也就是超过人民币1500元,房间还只有10平方米大小,而且,因为阿胡斯“太小”了,承办一个超过1000人的体操世锦赛,这里的房间还非常紧缺。在最普通的街边小饭馆吃饭,一个人一顿饭的花费不下100丹麦克朗,而在新闻中心是绝对没有“免费午餐”的,上网要付费,想吃一个水果,那就是7丹麦克朗。
记者在场馆碰到一位来为中国队加油的留学生,那是一位在当地商学院读硕士的来自辽宁的魏先生,他告诉记者,北欧国家都是福利非常好的国家,因此这里的人民真的可以说生活在童话世界一般,无忧无虑,丹麦也一度被称为“最幸福的国家”。当地人民并不富有,但不会贫富悬殊,这里一个小时的最低工资是100丹麦克朗,也就是10英镑,对比起来,英国仅为5英镑,因此,你可以想象,为什么这里的物价如此高昂了。

俄罗斯读医学是否太难?
我觉得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怕读医太难,毕不了业!其实读医学说难就难,说不难就不难。难是难在过程上,比如每次大考前心里就没底,有点紧张,生怕碰到个蹩脚老师问些蹩脚问题,或者害怕抽到个蹩脚题条。而且有几门课确实很难是要拼了命的学,至于那些难,这个每个学校不一样,而且要看你的老师。比如我们学校的死穴是生理,偏偏我又碰到个祟老师,出名的严,而且她对我和对他妈的俄国人一样。想买,这个系又是我们学校出了名的不收钱的系。(听说是以前有个老师被抓了)。我原以为她是对我要求高,后来才知道是让我去补课。呸,想要钱,还她妈胆小!她既然都暗示了,我想不同意肯定会死的很难看。结果我就补了9个月的课,一周2节,每节2,5-3个小时,300卢布。(生理每周还有一门小课,一门大课,也就是说我一周至少4天要面对这门课,而且补课一般是周6周7,所以我将近一年没有休息日)。
你们不要觉得交钱补课就简单了,不是的,其实所谓的补课就是去听写,她念我写,是重点内容,每次能写10多张纸,回家要背,然后下次补课的时候她会先问上次的内容,回答的好继续听写,如果她不满意,就让我补课的时候背,而且那次补课费还要算。我一共记了4个笔记本,开始记得慢,后来很快(俄语确实有很大提高),一共花了合计500美金左右,大考之前,她让我在我的考试本上贴了一张中国邮票,大家也知道是为什么了。这门课拔了我层皮。不过事实证明还是值得的,因为后来很多俄国人和外国人因为生理被开了!
至于其他的功课要好很多。其实每门课都有难处,也有相应的破解方法,要找准他的弱点下手,比如有的课很难,而且都知道能买,象组胚,我除了去上课,就没怎么学;有的课也难,但任课老师对我不错,象解剖,我把重点的都背了就行了,(我是学口腔的,颌面部的骨骼肌肉神经什么的,我大1时俄文拉丁都背的滚瓜烂熟,);还有的课比较难,老师也不怎么样的,就只有死学了,象我上学期刚刚过掉的药理;有的课死学也不行(当然很少),就要考虑这个老师绝对别有所图(像我刚刚说过的生理)。所以要根据每门课和任课老师的情况,分清主次,寻找方法,个个击破。
什么学历水平适合读医学?
当然了,我也想每门课都好好学出来,但象我上学期13门课,又用俄语学,想都好好学,1,没时间2,人都有惰性的么。13门课每门都能学好,高中就9门,还来这里干什么?!顺便说一下自己,我是02年高考,江苏的大综合,534分,当年江苏的本一线是552,本二是518,我正好在两者之间,而且估分估高了,(我3次模拟都在重本线上,高考发挥不好),结果落了个本2的第二志愿。我那届是实验品,下届就分了文理科,所以复读无望就出来了。我一直觉得来俄罗斯就如同是逼上梁山,非高考失意者就是在国内也根本不是读书的料。
写这么多不是给自己做广告,只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是前者,在国内是本1本2的水平,来俄罗斯读医,稍微努努力,应该没有问题,(我认为我要象高3那么努力,不是5分也是4分,其实不好意思,我上学期的微生物和药理都是3分,总觉得在俄罗斯学懒散了,我从下学期起发誓要改过来,嘿嘿。)如果你在国内就是中专的水平,还是别出来,出来也别读医,不是看不起你,是真挚的奉劝你。
我02年来的,预科在莫斯科国立医科大学,那年一起来读预科的中国人有18个,不到半年就走了8个,后来预科毕业后又有几个转系了,所以第一年就淘汰了一半多。关于他们我最有权发言,因为我10个月不到就换了3个同屋,第一个才坚持了1个月,第2个半年不到,最后一个是4月分走的,我是亲眼看到他们是怎么从血气风发,豪言壮志到开始逃课打游戏天天聚餐,到实在跟不上了就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卷起铺盖打毛衣了。最后第3个走了以后就没人敢来和我住了,因为他们说我是克星,哈哈,我也图便宜住了4个月单人间。这都是我真实的事情,写这么多,是不愿意看到那么多自己的同胞白白拿钱来扔到俄罗斯,也浪费了青春。所以建议这些人如果要出来开始就读个简单一点的比如社会或者新闻好一点。还有,不光要看自己的实力还要看自己家里的实力,确切说是财力了,我之所以预科毕业以后从莫斯科转到萨拉托夫,因为我父母坚持让我读口腔,临床医学已经算不便宜的了,口腔医学又会贵上一两K,我那时在M2的临床是2000美金,M1,M3的口腔要3400和3600,靠,算算一年要花家里将近7000美金,觉得不忍心,(有的同学家里一年一两万美金都供得起,就省去了这个烦恼),所以那时就开始考虑小城市,我那时就和M2的同学去了特维尔和梁赞,那时一起去的有玲玲姐,田明刚,春哥,孔哥,刘洁还有个俄罗斯人,看学校也当旅游,又和春哥和M1的陈涛他们来到了萨拉托夫,来到这个城市不能说一见钟情,但感觉还不错,关键是物价便宜,人也随和很多,治安绝对好,当了解这里的口腔只要1700美金之后我就打定了主意,后来就和M2的3个M1的2个一起转到了这里。到现在还有2年多都要毕业了,想想当时的决定还是不后悔,至少在这里活的比在莫斯科轻松很多。
这里外国人少,我们系就我一个外国人,老师对外国人比莫斯科好很多(我在莫斯科是一直觉得很多俄罗斯人看我们的眼神象看蟑螂),所以考试也稍微好过一点,关键是5年下来我能比莫斯科省多少钱啊?!当然这里的名声是没有莫斯科好听,但我2年后会再杀回莫斯科读住院医师,这样不就名利双收了么?!所以家庭条件和我差不多又想读一些好专业的同学,为什么不选择小城市呢?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反正我是看不惯2000多中国人扎堆在莫大,不管是语言,专业知识还是个人能力,除非出淤泥而不染,否则我觉得会提高的很慢!对不起,说了这么多有点跑题了。总之,读医的都知道,医学就象人的5个手指,大一是小拇指,不高也不是很难,大2有难度,大3最难,大4轻松很多,大5是大拇指,非常轻松,大6基本就是睡觉(除了国家考试那2天清醒一下),就没有手指了。对我们口腔来说,因为只有5年,到大3下学期就容易很多了,所以想读医的朋友也不要怕,努力熬过2,3年也就好了,要知道人生能有几回搏(还有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当你象我一样熬过最难的大3或者是今后毕业时,想想自己努力的过程和一次次的有惊无险的经历,会觉得也就这么回事,没什么过不去的难关,那是我在莫斯科读预科时一个大5的学姐对我说的,我一直记着,现在想想确实如此,所以我本文一开始就说读医说难也不难。
俄罗斯留学是否安全?
很多朋友问我俄罗斯的安全情况,在这里补充一下。现在听说莫斯科的治安比以前好很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总之我2002-2003年的时候在莫斯科,治安是不怎么样。我到莫斯科刚刚整20天的时候就在街上被醉汉打了一拳,(我觉得他还不是很醉,而是借酒滋事)。我当时真的很后悔来俄罗斯,想想如果按照这个频率,没等拿到毕业证就非死即残了。
后来听几个学长说莫斯科以前更乱,有时还能听到枪声,看看他们也都还健在,而且好象也没缺胳膊少腿,也就慢慢平静下来了。这事到现在快4年了,我本人再没有遇到过这种事件,(当然,这与我在莫斯科时的高度的警惕性是分不开的)。但每过一两个月都能听到宿舍里中国人有被打的消息,很严重的没有,但一年下来,宿舍里的中国男的我知道的并且也公开承认的就得有一半。也有的人自尊心太强,脸上明明都有伤疤了,也不说自己被人打了。我还很庆幸自己是最轻的,至少没见血,没留疤。后来想离开莫斯科和治安也有很大关系(因为都说光头党就在莫斯科和圣比得堡最猖狂)。我先去了特维尔,那个城市很小,医学院里外国人也不少,但一个中国人也没有(我觉得在国外中国人太多肯定不好,但如果就你一个中国人也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在市中心的墙上还看到有民族主义的标语。后来又去了梁赞,开始感觉很好,后来去了第2次和第3次,听那里中国人讲,他们那里的中国人也有被俄罗斯人从头后拍砖头的还有一个被打的牙都掉了,我感觉比莫斯科还恐怖,(因为那里中国人少,算算比率,可能比莫斯科还高。)而且那里的外系办是超级腐败。所以这2个城市就放弃了。我想可能是它们离莫斯科都太近的缘故(坐车2-3个小时),所以后来就来到了萨拉托夫(坐车12-13小时)。除了学费和生活费便宜的原因,这里的中国人(当时只有3个)也都说这里治安很好,于是就转过来了(后来还有3个中国人从梁赞转了过来)。到现在快3年了,这里的200多外国人,从来没听说谁被打过。 听以前的同学说现在莫斯科的治安比以前好很多,因为现在也很少过去,所以没有发言权。但想想以前在莫斯科尤其是地铁里大步急行,五步一回头的经历,很难忘很辛酸。真心希望自己还有所有在俄罗斯的同胞都不会再有这样的体验。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真希望要读医的学弟学妹们你们能坚持读完,还有读完了不会一无所获。觉得有用就顶一下。希望大家互相勉励,都能坚持到毕业。还有如果有需要,欢迎和我联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看美国的师生情
中国有句古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之妻亦要称为师母。但美国师生却是另一番情景。
教授请吃饭
我们学校附近的饭店和比萨饼店买卖突然变得分外兴隆。教学楼里则终日弥漫着饭菜的香味。给饭馆带来好生意,给大学生送来免费午餐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教授们——因为又到了大学生给教授评分的时候了。
美国教授在拿到终身聘书前,都是聘任制。收入由两件事决定——科研基金和工资。很多大学评定教授工资时,很重要的一项指标是期终学生给任课教授的评估结果。我做助教的时候,经常要负责收发评估表,因为学生填表的时候教师是不能在场的,就连我们这些助教也只能坐在教室一角,不可越雷池半步。学生填好表之后,由本人装进讲台上的一只大信封里。最后一个填好的人负责给信封封口。然后,我将在至少一名同学的‘护送”下,把决定教授荣辱的大信封交到系办公室。
之所以这么严格,是因为评估表不是匿名的。美国大学认为每个人必须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他们认为连名字都不敢透露的人,多半不会说真话,所以没署名的评估表按弃权处理。不过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是绝对保密的。拿到评估结果时,教授只能看到一系列统计结果,仅有数字,没有任何姓名。而且,所有评估结果都要等到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才会发表,学生们无需担心受到打击报复。
填评估表通常是在期末考试前两周,教授们纷纷选在同一天请同学吃饭,明里是“庆祝学期结束”,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增进师生友谊再加一把劲儿。平时关系紧张的,希望“一笑泯恩仇”;关系融洽的,希望“更上一层楼”。我不知道这种风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反正到了我入学那会儿,不请学生吃比萨饼,不肯叫中餐外卖的教授,就显得很不近人情了。
记得有一个学期,教我们的教授教学准备做得不好,课讲得也比较混乱。期末评估前,他破费不小,雇人在教室里摆起了自助餐:烤牛肉、熏火腿、水果沙拉……我心里别提多矛盾了。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大餐之后,还好意思给教授一个2分(5分满分)吗?看一眼周围的老美,倒是一个个坦然大嚼,估计都已经中了教授的糖衣炮弹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做一个正直的好青年,菜饭照吃,低分照给。评估表填完后。我偷偷问几个美国同学给教授打了多少分。他们异口同声:“教得这么糟糕,当然是1分。”
学生“送蛋糕”
电子工程系办公楼门口人潮涌动,一年一度的“蛋糕与教授”集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负责卖蛋糕,每个3美元,全校师生都可以买,数量不限。卖蛋糕的利润归入系学生会的活动基金。去年我们一下午卖出了千多个蛋糕,估计今年的销售势头更好。生意之所以红火,都要归功于参加活动的教授们,因为他们是学生买蛋糕的原动力——这些蛋糕是用来打教授的!对,往教授身上打,是名副其实的糖衣炮弹。
这类活动在美国很多,小学校有“海绵与老师”(用沾了颜料的海绵打老师);大公司里有“馅饼与老板”;大同小异,都是为了融洽上下级间的关系。虽然不排除苦大仇深者借机出口恶气的情况,但绝大多数“打教授”活动不过是一个善意的玩笑。教授被打得越惨就越高兴,因为这说明学生更喜欢他。
“打教授”用的蛋糕也是有讲究的。如果用核桃馅的、水果馅的,打不了半小时,教授准会鼻青脸肿,再说也太贵。我们卖的蛋糕是自制的,人脸大小(这样一个蛋糕就能刚好覆盖住教授的一张脸,更能够增加投掷者的成就感),上面堆满了疏松的奶油(这样被打的人不痛,打人的人则痛快淋漓)。
在整幢楼里进行蛋糕大战,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因此,每年我们都是有组织有纪律地“打教授”。场地是系里的三间会议室,每间内设一个活靶子(自愿被打的教授),挨打时间限制在下午2点到5点之间。
2点还没到,三位教授都已经到场了。最先到的是琼斯教授,他不愧是信号处理方面的专家,一看见我就滔滔不绝地说:“如果学生发送蛋糕的速度是20秒一个,那么我接受蛋糕的频率就是每分钟3个。一个蛋糕3块钱,整个活动时间3小时,我能为你们创造1620美元的活动经费!”遇到这么大公无私的人,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赶紧帮他套上两个黑色塑料垃圾袋,但愿被500多个蛋糕打过后,他的纯棉衬衫还有得救。
第二个进来的是系主任史曼博士,他是我见过的最平易近人又最滑稽的系主任。看我拿出垃圾袋,史曼博士立刻嚷起来:“我呼吁过多少次了,不要用垃圾袋,这会破坏我的形象的。幸好我早有准备,否则多狼狈啊!”
史曼先生掏出自带的装备一理发店用的防雨绸小外罩,得意洋洋地披在身上。这个小老头,“死到临头”还挑三拣四,等一会儿大家热情地“送上”蛋糕,他就知道什么是狼狈了。
随后到场的是教电路理论的约翰逊教授,也是今天惟一一个有危机感的人,他脸色凝重,一言不发地套上4个塑料袋(把系主任不要的那两个垃圾袋也武装上了)。看见我疑惑的神情,约翰逊教授沉重地说:“我算错了时间,电路理论的期中考试上午刚刚结束。”
5分钟后,铃声一响,蛋糕大战正式开始,3个小时,500多个蛋糕飞到3位教授的身上,他们则大义凛然地让我们砸了一个够。

一个德国典型家庭的生活
德国大多数家庭怎么过日子?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德国联邦统计局会定期公布一个年度数据,这些数据都来自对德国大多数家庭指标的统计。比如结婚年龄、牛奶消耗、作息时间等等。为了避免枯燥,最新一期的德国《焦点》周刊根据统计数据创建了一个“虚拟家庭”,通过这家人的生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德国人家庭生活的典型画面。   一个虚拟家庭的生活
在《焦点》周刊描绘的典型德国家庭中,男主人公名叫安德烈亚斯,女主人公名叫克劳迪娅,这两个名字在过去5年中最受德国人欢迎。在安德烈亚斯36岁时,他终于和比自己小3岁的克劳迪娅跨进了婚姻的殿堂,“如果在20年前,我们的父辈会比我们早6年结婚”,安德烈亚斯说。
婚后,安德烈亚斯在一家汽车公司担任工程师,克劳迪娅则做起家庭主妇。两个人开始了家庭生活。在吃的方面,快餐食品越来越受夫妻俩青睐,他们每月会吃掉大约12公斤成品菜和6.5公斤面食。
结婚1年后,安德烈亚斯和克劳迪娅有了一个女儿。他们从“玛丽”、“索菲”和“安娜”这3个名字中选了一个给女儿起名。他们还想再要一个孩子,最好是男孩,那么他们很可能叫他“马克西米利安”或者“亚历山大”。
空余时间,他们每周要看超过14个小时电视,每周还要花四五个小时读书、读报。两人每月至少去剧院、电影院一次。夫妻俩都很喜欢运动,安德烈亚斯是个足球迷,同时也喜欢网球,克劳迪娅喜欢马术,两人每周至少参加两次体育锻炼。此外,他们对穿衣戴帽都很随意,并不讲究自己的穿着。
生活方式在改变
在《焦点》周刊报道了“德国人的典型家庭生活”后,《环球时报》记者询问了身边的一些德国邻居和朋友的看法,他们表示,这篇报道确实反映了现在德国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但有一些人对“典型生活”这种说法表示反感,他们认为今天的德国是如此的多层次和色彩纷呈,只用短短几句话和一些数据是难以概括的。
德国联邦统计局副局长拉德马赫告诉记者,德国人对典型家庭生活方面的数据很感兴趣,“它提供众多家庭生活领域发展情况的广阔景象,告知人们德国社会家庭生活的处境。”实际上,这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德国人的“典型生活”年年都在发生变化。
比中国人更懂享受生活
记者在德国已经生活多年,身边的朋友从事着各行各业,但感觉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其实和中国人差距不大,孩子、房子、车子、票子也是大部分德国家庭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德国家长也会绞尽脑汁选择名校;为了拥有位置优越的私人住宅、开名贵的好车,很多德国家庭也在省吃俭用;至于获得升迁、拥有高收入,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德国,更是不少家庭的愿望。
不过,与中国人相比,德国人更懂得如何在压力下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记者看到,每到节假日,德国人总是全家出动,和亲朋好友一起聚会、看足球赛、听音乐会,或一起运动健身、外出旅行、到森林去远足。在平时,家庭成员虽然各忙各的,但总是打电话问候,互相鼓励。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向德国人学习。
18岁华人姑娘考获越南著名大学榜首惹关注
越南胡志明市十八岁的华人姑娘黄碧佩,在今年的越南高考中,从七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越南著名大学――孙德胜大学录取学生的第一名,引起当地各界关注。  据悉,孙德胜大学是以越南第二位国家主席孙德胜名字命名的越南全国知名大学。今年,报考该大学的有来自越南各省市的学生七千零四十六名,而成绩达到十五分(满分为三十分)以上的有九百三十人,黄碧佩以二十七分获该校此次入学试的榜首。
生于一九八八年的黄碧佩,祖籍广东潮州,是胡志明市第五郡雄王高中的学生。翻看她从小学到高中的一张张奖状,记者发现她一直保持着“优等学生”的称号,其成绩在十二年来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二○○二至二○○三学年还荣获胡志明市“市级优秀生”称号。
黄碧佩的成绩引起了当地各界的关注,越南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年轻人报》报道了考试结果,并强调她成为孙德胜大学入学试榜首。八月二十七日,越南惟一华文报纸《西贡解放日报》也在第三版头条报道了她取得的荣誉,越南许多网络也对她进行了报道。在华文报纸《西贡解放日报》的牵线下,胡志明市潮州义安会馆和黄氏宗亲会将为她提供助学金,以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
黄碧佩表示,今后四年她将好好钻研、充实自己,不辜负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为华人争光。
新加坡英语教学无课本
新加坡英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上课从来不用课本。许多学校采用统一订购的杂志或其他读物来作辅助教材。这些刊物包括:《国家地理》、《新闻周刊》、《读者》等等。虽然也有一套统一的英语课本,但许多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似乎对自己学校印刷的辅助读物,以及课外的杂志更有信心。
周妙嫦同学刚来新加坡时,还认为这种方式是不务正业,可是认真阅读这些读物,却发现所汲取到的知识较教科书更加广泛、丰富、贴近现实。虽然教师都不讲解语法知识,但从阅读中练就的语感,是背多少语法规则都比不上的。
新加坡的英语学习,靠的是学生的自学与积累,老师起的仅仅是提示点拨的作用。
许多老师会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籍,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去图书馆借阅。还会发给学生们一些阅读材料,主要是与课堂上所讨论的议题相关的。
许多老师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都太过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被选择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通常是当时热门的话题。这样一来,能参考的资料也就更多了。
除了书面的资讯,英文老师还会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和纪录片。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大大丰富他们的视野,使多媒体教学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
周妙嫦同学回忆道:讲到恐怖袭击这一话题时,老师便特别腾出两堂课来让我们看纪录片《华氏911》,以便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问题。而且,老师还提醒我们,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汲取知识,不能照搬全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事实。

 
德国的秘密——小城镇
从北德之角的小镇吕贝克,到德国西南边陲的小城弗莱堡,开车要十几个小时,包括停车小憩或泊车欣赏德国乡间风光。南北800公里,实际上成为一趟时光之旅:从吕贝克到弗莱堡,浓缩了从1871年德国统一到1990年两德统一的历史,德国小城镇之旅,好似一部心灵史。
吕贝克和弗莱堡再加上魏玛,总人口不及柏林、慕尼黑的四分之一。与我同路参加2006年杜塞尔多夫的德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的德国国家旅游局中国代表徐胜利兄告诉我:小城,是德国文化基因,诠释着一个更加真实的德国。
月光下的汉萨女王:请为吕贝克脱帽
立夏后一个月圆之夜,我来到吕贝克城。月光下的吕贝克令人神往。吕贝克的风光小册子,有名的景点大多取月景。
吕贝克始建于1143年,13世纪,北德上百城市组成汉萨同盟,总部所在地的吕贝克便有了“汉萨女王”的名号。这座小城市,整个就是一件艺术品:高矮明暗、楼阁错落,中世纪的精神统一观念与自由城市的自豪感,融成快乐的风格。 500年历史的赫尔斯腾城门,古色古香的山墙左右是两座尖顶圆塔,童话城堡一般。城门上的拉丁铭文是“内得和睦,外求和平”。
穿过老城区的婆娑树影,我摸索着找到托马斯·曼的故居。仿佛托马斯和哥哥亨里希刚刚入睡。门外的百年风云,只是春天的一场梦。
托马斯·曼,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代德国知识人的良心。作为日耳曼人,他对犹太人满怀同情,奋力捍卫着日耳曼人与犹太人的兄弟之情;他坚决而明智,在希特勒赢得选举后即自我流放,离开德国。1933年,当绝大多数德国人甚至犹太人都把希特勒视为机会,认为“无法割舍祖国”时,托马斯说:“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德国!”
在市政厅与教堂夹角走廊墙上,有一处祭台:第三帝国崩溃前,被纳粹处死的吕贝克神职人员纪念碑,其中有新教牧师,也有天主教神父。吕贝克人以此表明:留在德国的并非全是纳粹。在纳粹统治下战斗,也许比远走高飞更艰辛。
包括托玛斯·曼,吕贝克出了3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反纳粹主义的战士: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勃兰特总理、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
流动的弗莱堡:真理必使你得自由
有人把德国哲学比做黑森林:神秘、深邃之中隐藏着无法走出来的迷宫,然而却又是无数心灵的庇护所。弗莱堡,就是黑森林的大门,德国的阳光之城,国际太阳能研究的中心。身处其中,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弗莱堡。
在弗莱堡城区里到处都是引水渠。弗莱堡人把黑森林的三一河水引入城市各处。无论走到哪儿,总有一股清泉潺潺流过,仿佛是在田野。黑森林的神奇清新之气,就这样流入城中每一个人内心深处。
大学是弗莱堡的核心,弗莱堡学人,对得起弗莱堡这个名字——自由的堡垒。今天,有两万多名学子的弗莱堡大学是世界最著名大学之一。弗莱堡学者赢得过8项诺贝尔奖。31岁的马克斯·韦伯在此发表教授就职演说;哲学家胡塞尔在这里创立现象学;20世纪最具创见的思想家海德格尔在此创建存在主义;魏斯曼在此奠定现代基因研究基础;赫尔莱茵发现心脏房室阻滞病理,促使心脏起搏器诞生;科勒研制单克隆抗体,使人类增强了免疫能力;施陶丁格的高分子化合物理论,导致化纤和塑料诞生;弗莱堡经济学派则为战后德国经济带来了奇迹。
“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在准备庆祝550岁生日的弗莱堡大学教学楼的铭文下,荷马和亚里士多德的塑像昭示着自由大学精神的本质。 离开弗莱堡后,我赶到了2006年杜塞尔多夫国际旅游交易会(GTM),我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五颜六色的地方徽记和小城旗帜招展,大城市几乎无足轻重。
对英国,伦敦无与伦比;对法国,巴黎之外皆为“外省”;在意大利,罗马是世界之都。然而今日的德国,是小城市塑造着民族生活。如果说柏林、慕尼黑是德国的象征,那么从弗莱堡到吕贝克,数以百计的小城镇,是德国的秘密。

生活在别处:工科男生的德国留学经历
和其他对未来踌躇满志的“80后”一样,在哈尔滨念完了四年本科后,钱添鹏决定一个人出去闯一闯,去陌生的环境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探索辽阔的世界。
走出去,看看辽阔的世界
Pengy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男生,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年,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好学的他比同龄人更用心地体验生活。他孜孜不倦地探究周围的世界。结束了本科学习后,Pengy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他觉得是时候走出去看一看、充实充实自己了,于是他决定以留学方式来为自己“充电”。
在选择留学国家时,Pengy一开始是比较青睐美国的。但是美国签证成功率较低,申请好学校也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较强的经济实力,考虑到种种因素,Pengy把视线转向欧洲大国德国。当时,德国的大学是不收费的,以国内四年本科为基础,申请学校也不会成为很大的问题。Pengy把自己留学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起初还是有些犹豫的,毕竟儿子要去的是世界的另外一边,将面对未知的巨大压力和困难。但最终父母还是同意放行,儿子毕竟长大了,总有一天要学会独立生存、独立面对生活,留学兴许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闯闯陌生的环境,了解不同的人文风情,对人生也有一个新的认识。
在上海同济大学德语系学习了约10个月后,Pengy通过了德国大学语言考试(DSH),申请到了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yErlangen-Nuremberg)的硕士(Diplom)深造资格,2005年10月只身前往异地求学。
生活在别处,恪守规范
德国的风土人情与中国大相径庭。初到异乡,面对周遭陌生的一切,Pengy还是经历了几个月的磨合过程。与印象中的德国一样,那是一个作风严谨,并且非常讲究纪律和规范的国家。Pengy刚到的时候,对不成文的规矩不了解,发生过一些小插曲。
有一次在火车站,一对德国夫妇在看火车时刻表,Pengy因为赶时间心急火燎,站远了根本看不明白,就提着箱子跑到人家的前面去,挡住了别人。那个德国男人轻轻推了一下他,并抱怨说:“为什么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在看,你为什么要影响我?”Pengy顿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羞愧万分,连忙道歉。
德国是一个强调自我规范的国度,每个人都要学会为别人考虑,你在为别人考虑的同时,别人也在为你考虑。在国内商场电梯上,人们都是随意站的,不分左右。而在德国,大家都是靠右站的,左边都会让出来,相当于一个快速通道。就算遇到拥挤的情况,德国人也会自觉地为着急赶路的人让位。Pengy有一回急着办事,跑着上电梯,有个德国人跟朋友并排站在一起聊天,但是他听到脚步声,连忙让到了右边,还很有礼貌地跟他道歉。
还有一次Pengy的一个同学去看牙医。第一次预约好的时间他没有空,就打了个电话推掉,医生的助手为他安排了一个新的就诊时间,可他没有记下来,结果还是爽约。当他再打电话给医生的助手时,人家很婉转地说,因为他的失约,所以该诊所不愿意继续为他提供医疗服务了。
这些事情让Pengy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之后的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小节,同时也要包容对方的文化。当彼此的文化发生冲突时,要加强和对方的交流,总之要恪守对方国家的风俗,让自己尽快融入进当地的生活。
全新的生活,独自面对
来到德国后,Pengy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交流全靠德语,看书也是德文,同时还要兼顾到各地方言和语速,所以一般人至少也得半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适应。 这样一来,如果没有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势必事半功倍,白白浪费来之不易的留学机会。Pengy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他制订了一个长期、细致的学习计划,计划精确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而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行事,这样才能将学习、生活有条理地统筹和安排,对整个留学生活的掌控也更具自主性。其次,他认为,确定适合自己学习的特色方法很重要的。他的特色方法是找来几个学习上的partner。因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自己一个人学非常吃力,效果也不太好。有partner——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互相扶持和鼓励,学习进步神速,在日常生活上也好有个照应。在外面的学习,必须要有很高的自觉性。虽然没有人会来监督,但自己要学会自我控制,时刻提醒自己抓紧时间,不要把时间白白荒废掉。另外,Pengy指出,在国外学习要敢于同外国人交流,一来锻炼胆量,二来能有效快速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好小子期盼好未来
德国人虽然很严谨,但是很多时候往往又不拘小节。比如在课堂上,德国的学生会随意地喝咖啡、吃甜品,怡然自得。这样的情景在国内是非常稀奇少见的。更离奇的是,在德国考试的时候,同学也可以随便吃个东西、喝口水。这些“不限制”较之国内更加人性化,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Pengy觉得,和国内的大学教学相比,德国的大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几乎每门课都会有练习课。一般来说,教授们只管上课,教授会专门委派几名助教来辅导学生上练习课。毕竟教授讲的东西非常理论化,必要的练习和实验能让理论丰润和充实起来。
Pengy说,德国大学的考试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他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拿到硕士学位。在学习期间能进入德国一些知名的公司如西门子(SIEMENS)、博世(BOSCH)等做学生工或者进行实习、实践。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等有了一定的资本与同学和朋友一起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奋斗在海外的人们(五)

海外留学生:同居新时代不再浪漫?
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许多中国留学生来到日本,面对的是一个物价、生活费和学费高于中国几十倍的日本,他们披星戴月,省吃俭用,但还是难以应付高额学费和生活费,更不用说娱乐和其他的消费。那时,有许多男女留学生,不论是否已经相爱,不论是否已经结婚生子,悄悄走到一个屋檐下,共同承担困苦与艰难,让生活费减半,也在四叠半的霉湿小屋中品尝略带不安与愧疚的男欢女爱。他们不追求天长地久,也不是为了互相拥有,只是像岩石的夹缝中挣扎而出的花朵——为了冲破重压与艰难却也开放了浪漫,那是一种节俭而绰约的青春的姿态。
而在现在,男女留学生同居,仍在中国留学生中盛行。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在今年8月发表的《2005年私费外国人留学生生活实态调查》显示,单身居住的私费外国人留学生占全体被调查者的51.1%,同居的占48.6%;在同居者中,三人一起生活的占42.2%,两人同居的占41.6%。
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两人同居者中,未婚同居的男女留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是时代不同了,他们同居的形态与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同居——动什么别动感情
现在来日的留学生已经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年龄小,一个是没吃过苦,不像80年代末和90年中期的老留学生,成长在多子女时代,有的甚至还经历了上山下乡的大潮,来到日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打怵,管留学叫“洋插队”。
现在来日的留学生一般都没离开过父母,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在加上冷丁来到日本这个人地两生的地方,语言又不通,有的人真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
来自东北沈阳的小姑娘小徐来东京时只有18岁,她说她来日本之前在家里连袜子都没有洗过。可是2003年高考她不幸落榜,父母为她的前途着想,东借西凑,给她凑齐一笔钱,送她来日本留学。
到了日本后,租房、交学费、置办家居用品,不到半年,钱就见了底,也没有工打,她真的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她想起了语言学校的同学小李。
小李说他23,但是看起来有二十八、九岁,面色黝黑,个子也有1米80左右。
长得虽说不上漂亮,但是小巧玲珑的小徐,一上学就被小李盯上了。小李似乎很有钱,嘴里总叼着香烟,下课时到一起聊天,小李经常随手往教室走廊里的自动贩卖机里塞进几个钢蹦,自己买一瓶饮料,也给小徐买一瓶。
他经常对小徐吹嘘说他如何如何能挣钱。他说他有两份工打,一份是晚上打料理店,一份是卖国际电话卡。虽然小李对小徐不错,但是小徐对他还是有戒备心的,妈说了,对男人一定小心,不能轻易上他们的当,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可现在遇到了难处,能不能和小李借点钱度过难关?妈的话现在不管用了,给妈打电话要钱,她说没钱,让小徐赶快找工打。小徐气得把电话摔了,赌气好几个星期不给妈打电话了。
有一天下课时,小李又给小徐买了饮料,又和她“老生常谈”,说自己如何如何能挣钱。
机灵的小徐接着他的话茬说:“你那么有钱,如果你的好朋友有了困难,你能不能帮忙?”
“当然帮忙。”“那我算不算你的好朋友?”“嗯?”小李突然语塞了,“啊,啊,也算吧。”“现在我想和你这个大款借点钱,行吗?”小李顿时脸变得通红,他结结巴巴地说:“你要钱,干什么用?”小徐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她几乎是哽咽着说:“我没有钱交房费了。”“哈哈哈……”小徐听到一阵大笑,她吃惊地抬起头来,不解地望着小李,然后生气地说:“人家正在发愁呢,你还笑。”“我是说,你不用发愁,就上我这里来住好了,我不要你房钱。”“你说什么呀?你是个男孩子呀!我是个女孩子呀?我们怎么能住在一起呢?” “看你说的,现在在日本,男孩子和女孩子住在一起那才叫正常,女孩子和女孩子住在一起那才叫有病。”小徐半天不语。过一会她小声说:“得让我在想一想。”回到家里,小徐又给妈打了电话,妈对她好几个星期不来电话感到很愤怒,她训了小徐一顿。小徐压住火气,听完了妈妈的训斥后,又提起了钱的事。在那头的妈妈更加愤怒了,她说:没听说到了国外留学不打工的,你这样好吃懒做,我们可供不起你啦!

小徐气得又摔了电话。摔了电话以后,小徐象是在和妈妈赌气,马上给小李打了电话,要搬到他那里住。
他们住在一起了,第一天晚上,小李就扑了上来。她哭了,真的,有点儿痛,但是心里更痛,花季少女,没经过热恋就一步到位,她真有点儿不甘心。
但是渐渐她感觉小李人还不错,不仅不要她的房费,吃饭和杂费都不要她出钱。她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男人,虽然她还是不打工,但是在家里学着做饭、洗衣服,她觉得她自己变了许多。可是有一天,小李气急败坏地回到家中,拍桌子摔凳子骂着一个人,小徐在他的嘴里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多脏话。
她仔细一问,原来向小李卖国际电话卡的那个人拿了小李300张电话卡的钱,没给他卡人就不见了,他手里剩的电话卡也拨不通了,向他买卡的人纷纷来找他退货。
从此小李一蹶不振,过了几天,他一本正经地对小徐说:他在料理店的工每个月只能挣7万日元,他负担不起两个人的生活费了,小徐要和他一起住下去,必须两个人一起负担房费和生活费等,要不然的话就只好分手了。
小徐哭了,她说:我把处女身子都给了你,你就这样绝情?小李说:不是绝情,是我也自身难保嘛。
小徐只好有和一个女同学说情,请她让自己在她那里暂住几天。后来这个女同学帮助她找了一份工,她咬着牙把这份料理店的工作坚持了下来,自己终于“独立”了。
在谈到她和小李的那段生活时她说:很留恋的,但是过去的事情也就过去了。
还有一位已经在日本“黑”了下来的留学生对记者说:他也住进一个女同学的家,最后发展成热恋,但是后来,他虽然语言学校毕业后考上了专门学校,但是没有钱交学费,只好“黑”了下来,但是在他“黑”下来的第二天,同居的女同学就下了逐客令,他只好搬了出来。他苦笑着对记者说:热恋只是自己的感觉,人家不是这样想的。电视上那句话是对的,“动什么也别动感情”,要不然只能自己受伤。
二、怀孕--同居生活的杀手
住在横滨的小丽在来日两年后和小赵同居了,那年小丽才20岁。两个人只是互相不反感,谈不上什么爱情。小丽说: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缺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总想让对方照顾自己,不想照顾对方。说到这里小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同居不久,小丽怀了孕。怎么办?只有去打胎。但是到医院一看,医生说人工流产不能用医疗保险,要8万日元。
平时住在一起,各种费用都是均摊的,而这次该怎么出钱?小赵提议:一人一半。而小丽说这是小赵的责任,要小赵全付!小赵坚决不肯。就这样为这8万日元两人僵持不下,时间就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看着小丽的肚子一天天明显,小赵让了步,钱由他出。
但是到了医院,大夫告诉他们,孩子已经过了5个月了,在日本如果打下5个月的胎儿,不仅对孕妇身体不好,而且在法律上算“杀人罪”!这一下把两个人吓坏了,回到家里一商量,只好耽误学业,回国打胎。可是又出现了一笔费用,两个人又是一阵争吵……现在两个人已经分手了。小丽说:这场同居真是划不来,身体上损失很大,感情上也是一片空白。
三、欺骗--究竟能维持多久?
春芳在上了东京的一所私立大学不久,实在不忍看着自己白嫩纤细的玉手在料理店的洗剂中越泡越粗糙,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偷偷地干起了卖春小姐的工作,工资比料理店高好几倍,也不用再在料理店的洗剂中浸泡自己的玉手了。她每天身穿名牌,手提名包,说打车就打车,说上饭店就上饭店。  可是她也有不满足的地方,她风华正茂,她渴望爱情。那些客人,正常的人少,很少遇到好的客人。她想体验一下爱情。
其实她早就喜欢同班的留学生小王,白白的面庞,浓黑的头发,还带一点天然的波浪。
她试着接近小王,发现小王对她的印象并不坏。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对小王说:能不能和她住在一起?房费都由她来负担,小王吃惊地望了她一会儿,微笑着点头答应了她。
她们住在一起了,她确认自己确实有爱情了。小王是温柔而单纯的,和他相比,那些客人们都是猪一般,用他们的钱,来培育自己真正的爱情,春芳觉得这样做也是合理的。
但是时间一长,小王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感到了春芳不对劲的地方,开始怀疑她了。他问她:你干的是什么工作,哪来的这么多的钱?春芳支支吾吾地说:我是干的陪酒的活,只是陪着客人喝一点儿酒而已。小王用充满疑惑的目光看着她,沉默了良久。
第二天,她“下班”后,小王突然问她:你不是干陪酒的活儿吗?怎么你的嘴里一点儿酒味儿都没有?
春芳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来。
从此以后,她每天回来,都要在贩卖机或24小时的店里买一些酒喝下去再回家,以制造一些“酒味儿”。
渐渐的,春芳觉得自己这样做很累。建立在欺骗上的爱情,到底能维持多久?
从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留日潮已持续20多年了,而男女留学生同居,也是与留日潮共生共存的一种“留学生态”,但是时代变了,这种“留学生态”也在改变,它映现着时代的变迁,也映现出一代人心灵深处的干涸与龟裂,在生活与感情的地平线上,他们游移不定的身影,不知是困惑还是洒脱。

加拿大:温哥华的衣食住行
温哥华是个美丽的城市。她的美不属于现代化大都市繁华的美,而是那种自然天成的、极少雕琢装饰的美。在连绵的青山环抱下,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浸润在蓝天碧海中。宜人的海洋性气候,温暖多雨,空气清新,四季常青的树木间点缀着五颜六色、形式各异的精巧建筑。漫步街头,会产生置身公园的错觉。真是城中有园,园中有城。
作为访问学者,我在温哥华西三一大学开始了半年时间的学习与交流。西三一大学(Trinity Westem University)是一所私立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气氛浓郁,教师敬业,学生上进,是加拿大一所知名大学。这里的教学方法与国内的一本书满堂灌不同,教学中有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有时一门课程会借鉴好几本书的内容。而且参考教材都是供学生课外自修的,课上老师主要是例证说明,解惑释疑及延伸拓展;课上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提问和自我展示的机会;这里的老师更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答案的合理性。分组合作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室里、草坪上,随处可见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的景象。

我被安排住进一对荷兰老夫妇家中。男主人叫比尔,出过车祸,得过癌症,做过骨髓移植,有糖尿病,虽然精神好,看上去强壮,可几乎什么也干不了。女主人格瑞斯,51岁,精瘦,能说会道,干活麻利,除了做家庭主妇外,还兼在一家旅游公司工作。老两口很浪漫,会开车去温哥华过情人节。格瑞斯爱干净,她家的厨房、餐厅都是开放式的,总是一尘不染,甚至水龙头都擦得锃亮,她讨厌油烟,从不煎炒烹炸,习惯用烤箱,或户外烧烤,甚至蒸米饭时惟恐米汁溢出来,都要用湿布将电饭煲盖上。他们接待过在我们之前来此访问的中国学者,所以饭菜做出来还算可以。早餐、中饭都是自己准备,通常是面包、苹果、酸奶打发掉自己。晚饭相对丰富,顿顿有米饭,有蔬菜,时常还能吃到比萨饼、意大利面、烤鸡腿等。从国内带来的咸鸭蛋、腊肠都成了奢侈品,但终因怕坏掉,还是在最初的几个星期就吃完了。至于榨菜,如今已成了最美味的零食,嘴里没滋味的时候嚼上一块榨菜真是再美味不过了。格瑞斯和比尔去过情人节的时候,我们有两天自己在家做饭改善伙食,采购了火腿、虾、鱼罐头等,加上格瑞斯冰箱里的菜,整了四菜一汤,终于吃了一顿像样的饭。
据说在我们来的前一周,天气很冷;我们到这之后最初的几天总是下雨,但是不冷,白天最高气温在十一二摄氏度,有时高达十六七摄氏度,这在当地是很少见的。这儿的空气很好,干净湿润,下过雨后玻璃上甚至没有雨点的痕迹。晚上看天空就像在海上、在郊外一样清晰,觉得很近。因为空气质量好,没有杂质,而且当地没有高层建筑,只是稀散地分布着一些二层小木屋,所以视野比较开阔,能看见大片的天空。早晚的气温还是很低的,早上八点半坐进学校的车里,像冰窖一样,汽车里显示外面的温度为摄氏零度以下,草地、树梢都是白的。

我空心穿件薄毛衣,早晚穿件夹外套,刚刚好。可这儿的人们就不同了,简直无法想象他们夏天穿什么,因为他们现在穿的就是夏装——半袖的T恤、牛仔裤或短裤,露着大半截腿,光脚穿着拖鞋,更有些加拿大人半袖T恤加件毛围脖。上衣很短,很包身,薄套厚、小套大是常事。女孩的裤子一律低腰,露着大半尺肚子和后背。体形瘦高的看上去还/顷眼些,有些胖姑娘,腰间的赘肉都要溜出来了。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无论年老与年轻,人们穿的衣服都不讲究质地,棉T恤、涤卡、的确良、尼龙都很常见。
加拿大人很爱戴首饰,很大,很夸张,多半是假的。最常见的是戒指,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两个三个地戴,因为他们有的已经订婚,有的已经成家了。再有就是耳环,女孩都扎了耳洞,戴的耳环又大又夸张,但都是假的。走在校园外的街上,你会意外地发现加拿大女孩为了所谓的美几乎达到了自残的程度,轻的在耳朵亡穿好几个钉,厉害的在脸上想不到的地方都穿钉,嘴唇、鼻子部位最常见,甚至还有在眉骨、鼻梁、酒涡处,甚至有舌头上穿钉的。
温哥华人几乎家家有车,对温哥华人来说,出行是十分方便的,但对游客和短期居住的人来说就不同了,可以用“难”和“贵”来概括。加拿大的路况并不好,路上随处可见用沥青勾络的缝,路面上是一层细小的碎石,通常一个方向只有两个车道,但因为这里的人口数量少,所以路上很清静,塞车的时候很少:加拿大的公路交通很发达。“灰狗”——一种北美的长途汽车,很舒适,吃住都在上面,通常是昼夜行驶——是北美公路上的一道风景线。乘“灰狗”虽然路途时间长,但所需费用要高出飞机很多,因为在乘车的同时你可以饱览沿途的美景。
道路交通是由红绿灯来控制的。加拿大人很规矩,严格遵守法规,如果没有红绿灯,大家就自觉地到路口停一下,先来先停先走。行人过马路时先按下红绿灯杆上的按钮,等信号灯亮了方可过马路。偶尔有冒失者强行通过,行驶中的汽车会在一段距离之外停下来等候。
温哥华并不大,但它有11个卫星城。车票是通用的,只要你交齐所跨区的车费,在规定时间内坐什么车都可以(一个区2.25元;两个区3.25元;三个区4.50元,一加元约合人民币7.16元,还是很贵的)。车票上有磁条,一旦刷了票,90分钟内有效,回程一样。我们用过一张一日票,没有时间限制,一天时间,到哪儿都行,还买过本票,十张三个票,每张面值4元的,卖36元。我们住在卫星城Langley,从住处要走近40分钟到Centre,付4.5元,乘一个小时的汽车到SurrvCentre,用同一张票再转乘Skytrain,40分钟后便能到达温哥华,回来的时候再花4.5元。我们去过的中国城、科学宫、体育馆和大市场Metrotown等都在轻轨沿线。所以每出去一趟路费要花4—9加元,用时四个多小时,很难,很贵。
加拿大有超过1500万的移民,文化的多样性便成为加拿大的重要优势之一。加拿大一直努力保证所有公民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潜力和融入到加拿大社会,鼓励文化的多样化,支持世界各国人民为进步而进行的文化交流和对话。在这种环境中,各民族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特征相互影响,并存互行,共同发展繁荣,带来了加拿大文化事业的兴旺蓬勃。随着大批华裔移民涌向加拿大,唐人街的舞狮、端午节的龙舟也成为加拿大的民族风景之一。2002年5月21日,加拿大的国会正式宣布五月为亚洲传统文化月,给所有的加拿大人民一个机会来了解亚裔加拿大人的历史,褒奖他们为加拿大的繁荣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加拿大人爱养宠物,像对待朋友和家人一样地对待狗和猫。不仅如此,随处可见池塘里野鸭在悠闲地游弋;海岸边鸥鸟呜叫着在头顶飞翔;森林里,松鼠愉悦地在树间蹿蹦。街道的水井边画有鱼的图案,提醒人们排放污水时要想到里面的鱼;小河边也立有画着鱼的标志,提醒人们这是马哈鱼回游产卵的地方,不要污染河,不要伤害鱼。
加拿大人对老人、残疾人的关爱不是口头上的,是具体的、实际的,涉及他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以出行为例。老年人和残疾人可以乘坐电动的轮椅,很轻便。轮椅、儿童的手推车都可以上到公共汽车、火车、飞机上,车上有专为他们准备的坐席。无论哪个公共场所的停车场都在进出最方便的地方设有残疾人专用的停车位,各种建筑都有无障碍通道和供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在加拿大,走在街上你会因看到很多老人和残疾人而奇怪,感觉加拿大的残疾人比中国要多很多,其实就人数来讲并不多,只是他们的设施更健全、更人性化、出行更方便的缘故。 蒙蒙细雨中各色郁金香娇艳的开了,给深深浅浅的绿色抹上了花的鲜艳,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花的气息。温哥华更美了。我将永远记住这花园般的城市。

澳大利亚普通住房租金价目表
澳大利亚的居住条件居世界领先地位。典型的家居是三睡房独立砖瓦式花园住宅,即中国人所说的花园洋房。每个居住单元都配有冷热水、灶具、烤炉和抽水马桶、沐浴等基本起居设施。平均每2.7人拥有一套住宅,平均每套住宅的居住面积是187平方米。   美壹栋限量6000起    租房    一般租房合同至少签定半年,半年后可自动延长,租房时,房客需交付四到六周的押金,此押金由屋主交政府主管房屋租借的机构保存,租房期间,屋主需提供房屋中的一切设施正常,结束租用合同需提前四周通知对方,租用过程中,如有争议,由政府主管房屋租借的机构仲裁。   澳大利亚一般住房的租金参考价目表    一睡房公寓(附客厅、厨房、卫生间、热水等) 100-150澳元    二睡房公寓(附客厅、厨房、卫生间、热水等) 125-200澳元    三睡房公寓(附客厅、厨房、卫生间、热水等) 150-300澳元    二睡房独立花园洋房(附客厅、厨房、卫生间、热水等) 125-250澳元    三睡房独立花园洋房(附客厅、厨房、卫生间、热水等) 150-350澳元    四睡房独立花园洋房(附客厅、厨房、卫生间、热水等) 200-500澳元    租金和住宅距市中心、住宅地区、所在城市有关,以上为平均租金。新移民如果想节省开销,并免除刚抵埠即须折腾买家具的麻烦,可以分租二房东的住房,租金至少便宜一半以上,我公司可协助本公司的客户作有关安排。    政府每年建造公房,每个澳大利亚居民都可以向政府申请,公房的租金比市场价至少便宜一半以上,但等候期非常长。另政府和民间社团有特别公寓提供给任何种类的无家可归或有家不愿归的人居住。    买房    如果你需租房或买房,你可通过报纸中的广告或房地产经纪人(他们在大多数住宅区设有办公室)了解到有些什幺房屋供出租或出售,通常在租房时要预付(相当于一个月租金的)押金和一个月的租金,在悉尼一般单元房约150,000-250,000澳元,一般别墅约200,000-400,000澳元。   澳大利亚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一般都装修齐全,购房人基本不必再额外开支。通常人们通过银行提供的贷款购房,贷款金额可高达整个房价的95%,贷款期限可高达25年,贷款的利息通常在5%至9%之间,但须有固定的收入证明。   买房的价格一般为5万澳元起,悉尼需10万澳元起,新移民首次购房可选择15万至25万之间价格的物业,购房时应考虑的因素有贷款能力、还款周期、利率、物业地点、景观、朝向、楼层和周边环境等等。
澳洲生活知多少
●澳洲的电源为240V/250V,50Hz,所用插座为三孔扁插座。
●澳洲的有轨电车行驶在马路的中央,所以上下电车必须过半条马路。
●澳洲的律师分二种,一是BAR鄄RISTER,可以出庭的律师;另一是SO鄄LICITOR,不可以出庭。
●因为澳洲在南半球,所以房屋的朝向以朝北为好。千万别把国内的习惯带过去。
●澳洲考大学的评分标准是考生在总考生人数中的等级分,如95分表示考生的成绩名列在前5%之列。
●澳洲的东部标准时间比北京时间早二个小时。
●在澳洲有红绿灯的路口都有专供行人使用的红绿灯,过马路前请按钮,并按照红绿灯的显示过马路。
●澳洲没有死刑。
●澳洲实行周薪制,一般每周四发工资。
●澳洲施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
●澳洲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行新税制,对于绝大部分的商品和服务加收10%的消费税(GST),未加工过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生的肉类除外。
●澳洲在实行GST以后,相应地调低了个人收入税的比例。
 
 
美国“父母”为何溺爱中国儿女
 
美国“父母”为何溺爱中国儿女——夏令营小分队勇闯美利坚
十二“宠物”落户美国
12名学生被分别安排在两个相距不远的小镇里。他们的美国之家,是房前屋后长满了绿草、鲜花的别墅。
美国人很看重隐私,却对这些中国学生毫无保留。他们带着学生们参观别墅的每一个地方,包括自己的卧室、卫生间,告诉中国学生可以随意出入,随时动用一人多高的冰箱里的饮料和食品。
瑜瑜的“家长”布瑞德,是位文质彬彬的商人,他和当教师的夫人除了要照顾4子3女,还要精心呵护山鸡、狗、猫、蜥蜴、乌龟、松鼠等宠物大军。布瑞德夫妇喜欢这个聪明、活泼的中国孩子。瑜瑜到来的第3天,壁炉上就出现了一张大“ 全家福”,瑜瑜大模大样地坐在洋爸妈中间。布瑞德夫妇轮流陪瑜瑜看电影,他们的几个儿子也整天陪在瑜瑜身边,陪他游泳、骑自行车远游。担心瑜瑜想家,布瑞德还租了CCTV-4的节目,让瑜瑜每天看。
磊磊喜欢打篮球,他的美国“家长”特意把他带到犹他爵士队的大牌球星家里。NBA球星居然放下身段,在家门前的篮球场上,一招一式地教磊磊打球。
路路像个男孩,总关不上话匣子。虽然她的美国“妈妈”艾德瑞只能听懂她说的个别单词,但她喜欢这个和自己性格相仿的中国小姑娘。艾德瑞是位美发师,白天工作忙得要命,下班回来,她把全部心思都用在路路身上,教她弹钢琴,还为她设计、缝制了十几件上衣和连衣裙,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就像个时装模特……
美丽的风光和美国家庭的温馨氛围,让中国学生流连忘返。但是,有一件事情让学生们难以适应,那就是中看不中吃的美国饮食。

“英雄”难过“美食”关
这些来自“民以食为天”国度的孩子入住美国人家,让12个美国家庭为他们的饮食耗费了不少心思。就拿早餐来说,平日餐桌上雷打不动的三明治,统统被撤席,取而代之的是橙汁、葡萄汁、苹果汁、奶酪、面包、麦圈,五彩缤纷。然而,它们中看不中吃,得不到中国孩子的青睐。美国人喜欢吃凉的,早餐全是直接从冰箱里取出的,让中国孩子“不寒而栗”。美国人喜欢吃甜食,面对一堆被摆上席面的冰冷甜食,孩子们望而却步,满脸愁云。
美国美食,成了中国学生的心病!到美国后的第4天一早,我就发现不对劲。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向我诉苦:“老师,我饿!”“老师,4天了,我只吃了3顿饭。”“老师,美国的饭菜我咽不下去!”蕾蕾含着眼泪告诉我,到美国后,她从未吃过早餐,现在只想喝口粟米羹。
我很想了解这位13岁的女孩在中国家里的早餐是什么,后来一想,蕾蕾的父亲是一家大型休闲度假村的“村长”,便立即打消了刺探饮食情报的念头。
麻烦接踵而至。刚上课不久,路路就捂着肚子,弯着腰,像只受了伤的小猫,哼哼唧唧地反复说:“老师,我肚子疼!”我知道这是冷食作祟,可我真的束手无策,只好把她带到教室外,陪着她,一直到她不再喊痛为止。
就在大家“苦大仇深”时,胜胜一蹦一跳地凑过来,得意地说:“老师,我的美国‘爸妈’昨天带我到中国餐馆吃饭了!”
胜胜的得意,让我和其他学生快要流出口水。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中国孩子的“厌食症”,急坏了美国“家长”。他们有的在网上查询,了解中国的饮食习惯;有的打电话向来自亚洲的邻居们咨询……于是,冷餐很快变成了热餐:泡方便面、走了样的馄饨……许多“家长”干脆带孩子们去中国餐馆“开荤” 。 我有点儿纳闷:从不娇惯子女的美国父母,怎么溺爱起中国“儿女”呢?
我把学生们召集起来,问他们将来想不想到美国来留学。“想!”我又问,想留学,吃不惯美国的食物怎么能生存。一位年龄稍大的学生小声说:“慢慢地就习惯了呗!”
我表扬了这位同学,鼓励孩子们坚持和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保持一致,为长大后到美国留学打基础。
这打动了孩子们。从这以后,孩子们变乖了,没有人再抱怨伙食了。
 
 
德国留学逸事:学受限专业看不到亚洲人面孔
我在德国名斯特大学,现在学的是一个生物类的专业,具体说应该叫生态学。不过我们现在基础课程都是跟生物学一起上,课程安排都是一样的。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想学生物或者是环保生态这方面的同学。不知道你们感不感兴趣,在德国生物和生态专业都是受限专业。因为很多同学听说是受限专业然后就很害怕,就不敢轻易的去投自己的材料。我自己的经验认为,如果你想去学这个专业,你就首先衡量一下你自己的硬件,就是你的材料,你的学历,你的APS怎么样,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你就可以大胆的去投,虽然这种专业在读的中国人很少,但是他还是会给你发的。大家只要大胆的找你喜欢的学校去投,我当时投出去了,是我很信任的大学。
因为是受限专业,所以我上学的时候,刚进去就发现,整个学院都没有中国人,可能因为也比较冷门。学这个专业的中国人特别少,所以就特别困难,没有前辈告诉我应该怎么办。而且德国大学的学制很松散的,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从网上报名,然后下学期要上的实践课,然后你自己去找教室,因为我们那个学校就是一种很传统的大学城,不是每一间教室都在一片里,可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上课,每天都要坐公车。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人问,只能是去找教授,然后问德国同学,每一门课程上课,头一天要踩点。就要之前好多天先要去踩一下点。有的时候做实习也是,教授可能想当然认为这个实习地点你知道。结果我有一次,教授说下午有一个实习,他就特别简单的说了一下,实习的地点怎么坐车。我不知道德国人怎么找到的,我当时到那个时间的时候,我就按照那个路线问了一路,最后迟到45分钟。最后说教授,我没有办法。在整个班里就只有我一个中国人。
而且学这个挺困难的,但是也挺锻炼人的。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安排,因为我们那边的课程,不是每个学期规定要上这门课,只是修满这一个阶段,有一个总的考试,等于说这一部分就过去了,比如说生物这一块,你要修满三门课,然后再有一个总的考试,然后你再去学化学。所以这样的话,全都是自己安排课程表,然后自己安排所有的教学进度,没有人会告诉你,也没有人给你制定好那种成型的课程表。而且他们那个地方,我觉得在德国学生物这个专业,它就是比较注重实践,注重实验,而且注重于理解。在国内我也学过相关的专业,植物学弄出一本来,植物解剖学,弄出一本来,可能之间都没有什么联系。比如说遗传学和雏形学都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在那边是特别大特别厚的一本书。从一个原子,从一个分子开始,然后一点一点讲,慢慢的从遗传、DNA讲,然后讲出植物、动物来。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放几张图片。每个人或者在图书馆借,自己买厚厚的一本书。那个书每天拿起来简直可以做运动了,特别厚。但是他可能在那几年当中,把这个东西重新讲一遍。但是上课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学。很多专业词是来自于希腊语,拉丁语,但是考试的时候考的很活。
印象最深的是上个学期的考试,生物讲了两个学期之后,两个小时必须要考试,只考十道选择题。这十道选择题怎么看都拿不准,他们肯定不会考你表面上的东西,就是在一个很细小的东西,整本书看过了,才能理解。
还有学生物,咱们这种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那边,他们有两个实验,动物鉴别实验和植物鉴别实验,看上去,有点像教幼儿园的小孩子一样,上课的时候,他们每个人带一本厚厚的工具书一样的东西,去了之后,我说这是干什么,每个人面前发一只不一样的鸟,然后教授让你利用手里的工具书,你要自己一点点的查出这个鸟是哪个属,哪个科,比如这个鸟头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嘴有什么特征,刚开始都有语言的障碍。而且那些鸟,中国人你都没有见过,都是德国那边的鸟。完全都没有办法。老师也是知道你是从中国来的,而且全班都是中国人,然后旁边的德国同学说,其实我也不明白,因为他们也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反正就这么一点点过来。植物那边也是,他们就是把你拉到一个园子里,然后指着地下草就让你认,那些草也是中国没有见过的。他们那个实验是很重要的,基本上跟理论课是同等重要的。 以前我在国内学生物,我说可不可以把这两个实验免过了。教授说,德国的植物和中国的是不一样的。你以后到野外去,你可以把这些书上的东西背下来,但是你至少会用这个书查出来这个东西是什么,对人或者是对自然环境是什么样的。然后这种实习很多。我学的这个专业经常是大晒天拉出来晒,然后从河边捞出来小虫子,进行鉴别,特别辛苦。但是还是挺有意思的。
生物方面,拉丁还有古希腊的词汇比较困难。刚开始我完全没有头绪,后来我慢慢去查那些英语的东西。因为我觉得相对来说,像英语字典,或者是软件,或者是文曲星之类的东西,他的词比较全。后来你就发现,其实英文的词和德文的词在这种科技词汇上差不多。到后面慢慢你就会发现,这些课题词就要会一点,要慢慢有耐心。他们可能会很快成群结队的一起学习,但是中国人一下子不能融入这个圈子,所以很多事情首先要靠自己,然后要有难题的话,一定要张口去问。我有一次,那个东西我听了之后,觉得无关紧要,我就没有去问。
千万不要认为,你自己上课听得差不多了,或者是回去看看书,有些东西还是明知道融进那个圈子很困难,因为上学不光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而且还有很多,比如像下学期要学什么课,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选下学期的小课或者是实验的话。而且跟大家说一下,在德国上课,基本上所有的课都是主要的。下一节课可能就10点15分开始。因为那种大学城可能要坐车或者要骑车,所以都是有这么一个休息时间。我有一次吃亏,因为我在那边第一次考试,我就问我旁边的德国同学我说,明天要考试了,咱们是5点15分开始考试,还是5点整。他就很肯定的说,5点15分开始考试,结果我去考试的当天,我还提早到,我发现门口一个人都没有。我自己发现大家全部都坐满了,那也没有办法,进去就只能坐在讲台上考试。我觉得真的挺不容易的,大家所有的地方都要想到,所有的地方都要自己安排好。是一个挺锻炼人的经历。想学受限专业的同学,要做好这种准备,可能整个学院里都看不到亚洲人的面孔。祝大家在德国学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