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牛心坨张董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5:17
       公元一六四四年春,腐朽的明王朝面临两股强大势力的冲击:一股是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另一股是蓬勃崛起并正在向南推进的满族八旗军。同年四月,李自成起义军以催枯拉朽之势直捣北京,明朝皇帝崇祯走投无路,自缢煤山(今景山),宣告了明朝的覆灭。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由于起义军缺乏胜利后的远大政治目标,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只是贪图享乐,确没有固守北京的打算,未作任何防御工作,对东北满州八旗军的南下,丧失警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官兵,大肆抢掠财物,虐待明朝官吏,凡此种种,使得人心涣散,自陷泥潭。
     此时,驻守在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受到李自成的压力,向清廷称臣,并乞求出兵相救。在吴三桂的迎接下,于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入关。清八旗劲旅十四万人,与吴三桂精兵四万人汇合一起,一路拼杀,于同年五月二日进入北京。同年十月,顺治皇帝从盛京(沈阳)迁都北京,建立起清朝中央政权。

      在满州八旗入关的大军里,豫亲王多铎帐下,董世祯、董世杰、董世英三兄弟最为晓勇善战,并以军机忠臣自居,属“自任随征进关”。他们弟兄三人原籍铁岭县董家堡人,深得世祖教诲,世世清白,历历可考。打起仗来“不惧锋镝,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出马当先”,深得统帅赏识。在山海关附近一仗过后,直赴京都。
       在征南的战役中,董氏三兄弟立建大功,并被分为正蓝旗,仍在豫亲王帐下供职。
       自清朝定都北京后,经过顺治十八载的战争年代,至康熙三年【1664年】,初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局面。但是,清初被封为藩王的分别镇守在云南、福建、广东的吴三桂、耿继茂、尚可喜,拥兵自重,分列抗衡。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耿精忠(耿继茂子)、尚之信(尚可喜子)终于发动叛乱,进犯长江流域各省。这就是所谓的“三藩叛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清政府当年下令撤藩,并从京畿、东北调遣大批八旗劲旅,兵分三路南下平息叛乱。
    此时,董氏三兄弟又奉命率领文瑞、文升、文运、文俊、文显、文进等父子十六人,随主南征。一路降服平定浙江金华、福建等处,扫灭了三藩割据势力,为稳定江南局势,巩固中央政权作出了贡献。
     董氏三世祖随八旗大军参加平定蒙古察哈尔王叛乱之后,“又征朝鲜王,朝鲜王闻风弃城逃入南韩,即追至南韩擒之”。
     由于董氏二世、三世弟兄多人,自随主进京以来,曾多次参与降服南明、平定三藩、灭察哈王、征朝鲜王等重大战役,功勋卓著,共得功牌十余面。(根据楼子石董氏《家谱》记载:功劳牌在老鸦窝存放。)
      清朝定鼎北京以后,为了安排大批入关的八旗官兵和眷属,经顺治帝颁布《圈地令》,圈占关内无主荒田,以解决旗人生计。
     由于董氏屡有功绩,又不愿居官,也在恩赐允许圈地之例。董氏遂占滦州【今滦县】法宝庄、肖家庄、喜家桥,昌黎县于家坨,围场共地五圈。
      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满族正蓝旗董氏出“五口”圈地,共分四门:其中大门占牛心坨、山拉嘎;二门占官场;三门占庄菓;四门稍枝峪等地。到清道光十六年,根据《家谱》记载,董氏族人已历传十世以上,子孙繁衍之盛,分别屯居三十余处。
     其中在牛心坨占产立庄的大门一支,由永平府滦州迁来此地建产立庄。因村南小山下的沙坨上有两块很大的石头,摞在一起,上头那块状如牛心,人称“牛心石”,据此,人们起村名牛心坨。
     这一支董氏后人,多数改为张姓。他【她】们不论姓张姓董,均以“世”排辈,以“世”分辨是否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