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买主羽昕豆豆网:中国父母对“早教”盲目崇拜(转自网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31:35

 无用的早教(转自网易) 因发表“买房才算成功”言论再度进入公众视野的中国最年轻博士生张炘炀,因早教而10岁读本13岁读硕16岁读博被称“天才”,再度引发中国父母对“早教”盲目崇拜的讨论;发源于德国的早教在中国已经脱离原本源,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偏重于“知识的填充”而忽略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奉为圣经的早教,其实并没有这么强大的作用,正如著名的教育家格赛尔所言:“我们确实需要扶养、引导和教导我们的孩子,但不要驱赶他们。” 早教的效果被过度夸大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上了早教课,孩子就会更聪明,就比其他孩子赢了一个起跑线。其实,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甚至有些著名的早教理论,都存在很多的争议。
  

早教的理论基础在国际学界仍然有争议

 

        早教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后天的学习,学习是经过训练形成的反射,反射由简单到复杂组成了人的经验。这一理论的创始人是著名心理学家巴普洛夫和斯金纳。多数早期教育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流派上的,这一理论认为人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后天学习,学习都是经过训练形成的反射。反射由简答到复杂组成了人的经验。          但行为主义的理论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的,推广到人后准确性和实用性都有疑问。巴普洛夫使用狗做实验,建立食物和铃声的联系,使得狗能够在铃声后就分泌唾液;而斯金纳则是使用了一套比较复杂的实验设备,使得老鼠能够通过按压杠杆获得食物,从而能够掌握按压杠杆这一动作。动物实验虽然十分成功,但实验的推之到人后,缺陷就十分明显了:实验并没有考虑到人的主动性和人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动作,这种学习对于人来说过于机械;另一方面,对于人来说,什么是合适的奖品也难以定夺。所以盲目的以行为主义提倡的原则进行早教,更可能得到一个机械的掌握一些知识并且对奖励难以满足的孩子。[详细]

 

早教在中国偏离本源,为应试教育而生

 

        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游戏和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用亲子互动的方式,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可中国家庭的“早教”却与其原本的理念大相径庭: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054名未成年人家长的一份调查显示,有88.6%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有28.2%让孩子学习外语、20.3%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

         在一项针对早教的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则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下工夫。在所谓的“早教”方面,美国人十分却重视儿童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从婴儿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受益。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开或拉上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老师认为教给孩子学习能力比教会他做几道算术题更重要。他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崇尚让他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更交互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详细]

 

早教与后学效果其实没太大差别

 

        早教兴起的背后有一种理论认为:“孩子在3岁之前学到的东西,比生命中其他任何阶段都要多,千万不要错过这段时间。”于是很多早教机构鼓吹,教育应从最早针对2岁半到6岁的孩子,发展到现在连刚出生的婴儿也教,正逐渐呈现“初生儿化”,并受到很多年轻家长的热捧。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可以论证这个问题。这项实验由一位叫格赛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目标对象是一对双胞胎,二者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几乎一样,不同的是开始学习爬楼梯的时间一早一晚:哥哥在他第48周、刚学会站立和走路的时候每天训练15分钟,经过6周学会独立爬楼梯;弟弟开始的时间晚一些,在第52周的时候学爬楼梯,但因此时其发育成长较哥哥成熟所以只用了2周时间就掌握了爬楼梯。教育开始的晚但效果并不差而且弟弟的训练过程并没有像哥哥那样充满了许多跌倒、哭闹,并透露出强烈的学习意愿。后来也有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婴幼儿阶段,自然成熟与进行教育的结果差距不大。给孩子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不但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今后孩子也会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早教不当容易“拔苗助长”                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婴幼儿脑的功能的成熟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从感知到理性认识需要逐步发展,不合时宜的教育内容会分散婴幼儿的精力,导致正常的发展受阻,形成认知障碍,甚至损害健康。上海市妇联所2005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已达21%~32%。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包括抑郁、焦虑等,发病率高达10%至30%。而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就是学习压力和社交障碍,两者都与学习时间过长有关.

早教不当会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障碍

 

        在早教领域曾有一个有争议的著名方法:杜曼教育法,它由美国宾州人类潜能发展中心的格连?杜曼博士等人所发展的。原专为帮助脑伤的孩子复健而成立。后来有学者将此套教学法应用在正常儿童身上,显示出了一定的效果。一些案例的成功直接导致杜曼法风靡一时,但对杜曼法的批评在医学界非常广泛,大多将其视为伪科学。

 

        早在1968年,美国儿科学会残疾儿童委员会就针对杜曼法发出了告诫,认为这会导致部分幼儿语言功能发育迟缓。1999年,儿科学会在声明中发出了更为严重警告,并在2002年和2005年两次声明了杜曼法的潜在风险和缺陷,认为其方法对神经系统机制的认识过于陈旧和有缺陷,使用该方法会影响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但为什么杜曼教育方面的图书能买到几百万册,这利用了婴儿潮时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提出了开发脑潜能的方案。后来一些案例也证明了对这种早教弊端的担忧:不论在中国还是国外,使用杜曼法识字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出了语言发展的障碍,难以正常的开口说话。

 

不当的早教带来压力和健康隐患

 

        过度早教过早大量用眼,对儿童视力有不利影响。现在随着iPad等多种视频终端的普及,不少儿童痴迷于玩游戏、看电脑,常常持续近距离用眼,加之不良的坐姿及握笔姿势、不均匀的照明等都会诱发近视。过早让孩子接触电脑,造成电子产品网络依赖。因此家长应防止幼儿过度用眼,把密集用眼期延至12岁以后。2011年10月18日在波士顿召开的学术会议上,美国儿科学会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不管是作为背景播放还是作为教育工具,电视对两岁以下的婴儿来说都有害,会影响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并导致睡眠障碍。[详细]

 

        过度而不当的早教的确对儿童造成压力,此类事件媒体也多有报道,例如一个两岁的小孩原本活泼好动,后来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夜里还常常惊醒、做噩梦。后来发现从两个月之前,望子成龙的妈妈开始对小孩实施早教,每天让看一个半小时的英语会话光盘,再做一个小时左右的智力开发游戏,这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很不适应。[详细]

 

早教容易增加厌学情绪,会产生“三年级效应”

 

        早教容易有超前教育的迹象,尽管这是两个领域的话题但早教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态。这种儿童厌学恐学效应被幼教专家称为“小学三年级效应”——有很多老师发现开学不久,原本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三年级却突然成绩下滑。究其原因,原来是孩子在幼儿阶段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时厌学,结果小学学习方法未掌握好,等到三年级终于暴露出基础差的问题,这种现象被幼教专家称为“三年级效应”。家长过分实施幼儿“超前教育”,反而给孩子带来厌学情绪。

 

        北京某小学的调查也表明,小学一小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但学习意愿的下降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而在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曾对北京市某些城区的小学生作过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调查,1984年为8.3%,1993年为10.9%,1998年为13.4%,2001年则增长到18.2%。[详细]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当孩子每天能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不少于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