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花呗最低限度:五步功成(五步功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23:20
  

真气运行学术简介

      

《真气运行学》是李少波教授九十寿辰推出的杰作,它是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趋于完整的标志。真气运行学术以三圣道精神和“中医预防”医理为指导思想,依托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中医学理论及现代生理学说而成的真气运行理论,以完整的“真气运行法”这一医疗保健养生实践方法为学术核心内容,并得到《黄帝内经》、《内经图》、《行气玉佩》铭和道儒释及内丹术、易卦、《西游记》等传统各家学说的印证,再以数据翔实的科学实验研究、临床总结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构成医学科学性极强的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试图补充《黄帝内经》"师氏隐之"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揭示上古真人之奉生秘技而惠泽众生。

    被誉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黄帝内经》主要就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使之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减少物欲对自身能量的消耗,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这就是《内经》上工治未病及摄生保健、养生长寿的真谛。《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静心行气、保全形神的至理明训。然而古人把此视为天机密旨,不得其人不传,以致《素问》七卷至道的实践方法为师氏所秘。由于《内经》缺乏全真导气的医学养生实践方法的证实,使人难以领会人体真气运行活动的奥秘,甚至导致《内经》常被视为玄学而遭到无谓的抨击。

    其实《内经》诸多篇章引用的词条,多属古代圣人的实践真知,是打开人体生命活动奥秘的钥匙。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等高度概括了顺应自然、摄生保健的功理、功法和功效,指出效法阴阳和合之道、数理变化之机和精神内守、虚无生气、积精全神及预防疾病的深远意义,这便是全真导气的实质内涵。

    一生致力于中医真气运行研究和探索的李教授由病入医,由医悟道,体悟到宇宙万物,无不从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这一混元真气(生命能量)的规律,而保全自身,形神长存。遂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七十多年的躬亲实践,四十多年的临床观察及近十年的科学实验创编了旺盛真气运行、增强生命活力的“真气运行法”。它是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实践方法,主要通过调息凝神,在虚无静定中全真导气,以保健摄生。功法设置以静功为主,动功为辅,动静结合以提高,达到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相育、生生不息的目的。

    静功即为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就是使身体放松、思想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培养真气,贯通任督,燮理阴阳,强壮脏腑,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逐步实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功夫阶段,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的抑制力量,促进生命活动的有序化。从而使身体内部的固有潜能得以挖掘,发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我疗能,达到防病治病、开发智慧、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良好效果。

    动功是以“漫步周天”为核心的五套功法,它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起到旺盛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

    前者是静极生动,后者是动极复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而在李教授实修中相继诞生的动静结合、直指上乘的高级功法——真气抟聚法,手势一动真气随之而动,再无杂念产生的机会。该法有高级静功,也有动功,动静相育,圣度天机;生理自运,重复规距,归真返朴,三宝抟聚。

    经过六十余年的临床应用,对80多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病、顽固病、疑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功法的科学疗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该法以立足中医科学、简明易学、短期通督、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老少咸宜等特点,深受医学界、科学界和广大民众的好评。

    实践证明,真气运行法确实是全真导气、积精全神、修性固命、保健摄生、顺应自然规律的根本大法。功法实践不但使得人们治病防病,还带来了人体生命的新信息,一一印证了《黄帝内经》医学养生修真之真谛及其相关的学说。历代贤哲都认为,人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这是一个“无中生有有化无,无再生有见真如”的过程,符合无中生有的自然法则。锻炼真气运行法,可完成其始终,这是在“三圣道”天人一际的理论指导下实践得到证明的。

    由此,李教授认为毕生所创的“真气运行法”就是《黄帝内经》中认识自然规律、沟通宇宙自然,行气摄生的实践方法。《真气运行学》的问世,既是真气运行理论在“真气运行法”基础上日臻成熟,学术体系不断完备后的必然结果;也是李教授实现阐述《黄帝内经》养生要旨,再现古圣先贤修真窍妙,探索人体生命科学,揭示传统养生学真谛弘愿体现。一直以来,作为中医师的李教授试图补充《黄帝内经》"师氏隐之"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使上古真人之奉生秘技大白于天下,为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一定的贡献。同时,李教授竭力普及“真气运行法”以弘扬“三圣道”,体现“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的精神真蕴。

 

 

真气运行学术发展——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向

 

       真法论文:《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向之管见——兼谈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机理》)

    作为真气运行学术的发展,心系提高中医学术、振兴中医的李教授根据自身所悟“医源于道,医道同参,相互为用”的道理,对发展中医理论体系及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向提出了以下几个论点:

      第一,预防为主应是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内经》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是预防医学的重要体现。如《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有人评价这种具体的预防学思想是世界医学文献上的最早记载,在今天和将来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那么,如何无病先防,防的方法又是什么?本人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无论是未病防范于未然,还是已病救其于萌芽,关键取决于人体的真气运行。《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上论述,道出了人体正邪盛衰而致病或不病的至简至易之理,《内经》所论再也明白不过了。本人所创编的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其主导思想就是在于培养真气,扶正祛邪,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抗衰延年,是《内经》预防思想的实践方法。

    第二,经络活动的实质应作为中医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互相关系的学说。关于经络活动实质的研究,虽经多年的探索,都没得出定论。其实,《内经》对经络活动实质早有明确论述,只不过是缺乏实践验证方法。《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指出真气即循环无端、周行不殆的经络之气,真气运行才是经络活动的实质。李时珍有云:“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一著名论断亦说明通过养生实践锻炼,达到“返观内照”境界后,所能体验到经络活动的情况。本人创编的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经众多人的实践,并通过多年临床验证,对经络的活动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感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经络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进行真气运行法实践,真气运行的路线方向和动态,对经络问题的研究启发是很大的。在真气运行法实践中,任督脉一通,全身各条经络相继通畅。真气沿着经络路线,内通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给机体的每个组织系统提供充分的能量,从而使新陈代谢旺盛,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生命力日益旺盛,自然就会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由此而得出结论,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指导临床的重要依据,而经络活动的实质则是真气及其运行。真气是人体生命的能量,经络是真气的通路,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如果忽略了真气运行,经络活动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对经络的实质也就无法认识清楚了。

    第三,真气运行应是中医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亘古至今,人们为防病治病,保全自身的健康长寿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主要研究的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然而,由于《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卷的失传,《内经》博大精深的真理缺乏实践方法的证实,使人难以领会其精髓,所以长期以来,人们知医者多,而知道者则鲜。是故本人经多年探索研究,以为抱神以静,虚无生气,积精全神,行气摄生,以及恬憺虚无,真气从之,恬憺无为,乃能行气等论述,都说明在静定中真气运行,才是保健摄生的至真手段。据此,提出了真气运行学说,创编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经临床验证,科学实验,获得了理想的独特效果。该法从凝神调息入手,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强壮脏腑,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有序化,对各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疑难病均有显著疗效,对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都可得到验证,尤其能充分体现中医预防医学的实质。经多年在国内外推广,临床观察,科学实验,证明真气运行五步功法不仅能治普通的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能调治一些疑难病,还能及时调理未发生的疾病隐患,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疗效佳,适应症多。

    综上所谈,本人认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研究,应该突出重点,抓住核心,做到提纲挈领。当前应从预防医学的角度和经络学说方面进行专题研究,而真气及真气运行,作为体现预防医学和经络实质的重要内容,亦应予以足够重视,力争有一个突破,开辟人体生命科学。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1. 方法。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 时间。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1. 方法。当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意息相随,自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丹田,不可操之过急。用力太大产生高热也不舒服。

      2. 时间。依法每天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半个小时,十天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第三步,凝神调息守丹田。

      1. 方法。当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显感觉,就可以把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2. 时间。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 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肾水旺盛,肝得滋荣。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1. 方法。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不要用意念去导引。这就是勿肋。

      2. 时间。每天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每次的时间也应延长到四十分钟或一小时左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通督的时间和力量不可能一样。有的人一刹那就通过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的人通督时间稍长,并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数在十天左右通督。

      3. 效果。通督之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刻形成任督循环,养生界称此为“小周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实际情况。真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凡是由于肾精亏损和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月经不调、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神经官能症状,都可得到改善。长期坚持,可以康复。因练功经络通畅,有些多年不愈的顽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显。一般情况表现为精力充沛,身体轻捷。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所谓元神,就是大脑调节管制的本能力量。与识神对立。识神是有意识的精神状态。元神和识神是体和用的关系,元神为体,识神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脉,肾气不断灌溉脑髓,元神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心主神明,心气上照于脑,才能发挥其全面的调节管制作用。

      1. 方法。原则上还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后各个经脉相继开通。如果头顶百会穴(上丹田)处有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头顶。可以灵活掌握,这叫“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2. 时间。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时或更长一些。总的说时间越长越好。大约一个月左右,身体内的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现象。

      3. 效果。根据身体的表现,尤其是丹田与头顶百会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说明,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协调而旺盛。这种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现的越明显活泼,对全身的生理生活机能调节就更好,真气也就更加充实,不断地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可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强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减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愈。坚持锻炼,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益寿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气运行法静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概况。在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条件又不一样,所以效果与表现也是因人而大同小异。鉴此,练功时既要顺乎自然,灵活运用,不能刻意拘执;又要本着一定的要求,耐心求进,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实为成功之要诀。

练功姿势

     初学真气运行法要有正确的姿势,作为初学者的规范。练习真气运行有行、立、坐、卧四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为有效地促使真气运行不断进步,除坐式以外,还可随时随地采取多法进行。    1、坐式。坐式有盘腿和垂腿两种姿势,主要按照个人习惯和环境条件,自行选择。一般认为盘腿坐过于形式化,且易麻腿。因此,一般采用垂腿(坐椅凳)坐式较为便利。

      (1)盘腿坐式。“双盘式”是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脚搬到左大腿上,两手相合置于小腹前面。这个坐法只是为了坐得稳固不易动摇,但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单盘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势如前法。这比双盘易于做到。“自由盘腿”是将两腿互相交叉而盘坐,是一般人习惯用的坐式。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的距离以能放下两拳(拳眼相对)为准。两手心向下,自然的放在大腿面上。两肩下垂,腰须直,勿用力,不要挺胸驼背、仰面低头。下颌略向回收,头顶如悬。体态以端正自然为标准。此式为现代习惯采用之姿势(图6-4)。

     2、卧式。右侧着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曲肱将手置于头之前下侧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应用为坐功之辅助,或体弱不能坐者采用之图。

    3、站式。站式有各种姿势,在这里不一一介绍。兹介绍方便易行的一个姿势,以为坐功之辅助功。两脚并立,两手覆于丹田(左手掌心覆于丹田,右掌心覆于左手背上)。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虚心实腹,眼半垂廉一切要求同坐式。 

   4、行式。行路和散步时,目视前方三五步处,意守鼻尖,神不外驰,依行路的速度,一般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一个呼吸。如能长期锻炼此法,对走长路很有帮助,可以久行不倦。

五官要求

      

1、口腔。口唇自然闭合,上下齿相对,将舌上卷约成九十度,用舌尖轻轻地抵往上腭。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地咽下去。

     2、眼睛。闭目内视,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如第一步注意心窝部,就内视心窝部。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使呼吸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保持从容自然,不可憋气使呼吸不畅,这是集中思想的好方法。

     4、呼吸。在练习真气运行法的过程中,一直是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加注意,自无流弊。丹田真气充实后,自然地贯通督脉。那时即感到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沿督脉入脑。这是真气的自然活动状态,无须追求。外呼吸则绵绵密密,若存若无,呼吸表现的更加自然。这时外呼吸就无须注意了。

     5、收功。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收功的时候,慢慢睁开眼睛,搓搓双手,再用双手搓面,最后用十指梳头片刻,再慢慢站起来活动。

 

 

 

 

 

 

 

 

 

 

练功须知

     

 练真气运行法,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心,持之以恒,勿求速成,也不要畏难而退。在锻炼期间,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否则,欲速则不达,越是一意追求,有急躁情绪,就越是不进步;意态越是融和自然,真气发动就活泼,进步就越明显。因为执意妄想就成了扰乱真气运行的杂念。“恬憺虚无,真气从之”正是这个意思。

在练功过程中,因为身体上发生很多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各种触动现象,要泰然处之,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要执意追求,稍时便会消失的。

    1、初习真气运行法,因要思想集中,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为好。但是,不要过份强调这个问题。在练功时,要避免他人干扰。调息时,鼻吸鼻呼,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可用口呼吸。

    2、注意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做功。当风、雨、雷响时暂勿坐,恐怕给精神以猛烈刺激,发生不适。

    3、意守丹田是真气运行法始终保持的一个准则。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地顺着经络运行。这种运行的力量,是基于丹田力量的大小而定的。勿用意识导引,任其自然,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主观导引是会出偏差的。

    4、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保存精力,节制房事,以免影响练功进程。女性如遇例假,不宜意守下丹田,可守中丹田(心窝部)。怀孕前期(1-3个月)不能练,中后期可以练。

 

 

 

 

动 静 关 系

         

     动与静,是宇宙间事物运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真气运行法有效地利用了静与动的关系,促进真气运行,使机体更好地发挥生命活力,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有动必然有静,有静必然有动。静极生动,动极复静。静是动的基础,动是静的力量表现。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形体属阴主静,真气属阳主动。气离形则无所依附,形无气则成块然死物。必须阴阳互根,动静相育,形气并存,才是活泼泼的一派生机。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所说的静,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调整呼吸,推动真气运行,冲通任督,贯通经络。在这个过程中,体内的触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各部机能处于积极主动、生意盎然的状态。这哪里是什么静和定,这不过是一种非常旺盛、非常自然、非常有规律的真气运行罢了,这叫静极生动。所谓的静只能说是对外界反应或思维活动暂时的相对的静。

   生命体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练静功者,虽然没有姿势活动,也是由有为而至于无为的。练功过程中,培养真气贯通经络,前三田、后三关都有非常激烈的活动。尤其在攻后三关时,真气活动的力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被一种强大的冲击力量控制了自己。这种力量则是由静极生动和动极复静而形成的。人们对静极生动是熟知的、是欢迎的,知道必须依靠这个动力去攻关,但对动极复静的现象则茫然无知,产生疑虑而不知所措。其实事物动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静下来休整生息,以利再动。这是日常的自然现象。真气活动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安定静止的休整培养出更大的力量。因此,在练功过程中突然发现丹田感觉消失或真气行行停停等现象,都是正常的,不要有疑虑。只要安心地继续培养丹田力量,自可使真气再次活跃起来。

    总之,真气运行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层次,都是发挥了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相育的自然规律完成的。

 

练功八触        

      

在锻炼五步功法的过程中,体内的能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古人总结归纳了八种,称之为"八触"。时而感到身体很"大",时而感到身体很"小",有时感到身体很"轻",有时出现身体"重"如巨石的现象,有时感觉身体很"凉",而"热"的感觉出现的最快也最多,还有"痒"、"麻"的感觉。除了以上的"八触",实际功中的动态比这些还要多,如自发运动,光感,还有残、异等现象。

     上述现象都是真气在体内不同形式活动的表现,都是积极有益的。有些人遇到这个现象,延医诊治,医者不知,乱投药石,这是有害的。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成为精神负担。有人好奇,追求这些现象,越注意越厉害,以致不能控制。凡此种种,都是没有讲清道理的关系。懂得了真气运行的规律,就可以避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遇到以上触动现象,既不必好奇追求,更不要惊慌失措,只要安静地坐功,意守丹田,过些时候就平复了。

 

 

 

 

 

 

 

 

 

 

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李少波 指导
     

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

甘肃中医学院真气运行研究所 李长隽指导李少波(摘自《气功》91年第六期)      
       近年来,我们在李少波主任所传练的真气运行法三字诀“调、凝、守”的基础上,对真气运行五步功的指导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经过三年临床验证,80%以上的练功者,20天左右即可通督,40天左右可进入真气运行中高级“虚明”境界(注:本人认为40天可进入虚明境界一说过于夸大,当然也可能是对虚明境界的理解不同)。其关键在于:
一、道法自然
     《道德经》中的所谓“道法自然”是一切养生之法都要顺应的规律。练真气运行法,首先要顺应自身真气运行的归律,因势利导进行修炼。练功初级阶段真气运行的规律是,在宁静虚无的气功态下,真气就在丹田产生和会聚,沿任督十二经脉运行,自生自化,调节机体。把这种真气产生运动的形态,按动静划分,真气在丹田会聚为相对静态,真气沿任督十二经脉运动为相对动态。真气的静态和动态之间的转化,遵循着静极生动,动极复静的自然规律。其次,由于每个人性格、性别、年龄、疾病等个体差异的原因,练功时出现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指导练功者不仅要顺应真气运行的总规律,还必须顺应每个练功者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进行指导。
二、守机
    守机,就是把握真气运行动静转化之时机练功。古人说“药物易知,火候难传”。李少波主任所传“守机”,揭示了气功修炼之奥秘。《周易~艮卦》中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意即随着事物运动之时机,因势利导使之动或静。练功者意念的运动(导引)和静止(意守)不能违背真气动静转化的时机。练五步功的要诀在于顺应真气运行的规律,把握每步功法之间转化之时机。
三、掌握要领
      真气运行法是李少波主任遵循《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理论设置的。因此,真气运行法自始至终练功要旨是克服杂念入静,大量实践证明,练功者谁入静好,谁功力增长就快。所以,不论练那一步功,都要在入静上下功夫。下面对真气运行前四步功法具体要领分别作一介绍。 
     (一)呼气注意心窝部     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随呼气注意心窝部。呼吸要自然,不可过分延长呼气,以免引起胸闷不适。心窝部是剑突以下脐以上的范围,不必死守一点,也不必管皮肤表面还是深层,只要思想能集中这个范围,可以灵活对待,这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练功体会顺其自然进行指导,关键在于“静”。功前功后,加练咽津功。练功时心窝部有沉重、温热、发凉、疼痛等反应,功后消失或减轻。每个人感觉不尽相同,不可追求某一种感觉,要顺其自然加深入静,以顺应真气自身调节的规律。心窝部的种种感觉到一定程度,在练功过程中就有自然向下丹田运动的趋势,这标志着第一部功完成,练第二步功时机成熟。因每个人的体质,入静程度的好坏,完成第一步功的时间不尽相同,应以第一步功完成的标志为准。
     (二)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练到心窝部的气感自然向下丹田移动时,随其自然运动之势,呼气时用意念将气感向下丹田推进。此时需加练《真气运行法~五禽导引》猿式功(方法详见《增订真气运行法》一书)。因各人具体情况不同,反应也不同。常见反应是肠鸣矢气、口水增多、经脉触动等。当下丹田有了明显气感时,标志着第二步功完成,练第三步功时机成熟。以第二步功完成标志为准。
     (三)调息凝神守丹田     当第二步功练到下丹田有了明显气感时,就不再注意呼气,纯任自然呼吸,只将意念守在下丹田部位。此时动功配合与第二步相同。在练第三步功法的过程中,肾间动气,十二经脉的根本得到强化,除下丹田有明显的气感外,全身的气感也相对地越来越多,这是真气调通经脉的反应,要顺其自然加深入静程度,不可因气感复生杂念干扰入静。当按第三步练到一定程度,练功时出现会阴跳动、尾闾气动的现象,这标志真气已进入督脉,可按第四步修炼。
    (四)通督勿忘复勿助     当丹田真气饱满时,同时意守下丹田和命门,丹田真气力量不足,重新按第三步修炼。当真气沿督脉上升时不要用意念向上导引(勿助),而用意念随着气感,气动于先,意随于后,气行则任其行,气止则任其止(勿忘)。动功配合可先练五禽导引猿式三遍,再加练鹿式七遍。因第四步功是真气运行初级功最后一步,也是气感反应达到高峰时期,这时候更要时时提醒练功者不可因变化不定的气感产生杂念,或追求,或恐惧等,要在入静上下功夫,才能使气感慢慢稳定,使功夫进入真气运行法中高层次。通督时一般来说在督脉循行线上,依次出现会阴跳动,尾闾气动、两肾汤煎、项背强急、玉枕气阻、百会灵动、印堂拘紧、面部奇痒、舌尖发麻等一系列反应,或者出现或热或凉的气流沿督脉上升到头顶、印堂的现象,这说明已经通督,通督后即可按第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机”进行修炼。(另有专篇介绍)至于通督的时间与丹田真气力量的强弱有关,不可急于求成,要顺其自然加深入静程度。

 

 

 

 

 

真气运行法周天歌详解

      周天歌是讲周天运行的过程,其中,也夹着方法。是从第三步丹田真气培养充足,有经过下鹊桥的趋势时开始说起。周天歌的内容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尾闾一转趋夹脊;玉枕难过目视顶,行至天庭稍停息;

眼前便是鹊桥路,十二重楼降下迟;华池神水频频咽,直入丹田海底虚。 
    第一、二句话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尾闾一转趋夹脊”。就是第三步的后阶段丹田真气充实,会阴已经跳动了,就将进入第四步的时候,可以微微提撮谷道,微微地,有个提肛的意念。有的人使大劲的提着,往往不舒服。有人问这是经常提呢,还是有时候提?就是这个力量来了,练功时感觉得气到这个时候,才提着,也不是什么都提着,人也受不了。这样一提肛,打尾闾就过去了。命门是尾闾 上去到第二腰椎那个地方,发热了,跳动了,那地方就命门了。命门穴过去后又往上走,走到第五胸椎,那才是夹脊关。一到夹脊的时候,今天还有人问,怎么背上抽紧,有几十斤重一样,感觉不舒服。这个不舒服不要害怕,等到力量足了往上一冲过了就好了。尾闾一转趋夹脊,所以那个脊背上皱吧吧的不舒服。夹脊一过再往上走就是玉枕关了。 
    第三句“玉枕难过目视顶”。到了玉枕这是第三关,一是玉枕本身就难过,二是路程远了到了这过不去怎么办?这时就给了你一个方法“目视顶”。目视顶不是翻上眼珠向上看,而是意识头顶,起个导引作用,因势利导。什么时候才能够导,得因时因势利导。就是这个气到了玉枕关,冲不过去,感觉头脑胀的不得了,有的这个头还卡吧卡吧地响,好像拿凿子剔一剔,有响声,说明真气到这个地方不好过去。到了这个时候力量很大,那么因势利导一意识就过去了。在这儿给了一个方法,“玉枕难过目视顶”。有的一听目视顶能行,气还没到就目视顶,视了两天还过不去,这是时机未到。时机一到,用这个方法,玉枕关就可以通过。 
    第四句话“行至天庭稍休息”。意思是到了天庭了到这儿停住又不动,停的时间会很长,这就不必要着急,着急也没用。老是感到不下来,就跑到这儿纠偏,跑到那儿纠偏,还必须靠你自己练功,把功练到了就行了。到了这个地方真气就要停留,这个地方也是真气气流活跃、汇聚的一个地方,那就越来越聚的紧,越厉害,越来越难受。想拉也拉不下来,它就是不那么听话。你就不要管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有点难受,刚一通关,这个地方就有点不舒服,很重,好像揪住一样。你不管它,不要在意。我们这个功法,通了关以后,叫你守上丹田,就不会难受的现象。等功做到了一定的程度 ,真气运行的很好,经络通畅,就自然而然地下来了。什么叫通关,过了玉枕关就叫通关,再不要计较这个,说我这还没通,那还没通。 
    第五句话是“眼前便是鹊桥路”。鹊 桥在哪里,舌头屈上上去就叫鹊桥,是把督脉上来的真气,通过舌抵上腭搭桥的那个地方接引下来,回到丹田。 
    第六句“十二重楼降下迟”。十二重楼在那里,就是整个胸腔体,背后的十二胸骨。这十二个胸骨,一边附着一根肋骨,有十二对肋条,形成了胸腔,说十二重楼降下迟,不是说下降的迟慢,而是说你第一步就练通任脉了,这时就再没什么感觉了,通过了这个地方,就感觉不到了。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这里不通了,而是没有了感觉。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着急了。 
    第七句是“华池神水频频咽”。什么叫华池神水?就是舌头底下口腔里的津液。舌头底下有金津、玉液,这时分泌的唾液多了,分泌了以后要咽津,把它咽下去。这个津液呢,能够平息五脏余热,帮助消化,这是很好的东西,有的练功感觉不自然,口干舌燥,心烦意乱,那是你着急了,练的力量大了。练自然以后,津液来的很多,能帮助消化,能灌溉五脏,觉着心情愉快,很自然。这里下来的津液就叫华池神水。“频频咽”就是有了就咽下去,不要吐。换古人说“气是延年药,津是续命芝“,就说明津液真气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直入丹田海底虚“。咽到那里去,往下咽就感觉好象通到丹田的一样。其实咽下去的津液是到不了丹田的,咽到胃里去到肠子里去了。说到丹田里去,那就是说是这么一咽对任脉有一种刺激,通过食道到胃里有一个刺激,刺激了一条植物神经,这么一刺激好象丹田里也有了感觉,就好象到了丹田里一样。这仅仅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咽到丹田里去了。假如说遇到一个懂生理的,就我们,一问就把你问的张嘴了,说不出来了。咱们知道这个道理就行了,咽下去是咽到胃里去,可是刺激了任脉的活动,所以丹田里也有感觉,就好象是到了丹田里一样。 
    从丹田下经督脉上去,又经任脉到丹田,这不是一个圈了吗,这一圈就是一个周天,所以叫周天歌。周天歌说明了这些问题,带上一些方法,讲清了周天道理。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练功练功就省事了。

 

 

 

 

 

 

 

 

 

 

疑难解答

 

1、真气运行法中的心窝部在哪里?
    答: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
2、练功过程中体位能随时改变吗?
    答:可以变化。以求舒适自然为最好。
3、关于漏气问题。
    答:放虚恭的现象,有的是漏气,有的不一定是。如果长时间肛门排气,全身乏力,精神不佳,就属于肛门漏气。但漏气的现象却却并非专指肛门矢气而言,有时候气自己呼呼地往外冒,前阴、后阴都有这种现象,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漏气,如果偶尔放一个虚恭,则属正常现象,肠腔里本存在积气,必须排除。即使肠腔积气较多,多放几个虚恭,也不要紧的。肠子的生理功能恢复以后,矢气连连的现象就没有了。练第三步功时往往肛门排气频频,这是正在纠正肠道功能之故。过了第三步,肠子的功能基本上得到调理,不产生气体了,矢气的现象随之消失。当然,不见得经第三步的调整,肠子功能就完全恢复了,所以可能到第三步时,也还常有排气现象,这也不等于漏气。什么情况下是漏气?就是在第二步、第三步的时候,排气成了习惯,不断地在排气。那么练第三步时,肠子里,丹田里真气非常饱满,肚子胀得很。在这种情况下,它那个气压力大了,丹田的压力大了,也可能把真气推压到肠腔里去了而放虚恭,这个叫漏气。漏气不只在前阴和后阴,而在各处都有漏气现象。前阴后阴漏气,就不容易把真气积聚起来。那么通关会推迟,会受到影响。纠正这个问题,如果是临时来的纠正,也不好办。那就站一站,两腿弯些,十趾抓地,两手撑在肋骨底下,牙齿咬紧,上提肛,这样能使气往上提,每天练功就站着练。有的人漏气时间较长,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纠正。需要有一个过程,十天、二十天,甚至长达几个月,坚持站着练功问题就慢慢解决了。必须坚持不懈,哪怕费事一些也要坚持。真气到了会阴,就好像面临一个三岔路口,前面是前阴、后面是肛门,都是歧路,所以在第三步后教给大家《周天歌》,一开头就是“微撮谷道暗中提”,就是提醒大家要有意识地提肛,不让真气往后面泄漏,从而保证气通往尾闾之“正途”。所以尾闾是一个“关”,等过了尾闾,问题就不大了。如果气已到夹脊关,再放虚恭就不是漏气了。
4、真气运行法属于哪派功法?它的功理来源于何处?
    答:真气运行法是综合了历代各家各派的功法,去粗存精,以《内经》真气运行学说为理论依据,结合个人长期练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功法。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真气运行生命活动的内在表现,也是强身祛病的根本保证。体内真气旺盛,并按着一定的规律和路线集中和运行,那么身体就精力充沛,健康长寿。反之,如果真气消耗而不能及时得以补充,或气机逆乱,不能循经运行,则身体就会衰弱,百病由此而生。一旦真气消失,生命即告终止。真气运行法就是根据上述原理,根据人体阴阳互根,动静相育,体用并存,保持动态平衡的生理机制的需要,通过特定的精神状态要求(《内经》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运用特定的方法(五步功法)培育和调动真气,并促使其正常运行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气运行法区别于其它社会上流行的功法,在于本功真正来源于祖国医学,又得到现代医学的检验,是一套能防病治病,定期取效的医疗保健养生功法。
5、“有欲望观窍,无欲观妙”,应该如何理解?
   答:“有欲望观窍,无欲观妙”,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有欲,说明你思想还不平静,还有想到这里,想到那里,这就叫有欲。这个时候还有杂念,那就用“观窍”的办法紧紧地守住丹田。窍指丹田,守住丹田,寄托你的思想,这样练得丹田活跃了,真气活动起来,头上也有了变化了,这是通关以后的现象。这个力量发挥出来后,你就守着这个力量,这就叫做妙,非常玄妙的意思。就是通关以后头上出来的活动现象,也有叫守上丹田的。这个是通关以后的现象。
6、关于《真气运行学》和《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练功指导》
    李老少波教授于2002年六月由中国中医药局批准,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真气运行学》在诠释《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补全了“师之隐之”的第七卷,在原有的五步功法基础上,加进了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飞唳天、龙行挥云、健身十锦等五套动功。同时,对上述功法通督以后该炼什么第一次公开混元坐(混元桩)、下河车搬运、上河车搬运、五行攒簇、五龙蛰法以及真气抟聚七种功法。
上述十几种功法既各成一章又整体贯通给炼功指出了一个有章可寻的方法。
7、关于性命双修。
    性命双修并非指动静兼修。至于如何理解性命双修可参考《真气运行学》一书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静功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推动真气的运行,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管制机能,使内环境生机旺盛,从而防病治病;动功则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旺盛机体的生理机能。前者是静中求动,后者是动中求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不过动功者多收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练动功必须有静功的基础,动静结合,效果更加理想。
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
    静功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推动真气的运行,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管制机能,使内环境生机旺盛,从而防病治病;动功则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旺盛机体的生理机能。前者是静中求动,后者是动中求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不过动功者多收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练动功必须有静功的基础,动静结合,效果更加理想。
真气运行法的动功有“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飞唳天“等。
    另外我想告诉你真气运行法是真正丹道周天功,至于为什么,只有靠你的实修来验证了,很多东西是不能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的。
   如果把十二经比作大河的话,那么奇经八脉就可以比作湖泽。故明。张介宾《类经》说:“经即大地之江河,络犹原野之百川也”。十二经中真气运行的盛衰要靠奇经八脉来平衡,其中尤以任督二脉为最重要。任脉在身前正中属阴,总领一身阴经;督脉在身后正中属阳总统一身之阳经。因此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合称为十四经。在真气运行法实践中,任督脉一通,全身各条经络就先后都通了。
8、练功气到下丹田后,往往有性欲亢动,甚至引起排精,是何缘故?有遗精现象,是不是还有通关的可能性?
    答:练功气到下丹田后,往往有性欲亢动,甚至引起排精,是何缘故?这个问题很重要,一般在练功过程中都会遇到,要引起注意。练功就是培养精气,精气神充足,才能达到通关,练功到了第二步后期和第三步时,下丹田之气渐渐饱满,达到一定程度后,真气开始下行,刺激性神经、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性欲冲动,这时应怎么办呢?总的原则是既要继续练功,又不能放任自流。这是练功成败的关键时刻,马虎不得。出现性冲动和欲排精时,不能和平常一样练功,要用“四字诀“来解决。即吸、舔、撮、闭。具体方法:吸,就是吸气。舔,就是舌抵上腭,把上面两个孔堵住;有两个针刺的小孔,就象平常练功一样,堵住它。撮,就是提肛、闭锁肛门。闭,就是闭住五官九窍,耳不外闻,目不外视。呼吸要小心。过去有人把鼻子也夹住。总之,在这个时候不要像平常那么去做,用”四字诀“去控制。或者干脆站起来,练站功,改变一下练功姿势,使得精气不能自由放任地跑掉。就连平常的睡姿都要注意,不要把腿伸得长长的,要把腿卷起来,侧卧,这样睡觉可防止遗精。练功中一有这些情况时,就用这些办法,等到已经控制不住时,也就迟了。早点下手控制,叫它不要继续发展。
    有的人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恼火得不得了,结果放弃了练功,很可惜。要坚持着练,总有一天会通的,就是要多费点时间,多费点功夫而已。不要因为这个就不练了,通关后遗精就好了。
9、关于“吸,舔,撮,闭”四字决:
    吸,舔,撮,闭四字决:鼻中吸气以接先天;舌柱上腭以迎甘露;紧撮谷道内中提;塞兑(口)垂帘(闭眼)兼逆听(耳)。书140页(二)“气成精”一节之现象用此法。
10、何为“文火温养”?
    答:古人将呼吸比喻为风,将神意比喻为为。注意呼吸,风盛则火旺,呼吸用力则热能增强。反之,风微则火微,呼吸和缓则热能温和。在修炼过程中,根据炼功步骤进行呼吸调整,故有“进阳火”、“退阴符”、“武火烹炼”、“文火温养“等名称,这就是“火候”。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也随步骤程序不同,而火候要求各异。文火温养,是指呼吸微弱调匀,止于丹田,好象炼丹时用文火慢烧一样,通常应用于第三步功之后,意在培养真气,蓄积力量,为第四步通督充分的准备。从医学理论分析,这是宗《内经》所谓“少火生气”之旨,以使真气汇集丹田,旺盛生机,免致“壮火食气”之弊端,使阴阳调和。这是真气运行法的重要练功环节,必须充分认识和遵行。
11、练功火候适度应怎样掌握?
    答:练功要很好地掌握火候适度。太过则壮火食气,不及则于功无补。为了掌握好这个限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不能强力意守,操之过急,追求高效能。
(2)呼吸要以自然悠缓的外呼吸推动内呼吸,使真气正常地循经运行,决不可以意领气,违背自然。
(3)姿势要以中正舒适自然为主。这样做就会使内分泌旺盛,唾液分泌增多,消化功能增强,进一步练习,可使体呼吸旺盛,微似出汗。至此可以止练休息,切勿使大汗淋漓,以免伤津。
12、练功怎么收功。
     答:真气运行法的基本守窍是丹田,且无由丹田向外引气的要求,故可不作气返丹田的收功。练功结束时,只须摩擦一下双手和面部,自觉神气清爽就行了。
13、命门穴在练功中发挥什么作用?其功用如何?
     答:命门穴在真气运行法中有着重要功用,练习者不可不知!
14、为什么丹田气不是很足的情况下不能意守命门,有何危害?
     答:理解“命门”先要理解下丹田。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指膀胱之后,直肠之前的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为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也叫“命门”。
    命门附与肾,他的机理是把摄取的阴精阳精合并而化为真气。“命门穴”在腰椎2、3节,丹田真气充足,此处如汤煎之热,活跃非常。丹田应长时温养保护,以培真气,宜勿忘勿助,使其自然生长,以固真气。真气不足就意“命门穴”,真气缘督上行,不能还脑,起了拔苗助长,反伤真气。

 

练功的规律

 

李老在参加老子论坛的论文《真气运行学与老子的“道”》中提到了悟性的问题,提出读道德经要靠“悟”。本人认为这一思想非常重要,而且同样也反映在练功之中。悟性高的人练功进步就快,悟性低的人进步就慢,那么什么是悟性呢?个人浅陋的理解,悟性就是对于规律的认识和正确把握。了解真法的规律自觉的按规律指导自己的练功实践,当然进步就快,因此要想提高悟性首先就要认识真法的规律。以下结合论坛中的一些帖子和大家一起讨论,个人理解未必正确如有谬误请批评指正。
        1.有为至无为的规律  这是真法修炼过程的规律。老子主张无为但须在有为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无为,无为才能合乎自然,才能入静。这一规律指明了我们练功时遵循的原则是“顺其自然适当把握”。顺其自然是指导练功的最高准则,是第一位的,适当把握是顺其自然基础上的把握。真法功法的设计贯穿着这个规律,强调意随气行而不是以意领气,这是保证功效的关键,也是不出偏的关键。真法第一二步功是有为法,从第三步功起开始了从有为法向无为法的转变。整个通督过程只有个别地方意念导引一下,如过玉枕关时内视头顶,其实不导引也完全可以只是通督慢一些。
    了解了这一规律,我们就可以懂得在练功时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要急躁追求,就会自然按照无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把练功当成每日必做的一件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练功不仅仅是每天坐在那里花一二个小时的事情,应该在生活中修心养性,培养无为的心态,这样才能使练功和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2.动静相育的规律  这是真气运行的规律。动极复静静极生动始终贯穿了练功的始终。人们对于静极生动是理解欢迎的知道必须依靠这个力量去通关,但对于动极复静的规律则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第一步功呼气注意心窝部,心窝产生热感,第二步功意息相随丹田趋出现肠鸣矢气,小腹汩汩作响,对于这些表现高兴的知道自己在进步。进入第三步后,起初感觉不明显,以为自己练错了,返回第一步再练,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因为真气经一二步打通任脉进入下丹田后,必须安定静止休整以培养更大的力量,这就是动极复静。丹田力量充足后真气继续上行,这就是静极生动。真气经命门、夹脊、玉枕三关时又必须静止休整,最后攻克三关后进入上丹田,整个过程都是一个静极生动动极复静的循环。这是真气运行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了解了这个规律在练功没感觉时就不会急于求成,意念导引,也不会胡乱添加一些不必要的意念,而是安心守丹田培养真气等待下次气机的自然发动。  
     3.知而不守的规律  这是意念运用的规律。 意守的目的是通过入静进入清静无为恬淡虚无的状态,但入静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一开始坐下来必然杂念纷飞,对此各家各派的方法都是“一念代万念”。在真法中就是“意守丹田”。意守丹田当然容易理解,但一些功友把它变成了死守丹田。意守丹田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死守丹田不放这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所谓意守丹田其实质是通过意守进入恬淡虚无的状态,是保持这种状态。意念太轻,不能排除杂念,意念太重,引起肌体和心理紧张。所以要若有若无,“有意则着相无意则顽空,有意无意方称功夫”“似有意似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具体来说就是先存后忘知而不守。开始练功为了排除杂念意守程度稍强(先存),慢慢进入状态后意守程度就很轻好像忘掉了(后忘),但也不是真正忘掉。知道有这么回事,知道自己在守丹田,而不是死抱住丹田不放,然后保持这种状态静坐既可。这个规律说起来很简单但具体操作时还需要练功者在练功中自己体会。
     了解以上规律我们再重新看看五步功法中意念的运用:一步功呼气注意心窝,在呼气的时候想一下心窝就行了,想得是不是很到位很清楚完全不用去管。吸气时什么也不想,是指不刻意去想,如果刻意去不想反而又成了杂念了,至于吸气有时也会想到心窝是没有关系的,只要不刻意这样做就可以了。第二步的练法是在呼气时加一个向下推的意念.仅仅一个向下的意念就够了,至于真气是在体内还是体外运动,走什么路线等等均不要考虑.如果做不到则呼气注意丹田也可以。第三步功意守丹田,就是把意念放在下丹田,其他什么的都不要考虑太多,有人理解是“心里想着(持续性地)丹田”实际意念已经稍重了。正确的做法是先存后忘知而不守.意念要轻一些,宁可不足.不可太过。第四步功勿忘勿助强调的是勿助即不要有意识导引真气,应顺其自然,至于勿忘则并不重要,意守丹田静坐即可。到了第五步功静的程度不断加深进入全身虚空高度入静的境界后就不再守丹田,而是强调对虚空状态的把握,因为已经进入高级境界就不需要再去追求低级的方法了,“法无定法万法归宗”。当然这是较高的境界,初学者还是要踏踏实实守丹田。练功中不能入静是正常的,入静也分很多个层次阶段,高度入静的状态还是不容易作到的.入静的机理目前科学的发展水平还不能清楚的解释,这是一种“言语道断心行路绝”的体验,它不同于正常的清醒或睡眠状态,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初学者喜欢好奇的问什么是入静,入静是什么感觉都是没有必要的。李老曾经说过:"入静是练功的结果,而不是练功的前提".初学者正确的做法是按功法要求,踏踏实实练功,随着功夫的提高慢慢会有体会的。
     4.大道至简的规律  这是道的规律。对此东西方的认识是一致的,爱因斯坦等人就认为自然规律是很简单的,简单性原则也是科学方法论体系中的基本原则之一。老子早就提出了大道至简的思想。所不同的是老子的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是一种实践感悟的结晶。在清净无为、无物无我、天人合一的状态中沟通与宇宙自然的联系,于是你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 身心自然调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真法的功法充分体现了这一规律。五步功法整体非常简单,稍有文化的人都可以理解操作。但简单并不是简陋而是抓住了本质之后的返璞归真。一二步功抓住了“注意呼气”这个核心,因为呼吸和自然直接沟通,有意识的注意呼气既可以更好的接受自然之清气,又符合人的生理规律。第三四步功抓住“意守丹田”这个核心,因为丹田是经络的总枢,经气的汇海。由于没有复杂的意念活动,所以易于操作易于入静。到了第五步功以后抓住了“守虚空”这样一个核心,在静定虚空中直接进入高级境界,避免了古丹法纷繁复杂的火候问题。正因为简单才保证能适应不同层次的练功者,也因为简单才保证不容易出偏。但一些初学真法的功友似乎觉得太简单,总喜欢自觉或不自觉的“修改”。比如一步功“呼气注意心窝”本来很简单:首先是自然呼吸,然后在此基础上注意呼气,杂念多再配合数息法,可能刚开始不太适应锻炼几天就好了。可是有的功友把它弄得很复杂:1、“鼻息呼气入心窝”(由鼻息经体外吹入心窝)2、“鼻息呼气入心窝”(鼻息经喉部沿体内呵向心窝)3、喉中呼气入心窝(意想体内呼向心窝)。其实根本不必要注意气从哪里来,路线怎么走,只要呼气的时候想一下心窝部就可以了,说的更直接点就是呼气的时候意守心窝。又如第三步功意守丹田,有的功友觉得没感觉于是“想象丹田里有个小圈子,就有感觉了并且可以守很长时间”。凡此种种都是因为不了解大道至简的规律,这些方法即使短时间好像气感强些,但从长远看人为的加上不必要的意念容易形成不好的练功习惯,影响了后面的入静,因此都是不可取的。

 

 

练功的心态

      

在修习真法的过程中,练功心态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决定着练功进步的快慢,练功越是深入心态对于功效的影响就越明显,本文结合论坛中的一些帖子就这一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个人理解未必正确,如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
1.练功者要树立唯物主义信仰
      习练真法首先要树立唯物主义的信仰,初看起来这似乎和练功毫不相干,但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唯物主义大家都不陌生,其核心思想第一是关于世界的本原的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第二是关于物质意识关系的认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以上第一点关于物质的运动在真法中的表现就是真气运行,真气是物质基础,运行是真气存在和表现的方式。真法,准确地说应该叫真气运行五步静功,就是一种合乎生理合乎科学使真气有序运行的方法。第二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则为我们处理练功中的各种反应指明了方向。既然物质决定意识,真气的运行有其自然规律,因此我们的意识就应该尊重这种规律,顺应它的变化,而不要干扰它的运行。练功中会出现种种反应,如八触如一些内景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真气运行所引起的经络神经的反应,无论个人是否能够理解也无论现代科学能否给出合理的解释,但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物质基础。决不要把这些反应和神秘主义、唯心主义甚至和一些迷信的东西联系起来。李老在《真气运行学》中曾经提到:有的人意志不坚被江湖术士骗到邪僻的迷信道路上去。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树立唯物主义的信仰,因此必然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树立唯物主义信仰实际上是有关练功全局方向的大问题。

2.初学者首先要端正态度

    初学真法的功友首先要做到态度端正,真法功法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化繁为简、大巧若拙。真法是综合了历代各家各派的功法,去粗取精,以《内经》真气运行学说总结成的一种功法。如果在古代这绝对属于三口不传六耳不传的内容。古人传功,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考验十年再说。现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真法也有了自己的网站,只要会上网鼠标一点什么都可以得到,就因为来的容易有的功友反而不太珍惜。个人认为:如果不相信真法可以不必涉及,既然想练真法,就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它当作一门事业去做。对于初学者首先应该买《真气运行学》《练功指导》这两本书,如果连必备的教材都没有怎么能练好功呢?同时这也是以实际行动支持真法的发展。其次练功前应该认真阅读有关章节和相关问题,掌握练功要领,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结合个人练功具体情况,有问题再在论坛发帖提问。可有的功友什么都没有,随便看看内容,简单地尝试一下,又不按要求认真去做,甚至把别的功法内容混到真法中来。论坛上的帖子也没好好看过,上来就提一堆问题,而且对版主的回答也不信任。一些问题如真法是否能和别的功法一起练,如意念导引等,书上写的明明白白,论坛版主也不知道回答过多少次,可一些功友仍然一次又一次提着同样的问题,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暴露了一些自私自利的思想。李老无私地公开了真法,真法的发展目前仍有许多困难,对于我们练功者尤其是受益者不能仅仅从自身出发向别人索取,是否也应该考虑为真法做些什么呢?

3.练功应该确立两种心态

    在掌握了功法要领按照要求修炼的过程中,练功的心态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说练功进步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练功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功效的基础和前提。练功越是深入,心态对于练功的影响就表现得越明显,在某种程度上这甚至比掌握功法本身更为重要,练功其实质也许就是一种练心的过程。

    练功的心态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练功的全局来说,在练功的信念上要做到坚信不移持之以恒,恪守练功的各种准则从而长期坚持不懈。唯有如此才能在遇到困难如功效不佳、功境出现反复时坚持下去。特别是身体有病的功友,在练第三步功到通督的过程中,身体的反应会很强烈,往往会有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信心和恒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功友稍遇挫折就不敢再练,有的功友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凡此种种都是缺乏信念的表现。同时也不能把持之以恒理解为急功近利,执意强求。

    从练功的局部即每一次的练功过程来说,在具体的练功方法中,要做到清静无为无欲无求,消除追求意识,顺其自然。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一说起秘诀”“秘法很多功友都趋之若鹜,但对于真正核心的恬淡虚无、清静无为却视而不见。练功其本质上是一个后天返先天的过程,唯有在清静无为无物无我的状态中,识神才会受到有效抑制元神才能充分发挥力量,才会产生种种理想的功效。心死方得神活就是这个道理。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治病还是长功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同时也不能把无欲无求理解为放任自流、放纵性情。有的功友有感觉就练,没感觉就不想练,这不是顺其自然而是放任自流,初学真法时必须严格按功法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修炼,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练功的心态实质上是全局和局部的统一,也是练功信念和练功方法的统一。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应该在练功中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练功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既有坚定的信念又有正确的方法。

4. 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方法,但是个人认为有两个问题很重要。

    第一、保证充足练功的时间,也就是要多练。看起来这似乎和练功心态关系不大。其实在实际练功中时间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练功的心态。很多功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练功时间较短次数较少,功效必然较慢,这样某一次练功的功效不佳就很容易引起练功者思想上的波动,以至于对练功产生怀疑情绪或者急躁追求的心理。反之如果练功次数多时间长,功效必然来得快,即便某一二次功效不佳也不会对练功心态产生多大影响。同时多练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少问问题,有的功友练功中有了一种感觉赶快在论坛发帖提问,但是如果多练几次这种感觉就消失了或者变成别的感觉,这样很多的问题就在个人的练功实践中慢慢自己解决了,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步功法从第三步功直至通督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这种情况很容易影响练功的心态,因此这一阶段一定要尽可能多练。培训班上绝大多数人在12天内通督,这和集中练功,每天练较长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调整生活方式,从心底深处消除欲望。好的心态应该是不以好功境而喜,不因功态低谷而心情灰暗,淡泊才能持久。初学者在练功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识或者在潜意识中追求某种功境或者功效。一步功应该心窝发热,二步功丹田发热,三步功丹田饱满,四步功真气沿着督脉走,五步功任督环流。。。等等。一旦练功中没有出现这些感觉或者出现的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就开始怀疑是否练错了。但是凡此种种仅仅是个人的想法,由于每个人体质的差异,真气运行的表现必然多种多样。除了少数经络敏感的人群外,很多人往往因为身体病症较多,真气疏通经络才会产生种种强烈反应,而身体较好经络通畅的人反应就不太强烈。有的人潜意识或有意识地追求良好的功效由于用意过重也会导致反应强烈,自己还可能沾沾自喜觉得练功很有成效,但这并非是一件好事。这种盼望、期待自己想要的感觉的心理就是一种着相。有的功友觉得没有感觉所以坐不住,但实际上有感觉才容易坐不住,感觉少才坐得住,无感觉就能入功长久。最高级的无感觉状态是,在此状态下,不仅功态保持长久且给人眨眼即过去好长时间的感觉。大家可以想想什么时候功效较好,往往是在心静如水感觉较少时才能久坐,坐不往很多不是因为没有感觉,而是身体出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追求感觉就会扰乱练功,要心性不至于扰乱练功,就要保持恬淡虚无的心境,不喜不忧,有喜必有忧,连喜的感觉都要淡然。调整的办法即是从心底深处消除欲望,比如不盼望丹田饱满,不盼望真气发热等等,抱以恬淡虚无的心境,真气要怎样随其自便。初学者想治病想长功夫这些想法都是正常的,也是练功的重要动力,但是应该懂得这同时也可能会成为练功的最大障碍,所以不论平时有什么想法,但是只要一坐下来练功就应该什么都不要去想,就应该保持清静无为无欲无求的状态。南怀瑾先生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中说:如果一面要求现实人生种种的满足,同时又要长生不老而成神仙,那只有问之虚空,必无结果。想要求得长生不老,这便是人生最大的欲望,当然也是阻碍修道最大的原因了。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想学成某一门的专长,必须舍弃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何况要想达到一个超越常人的境界呢?道家的《阴符经》说: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如果不绝世间多欲之心,又想达到超世逍遥之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论坛上有的功友问:练功时能不能看电视?但是既然有时间看电视为什么不把时间抽出来练功呢?要修炼就要取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神功可以使人练就钢筋铁骨、充沛精力去无限支撑自己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我们处在俗世修炼,再怎么练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取舍,始终会产生修炼与生活发生冲突的困扰,这是没有两全之策的。因此练功必然包含着对个人欲望的控制,包含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要注重平日性情的修炼,逐渐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慢慢把自己的身心纳入修炼的轨道,修炼人应该有自己的处世原则立场,要淡泊名利,逐渐远离灯红酒绿的生活模式,抛弃逢迎周旋的处世态度,这也属于修炼的一部分。

 

 

 

 

 

 

 

 

 

 

 

 

 

 

 

 

 

 

 

 

妙用小周天

 

我曾经写过一个地板上的健身四法,也就是打通小周天的方法。本来觉得这个自己精心挑选的道家养生功法,会被大家视为宝贝。与几位熟悉的朋友一聊才知,大家看书时,一看什么打通小周天,不知是什么玄学,感觉与自己相隔太远,都将此页一翻而过了,这不禁让我叹息不止。

很多人喜欢金鸡独立,因为随处都可以练习;很多人喜欢推腹法,因为能治慢性病,并与减肥有些关联。但我说的地板上的健身四法,也就是打通小周天,更为快捷。它包含了铜头撞树、金鸡独立、推腹法、跪膝法、补肾功五大功法的全部功效。今天还得再重提一番,正所谓道不轻传,那就传一下吧。

壁虎爬行法:此功法从头到脚,从头项四肢,到五脏六腑,从皮肤肌肉到筋骨关节,都同时得到了锻炼。但由于动作和缓自然,习练者随时交叉处于运动与休息状态,所以不会感到丝毫的疲惫。又加上了意念,把自己想象成壁虎,使心力体力相合。这种锻炼之法,体力没有消耗,只有增长,而且增长的是自然协调之力,对于体力虚弱无法进行激烈运动的朋友,最为适用。游戏之间,就练成了九阳神功,岂不妙哉。有朋友更关心此功法能治什么病,否则说得再好,也觉得与己无关。我们总是关注疾病,而不关注健康,要知道,如果您的体质增长一分,疾病就减弱二分。有的人浑身是病,症状无数,写私信来,问我应从哪个病开始调治。我回复到从增强体质开始。我们无法驱散寒冷,那我们就去寻找阳光吧。疾病是要靠内力赶走的,而内力是我们每个人所固有的,但要我们去寻找,去培养,去激发,因为它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

叩首法:可将气血引入头面,开窍醒神之力很强。对于颈椎病,头痛,耳鸣,近视眼,黑眼圈,都有疗效,尤其对于长期一窍不通的慢性鼻炎,多练此功法中的撞揉动作,可即时通窍,并作用持久。此外有腰肌劳损的朋友,若能循序渐进练此功法,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震动尾闾法:此法最能激发人体的先天之力,撞击的位置正是督脉长强穴与任脉会阴穴之间。长强就是可以让您长久保持强壮的意思;而会阴穴,相当于瑜珈当中的海底轮,是人体能量与宇宙自然能量相通的门户。震动这两个穴,将任督二脉接通,人体就会阴阳调和。此功法对肛门疾病,前列腺疾病,妇科疾病,以及男子性功能障碍,都有显著疗效,切莫等闲视之。另外它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此功法在站起的时候,用力点是脚外侧膀胱经部位,所以最善治风寒感冒,尤其对过敏性鼻炎疗效甚佳。

踏步摇头法:很多早期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向我咨询调养方法,我总是推荐踏步摇头法,此病症状虽在脊椎,其实病因却在肝肾。《内经》上说:诸暴强直,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强直可用舒筋法以柔肝,收引(拘紧状)可用散寒法以补肾。踏步摇头时,能激活督脉上的筋缩穴,此穴通肝,善治筋脉拘挛强直,此为舒筋柔肝之法一摇一踏,锻炼的部位主要是督脉与膀胱经,督脉为诸阳之会,阳气最盛,膀胱经是寒气出入之所,寒气最多。练此功法时,因为头部要抬起,自然会小腹绷紧,这样会使气聚丹田。丹田气盛则内力转输督脉,令督脉之阳气源源不绝,便可将膀胱经之积寒轻意驱出,随汗而解。此为散寒补肾之法。常练此功法,再配合其它补益肝肾之法,强直性脊柱炎或有痊愈的可能。

此四法,从去年六月份在博客上发出,已经一年多了。有心练习者已大为受益,很多慢性病都得以缓解甚至消除,虚弱之体迅速强健。真希望更多的朋友也能因此踏上健康之路,如果你还在我的书中苦心搜寻与自己相符的病例,不如先练练这地板上的“健身四法”,不要因为给它起了个“小周天”而敬而远之,试着练一练,您将马上找到全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