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西就影评:把照片拍“美”--“黄金螺旋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14:14

      摄影艺术是“看”出来的艺术,关键要看您怎么去“看”。有人说;“摄影就是要‘发现美’。”这没有错,但您要有“发现美的‘工具’”。这工具是什么呢?-------是您的眼睛,可说是也不全是。因为不是所有人的眼睛都具备这种“工具”的能力。对有些人,可能是大部分人来说,这种“工具的能力”,是靠训练获得的。这种训练就是思维与视觉感知的互动。用中国人可以意会的话来说,就是“心、眼配合”。

和谐为美,和谐是大美。“和谐”其实就是某种“秩序”。在孔子的眼中,“周礼”最美。因为“周礼”规定了严格的秩序,符合孔子世界观中“美”的标准。但那是奴隶制社会下的“美”,而不是今天的“美”,今天的社会秩序早已不是“周礼”的秩序了。时代不同,对美的解构也会不同,这是说的人们思想世界中上层建筑的东西。在摄影作品中就是表现为主题思想的取向;有此“心”则眼向此“看”,才能看出自己认同的“美”。

人类社会中,不同社会地位、阶层的人有不同世界观的认知、有不同的好恶。因此在人们的眼中,美也就有了差异,在这些差异了“美”的元素中,也会有“交集”,众多的“交集”又会有相对统一的“共集”。就众多文艺表现形式来说,摄影在众多交集中表现出的共集,更多的体现在摄影的构图上。

怎样构图才美?不少人会想起所谓“黄金法则”来,并且比划出一个“井”字来,告诉你主体应当放在“黄金分割线的交点上”。这实在是太机械、太形而上了。早期的绘画时代,人们在对形式美感的研究中,黄金法则的应用就已经炉火纯青了,那会如此局限呢?!除了“黄金分割”外,今天我想谈谈“黄金螺旋线”这个东西。

我们知道,黄金比例,具有无限相似性。它那0.618的比值可以无穷尽地复制。自然界充满了符合黄金比例的事务,黄金定律,是人们向大自然学、习总结出来的。摄影在构图中自觉的去加以运用,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看美照片的工具”之一。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黄金螺线方程:ρ=αe^(φk)其中:α和k为常数,φ是极角,ρ是极径,e是自然对数的底。   

当公式中k=0.0765872,等比P1/P2=0.618时,则螺线中同一半径线上相邻极半径之比都有黄金分割关系。事实上,当函数f(X)等于e的X次方时,取X为0.4812,那么,f(X)=0.618…,这样形成的螺线就是黄金螺线,她有很多优美的特点。是极致中的极致,美中之美。

 

由此可见,艺术中的“美”,也可以用数学来表达。数学家在数字的排列中,即找到了形象的美感,也从中找到了音乐的美感。这本身就是对否定“艺术科学化”论调的很好的批驳。

摄影是视觉艺术,搞了好多数学符号、公式的,会让不少摄影人感到枯燥乏味、会犯晕的。呵呵呵呵,那就用形象来解释一下“黄金螺线”吧。

由于“无限相似性”的规律,当我们把一个“黄金矩形”从一端分割出一块正方形后,剩下的矩形,依旧是“黄金矩形”。再把剩下的“黄金矩形”再次向内分割......这样可以无限多次的分割下去。现代量子理给出了可能的极限--------达到基本粒子的尺度。这是物理上的,在数学上依旧是可以无限分割下去(无穷点)。不在多说什么微分和傅立叶级数了,变成数学论坛了。我们看下边这个图吧,把那些正方形外角的两条边做一90度切圆圆弧。就连成了一条对数螺旋曲线,这就是“黄金曲线”。在摄影构图的运用中,考虑到4到5级也就够了。

这条曲线实际是人们在审视一幅平面画面(不是才立体的自然实物)时眼睛的注意点的移动路线。这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形成的“本能”,在全黑、失去立体视觉的时候,人的视觉注意力,就会让你从“无穷点上”出发,沿着“黄金曲线”向外“搜索”。人们思考问题时,眼睛会不由自主的转动,这是在“虚拟”这一搜索过程的结果。

在观看已经存在的图像时,这个过程是相反的,注意力是由外向内,沿着这条曲线最终把注意力集中在“无穷点”附近。把画面中最精彩的部分,包络到这条曲线的卷曲之内,就会引起人们的格外注意 ,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黄金矩形与黄金螺线

如何在摄影当中运用这条曲线呢?我们来看摄影大师,布列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拍摄的一幅名作《叛徒的审判》。这幅名作,画面中人物众多,但主要情节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到毫不杂乱。为什么呢?当我们把黄金螺线放上去,奇妙的感觉产生了,事关审判的主要人员,被这条曲线很好的“包络”了起来。让人们的视线落在最终“无穷点”附近的叛徒身上。他,是与《叛徒》这个主题直接相关联的主角,配得上“主体”的地位啊! 布列松作品分析布列松原作

      更加奇妙的是,当我们把这条曲线,扣过来用那个神奇的无穷点又会落到审判员的手上,那是决定这个叛徒命运的手啊。审判与被审判,相对立的两个关键因素,正反都一样,都可以成为我们视线的最终落点,但是您要看两遍!

      这里要说明一下,黄金螺旋线的的使用,可不是机械教条的用。它可以虽透视而变形,可以随画面而改变方向和大小。只要您在画面中找到这条曲线,并且这条曲线越充满画面,这张照片在形式上就越具备了“美感”,这是构图美感和主题的美无关。下边也是布列松的一张名作《给爸爸打酒去》,人物的安排也具备黄金螺线的分布规律。 布列松1

我之所以以亨利·布列松大师的作品来举例。是因为布列松是摄影史上绕不开的纪实主义摄影大师,他一贯主张使用35毫米胶片,只是用50毫米标准镜头,以正常人的视角拍摄,不会趴在地上或站到梯子上去寻找“与众不同”的视角,他提倡“决定性的瞬间”,也从不剪裁照片。他对构图的把握,更多的是靠现场感,或说是“直觉”。这就带给我们一个思考,这位大师的直觉是怎么来的呢?天才么?“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呵呵呵。因该说这是通过有目的的训练得来的。大师的功夫,不只是“靠得近”和“决定性瞬间”那么简单。让我们在多欣赏几张他的大作吧。这里有些照片,如果隐去“大师”的光环,会被许多人称之为“废片”的。看大师的作品,绝不是2、3秒钟的事。 布列松4布列松3布列松2

 

 

呵呵,学习时要举一反三的。这条曲线,也可以演化成优美的S形。以一个过切点的半径为轴,把曲线翻转180度,就会得到一条优美的S形曲线。 翻转成‘S’形原曲线

 

      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照片通常都符合三条重要构图法则中的一条或是全部,他们分别是:三分法,黄金三角和黄金螺旋。其中黄金螺旋是在繁乱的画面中找到“秩序”的关键,这可能比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来虚化背景来的难些。它需要您锻炼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的眼睛成为“发现美”的“工具”。

      点回题来,说摄影。摄影,不管是“皮实相”还是“真实相”,都要用图形说话的。这个图形不管你是“抽象了”还是“隐喻”了。最终画面都离不开结结实实的“实相”!

 

 

来源:http://www.pop-photo.com.cn/main/bbs/ArticleView.shtml?articleId=206843&replySuccess=true&lastPage=true#repl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