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减肥图片搞笑图片:文明,自仙湖衍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43:06

文明,自仙湖衍生

【王卫龙】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文明之本。

湖,是绿色之母。湖,是生态之家。

上溯古昔,自从出现了长江与黄河,便衍生了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民族;回首如今,自从治理了赣江与鄱湖,便衍生了五十年富饶的生态江西。如果说赣江是支撑我们江西人繁衍生息的父亲水,那么鄱湖便是带给我们江西人生态文明的母亲湖。

读罢这本小册子《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行》,长时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江西只有一知半解的我,逐渐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清晰明了的家乡印象,内心深处也开始升腾起一种莫名的冲动和热望。遥想那一直未曾亲见的绿色生态母亲湖,该是怎样的一处人间仙境啊!循着悠悠梦境,我紧牵着仙子母亲的飘逸裙袂,努力探寻这美丽生态的无穷妙趣:茫茫鄱湖,蓝汪青碧,鹤群聚栖,鲟豚追戏。这里是鸟类的天堂,是鱼豚的乐园。远可观鄱湖之广阔,近可与鸟鱼来交欢。坐卧石钟山,俯瞰水下城,静听彭蠡口,时传“铿铿”声。如此妙境,无不令人雀跃欣然。

欣然之余,我忆起遥远新疆流传的另一个仙湖传说——罗布泊。与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不同的是,罗布泊曾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汉书·西域传》记载它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构成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来到此地,与置身江南无异。当年张骞西出阳关,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方人斯文·赫定曾在一本书中描述:罗布泊使我惊讶,它就像座仙湖,水面如镜,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在和煦的阳光下,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而今,仙湖罗布泊已经成了苦涩的回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罗布泊永远地消逝了,生机和文明也随之消隐,这是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然而,鄱阳湖没有消失,她一直流淌着,孕育着一个个生命,滋养着一方方土地,焕发着一片片生机,衍生出一次次文明……

我宕开思绪的双桨,泛舟鄱阳湖,亲临一处处仙山宝地,纵览千里湖区的山河雅韵,涤荡心灵的俗世杂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东坡居士踏歌而来,邀我共赏庐山真韵。结庐飞仙,览胜骋怀;行游山水,作画吟诗;遍历六教,聆听书堂;科考地质,避暑百家……抵临庐山仙峰,我乐忘归途。

“瀑布斜飞藤萝挂,千峰竞秀万壑流。……”施公耐庵携书而来,邀我共唤龙虎星君。道教之源,丹霞之貌;神仙洞府,人间仙境;不得绝景,百阅无厌;千古崖墓,迷雾重重……攀临龙虎仙山,我心静无忧。

“浩瀚烟波楚客游,湖光山色叹春秋。……”书生董永闻信而来,邀我共阅仙家七女。云雾缭绕,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苍龙腾舞;花红尽染,暮鼓晨钟;蜿蜒如带,仙色可餐……近临旖旎女湖,我沉醉无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文杰王勃乘风而来,邀我共伫滕王高阁。飞阁流丹,空着无地;桂殿兰宫,冈峦体势;盈视山原,骇瞩川泽;云消雨霁,舸舰弥津……登临豫章仙阁,我豪情满怀。

迷津的文思沿鄱阳湖顺流而下,同无数历史名流短暂叙话,更添鄱湖的人文气息。暂留浔阳江畔,但见江州司马于瑟瑟秋风中夜送挚友;小憩琵琶亭内,但见江畔歌女于枫叶荻花下夜弹琵琶;行至双湖长堤,但见三国小乔于碧波艨艟前梳妆迎君;问道浔阳柴桑,但见五柳先生于悠悠南山种豆赏菊;伫足才子之邦,但见玉茗堂主与俞娘共谱临川四梦……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湖清水”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文明遍洒于每一处湖区角落,更造就了诸多名垂青史的时代风云人物。婺源詹天佑,临危受命通天路,奠基了民族的脊柱;修水陈寅恪,拒绝日本授课令,弘扬了民族的骨气;弋阳方志敏,临死受刑磨意志,彰显了民族的精神;德安袁隆平,成功研制杂交稻,证实了民族的智慧……

思绪漂流于此,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鄱阳湖,的确是一片神奇的仙湖,她仿佛一位优秀的魔术师,从漫漫历史画卷中,变幻出无数令人赞叹不已、令人心潮澎湃的文明的奇迹。这正应验了一句话:水是生命之源,是文明之本。然而,物极必反,鄱阳湖水稍有漫溯或消殆,都势必给万千赣人带来莫大的灾难。彭蠡古郡枭(挂耳旁)阳县沦为水下城,新疆盆地罗布泊陷为戈壁滩,种种人为破坏的前车之鉴,无不警示着我们勤劳智慧的江西人,必须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在茫茫鄱阳湖区,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力求“一湖清水泽万世,十方县市树文明”。

文明时代,低碳生活;固本溯源,链接生态。鄱湖区如是想,也如是做。利用生态循环发展,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新新型工业体系。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保自然以原生,还动物以本色。这一切的一切,既是为促进当下社会进步的系列具体措施,也是为泽被后世,衍生一个具有高度文化,拥有高度文明的社会所作的准备和努力。

行文至此,我有一丝惭愧之心。作为饱受赣江水、鄱阳湖三十年恩泽的江西人,我深深愧怍于自己竟不能为生态江西做些什么,但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一个文化的传播者,我必将历史的教训,今日的经验,如同亚运的熊熊火炬,传递给我的万千学子,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为江西这块热土,披上更加厚实的绿色,衍生更加光辉灿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