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邪恶禁图片:【深度】解密中国富人移民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4:59:17
来源:中国企业家 时间:2011年10月22日 9:09    分享:

  汪又这样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富裕阶层们,不想再让后辈继续在这片焕发巨大经济活力的土地上重复他们的财富神话和生活焦躁,他们选择迁徙

  姓名:汪又

  年龄:26岁

  所在地:温哥华

  职业:移民置业顾问

  走在北京建外SOHO白色的塔楼群落之间,不时会遇到派发移民广告传单的姑娘和小伙子。A座的大厅里每进来一个生面孔,守在那的四五个人就会围追堵截上来,往你手里塞出国英语培训和移民业务的传单。

  上到27层,整整一层都是中国最大移民公司之一的和中移民的北京办公室。前台挂着职业微笑的女接待员多达五六个——她们绝不像一些门可罗雀的公司前台那样百无聊赖地闲聊,而都是半倾着身体,坐得笔直,随时殷勤地回答着来客们关于移民的任何咨询。

  “自从和中搬到建外SOHO以后,这里已经成为不光是北京乃至全国的出国社区了。全都扎堆了,尤其是A座B座。现在27层整层是和中的,29层的3/4层,还有10层,7层一部分。我们北京现在有270多人,全国有500人。北京的业务占了全国的一半。”坐在窗户正对北京CBD的大办公室里,和中移民董事长王力民不无自豪地说。

  做了16年移民中介生意的王力民自己也没想到公司的业务能做那么大,国外的移民公司一般有十几个员工就算上规模了,在中国,他却雇佣了500人,在十个城市都设有分公司,在国外也有自己的办事处。

  从1995年到现在,王力民亲自见证了中国移民的两个阶段:1995年到2000年是以技术移民为主的阶段,当时出去的移民都非常苦,被称为“洋插队”;2000年后,越来越多中国的富裕人群开始申请投资移民。

  中国并不是今日才成为迁徙之国。今年8月15日,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中指出:大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移民海外人数逾450万,移民人数稳居世界第一。“只要你做到中国第一,那你一定就是世界第一。”王力民说。

  但眼下,越来越多中国的富裕人群正在加入移民的行列。据招商银行与贝恩顾问公司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调研显示,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的大陆企业主中,27%已经移民,47%正在考虑移民。

  跟中国几乎所有大的移民公司一样,和中公司也是做加拿大移民起家的。加拿大地广人稀、社会福利好、移民门槛低,一直是中国移民的首选。国内相应的服务也最成熟,和中不仅为客户办理移民手续,甚至提供保姆式的全程服务。从到加拿大后的机场接机,专人帮助办理安家国外的手续,到子女教育学校的选择,甚至还提供置业购房的咨询。

  甚至,王力民还把自己的客户做成了自己的员工:2008年通过和中完成了自己、父母、弟弟妹妹一家五口移民加拿大后,26岁的小伙子汪又在加拿大温哥华,当起了和中在温哥华的安家服务中心的置业顾问。

  交给加拿大政府12万加元的投资移民费用、证明自己在中国持有超过80万加元的资产后,2008年12月,汪又全家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在他们身后,还有很多中国同乡选择的是在加拿大的银行存入为期3年的相当于300万元人民币无息存款。这一年,中国投资移民加拿大的人数首次超过了技术移民。

  2004年,还在读大学的汪又就不时听做地产的父亲说起,自己一个生意上的伙伴移民加拿大之后,在那边生活轻松多了,老婆孩子过的也很好。

  在国内,汪又的父亲在武汉是一个小有规模的地产商,今年还不到50岁,白手起家,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但应酬很多,身心疲惫,在国内基本上很少着家。“我父亲性格比较霸道,很有冲劲,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在国内从未向任何困难低过头,凡事自己扛的汪父却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再走自己的道路,甚至对于自己辛苦打拼下的事业,他也没有准备让自己的小孩再去继承。

  2006年,汪又父亲下了决心:“叔叔他们在加拿大挺好的,反正你弟弟也要过去。这样可以全家办个移民,你们生活在那边也简单一点。你看看我每天应酬,很少有时间跟你们呆在一起,而且根本没有保障。移民加拿大不仅为了你们,你们之后的下一代也会更好。”

  决定一出,汪又自己倒没多震惊。他在2006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了英国学了一年房地产管理,适应了国外的生活,也为未来能在加拿大找工作打下了基础。父亲不强求他接班,他自己也没有这个意愿:想起有那么多的员工需要管理,每天不断的应酬,协调各种关系,还要对付很多尔虞我诈的事情,“我没有父亲那么大的魄力可以去忍受这一切”。

  汪又的母亲却顾虑很多。她一直在家做全职太太,朋友都在当地。突然搬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自己英语又不好,她害怕不适应。

  但汪父一摆出加拿大充满了安全感的硬件条件,汪母也不再抗拒:法制健全,国土面积比中国还大,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淡水资源世界第一,人口密度低,总人口还不及北京和上海的总和……“当时没考虑去美国,在我爸心目中觉得美国比较混乱,不安全。”汪又说。

  在一位“先行者”朋友的引荐下,汪又的父亲就找到了和中。2008年,汪又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5位家庭成员的任务分配是,汪又、母亲和弟弟妹妹在温哥华购买了别墅,安顿了下来,父亲则拿着枫叶卡留在国内,仍旧打理房地产生意。

  加拿大的移民政策规定,移民者必须5年里在加拿大居住满3年才能申请成为公民,而只要夫妻双方一方先成为了加拿大公民,再回到迁出国与配偶同住3年,另一方也就相当于坐满了3年的移民监。所以汪父的计划是,自己不耽误国内生意,让汪母先拿到加拿大公民身份后,回中国陪自己。

  到加拿大的第一年,因为感觉孤单,汪又的母亲还经常回国。但住了一段时间后,她逐渐喜欢上了气候温和、到处都是森林湖泊的温哥华。同时通过去移民培训中心学英语,汪母认识了很多中国来的移民朋友,刚来加拿大时的寂寞感也减少了。今年汪又母亲国内的朋友结婚,她回武汉呆了几个月,突然发现,自己反而无法适应家乡武汉的酷热夏天了。

  汪又的弟弟和妹妹都在高考前就来到加拿大读书,两个孩子都为自己能逃脱高考而庆幸。21岁的弟弟如今在读大学,对拍电影情有独钟。虽然母亲受中国的传统观念影响,觉得干这行不踏实,但他们的父亲却非常支持。“我父亲比较开明,觉得既然我们到了加拿大,就过得简单快乐一点,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行。”

  伴随中国移民的不断涌入,温哥华已经形成了商业非常发达的华人聚集区,那里不仅有很多地道的中餐厅,还有一年到头从不休息的中国超市,甚至国内流行的KTV也满街可见。居住在这些区域就算不会英语也能生活得很自如。

  “温哥华可以成为你的故乡,加拿大就是移民国家,他们不会说我们才是本地人,你们不是。”对比在英国的留学生活,汪又觉得加拿大让人更有归属感。

  而不常住加拿大的父亲也毫不犹豫地把这里当成了“避风港”,每年回加拿大与家人团聚几个月是他最享受的日子:全然不像国内的忙碌和紧张,不必应酬,每天只是旅行、在户外烧烤、跟朋友聚会,或简单地走在温哥华的公园里。

  “我父亲每次来都很轻松,感觉回国就是受罪。”汪又觉得,移民加拿大后,家里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父亲)老了之后能有一个轻松的环境度过晚年的生活,同时他也不希望我们重蹈他自己的覆辙,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成天的在各种应酬场合里周旋。”

  汪又理解父亲的痛苦。虽然在国内也是富裕之家,但2007年,汪又在英国读完硕士后,也进过上海一家地产公司打拼。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干到晚上九十点,周末还有一天必须自己加班才能把公司交待的任务完成。没有自己的时间,几乎所有精力都投在了工作上。

  2008年12月,踏上加拿大的土地后,汪又按照自己原来的专长,在和中温哥华的安家中心做起了地产销售。他每天九点半上班,四点半就能下班,周末也从不加班。闲暇的时间他会自己带着相机到处去拍照,每年还会有两个月的时间到全世界去旅行。

  汪又自己也承认在国内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机会比较多,有各种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能在吸引着人们拼命地工作。他国内的朋友还都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加班是家常便饭,每次回国朋友都羡慕他在国外悠闲的生活。

  最近,汪又的父亲又说服了身边的三个生意上的朋友申请了加拿大的投资移民。已经定居温哥华的汪又,每年还会回中国好几次,为中国那些希望移民的富裕阶层们介绍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他们可以预知的美好生活。

  中国富人们的移民潮会越演越烈吗?王力民认为很多人所担心的“移民潮”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不管是加拿大还是美国这些移民国家,每年对中国移民的受理数量都有限制,不是你想扎堆往国外移民就可以的。

  ”今年7月份,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局正式推出配额限制,投资移民加拿大的大门正在收紧:从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联邦投资移民在全球范围内仅接收700份申请,远远低于2010年发布的3000个申请配额。

  但这并未能拦截住想要迁徙的人们的热情。和中公司北京总部的通道两旁设置了密集的咨询会议室。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外,北京滚滚车流拥挤在三环桥上缓慢地蠕动着。扭曲的央视大楼和直指云霄的国贸三期遥相呼应,夜幕下它们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经济的巨大活力。

  这一间间移民中介公司的会议室里,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富裕阶层们却并不想让自己的后代继续在这片燥热的土地上重复他们的财富神话和生活焦躁。加拿大成为了他们的避风港,也是他们为自己留的一张随时可以脱身的“船票”。

  企业家网站的内容转载等业务合作者,请与市场部联系(电话:64921616-8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