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问答支持谁:世 博 日 参 观 省 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6:04:09
作者: 余传琮 | 2007年05月19日 22:05 | 栏目: [ 历史 , 游历 ]
[ (70) 点击 ] | [ (3) 评论 ] | 本文地址: http://yuchuancong.blshe.com/post/995/53152 

5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我和众多文博爱好者一道参观了本地的省博。

 

这是第三次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了。读中学时跟学校参观过一次,年代久远,连看了些什么都记不清了,只记下了博物馆的地理方位,再去不会迷路罢了。第二次是1980年前后,是为了观看轰动全国的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那次看到了举世闻名的编钟,听了它的演奏,也对那些粗大的外椁材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为了尽可能从容地参观,我推掉了今天上午的约会。乘车1个多小时,从汉口赶到武昌东湖路已经是10点多钟了。博物馆门口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正排队等候进入,其中大多数是中外学生。武昌是武汉的大学区,其中有不少外籍学生。博物馆地址没变,馆舍却已经重建过,比以前的豪华多了。只是感觉没有那么多树荫,满地水泥。

 

今天参观的两个专题展,分别布置在博物馆的两厢,中间的主楼不知为什么没有开放。询问坐在展厅大门的工作人员,她回答说正在装修,要到9月份才开放。谈了谈对湖北地区历史文物的看法,这位工作人员就一定要我留个言、提提意见。我就把刚刚谈到的想法写下:“在省博没有看到本地的通史展,是个遗憾!”

 

在交谈中,我对比了前不久在兰州和拉萨参观当地省(区)级博物馆看到的情况。在整个湖北地区的人类文明史上,楚及曾国以来的历史只不过是较晚近的一半。本省出土的石器时代以来文物和史料记载的历史是那么的绚丽多彩、灿烂辉煌!地处长江中游的鄂省在长江文明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是很不相称的。

 

所参观的两个展览分别是《楚文化展》和《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前者当然是我的重点。不过,再次参观曾侯乙墓的文物,也有不少新的收获。半琮是第一次亲见;鸟喙形器连讲解员都说“尚不知其用途”。遇到讲解员就跟着听,漏掉的重要展品回头再看。就这么反反复复,全部看完已经是下午三点。到商品部选了一本书《长江中游先秦考古学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中,一级文物400余件,主要有: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铜鼓[商代打击乐器],1977年崇阳白霓出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皮鼓形铜鼓。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吴王夫差矛[战国时期],1983年,在湖北江陵马山5号墓出土,全长29.5厘米。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曾侯乙编磬[战国时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青铜樽盘[战国时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青铜鹿角立鹤[战国时期],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吉祥物。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展示的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发掘的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墓出土的精华文物。此墓葬距今2400多年,出土多种文物万余件。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价值之高,保存之好,轰动海内外。陈列分祭厅、青铜器、兵器、车马器、竹简、漆木器、金玉器和乐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 其中,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青铜鹿角立鹤、联襟大壶、尊盘、鉴缶;迄今仍很锋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剑形的殳;包容文字资料颇多、又系我国最早的竹简;重达2156克的特大金盏;制作方式与风格迥异于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见的珍品。尤其是乐器展品中的一套青铜编钟,更是无价之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部分图片

老馆

新馆[电脑效果图]

           

     

        勾践剑                                夫差矛

 

 

编钟

 

 

座架

  

错金银铁带钩

  

车马坑——战争想象图

  

登峰造极的铜樽盘 

 

鼓座

  

铜斧

  

铁釜

  

虎座飞鸟

  

鸟人

  

镇墓兽

  

铜矿简介

  

天文历法

  

楚国的商业

  

楚文化展的正厅

  

参观的外籍女生

  

  所购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