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羁绊 阿飞:张道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1:13:48
张陵(34年-156年),字辅汉,被视为道教的创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
相傳张道陵以虎為座騎,在某些道教流派中,张道陵与葛玄、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生平
张道陵祖籍江苏丰县,相传为张良后人。东汉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少年时就精通《道德经》,曾经在太学学习。汉明帝时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来隐居洛陽北邙山,学习长生之道,朝廷征为博士,但是称病不去。汉和帝时又征为太傅,三诏不就。汉顺帝时在鹤鸣山创建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造道书24篇。汉桓帝时在青城山逝世,相传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
另外据传《老子想尔注》即张道陵所作。其弟子有300多人,并设立二十四治,为后来五斗米道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张道陵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天师道,正是以符箓见长,故世称符箓派,也叫正一派。“正一”就是太极虚道的别称,同时也含正宗、正统、规整的意思。
家族
张道陵临终,将剑印传予其子张衡(称嗣师),张衡传子张鲁(称系师),张鲁是三国时割据汉中的主要勢力,在汉中地区实施“政教合一”的统治,推行很多公共福利事业,頗得民心,后来归顺了曹操。
张鲁晚年嘱其子张盛,後來均由後人或族人世襲张天师位。而張家所傳的正一派道士,婚娶不出家,其道观,被人称作“子孙庙”。
歷朝帝王追加了歷代張天师不少“封号”与“赠号”。龙虎山也成为正一天师道的祖庭,歷代張天师原居“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至今張天师已传至第64代,64代張天师現居台灣,已羽化仙逝。(1949年2月,63代天師张恩溥遷往台灣,1969年12月底病故于台北,由堂侄张源先在台湾继承64代天师,年前物化)。
备注
张道陵的生平正史记载很少,主要记载于葛洪的《神仙传》以及《汉天师世家》。
链接
中國道教嗣漢天師府資訊網 http://taoismweb.myweb.hinet.net/
一 辞州令北邙修道
张陵,道教称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晚上。他的八世祖为“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张良辅佐刘邦打天下,建立了两汉王朝,被封为“留侯”。而张良功成身退,飘然而去,随赤松子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术。
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也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所以,生下儿子,即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
张道陵自幼聪慧,七岁时,开始学习儒家“五经”,以后,不断学习到社会上流传的天文、地理一类的书。他刻苦学习,立志做官,并想辅佐汉室,荣宗耀祖。志向和毅力鼓舞着他,最后,他进入了全国的高等学府——洛阳太学,在这里他博通五经,成了一名饱学之士。
张道陵太学毕业后,他想跟他的老师一样来授徒讲经,一举成名。他先后到南方天目山南的神仙观和西北的通仙观,设立讲堂,教授五经。数年间,学生由千人之多,乡人称他为“大儒”,名传一方。
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张道陵二十五岁,被郡守以“贤良”推荐到朝廷,后来,到洛阳经过考核,一举中了“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在江州令任上,他看透了地方强权的横行,为官的贪赃枉法,老百姓食不裹腹怨声载道。他又想到自己为一介书生、小小县令,怎么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世道,倒不如效法先祖张良,出离尘世,善保自身,以图延年益寿罢了。
汉明帝 刘庄
于是,张道陵约在明帝末年,谢绝了朝廷的一再挽留,辞去江州令职,便北上洛阳,隐居北邙山中,潜心修习黄老长生之道。他研读了《道德经》 、《河图》 、 《洛书》以及谶纬之学。三年后,得《黄帝九鼎丹法》 ,相传神兽白虎衔符而至其所,其道术日益完善。
汉光武帝由谶纬之说登上皇帝宝座,晚年,深信不疑,遂“宣布图谶于天下”。汉明帝继位后,秉承皇帝遗旨,宣扬图谶,又派人西天求法,引佛教于中国。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在京城举行了白虎观会议,章帝主持以图谶证五经,也就是以神学来讲五经,听说北邙山有个张道陵,便征召他为经学博士,张道陵无心辅佐汉室,便避而不见。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朝廷又下诏征张道陵为太傅,封兾县侯,但张道陵却视禄为粪土,所以三诏而不就。张道陵对来使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不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我有何用?我志在青山中!”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张道陵决心离开云游名山大川、访求仙术去了。
二 鹤鸣山开创道教
张道陵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貴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这里山青水秀,景色清幽,传说为古仙人棲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经过三年而九天神丹炼成;而龙虎出现,所以,此山又称龙虎山。六十多岁的张道陵,服下神丹,身体健如青壮年,后又得秘书以及驱鬼之术。为了广传道术,他离开龙虎山,又到蜀郡的鹤鸣山去了。
汉顺帝 刘保
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张道陵为了在鹤鸣山把道传下去,自称太上老君于正月十五日降临,亲手授给他《洞极经》一部,三五都功玉印一枚,雌雄斩邪剑两把,还有二仪交泰冠、驱邪帔风、通天至简等物,要他推行“正一盟威之道”事成之后,向老君汇报。信徒们都信以为真,到处传播,“正一盟威之道”很快就传开了。
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张道陵带着弟子王长和法具,到了青城山,降服了“六天魔王”、“五部鬼帅”,使青城山得以安静,山民安居乐业,并纷纷要求加入“正一盟威之道”,山民奉张道陵为代天行道之师,即“张天师”,所以,“正一盟威之道”又称为“天师道”。
张道陵在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卷,阐明“天师道”的微言奥义,成为教众的行动纲领,又尊奉老子为教祖,《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又作了《老子想尔注》,他宣称,人君用“道意”来治国,国则太平;循“道意”而爱民,民即寿考;人法道义,便可长久,并以“佐国扶命,养育群生”为最高目标。
张道陵为了巩固天师道地盘,把己经控制的教区,划分为二十四个传教点,以鹤鸣山为中心传教点,依次向四面八方扩延。历史上称为“二十四治”(治就是传教点)。张道陵还遥置了“北斗治”,它虽为虚设,却以此作为他当年在北邙山隐居修道成功的纪念。
张道陵为了严密组织纪律,加强对教众的信仰宣传,他规定凡教众需交五斗米供斋醮使用,这就是后来称为的“五斗米道”。还规定教众要信仰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除每年五月、腊月的吉日祭祀祖先,二月八日祭灶神外,不准祭其它的神,更不准胡乱行祭。另外,规定教民内要慈孝,外要敬让,不准兴讼好斗,不准欺诈世人。
张道陵“五斗米道”规定:天师为全教区最高领导;初入道的称为鬼卒;能为道徒和病人作祈祷仪式的称为鬼吏和奸令;信仰确立并能讲授《道德经》的称为祭酒。祭酒负责主持一治教区的各项教务工作,直属天师领导,对天师负责。每年三会日(上会:正月初七;中会:七月七日;下会:十月十五日。三会又叫三元),教民齐集治所,听侯祭酒训导检查,聆听教区科律。由于五斗米道传道纪律严密,教风正派,所以很快得到普及。
三 开大会传位宗亲
汉恒帝 刘志
据传,张道陵有弟子三千人,真正得其传的只有三人:一为王长,一为赵升,一为其子张衡。王长长期跟随师傅,擅长天文之学,精通黄老之术,深得张道陵赏识。而赵升能得师傅道法,却有一段来历:张天师在鹤鸣山炼丹己成,并服了半剂丹药,成为“地仙”之后,他看到身边弟子,多为俗态未除,不足以附托宣教任务,将九鼎大要,留得奇人。后来,有一年上令之日,从东方来了一位冰胎玉质、道貌安然的青年,名叫赵升,天师一眼看出定是奇人,欲收为弟子。为了考查赵升的道心程度,张道陵曾七度验试,结果,发现他拒绝财色,忍辱负重,怜悯天下穷人,恪守正一道规,称得上满意。七试之后的一天,张道陵带领众弟子,登上云台峰绝崖,崖下一棵桃树,红色果实累累。大家见了,莫不心动,但要想获取,却又退缩三分,天师见此情状,二话没说,欲纵跃崖下采摘大桃,众弟子一拥而上,拦住师傅,只有王张、赵升二弟子,木然不动,黙然不语。谁知众弟子未阻拦住,张天师分开众人,朝桃树方向一跃而下,众弟子齐站崖边,俯身下瞰,却不见师傅踪影,一时惊骇悲啼,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失望而归。只有王长、赵升站在崖边,相视不语,停了好久,二人异口同声说:“师者父也,自投不测之崖,吾辈何能自安?唯有随师傅去吧!”说罢,二人一起身,朝师傅所投方向跃去,一阵风起,二弟子正好落身在师傅两侧。天师笑道:“我知道你俩会来!”于是,天师授予二弟子大道要术。三天后,三人回到了天师府,众弟子一见,惊愕不己,个个追悔不及。
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张道陵己届一百二十二岁,他自知大限将至,便于下会这一天,召集各治祭酒和要职人员,于鹿堂治(今四川绵阳县)开会,嘱咐身后之事。天师当众宣布,其天师之位,由弟子张衡承继,特别强调说明:“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就这样正式规定了历代天师之位,一定要有张家宗亲来继承的传承关系。
第二年,天师道祖师张道陵,以一百二十三岁的高龄,在鹤鸣山中羽化。
张道陵 - 人物评价
张道陵
张道陵因在蜀汉之境设二十四治,为布化行道的机构,凡入道者交五米为信,后人因称其教为“五斗米道”。因张陵为该教第一代天师,故教徒尊称“祖天师”。人们又称其教为“天师道”。张天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为最高经典,并自撰《老子想尔注》发挥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为最高信仰,将“道”和老子相提并论,宣称即是“一”,“二散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汉祖天师在唐僖宗时被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代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封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因嗣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法裔由陕西汉中迁居江西省龙虎山中。现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即其遗脉。
张道陵 - 主要著作
《老子想尔注》:
道教经典,又名《老君道德经想尔训》。道教传说此书为中国东汉张陵或张鲁所作,用于教化道民。原书2卷,已亡佚。20世纪初于敦煌发现六朝残抄本一件(S6825),内容相当于原书上卷第3至37章。此书为现存五斗米道重要经典,以道教思想注解《老子道德经》。以道为最高信仰,宣称道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灵。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注文教人信守道诫,按“道意”行事,“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又反对世间“伪伎”指形名道,存神守一之术。是为研究早期道教思想的重要资料。今人饶宗颐根据敦煌抄本,撰有《老子想尔注校笺》一书。
张道陵 - 五斗米教概述
五斗米教(天师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关于它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传统认为,五斗米教是张陵于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但当代学者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和樊光春先生著的《陕西道教2000年》则认为,五斗米教实际上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之前创立于汉中。
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概述张角、张修的学说时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雒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或其不愈者,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张道陵 - 相关链接
http://whgx.library.sh.cn/datalib/2004/HistoryCharacter/DL/DL-891
http://www.confucius2000.com/tao/jiudushidao/0201.htm
http://info.datang.net/L/L0317.HTM
http://www.zh5000.com/ZHJD/zgdj/2006/zgdj/zgdj-0033.htm
世界十大宗教的创始人及经典 http://www.god8.org/content.asp?id=1524
张道陵
——执笔人:冥纸灰
简介:
张道陵,五斗米道(即天师道、正一道)的创始人,也可称道教实际创始人。初名陵后名道陵,字辅汉,后汉沛国丰县人。(一说是张良八世孙)。本来是太学书生,生性好学,博采五经,精研黄老之道,七岁时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曾任江州(今重庆)令,不久即弃官。先后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东)、云锦山(今江西龙虎山)等地修炼。
汉顺帝(公元125-144在位)时,入鹤鸣山(也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创立了正一盟威天师道,作道书二十四篇,立二十四治,每治由祭酒分领,俗称五斗米道,为道教的正式形成之始,故称张道陵为祖天师。
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九月九日飞升,是为道教第一代天师,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封为“太师”,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加封为“三天扶教太法师”,宋理宗(公元1225-1264在位)封为“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道教学者称道教的“三张二葛”,其即为首“张”。)其后裔继承其道法世称张天师。
传奇与史实:
张道陵先在北邙山修道时,汉章帝(公元75—89在位)、汉和帝(公元89—105年在位)屡诏而不应,后得黄帝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每泛池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赴,人皆莫测其灵异也。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行之有验。又与底子王长等从淮入赣,至云锦山再炼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现,后云锦山改名为龙虎山。
后闻蜀民朴素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修道。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三年丹成,未敢服饵,谓弟子曰,神丹已成,然未有大功于世,须为国家除害兴利,以济民庶,然后服丹即轻举,臣事三境,庶无愧焉。老君寻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见五脏,外集外神。六天妖魔,尽被降伏。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蒙其害,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后,张道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戳。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册封正一天师。
永寿二年九月九日,以余丹,及印,剑,都功符箓,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是日同弟子王长,赵升,于云台山上与夫人雍氏白日飞升。
思想与著述:
张道陵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老子》)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
撰有《老子想尔注》,一说该书为第三代天师张鲁托其名所作。
参考文献:
《神仙传》、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
《中华道教大辞典》
《辞海》1999
《道教大辞典》
《老子想尔注》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永平二年(59)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二十六岁。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诉流至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汉安元年(142)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尔注》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箓、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岁。唐天宝七载册赠“太师”,僖宗中和四年(884)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祖天师,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
永平二年赴“直言极谏科”而中之,汉明帝时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不久退隐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阳附近),修持炼形合气,辟谷少寝长生之道。建初五年诏举贤良方正不起,复征为博士,封冀县侯,三诏不就。后入吴,又爱蜀中溪岭深秀,遂入蜀隐于鹤鸣山,修神丹符咒之术。
张道陵有弟子王长、赵升随其习黄老之道,助炼龙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还童,且去游而参访仙源。
一日,在北岳嵩山遇绣衣使者告诉他说:“中峰石室内,藏有《三皇秘典》、《黄帝九鼎丹书》,得而修之,可以升天!”于是张道陵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经道书,遂赴云锦山(即龙虎山),精思修炼,而得分形散影之术。
一日夜半似醒似梦之间,忽见那太上老君下降,对张道陵说:“近来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符录”,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以千日为期,约会于阆苑。
张道陵拜领老君所授,日昧秘文,据说能集三万六千神灵,以供驱使。他随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经,立十绝灵幡,鸣钟叩磬,布龙虎神兵,施起法力。
魔王魔鬼同声哀求,尽被折服,表示再不敢虐民。张道陵乃收八部鬼神,歼六大魔王,群妖乃灭表绝迹。他则遂与弟子王长、赵升往川中云台山卜居其地继续修炼。
既伏妖魔,老君乃命使者下降来告道:“子之功业合得九真上仙之位,但灭鬼过多,未免杀气秽空,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须再修三千六日,吾待子于上清八景宫中。”于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长、赵升复往鹤鸣山,精修二十余年。
永寿元年正月,据说太上与众真复降,为张道陵说:“北斗延生真经”及“三八谢罪法歼”。永寿二年春,会三界万神于青城山黄帝坛下,盟五岳四渎,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狱。定三十会真坛与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处明阳、鬼处幽阴,各治设祭酒与男官、妇官,以赞玄化。其时,道教始有正规教团组织。
张道陵率弟子复游各地,斩妖巷孽、夺盐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据称,功成后蒙太上老君册封为正一天师。
永寿二年九月九日至云合山,见绝岩下桃熟,命王、赵二弟子投身取之,遂亦下传其真道。后以余余丹及印、剑、都功符录。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万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是与王长、赵升天云台山白日飞升。
张道陵因在蜀汉之境设二十四治,为布化行道的机构,凡入道者交五米为信,后人因称其教为“五斗米道”。因张陵为该教第一代天师,故教徒尊称“祖天师”。人们又称其教为“天师道”。张天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为最高经典,并自撰《老子想尔注》发挥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为最高信仰,将“道”和老子相提并论,宣称即是“一”,“二散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汉祖天师在唐僖宗时被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代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封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因嗣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法裔由陕西汉中迁居江西省龙虎山中。现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即其遗脉。
 
龙虎天师--张道陵(1)
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14:55
连载:煮酒论道   作者:江湖夜雨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道教祖师张道陵,在传说中是一位可以降妖斩鬼、祈雨消瘟的仙人,最后白日飞升,成为上仙。但历史上真实的张道陵又是怎么样的?
道教和道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道教和道家所奉行的精神未必完全一致,但历来的道教无不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最高经典。所以说起道家人物,不免也要谈谈道教的人物。而现在普遍认为的道教创立人,就是东汉的张道陵张天师。
说起来张天师虽然奉老子为师,称之为太上老君(张天师说老子“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但他确实是开创道教教派的第一人,在神仙中虽为四大天师之首,似乎尚有些委屈。
张道陵是东汉末年的人物,本名张陵,“道”这个字是后来的门徒为了尊敬他而加上去的。据说他为张良八世孙,沛国丰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丰县,靠近山东。张良晚年隐居山东的微山湖,所以其子孙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
我们知道张良曾从赤松子游,学道术辟谷,看来张道陵颇有一些先祖的遗传基因(如果用道门的话讲就是根骨不错),张道陵生性好学,博采五经,精研黄老之道,据说七岁时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也是神童级的人物。张道陵曾任过江州令,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市的地方长官,可是不久张道陵就辞官了。这在如今看来好像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时的重庆虽不像现在一样属于中央直辖市,但好歹是一把手,一方父母官。但“素有道根”之人的想法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张道陵不久即弃官学道。葛洪《神仙传》中也说“天师值中国纷乱,在位者多危,退耕于余杭”。当时东汉末年,政治昏暗,官场腐败,危机重重,张天师激流勇退,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据说张天师先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东)、云锦山(今江西龙虎山)等地修炼。后来到了四川鹤鸣山传道,名曰:“正一盟威天师道”。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就此创立。说来这鹤鸣山非常矮小,貌不惊人,望之不似仙山,和蜀中名山峨眉、青城之类的相比简直就是武大比武松。张天师却偏偏选择在此修道,恐怕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图不在于修道而是在于传道。
传道和做生意一样,靠的是人气。鹤鸣山在成都市境内,人多,这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修道,却是“入山惟恐未山深”,越低调越好,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张天师看中了“蜀民朴素可教化”,来这里的目的自然是传道。当然张天师也是有些本领的,他用符水给人治病,旧时有所谓“十道九医”,想来张天师也精通一些医术或气功之类的,也治好了不少人,因此信道者极多。张天师要求来治病的人先忏悔自己的过恶(这有点像基督教中要求向神父忏悔),如果病一时未好,那就是忏悔得还不到家。另外还要求入道者须交五斗米,俗人们记不住什么“正一盟威”这样拗口的话,就称其为五斗米道。
说来古时所谓的五斗米,大概合现在的50斤米,笔者过教师节时也就发这么一袋米。不过据说当时四川人比较富裕,交这一袋米并不算太重的负担。后来入道的人越来越多,张天师就像天地会中有“青木堂”、“洪顺堂”等一样设立了分舵组织,当然名称不一样,叫做二十四治,例如:第一阳平治:在蜀郡彭州九陇县。去成都一百八十里;第二鹿堂山治:在汉州绵竹县界北乡,去成都三百里;第三鹤鸣神山上治……每治由祭酒分领,分管某个区域。我们看到,这样的组织有政教合一的色彩,果然,在张天师的孙子——张鲁(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张鲁)这一辈,就发展成了割据一方的政权。张天师生平中确实可信的,大概就是以上这些事情。
不过要按道教中的传说,张天师的故事那可丰富极了,大家可以参看《三言》中的“张道陵七试赵昇”一篇。但这些十有八九都不可信。比如张天师的生年按道教的说法是汉光武建武十年(公元34年),到“白日飞升”时,张天师已经120多岁。我们来算一下:张天师所奉的教派又不禁结婚,那么不到30岁就应该有儿子,就算30岁才生儿子(这在当时已经够晚了),他儿子张衡就应该是公元64年生的,如果张衡再到30岁有儿子,张鲁就应该是公元94年生的,这样算到三国年间,张鲁也要有100岁了,但实际中绝非如此。白日升天云云,更是让人无法置信。但作为宗教,往往就是你不信也得信,甚至不能有疑问。
张天师创立了道教,使得我国有了自己的本土宗教,说来也是颇有功绩的。但是,张天师的道教,有很多先天不足,好多做法并不让人敬服,从而造成了道教在人们中的印象并不是太好,给后来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张天师的道教,虽然不能说和道家毫无关系,但其间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早期的道教融杂着民间的巫卜之术、方士之术,道家思想成份很少。当然,随着道教的发展,道家经典如《道德经》等,也顺便得到了推广,后世的道教中道家的气息也越来越浓郁,但道教是道教,道家是道家,两者还是不可混为一谈的。
张道陵个人资料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
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永平二年(59)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二十六岁。
东汉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简介
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诉流至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汉安元年(142)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尔注》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箓、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岁。唐天宝七载册赠“太师”,僖宗中和四年(884)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祖天师,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

永平二年赴“直言极谏科”而中之,汉明帝时拜巴郡江州令(今四川重庆),不久退隐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阳附近),修持炼形合气,辟谷少寝长生之道。建初五年诏举贤良方正不起,复征为博士,封冀县侯,三诏不就。后入吴,又爱蜀中溪岭深秀,遂入蜀隐于鹤鸣山,修神丹符咒之术。
张道陵有弟子王长、赵升随其习黄老之道,助炼龙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还童,且去游而参访仙源。
一日,在北岳嵩山遇绣衣使者告诉他说:“中峰石室内,藏有《三皇秘典》、《黄帝九鼎丹书》,得而修之,可以升天!”于是张道陵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经道书,遂赴云锦山(即龙虎山),精思修炼,而得分形散影之术。
一日夜半似醒似梦之间,忽见那太上老君下降,对张道陵说:“近来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符录”,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以千日为期,约会于阆苑。
张道陵拜领老君所授,日昧秘文,据说能集三万六千神灵,以供驱使。他随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经,立十绝灵幡,鸣钟叩磬,布龙虎神兵,施起法力。
魔王魔鬼同声哀求,尽被折服,表示再不敢虐民。张道陵乃收八部鬼神,歼六大魔王,群妖乃灭表绝迹。他则遂与弟子王长、赵升往川中云台山卜居其地继续修炼。
既伏妖魔,老君乃命使者下降来告道:“子之功业合得九真上仙之位,但灭鬼过多,未免杀气秽空,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须再修三千六日,吾待子于上清八景宫中。”于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长、赵升复往鹤鸣山,精修二十余年。
永寿元年正月,据说太上与众真复降,为张道陵说:“北斗延生真经”及“三八谢罪法歼”。永寿二年春,会三界万神于青城山黄帝坛下,盟五岳四渎,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狱。定三十会真坛与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处明阳、鬼处幽阴,各治设祭酒与男官、妇官,以赞玄化。其时,道教始有正规教团组织。
张道陵率弟子复游各地,斩妖巷孽、夺盐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据称,功成后蒙太上老君册封为正一天师。
永寿二年九月九日至云合山,见绝岩下桃熟,命王、赵二弟子投身取之,遂亦下传其真道。后以余余丹及印、剑、都功符录。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万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是与王长、赵升天云台山白日飞升。
张道陵因在蜀汉之境设二十四治,为布化行道的机构,凡入道者交五米为信,后人因称其教为“五斗米道”。因张陵为该教第一代天师,故教徒尊称“祖天师”。人们又称其教为“天师道”。张天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为最高经典,并自撰《老子想尔注》发挥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为最高信仰,将“道”和老子相提并论,宣称即是“一”,“二散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汉祖天师在唐僖宗时被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代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封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因嗣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法裔由陕西汉中迁居江西省龙虎山中。现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即其遗脉。
 
张道陵是沛国(今江苏省沛县)人,原是太学中的书生,精通《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到晚年时他感叹道,“精通《五经》对延年益寿没有一点用处啊!”就开始热心研究长生之道。他得到了黄帝的“九鼎炼丹秘方”,就想照着秘方试验炼丹。但炼丹的药石非常费钱,张道陵家非常穷,要想致富没有门路,种田放牧又不是他的专长,干脆不做这些。他听说四川人民性淳朴,容易接受教育点化,而且四川名山很多,就带着弟子去了四川大足县,进了鹄鸣山,写了二十四篇论述道术的文章,都是他苦苦思索修炼真谛的体会。
有一天,忽然有神仙从空而降,他们成千上万,或乘车骑马,或驾龙骑虎,数都数不过来。神仙中有的自称是柱下史,有的自称是东海小童。仙人们把太上老君新出的《正一明威秘箓》和《正一法文》传授给张道陵。张道陵从这两部经卷中得到了治病的仙方,于是百姓们都聚在他身边求他治病,拜他为师,弟子上万。于是张道陵在弟子中设立了“祭洒”的官职,管理弟子们,像政府的长官一样。他还叫弟子们按照需要轮流交纳米粮、器具、纸笔、柴草等东西,派人修整道路,不参加修路的懒惰弟子,张道陵就让他们生病。县里本来就有很多桥梁道路需要修复,但一直无人过问,现在张道陵一号召,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清除道上的野草,清挖堵塞的河道。有些愚昧的人不知道这些事都是张道陵授意干的,还以为是上天的旨意呢。张道陵还想唤起人们的廉耻心,以此来管理众人,他不愿意动用刑罚,就立了一条制度:凡是有疾病的人,都要把自己有生以来犯过的罪过写在纸上,然后扔到水里,向天神发誓以后永不再犯,再犯就必死。于是百姓们都永远不能忘记不犯罪,犯了罪的就会生病,生病时就要把自己的罪过都交待出来,一是为了使病能痊愈,二是由此产生羞愧心,不敢再重犯,因为惧怕天地神灵而改过自新。从张道陵实行了这个办法后,凡是犯过罪的,都改恶向善了。张道陵也因此得了很多财物,用这些钱财去买来炼仙丹用的草药和石料,终于把丹炼成了。
丹炼成后,张道陵只服了半副,因为他不愿升天,这时他已能用分身术把自己分成几十个人了。张道陵的门前有个水池,他常乘船在水中游玩,而他的道友和宾客多得挤满了庭院和街巷。他就分出一个自己和宾客们谈话应酬,而他的真身还在池中船上游玩呢。张道陵治病,大多是采用黑白阴阳相生相克的原理,根据具体病情对药方进行改动变化灵活运用,但总的还是和仙人传授的药方相一致。他常对人们说:“你们大都贪恋尘世的欢乐,所以不能超脱凡俗,所以更需要用我的炼气养精的方法来控制引导男女的房事,再配合着服食草本,就可以活到几百岁了。”张道陵有一个最重要的秘方,只传授给王长一个人。有天,他说应该有一个从东方来的人,这人也应该得到秘方。这个人应该在正月初七的中午到张道陵这儿来,张道陵事先就说了这人的面貌身材。到了正月初七的中午,果然来了个叫赵升的人,但不是从东方来的,然而他的形貌身材和张道陵事先说的完全一样。张道陵就对赵升考验了七次,七次都通过以后,才把丹经传授给赵升。第一次对赵升的考验,是赵升来到张道陵的门口以后,门人不给通报,并辱骂赵升,骂了四十多天,赵升在门外就露宿了四十多天,张道陵才让他进门。第二次考验是让赵升在田里看守庄稼驱赶野兽,到了晚上,张道陵派了个美丽异常的女子去见赵升。那女子假装是走远路的旅客,要求在赵升这儿过夜,并和赵升同床挨着睡觉,第二天那美女又假装脚痛赖着不走,赵升只好留她住了几天。那女子经常挑逗勾引赵升,但赵升始终行为端正不受诱惑。第三次考验,赵升在路上走时,让他突然看见路上扔着三十块金子,赵升动也没动金子继续走路。第四次考验,让赵升进山砍柴,让三只老虎来撕扯赵升的衣服,但不伤他的身体,赵升一点也没有害怕,脸不变色心不跳,还对老虎说:“我是个学道的人,从少年时就没作过坏事,所以不远千里来拜师学道,求长生不老之术,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呢?莫非是山神派你们来考验我的吗?”三只老虎呆了片刻就离去了。第五次考验,让赵升在街上买了十几匹绢绸,付完钱以后,老板却诬蔑赵升说他没有付钱,赵升就脱下自己的衣服卖掉,用钱买来了绢绸还给那老板,一点也没有生气怨恨。第六次考验是让赵升看守粮仓,让一个人去向赵升磕头讨吃的。这人破衣烂衫,面目肮脏,全身生满了脓疮又腥又臭。赵升看见后十分可怜他,甚至流下眼泪。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那人穿,用自己的粮食为那人作了饭,那人临走时,赵升又把自己的粮食送了一些让那人带在路上吃。第七次考验,张道陵带着弟子们登上悬崖绝壁,下面的石缝间长着一棵桃树,有人的胳膊那么粗,桃树下就是万丈深渊,桃树上结着很大的桃子。张道陵就对弟子们说:“谁能摘下那桃子,我就把修道的秘诀传授给他。”这时有三百来个弟子都趴在崖边看那桃树,个个吓得双腿战栗汗流浃背,不敢长时间看那桃树,最后都吓得退了回去,说不敢去摘那桃子。只有赵升说:“有神灵保佑,有什么危险呢?何况还有我的仙师在这里,他能眼看着我摔死在山谷里吗?即然是仙师让摘这桃子,说明这桃子一定能够摘到的。”说罢,赵升纵身一跳,落在桃树上,身子都没有打晃,摘下一大抱桃子。然而石壁像墙那么陡峭,无法攀登着回到崖上。于是赵升就在下面把摘到的桃子一只一只地扔了上去。一共是二百零二只桃子。张道陵把桃子分给弟子们一人一只,自己吃了一只,给赵升留了一只等他上来。大家亲眼看见张道陵的手臂突然加长了两三丈伸到桃树上去拉赵升,赵升一下子就上来了。张道陵把刚才留的桃子给了赵升,赵升吃完以后,张道陵就站在悬崖边上笑着说,“赵升因为心术端正,才能跳到桃树上连身子都不晃。我也想跳下去,一定能摘着最大的桃子。”弟子们都劝张道陵不要跳,只有王长和赵升不说话。张道陵就往下一跳,却没有落在桃树上,不知落到什么地方去了。四面都是仰视看见顶的高山峻岭,山顶高入云天,往下看是没有底的深谷,连道路都没有。弟子们这时都吓得哭了起来,只有赵升和王长没有哭,两人议论道:“老师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现在他跳进了万丈深谷,我们这样活着也于心不安啊!”说罢两个人一齐跳下了悬崖,没想到正好落在张道陵的面前。只见张道陵盘腿坐在一个很小的帐中床上,他见到赵升和王长,就笑着说: “我知道你俩会来的。”接着就向他俩传授了修道的秘诀。三天后,他们三人一同回到家中,弟子们看见以后,又惊又喜。后来,张道陵和赵升、王长三个人都是大白天成仙飞升入云,弟子们仰着头看,只见他们渐渐飞入云中不见了。最初张道陵进入四川大足县鹄鸣山炼成了仙丹后,只吃了半付,虽然没有升天,但已成为地上的神仙。他不急着升天,就是为了度化赵升。
原文:
张道陵者,沛国人也,本太学书生,博通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欲合之。用药皆糜费钱帛,陵家素贫,欲治生,营田牧畜,非己所长,乃不就。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住鹄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乃精思炼志。忽有天人下,千乘万骑,金车羽盖,骖龙驾虎,不可胜数。或自称柱下史,或称东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明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于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弟子户至数万。即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官长。并立条制,使诸弟子,随事轮出米绢器物纸笔樵薪什物等,领人修复道路,不修复者,皆使疾病。县有应治桥道,于是百姓新草除溷,无所不为,皆出其意。而愚者不知是陵所造,将为此文从天上下也。陵又欲以廉耻治人,不喜施罚刑,乃立条制:使有疾病者,皆疏记生身已来所犯之罪,乃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复犯法,当以身死为约。于是百姓计念,邂逅疾病,辄当首过,一则得愈,二使羞惭,不敢重犯,且畏天地而改。从此之后,所违犯者,皆改为善矣。陵乃多得财物,以市其药,合丹。丹成,服半剂,不愿即升天也,乃能分形作数十人。其所居门前水池,陵常乘舟戏其中,而诸道士宾客,往来盈庭巷(巷原作盖,据明抄本改)座上常有一陵,与宾客对谈,共食饮,而真陵故在池中也。其治病事,皆采取玄素,但改易其大较,转其首尾,而大途犹同归也。行气服食,故用仙法,亦无以易。故陵语诸人曰: “尔辈多俗态未除,不能弃世,正可得吾行气导引房中之事,或可得服食草木数百岁之方耳。”其有九鼎大要,唯付王长。而后合有一人从东方来,当得之。此人必以正月七日日中到,其说长短形状。至时果有赵升者,不从东方来(明抄本无不字)生平未(未原作原,据明抄本、陈校本改)相见,其形貌一如陵所说。陵乃七度试升,皆过,乃受升丹经。七试者:第一试,升到门不为通,使人骂辱,四十余日,露宿不去,乃纳之。第二试,使升于草中守黍驱兽,暮遣美女非常,托言远行,过寄宿,与升接床。明日又称脚痛不去,遂留数日。亦复调戏,升终不失正。第三试,升行道,忽见遗金三十瓶,升乃走过不取。第四,令升入山采薪,三虎交前,咬升衣服,唯不伤身。升不恐,颜色不变,谓虎曰:“我道士耳,少年不为非,故不远千里,来事神师,求长生之道,汝何以尔?岂非山鬼使汝来试我乎?” 须臾,虎乃起去。第五试,升于市买十余匹绢,付直讫,而绢主诬之,云未得。升乃脱己衣,买绢而偿之,殊无吝色。第六试,升守田谷,有一人往叩头乞食。衣裳破弊,面目尘垢,身体疮脓,臭秽可憎。升怆然,为之动容,解衣衣之,以私粮设食,又以私米遗之。第七试,陵将诸弟子,登云台绝岩之上,下有一桃树,如人臂,傍生石壁,下临不测之渊,桃大有实。陵谓诸弟子曰:“有人能得此桃实,当告以道要。”于时伏而窥之者三百余人,股战流汗,无敢久临视之者,莫不却退而还,谢不能得。升一人乃曰:“神之所护,何险之有?圣师在此,终不使吾死于谷中耳。师有教者。必是此桃有可得之理故耳。”乃从上自掷,投树上,足不蹉跌,取桃实满怀。而石壁险峻,无所攀援,不能得返。于是乃以桃一一掷上,正得二百二颗。陵得而分赐诸弟子各一,陵自食,留一以待升。陵乃以手引升,众视之,见陵臂加长三二丈,引升,升忽然来还。乃以向所留桃与之。升食桃毕,陵乃临谷上,戏笑而言曰:“赵升心自正,能投树上,足不蹉跌,吾今欲自试投下,当应得大桃也。”众人皆谏,唯升与王长嘿然。陵遂投空,不落桃上,失陵所在。四方皆仰,上则连天,下则无底,往无道路,莫不惊叹悲涕。唯升、长二人,良久乃相谓曰:“师则父也,自投于不测之崖,吾何以自安!”乃俱投身而下,正堕陵前。见陵坐局脚床斗帐中,见升长二人笑曰: “吾知妆来。”乃授二人道毕,三日乃还。归治旧舍,诸弟子惊悲不息。后陵与升、长三人,皆白日冲天而去。众弟子仰视之,久而乃没于云霄也。初,陵入蜀山,合丹半剂,虽未冲举,已成地仙。故欲化作七试,以度赵升,乃知(知原作如,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其志也。(出《神仙传》)《太平广记》
 
张道陵故里探究
天师张道陵是一位家喻户晓、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人物,是道教创始人。经考证:张道陵是江苏省丰县宋楼镇费楼村人。
张道陵一族按其《古滕张氏族谱》及清?光绪《丰县志?张道陵传》记载:“张道陵,字辅汉,子房(张良)八世孙。”张良原为姬公子,其祖父、父亲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之后,张良辅助刘邦平楚灭秦后。隐居于微山湖畔修身养性,死后葬于微山湖中的微山岛上,现有留侯墓可证,其后世子孙便在滕州、兖州一带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西汉末年,王莽篡朝后,各地农民起义,纷纷而立,天下大乱。张氏族众为逃避战乱,便有部分宗支举家迁徙,移居他乡。据宋楼镇《张氏族谱》记载,张道陵之祖父张刚就是在此时迁居丰城西南阿房村(今宋楼镇费楼村)落户的。张刚卒后,其坟地就选在村东五百米处,现为村民张新楼耕种。其坟虽没,但坟基犹存,地面高出周围许多,潮润经年,虽大旱之季湿润不减,百姓称之为“神地”。当地至今仍留传着“张老汉巧占天门穴”的故事。
张道陵是在丰县本土出生,为汉留侯张良之八世孙。张道陵一家由祖父张刚从滕州携妻、子张翳迁来丰县,定居于丰县城西南廿余里邀帝城帝的阿房村(今丰县宋楼镇费楼村)。当时,此处是一个十分繁华的所在。张刚父子在此定居后,勤耕为本。东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张翳生下一子,全家欣喜,乐不可支,为此子取名陵,字辅汉,以缅怀先祖张良辅汉之心。张陵实是来丰后的第一代张氏之裔。张刚父子对此子爱护有加,悉心教养。张陵生性聪敏,悟性极佳,七岁便能通悟老子之《道德经》,对老子的哲学思想印象极深。同时,对天文地理、经书谶纬皆窥其奥,一点即通,举一反三。建武中元(公元56年)四月,光武帝东巡回京,大赦天下,举贤良方正,张陵被荐入太学学习,明帝永平年间任江州令。他在职期间,尽力于朝政,拯民于水火。然此时朝纲不振,恶人专权,他受奸人所陷被免职调京。残酷现实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寄身于官场拯救不了劳苦大众,只有学成道术,治病救命,才能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做些好事。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和朝廷的征用,毅然另寻出路,弃官修道。
他起初来往于吴越之间,后又到浙江天目山中设坛讲道,周围数十里声名远播。在洛阳北邙山修炼三年,功效大进,已能心意合一,洞察五腹。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和帝刘启欲任命其为太傅,三次征召均不接受,收江州人王长为徒,先后在桐柏太平山、贵溪云锦山修炼九天神丹。范阳赵升千里寻师,在云锦山拜师学艺。在王长、赵升之协助下,终将九天神丹炼成。自神丹炼成后,云锦山上时有龙虎之形出现,故人们将云锦山改称为“龙虎山”。       此时,年届花甲的张道陵神气倍增,身体益壮,登山越水如履平地,四处云游,施艺救民。道业大进,已出神入化。闻知巴蜀之地沴气为灾,随带二徒急急赶去,解民困苦。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在鹤鸣山(今四州省崇庆县境内)中正式倡立道教,奉老子为道教之祖,称为“太上老君”;张陵自任教祖,授徒以《老子五千字文》、《正一经》、《太平洞极经》等经典著作,兼习修身养性之术,凡入教者须交五斗米为本,故人称“五斗米教”,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张衡、孙张鲁都继续发展道教事业,并在汉末的政治活动中产生过重要作用。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正月初七日,张陵携妻雍氏(后妻,对张陵得道帮助颇大。原配为孙氏)及二徒白日升天,时年123岁。
张道陵仙去已一千八百多年了,但他的轶闻传说和点点遗迹,仍被家乡父老广为传颂和妥为看管。
张道陵的神幻与真实
时间:2010-10-19 12:54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张成珠

张道陵(34-156),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邑(今丰县)人,汉留侯张良后裔。他是徐州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在中国文化领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古到今中国的宗教流派虽然很多,但植根中华,土生土长的宗教唯有张道陵创立的道教。谈及中国文化,总将儒、道、释三足鼎立,并列于世,这也提升了张道陵的地位。不过,道家与道教不可混同,道家是指一种思想体系和哲学流派,而道教是指一种宗教体系或流派。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教创始人是张道陵。虽然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讲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还供奉老子为太清道德天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当成神灵崇拜,但它有教徒组织,供奉的是神,举行宗教仪礼,这与学术流派的道家,是两码事。
有关张道陵的生平,散记在各种方史、家谱、道书中,有些记载难以考证,作为教门的师祖,不免被人神化。因此,他是个充满传奇经历和神奇色彩的宗教领袖。经渲染,他的出生怪异,汉光武建武十年生于天目山,母亲梦见魁星下降,将奇花递给她。接花醒来,只觉满室溢香,由此感应而怀孕,张道陵诞生那天,祥云笼罩房顶,紫气弥漫庭院,又闻到梦中的异香,久久不散。张道陵长相怪异,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红顶绿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个角。垂手过膝,有浓密的胡子,龙行虎步,十分威武。他聪敏过人,是个奇异才子。七岁就通读老子道德经,后来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读书,博通五经,对于天文、地理、图书、谶纬之学无不通晓。
他的求道经历奇异。汉明帝元年,他25岁,因直言极谏,科中巴郡江州( 今重庆)令。他感悟仕途沉浮不利于延年益寿,就开始学习长生之道,即辞官隐居洛阳北邙山,潜修长生之道,他尊彭祖为神,效法“吐故纳新”,兼用医巫之术为百姓治病,名声大振。朝廷屡次征诏他做官,都未从命,连“太傅”样的职位都被他拒绝。张道陵步入漫长的游名山、寻仙术的历程。他先后到过北邙山、桐柏太平山、乐平云子峰、江西龙虎山、河南嵩山、四川阳平山、鹤鸣山、西城山、青城山、渠亭山、云台峰,足迹遍布中原南北,巴山蜀水。求道途中,他寻访西仙源得“秘文”,入石室得“三皇内文”、“黄帝九鼎丹书”、“太清丹书”等道书。奇异的求道历程,为创立道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道的过程也是奇异的。张道陵回忆起江州任上的见闻,认为蜀人多淳厚,易教化,蜀地多名山。就在汉顺帝时携弟子入蜀,住鹤鸣山修道。以《老子五千言》为主要经典,奉老子为教主,尊为“道德天尊”。精思数年,撰写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为“正一盟威之道”即“天师道”,这是道教定型化之始。因入道须交五斗米为条件,故称“五斗米教”。而五斗的深层内涵,是对五方星斗的崇拜。设二十四冶(教区)传道布教,由于道书教人悔过奉道,同情百姓,呼吁公平,反对巧取豪夺,还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关注民生倡导凿井取盐,所以备受人们的尊崇。张道陵被后人敬奉为祖天师。
公元156年张道陵去世,活了123岁,死前将印、剑、玉册交给其子张衡(非科学家张衡), 立下天师道传承世袭的定规:“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其后裔袭承道法,居龙虎山,世称“张天师”。张氏“天师”共袭传63代,历经1800余年。丰县是张道陵祖先陵墓的所在地,历代张天师多到这里祭祖。张道陵一生,修炼不息,凭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追求修道济世的远大目标,创立道教,从中表现出的美德和精神,赢得后人无比的崇敬。如今,丰县宋楼镇开发汉文化旅游资源,开辟张道陵故里景区,建有纪念馆、天师庙、八卦亭、炼丹房等景点,已成为怀古凭吊张道陵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