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到底是什么:蔡林森在永威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5:01:50
永威,“蔡林森制造”
【按】每一所学校都有独特的精神生命。她与学校教师,尤其是校长的个性、教育追求紧密相联。
蔡林森到永威时已66岁,但他的心灵却处于18岁的青春。他把自己的生命完全地融入了永威。他点燃教师的激情,他引发教师思想的“革命”,他带领教师追求教育的完美。
他改造了永威,他赋予永威青春的光辉。
从此,永威的生命里有了蔡林森精神的永恒烙印。
和洋思一样,永威在我的生命里也是独一无二的。我把洋思精神带到永威,又以永威特色丰富洋思理念,走出了一条扎根我们中国土壤,又充满我个人色彩的教育改革之路。欢迎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与我们一同前行。
——蔡林森
蔡林森教改的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
江苏省泰州市洋思中学原是一所农村中学,办学水平平平,自从蔡林森校长长校以后,学校面貌大变,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于是远近闻名,不少外地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其中不乏学习成绩很差或有过行为失当的学生,但到这所学校以后都进步很快,连续数年,毕业生合格率都是百分之百,创造了教育奇迹。
蔡林森校长有一套管理的理论,可能当时他并没有从管理理论上去认识,但是他的实践却是符合人文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的。总结起来就是以人为本,学生主体,严格制度,自觉遵守。
在教学上蔡林森校长创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一套教学新程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全国教育界的关注和学习。“先学后教”是建立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个现代教育理念基础上的。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总是把“教”放在主要位置,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教学效率低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改变了这种状况。学生先学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先去了解教材、多动脑筋,初步认识所要认识的事物,同时产生疑问,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对学生没有理解或领会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对学生已经理解的内容就可以少讲和不讲,从而节约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疑难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同时也切合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实际,可以因材施教,使学生容易理解,学得活、记得住、学得有兴趣并且印象深刻,易于巩固。“当堂训练”既能及时巩固,又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这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最好方法,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具有普遍意义。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方法,并非教学规律本身。因此有些学者会质疑,“小学生连1+2等于几还不知道,怎么先学后教?”这就有点机械地理解“先学后教”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是他的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育中老师“越俎代庖”的状况。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
“当堂训练”其实不是什么新方法,但是却切中当前教学实际的要害。许多老师只顾当堂讲授,把讲授充塞整个45分钟,把训练巩固留在课外。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而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疑问也无法及时受到老师的指导。许多学校的经验都说明,老师在课堂少讲一些,留给学生的时间多一些,教学效果反而更好一些。我们往往低估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其实学生对许多学科的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有一次我听到我的一个学生说,他的幼年的孩子问他:为什么西游记里,唐僧是骑马的,别人都是徒步的?真要正确地符合孩子心理,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回答还确实不容易。可见孩子的想象力比大人要丰富得多。
现在全国正在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艰难而困惑。其实,推进素质教育,除了要克服教育外部的干扰以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学生在课堂上学懂了、学会了,练习了,巩固了,课外的负担就减轻了。这样,课外时间就可以还给学生,就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十几年前,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为教育改革创造了这方面的经验。
蔡林森老师从洋思中学退休了以后,退而不休,又受聘于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于是又把他的理念和经验带到河南永威学校,使永威学校的教育质量迅速提高。现在他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专著(即《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我想,这书的出版一定会给广大教师以启发,同时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本文是顾明远先生为蔡林森专著《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所作的序,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专家治校引领沁阳教育
河南省沁阳市委书记  陈敬如
干事创业,重在人才。为了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沁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人才兴沁”战略,并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助推沁阳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优秀民营企业家永威集团董事长任太平深谙此道,投资2亿元创办的沁阳市永威学校,引进高端人才,聘请全国十大明星中学校长、教育专家蔡林森实行专家治校,引领沁阳教育的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2006年8月,独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全国教育领域赫赫有名的江苏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光荣退休;胸怀办成“中国一流,世界名校”大志的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闻讯后四赴江苏聘请这位教育专家加盟永威,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全力支持,特别指示教育局大力帮助。蔡林森担任永威学校校长后,坚持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教书育人责任制”的管理制度,学校面貌很快大变。市教育局总结推广永威经验,把永威学校作为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地,让蔡林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沁阳生根、开花、结果。这样,沁阳教育由于蔡林森的到来被激活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我们由衷地赞叹,一个好校长,办好一所好学校,就能带动大批学校,蔡林森的身价,何止千万亿万!
2007年11月,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为了表彰蔡林森校长对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其在沁阳工作期间,按照每月5000元,年6万元的标准发放政府津贴。这一措施的实施,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美巢”引“金凤”,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人才兴沁”的一贯战略思想。
目前,永威学校已是河南教育名片,全国各地来校参观、考察培训的教育工作者超过60万人次。沁阳教育教学质量由于专家引领,连续三年获得焦作市第一,也正朝着“河南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努力奋斗!
永威的启示
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敏勤
蔡林森校长2006年到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任校长,不到4年的时间,就把一个15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办成了全国名校。永威学校的经验给我们许多启示。
启示一:永威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要提倡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性。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谈到:“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必须有骄人的办学业绩,必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并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能够被大众推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蔡林森就是一个教育家。因为他不但办好了洋思中学,还办好了永威学校,他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全国已成为教育经典。蔡校长到永威学校不到4年的时间,永威学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小学、初中全市一流,中考、高考成绩创历史最高水平,高中部成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幼儿园成为河南省示范性幼儿园,学校已成为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沁阳市先进单位。蔡校长在永威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提倡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性。
启示二: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洋思中学的经验不保守、永威学校的经验也不保密,但为什么我们学洋思经验学不会,而蔡校长亲自实践就行?不是蔡校长留了一手,而是他的管理到位。任何学校的教学都是三分教学、七分管理。没有严格的管理,任何好的理念也难以落实。
我们现在提倡人本管理,这与严格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是不矛盾的。几年来到洋思中学参观的校长和教师不计其数,但真正把洋思经验学到手并成为“洋思第二”的学校并不多见。其原因就在于参观者学习的是洋思中学的教学理念,但很少考虑这些理念是通过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落实的。洋思经验的缔造者蔡林森不到4年的时间,就把一个生源基础、师资水平都比较差的民办学校办成了名校。人们发现: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有半天的时间就能学会,而要落实这些理念却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细化管理。永威学校成功的奥妙正在于此。
启示三:课堂教学要注重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
蔡林森校长从多年前就主张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这句话乍一听觉得有些极端,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现在学生为什么负担重?固然与应试倾向有关系,但也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关系。有的老师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张起来,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只能课上损失课下补,校内损失校外补,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布置或不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全面发展。
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什么有的老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高不高。
启示四:课堂教学要回归文本,注重对课标和教材的把握。
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好多老师认为教材不重要了,一上课蜻蜓点水般地接触一下课本就游离于课本之外,搞一些与课本关系不大的东西,结果降低了教学质量,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永威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紧扣课本,首先让学生把课本学好,有余力才拓展教材。
蔡校长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他刚到永威学校的时候给初中的学生搞了一次摸底测验,完全是书上的例题组成一张卷,结果全班学生不及格。他让学生继续准备,3天后还是考这张卷,结果学生平均80多分。他说“不行,一定要考满分卷,还是这张试卷,大家回去继续准备,3天后考试”,直到全班学生都考了100分才结束。
课本是课程标准的直接体现,抓好了课本就是落实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9年了。9年来,我们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但是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其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只注重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而忽视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就很有限。目前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教师对教辅资料的依赖性,好像离开教辅资料就不能教学。我常常在想:如果一个老师不用任何教辅资料只用一本课本能不能教好学?教师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自编一些题来做?现在好像还没有“一本课本决胜负”的教师。只有把学生的教辅减下来,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