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注解残篇修罗:为什么读书之3“成功者一定是最勤奋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53:49

成功者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肯定是最勤奋的人

——德国科学家布劳恩致儿子的信

 亲爱的儿子:

    你认为自己还不够聪明,所以担心将来做不成什么事。可是孩子你知道吗?聪明固然对于人十分重要,但对人更重要的是勤奋。成功者并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一定是最勤奋的人。

    儿子,你知道希拉斯·菲尔德的故事吗?他是著名企业家和大西洋电缆建设工程的发起人。

    16岁那年,他离开斯托克布里奇的家到纽约去寻找发财致富的机会。离开家门时,父亲给了他8美元,这是全家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到达纽约之后,他去了哥哥大卫·菲尔德的家里,后来他哥哥成了纽约法律界的要人。住在哥哥家的时候,希拉斯·菲尔德很不快乐,从他脸上就能看出来,这引起了一位客人马克斯·霍普金斯的注意。霍普金斯对他说:“如果一个孩子在外面老是想家的话,我什么也不会给他。”

    后来,希拉斯到斯图尔特的商店工作,那是当时纽约最好的干货店。第一年,他在那里跑腿,年薪50美元,必须在早晨6点到7点之间上班。成为店员后,他要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关门。

    “我总是很注意,”希拉斯先生在自传里写道,“在顾客到达之前一定要赶到店里,在顾客离开之前决不能提前下班。我的想法就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推销员。我尽量从各个部门学心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我深深地懂得:将来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今天的勤奋。”

    他经常去商业图书馆泡一个晚上,他还参加了每周六晚上举办的一个辩论团体。

    希拉斯·菲尔德的成功靠的是勤奋,但是在别人的眼里,他被看做一个聪明的人。说到底,聪明就是勤奋,就是比别人多挥洒了汗水。

    普通人通过不懈地勤奋积累起惊人的财富,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别人的眼里就会成为天才。

    哈里就曾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移民家庭里10个孩子中的老大,家境贫穷到时常可以断炊。

    然而,从小他就立志要上大学,成为一个可领固定薪水的上班族,好改善家里的境况。在读高中的时候,他学习得并不轻松,除了念书之外,还得做家务、打工。

    但他却总是面带微笑地去做这一切,以愉快的心情鼓励自己坚持下去。早在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大孩子时,他的朋友们就常常称他是个“过分卖力的人”。

    他解释说:“我没有别的选择……我不得不忙个不停,不然,我不可能把那些事情都做完。从早晨睁眼的那一刻起,我就得抓紧每一分钟,直到晚上睡觉。”

    尽管外在的条件相当艰苦,但他总是不改初衷,无论如何都要上大学,完成自己的志愿。

    然而,他的考试成绩往往刚够及格,学校的负责人也一再向他建议,如果放弃上大学,改上一般的职业学校,对他会是比较务实、适合现况的做法:“你绝对做不到的。以你的考试成绩来判断,大学里的竞争对你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哈里并不想听从这个劝告。他想接受大学教育的决心是无比坚定的。虽然,大学的学习课程对他而言,的确是异常艰难,因为他的阅读能力低到每一章节都要反复读上五遍才能够领会。

    他说:“我总是不太清楚自己在读什么,但是我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读下去,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吃饭时,他面前总是放一本书。他说:“每一件事我都得比别人多花时间,因为我总是那么死抠不放地、非常小心地要把事情做好。我就是那种系着背带,还要扎上腰带的那种人。”

    哈里终于以自己的勤奋不已,坚持不懈赢得了成功。他不仅大学毕了业,而且还读完了研究生的课程,拿到了博士学位。而后,他成了食品营养学方面的权威人士,现今领导着美国与加拿大两地两千多家联营保健食品商店。哈里的勤奋,使他实现了心愿,得到了成功。

    一个人千万不要依赖自己的天赋。如果有着很高的才华,勤奋会让它绽放无限光彩。如果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奋可以弥补全部的不足。如果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勤奋会让其硕果累累。没有勤奋工作,终将一无所获。

    成功者不一定是人群中最聪明的人,但却都是最勤奋的人。对于成功者而言,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问题也不在于天资,而在于勤奋。

    成功者即使在别人说他不具备条件的时候,也绝不放弃希望和努力,即使有点灰心,也不后退。他们认为,除了辛勤奋斗下去,别无选择、别无退路。正因为如此,能够利用周围环境可得到的任一个机会,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凡事尽最大的勤奋努力,便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成功者具有在夹缝中求生的小树苗一样的特质:不管进展再怎么艰难,他们都具有让自己学会穿破坚硬路面、茁壮成长的本领。靠着勤奋工作与永不放弃的生活哲学、生命态度,理所当然地,他们一寸寸地走向了成功。

    儿子,你说是这样吗?爸爸希望你做一个勤奋的人,只有这样,最终你才会登上成功的巅峰!

 相信自己是读书的“料”

    我们来看看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的故事:

    夏洛蒂的自信不仅帮助自己圆了作家梦,而且促成了两个妹妹的成功。她用自信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她14岁时进入露海德学校。那时,她的爱尔兰口音很重,衣着寒酸,长得不漂亮,严重近视(看书时鼻子几乎碰到书本,在户外活动中接不住别人抛过来的球),这些事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但是在课堂上、在集体活动中,她不失时机地表现了自己的优势,同学们很快就发现,这个瘦骨伶仃的穷丫头,她的学识、想象力和聪明才智是所有人都望尘莫及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连续三个学期获得校方颁发的银奖,并获得一次法语学习奖。渐渐地,她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还交了几个好朋友。

    她的妹妹艾米莉则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她入学时l7岁,比别的同学大得多,个子也比别的同学高,除此以外,她遇到的问题和夏洛蒂当初遇到的一样。她被孤立、被嘲笑。日日夜夜与这些人生活在一起,成了她的噩梦,并使她感到耻辱。她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奚落自己的人,知道他们是一些平庸的人,不如自己聪明,但她不会像夏洛蒂那样主动证明自己。

    她根本不和同学们来往,又怎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呢。她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在学校熬了三个月后,她就回家了。

    夏洛蒂的弟弟布兰威尔的情况更糟,他被送到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在这里,他连起码的自信都丧失了,因为比他画得好的同学多得是。在家里,他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才华的,现在,他怀疑自己根本没有绘画的天赋。他在伦敦的酒馆里花光了生活费,灰溜溜地回家了。情绪好转以后他又拾起了画笔,但是每当他看到别人的作品比自己的好,就把自己全盘否定,在沮丧心情的笼罩下重新考虑前途。他一会儿画画、一会儿写小说,但是一件事也没干成。

    而夏洛蒂正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坚韧地跋涉。毕业以后,她成了母校的老师,她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个职业,也懒得应付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于是,她笃定了从事文学创作的志向——要靠写作挣钱、挣脱命运的桎梏。当她向父亲透露这一想法时,父亲却说:写作这条路太难走了,你还是安心教书吧。她给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索塞写信,两个多月后,她日日夜夜期待的回信这样说:文学领域有很大的风险,你那习惯性的遐想,可能会让你思绪混乱,这个职业对你并不合适。但是夏洛蒂对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太自信了,不管有多少人在文坛上挣扎,她坚信自己会脱颖而出。她忙里偷闲地从事创作,现在她不像小时候那样纯粹为自娱而写作,她要让作品出版。这期间,两个妹妹仍然在自己笔下的幻想王国中自得其乐,既没想到出版也没想到发表,艾米莉的诗被夏洛蒂偷看以后,还生了半天的闷气。那个弟弟曾经梦想当画家,却有一颗善于自我打击的脆弱而敏感的心,一次次自寻烦恼之后失去了自信,并堕落为一个酒鬼、鸦片烟鬼。

    在夏洛蒂的鼓动下,姐妹三人自费合出了一本诗集。据说这诗集只卖了两本。夏洛蒂没有气馁,她先后写出长篇小说《教师》、《简·爱》,而且打定主意不再自费出版,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小说是值得出版商掏钱的。

    与此同时,艾米莉写出了《呼啸山庄》,安妮写出了《阿格尼斯·格雷》,这些书的价值,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如果没有夏洛蒂的自信心和不懈的努力,她们或许会自得其乐地写一辈子而不为人知。她的成功向我们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自信是美好生活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