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表达式筛选文本:人间佛教与《楞严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22:10

人间佛教与《楞严经》

(2010-12-12 21:12:10) 转载标签:

杂谈

2010年10月,重庆,第一届人间佛教论坛

 

关键词

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真现实论,菩萨学处,八宗平等,《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根中六结,五十阴魔,三十二应身,二十五圆通,六根互用。

 

摘要

人间佛教的思想传承从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开始,经过赵朴初居士的发扬,目前已是中国佛教的主导思想,其核心内容,如真现实论、八宗平等、菩萨学处等均对佛教在现代中国社会的传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楞严经》作为一部有“佛教百科全书”美称的经典,涵盖了几乎全部佛教核心内容。纵观整部大藏经,似乎只有在《楞严经》中才能找到对人间佛教这些核心内容全面、系统的支持。

本文通过分析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与《楞严经》的关联,一方面基于《楞严经》为人间佛教寻找经典依据,另一方面则借助人间佛教的弘扬向广大佛友介绍《楞严经》这部重要的佛典,以期正法常住世间。

 

介绍

《楞严经》的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是一部系统讲解如何修习禅定的大经,被称为“经中之王”,其重点内容包括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四清净明诲、二十五圆通法门、楞严神咒、五十阴魔辨析等。

一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曾经开示说:“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批注,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

一生弘扬《楞严经》的宣化上人说:“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但是《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严经》没有了,就是末法现前。《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楞严经》是佛的塔庙。”

憨山大师更是对《楞严经》推崇有加,他曾经说过:“自从一读楞严后, 不看人间糟粕书。”“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古往今来,因读《楞严经》而开悟者,诚不胜其数,如玄沙、长水、黄龙、蕅益诸师,莫不因《楞严经》而有悟。

逢此“人间佛教论坛”盛会,如此重要的一部佛典,与我们大家共同弘扬的人间佛教思想,到底有怎样的联系?我们如何融会贯通?这正是本文希望探讨的主题。

 

真现实论与耳根圆通法门

 

太虚大师对佛教的判摄有三个要点:

1、教之佛本,三期三系

第一期是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为小行大隐时期,建立了巴利语系佛教;第二期是佛灭度后第二个五百年,为大主小从时期,建立了汉语系佛教;第三期是佛灭度后第三个五百年,为密主显从时期,建立了藏语系佛教。

2、理之实际,三级三宗

第一级,因缘生法是五乘共法;第二级,四圣谛、三法印是三乘共法;第三级,法相、法性、真如是大乘不共法。再由大乘不共法开出三宗,即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总括中国大乘八宗。

3、行之当机,三依三趣

正法时期,依声闻乘行果,趣发大乘心;像法时期,依天乘行果,趣向大乘果;末法时期,依人乘行果,趣向佛乘。

太虚法师认为,第一个时期,以小乘为主,现在不实际。为什么?因为它是与世隔绝,山林水下修行,是隐遁的、保守的,容易受到讥嫌。第二个时期,以天乘行果,趋向佛乘,这个就难免带神秘气味,容易被讥谤为迷信、神秘,也不适合。只有必须以人乘行果趋向菩萨乘,而证佛果,比较实际,适合现代。他提倡人生佛教就基于这一个理论,进一步提出“真现实论”,他的这首诗最能表达真现实论的含义:“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以上是太虚大师真现实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主要来自惟贤长老的开示。

 

真现实论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认为:即使是末法时代,人们只要依据佛陀的教导认真修行,仍然有机会成就甚至成佛,而不像通常对末法时代的描述,认为魔强法弱,说道者多,行道者少,而证果者无。因此,可以认为真现实论为我等末法众生指出了一条通往成佛的真实道路,这个思想与《楞严经》的宗旨完全吻合。

《楞严经》中,当众多菩萨、罗汉纷纷报告各自的修行证果法门(即二十五圆通法门)后,佛问文殊菩萨:“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文殊菩萨在一一排除其他二十四个圆通法门后,唯独选择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认为这是唯一符合佛提问的答案。他说:“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佛灭度后,最契机、最容易让众生(包括末法众生)即生成就的法门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为什么可以肯定包括了末法众生呢?因为在后面的五十阴魔境界中处处提到“末法”、“末世众生”,破除五十阴魔就是破除根中六结(根据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义》,“动” 、“静”二结对应色阴区宇,“闻”、“觉”、“空”、“灭”四结分别对应受、想、行、识四阴区宇。),耳根圆通正是破除根中六结的方便法门,可见耳根圆通法门就是末法众生修行能够获得成就的法门!

总之,真现实论肯定了末法修行是可以即生成就的,而《楞严经》则明确指出了成就法门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这是《楞严经》对真现实论的直接支持。

 

菩萨学处与三十二应身

 

关于菩萨学处,太虚大师有一首诗:“我今学修菩萨行,我今应证菩萨名,愿皆称我以菩萨,比丘不是佛未成。”如果说真现实论侧重自利、自觉、自度的话,那么菩萨学处就是人间佛教思想中侧重利他、觉他、度他的部分。

根据太虚大师的思想,菩萨学处实际上就是一个现代僧团、现代寺庙的模型,可以同时容纳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出家菩萨经过严格的学习,结合修行、修止观,然后可以搞教育、文化、慈善、医务等事业,在家菩萨则需要学习在家菩萨戒和基本教理,然后从事实际工作,乃至普遍进入社会各个岗位,如学界、教育界、政界、商界、军界等,以菩萨精神服务人民,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正如耳根圆通法门直接支持了真现实论,三十二应身则直接支持了菩萨学处,因为三十二应身与菩萨学处的思想是完全相通的。根据三十二应身,菩萨可以化现为不同的形象,在不同类的人、不同类的众生面前显示为同类中的佼佼者,这样可以令众生产生亲近感和仰慕心。菩萨借此摄受众生后,随缘为众生说法,令众生成就佛道。菩萨学处的思想,正是在以现代僧团为核心实现自利、自觉、自度的基础上,广泛进入社会示现各类不同身份,进而广度各类人群吗。

 

八宗平等与《楞严经》要义

 

然而,自度度他后,问题并未终了。中国大乘有八个大的宗派,在历史上,宗派之间互相比较,互相争辩,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情况,对佛教产生很大的伤害,这是度他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太虚大师又提出了八宗平等的思想,以破除互争高下的不良习气。八宗平等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从境、行、果的角度看,八个宗派虽然各有不同的行持,如参禅、念佛、讲经、守戒、修密等,但所经历的大乘境界和所证的菩提果上则没有区别,从境和果来说都是平等的。

2、虽然各宗行持不同,但都是祖师们根据佛经所说的教理,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机发挥出来的,都与教理吻合,殊途同归。从这个角度看,各宗也是平等无二的。

3、根据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传统,学佛的人不管在家出家,都离不开八宗,学一宗同时涉及其它宗派,都要了解,互相圆融,最后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这是中国佛教的特点,应该保持,应该发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平等无二的。

有意思的是,《楞严经》的思想再次与八宗平等的思想完全吻合。就在文殊菩萨选择圆通偈中,有这么两句:“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第一句说明二十五圆通法门的境、果没有差别,第二句则说明不同圆通法门的行持虽然不同,但都是应机度生的方便。而佛也在问题中提到:“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这不正与八宗平等思想的前两个方面完全一致吗!

 

至于第三个方面,中国大乘八宗的精神都可以在《楞严经》中找到起源,《楞严经》本身就是一本融会贯通了八宗思想的经典。为了把这一点凸显出来,我们不妨把大乘八宗(禅、律、净、密、性、相、台、贤)的思想和《楞严经》进行对照如下。

1、禅宗(禅)

禅门宗风,有顿有渐;《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将顿渐圆融了。

禅宗机用多用当头棒喝;《楞严经》中佛陀说法,亦不乏擎拳竖臂、绵掌舒缩的接引。

禅宗有“一切现成”之说,《楞严经》则有“四科七大一切事究竟坚固”之论。

禅宗有“无情说法”之证,《楞严经》则有“六根互用”之功。(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可知。”)

《楞严经》与禅宗旨趣相通的地方实不胜枚举,被列为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

2、律宗(律)

律宗的特点在于强调戒律是成佛的基础,这一点在《楞严经》中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首先,当阿难问到如何建立道场的时候,佛首先强调的就是“修行三决定义”,即“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认为戒是三无漏学之首。

其次,佛随后开示了四种决定清净明晦,认为这四大根本戒条是一切戒律的核心。佛说道:“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最后,佛在介绍七趣升沉的根源是妄想之后,开示消灭妄想的方法在于“三渐次”,这是对戒律的又一次强调。而在开示完菩萨修行次第后,再次说道:“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谆谆教诲,苦口婆心啊!

3、净土宗(净)

净土宗的特点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信愿持名,往生极乐,其宗旨能够在《楞严经》中找到坚实的依据。

《楞严经》中阿难问众生业力的根源,佛开示了“内分”、“外分”,提到:“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说明修学净土法门众生的表现。又说:“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这段话前两句对应“信”,第三、四句对应“行”(正行念佛,因念佛三昧开发智慧;助行三福业,因行三善而开发福报。),第五句对应“愿”,后四句对应“决定往生净土”,简短的一段话就概括了净土宗的信、愿、行、果四大要素,可谓言简意赅。

到印光法师,则直接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列入净土宗五经一论,于是《楞严经》也就成为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了。

4、密宗(密)

密宗又叫“真言宗”,真言就是咒语。密宗的修行特点就是持咒、灌顶等仪轨。

楞严咒号称“咒中之王”,是佛教中最长的一个咒,有两千六百多字。在《楞严经》中,楞严咒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要点,从开始令文殊菩萨持咒保护阿难及摩登伽女,到中间因阿难启请重新细说咒语内容及称颂楞严咒的功德,至最后流通分再次强调持咒功德穷劫不尽,可见《楞严经》与密宗关系之密切。

此外,《楞严经》中还多处直接提到了灌顶,甚至连佛说的经名中,此经也有一个名字叫《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说《楞严经》是一部密宗经典,可算得上恰如其分了。

5、三论宗(性)

三论宗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菩萨的《百论》为基础立宗,继承般若“离四句、绝百非”的思想,以四重二谛(真谛与俗谛)为理论架构,提倡回俗向真。

从历史上看,三论宗在《楞严经》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衰微了,两者并无交集。但从义理上看,实不难在《楞严经》中找到三论宗思想的源头,主要有两点。

第一,《楞严经》讲两种根本,一为生死根本,二为涅槃根本,与三论宗的俗谛、真谛正好契合,而者都要弃生死、俗谛,趣涅槃、真谛,完全相通。

第二,《楞严经》中说:“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因缘、非自然,对应第一重),非不自然(非不因缘、非不自然,对应第二重),无非不非(无非因缘自然、无非不因缘自然,对应第三重),无是非是,离一切相(无是无非,言亡虑绝,对应第四重),即一切法。”这一段与三论宗的四重辩证也是相通的。

6、慈恩宗(相)

慈恩宗又名唯识法相宗,强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其理论以阿赖耶识为核心展开,在行持上则是唯心识定。

《楞严经》在描述无色界四空天的时候提到:“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直接承认阿赖耶识和末那识的存在,有力支持了慈恩宗的八识论。

至于慈恩宗的唯心识定,则可以说直接来自二十五圆通中的弥勒菩萨识大圆通法门。弥勒菩萨说:“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这里又支持了慈恩宗的“三自性”。

因此,《楞严经》的思想中毫无疑问融合了慈恩宗的核心思想。

7、天台宗(台)

天台宗立宗的根本经典是《法华经》,其主要思想包括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止三观、十境障魔、天台判教等。

相传天台智者大师得知西域有《楞严经》的存在,专门建造拜经台,拜经十八年,希望能够亲见此经。《楞严经》传入中国后,天台历代祖师注疏《楞严经》者不下十九家,可见对此经重视程度之高。

从义理上看,《法华经》虽然说明佛说法的目的是为了“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但《法华经》对佛知见的内容却省略未开,而《楞严经》却是大开圆解圆行,相当于弥补了《法华经》的不足之处。至于天台教观与《楞严经》的契合之深,早有天台大德的许多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8、华严宗(贤)

华严宗立宗的根本经典是《华严经》,根本论典是《大乘起信论》,主要思想有华严三观、四无碍、十玄门、华严判教等。

华严宗历代祖师均很重视《楞严经》,注疏者不下十七家,其中以六祖子璇法师的《楞严经义疏》为代表,可见《楞严经》与华严宗关系之密切。

交光法师认为《楞严经》虽然不具足十玄门全义,然已显出事事无碍的端绪与极智,如“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都是引入华严境界的关键。

圆瑛法师在《楞严经讲义》中,则采用《大乘起信论》的“三细六粗”来诠释《楞严经》的宇宙发生论,认为二者的思想完全贯通。

 

结论

综上所述,人间佛教思想虽然发源于太虚大师对佛教制度进行革新的论述,其实完全符合《楞严经》的圣言量,确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的方便法门。而我们弘扬人间佛教,又如何能忽视《楞严经》的伟大思想!

又:本文虽然试图阐述了人间佛教与《楞严经》的关系,其实并无多少创见,绝大多数思想均可见于前贤的著作,作者只是将之贯串而已,实不敢居功为己。

 

主要参考文献

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译

2.         《五灯会元》,宋-释普济-撰

3.         《楞严经讲义》,圆瑛法师

4.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5.         《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惟贤长老,2005年6月16日讲于人民大学

6.         《楞严经与中国宗派》,李治华,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

分享

2

阅读(40) 评论 (3) 收藏(1) 转载(2)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我的学佛因缘(一)——2009年12月26日后一篇:我的学佛因缘(二)——2009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