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盘二维码图片大全:佛教产生的时间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33:41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佛灭之后,印度佛教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

原始佛教阶段大约为释迦牟尼逝世后的100年间,史称“和合一味”时期,这种“和合”只是大致上的统一,而解裂的种子在其中蕴育和成长。随着社会的变迁,约在公元前4世纪第二次结集前后,佛教徒发生了第一次大分裂,产生了两大部派,即尊崇传统、保守旧规的上座部和较为进取、提倡改革的大众部。究其原因,说法不一按南传佛教说,是由于僧众们在戒律问题上的争执而引发的;按北传佛教说,是由于对阿罗汉果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的。总之,佛教内部的这种分化愈演愈烈,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上座部7次分裂,成为12派,大众部4次分裂,成为8派,这一阶段就是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随着部派佛教的发展,一部分徒众的生活走向世俗化,同时力图参与和干预社会生活,要求深入众生,救度众生,他们提出“上求菩提,下渡众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潮,随着这种思潮的成熟,以后就汇集成为统称“大乖佛教”的教派。 佛陀以后,印度地方诸王朝盛衰交替。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王入侵印度进兵印度河,未果,转而向西挺进;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病死。约在公元前317年,旃陀罗笈多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他在西北印度推翻希腊的军事统治,以强大的势力促进了帝国的发展。至其孔继宾头沙罗,也就是即位的阿育王统治时期,是印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他的帝国北起喜马拉雅山,南到迈索尔,东自阿萨姆西界,西抵兴都库什山。据说在公元前261年,阿育王率军以残酷的军事征战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国后,决定放弃武力,皈依佛教。他在全国颁布敕令和教谕,刻制于摩崖和石柱,并在华氏城命目犍连子帝须召集主持佛教第三次结集,随后派遣传教师去四方传布佛教。在阿育王的支持与帮助下,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开始在缅甸、斯里兰卡以及中亚、西域一带得到传播。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从衰落到崩溃,印度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由希腊人建立的大夏国入主印度佛教遂在希腊移民中流布。同时,佛教也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开始出现了佛陀的造像,这就是犍陀罗艺术时期。在佛典说法上,也突出了“智慧”在解脱中的首要作用,抬高了“智者”的地位,此中可以看出希腊文化的痕迹。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夏衰浇,一些希腊式的城市国家逐渐并入来自东方的大月氏的领地,大月氏也直接继承了在大夏流传的佛教。100多年以后,遗霜统一大月氏各部,建立王朝,至公元2世纪上半叶,由迦腻色迦王统治的帝国的势力范围及其影响,东至贝拿勒斯,南至温德亚山麓,西北至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等西域以远。其时帝国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迦腻色迦本人积极扶植佛教,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 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后,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汉地佛教: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历来均以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派使去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中国内地营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市东10公里处的白马寺。东汉时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的。

  佛教在中国的三国、魏、西晋各朝代时,主要传播活动仍是佛典翻译,魏都洛阳和吴国的都城建业是传播活动的中心。这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佛教教义的宣传、研究,为以后佛教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阶层人普遍信仰佛教,到处建有佛塔、寺院。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如敦煌、云冈、龙门等古代的雕塑、壁画,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建造的工程。这时有成就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344—413年)所译的佛典有384卷,内容正确,技巧精湛,对佛教发展贡献极大。还有西行取经最有成就的法显(337—422年),他游历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30余国,所取回的佛典和撰写见闻,为佛教发展和研究古代中、南亚诸国史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笃信佛教,他在位14年中,4次舍身入寺院为寺奴都由国家出钱把他从庙里又赎回来。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撰写经文。梁朝有寺院2860所,僧尼82700余人。

  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后下诏在全国建寺院,设释经处,培养了大批佛教高僧、学者。这时最著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600—664年)。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到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唐太宗推崇玄奘为“法门之领袖”,“千古而无对”。

  北宋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中国和印度的僧人间传法交往络绎不绝。天禧五年(1021年),北宋佛教发展到顶峰,全国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座。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佛教仍保持一定盛况。元朝蒙古民族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地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僧侣,即位后自封“大庆法王”,亲自讲佛法,度僧道。利用佛教帮助他巩固初建立的明朝政权。 清朝各位皇帝都崇信佛教,皇室崇奉藏传佛教,汉语系佛教仍在民间流行。清朝末年中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佛学研究学者,如杨文会、欧阳竟无、大虚等。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过佛学的影响,并对佛教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把佛学思想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藏语意为“上师”。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都带去了佛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时为公主建的宫室,但建成现在的规模,是到17世纪才完成。

  巴利语系佛教(上座部佛教)流传于我国云南省傣族、布朗族等地区,那里人民的佛教传统信仰与南亚佛教国(泰国、缅甸等)大致相同。大约是在7世纪中叶,佛教从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那里若干世纪以来,都能保持依照原始佛教的佛法、戒律和进修学的优良传统。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重新落实宗教政策,经过二十多年的恢复与发展,使得佛教在中国又显现出生机,出现了很多高僧大德与积累了一大批有发展的僧才。现有寺院上万所,僧众近十万人 .佛教的三大体系

  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及南传佛教,并称三大佛教体系。这一简单的划分法主要从其流出的地域(所以汉传佛教被狭义地称为汉地佛教)以及典籍所使用的语言考虑,同时也暗指出他们在教义教理方面的显著差别。汉传佛教主要在中国内地流出,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汉语,南传佛教主要在东南亚诸国盛行,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梵语、巴利语,我国云南也有少量传播。藏传佛教顾名思义,主要盛行于西藏,又辐射至周围的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云南诸省,以及尼泊尔、不丹、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藏语。这三大体系在欧美也有传播,可谓便不世界,所以这种体系划分的现代含义更强调他们在教义教理方面的不同。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而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大小乘佛教在教理、戒规,以及追求目标——其实就是人生价值观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粗略来说,小乘佛教追求个人解脱,即“自度”,以“证得阿罗汉果”,即称为罗汉,为修行的最终目标。大乘佛教尤其推崇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的菩萨阶段修行,叫做“菩萨行”,遵行的戒律叫“菩萨戒”,因此非常强调入世,积极参与、干涉世俗生活。这一人生态度和中国文化重视现世的思想暗合,所以一经传入中国,立刻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故称三藏经,或称“大藏经”。藏传佛教大藏经称为《甘珠尔》和《丹珠尔》。《甘珠尔》意为佛语部;《丹珠尔》意为论部。佛教的旗帜或佛像的胸间,往往有“卐”(也有画成“卍”的)的标记,表示吉祥万德。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因为佛之法论如车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