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小说之哑巴皇后:秦汉时期的玉器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1:28:40
秦汉时期的玉器鉴赏2009年06月08日 星期一 12:28            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王子婴在西安亲率臣下向汉王刘邦献玉玺、兵符并伏地称臣。至此,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就如昙花般宣告了它的灭亡。公元前202年,经过了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后登上帝位,史称汉高祖。这是一段丰富而生动的历史。西汉王朝的建立在我们民族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果说在此900年前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固然是实现了中华地域的统一,但毕竟当时尚未形成国家的政治统一,对处于分散状态的诸候各国还不能实行完全的统治,有时候还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然而,到了秦汉多民族国家建立以后,情况便大不相同一样了。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依仗着政治统一大业的宏伟基础,加速推进着日益富足的社会经济,不断开创着新的文化繁荣。在纵向方面,它继承了自夏、商、周三代直至春秋战国以来一切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成果;在横的方面,它充分发挥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天然优势,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其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多元吸收,并且整理和总结先秦典籍,综合各家之长,完成学术统一,更有通向西域和匈奴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成就了我们民族一个千古未有的文化大融会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自此以后,中国文化的体制和容貌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中国的玉器自它诞生以后,就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首先表现为一种政治现象。由于中国古代政治和鬼神思想有扯不断的联系,因此玉器又始终被打上神秘的烙印。那么,在汉代的社会政治制度之下,玉器的状况如何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回答汉代社会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根据历史家的诸多论述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一是汉承秦制,从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到秦王朝彻底灭亡,这是一场以农民战争推翻封建王朝的伟大斗争。在秦汉两个统一的王朝之间进行的楚汉战争,实质上是秦末农民战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从秦到汉,虽然这当中经历的是农民战争的暴风骤雨,虽然最终推翻秦朝的主力军,仍然是千千万万的农民,但是,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刘邦,当他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之下取得军事上的完全胜利之后,旋即就位称帝,不失时机地掀拾秦法、作律九章、恢复封建、制定礼仪,最终完成了向封建统治者的转化。这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最终成为由一个封建政权向另一个封建政权的过渡。已成为封建地主政权的刘邦集团在政治、经济、法律和宗教礼仪方面,完全继承了秦朝的一切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汉承秦制”;二是汉继楚绪。在政治、经济诸方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刘汉王朝在文化艺术领域并未完全继承周秦文化,却是大量地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代楚文化的传统。早在商王朝灭亡之后,楚继承了商文明在南方的成果,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楚文化已远非周秦文化所及。源于楚地的词赋、音律、帛画,甚至汉初独领风骚的黄老之学,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歌楚舞楚声楚韵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遥想当年项羽被困,闻‘四面皆楚歌”,军心顿失,这已成为利用文化夺取军事胜利的范例。刘汉开国君臣及汉军汉将大多出身楚地,当他们登上了政治舞台,便把他们故乡的文化习俗带到了中原大地、齐鲁之滨。刘邦在衣锦还乡之日一曲‘大风起兮云飞扬’,不是传遍了中华大地2200多年之久?这便是历史家们所论述的“汉继楚绪”;三是独尊儒术,汉武帝刘彻即位以后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儒家学术恰好符合了汉王朝之需要。公元(前134年)武帝断然下令排斥百家之言外罢不治儒学的朝廷命官,大幅度提拔和重用儒生,直至担任朝廷丞相之位。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了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汉代政治文化的这三大特征,对汉代玉器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汉承玉器上的表现,是仍然保留着一份“周礼”的用玉思想和礼仪制度。秦文化本身就是在原来周文化的母体中成长起来的,在秦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之一的乃中原礼制。尽管当时“周礼的用玉制度历经春秋战国争鸣的大潮已呈“礼崩”之势,但作为在政治、经济上继承秦代制度的汉王朝,仍然继承着一部分传统礼制和以玉示礼的宫廷习俗。不过这种继承已不是全部照搬,而是顺应汉代的政治背景并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最突出的莫过于六器的改变。到西汉时‘周礼”六器还仅存三器,玉璧的用途仍然较多,圭的数量已有所减少,至于琮已经很少见到。这一切说明,西汉表现于礼仪方面的特征是:周制虽然崩溃,礼制精神尤在。六器的制度已经瓦解,以玉祭天的思想仍然盛行。宫廷玉器仪仗固成历史,政治场所仍然用玉,但向着实用的方向转变。

汉继楚绪对玉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汉代这种怪题材玉器的大量创作和流行,以及辟邪玉器的出现,丧葬玉器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境界。楚人笃信神仙、偏好巫术。其实鬼神思想起源于远古时代,在北方大地也很盛行,只是时至周末已有所衰微,经春秋战国之后,渐为先秦理性思想所替代。然而,历史却又偏偏将大量神秘的远古传统礼俗神话留置于楚山楚水、包藏于楚乡楚俗之中。例如《天问》、《离骚》之中,就蕴藏着大量古代的神话,可以反映当年楚人的迷信程度。汉朝统一以后,原楚文化中的鬼神迷信曾充斥于汉代的文艺创作之中。汉代的文艺创作又借助于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的强大动力,推动着好巫信鬼习俗的广泛蔓延。

汉代玉器主要分为五类:

一、是礼玉类:有玉璧、玉圭、玉珍。在出土器物中亦偶见玉环、玉瑶、玉琮之类,但已不作为礼器使用。

二、是丧葬玉类:有玉相、玉衣、玉覆面、玉琀、玉握及九窍塞。这里所说的丧葬玉器是专指殓尸用玉器,其他所有随葬玉器不在其中。

三、是装饰玉类:由于儒家学术走向正统地位,玉德思想大为盛行,极大地促进了装饰用玉的发展。

四、是玉器艺术品类:以动物造型的玉器为主,有著名的玉奔马、玉舞人,还有玉熊、玉鸟、玉兽、玉蛙、玉狮、玉龙、玉虎等等。

五、是玉器实用品类:这当中有饮食类的玉容器,说明汉代玉器开始踏上生活化、世俗儿的道路,再一次开拓了我国玉雕艺术的春天。

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就会有什么样的玉文化状况,这也成了一个似乎固定的规律。刘汉天下的鼎盛造就了我国玉器史上继红山、良渚、殷商盛世和春秋时代四大高峰之后又一个黄金时代。根据《汉书》、《后汉书》记载,当时朝廷规定皇帝用金缕玉衣,诸侯、贵人、公主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虽然后来超逾严重,所用规格及数量大大超过规定,但这毕竟标志着当时国家的用玉政策和时代的制玉水平。

汉代诸侯王墓出土之玉器集中反映了类别齐全、技艺精湛、分布面广且属国家礼制这些特点,应是汉玉风貌的总的代表。这些王侯大墓没有一个不是极尽奢侈之能,其基本结构或是高台深坑,或是崖洞横穴,前厅后室,左右府库,犹如人间宅邱。充分反映出汉代宫廷和一般社会观念中,玉器仍然有着极其崇高的位置。在汉代所有随葬玉器当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莫过于玉衣。这种玉器对汉代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可以作出很好的映照。玉衣之作,初兴于东周,盛行于两汉,终结于魏初。到目前为止国内所发现的玉衣,据不完全统计,巳近40套左右。可全部复原者约有5套。由于年湮物腐,盗掘猖狂,受损严重大多都为散落玉片,甚至还有部分流落海外。我国发现最早、影响最大的金缕玉衣乃1986年发掘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窦缩夫妇的两套。每件玉衣若按制作玉时计算,需耗费一名工匠10年以上的心血。它的用材选料、造型技巧、琢磨工艺及总体规格属我国历代帝玉丧葬礼仪之中空前绝后之作。

汉代的这种用玉理论在玉璧的使用方式之中得到了更充足的证明。在汉代所有的随葬玉器当中,玉璧的作用显得非常突出。它的用量最多,含义也最复杂,在礼仪上的意义也远胜于玉衣。玉衣之作最引人住目之处在于其浩大的工艺价值和所谓的防腐不朽。玉璧在古代礼仪之中的悠久历史和保含的宗教内涵都是玉衣所难以企及的。到目前为止,在所发掘的各地汉侯王墓中,虽然各人遭遇不同、境况不一但在墓葬制度方面必是相仿的。尤为重要的是,在几乎所有的王墓之中,即便有无玉衣但玉璧始终是不可缺少之物。

在鉴赏汉代玉器时,不可避免会提到“神韵”。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神韵是以抒写主观审美体验为主,追求一种生动自然、耐人回味的境界,使人能从所见之物中体味未见之意,即获得古人常说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意味无穷的美感。

   神韵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浑然天成而无造作的痕迹。用有形的载体传达无形的意境。通俗地说,神韵就是传神或耐人寻味。

   那么汉代玉器的神韵在哪里?汉代玉器的神韵精髓到底是什么?如何理解这种神韵?神韵是怎么去鉴赏的?下面引用具体玉器一一阐述,作一浅显的分析。

汉代玉器是我国玉文化史上的王玉时代,玉器是皇室专用的,它的赏玩佩戴主流群体是上层统治阶级,那么首先所体现的是王者之气韵,“王者无敌,莫敢当也。”《公羊传•成公元年》。王者之气是威严,狞厉可畏,唯我独尊的霸气;君临天下,气吞山河的雄心;御凤乘龙,遨游天际的超凡能力。真正奠定汉代玉器在我国玉器发展历史中地位的,是汉代玉器中最为常见的龙、凤题材作品。在汉代早期玉器作品中龙凤造型已达到传神境界,我们可以看到造型上有以下这些特点:

整体看构思上打破原有的呆板、程式化的构造模式,更多的是寻求生动变化的构图设计,不拘泥于表面的对称平衡,而迫求的是一种内在的呼应。造型上经常看到有一龙仰天长吟,一凤回首相和;或一大螭龙穿云而出,一小螭龙环绕凝视。这样的构成,区别于原有传统造型中左右几乎为镜像的那种静止的对称。也就是我国古人称谓的“象外之象”的意境,从而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有内涵的平衡(图1)。

   躯体塑造多呈“S”形弯曲。“S”形是极富美学含义的造型,躯体粗细有变化,生动错落有序,转弯处流畅而无丝毫阻塞感,日中有方,并有张力和弹性的感觉。比起前期的古代玉器来,躯体上少了很多的装饰纹样,更加简洁、洗练。摈弃了战国玉器中龙的躯体多以卧蚕纹、勾连云纹、网纹为主要装饰风格的样式。龙躯边缘用弧面来塑造,突出躯体的立体感、肌肉感,用很少的游丝毛雕线来装饰躯体,强调关节转折的力度和动感。局部点缀的流云纹或卷云纹,既避免大块留白不足,又衬托出龙行天下,翱翔云际的主题(图2)。

   在龙的四肢表现上,古代玉工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推敲的。无论是腾起飞跃还是阔步前行,四肢的配合都很巧妙,总是一侧肢体开始发力,另侧的肢体便开始蓄势力量,总有前力还未用完,后力已蓄势而动的感觉。同时,还可以观察到,或前张后弛,或左松右紧,紧绷和放松的肢体交替与敏感的躯干相结合,这是在中外艺术史上优秀的作品中都广泛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称为“对偶到列”,其效果给人以生动有力的感觉,表现出无穷的潜力(图3)。P align=center>

细部刻画上眼珠凸起明显并有夸张感。上眼睑凸起,往上平缓过渡,眼皮与眼睦结合部边缘陡立,眼梢拉得很长,比较夸张,增添几分威严感;下眼睑短且围绕在眼球下半圈,并且也凸起,向下平缓过渡。这种雕琢手法使得眼部位的高低落差明显,轮廓线明显,增强立体效果。观看上去自然有一种眼神凌厉、不怒自威的感受。透过表象的塑造,蕴涵的是一种威仪不可轻的意味(图4)。

嘴型大张,龙的牙齿与嘴的接合部用圆弧线勾勒,齿尖弯曲锐利。这种雕琢手法还同样运用在龙、凤的指爪部位。指端粒粒饱满,充满力量,指尖内弯,尖锐如钩。关节转折部位雕琢同样如此,强化了线形表现的立体感,同时线本身圆中有方,用直砣线一点一点地接转过来,显得更为硬朗,虽然有砣线接转的毛糙感,却更好地凸现出力度来(图5)。

随着汉王朝疆域渐趋稳定,政权日益巩固,生活越发安逸,汉代的玉雕作品的风格和神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到“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政权的长治久安。龙、凤的面目造型日渐柔美了许多,“S”形的身躯变得优美感多了,力量感减少了,甚至尖牙利爪也要表现出几分优雅漂亮来(图6,图7)。从制玉工艺上来说应是更加成熟。剔地工艺、抛光工艺也少了西汉前期制作中的毛糙,修饰得更为精美。

图8玉环分内外环,内环中间一游龙为“S”形,呈腾飞状。前肢关节转折和后肢与躯干连接的部位收束紧凑,仿佛正在积蓄着无限的力量,准备下一次的腾跃。前、后肢及爪部伸展得很开,肢体部几乎达到“一”字形,并突破内环,龙爪牢牢地扒在外环内壁上,给人以强烈的动感,用阔步青云来形容似乎还显不足。龙首部位的收缩与躯干尾部张扬的结合,使我们看到“对偶到列”原则的不断运用。

     外环上阴线刻五组竹节纹饰,把外环等分为五部分,把五个竹节纹连接起来,刚好是符合黄金分割定律的五边形(红色连线),如图9所示连接其中两点刚好是这个玉环的黄金分割线(黄线连线),龙和凤的眼珠恰恰就在这条线上。古代玉工认识及掌握美学要素的深度令我们叹服。整体构图的特点是:主次分明,张弛有度,疏密得宜,极有动感。镂雕技术与“游丝毛雕”的线刻技法有机地结合;龙、凤肢休的边缘用小弧面过渡,颇显浮雕感;阴刻线的表现细若游丝,弧线部位转折流杨,张力饱满,线断却神不断;既气宇轩昂又优美流畅,实属汉代古玉难得之珍品。

  图10玉剑彘雕琢大小两条螭龙,两螭对视,大螭龙身躯舒展,动势灵活,绞丝纹尾,旋转有力,肢体伸展适度,错落有致,肢体和躯体的边缘陡立,立体感强烈。眼中似有柔情,注视着小螭龙。小螭龙为穿云状,状态活泼而有朝气,回首张望大螭龙,含着几分依恋。此件为西汉中期制作,凶悍的造型中流露着了几分柔美,舔犊之情跃然而出。

   蒲纹出廓“宜子孙”玉璧(图11)为东汉时期制作,出廊部分为两条螭龙缠绕环抱着篆书“宜子孙”。螭龙形态比起汉早期的龙形来要纤弱柔美得多。龙角和龙的卷尾变化出许多小弧形来,与云形装饰纹交错,显得华丽而优雅。立边进行修饰,形成柔和的圆弧过渡。脸部眼神也不再凶悍,而多了几分可爱,没有汉早期的凶狠。身躯的“S”线更趋圆滑,更多的是柔美,少了汉早期的力量体现。璧外圈部分的浅浮雕螭龙造型也同样是这样的风格,内圈的蒲纹、乳钉纹制作饱满、规矩。其工艺制作精良,剔地及打磨工艺细致认真,从艺术表现来看其神韵正是从野性奔放、震摄四方的雄浑大气而转向富有尊贵、细致优雅。这便是汉代玉器发展过程中的风格变化主线,也是其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变,更是汉代玉器神韵的脉络。通过分析并把这些感受到的脉络理清楚,对于汉代玉器的鉴赏及辨伪是很重要的。

     总而言之,汉代玉器是王玉的典范,以龙凤为题材的玉器作品的神韵又是汉代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此后“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鉴赏时一定要以王者的视角来体会其中的神韵,感受唯我独尊的霸气,舍我其谁的勇气,天地四方的博大。这种气质是后世难以比拟的。即便科技进步,工具发展,工艺先进,可这种气韵却似凝固在那个历史时期。后世从宋代就开始仿制,直到清代以倾国之力来模仿,或现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来仿做,唯有貌似却难有神似。因此汉代玉器的那种神韵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遐想和敬仰。

玉夔凤纹樽

玉夔凤纹樽,汉,高12.3cn,口径6.9cm,足径6.8cm。

樽白玉质,有褐色沁斑。此樽有盖,盖面隆起,中心凸雕一花瓣形纽,纽周凸雕3个鸟形伴纽;器身表面有带状夔凤纹和谷纹,间刻小勾云纹;一侧有环形柄,顶端形成简单云形出廓,上饰一兽面纹。底有3个蹄形足。

此器造型端庄,图案精美,系仿青铜尊而作。早先它曾被认为是盛化妆品的奁。1962年,在山西右玉县大川村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两件器物上铸铭文“温酒樽”,并有西汉成帝“河平三年造”(公元前26年)字样,其器型与此玉器极似,故此玉器被更名为樽。



玉辟邪

玉辟邪,汉,长13.2cm,宽4.8cm,高8.6cm。

玉料青褐色,圆雕异兽,卧状,圆目,张口,头顶有角,身有翼,长尾。

汉代,造型艺术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动物、人物题材的作品形象生动,取材广泛。其中尤以各种不同形式的异兽最引人注目。这些异兽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特性,造型上有很强的气势。目前,在汉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发现了数件此类玉制作品,传世玉器中也有少量遗存。这件玉异兽形状劲健雄伟,神态凶猛,造型表现力与工艺都有很高的水平,是此类作品中的典型。此物有一定的重量且重心低,可做玉镇使用。



玉螭凤纹韘

玉螭凤纹韘,汉,宽6.5cm,高7.8cm。清宫旧藏。

玉为暗白色,局部呈褐赭色,片状,中部为心形玉片,表面饰云纹,中心有孔。玉片上部透雕云头装饰,两侧分别透雕螭、凤,螭细身,大臂,长角,长尾,凤亦细身,长尾,头顶之翎长而分叉。



玉夔纹韘形佩

玉夔纹韘形佩,汉,长12.3cm,宽3.6cm。清宫旧藏。

玉为暗白色,片状,弧形,较璜的弧度小,上部有尖锋,其外饰有透雕的夔纹。此器应系东汉玉韘的代表作品,中部的孔径很小,其外的透雕装饰是从夔凤图案演化而成的非动物形图案。

目前已知的早期玉韘为商代作品,其形呈筒状,外饰兽面纹,且有一道横向的凹槽。作品具有套于手指扣弦拉弓的功能,又有佩带于身的装饰作用。战国时期,玉韘变短,外带勾榫,成为纯粹的佩玉,这时还出现了环片状作品。西汉时期,玉韘发展为透雕片状,花纹图案日趋复杂,其上多有动物形装饰。东汉时,又演变出透雕长条形韘形佩。



玉蝉

玉蝉,汉,长2.9cm,宽2.1cm,厚0.8cm。清宫旧藏。

作品为白玉质,有褐色斑,薄片状。扁腹,腹下有纵向的直线纹。长翅,翅上无翼纹。小头,双目凸出于头两侧。

玉蝉的使用历史较长,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其后至汉代的各个时期,蝉都是玉质作品中的重要题材。玉蝉的用途主要有两项,一为佩饰,流行于商之前。汉代玉蝉多为逝者口中的含玉,称为“琀”。在逝者口中置玉是古代的一种入葬习俗。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玉琀为一组小牲畜,汉代墓葬中出土了较多的玉蝉,其上多无穿绳挂系之孔,用蝉作琀有祝愿逝者蜕变再生之意。



玉猪

玉猪,汉,其一长11.2cm,高2.9cm,其一长11.7cm,高2.6cm。

两件作品所用皆新疆玉,颜色不同,一件玉呈青绿色,另一件玉呈青白色。圆柱状,底面较平,两端略作切削以呈猪首及猪尾的外形,又以粗阴线界出眼、耳、四肢,雕琢简练朴实。

这类玉猪在汉代墓葬中有较多的发现,一般都置于逝者手中,为丧葬使用的玉握。在汉代及稍后时代的丧葬礼俗中,玉猪的使用较为流行,其中的一些作品四肢直立,头、臀部隆起,形象较为真实。



青白玉辟邪

青白玉辟邪,汉,长13.5cm,高8.5cm。清宫旧藏。

玉料青白,表面有桔黄色及赭色斑。雕一兽伏地,爬行状,兽为扁方头,曲颈。从头形看,似虎,头顶有长角,角端分叉,四肢短粗有力,身侧有翼,为前后两组羽组成。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许多人们想象中的动物,玉、石器中的这些神异怪兽便是依传说演化而出的。辟邪便是极受人们崇敬、在雕塑作品中出现较多的怪兽,其制造往往受多种动物造型的影响。此件辟邪应是以虎为原型加以兽形变化,仅于局部加翼,无鸟身,造型生动,颇具想象力。



玉“益寿”谷纹璧

玉“益寿”谷纹璧,汉,高13.2cm,宽10.5cm,厚0.5cm。清宫旧藏。

玉璧青白色,有暗黄色斑。璧圆形,体扁平,内、外边缘处凸起,两面纹饰相同,均饰颗粒状谷纹。璧的上缘之外饰有透雕的“益寿”二字,字两侧分别雕一螭和一龙。螭为回首状,身有环点,长角。龙为阔嘴长唇,似由鳄演化而来,龙身有鳞,四肢及后身似兽身。

清宫档案有关于“益寿”璧进宫的记载,称其为“拱璧”。



玉龙螭纹洗

玉龙螭纹洗,汉,长16.8cm,宽14cm,高2.8cm。清宫旧藏。

此器玉料为青色,圆形,内膛很浅,可贮水。口沿宽而平,两侧横出片状柄,左侧柄饰龙、螭,螭头似虎而有角,身自云水中隐没,龙隐于螭后,仅露头,头形似熊。右侧柄装饰一长身龙,独角,身亦隐于云水中。柄的背面为阴线刻的图案,与正面图案近似。

中国文化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书、画勃兴,文房用具出现了很多新品种。目前已发现的汉代文房玉器有砚滴、笔屏等。此作品内膛较浅,口又阔,应是文房用品中的笔洗。



玉卧羊形砚滴

玉卧羊形砚滴,汉,长7cm,高5.6cm,口径1.6cm。清宫旧藏。

此羊形砚滴青玉质,通身有褐色沁斑,头部尤为严重,被沁蚀成深褐色。羊为立体圆雕,呈跪卧式,昂首挺胸,二圆目平视前方。面部呈三角形,双角回卷,贴于头部两侧。身躯丰满,四肢屈于腹下。胸前、眼下部、面颊及腿弯处皆饰阴刻线,线条细短,排列整齐。玉羊背部有一圆形凹洞,洞上置双兽形圆柱纽盖。此玉羊背上的凹洞及双兽形纽盖和中空的腹部均似明代的制作风格,故此物可能是明代人以汉代玉羊改制而成的砚滴。

汉代玉羊多饰有以手工刻出的阴线,线条细短、排列整齐且弯曲有度,一般刻于颈下、身体两侧、腿弯处,这些特征可作为识别汉代玉兽的重要标志和断代的依据。



玉卧羊

玉卧羊,汉,高3.1cm,长5cm,宽2.2cm。清宫旧藏。

玉羊为圆雕,玉料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羊卧姿,昂首目视前方,眼睛以阴线刻成圆形,外圈加弧线。双角弯曲盘于头后方两侧,颈下及身体两侧以平行的短线饰作羊毛。前足一跪一起,后足贴卧于腹下。

玉羊的造型自商代即已出现,汉代时圆雕玉羊的造型已十分准确,多为静态卧形,身体肥硕,背部丰满,短颈,嘴部似榫凸,羊角雕琢细致,大而夸张,一般向下盘旋弯曲,羊身上多有阴线细纹为饰。此类玉羊用作玉镇或陈设品。



玉镂雕谷纹“长乐”璧

  玉镂雕谷纹“长乐”璧,东汉,通高18.6cm,外径12.5cm,孔径2.6cm,厚0.5cm。

玉璧呈青绿色,为和阗玉,有红紫色沁斑。体扁圆形,上部有出廓,两面纹饰完全相同。璧两面雕谷粒纹,内外缘各饰凸弦纹一周。出廓部分正中镂刻“长乐”二字,字体圆润浑厚。字两侧对称透雕独角螭龙,两螭龙嘴部分别吻“长”字的两侧,以阴线饰龙身和身上之勾云纹,螭龙躯体翻卷有致,身下饰卷云纹。璧的外圈边侧以阴文篆刻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

長樂號鐫宮,炎劉氣蔚虹。

如宜子孫式,可匹夏商周。

傳著妒必有,鴙平恨莫窮。

郅傳禁中語,曰勇異當熊。

末镌“古香”、“太璞”二印。

汉代玉璧的纹饰、造型和风格突破了以往的传统,采用浮雕、透雕、阴刻等工艺以及在圆形璧外出廓透雕等新雕琢法,增强了玉璧的装饰效果和立体感。